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

第1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立足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需要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当然,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化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善于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1.传者与受者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现代媒体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者。而传统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受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受到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2.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应是其优秀、精华的部分,包括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艺术、社会制度、知识体系、节日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3.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是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结合。主要有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媒体传承、场馆传承、文化产业传承等。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还包括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体系等内容。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

1.加强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历史信息。没有历史文物的物质之躯,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谈不上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重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扩大历史文物管理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能力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长期具有直观体验的物质对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留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信息来源。

2.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主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全体国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自觉,传承体系的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国民教育的内容之中,夯实学生传统文化的认识基础,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造就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同时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重新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话语和实践指南。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体验和践行,使之固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第2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关键词:华侨华人;文化传播;融入;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05-03

一、文化及文化传播

文化可定义为已知行为模式的一个综合系统,它代表着某个社会成员思维和行为的各种特征。文化指的是某一群体人们的所有生活方式。它包罗万象,如整个人群的思想、言论、行为、物品、风俗、语言、重要史前物器和共享的态度与感知等。

人类的传播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在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文化互动现象。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上已很少有文化可以孤芳自赏并保持与其他文化的隔绝,文化交流、碰撞、冲突、融合的产生正在无可避免的成为“地球村”日益壮大的产物。“不管是拥抱还是拒绝,文化国际传播现象正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同时发生,并已成为大国谋求国际地位、弱国避免文化消逝的行动逻辑”。各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及跨文化的交流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文化传播是指发生在特定时空范围内,人们的精神追求、行为模式的交流互动过程,既包括特定族群、社会内部,也包括不同族群、社会之间发生的文化互动现象。文化传播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化而产生的,并且推进着文化的变迁和文化的融合。

施拉姆称文化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社会学家查尔斯・科利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人类学家爱德华・萨皮强调,“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种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晰或含糊的涉及传播”。

二、主要问题分析

广大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在日常生活中、在点点滴滴中,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添砖加瓦。如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海外积极融入,开创新天地,谱写新篇章。文化走出去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难免会与其他文明产生碰撞甚至冲突,但中外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全球化、信息化也给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考验,华人华侨在中华文化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还需加大努力的力度。

(一)华人融入问题

在全球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各种文明相互吸收又相互冲突的当代,华人华侨必须要融入,同时也要讲究融入的策略。过去,国家重视提升海外华人华侨的“经济地位”,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与当地的融合,应该把融入当地作为在当地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华人华侨融入当地,主要应该注意的就是要尊重当地的文化、熟悉当地的历史、认识当地的宗教、接受当地的风俗等。华人的融入问题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海外华侨在海外长期不融入居住国的文化就会形成大量的“城中城”、“社会中的社会”,这些都不符合中华文化千百年来“包容并蓄”、“入乡随俗”、“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也严重阻碍了中华文化向国际的传播。

霍尔(Hall 1976)从沟通的角度把文化分为高情境文化与低情境文化两种。中国文化就是典型的高情境文化。这种文化强调间接性的表达方式,“情感较为丰富,讯息较为简单和模棱两可,重视螺旋形推论,团体意识强”。类似的国家还有英国和日本。低情境文化,如美国、加拿大和部分欧洲国家,他们强调经由直接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讯息,因此“特别重视语言表达的结构和技巧的训练,使用直线式的逻辑思考”。Hofstede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发展出了一套被广泛应用的文化价值模式,可归纳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阴柔、阳刚。而中国文化可以大致归纳为:集体主义、大的权利距离、高度不确定性情况的文化以及阳刚,这与许多西方国家的文化维度相距甚远,有的甚至处于两个极端(见图1、图2)。

这就可以大致解释为什么华人在东南亚等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风俗,并且中华文化的传播更加有力和深入。据有关资料显示,马来西亚注册的华人社团就有7900个,为促进华人更好地融入当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欧美一些国家,排华事件屡屡发生,冲突摩擦、文化误解频频出现,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和传播需要一个更加长期的过程。以欧洲为例,对一些华人来说,圆“淘金梦”是在侨居国最重要的生活目标,因此“多干活、少说话、免是非”便成了他们的处事原则。在这个传统力的驱动下,华人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冷感”。

在新时代下,广大华人华侨要联合各方力量,架起沟通的桥梁,加强与主流社会与当地居民的对话和沟通,积极融入所在国,为华人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让更多的人了解华人,了解中华文化。

(二)刻板印象问题

在传播学领域,刻板印象(stereotypes)指对一个群体所持的宽泛印象。还有一个更为标准的定义认为刻板印象是对某个群体的固定印象(fixed impression)。刻板印象可以产生负面和正面两种效果。当这种扭曲的印象影响对他人的正常看法时,刻板印象被认为是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刻板印象会阻碍有效的沟通,会成为交流者的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已经实现了比较大的飞跃。莫斯科街头的舞龙队伍、巴黎铁塔披上的红色外衣、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熙熙攘攘的唐人街道、数以万计的华人华侨社团、遍地开花的两万所华文学校、数百家华文媒体等,这一切都展现出海外华人华侨作为主人翁的姿态,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在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积极的促进了中外文化的沟通交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刻板印象对中国文化传播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陈国明教授在他的传播学著作中曾举例分析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中西方文化误解:“西方人一向把中国看作是一个神秘的国度……长久以来对华人这种高深莫测的形象建立以后,也就习以为常了,认为华人与他们毫无相似之处。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竟还有外国友人以为现在的中国人还是像满清时代的人一样留着辫子,女人还裹着小脚。加上国外一些主流媒体在舆论宣传上的扭曲和偏见,在某些方面对中国的负面刻板印象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加深。因此,在整合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去粗取精,将自己的文化放在与其他文化比较的背景下去认识、解释中华文化的内涵。减少文化差异,让海外群体“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

另外,海外华人也应该积极学习当地的文化传统,积极消除隔阂,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发挥华人社团的引导作用,克服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搭建起传播中华文化的友谊之桥。

(三)文化传承问题

老一辈的华人华侨尊崇中华传统文化,爱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并且不遗余力地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例如:在春节,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会挂上大大的“福”字,伴随着嘹亮而喜庆的鞭炮迎接着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东盟的侨胞们经过20多年的坚持,将“舞龙舞狮”这一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在马来西亚推广开来并获得当地的认同。然而,随着华人华侨在海外“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华人华侨自身构成的变化,与前辈相比,新生代华人华侨对祖籍国的感情渐趋淡化,对祖籍国有的只是残存的模糊认识”。华裔新生代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一,主要因为其生活环境的差异,海外华裔家庭中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传承的为数不多,因此要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就必须要加强培养新一代华人华侨的民族情结,拓宽传播中华文化的渠道,建设追寻文化之“根”的基地。

2009年6月,匈牙利华人华侨创办的“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基金会”在布达佩斯成立。该基金会旨在让海外华人,特别是从小就生长在国外的华人青少年儿童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华文化。

国内文艺团体的慰问演出也是有效传播中国文化、传递祖国声音的方式。近几年来,国务院侨办在全球五大洲华人华侨聚居国家和地区推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的文化活动,中国侨联推出的“亲情中华”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已经在海外华人华侨中创出了自己的影响力,受到广大侨胞和当地社会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热”持续升温。汉字是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所以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对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中文的学习对保持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重视华文教育可以更好的与中国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目前中华文化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化的时期,海外华文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一些国家“开展华文教育的外部环境仍有待改善;华文学校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师资队伍不稳定,专业教师不足且年龄偏大;适合当地国情、校情的本土化教材缺乏,课外读物、教辅读物数量不足。”汉语的国际推广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在跨文化交流、文化平等对话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三、思考与启示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和进步的根基,而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则是促进民族融合与民族影响力的无形桥梁。随着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因此,加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十分必要,其实现的过程也是一条烦琐而漫长的道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这一切也使得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中国在向世界开放,向世界学习。每年都有大批的国人远赴重洋,求学工作。“他们在对西方的思想精神和文化生活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了解后,开始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

然而,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不少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和陌生令人心生感叹。“当我们以无比包容的心态了解和熟悉外国文化时,却发现很多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社会和文化还知之甚少”。另外,一些西方媒体在言论上对中国片面的曲解,以及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使得很多外国民众很难正确的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更别说是体味正宗的中华文化了。

因此,在全球化思潮激烈碰撞的今天,我们更要抓住机遇,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心态向世界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自信坚韧的意志向国际传播本民族的声音,进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将中华文化在海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瑛.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第3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燕赵大地,不仅演绎了一片地域、一个民族的历史,甚至于人类历史的一个部分都从这里走来。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隐现着人类进化的起点和中华文明缘起的奥秘。亘古以来,便像一个巨大的根脉,滋养着人们,去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

位于河北阳原县的泥河湾,是中国、亚洲绝无仅有的远古宝藏:在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25处距今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中,泥河湾遗址群就占了21处。它向全世界宣示:人类这个物种不仅可能从东非的奥杜维峡谷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

泥河湾是中国现今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明的代表,而在河北还有一个新石器文明的重要代表,那就是邯郸的磁山文化。今天,磁山文化新的考古发现再一次把燕赵大地推到了中华文明的前沿。

磁山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类农业和居住文化的大展示,而这正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邯郸磁山村的这个遗址,发现了两处房基和400多个粮窖以及大量文物,有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动物及家禽骨骼标本等。最新的研究成果更表明,早在8000多年以前,中华祖先们已经居住在了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已经开始过上依靠原始农业生存的定居生活。

从伏羲做卦、神农尝百草向下华夏历史继续推演又经近2000年,才有了中华民族的世代共主,即历经百代祭祀不辍的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因为他的努力和功德才有了被认为是华夏氏族统一成型、融合一体,世代繁衍的一系民族,而燕赵大地则又成为中华民族第一次真正融合统一的见证地,传说中的“涿鹿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换句话说,燕赵沃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初生到成型的整个历史,这在中华文明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始,也造就了燕赵之地从蒙昧、野蛮到文明进步的初始。从此燕赵这块沃土伴随整个民族逐步走向礼乐昌达、人文荟萃,并由于处于整个中华文化东西南北的交汇地带而卓有自己的特色和辉煌:纯朴敦厚、侠肝义胆、思想丰盈、人才辈出,以诚信守义称道于四宇海内。

燕赵这块土壤是中华历史上溯五千年、七千年乃至二百万年的见证者。

山河大地虽历久而弥新!

燕赵人文以其血脉根基而源远流长!

侠义

随着电影《赵氏孤儿》的热播,这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典主义悲剧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事实上,这个故事被搬上艺术的舞台已经长达几百年了,在漫长的岁月里,无数京剧艺人、表演艺术家不断对其改进、完善,而其中所蕴含的“义”字,也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沉淀和记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夕不复返”。而正是荆轲刺秦的那段壮烈往事,和高渐离的这一曲悲歌,开启了慷慨燕赵的侠肝义胆、千古风流。

“侠义”二字,承载、折射出中华历史传统的政治、道德、君臣、宗法、人文等内涵。固有程婴、公孙杵臼捐生救孤为之先,更有荆轲刺秦随之后,泱泱燕赵,遂为侠义之大观。

礼义

华夏自古即为礼仪之邦,而燕赵大地更是其中的典范。这里有播撒礼义的乱世儒者荀况,有“继往圣起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董仲舒,更有冲破僵化礼仪束缚,胡服骑射、厉行改革的赵武灵王。而这,也就为燕赵文化埋下了于传统中追求突破和创新的种子。

梁任公何以将赵武灵王称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是他“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的气概吗?还是“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东胡、楼烦、秦、韩之边”的宏图大略?抑或“弃万乘之尊,而自从事于战阵”的特立独行?再或者,在这些故事的旁边,还有一段活泼进取的精神,穿透历史,一直照到了我们的面前!

第4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关键词】民族声乐;文化属性;中华民族

1 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属性

深刻理解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把握民族声乐的灵魂对促进民族声乐的提升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刻关系到民族声乐的健康有序发展。

1.1 中国民族声乐继承延续着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

我国的传统主要是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个部分组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教音乐的影响力逐渐弱化,宫廷音乐受众面比较小,而民间音乐却依然具有稳固的群众基础,深受大众细化,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但没被遗忘,反而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创新。民间音乐的创作题材大多来源于乡土文化,这种乡土文化深受民众熟知和喜爱,所以他既是人民创造的,又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符合了人民的审美情怀,才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韵味,而且更浓、更强,颇具中华民族艺术神韵。

1.2 多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是中国民族声乐产生的条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各民族的声乐特点,彼此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交汇融合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题,以少数民族为特色的多样化民族声乐。中国民族声乐具有浓厚的文化根基,他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特征,并吸收了各民族的特点。而中华文化的性质又决定了民族声乐的气质和内涵;中华民族普通大众的审美情怀,也决定了民族声乐的艺术神韵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也决定了民族声乐的表现手法和音乐底蕴;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方言特点,决定了民族声乐的音乐本质,这一切都决定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1.3 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艺术相并立

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是人类历史宝贵的艺术财富,通过比较二者的艺术技巧和方式,我们可以知道这中西两方的声乐艺术是两种并立的艺术。一般来讲,中国民族声乐比较强调旋律的发展,而西方的声乐则比较注重和声;中国民族声讲究韵味,而西方音乐讲究技巧;东方音乐创作注重感觉,西方音乐创作讲究理性。但是进入到20世纪末,理性成为中西方的音乐文化追求的趋势,更加追求旋律的美、和声的凝重、音乐的逻辑思维等等。但是中西方音乐的最大不同点则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审美取向。这都是缘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的不一样,音乐的本质属性也就有所不同。

2 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性

中国民族声乐不但具有科学内涵,而且在艺术品位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2.1 中国民族声乐的唱法源于但又不同于中国传统声乐

要想民族声乐作品演绎的感情真挚、演唱风格独具一树并且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就需要通过不断摸索探讨在音量和音色上如何表现,只有充分掌握科学合理的演唱技巧才能真正做到以上的要求。当今中国民族声乐在演唱技巧各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新高度,在声音的合理性和艺术性方面也都远远高于传统声乐演唱技巧。

2.2 对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审美追求

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性还表现在追求优秀音乐文化的审美取向,并不断的达到新的艺术高度。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品质,则主要表现在演唱者为能够演绎出一定艺术高度的声乐作品,需要更深层次的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并提高演唱技巧的艺术水准,和在情绪上需要有较高的艺术张力。另一方面,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演唱范围方面也要求覆盖面广。中国民族声乐的创作和演唱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不是一般的民间歌手能做的到,他包括了民歌、艺术歌曲、创作歌曲。

2.3 中国民族声乐特有的旋律音调和表演形式艺术风格独特

中国民族声乐延用了古代的五声音阶一直到现代,构成了中国民歌、艺术歌曲、创作歌曲、民族歌剧的独具特色的旋律,并独具艺术魅力。中国民族声乐的又一特点是咬字归韵,通过声腔的完美结合,使语言和声音的感染力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另外,内心情感和外在表演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国民族声乐具有浓郁的艺术风格,时而幽默风趣、配合形体、表情和眼神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歌曲的情景内涵。

3 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

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民族声乐演唱会的技巧的取向很大程度上是由音乐审美观决定的。而民族声乐的表现力,则往往通过表现来再现意境、韵味、神韵,从而达到审美的要求。

3.1 中国民族声乐重视语言和声音的完美结合

中国民族声乐不会离开字音去追求单纯的声音,也不会片面强调咬清字音,而是要求字正腔圆,并在字词意中体现神韵。汉字的字音跟国外的字音的表达有着很不一样的方式,国外的只有5个音节,而中文的有平仄四声,咬字要求做到“开、齐、撮、合”。歌唱的时候要求旋律服从语音声调的走向,咬字发音清晰,让听众听着清晰明朗。所以在审美方面对语言和声音的完美结合要求很高。

3.2 中国民族声乐重视声情并茂

中国民族声乐极为重视情感的表达,声情并茂,而非不顾情感的传递单纯的追求声音,而是在歌声中传达感情,体现神韵。这种注重内在,自我感受、细腻非外露的东西跟西方的只重视声音技术技巧是不一样的。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在情感与声音的处理上十分严格,才能给观众展现一种声音与情感交融的氛围和境界。

4 结束语

中国民族声乐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演唱体系,深入人心,广为传唱,并且已经逐渐融入国际舞台、走向世界。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扬中国民族声乐,我们需要对其传统的声乐理论精髓和文化内涵有充分的把握理解,研究吸取其精华之处。由于中国民族声乐具有多元化的特性、风格多样化,所以我们在传承创新发展的时候,要求既要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要求,又必须具有时代特征,并注重科学合理性,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民族声乐作品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姚小蓝.试论当今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中国音乐,2010(10):02.

第5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关键词】文化崛起;困境 ;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30多年来我国GDP指数每年以平均9%的速度增长,是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实体,2012年我国GDP为7.3万亿美元,出口总量占世界的10%,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贸易国(居美国后),2012年外汇储备为3.24万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崛起侧重于经济、军事和科技,文化崛起远远没有赶上经济、军事和科技崛起的步伐,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崛起的短板。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文化的崛起,就没有大国的真正崛起。

一、中国文化短板的存在带来的影响

今天,文化的短板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一方面,当前的“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已经岌岌可危。中华文化曾经占领世界文化的制高点,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中华文化圈”有非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二战后,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日渐式微,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的干预,日本、韩国等传统的中国文明“粉丝”在近百多年来一直都在“去中国化”,使得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日渐式微;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用其强势的文化传播力对中国进行“妖魔化”解读。在西方媒体自编自导的“假话说一百遍就变成真理”的戏中, 一会儿是“中国落后”、“第三世界”、“环境污染大国”等,一会儿又是“中国崛起”、“中国威胁”、“中国分裂”等,“我想,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我们的科技,也不在于我们的经济,更不在于我们的军事,而在于我们的文化身份不清,西方人对我们的认识充满了文化误读”。2011年2月,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了《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该报告称,“世界文化市场,美国独占鳌头,占43%的份额;欧盟紧随其后,占34%;人口最多、历史悠久的亚太地区仅占19%。在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

“文化软实力崛起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标志”。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的单兵突进,而应该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立体崛起。文化崛起又是其他方面崛起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说,没有文化崛起的崛起是不可持续、不科学的崛起,没有文化崛起的崛起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文化崛起已成为当前我国要面对的、关系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中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当谈到文化崛起时,我们不得不对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病灶”进行诊断,这是对症下药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严重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令人神往,历史上中华文化的辐射力远及东亚、西亚。然而,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传统文化的精华没有被很好地继承下来,糟粕却留下不少。这种“倒洗澡水连小孩一起倒掉”式的文化批判,其不良后果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人们,以至于今天有些人觉得一翻开古书,就有一股陈腐之气迎面扑来。在西方,没有一个人说要打倒柏拉图,打倒苏格拉底,但在我国,人们却要打倒孔子,这使得我国成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割裂自身传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传统文化资源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天,《三国演义》、《花木兰》已被国外文化公司改编成动画和游戏,中国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传统的建筑被推倒,但我们的目光依然盯着西方,盲目相信“月亮总是外国的圆”,不自觉步入“端着金碗行乞”的可怕泥潭。

(二)重文化输入而轻文化输出,文化自卑主义、文化虚无主义趋势严重。著名学者王岳川先生做了一个调查:“自从我们奉行鲁迅的‘文化拿来主义’开始,中国知识分子究竟翻译了多少本西方书籍?答案是106,800多册。反过来, 20世纪西方世界究竟翻译了多少本中国书籍?通过另一个调查,结论是一千多册。十万对一千,差一百倍!”难道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就没有值得输出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道理很简单:一个没有优秀文化作支撑的国家,能在文化竞争激烈的人类发展史中走过风风雨雨的几千年吗?况且中国历史上唐朝曾经还占领过世界文明的制高点。因此是时候抛弃那种只注重文化输入而轻视文化输出的畸形文化发展模式了。

同时,由于近几百年我国文化话语权边缘化严重,文化自卑主义和文化失败主义的阴霾笼罩着中华大地,有的人甚至不自觉地陷入文化自我殖民的泥潭。当前大学生以看美国大片、吃肯德基为荣,狂热追捧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而本土的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相比之下却很冷清。有一位美国记者詹姆斯·法罗斯写了一本讨论亚洲的书,书名叫“More Like Us”(中文译成《非常像我们》,就是说亚洲国家随着发展越来越像西方国家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三)文化创新乏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进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传染性’的学说。今天,在哲学、医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我们都亦步亦趋地跟着西方,吹捧西方,拿来的多,创新的少。

三、中国实现文化崛起的路径选择

鉴于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中国要实现文化崛起,有这样几个选择路径:

(一)整理、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谈到文化崛起这一伟大事业的时候,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绕不开的一座高山,因为我们的文化要进步、要创新,就必须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基,没有传统文化作为根基,我们的文化崛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从先秦到清末以及近代的中国文化进行梳理,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下来,并结合时展进行守正创新,及时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世人,让尘封已久的中国传统文明发出它应有的光芒,为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做出它应有的贡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国家可以以各高校和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载体,通过基金扶持,组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让一大批文化学者加入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整理和继承工作中来。当然,这些学者应该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同时也要具备开阔的胸襟和超前的眼光。

(二)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中的有益成分并为我所用。任何一种闭门造车,拒绝吸收其他文明的文明是不会有长足发展的。因此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有勇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才能振兴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唐朝时期我国占领了世界文明的制高点,这与唐朝时代不拒绝吸收任何优秀的东西,从不拒绝改造自己是分不开的。然而当时的中国并不是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而是胡文化的本土化,通过吸收、消化、升华,创造了辉煌的大唐文明。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国,如英国、德国、法国等国,不难发现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和吸收中发展自己的。例如当英国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时,法国的一批思想家也就到英国考察学习,成为“英国狂”,当然,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借鉴不是完全拿来,也不是文化的自我殖民,而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第6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关键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文化间性

中图分类号:G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5-0140-0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契机的“全球化”就一直被学界视为一个核心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格局在初露端倪之时就与各种不平等挂钩。在21世纪的当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依存、互相关联。倘若彼此之间无法建立和谐的、互惠性的跨文化关系,弱势文化将难以生存和发展。人们面临的文化危机,并不仅仅是文化权力的博弈,更是交流的深刻无奈,是刻板印象的加剧。是对外来强势文化的追捧和对己文化的不自信。而文化自主“走出去”。体现的不光是一种文化自信心,更是一种积极且理性的文化态度,是全球化时代对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以人为核心:文化走出去之关键

中国的文化版图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受到了史元前例的挑战。当人们意识到这种变化在全球化时代成为常态之时。文化危机感也与日俱增。如今我们率先向国际社会传播的是一种纯粹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既包括传统文化之精髓,也有现代社会和谐治理的主张。但倘若把握不好传播这种纯粹性文化主张的分寸和方法,便会遭遇他者的抵制――我们眼睁睁地看见他者对我们这种带有善良愿望的文化传播活动进行”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解读,却束手无策。

国内学界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多从“软实力”的角度来进行论述,这意味着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关系和权力的博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征服世界的切入口从硬实力转向了以文化为武器的软实力。日本学者青木保先生虽然十分看重文化软实力理论,却对当今愈演愈烈的“文化政治化”趋势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现代国家、社会和人类应该以“异文化的理解”为基础。充分意识到“多元主义”的重要性,并沿着“协调”和“友善的说服”的路线前行。让文化充分发挥“第二自然”的作用。若想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均衡与协调。则需要以一种“摈弃了意识形态对立的思维模式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遵守或必须达到”文化传播的“世界模式”。

虽然学界―致认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通过双向的交流和对话来完成,而非单主体、单向度、单声道的“三单式”自我宣传。可问题是,这种“双向”的传播模式到底该如何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呢?互联网时代造就了新的全球传播格局,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关系建构的方式。学界对大众传播渠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却逐渐忽视了恰是不容被忽视的人类传播活动之核心的人际传播。从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来看。以交往和对话为基础的人际传播更加注重文化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以及意义的创新与重构,是影响最为直接且经得住考验的一种传播方式。也就是说,愈是回归到“人”的层面,愈能落实从单向宣传到双向交流的转向。这种以人为交流主体的文化传播也因其真实性和互动性而更具说服力。

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将其语言文化传播机构视为本土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孔子学院也在这股国际潮流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然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其关键还是要立足于人。文化的对外传播。远非向他者描述异域文化的某种代表性之物或是讲述异域文化的一个新奇故事那么简单,除了意义的“给予”之外,还强调意义的“获得”,更强调意义“表征”的方式。如果说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总是最先走出去的,那么自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之日起,汉语国际推广就担负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的国际汉语教师,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传播主体,应该是最优秀的当代中国人之代表,并在这个传播活动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

以人为核心的跨文化传播,需要传播主体良好地构筑个人的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需要以一种基于个人跨文化认知的多元视角以及基于个人跨文化能力的行为方式。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关系建构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从广义的视角来看,这里的“人”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既包括局内人也包括局外人。既包括既有的传播者也包括潜在的传播者,比如传播内容的受众。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受众往往兼具兴趣导向和理性导向,特别对于那些将汉语作为一种理性学习的外国人来说。虽然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其母文化根基,但他们对中华文化持有的兴趣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其日渐增多的文化认知和交流体验很有可能使他们在今后成为中华文化的言说者和传播者。因此,主客分离的思维方式显然是不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充分考虑和正视我们和他者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才是更长远的战略眼光。而国际汉语教师。作为承担和实施这一重要使命的核心主体。首先需要成为一个真正具有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人。然后才能在教学活动与交流活动中去感染他者、对他者实施影响。双方主体在此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融合视角的文化意义。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文化传播内容;而当这些文化的他者也变成了中华文化的言说者和传播者。并在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构建和谐关系、达成互惠性理解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之时,以孔子学院为载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传播模式即达到效果的最大化。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观对文化走出去的影响

国际汉语教师在世界各地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活动,被置于一个非常典型的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般来说,学生的文化背景越丰富、差异越大,该课堂的多元化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对文化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既包括宏观层面上的任教国社会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包括学生个体的文化和次文化认同。另外,教师的多元社会文化身份及其在任教国完成跨文化适应的情况。也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师分成了四种类型:“内部-局内人”、“内部-局外人”、“外部-局内人”和“外部-局外人”。具体到本研究,由中国外派至世界各地的国际汉语教师均来自任教国社会的“外部”(即中国),这种以地理和法定身份为依据的划分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局内”和“局外”则是基于文化视野和文化价值观的划分,“局内人”持有本土(任教国)文化视野,“局外人”持有外部(即中国)文化视野。据此,从中国远赴世界各地的国际汉语教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部-局内人”(outgide-insider)和“外部-局外人”(outside-outsider)。前者了解、接受甚至推崇任教国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等。后者则基本上和中国主流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影响语言和文化国际传播有效性的因素除了教师自身持有的文化价值观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所持有的跨文化视野、态度和能力。具体来说,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师来自于该地区的“内部”还是“外部”(地理上的划分),持有“本土文化观”还是“外部文化观”(文化观念上的划分),都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他们所持有的文化观是“缺陷观”还是“差异观”。持有“文化缺陷观”的教师往往认为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受学生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非常大。而教师或学校对其影响则比较有限;持有“文化差异观”的教师往往将学生的文化多元性视为课堂资源,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帮助学生们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将这些丰富资源运用到教学和交流活动中去⑦。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缺陷观”和“文化差异观”在这里指的是教师所持有的跨文化态度,一个具有本土文化视野的中国籍汉语教师(“外部-局内人”)或本土汉语教师(“内部-局内人”),都有可能以“文化缺陷观”去对待学生;而一个具有外部文化视野的中同籍汉语教师(“外部-局外人”)。却有可能在教学过程和交际过程中持有“文化差异观”。那么区分“局内人”和“局外人”的意义在哪里呢?班克斯的研究告诉我们,“局外人”往往对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倘若教师本人又缺乏足够的跨文化敏觉力,那么他在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行为方式的决断上,就很难结合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视野,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文化冲突和丈化偏见,从而大大影响跨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在“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划一条清晰的界线,我们无法去判断一个教师到底被一种外来文化影响到何种程度才能被称为“局内人”。事实上,那些轻易被一种外来文化同化了的教师也很难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反倒会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文化中陷入“边缘人”(the marginalman)的认同困境。中华文化走出去。指的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走出国门,更是要真正地走进他者的心灵。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为了同化他者。我们所追求的融合文化观也并不是在提倡被他者同化。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在我们和他者之间达成互惠性的跨文化理解,建构和谐的跨文化关系。既然如此,我们所提倡的也决然不会是一种绝对的文化观。而是动态的、交融的、具有间性视角的观点和态渡。

从文化间性的视角来看,一个熟谙中国文化的国际汉语教师,无论他的社会化是在中国完成的,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异文化同化,一旦他身处跨文化的教育情境和传播环境,其全球化心态、跨文化敏觉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立即上升到了一个极其重要且必要的位置。只有对学生的文化背景、文化认同、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价值观进行足够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在“局内”和“局外”出入自由,国际汉语教师才能使中华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三、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和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以孤立呈现自我文化价值的方式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文化,可能会导致文化身份的认知焦虑,甚至遭遇他者的反感和抵触。并将这种纯粹性的、带有良善愿望的文化传播活动进行政治化解读。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教师的社会文化身份、价值观、个人经历等会对文化传播的效果以及跨文化关系的建构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持续地、动态地影响主体双方的认知框架。因而,探讨如何“以人为核心”来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十分有必要结合教师的“社会文化身份”来审视这种跨文化能力对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到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首先,从国际汉语教师的任务和目标来看,他们兼具了“汉语言教学者”和“中华文化传播者”这两个重要角色。外国人走进孔子学院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全球化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契机;其二是东方文化和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他们。持有前一种动机的学生在今后可能会以汉语为工具走向与之相关的工作岗位。掌握基本的汉语技能、储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助于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对于持有后一种动机的学生而言,其关注点和兴奋点从一开始就放在了中国的社会文化上面,而走进孔子学院,很有可能是他们通过交往实践去了解和探索中国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正因为如此,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学界和教学界对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策略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孔子学院的建设任务将会主要集中在内涵建设上”,语言加文化式的“博雅教育”(Iiberal education)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单纯的语言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从文化间性的视角来看,无论是语言的推广还是文化的传播,都发生在典型的多元文化情境之中,因而教师和学生、教师和任教国社会成员之间必然是一个互为主体的跨文化关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理应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文化示范作用,这也对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除了做一个优秀的示范者之外,他们也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倾听他者的文化认同和跨文化感知是对话得以持续的基础,否则无论课上课下,对中华文化的任何言说都将变成独语式的广播。总的来说,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将“成为一个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视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并在跨文化教学、交往及对话的过程中兼顾“文化示范者”、“文化倾听者”和“文化引导者”等多重角色。

此外,旅居他乡的国际汉语教师不仅需要处理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跨文化适应问题。还需要面对旅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跨文化挑战。课堂上和生活中的双重文化冲击往往会加剧他们的焦虑感,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所担负的跨文化教学以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双重重任,甚至都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其每天都会遇到的跨文化适应的难题。“旅居者”的身份给国际汉语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跨文化挑战。但基于文化间性的交流、协商和对话。却又给他们带来了跨文化关系建构的希望――只有将注意力从消除差异(同化)转向尊重差异,从单纯的适应转向和谐共存,从文化分离转向共同协商,才能在高效完成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重任的同时。感受到跨文化交流与交往过程中的乐趣,这就涉及到一个传播主体自身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素养的问题。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在西方学界被视为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在国内被使用较多的是后者,它在外语教学领域被译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传播学领域被译为“跨文化传播能力”。究其原因,此概念涉及到诸多学科,而不同的学科对“communication”的关注有着不同的焦点。从其动词形式communicate的词根构成来看,“com-”即“共同”、“一起”。“mumi-”即“人”、“大众”,加上具有使动功能的动词后缀“-ate”。合起来便是“使人们在一起”――而使人们在一起的方法,即对话和交流。汉语中并没有与communication对应的词,它在人际传播层面被译为“交际”或“沟通”。在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层面被译为“传播”。前者局限于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后者则缺乏双向互动的涵义。

笔者在这里使用的是intercultural competence这个概念,即“跨文化能力”。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的跨文化能力不仅包括人际交流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移情能力”,也包括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所必须具备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等等,这种整合在一起的跨文化能力是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的一个高标准要求,其目标既指向一种终极的交流和沟通,也指向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任教国社会成员之间、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和谐的多元文化关系的建构。

四、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框架的构建

跨文化能力通常有“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恰当性”(appropriateness)这两个层面上的需求。具体到以国际汉语教师为流动载体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有效性”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运用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去高效完成语言与文化的教学任务,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特定目标:“恰当性”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充分认识到不同社会文化的规则体系。在符合跨文化伦理的前提下。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及任教国其他社会成员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这是一个直接的、双向的、充满挑战却又充满希望的人际传播路径。为了使这种人际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就非常必要。具体来说,要想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在人际传播层面上同时满足“有效性”和“恰当性”的需求,国际汉语教师应从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层面去全面发展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认知层面的跨文化能力体现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这两个方面。对自我的认识包括认识自身的文化构成、情感态度、交际风格、对他文化的容忍力等;对他人的认识是移情发生的基础,作为文化传播主体的国际汉语教师既要了解他文化的广义文化知识,也要了解其深层文化结构,因而需要在认知层面全面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理解力,习得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并通过对特定文化图景的描绘来呈现自己对己文化和他文化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刻板印象是认知层面的最大阻力,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刻板印象,但可以对之加以纠偏和修正。否则,一旦让刻板印象发展为偏见,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不易消除了。

在情感层面,持有正确且积极的态度是打开他者心灵的钥匙。礼貌、热情、友好、乐观、耐心、宽容、持久。都是在跨文化教学、交际和传播过程中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态度因素。其它重要的跨文化态度,还包括非我族主义态度,尊重他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尽量做到无偏见的判断等。尽管大多数国际汉语教师都是具有一定跨文化敏觉力的教学者和交际者,但在教学和交际实践中,他们的情绪却时刻处于起伏和变化之中。只有当教师清楚地意识到提高自身跨文化敏觉力的重要性,将成为“多重文化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尝试将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进行整合,才能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有效完成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另外,文化移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跨文化素质和技能之一。“移情”意味着感情的移入,是能够对他人的想法、情感和观念进行分享的一种品质,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将自己投射到他人的文化背景之中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社会文化情境之中去体会对方的情感和情绪。传播主体文化移情能力的缺失往往会成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有效性的绊脚石。因为这样的教师无法摆脱固有文化习俗的约束,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义,也无法纠正对他者的刻板印象或偏见。即便他们努力地去传授知识、讲解文化,但以这种单向的阐释方式和传播方式却无法触及他者的心灵。

最后,教师跨文化能力要想得到全面的提高,仅仅停留在知识储备和态度转变的层面上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掌握足够的行为技巧,比如培养跨文化倾听能力,把握行为弹性,采取描述性立场,正确选择退避、和解、折中,合作等处理冲突的技巧等。在跨文化能力的行为层面,除了发展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之外,教师还应该把重点放在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和身份认同策略上面,前者指向人际交流层面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合作意识,后者则要求教师全面发展自身多样的社会文化身份,并参与到与之相关的文化交流实践中去。另外,在文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维护对方的认同也是一种必要的策略,维护并不代表妥协,而是辩证地去认识和尊重他者的价值观,有的时候它甚至比维护自己的认同更为重要。因为维护对方的认同有利于拉近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心灵距离。从而也更有助于建立和谐跨文化关系。

总的来说,要想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提高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全面整合自己在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层面上的跨文化能力。没有认知,就谈不上理解或是不理解,更谈不上跨越或超越文化藩篱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认知层面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即文化符号的储存和积累过程。这些丰富的文化符号资源在教师的跨文化旅居过程中得到持续的修正和补充,从而形成一个不断扩展的文化脉络。跨文化认知同然重要,但各种文化因素都在我们的心智中各就其位,不会主宰我们的交际行为,真正起到主宰作用的是我们的自由意志和文化修行。因为无论是异质文化的“病毒”还是多尤文化的“神灵”。都无法阻止生动的“多元文化心智”(multieultuml mind)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情感层面的跨文化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仅仅依赖基本的文化认知能力和自由的意志与心智,还不足以提高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正确、熟练地操作手中的文化“工具箱”和各种“文化开关”,用自由的心智去驾驭我们手中的文化符号及资源,这就涉及到跨文化能力的行为层面。

文化的力量需要通过“内化”于人的过程才能发挥作用。无论是何种传播媒介,都需要发现一种特定文化“可利用的价值并真诚地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自我解放与自我超越的力量”。否则无沦这种文化多么伟大,对文化之间的交流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目前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虽然在数量上呈现出可观的增长趋势,但相比两方发达国家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而言,其国际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还非常有限。孔子学院数量的迅猛增长直接导致了优秀师资的缺乏。倘若不加强对每一个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孔子学院将难以收获理想的跨文化教学效果,也难以有效完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然而。跨文化能力所具有的复杂性、开放性和经验性。决定了这种综合而全面的能力并非能通过短期的培训得以提高。那么,作为传播主体的国际汉语教师,究竟该如何在提高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呢?

我们知道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却是永恒的。如果文化仅仅被当作一种既定知识或事实来进行传播,那么我们所传播的仅仅只是文化的某个稳定的瞬间,从而忽略了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传播渠道。教师需要在超越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己与他者之间形成互动、建构关联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不仅要同时顾及中国文化的知识性和动态性。更要考虑到中国文化和学习者自身文化之间的间性问题。

文化间性的视角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取。国际汉语教师首先需要持续习得中外文化知识并进行基本的异同比较,这种途径习得的文化是静态的;与此同时,我们一方面要将知识置于交往和传播实践中进行检验。另一方面要将过去的历史文化和当今的社会实际进行对比。从动态的角度去加深对文化的认识。此外,通过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讨论与协商去积极寻找文化间的关联。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也至关重要。它表现为一种动态的文化生成和意义的创新,是单向宣传模式朝双向交流模式转变的关键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持续地了解学习者自身的文化习俗和跨文化态度。在此基础上不断重构自己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知框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和传播模式,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其跨文化能力也得以提高。

五、结语

第7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大力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以来,曾多次在国内国际不同场合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发表重要论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从以下五点人手。第一,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育人。引导和鼓励群众了解地方历史人文知识、传承特色民间工艺,帮助群众学、练地方戏曲艺术等,让百姓在参与、传承和创造中满足自身文化需求,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形成承古惠今的文化发展模式。第二,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第三,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第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五,重视文化的现代传播和对外开放,提升文化软实力。从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特色活动、文化精神风貌等角度出发,通过现代服务方式和传播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持续地提升文化内涵,拓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服务,“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加快数字化建设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科技进步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第8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艺术院校;排头兵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0007―03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而且,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到了―个极其重要的高度。同时,报告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作为高等艺术院校和所有文化工作者,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勇当排头兵。

一、文化人要当好排头兵

要当好排头兵,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宏扬中华先进文化为己任。文化人不仅自身要不断学习中国化最新成果,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修养,同时要在精神文化产品中,“融入”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潜移默化地鼓舞人、影响人。

文化“巨匠”鲁迅说过,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在文化建设中,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在推进我国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当好排头兵。

在这个过程中,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精品形象地昭示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加强对创作思想、创作选题的引导,对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亵渎经曲、嘲弄英雄和低俗媚俗、肆意恶搞的倾向予以鞭挞和抵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当然,这不是让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文化工作者、艺术家都变成同一个模式的人,也不是让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变成单调乏味的说教,而是要他们内心充满对自然、对人类、对祖国深沉的爱,充满对正义进步和谐的不懈追求,有崇高境界和精神素养,再加上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电影、歌曲,无论是正剧、悲剧还是喜剧,无论是讴歌赞颂还是鞭挞讽刺,都渗透崇高的情怀、和谐的精神,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作为受众的广大人民在接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的同时,也接受了我们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鼓舞。在文化建设中,就真正能做到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化风尚,文化艺术工作者当仁不让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文化艺术工作者当仁不让。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围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努力为社区、城乡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社会公益放在首位。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在《论语》里,孔子学生描述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图画中,和谐文化、文明风尚是其重要支撑。对于一个由复杂因素构成的当今社会来说,先进的、和谐的文化小则可以减轻病痛、化解矛盾、形成和谐的生活工作氛围,大到可以拯救灵魂,催人奋进,给人以憧憬,调动激励各种社会因素,形成巨大合力,构建一个万民同心、万众同乐的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先进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等艺术院校应始终站在前列。作为有占地150公顷,拥有师生近2万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四川音乐学院,深感在四川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义不容辞。近年来,学院利用和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的优势,积极推进文化的全面繁荣和文明风尚培养。在学院周围街道打造以音乐艺术为主题的“音乐一条街”,营造文化氛围,给学生以鲜明的社会题材,给市民以充分的引导。在具体运作当中,首先营造集乐器的研制、展示、经销、欣赏于―体,舆论界称之为中国音乐的“硅谷”。艺术、文明与和谐从此以校园为中心向社会扩散;其次,每年署假,组织党员师生分赴革命老区,把讴歌党,讴歌社会主义,讴歌人民的文艺节目送到老身边,送到老区基层群众身边。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钱包鼓了,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更加丰富。但与此同时,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入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是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四川音乐学院自2004年起,开始筹建招收音乐治疗专业学生,以适应社会需要。将音乐治疗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成果推广到社会,协助有关医院建立音乐治疗室,把音乐艺术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心理和谐、身心和谐,以达到社会和谐。

三、弘扬中华文化,应注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在弘扬中华文化,尤其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上,艺术院校应该当好排头兵。

一个民族能够生存繁衍、生生不息,有赖于其先进的文化、灿烂的文明,因为那是一个民族的魂,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只有建设发展先进的文化,才能更好的、更全面的实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和发展。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尊重过去、面 向未来,以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切实保护好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历史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丰富的大西南,四川音乐学院在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遗产上不遗余力,并且致力进一步科学研究,以期让古代民族文化、乐器在现代焕发新的光彩。《四川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用》着力于研究如何在保护其原生态的文化和环境基础上的开发利用,2007年获文化部重点研究课题。文化部攻关科研项目《高胡、二胡、中胡(系列)高音区音质音量的改良》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和《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等科研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一些古代民族乐器已经进入剧场演出并批量生产。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时代炫目的光彩。

四、艺术院校应是文化创新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化大繁荣,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才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创新体现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文化工作者特别是艺术院校应是文化创新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更应是文化创新的排头兵。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繁衍方式,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文化的共性,但是每个时代却有每个时代文化的个性,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创新。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五千年而不衰,就是自身有一种吐故纳新的能力,有一种求变图强的精神,没有创新的文化是凝固的文化、僵死的文化。不创新,文化难以延续传承,更难以繁荣发展。当今社会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才能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文化内容上,以前作品那种“高大全”单调枯燥的说教形象,被证明并不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马克思就曾发出这样的质问:“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作用,必须要创新。决不能用枯燥说教的方式,而要采用生动的、形象的、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当年主张“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的“双百”方针是创新文化、繁荣文化的正确方针。李岚清同志在2002年10月21日考察北京高校工作时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成果的涌现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9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一、清水县概况

清水县,古称上,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以陇上“清泉四注”而得名。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早在五千年前,人类先祖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史载,清水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和成长地,是轩辕文化的根所在。清水轩辕文化,突出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它浸溶着华夏数千年的文明。那么,如何发掘这一地区的文化精华,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清水――轩辕文化的诞生地

中华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的起源也是多元的,由轩辕族创建的轩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清水是轩辕氏族的起点和原点,是轩辕文化的根基所在。清水轩辕文化,突出“故里”文化,本文重点强调清水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和生长地,具有源头文化和寻根文化的特色,对于海内外炎黄子孙具有普遍的认同感和吸引力。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发掘,整理,弘扬轩辕文化,不仅对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我们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轩辕黄帝出生考

轩辕黄帝生于清水,在历史记载中有清晰的脉络。纵观史书,可以看到诸多的记载。《帝王世纪》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②《甘肃通志》载:“轩辕谷隘,清水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甘肃省志考异》中载:“轩辕谷在上城东七十里,轩辕帝生处也。”清水古称上,又属天水郡管辖。故史料中所说的天水轩辕谷,实际上就是清水轩辕谷。乾隆清水县志载,"轩辕谷,东南七十里,黄帝诞于此。"黄帝"生于姬水,长于寿邱"③。这些史实与成纪为伏羲、女娲生地,宝鸡为炎帝生地互相印证,有助于证明渭水流城为华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从诸多史料和实地考察看,轩辕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清水,清水被称为”轩辕故里” 。轩辕故里文化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延伸,不断融合辐射的特定地域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2.轩辕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重要的地位

华夏文明是以黄帝、炎帝为中心的华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继承前人的文化成果和历史经验,在经济、文化、制度等领域持续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④。他是中国远古的华夏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和继续前进的基础。由轩辕族创建的轩辕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也是中华文明的先期和重要组成部分,以轩辕文化为切入点,才能少走弯路,更深入的了解、研究华夏文明。

3.清水县旅游资源概况

清水山青水秀,旅游资源丰富。(1)赵充国陵园;位于清水县城北的李崖村石佛坪,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轩辕谷省级森林公园;地处清水县山门镇,属森林型自然风景区。植被完好、水源富足,是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天堂,也是人们回归自然,尽享大自然和谐之美的理想之地。(3)清水温泉生态旅游景区:先传轩辕黄帝幼年时期曾在这里洗浴。宋、明以来已成为“陇上胜迹”。(4)石洞山风景区:位于清水县山门镇,原有明、清时期的青岩寺、乐楼等建筑,为佛、道两教并存的名山胜地,是清水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5)清水宋金墓葬群地下博物馆:其墓葬群,形制多为穹窿顶仿古建楼阁式,其建筑结构独特,布局严谨。砖雕构图简洁明快,色彩鲜明协调,大多反映《二十四孝》中的典故。

三、清水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开发思路

清水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没有科学指导,旅游业还“处在深闺人未识”。新形势下,清水旅游业要快速发展,只有主打文化品牌,发展文化旅游,整合旅游资源,进而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1.清水旅游开发的现状

清水县交通不便,旅游经济发展程度不高,许多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在此,笔者以轩辕文化为切入点,以清水县旅游为主体,重新思考如何利用其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清水轩辕文化活动,加强轩辕文化的研究、宣传,真正把轩辕文化打造成清水的龙头和特色文化,使轩辕文化成为清水文化强县的亮点,从而促进清水县旅游业的发展。

笔者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轩辕文化的内涵及清水旅游资源的整体形象加以整理,思考。以期对清水县旅游开发找到一个新的思路。

2.开发思路

第一 整合资源,综合开发。

清水县旅游资源丰富,就现状而言,一些成形的产品可以通过线路设置进行链接整合。例如:到李崖村和樊峡村,了解了该村的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情况,到贾川乡实地考察了宋金墓的发掘遗址,到三皇谷国家森林公园以及轩辕窟轩辕庙,现场了解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和活动地点。同时,笔者也向当地人了解了轩辕鼓及其来历,并结合文献,了解到由轩辕黄帝所制的轩辕鼓。结合一年一度的轩辕文化节,笔者认为轩辕文化对清水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社会,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 优势互补

旅游经济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资源差异的认同。对一个旅游景区来说,游客有差异比较心理,有异中求同心理、同中求异心理。差异就是特色所在。所以,在旅游资源的整合上,这一点最易达成共识,形成合作条件。

第三 加大宣传促销,打造轩辕文化旅游精品。

作为源头文化的轩辕文化要跨区域进行宣传促销。可以在各自的新闻媒体上互相推介,合作协商拟定一些形象的旅游宣传口号,制造声势;举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活动,扩大品牌宣传,增强凝聚力。

第四 围绕旅游市场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