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青少年网络法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网络法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网络法律

第1篇: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 浅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谈谈未成年人沉溺网络引发犯罪的原因 论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预防 浅析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浅析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浅析未成年人网吧犯罪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原因及预防建议当前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个性结构与特征分析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急剧上升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深层原因探究 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对中国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探析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浅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透视95后:新生代社交行为报告[J].互联网前沿,2014,(10).

[5]葛丽明.青少年网络犯罪及防控体系构建研究[J].法学研究,2014.(7).

[6]胡江.网络时代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的挑战及其对策[J].政法探索,2014,(1).

[7]李淑娟.青少年网络犯罪及其治理路径探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1).

[8]柳琦,鲍韵,易军.青少年网络法律素养的培育.中国青年研究,2014,(12).

[9]龙奎辰.青少年网络犯罪法律分析[J].法治与社会,2014,(3).

[10]莫秀庄.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法律控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11).

第2篇: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时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又一广阔空间。虚拟社会化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间题,不仅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确保其虚拟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人的社会化”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是传统的社会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社会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虚拟社会化是在电子传媒尤其是网络中的社会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讲,现代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虚拟社会化作为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的推动作用,而青少年作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自然会受到更强有力的冲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化范式(真实社会化)迥异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虚拟性,即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施化者由真实社会变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就决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整合。作为施化者的虚拟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极好场所。青少年在虚拟环境中以戏剧化的交往行为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中正确理解角色内涵、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便是虚拟社会化中施化者的虚拟性,是它为青少年顺利实施角色转换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其次,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真实社会化相比,虚拟空间里的社会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青少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必须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会关系中去,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网络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和更为广泛公开的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机会,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一开始便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从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的交往环境中,青少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以“点对面,’的交流方式将自己融会到“无线”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拓展自身的社会化范围。

再次,虚拟社会化的个性化内容,使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方式。这种自主选择其实也是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社会化的转化的体现。可以说,虚拟社会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实现”的趋势得到增强。

最后,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脱节。在无强制性约束力的虚拟空间里,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出现了真实社会化进程中不曾有过的巨大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自己置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实现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完成对于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任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转换方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虚拟社会化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被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社会互动受阻,使得青少年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严重脱节。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整合模式,无法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遵循正确的交往行为方式。

二、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恶的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网络交往,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就为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学者称21世纪为“道德方面采取相对主义的世纪”。其实无论是道德相对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淡化的体现,其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主义,随着虚拟社会化的推进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骗、蛊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虚拟社会化在消除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地域、时间限制的同时,疏远了人际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终将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淡漠与紧张,造成个体对于现实社会中他人生存状况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心理的弱化对于网民自己也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这种道德心理弱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道德人格的异化

伴随着网络而生的“网络成瘾”、“网络心理障碍症”引发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造成了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陷。所谓“网络成瘾”,指网民完全沉溺于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实现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问题。正因为网络为人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青少年常常会产生角色认同危机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双重人格。 (四)道德认知的混乱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包孕着他所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情绪体验,但因特网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处于世界观、道德观认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确认,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冲突.、迷失。

(五)道德行为的失范

当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时,网络空间的道德现状却异常混乱。传统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网络社会”面前显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现实伦理关系中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因此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外界制约和内在约束共同作用下自觉服从于传统道德规范。而网络社会中,这种外在的“道德制约”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其间接作用性。这种情况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舆论抨击难以像在现实中一样起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网络领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等特点,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模糊等。

三、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无论从网络发展状况还是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等方面讲,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备与既有道德不同的许多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使青少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应当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合传统道德资源。从广博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既有的道德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即便是处在网络空间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识,做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实施网络道德规范化和网络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形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第3篇: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

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随着整个社会的网络普及以及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和基层电信企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网络设施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这些网络建设工程已经取得了极大地成功。并且,随着移动网络“基站”的建立使得无线信号无死角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边疆民族地区的网络普及率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这为他们上网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我们选取了地处云南边陲的红河哈尼族彝族州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和河口瑶族自治县的七所学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部分学校的学生和社会青年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网络行为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并辅之以半结构式访谈。共发放问卷974份,收回有效问卷902份,在这902份有效问卷中,男生459人,占总人数的50.9%,女生443人,占总人数的49.1%。问卷发放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学生及部分社会青年,年龄在11-21岁之间。调查的民族也相当广泛,根据收回的问卷统计,除汉族外,瑶族有127人,占总人数的14.1%,哈尼族126人,占总人数的14%,苗族91人,占总人数的10.1%,彝族70人,占总人数的7.8%,傣族49人,占总人数的5.4%,还有布朗族、拉祜族、基诺族、回族、壮族、佤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白族、景颇族、布依族的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根据数据分析,本次问卷调查的性别比例合理,年龄处于青少年时期,民族分布广泛,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行为现状

由于受教育程度所限,青少年成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网民的主要力量,通过调查分析,他们的网络行为现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网设备。随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他们的上网设备出现多元化的现象,除了台式电脑之外,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也成为上网的主要工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家庭都拥有手机,902名调查者中,只有3名家里没有手机,手机拥有率达到了99.7%,其中,家里拥有三台及以上手机的有679名,占调查总人数的75.3%,715名受访者拥有自己的手机,占总人数的79.3%。家庭配备电脑的有647名,电脑配备率达到了71.7%,其中,拥有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的有192名,占电脑拥有者的29.7%,占调查总人数的21.3%。

(二)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青少年来讲,学校老师的宣讲、电视和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780名青少年经常上网,从网络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占总人数的86.5%,说明网络已经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平台和渠道。

(三)以网络信息传播来展示自我。利用QQ、微博、博客、微信开辟自己的天地,QQ空间、QQ相册、博文、微信好友圈等方便地记录着生活的细节,成为青少年在网络上传播信息,展示自我的主要平台。在调查者中,有742人使用QQ,383人使用微信,317人使用微博。使用QQ的人数明显高于使用微信和微博的人。

(四)上网时间相对固定。上网时间无节制 由于受访者大多都是学生,所以他们的上网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主要集中在假期、周末和课余时间,选择周末上网的有640人,假期上网的有254人,课余时间上网的有193人,遗憾的是,也有5人会逃课上网。在上网时间上,有209人每天都会上网,267人每个星期上网一次,有184人每1-2天上网一次,这三类人占了绝大多数。在每次上网时间上,就显得很无节制,每次上网半小时以内的有158人,小时以间的有253人,这是相对科学合理的上网时间,但上网达到三小时的仍有219人,四小时以上的有171人。

(五)存在着不良的网络行为。网络上的各种诱惑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很难抵御的,出于青春期的好奇心,他们存在着一定的不良网络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有103人浏览过,有279人在网上使用过攻击性语言,有121人曾经发不过虚假信息,有306人抄袭过网上的文章,有55人参加过或者想参加人肉搜索。

(六)对网络的认识比较全面。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从调查结果看,大家都有这样的认同,在网络的积极影响方面,有511人认为网络可以开拓视野,187人认为可以了解外面的信息,99人认为可以休闲娱乐,33人认为能够促进学习,13人认为能够增加交往,有11人认为可以缓解压力。在网络的消极影响方面,有303人认为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影响判断,370人认为会影响身心健康,126人认为会形成网瘾,50人认为会产生网络孤独症,53人认为会产生网络犯罪,35人认为会影响工作学习。

二、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行为现状原因的分析

对于目前的这种网络现状,究其原因,是青少年本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主观因素。首先,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期,对外面的世界有很强的探知欲和好奇心,而地处云南边疆地区的他们,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外面世界的方式有限,而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的优越性自然就成为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渠道。其次,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对网络上的信息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网络的某些诱惑难以抵抗,因此就会造成一些列网络不良行为的产生。再次,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奋斗期,受到学业和生活的压力,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他们可以利用网络来满足自己感情交往和获得尊重的需要,利用网络的随意发挥性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

(二)客观因素。社会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网络设施已经大面积覆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他们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去购买电脑和手机,而且,很多家庭不但配备有台式电脑,而且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也很常见。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高配置和低成本,拥有手机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手机也就自然成为他们上网的主要工具。家庭方面,由于父母双方的职业大多是农民,而且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调查统计显示,80%家长的文化水平时初中和小学,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养家糊口,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上的时间投入较少。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欠缺,使得大多数的青少年周末和假期的时间以上网的方式度过。学校方面,现在的中小学基本都已经开通了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网络的相关基础知识,这就为青少年上网奠定了技术基础。网络自身方面,网络确实有其吸引青少年的诸多优势,网络中精良的画面制作满足了青少年的视觉需要。网络的经济性和实效性更是吸引着广大青少年,对于经常联络朋友的青少年来讲,网络确实要比电话便宜,而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网络留言不用对方在线就可以完成,电子邮件比写信更加快捷和便宜。这些优点,吸引着广大青少年成为广大网民中的一员。

三、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体系的构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已经成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网民主体的现实,他们的网络行为已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发挥网络的正能量?唯有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构建良好的网络素养体系,才是正确出路。青少年网络素养体系的构建,需要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共同努力。

(一)青少年自身网络素养的培养。所谓青少年网络素养,是指青少年借助网络接近、分析、评估、创新信息,以及构建和扩展虚拟社会关系网络的综合能力。作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青少年,身负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与相邻国家本民族同胞的交流和往来的重任。同时,也要和其他名族进行融合,实现民族大团结。在目前的环境下,网络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就刻不容缓。具体来讲,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应包括对网络媒介的认知和评价能力,接近和使用网络的能力,分析、评估和批判网络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对网络使用行为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借助网络发展自我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素养的能力,利用网络与他人将进行社会互动、共享的能力,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这些网络素养的培养,将会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青少年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希望和主力军,通过网络,加强人们对他们的了解,尤其是少数民族里那些神秘文化的了解,激发人们的兴趣和研究,推动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投资。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好多少数民族都具有国际性,如哈尼族、彝族、傣族等,他们民族意识相当强烈,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的民族意识已经超越了国家意识。因此,培养好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对加强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国际交流都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二)政府方面。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大都属于民族自治,在政府管理层面上,政府要完善整合边疆民族地区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服务设施,这是开展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政府要和教育部门、电信企业、IT相关产业部门等和网络素养培养相关部门达成协议,降低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训的成本,减少经济压力。另外,政府要联合相关文化管理部门制定一些列的配套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环境,也可以成立专门的青少年网络管理部门,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对有些网络游戏产品加大监管力度,努力打造青少年专属的网络平台。考虑到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建设一定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网站或者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相对照的网站,这样一则可以全方位宣传国家政策法规、政府相关决定,使他们更方面了解政府。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他们汉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计算机网络行业方面。地区性的计算机网络协会等行业组织,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加快针对网络监控软件的开发,针对不同的上网工具,开发相应版本的监控软件,就像现在好多软件都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一样,有针对电脑的Windows版,适应手机的Android版、和专门针对苹果手机的Iphone版。网吧加强自身管理,切实落实上网实名制制度,严谨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对于可以进入网吧的十八岁以上的青少年,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通过网络信息过滤软件、信息分级制度等网络技术的使用,截断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链条,保护青少年免于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四)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充分发挥家庭培育的作用。具体讲,就是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入手,训练他们如何恰当使用网络。家长要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和孩子保持互动。对于一些不好当面交流的问题,可以利用QQ和孩子进行聊天交心,了解孩子的近况。关注并阅读孩子的QQ空间、博客和微信朋友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思想动态,并及时进行回复。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浏览,不玩暴力性的网络游戏,避免不良网络行为,以自己良好的网络素养给青少年做出榜样。

(五)学校教育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在开设了网络基础教育课程之外,还应该开设网络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观。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共享价值观,培养青少年对社会管理制度和行为的认同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网络道德情感,并将其内化为自我意识,以正确的网络观念引导他们的网络行为。这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青少年网络行为社会控制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础。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其影响是双向的,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扬长避短,未雨绸缪,通过各方面的工作来加快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吴彩虹.青少年网络不良行为及其干预措施[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6).

[2] 刘永涛,尚旭光,齐小娟,任丽娟.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培养的途径和方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6).

[3] 薛彦华,黄承芳.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影响的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3.

[4] 黄鹏进,王学梦.当代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与自我认同感研究[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3).

第4篇: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青少年;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71-02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手机网民增势良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占网民人数的一半以上,网民中10-29岁的人数占比达54.4%,10-39岁占79.7%,青少年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处于高位,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网民的主力军,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受网络环境的冲击日益突出,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很强的迫切性。

一、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

青少年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现实,一般来看有如下原因: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缺乏精通网络的专业人才,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入,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动力不足等。

(一)精通网络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才缺乏

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网络环境对思想道德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要精通网络技术,了解网络环境,熟悉网络知识及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掌握多媒体、网络通讯、微博微信等。然而,目前各个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中,精通相关能力的人不多,思想道德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因此,学校应注重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建立长效机制,使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二)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互动性使得教育对象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的主体意识更强,更喜欢主动发挥,自我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关注何种内容完全由他们自已决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工作时存在内容和方法单一的问题。例如,一些思想道德教师仅仅是单纯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微博上,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仍沿用传统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仅仅是单方面的说教,没有新意,灌输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得不到青少年的认可。因此,思想道德工作者应该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使思想道德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入

虽然有关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但研究仍比较肤浅,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和内容很多。例如,对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认识模糊。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有很大不同,大多理论研究对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这势必影响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造成工作内容和方法单一等问题。其次,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许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开展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够重视。

(四)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奖惩激励机制动力不足

要调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开展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我国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者包括以下几种人群,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教师,他们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这些群体既要进行有针对的思想道德教育,又要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每天面对众多的学生,耗费大量精力,使一些他们的工作量超负荷、疲于应付。同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缺乏相应考核和有效奖惩机制,部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认识不足,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说法。有效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是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主动性的重要保证,教育管理部门应对于那些积极探索工作新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政府对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各级政府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体落实政策和制度过程中存在的落实不到位、认识不深刻,投入力度不够的现实问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需要资金的保障,许多学校在此方面存在缺少资金投入、硬件设施不足、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专业人才短缺、缺少培训经费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提高认识,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关注,加大投入,使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开展。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网络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这容易使青少年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状态。在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挑战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创造有利条件。

(一)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能否做好青少年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取决于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素质。网络环境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积极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网络技能,要多从网上搜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资料定期推荐给学生。统计显示微博用户持续增长、用户逐渐移动化,微博用户在2012年达到3.09亿人,思想道德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微博这一工具,开设各种形式的思想道德官方微博,要讲求工作方法的艺术性,在网络上做一个好的聆听者、讨论者、询问者、解答者、整理者、服务者、建设者和联系网络与现实的沟通者。只有建设一支既懂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才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二)思想道德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应把自上而下改为自下而上的教育方式,教师应该了解青少年的思维动态,把握青少年价值观,与青少年平等对话,要充分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思想道德教育者要占据网络阵地,对于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言论、思潮要及时批评,纠正错误信息,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各种模糊地带的信息内容和错误的价值观。教师要充分认识网络阵地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思想道德工作者要在网络条件下努力宣传基本理论的教育,寓理于网,寓情于人。

(三)引导青少年注意力、多渠道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注意力是一种固有的稀缺资源,尤其是进入网络环境后。网络中黄、赌、游戏等信息的确更容易吸取他们的注意力,由于未受到正规的教育,他们在网上所接触的一些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就会侵蚀青少年原有的价值观,家庭学校多年的教育内容在短至一天内就土崩瓦解。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创建一些青少年喜闻乐见、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网站,开发多样式的电影电视纪录片等,让青少年了解主流思想和正确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政治性价值观生活化,贴近青少年实际,内化为道德价值观。

(四)形成社会合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网络环境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优化网络环境,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才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学校,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在网络上以多种形式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最新理论观点、热点、难点问题解析,吸引广大青少年浏览学习,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党政管理干部和后勤服务人员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让他们全面育人过程中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功能,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作为家庭,要为孩子建造良好的网络平台,让青少年在父母的关注下使用网络,减少孩子对网络的不正确使用及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绝不进行违反道德规范和违反法律的网络活动。搜索行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对搜索结果进行清理和整顿,减少不安全链接、谣言等信息对青少年网民的影响。

(五)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律

网络环境对传统的道德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学校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首先,网络道德教育应该纳入正规教育轨道,开设相关系列课程。其次,学校要组织学生学习、宣传、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网络环境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再次,加强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意识和民族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培养他们的道德自我完善能力,包括道德自觉与自律、自我教育,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能力,是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

课题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资助青年专项课题《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生活习惯与方式的改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调查研究》(课题编号:110700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蒋宏大.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学校与党建,2010,(8).

[2]刘柳.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第5篇: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论文摘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青少年的发展影响巨大,它在获取知识、价值观形成、能力提高、个性和思维方式形成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也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27岁,上网人数中的8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青少年已成为中国21世纪网络时代的一支不容忽视的主力军。抓住了青少年就抓住了网络的未来,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秩序,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影响

1、网络有利于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互联网里拥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且更新非常之快,为青少年查询信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很强,迫切希望知道外面的各种信息。因此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一个重要目的。现在许多青少年可以不看电视报纸,但是不能不上网,互联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网络上的虚拟学校越来越多,虚拟学校已经成为一种日趋流行的教育模式,网上上大学已经不再是梦想。通过互联网络了解学校的招生考试信息,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通过网络提问和交作业,老师可以在网上解答疑问。互联网成了师生沟通交流的一个便捷场所。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需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潜能去适应它、开发它和发掘它,这不仅增强了青少年获取信息等技术能力,而且增强了青少年人际交流和社会参与能力。

2、网络有利于青少年新的价值理念的形成。网络的发展历史就是从集中到共享和开放、从集权到平等的历史,共享、平等、效率和开放等是网络蕴涵的价值理念。首先,由于网络具有虚实两重性、平等交互性和大众化等特点,网上交往就打破了社会等级意识,这有助于青少年平等意识、共享意识的形成。其次,网络运行的快捷性、同步性和使用的简便性,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效率观念。最后,“由于网络的广阔兼容性,时空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尽收网中,这对于青少年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观念更新,增强开放意识、全球意识和多元化意识大有益处”。

3、网络满足了青少年的精神需求,促进了个性的张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青少年的发展也离不开需要的发展。网络的产生是人超越自身生存状态的体现,它不仅通过有限地“固化”人的智慧而“延伸人的体力”,而且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直接演绎人的精神世界,并且这种演绎具有无限扩张的趋势。网络在满足青少年的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这也是青少年喜爱上网的奥秘所在。由于网络是交互性的活动空间,在网络社会中,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在虚拟空间里,由于没有权威、没有统治,个体的自主性、自为性了选择性和创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为个性的张扬和自由创造了条件,人们在个性解放的同时也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4、网络有助于青少年能力的提高。网络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对青少年能力的增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具体表现为:第一,提高了青少年的认识能力。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青少年对外部事物的感知能力,而且增强了加工处理信息和记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的学习、想象、判断和推理等能力。第二、提高了青少年的交往能力。与传统交往方式相比,网络交往的方式更新奇,形式更为多样,例如E一mail,BBS、网上论坛、腾讯QQ、在线游戏和聊天室等,这些交往方式更能促进主体的社会活动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域的保守性和民族的狭隘性,对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更加包容、理解,促进了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开放,他们的交往能力大大提高。最后,网络强化了青少年的创新能力。青少年要想在网络交往中展示自己的存在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展示自己独特的地方。现在许多青少年已经充分意识到如果不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没有创新能力,就无法在在网络交往中立足。

5、网络有助于青少年综合性思维方式的形成。“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平面的,它考虑问题的着眼点,从时间上说,是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空间上看,是与事物有直接关联的周围事物”。互联网络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网络球体,在这个网络球体中,每一个交往主体所面对的信息和交往对象不仅有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还有虚拟的和现实的,这就要求交往主体再不能仅仅从平面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而要从立体和网络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从而使主体逐渐养成一种立体网络式的思维方式。互联网络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征,使人们抛弃过去那种孤立和片面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二、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

1、网络导致了青少年价值观念的错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有的社会道德逐步失去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制约,人们的价值选择出现多元化的倾向。网络文化中的每一个问题也是多维的,要想找到一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或者用同一个价值观念去评判也是不可能的。这就引起了青少年网民的思想混乱,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有人说:“进人交互网络,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进人美国文化的万花筒”。西方霸权主义奉行的民族观上的大国主义,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生活观上的享乐主义对我国青少年网民的影响很大。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错误的思潮面前,容易盲目吸取并受到蒙蔽,受西化时潮影响而迷失方向,价值观念发生错位。

2、网络交往的自由性引起了青少年责任的淡化。在网络空间,大众传媒正在向个体传媒发展,人们在网上自由选择和信息,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人们不必面对面直接打交道,摆脱了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虚拟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时空。在这种自由的时空里,人们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和空间,以及“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的表达意见的空间,从而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里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在网络世界里,人们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拥有了极大的自由度,往往容易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明显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

3、网络的非人性化容易引起青少年网民的情感冷漠。由于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是在计算机既定程序的作用下进行的,计算机程序编制的非人性化原则,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精神麻木症”,失去了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逐渐没有了是非善恶观念,也失去了自尊和羞耻心。随着网络交往的增加,现实交往的相对减少,不少网民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症,其最明显的症状是,上网时间失去控制,网络上的情况反复出现在梦中或想象中,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许多青少年学生过分关注人机对话,淡化了个人和社会及其他人的交往,长期在网络虚拟环境里漫游旅行,失去了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能力和参与意识,就可能导致孤僻、不合群和冷漠,从而迷失了自我。

4、网络为青少年实施犯罪和青少年遭受侵害提供了机会。由于不正确的宣传和青少年富有冒险性,一些青少年效仿黑客行为,甚至挺而走险实施犯罪。同时,由于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较差,他们常常成为某些人实施犯罪的对象,成为犯罪的牺牲品。有关青少年上当受骗、被坏人骗财骗色、被害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应对措施

1、建立网络化管理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政府牵头建立网络化的组织机构,把禁止未成年人进人网吧提高到法律层面上来。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同时,也可将此项工作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发挥各部门的资源,将网吧问题化解到最低。同时要优化监督机制与技术,创设青少年健康“绿色生态网络”。优化监督机制,采取机构监督、人力监督技术监督的有机结合。机构监督,大力加强相应监督机构的工作力度和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人力监督,公布一批监督电话,对举报者,情况属实,给予奖励,并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技术监督,由于青少年本身控制力差,需要利用技术手段来确保网络的“健康”和安全。

第6篇: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道德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说,主要是青少年自身道德的不成熟、自制力低,易受网络上消极内容的影响。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和定型,分辨是非的能力、自制力都比较差,因此他们抵御网络“垃圾”的能力也比较差。从客观方面来说主要有三点:第一,传统的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对青少年引导不利;第二,缺少父母关爱,缺乏沟通的青少年易受网络消极内容的影响;第三,政府对网路监管的力度不够大,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网民的责任意识薄弱。

二、应对策略

《娱乐与青少年发展》谈论到“青少年的保护过程和保护因素”时提出这样一个论点。伯纳德以综合全面的视角注意到三种环境保护过程,这些普遍的保护过程包括:(1)非父母成年人的关爱;(2)较高的希望;(3)拥有参与、贡献和赏识的机会。这三种保护因素和过程呈现在青少年环境的多种层面中,例如,学校、家庭、青少年活动项目等。根据这一基本思想,在应对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消极影响方面,我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青少年自身

加强正面疏导,发挥青少年的主体作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互联网的普及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要正确认识互联网,“就像我们先辈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应付马车或汽车的世界一样,我们也必须从现在就帮助我们的孩子躲避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危险,使他们得以成为高效率、有成就的脑化世界的公民。”若要让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正确使用互联网,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互联网上繁杂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放弃。为此,就要加强青少年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一、培养青少年选择信息的能力。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要教会青少年掌握正确使用各种网络搜索工具的技能,要教会青少年识别有害信息、拒绝网络破坏。第二、培养青少年使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要让青少年掌握如何利用网上的信息促进自己的学习与进步。同时,要让青少年注意自己在网络上创造信息的行为,要做到不随心所欲、乱发言,不小道消息传谣言。

2、学校

推进学校网络教育的发展。鼓励青少年在学校里使用网络,让青少年认为计算机和网络是一种研究工具,通过它能够研究并获得新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许燕认为,学校是能够控制和引导学生上网的最有效因素。克林顿政府曾大力倡导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和网络,1998年政府为此支出了19亿美元的教育补贴。他们的目标是,每一个中学教室应有5网的计算机,小学和幼儿园有3台。美国学校班级规模约15~20人,因此平均4~5人使用一台计算机。在我国,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网络教育、校园网络文化和校外网络文明宣传等活动,让青少年学会上网、上好网。在课堂网络教育活动中,开办网络特色班,各科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积极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吸收有益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从小就在思想上形成一种观念:电脑只不过是像计算机一样的工具而已。在中国,我认为学校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从小学教育中就普及电脑教育,教会孩子上网,怎样上网,通过哪些网站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同时,学校也应该给孩子传授一个信息:网络上也有“陷阱”,让孩子认识到哪些是“陷阱”以及接触的危害。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交流,学校应该给他们创造交流的空间,让青少年上网就迫不及待的找自己喜欢的网站,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健康信息。为此,学校最有优势建立“校园网”。在“校园网”上开发BBS功能,开通“校长信箱”、“留言板”、“聊天室”。同时也可建立一些提供聊天的“群”,比如一个班级建一个“群”。同样还可以建立以某些兴趣的名字命名的“群”,让那些有共同爱好的孩子们在里面谈天说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让他们上网就有事情做,没有闲暇的时间去玩游戏或者浏览一些不良信息。

3、家庭

家庭应改变对网络的态度,以“亲职教育”逐渐取代“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物质和精神寄托地,在未成年人网络治理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面对网络对青少年的冲击,家长们首先做到的应该是改变对信息网络时代的态度。网络对青少年的毒害,家长们是最清楚的。但是,网络就像电视、手机刚开始普及一样,最后都会成为人们使用的一个普遍的工具而已。家长们只靠禁止来达到孩子疏离网络的目的是行不通的。父母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是唯一的途径。这就要涉及到家庭教育问题。父母应该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跟父母沟通良好的孩子迷恋上网、游戏的可能性会减少许多,在发现未成年人有上网成瘾的现象时,家长要及时地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健康的文体活动上来。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对孩子的情绪变化细心观察,注意随时察看孩子登录过的网站。如果发现孩子经常上网并出现精神萎靡,离群索居等异常情况,应该产生警觉。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注意的是,对于孩子上网的行为不要轻易定为“网瘾”。阿根廷心理学家Kiektik表示:“事实上,上网根本不能算是一种成瘾问题,而且它又不是酒精、烟草或是可卡因。”专家告诫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瘾”标签,绝大多数孩子喜欢上网并没有问题。不要因为“上网成瘾”的标签使孩子们受到暗示,自我怀疑,反而使他们陷入网络中。

4、政府和社会

加强政府监管,确保信息网络系统健康纯洁,社会各界为青少年网民提供健康上网环境。目前,在青少年网络问题的治理上,政府起着重要的掌舵作用。网络本无罪,管理是根本。政府必须综合立法、司法、行政等各个部门实施监管。首先,要出台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专项法规。对于道德自制较差的青少年来说,依靠法律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加快立法进程,是政府所面临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其次,政府要大力支持互联网过滤技术的研发。在英国、德国、美国,还有一些亚洲国家中,采用互联网内容的标签技术,给互联网内容分类,然后贴上标签、过滤,从技术上保证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这个做法使互联网管理从被动的内容管理走向主动管理,这都是将来中国互联网管理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网吧经营者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唯利是图。增强网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已显得迫不及待。社会舆论是最好的监督办法。社会舆论应与政府联合起来打击不法网吧经营者。媒体应该将一些不法网吧公之于众,政府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惩罚这些网吧或者取缔。

信息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将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影响而全盘否定,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它。存在决定意识的规律性原理要求我们,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不但要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网上虚拟生活,更要调节和优化青少年周围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环境。只有将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力量联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使他们拥有一个阳光绿色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苏振芳主编:《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于青年社会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第7篇: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2.台湾地区新少年司法与矫治制度实施十年的经验与展望李茂生,LiMao-sheng

3.枫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周长康,杨燮蛟,ZhouChang-kang,Yangxie-jiao

4.惯常行为理论与大学生被害预防李綦通,LiQi-tong

5.社会组织化程度与青少年犯罪王焱,Wangyan

6.论饮食对青少年犯罪的潜在影响刘炯,LiuJiong

7.保护未成年人子女利益的东方经验——社会关护员参与涉少家事案件调解的理论与实践史志君,侯文飞,ShiZhi-jun,HouWen-fei

8.日本中小学网络欺凌问题分析师艳荣,ShiYan-rong

9.少年法庭运作机制的现实困境与完善——以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为视角秦明华,王列宾,QinMing-hua,WangLie-bin

10.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姚远,YaoYuan

11.污名化与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屈琦,QuQi

12.美国少年审判机构现状概览——兼谈我国当前少年审判机构改革及其相关问题高维俭,GaoWei-jian

13.青少年犯罪问题审理"尊龙名社"案的基本情况吴寅星,WuYin-xing

14."尊龙名社"——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新动向麻国安,MaGuo-an

15."尊龙名社"案之忧思——关注网络"网罗"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金泽刚,JinZe-gang

16.从边缘到中心从"尊龙"到"靖国"——中国现代化进程视域中的"尊龙名社"案孙抱弘,SunBao-hong

17.青少年网络帮派的危害、原因与应对夏明芳,江世法,XiaMing-fang,JiangShi-fa

18.日美两国如何净化青少年网络利用环境尹琳,YinLin

2.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实证研究赵国玲,李强,ZhaoGuo-ling,LiQiang

3.受虐妇女报复性犯罪轻刑化处罚之根据杨清惠,YangQing-hui

4.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的互动归因及其化解——兼评网络游戏的原罪问题陈伟,ChenWei

5."三本"的隐喻与群体性的抗争——基于HK学生罢课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卫小将,王跃敏,WeiXiao-jiang,WangYue-min

6."综合治理"起源于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吗张应立,ZhangYing-li

7.学校社会工作与校园暴力的防控张善根,ZhangShan-gen

8.上海工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徐志林,XuZhi-lin

9.试论社会调查制度在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运用莫洪宪,邓小俊,MoHong-xian,DengXiao-junHtTp://

10.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王蔚,Wangwei

11.美国青少年"管制物质"滥用犯罪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简析李立丰,LiLi-feng

12.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H乡为个案胡滨,HuBin

13."和谐社会语境下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皮勇,黄琰,PiYong,HuangYan

14.试论未成年犯矫正的基本原则吴宗宪,WuZong-xian

15.未成年犯缓刑适用偏差及其解决季凤建,李伟哲,JiFeng-jian,LiWei-zhe

16.从中日少年案件处理流程与矫正之比较看少年司法模式苏明月,SuMing-yue

1.致全国少年法庭成立25周年的信(节选)王胜俊,WangSheng-jun

2."富二代"犯罪的法律思考徐建,XuJian

3."富二代"犯罪研究要讲究科学性和准确性肖建国,XiaoJian-guo

4."富二代"犯罪提法应慎重杨永明,YangYong-ming

5.社会学视角中的"富二代"杨雄,Yang-Xiong

6."富二代"与未成年人犯罪小议陈建明,ChenJian-ming

7."富二代"犯罪与司法樊荣庆,FanRong-qing

8.富二代犯罪主要是一个社会问题王良,WangLiang

9."富二代"同样需要法律的公平对待青少年犯罪问题谭晓玉,TanXiao-yu

10.应对"富二代"犯罪关键还要靠教育丛州,CongZhou

11.流动儿童的敌意与行为问题——以上海为例的问卷调查何雪松,刘东,张靖,HeXue-song,Liudong,Zhangjing

12.上海地区青少年"涉黑"犯罪实证研究涂龙科,林勇康,TuLong-ke,LinYong-kang

13.青少年帮派犯罪之预防与矫正杜文俊,李雅璇,DuWen-Jun,LiYa-xuan

14.结构视野下的新型使用行为研究林少真,仇立平,LinShao-zhen,QiuLi-ping

15.初中生欺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省象山县二十五所初中为例赵红霞,马和民,ZhaoHong-xia,MaHe-min

16.隐私权视角下的涉罪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宋远升,SongYuan-sheng

17.未成年男犯人际信任与家庭环境的调查分析张智,陈海赟,王永杰,马瑜,李娜,付慧慧

18.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少年司法转移处理和非刑事处罚替代方式瓦尔达.鲁斯思,ValdaRusis

19.一项极具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广州法院试行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调查周道鸾,ZhouDao-ying

20.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解释的发展与完善赵秉志,ZhaoBing-zhi

21.论我国的未成年人赦免制度胡春莉,HuChun-li

22.未成年人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王燕玲,WangYan-ling

1."富二代"犯罪不是伪命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

2.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曾天德,龚瑛,何燕平,ZengTian-de,GongYing,HeYan-ping

3.侵害陌生人之青少年犯罪探究——以天津市犯罪调查为例张宝义,ZhangBao-yi

4.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及其矫正——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李丰春,LiFeng-chun

5.城市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区为例井世洁,JingShi-jie

6.论儿童文化权利及其保护——中国儿童文化政策的视角郑素华,ZhengSu-hua

7.离婚父母抚养监护未成年子女问题研究及实践对策苏州中院少年庭课题组,JuvenileResearchTeamsofSuzhouIntermediatePeople'sCourt

8.少年刑事审判组织研究曾康,ZengKang

9.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考量系统建构——以"望、闻、切、问"四诊法判断机制为核心朱婷,ZhuTing

10.香港青少年跨境吸毒问题研究徐媛媛,XuYuan-yuan

11.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王邕,WangYong

12.少年司法的历史谱系与叙事——读《超越刑事司法》张海斌,ZhangHai-bin

13.青少年犯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以湖北省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分析基础张远煌,姚兵,ZhangYuan-huang,Yao-bing

14.危险性与被害性: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衣家奇,YiJia-qi

15.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研究郭理蓉,GuLi-rong

2.少年法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定位——中国法学急需建立的一门新学科徐建,XuJian

3.论未成年人犯罪之网络诱因——以文化冲突为视角单勇,张旭,ShanYong,Zhangxu

4.现代化与未成年人犯罪李锡海,盛兆林,LiXi-hai,ShengZhao-lin

5.未成年人的心理疏远及其防范陈和华,ChenHe-hua

6.工读生对攻击的自我效能感和行为反应的后果评估李闻戈,LiWen-ge

7.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解析王强军,WangQiang-jun

8.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的司法适用杜邈,李明见,DuMiao,LiMing-jian

9.论未成年人犯罪出罪机制刑法中的表达——对转化型抢劫罪司法解释合理性的分析刘源,赵宁,LiuYuan,ZhaoNing

10.社会工作介入少年司法制度之探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席小华,XiXiao-hua

11.澳大利亚少年司法系统和新南威尔士州少年司法的新趋势马克.玛瑞恩,MarkMarien

12.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少年司法部在少年司法系统中的角色瓦尔达.鲁斯思,ValdaRusis

13.儿童权利意识的本体价值与培养理念宫秀丽,GonXiu-li

14.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整体完善卢建平,LuJian-ping

第8篇: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关键词:网络媒介;青少年受众;互动;虚拟性;匿名性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81-01

从上世纪末以来,互联网开始超越军事、科技等专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网络社会。青少年是网络媒介的主要使用群体,在利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也构建了虚拟的社会关系,而这又进一步影响着现实社会关系的建立。

一、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社会

有学者早在1968年就曾经提出:“未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超越传统的真实生活空间,人类所赖以建构社会网络,必须透过有限之节点(limited gatewqys)的先天限制;这个虚拟的计算机网络,将帮助未来所有人类,都能轻易地透过这个系统,自由的建构其个人的社会联系。”

虚拟社会,指“高科技的网络信息时代,把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来。虚拟社会对现实的生产不能产生帮助,但在人文服务和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价值将逐渐展现其自己独特魅力。”传统的社会形态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到来而转变,传统的社会关系形成过程发生变化。

二、青少年受众对网络媒介的使用及虚拟社会关系的建构过程

(一)网络媒介的互动特征:网络媒体的产生,使得整个地球被浓缩到一个巨大的网络之中,在虚拟社会关系的建构中将跨越地理上的障碍,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沟通交往。受众根据自身需要参与网络互动,在传统社会交往中性别、文化背景、职业、收入等差异在虚拟社会中被极大弱化,网络受众由于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需求而缩短了心理距离。由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可摆脱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关系,而扮演自己期待的社会角色。而社会责任和社会控制的弱化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防御心理不强烈,致使自我暴露的程度更深。

(二)青少年受众特征:人的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持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始由家庭迈向社会,形成自我认同。心理状态也是十分复杂敏感的。青少年时期正是进行自我认同“混淆危机”的阶段,童年的自我认同开始被瓦解,新的自我认同尚未建立,由社会他律转向社会自律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以聊天工具为例,除了传统的沟通功能,更多的是可以避免面对面的交往形式,青少年网络受众通过此来满足现实生活中不被满足的人际交往需求,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可忽略现实生活中的影响,由于相同的需求、相似的社会角色而进行沟通和交往。虚拟社会关系也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社会关系。

网络游戏如今在青少年参与网络媒介的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第五届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调查报告中指出,二十五岁以下的网络游戏用户占所有网络游戏用户的67.84%,在参与网络游戏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交流游戏经验和心得,形成一定形式的团体,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人际行为,如物品买卖、虚拟婚姻关系、角色拟定等,结交朋友,打发无聊时间,弥补现实社会角色的不足,对自我进行肯定。

三、网络虚拟社会关系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因为网络的互动是是建立在现代通讯传播技术上,使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又由于目前网络社会中伦理道德体系尚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备,导致青少年在使用网媒时:

沉迷于网络:青少年时期自制力较差,导致使用网络过度,甚至严重的行为异常、人格障碍,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因为一些不健康甚至违法的信息的传播而诱发网络犯罪;

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更加轻松,导致青少年在现实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时,远离现实社会,减少正常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感情的淡化、萎缩,甚至会导致对人、社会的偏激看法;同时,网络社会道德体系的缺陷会对青少年的人生观的形成产生误导,虚假信息、对他人进行非法的人身攻击等现象会深刻的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建构。

四、总结

由于网络媒介的匿名性、互动性等媒介特征,致使青少年这一群体在进行虚拟社会关系的建构中呈现出与日常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建构中不用的一面,并且成为今天青少年进行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虚拟社会关系的建立是无法完全替代现实社会关系的建构的,所以,势必要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利用网络媒介优势的一方面,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第9篇: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

一、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网络政治信息具有政治性、方向性、战略性的特征,通过广泛传播主流政治信息,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政治认知,塑造现代政治人格。

(一)传播主流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总和,每个阶级必然存在反映其阶级属性的政治文化――主流政治文化。在特定的政治体系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需要传播主流政治文化;而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接受并内化主流政治文化。虽然传播方式多样,但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必然是官方可控的大众媒介。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网络自然成为青少年接收社会政治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广泛接收网络政治信息,经过自身政治实践逐渐内化并认同主流政治文化。

(二)提升个体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是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2]。青少年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政治认知,才能通过政治实践转化为政治行为,最终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借助网络传播的信息涉及各个方面,其中包含大量政治信息,为青少年及时了解国情、世情带来了便利。青少年通过网络媒介,既能了解大量的政治现象,丰富政治知识,拓展政治视野;又能浏览、分析各种政治观点,并运用新媒体将这些政治信息进行传播和交流,深化政治认知、提升政治理性。

(三)塑造现代政治人格

政治人格是“行为主体的政治性格特征的总和及其惯常行为模式”[3],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我国公民深受封建政治体制、结构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传统的政治人格――独立性缺乏,依附于权力生存;由于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政治环境下,传统政治人格也缺乏开放性。当前正处于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网络政治信息的丰富性、开放性前所未有,青少年广泛接收网络政治信息,获得了适应当代政治生活所必需的政治知识,培养起政治态度和情感,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现代政治人格。

二、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政治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减缓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进程。

(一)消解主流政治价值观

主流政治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在一定政治背景下形成的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政治价值观念。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传播的政治信息与官方保持一致,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呈现出单向主导的特征,有助于形成主流政治价值观。网络传媒迅速发展,扩大了政治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对主流政治价值观也造成冲击。特别是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青少年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往往被动地、无甄别地接收网络政治信息,易被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利用,经由网络误导其政治认知和评价,最终逐步消解主流政治价值观。

(二)淡化个体政治责任感

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网络具有传播主体广泛、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任何个体都可借助微博、微信、邮件、论坛等传播政治信息,在监管尚未全覆盖的情况下个体行为往往缺乏约束力。在网络空间中,每个人都是虚拟的个体,隐匿的个人责任感会降低,特别是对于自身约束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同时,开放性的网络使政治生活更加透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阴暗面更多地暴露在青少年面前,理想与现实形成反差,青少年产生政治认知矛盾,原有的政治认知逐渐模糊,甚至产生政治猜疑心,政治责任感也随之淡化。

(三)削弱个体政治实践力

青少年要实现政治社会化,必须经过政治实践环节。丰富的网络政治信息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社会政治生活状况,但这些信息并非青少年亲身实践得来的。网络是一个虚拟化的空间,青少年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把自己与外界隔离,习惯于用虚拟的“人机交往”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这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青少年的政治实践力。同时,青少年借助网络与他人进行政治交往,由于政治认知能力较低,通过浏览网络政治信息而形成的政治意识也会因缺乏实践经验而降低科学性,最终将不利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实现。

三、调控网络政治信息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路径

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客观存在,科学调控网络政治信息、因势利导,是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必然选择。

(一)建设主流网络文化阵地

借助网络传播主流政治信息,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加大青少年政治教育力度,是引导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优势通过网络进行文化和价值观渗透,使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难度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调控网络政治信息推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难度。主流网络媒体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理应承担起建设主流网络文化阵地、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任务,积极宣传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传播主流政治信息,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当前,加强主流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网络思潮。调控网络政治信息,为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培育起主流政治价值观,必将加快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二)加强网络阵地监管

将监管延伸到网络空间,加强网络阵地监管,发挥“硬约束”对青少年网络政治行为的监督、管理、规范、调节作用,是推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方式。网络阵地辐射范围广,有效监管需动员各方力量。各级政府应结合青少年特点制定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制度、规定等,扫除法律盲区,并加大宣传力度,用法律法规来约束网络政治行为。相应地,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网络政治信息的监管力度,严格把守网络政治信息入口,规范网络政治信息审核。从技术层面看,应大力开发安全技术,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系统,以便进行有效地监控、过滤。对青少年这一群体而言,可建立专门机进行引导、监督,一旦传播不良政治信息时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提高抵御不良政治信息的能力,规范网络政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