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专业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术学位是国际上通用的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表示申请人在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学科领域已达到的学术水平,其为侧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一种学位,如医学、理学或工学等;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学位而言的学术称号,学术水平与学术学位具有相同级别,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针对特定职业背景,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如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等。[2]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0次会议决定: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促进应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学科体系将设置专业学位,改变我国学位规格单一的局面。[3]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2002年,教育部开始启动改革和完善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相关措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诸要素之中,具有统摄作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指向,培养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与学术学位不同,其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及技术创新,能独立处理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或疑难病症。
(二)入学形式。入学形式指结合培养目标和对象,为达到培养要求制定的入学资格、方式、途径等基本条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期多面向在职工作人员,2009年招生政策改革后可通过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应届本科生,但对于往届生要求具有口腔医学医师资格证书,在招生条件上限制了部分往届优秀本科生报考。
(三)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指根据培养目标及生源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或形式。培养方式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为组织性的要素。因此,根据不同培养类型,为达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涵盖了培养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口腔医学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生按培养方案完成相应学年学习,培养年限一般为三年,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培养目标制定,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在教学上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采取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方式。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指以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为依据,监控培养过程,检验培养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和调节,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除中期考核、资格考试等制度外,学位论文是评价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术学位论文不同,专业学位论文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强调临床实用性研究,需体现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更加注重将现有口腔医学理论和规律运用于临床实践,分析与解决口腔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以是临床专题研究、典型案例报告、临床问题分析或发明等。
三、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部分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之相比,我国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方面尚存在不足。[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确保培养质量是健全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核心。在新形势下,应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结合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借鉴系统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部分发达国家已具备较为系统、成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与评价的地位、规程、准则等尚未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因而在实践中的约束力和影响力相对微弱。[5]故应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制度,结合既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政策和相关机制,结束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法难依或无法可依的状况,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二)改革研究生招生工作。招生环节决定了专业学位生源质量,高校可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在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特点改革招生相关条件,加强和规范研究生录取前的复试工作,如对考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技能考核,提高复试在录取中的权重,体现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摘要】为了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对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我国于1998年设置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这是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战略性调整,它将彻底改变临床医学者的临床能力训练不足及临床能力较弱的状况,为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专业能力;临床医学
为了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临床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为目标,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并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的常见病合并疑难病症,从而提高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临床医学专业现状
1.1 临床医学管理的不规范,制度欠完善。医师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一是由于各医院的建设目标均为自己设定,缺少具体的量化指标和参照系,加上学科分布不一,考核较难。二是上级机关由于人力、精力等诸因素限制。对临床医学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不够,缺乏有力指导和组织管理。
1.2 部分临床医学专业自身建设不足建设经费投入中绝大部分均用于病房和手术室改扩建、重大仪器设备购置等硬件建设,用于科学研究、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软件建设不足:人才流动受人事分配制度和内部运行机制制约明显;半数以上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已过65岁;面临扶植、培养新一代中青年学科接班人的问题。
1.3 部分临床医学专业作用发挥不足大部分单位为适应发展需要,不同程度地对临床用房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对一些新进设备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医学发展: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收入与所承担的工作数量、质量、风险、难度之问差距明显,各医院之间分配悬殊,直接影响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制约了临床专业的产出,导致其作用发挥不足。
2 未来发展政策及建议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我们提出“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思路。
2.1 实行科学管理:一是要建立科学、可行的申报、审批程序和管理细则以利于开展检查与指导,体现管理效益。主管部门既要严格临床医学专业准人,又要在之后的每一轮评审中加强动态管理,督促临床医学专业的计划落实。
2.2 抓紧研究建设规划,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一是主管部门要通过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组织专家对临床专业的数量、结构、布局进行科学论证,正确引导处理增长与数量,质量与速度、效益的关系,本着“适度规模、适度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即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计划。二是医院要有重点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划。结合医院自身条件、市场因索、支撑条件、专科技术等方面,在多专业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充分选择论证重点发展专业。
2.3 建立临床医学中心:由于临床医学中心研究在当地具有专科技术优势,能够吸引周边地区大量疑难危重病例。然而普通病例与疑难危重病例在诊疗技术方法、卫生资源消耗上差别很大,如不将其加以区分。就很难合理实施质量控制。传统的评价指标如治愈率、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率、死亡率等在不同的医疗单位之间缺乏可比性,依据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往往不能反映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病例分型管理理论结合患者病情,将住院病例进行科学分类。解决了当前医院管理中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不完善、分类过粗、可比性较差等问题。防止了临床科室片面地强调以。指标为中心。鼓励多收治复杂危重病例。从而发挥了医疗质量管理的正面导向作用。同时有利于奖金分配、评功评奖、职称晋升和人才堵养、医疗保险理赔等措施的完善。
2.4 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软硬件建设:针对临床医学专业“重硬件轻软件”的情况,要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的软硬件建设。尤其是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及管理等软件建设。 以人才培养为例。
一是注重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从岗位和需要出发进行选拔培养,综合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学术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等多方面,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推动新兴和前沿学科发展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二是要培养技术骨干队伍。大力启用培养现有中青年骨干的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打造一支梯次合理、整体素质好、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好。具有团结、拼搏、奉献精神的技术人才队伍,以保证学科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
三是不断改善支撑条件。完备专科设备、实验室、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医疗用房和一定规模的床位,保证资金投入,强调设备购置高精尖和配套适用,保证临床医疗中心规模和重点学科科研顺利开展。
四是努力进行技术创新。集中精力,重点突出,突破高新技术、重大疾病防治及疑难危重病的诊疗技术,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和主导技术。着眼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同时注重新兴、交叉、边缘学科领域,填补学科领域空白,确实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持续的、高层次的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
五是深化人才激励制度改革,拉大收入差距,使分配向临床第一线、向优秀人才倾斜,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支持知识、技术和管理要索参与分配。体现人才价值,对少数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年薪制”。
2.5 构建优势学科群: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疾病诊治链为纽带、以重大研究项目为切人点。深入开展研究。通过若干同类相关学科或跨门类学科组合、交叉、渗透和联合,使原有学科优势和效能得到更大发挥,进而组建集不同学科之长、体现群体协作优势、跨学科联合攻关的学科群,形成强大综合实力,实现知识、技术的创新及新知识的推广用,以此构建医院的创新体系。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是为了探索专科技术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提供新经验,带动整个上海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要在技术上勇于创新、改进。及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负责对其他单位进行业务指导、技术帮带和协作联合,通过交流经验、现场劳教指导、培养进修人员等方法促进本市医疗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组成本市同类临床专科技术中心协作网;在临床医学中心运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管理经验,针对中心建设模式、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交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月忠.充分发挥科主任和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中的作用[J].医院管理杂志,1999,6(4):281-282
[2] 曹德品,朱慧全,王丽娟.新形势下加强临床实习教学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3.4:34
[3] 杨蕾.许苹,连斌.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绩效评估[J].医院管理杂志.2006.13(8):623-625
[4] 易学明.狠抓教学查房确保教学质量[J].医院管理杂志,2005,12(1)
关键词:医学教育 课程改革 PBL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35-01
1 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模式不科学
由于医学专业的学员人数很多,目前,许多学校的医学专业都采用的是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而大班授课是一种规模较大的教学模式,它具有能够很好地节约教学资源的优点,但是这种单向性的教师说教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员的自主思考和其自主性学习的能动性,它依然延续了过去传统的教师授课,学员被动听课的模式。
1.2 教学规划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医学专业的课程教育模式普遍都采用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规划,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略显单一,几乎都是以课堂讲学为主,缺乏创新。这种学科式课程教学模式比较重视医学专业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以及其完整性,而比较少关注医学教育的人文性以及本学科间的知识的交融性、沟通性以及实用性等。各个学科的课程设置都花了很大的精力来细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在学科知识的讲授上占据大量的教学课时,给学员造成了相对过重的学习负担。
1.3 教学考核的方式过于单一
过去传统的教学成果评价模式几乎采用的都是单一性质的终结性考核模式,这种年末考核的模式无法及时总结日常的教学成果,也不能给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参考,对于了解学员在各个阶段的教学成果的意义不是很大。而注重学员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形成性教学能够及时了解学员在各个时期的学习成果,对于学员学习过程的全面预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形成性考核是医学教育课程考核改革的重要方向。
2 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思路分析
2.1 切实转变教学思路
要有效实行医学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必须从转变教学思路做起,所谓“教学实践,理念先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于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就要在医学专业范围内实行医学教学课程改革的讨论和研究,让教师和学员充分理解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主旨思想以及基本内容等。
2.2 建立课程改革目标体系
只有确立了医学教学改革目标,才能在改革目标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实际操作。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创建与现代医学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医学专业的课程整合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建立新的医学临床教学模式,加强学员的临床技能培训,以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并以综合性的学习评估体系作为考察学员学习成果的基本原则体系,以期建立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估体系。
2.3 改革教学课程框架
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的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再按照自身学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建立一定的教育教学模块,形成以PBL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以及课程整合教学等三位一体的全面教学模式。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建立并完善以临床实践、临床实验以及临床见习等为医学课程教育核心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学实践体系。此外,在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框架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要积极建立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学员学习成效的考核评估方法和体系。
2.4 教学改革的进程
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必须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试点开始进行改革的尝试,再得到改革可行的试验结果后,再进行大范围地推广。医学教育改革必须要经过小范围地精心研究和论证后,才能进入下一步教学改革的实施阶段。
3 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3.1 培养优秀的医学教学的教师队伍
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要从有效培养一批出色的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开始。要帮助医学专业的教师树立先进的医学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学方法,更新学员的学习观念。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员去国外优秀的医学院校进行观摩、实习和考察,学习别人有用的经验;还可以聘请国内国外在医学研究或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医学教育课程改革、PBL教学以及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等医学教育教学专题的指导和特定的学科讲座。
3.2 划分医学教育教学模块
实践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将所有的学科课程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方向来进行分类划分,构筑七个不同的教学模块,共同构建成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框架,这个框架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部分部分的内容:公共基础学科模块、人文社会模块、临床医学实践模块、健康与卫生模块、生物医学模块、科学实验模块以及临床医学技能模块等。
3.3 PBL教学法的实行
(1)PBL教学法的实行,要从医学教学案例的编写开始。新课程标准下,医学案例一般要由基础理论教室、临床教室等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医学案例的编写。编写案例时要重点注意案例问题的设置要包含对问题中隐性专业知识的考察、对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考察、对精确知识点的细分考察等。医学案例的编写要注意融入常规的医学法律内容、医学伦理内容以及预防医学内容等知识要点。
(2)医学案例的讲解和讨论,要按照案例所配备的教师讲解标准、学员学习指南等,这种对师生的指南主要规定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案例讨论目的、讨论步骤、具体的讨论内容。讨论要求等。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讨论,有利于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
(3)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也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合理的安排。每个案例的讨论次数要有一定的规定,一般都在2~3次左右,每个案例的课堂讨论课时一般有4个课时。讨论的开展需要有专人负责课堂讨论的主持和讨论总结工作,还要对讨论的过程和总结进行认真记录,课后打印或上传至电子稿,分发给各位学员,方便学员在课后进行课堂教学的巩固以及课后查阅文献资料等。
(4)医学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束后,要积极开展多种教学考核方式,来为学员进行教育评估考核。最重要的是要开展形成性考核,对学员的参与、交流、互动、思考、精神状态等进行实时的跟踪考察和评定,及时掌握学员的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此外,还要有意识地进行综合性的理论考试成绩考核,用主要以笔试的方式来对学员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一定阶段的考核评定,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程度和对理论知识的迁移运用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一、现状
在我国各类专业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势态下,我国有近百所的医学类本科院校,这些医学院校无一例外均设有非医学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学、法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其中不乏教育部公布的“最难就业的专业”。由于该类专业较新,这些学生大多是通过调剂进入的,无论从学校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毕业生自身对专业的认识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在接受专业教育过程中,都有学习基础的医学知识的阶段,因此非医学专业在医学院校具有大的医学背景又具有专业性不突出的特点,这是医学院校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评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标准[1],在2015年749万应届毕业生的严峻形势下,此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显突出。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相比医学专业,普遍存在初次就业率较低、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后稳定性较差、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符[2]等情况;此外,大多数非医学专业学生由于实习阶段在医疗机构工作,受此影响在就业过程中缩小了择业范围。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五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3]。如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高等教育存在弊端等种种矛盾,共同造成了当前紧张的就业局面[4]。政府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政府的就业政策并没有向某一个方向倾斜的趋势。因此,进行SWOT分析时不再考虑政府影响。
二、SWOT分析
(一)S(Strengths)―优势
1.整体学风良好。严谨、好学的学习风气是大多数医学院校的特点,受此影响,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耳濡目染也具备了这一特点。与综合性大学的同专业学生相比,他们更具有好学务实的态度,而这一态度在就业过程中一直被用人单位所看重,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背景知识优越。虽然是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但普遍接受了基础医学的课程培养,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相比综合院校相同专业毕业生而言,就业具有更多优势,尤其对于医疗行业。
(二) W(Weaknesses)―劣势
1.综合素质欠佳。在医学院校内,非医学专业在整体上属于边缘学科,非医学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相比医学专业学生缺乏临床医学技术大赛,急救竞赛等实战机会;相对于综合性大学综合素质又略显不足。
2.专业教育不突出。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大多都是新开设专业,学科基础薄弱,在课程设置有待考证。在医学特色方面,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背景不同,基础相对薄弱,对所学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也不足[5] ;在本专业培养过程中,被医学课程占据部分学时,学习内容比较宽泛,特色较不明显;再加上对这些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估还处于初步阶段,很难及时准确地得出教学成果的优劣。
(三) O(Opportunities)―机遇
1.医疗体系的不断壮大。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需要服务于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会越来越多,有医学背景的毕业生在选择此行业时就必然比毫无医学知识即综合性院校的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更占优势,这无疑是未来发展中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发展就业的机遇。
2.培养模式的逐渐转变。自高校扩张以来,越来越多的专业性大学趋于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也开设了非医学专业。在此情况下,此类毕业生群体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其培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四) T(Threats)―挑战
1.课程设置混乱。目前,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混乱,医学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是在非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医学课程,以此来突显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专业特色。但如何合理设置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课程,以及如何处理医学课程与本专业的关系则需要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使其专业知识更加完备扎实,在就业过程中取得优势地位。
2.师资力量薄弱。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都在近年所设,专业设置之后,往往学校短时间内难以引进充足的师资,因此专业教师、尤其学科带头人贫乏。而非医学专业教师也往往出身综合院校,难以兼备医学背景和特色专业。
3.就业信息平台有待完善。学校关于就业信息的主要是通过就业信息网和校园招聘会。现实中大多数医学院校在就业信息网的就业信息大多都是为医学专业学生服务的,招聘单位多为医疗机构,招收的毕业生也仅限医学专业;校园招聘会也多集中在与医学专业,对招聘单位而言医学以外专业似乎综合院校是更好的选择。
4.社会认知度不足。医学院校的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但此类单位对非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小。同时社会对医学院校的认同只是医学专业[6]: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医生已是社会定向思维,非医学专业学生还需要接受社会一段时间的检验与认识,短期内难免有些用人单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另外认为综合院校的毕业可以取代医学院校非医学生[6]:部分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与综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差异也有一定看法,认为同一专业学生在综合性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更能与市场接轨。因此,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受限。
三、讨论与对策
(一)医学院校方面
1.重视能力培养,强化心理辅导。针对非医学专业的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就业见习实习过程中,组织多样化见习实习岗位,综合锻炼毕业生的素质。同时关注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强化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科建设,壮大师资队伍。专门针对非医学专业,学校应投入资金购买教学仪器设备,落实实验室的建设;大力引进新专业的师资及学科带头人,鼓励在职教师深造。通过引进人才、培训人才等手段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使其更适合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就业体系,加强就业指导。首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培训引导学生关注用人单位需求以及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能够很好地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加强自荐材料的制作和求职面试的培训。其次,在不断完善扩大学校就业信息平台的同时,注重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可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收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建立信息平台,将就业信息及时、全面地通知毕业生。
4.提高社会认可,加强校企联合。医学院校还应加大对其非医学专业的宣传力度,常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到校做讲座、开宣讲会;也可与开展校企联合订单班培养模式[7],与某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拓实习基地,以此开拓就业市场,让学生得到多样化的实践锻炼,毕业后定向解决部分学生就业。
(二)非医学专业毕业生方面
1.明确职业定位。在学校教师及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指导下,及早明确个人的职业定位,进行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就业去向,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不要将职业目标局限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拓宽就业渠道,秉承“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心态。
1.1切实转变教学思路
要有效实行医学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必须从转变教学思路做起,所谓“教学实践,理念先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于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就要在医学专业范围内实行医学教学课程改革的讨论和研究,让教师和学员充分理解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主旨思想以及基本内容等。
1.2建立课程改革目标体系
只有确立了医学教学改革目标,才能在改革目标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实际操作。建立新的医学临床教学模式,加强学员的临床技能培训,以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并以综合性的学习评估体系作为考察学员学习成果的基本原则体系,以期建立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估体系。
1.3改革教学课程框架
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的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再按照自身学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建立一定的教育教学模块,形成以PBL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以及课程整合教学等三位一体的全面教学模式。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建立并完善以临床实践、临床实验以及临床见习等为医学课程教育核心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学实践体系。此外,在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框架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要积极建立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学员学习成效的考核评估方法和体系。
1.4教学改革的进程
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必须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试点开始进行改革的尝试,再得到改革可行的试验结果后,再进行大范围地推广。医学教育改革必须要经过小范围地精心研究和论证后,才能进入下一步教学改革的实施阶段。
2.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2.1培养优秀的医学教学的教师队伍
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要从有效培养一批出色的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开始。要帮助医学专业的教师树立先进的医学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学方法,更新学员的学习观念。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员去国外优秀的医学院校进行观摩、实习和考察,学习别人有用的经验;还可以聘请国内国外在医学研究或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医学教育课程改革、PBL教学以及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等医学教育教学专题的指导和特定的学科讲座。
2.2划分医学教育教学模块
实践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将所有的学科课程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方向来进行分类划分,构筑七个不同的教学模块,共同构建成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框架,这个框架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部分部分的内容:公共基础学科模块、人文社会模块、临床医学实践模块、健康与卫生模块、生物医学模块、科学实验模块以及临床医学技能模块等。
2.3PBL教学法的实行
(1)PBL教学法的实行,要从医学教学案例的编写开始。新课程标准下,医学案例一般要由基础理论教室、临床教室等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医学案例的编写。编写案例时要重点注意案例问题的设置要包含对问题中隐性专业知识的考察、对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考察、对精确知识点的细分考察等。医学案例的编写要注意融入常规的医学法律内容、医学伦理内容以及预防医学内容等知识要点。
(2)医学案例的讲解和讨论,要按照案例所配备的教师讲解标准、学员学习指南等,这种对师生的指南主要规定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案例讨论目的、讨论步骤、具体的讨论内容。讨论要求等。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讨论,有利于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
3.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
每个案例的讨论次数要有一定的规定,一般都在2~3次左右,每个案例的课堂讨论课时一般有4个课时。讨论的开展需要有专人负责课堂讨论的主持和讨论总结工作,还要对讨论的过程和总结进行认真记录,课后打印或上传至电子稿,分发给各位学员,方便学员在课后进行课堂教学的巩固以及课后查阅文献资料等。
康复医学专业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医学类独立学院;教育改革;存在问题;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对于独立学院的医学教育也提出了众多的要求,医学类独立学院作为培养专业医学人才的摇篮,对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目前医学院教育改革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教学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未能更好地适应医学行业发展的需要。今后医学类独立学院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一现状,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一、医学类独立学院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类独立学院教育改革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改革进程比较缓慢,难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医院工作改革的需要,医学类独立学院的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医学类独立学院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缺乏先进性
目前大多数的医学类独立学院教育观念缺少先进性,仅仅是重视学生的医学知识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医学院教学中大多数只重视单学科教学,忽视了多学科的综合教学。由于医学院教学中教学观念的不完善,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一些学生难以适应当前医院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当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中仅仅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忽视了医学院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医学专业由于其特殊性,学生存在众多的学习和就业压力,作为一名医生不仅仅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医德。刚刚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更加鲜明地反映出作为医学院的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医德才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高校改革中还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这一目标,随着医院改革对医生素质要求的提高,医学院的教学培养目标也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教学方式落后
医学院教学方式仍然是采取比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学生未能对知识进行自己的思考,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体性未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一些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性,但是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地锻炼,出现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脱节的现象。
二、医学类独立学院教育改革建议
医学类独立学院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学校,需要作出重要的调整,更好地适应当前医学改革需要,提高医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医院改革的进行,对于当前医院工作者提出了众多的要求,医学类独立学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一)确立相对完善的培养目标
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医学院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当前医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医学类独立学院教学中需要确立相对完善的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院学生,不仅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确保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独立学院医学改革中需要充分重视这一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学生,为今后的医学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加快医学院学科专业建设
虽然我国当前的医学院校不断增加,但是医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并不理想,一些学校往往缺少自己独立的学科专业。在今后的医学类独立学院教育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学科专业建设,各院校需要建立自己的优势学科,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医院改革的需要。完善医学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不仅仅是医学院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由于医学专业学科门类比较复杂,各学校需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学科专业门类,充分发挥本学校的优势,在发展优势学科的同时兼顾其他学科,促进医学院的全面发展。
(三)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
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要求。今后医学类独立学院教育改革中需要充分重视和落实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一方面需要落实学生的实习工作,当前医学院都已经落实了学生的实习工作,但是对于学生实习中的指导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需要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中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习水平,能够真正在临床实习中获得相关的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重视教学中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重视学生的实验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医学专业的教学评估方式需要做出合理的调整,改善以往仅仅是理论考试的方式,可以通过对学生建立相应的导师制度,组织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为今后医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医学院还需要不断重视和提高医学教学人员的素质,当前一些医学院会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经验,在医院请一些专家和教授为学生讲课,但是由于实际的教学和医院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今后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医院教授和教学内容的协调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使学生学到知识。
三、结语
随着医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医务工作者的素质要求逐渐提高。医学类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学校,对于医务工作者的教育工作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今后医学类独立学院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合理设置相应的医学课程,通过加强学生的实践和临床实习工作,提高学生的医学经验,为今后的医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医学类独立学院教育改革不仅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医院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靳国庆,孙立海,赵新雅.关于深化我省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5)
随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营养及膳食对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的有益作用日益凸显,因此,需要专业的队伍进行营养及膳食指导工作。目前,营养师、社区全科医生、广大临床一线大夫是主力军。然而,我国营养学专业虽然在解放前就有开设,但期间两次受专业调整而中断。我国医学类院校中,营养学本科教育程度不一,尤其是临床等专业学生的营养学教学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对我国医学院校营养学本科教育现状的梳理,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与同道们共议。
一、我国营养学本科教育的历史回顾
从1922年开始,燕京大学在家政系下开设营养专业,几乎与国际同步;之后不少大学在家政系下设有营养专业,必修课程有生物学、化学、食物学、营养学、营养治疗学等,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士,其主要方向是培养营养师。如燕京大学每年选送1―5名优秀毕业生,定向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一年,学习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及管理学,之后获得营养师职称;从1934年到1951年间,北京协和医院间断培养了41名营养师[1],其他各大学营养专业的毕业生为数不多,毕业后多在全国各大医院中主持营养科工作。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家政系被撤销,营养师的正规培训自此中断。后期,大学课程中涉及营养部分的教学主要由卫生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或卫生学教研室承担,但教学时数极少。
直至上世纪70年代,随着肠内、肠外营养的兴起,营养学教学重新受到重视。卫生部与教育部于1985年协调修订了医学专业目录,在临床医学(二级专业)下设立有医学营养(三级专业)。中山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青岛医学院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所院校相继成立了医学院营养学系,并招收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为临床营养医师,学制五年[2]。各院校大多设有基础营养、临床营养、食品卫生与食品毒理、营养生化、营养检验、食品科学等课程,并有专业的生产实习,这期间各校约有毕业生1500余人,毕业后主要在全国各医院的营养科室或其他临床科室、高校、卫生防疫部门等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然而到了1995年,因为医学专业目录调整,取消了三级专业,将医学营养学归并到临床医学专业中,不再单独招生。
与此同时,部分医学院校在卫生二级专业下设置了相应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三级专业,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江西医学院等。与上述情况相同,于1995年前后因三级专业的取消而分别停止招生。这期间总共培养毕业生约300―500人,满足了当时卫生防疫机构或食品企业对于公共营养师的需要[1]。
二、我国医学院校营养学本科教育的目前现状
从1995年至今,我国大多医学院校是在五年制的临床医学、护理、全科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中开展营养学教学,基本没有在医学专业下开设营养学专业培养。从2004年开始,部分医学院校开始开展非医学学位的营养学专业教育,主要是四年制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
(一)五年制专业的营养学本科教育
在临床相关专业(临床、影像、口腔等)的本科教学中,目前大多医学院校没有开设独立的营养学课程,一般在《预防医学》或《卫生学》的课程中系统地讲授营养学知识[3]。以我校为例,临床相关专业学生主要在《卫生学》的课程中,以章节的形式学习基础营养、公共营养、常见慢性疾病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内容,根据临床专业各方向不同,学时为15―24学时不等,大多为理论课,实验课时占3―6学时或不安排,课程主要由公共卫生学院教师承担;涉及临床营养的知识主要在各临床课程中讲授,大多由临床医生承担。
护理、全科专业一般开设有独立的《临床营养学》课程,并且有不少院校设置为必修课。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营养、医院膳食和常见疾病营养。如我校护理专业,这门课的学时为27个,理论21学时,实验6学时,课程讲授由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和临床医护人员共同承担。
预防医学专业中,中山医科大学作为曾经开设过营养学专业的院校,目前仍每年从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招生中分向培养营养学方向的学生,其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可在第三学年自由选择营养学、妇幼卫生学和卫生管理学之一作为专业方向。其他大多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没有设置营养学方向,主要是通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门必修课程的系统讲授,一般学时为60―80学时不等,其教学内容一般以基础营养、人群营养、公共营养和食品安全为主,临床营养分配的课时较少或不开展课堂教学。
(二)四年制专业的营养学本科教育
目前医药类高校培养的营养相关专业人才主要是四年制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04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医药类院校招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中国药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和我校为首批的三所医药类高校。截止本次统计,已有12所医药院校可以招收该专业的本科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科交叉性很强,涉及理、工、农、医和管理等学科门类,医药类高校多是侧重与人类健康和医学关系更密切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医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学科特长,不同于工科院校以食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基础知识为主,农业大学以动植物生产、食品工艺、环境科学为主。我校从2004年招收第一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I的本科生开始,课程设置中就安排有系统的医学基础课和预防医学课程,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借此学生能更好地从促进人体健康的角度,树立对饮食与健康的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估,学习和实践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4]。我校该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外,在四年级的第一学期要完成临床营养学课程的学习。临床营养学理论教学由学科系老师和附院营养科资深医师共同完成,并在附属医院见习、学习和了解。
另一??学制为四年的本科专业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设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实际上该校曾于1985年至1995年招收过五年制医学营养专业的本科生,当时因教育部调整专业而停招。该校自2004年开始重新招收该专业,但学制改为四年,授予的是理学士学位。目前该专业主修营养学、食品学和食品卫生学等基本课程,同时开设医学基础、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大部分毕业生在医院营养科、疾病控制中心、食品监督所、营养与食品相关公司、营养研究机构等工作。该专业还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例如从2010年开始,该专业学生在交大完成前两年的课程后,可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继续后两年的专业学习,最终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双理学学士学位。
三、我国医学院校营养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营养相关疾病发生率的快速上升,无论是广大居民,还是专业人员对营养知识的需求都日渐增长,而作为专业的营养医师,更需要学科路径清晰、资质认定公认的专业培养[5]。然而,我国医学院校的营养学本科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需求增加,营养学本科教育有待加强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因,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也在快速增加,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虽然我国成年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整体仍处在一个较低的知晓水平,而知晓膳食指南的人群在营养知识、膳食及营养素摄入等方面均优于不知晓的人群[6]。从整体看,广大居民需要科学的营养知识来防病治病,而遍布社区卫生服务点的全科医师正是这些正确知识的传播者,其自身更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营养知识。
另一方面随着营养风险评估和营养支持在临床中的应用加深,国际上一致认为广大临床医师需要更专业的临床营养知识储备[7]。厉芳红等[8]通过对在校临床学生与临床医务工作者营养知识及需求情况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临床营养学对临床工作有帮助,但不熟悉临床营养学的评价方法;过半数的临床医务人员认为在校所学营养知识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我们从前述教育现状可以明显看出,营养教学工作在我国多数院校临床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中是一个薄弱环节,未引起足够重视。虽然营养学知识在预防医学课程中有系统讲授,但由于学时较少,只能讲授营养基本知识,营养学的重要进展无法展开深入;临床营养知识多是零散教学,无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且学时不固定。护理、全科专业虽开设有独立的营养学课程,但也存在着课时偏少、缺乏实践的问题。在校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营养知识的缺乏势必对以后的临床医疗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故应从教学课时、教学手段和增加实践等多方面共同改进,加强在校医学生营养知识的学习。
(二)营养医师缺口大,专业资质认定有待进一步推动
随着对营养观念的转变,营养在临床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专业营养医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强。2011年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医院应设营养科(室),并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厨师、护理员等)营养专业人员,其中营养医师占专业人员的比例不少于50%,临床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不少于1∶200。
然而目前培养营养学专业人才的专业主要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虽经过营养学的系统学习,但因不具备医学学位而无法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继而在临床上仅能以技师的身份参与工作,也不能在社区以全科医师的身份开展工作。现阶段临床上的营养医师大多都是临床等专业学生,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后经过在营养工作岗位上的继续教育而培养出来的,存在着专业基础不牢且培养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一些医药院校相继开设了一些新的专业,其中很多是非医学专业,如管理、英语、信息、法学等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其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有某些相关,毕业后服务于医疗机构,工作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因此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必须学习一些医学知识。由于学时的限制及要求层次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在这些专业开设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将基础医学知识放在一本书内作介绍和讲授。该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将各门课进行较好地融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了解生理现象和疾病状态下的病理变化;了解致病因子与机体防病机制的相互关系,这些涵盖广泛的基础医学知识,将对所从事的医药卫生相关行业的工作,发挥重要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作用。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太多、难于把握其难易度。基础医学概论涉及的内容很多也比较复杂,几乎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其教学模式往往有两种:一是分系统讲解,将各系统的基础内容衔接在一起进行讲解;另一种是分学科进行讲解,即按教材编写顺序由相关教研室轮流讲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无论那种模式讲解,都会出现教学内容多,跨度大,而教学时数有限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深浅度、各门学科之间很难衔接。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让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用得上,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较困难的问题。
2.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各环节普遍存在脱节。目前,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基础医学概论虽然有专门教材,但基本都是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简单拼凑和压缩,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基础医学概论的授课教师也是各门课程相关教师的轮流授课,无专职教师,专门成立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的很少,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各门课程的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也不能很好的协调统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节,实验教学不能与理论教学完美匹配,教师强调理论授课,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整个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知识脱节或重复,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趣味性,不易理解和教学质量不高的共性弊病。
3.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的重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医学法事、英语等这些以文科学生为主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对医学的学习及接受能力较理科学生差。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等信息反馈了解到,学生对该门课程较感兴趣,但由于内容繁多,脱节严重,理解困难,自认为与自身专业相关性低等原因,慢慢的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等现象。
4.学生存在学习方法上的误区。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概论时,往往会有学习方法上的误区。这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客观上该课程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较抽象,有些内容是一些微观的知识,如细胞学、细菌学、病毒学的内容等,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内容涉及一些较复杂的机制,如休克的发病机制、免疫应答等,学生很难理解;主观上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不适应,因而有些学生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些学生太注意一些局部的细节,而忽视对整体的把握,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对策及建议
1.整合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对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全盘把握,对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到恰当的联系和衔接,并且对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大胆调整,科学整合,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以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融合、优化课程内容[1]。力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适用性,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注重相关学科教学的协同效应,避免重复,更不能前后矛盾,并依此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2.突出专业针对性,采用器官系统教学法。应认真研究非医学专业,突出专业针对性,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非医学专业课程体系。针对内容多而时数偏少的特点,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确定了以分器官系统教学,实施“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首先,分器官系统教学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使授课更加生动、丰富,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其次,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有利于学生构建较完善的医学知识结构及临床思维的形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根本。
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课程依据教学内容,打破或淡化实验的学科界限,精选实验内容,以形态学实验室和机能学实验室为依托,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策划好实验设计,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既要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又要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实验,优先考虑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计,并作为学生评价和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
4.编写和选用实用型教材。2005年,以我校石增立教授为主编的基础医学概论教材[2]出版。在此期间也有一些教材出版[3],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内容重叠、缺乏整体联系的问题。教材应充分考虑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性,紧紧围绕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力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力求简明扼要、循序渐进,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近期,我们将对该教材进行改版,分器官系统进行编写,力求做到整体优化、简明扼要、联系紧密、衔接流畅、重点突出,适用性强,并尽快编写配套的实验指导教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基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