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往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3、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这样能更容易博得别人的信认,使人乐意交往。
4、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刚刚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就听一些老师跟我反映,班里的学生小梁在上学前班时就比较突出――淘气、不听话是出了名的。果真,刚开学没多久,小梁总是出状况,经常跟其他同学闹矛盾。久而久之,我发现他每次跟同学闹矛盾的情况都大致相似,归结起来就是:他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只要有同学说自己知道什么或有什么,他就一定要显示自己知道得更多、拥有的比别人更好。
反正,与其他学生在一起时,小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小事斤斤计较,做错事不说自己的错误,总是先挑别人的毛病。有一次,老师让分小组排演课本剧,前边几个小组表演都得了5分,当小梁所在的组表演之后,由于小梁的表现,他们组只得了4.5分,小梁就跟其他组的学生发生了争执,对于其他人的任何理由与劝说,他全然不顾,又哭又嚷。
还有,如果老师或同学不接受小梁的意见,他就大发脾气,又哭又闹。有一次美术老师要给学生们看一个动画片,征询大家的意见,班里90%的孩子都要看《多啦A梦》,只有小梁和另外两个孩子要看《数码宝贝》,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老师播放了《多啦A梦》,可是小梁不满意,又哭又闹。
此外,小梁平时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向老师打小报告。总之,无论遇到任何问题,小梁总是固执己见,既从不管别人的看法和感受,也不能正视自己的对错。
二、探究内心思考
小梁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了解他内心的想法,以便他及时地调整自己,改正错误。
最近这几天,小梁表现很好,我总是适时地表扬和鼓励他,让他觉得老师能看到他的优点,他不是一个没人喜欢的学生。渐渐地,他放松了防备的心理,而且还喜欢往我身边凑,我觉得机会来了。
课外活动时,我跟学生们一起做了一会儿游戏,发现小梁在一旁坐着,我就跟他聊起天来。我问他为什么不跟其他学生一起玩,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大家都不带我玩。”“为什么?”我接着问。这次,他不说话了,且面露难色。我认真地对他说:“别担心,说出来,老师愿意帮助你!”见我这么诚恳,他小声地说:“因为大家说我爱斤斤计较,还说我太矫情。”听了他的话,我又进一步了解了他对同学评价的看法。小梁承认自己正是其他学生所说的那样,但他并不愿意那样,他也苦恼,很多时候他控制不了自己。我想帮助他,于是就想进一步弄清形成他那种行为的原因。
三、分析产生原因
由于现在居住环境的改变,很多学生在上小学前很少有机会与同龄的学生一起玩耍,因此,他们不懂得该如何与别人交往,不明白在集体生活中自己应该处于怎样的地位。当他们上了小学,由以游戏活动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由与父母交往为主转为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为主。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交往技巧指导,他们不懂得在新的交往群体中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他人,因而在与其他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发生冲突,影响交往的效果。只是,小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比其他同龄的学生还要严重得多。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梁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每次出现问题时,他总是先说自己对,如果老师对他能够先持肯定的态度,他的态度也会马上缓和,可见,他只是在下意识地保护自己。通过向其他老师了解情况,我发现由于他淘气总是犯错误,所以每次出现问题时,老师总是先说他,这大概也是他过度地保护自己的一个原因!
当然,学生的行为习惯通常跟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对他们呵护备至,千依百顺,言听计从。全家人的宠爱让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可小梁的情况要比一般的学生严重得多!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会让他这样?我决定先向他了解他的家庭。
没事的时候,我就找机会和小梁聊天,从他的口中我知道了一些情况:小梁的父母年龄较大,老来得子,对孩子倍加娇宠。奶奶对这唯一的孙子更是过分溺爱。常听小梁说,他很小时,奶奶就找人给他算过命,说他满脸福相,长大能当大老板,等等。而通过我和小梁父母的交谈,也发现这对父母对于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基本上是听之任之,甚至有时我发现小梁会大声反驳父亲的询问,而他父亲似乎也习以为常。也许这些就是形成小梁以自我为中心的决定性因素吧。
一天放学,小梁没人接,我就在楼门口陪他等家长,我们边等边聊天。我问他:“爸爸晚来接你,你着急了吧?”谁想他却气呼呼地说:“真气人!一会儿得好好说说他!”我开导他说:“别生气,也许你爸爸临时有什么事呢!”“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晚接我!”他依旧气呼呼地说。看他的样子,一点也不能理解家长,是不是平时家长什么事都依着他,他觉得家长为他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想到这里,我问他:“平时你要干什么家长都依着你吧?”他点了点头。“为什么?”我接着问。他嘿嘿一笑:“老师,告诉您吧!我们家人都得听我的,我奶奶最疼我了,记得有一次我淘气,爸爸说我,我就哇哇地哭了,结果奶奶就骂了爸爸一顿,爸爸就不再说我了。我那时就知道了,‘哭’就是法宝,什么都能解决。所以从那以后,只要爸爸妈妈有什么事不依我,我就大声地哭,爸爸妈妈就得挨奶奶一顿骂。他们要是跟奶奶讲理,奶奶就气得血压高。他们就不敢了,就什么都得依着我。”说完,他颇为得意地笑了。看来,他对自己的这个“法宝”还颇为自豪。我忍不住又问他:“家里人都依着你,你觉得同学们也都应该依着你吗?”这次他却吞吞吐吐地说:“那倒不是,我知道这样不好,同学们都不喜欢我,只是我习惯了,跟同学们在一起也控制不住自己。”
听了小梁的一席话,我想,看来家庭环境是导致小梁以自我为中心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外界、他人的认知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的影响,认为其他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所有的事情都应该遵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就小梁而言,他对自我的评价过高,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其他学生,认为别人都要听他的,从而影响了他与其他学生的正常交往。
四、转变行为需要的条件
俗话说“治病要治本”,要想改变小梁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观念,使他对人际关系有一种积极、全面和正确的认知,首先,就是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多注入为他人着想的观念;其次,老师和家长在实施教育时,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再次,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转换角色的方法,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体会别人的感受;最后,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平时利用小学生喜欢激励表扬的心理特征,激励他去关注别人的闪光点。让他知道多看别人的优点,既能让自己进步,也能获得大家对他的喜爱。结合具体的交往冲突的例子,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体会对方的感受,冷静地进行自我批评等,使他不仅把人际交往看成是自己单方面的行为,而且是他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五、教育指导措施
对于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教师应予以重视,并给予具体指导,主要指导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会学生正确调控情绪,避免人际冲突
积极健康的情绪能促进小学生更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小梁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他按照当时的情境,对自己的情绪加以调控。即通过让他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估来认识交往中不良情绪反应的不良后果,避免在人际交往中与其他学生产生冲突。同时,指导他在遇到人际冲突情境时,运用克制、忍让和注意力迁移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避免不良情绪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让学生们分小组表演环保主题的课本剧,小梁所在的组因为小梁的表演而丢掉了0.5分,课上小梁就激动得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向同学大声争辩。事后我和他谈心,并给他分析原因,他也觉得自己的情绪失控是不对的,并表示在以后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2.教会学生掌握交往技能
处理人际关系是能力,也是技巧,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因此,我还联合家长教给小梁一些基本的交往技巧,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1)增加与他人的交往频率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手段
因为人只有通过接触,才能相互了解;只有相互了解,才能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建立友谊。而交往频率的增加,是增加接触、了解的重要手段。
(2)要学会真诚关心他人,真正为他人着想
只有对人真诚,才能获得真诚。只有不虚伪、不做作、真实地表现自己,才能与他人坦诚相处,进行真正的交流。
(3)要讲究褒贬的方式
人人都有自尊心,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应注意尊重他人。批评他人的缺点时要含蓄委婉,不夸大,不使他人难堪。在与别人讨论问题、陈述看法时要注意谦逊,切忌好为人师,动不动就教训别人。而在赞美别人时,应诚心诚意,实事求是。
(4)要学会聆听
耐心、虚心和会心地聆听,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不等别人讲完就打断,甚至他说他的、你做你的,则使人有“话不投机半句多”之感。如果在交往中还能注意运用一些肢体语言,注意交往距离等,则可收到更好的交往效果。
六、效果分析
经过两年的教育引导,小梁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了一定的转变,虽然有时他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但事后均能很清醒地认识和反省自己,并能坚持一段时间。渐渐地,小梁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
1.承认差异: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找不到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有些老人看不惯和自己个性不同的人,认为自己和这种人相处“不习惯”、“合不来”,所以也就“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您不能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要承认人和人之间存在性格差异,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这样就会接受这种差异,甚至与对方结为好友了。
2.多了解别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会受到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您应该多了解对方,和他多交谈,随着沟通的不断增多,彼此间会更容易产生亲近感,说不定他和您就会成为朋友呢。
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很快就能发现对方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可是“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不足的地方,只是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与人沟通,正确的态度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而是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比如说性子急的人经常会看不惯性子慢的人,但要看到性子慢的人在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可能更加周密、稳重。性子慢的人也不要看不惯性子急的人,要看到他们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热情投入、麻利痛快的优点。所以与和自己性格不同的人相处,要学会取长补短,在交往中相互学习,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4.抱有宽容之心:“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也是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条件。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处理和看待事物的方法,尊重他人的兴趣和爱好。对于别人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要宽容以待,有一颗相容之心,不要过度苛责。只有这样,不同性格的人才能和平共处,甚至发展为好伙伴、好朋友。
Q:网吧选购交换机最应该注重交换机的什么性能?
A:稳定性应当是选购网吧设备时应考量的重点,交换机自然也不例外。交换机的性能可以较差,带宽可以较窄,但绝不可以经常发生故障,特别是不能经常出现掉线的情况。原因很简单,交换机一旦发生故障,网吧内的所有计算机都将立即中断与网络的连接,网吧也就徒有虚名了。一个时断时续的网络环境,很快就会使消费者流失到竞争对手处去。
Q:工作组交换机选智能还是傻瓜式?
A:傻瓜交换机是指不可网管交换机,智能交换机则是指可网管交换机。借助交换机的管理功能,网络管理员可以实现各种交换技术,设置复杂的网络应用,控制用户访问交换机,从而保障网络安全,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一般来说,大型网吧的中心交换机应当具有管理功能,用于划分VLAN并实现VLAN间的通信。而选购工作组交换机时通常不用考虑管理功能,可采用廉价的傻瓜化交换机。
Q:网吧应该选堆叠式还是级联式交换机?
A:堆叠和级联是连接交换机以扩展端口的两种手段,但两者还有很大区别。所谓堆叠,是指使用专门的模块和线缆,将若干交换机堆叠在一起,将其视为一个交换机使用和管理,从而实现高速连接。所谓级联,是指使用普通的线缆将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
一般来说,采用堆叠方式时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带宽通常大于1Gbps,而采用级联时,带宽最高只有1Gbps。不过由于堆叠需要借助于专门的模块和电缆实现,因此价格相对较高。对于网吧来说,建议采用级联方式。
Q:网吧应该选择何种端口的交换机?
A:如今模块化交换机已被广泛使用,这类交换机除了具有较高的性能外,还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网络环境选择不同的模块,提供不同数量和类型的端口。相对而言,固定端换机性能较低,只能提供固定的端口数量,适用于特定的网络类型,当然,价格也便宜得多。
对网吧来说,如果扩展性不是很强,环境变化不会很大的话,一般来说就不太需要较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因此固定端口就能基本满足需求。
Q:在选购网吧交换机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参数?
A:和选择其他交换机一样,选购网吧交换机时也需要考虑交换机性能的主要参数,一般包括交换机转发速率、背板带宽、端口、缓存、MAC地址数量等。
转发速率是交换机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交换机的转发速率。
一、情境引趣,把学生“吸”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体现和保障。网络走进校园,走进教室为多渠道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了物质基础,借助生动可感的电脑技术和网络环境,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能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为。
如教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时,因为学生对《西游记》都感兴趣,我就从网上查找资料,当学生看到孙悟空手拿金箍棒变来变去的画面时,一下子情绪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我适时提出问题:有谁知道这里面所包含的数学问题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使孩子们直观地认识了“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手势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表示逐步形成正确的表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觉得学习有兴趣,从而愿学、乐学,做到了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又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看着数学课本,觉得很简单,但三角形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却很抽象,很难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以及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于是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让学生通过上网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发现它的性质以及用途,再回到教学,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愉快地掌握了新知识。
二、动画剖析,让内容“动”起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可见,教学过程是学生
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过程,学生要充分利用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学习环境,主动展开学习,积极进行自我思考、探究和发现事物,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台”上施展才华,动手、动脑,长知识,长才干,这样有利于呈现思维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如认识“平面图形”,低年级可把学过的平面图形制作成电子拼图游戏,让学生直接用鼠标移动图形到指定的位置,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高年级的“图形拼组”也可借助网络提供的拼图游戏,先让学生从网上搜索自己喜欢的事物,然后根据其形状,合作创造性地设计出漂亮的图案,完成多种平面图形的拼组。这种动态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进行比较和抽象创造了一种活动的空间和条件,同时还可以看图编故事,拓展合作交流的渠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又如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我利用网络资源,在课中穿插了“变魔术”这个环节,在魔术的世界里,孩子们兴趣浓厚。魔术师一双神奇的双手中间拉直一条线,然后变出不同的线,特别是表演双手不停地将绳子一端或两端无限延长,这种动态的演示,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便水到渠成。
三、拓展延伸,让知识“活”起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由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大多学生家里都有了上网的条件,因此,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借助网络进行体验学习、搜集资料,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创新,是对知识构建的升华,是网络构建的最高境界。
如学习圆的周长,我让同学们上网查找有关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并收集与圆周率有关的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其中一个学生采用了手抄报的形式,集故事、名师教学、圆的周长习题设计、数学日记等于一体,让我们领略到了学生炽热的风采,也看到了学生的智慧之花灿烂夺目,这些都是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诠释,是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探索,学生不但灵活地掌握了知识,而且把知识真正“学活”“用活”。
又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特征和有关图片等,并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有关轴对称图形内容方面的网站,并提供在网络上搜索学习资源的方法,如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利用关键字或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吸收所需的养料,知识面得以拓宽,新信息及时获取。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
现代的教学技术已经从刚开始的静态教学成为多样的动态交流相互学习,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推动网络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这样的办法实施起来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小学数学如何成功应用网络多媒体来提升教学效率。
一、使用多媒体方法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时代带去了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带给了学生以及老师更多的好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改变更多的是加深了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点带入生活中真真实实的体验,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多媒体教学不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简单的板书就结束了,相反的为学生带去了很多不一样的真实生动的情形,这也更好地让师生之间能够得到相互的交流,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更重要的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多方面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小学生的好奇心加深了多媒体教学存在的意义,这样才会有很大的促进学习的效果,使得网络多媒体以不一样的形态、方式将小学生所要学的知识更加有趣地展现出来,带给大家一种全新的感受,不一样的求知欲。如此而言,学生在学习方面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思想。若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向学生演示一次切苹果的全过程,那么我们必然要准备苹果、水果刀,此外还要注意学生对水果刀的使用安全问题,一次实验下来不仅会增加很多的成本,也会花费很多的课堂时间,因为在准备实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动态因素,相反的若是在网络多媒体上直接地演示这个过程,大家可以很清晰地在幕布上看到操作的整个过程,更不用任何的工具。
二、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的思维本来就处于一种杂乱的状态,况且是对于年纪还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若是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来讲述的话,这些单纯的小学生是无法深入理解的,即使是记住了,也是很难将这些付诸真实的生活中去运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网络多媒体的功能,将书本上的知识搬到荧幕上去,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形象生动有趣的画面,简单又容易记住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活跃有趣的氛围中带动学生的思维一起去思考,让学生对一些知识点有更多的自己感性上的直观认识。
三、利用网络多媒体创造多样的学习平台,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总会向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然后学生就针对这些知识点不断地去学习,去记忆。可是这样真的是最好的吗?在教学中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其实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功能来辅助教学的,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一些简单的声音、动画等样式将一些复杂的学习重点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教师更是可以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课外资源为学生创造各式各样的课外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对于一些课外的知识也多少有些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阔他们的眼界。这样不仅更好地教育了学生,在教师的教学目标上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顺利有效地完成。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突出数学的价值
备课是每一位老师都要去做的事情,这是每一位教师为学生所做的努力,希望学生有学好的心态。那么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功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突出数学的价值更是锦上添花了,在不同的教学目录中知识点也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发挥多媒体自己独有的特色,将会给教师的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改变和收获,更能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数学在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使用价值,这些学生都无法估量。多媒体的生动化生活模拟能够让学生记住生活中数学的样子,并对其产生更大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在生活中利用数学解决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性迁移和融合,让学习融进生活的每一处角落。
总之,教师若是想要将多媒体更好地带进教室,更好地帮助学生,那么自己就一定要先理解好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但是多媒体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只要我们能够将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就会是一套很好的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是那么的困难。
参考文献:
[1]魏晋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35).
(一)观念上的误差,忽视人际技能提升调查中,尽管许多学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对人际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提升。他们认为人际技能无需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它是一种能够自然而然掌握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个人人际技能的提高。人际技能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交流、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人际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技能是顺利进入社会的保障,也是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中职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心理剧是由精神病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团体治疗方法。校园心理剧则是结合心理剧方法,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的本土化的行动表达演出技术。它是以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主题,且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表现当事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与冲突,在心理辅导老师和参与者及观众的帮助下,使学生认识到其中的主要问题,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让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
在“人际交往”主题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将一些中职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个案改编成校园心理剧,再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表演出来。实践发现,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习基础差、抗“说教”能力强的中职生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而且有效地提高他们解决人际问题,运用交往技巧的能力。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校园心理剧在中职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应用。
一、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
进入高中阶段的中职生,年龄范围在15~18岁,处于最敏感且叛逆的青春期阶段。对于中职生来讲,父母、同伴和教师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人际关系对自己的影响愈来愈大。但是,在心理咨询中和问卷调查中均反映了一个现象,即绝大多数的中职生都处在人际交往的困扰中。据分析,问题主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信不足影响中职生人际交往
在对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有信心,大部分学生都自信不足,甚至非常自卑。中职生的构成主要是中考成绩差未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存在着学习成绩跟不上,自制力较差,不被老师重视等现象,甚至部分学生是让家长、老师头疼的问题少年。这些学生在读书以来可能都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致使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逐渐降低,也影响了和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越少交流,越没自信,便越不会主动去跟别人交流了。进入职中后,许多学生表示很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中职生的身份,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往,如此,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都会受到了不良的连锁影响,他们的心理就更缺乏信心了。
2、缺乏技巧影响中职生人际交往
在“沟通技巧”的调查中,能答出相应技巧的学生不到一半,可见中职生在人际交往中掌握的技巧很少。目前的中职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是在父母和长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从小到大一切都依赖父母的给予,想要获得的东西几乎很少需要通过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才能得到。而在平时或假期中,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选择网络的方式来打发时间,也极少主动去进行社会上的交往。因此缺乏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机会,难以掌握必需的交往技巧。当他们进入职中,面临着更有挑战性的新环境时,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往往让他们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
3、成长环境影响中职生人际交往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中职生总喜欢指责和抱怨。从心理角度分析,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现象。在给人际交往不良的来访者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喜欢指责和抱怨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中就存在许多指责他们的声音,来自于父母、老师等。父母虽然伴随孩子一起长大,但是很多父母没有学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使双方交流只停留在一种上对下的状态中,家长习惯用权威去命令和指责孩子,影响了青春期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在学校,当成绩出现拖后腿或某些行为导致班级扣分时,老师也会当众给予批评和否定。这些现象对中职生的性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出于心理防御,他们对一点点不满的事物就抱怨以示反抗,通过指责别人来获得心理平衡。但是,指责和抱怨恰恰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
二、运用校园心理剧改善中职生的人际关系
校园心理剧在“人际交往”课堂中的创新运用,既避免了说教式的理论教学,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我校中职生的人际交往教育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改善效果,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第一环节:准备阶段
教师编制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选取本校学生样本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关注的人际交往问题,收集如宿舍关系、恋爱情感问题、家庭沟通问题、贫困生自卑心理等素材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进行剧本编写。剧本编写要根据3~5种典型的人际关系问题类型来进行,可以师生共同创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设计不同情景不同角色。最后将剧本分派给每个小组。
2、第二环节:暖身阶段
这是让每个小组成员为体验做好准备的必要阶段,通过小组的团队建设和团队游戏,运用音乐、冥想、肢体活动等方式营造一种温暖的气氛,让小组成员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互动,培养小组自发性的气氛。通过暖身的活动,小组成员相互发现大家有着同样的体验,从而建立较高的安全感和较低的心理防御。然后小组商量讨论,确定剧本角色的分配和任务如何开展,教师在旁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3、第三环节:演出阶段
演出阶段是心理剧的主要部分,要求各个小组按照剧本的要求,通过肢体感受与行动表现的方式,将主角的焦点问题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主配角尽情表现,同学观众充分参与。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换位思考”是人际关系主题的重难点,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该阶段利用的“角色转换”技术正好实现了大纲的要求。在这个参演过程中,参与者会从不同的人物角度看待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以产生认知的冲突,引起反思,从而达到改变不合理的人际认知,了解和掌握交往的技巧。
第四阶段:分享阶段
这是校园心理剧非常关键的阶段,是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论是主角、配角或观众,都被鼓励分享他们类似的经验和感受。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是,学生分享的是自己的经历或刚才扮演某个角色的感觉,而不是去诠释、 分析主角的问题、行为和感受。而作为观众的学生积极表达他们此时的心理体验,不必对某个角色的表演效果做评论。分享能够使同学之间更加团结,相互支持,获得心灵的正能量。参与者将会把这种心理体验带到未来人际关系的真实世界,逐渐改善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校园心理剧在中职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体验式的心理剧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被大大地激发,创造性和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对人际交往知识及技巧的掌握效果令人满意。课后我们上课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92.7%的学生喜欢这种授课方式,84.1%的学生认为收获更多。校园心理剧在中职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总结为三个层面。
1、它为中职生提供一个轻松的暴露内心的平台。
职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的,同时有特殊性,由于自信不足,缺乏安全感,即使面对心理老师也难以敞开心扉。校园心理剧恰恰贴近中职生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来表现出共有的心理困惑。参与者不必担心被嘲笑“心理有问题”,也不必掩饰自我,他们会在剧中人物身上表现出自己的意愿、 观念、 行为方式。这实际上相当于一次投射测验,心理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出每个人的特点和问题所在。通过内心的暴露和情感的宣泄,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2、它有助于中职生在班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校园心理剧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每个小组从团队建设到对剧本的理解、修改甚至否定等,最后到合作演出完成,一方面训练了同学之间交流沟通的能力,一方面训练了任务合作的能力。群策群力的活动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情感和友谊,有助于他们在班级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形成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成功体验,自信心得以提升。
3、它促进了中职生的心理成长。
经过相互交流和分享,大家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类似的困惑,了解到别人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经历,从而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获得自身的成长。在主动参与和积极反思后,学生更乐于聆听和思考老师的点评和反馈,这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关注别人的需要、聆听他人的讲话、表达内心的想法等。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著者、译者和读者之间呈不平等关系,译者处于“一仆事二主”的尴尬地位。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翻译应该是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因而译者与著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翻译中应尊重译者的主体性和不同的译本,从而促进交往的达成。
论文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翻译;译者;平等;主体性
一、戴着镣铐的译者
综观西方的思想史,可以发现心物分离的二元对立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始终蕴含着强烈的二元对立色彩,比如理性与非理性、理性与信仰等诸多命题。”…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渗透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在翻译界,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同样成为主宰。
译者与著者之间的关系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译者永远在著者的阴影下工作。以传统的“信、达、雅”“忠实”“通顺”等翻译标准为例,就是要求译者成为隐身人,成为机械的语言工作者,完全以著者为核心,以全面而忠实地传达著者的语言与风格为目的。
这样的标准集中于对外在规则的探讨与确立,语言成了一种纯粹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镜像,译者则成为失去主体的机械的模仿者。这种理性传统使得译者片面追求“语言表达的确定性、唯一性和精确性”,希望通过设立普遍标准而使翻译规范化。这样的主客对立的研究范式使得译者处于从属地位,也使得翻译走向单纯的技巧探索。
译者与读者间之间同样是不平等的。在译者与读者的关系中,译者在翻译时除了考虑是否按照标准运用语言、忠实原著外,还要考虑他的接受群体,并依据读者的需要决定自己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比如倾向于“归化”的译者考虑的是这样的译文更符合译人语的习惯,因此会帮助读者理解;而倾向于“异化”的译者是因为相信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总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口味是译者所关心的焦点所在。
这样,著者就成为译者极尽所能“尽忠”的对象,读者在译者眼里又是尽力想要讨好的对象。“戴着镣铐跳舞”是多年来翻译界对译者地位的一种认同,有些观点甚至认为这是对译者的一种赞美。而实际上,译者这种“一仆事二主”的尴尬地位是导致翻译舍本逐末、单纯追求外部标准、忽视翻译的本质与目的的根源。从根本上说,这是把翻译剥离出来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事实上翻译不是孤立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对话;它不是一种“主体一客体”的行为,而是“主体一主体”的行为。总之,翻译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来料加工的生产过程,是以人为主体的交往过程。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联结两个主体的重要媒介,更应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启示
1.交往理性的提出
人类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通过理性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这种理性传统一直以来把人从世界中剥离出来。近代的科学实证的理性至上观点更是把主体的人与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人被抽象出来作为一个思维主体,世界则是这个思维主体的认识对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这种理性传统在人文科学领域也泛滥已久,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问的关系也降格为主客体关系。当理性深入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那时的理性不再是一种思想方式,而变成一种无所不在的专制。许多哲人意识到理性带来的暴力,于是当代西方思潮一度矫枉过正地攻击理性,并把推崇非理性、反理性认为是抗拒工具理性异化的手段。
哈贝马斯针对理性泛滥、非理性矫枉过正的问题,提出了交往理性。他认为哲学的危机不是理性的泛滥而是理性的匮乏,认为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工具理入到一切领域,而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交往关系不应受工具理性的控制,应按照交往理性进行。劳动生产过程崇尚工具理性无可非议,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主体,致力于征服作为客体的物与自然。然而人与人的主体之间却不应该是主客对立的关系,应该是通过对话达成共识,也就是一种交往行为。交往行为不是条分缕析的认知,不应该被机械僵化的工具理性所控制,不应因为拘泥于外在规则的理性解析而使交往无法达成,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为了沟通和理解。这种交往行为不是要完全摒弃理性传统,而是希望以人文理性取代机械的工具理性。所以,交往理性在肯定理性的前提下,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让具有人文关怀的理性成为人类交往能够达成的基础,而不是成为障碍。"
2.交往理性与翻译
翻译研究在工具理性的侵袭下,一直以来以制定机械的翻译标准为主要目标,译者则在工具理性的压制下成为“译匠”。“这一观念(技术理性)波及到人文社科领域之后,人们在翻译研究中便制定出一系列的翻译标准、原则、方法和技巧,并将它们奉为金科玉律,尊为亘古不变的定理和公式,从而使译者在翻译时的手脚受到了钳制,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得以自由发挥。”事实上,翻译是一种典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它的终极目的是促成一种独特的交往,这种交往是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的人之间进行的。“人类活动的层面可以根据交往性活动的观念来进行划分,与其他种类的活动相比,交往性活动是为了达到意见的一致。”这也就是说,交往性活动是为了不同背景、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最终达成一致的看法。由于语言的障碍,这种特殊的交往需要有人来承担桥梁的作用。译者的作用就是进行语言转换,由此达成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人的交往。
哈贝马斯在谈到语言的转换时说:“语言所发挥的是一种转换功能:由于诸如感觉、需求以及情感等心理过程被转移到了语言的主体间性结构中,因此,内在事件和内在经历就转变成了意向内涵,而认知则转变成了陈述,需求和感觉则转变成了规范期待。”译者在翻译中就是发挥语言的这种转换功能,这种语言的转换必然包含译者的情感、个性等主体内容,因此不可能完全以外在技巧的标准要求和评价译者。译者一方面应当遵循翻译的基本规范,方面不能忽视自己的交往主体的作用。“哈贝马斯的语言观是把言语视为言语行为,这个行为施行时,包括两个部分,即施行部分和陈述部分。译文只是陈述部分,其施行部分则是译者的文化立场、目的性、审美倾向、个人偏好、译文读者对象的选择定位等等。”翻译的标准问题之所以长期纠缠不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只把翻译视为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而忽视了施行部分即译者的主体性。
因此,译者作为交往过程的重要参与人,应当取得与著者和读者一样重要的地位。哈贝马斯强调,在通过对话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对话参与者的利益均在考虑之列,双方除了平等地探讨真理之外,一切其他的思想动机都将受到排除。翻译从本质上说应该还原为这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打破著者一译者、读者一译者之间的主客对立的关系。译者作为交往殊的参与者,享受与著者和译者平等的地位,他的行为可以接受辩论与商榷,但却不应受到任何外在规则的压迫。因此衡量译者的标准不应凭借以各种技巧为准绳的外在规则,而在于译者的语言能否传达著者的意见,同时又被译入语的读者理解,从而达成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达成理解与“沟通”。“‘沟通’词的基本涵义在于:(至少)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共同理解了一个语言表达。”
译者进行翻译的终极目的是使外语读者与原语著者之间达成沟通,也就是说,能否达成意见的沟通是译者的根本任务,而非一味强求译者运用统一的策略、规范的方法。译者不可能只从语言规范上再现原著,译者在传达原著思想的同时必然带有其主体情感。读者也不可能只从语言技巧方面接受译者,读者所领会和接受的必然是带有独特的主体特点的译者。这种差异永远是翻译的必然存在,与其尽一切努力压制这种差异,不如以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差异,使翻译多元化,允许不同译本的存在,使读者从更宽泛的角度得以与著者对话。
(1)译者与著者的关系。译者是交往行为主体之一,必须拥有自己的主体地位。译者应该还原自己主体的身份,也就是说,对译者的评判决不能停留在“技”的角度,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的个性、气质、思想情感等主观因素应当受到尊重。然而,肯定译者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以排斥著者为前提的。哈贝马斯主张的交往基础是主体间性,也就是说,各个主体应该以平等和谐的方式进行对话,单纯地强调某个独立的主体都不利于交往活动的实现。“哈贝马斯则强调这种个体主体的社会性一面,并把社会理解作为个体理解的参照与检验,反对把交往主体视作与世隔绝,天马行空,不受任何限制与制约的主体。”译者既不应被看成机械的外在标准的实践者,也不拥有随意而为的绝对自由,而应当成为主动承担桥梁作用的沟通者,那么评判译者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应是外在的、僵化的语言技巧,而应考察译者是否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达成了有效的交往。
因此,著者和译者之间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平等和谐的交往关系。译者应把自己放在与原著平等的对话者的位置,与原著进行平等对话。以这样的立场去翻译,译者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原著,它的译文也能真正地达成不同文化间理解的桥梁。
“理解这个词是含混不清的,它最狭窄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以同样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示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此外还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哈贝马斯的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理解的含义。达成理解的最根本的基础是两个主体,即著者与译者,以同样的方式去理解同一个语言学表达。也就是说,著者与译者在对待原文的态度上应该是平等的,绝不是“主体一客体”的关系,而是两个主体为实现交往进行的平等对话。这样,翻译就从形而上的抽象标准中走了出来,也从西方理性主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中走了出来,摆脱了工具理性的机械的暴力,走向了合作与交往,使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和谐地展开交流。"
译者与读者的关系。译者不但不应成为著者的仆人,也不应成为读者的仆人。在许多翻译评论中,读者的意见成为评判译者的主要标准,而译者在翻译时也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接受能力,并依照读者的要求去进行所谓翻译策略的选择。比如对于《包法利夫人》中“Ellemort”是直接译为“她死了”,还是译为“魂归离恨天”更好。有人强调译为“她死了”会使读者简单直接地理解原著,而“魂归离恨天”会使读者误以为是在读中国的传统作品,从而毁掉原著的“洋味”。有人则认为“魂归离恨天”意境优美,能促进读者的审美趣味,直接译为“她死了”则会令读者味同嚼蜡。这种因读者的兴趣和接受口味而争论不休的翻译评论,最终会抹杀译者的主体性,抹杀译者的个性思维及情感取向,从而使译者成为完全以读者的口味为转移的“奴隶”。
其实,真正的翻译家都是在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情感、个性融进翻译中,使翻译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只要这种个人色彩把握有度,不但不会破坏翻译的效果,反而使译文更生动。大翻译家傅雷n们曾这样说道:“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也就是说,翻译绝不仅仅是技巧问题,而首先是个人的气质禀性的反映与呈现。因此,译者虽然承担着必须恪守规范的语言转换的任务,但是由于这种转换不是单纯的机械行为,因而有着很强的主体性。“Herm~neus(诠释)的任务却恰好在于把一种用陌生的或不可理解的表达的东西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翻译这个职业因而总有着某种‘自由’。”翻译中合理适度的“自由”就是要译者保持自我,不能成为被读者的价值取向左右的机器。
三、有效交往的达成
译者既不能在著者面前隐去自我,也不能面对读者埋藏个性。译者应该站在与著者和译者平等的位置上,为达成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语言背景之间的人们交往服务。在达成交往的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是一个言说者,他的目的不应集中于应该运用“归化”的技巧还是“异化”的策略,不应单纯考虑“形似”还是“神似”的翻译方法更适当,而应把目标放在如何达成理解上。也就是说,译者要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以使对话有效。“当主体间达到了‘同意’或‘认可’时,交往就是‘有效’的,同时也就表明,包含在话语中的“有效性要求”得到了Einlosen(兑现或验证)。”译者的核心任务是把外来文化中的作品译为本国文字,使文化背景不同的主体间达到“同意” 或“认可”。关于如何达成有效的交往,哈贝马斯提到了一些要求:“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提供(给听者)某种东西去理解;由此使他自己成为可理解的;以及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
具体到翻译领域,这应该是对译者的基本要求:正确、真实、真诚。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关注的是真实反映原著的思想及文化内涵,应该使用正确的,可以进行交往、达成理解的语言,并且回归主体意识,关怀自己的主观世界,不为各种与自身感受相悖的外在规则所困扰,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及意见,承担起沟通的重要责任。译者首先要“同意”或“认可”原作者的文本,再用适当的语言转换这个文本,使译入语的读者“同意”或者“认可”。作为翻译的主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承担者,译者对原作的“同意”与“认可”必然受到其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在当译者“认可”了某一文本并开始进行语言转换时,他选择的翻译策略,即使读者理解他的手段同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重“形似”还是重“神似”很大程度上是译者个性与价值取向的体现,而非由机械的外部标准所决定。
由此可见,译者作为译入语文化的一个成员,其审美取向、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等必然会深深打上独特的烙印,并影响到他的翻译行为。译者的主体性必然地活跃于翻译的全过程,从译者对于原著文本的选择直到翻译技巧与策略选择都包含着译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任何主体都不是孤立的,而翻译则是译者这个特定时期的文化载体和源语文化的能动的沟通与融合。当译者摆脱了“奴仆”地位和“翻译机器”的尴尬时,就会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地介入交往行为。译者主观性的提升会使译本带有强烈的再创造特点,这也正说明了翻译界要做的是提供不同的译本,让不同的译者对原著进行阐释,从不同的侧重面达到交往目的,而不是用外在的规则要求译者整齐划一。这就要求我们对待翻译更为宽容,对待译者更为宽容,允许译者的不同诠释,允许多种译本的存在,使交往在开放的、平等的语境中更加有效,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