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海外市场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外市场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外市场策略

第1篇: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营 风险管理 策略研究

一、资源型企业的定义

资源型企业是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指通过开采和投入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主要有采掘企业、矿山企业、矿业企业等。狭义的资源型企业仅指在作为自然资源重要类型的矿产资源领域运作的企业。广义的资源型企业涉及了所有自然资源领域,从这个角度出发,资源型企业即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进而包括自然资源加工及后续工序,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存在的自然条件,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企业。

资源类企业的特点,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资源型企业特征特别明显,在这些特征中也蕴含着企业资源型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对象的有限性和生产的时限性

矿产资源是资源型企业的主要生产对象,资源型企业的生存时限决定于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开采程度,这是因为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直接影响着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

(二)先期开发性投入大

实践证明,目前企业矿产资源勘探难度比较大,费用比较高。当资源型企业退出市场时,其设备具有极高的专用性,无法用作其他生产用途,所起企业管理层很难做出退出市场的抉择。另外,资源型企业的投资回收期通常都比较长,这增加了企业进入市场的困难程度,两种因素汇聚在在一起令其相对于其他行业企业来说投资风险变得更大。3、资源的金融特征。整个资源运作过程要受到时空限制及自然条件的影响。资源的供应和消费必须保持实物数量的平衡,资源实物性地存在和发展效用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但资源业也往往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成功的金融运作是资源业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因此,资源就具有了明显的金融特征。

二、资源型企业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及应对策略

一般的加工型企业会从国内市场获取一定的原材料或国外向市场出售物品,这些原材料具有很强的相互替代性,较容易获得,向国外市场出售的物品也可以向国内市场进行销售。而对于资源型企业而言,国外是其获取原始矿产的主要来源,而且资源的获得除需大量投入外,还面临大量市场风险。

(一)价格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影响资源价格的因素极其复杂,自然灾害、气候条件、经济发展、人口数量、资源储量、金融操作、环境政策、政治因素等,都会极大的影响资源的价格。

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是防范价格风险的成熟的技术性方法。企业合理利用期货市场,不仅可以获取原材料市场未来的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出战略决策,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地方,这样企业同时控制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益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汇率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一般来讲,企业在开展境外投资业务时会受本国和所在国货币币值变动的影响,对涉及国外业务的资源型跨国企业来讲,如果经营国的货币相对于本国的货币币值下降,资源型企业所涉及的国外的业务可能会遭受到贬值的风险。另外,资源型企业面临的另一种可能的风险是经营国政府将其货币进行冻结,使之不能迅速转换成企业的本国货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资源型企业在境外进行投资时,货币之间的转换受到限制,资源型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将会显著提高。

汇率风险的防范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提高资源型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和技巧,建立健全控制汇率风险的体制和机制。资源型企业控制汇率风险的前提是增强规避风险的意识,这需要建立外汇风险管理的报警机制。成立全面的汇率风险控制与管理部门,增强汇率风险识别能力,并使企业不断调整各项支出和投资,抵抗汇率经常变动所带来的损失。成立专业的汇率风险管控部门,招募专业对应的汇率风险管控人员来预防控制汇率波动风险。研究并分析汇率变动的走势,详细调查企业各个部门经营中所涉及到的交易国家、交易币种、历史汇率波动情况,深入研究汇率风险管理控制的策略与方法,向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提出汇率风险管理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总结经营过程中处理汇率风险所遇到的经验和教训。②合理使用汇率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法,使用外汇市场的各种交易工具来防范和对冲汇率风险。汇率风险的管理控制方法可以划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使用财务手段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外部管理通过一些金融衍生工具来避免损失。大部分资源型企业选择同时运用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方法,可是因为外部管理具有应用范围较广、应用较为灵活、规避汇率风险的成效显著等优势,故而在汇率风险管理控制的体系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资源型企业的现实情况是根据企业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汇率风险管理控制方法,通过充分利用外汇市场上的各种风险规避工具,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汇率风险管理体制。

第2篇: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针对云计算时代的安全需求,3月27日,东软集团了基于云计算应用的交付安全网关(ADSG)、下一代应用防火墙(NISG-NG)、高性能防火墙(FW-ROCKET)等9款网络安全新产品,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打出了组合拳。

组合产品保驾网络安全

“在所有关于云技术的理念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安全,即云安全怎样处理,包括云端、不同设备之间、虚拟机之间的安全。”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产品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巴连标认为,“对于云的安全防护,不应该用传统的方法,对某部手机或某台网络设备进行网络控制,要形成一个云的保护理念,形成统一的防护层。”这正是东软之所以同时推出九大产品,从各个层面保护网络安全的原因。

据东软介绍,此次的东软NetEye应用交付安全网关(ADSG)产品,是部署在云的边界、解决云安全问题的信息安全产品,它支持多种云计算平台,可采用企业部署、IaaS提供商部署、应用部署、订阅部署和云部署等五种部署模式。NetEye下一代应用防火墙(NISG-NG)着眼于应用层的防护和优化应用流量,采用基于NEL核心技术的入侵检测和世界领先的云安全技术,具备更细粒度的应用层安全控制。NetEye Rocket系列高性能防火墙产品集防火墙、VPN、DoS/DDoS攻击防御、入侵防御、防病毒、反垃圾邮件、URL过滤、应用协议识别与控制等多项尖端安全技术于一身,并且具有万兆的吞吐量,能满足大型企业、教育网络等用户的安全需求。

除了以上三款产品外,东软同时的还包括东软NetEye数据库统一访问控制系统、统一身份管控系统、安全审计堡垒机、上网管理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应用安全集成网关攻击等系列新品。

针对防火墙和UTM的概念和界限越来越模糊,在防火墙方面有16年开发经验的东软坚持走高端专业化防火墙的道路,其新的下一代防火墙产品也与这一思路相一致――用FPGA芯片技术做硬件的网络带宽加速,通过软件和硬件的优化提升防火墙的性能。“UTM会逐渐淡出市场,被下一代防火墙取代。未来东软的防火墙将坚持更深入、更快和更专业的发展思路。”东软网络安全产品营销中心总经理赵鑫龙表示:“与其他安全厂商在下一代防火墙方面的做法不同,东软将专业的防火墙硬件和UTM的多核软件叠加在一起,以满足用L2-L7层的所有安全防护、检测和性能的需求。”

目前,东软NetEye应用交付安全网关(ADSG)已经在通过亚马逊服务平台向国外的用户提供服务。现在,通过亚马逊平台让用户租用自己的解决方案的模式,在国外的安全厂商之间逐渐流行起来,赛门铁克、Check Point的云解决方案通过亚马逊云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赵鑫龙称是因为鉴于国内安全厂商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状况,东软将市场拓展的重点转向了海外市场。

重点拓展海外市场

在市场策略方面,东软将其客户分为三类:一是针对存储量要求高的专业级用户,例如通信行业用户,强调绿色节能,通过软硬件的优化降低能耗;二是在中低端市场主推UTM产品,提供小而全但性能不高的综合防护产品;三是针对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高端市场,依靠多核硬件加软件,提供具有足够性能和检测深度的综合防护解决方案。

第3篇: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中国家电行业最艰难时刻已经到来。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经济危机削弱消费信心、竞争激烈导致利润下滑,从来没有一刻,中国这几大家电巨头感觉到如此萧萧寒意。在2009年来势汹汹的危机困境中,家电巨头们开始进行不同方式的突围——创维将宝押在家电下乡的内需工程之上,长虹继续推进“大家电”的整合策略,而TCL除了进军家电下乡工程外,更是将眼光瞄准了亚运营销,期望通过体育营销的策略,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海外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第二轮的海外营销潮流到来

3月11日,由亚奥理事会、广州亚组委联合主办的大型迎亚运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亚洲之路”在科威特正式启航。启航仪式上,广州2010年亚运会合作伙伴、“亚洲之路”主要赞助商之一TCL集团向亚奥理事会和广州亚组委赠送了多媒体和空调科技产品,用于装备重访“海上丝绸之路”的 “阔阔真公主号”海船。

为这次亚运营销,TCL投入了巨大的资源:赞助费用超过8000万,并必须拿出2-3倍的费用来进行宣传推广。TCL如此看重亚运营销有深刻的现实背景:亚运营销是奥运之后,中国最重大社会公共体育赛事,具有极高的关注力价值。其次,亚运是在广州举办,而TCL是广东的企业,两者的文化与风格具有很高的吻合度,同时亚洲市场也是TCL海外市场的重点,所以以亚运为营销平台,扩大品牌在亚洲的影响力,提升消费者的认知度,这正是TCL看重此次亚运营销的原因。

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家电企业一直进行海外营销以及市场拓展的尝试,在进军欧盟、美国市场方面,也正在积累经验。在这10年中,“走出去”的口号虽然被企业高喊,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企业都能真正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有些企业在“走出去”之初雄心勃勃,未几就知难而退、浅尝辄止、甚至一败涂地。

而从2008年开始,中国家电企业开始了第二轮的海外营销的新浪潮,康佳、海信、长虹通过海外设厂、建立更多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拓展。而国际化步伐最早的TCL选择了亚运营销的方式,对亚洲市场进行全面进军。集中资源发展重点海外市场,让TCL品牌业务首先在主要新兴国家市场建立起竞争优势,应该成是TCL集团2009年海外市场策略的最重要部分。

广州2010年亚运会和“亚洲之路”大型路演活动无疑给TCL旗下各相关产业创造了难得的海外营销平台和发展机会。

三星的成功能否被复制

借助国际化的体育赛事一举成名的韩国三星电子一直诸多中国企业的学习标杆。

原本默默无闻的三星电子,在赞助奥运会开始国际化的体育营销之后,知名度、美誉度、市场份额、品牌价值上均取得了巨大提升,跻身世界一流品牌行列。

赞助1988年汉城奥运会当年,三星收入增长27%,其后三四年间均保持高速增长;1997年三星电子花费5000万美元成为TOP赞助商,2000年悉尼奥运会当年其收入大增36%;2004年三星电子继续赞助TOP,当年收入增长26%。

无数中国电子消费企业期望能够成为下一个三星——借助国际化的体育营销平台,迅速拉升知名度与影响力,实现跳跃性的增长,这是联想的梦想,也是TCL的目标。

当然,三星的成功绝不仅仅靠奥运营销。如果三星没有过硬的研发设计能力,没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没有团队的合作和睿智的指挥者,没有合理的均衡体制作为牢固的基础,也没有借助国际体育赛事快速崛起的可能。

在过去十年时间,TCL一直通过体育营销的策略迅速提升知名度:1996年,TCL与时处低谷的中国女排的合作,成立TCL郎平排球基金会;1998年,TCL赞助了中国排球协会。2002年开始,TCL连续4届赞助高尔夫欧巡赛。

随着国际化进程,TCL的体育赞助范围也扩大到了海外:在澳大利亚TCL赞助当地热门的赛马、棒球和橄榄球赛;在泰国,分别赞助围棋比赛和06年男足世界杯赛事转播;在印度,TCL成为板球比赛赞助商。2007年,TCL正式赞助中国国家女子网球队,成为TCL国家女子网球队首席赞助商,并组织以“网动生活 网动08”为主题的一系列推广活动。2008年11月,TCL赞助广州亚运会,成为广州2010年亚运会合作伙伴。

在中国家电行业中,TCL是对体育营销投入最多的公司——三星同样是韩国消费电子行业中对体育营销投入资源最多的企业。体育营销给TCL所带来益处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中国家电企业中,TCL是海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家电品牌之一,自2005年起,海外营业收入超过中国本土市场营业收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体育营销策略助TCL向着成为中国三星的梦想不断迈进,虽然中间还有不小的距离要跨越。

中国企业体育营销之路应该如何走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中国企业的体育营销热情点燃了到最高点。中国企业体育营销热,称是上中国企业营销方式的一种转变,也是中国企业迈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然而,中国企业对体育营销的尝试也并非每每成功。2004年的一场“龙马之战”——七匹狼公司花了400万元的赞助费以换取皇马足球队能够穿上自己品牌的衣服,但最后还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而与七匹狼一样的中国企业,在体育营销中吃亏的情况屡屡可见。

对于奥运营销战略,三星电子的看法是不要期待一次奥运就能把品牌提升到什么程度。奥运会的赞助应该是跟品牌的长期策略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应在一个长期的品牌策略指导之下或者是作为支撑之下,来开展这个与奥运相关的活动,而不是为了奥运而奥运,赞助奥运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方向,但不是最终目的,它应该只是一种手段。

第4篇: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三星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手机部门的销售额、利润和出货量都大幅衰减,甚至降到了2009年推出Android智能手机之前的水平。三星手机部门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受到中国手机品牌的严重冲击。并且这个仅仅是Q3的统计,以市场的实际情形分析,预计到Q4其高端Galaxy S5和Note 4将会受到iPhone 6/6 Plus更大的打压,其整体业绩很可能会进一步下滑。就于这样的情况三星现在也被迫调整市场策略,降低产品售价以应对来自中国品牌的挑战。不过降低售价也会进一步降低三星产品的利润水平,如果三星想要继续维持现有的利润水平,必须进一步的降低成本。三星决定在明年缩减30%新品数量,这样以降低手机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成本,并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重点产品,推行精品策略。三星虽然依然维持在第三位置,但其影响力和用户口碑方面的下降已成事实。

和三星境地类似的还有索尼,之前甚至一度有传言索尼计划退出中国市场,虽然这被证实是谣言,但也不可否认索尼手机在中国地区的规模将大幅收缩,不再为中国市场研发单独的产品。虽然收缩,但我们认为这样的策略其实更为务实。因为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是成熟市场,用户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与欧美日发达国家并无大的区别。将中国消费者与海外消费者相同对待才是正确的经营之道,我们期待索尼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再次崛起。

OPPO在最近一个月了N3和R5两款手机,虽然两者在配置上并无亮点,售价也颇贵,但却都有独特的卖点:N3主打1600万电动旋转摄像头,试图吸引自拍用户,而R5则做到极致轻薄,厚度仅为4.85mm,是至今世界最薄的智能手机。这样的两个产品充分体现了OPPO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这一点也在本月排行的创新指数和技术指数上有所表现。这样的产品虽然不一定有太高的出货量,但对于有自拍需求和注重产品工业设计的用户而言,还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单品的售价较高,使得OPPO在出货量不用太高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丰厚利润,这样的商业策略也使得OPPO在运营策略上得分较高。OPPO在本月排行的位次大幅提升,成功超越vivo、酷派、魅族和小米,位列三星之后位列第四位。

除开OPPO,魅族在本月了其新旗舰MX4 Pro,无论是配置和价格都诚意满满:其采用20nm先进工艺的三星Exynos 5430处理器,2K分辨率屏幕,2070万像素摄像头,压感式指纹识别,ES9018 DAC/OPA1612运放的音频电路,这些配置和功能使得MX4 Pro在大多方面都可以代表国产手机的最高水平,同时其售价仅2499元起,在价格方面同样很具竞争力。目前魅族已经完成了手机市场主流和高端产品的布局,稍后其很可能会推出千元级的产品,使得其产品线能够更为全面的覆盖不同价格区间的市场。魅族MX4 Pro的推出使得魅族能够维持住了之前的评分,但是由于OPPO的反超,其排名还是下降一位。

vivo是在新品爆发之前的前夕,现在属于预热阶段,近期举措预示其将重新推行一款新的发烧音乐手机,并且厚度仅为4.75mm,将超越OPPO R3再次刷新世界最薄智能手机的记录。这样的预热宣传吊足了用户的口味,使得用户期待度爆满。现在vivo在营销策略方面更显老练,这方面的进步使得其在运营策略方面得分上升,综合总分也达8分,暂居OPPO之下。

酷派在拆分为分别针对运营商、零售和互联网渠道的三大品牌之后,又进一步针对年轻用户群体推出了全新品牌ivvi,ivvi产品线的产品设计更为时尚,能够更好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喜好和需求。这样的进一步品牌细分策略,使得酷派能够更快速度的响应,更为全面的覆盖目标消费群体。ivvi希望明年预计达到400万部的销售目标,2016年增长到700万部,再过一年则达到1000万部和100亿元的销售额。当然这样的细分策略是否成功,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市场和时间的考验。酷派在本月的得分并无变化,现在的市场策略调整产生的影响可能在后期才会逐步体现。

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雷军提及未来5-10年,小米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而苹果公司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则认为easy to say,说起来容易,但是做就不那么简单了。雷军称,小米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用接近成本价的方式销售硬件,而后用这个来架构一个移动互联网平台,并且再在上面做增值服务。从目前看小米这样的商业模式十分成功,其在短短的四年间,就从零做到世界手机出货量第三。不过现在小米也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在其模式被华为、中兴、酷派这些其他厂商习得之后,反过来又对于小米自身造成冲击。迫于这些厂商的竞争压力,使得小米更多依靠入门级的红米支撑出货,产品的平均售价和利润率大不如前;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对于小米而言已经接近饱和,小米亟待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不过小米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南亚和东南亚,而几乎没有进军欧美发达国家。原因在于小米缺乏核心专利积累,过于依赖高通的交叉专利保护,小米如果想要扩展欧美市场,专利墙将会成为新的阻碍。

此外小米现在在芯片供应链上也出现危机,之前红米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得益于联发科处理器的高性价比,但现在小米的芯片供应被高通把持,新品供应被刻意押后。而与之前合作紧密的联发科合作也传出裂痕,传言联发科将中断和小米的合作,虽然后来联发科做出了辟谣,但含糊其辞的解释反而越抹越黑,进一步提升了这个传言的可信度。由于芯片供应链出现问题,导致小米产品迭代速度慢于竞争对手,产品的性价比也大不如前,直接导致小米产品的竞争力下降,这对于小米而言同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小米在本期排行得分并无变化。

第5篇: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关键词】进出口现状电影产业贸易模式比较优势偏好相似

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不含农村市场)达到43.41亿元,较2007年增长10.14亿元,增幅达30.48%。加上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含票房收入)25.28亿元和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广告收入15.64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到84.33亿元,比2007年增长17.07亿元,增幅达25.38%,创下了辉煌的历史新高(中国电影网,2009)。从数字上看,中国电影产业的确取得非常快的进步,国产电影的出口收入甚至超过进口影片在国内的票房,但是如果将其换算成美元,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如一部美国电影的国内票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跨国化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影视产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力已经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目前美、英、日等国家的影视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而我国国产电影的全年总产值换算成一个企业的年产值都不会排入世界500强,所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仅1%,虽然票房收入在全球市场由2002年的0.5%上升到了2006年的1.3%,但所占份额仍是微乎其微,与美国等影视强国的差距甚远。

一、我国电影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进出口贸易差额分析

如表1所示,2007年,我国电影、音像出口3.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3倍:进口1.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实现顺差1.6亿美元。2000-2007年期间,我国电影、音像出口年均增长61%,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仍仅为0.26%:电影、音像进口年均增长22.4%,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始终在0.1%-0.2%之间波动,变化不大。虽然在2006年从逆差转为顺差,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是我国电影最主要的出口地区,然而香港与大陆近几年来电影合作非常密切。一些大型、知名的电影产品已经很难区分地域,如将此因素排除,中国电影进出口差额应还是处于逆差。

(二)对外贸易国别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电影、音像出口市场仍然集中在美国和中国香港,两者占比分别为1/3以上和1/4以上。进口方面,中国香港代替欧盟成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其次为美国,欧盟和东盟分列第三和第四,电影、音像顺差主要来自美国和韩国。2007年中国电影、音像出口市场仍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美国和瑞士,三者占比超过了80%:进口方面,美国取代中国香港成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其次是欧盟和中国香港,电影、音像顺差主要来自中国香港、瑞士和美国。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电影产品的非中文出口地主要是以欧美为主,不是以与中华文化相近的亚洲市场为主。

(三)行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7到2007年,我国电影和音像的出口总值从0.44亿美元增长到1.6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几乎为零上升到0.3%,在整个服务贸易十二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一,其行业竞争指数(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lvePower lndex。即TC指数),从1997年至2005年均为负数,至2006年也仅为0.08%(如表2所示)。这种局面不仅与中国稳居世界第二的贸易大国身份极不相符,更与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格格不入。

二、我国电影目前对外贸易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生产和文化产品贸易实践基本是以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各国在生产产品时要根据自己国家的资源优势进行生产,然后各国再进行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这个理论对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电影产品的消费是具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一旦与接受地区的欣赏习惯产生差距,“文化贴现”将使欣赏和接受活动失败。所以比较优势理论只考虑商品之间的生产会因为投入要素区别产生的差异来指导国家间的电影贸易,而忽略了电影产品的消费的特征,无法促进我国电影产业达到贸易扩大的局面,反而会因为出口类型单一、海外市场定位不清等限制电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问题。

(一)出口电影产品类型单一、缺乏创新

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中国功夫一直就是比较受欢迎的电影元素,中国电影要想在海外市场获得比较高的回报,功夫是不能少的,2005年,《功夫》、《十面埋伏》、《无极》、《七剑》四部古装功夫影片的海外票房高达157434万元,占到当年全部海外收入的95.4%:而2006年《霍元甲》、《夜宴》、《宝贝计划》、《墨攻》、《无极=》5部功夫题材影片的境外收入达到95794万元,占全年全部海外收入的83%(朱玉卿,2008)。这种出口模式正是利用我国电影产品的比较优势,能够在短时间获得比较大的回报,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电影制作为了迎合海外市场的喜好,蜂拥而上拍摄大量的质量参差不齐的功夫片。对于一个需要良好竞争力的电影产业来说,这是非常不利于中国电影贸易发展的。相比之下,一个有成熟的电影产业机制的国家是不会局限于一、两种类型的电影,在好莱坞电影排行榜上科幻、惊悚、恐怖、灾难、动画、喜剧等类型配套齐全,相对而言,中国电影类型则显得十分的单一,这说明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不强,主要体现就是创新能力是非常不足的。电影产品的创新性就像给各国电影产品打上标签一样,如果一个国家电影产品缺少这样的创新往往很难在世界电影贸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长此以往国际电影市场的更是会失去该国电影产品的新鲜感和认可。

(二)缺乏清晰的国际市场定位

虽然中国电影这几年不乏在海外发展成功的作品,比如《英雄》、《赤壁》等都是很好的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某些西方的思想观念,这样既符合国际市场的观影需求。又能激发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心。的确可以使中国电影获得更多认同。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更多小制作的文艺片都只能在欧美小型院线放映或者只能以音像租赁或电视播放与观众见面。更多的电影出口是通过各种电影节获奖出售版权才能取得相应的海外收入。从总体而言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整体进入了欧洲主流电影市场。一些电影所获得的成功更多是个别现象。而值得注意在亚 洲市场中国电影却有着相对更好的票房和受众,不仅商业大片能在院线及时上映,而且一些表现亲情爱情,节奏舒缓、画面优美的中国文艺片也可以进入主流院线,还可以在音像和电视市场上播放。比如像《那人那山那狗》在国内市场根本没有在院线上映,但是却可以在日本通过艺术院线获得10亿日元(约850万美元)的高票房收入。获得巨大成功。所以,中国电影出口目标市场定位如果不能以文化相近的亚洲市场为主而一直以欧美市场为主,就会使中国电影在产业转型期将失去中国独有的艺术内涵,更有可能将相对容易获得的海外市场拱手与人。

亚洲电影后起之秀韩国就有非常有清晰的海外市场定位,电影出口以亚洲和日本为中心,2005年出口的影片79.4%集中于日本,以商业片居多,而在欧洲地区则主要发行金基德等导演的艺术片。因此中国电影产品需要通过细分市场策略为海外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的观影习惯和审美趣味,才有可能获得更广泛的受众。更大的海外市场。

(三)海外发行渠道单一,盈利能力不足

同时,中国电影贸易目前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比较低,竞争力相对也比较弱,等这些存在的问题与海外发行不力有很大关系。总体而言,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能够吸引国际片商注意,走向国际市场的机会也并不多。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第一,通过电影节,这部分的电影主要是通过在电影节上获奖吸引海外的,这也是中国电影最早能够被国外片商注意的主要原因,不少中国的导演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被世界电影所认可,形成了一定的海外影响力,比如张艺谋、陈凯歌及近年的贾樟柯,第二、通过:“北京放映”这种展映会来宣传并销售中国优秀的电影,“北京放映”作为国内唯一邀请并接待境外电影采购商和国际电影节选片人来华集中选购和选看中国影片的大型国际活动,已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但毕竟这种方式需要外商到中国来选片,时间和地点相对比较局限,而且能够进入展映的电影数量也是有限的。第三、目前最有效也最值得推广的。就是以合拍片为主完全按照国际上流行的商业运作模式进入海外国家主流院线。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放国外(包括港台地区)电影进八中国内地拍片以来,合拍片就成为中国电影进入海外市场的最有效途径,因为大部分合拍电影是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大范围合作模式,因而具有更广阔的拓展前景。很多合拍影片如《集结号》、《投名状》和《梅兰芳》由于这些影片在投拍时已经按其投资结构分割了全球版权,提前进入海外市场,所以能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国际主流电影的放映市场。

但是由于渠道控制和市场经验方面的不足。很多中国影片是以低价卖断版权方式交由国外发行中介企业销售影片,产品出口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虽然海外资金的进入能够帮助影片进入海外市场,但是拍片内容和形式受到限制,更何况海外资金能够投资影片是十分少的,而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一些大型制作,中小型影片通过这种台拍进入海外市场获得成功的并不多见。上述三种渠道都是各有利弊,但是能获得海外资金的大制作相对影片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这样就能参加各种影展并获得政府的推广,这样就使少数电影在这些渠道会重复宣传及营销,占用资源。

(四)中国电影产业本身未形成规模经济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

2007年,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向IMF报告个人、文化、娱乐服务进口数据,总额为294.2亿美元。美国文化贸易出口额为150.43亿,占全球出口贸易的39.7%,为全球第一,进口只有14.4亿美元,占全球的4.9%,居全球第八,文化贸易顺差高达135亿美元,其电影、电视制作及相关的录音带、音乐占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电影产业成为美国获得巨大贸易收入的吸金行业。全世界放映的电影中80%是好莱坞制作的。而美国国内市场上外国电影的市场份额仅为1%,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电影制作在美国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发育成熟的电影国内市场和产业机制,产业规模经济形成了美国电影市场自然的贸易壁垒,同时也形成了电影产业在海外市场的强大国际竞争力。

我国电影产业贸易目前这种模式的也正是因为我国电影产业的规模经济还未形成。无法形成成熟有规模的国内市场,资源、人才和相关的配套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虽有电影制片企业200家左右,但大多数规模较小且不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条件,更没有形成几个在行业内制作能力超群的企业,即便像中影这样的国企其制作能力相对于国际影视大鳄来说仍相距甚远。其次中国院线也存在数量多规模小,跨省院线延伸能力不强,省内院线仍然存在地域垄断的现状。虽然至2008年底,全国院线公司范围内新增影院118家,总数达到1545家,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但以美国的3.6万块银幕作参照,中国应该有十几万块银幕才能达到人均需求,而且电影院线的设立过于集中在繁华的商业中心,不仅是广大农村,甚至像城市中的大型居民社区、大学校园都变成是电影的盲区,导致市场的严重被分割、院线高票价垄断,一种平民消费的文化变成奢侈品,院线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属于中寡占型和中集中度产业结构(高铖,2007),这样的体制也限制了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因为中国电影产业目前还存在地域限制和行业经营的限制。也不存在一个令其发挥优势的政策环境,所以难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好莱坞电影工业就是~个非常典型的外部规模经济,其地域性非常强,在洛杉矶不大的地区大概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电影制作公司。地方性灵活的专业人才劳动市场和可供短期租赁的设备市场,为这一行业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中国电影制作分布全国不同地区,一段时间各个城市纷纷建设各种影视基地,除了在北京怀柔和浙江横店形成比较大规模,其他地方影视基地根本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也无法获得相应的经济效应,这样就很难形成产业集群和地域性优势,严重地阻碍了行业规模的形成,导致人员分散,资源浪费。综上所叙,中国电影实力还不具备在国际市场有与发达国家抗衡的竞争力,只有电影产业发展完善具备足够的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巴曙松,2005)。

三、我国电影贸易新模式的策略选择

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上数据显示在全球文化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的国家主要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进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所占份额居高不下,而且总是由这几个国家占据前五位位置,仅仅只是位置会稍许变化,2007年在全球文化贸易中排名前二十位的国家出口总额所占比重达到93.7%。进口总额所占比重达到91.6%,几乎已经垄断全球文化贸易。这种出口和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的现象,属于典型的产业内贸易。中国电影要想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大的 市场份额,就必须根据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特性调整贸易发展模式,依据偏好相似理论(staffan B等,1961)制定相应的贸易发展政策。

偏好相似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消费的需求的质和量都会提高,对先进的资本设备需要越高。因此两国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两国间贸易范围可能最大。反之,两国贸易则会存在障碍(李怀亮,2005)。因此,这种产业的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所以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因此根据相似偏好理论确定中国电影贸易模式首要就是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国内市场,然后选择偏好相似的相邻国家进行贸易,逐渐延伸到世界其他国家,并运用多渠道的海外发行了提高产品盈利空间。

(一)实现电影产业的规模经济以加强其国际竞争力

首先,鼓励国内电影公司进行收购或合并,优化并扩大中国电影产业规模。中国电影企业如果能通过兼并或收购。制片企业可以扬长避短,资源可得到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集中观众与市场,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影片的制作和发行效率,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无不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发展而威的。目前政府需要尽快调整政策。提供优惠条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影院建设,采用数字电影技术,降低电影院投资成本。增加中低档电影院数量,不仅仅在大中型城市上推广学生院线、小区院线,而且城镇以及农村更要加大推广流动影院等,让普通大众也能够享受电影娱乐。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把电影放映市场分成高、中、低三层结构分布:积极推广统一品牌、统一供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院线制等电影现代流通方式。以资产或契约联结形式紧密整合,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规模经营,以不同形式进行资本结构改造,并积极探索院线经营规律、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用于创建精品院线。中国电影企业还必须多次整合和发展,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

其次,电影产业的管理部门应认识目前中国影视制作散兵游勇的现状应尽早改善。运用政府的政策推动效应着重发展几个地方的影视制作基地,给予这些地方的影视制作企业以较大政策扶持,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落户该基地,目前北京怀柔及浙江横店已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根据我国自身地域辽阔、文化多元化的特点还可以在西部及南部选择适合地点形成相应的影视制作基地,这样囊括中国东南西北各个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的影视基地形成四大影视基地可以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外部规模经济。

(二)以东亚文化圈为主要海外目标市场促进中国电影的出口

中国电影产业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营造根据地,先要打赢家门口的战争。将中国电影的目标市场分为三部分,首先。亚洲地区和人口应该成为我国影视产品进入国外市场的第一受众目标。先利用文化亲和力,以韩国、日本等亚洲汉文化消费圈为主。然后辐射到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其次是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以及受到华语文化影响的其他人口,这些都是中国电影产品的潜在消费者。最后才是欧美市场,毕竟目前欧美文化是国际市场的主流文化,中国电影想要很快的获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重要的是慢慢的东方文化的渗透,逐渐让他们接受东方式的叙事方式和含蓄的表达。通过目标市场的细分,电影制作时考虑海外市场时以东亚文化圈为主要目标市场,这样的市场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贴现”,更能在保留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拍出国内与国外观众更有共鸣的电影,不仅扩大海外市场,而且也促进中国独有的东方文化类型电影的发展(李怀亮,2003)。

(三)建立多层次的海外发行渠道。学习先进的海外营销模式

要想提高中国影片在海外的能见度,提升知名度,最后走向海外目标市场,这需要提高政府对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的重视和支持,虽然中国政府借鉴国际发行公司的成功经验于2004组建了年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简称“海推”),建立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宣传推广和销售服务的国家级平台,但毕竟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虽然这也是很有效的渠道,但短时间也还不能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政府还是不够的,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电影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海外发行渠道,一些大型的电影制片公司可以通过与国外知名院线联营,利用自己丰富,优秀的影片资源与国外建立分账式发行方式,打破原有的卖断版权的方式,建立自有的营销渠道,提高盈利空间,例如中影集团、华谊兄弟和保利博纳等大型企业都可以建立这样的发行渠道。而其他具有较为明显的文艺色彩的电影则可以继续利用影展和“北京放映”这种方式提高影片的能见度,扩大影响力。进军海外市场。一些大型商业片进入海外市场合拍片依然是不二选择,这种方式已经被证明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海外发行方式。当然需要继续加以利用,多多争取海外资金,成为海外市场的中国电影的领头羊。

同时中国电影需要好好学习的是好莱坞的电影营销模式,这种银幕营销和非银幕营销同时进行、互为支持的营销方法具体表现为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这“五位一体”的营销构架。有资料表明。美国电影业总收入中约20%是从影院的票房收入中获得的,而有约80%则是由非银幕营销所得,也就意味着非银幕营销的成功更能决定电影营销的成功与否。《哈里波特》是好莱坞电影营销的一个成功典型案例,它通过电影的成功人气,在市场上推出与哈里波特有关的一系列衍生商品,如书籍、玩具、游戏、糖果、服装等,这些衍生商品所得的收入远远多于电影的票房的所得。中国电影企业应该从好莱坞的电影营销成功中认识到,单一的票房收入已不再是电影收入的惟一主线。中国电影的营销模式有必要向非票房营销转移。比如《英雄》、《卧虎藏龙》等影片完全可以利用在海外市场比较成功的势头开发出一系列的衍生产品,但是他们没能把握住机会,而目前在日本大获成功的《赤壁》就延续成功势头已经开发出玩偶系列。

第6篇: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结合网络已公开的市场数据和监测数据,以及相关用户群体进行取样调查,分析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智能手机效率增速放缓

(速途研究院制图)

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上看,2011-2013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增量时期,市场销量增长迅速。从2014年始,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增速开始放缓,各大手机厂商也加紧创新销售方式和改变市场策略,开始试水低端机市场或是向海外市场进行扩张,以及加快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生态建设。国产手机在平静之中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小米华为领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速途研究院制图)

在第三季度小米和华为两大手机厂商领跑了中国手机市场,分别占比16.5%和16.1%,小米依旧保持了在中国市场的最大份额,但华为与小米已经相差不大。苹果以12.4%的市场占有率处于市场第三的位置,第三季度iphone6s的为苹果拉动了很多人气。此外OPPO、vivo市场占比分别为9.8%和9.7%,而三星三季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仅为8.9%,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三星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是第一。

2015年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

(速途研究院制图)

在三季度苹果凭借着iphone6s的,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关注度排在了首位,虽然销量并不是很可观。三星在三季度虽然也有新产品推出,但在国内市场似乎并不成功,品牌关注度排在了第二位。华为在三季度表现良好,不仅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国内的热度也持续升温,其后依次是OPPO、联想、小米、魅族等品牌,小米和魅族在本季度的表现并不突出。

三季度新机单品关注度

(速途研究院制图)

在今年的三季度,包括苹果在内的很多智能手机厂商都了手机新品,从关注度上可以看出,iphone6s毫无争议的排在了首位。而在本季度华为品牌开始发力,华为Mate S成为国内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国产手机,小米4c稍逊于华为Mate S,排在第三,魅蓝2排在第四,锤子科技今年的低端手机坚果在关注度上排在了第五。三季度手机会不断,而新品不断的同时,谁能占领市场还尚未可知。

中端机仍是当前主要市场

(速途研究院制图)

在调查用户购买手机时的首要考虑价格区间时发现,1000-3000元的中端手机仍是大部分用户在价格维度上考虑的选机范围,也是当前手机市场的主要手机产品聚集地。此外,用户对于3000-5000元以及5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关注度开始增加,而国内主流的手机厂商也不断开始试水高端机市场,在当前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高端机的利润空间显然更大。

性价比仍是大部分用户购机倾向

(速途研究院制图)

在关于用户购机考虑因素的调查中显示,性价比仍是大部分用户在购机是考虑的主要因素,41.2%用户对于购买手机有理智的消费支出范围。而在智能手机市场繁荣的今天,25.2%的用户在购买手机时已经有明确的品牌倾向,或是谋手机品牌的粉丝。而对于外观和配置的关注度分别占比17.5%和16.1%,手机用户对于外观的在意程度高于配置,不断优化的屏幕、触感、外形、曲线或将是手机创新的另一发力点。

大部分用户手机更换周期为1-2年

(速途研究院制图)

第7篇: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在光进铜退的大背景下,光纤逐渐成为网络连接的主力,国内光纤市场有望迎来大幅增长,光纤熔接机等相关配套产品也将随之进入红利期。光纤熔接作为保证网络传输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光纤应用场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熔接机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光纤熔接机中国市场年销量已超过10万台,熔接机中国市场保持近20%的高速增长。

助力光网 开拓市场

时值2016光博会期间,一诺仪器在深圳成功举办主题为“智熔汇”的新品会,会上重磅了VIEW 1、VIEW 4S、VIEW12M三款熔接机新品,用户可根据自身个性化需求挑选,在中国,一诺仪器与三大运营商以及广电都有合作关系。由于各运营商现阶段市场策略以及网络部署的差异,一诺仪器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一诺一直的愿景是,为中国整个光纤事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在会上,一诺仪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飞表示,在一诺仪器全体员工及各经销商的共同努力下,一诺仪器上半年业绩取得了50%的增长。

而关于经销商最关心的上市问题,一诺仪器来自韩国的马常务表示,在商的支持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司已经计划在2017年一季度IPO上市,预计市值将达到20亿元。

一诺携手商,愿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正如一诺仪器市场技术总监吴超解读会主题“智熔汇”时所表示:智代表创意,智慧设计;熔,代表一诺技艺精干,熔通网络;汇,代表一诺汇聚天下。

据了解,目前一诺仪器在海外市场同样表现突出,与AT&T、SKT、Telefonica等主流运营商都有合作, 2015年,一诺集团的销售额突破了6000万美元。

专注细节 服务创新

“便携、急速、智能”是本次的三款新品最鲜明的特点,吴超介绍,VIEW 1为FTTx专用熔接机型、VIEW4S为干线熔接机、VIEW12M为带状熔接机,均采用V型急速加热炉,可实现急速熔接。另外,以上三款新品均采用扁平化菜单结构,更加智能化,初学者也便于上手。

第8篇: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或者说“走出去工程”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包括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力度、深度、广度都大为加强。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后,好莱坞大片以强势的姿态对中国电影业和电影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缺乏国际电影贸易经验的中国电影开始“与狼舞”。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以及国际电影行业竞争加剧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电影在合拍影片、海外营销、海外电影节参展等多个方面加大电影海外推广工作,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进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7年到2001年的艺术交流与商业推广并重的年代,第五代电影的走向国际电影节是此间的重要收获;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至今的文化与产业全方位海外推广的年代。中国电影大片正是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代表。中国电影大片的海内外市场表现均为不俗,对内拉动了沉寂已久的国内票房市场,对外更是成为国家文化形象展示的重要途径。从1980年到2005年美国市场中国电影排行榜①来看,在前十名中,电影大片占了近一半。而且排在前面的都是偏向武打古装题材或风格的。第一名是《卧虎藏龙》(高居所有非英语电影的票房第一名),第二名是《英雄》(高居所有非英语电影票房第三名),第三名是《功夫》,第五名是《十面埋伏》。中国电影大片海外推广的意义可以从文化和产业两个方面来看。

1.文化意义

电影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有利于推动民族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传达主流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展示并提高文化软实力。“国家形象”主要通过媒介和舆论传播和表达,是国家整体实力(尤其是“软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具体就电影文化传播而言,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是指国内外观众通过电影的观看而形成的对中国国家、国民、文化整体的有关价值观、伦理观、审美理想、生命力、精神风貌、社会状况等的主观印象和总体评价。这一术语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引发电影研究界的热情是理所当然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黄土地》、《红高粱》等影片走向国际并引发国内关于它们是不是向西方电影节评委和观众“展示丑陋”并邀宠的争议开始,到今天中国电影的越来越走向全球化国际市场,在文化交流中愈益显得重要,海外观众越来越通过银幕上的文化形象来认识中国的国家形象。据一个在美国普通民众中的调查显示,最为美国普通民众所知的两个中国人是李小龙和成龙,而这显然都是因为承载他们银幕形象的电影传播的结果。电影如何塑造和表现国家形象的问题成为当下电影界一个迫切而重要的命题,尤其是那些试图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占据一定票房份额的影片。

2.市场表现或产业价值

从中国电影看,目前国内影院总量有限,许多国产电影面临着无法进入电影院放映的尴尬命运,而那些进入电影院放映的国产影片,特别是高投资的商业大片,仅仅依靠国内票房也并不太容易实现成本回收。所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放映阵地,扩大国产片的观众范围,是提高国产影片的盈利能力、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应该说,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大片成功实现了海外票房市场的突破(参见图1)2002—2003年,《英雄》以2100万美元向米拉麦克斯公司售出在北美、拉美、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非洲发行的版权,美国总票房达3525万美元,被美国媒体评价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英雄》海外总票房突破11亿元人民币。2004年,《十面埋伏》在北美以及日本的发行权分别由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和华纳公司以1亿港币和1100万美元购得,仅此两项就收回了影片的大半投资。《十面埋伏》截止2004年年底的国外票房也达到4.3亿人民币。2005年,《十面埋伏》在美国的票房也超过1000万美元。《无极》与温斯汀公司和IDG新媒体基金的交易金额就超过3500万美元(含北美、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的版权)。毫无疑问,虽然也有一部分艺术电影发行到美国,更有一些艺术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但在市场及某些电影节上(如中国大片屡屡冲奥,华语电影大片《卧虎藏龙》则获得了2001年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四项大奖),中国电影大片成为重中之重。

二、中国电影大片发展面临的“二元对立”

客观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电影大片无论票房还是体现于舆论的国家形象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些电影国内票房好,国外则很一般,有的则反之,在国外艺术电影节上屡屡获奖,票房则无论国内外均遭遇“滑铁卢”。所以,中国电影大片在发展中遭遇的一个“二元对立”或者说“二难”问题是受众定位和市场主打的问题。主打对内还是主打对外,还是二者兼顾?是市场至上还是力求在电影节获奖?在这一问题上,听听美国人的说法是很有意思的。事实上,前《华盛顿邮报》驻京办事处主任约翰、邦弗莱雷特在评价《卧虎藏龙》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失败时,曾经直言不讳地声称,“《卧虎藏龙》之所以在美国成功,是因为它很中国化;之所以在中国失败,是因为它太中国化。”③虽然他对原因的判断可能有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毕竟道明了这样一个电影大片内外有别的现象。

1.个案分析之《赤壁》

《赤壁》引起的争议,是一个很有意味的例子。《赤壁》无疑是一部注重海外受众的影片。《赤壁》的叙事模式堪称好莱坞经典叙事的再现,再加之好莱坞特技团队的协助,这部《赤壁》的好莱坞味道颇浓。《赤壁》的娱乐精神和整体浪漫化的叙事、塑造人物正说明导演努力试图在讲一个泛亚洲通俗的历史故事,用国际最通俗、浪漫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让人看到了国产商业片加速好莱坞化的进程。从题材看,《赤壁》是以现代化的电影语言讲述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就此而言,它其实是返归了中国本土,贴近了民族历史。但是《赤壁》不仅是在写过去,更是在写现在,不光是写历史,更是写历史上乃至现实中的人性,是吴宇森在“我写三国”,而非“三国写我”。《赤壁》在丰富的古今指涉中完成了历史和现实的对接。吴宇森一方面强化作为故事内核的元素,另一方面不断与现实、人生接轨,与好莱坞接轨,努力把讲好一个东方和西方都能够理解的故事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把故事营造的简单而不深奥,有趣而不复杂。毫无疑问,《赤壁》是企图融合东方文化、西方文化、香港文化等,做成一个亚洲最大范围的华语电影,成为全球华人可以共享的文化大餐,将中国古老的故事传奇置换成为全球文化共享价值的精品。这显然与《赤壁》的观众定位有关。《赤壁》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市场的融资、发行和传播。吴宇森曾说,“我希望这是一个比较世界性的‘三国’,不是我们独有的‘三国’,我不想拍纯历史剧,如果是纯历史剧,会给自己很沉重的负担。……我希望‘三国’不仅仅是中国人拥有的,我们要从全新的角度来描写这个故事,我反而注重人物的人性一面,贯彻整个戏里的人文主义、互相关怀,这样自由一些。我希望观众看了之后,觉得人生还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还是可以互相信任的。”④

由此我们觉得,尽管吴宇森的首次大陆拍片还有点水土不服,没有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赤壁》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我认为对吴宇森的大胆接受外来影响,试图把最本土的题材与外来的形式融合,试图占据国际市场的努力是应该肯定的。虽然《赤壁》从一开始就试图实施国际市场的融资、发行和传播的策略。但吴宇森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受到美国电影市场的欢迎。《赤壁》在美国放映两个多月的总票房才刚刚超过56万美元(同期的一部印度电影《三个》在美国放映不到一个月票房就超过610万美元)⑤。《赤壁》在国内则招致恶评如潮。吴宇森对三国的“好莱坞化”改写到底该如何评价?本土化如何与国际化接轨?传播策略到底是由内而外,还是由外而内抑或内外并举?究其底问题在于,怎样实现主流价值观传播与艺术家个人追求,影片艺术性与大众文化性,与商业投资原则的完美融合?如何让本土接受和国际化传播对接?这些矛盾、困惑、问题正是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不可回避,且要勇于去“摸着石头过河”的。

2.个案分析之冯小刚电影

一位美国学者说,“在中国非常受欢迎,到西方却行不通的这种情形,最经典的例子还是冯小刚。”⑥冯小刚的电影以其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冯氏贺岁喜剧在国内电影市场上成为“不倒翁”,但在国外市场上却很一般。耐人寻味的是,冯小刚在《大腕》,包括后来的《夜宴》等试图调和国内国际市场的努力均告失败之后,专心回到国内市场和受众,采取首打国内市场策略,冯小刚曾言及,中国电影不必一味走争夺国际票房的道路。中国的市场很大,国内市场能饱和收益就已相当可观。冯小刚的《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代表了他的最新的也是较为成功的努力。在《集结号》之前,中国大片一直更多地采用西方化的视点,将东方化的故事进行包装和转述,展示东方化奇观,甚至是中国古代非主流文化的背面,使得西方人感兴趣。应该说,这种带有“后殖民”性质的叙事策略获得了部分的成功,造就了中国大片在票房上的巨大收益,获得了国际性投资和海外市场的关注。可以说,《卧虎藏龙》的成功给了中国大片运用此种商业化美学配方的依据和信心,让西方人大为惊叹东方人如何站在竹尖之上进行着神奇的武打。此后的《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继续运用这种策略,讲述中国古代独特的、西方人从未见过的故事来渲染东方奇观性,试图吸引国际投资进行国际化运作,获取海外市场。与此相应,中国大片的叙事策略往往回溯到古代去寻找叙事模式和故事原型。《英雄》、《十面埋伏》、《墨攻》、《黄金甲》、《赤壁》、《投名状》均如此,《无极》更是似乎回到了混沌未开化的原始神话时代。《夜宴》、黄金甲》、《赤壁》分别借用了《哈姆雷特》、《雷雨》、《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故事原型,并且企图通过这样的置换获取西方观众的共鸣,实现将西方经典故事内核和东方文化、中国意象的融会。《集结号》在此层面实现了突破,不再将叙事定位在中国古代,不再以获得海外强烈关注来完成大片的资金运营,而是首先将历史放置在不太遥远的年代,定位在本土观众,尽力满足本土观众的情感需要,完成本土观众对共和国历史,对于个体英雄人物的认同。如果说从《卧虎藏龙》起的中国大片是一直在走由外向内的传播路向的话,《集结号》则是由内到外的传播路向。中国大片不再以渲染东方化奇观满足西方人的视点,而是首先赢得了国人的尊重。

三、美国受众对中国电影的“期待视野”与中国电影大片的策略

据统计,自1980年到2005年美国市场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所示,前25部影片是:《卧虎藏龙》、《英雄》、《功夫》、《铁猴子》《十面埋伏》、《饮食男女》、《喜宴》、《霸王别姬》、《花样年华》、《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菊豆》、《秋菊打官司》、《2046》、《我的父亲母亲》、《荆轲刺秦王》、《洗澡》、《春光乍泄》、《变脸》、《风月》、《天浴》、《重庆森林》、《一个都不能少》、《巴尔扎克和小裁缝》。⑦从这里所列的25部影片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其一是高居前列的古装武打武侠题材的电影大片。如《卧虎藏龙》、《英雄》、《功夫》、《十面埋伏》等。

其二是现实题材的影片,且常表达中西文化冲突的主题,如《饮食男女》、《喜宴》、《春光乍泄》、《洗澡》、《重庆森林》等。其三是现当代背景的,偏向乡村类题材的影片,如《活着》、《霸王别姬》、《风月》、《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一个都不能少》、《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等。从上述三类影片在美国票房市场上的表现来看,我们不妨大致归纳美国人对中国电影的三种接受态度或曰期待视野(大致对应于上述三种影片的划分)。一是“奇观化中国”类,纯粹的华美的想象的满足,完全的陌生化,借此完成对古典中国、古典东方文化的想象,上述划分的第一类影片即古装武打武侠类等满足美国人的就是这种期待视野。二是“文化冲突”类的影片,美国人可以通过影片中呈现的文化关系、文化冲突,引发某种文化思考或想象,此类影片更具现实意义或具有国际政治意义。上述划分的第二类影片走的是这条路。

三是“当下或近现代中国政治想象”类。这种期待视野则是乐于看到在后殖民视角下或意识形态色彩中当代中国的落后、愚昧、非民主与非自由。完成的是对当下或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想象。正如一位美国批评家指出,“那些在国外获得成功的中国影片,背景往往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气候恶劣的乡村或者条件艰苦的环境;而且这些影片往往倾向于由陈凯歌、张艺谋这样的导演来执导”⑧。上述划分的第三类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菊豆》、《风月》、《一个都不能少》、《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属于此类。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宜采取相应策略。

第一,我们要允许中国电影的分流。古装武侠大片、现实题材、文化关系或文化冲突主题的文艺片各司其职。

第9篇:海外市场策略范文

过去的2012年,为煤炭“黄金十年”划上了句号。国内经济下滑、产能过剩、以及进口煤冲击,煤炭企业开始出现亏损。拖欠工资、降薪裁员等现象也逐渐浮现。煤炭下游煤机制造业,也感受到上游传来的森森寒意。货款拖欠、订单减少,煤机行业告别快速增长期。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煤机”)始建于1958年,是国内设计、制造综采液压支架最大的专业厂家之一,也是中煤装备公司煤炭综采“三机一架”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上游产业环境剧变,会给煤机行业带来什么?作为一家煤机制造商,又将如何应对并不乐观的大环境?近日,《能源》杂志记者专访了北煤机总经理钱建钢。

《能源》:如何看待此次煤炭市场的下行趋势?

钱建钢:现在煤炭市场情况类似于1997、1998年,煤炭企业开始拖欠员工工资,甚至出现“以物换物”的情况,这些都是煤炭企业现金流即将断裂的迹象。但与之前相比,此次煤炭市场下行有更复杂的原因。“黄金十年”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进入,煤炭产量相比十几年前几乎增加了两倍,出现过剩情况。而国家经济又呈现下行状况,需求疲软。再加上廉价进口煤冲击,和国家一直以来对非化石能源的扶持,这一轮煤炭市场的下行是否会如此前一样迅速反弹,目前还不好判断。

我认为,国家的经济状况是决定煤市景气与否的关键因素。虽然这些年大力发展新能源,但煤炭还是占据主要地位,只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相信煤炭市场也会很快触底反弹。

《能源》:煤炭市场不景气,对煤机企业有何影响?

钱建钢:一是货款拖欠。煤机行业一直是“以销定产”,付款按照“3331”惯例,即预付款30%,验收30%,到货30%,质保5-10%。回款期较长,这在行业也是正常状况,过往销售煤机还有大量应收账款在外,这部分资金目前存在货款拖欠的风险,事实上北煤机已经遭遇到相关情况。

二是订单不足。现在煤炭基建投资正在下滑,这直接降低煤机需求。另一方面,煤炭行情低迷,煤炭企业资金紧张,煤机产品的更新换代率也在降低,煤炭企业更多考虑维修、改造已有煤机,节省资金。

《能源》:这是否意味煤机随煤炭市场步入低迷期?

钱建钢:煤炭市场大环境不好,但煤机几个利好因素值得注意。一是国家加大煤炭安全管理力度。根据国务院部署,现在煤炭行业正在进行全国性的安全大检查。机械化程度低的中小煤矿是事故多发区,国家对安全的要求很可能成为推动煤矿机械化的推力,但这具体要看国家出台什么政策,如何去管。

二是非煤行业投资者。煤炭行业高速发展期迎来许多行业外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多背靠大型集团,资金实力雄厚。煤矿项目多为千万吨级,这是煤炭行业新的投资力量,也会给煤机尤其是高端煤机带来市场机遇。

三是煤炭格局转变。现在国内煤炭生产已经越来越多转型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但由于交通等条件限制,这些地区煤炭尚未得到充分开发。近期随着铁路运营主体的变化,可能会加速上述地区的煤炭开发,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因素。

《能源》:煤机产业格局是否会因此有所变化?

钱建钢:过年十年,大量资金不但涌入煤炭产业,也大量进入煤机制造业。据不完全估计,全国有大大小小煤机企业2600多家,煤机制造业鱼龙混杂,竞争秩序混乱。

煤机行业的特征是“保护”盛行,非市场竞争因素较多,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煤炭大环境不好。一方面那些没技术、没资金的小型煤机制造企业肯定会被淘汰。但另一方面,煤炭企业资金短缺,反而会更倾向于保护自有制造业务,“保护”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

《能源》:北煤机的情况怎么样?

钱建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感到竞争压力增加,但到今年二季度,情况有所好转。

过去几年,北煤机一直保持产值年均5亿元的递增,今年仍充满信心。现在我们正在向上半年业绩双过半目标冲刺。

《能源》:上游市场不好,北煤机如何应对?

钱建钢:我们还是会坚持加大技术研发。这几年来,北煤机科研经费一直保持在营业收入的5%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我们认为,技术实力是长久的。

我们跟随煤炭市场趋势,实行“一高一低”策略。“高”是指挑战支架放煤高度,走高端液压支架之路,同时也关注薄煤层,在一些高度极低的煤层寻求突破。2008年,我们就研制成功世界放煤高度最低0.6米极薄煤层支架,属国内外首创。

在市场策略方面,今年针对煤炭企业更新煤机的能力减弱,我们要加大维修所占的比例。同时要主动开拓市场,推行租赁模式等多种模式,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共赢。

我们要继续加强煤机成套化服务,构建七星服务模式,发挥我们从设计、施工、装备甚至到达产的产业链优势,提供一条龙服务。

《能源》:北煤机海外市场状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