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网络的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的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的基本原理

第1篇: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图书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信息的认知能力、研究能力、综合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掌握知识、促进知识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网络环境对图书管理的新挑战。?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图书管理员 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250.7 ?

一、网络环境下职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图书管理员应树立师生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

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观念,是职校图书管理员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出发点。无论是在传统的手工条件下,还是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时代,这条服务宗旨都不能改变。相反,在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员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思想观念还应更进一步地得到加强。?

2、图书管理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在网络环境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各类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作为图书管理工作主体的图书管理员必须破除因循守旧的意识和行为,树立创新观念,实施创新行动,拓宽思路,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大力开发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挖掘信息资源的潜能,才能为我们图书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内在的趋动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3、图书管理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指网络通讯技术,还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等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它已经广泛运用到图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信息技术是图书管理员进行信息资源收集、整理、传播和开发利用的锐利武器、运载工具和重要手段,图书管理员对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信息服务的质量。

4、图书管理员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利用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效果,作为信息工作者的图书管理员如果缺乏敏锐的信息意识,就无从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也不会有合理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在动力,更不会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来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

二、网络环境对职校图书管理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1、打破传统观念树立新的服务意识?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时代的进程不断加快,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紧跟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及服务意识,扩宽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网络环境下职校读者的要求。如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引导他们选择、使用各类型的电子文献或者各种专业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在参考咨询方面,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本单位的网页来为读者解答各类咨询,介绍热点问题、科研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图书馆员成为信息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相互沟通、传递信息的桥梁与纽带。?

2、充分显示出现代图书管理的社会公共性、公益性和共享性?

网络环境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用户是资源共享的最终受益者,图书管理事业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管理事业将具有更强的公益性和共享性,网络通信技术对于信息资源建设协调领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为此,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加强网络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增强图书管理的社会职能,提高全民素质?

图书管理的社会职能之一就是进行社会教育。在手工条件下,图书管理教育的特点是通过对广大读者借阅图书资料来传播知识,以此来开阔读者视野,启发智力,提高读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使读者受到教育。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图书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图书管理的社会教育职能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在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已成为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交换、存贮的中心。?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图书管理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管理员必须不断地优化知识结构,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培养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张霞: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2:60-61.?

第2篇: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情报学 基本原理 大众标注

[分类号]G350

1 引言

基本原理是指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开展情报学基本原理研究,有助于丰富情报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加强情报学的学科地位;掌握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提高情报学研究和实践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在传统信息环境下,专家学者曾对情报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杨超提出了情报学的6个基本原理: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用户友好性、系统安全性、兼容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等原理;该基本原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系统方面,而对用户行为方面的概括较少。马费成教授提出了情报学的6个基本原理:离散分布、相关性、有序性、易用性、小世界及对数透视等原理,并认为离散分布原理和相关性原理虽然目前研究较多,但尚有很多不足,其它原理的情报学研究成果显得很零星。梁战平教授提出了情报学的10方面基本原理:隐藏、相关性、离散分布、有序性、重组、转化、对数透视、小世界、可视化、最小努力等原理。梁战平教授的基本原理中包含有马费成教授的6方面基本原理,并又提出重组、转化、可视化和隐藏等四方面原理。

情报系统是“人-中介-资源”系统,其基本目的和任务是将知识和信息组织有序化,以用户认为方便的形式提供有效利用。对情报学基本原理的概括和总结,除了应该关注信息中介载体的获取和加工过程规律外,还应关注信息资源本身的形成和存在规律,信息用户组织和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行为规律以及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以及信息中介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规律。

受传统情报信息技术及环境的限制,信息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情报信息的提供,并且信息用户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交互共享的环境条件,因此,传统的情报学研究多关注于文献等信息载体方面,虽然有的学者也认识到用户认知和效用在情报学中的重要性,但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日志分析等方法,尚不能客观有效地揭示情报用户的认知和效用。

新一代网络环境下,情报学的研究和实践面临着新的环境和应用,特别是大众标注技术的出现,使得用户能够主动参与对信息资源的标注,相互之间能够交互共享相应的情报信息资源,并且社会化的大众参与标注能够形成一定涌现的有序性特征,因此,对于情报学相关原理的体现和升华,大众标注具有传统理论研究环境不可比拟的优势。

2 大众标注的含义及特征

2.1 大众标注的含义

大众标注是指在公开分享的环境中,由信息使用者共同为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标记或分类,也即由使用者个人对于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索引或分类,进而形成众人共同索引和分类的机制,如图1所示:

大众标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社会性书签网站的应用。Smith Gene总结了大众标注的发展简史:2004年初,Joshua Schachter开发了del.icio.us系统(网站),开始采用非层次的关键词分类系统并允许用户在线标引网页;2004年底,Thomas Vander Wal通过一个邮件讨论列表,首次提出“folksonomy”概念;2005年初,支持标签的网站开始大量出现。

大众标注的发展如此迅速,主要由于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推动作用。在实践应用方面,有“flickr”、“Del.icio.us”、“Technorati”等著名网站的带动;理论研究方面,有ASIST、SIG/CR、DC、WWW、ACMCHI、ACM SIGIR、IA Summit等组织和会议的推动。

2.2 大众标注的特征

2.2.1 信息用户的主动参与 在大众标注过程中,大量信息用户分别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认知能力,选择相应的标签进行标注,并将相应的资源和标签保存到网络收藏夹中,以便供标注者自身或者他人检索相应的信息资源。

大众标注是面向用户的,完全依赖于用户个体的参与和贡献。大众标注的产生,是用户基于个人信息管理的目的,使用自己的词汇对信息进行标注,以便再次查找和使用。所形成的标签集是由关注该信息资源的用户群生成的,这些用户在检索该标签集合时,能够显示一定的兴趣。大众标注是以用户主动参与为特征,体现了用户的个性化认知和价值效用。

2.2.2 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 大众标注有两个独特的特点:①参与的广泛性;②标注的随意性(不受限制)。无限多用户的参与使得被标注对象每个角落的内容得到较全面的揭示和反映。从长尾理论的角度看,资源的每一部分都是有价值的,区别仅仅在于价值的大小及受众群体的不同。用户参与标注可以实现对不同部位、不同细节的注意与发掘,有利于长尾价值的揭示和利用。以往的网页内容是分散的孤岛,标签将它们相联系并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具备更强的用户吸引力和粘合力。

标注的典型功能是共享。通过标签中介,用户与资源之间以及具有相似标注的用户之问,建立了交互共享的联系。除了准确定位个人信息,相同的标签能够聚合整个信息空间中的所有相似内容,实现资源的共享,基于标签的浏览更能使用户获得意外的发现。

2.2.3 社会化标签的社会化协同

用户在资源的共享过程中能够找到与自身有相同兴趣的人群,得到关于标签使用的反馈,从而影响其未来的行为,因而大众标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化性质。在大众标注过程中,大量的信息用户运用大量的社会化标签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标注,不同用户之间能够彼此相互浏览对方的资源及相应的标签,可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而纠正自身随后的相关标注行为,从而随着标注的增加,用户标注行为存在着协同效应。

通过大量用户对资源的大众化、持续的标注,所形成的标签集既能形成对资源客观属性特征的较全面的揭示,又能较充分地反映用户的认知及效用特征。用户随手对自己的内容增加一些个性化的标签,就对这些内容产生了重新的认识,更容易将过去、现在的所有思维串联起来。标签可以快速地在一个公共信息空间创建一个信息剖面,智能聚合各种相关信息,这种能力可以产生很多应用价值。

3 大众标注中情报学基本原理的体现

基本原理的精髓在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能够统摄具体的原理,并且相互之间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关系。情报学基本原理应基于情报学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宗旨和目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适性,并应避免现象和操作的一般性总结。鉴于此,本文在大众标注的新型情报信息环境下,基于马费成、梁战平等教授所

提出的基本原理,尝试提出如下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最小努力性、适度相关性、混沌有序性。

3.1 基于主动参与的最小努力性原理

大众标注中信息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资源,并根据自身对该资源的认知能力选择相应的标签对其标注,因而能够较充分地体现信息用户的主动参与和能动选择特征,可较好体现最小努力性原理。

最小努力性原理体现的是用户的能动性选择的特征,即用户在组织、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情报时,总是趋向于简捷、方便、易用和省力的原则,在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效用之间权衡,从而选择最省力且满意的方式米进行。其衡量标准是成本最小、效用最大,因而达到效益最大化。

对数透视现象表现了情报信息在客观的物理领域和主观的认知领域间具有数量上的对数性差异。这种对数性差异不可避免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能动性选择因素,因此对数透视现象是最小努力性原理的体现。

3.2 基于交互共享的适度相关性原理

大众标注为资源和用户、作者和用户之间提供了中介,使得用户主动参与资源的组织和获取,且相互之间能够通过标注而进行交互和共享,从而用户之间依托于万维网而形成用户网络,且用户集和资源集之间形成多对多的关联对应关系。

情报的相关性具有需求相关性、社会认知相关性、中介(情景、主题和算法等)相关性等类型。情报学的相关性除了体现情报信息与信息用户的相关性之外,还体现情报信息要素相互之间、以及信息用户相互之间的相关性。

离散分布和小世界现象正是上述两种相关性的体现。离散分布现象主要体现关联要素的分散和集中的规律,也即社会领域中常见的幂率分布特征。小世界现象揭示的是人类信息联系和信息对象之间的相关性,也即无论用户和资源的范围多大,都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达到最短的路径联系。

情报信息系统中,在分析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以及信息中介相互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时,应该相对于特定的时间阶段、空间范围、对象社区,运用具有相对性的适度相关的观点来分析。

3.3 基于社会化协同的混沌有序性原理

情报的上游是具有物理结构的数据、具有认知结构的知识,下游是具有价值效用的用户,因此,情报应该具有物理结构的载体、认知结构的内容、效用结构的目的。大众标注为用户和载体之间提供了有效的中介,较好地体现了上述三种结构,并且随着标注用户和资源的增加,用户参与对资源属性的揭示会越来越接近于客观,并且在此过程中,信息用户能够将自身的认知偏好集中体现于标签集合中。

情报结构的有序性,即情报系统要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既来源于科学体系的有序性,又来源于人的创造过程的有序性。

重组操作是通过连接、分割和结合的方法,使对象获得改进的机会,是知识创新的基础,转化操作是信息链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转化,主要体现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之间的转化。无论是重组还是转化,都是情报知识有序化的途径。

有序性原理主要体现情报资源存在结构和发展过程的相对有序化。这种有序化由于涉及社会性因素,因而更显其复杂性。绝对的有序和绝对的无序是不存在的,客观的有序是一种相对的有序――混序,即介于绝对无序和绝对有序之间。

4 大众标注中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升华

情报信息组织和获取的有效性评价,取决于其用户效用价值的大小,此外,从情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总是沿着用户主动参与性越来越强、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体现越来越便捷的方向发展,从而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情报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原理的总结符合情报学的宗旨和目的。

情报学的基本原理的核心在于以用户的认知和效用为中心,关注用户和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分布及有序性演化(见图2)。

4.1 最小努力性所体现的能动选择规律

情报信息用户在选择性认知和获取相应的情报信息时,具有能动性的特征,即根据自身的效用需求及认知能力来有目的性的选择合适的情报信息属性进行认知,因而,其获得的情报信息带有一定的主观“修正”痕迹,不是传统的客观量化结果。

最小努力性原理取决于用户所付出的成本和所获得的效用之间的权衡,权衡的标准取决于信息用户在获取情报资源时的能动性选择。在大众标注中,情报信息用户通过大众标注的手段和中介,能够主动参与情报信息资源的组织和获取,因而能够较充分地体现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效用需求,从而较好地体现了信息用户的能动选择规律。

4.2 适度相关性所体现的关联分布规律

情报信息系统的要素主要有用户、情报信息、中介(如社会化标签等),这些要素在情报信息的组织和获取中,相互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对应和作用关系,从而能够形成多样化的分布特征。

适度相关性原理主要体现情报资源与事物的属性特征以及用户的效用目标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情报信息载体能否真实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特征,以及能否恰当满足用户的效用目标。大众标注条件下,用户不但能主动参与对情报信息资源的标注,使得用户和资源之间联系更紧密,而且用户与用户之间能够相互浏览和借鉴彼此的标注结果,能够交互共享相应的情报信息资源,从而能够构建起更加紧密的关联关系,较好体现了情报信息要素间的关联分布规律。

4.3 混沌有序性所体现的混序演化规律

情报系统要素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要素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并随着情报环境、用户效用偏好及信息技术条件的改变而不断演化。

混沌有序原理主要体现情报系统要素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特征。社会化标注使得信息用户能够自下而上持续地参与信息的组织和获取,所形成的社会性涌现特征不仅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最终用户的认知需求,而且也体现出了情报结构的混沌有序的演化规律。

5 总结与讨论

情报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既有自然科学的技术性特征,又有社会科学的人文性特征,因而,情报学的基本原理不能仅局限于客观自然规律的描述,还应该包含有主观社会规律的阐释。

大众标注技术弥补了传统信息技术的不足:大众标注所体现的信息用户主动参与,不同于传统信息环境下的信息用户被动浏览,能够较充分体现信息用户的认知和效用特征,是对最小努力性原理的较好体现;大众标注所体现的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不同于传统信息环境下的信息用户之间相互隔离,能够较充分体现不同信息用户之间、不同信息资源之间以及信息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的关联性特征,是对适度相关性原理的较好阐释;大众标注所体现出的社会化标签的社会化协同,不同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专家分类,能够较充分体现信息用户自下而上参与的,较全面和持续的协作性分类特征,是对混沌有序性原理的较好阐释。

第3篇: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 德育课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5-02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案例的描述、分析,总结归纳出所要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具有诱导、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必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的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项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采取的是师生互动的双向知识的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交流沟通空间,学生的参与度加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花费更多的精力,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选择具有正能量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析,与学生一起探讨,相互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德育课的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更不是一个机械的接收教师传授知识的接收器,而是具有独立思考、健全人格、丰富生活阅历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纠正不正确的认识等等。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增强德育课吸引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案例是现实社会或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的凝聚了正能量,有的可以吸取反面的教训。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分析,能够吸引、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阅历、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等等。

(三)案例教学法具有诱导、激励的作用。一个活生生的德育课教学案例,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心理注意,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保证教学秩序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能够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案例反映出的道德问题和包含的人生哲学,思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明确自身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四)案例教学法具有协调作用。选择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课案例进行教学,既能消除德育课教学给学生造成紧张不安的心理,又能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德育课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真挚的情感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另外,德育课本身有着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有的问题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了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消除了学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发挥了协调师生间关系的作用。

二、如何正确运用案例进行高职德育课教学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要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正确运用案例教学,必须在案例的收集、选择、运用的方法上进行探讨。

(一)案例的收集。德育课教学案例的收集途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就是指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德育课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是常用的、间接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案例收集方法。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报刊杂志、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进行案例收集。尤其要注重收集在社会上、理论界、学术界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思考的、有争议的案件,是德育课教学的最好案例。这样的案例不但能够说明一般的理论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盲点,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探讨意识、兴趣。

2.网络收集。网络收集是指教师通过不同的网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是教师收集资料、备课的最有效的渠道。由于网络信息多,内容更新快,教师可以通过网路收集到最新的典型案例,运用到德育课教学中,增强说服力。

3.实践收集。实践收集是指教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德育课教师也不例外。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是德育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课教师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收集案例,通过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并把收集到的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更能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选择。

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通过资料收集、网络收集、实践收集到的案例,并不一定都适合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课的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德育课教学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要包含或者准确说明德育课中的某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同时,德育课中的许多基本原理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因此,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某一个基本原理,作为德育课教师,不但要精心阐述、论证德育课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而且要通过案例的具体描述、分析进行说明,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深入地思考,分类选择。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具有说服力的、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

选择案例的原则。如前所述,德育课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有的还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德育课教师在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类选择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1.目的性原则。所谓目的性原则,就是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选择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德育课的内容和基本原理讲清楚,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准确理解和把握德育课所讲授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做到有的放矢,切记脱离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纯粹的选择案例。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始终坚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从现实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真实的故事,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德育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德育课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课程,选择的案例必须要准确说明德育课的基本原理,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选择具有科学思想、聚集正能量、使学生能够产生正确思想认识的案例,杜绝选择具有非科学思想的案例。

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针对德育课教学中某个章节、某个基本原理、某个知识点,尤其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案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教学内容,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案例的选择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果案例选择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案例也不能说明教学内容,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

(三)案例的运用。运用案例教学是为了说明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方法,所以,运用案例教学要跳出案例看案例,正确运用案例。

1.案例的运用以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以运用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那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案例对学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尽量不要在教学中运用。另外,运用的案例既要简单,又要说明问题,复杂的案例,最好不要运用,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2.案例的运用在精不在多。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案例,但是,并不是运用的案例越多越好,过多地运用案例,不但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会影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对学生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地运用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意识的运用即简单明了,又能说明问题的案例,突出一个“精”字。

3.案例的运用要适时更新。任何一个案例都有特殊的适应范围和时限,即使同一个案例能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都能运用,也不能反复运用,如果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反复运用某一个案例,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案例,要适时更新,每一个案例最好运用一次,说明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最多使用两次。

参考文献:

[1]王跃.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2]陈钧芩.浅谈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年19期

第4篇: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 管理软件 接口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1基本原理

1.1主要管理功能

高性能的计算机的管理软件,主要是使用IPMI协议,通过对网络的启动以及结合BMC卡来达到对计算机的管理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Internet网来进行远程的关机,远程的对计算机进行安装系统、检测等操作,这些都是通过Java程序执行存放在指定位置的;linux脚本来实现的。

1.2工作原理

PXE是基于TCP/IP、DHCP、TFTP等Internet协议之上的一种扩展的网络协议,它能够提供网络启动的功能、协议又分为客户端(client)和服务端(server)两端,PXE client存储于网卡的ROM之中,在计算机引导的时候,BIOS能够把PXE client调入到内存中,然后对其进行执行,并且能够显示出命令菜单的操作,经过用户的选择之后,PXE client将在远端的操作系统能够通过网络下载到本地上,并且在本地上运行。

PXE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来保证其最后橙红的运行,在计算机启动的时候,DHCP server能够给PXE client动态的分配一个IP地址,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对DHCP server进行配置的时候应该增加对应的PXE特有的配置。由于在PXE client所在的那个ROM内部,已经存在和TFTP client,因此PXE client可以使用TFTP client,通过使用TFTP协议来在TFTP server上对其需要的文件进行下载。

在上述的条件下,PXE协议就能够正常的运行了。在这个过程中,把PXE client是需要安装Linux的计算机,TFTP server以及DHCP server是运行在不同的另一个Linux server之上的。并且,配置文件、,Bootstrap 文件、Linux内核以及Linux根目录等都是放置在Linux server 上面的TFTP服务器的根目录之下的。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PXE Client 正常的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 3 个二进制文件:即

Bootstrap、Linux 内核以及 Linux 根文件系统这三种文件。其中,Bootstrap 文件是可执行的程序,它能够向用户提供一个比较简单的控制界面,并且可以通过用户自主的选择,来进行相匹配的 Linux 内核以及 Linux 根文件系统的下载。

2实现方案

2.1涉及基本内容

目前来看,对于高性能计算机的管理软件使用的是基于Java语言的管理软件,它能够在集机群中使用上面介绍的各种技术来完成需要完成的各项功能,并且与此同时,各个功能都是封装在shell脚本之中的,并且还可以通过使用跨平台的编程的 Java 语言中的进程管理来对shell脚本文件进行调用。在计算机的管理软件的前台,会使用JSP来对Java进行调用。

其中,shell脚本文件的调用过程中,会涉及到网络启动、本地启动和网络安装服务这三种十分重要的技术,它们都可以在Linux的操作系统的环境下把调用的服务写成脚本文件的形式来进行执行,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使得对前台命令的调用变得更加的方便。

Java是一种跨平台的语言,因此可以使用这种语言作为编程的基本语言来解决这个系统中对于未来的跨平台的一种管理的设想。然而,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会涉及到一个Java 与 Shell 脚本的调用接口问题,但是Java 中的进程管理已经提供了能够对 Shell 脚本进行调用的能力,因此则不存在相关的问题。其中,还会涉及到Java 提供的两个类:即 Runtime 和Process。

3 结论

目前,随着高性能的计算机的逐渐增多,对于高性能计算机的管理软件的研究也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高性能的计算机的管理软件的研究方案,大多数都是在Java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一种管理软件,本文主要对其基本的原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涉及到的基本知识、以及其内部的软件构成、软件的结构等进行了介绍。该管理软件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并且解决了对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远程的管理存在的难点。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赖万东,钟理.浅析应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12(01):63-65+70.

[2] 陈奇,朱家诚,公彦军.将计算机软件引入机械原理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45-148.

[3] 向健极.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70-72.

第5篇: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井下通信;人员定位;自动化;技术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对煤矿需求量的加大,煤矿掘进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井下通信及人员定位的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矿井自动化技术受关注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自动化技术是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的实际环境进行的参数设置,可较为精确地采集井下所需的数据;第二,自动化技术代替人工进行数据开采,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的生产。

1 矿井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现阶段,我国用于井下通信的技术主要有:井下小灵通技术、井下WIFI技术和透地通信技术等等。人员定位技术主要有:射频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和红外线定位技术等。这些矿井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建立地面监控主站、矿用隔爆网络交换机和分站实现地面对矿井的自动化控制。

1.1 井下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井下通信技术网络属于局域网,局域网的服务器通过隔爆网络交换机与地面监控主站相连,地面监控主站配有投影仪和电视墙,可随时监控矿井的动态,收集矿井内部的实体状态信息和数据信息。

1.1.1 井下小灵通技术的工作原理

井下小灵通技术是由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而来,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进行实时跟踪定位和监控,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地面对矿井的直接控制。因为小灵通技术成本低、易于携带的特点,工作人员主要将其用于矿井内部的动态监视,收集矿井内部的数据信息,为工作人员安排生产提供参照。此外,矿井小灵通技术不受网络覆盖的影响,数字通话程度较高,能实现不间断的通信,这是较之现代的移动通信网络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优势。

1.1.2 井下WIFI技术的工作原理

煤矿资源开采是我国动力燃料的主要来源,这就对矿井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矿井自动化技术不仅要实现矿井的自动监测,更要实现自动化的生产。井下WIFI技术是弥补小灵通技术的频段被收回后的又一有效自动化网络监测技术。井下WIFI技术系统以WIFI 无线网络协议和TCP/IP协议为联络手段,以地面监控主站为实时监控平台,通过WIFI无线网络对矿井的全方位覆盖,实现WIFI技术对矿井的监控。

1.1.3 透地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

众所周知,透地通信技术是以地磁波为媒介,通过无线电波穿透地层实现地面与矿井通信的技术手段。其设备构成比较复杂,有地面输入设备、大功率发射机、天线和传呼机。由于该技术信息容量小和易受电磁干扰的特点,其在矿井中的应用范围较小,主要用于井下紧急情况的救助。

1.2 人员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

1.2.1 射频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

射频定位技术是通过收集井下工人的指纹实现对其定位的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库进行指纹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完成一对一的对应,对工人进行监督。该系统记录的数据值只是一种参考值,在实际估算工人具置时,受工人工作的动态环境的影响,应用范围不大。

1.2.2 GPS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

GPS定位技术依据GPS卫星、地面监控系统和GPS接收机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定位系统,实现对井下工人的监督。其工作原理为:地面监控系统向GPS卫星发射位置信息,GPS卫星根据其接受的信息对地面监控系统实现定位与追踪,将追踪的数据发射至地面接收机,然后通过接收机将位置信息传送给地面监控显示屏,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精确的计算,实现对井下工人位置信息的自动化监测。此技术用于成本较高,目前仅在大型煤矿使用。

1.2.3 红外线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

红外定位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工人佩戴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标签,第二部分为在矿井内部布置固定的位置接收器。工人在井下工作期间,通过位置接收器对身份标签进行红外线定位,位置接收器将记录的身份数据信息反馈给地面监控平台,地面监控平台根据数据进行具体的估算。红外线定位技术成本较高,且对矿井中的死角无法进行精确的定位,因而使用范围较小。

2 井下通信及人员定位的自动化技术研究

2.1 常见通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常见的、用于井下通信的技术中,虽然井下小灵通技术在现阶段因其成本低廉且不受网络的限制,被广泛应用于井下通信系统,但由于其使用权限的限制,日后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透地通信技术依靠电磁波传送信号实现地面与井下的通信,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易被外界的磁感信息干扰,其通信的质量有待商榷,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计算机保护和屏蔽体系;井下WIFI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技术,其自身对网络要求较高,是建设现代化煤矿主攻的方面。

2.2 常见的人员定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常见的人员定位技术中,射频定位技术只是对人员位置信息的估算,其定位的位置信息精确度较低,在日后的实际应用中,因为其成本低廉可能被大范围的使用。笔者认为,该技术在大面积推广前需要做足改进工作,提高位置定位的精确度;GPS定位技术和红外线定位技术是现展的高新技术,其使用范围较广,前者记录的数据信息比后者精确。但二者成本都较高,因此,笔者认为要普及这两项技术的应用,需要增强国家的科研实力,科技和经济是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志在井下人员定位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中体现尤为突出。

3 结束语

井下通信及人员定位自动化技术是煤矿高效生产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保障,在实际的应用中,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内部具体情况,考虑各种应用系统的的优缺点,做出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案。本文在对通信及自动化技术进行工作原理分析的情况下,提出了改进的方案,希望这些改进方案能为我国的煤矿通信和人员定位技术提供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鹤.井下通信及人员定位的自动化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3.

第6篇: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情况:

一、软件方面

电脑操作熟练;掌握了office系列办公软件;能运用c/c++语言、visualbasic,delphi编写程序;能自如的使用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autocad一系列软件对网站进行设计和开发;在数据库方面能灵活的应用access、sqlserver;能用delphi、vb、access、sqlserver设计出小型的管理系统。

二、硬件方面

能快速准确的诊断出微机一些软硬件故障;能为个人提供出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购机方案。

第7篇: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RTK;网络RTK;一级控制测量;应用实例

中图分类号:TU311.4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2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足一秒钟。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整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未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数据量比较大,一般都要求9600的波特率,这在无线电上不难实现。

3 网络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在网络RTK技术中,线性衰减的单点GPS误差模型被区域型的GPS网络误差模型所取代,即用多个参考站组成的GPS网络来估计一个地区的GPS误差模型,并为网络覆盖地区的用户提供校正数据。而用户收到的也不是某个实际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而是一个虚拟参考站的数据,和距离自己位置较近的某个参考网格的校正数据,因此网络RTK技术又被称为虚拟参考站技术(Virtual Reference)。

4 网络RTK技术在一级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4.1 工程项目:萧山区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二标段)。

4.2 GPS-RTK一级点的布设:共埋设一级控制点333个,编号为I12351-I12683,联测2个D级点GD179、GD183对本次施测成果进行检查。

4.3 作业依据:《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及杭州市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网络RTK技术规定》。

4.4 GPS-RTK一级点的外业观测

4.4.1 外业采用的仪器为两台Trimble GNSS R8-3双频接收机,仪器编号:4920172372、4921173467,其标称精度符合规范要求,仪器经浙江省测绘器具检定站检测,检测合格且在检测有效期内。

4.4.2 观测利用HZCORS系统进行,流动站观测时用脚架对中、整平,流动站设置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总数≥5颗,PDOP值

4.5 GPS-RTK一级点的数据转换:

外业数据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后,导出控制点的WGS84坐标,通过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CORS中心提供的在线坐标转换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分别求得杭州坐标系和杭州坐标系(120°30′)成果,取符合规范要求的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作为平面最终成果。

4.6 GPS-RTK成果精度情况

4.6.1 同一时段2次观测平面较差最大值和两时段平面较差最大值统计入表1、表2。

4.6.2 联测了2个D级点对本次测量成果进行检查,新老成果比较如下表。

4.6.3 本测区共检测了23条边长。其中边长较差相对误差最大为1:15974(I12409-I12561),最小为1:441866(I12435-I12434)。

结语

本文通过对网络RTK技术在一级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总结出:①网络RTK技术方便快捷,能搞提高工作效率;②网络RTK技术精度可靠,能够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第8篇: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1.回归课本 最后复习,一定要回读课本,梳理好知识点,归类理解核心概念,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要熟悉教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教材图解、表格、教材经典实验、教材举例。对应考纲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默写教材经典图解,整理教材经典语句。

2.构建知识网络图 要善于将零散的“点”串成“线”,最后织成“网”(“知识网络图”)。运用知识网络查找知识漏洞,及时补缺,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挖掘知识间的联系,对问题综合分析就比较全面。如光合作用、呼用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及物质、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进行复习:

3.强化答题规范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并不是知识没掌握,而是不注意答题规范。因此,要注意“细节”,如实验设计若涉及到的器材与“试管”有关,一般要在“试管”前加“洁净”两字。

4.熟悉答题技巧 (1)答选择题要稳定心态、仔细审题、打破定势、避开陷阱、联系实际。

(2)答非选择题做到新信息―旧知识―快浏览―明要求―抓关键―找联系―迁分综(迁移、分析、综合)―得结论。

(3)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描述要科学,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书写要规范。答案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4)实验分析技巧――实验原理:确定实验设计依据及判断依据;实验材料:尽量排除实验材料差异性对实验的干扰;实验变量:确定好实验的单一变量,如何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实验结果:如何对照分析,根据什么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

高考考什么?

高中生物主干知识是遗传、代谢、调节(包括生命系统各层次的调节),其他章节内容可看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主干知识的解释、分析、说明。2012年主干知识仍将构成命题主体。复习时应特别关注经常考查的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遗传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等。同时,要加强图表、曲线等应用性训练。预计2012年高考将会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

1:植物代谢,仍可能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和相关实验为主,结合图表、生产实际进行命题。

备考要注意有关植物代谢综合试题的训练,围绕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影响光作合的外界因素进行复习,分清楚“总光合”、“净光合”之间的关系,关注大棚提高作物产量问题、植物代谢与生态部分的有机结合,尤其是目前热点:生态农业。

2:遗传和变异考查将走出微观、走向宏观,试题不再纠缠于繁琐的概率计算,更倾向科学思维的运用。

重点在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考查,其次要领会“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及“测交”、“自交”的生物学含义,体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9篇: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IP控制协议;PPP协议;协商机制;数据报文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029-03

Abstract: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is widely used in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data link layer, where IPCP is the most commonly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in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IP control protocol is introduced and we focus on the different negotiation mechanisms of the protocol. Through utilizing the GNS3 simula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Wireshark capture toolbox, we observe different negoti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IP control protocol data packet exchange.

Key words: IP control protocol;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negotiation mechanism; data package

1 引言

PPP协议主要包括封装IP数据报到串行链路的方法,数据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和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三个部分。为了在点对点链路上建立数据通信,通信的两个节点的LCP配置完成后,需要交换NCP包用以配置网络层协议。目前使用最多的网络控制协议是IP控制协议(IPCP,Internet Protocol Control Protocol),负责对互联网协议IP的启停控制和IP地址参数协商,还包括Van Jacobson TCP/IP报头压缩能力的协商。在每层的协议配置完成后,就可以在链路上进行通信了。

2 IPCP协议的基本原理

2.1 IPCP协议帧格式

IPCP协议属于网络控制协议中应用最多的协议。当链路配置到达网络层的协议阶段之后才可对IPCP进行协商。由于IPCP封装在PPP帧的数据域中,帧格式如下:

2.2 IPCP协议工作过程

根据两端设备的配置不同,IPCP协商过程可分为静态协商和动态协商。

静态协商,即不协商。点对点通信设备的两端已经配置好了IP地址,当到达网络层协商阶段时,通信双方告知对方自身的IP地址即可。如图1(a)所示。

动态协商,即动态获取IP地址的协商。服务器端手动方式配置IP地址,并需要给客户端分配IP地址,客户端则动态获取IP地址。这种情况下客户端需要两次发送Config-Request报文,才能完成协商。首先客户端发送IP和DNS均为零的Configure数据报,服务器收到后发送携带动态分配的IP地址和以服务器的IP地址为网关的Nak数据报,然后客户端再次以收到的信息发送Configure数据报,服务器回送Ack则配置成功。如图2(b)所示。

3 实验设计

3.1 环境搭建

3.2 实验结果

以点到点通信协议中PAP认证过程为例,来进行网络控制协议中IPCP的配置。

3.2.1 静态协商

(1)静态协商配置

R1配置:

3.2.2 动态协商

(1)动态协商配置

R1配置:

4 总结

本实验,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中,IPCP完成了IP协议的协商和启停控制。通过使用Wireshark抓包,可以清楚地观察数据交换信息,采用协议分析的方法对IPCP协商过程进行分析,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PPP协议的理解更透彻。

参考文献:

[1] C.Kozierok, The TCP/IP Guide[M].2005.

[2] 张惠林.PPP协议分析及其在路由平台的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