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

第1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第2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的方式向学生阐述生物学的各项原理,让学生了解生物学领域的各种变化,从而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实验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同,在教学时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在更加轻松和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而且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将生物学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生物知识和原理的探索,使学生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取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学属于理科学科,其知识内容本身就具有极高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难以有效理解,而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学生就能够获取更加直观的生物知识。另外实验教学过程中,生物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十分严谨的探究和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实践的方式所获取的知识更加科学和准确,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实验,就能够使学生也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取更加科学的知识,增强学生对科学和对自然的敬畏,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十分有效。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1.设计实验情境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中,生物实验是其中的核心手段,而就是想要让学生融入到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就必须要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实验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实验活动中,增强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最简单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作用,在该实验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实验情境,为学生准备几块馒头,让学生将馒头分为几部分进行分别的对照实验,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拿一块馒头咀嚼,更加直观地感受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这样更加灵活和生活化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设计实验内容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的设计必须要以实验目标和教学目标为依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然后对实验目的进行拓展,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这样可以使整个实验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有效引导。比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叶片的影响,然后以此为依据设计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家中自行选择一盆绿色植物,将植物的叶片设置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在实验组的叶片外部包裹一层不透光的黑布,在24小时之后揭开观察叶片之间的不同,而在该实验进行之前,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并让学生对实验的流程和内容进行规划,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3.完善实验教学

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中实验的内容和形式大都比较简单,这主要是由于初中阶段生物知识相对比较浅显,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生活经验也不多,但是教师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可以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搜索更多的生物相关知识和原理,或者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3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1核心素养对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

1.1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对于学习来说非常重要,不论是学习英语知识还是学习其他学科,学生如果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可以更快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相应得到有效提高。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以及理解分析,能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升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如果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思维能力较差,不仅其学习会受到影响,甚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也很容易被淘汰,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英语课堂,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1.2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那么教师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帮助其更好、更快地学习英语知识,从而提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也得到增强。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获得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提升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1.3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这些环节。但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说”的能力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教师如果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就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说”的能力的提升,可以让学生形成语感,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不断“说”英语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英语意识,使其更易于理解教师教学中的英语思维。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更易于开展,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提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又能促进小学英语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英语学科素养有待提高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教学设计的方案以及教学方法等都可能会对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养成产生影响。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当中,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很多小学英语教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2.2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

研究表明,很多小学英语教师都是参考网上下载的课件或者资料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或者通过网上现成的课堂教学设计来构建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还有部分教师是借鉴其他教师的课件;只有极个别的教师是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内容设计。

2.3学生学习能力不足

通过平时的随堂测验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限,很多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通过分析学生日常测评的结果可以发现,学生在英语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多,这导致学生最后写出的作文往往水平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3.1通过课前预习,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项能保证学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能力。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实现英语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能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对此,在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出发来设置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开展预习教学模式,让学生针对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感情体验。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减少课堂上对教师的依赖,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给学生扩充英语知识,以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让学生能够通过课件初步学习本节课的英语知识,引导学生加强对英语知识的了解,这样学生才能实现有效的预习,才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比如在学习三年级APictureofMyFamily一课时,在本节课程开展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制作课件,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理解并且接受教学内容。首先,课件应当包括文章的重点词汇、重点短语和固定表达结构等语法知识;其次,课件还应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在预习课件中标示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通过预习实现对本节课内容的初步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节省对一些简单内容进行讲解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Whatisthis?”“Whoisthatboy?”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寻找答案,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应用英语知识点进行表达。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积累一定的英语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实现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3.2通过合作探究教学,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转变学生的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围绕学生进行。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并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后,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轻松,学生也能快速理解教师教学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并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在讲解MyFavouriteSeason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内容为学习小组安排任务,让小组成员针对任务进行探讨与交流。教师可对小组的交流结果进行详细且有针对性的讲解,并适当进行补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省略或者简化部分教学内容,节省课堂时间,提升英语课堂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将话题“Myfavoriteseasonandreasons”作为课前小组探究的主题,同时再根据这一主题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展开学习,例如:“Byreadingthetext,whatarethecharacteristicsofthefourseasons?”“Discusstheweatherconditionsofthefourseasonsandtheactivitiesthatcanbedoneinthefourseasonsaccordingtothetextandyourpersonalexperiences.”“Whichseasondoyoulikebestandwhy?”等。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并采用英文对话的方式来进行交流与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临时应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了解到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对学生进行补充和纠正,有效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3.3加强课后阅读拓展,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良好的英语基础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英语课堂。英语学习需要积累大量的英语词汇以及英语短语,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除了教授基础知识,还应在课后为学生拓展英语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但是,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对于课后知识拓展往往缺乏方向与目标,以致他们课后学习往往不够专心,有兴趣时就看看自己喜欢的书,没有兴趣的时候就玩玩手机,不能很好地进行系统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学习能更有效率。例如,有的学生英语单词量积累还行,但语法部分较弱,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后多做一些英语语法练习。总而言之,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地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好课后学习的正向作用。

4结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如果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构建高效课堂,就需要增强对学生的管理与引导。在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课中,教师要保证学生课堂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和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培养;在课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巩固。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在什么阶段,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兴莲.紧扣英语三维目标,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浅析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9(6):84-85.

[2]袁丁飞.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8(11):162.

第4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人口与人种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9102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中学的学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落实对学生的素质培育和人格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要素: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人口与人种”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一、教学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发展自身的学科素养。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教师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密切相关。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的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笔者在“人口与人种”设计和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先是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立“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德,树“具备地理核心素养”之人 ;其次,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的开展,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能力;再次是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在课堂交流、展示中尽可能让每位学生表现自我,从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与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相符合。这一顶层设计为“人口与人种”一课的教学提供了思想上的引领。

二、教学目标

在撰写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地理核心素养更加具体化。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教师在深度解读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将课程标准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评的统一。

地理课程标准对于“人口与人种”的学习提出了最低的要求,H仅依照课标进行教学设计,很难达到笔者最初的教育理念:立“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德,树“具备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因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①通过看新闻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在数量上和增长上的特征;②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人口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学习并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交流汇报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④学生结合地图,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及主要的分布地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笔者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期望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读图、议论、交流、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策略

1.重视地图教学,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图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地图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初中学生在学习完“地图的阅读”后,应掌握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发展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笔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例如在“人口增长”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笔者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掌握曲线图的阅读技巧,让学生自主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又如在“人口分布”教学中,设计学生探究活动:①对照图例,找出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②结合世界地形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图、世界年降水量图,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③对照图例,找出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④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这些教学活动都充分利用了地图,让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获取地理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2.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活动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开展阅读、思考、议论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探究式教学在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两大素养的培养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人口与人种”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之后,笔者设计了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影响家乡南通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该活动设计希望学生通过家乡南通人口密度的数据,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分析南通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将地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体现出课标要求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3.实施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受到正面评价后,能够产生更强的学习自信心。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更多的是对小组中负责汇报的学生进行一定的点评,忽视了对小组其他同学的评价,而点评的语言主要是“汇报得很好”,“对问题思考得比较深入”。笔者后来认识到这类语言的过度使用会使得教学评价失去意义。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聚焦学生在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方面的表现,让学生能够张扬个性,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第5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起点,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小学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一听到学习数学就感到头疼。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推行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及时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1.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应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对数学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一旦具备了数学核心素养,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不断改革,只有具备较强核心素养得高素质人才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重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能够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保证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慌不乱,并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为今后数学高效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1.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全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不不很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多数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思想较为落后,没有创新性。有不少数学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小学教学课本上的基本内容,就能够提高核心素养,过分重视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和考试成绩,将学生的考试可以作为衡量学生核心素养的唯一标准,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从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来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有着很高要求,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且要具备创新意识。因此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及时更新自我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全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完全交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从中协助,一起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小学数学教学,要做到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不仅要学生学习书本上的文字和理论公式,而且还要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实在在的数学问题。学生学习数学,如果只能用知识来解决试卷上的数学问题,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学生没有学习好数学,不能做到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之外,还要确保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时,教师还需要从中作出指导。教师除了将课本中的例题讲清楚,讲透彻之外,还应该将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产生共鸣,更好的对数学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完一次方程之后,老师除了讲解课本中的例题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出一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如小明的妈妈在菜市场中买菜,这个摊位的西红柿每公斤4.5元,而另一个摊位的西红柿价格是这个摊位,西红柿价格的1.5倍,那么请问另一个摊位西红柿价格是多少?”针对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经过思考之后会发现,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和本次课堂中所学习的一次方程联系紧密,学生可以轻松的写出“y=1.5x”的一次方程。通过让学生结合现实中发生的实际案例,列出相应数字,并进行解答,一方面能够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够和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这样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够被慢慢培养起来。

第6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本质性要求。因此,新时期在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积极探索相应的培养措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探索中应该保持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各个相关学科都应该积极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师在探索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将其理解为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最终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可以说,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既不是其所掌握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也不单纯指代数学学习能力,而是关乎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认识等,是一种衍生于基础数学知识又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高于数学知识的综合素养,能够对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呈现出的本质和中心思想加以反映,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持久性和整体性。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对全面推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一定要加强对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创造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环境,逐步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积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逐步提升学生妥善解决各项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基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欲望,有效发挥数学教育的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解“垂直和平行”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创设如下教学情境:“请同学们将两支铅笔向空中抛出,然后让它们掉到桌面上,看一看能够形成什么样的图形?”问题提出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所抛出的类似于“平行”或者“垂直”的情况。这样,教师将学生从轻松的游戏情境中带出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导入“垂直和平行”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探究核心素养也能获得良好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积极倡导引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式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将不同的W习方式应用到学习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实现对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数形结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情况,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用圆圈代表动物的头,用竖线代表动物的脚,在画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多了或者少了就及时进行修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作用,进而产生学习数形结合学习方式的兴趣,并且其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逐步改进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新时期教师在探索数学教学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需要,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将形成性评价、动态评价、静态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保证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做出客观的评价,为学生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提供相应的指导,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

以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为例,教师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探寻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同小组由于学习思路不同,解题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以及小组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并要求小组成员分别对组内成员进行评价。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客观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

小学阶段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保证数学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数学教师就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教给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让教师能够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其中,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唯有如此,小学数学教师的执教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形成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正确认识,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并以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才能够保证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7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指数学知识与技能,也不仅是简单的解题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依赖于数学技能和相关知识,并且高于知识和技能,凌驾于数学方法和思想之上.想要真正理解和认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建立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就需要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进行准确的掌握.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持续性、阶段性、情境性、抽象性、习得性以及综合性等特征.现代教育要求小学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自身存在的个性化获得良好的发展,促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有不同的数学发展.

一、数学文化熏陶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数学文化存在属于数学本身的变化特点以及本质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数学文化熏陶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促进,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数学文化具有加强的美学价值、智力价值、理性价值以及知识价值等,能够通过数学图形、公式以及符号等帮助学生深入欣赏数学当中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思想去分析生活当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数学问题[1].数学文化当中包含数学思想、显性知识,还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态度以及情感等一些隐性的东西,当数学精神、方法、思想以及知识等共同作用时,学生能够在数学思想当中感受到数学精神的发扬,有效地丰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内涵,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逐渐形成.

二、数学理性思维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与数学学科不可分割,从素养不同的发展角度来讲,不同学科应该使用不同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有效地实现将核心素养融入每一门学科当中,这对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小学数学这单一的学科来讲,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理性思维紧密相连.实际上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经历、体验和观察等过程逐渐形成一种能够理性分析、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2].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教学游戏加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将学校中的球架、旗台、教室、大门等主要建筑画在同一幅图中,并且标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很多小学生对方向感和位置感的掌握程度非常弱,教师可以应用这种数形结合思想,使各个建筑物的位置更加形象化,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认识和了解位置与方向,提升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数学课程改革

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更侧重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强调充分利用教学提升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w性以及差异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坚持以生为本是当前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逐渐将数学核心素养也包含于课堂教学当中,并且获得了良好的落实[3].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问题,如,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是什么?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是什么?详细地认识了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构建分数单位的概念,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性质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过程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思考的环境,引导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记忆,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本质,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核心的问题.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一味地只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建立过程当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数学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安宁.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97-100,111.

第8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综合素质

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构建了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系,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学生核心养养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且随着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逐渐涌现,并成为指导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之一。体育是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和锻炼学生品质的载体,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践行核心素养的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收获快乐。

1核心素养概述

所谓核心素养,即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成果的一项指标。在核心素养日益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学科核心素养也日益显现。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涵盖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使其形成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态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在把握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积累的运动知识、技能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并突出其主体地位。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当其具有健康行为,便会逐步学会健康管理,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良好生活模式,从而形成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现阶段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2.1教学理念传统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育理念单一的现象,再加上没有对体育教学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相当一部分学校将体育纳入了“副科”的范畴,甚至认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放松身心,却忽视了学生运动习惯和体育品德的培养。另外,由于片面的体育教学理念,导致体育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无法体现,特别是在期末考试到来时,体育课被其他学科挤占的现象较常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学活动并不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仅将体育作为一项放松身心的活动,学生便不能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汲取更多的核心素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2.2学生的主体性不高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出,而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唯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激发其兴趣,进而培养其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的主体性不高,通常由体育教师负责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按照体育教师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活动,导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一方面影响了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获得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唯有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增强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从而使其形成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而乐观地面对生活。

3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体育教学创新策略

3.1学素养,创新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学素养的内涵,强化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转变应试教育等落后的理念,促使核心素养成为指导体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重视学生体育品德与运动习惯的培养,切实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健康的自己,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在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时,体育教师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创新教学形式,有效地迎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既收获健康的体质,又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感。例如,在体操教学时,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采取比赛和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强其合作教育的意识,有利于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形成。另外,体育教师还要与时俱进,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思维,促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新颖、更加丰富。

3.2关注训练要点,提升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表现,更是其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运动技巧,便会在运动过程中增强自信,产生热爱体育的情感。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体育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力量训练活动,开展跨步跳、半蹲和下蹲等锻炼活动,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并适当地开展快速摆臂、原地高抬腿等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腹部力量,在学生具备了基础的中长跑运动能力后,组织变速跑比赛、中长跑对抗赛等活动,也可以将游戏与学生中长跑训练有效结合,增强中长跑运动的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耐力,强化其基础运动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其融入体育运动活动。另外,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投篮教学是重难点,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活动划分为基础阶段、进阶阶段和提升阶段,在基础阶段需要分解投篮的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投篮技能,而在进阶阶段,体育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投篮动作进行训练,保证投篮动作的正确性,在提升阶段着重提高其投篮的命中率,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强化他们的核心素养。

3.3组织体育比赛,形成健康行为

比赛一直是重要的体育形式,能在比赛的赛场上施展自身的力量与水平,并为班级争光,是每一位学生的梦想,且在比赛活动中,学生会获得成就感,对其健康运动行为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定期开展田径比赛活动,设计800m跑、5000m跑和10000m跑等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项目,在参与中长跑运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勇敢、顽强的品质,形成热爱中长跑运动的健康行为。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春季运动会等活动,活动可以涵盖足球赛、篮球赛、长跑运动、立定跳远和跳高运动等,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实现“以赛代练,赛练融合”的体育教学目标。另外,在体育比赛活动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帮助其制定运动目标,在运动目标的驱动下,促使训练任务变为动力,学生每完成一个目标,参与中长跑运动的信心就会增加,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每一项运动中设置相应的目标,如在学校组织的马拉松运动中,每1000m设置1个目标,全程保证了“一阶段一环境、一阶段一目标、一阶段一心情”,从而振奋学生的精神,形成“我爱体育、我爱运动”的健康行为。

3.4成立体育社团,强化体育品德

实质上,体育社团是连接体育课内外的有效方式,为学生发展自身的体育特长创造了平台,并在校园内营造出热爱运动的浓厚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为其终身体育的发展营造条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成立体育社团,同时这也是突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表现,学校则可以开辟篮球、足球和乒乓球运动场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器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为社团活动的组织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在学生成立体育社团和开展体育活动时,要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与帮助。例如,成立武术、街舞、羽毛球、田径、篮球、网球等体育类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社团加入,且加入社团的学生可以自主制定活动方案、自主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在体育社团中扮演着指导性的角色,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且社团活动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良好体育品德的形成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另外,在体育社团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社团,更有利于营造出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结语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进行教育创新的关键环节,更是“立德树人”理念的着力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意识到核心素养的概念与价值,在把握现阶段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将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综合素质,让学生爱上体育,并在运动中收获乐趣、强健体魄。

参考文献:

[1]刘红兵.体育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育价值体现与实施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10):63-66.

第9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特征培养策略

现阶段,我国课程标准修订的重大主题从“三维目标”逐步转向“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选择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但是语文核心素养一旦形成便会慢慢积淀,伴随一生,并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文章针对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和特征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即个体在终身发展、终身学习中,对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是在个体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上,受后天教育、培养而获得的。“核心”则是关键而不可或缺的。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道德品质,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等等,是一种普遍的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使人们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去适应时代的需要,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并去适应不同的不可预测的情境,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动态性和终身性。一,基础性。无论什么课程,学生只有能看懂文字,理解题目的意思,才有可能去完成它。语文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用语文是一种技能,形成语文能力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反复的实践以及长期的积累,逐渐的形成一种习惯。二,动态性。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日常生活和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积累起来的。论语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语文核心素养只有在一定教育阶段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一个又一个教育阶段的飞跃,只有不断阶梯式地学习,才能不断丰富、拓宽知识,才会让一个人的学识、阅历、能力、价值观等不断丰满。三,终身性。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开始到遣词造句,到文辞飞扬,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再接受着语文的教育。语文核心素养则是一个人在不断积淀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持续长久的能力和习惯,而将其不断运用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一种最根本的素养。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道路。而语文教育核心素养则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二、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观念

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为了强化学生核心素质培养,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在教学管理上有绝对的权威。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并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一些有创新性的见地用自己的思路“格式化”,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地训练,简单重复地死记硬背。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将语文教学融于生活,融于自然、融于社会、使学生在自我生活中选择性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二)重视阅读

语文课程中蕴涵着深厚的中国文化,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重视阅读,阅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课内阅读,教科书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潜心阅读。其二,重视课外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好的习惯就是素养。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佳作,更需要重视国学经典阅读学习,如《大学》、《孟子》、《中庸》、《论语》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扩大课堂化教学的外延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其组织策划、互助合作、分析交流、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四)创建问题情境,实施探究性教学

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如虚实情境、观念情境、社会情境以及生活情境等,能够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讨论、思考以及阅读等,发散学生的思维,对问题情境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赠汪伦》,诗词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汪伦对李白的真挚友谊,这种浅显的问题,学生们不用思考就能够回答上来,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无情”。然后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汪伦早不送、吃不送,偏偏这个时候送”,这种真实的情景和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深入的思考,对两人的友情展开丰富的想象。此外,通过实施探究性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从课内外阅读、个性化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从知识的积累、语言的表达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从启迪反思、开阔视野等方面拓展学生学习的外延,更要从教学方式上矫正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通过采取多样化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纵深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勇.浅谈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32):15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