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

第1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1优秀民闻文化传统影响着当今动漫艺术发展的审英价值

第一,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滋养了原创动漫的美学品格。形成了倾向于意境美、道德美、意味美的审美风格和寓教于乐,内敛含蓄的中和之美与朴素之美的审美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艺术思维,崇尚“神似”、“神韵”和“会意性的艺术形象。经典动漫作品《大闹天官*就集中体现了上述中国原刨动漫的基本美学气质。其人物造型古雅和神奇.艺术风格灵动飘逸、超凡脱俗,脸谱艺术、民间彩塑、戏曲表演、壁画年画等设计元素和色彩配比的综合运用,汲取从先秦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以及皮影、木刻等多方面营养,虚虚实实,简练而富于变化,有着很强的写意性和装饰性,表现出中国优秀民间文化特有的哲学观、宇宙观、审美观,在民间文化传统与动漫形式的结合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第二,优秀民间艺术中蕴含的人文价值是中国传统观念体系中核心部分,当今动漫创作应努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爱国爱民的民本精神,自强自立、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道德精神,善良质朴、诚实谦虚的传统美德等精华,以之为作品的灵魂,积极地展现国人椎崇、期待的道德品质、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主动地吸纳优秀传统文化并与现代文明和谐相融。在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如《葫芦兄弟》。该片弘扬了“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这一永恒主题。片中用七种颜色分别代表人类的七种品性:勇敢无畏、温柔宽容、刚强坚毅、平和慈善、嫉恶如仇、活泼自由、沉郁思辨。七兄弟的故事如同七个生动的寓言,唯有“七子连心”,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才能最终战胜阴险、黑暗、诱惑和背叛。片子结尾那充满生机的七色峰,正是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向往和谐的的象征,从而实现了将传统表现手法与动漫审美特征、民间意象与现代内蕴、鲜明的民族价值观与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完美地融为一体。

2优秀民闻文化传统影响当今动浸艺术发晨的倒作息维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优秀民间艺术作品的宝库。丰富的民间艺术题材,浓郁的地域化民族化色彩。是当今动漫愿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现代动漫宅作固然是创作者艺术素养的体现,但不管是怎样的创作意图,都必然要在创作中借鉴民间艺术的形式或撷取民间艺术的素材。从优秀民间艺术传统的宝库中获得灵感,挖掘原型,用现代艺术手段,创作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风格气质又有时代精神的动漫形象,是当今原创动漫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专业动攫创作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当今动漫艺术和优秀民间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比如,动漫作品取材直接来源于民间,多是在采集整理民歌、故事、野史传说等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创新而成的。如中国的《渔童》、《人参娃娃》、Ⅸ阿凡提的故事》等。有的时候,因为民间艺术具有的传承性、实用性,娱乐性、民俗化和程式化等特征,这种源流关系还表现为对民间叙事类型的借鉴与生发上,同一类型、同一主题的故事会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时间里流传,构成故事的种种元素在保持原有基本形态的同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探险寻宝、复仇行善、美好情感等等。在当今动漫创作中,尽管传统民间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等是以现代的艺术形式出现,对原有的元素进行整合、重新演绎,但仍让人感到民间艺术的永恒魅力,引起超越现实、超越空间的心理共鸣。当今原创动漫最大的竞争力无疑来源于独特的形象和新颖的创意,这取决于日常的艺术素质的积累和实践。一个好的本子是基础,没有好的本子,任何高超的技术也不能创造出精品。随着当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动漫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动漫创作者过分追究技术,在人物形象构造、故事发展情节方面有雷同.幼稚,少个性、缺少想象力等问题。不论是在整体把握,还是对形象性格的刻画上,缺乏应有的人文内涵和艺术生命力。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当今动漫蓬勃发展的血液,人文则是其灵魂逻辑思想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才是动漫发展的协调状态。家喻户晓的优秀动画片《三个和尚》,采用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形式,连人物语言都不要,简练数笔就塑造出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甚至连音乐都被精简成了几声木鱼,技术上也简单到极为普通的逐格摄影,但却成为了中国原创动漫的经典之作。根本原因就在于优秀民间文化传统激活了原创动漫的生命力合表现力。片中水墨山水画的味道,极好地表达了中国传统绘画按法传神写意的艺术效果。又在形象塑造上,融入西方现代漫画表现手法,风格洒脱却又神情具现,实现了优秀民间文化传统与现代技术在形式上的完美和谐,使传统哲理的写意在当代动漫的诗化氖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优秀民闻文化传统影响当今动漫艺术发晨的艺术风格

优秀民间艺术在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呈现出极其鲜明的个性化和地域性特点,从创作手法到美学风格莫不如此。有的朴素,有的豪放,有的古朴、有的明丽,等等等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此丰富多彩的优秀民间艺术,为当今动漫在故事叙述、形象塑造、表现手法等艺术创作上提供了丰厚的营养。从一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中不难看出,优秀民间艺术中丰富的艺术形式已经在当今动漫艺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哪叱闹海》借鉴了山东民间年画的造型。《九色鹿》取自于敦煌壁画的造型,《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等使用了民间剪纸的造型《小蝌蚪找妈妈》更是开创了运用中国水墨淡彩的绘画手法来绘制动漫的先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至于像牧童》配竹笛、《山水情》配古琴,更是将水墨动画发挥到极致,每个场景都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独立画卷。当然,诸如刺绣、陶瓷等这些表现形式多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可塑性的民间艺术,还有充分挖掘和利用的空间。如果能将优秀民间艺术中鲜活的传统元素融人到当今动漫形象设计之中,一定会使观众在感受到亲切、新颖的视觉体验同时,还能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魅力。

4优秀民问文化传统着当今动爱艺术发囊的发废溢路

第2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服饰是一个民族思想、感情、愿望及理想的文化载体。下面将从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审美教育价值与经济发展价值谈谈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1.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展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生存环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羌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经历的岁月的考验,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我国许多民间的文学作品都与羌族古代的神话传说联系起来。从陕南羌族服饰上的许多图案的来源都与羌族的发展历程民族信仰有着联系,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羌族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同时服饰也反映了羌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等等。羌族服饰艺术传承着历史时代的精粹,体现出了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踪迹,展现了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承载着过去,更孕育着未来。

2.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是不同时期羌人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在展现羌人生活风貌的同时,也突显了羌人强大的艺术创造力与审美情趣。羌族服饰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由于古代羌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又迁徙到高山险峻江河急流的西北地区,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他们博大而壮丽,朴实而强烈的审美特征。羌族传统服饰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得到了族人们的喜爱与认可,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同时,羌族服饰中的许多纹样图案与款式设计都能被现代艺术设计大量的借鉴与沿用。在羌族服饰的许多图案中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知识,其服饰制作中常用的羌绣这一刺绣手法更可以作为学生课堂上陕南民间美术教育的素材。学生通过对羌族服饰艺术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增加民族自豪感。在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的羌族服饰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再设计。使其能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生根开花。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走向国际舞台做出一定的贡献。

3.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经济发展价值

羌族服饰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又有着独树一帜的特征。羌族服饰艺术是美术、音乐、电影、旅游、设计等产业发展可以取之不尽的借鉴资源。对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具有历史及美学价值的羌族民间艺术已经形成其独立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其交叉和关联性的旅游业是最合适的突破口。以羌族艺术为基本点,充分开发尚未发展的空间。例如在旅游产品生产中,可开发设计具有羌族艺术形态的现代生活用品,同时通过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设计出更多符合不同人群审美诉求又能弘扬民族文化的设计产品来。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为文化旅游创造一份宽松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感受。现今,陕南地区以羌族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众所周知文化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文价值与商业经济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扬策略

1.政府与学校在羌族服饰艺术及羌族文化的发扬担当着重要角色:孩子是每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民族的未来掌握在人民手中,我们有56个民族,可想而知每个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当然应该由各个民族的后代来承担,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羌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把传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育教学中不仅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同时也起到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建立起民族民间文化生存、传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民族民间文化知识进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坚持双语教学,把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在民族节日上政府及相关部分应支持并组织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以此来展示各民族的歌舞、服饰、风俗、建筑等有民族特征的代表事物,从而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保护自然生态村落及科学发展旅游业:村落是人类群体生活、居住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区域单位。村落这个人类居住的基本单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集团化,同时也推动了文明的互动。羌族人们居住村落的保护即是对羌族文化生长地的保护。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村落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在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不仅要注意原始村落的保护,同时不应因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民族村落,应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现今,羌族地区的旅游业得以发展,给当地的羌族人民带来的不少经济收益,这同时也对羌族文化艺术的发扬起到积极作用,但我们时刻要谨记的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是科学适度的,经济合理的。

结语

第3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  特征  发展前景

        一、中国民间舞概念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中国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民间舞蹈是指源自于民间的舞蹈,受民俗文化制约的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由于在不同地区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影响,表演的技巧和风格存在明显的差异。通常民间舞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状况,借此来表达人们最真实、淳朴的思想感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地追求,民间舞也势必会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的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艺术中最丰富多采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它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情感,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二、中国民间舞的特征

        (一)“舞、戏”合一

        民间舞“舞、戏”合一的艺术形态及本质特征,在于产生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所具有的民俗性。

民间舞的艺术创作,是群众自己的创造,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人们的习俗和社会状况的,创作者们根据当时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来编制一个舞蹈,是最具有生活气息,最有血有肉的舞蹈艺术。正因为如此,在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舞蹈便具有了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的特征,就形成了“舞、戏”合一的特性。

        (二)自娱性

        民间舞又被称作“自娱性舞蹈”。 它源于人们的“本能冲动”和“自我表现”意识。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自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群众需要舞蹈主要是为了娱乐,离开娱乐这个根本特性,就离开了群众。通俗讲大家聚集起来在一起自娱自乐的舞蹈,就可是民间舞的表达形式。因此,这种舞蹈本身都有着自娱性,所以自娱性在民间舞的特性中是不可缺少的。

        (三)载歌载舞 

        我国的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如汉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藏族的“弦子”,这些都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

        (四)民族性 

        中国民间舞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因为民间舞受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因此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舞蹈风格和特点的明显差异。如藏族舞的高亢豪放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鹰是神鸟,两者在宗教文化基点上融入舞蹈,体现了藏族虔诚的宗教心理,尽情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

        (五)继承性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间舞蹈中的一部分舞蹈逐步发展成为宫廷舞蹈;一部分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仍继续在民间流传、发展、升华,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古往今来,中国民间舞蹈始终遵循着:“文以载道,语以言志,舞以宣情”的美学传统,不断由人民大众在劳动中产生、发展和创造,使民间舞蹈的艺术风味土而土香淳朴,趣而风趣动人,俗而不落俗套。

       三、中国民族舞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原生态民间舞的创造

        原生态民间舞蹈本身在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价值。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各民族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创造出的舞蹈,呈现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原生态民间舞是最大含量的保留了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本形态,它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是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源泉,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舞蹈文化发展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收入比重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具有了经济意义,为旅游产业的收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也让古老的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焕发青春,重铸辉煌,“老有新为”。 人们意识到原生态舞蹈的重要性时,在继承“原生态”的基础上,在“变异态”和“再生态”中去求发展。

        (二)重视民间舞技巧的发展

        中国民间舞中的技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民间舞风格的重要表情手段。在整个节目中表演者只有不受盅碗技艺的束缚,能够扣人心弦的去完成一系列高难度舞蹈技巧,把节目推向,这就愈加显出表演的难能可贵,给观众难以忘怀的舞蹈艺术美的享受。

        中国民间舞技巧追求的是审美风格的完美体现,是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的,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基本技巧,这就逐渐使民间舞形成了各自民族的、各地区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技巧。各民族各地区有各自的独特的舞蹈道具,如汉族经常使用手绢扇子等,藏族常用背鼓等。在基本技巧中维族的动作比较利索,而朝鲜族的动作技巧则优雅稳重。

        民间舞是舞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情感不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有些舞者把舞蹈技巧游离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风格之外,因而形成了毫无艺术感染力,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舞蹈。只有在舞者们把各种技巧在充满情感的流露中,层层推进中恰到好处地完成才能感动观众。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民间舞从最早的随地起舞,到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观众对民间舞的艺术性、技巧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舞蹈技巧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舞蹈造型与动态,要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所表达的事物进一步升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因此,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

        四、结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艺术之母”,它体现的是自然,是对人生命意识的最原始、最自然、最强烈的呼唤的表露。中国的民间舞是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也必然会受到来自其它文化的影响,民间舞要在这种大趋势下,在迎接挑战和表现主体个性的过程中,扬弃其缺点,继承其优点,在创新中不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纪兰慰;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金涛;于欣;民族舞蹈中现代审美意识的勃兴——谈民族舞蹈的创新与发展[j];民族艺术;1986年01期;

[3]王珏;试论在当代群众文化活动中动态的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海宁《花灯》艺术生命生机勃发的启迪[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第4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关键词】博山窑儒家文化民间陶瓷艺术文化内涵审美理念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76-03

博山窑亦称“淄博窑”,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以琉璃和陶器见著。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美学思想以及民间艺术独特的造型审美观念,它所表现的是多层面、立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始于汉,北朝时烧制青瓷,有青黄、青褐等色,制作粗糙。唐代盛烧黑釉瓷,釉质晶莹滋润、色黑如漆。宋代烧制白瓷、黑釉陶等,黑釉陶以“雨点釉”和“茶叶末釉”名传于世。而后各种陶瓷器物的质地、造形、装饰手法,基本与宋代的窑村窑相似,大部分是碗、盘、杯、罐、枕、盏等民间生活用品,造形一般都朴实厚重、富有变化。釉色以黑釉、青釉为主,也有白釉以及用化妆土剔刻纹饰或白地黑花纹胎等装饰。其中工艺成熟的青瓷叠花,以浅浮雕方式将各种图案纹样巧妙地印制在碗、盘器皿的内部,釉色明快,线条清晰,具有简朴健美、流畅活泼的装饰艺术效果。从明到清,是博山窑的昌盛时期,博山藉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原料、燃料资源,制瓷技术的积累和进步,又因“饮食之器,天下之大用”从而发展成为陶瓷业的中心。博山窑民间陶瓷带有粗厚色浓的特点,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和谐统一的内蕴,传递着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儒家文化思想。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文化性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反映广泛的民间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化、习俗、哲学、观念,而且它是一种立体的民间文化载体。这些民间陶瓷艺术作品,有的激越,有的深沉,有的热情,有的理智,有的色彩缤纷,有的本色自然,构成一部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博山窑陶瓷文化大型史诗。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凝聚着民间艺术创作的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儒家文化美学思想;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同时,给人的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立足于儒家文化思想,用“和谐”理念指导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创作,让这一承载着儒家文化思想的精髓的古老载体再次得以传承与发扬。

一、儒家文化思想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核心理念

儒家文化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基本精神: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这些对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作为一种实用的物质产品,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窑陶瓷艺术审美理念具有整合作用

儒家文化思想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理论基础,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儒家文化思想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广泛吸收了其它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也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审美思想使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在思维方式、理想人格、伦理观念、美学思想等精神文化方面得到整合。使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和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完美融合,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陶瓷美学思想,也树立了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粗狂、豪放、率真、大器的艺术风格,内容上的真实、健康以及臆想的以物寄情,反映出浓郁的儒家思想的人文特征。

儒学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为人之本的人学,儒家始终是围绕社会理性与个体感性的关系来思考审美问题。儒家文化认为强调美的实质是社会理性,只有社会理性化育出来的感性、积淀而成的感性,才称其为美。儒家美学思想的根据在于人,在于人的伦理人格,当这种伦理人格具有了一定的感性形式,能够给人一定情感体验的时候就构成了美。儒家文化审美的基本观点是美的本质——理义;美的形态——中和;美的功能——成德,这是儒家美学体系的主体结构。博山民间陶瓷艺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儒家美学观点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到陶瓷艺术创作的审美观念中,其审美形式充分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如博山窑黑、酱釉类作品(模印鱼纹罐、福寿纹扁形酒壶、黑釉猫枕、双鱼形扁壶、龙首葫芦形模印纹扁形壶)。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是儒家美学思想各种美的形式在民间所表现的形态,其作为一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造物形式,它直接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反映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它不仅表现在功能与审美的一体化,其审美形态创作思维模式,艺术风格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博山窑陶瓷艺术审美本质具有质朴的语言风格,有着儒家之美的审美诉求,在取材、加工时遵照自然规律的态度,不过分修饰,不做作,流露自然本色,质朴、纯真的心灵是民间陶瓷艺术形成风格特征的决定因素和内在根源。这就是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陶瓷艺术的根本整合作用。

2.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陶瓷艺术审美理念具有社会作用

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在满足传统艺术审美情趣的前提下,还肩负着对社会需求的功能性满足和对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的责任,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作品外表形式的粗犷、简洁或是细密繁缛总是与百姓内心的纯真一致。它所显示的是民间陶瓷自身的内在特征,是率真心灵的自然流露。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是象征化的以物寄情,艺术表现题材、纹样、色彩等成为特定观念内涵的替代物,而具有儒家思想审美象征寓意的“符号”在民间艺术作品中最为普遍。其寓意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字:“福、禄、寿、喜、财、吉、和”,寓意手法为“谐音”、“象征”,常见的动植物题材图案纹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而被赋予象征寓意,如:龟、鹤、龙、凤、梅、竹、松、柏等,还有像连(莲)年有余、吉(鸡)庆有余(鱼),三阳(羊)开泰、喜(鹊)上眉(梅)梢等,都是取谐音,讨吉利。作为自然界的视觉色彩也同样具有寓意吉祥的象征意义:黑、白、赤、黄、青五色被视为“正色”,与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灵(龙、凤、龟、麟)并称,也可反映出人们与客观现实的实践关系以及蕴含的儒家文化思想内涵。因此,儒家美学思想在民间艺术中的人文导向,就是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实现。在博山窑民间艺术中常常赋予作品以吉祥寓意,无论从元素内容到精神功能,从立意到实用主题分配,从本身的表义内涵到陶瓷之间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陶瓷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儒家传统文化底蕴。儒家文化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中庸思想对博山窑陶瓷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也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作为博山窑民间陶瓷传统文化,“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合的烧造方式,并力求保持一个合乎儒家文化审美情理的制陶工艺流程。儒家文化中的“礼乐”是指人通过自身的主体意识,同产生于自己意识之外的“文化存在物”之间的沟通,它起着一种社会规范整合作用。礼的特点便是“有秩序”,“乐”是指一种“和谐”的状态,也泛指一种自由的理想。在博山窑民间陶瓷中既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严格的遵循了这些儒家思想文化的理念,同时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窑陶瓷艺术审美特征起了决定性的社会整合作用。

从儒家文化审美思想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关系中,看到了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审美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升华,最终成为自然情趣与儒家文化思想相融合的产物,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理念中看到了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社会人伦观的体现;看到了儒家文化思想对其审美理念的整合作用和社会作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陶瓷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力量,体会到了儒家文化思想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审美的核心理念,积淀了数千年的儒家文化还将为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二、儒家文化思想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中的美学思想特征

1.儒家文化精髓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美善相乐之美

儒家文化审美思想为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审美进行了文化奠基,架构了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美学方向。儒家美学经常把美善密切联系在一起,要求艺术既尽美,又尽善,美善统一。所以“礼乐相济”、“美善相乐”,便是儒家审美的中心话题。善是对人性的普遍要求,善而达到美的程度,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称之为“美德”,美德是带有理想成分的人格精神。善表达的是人的内在美,也是理想人格的最终体现;美则是其形式表现,只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是最高境界。(《乐论》)在“美善相乐”的境界中,心志与行动,情感与理智,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乐”是一种审美属性,“善”而达到“乐”也就具有美的性质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也是荀子所说的“美善相乐”的高尚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美善合一,给“善”赋予具体的生动的美感形式,需要一种艺术风格的美来贯彻,强调一种质朴自然、平淡有味的风格美,反对华丽纤巧,刻意造作。博山民间陶瓷艺术含有自然而然的韵味,强调将给人精神愉悦的感性形式与内在伦理道德的理性要求和谐统一。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充分体现了典型的儒家文化思想的造型审美特征,注重美与善密不可分,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形式,除了对美的追求外,都表现出对善的强烈诉求。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是通过具有深刻象征寓意的造型、图案、色彩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注重的是传情达意的形式美。它通过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将生活、艺术、社会文化、民俗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儒家文化思想中“美善相乐”的追求。例如,“黑花青黄彩带盘花鸟纹合碗”呈现出一幅变形较甚的“喜鹊登枝”纹图案,后来在某些县乡成为邻里乡亲为新人“送饭”的专用器皿;“白底黑花蝙蝠纹碗”是件白釉黑彩纹大碗,手拉坯成型,内底留色圈,外壁绘大写意蝙蝠纹,蝙蝠形象抽象概括,如撇兰竹,只三两笔便成,表现出画工的大胆和自信;“青花黑彩花开富贵纹酒坛”全器满绘梅、兰、竹、菊及牡丹等各式花纹,层层叠叠,绘制用心,这是博山陶瓷审美意趣上极贴近民众心理的产品,这种“美善相乐”之美至今仍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道。

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重视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立足于寻找有意味的外观造型,在外观造型和色彩设计的创新过程中,力求从传统器物造型和民间色彩中寻求灵感,这样既能满足大众对美的特殊要求,又有助于建立和丰富设计风格。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崇尚能够陶冶情操、催人奋进的审美精神,对高雅与高尚之美的形式情有独钟,创造了儒家文化思想“美善相乐”的崇高之美。

2.儒家文化根植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自然朴素之美

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体现了就地取材、朴实无华的艺术特色,是儒家文化平民化、生活化的标志,给人以强烈震撼,具有粗狂、豪放、率真、大器的美学特征感受。器物的材质能给人的欣赏带来美妙、丰富的心理和审美感受,因此历代的能工巧匠,在对器物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时,既注意保持材料的自然质地和纹理,又巧妙的通过多种工艺手法,丰富材料质感和纹理的变化,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材质美。它浓郁的山野民俗气息,给人以“自然”、“评说”、“平易”的意味,集中展现了当时民间生活风貌在博山窑民间瓷器传统审美理念中,只有自然、朴素之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例如:陶艺作品“青釉双鱼变形壶”是用粗陶制成的鱼的形式,一股浓重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寓意着“年年有余”,和民间的吉语风俗融合在一起,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回归自然、回归乡土、回归人性的渴望与眷恋,带来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面对以民间传统文化为主题创作的作品,博山窑陶瓷民间文化中的凤戏牡丹、喜鹊登梅、鲤鱼闹莲、莲生贵子等象征阴阳相生的手法,多表现为一种繁衍、生殖、联姻的思想,在陶艺作品中强化那种对生命繁衍的意象崇拜。陶艺作品《阿福》充分体现了民间艺术中写意创造的根本,以写意传神为宗旨,形成一个具有民间喜庆、吉祥色彩的娃娃形象,这也是儒家文化根植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特征和体现。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从用料到造型,无一不体现质朴的风格特征,由于对材料自然特性的格外尊崇,朴素反而使它们更具有生命力,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有崇尚自然的传统,体现到造型设计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民间使用者的地域特征、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崇尚自然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设计创新的源泉。

自然、朴素是指万物的非人为的本然状态,而雕琢是指人为进行的装饰,儒家文化思想崇尚自然与朴素的审美原则,它认为一切美皆出于自然朴素,认为美是事物本身未加修饰的自然纯粹之形态,让质地本身放光彩,才是真正的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是重内容、轻形式,追求朴素适宜之美的审美特性,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就是儒家文化根植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自然朴素之美。

3.儒家文化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和谐统一之美

和谐统一之美的追求是贯穿中国美学自始至终的特点,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特征。儒家学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始终贯穿于中国古典美学之中。董仲舒《春秋繁露》载:“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其实这些理论思想实质上都是在统一“和谐”原则下达到对审美主体的“满足”,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严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之美。儒家的“天道”“人道”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天道”指自然界的现象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人道”指人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儒家学说认为不仅要实现社会内部的协调,而且社会应与自然相和谐,儒家的文化思想内涵对博山窑民间陶瓷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持久,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二者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

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中表现为追求“人——陶瓷——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追求民间陶瓷艺术与自然的有机美,要求博山窑陶瓷与民间的自然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主张在形式和功能上有机结合。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观念在博山窑民间陶瓷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①顺应自然:董仲舒认为天之美,在于大自然之美,人类能“得天地之美”,就是要顺应自然,按照四季之变和万物生长的规律,实现人体之美和生命之美。博山窑民间陶瓷从选材制作到民间应用早已达到它的最高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谦逊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其他文化都未能超越的造型、纹饰及图案。博山窑陶瓷在和谐统一之美的创作方面,无论是形式还是技艺,都有新的探索、新的汲取、新的时尚、新的变化。彩绘方面更出现了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成本低廉、迎合当时兴起的市民阶层喜爱的新手绘。博山窑陶瓷最醒目之处莫过于它浓郁的山野民俗气息,集中展现了当时民间自然、自由、和谐的生活风貌。活蹦乱跳的游鱼、悠闲自得的牧童、负重如牛的农人樵夫,以至育儿的婆婆、纳凉的瓷枕、烟花柳巷的三寸金莲、水烟袋等全都表现着百姓生活的实况和大众对和谐之美的向往。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百余年间山乡村落生活的历史长河,似乎能听到犬吠蓬户、鸡鸣于埘、女喧溪岸、蛙噪池塘,看到男耕女织、婚嫁迎娶、豆棚瓜架、请神送鬼。那横扫千军的线条笔画,无所顾忌的色彩对比,坚如磐石的块面结构,简约传神的形象描绘,处处洋溢着一股冲天豪情。从画面看,它虽然没有南方窑系的精致俏丽、妩媚淡雅,但是其宏大的气度、遒劲的风格、恣肆的想象及天马行空的笔触,却是同时期其他窑系所不能望尘的。这构成了博山艺术和谐之美的特色,并使之傲然屹立于世界陶艺之林。董仲舒的以自然为美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博山窑陶瓷艺术的发展,同时儒家美学思想对自然的关注,对天地自然形态之美的追求也无不影响着博山窑陶瓷。②师法自然:即模仿自然,巧妙地吸取自然的形式,使博山窑陶瓷艺术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作为陶瓷装饰主要装饰手法的陶瓷绘画,利用中国绘画的成就,在陶瓷表面开辟了不同于颜色釉的另一种美的境界。祥瑞题材是一种民族心理的表现,不管处于何种时代、何种处境,都热爱生活,追求幸福与和谐。因此,表现喜庆、幸福的祥瑞题材,自古及今,一直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题材和基本的文化特征。儒家文化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亲和的关系,赋予花、鸟、虫、鱼、兽等以祥瑞寓意,这便是儒家文化思想亲和关系的特征表现。要欣赏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就需要了解传统文化和儒家美学思想精神,否则,很难把握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特性。

第5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关键词】校外教育 美术活动 艺术创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让青少年享受丰富的校外文化生活,在美的、快乐的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已成为校外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识。杭州市余杭区青少年宫以美术活动的方式,组织当地中小学生有效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面向传统,享受民族文化的润泽;面对大师,在世界艺术瑰宝中赏美;深入自然,在美术表现中创造美的活动。通过观察、解读、表现和制作,让孩子们在无忧无虑的活动中享受着美的快乐。校外美术活动已成为余杭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

一、面向传统,享受民族文化的润泽

美术是视觉艺术,造型表现是美术最基本的特征和任务,而文化有赖于形象可以取得普及和最为生动的效果,因此,以美术的方式传播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途径。艺术教育强调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内容底蕴,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发挥美术的视觉品质,汲取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义。

杭州市余杭区青少年宫坐落于杭州西子湖畔、京杭古运河旁。融汇着江南文化显著特点的西湖文化和古运河文化,是青少年宫校外美术活动的永恒主题和取之不尽的审美教学资源。

发源于商周的江南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天下闻名的越王勾践的青铜宝剑和王羲之的豪放笔墨所呈现的是最典型具象的江南文化形态之一。江南人的聪颖秀丽、灵动细腻还转化为清秀俊逸的文学作品和清新婉丽的吴声歌曲。江南文化“崇尚文教,开放包容”的特征更是源自中原文化、楚文化长期交融形成的生动体现。

杭州是国家级风景旅游胜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闻名中外。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杭州。其中,西湖山水和人文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秀丽的西湖景观和古运河塑造了杭州人灵秀、柔美的性格。余杭青少年宫的美术教师以江南文化中的西湖与古运河作为美术教育的主题,以具有鲜明江南审美特色的清丽山水、庭院建筑、精美的手工艺品和意境深远的传统书画艺术品作为校外美术教学活动资源,选择资源中具有审美特征的造型艺术元素,吸收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创作技艺与材料,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升华情感,在艺术表现中抒发个性,在艺术美的陶醉中获得快乐。

余杭青少年宫的美术教师们承担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当代城市儿童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的传承》中的《西湖上的美丽传说》主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杭州西湖的雷峰塔、苏堤、白堤、杨公堤等西湖十景的故事传说为教学话题,开启西湖传说与寻美创作的系列活动。如以“雷峰夕照”景观背后的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传说为线索,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故事新编和故事展演活动。在激发和调动学生艺术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夕阳映照下的雷峰塔》故事水墨绘画活动。然后围绕雷峰景区千年古塔的倒塌与重建作为背景场面,进行视觉艺术的再创作。丰富有趣的画面,表现出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家乡的眷恋。

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方式和产品的全部丰富性。一定类型的文化是一个由诸多文化特质构成的多层次的复合整体结构,同时又建立在文化心理的深厚基础之上。文化艺术的形成,如美术文化的创作活动及由此精神活动所产生的产品(美术作品)都无法离开文化意识而存在。杭州余杭区身处江浙中心,青少年宫的学生与他们的祖辈一样,世代生活在江南文化的氛围之中,耳濡目染着遍布余杭城镇、乡村的民间美术。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审美形态、形式品类乃至创造技艺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视觉享受。少年宫教师以当地民间传统美术为基本教材内容,以“寻、思、绘、乐”为基本教学思路,安排学习时间,开展少儿民间美术专题学习创作活动。寻,即教师带领学生以崇敬的心情和审美渴望,寻觅老杭州、老余杭的视觉艺术“古董”。大家身背画夹、走街串巷,在小弄堂里观察墙画、砖雕;在老房子天井里观察石凳、石桌;在运河古桥上听老爷爷讲造石桥的故事;在作坊里尝试雕版印刷;篾匠店里学习竹编小竹篮。有的传统技艺制作已远离现代,教师们就从家里搬出长期整理收集的图片、画册,运用多媒体让小学生观摩。此外,还带学生去参观杭州博物馆和余杭新建的江南水乡博物馆。思,即当学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民间美术视觉饱餐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民间艺术中美的元素、美的感觉,让小朋友请来他们能剪善画的爷爷奶奶或熟悉的民间艺人,听他们畅谈儿时制作的美好记忆,聆听他们长年开展民间美术创造的体会。在美术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尝试着分析民间美术样式及其形式美法则,体悟“人类从客观世界繁杂多样的表象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抽象审美形态,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而形成美感”①的道理。绘,即通过课堂的绘画练习、作品制作活动,要求学生将所见的民间美术样式以审美的方式和自己独特的感悟表现出来,传承民间美术那种纯真朴拙,富于自由想象的造型、色彩美感。在课堂作画、制作的教学基础上,少年宫还在广场上组织了一场名为“张扬色彩,情系民间”的余杭儿童民间艺术户外绘画活动,300多名儿童运用画笔、颜料、彩纸和实物材料在露天当场创作了数百幅多种形式的绘画、剪纸、民间工艺品,受到好评。乐,即在民间美术专题教学中,采用学生与教师、家长、民间艺人合作互动的方法,学生经历了寻觅、反思、绘制的教学过程,在实践中享受着美的愉悦,在制作过程中收获着无限的快乐。这使每个孩子对家乡的民间艺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也使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民族文化的感悟变得更为宽泛与实在。

第6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元素;偶动画;艺术创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102-04

偶动画是最为基础的动画表现形式,其制作过程最接近动画的本质,也是一种最具表现力的动画创作形式。其制作过程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赋予角色生动的形象和灵活的影像。这种动画表现形式的历史和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动画历史一样长,甚至可能更古老。

偶动画的创作和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离不开历史、文化、地域所带来的影响。近年来,走民族化、国际化的道路成为动画制作团队创作努力的主要方向。走国际化的动画创作道路,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和根基。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将民族文化放在全球的背景上,以全球的视角来俯视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我们对民族文化元素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和超越。动画创作团队越来越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旨在使作品中体现出更多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个性。因此,如何努力发掘民族文化,合理运用民族文化元素对动画创作进行提升,创造性地理解民族文化精神,创作出既具有鲜明特点,又具有国际性的动画作品,是摆在当下动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偶动画艺术

创作中应用的必要性偶动画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受到创作者和观众所处的历史时代、地域及其所属的民族文化现象的影响。这些影响缔造出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创意的差异。

民族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内容,涉及到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语言、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诸多元素。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在偶动画艺术创作中不仅体现在视听内容的营造上,也渗透在偶动画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偶动画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讲故事的传统动画范畴。许多从业者从各自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加以创新,独立地创造了自己的制作工艺,更是痴迷于材料和技术在制作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可以说在偶动画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基本的运动规律需要遵循以外,所有的设计准则都将灵活机动地发生变化。因此,和其他动画表现形式相比,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在偶动画制作伊始就具备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伴随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的。是一个民族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个性特征的反映,承载着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在动画作品中会形成鲜明的风格。这种风格是独立于创作者个人风格之外的,一种凝聚着民族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个性特征的风格。“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在一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趣味中都表现着社会文化心理。”[1](P120)借助民族文化元素能带给观众共同的情感体验,这种简单的体验来自于集体无意识的长期积累,使观众和动画作品产生共鸣。偶动画是艺术与通俗文化的集合体,具有大众审美的特质。从审美价值上看,凡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都为本民族观众所喜闻乐见,同时,也能让其他民族的观众获得生动的体验。

偶动画艺术为民族文化的视觉表现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方式。三维立体和真实的材料使偶动画在制作上具有很大灵活性,偶动画中塑造的形象和场景以及一些细节通过特定工艺制作和安排,结合现代摄影、电影的相关技术手段,在视觉上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展现现实和幻想的真实感上,有着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不可替代的特点。

二、民族文化元素在偶动画创作与

制作中的具体应用(一)在创作内容上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效利用

偶动画也是动画,但从发展的历史来看,受到经济、技术和制作团队等因素的影响,使偶动画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走向了电影特效、动画短片和电视偶卡通片的格局。目前,偶动画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会以更加丰富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为了能创作更多优秀的偶动画作品,我们也必须从其他动画表现形式上借鉴相关的经验。

动画是寓教于乐的艺术作品,通过这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既能推广宣扬本民族精神内涵的文化形象,也能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下来。同时,借助动画片中运用的民族文化元素能带给观众共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引发观众的共鸣。美国和日本作为动画发达国家,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综观这两个国家的优秀动画作品,我们发现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历史不长,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有限,在动画创作上可利用文化素材不多。因此美国动画师非常善于利用他国传统文化和相关元素,借助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打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历史上第一个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就是改编于德国著名童话集《格林童话》;而《阿拉丁》也是改编于阿拉伯国家关于阿拉丁神灯的神话传说。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动画影片内容向着其他国家的文学、故事题材进一步扩展,不仅丰富了影片内容,更拓展了创作思路。动画电影《狮子王》从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哈姆雷特》中汲取灵感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动物界中的“哈姆雷特”;《花木兰》是改编于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木兰辞》。日本动画在动画作品中更多的是充分利用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是以日本的传统神话为素材结合日本传统的民俗进行创作的典型作品。这部动画片中运用了许多日本神话、传说、仪式、意念中那些既有趣又被观众熟悉的传统文化符号,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观看趣味;根据文学和漫画创作的动画作品《少年阴阳师》,虽然描述的是神怪灵异之事,却将东方哲学无形地融入到作品之中,关照到人性层面,寓意深远。故事既还原了原著中那些来自民间的美丽传说,也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重新建构了原作鬼故事中的“雅趣”。 日本还有许多动画片中也植入了其他地域的民族文化元素,比如根据漫画改编的《圣斗士星矢》、《尼罗河女儿》和《凡尔赛玫瑰》等让我们了解到相应地域的历史人文加宗教典故。

偶动画作品多以短片的表现形式为主,除了能在主题上直接植入民族文化元素以外,为了能更快地获取观众的审美认同,需要在情节和细节设计上运用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大型偶动画电影《圣诞夜惊魂》以令人熟知的万圣节作为故事背景,通过童话故事的演绎,全新的再现了万圣节这个西方传统节日中的习俗、巡游和万圣节鬼怪等传统文化。许多东欧的偶动画艺术家运用当地的民俗风情作为创作的基本元素,打造出一批经典的偶动画作品,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创作者深刻的思想也歌颂了国家的民族文化。如:捷克偶动画大师伊利・唐卡的偶动画作品《捷克古老传说》。弗烈德瑞克・贝克的手绘动画作品《咔嚓》用了17000多张彩绘画稿,以轻快的节奏讲述了一把摇椅的故事,故事简单又富有深意。故事以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风俗传统作为创作原形,综合了历史、文化与自然,生动地表现了摇椅上承载的欢乐。风格上弗烈德瑞克・贝克深受欧洲画家莫纳、狄加斯以及魁北克画风的影响,再加上故事画面所表现的民俗内容充分激发了西方观众的审美情感,使这部动人的作品于1982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根据新疆民间故事改编而来的中国优秀偶动画系列片《阿凡提》,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新疆民族文化元素,不仅在内容上表现了民间传说、寓言、故事、格言和谜语等等,在情节和细节的设计上更是将新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风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给观众一种截然不同的异域风情。以上这些作品通过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效利用,在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上都体现出特有的民族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为动画片注入了更强的生命力。

(二)偶动画创作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借鉴

首先,在偶动画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借鉴,能让动画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鲜明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不同民族在语言、服饰、绘画、音乐等艺术表现方面有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经过艺术加工、设计后运用到偶动画艺术作品中,使动画片呈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偶动画艺术一直广泛吸收民族艺术中各类可借鉴的相关元素,这些艺术元素刻着各民族文化的烙印,是各个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各国偶动画艺术家们从中找到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创造出了大量经典的动画作品。根据中国少数民族的传说改编的偶动画作品《火童》在创作中运用中国少数民族独特的装饰画与石壁画相结合的风格进行设计,利用传统剪纸造型的工艺,使整部作品充满了富有民族色彩的审美特点。另一部优秀的偶动画作品《阿凡提》设计过程中,曲建房先生借鉴了新疆美术字、阿拉伯绘画、唐三彩俑等多种民族艺术表现形式,最终根据东方人的审美特点,为动画片设计出既有典型性也具有幽默感的经典动画角色。偶动画除了可以从传统的造型艺术中汲取营养以外,也能对民族文化中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加以借鉴。“东方的偶动画艺术,特别是中国偶动画一直与戏曲文化相连,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中国戏曲的独特形式与中国偶动画相得益彰,构成了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的动画风格。台湾就极好地借鉴了这种成功的模式,将台湾本土的布袋戏和偶动画结合,制作出了《霹雳布袋戏》系列作品”。[1]

然后,偶动画艺术在偶和场景的设计与制作工艺上可以对民族文化艺术加以借鉴。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优秀偶动画艺术作品,借鉴了传统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工艺,如:绘画、雕塑、皮影、折纸、木偶等。黏土动画作为主流的偶动画表现手段,从民间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中获取了经验。例如:民间玩具在制作中采用了捏塑、堆塑等轻松随意并充满趣味的塑造手法,非常适合表现在偶动画的角色造型和动作设定之中。不少偶动画作品借鉴了民间剪纸工艺,用成熟的剪、刻工艺进行造型创作,利用皮影戏中的角色制作工艺为偶装置关节以控制其动作表演。利用这种工艺技法动画艺术家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偶动画作品,其中包括:法国的《三个发明家》,中国的《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葫芦娃》等。在偶动画片《神笔马良》中,作者对民间木偶戏造型和工艺进行挖掘和探索,将传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造型方法运用到影片的角色设计与制作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偶动画中还经常用到堆贴、印花等民间布艺的相关工艺,等等。这些丰富的传统造型艺术的表现技法在偶动画上的借鉴和运用,使偶动画的创作方法更加丰富,也让偶动画作品富有了更多大众化的生活气息。由此可见,在偶动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重发掘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最具生命力的造型语言。

当然,根据偶动画在技术实现上特点,在偶动画作品中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应用需要更加考究。在进行偶动画设计时,需要考虑是否便于制作和调摆动作。为了便于动画的实现,一些简单的设计成为偶动画艺术中的公共符号。例如:在澳大利亚偶动画电影《玛丽和马克思》、中国偶动画系列片《阿凡提》以及韩国偶动画作品《哆基普的天空》中,部分角色都采用了黑豆眼的设计。这种设计在偶动画中较为常见,它可以通过眼睛的形状变化,表现眨眼等动作以及各种神态。然而,这些公共符号是不能充分体现角色个性特征的。这时,民族文化元素可以成为设计师的第一手素材,根据需要在设计中加以提炼和创新,设计出风格统一又便于识别的内容让角色生动起来,在造型上体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地域特点。

三、偶动画创作中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创新

“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主要是指一种精神,而不单纯指某些具体的形象符号。”[2](P13)在偶动画创作中运用民族文化元素并非简单的抄袭和模仿,而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必须依赖全球性的视野,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反思传统,提取传统中的精髓。虽然在民族文化中可利用的元素很多,但是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以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我们对相关的民族文化元素加以提炼,继而进行适当的现代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使创作出来的偶动画作品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感。“将经典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原有故事情节和相关元素完全照搬,这样的作品并不是艺术创作的真正民族化。”[3](P21)

(一)在偶动画片的表现内容上有效地整合民族文化元素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在偶动画创作中的演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可以直接作为偶动画作品的表现题材,也可以通过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效利用,在动画作品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在偶动画作品中应用的民族文化元素不是单一的,需要借助多元的文化形态丰富动画作品中的表现内容。用本民族文化语言去解读他国民族文化的现象和符号成为现代偶动画艺术创作中研究的重点。上文提到,美国和日本在此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偶动画创作中运用的民族文化元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创作观念上需要对其展开思考,并灵活转变;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总之,优秀的偶动画作品需要对民族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创新,使其内容上具有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上也能够更加符合观众的诉求心理。

(二)现代偶动画技术和民族文化元素的结合

随着现代科学和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偶动画的制作手段和技术也丰富了起来。我们既可以选择用成熟的传统偶动画制作工艺进行创作,也可以利用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手段加以创新,使偶动画作品具备了多样化的视觉表达方式。画面中表现的质感、肌理、营造的环境氛围、特效更加生动和丰富。动画技术的飞跃发展给偶动画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因此,在表现同样的题材或相同的民族文化元素上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正如动画艺术家路盛章所说“我不能再用《大闹天宫》的手法来创造《墙》,不能再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手法来表现奥运会的福娃! 因为我必须要创新! 你必须要有时代感、现代感, 毕竟我们已经到了21 世纪的今天!”民族文化的视觉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偶动画技术将以更诙谐和细腻的手法对其进行表现,为观众创造出更加生动丰富的视觉体验。

总之,在偶动画艺术的创作中需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元素,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创新的思维方式与先进的动画表现技巧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偶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1]王婧.偶动画与民俗元素的结合[J].东南传播,2011,(10).

第7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笔者以为,对于民族声乐界的这场争论,我们要参与。但是在作严肃的思考并发表个人见解之前,每个人都应自问:我所持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是什么?而不是凭直觉随意地发表意见。惟其如此,才能保证我们在参与讨论时能够保持足够的清醒和理性,才能推动论争、深化认识。

在文艺领域,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切文艺理论都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个基本问题,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曾作过专门的论述,他把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形象地比作是“源”与“流”的关系,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而“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志的这一论述全面、完整而又深入浅出,它在今天仍是我们需要牢牢坚守的的文艺观,也是我们评判一切艺术问题应抱有的基本指针、立场和方法论的基础。

所谓“原生态民歌”是指在特定的区域(通常是较为封闭的民族聚居地)内传唱的、较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的、风格纯正且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的歌曲,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的、通过民间口口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作品。长期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词作家陈哲认为,民族民间文化分三种:一种是原生态的;一种是离开原生态环境但还能保存下来的,他称之为民族根文化;第三种是人们以现代手法改良加工前二者而成的现代商业文化。陈哲说:“如果部族还延续原来的习性、习俗,以及这个民族劳作、歌舞、表达情感、婚丧嫁娶等等这些形式还存在,如果这个文化在这种环境中诞生,就是原生态文化。”可见,时下人们所谈论的原生态,多数是对“原生态”概念的滥用。真正的原生态民歌是在特定的民俗习惯中,在特定的生活方式或劳作方式中产生并流传的,它与生活浑然一体,通常是“手里打着,眼里看着,心里编着,口里唱着”,就像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歌词中所唱的:“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了由不得自家。”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新疆的十二木卡姆,无不如此。“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生活化是原生态民歌首要的、同时也是最为本质的特点。说准确点,原生态民歌是生活本体的一部分,它是附着在某种特定的生活状态里面的,甚至还没有从中抽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因此也不会有专职的创作、演绎和教学人员,这就决定了原生态民歌只能是集体创作、口头传承;原生态民歌还具有乡土性,这也正是由于习俗、方言、地理和气候等地域生活的差异所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也滋养了地域风情浓郁的原生态民歌。有学者把原生态民歌的本质归结为乡土性、集体性和口头性。其实,“原生态”的、与生活浑然一体的,这才是原生态民歌的本质特征,其它所有的特点,诸如地域性、草根性、质朴自然、个性鲜明、真实、土气等等,统统都是派生的。

如此看来,原生态民歌正如一切“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一样,它虽然“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同志的这一论断用于此处竟是如此贴切!我们今天对原生态民歌的所有溢美之词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概括。“原生态”的美虽属“自然”,毕竟“粗糙”;虽然“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毕竟原始。“原生态”的东西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的源泉,但“原生态”本身还不是艺术。人民需要艺术,因为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原生态民歌是学院派民族唱法的“根”,学院派要从中吸取养料;但根只能在土壤里存活,原生态的东西,唯有不离开它的生活氛围,才不至于凋零、枯萎。学院派注重的是歌曲的表演,舞台上立得住的还得是表演,而表演则需要对生活进行提炼和艺术加工。过去学院派的民族唱法过于单一,太标准化、模式化,无法充分反映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固然有问题,但因此而一味抬高“原生态民歌”的美学价值,把它说成是“真正的民歌”,甚至是中国民歌唯一的出路,大有逼退“学院派”、抛弃科学、取消章法之势,这对中国民歌的发展而言恐怕是危害更大!

当然,我们无意于否定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台湾阿美族民歌《老人欢乐饮酒歌》曾被世界著名音乐组合Enigma采样,并以混音方式编入Enigma专辑中的《返璞归真》(Return To Innocence)单曲,直到该曲的片段被选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宣传短片的配曲,郭英男和台湾阿美族的声音才被世界所认识。刀郎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则是将西部民歌木卡姆的旋律融入简单上口的流行因素创作而成。两个例子足以说明原生态民歌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和眼光把它挖掘、提炼出来。

中国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而完整的音乐文化,西北秦腔高亢激昂,苏州昆曲婉转华丽。原生态的民歌中积淀了各民族最精炼的文化信息,其中透显着各民族人民的生存智慧,它是本土文明得以延续和生长最基本的精神要素。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态民歌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这就是原生态民歌的主要文化价值所在。

然而,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汉语普通话的推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被破坏,传统民歌的传唱环境也已经“风光不再”。在如今这个现代传媒发达,时时处处追逐着时尚和商机的都市文明时代,原本是附着在某种相对闭锁的生活状态下的、淳朴自然而略带“土气”的原生态民歌,与我们的距离已越来越远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很难有机会领略纯正民间歌谣的韵味,更无法真正体验独具审美特征的原生态民歌那充满质朴个性的文化传统及其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现在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大多不喜欢也已经不会唱本民族的民歌了,因此,随着老一辈原住民的相继老去,不少优美动听的民歌也随之而去;一个民间艺人的消失,往往就意味着一个“民歌博物馆”的消失。原生态民歌的消亡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民歌失传最快,保存更困难,因此,对它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迫在眉睫!

保护原生态民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②,即是通过书面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对原生态民歌进行采集和保存;一种是通过组织“民族传统文化传习小组”的方式(如陈哲在普米族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使原生态的东西能够在该民族的文化圈内继续传承下去;还有一种就是请“原生态歌手”到现场进行演绎的方式,通过比赛、演唱会等形式把原生态民歌展现出来,让人们去感受它、熟悉它、理解它,进而激发起珍爱、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热情。“博物馆”式的保护严格地讲是对原生态民歌的一种抢救性挖掘,通过这种方式保存下来的民歌不是“活的”而是“死的”,它也无法改变原生态民歌“濒临消亡”的现实。组织“传习小组”的方式虽然能保证原生态民歌的“活的”生态,但总要碰到组织、人选、资金等诸多实际困难,结果往往是举步维艰;甚至它还涉及到“人为地”把一群年轻人“保护”在该民族的文化圈内生活,这种做法的“合法性”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赛场演绎、舞台展示”的方式通过媒体造势、名家加盟和明星捧场,确实可以极大地激发公众对于保护原生态民歌的热情,但是舞台上所展示的、赛场上所演绎的未必还是原生态民歌它自己,赛场演绎和舞台展示本身都算不得是保护“原生态”,相反,它倒是极有可能会消减、扭曲、毁坏“原生态”!虽说三种保护方式各自都存在一些缺陷,不过,每一种保护方式都不失为当下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尝试。本届央视青歌赛首次将原生态唱法单列,即是其例。但愿我们的文化主管部门、大赛组委会、参赛选手以及观众更看重的是展示而不是竞技,多一点互相尊重,少一些咄咄逼人。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那些“特色鲜明、质朴、生动,保持着人类原初生命情调的文化艺术形态”,是“世界多元文化的‘根’”,“不啻是历史赐予我们的‘精神植被’”。我们要像关注水土流失一样高度关注“人类‘精神植被’的荒漠化危机”③。保护植被、维持水土,则艺术之树常青!因此,保护民间的“文化植被”才是保护“原生态”文化,亦即保护原生态民歌的最好方式。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好民间的“文化植被”呢?这应该有多种选择。我们认为,至少从音乐教育的角度看,培植国人对音乐文化的多元化的理念和态度,彻底摈弃“我族中心主义”心理,不断地开拓中小学和民间音乐教育的资源和手段,进而激发人们尊重并平等看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现有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积极推进国际间、民族间的交流、合作和相互学习的意愿,这才是根本之道。

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集》第3卷第860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②张晓农教授认为,对待原生态民歌,“必须采用博物馆式的保护,必须维护民歌原有的生存环境,让民歌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生存发展”。对于张教授提出的“几个必须”以及他对“博物馆”式保护的内涵的理解,笔者持谨慎的怀疑态度。参见张晓农《原生态民歌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光明日报》2005年9月9日第6版。

第8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本课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为蓝本开设的高中美术鉴赏研究课例。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但随着工业社会都市化进程加快,外来消费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使得民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扎根于乡间的民间艺术进一步势微,特别是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正迅速消逝。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亡。因此我们应该醒悟:民间艺术已经成为濒危的文化需要保护。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本课选取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6个种类: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编织。让学生分组选题收集素材合作调查交流展示价值延伸的研究学习。由于我校高一70%的学生住在广州市郊,活动中我倡导让学生接触、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地或社区组织的一些民俗活动进行调查。加强他们热爱以及继承我国民间美术本土文化的信心、成为学生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通过师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而提供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自主研究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观,拓展了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wWW.133229.cOM从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的鉴赏过程中感受相互合作、体验发现的愉悦。本节课将从调查汇报、交流评价、实践临摹三个教学环节来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的语言、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鉴赏要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是对一个人的将来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的重要阶段。正是青少年学习运用假设演绎推理法的时期,他们通过简单的象征性概念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针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开动脑筋进行思考。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只留于表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美术教育作为影响需要结构的因素之一,就应遵循高中生的心理需要的特点,引导他们追求高品质的艺术审美和美好的生活,追求卓越的文化修养,在丰富多彩的艺术精神的美感中提炼真、善、美的崇高境界。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①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特点,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②了解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的关系与图案图腾崇拜的象征意义不仅让学生了解本民族艺术的特点,艺术价值,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③了解中国第一次文化遗产日活动讯息。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②通过多种实践,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③关注社会热点,懂得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民族艺术特点,艺术价值,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

五、教学难点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六、教学准备

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民间美术作品实物。

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由美术课代表、语文课代表、电教课代表负责组合人员。

2、各组负责搜集整理相关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

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布置在教室版面上,营造出直观的中国民俗文化氛围。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师: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民间美术的概念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应该是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

师:经过搜集素材给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编织等。

(三)展示调查报告。师:通过每个小组课外的调查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老师把时间交给同学们,6个调查小组的同学们分别汇报你们有何收获吧?(各组先找两位代表:一位学生作讲解员畅谈、一位播放背景)。

生:分别播放6个小组制作的课件,展示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小组介绍后补充学生所讲内容的局限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附高一(7)班民间美术调查小组人员:

第一组:年画调查小组背景技术(梁世恒)、解说员(莫甄文)

第二组:民间玩具调查小组背景技术(陈小龙)、解说员(何颖)

第三组:民间剪纸调查小组背景技术(刘启锐)、解说员(吴思韵)

第四组:民间风筝调查小组背景技术(曹淑君)、解说员(何颖)

第五组:民间刺绣调查小组背景技术(张坳敏)、解说员(黄泳军)

第六组:民间编织调查小组背景技术(马家辉)、解说员(黄建莹)

1、年画组。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画产地。

2、民间玩具组。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主要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及钱包、香包等布什物。民间刺绣厂一间制作底样,造型质朴、大方,色彩上采用原色对比,平面色块的运用使色彩过渡跳跃感,先得鲜亮而富有喜庆气氛。

3、剪纸组。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还有一种用于春节装饰烘托气氛,人门又十分熟悉的民间剪纸,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4、风筝组〈5〉刺绣组〈6〉编织组(详略)。

八、评出最佳解说员,最佳解说背景,最佳自创作品以奖励

1、学生进行分组调查,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长知识和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4、通过调查与介绍民间美术,使学生既合作与研究性地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又学会与同学们交流信息、交流思想、提高学习的效率。

5、小结让学生集体思考讨论(2分钟)(加背景音乐)。

6、展示教师课件。

九、鉴赏拓展

师:视频播新闻片段:为唤起全社会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与行动,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据了解,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里,各地已积极举行了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开展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爱我遗产、优化环境”系列活动,举办文化遗产展和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专家咨询及文物收藏鉴赏活动等。

思考议一议:如何开展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创新活动?

生:学生集体思考讨论(2分钟)(加背景音乐)。

师:我国民间剪纸中的图形集中了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同学们从尝试制作剪纸中感受一下民间美术的寓意性语言、阴阳表现形式的体会。

生:略。

本课结束,师生再见。

十、课后反思

第9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关键词:文化背景;地域特征;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41-02

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受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经济生活及风俗习惯等条件下形成。无论何种舞蹈形式,都是来源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艺术, 它自身的形成都与其文化背景和地域文化特征有着密切关系。从对安徽花鼓灯和东北秧歌的比较分析来看,可以清楚的知道,二者具有相同的源头,但由于两地的地理条件、风俗特征和历史因素等制约,所以无论在人物塑造或者舞蹈动律方面,二者又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差异性。

一、民间舞蹈的主要艺术特色

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受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经济生活及风俗习惯等条件下形成。远古,汉文化在流传扩展中,只有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才能在该地区巩固与发展,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个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与传播的“大地之舞”,更是因文化背景与地域文化的特点而迅速发展着,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而这些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等因素主导了其舞种的风格。花鼓灯和东北秧歌皆为汉族民间舞蹈,又以农耕文化为源头,深受佛、道、儒教文化的影响。但由于不同的地理坏境、气候因素、历史条件和风俗习惯,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舞蹈艺术。

(一)安徽花鼓灯的主要艺术特色

花鼓灯是安徽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汉民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并在舞蹈艺术中有着广泛影响,是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花鼓灯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主要由舞、歌、锣鼓演奏组成。舞蹈风格就兼备了朴实、刚健、热烈、奔放、含蓄、细腻、委婉的特点。这种性格特征融汇贯穿于花鼓灯的音乐旋律、锣鼓节奏之中,表现在花鼓灯舞蹈的动律、速度、节奏、调度、身段中各方面,具有强烈的地方特征和浓郁乡土气息。在继承汉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整理、创作和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体现了刚劲而温情的淮河两岸人民的性格,用独具特色的锣鼓伴奏刻画了既粗犷又含蓄的人物形象,在“玩、逗”中传情达意。

(二)东北秧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东北秧歌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使其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巾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强调“逗哏”的情趣与洒脱、豪放的阳刚个性。

二、不同地域文化而形成的民间舞蹈的异同

民间舞蹈依据不同的地方文化,被区分出不同的地域性,并呈现出不同的舞蹈特征。它们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舞蹈是通过人的形态、神态进行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其表达方式包括人的形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而且因表演者和欣赏者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和东北秧歌皆为以农耕文化为源头,深受佛、道、儒教文化的影响。但由于不同的地理坏境、气候因素、历史条件和风俗习惯,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舞蹈艺术。

(一)历史产生的渊源

1.安徽花鼓灯的吸收和继承:历史上明洪武年间就有湖南移民到安徽,说明安徽花鼓灯吸收了湖南花鼓;另一方面,北宋汴京的民间艺术形式会随水路流传到淮河两岸,所以我们说安徽花鼓灯是在当地劳动生活的基础上,兼融南北文化之长,逐渐形成特有的表演形式与舞蹈风韵。在继承方面,楚人有尚武、细腰等习俗,花鼓灯中诸多来自武术、武功的技巧,即尚武精深的体现;而“兰花”、“三道弯”、“S”型的动态形象,则是细腰的延伸,从而形成既有北方的刚劲古朴,又有南方灵巧秀丽的风韵。

2.东北秧歌的吸收和继承:东北秧歌也在一定因素上吸收了天津高跷、辽南地秧歌等成分,把来自高跷的“艮劲”的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提炼并保留下来,使得东北秧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棱角、独特的风格和动律。

(二)人物塑造的形象

1.安徽花鼓灯的粗犷和细致:安徽花鼓灯中粗犷而秀丽的农村青年形象,便是真情的自然流露,由于“花鼓灯”是南北分水线淮河两岸的民间歌舞艺术,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它“兼收南北之长”,所以在粗犷的表演中又有温情细致的处理,形成了花鼓灯表演的特色。

2.东北秧歌的豪放和风趣:东北秧歌则很好地展现了北方人粗犷、豪放的个性,它热情火爆、幽默风趣,塑造的人物形象浪的漂亮,艮的潇洒,俏的活泼,傻的可爱。

(三)演奏乐器的特色

安徽花鼓灯重锣鼓而东北秧歌重唢呐。安徽花鼓灯的伴奏音乐,是在民间“锣鼓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锣鼓点为主,花鼓、大锣、小锣等锣鼓是花鼓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紧凑,感染力强。即可以作为舞蹈的伴奏音乐,也可以独立演奏。锣鼓节奏形式多变、欢快高亢、健美而有力度,演奏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法给花鼓灯表演增添了美妙的音感和欢乐诙谐的气氛。而东北秧歌的伴奏主要以声音高亢、嘹亮的唢呐为主,锣鼓点作为其伴奏、舞段的间歇或推进时的道具,唢呐独特的音色为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四)风格特点分析

在我国山青水绿,温和湿润的南方,人们的性格和情感世界丰富而细腻,养成了南方人民柔和、细致、精巧的性情品质。安徽花鼓灯虽“兼收南北之长”,但它依然保持着南方柔美的风韵,形成了热烈、奔放、迅捷、灵巧、优美、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特殊的美感力量。在天寒地阔的北方,人民生产简陋、生活质朴,从而培养了北方人民粗放、勇敢的精神品质。东北秧歌素来便以热情、风趣、开朗、幽默著称,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东北秧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舞蹈动律研究

汉族民间舞由于绵长的地理跨度而呈现不同的的地形、气候、和气温,其舞蹈动律就必然是多样的。总体来说,“北歌”重扭而“南灯”重崴。

1.安徽花鼓灯的“摆”:安徽花鼓灯的动态在很大程度上与舞者脚穿“衬子”模仿裹足女子走路有关。由于穿“衬子”,小腿部分就比较吃力,所以膝部比较梗直,走起路来两腿靠紧,不能窜动,而着地的部分又要扒住地,这样使舞者需将身体重心上移、重量上提以减轻足下的压力,保持身体的平衡,在步伐的进行中胯部上提,膝上部不松,脚下掯住劲儿迈步,控制住脚底板整体着地,以重心略偏后走起不飘,配合上身“风摆柳”和臂的贴身划圆摆动,这样便产生了,以上腰为运动点的“摆”,故称之“风摆柳”。也由于穿“衬子”在做三道弯的基本造型体态时,必须将身体重心偏向右后,以保持重心的平衡,进一步形成流动时的拧倾体态。又因穿“衬子”,在花鼓灯锣鼓音乐节奏鲜明,欢快高亢的催动下,脚下运动速度必然迅疾,不允许舒缓,每一个舞蹈动作也需干净、准确、利落,运动中强调收放的对比,节奏鲜明、动作迅捷,形成动如疾风,停如煞车的动律特征,有了“轻”、“溜”、“脆”、“稳”的舞风,这样就形成了花鼓灯的“溜得起,剎得住”的风格。

2.东北秧歌的“扭”:东北秧歌是东北三省以高跷为主,结合地秧歌、二人转等多种民间歌舞艺术汇集、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舞台民间舞蹈形式,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一个“扭”字。在东北长期形成的冻土层上表演高跷时,必须将人体重心下移,通过跷尖部位的跷钉牢牢地扎在冻土上来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也因同样的原因使跷步形成急出、稳落的特殊要求。东北秧歌传承了这一步伐的风格特征,形成了脆艮有力的顿步,和快踢、快收、稳落、慢移重心的踢步,上身以腰发力,随之或上下,或前后,或划圆的扭动。上下身协调配合就构成其韵律特点———“稳中浪”、“稳中艮”、“稳中俏”、“稳中逗”的风格。

三、结论

任何民族文化必然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而舞蹈作为文化遗产,是一种积聚了各种因素从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舞种的形成都有很多的制约因素,而文化背景是影响舞蹈形成、发展、衍变的重要因素。从对安徽花鼓灯和东北秧歌的比较分析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二者具有相同的源头———我国汉文化和农耕文化,所以二者的舞蹈特征有很多形似之处,但由于两地的地理条件、风俗特征和历史因素的制约,所以无论在人物塑造或者舞蹈动律方面,二者又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差异性。但无论民间舞蹈如何发展,其根基不会变,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每个具体的形式又拥有自己特定的舞蹈风格,长久并深入地保存在我国民间舞蹈丰富的土壤之中,支撑起舞蹈艺术繁荣多彩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2]李雪梅等著.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

[3]潘志涛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