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古典主义音乐成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典主义音乐成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典主义音乐成就

第1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关键词:音乐艺术;舒伯特;艺术作品;演奏;钢琴奏鸣曲D 960;文化内涵;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Performing Style and Historical Concern upon "Schubert Piano Sonata D 960"

WANG Hua

舒伯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他的20多首钢琴奏鸣曲最值得我们关注。他的钢琴奏鸣曲在形式上结构庞大,在内容上涵盖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风格特征。因为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所以在他的钢琴作品中经常出现歌曲化的抒情性旋律。另一方面,舒伯特奏鸣曲还有着交响乐队的气魄和宏伟的效果。事实上,大型曲式结构、庞大的篇幅、戏剧性的效果和恢宏的管弦乐气势,正是他内心的一种写照,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贯穿着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忧郁、哀伤、苦闷的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吸收与借鉴

舒伯特的音乐创作,始自对前辈的模仿

①,特别是对舒伯特一生创作有着最重要影响的贝多芬。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同一个时期(在维也纳这座城市里共同生活了30年),但他们两人的创作风格却截然不同。贝多芬的作品中反映出的是他那种英雄主义情怀,而舒伯特作品中反映的是一种细腻忧郁的女性情怀;如果说贝多芬是“英雄精神”显赫的歌手,那么舒伯特就是感情细腻的忧郁诗人;贝多芬是在古典主义严谨手法笼罩下的浪漫主义精神,舒伯特则是在古典主义形式下诠释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贝多芬是浪漫的古典主义,舒伯特是古典的浪漫主义。勃拉姆斯曾经写道:

舒伯特实际上是那个时期的瓦格纳,他有好多创新的东西,也象征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②。

在创作上,舒伯特虽然基本上采用古典主义的框架,但他表现的内容却与前人有很大不同。由于他一开始的音乐创作是以歌曲为主,所以这对于他在器乐方面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曲式结构通常是A-B-A的歌曲结构,主题经常采用歌曲般连贯的旋律,常常具有优美连贯的歌唱性等)。这也致使有人诟病他:对曲式结构方面突破桎梏却略显不够大胆和彻底,并没有太多的创新。然而,正是这些旋律性、歌唱性很强,特征十分明显的音乐中,蕴含着他那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从而成为他钢琴音乐的独特标识。

舒伯特在曲调和和声方面都有着惊人的表达能力。若要演奏好这首奏鸣曲(D960),我们必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乐曲的旋律性,另一个是浪漫主义的色彩。以同样身为杰出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作曲家的肖邦与舒伯特为例,他们的钢琴创作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演奏时也必须进行认真区别。

首先,节奏和速度把握上的区别。当我们演奏肖邦的音乐时,如果仅仅严格按乐谱上的节奏演奏,那就表现出肖邦音乐那种独特的韵味。因此,在演奏肖邦音乐时,节奏上要有一定的“弹性”,根据音乐的需要,在节奏稍做一点点提前或延后(Rubato),只有这样,才可以表现出肖邦音乐的华丽特点。但舒伯特却不同,因为他是与古典主义最接近的浪漫主义作曲家,继承了古典主义严谨的风格,他的作品对节奏的要求比较严格,除了乐谱上标记的渐慢或渐快,演奏者一般不能随意提前或延迟,否则,就不是舒伯特风格了。

其次,在旋律的歌唱性方面。我们都说舒伯特的旋律的歌唱性是他最突出的创作特点。但是肖邦的旋律也同样具有歌唱性。肖邦的旋律给我们的感觉更加的华丽,就像是一副色彩斑斓的画面,对比强烈。而舒伯特的旋律却像是一幅深沉的海景图,虽然有着色彩的对比,却不那么强烈。

第三,在演奏技巧方面,演奏肖邦作品大段跑动手指的段落时,一般我们要做出p-f-p的强弱对比,就像一道弧线,华丽、圆滑。但演奏舒伯特作品跑动手指的段落时,要求手腕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平稳的跑动。另外,在情感的把握上,演奏舒伯特作品的时候,音乐表现深沉,手指下键也要深,声音要到底。而演奏肖邦的作品时,下键要稍微浅一点(当然不是“虚”,只是与演奏舒伯特相比而言),发音要轻盈华丽。方法上的微妙差别直接影响音色控制和音乐风格的表现。

由此可见,虽然都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但是他们的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德奥钢琴音乐与肖邦音乐的反差所在。这些,就是我们称之为“舒伯特晚期风格”的具体体现。

二、源于结构内的风格差异

舒伯特的音乐表面上采用了古典主义的框架结构,然而在实际上,舒伯特音乐的感觉是用一种心态、一种情感引导着行进的。他的主题常常采用大乐句甚至乐段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对比、发展、再现。所以,舒伯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是在他的内容和规格中体现出来的,这也是他与前人的最大区别。于是,诠释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特别上晚期作品),要将着眼点放在作品内部,通过结构比例的扩张,实现内容的延展,达到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的效果。这不仅是舒伯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区别所在,也是他们“古典中的浪漫”和“浪漫中的古典”最大区别所在。

舒伯特晚期创作的三首奏鸣曲(D958、D959、D960)都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虽然这首奏鸣曲(D960)重新回归到传统的四个乐章的形式,但它的内容充实了,规模扩展了,与其宽广的诗意、丰富的想象力恰相适应。例如,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开头的调号标记是#C小调,如果这是一首古典主义的奏鸣曲,那么全曲都应该围绕着这个主题调性展开。但是从舒伯特的乐曲中,我们可以看出,乐曲的起始调号并不占主导地位,第二乐章中,#c小调只占了47小节,而且绝大多数出现在A段。因此,我们可以认定,舒伯特一开始使用的调号,并不一定是整首乐曲的主导调号,只是他引出主题的一个手段。然后,舒伯特运用大量的转调发展他的乐思,最后,一般情况下舒伯特还是会转回到原始调号上,使全曲得以全终止的方式结束。舒伯特在这首奏鸣曲中运用三个最主要的创作特征――相差半音的调性结构、三度音程的调性循环和结尾调性回归,强有力地否定了舒伯特在创作方面依赖贝多芬的不当观点。这正如艾迪斯•弗格尔(Edith Vogel)所言:

舒伯特似天堂中的贝多芬!这个速写似的句子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最后的奏鸣曲使形式和情感取得了新的联系,而这正是舒伯特超凡的思维方式的独特表达

③。

我们知道,其实舒伯特从他创作之初就一直在模仿贝多芬,但是经过舒伯特自身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他们两人后期的作品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已近大相径庭了。因此,当我们在演奏这首奏鸣曲的时候,要注意到他在此曲中已经完全体现出来的晚期风格――古典主义的形式和浪漫主义的情感已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是舒伯特经过长期努力才完成的,历史也证明他是成功的。

三、对生命、生活的无限眷恋

有人对舒伯特作品的“平淡”、“冗长”颇有微词,其实,他的“冗长”、“拖沓”是他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以及对死亡无限恐惧的真实写照。舒伯特在写作这首奏鸣曲(D960)时,他已经病入膏肓

④,作品中的每一段反复,都是他不想离开人世的一种表达。很多演奏者常常觉得呈示部的重复臃肿、庞大而省略,殊不知,这正是作曲家忧伤迷惘心灵最鲜明的写照,是他对生命、生活的无限眷恋。所以阿劳说:

这些重复正意味着死神的勾引,使作曲家带领我们重新进入这忧伤而美丽的感情中

⑤。

身处古典和浪漫交接时期的舒伯特就像是一个流浪者,前辈的光环和世俗的不解一直缠绕着他,然而,他却以世界上最美的音乐向世人展现他的才华。舒伯特和肖邦都是浪漫主义的旋律大师,而肖邦抒发的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独白,舒伯特却以一生的苦难历程向人们数说人世沧桑和生命归宿的歌。就像他在《流浪者之歌》里唱的那样;

我来自幽谷深山,……我孤独地到处流浪,……“流浪者的幸福,就在故乡。”

我们在他的音乐中可以听到一种心被爱和痛苦撕碎的切肤感受。

降B大调奏鸣曲D960是舒伯特用自己生命谱写出的最完美的作品,这是他生命的遗嘱,充斥着对死亡的恐惧、挣扎,以及对生命的向往,是舒伯特用自己生命谱写出的最优秀的作品。

舒曼在评论舒伯特最后三首奏鸣曲时说,它们是“简单而质朴的创作,自愿放弃辉煌的革新”。舒曼在这里指的是,舒伯特的最后三首奏鸣曲回到了古典时期典型的传统四乐章奏鸣曲式,但是结构却十分复杂。以前面我对这首奏鸣曲粗略的分析来看,舒曼的“简单质朴的创作”似乎有待商榷。还有人批评舒伯特的创作结构不完整,而他创作的钢琴曲D760(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流浪者幻想曲》)每个乐章之间衔接的十分紧密,没有刻意停顿的地方。实际上,这些不能说是舒伯特创作的弱点和错误。试想,如果我们要求舒伯特像贝多芬那样去创作,不仅违反他的天性,更从根本上伤害了他那以抒情旋律性见长的乐思创作;如果舒伯特的创作和前辈们的创作完全一致,那么今天我们怎么会知道有舒伯特这样一个天才的存在?这些“弱点”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不也正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舒伯特以这首bB大调钢琴奏鸣曲与这个世界依依惜别,所凸显的是一种对音乐崇高的敬意、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眷恋。

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和贝多芬共同奠定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他同样也是贝多芬最忠实的继承者。很多人认为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创作居于贝多芬之下。事实上是我们忽视了他在器乐作品创作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创造力。在演奏他的这首b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奏鸣曲时,人们立即就能够感受到他脑海中所拥有的大量美妙的艺术歌曲旋律的源泉,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通过对他的这首b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的分析,充分证实了他在器乐作品创作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创造力。

首先,舒伯特的bB大调钢琴奏鸣曲在主题的创作和主题发展手法上与贝多芬不同,贝多芬往往是以一个短小的主题,以动机展开的手法加以发展;舒伯特则是以一个旋律进行对比、发展和再现。舒伯特的器乐曲创作明显受到了他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他的奏鸣曲创作在音调上、情绪上均十分具有歌唱性。

他运用歌曲A-B-A的创作形式,和声的丰满和调式随意的转换则给我们带来交响乐队的效果。在这首奏鸣曲中,相差半音的调性关系及三度音程间隔的调性关系又一次被舒伯特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由此可见,舒伯特在和声方面放弃了严格的古典主义束缚,和声的走向达到了完全的自由。他运用不停的转调,音区高低的变化以及节奏的改变达到音量、色彩的和谐和统一。从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写作手法上来看,我们应该把对舒伯特的研究扩展到他其他的创作领域上去,这样,对于我们研究钢琴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舒伯特的音乐处处充满了希望和绝望、黑暗与光明、生命与死亡的抗争,这与长期的生活压力息息相关。舒伯特曾在日记中写道:

痛苦使人智力敏锐,使感情坚强,而快乐则使人智力疏忽,使感情软弱。我的作品是我的知识和痛苦的结晶。

当代钢琴家布伦德尔在谈到舒伯特的奏鸣曲时曾说:

我听他的作品时有一种小孩子在森林里迷路,听任无法控制的种种力量摆布的感觉。犹如我们今天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周围全是些不容易解决或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多悲观有多悲观。这些乐曲中提出的质问和凄凉的转调似乎同现在这个时代密切相关。

自从舒伯特踏上人生旅途之始,就一直在寻求出路和结论。但是,正像他1820年写的一首诗所感叹的那样:

人们在一片漆黑里撞来撞去,一路寻找目标,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总是找不到真理

⑦。

浪漫主义的审美观不是以作曲家的英雄性体裁或是宏伟的组织结构来评断艺术价值的高低,而是以艺术的个性为准绳来加以评判。舒伯特的钢琴作品无论是从演奏技巧方面还是情感的深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也正是从舒伯特开始,浪漫主义音乐在题材、音乐形象、体裁、情绪风格各方面的特点逐步展现开来。他所创造的抒情风格成为了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共同点:即精神情感上独特的艺术性的自由展现。

第三,舒伯特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人物,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乐派的奠基人之一。他被称为“歌曲之王”,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但我们不能因为他在艺术歌曲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忽略了他在其他艺术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舒伯特的创作领域十分广泛,除了我们最为熟悉的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之外,在钢琴、室内乐、交响乐领域也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他在古典钢琴艺术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也是当时欧洲音乐文化成就的总结。

人们曾经一度认为舒伯特是一位只重视旋律不注重曲式的作曲家,但是只要研究了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我们就会意识到人们的误解有多深。现在,舒伯特的钢琴曲已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许多国内外重要比赛的规定曲目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有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舒伯特的优秀钢琴作品也会越来越凸显出它作为经典之作的价值和意义。

①他从海顿、莫扎特的作品中吸取了很多营养,从他晚期所写的奏鸣曲中略带戏剧性就可以得到一些证明。

②斯蒂芬•缪勒著,马腾译《贝多芬和舒伯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典范》,《钢琴艺术》,1999年版,第4页。

③约翰•里德著,王岚译《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形式与情感》,《钢琴艺术》,2001年版,第3页。

④其实在1828年舒伯特已病入膏肓,所以在音乐中对死亡的恐惧表露无疑。

⑤杨婷婷《对舒伯特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的重新审视》,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第2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关键词:巴洛克 古典乐派 音乐风格

在西洋音乐的发展史中,有两个音乐时期极为重要,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它的历史地位,影响了西方音乐以后几个阶段的发展,它的研究意义一直受到音乐史学家的重视。这就是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音乐。

研究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和音乐风格,就必须研究和了解当时的欧洲文艺潮流和思想界、音乐界的代表人物,才能对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的发展和变化有一个基本的论述和了解。

一、巴洛克艺术与音乐概括的时间

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的欧洲,一种崇尚富丽堂皇、精雕细琢,有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庄严、明净、均衡、和谐的风格盛行。它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而音乐艺术也呈现出一种宏伟壮观、充满活力的新气象。这就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现象。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在艺术上更多的是对建筑、美术等风格的审美,巴洛克音乐指的是受这种艺术风格影响的音乐。而这一定义的概念,于19世纪德国艺术史学家沃尔夫林(H・Offing)所著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对其形式特征作了分析和历史考察,由此确立并被广泛沿用至今。对于150年历史的巴洛克时代(1600――1750)而言,是欧洲音乐史中艺术创新的重要时期。

二、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既早期(1600年――1640年),此时为其风格的形成时期。中期(1640年――1690年),此时为其风格的定型期。晚期(1690年――1750年),此时为其风格的鼎盛期。整个巴洛克时期出现了众多的音乐家,他们是意大利的科莱里(Coreli),维瓦尔蒂(Vivaldi),D・斯卡拉蒂(D・Scarlatti,1685――1757),德国的库劳(J・Kuhnau),法国的库普兰(F・Couperin)等。而代表巴洛克时期最高成就的为德国音乐家巴赫(J・S・Bach,1685――1750)、亨德尔(G・F・Handel,1685――1759)。

巴赫(J・S・Bach,1685――1750),生于德国爱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童年开始学习古钢琴。中学毕业后开始音乐家生活,在多处宫廷、教堂担任提琴手、管风琴师、钢琴师、乐队与歌队指挥,后任魏玛等宫廷乐长。1750年7月去世。

巴赫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涉及大量的音乐题材,有声乐、器乐。而声乐创作又以宗教音乐为主,其中有康塔塔近300部,5部受难曲。器乐作品的创作更是他的重要贡献,就管风琴曲而言,创作题材包括幻想曲、前奏曲、变奏曲、赋格曲、托卡塔、帕萨卡利亚等。他为以证明键盘乐器采用平均律的优越性写成的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创造性地用遍了大小二十四个调。他还作有《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最重要的乐队作品是四部组曲和六部《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巴赫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又接受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的音乐思想,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经济、人文思想的心态。同时,在音乐创作的技法方面,继承了16世纪以来德国声乐和器乐的传统,也吸收了意大利和法国音乐的技法,最为突出的是把复调音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其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的成就,使巴赫成为了音乐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音乐大师。

亨德尔(G・F・Handel,1685――1759)生于德国的哈雷。7岁时在宫廷礼拜堂做管风琴手,他的演奏才华得到公爵的推崇,并支持他学习音乐。1703年进入汉堡歌剧院任小提琴师。1705年上演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之后,他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在德国和英国发展,直至1759年4月14日在英国去世。

亨德尔是巴洛克后期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他的创作主要以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也有部分管弦乐作品。毕生著有40多部歌剧,他的歌剧大多以意大利歌剧的形式来表现,用宣叙调铺叙剧情,用咏叹调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他的咏叹调是多样的,一般都很宽阔而舒展,而且常带技巧性。

18世纪30年代,当意大利歌剧在伦敦遭到冷遇时,他转向清唱剧的创作,他毕生写过23部清唱剧,其中的《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犹大・马加比》等都是他的不朽之作。

他的器乐曲在全部创作中占有一定的数量,作品有多首管风琴协奏曲、两卷古钢琴组曲、大协奏曲等。最重要的器乐作品是两部乐队组曲《水上音乐》、《皇帝烟火音乐》,作品以欢快活泼的舞曲为主,富于生活气息的表现风格。

亨德尔的音乐始终洋溢着人情味与亲切感,呈现出天籁般的美感与气质,探求内在的深度。他的音乐结构是多元性的,旋律富有歌唱性,具有宽广、悠长、庄严的特点。和声属自然音阶性质,转调较少。合唱音乐具有主调音乐的特征,这预示着主调音乐风格的到来。

三、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与特点

风格是历史的积淀,对于只有150年历史的巴洛克时代而言,其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却是欧洲音乐史中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它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使音乐艺术在深层次呈现出一派宏伟壮观、充满活力的气象。其艺术表现的特征为十足的动力感、宏伟的气魄感、装饰的细节、理性的思维、夸张的表象、丰富的情感。这些均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

在作曲的技法方面体现了复调音乐达到全盛时期,并有向主调音乐风格转移的趣向;和声使用数字低音,是和声学理论产生的基础;在调性上,大小调取代了中古调式;音乐表情术语方面,开始出现了简单的速度或表情术语;更具代表性的即兴演奏比任何时代都更有特点,而在变化主题、装饰曲调、终止式以及对位的处理上,都更趋于自由、深刻。对于音乐表现的范围、体裁方面,出现了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协奏曲、大协奏曲、奏鸣曲、组曲、赋格曲等等新的音乐体裁,如此这些,均对以后时期音乐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四、巴洛克音乐风格的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洛克后期音乐的发展风格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音乐的取向演变得追求华丽、典雅和装饰性的音乐风格,音乐史学界普片认为,这种音乐对于巴洛克向古典主义风格的顺利转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有不少的音乐理论家曾提出,应将这一时期作为音乐发展史阶段中独立存在而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并不存在这一所谓的风格时期。这些理论虽没有被广泛的认可,但它所有现象产生的争论,足以说明这一时期在音乐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现在,更多的音乐史家以及音乐教材将其称之为“后巴洛克时期”或“前古典时期”。

(一)洛可可风格的出现

在巴洛克后期,出现了一种音乐风格,史称洛可可风格。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对装饰艺术中典雅精致、轻盈飘逸风格的描述,最早用来表示17世纪后期法国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中。在音乐中则指的是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首先在法国出现的一种玲珑纤巧、装饰华丽的音乐风格。具体体现为音乐主要对修饰的细节进行加工,在音乐中进行具有华丽色彩的各种各样的装饰音随处可见,整个音乐中充满着精雕细啄的装饰意味。洛可可风格的音乐作品一般都由很多精致小巧的乐思构成,整个音乐中没有大的起伏和紧张的戏剧性发展,音乐情绪轻松、小巧、温文典雅,让人感受到宫廷、王室的豪华、气派、光彩夺目的气氛,处处都显现美丽的装饰,表现出奢华中的高贵和雅致。

洛可可键盘音乐风格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弗朗索瓦・库普兰、让・菲利普・拉莫。他们都创作了很多洛可可风格的《哈普西科德曲集》和《哈普西科德演奏艺术》的书籍。同时,在意大利也出现了以D・斯卡拉蒂为代表的意大利学派。值得强调的是斯卡拉蒂虽然与J・S巴赫和亨德尔同年出生,但他为古钢琴创作的550首奏鸣曲却非典型的巴洛克音乐风格,而是个性极强、具有主调风格特点的融意大利精神与西班牙民间音乐为一体的音乐风格作品。在当时以复调音乐为主的巴洛克风格创作观念下,他勇敢地、创新性地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成为了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重要人物,留下了许多供有人演奏和研究的音乐佳作。

讨论洛可可音乐风格的价值和作用,不难看出,洛可可的音乐风格对于巴洛克向古典主义风格的顺利转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音乐理论家郎格在其《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所说:“我们从有利的视角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什么洛可可处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之间,它不是一个反题,而是一座桥梁”。

(二)18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喜歌剧

欧洲歌剧风格的变化,也是反映音乐风格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到了18世纪中后期,在意大利和法国都出现了一种歌剧形式,这种歌剧习称“喜歌剧”。意大利喜歌剧在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反意大利正歌剧中的矫揉造作风格习惯,而去追求一种自然的艺术表现。其主题多取材于市民和农民生活,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样的舞台表演,自然音乐生动富有活力,强调舞台真实的表现,备受民众的欢迎。这些喜歌剧作曲家有佩格莱西(G・B・Pergolesi)、皮契尼(Niccola Piccinni)、帕伊谢罗(Giovanni Paisiello)等等。

法国的喜歌剧的诞生更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它前生是一种在民间流行的集市剧,其特征是一种有说、有唱的小型音乐剧。1752年意大利喜歌剧《管家女仆》到巴黎演出,这种风格特别的演出,进一步引起人们对这种歌剧的兴趣和关注,竟然引发了音乐历史上著名的“喜歌剧之争”。人物是启蒙主义思想的代表卢梭以作曲家的身份投入论战,并写出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者》,引起了法国歌剧的震荡,这场论战的结果,最终导致了法国喜歌剧的诞生。其中,A・格雷特里就是创作这种喜歌剧的代表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18世纪末,法国曾出现了一种“严肃的喜歌剧”,这种“严肃的喜歌剧”音乐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效果,这两种风格各一的歌剧对比,使喜剧性变成为一种补充和衬托了。

(三)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人们都知道,格鲁特歌剧的改革,是音乐史中一个不小的事件而常被音乐史学界评论。18世纪中叶,意大利正歌剧在欧洲广泛流行,但是,其表演形式日趋呆板,歌唱演员过分炫耀声乐技巧而破坏了戏剧的倾向,渐渐引起了观众的厌恶。歌剧的生存,歌剧的发展,歌剧的改革到了势在必然的现状。时代造就了一个人物的出现――德国作曲家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这是其改革的基本原则。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格鲁克从歌剧改革家的角度,对歌剧音乐极不妥当的滥用炫技进行了坚决彻底的改革。突出的成就便是完成了在歌剧中宣叙调成为了歌剧中的主要地位。他精练戏剧结构,删去咏叹调中脱离戏剧情节的华丽炫技段落。同时,他在歌剧序曲中也创立了不再是脱离歌剧整体构思而孤立存在的东西。剧中的合唱、舞蹈都随剧情的需要而融为一体。

格鲁克的歌剧代表作品有《奥菲欧与优丽犹斯》、《阿尔契斯特》等等。

(四)交响乐和曼海姆乐派

交响曲是一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其音响丰富、色彩绚丽、交相辉映,富于戏剧性和极其强烈的表现力的大型管弦乐套曲。追索交响曲的早期,受到巴洛克管弦音乐发展的影响,其内部结构与巴洛克的三重奏鸣曲、乐队协奏曲和组曲都有关。而具有现代交响乐特征的创立者,是意大利人萨马蒂尼,研究他的作品,可以清晰的发现他的音乐风格中明显有海顿和莫扎特音乐风格的先兆。

18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成为了当时音乐的中心,宫廷里集中着一批优秀的音乐家,为首的就是约翰施塔米茨(1717――1757)。他的贡献就在于,他开创了新的乐队风格,比如:用渐强渐弱替代当时流行的强弱对照。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废除赋格式的模仿,改复调织体为主调织体,写出全部乐队声部以取代通奏低音等等,这些彻底以主调音乐为创作手段的基本观念,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交响音乐奠定了基础。这是他们的重大贡献。当然,曼海姆乐队的音乐虽不能完全脱离洛可可风格的伤感气息,但作为古典音乐的先驱,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为音乐艺术从巴洛克时期发展进入到古典主义时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维也纳古典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西洋音乐史中一个辉煌的时代,涌现出了三位伟大的音乐家。18世纪下半叶,在维也纳有一个音乐群体,形成的一个乐派。他们就是J・海顿、W・莫扎特和L・贝多芬三位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史里对他们三位都有最高的评价:海顿被称之为“交响乐之父”,他一生中写了一百多首交响曲;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的天才”,他的音乐永远给人们以欢乐;而贝多芬荣誉“音乐圣人”,他用音乐诠释了人生的道理。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作品中带有鲜明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明朗、奋进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他们都继承了欧洲,特别是德奥音乐文化传统,并对音乐的各个体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他们确立了主调和声的主导地位,又创造性地运用了复调对位手法,其作品既有明晰而严谨的形式,又充满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一切使他们的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从而使欧洲古典主义音乐达到了高峰。

五、结语

从艺术发展的历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每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开始,都是在旧的风格达到顶峰时产生的。当新的风格成熟时,旧的风格便消失。这样的一个规律,重演地发生在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代,巴洛克时展至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乐派至现代风格,这种发展始终贯穿在整个音乐艺术的进程之中。所以,音乐艺术的发展与变化,就是在这样一种人类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探索,不断的完善和不断的追求之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第3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关键词:奏鸣曲;发展;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38-01

一、巴洛克时期奏鸣曲

古典奏鸣曲是由一件乐器与钢琴合奏或者由多件乐器独奏。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个乐章是“奏鸣曲的快板”,第二个乐章是抒情的慢板,通常用三部曲式、变奏曲或者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第三个乐章小步舞曲或者谐谑曲;第四个乐章为快速终曲,通常采用回旋曲式或者奏鸣曲回旋曲式。

JS巴赫:巴赫是一位集大成者,他是历史的丰碑。巴赫将前辈们的奏鸣曲沿革发展,是奏鸣曲这一体裁在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改变了奏鸣曲单乐章的形态,确定了奏鸣曲“快-慢-快”三乐章的速度排列形式,把发展部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的部分,主部和副部在主题材料上有了明显的对比。他的作品里注入了德国“狂飙运动”的情感风格,乐曲中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能比较深刻的反映在不断高涨的欧洲革命运动中德国知识分子的内心澎湃。

二、古典时期的奏鸣曲

奏鸣曲到古典时期的时候已经日趋完善,更为系统的发展壮大起来。维也纳成为欧洲文化交流和音乐活动的中心。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作曲家们不仅仅满足与已经日趋完善的体裁,他们开始将奏鸣曲作为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个人风格的载体。

贝多芬: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他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贝多芬在早期的创作中能明显看出他深受海顿、莫扎特和克莱门第传统影响。在贝多芬最初的几首作品中就已显露了朝气蓬勃、充满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此外,在海顿的奏鸣曲中常见的小步舞曲乐章在贝多芬的作品中被取而代之的是谐谑曲或小快板乐章。

贝多芬在第二时期对古典奏鸣曲式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在这一时期,贝多芬的爱国激情与对共和主义的拥戴的这些思想与情感都汇入他的作品之中,成为他所表现的一部分。他不仅扩大了钢琴的演奏音域,增强了力度的对比,提高了手指的技巧,发展了“无休止旋律”手法,而且还扩大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这些使得他的奏鸣曲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使奏鸣曲式具有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生命力。

贝多芬的后期写了五首奏鸣曲。这一时期外部时局与他的身体也有了很大变化,他也陷入孤独、多疑和痛苦之中但是依然有英雄主义存在。在晚期作品中的“我”字越来越小,精神得到了升华和超脱。贝多芬使钢琴奏鸣曲发展到了极其辉煌的时期。他的许多作品都成为钢琴奏鸣曲的典范之作。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奏鸣曲

19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这就是所谓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艺术突破形式化,用个性化的语言,可以随意大胆的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史诗性、标题性、主题的发展性、变奏性和歌唱性等方面。

舒伯特: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奠基者。舒伯特是以他的艺术歌曲、钢琴小品受到大家的瞩目。他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一直都被贝多芬的辉煌成就所掩盖。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中,出现了最早的浪漫主义抒情风格,这种新的抒情风格为浪漫主义音乐表现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成为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共同点。

一般将舒伯特的奏鸣曲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作品明显受到了海顿、莫扎特和早期贝多芬作品的影响,音乐作品中有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特点:音乐清新质朴,节奏旋律简单,也没有情绪上的突变,甚至很多作品用了象征着古典主义音乐的“阿尔贝蒂低音”。

中期的创作是成熟时期,作品无论在篇幅结构还是写作音乐采用的手法上都比以前大大的扩展了。特别是中期后半段的作品,体现了他在创作上抒情性与悲剧性互相渗透的双面性格。使得他中后期的作品偏向英雄气息和戏剧力量。

晚期的音乐是他思想上的成熟使得思想内容上和艺术表现上更为深刻。晚期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情感的细腻描绘和个人灵魂的展现。

四、20世纪后的钢琴奏鸣曲

20世纪后的钢琴家并不重视这种钢琴的体裁形式,越来越少的人涉及这一体裁,他们更愿意与自己的生活相互联系写钢琴小品。但也有其代表人物。

普罗科菲耶夫:普罗科菲耶夫是二十世纪苏联著名的钢琴家。被称为现代音乐的古典主义者。他一生共写有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也是他一生的记录。

第4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西方音乐艺术从浪漫主义风格转向现代风格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向现代音乐风格的转变的在西方音乐史上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意义。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形成了浪漫主义风格。而现代音乐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的非传统作曲技法、非功能和声体系作为理论支撑的,是用新的作曲手法、音乐理论和音乐语言创作的音乐。本文将通过对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变的历史背景、文化因素、音乐家自身特点的变化以及科技的进步等方面的分析,证明在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的转变是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并研究了两种音乐风格转变的过程。

关键词 :浪漫主义音乐;现代音乐;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212-02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19世纪初期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在这个时期,艺术家在创作的创作多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幻想等,进而形成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现代音乐则是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中期形成的,其特点是运用非传统的作曲技法、非功能和声体系来作为其理论支撑,并运用了新的作曲手法、音乐语言所创作出来的音乐。在两种音乐转变过程中,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形式逐渐被新的现代音乐所取代。历史背景、哲学美学思潮、音乐家新的美学观以及科技进步都促使了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的转变,这一转变是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浪漫主义与现代音乐的特点及其历史沿革

(一)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常带有人本色彩,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形式和结构的限制,更注重自由性和创造性。和声带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大量使用不谐和音,七和弦和九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充分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能,增强了和声的色彩。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具有抒情性,它与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类精神和内心世界,而这些又是通过作曲家个人的感受表现的;具有民族性,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具有人民性,浪漫主义音乐家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中感受到人民的巨大力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力求真实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道德、审美观和理想;具有时代精神,浪漫主义作曲家不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观念上反对因袭守旧,而且在艺术上,在音乐体裁、形式以及创作手法诸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发展和丰富了人类的音乐文化。

(二)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Modernist music)一般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专业音乐作品。从历史风格的范畴而言,现代音乐特指20世纪中以非传统作曲技法、非功能和声体系作为理论支撑的音乐作品,是不同于传统音乐体系与流行音乐体系这两种纯调性音乐体系的音乐体。现代音乐具有和声结构复杂、调性模糊、多调性、泛调性、无调性等音乐特性。20世纪音乐的旋律则常常是不流畅的,常出现有棱角的大跳,有时没有句读,有时避开传统音乐中的旋律因素,用其他音响方式代替旋律,节奏也是自由多变的。以音响感觉为依据,不存在传统音乐的和弦结构与功能进行,采用音团和板块型音群,甚至连和弦的概念也不复存在。在调式调性上,传统音乐以大小调为中心,而现代音乐则常常是无调式调性的音乐,有的自创音阶、音列,有的不在旋律范畴中运动,调式调性的意义不复存在。在配器上降低个别乐器的极端音区,突出打击乐地位,追求新颖的声音色彩。

二、转变的原因

(一)社会进步与思想文化背景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文化背景的变化是影响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主义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整个19世纪至20世纪,音乐的创作形式逐渐趋向于对人性的表现,在音乐结构上强调新颖独特的形式,创新是最根本的驱动力。社会的飞速发展,也自然而然地影响到音乐家作曲家的创作,艺术家要真实地表现社会,就要使音乐形更加富有个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在20世纪,创新意识在各行各业都表现的越发明显。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已经形成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不同的体裁和相对固定的内容。到了 20世纪,由于受新思潮的影响,艺术家们更热衷于创新与探索,音乐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成果,追求强烈的个性和独一无二的表现方式成为了新的浪潮,于是,现代音乐的雏形出现了。

(二)科技进步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原因

科技进步与现代文明发展是推动音乐创新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变的原因之一。人们把许多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音乐创作中,用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张扬个性,推出更新颖的音乐体裁。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使音乐的发展获得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电子技术突飞猛进,为20世纪现代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音乐家作曲家对个性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不懈追求,现代音乐终于成长起来。

三、转变的必然性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高速发展。1870年前后,自然科学成就不断被应用于工业,工业取得革命性进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在经过激烈的碰撞之后,逐渐打破隔离的坚冰,走向融合,世界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艺术,从19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艺到了19世纪中期,经过碰撞、冲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终于打破隔离的坚冰,走上融合,催生了与融合的文化相适应的音乐艺术形式——现代音乐。

(二)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

一种新艺术的风格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新的艺术风格出现,只是有的比较迅速、有的比较缓慢而已。究其原因,跟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有很大关系。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对世界产生新的认识的时候,就必然会有新的艺术风格诞生。

19、20世纪是欧洲艺术流派精彩纷呈时期,先后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新古典主义艺术、印象主义艺术、后印象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等。从18世纪末开始,作为西方代表的欧洲进入了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轰轰烈烈,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君主制基础。社会的动荡以及新意识形态的出现使人们不再服从神权与君权的统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成为时尚,由此产生了很多新的文化思潮,这些思潮促使艺术家们思考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乃至整个世界。欧洲工业革命导致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思想理论,为人们推翻旧制度的迷信思想,建立新的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这些新生的思想和事物,使艺术家们的艺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艺术界,反对保守陈旧的学院派艺术的潮流大行其道,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正是在这种思潮的产物。艺术家们理智的或主观的或客观的艺术追求,是有别于以往的古典主义学院派的,这种追求必然导致新的艺术风格的产生。印象派强调对自然的科学观察,后印象派更关注对作品形式本身的主观判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更是抛弃了以前对自然存在的描摹,而是执着于抽象艺术和观念艺术。

任何一个新艺术风格的诞生都源于新的思想认识,而新的思想认识都与社会变革有关。19世纪到20世纪是人类社会和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社会的变革必然会催生出新的艺术风格。

浪漫主义向现代音乐转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从在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过程来看,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是社会变革的结果。现代音乐是在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浪漫主义音乐的铺就,现代音乐就无从谈起。进入21世纪,音乐的风格正向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方向发展,追求听觉刺激与享受正成为音乐新的发展方向,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加注重人本性,融入更多时尚音符的音乐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于润洋.现代音乐哲学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钟子林.20世纪西方音乐[M].北京: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2006.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4〕刘晓静.音乐鉴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

〔6〕季家锦.20世纪西方作曲技法[M].华东出版社,2000.

〔7〕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8〕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9〕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第5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含义

提到中国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则首先要对什么是古典主义绘画进行了解。古典主义绘画是西方美术史上最重要的绘画思潮和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随后传至整个欧洲,代表人物有普桑、达维特、安格尔等。该种绘画风格提倡选择典雅和崇高的题材,使用庄重单纯的形式,追求构图的完整和均衡,获得一种静穆而严肃的视觉效果。而中国的新古典主义油画,则出现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油画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以油画界领军人物靳尚谊《塔吉克新娘》的问世为标志,包含杨飞云、王沂东、朝戈、孙为民等画家们,普遍将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品视为典范,有着与古典主义绘画近乎一致的审美追求,所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新古典主义。而之所以强调一个“新”字,则是指中国的画家们并不是对古典主义绘画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有选择的学习和借鉴,通过古典主义绘画技法,来表现画家们自身的文化观念和审美理念,最终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油画作品。所以说,这种创作追求本身就是核合乎艺术发展规律的,而这些画家们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也充分印证了他们这种追求的正确性。

当代新古典主义油画的风格

85美术思潮后,诸多油画家都对油画有了全新的感悟和认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表现对象,即题材的认知。很多创作者在题材选择上,都从历史、政治的圈子中走了出来,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中。如杨飞云、朝戈、李贵君等人,选择了将自己的亲朋好友作为表现对象。而陈逸飞、王沂东等,则将目光投向了某一个地域中的人物或景物,使中国油画在表现题材上迅速的丰富起来,呈现出了多元而真实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生活化。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艺术创作中恒古不变的真理。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中,多选择历史传说、宗教故事等作为表现对象,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获得一种典雅、崇高、静穆的审美效果。而在中国的新古典主义油画中,则对此予以了开拓,很多画家都试图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寻找和表现那种最为真挚和质朴的人性之美。比如杨飞云创作于90年代的《募然》、《那时我们正年轻》等,就是其中的典型。其所选择都是一些普通人,但是却又与普通人有所不同,那就是在这种大众化的背后,又分明传递出了一种崇高、宁静和典雅的感觉。又如朝戈的《敏感者》,更是一个生活化题材的典型,作品中的人物既有着崇高的情怀,又有着些许烦躁和不安,从而将古典主义精神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是地域化。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几乎每一个地域和民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文化。在表现题材日趋同质化时,很多画家都将目光投向了某一个区域,进行个性化的表现。而当众个性化表现汇集在一起之后,也就构筑了整个中国油画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比如陈逸飞,就是将目光投向地域文化的代表。其江南水乡系列、音乐人物系列、古代仕女系列等,都反映出了其对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又如王沂东,其对山东的沂蒙老区有着近乎执着的热爱,对此他大量借鉴了沂蒙地区民间美术的素材和技法,创作出了多部具有鲜明特色的乡土油画。其所表现出来的已经不仅是一种视角的扩展,而是创作者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最后是都市化。油画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反映现实,特别是对于强调写实的古典主义油画来说更是如此。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迎来了都市化的发展历程,随之也产生了很多独有的现象,这也自然就成为了新古典主义画家们关注的热点。比如忻东旺,就曾对农民工进行了多次表现。农民工无疑是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过程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群体,作者通过这些农民工,表现出了对城市化进程的思考和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又如庞茂琨、李贵君等画家的都市题材作品,都用精湛的技法表现出了当代城市青年所特有的风貌,无论是朝气蓬勃还是犹豫彷徨,都是一种真的写照。由此可以看出,新古典主义画家们从根本上扩展了之前的油画题材,使得当代中国油画更加大众化,多元化。

第6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关键词:音乐艺术;舒伯特;《b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歌”化倾向;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Contemporary Visual Threshold of the Singing Trend of Schubert's

Piano Music: Taking His D.960 as the Example

WANG Hua

(School of Music, Nanjing Institute of Arts, Nanjing, Jiangsu 210013)

一、舒伯特器乐创作中的“歌”化倾向享有“艺术歌曲之王”盛誉的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一生的音乐创作素有以“自我”为中心倾诉感情的“歌”化旋律特质,在其钢琴曲的创作中亦十分明显,从而成为其钢琴音乐的独特标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词曲完美的结合、结构灵活多样、丰富的调式调性、创造性的钢琴伴奏、寓意深刻且富有戏剧性等特性而著称;舒伯特开启了艺术歌曲创作的第一个,其形象鲜明的艺术歌曲创作也为他雕刻出隽永的“歌曲之王”光环;由此,却使人们或多或少地忽视、甚至遗忘了他在其它音乐领域伟大的成就。按照现今音乐学界对一位作曲家的一般常规评述来看,歌曲并非其音乐创作才能的全部体现,因此,如果忽略对舒伯特器乐创作的研究将很难对其伟大一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殊不知,在舒伯特一生的音乐创作中,艺术歌曲虽然数量巨大,但也仅占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左右。在短短31年的艺术生涯中,舒伯特创作有1500多部(首)音乐作品从而令人十分震惊。在他留下的音乐遗产中,10部交响乐、22首钢琴奏鸣曲、19首弦乐四重奏、4首小提琴奏鸣曲等音乐作品脍炙人口。如:钢琴弦乐五重奏《鳟鱼》、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未完成交响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瞬间》和即兴曲等大量同样优秀的其它体裁音乐作品。

充满了早期浪漫主义色彩的舒伯特,他的器乐曲创作以旋律抒情而闻名。舒伯特的音乐创作开始是以歌曲为主,这对于他在器乐方面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器乐曲创作与他的歌曲创作一脉相承,有许多共同之处,那迷人的旋律自然倾泻而出不可遏制,充分显示了他对音乐艺术表现手法的掌握,同时彰显了他多才多艺的音乐本能。其晚期的钢琴奏鸣曲与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这首以传统的四个乐章创作形式出现的浪漫主义钢琴音乐扛鼎之作,在内容和规模上有着很大的扩展,充分体现出那种“舒伯特式”宽广而富有诗意的想象力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以及戏剧性的浪漫主义色彩。当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你不可能不被美妙的旋律所吸引,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倾诉感情的“歌”化的旋律特质在其钢琴创作中,吟唱出他那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从而成为其钢琴音乐的独特标识。同时,不难看出他也已将古典主义音乐的宏大规模,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敏感、细腻融为一体,不论是忧郁、伤感,还是孤独、心灰意冷,都是他对所处社会现实所产生的戏剧性心理反应。

舒伯特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往往一开始就展示鲜明、丰富、完整的抒情形象,之后主要通过变奏对这一完整形象进行不同层面的情感表达和心理描写。舒伯特那种富有特色的伴奏部分也直接参与音乐形象的塑造,衬托平稳的旋律进行,含蓄、轻巧、不渲染的音乐性格,开启着“歌”化的征程。

二、《bB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歌”化体现

在《bB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以优美、哀伤、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开篇。几组音型代表着整个乐章的音乐主题,如果要说有似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作品的性格,倒不如说有舒伯特众多艺术歌曲的复制和模仿(1-4小节)。第八小节左手低音区出现的bⅥ级颤音,犹如叹气或是衬词,像是歌者的一声叹息,以一种无奈、伤感的心絮悄然出现,给人一种不安定感(8-9小节)。但当这种不安定感再次(19小节)在左手低音区出现时,主题旋律瞬即由原柱式和弦形式渐变成单音进行(19-23小节)。这一创作手法不仅增强了旋律的流动感,也使音乐显得更为简洁、生动,同时也映衬出“歌”者忧郁、苦闷的心态,倾诉其情感里的那种隐忍与真诚。第48小节调性突然由bB大调转至f小调,尖锐、紧张的情绪顿觉警惕起来,左手简单的旋律线条,优美如歌,恰似内心的喃喃细语;而右手半分解和弦奏出最高声部的旋律,与低声部交相呼应,互为倒影(48-58小节)。因受其歌曲创作的影响,高低旋律的对比恰似作者在饱受长期压力与孤寂之际,唱出心灵深处那份抗争中的哀伤,在寻找出路中迷茫,在希望中绝望。这种紧张感也还体现在第80小节开始,左、右手相继以跳跃的三连音音型歌唱,诠释作者感情细腻且犹豫的内心。正如舒伯特诗中所说:“人们在一片漆黑里撞来撞去,一路寻找目标,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总是找不到真理。”

第二乐章,悲伤、犹豫色彩的行板音乐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奈,右手三度叠置的缓慢的旋律线条与左手断音跳进的低音旋律,造成时值上的对比(1-4小节),构成一首忐忑、忧伤的二重唱。悲剧性的歌声贯穿整个乐章,在深深的叹息中体会到一丝凄楚。浓郁的和声色彩与加快了速度的中部,音乐的重复与伴奏音型的复杂化(43-50小节),展现歌者悲痛的情绪,喋喋不休的重复也是歌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忆与幻想。

第三乐章一开始就以清新、优雅的谐谑曲在左右手之间相互交替出现(1-14小节),形成应和与回声,旋律诙谐活泼,轻松愉快,摒弃前两个乐章压抑的心理,形成极度反差。

中段进行曲部分:左手富有弹性的断奏,进一步增添跳跃、谐谑的效果,与右手俏皮似的琶音声效融合在一起(35-37小节),唱出作者心底释然后的那份乐观精神,同时也为下一小步舞曲的乐章营造气氛,起到引领与间奏的气氛。

第四乐章,以充满维也纳古典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主题开始(1-6小节),经过回旋式多次重复主题音乐的巧妙演绎,使音乐更加优美生动且富含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手法既有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共性,也有浪漫主义音乐的个性。在副主题(86-95小节)中,舒伯特发挥其艺术歌曲创作上的优势,更加加强了其抒情的歌唱性,音乐的开放性和无终止性,尽情的歌声迟迟不肯离去。在乐曲的结尾部分,静寂的一小节(休止)背后,强有力、爆发性的柱式和弦突袭声起(512-521小节),有似在轻盈声中怒吼,虽是经过句式性质,但与此前诙谐、优美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比对,恰似一种宣泄,也是一种恐慌。有人说这是贝多芬式的模仿,其实不然,由于这是舒伯特病入膏肓、即将走到生命尽头时创作的一首抒情哀婉、戏谑活泼且激愤辉煌钢琴作品,它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传统与革新的抗争及对未尽理想和事业的渴望。

三、当代视域的传统解读

身处当今的现代人无时无刻均受到后现念的影响。在后现代视野中,保持个性、,无疑是对粗涉、强加制约的现代性的反叛和颠覆。在后现代的艺术理念中,当边缘成为了主流,悲剧也就成为了喜剧。当剥去感性华美的外衣,理性的精神内核就表露无遗。以此精神结构来看,对于那些理性或偏执于事物的包容性而言,差异性与多元性或许更能接近作品表达的艺术灵魂,从而在意义层面成为一种新的形态和秩序。因此,按照后现代的理解,艺术自然就成为宣泄的、快乐的、如歌如泣的……这些无疑都是内在情感的外在显现。由此,后现代强调的是多元、边缘和去中心化,尊重差异、多元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舒伯特这首钢琴作品的理解差异毋庸置疑:有人说过于“平淡、冗长”,也有人说处处是迷茫、恐惧;有人说这是舒伯特个人传记,还有人说是他生命归宿前夜的感情道白,如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前文的分析、理解与判断,或许只是从感性或理性意义上把脉作品前后的文化理解与价值对应,因此笔者说,这是舒伯特在压抑、宣泄中具有的独特“歌”化倾向。虽然后现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打破事物时空构成上的“绝对”与“无限”去看待历史文本的方法,而当现代人以自我价值判断、以个人审美视野品味舒伯特的《bB大调钢琴奏鸣曲》时,“无限”超出或不及舒伯特所处时代(“绝对”)文化的历史判断和个人视域,都是缺乏依据的。

诚然,一切事物在后现代视野中是没有答案的,在不厌其烦的解构与建构中去发现,去归纳,发现与归纳原作中严谨的艺术体验,自由的将这份体验成为无限,是每一个读者在感性与理性中的统一。这样一来,不少现代人从贝多芬、肖邦与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体悟出许多感伤。面对舒伯特常常令人想起贝多芬。舒伯特景仰贝多芬,他的器乐创作在情感描绘的深度和强度、以及悲剧性的广度上的确与贝多芬相类似,然而,他却比贝多芬更多了一份诗人的气质;而与“钢琴诗人”肖邦相比,在舒伯特的心灵中又多了一丝“神秘主义”色彩。

第7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关键词] 西方 电影音乐 好莱坞 承袭发展

西方电影音乐,尤其是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音乐常常给人以辉煌恢宏的气势和博大之感。而且具有广泛的接受群体,为什么?其实当我们了解西方电影音乐所承袭的因素之后。我们就会明白和理解。西方音乐向来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被奉为各时期的经典。它区别与其他音乐类型的重要不同点,在于它有完善的复调音乐体系,和丰厚的音乐创作成就。这样各时期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也就成为了电影音乐创作的最基本的来源。

一、主要影响西方电影音乐的音乐类型

1、严肃音乐

严肃音乐主要指严格按照古典音乐创作技法进行创作的音乐,它讲究严格的对位、有严谨的结构和创作规范。早期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古典音乐、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20世纪的印象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及表现主义音乐等音乐创作都是源于严肃音乐本身的创作技法,再对其进行发展所形成不同的音乐流派。

2、歌剧音乐

歌剧也同样是一种完全来源于西方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集合了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在歌剧艺术上的发展成就,到美国则又与美国百老会的音乐剧相融合而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歌剧音乐中的咏叹调、宜叙调等音乐创作形式也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的音乐创作类型中。

3、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在当今的乐坛上已经进入了主流的位置。不仅是由于它的曲风多样,更重要的是这种音乐形式在创作上的随意性,不再拘泥于固定的、严格的创作技法。更讲究个性的张扬,甚至出现了无调性的音乐,完全是随意的、即兴的创作和表演。因此比之前几种音乐形式更具有通俗性,更容易传唱,更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并且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那种节奏感、动感十足的表现方式更适应了现今社会人们在强大竞争压力下的急于要宣泄和释放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流行音乐。

此外。由于,宗教音乐对电影音乐的创作影响也颇大。

二、西方电影音乐制作之溯源

对于最早的无声电影来说。音乐主要是作为遮掩放映机发出的噪音的一种手段,当然。它也起着说明和暗示剧情的作用。因此,当电影院里放映一部影片时,就需要音乐家来为之伴奏。在一般情况下,电影的音乐伴奏是由钢琴担当的,一位具有高超的即兴演奏才能的钢琴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他所弹奏的大都是人们熟悉的音乐旋律。通常,还有一名打击乐器演奏者来协助,制造出与银幕上的动作相接近的音响:枪击。鸟鸣,火车,飞机。暴风雨等等。

管弦乐队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进入大城市的电影院的。乐队的规模与质量完全取决于雇用它们的电影院的财力,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许多类型的音乐都被重新谱写、改编和分类,以适应影片的需要。如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是被当做一种“轻盈、流畅的急速音乐”,而贝多芬的几首序曲则分别应用于大树倒下、飞机俯冲和红色印第安人的狩猎等场面。

三、西方电影音乐的承袭发展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很多作曲家开始为影片创作乐曲。德国作曲家爱德蒙・梅塞尔曾经以他为谢尔盖・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1925)和《十月》(1927)以及瓦尔特・鲁特曼的纪录片《柏林》(1927)所写的音乐而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然而只有当米约、奥涅格和肖斯塔科维奇这样的大作曲家对电影感到兴趣时。电影音乐才出现了一个真正的进步。

1927年10月6日首次上演的《爵士歌王》是第一部重要的有声影片,在这部电影里。阿尔・约尔森打断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情节,唱起一首称做《妈妈》的歌,使情节的进展有了意想不到的升华。

但是,同步音乐的发展仍然是缓慢的。在英国,阿尔冤雷德・希区柯克于1929年拍摄的《敲诈》是第一部带有同步音乐的电影,然而它的乐谱会强烈地令人回忆起无声影片时代的音乐。二十年代末的德国有声影片中。音乐已经被当做电影中的一个积极因素来运用,而并非只作为画面的一种陪衬。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约瑟夫・冯、施坦伯格导演、弗里德里克・霍兰德尔作曲的《蓝色天使》。在美国,电影音乐的先驱人物是马克斯・斯坦纳,1931年,他尝试着为大卫・塞尔兹尼克的《六百万交响曲》中影片的一部分写了解释情节式的音乐。结果,这项实验非常成功。

英国的严肃的作曲家们一直对电影抱有浓厚的兴趣。艾尔兰、罗斯索恩、巴克斯和沃恩・戚廉斯等人是四十年代英国电影音乐的风云人物,他们的介入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使英国电影具有了国际竞争能力。有许多作曲家是因为他们的电影作品而蜚声天下,如约翰・格林伍德和他的《阿兰的人》(19343及布赖恩・伊斯代尔和他的《红舞鞋》1948)。另外。在六七十年代,弗朗克・科德尔、阿尔弗雷德・拉尔斯通、理查德・罗德内・木涅特和隆・古德温等人都为英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对来说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的音乐风格独特且有时代意义,基本上反映了作曲家们的文化背景:多数人来自百老汇剧院或中欧及东欧的歌剧院和剧院。他们之中也不乏有能力的作曲家,或许比他们七十年代的同行们受过更多、更好的训练,他们的音乐风格牢固地植根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直接来源于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这种由斯坦纳、罗伊・维伯、阿尔弗雷德。纽曼和季米特里・焦姆金等的音乐风格完全适合于三十年代初期的那种“小说式”情节的要求。但是,越来越多的现实主义作品逐渐扩大了电影音乐的范围,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所作的音乐大受好评。

第8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关键词】作曲家;创作风格;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86-02

在作曲家的创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风格转变的现象。影响作曲家风格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所处的风格环境因素,有所处的时代背景因素,也有作曲家内心渴望改变的自发需求。对作曲家创作风格的转变因素进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曲家的创作和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一、风格环境因素

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变化,一方面和其自身不同时期的不同美学追求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所身处的各种风格环境有关。纵观整个20世纪的音乐潮流,流派纷呈、多元并存①:印象主义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表现主义音乐(20世纪初)、新古典主义音乐(20世纪2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微分音音乐(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噪音音乐(1913年后开始流行,1918年消失被其他音乐取代)、新民族主义音乐(20世纪前半叶)、新音色音乐(1945年后出现)、序列主义音乐(20世纪50年代出现)、第三潮流音乐(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作曲家舒勒首倡)、电子音乐(20世纪50年代产生)、偶然音乐(20世纪50年代之后兴起)、简约主义音乐(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于美国)、新浪漫主义音乐(20世纪70年代)等,风格各异、流派纷呈;勋伯格、韦伯恩、欣德米特、哈巴②、帕奇③、瓦雷兹、巴托克、艾夫斯、潘德列斯基、利盖蒂、梅西安、布列兹、塞蒙兹④、托恩、施托克豪森、谢菲尔、里塞、凯奇、赖利、莱奇、格拉斯、罗奇伯格、贝里奥等,各占鳌头、独领;全音阶、无调性、十二音技法、整体序列技法、点描技法、返回巴赫、微分音技术、噪音技术、巴托克音阶、对称和弦、拱形结构、音簇和声、无声音乐、材料极简、引用拼贴、复风格、速度转换、音级集合配套等新的作曲技法也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20世纪的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加上作曲家的主动学习探索,使得作曲家在漫长一生的创作过程中,不太可能仅选择一种风格来进行创作。正如对罗奇伯格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几位作曲家,都进行了风格的多次转变。比如勋伯格先后经历晚期浪漫主义阶段(1897-1908年,作品号1-10号)、无调性阶段(1908-1922年,作品号11-22号)、十二音阶段(1923-1851年,作品号23-50号);斯特拉文斯基也经历了俄罗斯风格阶段(1920年以前)、新古典主义阶段(1920-1951年)、序列音乐阶段(1951-1971年);巴托克浪漫主义阶段(1889-1907年)、民间音乐风格阶段(1908-1924年)、新古典主义阶段(1926-1940年)、美国创作时期的民族特色阶段(1940-1945年);以及欣德米特的晚期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阶段(1918-1923年)、新古典主义阶段(1923-1933年)、以新古典为主的多重风格共存阶段(1934-1963年);

二、社会历史因素

作曲家创作风格多变,一方面和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有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和社会动荡不安有关。以20世纪的社会发展为例,20世纪人类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很多著名的作曲家包括勋伯格、贝尔格、梅西安、罗奇伯格、卡特等都被应征入伍。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难给了这些作曲家强烈的冲击,也直接影响到这些作曲家日后创作风格的转变。

以著名作曲家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为例,他早期的作品深受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风格影响,作品显得诗意缥缈,引人幽思。1928年,他创作了一部6分钟长度的管风琴作品《圣餐》,和声语言细腻朦胧,音乐形象精致幽深。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梅西安应征入伍。不善打仗的他跟随部队东征西战,随时要面临德军炮火猛烈的攻击。那些和他一起入伍的同伴一个一个地在战斗中失去了生命,而战场上那些随处可见的缺胳膊少腿的伤员也给他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冲击。他厌倦了德彪西那种无病式的印象主义风格,也受够了每天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军队节奏,这促使他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最为著名的就是诞生于他被俘期间的作品――《时间终结四重奏》(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这部作品被视为20世纪的经典名作,其最重要的创举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节奏。比如在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中,钢琴弹奏的和弦采用了毫无节奏感的序列,而大提琴采用了相似的方式构成,但是钢琴和大提琴声部两者的总时值不相等,在每一次反复中就产生一定时值的错位,这样这两个声部从来不会有相同的律动感。

社会现实的瞬息万变,给众多作曲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促使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了各自音乐风格上的空前变化和剧烈改变。

三、作者个人因素

除了受到身处其他作曲家的风格环境和诸如二次世界大战这样巨大社会变革的因素影响之外,作曲家内心世界的自发需求也是导致作曲家风格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对新的音响、新的艺术趣味、新的音乐表现手法的追求等等。

二十世纪产生了大量的令人眩目的新作曲技法,也a生了各种新的风格流派,但并不是所有的技法和所有的流派都是受到诸如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大事件的影响,也有一些改变是源自于作曲家自身对于新的音乐表现手段的自发追求。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作曲家就是十二音序列的创始人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年)。

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虽然也曾经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但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创立十二音体系却是早在二战以前便已经成熟了。勋伯格早期的创作偏重于传统的调性领域,他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1897年)等早期作品均是采用传统调性手法创作而成。但他本人内心世界具有追求创新、不惧权威的个性特质,从二十世纪最初几年,他便开始自发寻求一种完全不同于贝多芬、莫扎特之类的传统调性音响,在他的反复实验下,终于成功创作出了一批全新风格的音乐作品。他在1908年至1912年间所写的作品,已经完全不同于早期的调性作品,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无调性领域,具有早期的“勋伯格风格”了。他对于这种无调性的风格并不是很满意,继续经过了近10年的实验,终于于1923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首十二音作品――《钢琴组曲》,这部作品也标志着勋伯格十二音技法作曲体系的建立。从此,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并启发了二十世纪的诸多新的音乐风格的诞生。

四、结语

作曲家的风格问题,不仅是作曲家个人的艺术涵养、审美倾向的反映,而且也代表了作曲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艺术特色,并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印痕。在作曲家漫长一生的创作过程中,不大可能终生采用同一种风格来进行创作,而在他的每一次风格转变期间,总会有外部世界或者内心需求的各种激发诱因,分析清楚诱发作曲家风格转变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

注释:

①综合人民音乐出版社弗朗科利著,杜晓十檀革胜译《理解后调性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杨九华《西方音乐史》、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钟子林《20世纪西方音乐》、维基百科及相关网络资料整理而成。

②哈巴,捷克作曲家,微分音音乐代表人物,他在1924年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创建微分音音乐系,形成捷克微分音学派。其代表作有《第三弦乐四重奏》、歌剧《母亲》。

③帕奇,美国作曲家,微分音音乐代表人物,代表作为《复仇女神的迷惘》。

④塞蒙兹,加拿大作曲家,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第三潮流的代表作曲家,代表作有《大协奏曲》。

第9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这首《茨冈》完全打上了这位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作特点的印记。他极敏感地绘声绘色地剖析吉普赛人的内心世界并展示了一幅流浪者的“音画”。

音乐一开始那大段的散板,沉重粗犷的音调,是在G弦上奏出的,音乐是拉威尔的“即兴式”,拉威尔的特殊品格的烙印――重复音,几乎在每一乐句里都会听到。音乐一层一层深入,带着戏剧性的激情在G弦的高把位上一次比一次紧张,直到紧张得使人颤抖……

这一首音乐的情绪内容很鲜明,可以听到流浪者无依无靠的悲苦和焦虑,痛苦到使人不安到发狂的情绪,在它的情绪中,即这段独白音乐结尾的时候,竖琴以大幅度的琶音出现,并为主要的音调做了引子。主要音调在这个乐曲中多次出现,最初是在独白式的结尾处即已显露,后来在整个作品中以不同的情绪形式多次出现。

先是缓慢的舞蹈节奏,曲调的附点音型和装饰音使得它带有很放纵的色彩,这是茨冈人的舞蹈形象,并不因为节拍是慢的就失去粗犷的性格而变成“文雅”。在G弦上演奏时仍然有最初那一段独白中的气氛――无依无靠的悲痛和焦虑。但当它被转到高音区以后,很快就倾泻出粗野的狂喊乱叫一样的情绪。

特别应该仔细地听一下拉威尔特殊的和声语言,他几乎打破了传统的一切和声法则,他用平行四度、五度(这是在古典主义和声中不允许的),连续的不谐和弦及平行的和弦,使得和声的运用完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他的根本思想在于把一些本能的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采用了过多不规则的和声连结。这种倾向在后来的斯特拉文斯基(STRVINSKY1882―1971)的创作中也有。

同样的音调从缓慢转到快速度,这种手法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并不多见,或几乎没有,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这种手法成为借以改变音乐性质的手段。拉威尔在这首《茨冈》中,借助这一手法把同样的音调变成各种各样的色彩,比如,我们在钢琴伴奏(或是乐队伴奏)中可以听到很辉煌、很辽阔的色彩,在小提琴独奏中节奏加快时又用了“泛音”交错出现,轻佻得像是一面打着响板,一面吹起口哨来的放荡的。这些都一个连一个地绘出茨冈人生活的各种图画,没有任何掩饰和造作,裸地表达了出来,是这首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