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能量管理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量管理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量管理技术

第1篇: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变电站;关口;电能计量;管理

0 引言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是电网经营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基础工作。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可靠、安全稳定运行及关口电量数据的实时准确、可靠完整和电力交易的公平公正。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是指安装运行在发电企业(包括风力、火力发电等企业,以下简称发电企业)上网、跨省联络线及省内下网等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计量回路及附属计量设备组成,主要用于贸易结算和电网企业内部经济指标核算。计量关口,主要包括跨省输电关口、发电上网关口、省级供电关口、内部考核关口。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管理,分为投运前管理和投运后管理。投运前管理包括计量方案的确定、电能表和互感器及计量附属设备的选用、安装竣工验收。投运后管理包括运行维护、现场检验、周期检定(轮换)、故障处理及与电能计量有关的远方计费系统的管理。

按照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发电企业上网线路和200MW及以上发电机及省级电网经营企业间联网线路和内蒙电力集团公司与各盟市供电局之间供电关口输电线路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发电企业100MW 及以上发电机及发电企业厂用变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电能计量装置包括用于内蒙古电力公司内部考核电网损耗的输电线路和主变损耗及计算变电站220kV及以上母线有功电量不平衡率的电能计量装置。上述关口计量点及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大部分设置和安装在500kV变电站内。

1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的管理

1.1 关口计量方案的确定

主要包括计量点、计量方式(电能表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电能表的类别及装设套数、电量采集与传输方式的确定,电能表与互感器的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制造厂家、互感器二次回路及附件等的选择。具体要求如下:

1)关口计量点的设置要求

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之间、发电企业上网的电量交换关口点应设在产权分界处,产权分界处设置主关口计量点,对端设置副关口计量点。220kV、500kV线路和主变高中低压三侧及变电站站用电变压器高压侧应设置考核网损、线损、变损、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等经济技术指标的关口计量点。

2)关口计量方式和接线方式

关口计量采用高供高计方式,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采用三相四线的计量方式,对于中性点非接地系统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的计量方式。

3)关口电能表的配置要求

同一关口计量点应装设两只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相同等级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其中一只定义为主表,一只定义为副表。

关口计量点应装设能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量以及四象限无功电量和分时电量、失压计时功能的多功能电能表,对于同时计量上网和用网电量的发电企业关口计量点电能表还应增加需量计量功能,用于计量其用网需量,对于向电网注送谐波的关口计量点电能表还应增加谐波计量功能。多功能电能表还应具有红外通讯口和两个及以上RS485通讯口,用于多功能电能表参数设置和与远方计费系统的电量采集终端进行电量数据传输。

Ⅰ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S级(或0.1S级)有功和1.0或2.0级无功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Ⅱ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S级有功和2.0级无功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Ⅲ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5S级有功和2.0级无功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多功能电能表的额定电流值应根据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的1.2倍选择,标定电流值应根据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的1/4倍选择(如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为1A,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值则选择0.3A额定最大电流值选择1.2A,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为5A,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值则选择1.5A额定最大电流值选择6A),以提高多功能电能表轻负载时的计量准确度。用于贸易结算计量点,应配置具有失压报警计时功能的电能表或失压计时仪。

4)关口计量电压互感器的配置要求

Ⅰ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级(或0.1级)级的电压互感器,Ⅱ类和Ⅲ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级的电压互感器。关口计量电压互感器应有独立的计量专用二次绕组。

关口计量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上限负荷应参考电压互感器二次所接入的实际负荷(包括接入二次的电能表、附属计量设备、二次计量回路及二次回路接点的接触电阻)核算值的两倍选择,额定二次负荷下限值按2.5VA选择,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接近。关口计量电压互感器在实际负荷下的误差不得超出其基本误差限。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应采用Y0/y0的连接方式。对于非中性点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应采用Y0/y0或V/V的连接方式。

5)关口计量电流互感器配置要求

Ⅰ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S级(或0.1S级)级的电流互感器,Ⅱ类和Ⅲ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S级的电流互感器。

关口电流互感器应具有计量专用的二次绕组,如果二次绕组具有中间抽头的,每一个抽头的误差都应符合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误差限值要求,计费计量点严禁采用主变套管式的电流互感器。关口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时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否则应选用高动热稳定电流互感器以减小变比。

关口计量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上限负荷应参考电流互感器二次所接入的实际值负荷(包括接入二次的电能表、附属计量设备、二次计量回路及二次回路接点的接触电阻)核算值两倍选择,对于二次额定电流为5A的电流互感器,其额定二次负荷下限值按3.75VA选择,二次额定电流为1A的电流互感器,其额定二次负荷下限值按1VA选择,额定二次负荷功率因数按核算值或0.8~1.0选择。对于二次绕组有中间抽头的电流互感器,每个抽头的额定二次负荷容量均应满足上述要求。关口计量电流互感器在实际负荷下的误差不得超出其基本误差限。

6)计量二次回路配置要求

计量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导线截面、专用接线端子和接线盒配置应满足DL/T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的要求。

每一组电流互感器计量二次绕组(或500kV3/2断路器和电流接线方式的两个计量二次绕组),只能对应一个计量点。主、副表应使用同一个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和计量二次回路(见图1-4)。

图1 500kV二次电压回路原理图

图2 220kV二次电压回路原理图

图3 500kV二次电流回路原理图

图4 220kV二次电流回路原理图

500kV3/2断路器接线方式的电流互感器两个并联二次电流回路的和电流点,应设在电度表端,和电流并连接线必须保证其相别和流入电能表电流极性的一致(见图5)。

( )二次侧并联于电能表端 (b)二次侧并联于电流互感器测

图5 500kV3/2断路器接线方式并联二次电流回路的和电流点示意图

计量二次回路严禁装设可分离二次回路的插拔式插头接点。220kV以上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宜装设空气开关,严禁采用熔断器。对单母分段、双母带母联接线方式的母线电压互感器,为防止电压反馈,计量用电压二次回路可接入经隔离开关辅助接点重动的继电器电压切换回路(见图2)。电压互感器每相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得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

计量二次回路上除了装设电能表、附属计量设备外,严禁接入任何与计量无关的其它仪器、仪表等负荷。计量用的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一点接地。其中500kV3/2断路器接线方式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应设在电度表屏内两个计量二次绕组N端短连接线端子上。

1.2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的审查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的依据是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GB/T50063-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DL/T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2004《电能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743-2001《电能量远方终端》及用电营业方面的有关管理规定。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必须经电网经营企业电能计量主管部门组织有关电能计量技术机构的专业管理人员审查通过。凡审查中发现不符合规定的部分应在审查结论中明确列出,由原设计部门进行修改设计。

1.3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要求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必须严格按通过审查的设计方案进行。

关口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安装前,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法定电能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应严格执行电力工程安装规程的有关规定和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必须由有电能计量装置或电网输变电设备安装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关

口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完工应填写竣工单,整理有关的原始技术资料,做好验收交接准备。

2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后的管理

2.1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档案管理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应及时在营销信息系统建立运行档案,实施对运行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并实现与相关专业的信息共享。运行档案的内容包括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信息、原始资料、安装地点、投运时间、历次轮换(检定)、现场检验、技术改造、故障情况记录等。

2.2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维护处理

关口电能表的现场校验采用标准电能表法,应使用可测量电压、电流、相位和带有错接线判别及自动改变量限、数据存储、数据上传营销信息系统通讯功能的智能型电能表现场检验仪,准确度等级至少应比被校电能表高两到三个准确度等级。为保证关口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数据的正确性,电能表现场仪应至少每三个月在试验室比对一次。

新投运或改造后的关口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应在一个月内进行首次现场检验。220千伏关口计量点上移后,220千伏及以上电能表均为关口电能表,校验周期为每3个月现场检验一次,现场检验时不允许现场调整电能表误差,当误差超过电能表准确度等级限值时,应及时更换。

关口计量电压、电流互感器现场检验项目包括计量绕组的误差测试(包括在现场实际二次负荷下按实际接线对互感器误差的测试)、测试二次回路实际负荷、一次和二次更换变比接线方式及变比核对、极性测试、以及电流互感器的退磁试验。关口计量互感器的现场校验采用比较法,标准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至少应比被校互感器高两到三个准确度等级。

关口计量互感器每10年现场检验一次(其中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每4年现场检验一次),当误差超过互感器准确度等级限值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更换。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应至少每两年检验一次,当二次回路负荷超过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或二次回路电压降超差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 结束语

随着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智能营销、数字化变电站的推广应用,电网经营和发电企业对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对提高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准确度、计量性能和真正做到公平贸易、合理计费的要求非常迫切,为此,不断推广应用电能计量新技术和提高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全过程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电能计量新技术与应用》,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第2篇: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尽管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还较高,但由于它的简单、清洁、环保、安全、可靠而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超过40%。Gartner 2010年6月给出的调查报告认为,“即使太阳能系统的售价一直稳步下降,我们估计整个太阳能产业的营业额仍会在2014年之前翻一番。”

但是,长期以来,老化、失配及阴影等问题便一直困扰生产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公司,并严重阻碍了太阳能应用的普及。例如,当云朵、树荫等障碍物在电池板上带来阴影遮挡时,将造成严重的电压和电流适配,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利用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可以解决这种电压和电流的适配,尽量减少发电量的损失。Gartner公司的报告也指出,“光伏产业下一步的技术发展自然是:在太阳能电池板中集成电源管理芯片,从而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并符合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推出了这种专门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推出的SolarMagic~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SPVl020太阳能发电系统芯片。

第3篇: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舞蹈 肌肉 训练

舞蹈是人类的情感与思想通过肢体表现的形式。舞蹈的训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培养。除具先天遗传因素之外,后天的系统性训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舞蹈训练中要改变正常的人体体态习惯,达到肢体运动自如,能完全灵活的支配身体各个关节以及肌肉,既要注重柔韧性,又要强调力度,以达到舞蹈动作所追求的美尔不硬。

近年来,艺术舞蹈所追求的不在只是腿踢的有多高,腰下的有多低,他所追求是在达到某种要求的同时达到延长,拉伸,在四肢是固定的长短之下的身体,追求延长,静止等一些在视觉上冲破的感觉,这也需要舞蹈学生在控制肢体,肌肉方面达到某种高的造诣。

在人们日常生活等需要肢体运动的时候,所作的所有动作都是由人体的各个肌肉通过牵引,以实现所要做出的动作。如需要喝水时举起杯子的动作是由三角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胸大肌完成的,再如走路的动作是由腓肠肌、比目鱼肌、绳肌等肌肉去完成。舞蹈中所达到的异于常人的动作也是通过肌肉的控制完成的。

肌肉的力量决定着舞蹈动作的技巧水平,因此,肌肉力量的训练是一项重要的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训练是发展肌肉力量最基本的手段,舞蹈已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动作训练从简单到复杂、运动量由轻到重,循序渐进,全面地增长肌肉的力量。同时,加强针对局部肌肉的强化训练,使某些方面的肌肉力量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进步。如某些人身体中段固定能力差,则应加强增长腰腹部肌肉力量的专门练习;肌肉力量不足,可加大拉力,作内收的动作训练;起跳爆发力不够,可专门练习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从下蹲到推阻地面的力量练习。合理拉长有关肌肉的初长度,对快速有力的踢腿、蹬地起跳、跳跃时舞姿有积极作用。

在日常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通常运用舞蹈动作解剖学对肌肉与舞蹈动作的关系进行分析。舞蹈动作解剖学的分析当中是以人体的动、静力学理论为基础,将运动系统作为―个完整结构,结合人体的实际情况,探讨实现人体运动时骨、关节、肌肉活动的普遍规律。通过动作分析,使我们了解舞蹈动作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且能以正确的、合理的动作技术规格和要求指导舞蹈教学及训练,以达到提高舞蹈技术水平和预防舞蹈损伤的目的。

例如:小跳动作,起跳前下蹲速度快。是爆发性的肌肉收缩,进行动力性克制工作的原动肌主要有殷二头肌和小腿前群肌肉。跳起时先以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为主的原动肌,在脚固定下爆发收缩,使膝伸直并产生脚推地面的力量,为动力性克制工作。紧接着远固定点再移向脚趾,所有具有绷脚背、绷脚趾功能的肌肉――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腮短屈肌、趾短屈肌为原动肌,进行动力性克制工作,它们爆发性收缩把脚跟、脚掌、脚趾推离地面,使身体腾空而起。落地为退让工作。当脚趾尖接触地面时。腮短屈肌、趾短屈肌、趾长屈肌开始退让工作,紧接着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参加退止工作,使脚趾、脚掌、脚跟依次平缓着地。在紧接着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等继续加入退让工作,使屈膝有韧性,减缓重力的冲撞和震荡。

一位小跳训练的是小腿的肌肉能力,所锻炼的是小腿后群肌肉的收缩与伸展能力,可利用快速立半脚尖等辅助练习,训练小腿后群肌肉快速收缩能力。一位小跳中易出现错误,例如:跳起空中没有绷脚趾---小腿深层肌肉趾长屈肌,长屈肌没有收获;落地时缓冲不好---股四头肌没有适当伸展,放松,控制力量没把握好,小腿后群肌肉没能够充分拉长,放松,影响下一次起跳。

舞蹈者要使动作幅度大、舞姿优美,肢体则需要较好的柔韧性,这包括肩柔韧、腰柔韧、髋关节外开、下肢前旁后腿幅度、脚背绷幅度等。因为影响柔韧性有先天的因素,又因为肌肉,韧带经后天训练能够增大柔韧度,所以说发展柔韧性指的是经后天训练能使柔韧度得到改善的肌肉。发展柔韧性可采取适当超负荷拉伸训练,以增大肌肉受牵张的幅度。在舞蹈中训练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动力拉伸和精力拉伸,动力拉伸是快节奏的,猛烈的重复拉伸,如连续踢腿,向下甩腰等动作。静力拉伸时缓慢的拉伸,例如把腿抬置到某种高度时幅度略微过负荷点长时间的静止拉伸。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各有长处,对舞蹈专业训练来说,不同的舞蹈动作训练,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舞蹈动作有流动性大,方向变化大,幅度大的特点,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跳跃,需要有快速踢腿下腰的能力和爆发力,所以应把柔韧性的训练和力量,速度的训练结合。但也有资料说明静力拉伸比动力拉伸好,动力拉伸因为常会用力过猛而损伤软组织,而静力拉伸不容易损伤软组织,并且消耗能量少。为此骨科医生也提出采用静力拉伸的建议。动力拉伸后,软组织会出现收缩反射。而静力拉伸后,软组织能全部松弛,不会产生收缩反射。所以说:训练柔韧性,用静力拉伸比动力拉伸好。但是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就是为了保持和发展柔韧性,必须不间断地作拉伸练习。在此也对舞蹈训练提出建议:在动力拉伸后应加做一些静力拉伸,以防止软组织收缩反射。

我们必须了解清楚肌肉在舞蹈当中的作用,并有目的的训练相应的肌肉,有针对性的提高肌肉力量,以实现提高舞蹈演员技能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群杰、高云《舞蹈解剖学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高云 《舞蹈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第4篇: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智能车辆 管理系统 技术应用

一、物联网技术简介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人口数目有了很大范围的增加,汽车数量也在持续增多,交通堵塞、拥挤的现象愈加严重,因此而引发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能源消耗等也成为各工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作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交通阻塞问题,使得交通拥挤问题得以解决,这一措施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随着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领域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技术内涵,同时,在管理理念及相关技术手段上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革。

顾名思义,物联网(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一般认为,物联网指的是通过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及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提前约定的协议,把某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便进行信息通讯及交换,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监控及管理的一种网络。从1999年物联网概念的提出直至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年度互联网报告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对物联网的相关讨论,再到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及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覆盖范围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仅仅是基于RFID技术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化车辆管理,使得交通事件从“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前预判”这一模式,是智能交通领域内一次较为深刻的变革。

二、智能车辆管理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1)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智能车辆管理中对车辆出入的一种管理,比如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对于人员出入车辆的管理需要,会给员工车辆发放一张远距离识别卡,将卡片固定在车的某一部位(如:前挡风玻璃),在道闸前段部位地面下安装远距感应器,当携有RFID卡的车辆到达此区域时,远距离读卡器将读到的RFID卡号传递给控制器,进而控制器对所读卡号进行合法判断,在卡片合法的情况下,控制器上继电器工作,从而使得与之相连接的智能道闸打开,反之,卡片不合法时,继电器则不会工作,道闸不打开,同时传递给计算机一个引发警报的信息。这种利用远距离自动控制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共同开发成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人员车辆进出速度快、更便捷的目的。它不仅可以使人员车辆出入的批准步骤得以简化,而且可以实现人性化的自动识别人员车辆的身份,使得人员车辆的管理更加简单、精准,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形象。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具有感应距离远、多重识别、读信息速度快等优点,这种技术拥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车一卡,资料存档,防伪性极高,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避免了人为控制带来的诸多不便,车辆出入资料更便于工作人员监督。

(2)车辆定位技术。车辆定位技术使用包括通讯器和定位器两部分的RFID硬件设备,以电子标签作为标识码,驾驶员使用人员标签,车辆使用车辆标签,具备了数据可靠、有效通讯距离长、不宜破损等特点,电子标签的基本原理则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与传输特性实现的对移动或静止的待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利用电子标签并结合车辆内所具有的视频监控设备,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车辆定位跟踪管理系统。车辆定位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受控目标经过受控区域的时间及地点信息,并可以实现对受控目标的统计及安全管理的自动化;具有成熟可靠的网络通信系统,对信息可以进行实时采集,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参与;具有完备的信息查询与数据统计软件,为高层人员管理与查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该技术具备较强的安全、可靠、稳定性,对于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有报警呼叫系统的高级配置。

(3)车牌识别技术。车牌识别技术是智能车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智能车辆管理时所关注的内容。如今,车辆管理工作越来越注重追求车辆管理的高质量、高效率及高精确度,由此,车辆管理自动化程度和管理精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智能车辆管理的主要关注对象。车辆的识别较为冗杂,首先需要在动态的运行车辆中抓取快照,通过对照片的预先处理获取较为清晰的照片,接着通过计算机对车牌信息进一步自动识别车牌数字信息,根据自动定位技术采集的车辆位置信号与车辆进行对应,并进行位置定位,由此完成车牌的识别。车牌对于整辆车来说较小,而且车牌处于整辆车下部较为隐蔽的位置,这也就增加了车牌的检测难度。然而车牌识别在车辆管理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检测到的车牌确定各车主,并且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和模式识别等功能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

(4)底盘扫描技术。对车辆进行底盘的识别有利于保障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对于车辆正常行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底盘检测相对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肉眼观察以及人工安置反光镜为较为传统的检测方法,受管理人员能力与经验的影响,这种方法检测效率不高、精确度较低,同时也不利于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智能化的车辆管理系统在克服低效率、低精确度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检测数据化存储与分析处理,满足了更多车辆管理的需求。智能的底盘扫描系统则是利用现代化的传感器装备来检测底盘的形状、运行特性参数及零部件位置等,通过将检测信息与标准信息对比,在一定时间内对其进行预测,当预测的检测结果超过了所设定的阈值时便可对底盘故障进行判断,并发出故障预警。此外由于底盘的检测环境有所不同,底盘检测技术要对于环境的改变及时做出灵活调试及转变,以便适应较为复杂的车辆状况。

三、结语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车辆管理系统需要遵循一定的管理机制,随着车辆智能化管理的实现,根据所需管理车辆的规模对终端监测节点和上位机监控界面进行合理设计,在解决交通阻塞、交通拥挤问题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前提下,车辆的管理效率也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对于较大规模的车辆管理工作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层层下分,以便保证整个系统的协调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第5篇: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巴戟天醇提物;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能磷酸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010-03

心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心肌较长时间缺血造成一定损伤后,恢复血供,不但不能减轻或逆转损伤,反而加重损伤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常见于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过程中,主要形成机制包括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钙超载、自由基损伤、线粒体功能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等[1]。巴戟天属于茜草科植物,肉质根可以入药,具有补肾壮阳之功效。以往的研究表明,巴戟天醇提物具有减轻心肌IRI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够减轻IRI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及细胞凋亡有关[2]。近年来,随着心肌IRI机制的研究进展,有学者发现能量代谢的改变在心肌IRI形成过程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巴戟天醇提物对IRI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笔者利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制备离体大鼠心脏IRI模型,探讨巴戟天醇提物对大鼠IRI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品与试剂 巴戟天购自广东省德庆县药材公司,一等品,由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鉴定,由所购生药提取得到巴戟天醇提物;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及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3种物质的钠盐均购自Amresco公司,批号分别为0614、0340、0712;其他试剂均为国内分析纯。

1.1.2 仪器 Langendorff灌流装置(上海奥尔科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紫外检测器、CLASS-VP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公司);Scienhome C18色谱柱(250 nm×4.6 nm,5 μm)(天津市琛航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1.1.3 实验对象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65~295 g,平均(278±16)g,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

1.2 方法

1.2.1 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的建立 大鼠采取腹腔注射质量分数2%戊巴比妥钠(0.2 μL/g)进行麻醉,同时注射质量分数2%肝素钠(0.1 μL/g)抗凝;开胸取出心脏,置入盛有0~4℃预冷灌流液的器皿中,用灌流液冲洗后,于Langendorff灌流装置上开始进行灌流。灌流压:82 kPa,用Krebs-Hanseleit磷酸缓冲液作为灌流液。其成分(mmol/L)如下:NaCl 118,NaHCO3 25.0,KCl 4.7,KH2PO4 1.2,MgSO4·7H2O 1.2,CaCl2 22.5,Glucose 11.0,pH为7.4,渗透压达到了300 mOsm/L;灌流前用体积分数95% O2+5% CO2混合气体平衡15 min,灌流过程中保持,保持装置内温度处于37℃,并持续通气。

1.2.2 分组及处理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RI组、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四组,每组10只大鼠。空白对照组:持续灌流110 min;IRI组:预灌20 min,保持37℃条件下,停灌60 min,再复灌30 min;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分别在预灌时加入浓度为600、300 mg/L巴戟天醇提物,其他处理同IRI组。

1.2.3 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测定 灌流结束后,每只大鼠心脏立即剪取左心室100 mg,采用0.42 mol/L预冷高氯酸制成匀浆,采用1.00 mol/L氢氧化钾进行中和,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器粉碎线粒体膜(在冰水中进行)。4 ℃情况下,以10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吸取20 μL上清液采用高相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色谱条件:由215 mmol/L的KH2PO4和3.5%乙腈组成流动相,然后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1,流速控制在0.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0 nm。得到ATP、ADP、AMP检测结果后计算心肌总腺嘌呤核苷酸含量(total adenine nucleotides,TAN)及心肌细胞能荷(energy charge,EC),其中TAN=ATP+ADP+AMP,EC=(ATP+0.5×ADP)/TAN。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TAP、ADP、AMP、TAN及EC等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IRI组的ATP、ADP、AMP、TAN及EC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IRI组相比,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的TAP、ADP、AMP、TAN及E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的TAP、ADP、AMP、TAN及E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3 讨论

心肌IRI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能量代谢障碍、生物膜脂质过氧化、氧自由基的产生过多或清除障碍、心肌细胞凋亡等机制研究较为彻底[3-5]。

近年来,有学者[6-7]提出能量代谢障碍是心肌IRI的始动因子,ATP的正常合成和保存在保护心肌结构和功能完整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心肌细胞发挥正常功能离不开ATP提供的能量。当心肌发生缺血时,心肌细胞获取能量的途径由有氧代谢变为无氧糖酵解,然而两者产生ATP的效力差异较大,后者仅为前者的1/18,这一变化造成了心肌细胞内ATP含量急速下降,根本无法满足心肌细胞正常生存的基本需要,最终这些变化造成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及心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丧失,同时ATP含量的下降还影响细胞膜上依靠ATP的泵的功能,进而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和氧自由基产生过多[6-8]。ATP、ADP、AMP、TAN及EC是心肌能量代谢研究领域的重要观察指标,这些指标的变化能够直观反映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情况,例如ATP的含量不仅可以反映线粒体的氧化呼吸火星和合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反映心肌细胞的能量存储状况;EC也是反映心肌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其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和能量代谢状况关系密切,EC的降低说明可利用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减少[9]。另外,ATP合成不能够满足需求时,心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ATP按照ATP、ADP、AMP、腺苷、次黄嘌呤的顺序降解,然而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各种能量物质及其总量的减少,还有EC的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IRI组的心肌组织中ATP、ADP、AMP、TAN及EC均低于空白对照组,提示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可能作为心肌发生IRI的病理生理基础;巴戟天醇提物两个剂量组的ATP、ADP、AMP、TAN及EC高于IRI组,提示巴戟天醇提物具有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够保护线粒体的氧化呼吸活性,增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和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能力,使心肌细胞可利用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增加等有关[8]。

综上所述,巴戟天醇提物能够改善IRI心肌的能量代谢,但其影响能量代谢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另外,由于能量代谢障碍是心肌IRI的始动因子,所以巴戟天醇提物可能通过该途径发挥保护IRI心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Turer AT,Hill JA. Pathogenesis of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rationale for therapy [J]. Am J Cardiol, 2010,106(3):360-368.

[2] 李凯,司忠义,李岩欣,等.巴戟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3(3):277-279,301.

[3] Koini EN,Papazafiri P,Vassilopoulos A,et al. 5,7,8-Trimethyl-benzopyran and 5,7,8-trimethyl-1,4-benzoxazine aminoamide derivatives as novel antiarrhythmics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J]. J Med Chem,2009,52(8): 2328-2340.

[4] 黄邵洪,荣健,刘子由,等.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间液钙离子动态与胞膜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表达[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538-6543.

[5] Parlakpinar H,Olmez E,Acet A,et 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apricot-feeding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J]. Food Chem Toxicol,2009,47(4):802-808.

[6] 樊燕燕,甄江涛,朱宁,等.CsA对缺血再灌注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4):464-466.

[7] Sadek HA,Nulton Persson AC,Szweda PA,et al. Cardiac ischemia/reperfusion,aging,and redox-dependent alterations in mitochondrial function [J]. Arch Biochem Biophys,2003,420(2):201-208.

[8] Sukoyan GV,Kavadze IK. Effect of nadcin on energy supply system and apoptosis 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o the myocardium [J]. Bull Exp Biol Med,2008,146(3):321-324.

第6篇: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数字化X射线摄影;胸片;肺结节

【关键词】 数字化X射线摄影;胸片;肺结节

数字化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是由探测器、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组成的X线数字化采集系统。广义上的DR包括数字化X线机、基于增感屏+CCD的DR、基于平板探测器(Plat Panel Detector,PPD)的DR、基于线阵扫描的DR等等。根据探测技术不同DR系统分为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Direct Digit Radiography,DDR)和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Indirect Digit Radiography,IDR)。DDR是指采用平板探测器技术直接将X线光子转换为数字信息的摄影系统,这是狭义的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Dual Energy Subtraction,DES)就是基于这一技术实现的。

减影(Subtraction Image,SI)的概念早在1925年即被提出,1934年Ziedesdes plantes发明了胶片减影的方法,1978年Winsconsin大学课题组织设计出数字影像处理器[1]。1980年数字影像的奠基人Mistretta宣告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研究成功。DSA这一表述为自身进行确切定义的的同时也含露出其应用的缺憾――它不能减影并分离出血管以外的组织影像,如从软组织中分离骨组织影像。这一难题启动了双能量减影技术的研究,它的技术核心是应用两种X射线光量子进行摄影,该技术早在1983年与胸片数字化技术研究的同时就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但这时的数字化X射线摄影由于其影像空间分辨率低下,限定了减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的范围。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非晶硒(aSe)平板探测器DR的发明,双能量减影技术临床应用研究正在其深度和广度上焕然一新[2~4]。

1 非晶晒平板探测器DR原理

非晶晒(aSe)平板探测器DR克服了前一代空间分辨率低的弊端,这种技术利用光导半导体材料俘获入射的X线光子,直接将接收到的X线光子转换成电荷,再由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将产生的电信号读出即可获得数字化的X射线影像[5],这种工作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完全克服了非直接转换技术探测器由增感屏或闪烁体中的光线散射造成的图像模糊效应,因而有非常高的空间分辨率。

当入射人体的X线光子受到不同组织的吸收衰减,最后作用于电子暗合的硒层上,由于X线强弱不同,硒层光导体按吸收X线能量的大小产生成比例的正负电荷对,顶层电极与积电矩阵间的高电压在硒层产生电场,使正负电荷相分离,正电荷移向积电矩阵直至储存于薄膜晶体管内的电容器,矩阵电容器所存的电荷与X线强度成正比,这些电荷信号被存储在TFT的极间电容上。每个TFT和电容就形成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区内有一个场效应管,在读出该像素单元电信号时起开关作用。从而保证扫描电路按顺序逐一读取每个矩阵电容单元的电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一步形成图像。直接转换技术彻底避免了非直接转换技术中可见光散射效应。

2 双能量减影技术原理

诊断性X线摄片所使用的是低能X线束,它在穿行人体组织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光电吸收效应和康普顿散射效应,光电吸收效应的强度与被照射物质的原子量呈正相关,是钙、骨骼、碘造影剂等高密度物质衰减X线光子能量的主要方式。康普顿散射效应与被照射物质的原子量无关,与组织的电子密度呈函数关系,主要发生于软组织。常规X线摄片所得到的图像中包含上述两种衰减效应的综合信息。双能量减影摄片利用了骨与软组织对X线光子的能量衰减方式不同,以及不同原子量的物质的光电吸收效应差别,这种衰减和吸收的差异在不同能量的X线束的衰减强度变化中反映更为强烈,而康普顿散射效应的强度在很能大范围内与入射X线的能量无关可忽略不计,利用数字摄影将两种吸收效应的信息进行分离,选择性去除骨或软组织的衰减信息,进而获得能够体现组织化学成分的组织特性图像――纯粹的软组织像和骨组织像,即为双能量减影机制。

3 双能量减影摄片方法

31 两次曝光法 两次曝光法指用不同的X线输出能量(kVp)对被摄物体进行两次独立曝光,得到两幅图像或数据,将其进行图像减影或数据分离整合分别重建为软组织密度像、骨密度像和普通胸片的方法[4~7]。所采用的低能X线峰值在60~85 kVp,高能X线峰值为120~140 kVp。胸部双能量减影的研究是从两次曝光法开始的[5,6],后来应用于胶片增感屏系统、扫描投影摄片系统(scanned projection radiography,SPR)、计算机胸片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CR)和数字化胸片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但大多只是研究性质的报道,基本上没有用于临床,主要受限于两次曝光时间差难以缩短至所需范围,难以消除两次曝光间被摄物体运动位移所导致两图像间的误编码[4~7]。直到直接数字化胸片系统(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DR)问世后这一问题才得到有效解决。由于该系统使用高速数字化平板探测器(digital flat panel detector,DFP),两次曝光间的时间差可缩短到200 ms,病人一次屏气可完成检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误编码,同时由于该系统量子检测效率(detectable quantum efficiency,DQE)高,能量分离的范围大,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低能及高能X线输出量降为60~80 kVp和110~150 kVp。特别是DFP将采集的信息直接变成可视图像,因而成为胸部X线摄片便捷有效的检查方法[8]。

32 一次曝光法双能量减影摄片 一次曝光法是对穿过被曝光物体后剩余的X光子进行能量分离,得出两幅能量不同的图像。该方法最初是为了消除两次曝光法的误编码问题,由Speller等在1983年首次提出,他们是在特制的暗盒内迭放两套胶片增感屏系统,两者之间用铜滤板分隔,较低能量的X线在前方的胶片成像,而较高能量的X线穿过滤板成像于后方的胶片,从而实现能量分离[2]。Barnes等和Ishigakei等分别将一次曝光法应用于各种CR胸部摄片系统,用双层影像板取代双胶片增感屏系统,其信息的后处理功能使图像质量提高[9,10]。在而后20年间一次曝光法在DR胸部摄影的应用有了长足发展,各种形式的能量探测器陆续应用于临床[11]。

33 两次曝光法与一次曝光法的比较 两次曝光法的优点是能量差大、所产生的双能量减影图像上残留的组织对比好、图像信噪比高,但两次曝光之间因呼吸、心跳、移位等导致误编码是其最大的弱点,此外短时间内交替输出高、低两种能量X线束对球管要求高、损耗也大、病人的辐射量亦有所增加。一次曝光法虽然没有图像错位的误编码问题,但能量分离效果远不如两次曝光法,所获图像残留的组织对比差、信噪比低。虽然在理论上增加曝光条件可提高能量分离的幅度、减少量子噪声斑点,但当曝光量增大至一定程度后,影像板的噪声与曝光量不再相关,而且曝光条件过高还会增加散射所致的杂影。有的研究者推断,如果使一次曝光法双能减影图像的信噪比与两次曝光法的相当,其X线曝光量需提高16倍[4]。物理学家Ho等的研究表明,在共有条件一致的前提下,140 kVp一次曝光法的能量分离幅度只有70/140 kVp两次曝光法的50%,所得减影图像的残留组织对比度只有后者的50%左右,图像的信噪比只为后者的43%[7]。Barnes等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9]。

4 双能量减影数字化胸片的临床价值

41 提高检出钙化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众所周知,检出钙化是诊断肺良性结节的可靠影像学征象之一。有钙化的结节在双能减影的骨像上呈现影像,而在软组织像上全部或部分消失;不含钙化的结节在软组织像上清楚显示,而在骨像上消失。Kruger等经理论推导和实验印证指出,双能量减影所获的骨像对相当厚度(至少是116 cm)软组织的变化不敏感,而检出钙化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却非常高,能检出125mg/cm3以上的含钙量。Fraser等报道用双能减影法检出钙化性肺结节13例和12例,其中分别有8例和3例在常规胸片上不能判断有无钙化[11,12],他们对其中的2例进行了手术切除标本浸泡化学分析,所得出的钙含量与在双能减影骨像上测量换算出的钙含量非常相近[12]。Kelcz等的研究表明,双能减影胸片能使医生们肯定或否定肺结节含有钙化的信心大为增加,将使经验不足的青年医师获益[1]。

42 增高肺结节的检出率 胸片是早期检出肺结节的基本影像手段,但常规胸片对单发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假阴性率高达18%~32%,且近30年来无明显改善[13]。双能量减影由于去除了骨性胸廓的干扰,对肺结节的检出率较普通胸片有所提高,实验模型和临床病例研究都表明其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1,13]。Kelcz等还观察到,位于与肋骨无重叠的肺野内的个别小结节,在减影后软组织像上的可辨认性不如常规胸片,认为是由于减影使残留软组织对比度减低所致,提示阅读能量减影片时要注意与普通胸片相结合[1]。最近的报道亦指出双能量减影胸片,尤其是与机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相结合时,对肺结节的检出率增高,但应注意与常规的胸片的结合,以减少假阴性发生[14~17],还有作者提出在检出低对比度的肺结节(非钙化密度浅淡的结节)时,双能减影胸片应与常规胸片相引证[18]。

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是一种在近二十余年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技术,近几年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胸片的另一种形式,有效提高肺内小结节的检出率并增加了鉴别诊断可信度;作为胸片诊断的载体开始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有的研究者前瞻性推测利用能量减影对不同组织分离的可行性。当然对这一技术的价格/性能比,以及与其它影像学检查的互补性评估,还有待设计更完善的临床研究方法予以证实。总之,能量减影这一课题将伴随着新技术发展赋予更新鲜的内容。

参考文献

1Kelcz F,Zink FE,Peppler WW,et al.Conventional chest radiography vs dualenergy computed radi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J].AJR,1994,162(2):271

2Hickey NM,Niklason LT,Sabbagh E,et al.Dualenergy digital radiographic quantification of calcium in simulated pulmonary nodules[J].AJR Am J Roentgenol,1987,148(1):18

3Speller RD,Ensell GJ,Wallis C,et al.A system for dualenergy radiography[J].BJR,1983,56:461

4Hartman TE.Dualenergy radiography[J].Semin in Roentgenology,1997,32:45

5Brody WR,Butt G,Hall A,et al.A method for selective tissue and bone visualization using dual energy scanned projection radiography[J].Med Phys,1981 ,8(3):353

6Lehmann LA,Alvarez RE,Macovske A,et al.Generalized image combinations in dual KVP digital radiogray[J].Med Phys,1981,8:659

7Ho JT,Kruger RA,Sorenson JA.Comparison of dual and single exposure techniques in dualenergy chest radiography[J].Med Phys,1989,16(2):202

8Sabol JM,Avinash GB,Nicolas F,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dualenergy subtraction imaging system for chest radiograpahy based on Csl:TⅠ amorphous silicon flatpanel technology[J].Proceedings of SPIE,2001,4320:399

9Ishigaki T,Sakuma S,Horikawa Y,et al.Oneshot dualenery subtraction imaging[J].Radiology,1986,16:1271

10Barnes GT,Sones PA,Tesic MM,et al.Detector for dualenergy digital radiograbhy[J].Radiology,1985,156(2):537

11Fraser RG,Barnes GF,Hickey NM,et al.Potential value of digital radiography: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use of dualenergy subtrac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J].Chest ,1986,89(S):249S

12Fraser RG,Hickey NM,Niklason LT,et al.Calcification in pulmonary nodules:detection with dualenergy digital radiography[J].Radiology,1986,160:595

13Niklason LT,Hickey NM,Chakraborty DP,et al.Simulated pulmonary nodules:detection with dualenergy digital versus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J].Radiology,1986,160(3):586

14Kido S,Kuriyama K,Kuroda C,et al.Detection of simulated pulmonary nodules by singleesposure dualenergy computed radiography of the chest:effect of a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system(Part 2)[J].Eur J Radiol,2002,44(3):205

15Kido S,Nakamura H,Ito W,et al.Computerized detec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by singleexposure dualenergy computed radiography of the chest(part 1)[J].Eur J Radiol,2002,44(3):198

16Whitman GJ,Niklason LT,Pandit M,et al.Dualenergy digital subtraction chest radiography:technical considerations[J].Curr Probl Diagn Radiol,2002,31(2):48

第7篇: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综合护理;膝关节镜手术;生活质量;功能锻炼;依从性

随着骨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关节镜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关节检查方法,还被广泛应用于关节外科手术之中,并且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以其切口小、损伤小、精密准确、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而被人们更广泛接受运用。在目前的膝关节疾病治疗方法当中,膝关节镜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但在研究运用中发现,实施关节镜手术之后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2],本文通过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实施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实施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实施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6.3±3.9)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8±3.2)岁。入选标准:①均符合关节镜手术的护理标准;②无其他对本次实验结果产生干扰的疾病;③无精神障碍和无法交流沟通者;④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其他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得方法实施护理。具体的护理方式为:①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建立个性化的护理档案,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健康知识讲座以及面对面访谈指导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和注意事项、围术期护理方法与相关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理方法、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术后恢复的方法、术后恢复过程中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锻炼方法、锻炼计划的制定、饮食与营养、家属协助以及陪护的重要性及方法等等。②心理护理。由于关节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使得许多患者在心里充满了忧虑,特别是各种仪器的使用,从而影响了手术的进行情况和预后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文化程度、年龄等个性化的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膝关节镜手术的方法和优点,使患者了解已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同时可以适当的举一些手术成功的病例,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消除患者焦虑、忧郁的心理,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③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制定个性化的功能康复锻炼计划,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在患者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视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背伸踝关节,伸膝并保持5 s后放松的股四头肌等的收缩练习,每次训练5~10 min,3~4次/d;术后48 h在离床10 cm的位置左右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练习,并保持10 min;术后72 h即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并保持5s,3~4次/d。④出院随访。遵医嘱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出院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及家属练习熟练。叮嘱患者及家属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使患者能够按时按量的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叮嘱患者不可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或者劳动。与患者出院后按r进行电话、门诊等方式进行随访,观察指导患者的康复情况。

1.3观察评价指标 依据自制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估,并按照标准分为三个,分别为:①3分是完全依从,能够按时按量主动完成每天的康复训练,并且对于康复知识和锻炼方法完全掌握的;②2分是部分依从,需要督促,不能主动完成每日康复训练,对于康复知识和锻炼方法部分掌握的;③1分为不依从,不能完成康复训练的。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38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为躯体活动、社交活动、睡眠情况、情感情况、疼痛情况、和精力情况。得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对比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能够看出,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能够看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膝关节镜技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目前的膝关节疾病治疗中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由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术后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术后对于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早期介入护理,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障碍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的恢复。通过术后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因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术后恢复的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制定并实施功能锻炼恢复计划,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增强患者的手术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3]。

综上所述,通过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桂林,王华.膝关节镜术后护理与功能锻炼[J].光明中医, 2015(6):1317-1319.

第8篇: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依据国家的相关能源审计、节能量计算、合理用热、合理用电、合理用水、电能质量及工业锅炉设备试验标准,总结多年来的节能环保与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后,建议制定节能诊断工作技术规范,规范节能诊断工作的基本方法、步骤与技术要求。客户筛选原则电网企业根据上一年售电量,通过系统海选、综合初选和技术终选3个阶段,甄选出适当的企业作为节能诊断被评价企业。系统海选中,对于一般工商业客户,原则上应从年用电量200万kWh的用电企业中进行筛选;对于非工商业客户,原则上应从合同容量630kVA及以上的用电企业中进行筛选。综合初选中,优先考虑以下5类客户:日常跟踪管理或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有较大节能潜力且实施节能改造意愿较高的客户;直接提出合理用能评价需求的客户;答复客户节能咨询过程中,需实施合理用能评价才能予以解答的客户;在合理用能评价服务需求调查中,有实施意愿的客户;政府或上级机构重点推介的节能技术或设备所涉及的客户;VIP客户或其他重要客户。技术终选是指结合综合初选情况,从LED照明节能技术、无功综合治理技术、注塑机节能技术、电力负荷转移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热泵节能技术、电能替代其他能源技术和其他重点节能技术等8类节能改造项目最终能否实施的角度,对企业进行最后的筛选。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围绕企业的基本情况、能源管理体系与合理用能情况3个方面展开资料收集工作。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含企业简况、企业能耗情况、主要工艺概况、配电系统概况、机电设备情况统计、主要生产场所能源消费统计情况等。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资料主要包含能源管理机构、能源管理文件、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管理、能耗定额管理和节能技改管理等。企业合理用能评价主要包含合理用电评价、合理用热评价、资源综合利用、电能替代其他能源和产品用电单耗评价等。合理用电评价作为节能潜力分析重要部分,必须包括无功与电能质量综合治理、变压器节能分析、电动机节能分析、变频节能、照明合理化和电力负荷转移共6部分。合理用热评价,一般包括企业班制、生产日运行情况、年运行情况和典型热负荷变化曲线、锅炉热利用情况、锅炉维护情况等。资源综合利用,一般包括余热余压利用、热泵与太阳能比较利用和余气利用情况检测等。电能替代其他能源,一般包括煤、气、油锅炉改电锅炉或电磁炊具和自备电厂改市电等。重点节能技术与设备适用性评价,一般以公司的当年工作方案作为指导,目前主要指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产品和大马拉小车等工艺设备收资内容。合理用能评价收资中,必须包括的内容。

现场测量要求

现场检测点包括电能质量监测点、常规电气参数监测点和热能监测点3类,对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精度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于现场收集资料时反映的工作异常、陈旧的生产设备,或前期表格填报时发现具有节能技术改造潜力的生产设备和系统进行专项现场测量与运行数据搜集工作。合理用能评价分析合理用能评价分析包括各行各业合理用能评价点的设置和节能量计算两大部分,评价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收集到的资料和现场检测,统一按照《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进行标准煤折算。计算方法原则上采用《南方电网客户侧合理用能评价节能量计算推荐方法》进行初步测算。用户节能量计算主要分为产品节能量、产值节能量、技术措施节能量、单项能源节能量、能耗定额管理评价、合理用电节能量计算、合理用热节能量计算、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量计算和电能替代其他能源节能量计算9个部分。产品节能量、产值节能量、技术措施节能量和单项能源节能量,是根据GB/T13234—2009中关于企业节能量的计算规定。能耗定额管理评价重点用于产品单耗计算,其中用电量的计量根据实时监控数据或供电部门的电费结算为依据。合理用电节能量计算,包括无功补偿与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节能、变压器节能、电动机节能、变频节能、照明合理化和电负荷转移6个方面的参数与节能量计算规定。无功补偿与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节能包括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无功补偿节能量计算和谐波降损节能量计算,国家标准GB12497—1995对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可能节约的电量进行了计算指导。变压器节能包括变压器总能耗计算、更换变压器节能量、变压器更换类型选择和变压器经济运行。变压器总能耗计算和更换变压器节能量是使用变压器年损耗曲线计算法,在忽略变压器无功损耗造成的附加损耗的情况下,计算在不同年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的情况中,变压器一年总损耗值和更换不同型号的变压器所产生的节能量。变压器更换类型选择给出了不同情况下,推荐使用的节能效果较为显著变压器型号。变压器经济运行提出基本电价评价法和峰谷电价评价法,判断企业用电设备情况和电能消费是否合理。变频节能包括风机与水泵变频节能改造、空气压缩机节能改造和其他变频节能。风机与水泵变频节能改造中分别采用阀门、挡板调节流量和电动机调速调节流量2种方法进行改造时的节能量计算。空气压缩机节能改造包括节能量的计算和经济运行方法分析。其他变频节能涉及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的,则采用变频改造节电率算法。照明合理化为照明系统的节能量计算,其中由于灯具照明时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在计算时需考虑到照明系统冬季对取暖和夏季对空调的影响。电负荷转移为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和蓄冷技术节能量计算,同时给出中央空调系统具有较大变频节能潜力的可能条件,以及中央空调有价值进行蓄冷节能改造的条件。合理用热计算给出设备热效率计算公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量计算给出余热、余气、余压的回收利用和热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总热量、耗热率和年节约热量的计算公式与方法。电能替代其他能源节能量计算包括煤、气、油改电和自备电厂改市电2部分的节能量计算公式与方法。重点节能技术与设备适用性评价节能量计算提出2种工艺节能计算公式,用来计算节能诊断期间推广不同的重点节能技术与设备的节能量。

节能诊断实施展望

第9篇:能量管理技术范文

第二条为了保证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际节能效果,节能资金采取奖励方式,实行资金量与节能量挂钩,对完成节能量目标的项目承担企业给予奖励。

第三条节能量核定采取企业报告,第三方审核,政府确认的方式。企业提交改造前用能状况、节能措施、节能量及计量检测方法,由政府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第三方机构对出具的节能量审计报告负责。

第四条节能资金奖励实行公开、透明原则,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的节能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奖励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

第二章奖励对象和方式

第六条财政奖励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是指《“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1457号)中确定的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和能量系统优化等项目。

第七条财政奖励资金主要是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支持,奖励金额按项目实际节能量与规定的奖励标准确定。

第三章奖励条件

第八条申请资金奖励的项目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经发展改革委或经贸委、经委审批、核准或备案;

(二)属于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三)节能量在1万吨(暂定)标准煤以上;

(四)项目承担企业必须具有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体系。

第四章奖励标准

第九条东部地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根据节能量按200元/吨标准煤奖励,中西部地区按250元/吨标准煤奖励。

第十条节能量是企业通过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直接产生的,并且能够核定。

第五章奖励资金的申报、审查和下达

第十一条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由企业提出节能财政奖励资金申请报告并经法人代表签字,具体要求见附件。

第十二条按属地化申报原则,企业将财政节能奖励资金申请报告报所在地节能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或经贸委、经委,下同)和财政部门。省级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企业节能资金申请报告进行严格初审、确定、汇总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中央直属企业直接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同时抄送所在地省级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第十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对地方上报的财政节能奖励资金申请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奖励标准确定项目奖励额度,下达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抄送财政部。

第十四条财政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按照奖励金额的60%下达预算,并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将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承担企业。

第十五条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采取必要措施、落实相关政策,督促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保证项目按时完工并实现节能目标。

第十六条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节能量审核机构对项目实际节能量进行审核,由节能量审核机构出具审核报告并承担责任。

第十七条财政部根据节能量审核机构出具的节能量审核报告与省级财政部门进行清算,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下达或扣回奖励资金。

第六章节能量审核机构的管理

第十八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按照有关规定提出节能量审核机构名单。

第十九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节能量审核机构的审核工作进行监管。对节能量审核报告严重失真的审核机构取消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章奖励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企业收到财政奖励资金后,在财务上作资本公积处理。

第二十一条企业对上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财政资金的企业,财政部将扣回财政奖励资金,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责令地方节能主管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将企业名单在社会上进行曝光。

第二十二条奖励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除将国家奖励资金全额收缴国家财政外,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八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