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第1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病虫害;感染原因;防治

0.引言

目前,我国树种病虫害问题十分严峻,但是相关部门并未对此提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我国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1.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国林木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2.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2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2.3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2.4介壳虫

介壳虫每年大概发生两三代左右,最常发生在通风和透光度都比较差的条件下。此类病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的枝叶上,发生后会导致树木生长状态严重不良,长势逐渐减弱,严重后,树木可能会发生死亡。对于介壳虫的防治,平时应当主意对树木进行修剪,提高通风状况,改善透光程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在树木发病后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也可以在病虫害初期使用相关的药物来进行喷洒防治。

2.5叶枯病

叶枯病也是一类已发生在树木叶片的病害,此类病菌躲在土壤或寄主身上过冬,通过风或者雨来传播给树木的苍老的叶子或者颓弱的树枝。发病初始,叶面会产生黄绿色的小斑点,发病严重后,斑点逐渐增大,连成一片,斑点的边缘多呈紫色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患病叶片的边缘部分看上去类似火烧过的样貌,危害树木的生长。对叶枯病的防治,首先要从树种的选择开始,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科学栽培,在发病前喷施杀菌药剂来进行一系列预防,刚刚发病后要及时喷药防治叶枯病的进一步的发展,严重后要尽早剪掉带病叶片。

3.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多种多样,涉及树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下面提出了关于病虫害防治的其他几个方面:

3.1预先调查

对于树木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要尽量采取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的原则。在树木种植之前应当首先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一番调查,看看种植地区周围是否存在此类病虫害,病虫害程度严重情况及发生频率。调查结果出来后,要及时根据客观状况作出决定。比如:提前做好防治病虫害的预防计划,在植株发病前提前采取隔离措施,防治树木被感染。

3.2树苗选择

为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树木的在之前应当对树苗进行严格的检测,去除带病、抗病能力差的树苗。选取健康、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植株,加强对树种、树苗的保存和运输,避免植株在种植前被感染。树木栽植后,要提前喷洒一定的药剂进行预防。

3.3严格监测

加强对树木的病虫害的监测。定期、随机的对树木进行病害监测,密切关注树木生长地区的环境气候变化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感染病虫害的植株要及时进行防治,必要要及时进行隔离或清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及时跟踪树木患病情况,及时查明患病原因,抓住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积极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扩展。

3.4建立档案

建立病虫害档案有利于掌握树木生长地区的病虫害状况。在病虫害发生时可以把这些档案作为经验和参考资料,便于调查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病虫的进化和繁殖状况,和制定相关病虫害防治计划和改善对树木的管理措施。而且有利于对第二年的病虫害状况进行预测,积极引入病虫天敌,研发新型药物,使病虫害及时控制。

3.5改善管理技术

由于单一树种的抗病能力很差,可以丰富种植地区树木的种类,来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注意栽植间距的控制,了解植物相互搭配带来的影响,在保证树木正常成长的条件下,多种树木种植互相组合,同时互相抵抗病虫害。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早防治,改善树木的生长状况。

4.总结

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并且涉及树木生命周期中种植、生长、开花、结果的各个时期。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树木的生长状况,还是响应科学发展的重要一步。我们应当把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罗亮宏,罗双辉,廖庆华.浅谈油茶在梅州的发展及其栽培管理技术[J].广东农业大学,2010.

[2]吴小伟,周宏平等.无人机喷洒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

[3]刘丰玲,马东辉,刘天宏,喷施沼液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病虫害防治的影响[J].中国沼气,2009.

[4]钟荣辉,徐晔春,邹春萍.盆栽一品红优质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大学,2009.

第2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无公害水果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水果的需求。基于此,对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治理果树病虫害,化学方法防治果树病虫害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健康隐患。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新型方法,以保证果树的无公害生产。

1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在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果树种植人员应提高综合防治的思想认识,改变传统以化学为主要方式的防治方法;同时,果树种植人员应时刻关注果树的生长环境,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果树种植人员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的不同部位和危害程度,明确具体的防治对象,以做好针对性的防治工作;由于不同品种的果树发生病虫害的种类会有所不同,因此果树种植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生长周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1重视植物检疫

在苗木育种阶段要加强植物检疫,即对新品种和外来品种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1]。山东省禹城市相关部门在无公害果树的检疫方面也应该不断加强重视,随着无公害果树品种的改良和引进,应及时调整检疫方法和检疫力度。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和张贴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种植人员对检疫工作的重视,杜绝不健康果树品种的引进,以促进无公害果树的种植;同时,加强检疫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促进检疫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此外,各级应加大对检疫工作的资金和技术扶持,成立监测点,促进检疫工作效率的提高。

2.2准确预测病虫害发生状况

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无公害果树种植者应及时准确地对病虫害发生的时期和发生量进行预测。因此,禹城市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时对病虫害发生的时期和类型等进行预测,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防治。

2.3加强农业防治措施的使用

农业防治是减少果树病虫害发生,保证果树无公害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合理轮作,不在老果园新建果园,以减少病虫害连续发生造成的危害。同时,加强果园耕作。其不仅能够熟化土壤,有效地去除果园的杂草及病残枝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寄主及过冬场所,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浸染源和害虫基数。因此,禹城市相关部门要加强农业防治措施的合理使用,利用套袋和修剪等农业技术对果园进行科学的管理,促进果树无公害生产的实现。

2.4加强生物防治方法的推行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消灭害虫的一种防治方法,在无公害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禹城市可以实施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等既经济简便又没有污染的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加强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其种群数量和繁殖可能性的增加,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作用,以促进果树病虫害防治目的的实现。

2.5合理利用物理防治方法

无公害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比如春季可以在整地后覆盖地膜,以有效地闷死土壤中的金龟子等羽化的成虫;一些虫体比较大比较好辨别的害虫,可以人工进行捕杀和诱杀,从而达到防治效果。另外,在果树的生长期,以对果树进行修枝剪叶,将载有害虫幼虫的虫叶剪除,并将其深埋,以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继续发展;在果树的休眠期,可以将一些病残枝、僵果剪除,同时可以在枝干上涂抹石硫合剂,以达到消灭存在在枝干和老翘皮中过冬的害虫的目的。禹城市在进行果树管理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病虫害防治技术,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技术进行完善,以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的提高。

总之,相关的农业部门和无公害果树的种植者要根据当地果树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手段对病虫害进行及时的防治,实现果树无公害栽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吉庭.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解析[J].花卉,2015(17):96-97.

第3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 苹果树;病虫害;防治;体会;思考

一、几例苹果树常见病虫害分析判断

1.腐烂病

腐烂病在成龄苹果树枝干上较为常见,是威胁苹果树健康与成长的病虫害之一,有些地区俗称为臭皮病或烂皮病。腐烂病多是由病菌引发的,苹果树一旦患病可能出现枝干枯死、树势衰弱等症状。腐烂病的传染性相对较强,如果不能对病树进行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苹果树的大量死亡,甚至造成整个果园的毁灭。苹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是腐烂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发病初期不易察觉,而在树皮下则出现暗褐色或深褐色的干斑或小斑。腐烂病春季多发生,病情扩散期一般在夏季。腐烂病多发生于酸性土壤地区,春季雨水较大或果园排水设施不足等因素对发生该病的影响也较大。

2.斑点落叶病

斑点落叶病一般在苹果树的成长阶段较为常见。其病症主要表现为:病菌严重危害苹果树的幼叶、新梢、果实等,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树木的受害叶片、枝条中越冬。苹果树斑点落叶病主要于春、秋两季出现发病高峰。一般在5~6月份出现第一次发病,受危害部位主要为树木的树梢及幼叶;第二次发病为8~9月,苹果树在果实即将成熟时,树梢病虫害加重,进而造成树木大面积叶片枯黄和掉落。光照、气候、降水等因素时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形成与加重都有重要影响,如果连雨天气出现在苹果树春季叶片萌生时,病斑会明显增多。另外,导致苹果树发生斑点落叶病的主要因素还有果园地势低洼、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效果不佳、地下水位偏高等等。

3.轮纹病

轮纹病也是苹果树的栽培与日常养护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对于苹果树的果实、叶片、枝干的成长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苹果树发生轮纹病一般症状为:枝干上的皮孔周围可能出现圆形或扇圆形的深红或红褐色病斑,病健交界可出现树皮开裂。在苹果树主干或主枝上瘤状病斑发生严重时,病部树皮或较为粗糙,呈粗皮状。在果实成熟期才可能发生该病,在幼果期间出现病虫害症状不多。果实上也可能出现轮纹病的症状,果实上会有圆形或椭圆形的褐色斑点产生,果实在短时间内腐烂,甚至变为黑色僵果。轮纹病的发生主要集中于多雨或晴雨天气,秋季发病可能性最大,受害几率最高的苹果树品种为金冠、富士、玉林、红星、青香蕉等品种。

二、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科学管理果园肥水

首先纠正一个观念,在苹果树的病虫害防治中,不是在病虫害发生时才进行被动的治疗,而是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一方面雨水、气候、土壤、温度、光照等自然因素会对苹果树病虫害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果树的日常管理中人为因素对于病虫害的影响也是必须重视的。在苹果树的肥水管理中,果园技术管理员要密切关注果树的成长状况,并结合果树出现的早期病害症状,通过施加肥料或科学控制果园的给水、排水,大幅度提高树体的抗病虫能力。另外,在秋冬季节,要对苹果树的枝叶进行定期修剪,合理施肥,翻耕除草。在苹果树完成果实收获后,果园技术管理人员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树木进行后全面修剪,彻底清除发生病虫害症状的枝叶,并选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药剂全面喷施,降低病虫越冬基数。对于有些果园已经出现轮纹病、黑星病等病症时,可施用增产菌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目的是全面提高苹果树抗病虫和补偿危害的能力。

2.积极推行果园生草法

在苹果园的病虫害防治中,果园生草法是一项科学、合理、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以达到对各类与土壤有关的苹果树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在苹果园实行生草法不仅使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得到增加,而且还可以招引苹果树病虫害的天敌,农药的用量得以减少,进而保证果品的天然品质与质量。果园生草法不仅为苹果树发生病虫害的天敌创造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而且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招引并定居了苹果树的大量天敌。

3.合理使用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在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中,也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其具有防治效果显著、作用快捷、使用方便等优点,也是通过人为干扰因素与树木病虫害作斗争的主要手段。在现代苹果园的日常养护与管理中,化学治疗是苹果树病虫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化学方法防治苹果树病虫害时,虽然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但是还要考虑到别让化学药剂污染与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在苹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应用化学方法,果园技术人员首先要对农药的品种与剂量严格控制,而且要坚持用药的科学化,根据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对象,把单位面积上的用药计量控制在最经济的范围内。同时,在应用化学方法进行苹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对用药方法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如使用生物农药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环保农药,无公害果品生产使用一般主要为:华光霉素、阿维菌素、浏阳霉素等生物农药。

第4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冬季;防治技术

冬季,果树进入休眠期,各种病虫害也进入越冬阶段。处于越冬休眠状态的病虫害,虽然耐受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强,但其数量有限、不活动、越冬场所比较集中。因此,冬季是防治病虫害的有利时机,可采用与栽培管理、果树修剪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简单,一法多治,一举多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冬季是农闲时节,劳动力不紧张,落叶果树喷药容易均匀周到,既省药效果又好[1,2]。因此,利用冬季有利时机,做好病虫害防治,对确保果树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现将冬季果树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剪除病虫枝

许多害虫以虫卵、卵块的形态在芽、嫩枝、叶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枝上越冬。如苹果白粉病是以菌丝在芽鳞痕、瘦弱病枝、当年生新梢上越冬,炭疽病以菌丝干枯枝、破伤枝、病果台和病僵果中过冬,另外在这些地方越冬的还有梨茎峰、苹果红蜘蛛卵、黄刺蛾蚜虫卵、苹果腐烂病菌等。对以上越冬的病虫害,应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干枯枝、病虫枝,摘除病僵果,除净越冬卵茧并集中烧毁深埋,以减少多种病害的枯枝侵染源和虫口数量。对修剪所造成的伤口必须涂波尔多液、843康复剂和腐必清液加以保护。

2清洁果园

很多危害果树的害虫和病菌都在落叶以及杂草中越冬,所以应清除果园内的杂草、枯枝、落叶、落果、死树。如苹果褐斑病、灰斑病和梨的黑星病等病菌的越冬场所都在残枝落叶和杂草中,葡萄白腐病、桃褐腐病的病菌大部分在残果上越冬,梨木虱、梨网蝽、金纹细蛾等害虫多在杂草落叶中越冬;苹小卷叶蛾、山楂红蜘蛛等害虫多在树洞里、剪锯口处越冬,通过清扫可起到消灭越冬病原物的作用[3]。清除的时间最好在初冬季节,把清出的东西全部集中起来烧毁或堆积起来沤制肥料。

3果树刮皮

果树刮皮是冬季防治果树害虫的关键措施。有句农谚:“要想吃好梨,年年刮树皮。”因为许多危害果树枝干的病菌都潜伏在老皮、翘皮及裂缝中越冬。在果树的粗皮裂缝中还有许多潜伏越冬的害虫,如毛虫、梨蝽象、苹果小卷叶蛾、梨小食心虫、山楂叶螨等,通过认真细致的刮皮,不仅可以消灭这些病虫害,还可更新树皮,促进树体生长。果树刮皮要掌握4点:一是刮皮时间应该在冬季土壤结冻后到立春惊蛰前进行;二是刮皮要彻底,不要只刮树的主干,应将果树所有枝干的粗皮、翘皮刮除;三是刮皮深度要适宜,要掌握“小树、弱树宜轻;大树、旺树宜重”的原则;四是刮皮时要在树下铺上塑料布,以便于集中收拾销毁。

4树干涂白

树干涂白可减轻日灼和冻害,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延缓果树的萌芽和开花,使果树免受春季晚霜的危害,又可兼治树干病虫害,起到防冻杀虫的双重作用。涂白剂配制比例为:石灰10~12份、黏土2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盐1~2份、水36~40份,可加少量杀虫剂,搅拌均匀后涂抹树干。涂白的位置以树干基部为主,高约1m,涂抹时要由上而下,涂在树干和枝干上,对树干南部及树杈向阳处重点涂,在果树落叶后至封冻前涂最为适宜[4]。

5果园深翻

利用冬闲园地耕翻既是改良土壤、促进果树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害虫的有效办法。在土壤内越冬的果树害虫很多,如桃小食心虫、枣步蛐等,可将土壤深层的害虫及病菌翻至地面而被冻死、或被天敌吃掉,使深埋地下的病虫不能羽化出土而被闷死。耕翻的时间最好在土壤临近封冻时进行,耕翻深度以25~30cm为宜。

6诱杀灭虫

利用害虫对越冬场所有独特的选择性,秋后在果树的主干上绑草或破麻袋片,也可把草搓成绳悬挂在树上,诱集害虫化蛹越冬,然后在翌年春天果树萌芽前把束草解下集中销毁。据调查,这种方法,对梨小食心虫、枣粘虫、旋纹潜叶蛾、苹果小卷叶蛾、苹小食心虫、山楂红蜘蛛等害虫都有很好的诱集作用。

7药剂防治

有的病虫在树的其他部位越冬,因此在清理、刮皮、剪除后,喷含油量为4%~5%的柴油乳剂和3~5°Bé石硫合剂1~2遍,既能杀菌又能灭虫,对蚧壳虫、红蜘蛛、苹果腐烂病以及梨树黑星病、葡萄黑痘病、白粉病等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于蛀干害虫天牛等,可采用人工钩杀或用触杀剂农药稀释成有效浓度往蛀孔内灌注。

8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性,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应注意改善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在果园中给害虫天敌增添食料或设置隐蔽越冬场所,使天敌种群能够顺利生存、繁衍。把果园周围的天敌招引进来,比如啄木鸟可在果树枝干上觅食吉丁虫、透翅蛾等蛀干害虫。

9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

冬季肥源较足,多施有机肥料,可以改良土壤,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防虫能力,如葡萄植株的营养主要靠冬天施有机肥料即基肥,结果植株如不施肥,将消弱抗病力,炭疽病、褐斑病发生较多。施有机肥料可增强植株抗旱能力,适当施钾肥,既可提高树体的抗病性能,也可改善果品的质量。

冬季是果树的休眠期,同时也是病虫害的越冬期,是病虫害一年中最弱的时期,便于彻底消灭,选择冬季预防和消灭虫害,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参考文献

[1] 姬宜改.果树休眠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河北果树,2005(1):52.

[2] 邓广军,刘林.如何在冬季消灭果树病虫害[J].农村.农林.农民(A版),2004(12):32.

第5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对策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果树取得优质高产的根本性保证,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果农由于在病虫害防治时存在一些误区,使防治效果较差,甚至生产出高残留果品。现将这些误区总结如下,希望引起果农注意,使果园少生病虫,丰产创收。

1重视表面,忽视规范防治

果农在果园管理时,一是不见病虫害不用药,见了病虫害乱用药。每种病虫发生都有一定规律,病虫发生的前期预防和保护是做好病虫害防治最实际、最省钱、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这个时期病虫发生不明显,果农难以发现;等到了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或普遍发生时,果农才发现,便多次大量混和使用农药[1]。这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污染了果品,甚至导致一些病虫害无法治疗。例如炭疽病和果实食心虫类害虫等,发现危害后已经没有办法,只能采取补救措施控制病虫不再蔓延。二是不管有无病虫隔一段时间用1次药。有的果农一年盲目喷洒农药十几次,用药无针对性,生产出来的仍为病虫果。三是治疗后病菌看不到即不再喷药。2009年春,在鲁山县巨峰葡萄基地,种植户发现即要开花的葡萄有霜霉病,便及时喷洒了农药;几天后,霜霉病的“白毛”消失了,果农以为控制住了病害,不再用药。一场小雨后,霜霉病感染果穗,尽管最后控制住了病害,但导致严重减产。按照病虫发生规律,抓住病虫发病关键时期进行防治,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做法。

2药不对症,喷洒部位不准

由于果农缺乏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在病虫害防治时,一是不知道发生了何种病虫,把霜霉病当作白粉病,把生理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把细菌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甚至把白绒蚧看作白粉病来治疗。二是不知用何种药有效,该用保护杀菌剂时却用治疗杀菌剂,该用内吸杀虫剂时却用胃毒性杀虫剂,该用杀菌剂时却用微量元素,防食心虫的药剂不能杀虫卵。药不对症,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效果不好。三是不能针对有效部位用药。防治食心虫未喷到果凹处和对过的地方,防治红蜘蛛时,未喷到叶背等。因此,要认清病虫,对症用药,针对有效部位用药[2]。

 

3混配农药不当

农药混配既要考虑酸碱性,又要考虑离子间反应,更要考虑各类药剂成分及比例,如保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杀菌剂合理搭配、菊酯类杀虫剂与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合理搭配,杀菌剂与杀虫剂合理搭配,微肥类与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搭配等,既能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力、财力,又能够增效。但在生产中,有的果农害担心药剂质量有问题,防效不佳,就将多种农药混在一起喷洒;有的果农发现病虫发生严重,将十几种药剂混在一起乱喷。混配农药不当不仅浪费资金,防效无保证,而且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污染果面,降低果品质量。

4重视果部,不重视叶部;重视采前,不重视采后

因为种果树是为了收获果实得利,所以很多果农重视果穗,不重视叶片;采收前用药很到位,采收后就不再用药。其实,叶片和果实同样重要,保叶如保果,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全靠叶片来制造营养,叶片遭病虫危害,就制造不出营养,果实也就不能生长和发育,更生产不出优质高产的果品而获利;采果后叶片仍旧在制造营养,用于花芽分化、枝条老熟、根系生长和养分积累,为翌年丰产打基础,一旦采收后不加管理,叶片过早脱落,第2年发芽晚,叶片黄,枝条细,花絮小,坐果难,病虫害相对严重,难以丰产丰收。

5重视地上,不重视地下;重视药质量,忽视用药方法

果实是靠叶片来制造供给营养的,而叶片要靠根部吸收营养和水分。产量高低从某中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根系的数量和健壮程度,取决于根系的管理程度。因此,重视土壤管理,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可以增强树势,增加产量,减轻病害的发生。生产中,虽然果农对农药质量更加重视,甚至要求购买进口农药,但却忽视了科学用药方式。对保护性杀菌剂和触杀性杀虫剂喷药不细致、不周到,喷不到药剂的地方病菌和虫子接触不到药剂,难以杀死。对渗透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喷洒更随意,虽然有药剂进入叶片,但是喷不到的地方,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3]。

6高毒农药、激素仍在应用

当前,不少果农没有完全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喷农药不慎重,甚至错误认为农药越毒越有效;没有严格按照生产要求,控制农药残留。不少地方仍然一味依赖激素提高单果重,造成品质大降,风味丧失,价格大跌,最终果农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生产高端果品,必须要有无公害意识,严格控制农药和激素[4]。生产上以生物农药为主,优化栽培措施,避免使用激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7 刘建敏.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园艺,():-.

曹涤环.冬季果树病虫害防治[J].湖南林业,():.

陈新宝,汪建锋.如何提高苹果树病虫害防治效果[J].西北园艺:果树,():-.

第6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食品;苹果;病虫害防治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时间为2012年度,试验地点选在栖霞市杨础镇南林家村,供试苹果品种为红富士,栽植株行距3m×4m,树龄8年生,树势中庸,管理水平中等。试验设两个处理:处理一(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进行病虫害防治)、对照处理(按照当地常规方法则进行病虫害防治),每个处理重复三次,每个试验小区选择3株果树,两个处理的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

2.结果与分析

2012年全年,试验区和对照区各使用农药7次(详见表1),每次用药两个处理区均一同喷洒,同时做好两个处理间的隔离。

2.1 果园病虫害田间防治效果

分别于每次喷药的药前1天、药后3天、药后7天以及采收后对试验区和对照区内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个处理区的药剂防治效果。

在苹果整个生长周期,共开展了22次苹果病虫害田间调查,统计了苹果枝干轮纹病、锈病、花腐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卷叶蛾、叶螨、黄蚜、潜叶蛾的发生情况(图1至图9略)。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区与对照区内的苹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基本一致,但试验区用药结束后,对照区落叶严重,试验区落叶明显较轻(图10为对照区,图11为试验区)。这说明,与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相比,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进行病虫害防治能获得相同的防治效果。可见,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进行苹果的病虫害防治是可行的。

2.2 不同处理的苹果经济产量

苹果收获时,统计各处理3个试验小区内9株果树的苹果产量(表2)。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总产量较对照区增加4.6%,尤其是一、二级果的产量较对照区高出16.5%。

2.3不同处理贮藏期内苹果病变发生情况

采收后2个处理均剔除病、虫、伤果后,随即选取100个苹果装筐置自然室温下,于贮后20天、40天、60天各调查一次坏果数,两个处理的苹果病变情况见表3。可知,试验区的苹果在60天储藏期内无一坏果,对照区的苹果在20天内和40天内各有一个苹果因霉心病坏掉。

2.4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对两个处理区的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4。可知,试验区的投入虽然高于对照区,但其高投入换来了高回报,其净利润高于对照区6.8%。

3.小节

(1)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制定的苹果病虫害防治方案取得了与常规防治措施基本相同的效果,在整个生长周期,试验区内苹果的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危害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2)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制定的苹果病虫害防治方案不会影响苹果的产量,相反,试验区内的经济产量高于常规防治区,尤其是一、二级果的比例较常规防治区高出6.1个百分点。虽然,试验区的病虫害防治成本高于试验区,但同时获得了更高的经济产量,其纯收益高好于常规防治区。

第7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果树病虫防治;新问题;原则和依据;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43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33-1

1 果树病虫防治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近几年,由于产业迅速发展,苹果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苹果的产量、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但由于气候条件、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导致果树病虫防治方面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解决苹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新问题刻不容缓,广大果农应与时俱进,对症下药,学习相关知识。涉及部门应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果农的培训,真正让苹果产业成为富民产业,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大果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朝阳产业。

1.1 某些次要病虫害已上升为主要病虫害

苹果红点病、黑点病在苹果上原来发生不是很重,但是随着苹果种植的不断发展却日益严重。这两种病害会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降低了果品价值。苹果红点病、黑点病是由粉红单端孢菌、链格孢菌等一些弱寄生菌侵染引起的,这些弱病菌本身不能直接侵染发病,而当果实表面有一定伤口或产生一些腐生组织时,才能侵染发病。因此,生产上套袋果比不套袋果病害的发生相对比较严重。如果果园的环境条件比较郁闭,接近地面40~50cm的果实发病比较严重,遇到高温多雨天气果园就会有病害发生;苹果苦痘病属于果实的生理性病害,发病原因是果实生长发育中缺钙,近年来,苹果种植多采用套袋模式,这样能够提高果实的外在品质,但果实套袋容易引发苦痘病,并容易逐年加重。因此,苦痘病也是目前制约红富士苹果生产的一个重要障碍因素;近几年,苹果斑点落叶病也逐渐开始普遍发生,且给苹果生产带来一定的危害后果,当果园早期落叶现象发生比较严重的时候,当年的果实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并且会影响花芽的形成;近几年红富士苹果霉心病的发生也非常普遍,并且有加重趋势,造成后期落果、霉烂现象发生。苹果霉心病是由多种弱寄生菌混合侵染所致,在花期前后病菌很容易由柱头侵入果心,使果实发病,花期前后雨水较多或阴天潮湿的年份发病较重。

1.2 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逐年增加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由于化学农药大量连续使用,导致许多病虫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性,许多药剂的防治效果不断下降,病虫防治难度增加。例如,苹果黄蚜对氧化乐果和乐果的敏感性已经明显下降,生产上常用的剂量已经不能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苹果黄蚜和苹果瘤蚜是苹果常见的两种害虫,如果防治不好就会增加虫口密度,导致虫害繁殖蔓延,果树生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对幼树生长影响最大。蚧类、卷叶蛾和食心虫类害虫的抗药性报道虽然不多,但药剂防治效果下降和使用药量增加的现象足以说明其抗药性已普遍存在。

1.3 药剂防治用量上升,防治成本增加

近几年,由于在果树病虫防治过程中农药使用浓度、次数以及使用量在逐年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有的果园甚至完全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而对我们所提倡的农业、机械、物理等防治措施基本不予采纳,使果园的生态条件遭到破坏,一些病虫为害逐渐加重。果农又不得不继续增加农药的使用浓度、次数以及使用量。

2 苹果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依据

苹果属多年生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因此,目前,苹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最基本原则应该是保持苹果的生物多样性,并在最大程度上维持果园的生态平衡。病虫害防治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以自然控制力量为基础,通过提高果树自身的抵抗力来预防病虫带来的危害。其次是病虫害的防治应该优先选择农业、机械、物理等对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危害的防治措施;最后才能选择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化学防治应以保护环境,保证果品安全为原则,选择高效低毒药剂,尽量不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同时也要将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之内。

3 苹果园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3.1 打好关键药

重视花前药剂的喷布,既能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降低生产成本;又不能对树体造成伤害;同时,距采果时间长,减少残留;还可加上渗透剂、洗衣粉、碳酸氢铵等既能增加防治效果,又能加强树体营养的药剂。

3.2 萌芽前后的铲除剂

以杀菌剂为主体,在喷打铲除剂时,要加渗透剂等,提高防病治虫效果。

3.3 打好花前药

4月上旬进行封闭式地喷药。以杀虫剂为主,病虫兼顾。要打细打透,树上枝干树下杂草要进行淋洗式地喷打。在选药上最好用内吸性的。最好在花前10~15日喷完。过晚影响蜜蜂的活动,一般在4月10日前用药完毕。

3.4 重视落花末期用药

在苹果园一定要重视花末用药。当花落90%左右时,就要用药。在不影响蜜蜂的前提下,宜早不宜晚。原则上,在苹果脱毛前把药打完。花后10~20天正是苹果脱毛期,尽量不要用药。

3.5 注意药剂质量

花后套袋前要用好药,要用进口药。套袋后及时喷布波尔多液等价格便宜的药,降低用药成本。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进行用药防治。

3.6 提倡药剂交替使用

有效期长与有效期短的药剂交替使用,保护性药剂和内吸性的药交替使用,雨前喷保护性药剂,雨后用内吸性药剂,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防治效果。

第8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防治原理

园林植物大体上可分为2大类群:一是城镇露地栽培的各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坪等;二是主要以日光温室或各种塑料拱棚形式栽培的各种盆花及鲜切花。城镇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是:(1)人的活动多,植物品种丰富,生长周期长,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生物种群关系被打乱;(2)城镇郊区与农作物、蔬菜、果树相连接,除了园林植物本身特有的病虫害外,还有许多来自农作物、蔬菜、果树上的病虫,有的相互转主危害或越夏越冬,有的长期落户,因而病虫种类多危害严重。盆花及鲜切花病虫害的特点是:(1)品种单一,种植密集,而且大多数都在日光温室及各种塑料拱棚内栽培,环境湿度大,病虫重且易流行,防治难度大。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根据经济、生态和社会后果的预测,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病虫害控制方案进行选择、综合和实施的过程。

2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2.1 合理配施肥料

2.1.1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如猪粪、鸡粪、人粪尿、豆饼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无机肥如各种化肥,其优点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两者以兼施为宜。

2.1.2 多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施:氮、磷、钾是化肥中的三种主要元素,植物对其需要最多,称为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钙、镁、铁、锰、锌等,则称为微量元素。在施肥时,强调多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在多量元素中,强调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造成花木的徒长,降低其抗病虫性。

2.1.3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施用有机肥时,强调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原因是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往往带有大量的虫卵,容易引起地下害虫的暴发危害。

2.2 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

使园林植物茁壮成长,提高抗病虫能力;消灭或减少病虫的来源,或改善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而有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一切栽培措施,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投资,而且又有预防作用,可长期控制病虫害,因此是最基本的防治方法。但这种措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病虫害大发生时必须依靠其它防治措施。其包括选育抗病虫品种、无病虫园圃育苗、无病株采种、组培脱毒育苗、适地种植、合理搭配、轮作、注意园圃卫生、加强肥水管理、改善环境条件以及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的管理等。

2.3 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园林植物预警预报体系

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切实掌握疫情,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域控制站和基层测报点,开展疫情监测,不错过、不漏过任何一个疫点,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分布区域、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建立疫情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确保不危害或降低为害。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以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和乡镇基层测报点为主题的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预防、控制植保体系。

2.4 生物农药的应用

2.4.1 微生物农药。以菌治虫,就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可引起昆虫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线虫等。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病原细菌、病原真菌和病原病毒三类。

2.4.2 生化农药。 指那些经人工合成或从自然界的生物源中分离或派生出来的化合物,如昆虫信息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等,主要来自于昆虫体内分泌的激素,包括昆虫的性外激素、昆虫的脱皮激素及保幼激素等内激素。在国外已有100多种昆虫激素商品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我国已有近30种性激素用于梨小食心虫、白杨透翅蛾等昆虫的诱捕、迷向及引诱绝育法的防治。

2.4.3 以菌治病。一些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它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抗生素,杀死或抑制病原物。这是目前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5 物理机械防治

2.5.1 捕杀成虫。体形较大、行动较迟缓、容易发现、容易捕捉成虫群体,假死习性的害虫如蓑蛾、大蚕蛾等害虫,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2.5.2 诱集或诱杀。①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集并加以消灭。如利用黑光灯或高压电网灭虫灯、诱杀有趋光性的害虫。②利用害虫的趋向性,以饵料诱集害虫称为毒饵诱集;或在饵料中添加杀虫剂予以杀灭。

参考文献

1 童勇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 , 2008(6)

第9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 桃树病虫害;发生情况;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6.6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17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公害水果应运而生。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单一的化学药剂防治,虽一时有效,但却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1]。抓好桃树无公害防治,积极推行无公害水果生产,是发展现代林果业的重要举措,抓好桃树“无公害防治”,是以桃树管理技术措施为基础,以生物控制为核心,以经营管理为保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2]。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安全性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不得不对过分依赖农药的防治方法重新认识[3],目前国内研究大多是关于桃树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资料,《河北农业科学》《中国果菜》报道有《桃树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对桃树无公害防控技术研究,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

桃树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与示范推广就是本着在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下,以安全、有效、经济、适用为原则,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控措施,把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所允许的水平以下,实现桃树优质、丰产和无公害的目标。现将桃树主要有害生物的调查方法及防控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桃树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漯河市桃树病虫害调查,历时近9个月,全面完成了全市桃树不同品种的病虫害普查,对全市24个乡(镇)、52个桃树种植基地开展了专项调查,实际完成普查主线路10条,辅助线路120条,调查标准地236个,累计调查面积400 hm2以上,整理各类表格3 000余份。基本明确了危害漯河市桃树的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区域、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危害桃树主要病虫害有桃缩叶病、桃树桑白蚧、桃蚜、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红颈天牛等。通过此次普查,为全面开展桃树无公害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 防治技术路线与技术措施

2.1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桃树病虫害调查—桃树主要病虫害确定—桃树主要病虫防治—桃树病虫害防治示范区示范推广—综合评价。核心示范区:由项目实验小组根据桃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严格按照《漯河市桃树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进行综合防治。对照区:在桃树病虫害发生过程中,未采取任何人为的防治及保护措施。

2.2 防控技术措施

2.2.1 物理防治。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建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保持健壮树势,提高树体抗性;冬春彻底清园、减少病虫源;土壤接近封冻时深翻,冻死在土中越冬的害虫[4];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黑光灯、性诱剂、树干缠草把、粘虫板和防虫网等方法诱杀害虫。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捕捉害虫,摘除病虫枝、叶、果,集中销毁杀灭病虫[5]。

2.2.2 生物防治。减少喷药次数及农药用量;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害虫天敌[6]。

2.2.3 化学防治。3月初桃树萌发前,喷布45%晶体石硫合剂50倍液或5 °Bé石硫合剂,消灭褐腐病、穿孔病、疮痂病的初侵染源以及越冬蚜虫、桑盾蚧等害虫[7]。桃树萌芽后至开花前,选10%吡虫啉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2 000倍液,或50%抗蚜威3 000倍液防治桃蚜。桃树萌动后,桑盾蚧虫体开始膨大,喷布50%辛硫磷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1 500倍液,或0.5 °Bé石硫合剂防治[8]。桃花开放后,喷布10%吡虫啉2 000倍液防治蚜虫,喷布25%灭幼脲1 500倍液防治潜叶蛾、卷叶蛾。4月上旬黄斑卷叶蛾第1代卵孵化盛期,喷布2.5%敌杀死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1 000倍液防治[9]。休眠期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是萌芽前15~20 d用5 °Bé石硫合剂喷雾,防治缩叶病、疮痂病、穿孔病等病菌;用机油乳剂100倍液防越冬蚜虫与介壳虫。

3 示范推广应用效果

采用科学合理的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桃树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套完整的桃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桃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前,示范区农民缺乏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桃树生长衰弱,病虫害十分严重,通过桃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示范推广,使示范区病虫害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治率达到95.7%。特别是示范区效果特别明显,通过该技术示范推广,极大提高了桃树种植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为全面发展漯河市特色经济林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了鲜桃种植业发展。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技术手段,成功实现了目前国内领先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成果,在桃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推广应用中,是一项突破性创新。研究总结出的桃树无公害防控技术、综合配套技术和实用的全新理论成果,为进一步拓宽拉长食用桃生产的产业链条,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技术基础。

5 参考文献

[1] 王克有,付生辉.桃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C]//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2] 杜素霞.西部山区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5):91,95.

[3] 郭松飞,吕润生,吕敏生,等.桃树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果菜,2010(9):43-44.

[4] 史双院,索萌,李俊,等.桃树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J].西北园艺:果树,2009(2):32-33.

[5] 薛毅民.桃树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J].北方果树,2006(2):49-50.

[6] 孙华铭,杨剑永.桃树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知识:瓜果菜,2005(8):21.

[7] 柴立英,谢金良,余昊,等.豫北地区桃蛀螟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1):92-93.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