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

第1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服务特性; 生产率;知识创新;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2―0005-05

中国“十一五”规划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长期来,中国服务业的增长相对较慢,如从1990~200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37%,低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10.52%)。由于增长相对较慢,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长期徘徊于30%~35%,2004年刚过40%,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45%),更低于世界的平均数(64%)。中国服务业增长较慢的原因之一是其生产率增长较慢。如从1990~2003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只有0.12%。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据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的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或条件是知识进步、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服务业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原因是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这些条件相对较差,即服务业的知识进步较慢,规模经济较难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较低和政府的监管较多。而进一步看,我们可以发现,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条件较差又与服务业产品的特性有关。与制造业产品(物品)相比,服务业产品(服务)的特性是无形性、不可分性、异质性和易逝性。本文认为,服务的这些特性影响服务业的知识进步、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从而影响服务业生产率

一、服务特性与知识创新

产业的知识进步或知识创新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第一因素。但不同产业知识创新的程度(数量和水平)不同。服务业知识创新的程度一般不如制造业,如代表知识创新的专利技术大量集中在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服务业知识创新的程度为什么不如制造业?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服务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制造业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为主。这个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变化,产业的要素密集类型有可能改变,有的新兴服务业有可能变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如物流、电子网络服务等,有的新兴制造业有可能变为劳动密集型,如软件业。因此,从要素密集类型来解释知识创新程度的差异还是比较表面的。笔者认为,较深入的解释可以着眼于产业(产品)的特性。可以发现,服务的无形性和不可分性深刻地影响着服务业的知识创新。

1.服务的无形性影响知识创新 物品的有形性意味着物品知识的“有形性”,即物品知识大多是可以从人头脑里游离出来(即能写出来和说出来)和容易被人看得见的知识,服务的无形性意味着服务知识的“无形性”,即服务知识大多是难以从人头脑里游离出来(即难以写出来和说出来)和不容易被人看得见的知识。服务知识的“无形性”增加知识创新的难度。

首先,服务知识的“无形性”不利于知识继承。我们知道,知识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继承。知识继承的程度影响知识创新的程度。物品知识由于其“有形性”比较容易被继承,而服务知识由于其“无形性”较不容易被继承。如传统服务业不少精湛的服务技艺的失传,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服务知识的“无形性”不利于创新激励。产业知识创新的主要激励因素是专利。物品知识由于其“有形性”比较容易获得专利,而服务知识由于其“无形性”不容易获得专利。事实上,专利申请的条件是让人清楚地看见知识新旧的区别,物品知识新旧的区别比较明显,而服务知识新旧的区别难以清楚地表达。服务创新较难申请专利,这一点减弱了服务业创新的动力或激励机制。

服务创新难以有专利保护,因而容易很快被同行免费地模仿。任何创新一旦被模仿,就失去竞争优势。如金融业、保险业的服务创新不少,但可以看到,金融创新或保险创新被模仿的速度也很快,以至金融业和保险业不得不经常创新,但每一项创新都难以成为创新者持久的核心优势。这里,问题的关键是金融(服务)创新或保险(服务)创新都没有专利的保护。

再次,服务知识的“无形性”不利于创新的市场推广。我们知道,市场推广是产业知识创新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物品创新由于物品知识的“有形性”比较容易被用户或消费者认知、评价和接受,而服务创新由于服务知识的“无形性”不容易被用户或消费者认知、评价和接受。因此,服务创新的市场推广比物品创新更难。

2.服务的不可分性影响知识创新

物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是隔开的,物品创新者的物品知识主要是生产知识,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可分性,决定着服务知识的“混合性”,即服务知识既包括生产知识又包括消费知识。服务知识的“混合性”增加知识创新的难度。

首先,服务知识的“混合性”增加知识创新的复杂性。物品创新主要是生产知识的创新,而服务创新不仅是生产知识而且是消费知识的创新。如果消费者的知识进步跟不上服务生产知识的创新,那么服务创新很可能失败。例如,中国的邮政编码曾经是一项服务创新,但由于消费者对邮政编码不了解或不熟悉(缺乏知识),邮政部门又不能有效地提供编码问询服务,这项服务创新曾有过一次失败。

其次,服务知识的“混合性”增加知识创新的成本。服务创新者为了促进消费知识的进步,不得不投资对消费者进行服务消费知识的教育,因而增加了额外的创新成本。如旅游业为推出新的旅游景点,通常投资开展新景点旅游知识的宣传、广告乃至开办讲座等。又如银行业为推出服务创新――理财服务,也花费成本进行投资理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二、服务特性与规模经济

产业的规模经济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第二个因素。但服务业规模经济的实现程度一般低于制造业。这表现为两点:一是服务业的规模扩张比制造业困难,二是服务业即使具有经济规模(即规模经济的实现所要求的生产规模),也经常偏离这个规模。这两点又与服务的特性有密切的联系。

1.服务的不可分性影响规模经济 物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是可分的,物品的生产(供给)规模与消费(需求)规模之间在短期内不一定达到平衡,就是说,物品生产在短期内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可以扩大规模,尽管这个经济规模与消费需求的规模不相等。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是不可分的,在产能足够大的条件下,服务的生产规模永远等于消费需求规模。就是说,服务的生产规模完全取决于消费需求。当服务的消费需求正好等于经济规模时,服务业就实现了规模经济,但这种概率是不大的,就是说,服务的消费需求经常不等于经济规模,服务业经常偏离规模经济,而且服务业不能撇开消费需求来扩张自己的生产规模。可见,服务的不可分性是导致服务业难以扩张规模和偏离规模经

济的一个内在原因。

例如,麦当劳在中国的规模扩张速度曾经低于其对手肯德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需求的限制:中国人似乎更喜欢炸鸡而不是牛肉汉堡包。因此,麦当劳曾经不敢在中国快速扩张,以至于在中国的网点数曾经远低于肯德基,从而在中国的规模经济水平曾经不如肯德基。

2.服务的异质性影响规模经济 物品是同质的,即质量标准化的,物品生产规模扩张引起的质量风险较小,而服务是异质的,即质量标准化程度较低,服务生产规模扩张引起的质量风险较大,就是说,服务的异质性对服务业的规模经济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河南的曾经驰名全国的“千村百货”是一个例证。“千村百货”原来在郑州经营得不错,后来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网点扩张,由于扩张而管理跟不上和无法保证新办网点的服务质量,名赫一时的“千村百货”终于走到尽头。

异质性越强的服务业,越不适合规模扩张。例如,高等教育与餐饮业相比,服务异质性更强,因此,尽管美国的哈佛大学与麦当劳都很有名,但人们只看到麦当劳的网点扩张到全世界,而哈佛大学却始终没有在外地或外国办一所分校。哈佛大学深知办分校的质量风险远高于办麦当劳网店。为了保证稳定的教育(服务)质量,哈佛大学选择不办分校和不进行规模扩张的战略。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一些名牌大学的规模(“网点”)扩张是否过分?这值得思考。

3.服务的易逝性影响规模经济 物品是易存的,即可复制和可储存的,因此,物品可以通过复制扩大规模和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库存调节生产规模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服务是易逝的,即不可复制和不可储存的,是一次性的,因此,服务往往只能在一个时间点上实现规模经济,而很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持续地实现规模经济。就是说,服务业在大部分时间是达不到规模经济的,即服务业大部分时间是有产能闲置或浪费的。

比如,城市公交往往只能在一天的几个高峰时点实现规模经济;旅行社和饭店往往只能在一年的旅游高峰时点实现规模经济;体育产业往往只能在大赛时点实现规模经济;证券业往往只能在股市高涨时点实现规模经济;电视播放往往只能在黄金时点实现规模经济;等等。

服务的不可储存使得服务业无法将闲置的产能储存下来和在市场需求高峰时拿出来用,即服务业无法像制造业那样用库存来调节供求矛盾,以减少产能闲置的成本。

因此,服务的易逝性造成服务生产的波动性或忙闲不均,而生产的波动和忙闲不均直接影响规模经济的实现。“闲”是产能的浪费,是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表现。“忙”容易影响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成本,是规模不经济的表现。因此,忙闲不均意味着服务业规模经济实现的难度较大。

中国的旅游黄金周(五・一、十・一等)是一个例证。国家安排旅游黄金周的目的是刺激旅游消费和扩大旅游需求,以便在黄金周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规模经济。但黄金周计划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加重了中国旅游业全年的波动性或忙闲不均。这就是说,黄金周计划获得的规模效益有可能被因忙闲不均的加重而增加的损失所抵消。所以,有关旅游黄金周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这证明旅游业的规模经济的实现是困难的。

三、服务特性与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

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也是影响产业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不如制造业,也是因为服务业的资源配置机制――无论市场或企业管理的效率都不如制造业,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也比制造业多。服务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不高和政府监管较多,也与服务特性有关。

1.服务的无形性等影响资源配置 首先,服务的无形性影响市场机制。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价格扭曲意味着市场机制的失效和资源配置的失优。而服务的无形性使得服务价格容易被扭曲。第一,服务的无形性使得服务消费者对服务价格的信息(如服务的成本、质量)了解很不完全,即信息很不对称,因此,容易被服务投机商扭曲价格。第二,服务的无形性容易掩盖服务商的垄断行为,包括垄断服务商对价格的操纵和扭曲。

其次,服务的无形性等影响企业管理机制。服务的无形性等无疑增加服务业内部管理的成本和影响管理的效率。无形的服务和异质的服务很难控制,服务业不得不增加用于服务控制的投资。不可分的服务是顾客参与的服务,而顾客参与使服务的组织变得复杂,服务业不得不增加管理顾客的成本。服务的不可分性或对消费需求的依附性使得服务业不得不被动地适应市场和很难事先进行计划。

2.服务的无形性与政府监管 政府对产业的监管会使产业的生产率有所损失。物品的有形性使得制造业的行为有较高的透明度,因此,政府对物品制造业的监管相对容易和相对较少。政府更多地监管服务业,是因为服务业大量涉及社会问题(外部性问题)和公共性问题,而服务的无形性造成服务业的透明度远低于制造业,无形的服务容易掩盖这些社会问题和公共性问题。因此,服务的无形性是政府对服务业监管较多的一个缘由。

网吧是一个例证。网吧涉及青少年保护这个社会问题,而服务的无形性使得网吧的透明度很低,无形的服务客观上“掩护”了某些不法网吧在青少年保护问题上的违规违法行为,因而促使政府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当然,政府的监管对网吧的生产率有较大的影响。

医疗服务业是一个例证。医疗服务业具有公共性,即在救死扶伤的原则上不能排斥任何公民就医。但有的投机的医疗机构为了追求效率和效益,会排斥一部分就医者,这就“破坏”了公共性。而服务的无形性和医疗机构的低透明度客观上“掩盖”了医疗机构的投机行为,因而促使政府加强对医疗服务业的监管。政府的监管对医疗服务业的生产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四、结 论

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慢于制造业的原因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或条件不如制造业:服务业知识创新的程度、规模经济的实现程度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如制造业,以及政府监管比制造业多。服务业知识创新程度不如制造业的原因是服务的无形性和不可分性,服务业规模经济实现程度不如制造业的原因是服务的不可分性、异质性和易逝性,而服务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不如制造业及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较多也与服务的无形性有关。

中国服务业要加快发展,就要从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提高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条件是知识创新、实现规模经济、资源有效地配置和适当放松政府的监管,而要达到这些条件不能不研究服务本身的特性对这些条件的影响。

第2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依赖度;服务化;生产服务业;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9-0009-04

一、引言

服务要素是制造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制造业产出和生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Park,1994;Windrum & Tomlinson,1999;Antonelli,2000;Tomlinson,2000;OECD,2001;Drejer,2002;Banga & Goldar,2004;Pilat & W?lfl,2005)。从笔者所掌握的文献来看,国外学者在研究服务投入与制造业的关系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函数法,即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改进形式,把自变量由资本和劳动扩大到能源、原材料和服务(OECD,2001;Banga & Goldar,2004),甚至把自变量换成实物资本、劳动和商务服务(Drejer,2002),或者是物质投入、劳动和知识密集型服务(Windrum & Tomlinson,1999;Antonelli,2000;Tomlinson,2000),通过估计生产函数来考察服务投入对制造业产出和生产率的影响;二是投入产出法,即运用投入产出表揭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并从两者的关系中分析服务投入对制造业的贡献(Park,1994;Tomlinson,2000;Pilat & W?lfl,2005)。

尽管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服务投入对制造业的影响,但是对制造业的服务投入变化趋势的分析略显不足。事实上,如果缺乏对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服务要素变动规律的研究,就无法全面理解和把握服务投入对于制造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Uno(1989)曾在投入产出框架下得出日本制造业中间投入中服务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但是这一研究不够深入,并且研究对象仅限于日本,不具有普遍意义。在此,笔者拟以OECD中9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为样本数据,通过计算依赖度来考察制造业服务投入的变化规律。文章第二部分介绍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及样本数据,第三部分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揭示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服务化趋势,第四部分对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化趋势的原因进行简要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

二、方法与数据

Park在研究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依存关系时是以太平洋地区8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为基本数据,通过计算依赖度进行的。所谓依赖度,就是指在某个行业的生产中,某项中间产品的投入系数(又称直接消耗系数)占全部中间产品投入系数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中间产品投入系数之和。

运用依赖度数据,可以衡量产出对某项投入的依赖程度,或者说某项投入对产出的重要程度。因此,以若干国家不同时期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计算依赖度数据,以此观察和衡量制造业对服务投入依赖程度的变化趋势,进而考察制造业服务投入的变动规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OECD是由30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笔者以OECD中的9个成员国(包括日本、荷兰、加拿大、美国、法国、丹麦、澳大利亚、英国、德国)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投入产出表为原始数据,运用计算依赖度的方法,分析制造业对服务投入依赖程度的演变规律。由于各国投入产出表的年份不同,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此处把时间大致分成20世纪70年代早期、70年代中期、80年代早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早期和90年代中期。受数据资料来源所限,澳大利亚、英国、荷兰有5组数据,德国只有4组数据。各个国家各时期对应的投入产出表的年份详见表1。

在这些投入产出表中,1990年及其之前的投入产出表是从OECD网站上下载的1995年版数据,90年代中期的投入产出表是向OECD索取的2002年版数据(该版本是对1995年版数据的补充),两个版本的行业划分略有区别。因此,考虑到分析的需要,笔者把制造业的各个行业进行汇总,并把服务业的各行业进行分类。具体来说,服务业按照Park的标准分为四大类:(1)生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机器设备租赁业、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研究与开发、其他商务服务业;(2)分销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3)通信服务业;(4)社会及居民服务业,包括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国防、社会安全、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其他社区、社会及居民服务业。把服务业划分为四大行业,有助于深入研究制造业服务投入的变动趋势。

三、结果与分析

运用上述方法和数据,分别计算各个国家制造业对全部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分销服务业、通信服务业和社会及居民服务业的依赖度,从中发现各类服务投入的变动规律。

(一)制造业对服务业依赖度的变化趋势

表2是OECD中9个国家制造业对服务业依赖度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到90年代中期的变化情况。其中,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90年代中期比70年代早期增长10个百分点左右,而德国90年代中期比80年代早期也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加拿大、美国、丹麦、荷兰,如果不考虑90年代中期的数据,依赖度增长幅度不大,增长1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如果考虑90年代中期数据,依赖度增长幅度则较大。上述情况表明,尽管各国制造业对服务业依赖度的增长幅度不同,甚至有些年份是负增长,但是总体来看,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依赖度基本上呈上升趋势。

(二)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依赖度的变化趋势

表3显示的是OECD中9个国家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依赖度的变化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依赖度的增长幅度都较大,尤其是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1.67%增长到90年代早期的11.02%,到90年代中期则为16.71%,增长了9倍。尽管澳大利亚进人80年代中期以来依赖度变化不大,甚至90年代早期比80年代中期还下降了1.6个百分点,但是90年代中期与70年代早期相比,还是增长了4.6倍。德国90年代中期与80年代早期相比增长了7个百分点,增长幅度近1倍。而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加拿大、法国、丹麦、荷兰,90年代中期的依赖度比70年代早期都增长了1倍~2倍。

(三)制造业对分销服务业依赖度的变化趋势

表4显示,除日本和澳大利亚制造业对分销服

务业的依赖度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外,其他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到90年代早期的依赖度或增或减,变化幅度都不大,基本上是1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只是在90年代中期才有较大的增长。

(四)制造业对通信服务业依赖度的变化趋势

表5是OECD中9个国家制造业对通信服务业的依赖度。表5显示,除极个别年份外,其余年份的依赖度都不到1%。这表明在制造业的全部中间投入中通信服务业只占很小的比重。从依赖度的变化规律来看,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到90年代早期依赖度呈下降趋势,只是在90年代中期略有回升;美国和澳大利亚是先升后降,并且90年代中期的依赖度低于最早期的依赖度;其余国家的依赖度基本上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

(五)制造业对社会及居民服务业依赖度的变化趋势

从表6可以看出,日本、法国、德国制造业对社会及居民服务业的依赖度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但日本和法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依赖度要低于90年代早期,尤其是日本下降幅度很大,下降了5.4个百分点;澳大利亚的依赖度基本上呈下降趋势,80年代以后的依赖度要低于70年代5个百分点左右;其余国家依赖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时升时降,但总体的变化幅度不大(除英国80年代中期和荷兰90年代中期的依赖度以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OECD中9个成员国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依赖度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制造业中间投入出现服务化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依赖度的大幅上升所致,分销服务业、通信服务业、社会及居民服务业对投入服务化趋势的影响较小,甚至由于制造业对其依赖度的不断下降而产生相反的作用。

四、几点思考

针对服务要素尤其是生产服务在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日趋上升的现象,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制造业企业日益重视生产服务业的创新功能

生产服务业中的大多数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商务服务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创新能力。研究表明,商务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知识、创造力、营销和管理技能,使其成为“创新之桥”(bridges for innovation),商务服务业被认为是技术变化和经济进步的主要驱动力(Czarnitzki & Spielkamp,2003)o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与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等各类生产服务业进行产业链合作,共同进行研发活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产业知识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创新机会。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企业为了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日益重视生产服务的投入。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制造业企业注重依靠生产服务提高效益和质量

制造业的生产活动是以充足的资源为前提的。但是,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带来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放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消耗土地、有色金属、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做法,转向靠生产服务的投入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在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且由于重视服务要素而使制造业企业的中间投入呈现服务化趋势。

(三)服务资源外置使制造业企业扩大了向外部购买服务要素的范围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服务要素,这些服务要素或者由制造业企业本身提供,或者由其他服务企业提供。与从外部购买服务要素不同,制造业企业自己提供的服务不列入服务业产出,在统计上也难以体现出来。过去,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经营的稳定性,往往自己经营整个价值链。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产生了从外部购买服务的需求。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企业从外部获取服务资源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扩大。服务资源的外置使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服务“外部化”并纳入到统计范围,因此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来的服务投入呈现扩大趋势。表3中有些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数据较上一时期的数据有较大增长,可能与此有关。

五、结论与建议

第3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转型发展的逻辑对于某些地区的城市转型问题具有实际意义,但结合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发现“现代服务业”正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壮大,同时其与工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更多的研究倡导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和环境、完善服务体系、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工业和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和完善各种产业链,实现现代服务业和传统工业、制造业“两轮驱动”。为了保证重化工业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选择适合重化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战略。结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对于像葫芦岛这样的重化工业城市,应该从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视角,来寻求重化工业城市的发展转型。

2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的耦合发展

2.1现代服务业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等需求,现代服务业从传统的第三产业中延伸和发展出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型的服务业,狭义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区别于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就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畴而言,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

2.2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的耦合发展、和谐共生是推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路径。一方面,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结合重化工业来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地区经济和运行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为工业提供中间服务的金融、物流、批发、各类专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和运行质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服务业本身,而且对提升其他产业竞争力,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发挥推动力作用。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施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按照我国现有工业发展模式推测,到2020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都将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破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基本职能。现代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是促进现代城市与周边地区及全国、全球之间经济联系的“黏合剂”。正是通过这些服务活动,才能促进城市综合性工业部门与城市中心地带之间的垂直和水平联系。因此,现代服务业越发达,城市就越具有跨区性和综合性的服务功能。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结合重化工业来看,主要表现在与重化工业的产业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阶段产业融合的突出特征是,工业企业非主营经济活动的外包,带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向重化工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重化工业内部逐渐由以生产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重化工业的国际营销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研发产品、产品运输与储存、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等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换句话说,现代服务业和重化工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主要表现在重化工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重化工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该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汽油和煤气;二是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三是服务引导重化工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许多原有的工业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进入或兼并现代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

2.3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策略(1)宏观层面。推进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是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经营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重化工业集聚为集成工业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工业环节的“无缝式对接”。(2)微观层面。加强对研发与技术服务业的规划发展。葫芦岛市的石油化工业、船舶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等行业的企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企业集群也已初现规模,具备发展研发服务的基础和条件。企业集群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对研发服务的需求会愈来愈强烈。因此需要尽快形成研究开发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3结论

第4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教师项目fPXM2009-014221―079357)

作者简介:

罗立彬(1977_),吉林白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

摘要:服务业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为东道国制造业提供优势服务投入。直接层面上,这种优势投入会提高东道国制造业效率,服务业FDI吸引制造业FDI进入,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结构升级;间接层面上,服务业FDI通过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增加东道国服务种类、降低服务价格、导致服务业跨国技术外溢等方式促进东道国服务业发展,进而促进东道国制造业的效率提升。

关键词:服务业FDI;制造业效率;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8-0069-05

收稿日期:2009-03-27

外商直接投资重心转向服务业是世界投资发展的趋势之一。如从1989-1991年间到2001-2002年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全世界范围内,服务业FDI流入量占FDI流入总量的比例都出现大幅度提高,分别从55.18%、31.2%和50.56%增至71.27%、49.14%和65.26%(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6),在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服务业的比重也在提高。2001-200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中。流入服务业的比例提高了18个百分点,从23.8%提高至41.7%(罗立彬,2009)。

服务业FDI的进入,会对东道国经济产生多方面影响。本文通过相关的实证分析与文献梳理,对服务业FDI对东道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并通过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实现。

一、服务业FDI:制造业的优势投入

(一)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是跨国投资领域的重要概念,指“相对于本土企业,跨国公司在技术、管理及营销方面的优势”(Dunning,1989)。由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时面临距离、语言等障碍,因此必须具备“所有权优势”来弥补上述方面的劣势(Horstmannand Markusen,1989)。所有权优势是跨国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已达成广泛共识。

跨国投资研究大多是从制造业层面来论证的。邓宁论证了所有权优势在服务业领域的适用性,指出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体现在:一是质量,跨国服务公司有能力监督服务质量,从而降低买方的交易成本(casson,1986);二是范围经济,其在运输及商业咨询行业中很普遍,是保险和银行业务的内在特点,在旅游、投资分析及商品经销等经纪类服务中最为广泛;三是规模经济及专业化,与制造业企业一样,许多服务业企业也面临固定成本较高,边际成本较低的特点,规模经济效应也适用;四是技术与信息,在许多服务行业,获得、生产、组合、存贮、监控、解释与分析信息并以较低成本从事上述活动的能力是主要无形资产。这在股票经纪、外汇与证券中介、商业咨询等行业当中尤其重要;五是知识,和制造业当中分摊研发成本一样,服务业跨国公司可利用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以低于本土企业很多的成本向其海外分支机构传递信息;六是获得投入要素及进入市场的能力,跨国服务业公司的全球化经营使其具备获得投入要素的优势,如许多跨国公司在全球分支机构选派人才团队执行项目任务,而进入市场的优势,解释了跨国保险、银行、广告、财务和猎头公司开始跨国经营的原因,最初它们都是跟随其母国客户进军国外市场。

许多研究认为,主流国际投资理论仍适用服务业跨国投资(Boddewyn,Halbrich and Perry,1986):但也有区别,如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更具备无形性。Grosse(1996)研究了广告、银行、软件、酒店和管理咨询等行业中核心技术的定义,引用率最高的五项是业务知识、服务生产方法、管理技能、技术专业信息、财务技能,显然它们都具有无形性特征。

(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优势:实证分析

服务业FDI的所有权优势在经验分析中常被证实。如Fernandez(2001)用丹麦、西班牙、瑞典和英国的数据,用“就业标准化指标”和“营业额标准化指标”将商务服务业跨国公司分支机构与本土公司对比,发现跨国公司分支机构优于本土企业。Griffith,Redding和Simpson(2004)研究了在英国的服务业跨国公司,发现外国跨国公司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英国本土公司和英国的跨国公司。Lombard(1990)表明.在新加坡的生产业领域,外资企业比内资企业规模更大、劳动生产率更高。王晓红(2008)表明,在华外资设计公司的经营规模、员工素质及赢利能力、国际经验、国际市场渠道、国际化管理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本部分利用相关总量数据,评价在华生产者服务业外资企业的经营绩效。

1 与内资企业相比,外资企业规模更大。表l显示,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比例及资产总额比例均高于其单位数比例,这说明从就业人数及资产总额两方面看,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的规模更大。

广告业有更长时间序列的数据。1994-2005年.全部广告经营单位以及外商投资经营单位的平均从业人数、在华外资广告经营单位的平均从业人数一直远远超过全部广告经营单位总体的平均水平,且从整体趋势看,差距不断增大。1994年,外资广告经,营单位平均从业人数是总体平均水平的1 83倍。并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这一数字一直上升,2005年达到2.99倍,其中2004年达到3.39倍。

2 外资企业的平均市场份额更大。用“全年营业收入”作为市场份额的替代指标,可见除金融业外的其他生产业行业内,港澳台及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大于内资企业(见表2)。

3 外资企业盈利能力更强。2004年,外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8.4%和9.1%,远高于内资企业的2.5%。

4 外资企业员工技能水平更高。文献常用员工工资水平来衡量员工技能水平(如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2006),意指技能水平越高,工资越高。2004年,服务业领域,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的人均工资水平分别为5.4万元和3.89万元,高于内资企业的1.74万元的水平.分别是内资企业的3.1倍和2.24倍。这说明在服务业领域,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员工平均技能水平高于内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与工业领域相比,服务业领域这种员工技能水平的差异更大。2004年,在工业领域,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员工平均劳动报酬分别是内资企业的1.11和1.47倍。这说明服务业跨国投资不容易像工业领域里那样分解价值链,将技术附加

值低的“低端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将附加值高的“高端环节”留在发达国家。

二、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直接效应

服务业外资企业的产出对东道国制造业效率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一)服务是制造业的重要投入要素,而服务业跨国投资中大部分存在于生产者服务领域。是制造业服务投入要素的提供者

与东道国本土服务业企业相比,服务业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产出的知识与技术含量更高,上文提到在华服务业跨国公司员工技能水平高于内资企业。关于在华外资设计公司研究表明,外资设计公司促进了本土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表现在六个方面:促进本土企业经营手段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本土企业吸收新的经营理念;提高了本土企业效率;促进了本土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加速本土企业创建品牌;降低企业成本(江小涓,2008)。Arnold,Javorcik和Ma~oo(2006)用1998-2003年捷克企业数据对服务业改革与制造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得出服务业改革与国内下游制造业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允许外资进入服务业是服务自由化改善下游制造业效率的最主要渠道。Femandes和Paunov(2008)用1992~2004年间智利企业数据研究了服务业FDI与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显著正相关。对捷克和智利的实证研究均采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因此研究的是服务业FDI投入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二)服务业FDI吸引更多制造业FDI进入,制造业FDI一旦进入东道国。就成为东道国制造业的一部分。有助于东道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和提高效率

Daniels(1993)认为,虽然最初服务业跨国公司是跟随其制造业客户开始海外经营,但随着其海外经营日趋成熟,它们也开始吸引母国的其他制造业客户进入新的国际市场。Gross,Raft和Ryan(2005)用1970~1995年间3298家投资于欧洲17国的日本制造业和服务业跨国公司数据研究了FDI在某一行业的集群效应对其他行业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业FDI在某一地区的存在吸引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两部门的FDI进入.但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这一关系完全逆转,即日本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存在吸引了日本制造业FDI的进入。

(三)服务业FDI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升级

Francois、Woer(2007)运用OECD国家1994~2004年间的货物及服务贸易的混合面板数据,结合78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账户,考察了商品出口中的间接服务出口,及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出口之间的互动,发现虽然国际贸易的主体仍是货物贸易,但服务常对最终出口做出最大的贡献,非贸易构成制造业贸易产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投入。生产者服务业扩大开放对于机械、机动车、化学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服务密集性较弱的部门,服务业开放对其出口绩效之间存在负向影响。

三、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间接效应

服务业的开放促进东道国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作为制造业投入要素之一的生产者服务,间接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

(一)服务业跨国公司成为东道国服务业新的竞争者,促使国内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

Blind和Jungmittag(2004)运用德国2019家服务业企业数据对服务业FDI和进口竞争对服务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经验研究,发现服务业FDI对服务企业的产品及程序创新具备显著正面作用。

(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进入,使服务产出种类增多,制造业企业对服务产品的选择范围更大

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产出差异化更明显。因此对于国内服务提供商,服务业跨国公司的互补性大于替代性。

(三)服务业跨国公司使服务价格下降。使下游制造业外购服务成本更低

原因有二:一是跨国公司加剧服务市场竞争,迫使服务企业降低成本,某些行业之前被少数企业垄断,跨国公司的进入打破垄断格局,原垄断者再无法获得垄断租金(Femandes and Patmov,2008):二是对跨国公司,进入新的国外市场意味着市场范围扩大,而服务产品多属差异化产品,市场范围扩大有助其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服务生产成本(Markusen,1989)。

(四)服务业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

服务业跨国公司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及服务方式,服务产出质量高,为本土服务商提供学习机会。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更明显,多数服务活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不可分隔,其业务要通过对客户的服务过程来实现,很难进行技术保密(江小涓,2004)。

(五)跨国投资是服务业领域技术跨国转移的主要途径

Cowan,soete和Tchervonnaya(2001)发现FDI是服务业知识传播的最重要方式。Grosse(1996)的问卷调查中,只有极小部分被调查企业的技术转移使用的是FDI之外的其他方式。原因有四:首先,服务之消费与生产不可分性使其软性技术传播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FDI,而不能像制造业那样通过引进设备等多种方式。其次,跨国公司为人力资源跨国流动提供了最佳的组织和制度安排。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核心技术的主要载体是人员自身,人员流动是服务业领域技术外溢的最重要方式(Crrosse,1996),而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间的人员流动很频繁;另外,软性技术很难用专利或版权等法律形式进行保护,企业更愿意将其内部化。再次,在一些服务行业(尤其是商务服务业),技术是“内嵌式”的,知识技能的获取是多人合作的结果,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中,很难复制(Crosse,1996),而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为内嵌式技术的跨国外溢提供了最有利方式。最后,服务业价值链的可分解程度比制造业更差,其在东道国与母国使用的技术差距更小,更有益于东道国学习和引进创新技术(江小涓。2004)。

四、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实证与文献梳理,分析了服务业FDI对东道国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作用,结论是服务业FDI会对东道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这是服务业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方面,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重视不足。今后研究方向是针对服务业FDI对东道国制造业发展影响的各种机制进行更细致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并提出有针对的政策建议。

(罗立彬电子邮箱:luolibin@bisu.edu.on)

注释:

①生产者服务是作为其他商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要素的服务。

②数据来源:《中国广告年鉴》1995~2006各年。

第5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一、浙江与港台服务业合作现状

自和台湾制造业大举向长三角转移以来,浙江与港台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经贸合作呈水融之势。近年来,我省政府以及外经贸部门一直积极推动我省与港台服务业合作,制定了“东引台资,北接上海”的战略举措,以扩大和台湾的经贸合作。2005年初成功举办“香港•浙江周”,深入实施借助香港平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举措。

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府的推动,1980年以来港台在我省的投资一直稳居各个国家(地区)在浙江投资的前列。1980~2005年,香港和台湾在我省分别投资项目13843个、5299个,分别占我省同期外资项目总数的38.8%、14.85%,实际投资分别为136.8亿美元、23.7亿美元,分别占我省同期实际外资额的32.2%、6.45%,居我省外资来源前列。投资项目中除台湾对我省制造业投资略多外,项目大部分为服务业。此外,近年来我省与港台之间的劳务输出、人员往来等国际经济合作也越来越密切。截止2005年底,我省企业在港设立的境外机构共78家,占我省境外机构总数的5.64%;投资总额为5429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8.91%,其中中方投资4954万美元,占我省对外投资总额的11.1%。我省的优势产业,如纺织、服装产业,对港投资份额较大。限于政治环境等因素我省对台湾的投资,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港台服务业的优势。由于港台国际化程度高、信息网络全球化和现代化、服务业比较发达,尤其是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香港更是世界金融服务中心之一,加之港台与内地无语言文化障碍,服务业合作优势更为明显。

1.港台服务业竞争力指数分析。通过港台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香港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有三个方面:物流运输(指数为1.413,仅低于日本和韩国);金融(1.063,仅低于英国);商务服务(1.644,全球第一),包括法律服务、咨询服务、工业设计以及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经济鉴证类服务。香港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球首位。台湾以上指数分别为1.325、1.027、1.288,也具有明显的服务业产业比较优势。因此,港台在金融、物流(运输)以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2.港台服务输出在全球占重要地位。香港服务贸易总额增长较快,平均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2004年服务贸易总额5395亿港元,居全球第5位;出口3503亿港元,居全球第10位,服务贸易顺差呈扩大趋势。香港服务贸易总额人均10053美元,其中出口6452美元,高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看,香港在全球也占有重要地位。

3.港台服务业对我省的比较优势。港台服务业对我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集中体现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与港台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一致。进一步体现在服务贸易上,港台是顺差结构,而我省是逆差结构。我省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相对欠缺,与港台服务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二)我省对服务业的需求日益扩大。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2005年我省人均GDP为28160元,约合3400美元,已超过3000美元,发展服务业的内在需求日益增强。

从产业发展来看,我省产业集群发达,制造业优势明显,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机电等行业,培育了众多优秀制造企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一些产品甚至占据了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如领带、打火机等。然而,大而不强是我省制造业的最大弱点。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目前我省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生产业发展水平滞后,难以满足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迫切要求现代生产业的支撑。

(三)我省与港台服务业合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升我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港台与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优势的差异,决定了港台服务业和我省制造业优势互补,具有很大的空间。我省的要素禀赋决定了我省在生产加工制造环节的竞争力。而处于创新驱动阶段的港台在创意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供应链管理和中介服务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港台生产业与我省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根据国际分工理论,当代国际分工包括产业间、同产业内不同产品间和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等多层次分工。港台服务业的优势在于它能迎合时代的创意设计,有以发达资讯科技为基础的国际化市场营销渠道,在物流、金融方面,有以供应链管理和现金流管理为发展方向的先进业态发展模式和管理手段。目前我省制造业已发展至转型提升时期,迫切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内地制造业要提升竞争力,必须主动融入国际产业分工,深化产业间和产业内、产品间和产品内产业分工合作关系,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而我省在设计、分销、服务等价值高端环节处于弱势,港台服务业与我省制造业可以优势互补,将港台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嵌入我省制造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我省制造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服务。

2.有利于提高我省服务业的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省经济渐趋成熟,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更加重视服务业的质量,希望享受国际水平的服务,使得服务业市场细分和市场化运作的趋势日益显著。如我省不少民营企业特别是目前在进军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有的已经把公司的多项业务整体“外包”给中介公司。我省与港台服务业潜在合作领域广泛,发展潜力巨大。通过与港台服务业合作,促进我省服务业产业格局调整,促进其竞争力快速提高,而服务业的提升,将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和经济质量的全面提升。

3.有利于拓宽服务业的服务范围。在服务主体上,加强与港台服务业合作,有利于扩大生产业的服务范围,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港台服务业已经进入我省,但服务对象大都为港资、台资制造企业。通过与港台服务业的进一步合作,以及CEPA补充协议的实施,市场门槛降低,可以吸引更多的港台中小服务企业进入我省,服务对象将进一步扩大,直接面对各种所有制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有利于填补我省服务中小企业的不足。

4.有利于延伸服务产业链。港台服务业的进入,可以为我省制造业嫁接一个国际化的服务体系,有利于生产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有利于产业规模经营水平的提高。目前,我省已经形成制造业产业集聚,对融资服务、研发设计、仓储运输、物流配送、会计、法律等生产外包需求日益增多。港台服务业的进入,可以及时满足我省制造业的需求,有利于服务业产业链的延伸。

5.有利于创造制造业需求。港台服务业进入我省市场,不仅可以为制造业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在某些领域还可以创造出制造业的需求,达到在输入先进服务管理模式的同时,兼具引导和带动我省某些制造业行业发展的重任。如香港机场管理局参股杭州萧山机场,不但提升了萧山机场的管理水平,而且通过服务提升、航线增辟等措施,不断创造了民营企业对航空物流的需求。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制约了港台服务业与我省的合作。长期以来制度建设滞后导致了这一问题的存在。服务业改革开放步伐相对缓慢,集中体现在行业进入门槛和行业垄断两个方面,缺乏竞争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CEPA及补充协议虽然降低了香港服务商进入内地的门槛,为我省与香港服务业的合作提供了契机,但香港服务商的特点是规模小,竞争力在于大量中小服务业企业的集聚,而不是个企的优势。目前CEPA设立的准入门槛,有利于大型服务业跨国公司,不利于以中小规模为主的港商,尤其是专业服务业。比如,医疗行业要对港台资本开放,但目前内地的医保制度却规定医保对象只有到定点医院就医和用药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港台医疗机构即使进来,也很难运作。在分销业方面,目前的体制是外贸公司不能从事国内分销业,内、外贸在管理体制方面是分离的,港台企业进来后也难以操作。一些涉及部门权力和利益的深层次改革,目前还较难深入展开,行政性审批制度改革还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另外,我省与港台服务业合作虽可参照CEPA中的规定,但我省目前尚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各市(县、区)在操作中缺乏依据,由此可能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无序竞争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制订一个我省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管理制度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

(二)制度缺陷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港台特区政府中设有工商科技局,具有分管工业、商业(内、外贸)、工商管理和科技等多方面的职能,在这些领域内,信息沟通以及协调都不成问题。但在我省,这些领域却分属五六个厅局管辖,彼此之间的信息横向流通比较缺乏,协调起来比较困难。这样必然会增加交流与合作的制度成本,加大企业合作的难度。以会展业为例,港台企业习惯于市场化运作。但是进入内地市场,就必须和内地有资质等级的企业合办国际展;组织国内企业参加展览,必须反复与政府打交道,人员流动申请批件复杂,如是民营企业,还需找工商联、贸促会等挂靠,操作比较复杂。国有企业参展要找国资委。企业“走出去”参展有补助,但又不知如何操作等。目前我省与港台相比差距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切实改进,目前也心中无数。再如,办企业的工商登记,我们的环节比港台多,而且还要按注册资金多少收费,这些方面都有待改进。

(三)制造业粗放式扩张导致高端生产型服务需求不足。民营经济是我省制造业的主体,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又是我省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产业。我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对第三产业需求不旺。但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型服务需求的拉动,它们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链条上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工、分离与专业化,因此,制造业的粗放扩张,必然导致高端生产型服务需求的不足。此外,理念和认识上的不足,也直接制约了服务业需求的扩大。目前仍然有部分的制造业企业管理者对管理和技术的认识和尊重程度不够,对管理咨询和设计能带来的好处表示怀疑,认为仅为一些数字图表付出上百万不值得。部分草根企业家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的差异,决定了港台服务业企业服务我省制造业不可避免要经历理念和文化上的磨合过程。

(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我省市场的潜力吸引了许多港台服务商意欲前来投资,但这些行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行业组织也不全,还有许多信息不对外披露或是没有部门搜集整理,这给港台方面的投资与合作造成了很大困难。比如,目前我省的企业管理、会议展览、广告、医疗、货代、仓储、分销等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态势如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服务,相关法规政策又是怎样,等等,港台的行业协会和企业很难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或者说,省内目前尚无机构专门去搜集这些信息,有不少服务行业迄今尚缺乏统计指标,且有些信息,比如说企事业的情况、R&D等,往往被某些部门垄断,外部难以介入。信息不对称,使港台与我省各行业之间交流与合作增加了交易成本和难度。另外,我省企业对港台服务业的认知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根据调研,我省大部分企业对港台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评价良好,但仍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对港台服务业的能力和优势了解还不够深入,不清楚港台有哪些服务业企业。

(五)商业网点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服务需求。港台服务提供者服务我省制造业可以是在我省有“商业存在”的方式,也可以是跨境服务的方式。但多数情况下,我省被服务企业一般希望提供服务者就在身边,目前港台服务业的商业存在仍然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我省制造业需要港台的服务,但港台服务业在内地开设企业受限于服务业对外梯度开放的限制,不能根据企业需要在我省就地设立企业。这使得港台服务业的辐射范围受到很大制约,我省制造业企业很难与港台服务提供者合作。

(六)缺乏服务业人才的有力支撑。港台服务提供者在我省设立机构后,不可能都由港台人士直接经营,如何在本地培养符合港台服务商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方便港台企业在当地雇佣所需的人才,是当前我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目前我省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一些生产业属于上海辐射势力范围,这导致我省服务业人才缺乏,难以支撑港台服务业在我省设立服务业机构的需求。

四、我省拓展与港台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消除与港台服务业合作的体制障碍。进一步扩大对港台服务业的开放,逐步消除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引进港台服务业服务我省制造业,提升服务业竞争力。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市场化是港台服务业与我省合作的有效途径,打破市场壁垒,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为港台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加快我省服务业的发展和改善制造业的服务至关重要。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更好地吸引资本、技术和管理,引导港台服务商投向现代服务部门,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推动我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重升级。

(二)营造服务业合作的良好政策环境。根据服务业的行业区别,制定不同的对策措施,为我省与港台服务业的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港台生产与我省的合作,应当优先发展,产业政策的着眼点应是积极扶持、引进竞争,以产业化为导向、促进市场发育以及扶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对于消费服务,如旅游、房地产等,它们的特征是与居民生活需求密切联系,进入退出的壁垒相对较低,产业政策的重点应是强调市场调节,政府的功能主要是改进和协调市场管理;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行业,要改变政府包揽的做法,实现“政府主办、政府参与、政府指导”的分层次的供给机制,鼓励港台服务业参与除少部分具有特殊性质的公共服务以外的其他公共服务业。

(三)积极启动CEPA项下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机制。CEPA中管理咨询、会议展览等服务行业向香港资本开放以及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是针对全国各省市的。而我省民资殷实、民企实力雄厚、体制灵活是突出的优势。即使在长三角,这也是我省的显著优势。因此,我省的民资与港台资本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展,也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应根据CEPA协议以及有关WTO规则,逐步开放医疗、电信、银行、保险等服务领域。建议有关部门牵头进行详细调查,根据我省与港台的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出改进方案,使其更好地为我省制造业服务。

(四)积极推动我省企业赴港台投资。在与港台服务业的合作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努力构筑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大力推动我省企业“走出去”,落实企业赴港台“自由行”措施,促进我省企业在港台投资设厂,充分利用港台服务业平台,使“后厂”前置,强化“前店”的作用。在制造业“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发展对港台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是保持我省外贸优势的必然要求,我省要利用制造业与港台服务业合作的大好机遇,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立足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服务贸易的发展来带动货物贸易向高附加值、高竞争力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五)提高企业对服务业的认可度。提升我省制造业中小企业管理层的素质,可以通过举办营销策划培训、供应链管理培训等形式,逐步提高其对于生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发现自身企业的弱点,并使其充分了解港台服务业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优势。

第6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服务管理;服务运作管理;管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方的服务理论才传入我国,国内关于服务管理的学术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回顾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无论对国内的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有现实的意义。

服务管理理论是伴随着西方管理学界对服务特征和服务管理的认识、理解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将其演进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对服务问题最早进行专门研究的是一些北欧的营销研究人员,他们根据营销活动中的服务、服务产出和服务传递过程的特性,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模型和工具,并把这些研究成果归类为“服务营销”。至Johnson(1996)第一个提出“产品和服务真的不同吗?”的疑问后,这一阶段的营销学者主要致力于服务同有形产品的比较以及识别、界定服务的特征。服务营销作为服务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为服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开创作用。

最早从理论上进行服务运作管理研究的代表人物是Levitt,他1972年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发表了“生产线法在服务中的应用”一文,其中提出了“服务工业化”的观点,即将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方法用于服务业企业的管理,使服务业的运作活动“工业化”。Johnson et al. (1972)和Buffa(1976)在各自的《运作管理》书中也提及到将生产管理技术应用到非制造工业和服务行业中去的观点,而且这一观点也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生产管理学者的看法。在这一阶段服务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制造业管理模式为基础的服务研究领域,学者们关注的是服务业的某些生产运作环节与制造业生产的相似之处,而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管理方法上的差异。因此,这一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服务业缺乏普遍的适用性,只是对于一些技术密集型、标准化的服务类型企业才有意义。

1980年之前,营销学者关于服务与产品的区别的探讨居多,对服务问题的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而关于服务运作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制造业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无论是营销学者还是服务运作研究者都在尝试着服务问题的研究,但仍处于摸索阶段。此外,这一时期服务业运作管理研究与营销研究是互不牵涉的,跨学科研究也很少,但这两方面的研究都为服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二、雏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服务与产品是有区别的观点已得到普遍的认可,研究者也不再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上,而是通过提出一些概念模型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服务和服务管理的特点。服务管理理论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呈现出了两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大量研究从服务的特征入手,展开了一系列的专题探讨,其中服务质量与服务接触成为主要的研究主题。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关于服务质量内涵和性质的讨论,随着感知服务质量(Gr·nroos,1982)、服务质量差异模型(Parasuraman等,1985)等概念的提出,使理论界对服务质量有了新的认识。至Normann(1984)将“关键时刻”(Moments of Truth)这个概念引入服务管理理论之后,关于服务接触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大量文献是围绕顾客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动问题进行的,比如顾客如何评价服务接触(Bitner et al. , 1985)、服务人员和顾客在服务传递过程中的参与作用(Bowen and Schneider, 1985)等等。此外,运筹学在服务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针对具体服务运作问题(如:服务供需平衡、服务人员日程安排等)的定量研究方法开始见诸于相关学术杂志上。

其二,关于服务运作的研究开始摆脱制造业管理理论的框架,并拓展到了其他学科。此时,来自于营销学以外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学者们开始普遍关注服务业,他们的参与促进了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三个领域的交叉融合。Normann(1982)从组织理论角度提出了将营销和作业结合在一起的“服务管理系统”。Parasuraman等人(1985)的“服务质量的概念模型及其动态研究”一文就认为服务质量涉及到营销与运作两个领域,这篇文章也为服务管理跨学科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阶段的研究表明,在服务管理中划分“生产”与“营销“职能是没有意义的。

许多杰出的论著也在这一时期相继问世,如Fitzsimmons和Sullivan(1982)的《服务运作管理》、Gronroos(1982)的《服务部门的战略管理和市场研究》、Lovolock(1984)的《服务营销》、诺曼(Norman 1984)的《服务管理》以及Gronroos和Gummesson(1985)的《服务营销——诺丁学派的视角》等[9]。此外,两本专业性期刊:《服务行业月刊》(1980)和《专业服务营销月刊》(1985)相继创刊。总之,随着服务管理研究的具体化、跨学科的发展,服务管理理论的轮廓已初见雏形。

三、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这一阶段是以行业为基础的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为主,大量研究者更倾向于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前人提出的理论和模型进行验证。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服务管理理论的范畴被逐渐拓宽,各个学科领域的结合也更加密切。具体来讲,一方面大量研究进一步对服务业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研究的主题也越来越丰富,几乎涉及到了服务管理问题的方方面面,如服务过程管理、服务设计、服务生产能力和需求管理、服务修复等等。这个阶段的两大研究成果: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1988)的SERVQUAL量表和Shostack(1984,1987)的服务蓝图,至今仍然得到普遍的应用。另一方面,服务管理的综合管理方法已经被看成连接传统学科之间的桥梁,不同的研究主题也相互交错。除了服务生产与营销的结合,在服务修复的研究中通常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分析顾客的抱怨行为,服务接触涉及了服务传递系统、服务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三大块的内容。这一阶段还有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服务管理中的许多思想被反过来用于指导以产品为导向的生产运作管理,比如:顾客导向、服务战略、服务在混合产品(实体产品和服务)中的增值作用等。

80年代末期,服务运作管理作为研究各种服务业企业管理的一个专门分支开始被承认,如1987年美国的决策科学学会(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将服务运作管理正式列为一个学术分支;1989年,《服务业企业管理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创刊;1990年,世界第一个关于服务运作管理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巴黎召开,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服务管理多学科交叉的性质,而且为了突出它的多学科整合性,避免与制造业“运作”概念相混淆,大会决定将“运作”二字从“服务运作管理”中删除。至此,“服务管理”这门新兴的学科作为一个整体初步形成。

四、深入发展和反思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仍然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学等众多相关学科吸收养分不断检验和深化原有的理论。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服务管理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比如Zemke、Bell(1990)指出有效的服务修复可以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以及顾客忠诚度,Collier (1994)提出了一个反映顾客感知质量和服务绩效的关系模型,Van Looy et al. (1998)研究了生产能力与质量的关系等。一部分研究集中在寻找内部因素(如:服务质量、员工满意度、内部服务质量等)和外部产出(如:盈利、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其中Heskett等人(1994)[16]的服务利润链模型受到广泛的关注。服务利润链将内、外部营销相结合,从顾客角度重新审视服务企业长期的获利能力,它代表了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管理模式。同时,由于统计软件如SPSS的应用,使研究人员拥有了方便、快捷的统计分析工具,从而定量研究成为90年代服务管理研究的一大特色。

服务管理理论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顾客导向”的时代。然而,我们也发现许多研究由于过多地从顾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在逐渐远离服务管理理论的基础——运作管理,比如在服务质量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从顾客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却忽略了传递顾客感知质量的服务传递系统的质量以及质量的一致性;在服务设计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大多在描述服务活动而忽略了过程设计,大多关注前台的设计而忽视了后台服务。因此,Robert Johnston (1999)就指出随着运作、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交叉,我们需要重新关注传统的运作管理理论,来促使服务管理理论更加严密、更加有深度。

五、结束语

服务管理理论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研究过程,在产生的必要性及其概念、特征和一些理论探讨方面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是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1]。服务管理是从服务营销理论的研究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对服务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面向服务业区别于制造业的关键方面。后来随着研究范围和深度的不断扩展,逐步延伸至生产作业管理、组织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学科领域。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进入测量、统计、决策支持模型的研究领域,今后仍将出现更多的定量化成果。然而在这些领域内更全面深入地围绕服务管理的理论探讨,还要走很长的路和付出更艰苦的努力,还要经过大量的实践过程来总结其活动规律,完善服务管理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Christian Gr·nroos.From Scientific Management to Service Management:a Management Perspective for the Age of Service Compet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Vol.5,No.1,1994:5-20.

第7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根据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结果,1983~1999年期间,中国经济总量(GDP)对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综合弹性比为0.121。由于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照此推算,同时期中国经济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间接贡献(参见赵晋平编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为27.8%。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目标是7%,如果在今后几年,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继续保持与过去20年相近的贡献率,则其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应当达到16%左右的水平。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世界范围的资本活动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将会进一步趋于活跃,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这些资本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二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调整对投资、尤其是外国投资的需求将会继续扩大;三是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其企业长期战略决策创造了良好预期,而且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外商投资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四是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下岗,将使中国继续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将长期存在,从而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继续加快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五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产生,长期积累形成的“三资”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将面临不断更新、改造、扩充的需要,现有企业的增资将继续构成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未来时期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一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不能排除出现局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至少目前以美国经济为首的西方经济尚未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这将严重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二是许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大加快,区域内投资的增长将远远超过面向区域外的投资,而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形成多边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因而面向这一地区的投资和本区域内部投资自由化的进程有所放慢;三是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竞争将明显加剧,不仅发达国家会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手段完善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等优势,加快吸收购并方式直接投资的速度,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会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市场开放换取外国的技术和资本。这将为中国吸收外资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四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资优惠政策的逐步清理、取消,外商投资的收益预期将明显回落;五是目前年度中国经济总量和新增外商投资总量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规模,相应的增长速度将会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总之,吸收外资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将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尽管从存量的角度来看,由于“三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大大提高,“三资”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是从新增流量的角度来看,“十五”时期利用外资的增长将难以达到过去20年间的平均增长水平。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十五”时期新增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前20年相比将有所下降;二是为了保持利用外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必须通过优化产业分布结构来提高经济整体的产出效率,弥补总量增长趋缓的不利影响。这实际上意味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必须由注重总量增长效应向注重结构升级效应转变。根据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外商投资带动了整体经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主要依赖于外商投资本身的资本装备优势来实现,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反而是下降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何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和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势头,各种产业部门在社会总需求增长中所受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主要通过计算感应度系数,反映不同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系数值越高,说明该部门为了满足总需求增长而应该增加产出数量,并将这样的部门称之为后关联产业。促进后关联产业发展一般是供给政策的重点,目的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配套和基础条件。根据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商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最高,其次是种植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钢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采选业、其他化学产品制造业、石油开采、棉纺织、造纸、塑料、汽车工业、电气、电子元件制造业、金融业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对这些领域需求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的外商投资需求增长也将快于其他部门。感应强度比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基础原材料和配套产业,通过利用外资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加工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配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二、进入中国的服务业投资增长将快于工业部门

按照加入WTO所做出的承诺,中国将会在“十五”时期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其中如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商业、对外贸易、电信、运输和技术服务等领域,中国现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业企业,将会有大量企业通过与外国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同盟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同行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消费者对相关服务的质量、多样性和广泛性也会产生新的要求,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对外商服务业投资的需求必然会大量增加。其次,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所不同,投资是直接进入对方国内市场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国服务市场的巨大规模对于外国服务业企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再次,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规模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中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未来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这种政策导向及其相应的鼓励性措施也将产生对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趋势有所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也会明显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十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将有望实现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陆续取消,这些行业的外资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其他行业。

初步估计,同时期外商服务业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产业外商投资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这将大大改善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预期是什么呢?一项针对136家欧盟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2001年6~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36家欧盟国家在华投资企业,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已在2001年9月8日于中国厦门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参见《欧盟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后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一,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欧盟企业最有可能选择的行业首先是制造业,这一结果与迄今为止的投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最高的特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考虑到目前已经投资的企业中制造业占80.7%、而回答今后将选择制造业的企业比重仅有66.2%这一因素,可以认为未来时期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将会明显下降。第二,现有企业中,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仅有3%,但是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将会选择该行业进行投资的企业高达57.4%,排在第二位,可见与电信服务和交通运输有关的服务业投资将出现快速增长,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也会明显提高。第三,金融保险业目前的外商投资在地域、经营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迄今为止对该行业投资的欧盟企业微乎其微,但是在接受调查企业中47.1%的企业认为,今后欧盟企业的金融保险业投资将成为优先选择的领域之一,仅次于制造业、邮电通讯运输业居第三位。第四,除了上述行业之外,电力、煤气生产供应、商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投资也可能出现较快增长,比重有所上升。

由于此项调查涉及企业数量比较多,涉及国家范围广泛,接受调查企业的产业分布、投资方式、地区构成等均与外资总体结构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未来趋向的一般性特点。

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邮电运输、金融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的后关联性最强,也就是说,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增长受总需求增长的拉动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对这些服务业的需求增长会超过其他服务业的平均水平。通过吸收外资,提高这些行业的总体规模和服务水平,有利于适应经济增长和和市场消费增长的要求、并产生良性循环效果,带动社会需求进一步增长。因此,应当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三、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将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有望加快

根据行业偏向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与劳动密集型程度、资产产出效率、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定在未来投资决策中,对行业投资的预期,以目前各制造业行业的全部企业平均水平为主要依据,那么根据外商投资不同的利益目标,选择投资领域的趋向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注重利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外商,对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非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较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大。以提高资产产出效率为投资指向的外商,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办公机械、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很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以回避税负为主要目标的外商,对税负水平比较低的行业具有比较高的投资趋向,这些行业包括皮革毛皮制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但是,如前所述,外商投资预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对上述因素综合评价,可以得到表3中所列结果。

第一,服装、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外资投资预期和偏向程度较高的领域。

第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电气机械等虽然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但是由于资本产出规模明显、税负水平较低等原因,有可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第三,今后外商投资相对较少的行业主要由三类构成:一是电力供应、蒸汽与热水、煤气生产与供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将长期由国有经济占主导的自然垄断行业;二是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采选业等资本产出效率较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三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饮料制造业等市场相对饱和、资本产出效率不够明显或者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

应当注意到,近几年来,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含量有所提高。这对于中国吸收外资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扶持,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

四、发达国家制造业今后产业转移的可能趋势——来自日本大型企业的调查结果

日本是中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之一,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对面向中国的产业转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根据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对792家在国外设有法人公司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来源:日本国际合作银行“2001年海外直接投资问卷调查(第13次)”,2001年11月13日),71.6%的企业提出今后3年将继续加强和扩大海外业务(海外业务除了包括在当地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等活动之外,还包括委托生产、收购等),而提出“维持现”或者“缩小、撤退”的企业仅分别占28.0%和0.4%。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的企业比重比2000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17.1个百分点之多,可见日本企业的对外产业转移今后将以较快的增长速度继续扩大。其中82%的企业认为中国是最有前途的产业转移对象国(可重复选择),比2000年调查结果提高1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4年居各国(地区)之首,此外,今后3年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的企业中76.3的企业回答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比2000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参见表4)。因此,今后中国将成为日本包括直接投资在内的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从不同产业的投资趋向来看,在日本的主要行业中,汽车工业生产企业计划3年内扩大和加强海外业务的比重

第8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作业排序 制造业

1 作业排序基本理论

1.1作业排序问题的基本概念

作业排序是指合理安排生产运作的各项活动作业、生产运作资源使用、生产运作设施配置的时间表等。在生产车间就是具体地确定每台设备、每个人员每天的工作任务和工件在每台设备上的加工顺序。作业排序要解决先加工哪个工件后加工哪个工件的加工顺序问题,还要解决同一设备上不同工件的加工顺序问题。在生产运作中,作业排序的周期由作业时间、作业等待时间、设备调整时间、运输时间、检验测试时间、库存时间等构成,而只有作业时间才是真正形成企业利润的时间,调查研究表明,作业时间往往只占生产运作周期的5%左右,而生产运作周期的95%却被准备工作时间所占用,尤其是作业等待时间、设备调整时间、库存时间等,因此企业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作业排序的合理性。

1.2作业排序的分类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各行业的不断渗透和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给所面临的环境和经营生产方式带来了空前的变化,人们的思维也在逐渐跳出原有的框架,对作业排序的研究已突破了原来只有在传统制造业上才有的思路,并不断拓宽应用到了非制造行业上来,也就形成了制造业领域和服务业领域的两大作业排序分类方法。对应这两种领域又形成两种基本作业排序:劳动力作业排序和生产作业排序。劳动力作业排序主要是确定人员何时工作,而生产作业排序则将不同工件安排到不同设备上,或安排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工作。这两种作业排序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毫无关联,而往往是相互融合渗透,在同一工作中有时两种作业排序问题都存在,它们共同起作用,即在生产中既有产品排序同时又伴有人员排序问题。

2 制造业的作业排序

在生产运作的过程中,人们最早关注生产作业排序主要是从制造业上来考虑。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制造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而据此总结出来的一些理论也就更多的是对制造业的总结和归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部分理论也就更加拓宽到了其他各行各业,在各行业的具体生产作业排序中都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下面我们主要对按机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而确定的排序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用Conway等人提出的方法来表示,该方法用四个参数来表示:n/m/A/B,其中,n为工件数,m为机器数,A为车间类型(如在此位置标为F、P、G则分别代表流水作业排序、流水作业排列排序和一般单件作业排序),B为目标函数,其中几种理论和模型论述如下。

2.1单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它是这样一种情况:有n个工件要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加工;所有工件都必须经过这台设备的加工;每个工件都要经过两个时间阶段——等待时间和加工时间;排序的目标是使工件加工的平均流程时间AFT最短。

这种情况的排序规则是根据加工时间的长短决定工件的优先次序,加工时间短的工件优先加工,其平均流程时间为:AFT =∑Ci/n。(式中:AFT--表示平均流程时间;Ci--表示第i个产品完成加工的时间;n--表示加工的工件数)

2.2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又分为流水作业排序方法和单件作业排序方法,分别论述如下:

2.2.1流水作业排序的理论和模型

(1)n个工件、2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n个工件、2台设备的排序问题描述如下:n个工件必须在这2台设备上进行加工;所有工件都必须先经过设备M1的加工,再经过设备M2的加工;排序的目标是使总的完成时间最短。这种排序问题可以用约翰逊(Johnson)算法来求解。

(2) n个工件、3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n个工件、3台设备的排序问题描述和n个工件、2台设备的类似。对于这种排序问题,可以用分支定界法来求解。实践证明,用约翰逊(Johnson)算法来求解n个工件、3台设备的排序问题,其结果往往也比较满意,其中部分情况还可以求得最优解。

(3) 2个工件、m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2个工件、m台设备的排序问题的描述如下:有2个工件A、B,在m台设备上进行加工;每个工件在m台设备上具有不同的加工次序;排序的目标是使总的完成时间最短。对于这样的排序问题,可以用图解法来求解。

(4)n个工件、m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n个工件、m台设备的排序是一个复杂的排序问题。如果n个工件在m台设备上进行加工,且每个工件都要经过所有的设备,这样即使是一个小规模的生产车间,其备选的排序方案也会多得惊人,达到(n!)*m个。用分支定界法可以保证得到一般这种问题的最优解。由于分支定界法是一种列举法,对于实际生产中规模较大的问题求解,计算量非常大,采用计算机模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当然在考虑生产排序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经济性。

2.2.2单件作业排序方法

对于一般单件作业排序,每个工件都有其独特的加工路线,工件没有一定的流向。对于流水作业的排序,第k道工序永远在M(k)上加工,没有必要将工序号与机器号分开;而对于一般单件作业排序,要描述一道工序,要用3个参数(I,j,k)表示,i表示工件代号,j表示工序号,k表示工件i的第j道工序的机器代码。所以单件作业排序更加复杂。

2.3与服务业作业排序问题的区别

所谓服务业的作业排序是指对顾客、劳动力与设备等进行时间进度安排,使顾客流与服务能力相吻合和适应。由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也使得服务业作业排序与制造业作业排序有很大的不同。制造业作业排序的侧重点是物料,并且产品可以存储,服务业作业排序的侧重点是人员配备;其次,服务系统没有服务存储;最后,服务劳动含量高,劳动力需求波动大。

3 总结

本文通过对制造业排序问题的研究,明确了这样一个思路:通过作业排序的设计来解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顺序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同一设备上不同工件的加工顺序等问题,以实现合理的作业排序,使生产过程更加经济、合理,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样才能把企业内在的潜力进一步发掘出来,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潘尔顺.生产计划与控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制造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很快;在服务业,出现了许多完全基于知识的产业,如软件开发业、咨询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已经成为当前新经济的增长点,并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整个社会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结构的变化,为评价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对这些“知识型”的产业进行统计,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而注重科学技术对经济作用的统计与量化分析也已成为当前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研究与实践的新的特点和趋势。知识型产业高度依赖于科学与技术,是以知识为主要输入而形成的产出。显然,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为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已成为科技统计的重要内容。

在此,“知识型”产业是泛指那些知识密集度比较高的产业。“知识型产业统计”是指以知识型产业为统计对象的统计。出于不同的目的,可以对不同的知识型产业进行统计,目前主要有高技术产业统计、服务业统计、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统计、知识产业统计这4类,在此,知识型产业统计是对这些不同统计的总称。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最先是从高技术产业统计开始的。起初,OECD采用美国制定的标准对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进行了统计,至1984年,以11个成员国的数据为依据制定了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标准,1994年对标准进行了修定,提出了我们称之为“四分类”的标准。服务业的统计在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的服务业R&D统计是很笼统的。由于高技术的渗透作用,导致服务业中知识型产业的出现,原有的分类和统计已不能满足需要,服务业中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已引起了注视,《弗拉斯卡蒂手册》第5版对服务业的分类进行了调整,知识型产业予以单列。知识产业的统计则打破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线,把高技术和高中技术产业与服务业中的知识型产业集中在一起进行统计和分析。ICT统计则是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与通信为研究对象。

知识型产业统计在OECD及其成员国受到重视,并被广泛采用。1999年OECD秘书处的科技工业司为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部长级会议准备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组数据》的文件,该文件就是描述OECD科学技术状况和趋势的一组指标。该《指标》共分6部分,其中有3部分都采用了来自知识型产业统计的指标。第2部分《教育、研究开发和创新的资源分布》共有9个方面指标,其中3个方面是知识型产业方向的指标,第4部分《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重要性》的5个方面的指标都与ICT统计有关,第6部分《科技产出及经济表现》有7个方面的指标,其中有2个方面来自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上述6部分共有34方面的指标,而与知识型产业有关的有10项,占30%。

二、各类知识型产业的界定

各类知识型产业统计的主要区别是分类系统不同。

1.高技术产业

OECD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已为部分国家所采用,我国也借用OECD的这一标准,确定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范围。关于OECD的高技术产业分类,在此只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这一分类只适用于制造业,这样就把一些属于服务业的知识型的产业如计算机软件、通信排除在高技术产业之外,因而具有局限性。

·这一分类是针对整个制造业的,共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4个产业组。在使用时,往往并不单独使用高技术产业一个类别的数据或高技术产业的某一项指标,而是把这4个类别及若干指标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以反映整个制造业产业结构也即知识密集程度的变化。

·以R&D投入强度作为判断技术密集度的唯一标准,其中既包括直接投入也包括间接投入。这些指标是:产业R&D直接支出与产值之比,产业R&D直接支出与增加值之比,R&D直接与间接支出之和与产值之比。然而,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间接投入对分类影响不大。

·这一分类所确定的高技术产业,即使在OECD范围内,也并不都具有高的技术密集度。这种不一致性是由各国国情不同所决定的,这是按产业分类的固有缺点,难以克服。

·为克服按产业分类的不足,提出了按产品分类的方法。OECD制定的高技术产品目录主要用于外贸。

2.服务业

虽然服务业并不都是知识型产业,但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份额越来越大,至1993年这一比例在OECD国家已达到45~68%,服务业R&D支出在企业部门R&D支出中的比例在部分国家也已达到15%~20%。服务业已经开始并正在取代、在部分国家已经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已从使用技术的产业部门转变为生产技术的部门,如通信、计算机服务等。正因为如此,服务业的统计受到了重视。1993年OECD在R&D统计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第5版中,对科技统计中采用的企业部门的分类进行了修改,最重要的变化是服务业的分类比较详细,由原先的6类增加到11类,R&D投入强度高,即技术密集的行业予以单独分类。1997年,OECD在制定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修改版中,对技术创新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把对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统计也扩大到服务业。

OECD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提出了一个目前在科技统计中采用的服务业的分类标准(表1)。表2是部分国家服务业R&D经费的分布情况,数据表明,服务业R&D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及有关活动、通信、研究与开发、运输与仓储这4个行业。

3.信息与通信技术(ICT)

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知识型产业的核心,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一个行业,不仅其产值、增加值增长很快,而且还能为企业开辟新的市场提高工作和生产的效率而提品和服务。根据国际数据协会(IDC)的定义,ICT由以下3部分组成:

·信息技术(IT)硬件:计算机系统中心处理部件,存储设备,打印机,捆绑在一起的操作系统,数据通讯设备;

·IT服务和软件:IT软件,IT服务,内部IT消耗,其中包括信息系统运行消耗、定做的软件等;

·电信:公共的和私人的网络设备,电讯服务等。

根据这一定义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OECD在技术创新调查中提出了ICT产业的界定范围(见表3)。

表3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的范围

ISICRev.3

制造业中的ICT

3000,3130,3210,3220,3230,3312,3313

服务业中的ICT

5150,6420,7123,7210,7220,7230

7240,7250,7290

4.知识产业

“知识产业”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鲁普于1958年提出来的。他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提出,知识产业是指生产知识特别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或组织机构,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在该书中,他首次确定了知识产业的分类。其后,不少学者都对知识产业进行了研究。由于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中的知识型产业都只是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因而知识产业的提法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对知识产业范围的界定和分类有不同的说法。按OECD的提法,知识产业是指具有较为密集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的部门,从统计的角度出发,涵盖以下范围:

·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

·制造业中的中高技术产业;

·服务业中的通信业,即ISICRev.2的72;

·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活动,即ISICRev.2的8;

·服务业中的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即ISICRev.2的9。

按上述范围,1994年,OECD全部成员国的知识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企业部门增加值的51%,其中高技术产业占2.9%,中高技术产业占6.9%,通信业占2.8%,金融保险其它商业服务业以及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业占38.2%;1986~1994年间知识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而全部企业部门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2.9%。

三、统计内容与指标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不需专门组织实施,只要按界定的范围和分类在已有统计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汇总,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统计数据,具有简便、成本低、可操作等一系列优点,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主要有以下内容:

1.研究与发展(R&D)统计

知识型产业都是一些新兴的产业,往往处于学科前沿,其发展与学科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知识型产业的R&D资源强度高、R&D活动频繁,这也是促使这些产业不断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因为如此,知识型产业的R&D统计及指标分析已经显得日益重要,大有取代原有的产业分类的发展趋势。例如OECD1999年出版的科学技术产业公报中有关企业部门R&D指标内容,主要就是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的4类(高、中高、中低、低)、服务业、ICT以及知识产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产业分类。从各个国家出版的科技指标看,把本国的优势产业与知识型产业组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R&D统计的主要指标是R&D支出,R&D支出占增加值的份额。由这2项指标按知识型产业的分类,就可以对各种分类下的R&D资源的分布结构,各结构类别R&D经费增长率、R&D经费强度及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

2.技术创新统计

知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最活跃,新的产品、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对这些产业技术创新的统计与分析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点,技术创新统计与分析如果不以知识型产业为研究对象也就没有生命力。例如,OECD在收集欧盟第二轮技术创新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时,就把ICT产业、服务业中的金融、通信、计算机及技术服务作为单独的类别,此外还把ICT方面的获准专利作为衡量经济竞争力的一项指标。技术创新统计还未形成统计制度,欧盟从90年代开始共进行过2次技术创新调查,目前正计划进行第3轮技术创新调查。

3.经济指标统计

主要是进行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和进出口产值统计。这些指标分别从总量与结构上反映了知识型产业的产出与进出口状况。其中,在产出分析中,各类知识型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或总增加值的份额,在进出口分析中服务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量的比重,制造业进出口中按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低技术产业的分布等指标常常被采用。

知识型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作为产业,为社会提品和服务。这种贡献和作用可以直接从产值或增加值占GDP或总增加值的份额来表示。

·为产业部门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作为资产投入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形成产出。

对产值、增加值以及进出口的分析体现了上述第一种贡献。对知识型产业作为资产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例如,有人曾研究过,ICT作为产业部门其产值占GDP的份额在OECD各成员国约在2.5%~4.5%,ICT作为资产投入对各成员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约是0.13%~0.35%。

四、结论与建议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发展很快,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发展高技术是我国的国策,建立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知识型产业统计势在必行。

1.确定既与国家接轨,可以国际对比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以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的分类标准

为此,除了要对以高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型产业进行界定外,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建立我国行业分类与《弗拉斯卡蒂手册》中企业部门分类的对应关系。

2.完善我国的R&D统计

R&D统计是知识型产业统计的基础,完善我国R&D统计是搞好知识型产业统计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