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市场环境;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环境设计行业在高校教育模式当中的直接体现,其对于培养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环境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背景下,其对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变化,这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紧紧围绕市场环境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以实现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水平来看,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教学方法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情况,这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遇到了发展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1、学生积极性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学习兴趣不高,笔者认为导致学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环境艺术设计学习内容较为复杂,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该学科的复杂性使学生提不起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始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中极易产生疲劳感,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以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始终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发挥。
2、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对实践性要求较高,这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随时掌握市场环境的需求,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设计人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由于受到外部因素、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市场环境下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分析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最终目,是使学生能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也是环境艺术教学的主要方向。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要彻底改变,要满足市场环境的需求,要与社会接轨,就要转变为开放式的办学模式。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所面向的是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可持续发展观与了彩色设计、环保节能理念等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探索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学科发展观要转变,要朝着学科群方向转变,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发展为交叉学科。对于学生的培养方面,也要做出改变,由传统教学中只重视设计技能和表现技巧的教育,转变为向综合型艺术设计教育、环境艺术设计等社会职能方向,进而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能够满足市场多方面的需求,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的设计人才。
2、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专业科学。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只在课上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实践,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样才能够达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市场环境下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要将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与市场环境的对接,使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后,能够更多的参与实践活动,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设计师,否则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要建立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及,将校内教学与市场需求进行完美对接,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与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学生实践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逐渐的接触到社会,并了解市场环境和需求,学会与各种客户如何交流,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在基地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会更加的积极主动,通过实践,环境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建立专业的实训室,如建筑材料工作室、设计车间、灯光效果实验室等,将其作为补充学生课堂不论不足的实践场所,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真实的认识。
3、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设计就是寻找创新的生活环境、新的设计理念、新的造型符号。校方可以定期开设相关内容的讲座,使学生通过听讲座使自身的视野更丰富,聘请高级讲师、该领域专家学者,讲授最新的设计理论和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设计语言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现代设计语言包括现代设计思维方法、现代设计观念、现代设计表现手法、现代设计理念。简单来说,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注重技术和理论原理内容的教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作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熟练运用的能力,从而更满足市场环境对新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拓展教育,提高学生的借鉴、吸纳异域文化的能力,在理论教学中以艺术原理发展为基础,建立可以科学表述出产业发展与艺术设计属性关系的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发挥出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作用,就必须要保证其教学目标与环境行业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标准的一致性,为此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教学引导者作用,通过超前的教学观念、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课程的改革,在保证教学目标与环境行业市场人才需求目标一致性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为他们的环境设计专业技能提升创造条件,也为他们未来的环境设计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姚辉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设计是人们为了完成某一项有目的性的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设想和筹划。因此,艺术设计往往要受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并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意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之后,环境艺术设计这一概念应运而生。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为人类营造更加和谐、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成为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关系;设计学;作用分析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概述
1、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纵观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出于自身需要,不断“优化”和创造生存环境的历史。从这一点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整治当前社会环境问题,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客观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设计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强调将“生态美”和“科学美”相结合,以人的审美为指导,以改善环境为原则,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和设计,最终实现提高生活质量、创建理想环境的设计目的。通常情况下,能够同时满足人的需求与环境保护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应当涉及到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艺术等多门学科内容。
2、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与其他专业进行多元联系,例如为了实现艺术设计的节能环保,必然会与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为了满足“绿色建筑”的建设理念,也需要与建筑行业有一定交流等。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都会与其他学科的部分内容相关联。可以这样说,环境艺术设计是多门相关学科,在融合了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后,所形成的一门具有强大包容性的设计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各个学科,但是其最终的设计成果又要高于每个独立的学科,进而适应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要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既要保证在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物质层面上服从于建设需要,又要保证在、审美观念等精神层面上与之相契合。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其设计理念是否先进,指导思想是否科学。
二、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1、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以往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因此,现代人更加注重协调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与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平衡关系,而环境艺术设计无疑成为其中最为有效的渠道之一。例如,现代城市空间环境日趋紧张,市区内楼房密度不断增加,都市人群尤其是年轻白领的工作压力无处宣泄,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烦躁、压抑的亚健康状态。而利用环境艺术设计,在市区周边建设具有人文气息的绿色景观园林,让工作一天的都市人群能够在空闲时间内徜徉在自然、绿色的氛围内,放松身心、愉悦心情,以更加饱满、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一天的工作。除此之外,通过科学的环境艺术设计,增加市区内绿色园林、景观的数量,还能够起到调节局部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状况的效果,这对于营造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设计出不同的居住风格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建造更多功能、形式多样的建筑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将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转变传统城市建设中单一的居住风格,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利用、创建别具一格的居住风格有重要帮助。在以往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受技术、资金、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城市建筑风格较为单一,建设模式相对固定,人们对于建筑住房的要求仅仅停留在基础阶段。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追求个性化、鲜明化的建筑风格,成为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主流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符合了当前人群的需要,其需求量也随之提升。运用多样化的环境艺术设立理念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创造出符合不同人群需求和审美的建筑风格,丰富生活体验,改善居住环境。
3、创建人居生活情趣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人们在工作之余能够有较为充沛的时间享受多彩生活。而以小区为中心,周边地区的娱乐场所则成为人们锻炼身体、活动娱乐的好去处。传统的小区娱乐文化相对单一,例如打牌、下棋、广场舞等,虽然也能够起到消磨时间、丰富生活的作用,但是趣味性不强,文化性不高。利用环境艺术设计来改造小区娱乐场所的视觉景观,营造出更具文化气息的小区氛围,满足多种人群的需要。例如可以创建“戏曲园”,让许多爱好戏曲的老年人能够在这里探讨、交流;开辟“生态园”,让一些爱好栽植的居民能够利用空闲时间种种树、养养花;成立“文化园”,让志同道合的青年人群能够在这里进行思想碰撞和文化交流等。设计出多种功能的园区和建筑,只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外在形式,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形式变化为居民提供多样服务,满足人的各种生活需求。
4、提高人居生活水平和质量
自然环境就是由阳光、水、溪流、山川等因素组成的一种自然特定环境,而人造环境就是将经济、休闲娱乐和商业环境和人相互共同制造,是一种具有丰富的生活活力和情趣的空问环境。在人居生活中,人们自身的素质、生活经验和情趣、审美观点以及对居住环境的判断都存在着内在的相关联系。而为了满足人们居住生活中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就需要将三种表现层次相互统一起来。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作用就是让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和特定环境间的相互连接、相互感应和相互制约,进而让人们的居住生活与环境产生共鸣,然后在经过具体应用,以环境技术作为媒介,将自然和人以及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和质量。
三、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正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将环境艺术设计融入到城市园林设计、建筑规划等方面,给居民营造生态良好、和谐宜居的新型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精神、环境的“三重需求”,从而实现更好、更快、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作者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孔庆君,李鸣真.如何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兼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6(07):131-133.
[2]夏樾,王茂堂.基于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手绘课程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164-165.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专业教育 边缘学科 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享受舒适的环境成为人们在工作、学习、休闲等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选择。既然城市需要拥有良好的环境,那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就离不开整体环境的美化,于是应运而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其创造一个服务整个社会生活和个体家庭生活的理想场所为目的,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环境艺术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体现,用以完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美好城市环境的目标,从而在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空间,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工作、休闲、学习等空间的功能应用和感官享受。
因此,为了增强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艺术设计对城市和人们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已经逐渐从建筑行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种融合实用与美学的新型行业。就目前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还算是一个新型的学科。由于现在社会迫切需要大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所以有些高校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满足当代需要,但是这个新型行业在短时间的发展还是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严重缺乏高学历的熟练技术人才是限制专业发展的难题。因此,成立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应当重视学科建设并倡导教学体制改革, 加大学科发展力度,不断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增强学科带头作用,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笔者针对现阶段全国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课堂管理模式
课堂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第一阵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科目堡垒。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上的发育期,因此课堂上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这样就需要一个科学合理并且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准则,不仅有助于维持环境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秩序,而且更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课堂新模式,以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课堂上多方位、多层次的考察研究,可以将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定义为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介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而管理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主观控制和协调来完成四个要素的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序、健康的整体,并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环境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缺点
1.教学大众化,缺乏层次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很少,教师只是一味地完成自己课前预定的教学任务,达不到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完成教学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操作技术,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在课本上学到知识,而不是在灵活的操作方面得到有效的实践。因此只懂得理论知识,而没有培养实际的操作能力。
2.教师缺乏情感投入,学生烦躁厌学。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管理上,离不开教育者的情感投入。而在现阶段看来,有些教师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错误地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到自我管理,课下能够做到预习复习,在实际操作中能举一反三,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教育者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缺乏情趣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进一步展开学习。
3.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缺乏针对性。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范围特别广泛,所以较少有人能在这方面做到博学的程度,所以课堂上教育者对知识的传授也就局限于自身的水平。然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环境设计的创新日益丰富。科目内容的不断创新导致学生学习过程的复杂性,而教育者的教学理论和内容往往是过去时代典型的例子,他们无法知道当今社会的环境艺术设计,缺乏其必要的针对性。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创建以学生为本的多层次互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模式。针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作业分布,教师和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及时交流,还要在课下沟通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完善环境艺术设计实验课程,通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其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论的实际运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
2.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素质水平。教师作为课堂管理模式的核心,其本身的教学质量和素质水平对于课堂的管理策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外,在课堂教育中教师也要投入情感,促进和谐课堂的建立,和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做到以德服人、以理育人。同时,要提高教育者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定期进行教师培训,组织参观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做到举一反三,并在向学生传授时做到时时新、事事新,理论新、技术新。
3.改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管理氛围。课堂教育管理的质量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相符合。要达成既定的课堂教育管理目标,就必须创造新课堂环境。建立秩序良好的课堂管理模式,首先保证课堂实体环境的舒适程度。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减轻心理压力,使学生乐观开朗,积极好学。
4.完成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教育管理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是认识提高和知识探索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完成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积极参与教学,理性自治,形成良性的竞争、互帮互助的课堂新秩序。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未来发展架构
1.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间交叉和重组,逐步形成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架构,而不是简单的建筑与艺术专业的重叠,做到包括建筑和艺术以及其他相关的多种学科的整合渗透。针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趋势,教育从业者有必要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实践学术理论并不断谋求创新。对于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基础理论可以在原先科目存在的基础上增加统计、地理、管理、园艺及生态等方面的必要内容。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特点,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艺术欣赏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对古典和现代的优秀音乐、文学、绘画、雕塑、影视和建筑艺术进行学习与鉴赏。除此之外,空间艺术建筑以及三维立体建筑的鉴赏也是重要的方面。而对于国内外优秀成果,我们要本着兼容并蓄的态度去学习,提高探究意识,同时强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使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不会因为盲目改进而失去独有的艺术特色。
2.优化专业知识框架,扩展研究范围,丰富教学手段。环艺设计专业作为一门需要周全考虑的复杂学科,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向我们展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横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建筑学、结构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艺术学、设计学、美学、装饰材料学、家具陈设与消防环保等;纵向来看,专业内容包括居住环境、办公工作环境、商业环境、文化娱乐环境与公共事业设施环境等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艺术设计。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的范围还会不断地改进,知识框架将更加合理、教学内容更加广泛、科目体系更加完善。
3.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学科专业,实施专业自主创新的目标应体现在行动上。针对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发展学科转型来提升学科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要积极发挥教师、学生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更重要的是要建设一种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建立一个以开放与竞争为核心的新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利用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结合高等院校的人力基础,发展实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跨界学科优势。
4.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成立的新学科,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作为其发展的必要保障,并充分利用好电脑这个工具来促进现代化科技成果的运用,并在互联网上进一步了解世界范围内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获得信息渠道,丰富知识体系。多媒体的推广前所未有地拓展了环艺设计专业的研究平台,方便了复杂设计的过程,使得教学过程可以更为直观,直接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因此,依赖多媒体应用的电化教学手段将会是未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不二门路。
5.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科目,因此在科目安排的过程中,加强实地考察实习,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多种学科相融合的综合学科,更是一门因人而异的艺术学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要基于纸面上的基础知识,但更需要实际施工经验才能完全掌握应用。所以如果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或者实际经验,不了解环境艺术设计在施工时的特点和技巧, 就无法实现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所谋求的效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课本的教学上,而要有意识地把专业实践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创建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匹配的教学基地,完善学生的实习环节,从而使学生准确地认识和运用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效果,提升其艺术水准。
6.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创造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能发挥自由之思想,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要积极鼓励教师外出进修,进行跨学科的学习;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在检验基础知识的同时,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去探索不同的设计风格。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与实践为主体,以教师在关键节点的指导为辅助,这种积极、自由的教学风格,将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带来无限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苏秀丽.环境设计类插件实战攻略[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
[2]李天工.创造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国主义[J].山西建筑,2007(12).
[3]席跃良.环境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
[5]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冯嗣禺.浅谈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J].艺术研究,2005(2).
[7]Gleick J.混沌:开创新科学[M].张淑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孔少凯.现代主义之后环境艺术审美的理性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9]杜异.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系统的基本理念[J].艺术设计论坛,2005(151) .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是从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把建筑学、园林、室内装饰、平面设计的创意结合在一起,并涵盖了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内容。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是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个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国内的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1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1 不同类型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目前,在国内的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在专业教学上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是依靠国内外的一些专业参考书作为专业教学内容的补充,这就造成了不同类型院校偏重的方向不同,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也出现不同特点。
1.1.1 建筑类院校课程体系
建筑类院校是倾向于建筑设计方向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较多的是参照建筑系的课程,再结合艺术设计的基础训练来安排教学,最终成为具有建筑特色的艺术专业。
1.1.2 艺术类院校课程体系
艺术类院校是倾向于室内设计方向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类院校在我国前二十年的环艺专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近几年为了拓宽专业层面,使其培养的学生知识体系更加全面,这一类的院校正在相应地增加诸如景观设计或有关建筑城市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
1.1.3 农业类院校课程体系
农业类院校是倾向于园林景观设计方向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类院校在植物造景运用方面比较擅长,所以课程体系多参照园林专业安排教学,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距离。
1.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很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我们现有的教学体系过分重视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在教学中脱离了实践的环节,学生不了解设计的整个流程和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实践课程只是在教学计划里,在教学中并没有具体实施。其次,一些院校对艺术专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为了扩大招生开设艺术专业,而在投入上却非常少,造成实践教学的环境简陋。再次,师资力量上为了评估盲目的引进大学刚毕业的研究生,有些老师没有参与过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很难在实践上指导学生,使得师资队伍存在明显的不足。
2 课程体系改革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育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是职业教育的领军方针,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优秀人才,可是很多农业职业院校的环艺毕业生还不能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为了能使农业院校环艺教育适应社会行业的发展和要求,我们必需坚决执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而为了能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阶段,真正做到掌握专业技能,关键措施在于必需对农业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3 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根据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通过走访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人才所需专业技能,将环艺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为室内外装饰设计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广告公司的装饰方案设计、制图、设计表现、工程管理等岗位。围绕岗位定位,我们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为根据农业院校特色,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划分课程模块,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全程跟踪,及时反馈,持续改进。
3.1 分析行业企业背景,构建平台、模块为基本模式的课程体系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我院将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优化为四个平台:基本素质平台、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专业群公共技术平台和专业方向核心能力平台。其中专业群公共技术平台和专业方向核心能力平台以项目课程模块为主线,操作技能为核心,以项目学习成果为目标。根据调研,环艺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核心能力分为三部分:策划组织能力、方案设计及设计表达能力、施工管理能力。根据这三个核心能力,确定课程主线,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扩展技能的学习过程设置课程,使学生逐步深入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力。
3.2 建设基于工作任务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结合环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学习并运用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先进课程开发理论,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和案例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建成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体的环艺类模块化课程体系,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充分体现岗位特色。
表1 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转换表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
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商业区空间景观设计
商业区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办公区空间景观设计
办公区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室内装饰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广告设计(招贴设计)
广告设计(招贴设计)能力
展示场地设计
展示场地设计能力
计算机制图
计算机制图能力
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能力
3.3 开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专业课程
结合农业院校特点,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与环艺专业结合紧密的特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在社会行业上的综合竞争力。
3.4 实施课证融合,推行"双证"制度的课程体系
切实保证"双证书"制度融入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学习,获取学历证书,还必须取得一门职业技能工种资格证。我们结合国家和地方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确定了室内设计员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作为环艺专业的工种证书,这两项证书也是和《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制图AutoCAD》两门课程紧密联系的。
3.5 建立具有实效的课程评价制度的课程体系
一个具有实效的课程评价制度对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必不可缺,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学习者的能力鉴定方法采用书面考试和口头陈述结合、理论测试与作品制作结合、小组项目成果与个人贡献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结合等,并建立课程学习方法分析和反馈制度,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学习者认可度进行评价。
4 课程体系优化的实施过程
4.1 通过市场调研,确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
4.1.1 培养目标
我院环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环境艺术设计行业需要,德、 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满足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牢固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应用软件的运用,能独立完成中小型室内装饰设计、 景观园林设计、制作及工程管理工作的,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4.1.2 职业岗位群
通过调研发现,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方案设计师(含设计助理)、设计绘图员、监理员、施工员(含预算员)四大岗位群,不同岗位对人才需求具有不同的特点。
4.2课程设置优化
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岗位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的要求,我们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拓展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设置,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每门课的教学过程,与传统的课程设置相比,我们做了以下优化措施。
4.2.1 调整专业课程名称,确定教学内容重点
《素描》与《色彩》两门课程一直都是环艺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调整前教师基本上都是以纯美术专业的素描、色彩课程教学内容来训练学生,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美的自由表现。而在环艺设计中,单纯的美脱离了设计,实际是无法存在的,故而按此教学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设计基础较弱,在专业教学时设计表现力受到制约,很难达到设计专业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将这两门课程分别调整为《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在确定教学内容重点时要求教师需要将美的表现融于设计中,对色彩和素描的理解和表现是偏重于理性的。
4.2.2 压缩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增加专业方向课门类
新的教学计划中将原来的《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门课合成《设计基础构成》一门课,课时数由原来的三门课周课时共12学时调整为8学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从高职高专的学制、学时出发,原有三门课基础课时量太大,而且专业面尖、狭,部分内容在三门课中不断反复讲述,如"点、线、面"作为"三大构成"基本造型的共同要素,课程内容重复,调整后不但减少了重复性,在作业的布置练习上也能达到统一的效果。
另外,还将原先专业基础课《景观规划设计》、《展示设计》等调整为专业方向课,并增加了《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与应用》、《室内装饰工程装修实务》、《实用装饰工程预决算》、《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四门专业方向课。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拓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4.2.3 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将原来的核心课程《设计初步》和《设计速写》整合为《环境艺术设计表现技法》,《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建筑设计》整合为《景观规划设计》,原先的教学大纲中这几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都只占总学时的30%,现在调整到理论教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各占总学时的50%,使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2.4 增设学院专业特色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
结合学院农业院校的优势,增设了《园林树木与花卉》、《室内绿化装饰设计》、《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等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学生与建筑类、艺术类院校环艺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2.5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突显实践教学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色是实践教学,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院在环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一方面保留了部分原先课程内的实验实践内容,另一方面,将很多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提取出来,成为单独的一门实训课程,采用一周课程实训的方法,配备专业实训教师,进行专门的能力训练,如《设计素描与色彩实训》《环境艺术制图AutoCAD实训》《设计基础构成实训》《室内设计实训》等。我们还采用综合实训的方式,安排2周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环境空间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集中实训,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足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4.2.6 改革考试方式,突出实践考核
我们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除了《园林树木与花卉》和《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进行理论考试外,其他所有的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其他考核方式,如上机考核、快题考核、作业考核等,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这种改革,更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在思想上充分地重视起来,从而很好地完善和巩固实践教学成果。
5 课程体系改革的反思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在生产管理一线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但仅仅知道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是毫无用处的,也是毫无岗位竞争力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完善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我们要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我国社会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相结合,吸取他们课程体系的先进经验,遵循教学的普遍性和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特殊性,拓展课程体系设置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满足高级技术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形成新时期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新的课程体系。
虽然我院目前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但是时代会发展,专业会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必将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胡议丹.环境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22-123.
董 翠.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科技信息.2008,(36):200-201.
吕耀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设置_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视觉杂谈.2008,84-85.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们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关于设计的一个广义的介绍。人们通过自身的需求,创造或者改变自然与客观物质,而做改变之前,需要先对需求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围绕需求进行设想、论证、计划、规划的过程,叫做设计。
“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这四个字中的重点便是“人”和“本“二字上,在四字中,可以理解为”人“是中心或者是原则、本质;”本“自然便是”人“字进行定位的辅助字符。在哲学上,常常以”人“与两个物质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我对“以人为本”四个字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人”并非是指个人本身,此处的“人”字并非实体,而是一种需求,或者可以解释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以及改造自然与生活环境的愿望,而“本”那自然毫无疑问,就是上述中所说的中心、基本,把这些整合起来,那即是:以人们的对生活质量的需要以及改造自然与生活的环境的愿望为中心、标准或者说是基线。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背景和现状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商业建筑、旅游建筑及办公、金融和居住建筑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也达到了蓬勃的发展。但由于市场的混乱与无序,目前很多艺术设计只追求艺术美,单纯依靠想象,而忽视了对人的需求的重视,缺乏对人性的思考与揣测,许多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多为抄袭或用装饰材料堆砌而成的,缺乏个性化,更谈不上“以人为本”。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初具规模,在这段时期,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同时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不断地破坏、遭受到各种污染及装饰材料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开始加强,并开始对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的环境质量提出更多更高的新要求。于是在这种时代精神下,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应回到本源,即: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要“以人为本”,要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人的行为需要往往影响着环境空间的使用,我们生活的空间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称之为原空间,而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在原空间的基础上,把构成空间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的排列和组合,创造出符合特定群体参与的并能够合理使用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空间环境。环境空间设计时确定场所和动线的依据往往取决与人的行为,建成以后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始终考虑人的生理、心理、视觉和绿色设计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1、视觉感受
人的视觉感受是环境的空间组织、功能性格、整体色彩和室内环境氛围烘托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人对于事物的感受首先来自与视觉,因此在设计作品中要始终考虑人的视觉感受,无论是从设计形态还是色彩及照明上都要使其符合整个空间的使用需求。例如,在空间环境中合理的灯光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餐厅的光照一般都比较温暖,装饰色彩也都是暖色调,这样会让就餐的人们感到放松和舒适,更好的烘托用餐的氛围。
2、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动态发展的一种结果,是室内外装修所引起的健康、环境和生态问题的结果,是人们对以往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的结果。“以人为本”是环境设计的前提,也是绿色设计应运而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因此要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有一种更为负责的设计理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3、生理特征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生理特征主要是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具有的空间景观以及视觉效果。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都应将受众者的意愿做为重要的考虑内容,设计的作品要根据受众者的不同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前提是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保障人的安全。环境的空间面积、形状、色彩、环境布局、设备布置、安全等措施以及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这些物质功能对人的生理特征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因此,要特别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运用,要科学地、合理的、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根据人体工程学提供的人体生理参数来确定环境空间尺寸,采光条件及温度湿度的高低,同时还应该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性。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对象,相应地考虑不同的需求。
4、心理特征
在空间环境中,人的行为与心理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首先,任何一个设计师都会在环境的空间的设计中设计一些有领域性特点的空间,这是因为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扰。其次,还可以把视线和声音等方面进行遮挡和隔绝的做法来建立私密空间。
再次,从人的心理感受上来说,并不是人所处的空间环境越大越好,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一些火车站、较大展览馆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需要布置一些散座、假山、绿化和水体等物体,这种设计往往能给人一种“依托”的感觉,给人们心理带来一种安全感。最后,对一些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空间、照明、音响等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在紧急的情况下,人们的意识会有盲目性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的、快速跑动的人的后面,这时人们通常都无心注意标志和文字说明,以至于形成整个空间的人群的流向,这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
【结语】“以人为本“中”人“的含义,指的是是一种需求,或者可以解释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以及改造自然与生活环境的愿望。把这种需求和愿望进行整合,可以总结为人的思维,”以人为本”可以解释为:以人的思维作为中心和基准。“设计来源于生活”,从“以人为本”四个字中我认识到,设计不可能凭空出现,必须依托于现实,设计的实现需要灵感的花火,且需要依托于现实的物质。这个物质,正是人们现实中所需求的或者说是希望的。
参考文献:[1]相马一郎.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39-0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是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前的最后一门必修实践课程,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从课题选择、调研、资料搜集、草图构思、设计制作、集中展览历经时间超过十周,很少有专业课程可以达到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的师生不断增加,网络、图书、期刊等信息资源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国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迅速。但是从毕业设计的质量上来说形式却不容乐观,在学生作品中出现了许多错误的倾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学过程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一、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前的重要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阅。毕业设计中会综合运用课题选择、市场调研、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造价与预算、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印刷工艺、中外设计史、设计学概论、三大构成、外语等各学科知识。
(二)毕业设计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集中体现。毕业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对于项目调研、个人科研、项目实施等各方面实践能力的锻炼具有重要作用。
(三)毕业设计是学生独立科研及创造性培养的关键课程。
毕业设计中学生对课题的选择和分析和制作过程都需要亲身实践与创新,都是对自身科研能力的锻炼,对于以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作用巨大。
二、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降低,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教师要求不够严格,毕业设计成绩是由教师主观打分,几乎是全部都能通过,而毕业设计成绩的高低与评优评奖的关系又不大,这就给了学生应付了事的借口;其次,学生在毕业之前已经找好工作,没有将全部的精力放到毕业设计中;再次,不重视与实际项目的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往往与实际项目的结合度过低,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二)选题不当。根据近两年的毕业设计来看,学生对于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上还有很大的盲目性与跟风性。盲目性主要体现在学生选题的随意,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要么就是高谈阔论的要设计一个“城市”,要么就是缺乏新意的要再造一座“拙政园”。跟风性主要体现在选题的相似性,缺乏设计的独特性与新颖性,往往涉及的层面较窄,要么是清一色的商业空间,要么是清一色的居住空间。
(三)缺乏调研。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调研持有无皆可的态度,课题调研流于形式。仅仅依靠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料。对于课题的调研不够全面深入,导致对设计课题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误解,表现深度不够,随后的设计效果可想而知。
(四)草图潦草制作粗糙。草图阶段是毕业设计过程中调研完成后学生根据调研情况和个人思维的第一个阶段,一个准确、完整、有意味形式的草图对于毕业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这个阶段往往出现两个问题:第一,设计方案的创新性有待提高。学生群体相对视野狭窄,缺乏深厚的理论支撑,容易受到现有设计的限制而难以完全发散自己的设计思维,往往是“照猫画虎”;第二,方案缺乏文化性,学生做的方案90%以上为“方盒子式”的现代主义的空间设计样式,从中很难找到文化内涵的融入,这对于新世纪文化竞争下的设计发展是不利的;再次,在草图阶段,往往草草了之,没有对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甚至具体的尺度、比例、造型、色彩、材质、灯光等没有细致推敲就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在最后阶段的设计制作上,模型制作技术、软件操作、手绘表现等熟练程度和制作水平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设计思路与设计制作上出现脱节,因表现手法或表现方式的不完善而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改革措施
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改革措施供各高校和业内人士探讨:
(一)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首先教师做到严格要求,积极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前的学习,挖掘教师自身的潜力。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聘请校外设计院或企业的一线高级设计师或策划师担任导师,对毕业设计的实践环节进行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对于毕业设计明显应付了事的学生一律不能给与相应的学分,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其次针对学生已经工作的情况,可以要求学生提前进行毕业设计或利用下班时间主动找导师交流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毕业设计导师要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每个过程。
(二)毕业设计课题选择阶段。首先,提前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宣传动员,让学生提前将毕业设计选题落实到某一点上,而不是某个面上,同时结合毕业论文会更增加毕业设计的分量,让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不会仓促和盲目;其次,学生在课题选择的时候参考导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的与导师沟通交流,同时尽量避免和同学之间出现雷同选题的情况,以“独一无二”为选题标准,;再次,课题的选择可与各类环境艺术设计大赛接轨,既可以作为毕业设计来做,又可以作为作品参赛,或者选题结合实际项目也是很好的选择。
(三)毕业设计调研阶段。让学生主动进行课题调研,详细讲授调研的程序,特别强调对课题调研过程要进行人员分配、数据收集、采访、抄录、录音、拍摄等详细程序,提前规划好调研的线路及时间,准备好采访、抄录、拍摄的内容,如果多人合作一个课题可细化调研人员调研分工,具体到某个人担负什么调研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成员调研完毕后需将不同的调研内容撰写调研日志并统一归档。待全部人员调研工作完成以后,结合调研日志撰写课题调研报告,从所选课题的背景、课题现状、可行性、课题拟解决的实际问题、设计重难点、初步设计思路等多方面阐述所选课题。
(四)草图阶段和设计制作阶段。前期草图阶段要让学生从课题的空间造型、色彩、材质、灯光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详细的画出该课题的平、立、剖面图,并着重推敲空间造型的比例、尺度及创新性与文化性。让学生主动联系老师指导草图,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形式的创新和文化元素的导入。
(五)增加教学投入。首先图书、期刊杂志、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对于拓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野尤其重要。特别是在毕业设计阶段,增加图书、期刊杂志、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多方面设计资源及材料的搜集整理及参考对于设计创意的形成阶段、制作阶段具有关键作用。其次是拓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投入,针对学生毕业设计与实际项目结合度低的情况,健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学院或教研室要与实际项目做好调研、实习等的沟通并与项目实施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条件的学院或教研室可成立专门的实训基地或工作室,让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更好的结合实际项目,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做到课题的设计与施工一体,从项目实践中获得准确的数据,从实践中获得设计经验和心得体会,将所见所学应用到毕业设计中去,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专业基础。
(六)实现规范的过程管理,严格毕业设计评审。要制定好毕业设计的初期选题、中期检查、进度计划等一系列教学计划。严格要求教师和学生分别制定毕业设计的进度计划,按期检查,实现进度汇总,并严格按教学计划组织毕业设计进程。定期走访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出弹性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设计。制定规范的毕业设计评审标准,从选题、草图、调研、设计制作等多方面综合评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专家、教授和具有丰富项目经验或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设计师等参加毕业设计的评审,实现对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设计成果的综合评价。同时对教师创新意识、指导方法、科研水平进行集中检阅。对于不能达到毕业设计要求的学生,责令限期重新制作,或成绩评定为不合格,不给于学生毕业设计相应的学分。对于在毕业设计中不尽职尽责或其所指导的学生整体毕业设计较差的指导教师,在教师年度或学期考核中给与不合格并取消其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资格。
参考文献:
[1]韩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河南科技.2012.06上.
[2]周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研究.2009.02第二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二维平面;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学制三年,如何在三年的时间里,使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健全的人格,合格的专业技能,是每个从事高职教育的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二维平面)专业是我校新开设的一个方向,属于艺术类招生,这在我校还是一次新鲜的尝试,如何在没有传统美院支撑、无招生先例的学校内办好这样一个方向,大胆构建适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再认识
二维平面方向主要培养偏向设计的学生,我们明确提出二维平面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有一定艺术素养,掌握二维平面基本理论和二维平面设计专业技能,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熟练操作各种设计软件;有一定审美品味,对色彩、时尚元素具有敏锐的触觉、具有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二维平面设计人才。”要使得毕业生符合对艺术和职业性的双重要求,同时对未来设计师必备的个体知识、人际交往能力和设计建构能力做出的详细规定。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中,大胆借鉴工程类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一般意译为“构想-设计-实施-操作”。在设计行业中,和工程同样的,接到一个项目,首先是进行创业构想,接着再进行草图设计,实施意味着要将草图由手绘或者软件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后是操作,要将设计转化成PPT或者是宣传册等成品。CDIO的教学理念最终是通过不同的课程来具体实施的。但在一个专业中有的课程只涉及单项的知识、技能、态度,有的则是多门课程关联的知识、技能、态度,有的则是要运用所有本专业所有的知识、技能、态度。这就需要通过不同级别课程的实施办法来具体贯彻CDIO的教学理念。在贯彻CDIO理念时,不同层面,不同级别的课程还是有不同的要求的。
二、基于CDIO原理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二维平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以下背景提出来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必须与快速发展的技术相适应。传统的教育偏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艺术创造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方面存在许多缺陷。
CDIO的创立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工程教育必须注重工程实践,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却渐行渐远。而设计专业何尝不是这样,每门课都被隔离开来,无论是注重培养绘画功底的美术,还是三大构成、设计基础。仰或是专注于培养软件操作能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者是强调片面化知识的广告学概论等,每门课都和设计有着一定的关系,但都呈分散和割裂的情况,学生对于将来要从事什么茫然无措,对于万精油似的专业教育疲于奔命。
而参照CDIO,学生可以从设计的构思到最终的实践,以创意成型到表现方式的全过程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设计,最终获得设计能力,包括形成设计思维和掌握设计的技术,建立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以及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企业环境完成不同设计任务的能力。
人才培养标准的国际化和先进性是能保证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A+V・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二维平面专业‘A+V・CDIO’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艺术与技能交融,创意与实践并重”。采用代表国际发展趋势、可落实到具体教与学过程的C DI O目标体系, 应用符合教育学理论和人才培养规律、并经实践验证的理念和方法来实现目标, 并以现代管理学的方法促进文化和环境的改变, 实现持续改进。具体而言, 改革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与学、实践场所、教师能力提高、学生能力评估和改革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
三、浅谈构建环境艺术(二维设计)专业新思路
高职的设计类专业教改有一定的难度,要在注重创意和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培养,目前的教改方向更多关注“工作室”、“工学结合”等,本项目将先进的工程学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并加以改造,实现了高职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1.将工程学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中,每个学期都有一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授实现设计所需要用到的各种软件,将CDIO的方法细化运用到每一门课程中去。比如《视觉展示心理学》,就需要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设计一款玩具人偶,之后每一次的课程作业都是对第一次的深化,包括图案设计,再到实际填涂,对项目的层层深入,有助于学生了解从构思到操作的方方面面。再例如《广告学概论》,并不是照本宣科地传授理论性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完成包括平面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新媒体广告和网络广告等作业,具有实验性质,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非常高,要完成这些项目,必须对课上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2.探索具有试验性质的PBL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不大,对于艺术类考试来说,理论学习的基础薄弱,并未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需要强调实践性教学,同时注重一定的方式方法。
除了项目式教学,还探索了具有试验性质的PBL教学法。首先将学生分组,接着将项目交由学生自由讨论,头脑风暴,最后完成一份作业。当作业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来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接着每个人都有一次投票的权利。由同学选出心目中最好的小组作业。PBL教学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充分利用好企业资源
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二维设计方向)难度还是很大的,首先这个专业涉及面非常广,虽然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门类下,但走的是一个泛设计的路线,毕业的学生可以适应初级设计的各类工作,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会展设计、平面设计等。因此在熟练掌握好软件的前提下,掌握设计工作一般的流程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与企业的对接有着很大的意义。对学生而言,能够看到不同的企业类型,掌握不同的企业文化,看到各种工作流程,是对学习专业知识的巨大促进,同时也能迫使他们直视自身的特点来做出一个适应自己的倾向性选择,从而在择业的时候有这比较强的目标性。
四、构建环境艺术专业(二维设计)专业的具体措施
1.建立课程体系改革
要建立与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重中之重,研究国外的CDIO改革资料,结合国内的改革实践。全面思考现有的学校硬件资源,对生源进行分析,对教师素质等软件条件进行研究和整合,同时针对外部的设计潮流、公司运营、设计人才需求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结构,切勿贪大贪全,急躁冒进,而是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2.针对生源水平因材施教
二维设计方向的考试都是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但是美术基础薄弱,同时文化课水平很低,这造成了在一些文化课学习上,不能像一般专业的学生那样较好地吸收理论知识,但同时思维活跃,创意性思维颇佳,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要注意选择,大胆改革,有事不要害怕另辟蹊径,而是一切以教学效果为先。
3.师资队伍改革
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而现在的教师都存在着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要积极为在校教师创造去企业充电的机会,同时也要积极地吸引企业的人才到学校来讲课,特别是企业的老总,站在人才需求的角度讲讲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往往会在学生心中点亮一盏明灯。
总之,环境艺术(二维设计)方向的教学改革, 将在充分研究CDIO 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探索,直到构建出一套可运转、可发展、可执行、可操作的教学体系来。
作者简介:
杨青(1983.3―)女,籍贯上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和景观规划、计算机应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体系;装饰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及特色
1.现有专业课程体系
我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现有课程体系由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实践教学三部分组成。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西方设计史、设计概论与创意、装饰设计、Photoshop、中外建筑史、设计手绘表达、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建筑速写、室内设计制图、照明及灯具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限选课包括3DMAX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与构造、住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别墅设计、园林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习、艺术考察、毕业论文、毕业创作(设计)。
2.专业特色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学科,是体现人类不同时期人文精神与物质文明的综合学科,是人文科学、美学、心理学、符号学、社会学及现代高科技技术—计算机辅助手段等诸多学科的融合。本专业是在对学生加强基础设计理论教学与设计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通过对其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学生通过在社会市场及设计单位等部门对实际能力的锻炼,掌握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设计程序、设计与制作的关系,认识设计与市场、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分析、认识所涉及的材料的基本属性。通过系统地学习,学生能够胜任环境设计中的创意、设计与制作的全部制作过程,并通过对其他艺术设计方向的拓展,掌握相关领域中的设计知识与技能,为其以后学生在相关领域中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3.存在的问题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地处豫南明珠—信阳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本院艺术系的重点专业,成立于2007年。多本专业招生规模逐年稳定增长,教师队伍也在稳中求进。连续两年评选为全院明星专业。但是,自设立本专业以来,培养方案中始终没有设计《装饰工程项目管理》《装饰工程造价》这两门课程,作为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大多走进装饰设计工程公司,这两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应用的,从08-10级毕业生的反馈来看,都希望能在本科阶段的学业中能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这样在公司的实际设计施工工作中,就能避免知识短板,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所以,如何结合本专业教学实际,在现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课程调整,适时增设《装饰工程项目管理》《装饰工程造价》的课程教学,是本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装饰工程项目管理》《装饰工程造价》课程的实用价值
1.在建筑装饰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中的实际应用
一个成熟的室内设计师必须要有艺术家的素养、工程师的严谨思想、财务专家的成本意识。他不仅要完成从构思、绘图到三维制模等完整的设计方案,还要阐述规划自己的创意想法,与装修人员达成观念上的协调一致,同时协调解决装饰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协助进行室内装饰的成本核算和资源分析。在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师是灵魂、是主导,他所接触的对象包括业主、施工项目经理、各工种的工长、工人、监理,以及各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如:建设主管部门、规划主管部门、绿化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消防管理部门等。在整个项目流程中,设计只是起点,项目竣工交付业主才是设计师工作的终点。所以,设计师要从整体项目宏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仅仅做方案、画施工图。这样理解设计师的工作,就会发现《装饰工程项目管理》《装饰工程造价》这两门课程对提高设计师管理项目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装饰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宏观的、全面管理的角度讲解整个装饰工程从立项、招投标到施工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其中质量控制部分涉及各种规范、标准,这些内容反过来会指导设计。《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工程的费用组成及计价方法。任何工程首先要考虑业主投资问题。没有资金的支持,所有的规划只能停留在图纸的层面。所以设计师做方案必须和业主沟通投资问题。对于装饰工程公司而言,控制造价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所以,设计师懂得一些工程造价的知识,会对自身的设计工作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2.在国家一级、二级建造师考试中的实际应用
建造师考试分为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通过并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注册条件的人员,经过注册登记后,即获得一级或二级建造师注册证书。一级建造师可在全国范围内以一级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二级建造师可在本省范围内以二级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设《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4个科目。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设《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3个科目。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可以说是近年来非常火热的资格考试之一,每年全国约有有300万人报考,这也是国家在工程建设领域与国际接轨的一个证书,含金量比较高,算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敲门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都有资格参加建造师考试。在这个考试中,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都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这个科目,一级考试中还有《建设工程经济》科目,这和我们所开设的《装饰工程项目管理》《装饰工程造价》课程有很多内容是重复的。学生毕业工作以后,基本上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两门课程知识结构比较专业,内容也比较繁杂,不经过系统讲解和培训,很难靠自学通过考试。所以,如果我们在本科阶段就讲授了这两门课的内容,对将来同学们在工作2年后参加建造师考试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
3.在项目经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在近几届的毕业生中,有一部男生在工作几年后,渐渐从设计岗位转型到工程管理或监理岗位,做全职项目经理或监理工程师。这部分学生就更需要了解施工过程的管理和工程造价的控制。全部工程的施工所设计的三控三管都是由他们牵头完成的,这就要求项目经理不仅能够顺利通过建造师考试,更要把所学的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知识熟练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所有在本科阶段提前把这些理论知识教给他们,会对将来的工程实践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三、如何在现有培养方案中增设《装饰工程项目管理》《装饰工程造价》课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这两门课程与设计、施工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这两门课程应该放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上学期开设,完成课程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行实践学习了,正好能够与工作实现对接。结合我系的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可以把大三下学期的酒店空间设计和展示空间设计的课时压缩32个学时,再增设32个学时,共计64学时用来完成《装饰工程造价》的教学工作。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增设64学时完成《装饰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工作。这样,学生在本科阶段基本就能够掌握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造价的全部知识内容了,为其走向工作岗位,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通过增设《装饰工程项目管理》《装饰工程造价》的课程教学,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促进学生更快地融入工程管理实践工作中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如何在本科阶段让学生能够对这两门课感兴趣、能够熟练掌握这两门课程的内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有所用,才是我们专业课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具体工作。希望此次课程改革建议能够对我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实际工作到达预计的目的。
作者:徐亮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1]朱起立.工程造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郑少华,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清单计价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关键词】 设计趋势;室内颜色设计家庭装修;室内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
一、 设计的整体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了城规建筑设计、园林广场设计、雕塑与壁画等环境艺术品设计上以及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部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至于发展迅速成为了一门专业性很强、十分实用的新兴科学。
回归自然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生活在绿色的、天然的环境之中。
整体艺术化: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得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一种统一整体之美。
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再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的形、色、光、声的匹配效果,实现高效率、创造力强的理想的值的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高度个性化:相同的楼房、房间、结构,相同的设备。为了避免雷同,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段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联合成一个整体。打破传统的结构特点,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的设计,给每个家庭以个性化的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象征。
二、 室内设计色彩的基本原则
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利用室内色彩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注重地域、气候要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室内设计的基本规则。再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民族、地域、风俗、文化、传统的把握。因此既要把握一般规律,又要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和分析。
三、 室内设计如何推陈出新
一切艺术创作的创新问题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谓标新立异、推陈出新,都是指在继承过去的设计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发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新的题材。在建筑创作范畴,还要探索新结构、新技术领域、开拓新能源。我国现阶段的室内设计,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既结合国情又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普遍出现照抄照搬西方或者中国古典样式的或装饰部件的情况,这就是社会上公认的以拼凑代替设计的现象。说明我们缺乏室内设计专业基础知识的文化素养。其具体原因就是对室内设计的意义缺乏理解,缺乏正确的环境艺术设计意识与观念。社会整体建筑文化发展的落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