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文化教育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教育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教育发展趋势

第1篇: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时代环境;多元化音乐教育;发展趋势;高等院校

学生现在关于学生的学习等方面的心理已经逐渐的开始研究和利用,但是针对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的研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展,这是直接造成高等院校音乐教学和学生的审美需求不适应的主要原因。[1]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高等专科院校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展开相应的调查,对学生的音乐审美现状进行分析,叙述影响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主要因素,在音乐教学、音乐美学和音乐审美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提出完善高等专科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创新思路。希望为多元文化环境下高等专科学生音乐教育做出积极的帮助。

1.多元文化下高等专科学生音乐审美的心理现状

当下人们正经历着文化多元化、多元文化交流和多样文化共存的文化发展趋势,频繁的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带来了多样化的音乐文化,我国高等中职教育是比较开放的一个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一时期更是处于多种多样的多元音乐文化的环境中,学生内部的音乐审美不平衡状态存在性是比较普遍的,并且学生在这一阶段有着旺盛的音乐需求。然而相关的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高等专科音乐课程无法满足其音乐需求。60%的学生选择网络中的音乐对自身的音乐需求进行补充。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当下高等专科院校的音乐教育没有随着的多元化的音乐环境的丰富进一步的增长,多元化的音乐环境和教育极其的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高等专科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音乐需求十分容易向良莠不齐的大众音乐文化中汲取来满足自身的音乐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学生的审美能力不高,为不良音乐的辨识能力不强,那些会对学生的审美带来负效应的音乐十分容易造成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不良发展。[2]当今,在音乐的海洋中,流行音乐所代表的大众文化是最大的浪潮,流行音乐文化度我国青少年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调查中35%左右的学生喜欢港台的流行音乐,15%左右的学生喜欢大陆的流行音乐,除了以上两种流行音乐形式以外,学生还十分倾向于以美国乡村音乐为代表的说唱音乐、爵士乐和摇滚等,喜欢的人数占到调查学生人数的45%,同喜欢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主要是乐器、中国民歌和说唱乐等,还有世界民族音乐主要是指拉丁美洲音乐和非洲名族音乐的学生少之又少,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人占的比例也很少。调查显示了高等专科院校的学生的音乐审美取向流行化、大众化。当然流行音乐中有不少音乐的精品存在,但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较好的音乐审美情趣并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3]同时还能避免学生审美的视野狭窄音乐感知能力差一级音乐经验缺乏和审美能力较差以及审美低俗的现象发生。

2.影响高等专科院校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类的遗传因素是人类个体审美的前提条件,这主要是音乐音乐的审美离不开人的听觉神经系统,因此音乐审美需要的生理机制和遗传因素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学生关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等都是在学生的听觉系统的基础上存在的,没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人们的音乐审美时间就不可能实现,音乐审美心理就不能继续出现、延续和健全。但是音乐遗传因素致使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例如学生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感知能力会不断的增强。但是只有遗传的影响没有其他条件的相互作用个体的音乐潜能是无法显现出来,在音乐教育和实践的作用下,人们的音乐审美心理才会不断的被改变,音乐的遗传素质才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个体的音乐遗传素质是可以被塑造的,它是学生审美心理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学生审美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后天影响因素是环境,在环境的作用下,音乐遗传素质为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发展从可能转化为实现。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有环境中的人和物,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的审美心理才会出现动态性的发展。家庭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年少时期比较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在当下的时代中各种文化、音乐形式以及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相互的碰撞和交流,学生生活的文化环境变得更加丰富。[4]除了其中净化的音乐文化影响,还存在不良的音乐文化,不良的音乐文化对审美能力还不完全成熟的学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关键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在音乐审美的心理结构上具备了对音乐精品的鉴赏能力,在优质的音乐文化中品位到喜悦的时候,环境会激发学生对优秀音乐文化的需要,学生就能主动从多元的音乐文化汇总选择优秀的音乐来满足自身的审美需要。这样,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多元化的音乐环境中的优秀音乐作品才会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起到良性作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它和和个体的音乐审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个体的发展中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音乐教育在广义上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的音乐教育。狭义上主要指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是在专门的音乐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方式,以音乐教材为媒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正规的教学活动等一系列实现音乐教育目的。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文化和人类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艺术价值的作品,还有人们对音乐艺术的不断探索等都是需要向学生传授的主要内容,通过教师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计划,通过渐进的方式将一定的音乐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不同音乐素养,发掘学生的潜能,以此来产生良好的审美心理效应,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达到学生能够在音乐韵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完成学生审美心理的塑造。学校音乐教育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是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的。[5]可以说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自身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学校音乐教育在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塑造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

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现学生全面音乐修养

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审美主要建立在良好的审美心理素质上的,只有具备两哈的审美心理素质能力才能达到对优质音乐的筛选和欣赏。音乐审美心理结果是审美主体内部很多要素之间合成的多维度系统。音乐审美心理结构是音乐审美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殊审美关系的中介,包含课音乐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出现的自身感受、评价、体验和创造功能。主客体之间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相应的审美关系,它是通过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中介作用使客体的美成为主体的审美对象。音乐作品的审美只有在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被审美主体感知和接受。多元的音乐文化教育以多样化的民族音乐为中介,在多远化视角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实现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理解力的培养。学生在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影响下,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内涵的审美意识和经验转化为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中,进而形成新的的、更高层次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在训练和教育学生建构音乐审美心理上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3.1促进学生音乐审美知觉的多样化

音乐音响的感知是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中最基本的因素,它是开展音乐审美的前提条件。多元化音乐对于个体音乐感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对学生多重音乐感知力培养。多重音乐感知力主要指的是对不同民族多样性音乐音响的审美感知力,是对不同风格音乐和类型的把握和感悟能力。衡量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多重音乐的感知能力。不管是以西欧古典文化为中心还是以世界民间文化为榜样,这样的一元化音乐课程的开展使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变得单一,学生对世界优秀文化产生不了一定的审美体验,所以这造成了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陌生。导致了学生对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没有感觉的状况,这样的情况很不利于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同时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鉴赏能力目标相背离。多重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需要和多元化音乐审美活动相结合。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民族和风格的音乐。在多种音乐文化的活动中,让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不同音乐元素更加敏感,对音乐风格的辨别也逐渐细化。最终实现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把握和区分。

3.2实现学生音乐审美想象力的提升

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将音乐的新形式符号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化的世界,真正的审美是建立在审美想象的基础上的。创造性是想象力最基本的特性,这是因为审美主体运用想象力对感知形象进行丰富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审美想象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想象,现实生活中的想象可以是没有具体目标的,无意识的自由想象,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方向性、预见性的想象。而音乐审美想象是在音乐本山的基础上远离了物质功利性的有意想象。当人们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审美倾听时总会产生和音乐相关的想象,该想象是从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角度上构建一个想象的世界[6]。例如在对《二泉印月》的音乐审美中,审美者的想象不会是月亮很美、怎样到二泉进行旅游等和音乐情感和内容无关的想象。二是在音乐中感受到委婉的哀叹、波折的旋律和阿炳坎坷的经历和出身的想象等。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对音乐课程的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元化音乐生活和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不同民族、时代中的音乐文化特点。同时多元文化重在通过文化对音乐进行理解,帮助学生对音乐作者的背景、历史环境和作家的生活经历等对音乐进行感受。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实现了学生在音乐中体验生动和丰富的审美想象,让学生远离不切实际和盲目的音乐内容和形式的想象。此外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还能在感受音乐情感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音乐情感,体会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加深音乐审美的情感、塑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实现对音乐的形式和情感进行掌握和感受的基础上,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4.结语

本文对当下高等专科院校学生的音乐审美的心理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影响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因素进行相应的阐述,论述了多元化音乐文化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希望音乐教师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实现学生在多元化的音乐环境中对优质的音乐进行选择,满足自身对音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磊.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J].鄂州大学学报,2009(4):69-71.

[2]熊小平,张婵.多元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J].鄂州大学学报,2013(6):51-52.

[3]李雯婧.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理解教育[J].鄂州大学学报,2015(6):78-79.

[4]刘英洁.多元音乐文化视野下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13:11-23.

[5]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20-31.

第2篇: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一、差别化教学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通过学习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同一时期,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最近发展区也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带有难度但通过思考可以解决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跨越其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发展层次。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之间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学习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上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分化现象。在初中阶段如果继续实行班级整体一个目标的大一统教学方式,则只会进一步分化学生的学习层次,让“优者锦上添花,难者雪上加霜”。教育给我们一双眼睛,我们用它发现自我,寻找“真、善、美”。但现实中的这种“马太效应”式的结果显然与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二、实施语文学科差别化教学探索

我把七年级一个班37名学生进行分组测试,测试项目为语音及汉字书写、词语运用、句子仿写等。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按知识水平层次分组,进行差别化教学。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但在班级授课制下,不可能单独教授,只能进行有限度的因势利导。故把37位同学按语文知识水平强弱分成4组。前三组各9人,第四组10人。其中第四组10人,据调查其中有6人在小学时已经被定义为“弱智”或者“顽劣”学生,基本游离于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语文知识水平非常弱。比如“ng、eng、ing、ong、un、ün”之类的韵母都经常区分不清,书写上基本处于临摹阶段,很难进行正常的语文学习。第三组与第四组类似,只能进行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但比第四组稍强一些,但该组与正常的语文学习还有一些距离。第二组基本能进行正常的语文学习活动,第一组与第二组区别不是太大,相对地更加能胜任学习活动,并能较好的进行自学和交流。

通过两周的分组教学,进行差别化引导,第四、三两组在语音及词语的领会、运用上进步比较明显。第二、一两组自学与指导相结合,学习过程进展比较稳定、有序。不同组别学习的内容、方式均不完全相同。通过四周的分组教学,同组别中有差别地进行分别指导,第四、三两组有很大进步,在语音、语义的领会运用,书写与阅读速度等方面基本达标。第二、一两组自学与指导相结合,学习过程进展比较稳定、有序。通过这一周期的差别化教学,学生在总体上基本达到接受七年级课程的水平,原来比较优秀的学生在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上也有一定的提高。

第二阶段:打乱知识水平层次分组,进行差别化教学。

义务教育语境下,应当倡导素质教育而非精英选拔教育,应当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人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合作、教学生相助的相处之道。基于此,把学生分成7组。第一组与第七组为6人,其余5组各5人。原分组中第一组9位成员进入7个组别,担任组长。每组成员均有学习能力高低者。在前一周期的分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七年级语文课程的条件,在此周期内主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学习活动。

1.实行小组捆绑式评比

组长不仅要分工还要负责整体任务的最后把关,这对于训练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小组对外是整体参与积分评定的,每个成员的工作都会最终影响到整体的成绩,所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也“被迫”地被调动起来。组长有时变成教师的角色,主动帮助任务落后的同学,这不仅仅是学习的事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

对于出色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智力水平已经超过平均水准。教科书上的东西有时过于简单,而对全体学生的要求在他们看来有些低。老师应当对这部分学生鼓励、诱导,让他们在兴趣所在的方向和领域内自己去探索,并定期通过板报、墙报等向大家展示、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对分组差别化教学探索的分析及

思考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小班化教学提供一种理论分析的平台与基础,我们要找准每一位学生的具体阶段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进行分层优化目标,制订出符合每组甚至每个学生的具体解决办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停滞不前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作法是,通过观察、检测、分析、深入的交流,从根本上获取其学习能力水平等相关信息。

第3篇: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 浅谈如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农村小学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对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思考 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 电教辅助下的经典诵读 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研究 浅论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的开展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开展有效活动 引领经典诵读 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促进语文素养提高 经典诵读 文化传承 文文的“经典诵读” 基于儿童视角的中小学经典诵读 对小学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实践思考 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指导 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意义 浅谈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略谈小学校园经典诵读开展的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摘自2014年10月1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③引自《佛山坚持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 建设岭南风貌名城》http:///syjj/dfcz/gd/201701/t20170123_ 4024799.shtml.

参考文献:

[1]李火秀,凌征华.地方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赣州市章贡区为例[J].文教资料,2013(6):44-46.

[2]曹光章.佛山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岭南学刊.2014(1):123.

[3]全国各地经典诵读行动扫描[N].中国教育报,2011-11-29.

[4]教育部要求教育系统做好“中华诵”经典诵读工作[J].师资建设,2009(08):1.

第4篇: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随着公共图书馆功能的多元化,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一种书的简单载体,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和更广泛的表达形式。图书馆的社会文化功能越来越强,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文化中心和人际交流场所,而公共图书馆所开发的讲座作为阅读的一种延伸,以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层次的交流,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心理需求,迎合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步走过了零星摸索阶段和渐次推广阶段,进入了全面铺开阶段。特别是在全面构建中国梦的国家架构中,文化软实力被提上了新的高度,而讲座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载体,近年成为其繁荣时期的一个高点。

一、公共图书馆讲座发展共性

(一)发展特点

第一,讲座常态化。中东部地区图书馆大都选择了固定的时间开展讲座(集中在周末),非特殊节点不做更改。

第二,讲座多元化。不论讲座主题还是讲座形式上都做了扩充创新,以更新颖的形式和更广泛的主题丰富了讲座。

第三,讲座系统化。部分图书馆在固有的讲座品牌下建设了单元版块,而在单元版块内又进行了系列讲座。

(二)发展趋势

在各图书馆的讲座呈现了共同特点的同时,图书馆讲座也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更为广泛的讲座资源共建共享。讲座联盟成立之后进行了讲座资源的层级共享,国图和上图也进行了讲座数字资源共享。在未来,讲座资源的共建共享将打破这种单一的模式,从讲座主题的挖掘到讲师资源的共享,继而到讲座系列的共建日渐成为一种趋势。

第二,更为立体的讲座形式。传统讲座模式是为主讲老师的“独角戏”,在部分图书馆讲座尝试了新的讲座模式后,迅速在全国图书馆讲座界风靡。更为立体的讲座形式、更为新颖的表达方式,成为图书馆讲座共同的发展趋势。

第三,更为深入的讲座主题。图书馆讲座主题趋向于打破一次元的讲座主题策划,向更为纵深的多次元主题发展。例如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红楼e梦与哆啦a梦”采用了三次元主题,融入了中日文化差异、e时代和传统时代的矛盾、古典文学与现代漫画形式的对比。

由直接节点策划,向更为深层次的大众心理需求靠近。例如以国际妇女节为节点的讲座策划,上海图书馆“情定四季,戏里姻缘――老戏中的婚姻男女”以一全新角度从心理层面切入。

二、公共图书馆讲座发展差异

不同的地域在政治地位、经济实力、文化教育水平、城市发展规模、区域辐射力上的差异造成了图书馆讲座呈现出地区差异。

(一)三大区域差异

东部地区的图书馆讲座开展时间较长,发展较为成熟。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图书馆讲座打破了省级馆的架构,地市级馆甚至于区县馆都开展了讲座。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地市级馆建设的讲座平台也达到了常态化和品牌化。

中部地区的图书馆讲座建设介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6个省级馆都开设了讲座平台,部分图书馆讲座建设品牌化。个别地市级馆也开始进行讲座建设。讲座频率较东部地区低,讲座形式较东部地区相对单一。

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相对落后,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有讲座平台建设,大部分图书馆讲座未形成常态化。

(二)三级层级差异

由于文化地域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在同一地区图书馆讲座也呈现出层级差异。

根据地缘差异,本节选取中东部地区,三级地区的代表性地区进行讲座分析。划分为文化教育发达地区,文化教育次发达地区以及文化教育发展中地区。

文化教育发达地区选取北京、上海为代表城市,以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为例;文化教育次发达地区选取武汉、南京为代表城市,以湖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为例;文化教育发展中地区选取石家庄、太原为代表城市,以河北图书馆、山西图书馆为例。

1.讲座受众。北京与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文化教育发达地区,在图书馆讲座开展上有着共同的地缘优势:

广阔的讲座受众群体(Cause:A.北京与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庞大的人口基数为讲座提供了更为广大的受众群体;B.两地作为文化的中心具有更为广泛的文化教育辐射范围,求学和发展形成的巨大流动人口也成为两地讲座的受众群体;C.数量众多的高校在形成讲师资源库的同时也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学生型讲座受众群)。

学习理念的深入和讲座方式的认同(Cause:A.两地都处于全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前沿,“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两地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同;B.讲座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北京和上海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同时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图书馆讲座在全国来说属于开办最早的讲座平台,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成为了图书馆讲座的排头兵,走在了全国前列,有着共同的时间优势。

文化次发达地区讲座受众群体范围稍小。武汉、南京文化辐射范围波及省内及周边省市,但与文化发达地区的全国辐射范围相比,辐射范围明显减小。锐减的人口基数和高文化需求的人口的减少使得本地区的讲座受众范围较文化教育发达地区要小。同时,学习理念在两地部分群体中普及,讲座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逐步的为大众所接受。

文化发展中地区,石家庄和太原同前两级地区城市相比,讲座受众群体范围小。两地虽为所在省省会城市,人口较多,但与前两级地区相比,明显失去了人口基数的优势。高校的稀少,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也造成了有效受众范围的局限。同时终身学习只在极少数受众有共识,并且学习理念还在灌输过程中,讲座这种学习方式在大众中的普及程度不高。

2.讲座主题。文化发达地区讲座主题更多的呈现出一种系统性,以系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其他两级图书馆的讲座主题缺乏系统性,文化发展中地区尤甚,讲座主题类型比较分散。

文化发达地区讲座主题策划更为深入。例如时政热点“一带一路”,国家图书馆策划的讲座成为系列,在时政热点之外还策划了“汉唐盛世与丝绸之路”及“世界遗产和文化战略――关于世界遗产大会的观察与研究”主题,对一个点纵向挖掘。

同时讲座主题的差异还表现在次元上。文化发达地区讲座次元相对较多,对讲座元素的重组重构较多,而其他两个地区则表现出讲座元素的单一性。文化发达地区的主题策划更注重次元的增加和横向扩展,例如国家图书馆“误解与争论――中法两国书法传统刍议”采用了“小品式”冲突与对比。

3.讲座形式。文化发达地区特别是上海地区讲座形式创新时间较长,基本上已经走过了摸索阶段,进入了发展巩固阶段。而且在讲座形式创新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非讲座元素,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讲座更立体饱满。例如上海图书馆举办的“麒派的永恒魅力”,邀请海派京剧表演名家陈少云和艺术评论家谢春彦进行对话式讲座,在讲座过程中辅以陈少云的现场表演。

文化次发达地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摸索,开展的对话式呈现增多的趋势,并且基本保持两位主讲老师的对话。

而文化发展中地区,新颖讲座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进行了初步尝试,场次不多。

4.主讲人。文化发达地区具备丰富的讲师资源(Cause:A.

北京与上海聚集了全国著名的高校,尤其是北京高校讲座资源丰富;B.各种科研机构院所在北京和上海的机构,也为两地的讲座提供了更多的主讲选择)。

文化次发达地区地缘优势稍弱,无论是高校的数量还是高质量的主讲人的选择上都与文化发达地区相比稍逊一筹。加之科研院所的减少,造成了本地区的图书馆讲座主讲老师的局限性。

文化发展中地区的石家庄和太原,高校的数量不多,科研院所大多为省市级科研院所,承载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有限,造成了两地图书馆挖掘本地讲师资源的难度稍大。

(三)南北地域差异

在同一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由于地域的差异图书馆讲座呈现出南北地域差异。本节选取文化发达地区城市北京和上海,以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为例分析。

1.讲座主题。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文史类讲座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重新演绎是北京地区讲座主题的最大特点,并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例如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从《资治通鉴》看历史如何资治”,首都图书馆开展的“历史节点中的北京人物”活动。

而上海图书馆虽然文史艺术类讲座也占主导,但比重明显比北京地区的讲座要低很多,并且其更注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历史挖掘也更多的表现民国时期的文化。(Cause:北京与上海的历史发展不同。北京作为古都,建城历史悠久,文化在这里体现更多是一种积淀,传统文化在北京受众中更容易引起共鸣;而上海建城历史不甚长,但在民国时期作为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民国的上海历史代表了上海的辉煌,作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上海成为各种文化在中国交流的前沿,所以在上图讲座策划中,舶来文化与前沿文化更引人入胜,民国元素的讲座更易在上海受众中引起共鸣)。

北京地区的讲座主题和上海地区的讲座主题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就是北京地区的讲座主题感觉是端庄的北方大家闺秀,而上海的讲座主题感觉是温婉的江南女子。例如,同样是讲述心理学中的情绪元素,国家图书馆策划主题是“情绪管理”简单直观;而上海图书馆的主题是“学会与压力共舞――职场负面情绪管理秘笈”更具诗意。

2.主讲老师。北京地区特别是国家图书馆的讲座主讲老师相对上海地区而言更“正派”,基本是著名高校专家教授、科研院所资深研究专家,偶有其他类型的老师也具有国家级的社会影响力。以2014年11月为例,国家图书馆共举办了19场公益讲座,其中13场讲座老师为高校专家教授,4场主讲老师为国内知名艺术家,2场主讲老师为名家之后且自身具有较高学术造诣。

而上海地区的图书馆在主讲老师的选择上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呈现出广泛的包容接纳性。以2015年4月为例,上海图书馆共策划6场讲座,3场为高校专家学者,1场为职业艺术家,2场为职业培训师。

3.讲座形式。北京地区的讲座形式也呈现出一种“正统”的状态,虽然在基本的讲座形式之外也开展了对话式等新形式的讲座,但改变不多,基本讲座元素不变。

上海地区图书馆则采用了多形式的讲座形式。不仅有对话式、访谈式等讲座主元素的创新,还在讲座过程中融入了戏剧、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将讲座元素突破重组,并融入了更多的元素。

第5篇: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文化教育节目;发展趋势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听写大会》)是一档本土原创节目,在2013年8月2日首期节目播出后六小时,与节目相关的微博话题登顶新浪微博电视栏目话题排行榜榜首。第四期节目播出后,共有超过35000条微博提到该节目,关注程度超过了《快乐大本营》、《中国好声音》、《快乐男生》等多档娱乐节目,超高的关注度也帮助《听写大会》迅速登陆中央一套。《听写大会》的成功背后也透视出文化教育类节目想要逆袭的有效途径。

一、发掘市场空白 带来文化教育类节目的春天

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一直都是拉动收视的三驾马车,也是各家电视台比拼的焦点,竞争激烈程度已经呈现出红海的态势。而一向被大家认为是曲高和寡的文化教育类节目便鲜有人触碰,这也就造成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听写大会》正是找准了被市场忽视的地方,通过差异化的节目内容取得了收视的蓝海。

《听写大会》选择以传承汉字文化为宗旨、以汉字书写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节目定位,带领大家一起关注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一起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弥补了文化教育类节目空缺。这也就使得《听写大会》在2013年的夏天从一片选秀的歌声中突围出来,成功逆袭,有效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收视神话。

二、内容切合时代需求 引发观众思考

在栏目受众的定位上,《听写大会》锁定了青少年学生群体。所有的省市参赛队员都是从中学生中选的,而汉字书写能力的训练又是这些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一项基本训练内容。参赛者与内容的紧密契合,使得节目在第一时间拉近了与目标受众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兼顾到了相关收视群体――家长和教师以及爱好中华汉字文化的成年观众的喜好,在寓教于乐中既放松了身心,又获得了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同时,《听写大会》还掀起了一股汉字学习热潮,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在微博上留言,其中有很多包含“感叹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真的要好好学习一下汉字了”之意,还有一些网友更是发出了“在娱乐至上的时代里,这真是一个低调淡定的扫盲节目”的感叹。在现代技术日趋发达,电脑输入逐渐替代手写的今天,提笔忘字几乎是每个现代人的通病,可以说《听写大会》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了自身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严重性,直接刺激了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汉字水平,唤起了人们重视汉字水平的意识,从而掀起了一股汉字文化的热潮。

三、娱乐化手法的运用 让文化教育类节目更具活力

文化教育类栏目以往总是给人一种距离感,阳春白雪的感觉也让很多文化教育类栏目很难走进人们的视野。相比之下《听写大会》则很好地遵循了传播规律,在坚守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对节目进行娱乐化的包装,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听写大会》采取的是竞赛+真人秀的模式。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2支代表队分八组进行对决,获胜方进入复赛、决赛。观众在观看比赛的时候,都会有为各自地区队伍加油助威的心理,这场“汉字文化运动会”无疑激发了观众的收视热情。为了避免内容过于单调,《听写大会》在比赛现场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嘉宾点评环节,在点评选手表现的同时介绍字词的含义,起源等知识,增加了节目的信息量,同时将候场区里辅导教师和家长或紧张或欢呼的镜头与比赛现场的镜头穿插编辑,增强了节目的紧张感和可视性;选手在比赛中犹豫的时候,加入后期采访,最大程度上还原选手现场的想法,大大增强了节目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对于一些特殊参赛选手,如一些少数民族选手、汉字书写天才少年等,节目组还会到其家中进行采访,在选手上场时穿插播放。这些都是娱乐化的表达方式,一改文化教育类节目严肃沉闷的面孔,增添了不少娱乐元素的《听写大会》也自然获得了与其他类型节目一较高下的资本。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逆袭为电视从业者指引了文化教育节目的发展方向。在契合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打差异化牌,占领空白领域;在坚守文化内涵的同时,打造娱乐外壳,最大程度上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在充满趣味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传承文化,才能将文化教育节目传播力和影响力发挥到极致,有效承担起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汉字文化的保护、中华文化的传承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想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类文化教育类节目越走越远,必须要在本土创新方面多下功夫,结合国情组织参赛团队、吸引海外华人等群体参与、尝试直播重要比赛场次以提升注意力和参与度都可能是节目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汉字书写大会》官网.http://tingxie.entv/cn/

第6篇: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但我国民族文化众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有可能会产生文化的碰撞或对抗,因此对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具有文化的多元性,是教育的重要园地,同时也是缩小多种文化差异的最佳场所。对在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化教育,是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

一、民族地区高校传统文化的现状

对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民族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1)在民族高校内,大多数是本地民族,他们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就缩小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保留了当地文化,使文化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2)民族高校中出现了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汉文化形成了“文化强势”地位,汉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各种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使各民族的语言、文字、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文化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校园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国的文化品质得到提高,对消极文化我们也不能忽视,避免被消极文化的影响。

二、民族高校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教育,主要场所是校园,主要对象是学生。那么,校方应该怎样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民族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授源地,学生是教育传承的主要对象,我国对学校课本不断的进行改革,目的就是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培养人才的教育质量。对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教育部门的事,是政府部门的事,也是学校的事,因此,我国各方面的力量都应该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育部门应该针对各民族的特色,进行教育改革,使学校课程更具有传统文化色彩。民族地区的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出台专门的教育政策,将政府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并为新课程的快速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起到协调的作用。

学校是对文化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学校更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学校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很多,以下就是学校可以采取的几个途径。

(1)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教师所传授的课程不清晰,那么很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逃课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加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鼓励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一帮一,结对子”,鼓励学生互相理解不同民族间的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2)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树立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观念。例如,在教学安排上,要增设公共课程,这些课程要针对不同的年级而开设,将“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振奋民族精神”作为公共课程的宗旨,并将本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编写进教材,加强文化教育。或者学校开设教授讲座,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申报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穿插入课堂之上,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3)在校园创建民族传统文化节,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建设文化节,举办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有利于渲染校园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可以利用校园媒体(校园广播、校园海报等)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4)开展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期或休息期间对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使学生亲身体验本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更深刻的掌握民族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举办文化参观、艺术展演等,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2.对民族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天文、科学、哲学、艺术等都体现着文化魅力。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外来侵略战争,在众多的战争中,我国少数民族展现出他们饱满的爱国热情,与我军团结一致,取得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我国的疆土。因此对少数民族进行爱国教育,有利于我国的势力加强,更有利于我国的统一。另外,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观念、婚恋观念以及尊老爱幼的家庭观念等教育也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教育的同时,要保留民族本身的传统文化,并将他们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提供生动的素材。

三、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任何力量都不能把我们分开,因此我们要团结一致,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就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场地是学校,对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支持,需要政府支持,需要教育部门协助,只有各方面的力量都朝着一个方向,那么,我国文化建设就会得到极大的推动。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我国的世界地位,所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报),2011(9)

[2]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0(5)

第7篇: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文化教育体系;发展困境;转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01-02

一、前言

运动员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甚至献出了其主要的学习时间,耗费了接近80%的时间进行体育训练。我国专业运动员往往是从小就进入体校,每天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以提高其专业体育技能,相对的,运动员的文化培育时间则大大缩短,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成了被国人诟病的一个问题。并且,当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较低主要是由我国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所造成的,教育体系的失衡使得运动员只有很少的时间进行文化学习。

二、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发展困境

1.政策影响和教育观念制约。我国作为体育大国,颁布了许多针对运动员的政策和法规,这些法律规范虽然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作了相关的要求,但受竞技结果和国人对运动员的期待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政策只是空头条文,缺乏相关的配套措施,不能实际保障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此外,部分体育院校对于这类政策没有重视,只着眼于运动员所取得的体育成绩。且长期以来,许多体育院校以及专业运动队对于运动员的评价标准都仅仅局限于其竞技结果,过多地重视金牌,这种教育观念制约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学习,使得其教育体系难以得到有效改进。

2.运动员文化学习与其体育技能训练存在冲突。在当前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中,运动员文化学习与其体育技能训练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通过调查发现,教练、运动员以及运动队管理人员都十分关注运动员体育技能的训练和体育竞技成绩,直接导致了许多运动员的文化课时间被用来进行训练,许多运动员宁愿主动放弃文化课程的学习,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虽然国家和各地区都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进行了规定,但许多运动员都没有遵守相关规定,而相关的院校对此也持默认态度,制约了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发展。

3.文化教育经费的缺口较大。为了保障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国家体育总局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有详细的规定,要求其经费必须列入相关的财政预算。然而,就目前而言,仍有许多地方没有将相关费用列入财政经费。通过统计得知,就去年而言,我国53%的省、市、地区将财政预算投入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的比例仅有2%,远远不能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的要求。此外,接近14%的体育院校没有相关地区教育系统的教育拨款,使得运动员不能享受其应当享受的文化教育。文化教育经费缺口直接影响了运动员对文化教育的学习,体育院校缺乏教师资源与教育资源,严重影响了运动员对文化知识的接收,甚至导致了教学设备陈旧落后、课程标准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影响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4.运动员传统训练体制制约了文化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外国不同,我国的运动员享受着国家提供的体育技能学习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这种传统的训练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影响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因此,为了解决传统训练体制造成的弊端,现行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使得运动员可以针对自身的训练情况,选择插班、自学等学习模式,还可以通过远程教学、教师跟队等方式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然而,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业余体育院校,在这些院校内,传统体制对于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影响较大,其文化学习自主性与可选择性较小,使得文化学习游离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之外,两种文化教育体系的标准不同、课程不同,却共用相同的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被放在相关院校整体教育的后面,缺乏保障。

三、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转型诉求的措施

1.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人才培养的科学观念。在对运动员进行培养时,不论是体育院校还是教练,都必须树立科学的培养理念,摒弃传统的“锦标理念”、“金牌理念”,对运动员的人生负责,重视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运动员培养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对于运动员来说,虽然体育竞技技能是其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评判因素,但不应过多地偏重,而应同时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使运动员获得与普通学生一样的学习机会。

2.完善政策,建立健全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为了实现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转型,首先,需要建立健全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从我国的政府做起,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国家队运动员素质教育方案》对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内容,并对当前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可以借鉴和参考。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运动员文化教育能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可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问题,仅仅通过现有的政策难以实现有效的保障,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现状,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其次,在完善相关的政策后,需要对我国现有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针对我国特有的“二集中、三集中”的县、市级少体校,应对其进行转轨改革,将相关院校纳入我国的教育系统,并确保对相关院校的学生进行义务教育,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再次,在纳入我国教育系统后,对运动员学生可以实施双学籍管理,保障运动员学生的文化教育学习,与此同时,对其体育技能的训练应保持在持平的状态,实现师资力量的提高与教学资源的改善。对运动员学生进行学籍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通过单科结业学籍管理制度、学分管理制度、保留学籍制度以及长学期制度等对运动员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学习管理。最后,在对其进行教学时,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远程教学、送教上门等形式实现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

3.完善社会培养制度。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并不仅仅是院校的责任,社会也承担着重要的培育责任。我国存在的大量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都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相应的帮助。当前,我国部分家长并没有选择让孩子加入专业的体育训练系统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相反,往往选择由一些自由组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或者直接聘请相关教练对孩子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既有利于激发孩子对体育的兴趣,培育其成为专业运动员,也有利于孩子的文化学习。虽然这种体育训练方式没有得到我国体育部门的正式认可,但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会逐步提高,这种训练方式会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运动员进行培训,并保障运动员的日常文化学习时间。

4.保障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如前文所述,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存在较大的缺口,直接制约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虽然我国运动员一直是国家关注和培育的重点,国家在资金分配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运动员体育竞技技能投入的资金过大,因此,应当将部分资金作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经费,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培育。据统计得知,当前我国对于业余运动员训练的教育经费仅仅为3000元,而同期作为普通学生的教育经费则达到17000元,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体育经费和教育经费每年的增长率基本持平,因此对于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的投入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普通学生教育经费的投入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为了满足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国家必须加大对运动员教育经费的投入,并规定各地区将相关教育经费明确列入财政预算,每年进行合理的预算管理和决算管理,对于没有严格实施的地区,处以相应的处罚,以确保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有坚实的物质保障。

5.激励运动员进行文化知识的自主学习。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除了从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运动员培训制度等方面入手外,还应当关注运动员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学习是运动员学好文化知识的前提,若提供了相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运动员自身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也难以提高其综合文化水平。因此,需要保障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并向运动员传递正确的学习观念,使运动员了解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此外,教师在课程的讲述中,要尽可能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利于运动员理解,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四、结束语

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阻碍了教育体系的发展和转型,也直接制约了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为了实现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制定政策规章,使得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有制度的保障。同时,还需要社会对运动员给予相应的帮助以及文化教育经费的保障。另外,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程度,离不开运动员自身的学习,只有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竞技技能和文化水平的同时提高,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成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运动员。

参考文献:

[1]王晓红.运动员群体社会分层论域下的文化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12,(03).

[2]王凯珍,潘志琛,王华倬,刘海元.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分析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3).

第8篇: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英语世界化;英语教育;非母语英语国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3—0245—03 

 

一、英语世界化发展与英语文化内涵的多元性 

 

英语是英国人的本族语言,400年前使用的地域仅限于英伦三岛。在16世纪末英语开始向外输出时,使用它的人口只有500万。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的发展呈现了世界化的发展趋势。今天使用英语的地区和国家已遍及全球。至1996年止,日常接触英语的人超过20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3以上。世界上有18个国家属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32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把英语作为外语使用的人散见于上述两种国家之外的几乎一切国家。可以说,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交流媒介,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并在科学技术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联系和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英语世界化发展,英语不仅在母语使用者之间使用,也在母语使用者和非母语使用者之间、非母语使用者和非母语使用者之间使用。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必然带来英语的本土化问题,即具有区域特色的各种英语变体的出现。如在英语世界里,不仅有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母语英语,而且还有加勒比海英语、南非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尼日利亚英语、欧盟英语、日本英语、中国英语①等英语变体。这种英语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变体已经为人们所接受。这说明了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不仅承载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且其在非母语英语国家的变体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非母语国家的文化特征。 

目前,英语世界化发展使人们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人们不仅认识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且认识到文化离不开语言跟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种具体的语言是不同的概念。实际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作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对外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反映各国政府的立场观点和各国人民的生活,承载的不只是英国或者美国的文化,还有外来的、非英美的文化。正如Larry E. Smith所说的那样,英语是不同国家的人们用来向外国人解释和讨论他们的文化的语言。 

因此,英语的世界化发展使英语具有了国际性,作为国际语言,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既包含西方文化的,也包含东方文化的要素。今天英语文化(English culture)一词包含内容甚广,它可以指英国文化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也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英语文化,包括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澳大利亚文化、新西兰文化,还包括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指那些依靠英语与他国交流的形形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类型。 

 

二、非母语英语国家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问题 

 

英语世界化发展,使得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其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问题也随之凸显。非 

母语英语国家英语教育的现实情况是,许多非母语英语国家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变成了英美文化教育。英美文化被视为权威文化、中心文化,所以在英语文化教育中,英美文化课程诸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学(包括英美散文、小说、诗歌)、英美社会等占据了主导地位。英美文化代表了整个西文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整个世界语境缩小为英美语境。语言使用是否得体,行为是否恰当,都是由英美文化决定。由英美文化所控制的、以文化交流面目出现的西方文化,通过电影、电视节目、VCD、DVD、软件、书籍等各种各样的商业方式进入非母语英语国家,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渗透到这些国家的文化传统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行为方式。以节日文化为例,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每每成为重点庆祝的节日,而自己的民族节日意识日渐淡漠,以至于许多非母语英语使用者对英美国家的文化了解较多,而对自己的文化知之甚少。许多怀揣各种英语证书的英语学习者对本国文化不甚了解,更不知道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英语教育中本国文化教育含量几乎近于零。与此同时,在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中,学习者所学习的大多是由英美作者所写的反映英美文化的语言材料,而带有非母语英语国家特点的英语很少在英语教育中出现,所以导致了英语学习者无法用英语表述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内容。如许多中国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龙门石窟”、“十三陵”等旅游景点和“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更不清楚“儒家文化”、“仁”、“义”、“道”的英语表达,在英语角活动中除了相互问候、谈论天气和英语学习之外就无话可讲。更有甚者,一些反映中国文化特点的英语表达法,如“the other half of the sky”(半边天)、“three 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三从四德)等被认为是“Chinglish”(中国式英语)而受到贬低。以上这些问题在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中都是值得警醒和深思的。 

 

三、在英语教育中弘扬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 

 

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地理、历史、政治等背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世界文化因此具有了多样性。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时下英美文化的强势之下,尤其要关注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我们必须承认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中也有其优越的方面。如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基本伦理的一部分,儒家思想中以“仁、义、礼”为基础的“和谐共处”恰恰是全球化中不可缺少的思想基础。因此,在英语世界化时代里,英语属于使用它的各个民族,属于全人类所共有,每个民族的文化必然在英语的世界化进程中留下烙印。如上所述,英语文化不但包括英国本国的文化,也包括那些非母语英语变体国家的文化,我们必须在英语教育中主动而自觉地弘扬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在英语教育中弘扬非母语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是: 

1.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素质 

教师在文化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英语教师不仅要了解英美等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还应懂得非母语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就中国而言,英语教师绝大部分都只是靠个人学习和经验积累习得一些跨文化知识。因此,要多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使其更多地了解有关母语英语国家和非母语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宗教、艺术、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扩大知识面,为教师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创造条件。 

2.改进教材选编 

在英语教育中,教材的内容至关重要 由于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是同步交融的,因此在选编教材时,我们要注意扭转英语教学中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含量几乎近于零的现状。首先应选择那些富含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各国风俗文化的语言材料作为输入的内容,这些文化输入既要包括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也要包括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 

3.改革测试评估 

就中国而言,一般的英语考试项目往往是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写作、翻译、简答等,而文化项目往往被忽略,就连影响较大的四、六级考试也没有文化项目。测试不是学习的目的,但它是一个指挥棒,测试的内容包含什么,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会注重什么。因此,为了促使教师和学生对“文化”的重视,我们应在测试中增加检测文化知识的试题(这些项目既包括英美等国家的文化,也包括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并在评分标准和相关外语教学评估中加入相应的评价条目。 

4.充分利用网络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提供了文化学习的机会。因此可以用开办英语文化网站的形式介绍、宣传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可以制作文化课网络课件,将原本单调的书面表达转化为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演示课件,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把一些有关外国历史、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以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外国文化;教师也可以开展网络讨论,让学生在网上探讨如何学习西方文化,同时弘扬本民族文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推介适当的各国文化读物。 

5.丰富课后学习与课外活动 

在实践中习得文化是文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让学生收听国内国外电台的英语节目,或放映各国优秀的英语电影VCD或DVD电影,以方便学生了解本国文化中的英语表达法和他国人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可以组织学生和外籍教师一起旅游,让学生为外籍教师充当导游,用英语向外教介绍当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名山大川;还可以定期和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在校园里举行一些高品位、广视野的文化专题讲座,介绍和评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及有关国家、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从而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培养和熏陶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可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习得文化知识的机会。

6.加强国际上的校际交流 

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国外学习。这些留学生都携带着本国文化,无疑给所在国带来了直接接触外国文化的机会。因此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可以向他们介绍本国的风土民情、历史遗产、风景名胜等。加强国际上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增加留学生数量也是弘扬非母语英语国家优秀文化的一个途径。 

 

注释 

①学术界有不少学者用“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指以中国文化为内容、英语语言为载体、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以区别于被赋予贬义的“中国式英语”(即Chinglish,指因为汉语特点的干扰而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语言特点的英语表达)。 

参考文献 

[1]McArthur.The English Languag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Smith.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Auxiliary Language[J].Regional English Language Center,1976,(2). 

[3]胡文仲等.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吕庆夏,徐芳.关于英语教学中话语主体身份“失语”的思考[J].中美英语教学,2005,(2). 

[5]万莉.文化自觉:一种崭新的教学精神——从英语普及到跨文化教育[J].中美英语教学,2004,(3). 

第9篇: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范文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数学历史长河中俯瞰数学的发展,从欧几里德第5公设到非欧几何,从非欧几何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从质能转变公式到现实生活中核能的发展,这些都表明,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产物。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数学知识,获得必需的数学能力,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具备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1〕。所以,数学教育在本质上是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与传承,是一种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数学文化教育的价值。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它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数学与日常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力对数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数学理论对数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以上两个方面都是形成数学文化的动力。数学文化是一个文化体系,它的主要内容包含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数学精神、数学发展史等。数学文化围绕数学科学体系这个核心,在数学发展的同时不断对自身的内容加以扩充〔2〕。

一、传统高职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教育的现状

1.传统高职数学课程与数学文化教育严重脱节古老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数学文化教育的传统,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它不仅包括学生每天接触的各种运算,还包括其他丰富的内容,例如,数学精神、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美,等等。现在的高职学生不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不了解数学对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作用,对其他文化与数学文化的相互作用更不了解。同时,学生的数学素养较低,主要是因为传统高职数学课程严重脱离了数学文化教育。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偏难、枯燥、重理论,具有较强的应试色彩,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应用实例却相对缺乏。

2.脱离数学文化教育的高职数学课程使学生望而生畏传统高职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教育的缺乏,使得数学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非常遥远,学生对高职数学望而生畏。许多高职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就是为了会做题,能应付考试。在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中渗透数学文化,将会更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构建,也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发展。高职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3〕。

二、高职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教育的实施

1.从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入手实施数学文化教育数学的发展也是时代的发展,数学知识记录着人类征服自然、不断超越自身的历史。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微积分体系,既单调又呆板。而且,高职教学改革后,大量削减了课时数,数学教学内容显得多且偏难。教师教学方法的单调掩盖了数学本身的精彩,同时也掩盖了数学知识的演变过程。因此,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要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知识的生成,让学生去探索、去感悟。首先,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要符合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教育的原则。例如,数学语言的演变包含着数学的发展,微积分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语言。在微积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古代中国与西方数学语言符号,使学生对数学有所感悟。其次,教师要在微积分的教学内容中穿插数学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仔细体验数学演变过程中的数学文化,领悟数学家的聪明才智,感受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例如,在导数概念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引入定义和概念,要先引导学生去了解牛顿与莱布尼茨的故事,了解数学巨匠分别从瞬时速度与切线斜率两个方面得到导数定义的历史过程。这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2.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高职学生感到学习数学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的数学与传统的生活没有密切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不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他会解答书上的数学题,这和数学与生活脱节、不能把数学用于工作与生活、数学文化教育缺乏有关。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大部分学数学的人不用数学,是数学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会使数学偏离教育的方向〔4〕。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应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必需的数学。例如,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是很好的数学教学素材,如商品价格变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住房按揭问题等。在教学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实施数学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从广阔的世界中看待数学。

3.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数学美,让学生感受和欣赏数学美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要求教师在学习内容中展现数学美,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和欣赏数学美。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经常展现数学美,就能使学生感受数学家的思维灵感与思维历程。同时,对数学美的感悟,也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对高职学生来说,也是学习和发展数学的动力。例如,在微积分教学中,导数和极限概念相互密切联系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联结美。导数和极限的概念都是微积分的研究对象,可导一定极限存在,而极限存在则不一定可导。数学定理之间的联系和推导也充分表现了数学美。例如,微分中值定理和导数应用之间的联结展现了数学美的和谐与统一。微分中值定理的特殊情况———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定理的特殊情况;将拉格朗日定理加以推广,又可得到柯西中值定理;将拉格朗日定理在高阶导数下加以拓展,又可得到泰勒定理。数学知识如同珍珠般环环相扣,这种数学美比自然美的层次更高。

4.恰当地运用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首先,数学文化表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它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数学文化是一种思维模式,又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家在钻研数学本身的同时,也研究宇宙的规律,并不断反思、不断开辟数学前进的道路。数学家这种不断探索的求真精神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良好素材。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也是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