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第1篇: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一、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必要性

(一)专业化防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了“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要求。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者安全的有效手段。

(二)专业化防治是农业增收节支的需要

专业化防治在植保部门指导下进行,实行病虫害统防综治,做到合理用药,适时用药,这样,劳动效率高。防治效果好。以滑县为例,全年可减少农药使用量277.5吨,全县172万亩小麦可节本增效2.8896亿元,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三)专业化防治是转变病虫害防控机制的需要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靠市场化运作。实施专业化防治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一是有利于把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从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的组织发动、宣传、督查等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将着力点转向对机防队员的培训与指导:二是广大农民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用于增加工资性收入:三是将彻底改变年复一年的病虫防治领导担心、技术人员操心、农民不放心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提升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水平。

(四)专业化防浩是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村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兼业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人和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些人中文盲、半文盲者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千家万户防病治虫难的问题更加凸显,他们迫切希望农作物病虫害由专业化防治替代一家一户防治。

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主要途径

(一)政府支持

1 实行目标管理。各级政府要把建立机防队伍列入为农民做好事实事之中,明确农业主管部门为责任单位,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建立购机补贴制度。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从本质上讲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只有依靠各级政府的支持,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才能健康发展。机动喷雾器是机防队伍的主要设备,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补贴购机带动机手自主购机,以组建起不同形式的民营机防队伍。机防队员通过合理收取服务费获得服务性收入,农户腾出时间外出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从而实现机防队员和农户的双赢。

(二)植保部门管理

1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一是制定《机手管理制度》,严格选择机手:二是制定《持证上岗制度》,实行持证上岗:三是制定《机手立卡建档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机一卡的登记管理;四是签订《机防队服务公约》;五是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2 提供信息,开拓市场。各级植保部门,一方面要通过病虫情报、手机短信、病虫防治通知单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将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送到机手手中,指导机手及时开展防治服务:另一方面要向农户宣传机防优势,促进农民对机防队伍的了解,促使农民自觉接受机防服务。

(三)实行市场化运作

机防队伍在防治服务形式上通常采用三种方式:

1 整季承包方式。即机防队或机手与服务对象签订合同,承担某一农作物全生育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收取承包费。

2 带药服务方式。即机防队或机手按本地植保站的统一配方喷药,收取农药费和人工费。

第2篇: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22

随着园林越加成熟,生物防治作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的主要防护手段,由于污染较低、价格低廉等优势,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全性能也开始关注,传统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虽然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副作用十分明显。所以,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就成为了重点研究内容。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概述

园林工程项目在进行植物管理时,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手段较多,较为有效的为生物防治技术。简单来说,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采取生物学手段,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消灭,从而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天敌防治、菌类防治及激素防治,这3种类别能够有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情况,对其他物种影响小,污染低,具有良好性价比。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较,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出现抗药性,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2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2.1 利用病虫害天敌进行防治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过程中,通过病虫害天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属于常见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也就是通过虫治疗虫。对园林植物内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进行全方位统计调查,然后对病虫害在食物链内位置进行判断,在保证植物体系完整情况下,添加园林内植物病虫害天敌,有效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起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就是说,病虫害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按照病虫害天敌,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植物进行保护,增加园林内植物类别,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加速病虫害天敌繁殖,适当增加病虫害天敌在园林植物内数量,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植物园林内所不存在的病虫害天敌数量,完善食物链结构,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病虫害天敌引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园林体系生态平衡,合理对病虫害天敌物种进行选取。

2.2 利用菌类进行防治

菌类防治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对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统计,了解造成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内在原因,寻找病原微生物类别,然后按照造成植物病虫害原因及园林植物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植物病虫害防治手段,在保证植物园林生态系统平衡情况下,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通常情况下,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采取菌类防治过程中,主要应用3种菌类,分别为青虫菌、松毛虫杆菌与杀螟松杆菌。主要应用3种方法进行防治,分别为喷雾法、诱杀法与土壤处理法。这3种防治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特征,针对性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利用菌类进行防治过程中,在菌类防治手段选择上需要特别注意,慎重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选择,有效降低菌类防治对园林植物所造成的影响,才能够有效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2.3 利用激素进行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仅可以采取病虫害天敌与菌类防治,还可以借助植物病虫害体系激素类别,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激素防治主要是采取人工合成手段,将自然界内生物源进行提取,提取出针对性化合物,应用化合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类别已经超过1000多种,同时这些类别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在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我国现阶段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所应用的昆虫性信息素类别超过20多N,例如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采取激素防治,还可以通过有益动物将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鸟类、蜘蛛、爬行动物等,植物园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有益动物进行防护,充分利用这些有益动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3 结论

就植物病虫害而言,虽然具有较多防治措施,但是生态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能,副作用较低,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生物防治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植物病虫害主要具有3种防治技术,分别为引入天敌、菌类防治与激素防治,植物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需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霞.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50.

第3篇: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森防战线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据湟中县森防站统计资料来看,2000-2008 年,病虫害发生面积以每年6 666.67 hm2 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再加上退耕还林户只领补助款,不重视防治病虫害等因素所致;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1.2 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目前,全县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 世纪80年代初的7~8 种增加到10多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湟中县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桦尺蠖、鼢鼠、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生长量下降,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 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黄斑性天牛侵入湟中县,由于对其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还有桦尺蠖和鼢鼠,如果不加大力度防治,很有可能对湟中县大面积桦树林、青杨林、沙棘林等造成毁灭性危害。

1.4 顽固难治,暴发现象时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鼢鼠、桦尺蠖,加上新侵入的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2 解决问题的措施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从保护我国及我省的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认识。

2.2 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地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展,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当前,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级中心预报点,省市重点测报点的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

2.3 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我省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

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时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分自然抵卸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乙拌磷等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性农药等。

2.4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在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等。三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它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四是严禁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等,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2.5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 万亩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万亩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

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

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应加大投入。

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因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到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参考文献

第4篇: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林业生产 病虫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112-01

近几年林木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已引起上级业务部门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部门都在不断探索综合防治病虫害的各种方法,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逐步减轻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做好病虫害防治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发展,有时候影响到广大林农的自信心,林业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为此,笔者浅谈了一些策略。

1 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本地用材林以杨树为主,其林分结构较为简单,没有大的成片的林地,林木病虫害相对较重,并且病虫害的天敌很少。开展防治工作困难也多。重农轻林,重造轻管,林业生产整体的经营水平较低。林业是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 它不但有着自身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显示的巨大的生态作用和社会效益。但是林业生产周期长,产出较慢,这也影响到病虫害防治工作。再加上经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木所有权属于千家万户,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困难。

2 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要点

过去由于对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宣传不到位,林农也不是十分重视,对此项工作还不十分了解。加之多年来林业生产上存在重造林轻管林的现象,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落后地位,加之林业改制以后,所有权归个人所有,这给防治工作又带来难度。因此,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二是林业工作人员主动的向各级领导反映情况,提供病虫害情报,求得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新沂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是国家级病虫预报测报点,他们能够及时准确的预报测报疫情,这一点为各级部门提供了良好的防治各项数据;三是通过一些反面的案例,教育广大群众强化防治意识,重视防治工作。改变传统观念,彻底扭转“重造林”、“轻林”、“轻管”等倾向。

3 防治策略

3.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这项工作包含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从国家战略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第二,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第三,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时展方面高度认识。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

3.2 加强林木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工作是防治的基础,各地必须把预测预报工作放在首位,要全面、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本地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每个行政区域都有专职林技人员,每年从春季开始到秋季是病虫害高发季节,确保每三至五天在本辖区内巡查一遍,发现疫情及时准确回报,为上级林业部门提供防治资料。

3.3 加大防治力度,改进防治方法

坚持搞生态林业,选购优良品种,营造混交林。在防治用药方面,用低毒无残留的农药,力争全部使用生物农药,并且交替使用,达到安全不留后患的用药。防治要以点带面,全面防治,不留死角。林业改制以后,林木所有权基本都是农户私人所有,这给防治工作也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要以点带面,做出好的防治效果,带领群众干,切实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防治效果和带来的经济效益。

3.4 加大防治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防治经费的需要

加大防治资金投入是防灾减灾的基础,经费投入不足,本地每年都有大面积灾区得不到及时防治,今后要加大投入,坚持以地方为主,上级财政为辅,谁受益谁防治的原则。

3.5 加强检疫工作,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林业植物检疫是指依照植物检疫法规采取的控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和国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保障林业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规范我国社会、经济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业检疫可分为以下几种:禁止进境,限制进境,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国外引进检疫,紧急防治对新侵入和定殖的病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森林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方针。要加大检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从而增强人们的检疫工作法制理念,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支持和重视。 加强检疫工作,特别是主要出入口要设置专职人员进行检疫,重点是在春季造林季节,要严防各种花卉苗木带来的病虫害进入本地区域以及木材运输带来的病虫害。另外要加强对集贸市场、仓储等地点的检疫,要确保无病虫害传入并切断其传播的途径。加强对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力度,特别是近几年的美国白蛾呈高发趋势。对美国白蛾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3.6 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抗灾能力

林分结构不尽合理是当下普遍存在的情况,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较差,本地主要造林树种的人工林中,人工纯林所占比例太高,人工林中中幼龄林的所占比例较大。由此构成了当地的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简化、质量整体偏低的特点,从而导致森林自身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减弱,成为病虫害逐年加重的内在因素。

针对林分结构简单的缺点,在造林上要尽量结合选用适合本地的乡土树种, 特别是在村庄绿化上,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提倡果树进村,和杨树产业相结合。逐步形成结构科学防灾能力强的混交林结构。林分结构科学也有利于引进天敌,为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有利条件。

4 小结

第5篇: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森林 病虫害 问题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94-01

1 当前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1.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的、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对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蠢、苹果牙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1.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尽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很难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工作相当被动。

2 制约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预报和指导防治。二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有待推广、开发。三是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四是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五是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3 主要对策与措施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和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四是从保护我国及我省的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加入WTO。为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提高贸易信誉,减少经济损失,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和检疫工作,以保护我国及我省的生态安全。需要强调的是,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及防治上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3.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3.3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我省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林业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界、福美砷、林丹、三氯杀螨醇、甲拌磷、乙拌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第6篇: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绿化树种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1.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防治主体单一

绿化树种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作为全县绿化树种病虫害的组织管理部门,肩负着全县绿化树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组织开展绿化树种病虫害的调查,主要绿化树种病虫害预报,编制主要绿化树种病虫害防治规划和预案,组织、指导、协调重大和突发性绿化树种病虫害的除治,森林植物检疫等事务工作,同时《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也确定了“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1.2防治措施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不科学的造林营林方式。造林时科学规划、适地适树、选育良种壮苗不够,造成森林植物生长势的衰弱,抗病虫害能力差。二是不科学的造林方式形成不合理的林分结构,使人工林过度纯化,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抵御病虫灾害有能力下降。

1.3发生面积增加

虽然近几年开展了病虫害防治工作,一些地方的病虫害发生有所控制,但由于面积基数增大,发生病虫害的威胁增加。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退耕还林地中经济林木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危害程度也逐年加重。

1.4发生种类增多

随着外调苗、进出物资的增多,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开始进入务川县,危害生态系统安全,如天牛、柑桔煤污病等病虫害均是在近几年的退耕还林引种过程中传人务川县。同时,过去危害比较严重的云南松毛虫、侧柏毒哦、松叶蜂等常发性害虫没有得到有效根治,隔几年又会局部地区发生。

1.5潜在危险增大

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病虫害相继在务川县周边省、市、县发生,给务川县的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桃战。虽然务川县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进行防控,到目前为止未在务川县发生,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务川县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的适生区,且树种结构是以马尾松、葵花松为主,一旦侵入,很可能使务川县大面积的松林在短期内毁灭,严重威胁务川县的生态安全。

2.主要对策措施

2.1加大宣传力度,实行依法防治

结合森林工程、林权制度改革等林业工程,特别是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在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过程中,强化“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依法充分调动林农防治的积极性,实现“群防群治”多元防治主体的局面。

2.2加强监测预报,推行综合治理

①县级森防站要真正参与本地区造林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在森林经营方案的审批以及造林项目的检查、验收等方面,要有森防科技人员的影子,做到没有病虫害预防措施的造林设计不予审批,达不到混交林比例的造林项目不予验收。②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建立相应的种苗基地,培育抗干旱和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要尽量减少调运种苗的数量,从采种、育苗、调运、造林的各个环节落实预防措施,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③在林业生产建设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营造多树种、多林种、多形式的混交林,特别是要发展乡土树种,引进优良品种、树种林种配置、林网结构调整等方面多做工作。④在现有林地中,有约20%的低效低产林、不健康林分,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危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⑤对病虫害常发区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搞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抚育间伐等,增加树木的生长量,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

2.3注重检疫御灾.严格控制源头

①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②积极探索警检结合、路检结合等执法模式。③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和综合消毒站的作用,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禁带疫植物进入务川县。④加强产地检疫,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

2.4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人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务川县的森防基础设施较差的情况下更尤为重要。要逐步建立多元化筹集资金机制,不断拓展投资渠道。要严格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依法充分调整林农防治的积极性,加大自筹资金比例,转变等、靠、要思想,实现防治资金以林主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

2.5加强森防体系建设

在全县范围内多方面、多层次开展森防培训工作,力争每个镇乡、村都有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人员,提高预防意识,加强森防技术力量。

第7篇: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存在问题;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09-1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等问题,使我国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的损失,应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1 我国森林资源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进一步增强,森林面积持续扩大,从2006年17491万公顷扩大到2009年19545万公顷,增长205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从2006年18.21%提高到2009年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

2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防治难度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进一步加大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任务艰巨,自然灾害频发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影响较大,防治发生面积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2006年1101万公顷扩大到2009年1142万公顷,增加了41万公顷。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

2.2 防治率较低: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不提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加上我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尤其是生物防治手段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未被广泛应用,使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仍然偏低。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率从2006年66.8%提高到2009年71.8%,年均增长仅2.44%,全国仍存在28.2%的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的防治。

2.3 危害损失大:森林病虫害种类多危害大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森林病虫害种类近8000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其中是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等“十大”病虫害危害严重,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2005年有关文献估计,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880亿元。

2.4 机制不健全:森林病虫害预防机制缺失

我国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管理体制,决定了我国各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林业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机制缺失。往往是某地区发生森林病虫害,周边地区并不是在知情的情况下主动与同级协调加以防治,而是等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后才高度重视。致使有些地方存在造林规划设计时,没考虑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导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难以提高。

3 加强对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研究

3.1 提高认识,积极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面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仍高达1142万公顷的严峻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森林病虫害的认识。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能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能实现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2 加强测报,科学解决森林病虫害防治难题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各省及省内各地区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及时掌握全国各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要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切实加强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进一步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从而科学解决森林病虫害防治难题。

3.3 加强治理,全面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面对造成我国森林经常危害的200多种病虫害情况。各省、省内各地区要根据当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坚持按照“查清虫源、严格封锁、全面围歼、拔点除源、杜绝扩散”的防治策略,确定本地区的防治重点。要坚持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有益生物,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3.4 完善机制,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

第8篇: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健词】森林;病虫害防治;主要因素;主要措施;建议

温州现有的森林面积67.7万公顷,共有国家、省、市级森林公园26个,省级林业观光园区11个,加上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规划总面积达590平方公里。苍南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森防战线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大大提高,预防和防治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 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1.1 就整体而言,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防治意识不强。

有的地方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保护生态安全、物种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病虫害防治工作,没有真正把森林病虫害防治纳入营造林全过程,对森林病虫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艰巨性认识稍显不足,存在“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思想,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预报和指导防治。

1.2 基础设施滞后,基础工作还有待完善。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防治设备陈旧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应急防治设施建设不完善,防治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重大、危险性病虫害因缺乏防治技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效率不高。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先进适用的防治技术跟不上。

1.3 病虫害防治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

现行基层服务体系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相关资源普遍短缺。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工作责任制,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等相关防治技术和行业标准急需补充,对于有害生物引起的责任,也没有明确的惩罚规定。

2 主要对策措施

2.1 加强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从减轻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可以大大降低损失。

2.2 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体系。

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健全预测预报网络体系。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

2.3 加强测报,科学防治。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认真调查监测,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县、乡(镇)必须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要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性农药、矿物性农药,加大生物防治推广普及力度。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采用良种壮苗,坚持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营林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的需要。

2.4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提高防治工作科技能力。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组织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战略、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等研究,着力解决监测预报、快速检疫检验、天敌繁育、病虫害评估、无公害防治等技术难题。

2.5 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治。

要建立外来森林病虫害风险评估体系。森林病虫害检疫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严格执行《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逐步建立和健全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处置果断的应急机制,有效地处置突发森林病虫害事件。

3 建议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明确森防工作的重要性。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林业六大工程的有生力量, 是国家生态安全的保卫力量。森防工作发展的快慢, 直接关系到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系到林区经济的发展,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 森防工作的发展首先要坚持“三生态”的指导思想和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 转变传统防治观念, 树立森林健康的新理念。其次要积极采用各种综合防治措施, 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大发生。

3.2 加快监测、检疫和防治队伍的建设。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 应进一步完善各级病防组织机构, 建成监测预警体系, 实现有效监测, 早期预警和准确预报的目标。由于林区地形复杂, 面积辽阔, 预知某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就要在病虫害发生前, 运用科学方法查清本林区病虫害发展动态, 结合其它有关因素, 推断出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 将结果及时向各级病防部门汇报。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要对引种加强管理, 严格隔离试种区, 加大检疫和除治力度。对新传入的有害生物, 要及时查清疫情, 划定疫区, 严密封锁, 尽快除治。

3.3 加大防治资金的投入,探索多元化的防治体制。

病防工作由于资金不足, 防治体制单一, 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难以开展。病防资金的投入要继续坚持“谁经营、谁防治” 的防治责任制度, 对于国家投入的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积极探索建立防治资金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本着“谁受益、谁投资” 的原则, 对于个人、集体承包的林地和商品林流转林地, 要在病防部门的指导下经营者投资进行防治。新形势下病防工作要与时俱进, 病防部门要转变职能, 强化管理, 防治行为应该逐步面向市场,可由不同经济成分的组织或个人来承担, 开展社会化防治。

3.4 要把防治工作逐步纳入法治化防治的轨道。

森林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依法防治, 要充分运用森防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 坚持依法防治。要加强从业人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执法监督, 坚持依法行政, 规范执法行为。要加强病防法制法规宣传教育, 普及病防法律法规知识,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森防法律法规意识和执行防治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提高森林抗病虫害防治能力。

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 首先要通过科学经营, 提高森林本身对病虫害的自控能力, 其次要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去, 要搞好防治器械的更新换代, 要利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 加快天敌繁育场建设等措施来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充分调动病防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防治队伍的培训, 新技术的普及工作, 提高防治队伍的整体水平。这样就能彻底改变目前森林所处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就能培育出多功能、多目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健康森林。

第9篇: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

前言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是以乔木为主体辅之其他的动植物、微生物与土壤所形成的生态群落,通过生态系统中各个元素的相互制约,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国虽然地大物博,拥有庞大的森林资源,但是从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来看,却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呵护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是当前我国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森林和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保护森林资源,不仅对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稳固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帮助。一个良好的森林和生态环境,能够更好的帮助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并且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帮助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一)平衡生态系统,促进林业旅游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国民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让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去感受不同文明及自然景观所带来的愉悦,同时也能够开阔人的眼界,让他们认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与奇人异事,从而增长见识。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国民在旅游上的选择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现在的人们更加喜欢原滋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旅游的时候,更倾向于挑选拥有原生态自然生态资源的地方。这样一来,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就能够开发更多的林业旅游路线,从而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林业旅游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就是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必定会出现因为游客对当地生态环境不足,而导致有意或无意的生态环境破坏。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分进行配合,积极向游客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做到不仅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做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从而保障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促进林副产品的开发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除了可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以外,还能够促进更多林副产品的开发。比如说,在柳州市柳江县,就根据当地气候以及环境的特点,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开发,从而形成部分以果园、油茶等为主体的林业景区。这样一来,游客不仅能够在景区中感受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当地的特色,在离开时还可以购买当地的特产。这样一来,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森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三点:调节径流、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并保持水土。(一)调节径流的作用森林之所以能调节径流,主要是因为森林能够涵养水源,因此可以说森林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水库”。众所周知,水在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都有着重要意义。人类社会的起源,就是依水而生。而树木不仅有着蓄水的作用,同时在阳光的作用下将水蒸发,使水重新回到大气当中。有数据显示,一公顷的森林一年就能够蒸发约8000吨水。(二)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另一个作用就是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之所以能发挥这样的功效,是因为树木拥有庞大的根系以及繁茂的树冠。通过树身和树冠,可以降低风速,而庞大根系则可以帮助树木抵挡大风。而当降雨时,因为树木根系的蓄水功能,使水以地下水的形式流出,从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三)净化空气的作用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就是因为森林具有极强的净化空气作用。从树木的特性来看,每一棵树都是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和氧气生成器。通过光合作用,150公顷的阔叶林在一天之内就可以产生100吨的氧气。除了吸收二氧化碳以外,森林还能够吸收氯气、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并且将这些气体进行净化,从而形成氧气。这对于当前的温室效益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三、森林病虫害的危害

(一)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在任何一座森林当中,都无法避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而一旦发生病虫害,就会对森林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会对森林中树木的生长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不同的病虫害对森林中的树木也会造成不同的伤害。除此之外,由于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生态体系,每一棵树木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当森林中发生病虫害时,通常会对整个森林树木的生长产生危险,从治理上来说具有极大的难度。(二)影响生态环境与林业经济效益当森林中出现病虫害之后,除了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威胁,同时也会危害到当地整个生态环境以及林业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病虫害的出现会对树木的形态造成破坏,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同时也会影响到生态景观的观赏性。这样一来,除了会损害树木本身的经济价值以外,也会对当地的林业旅游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一)引进先进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想有效的防治森林病虫害,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引进先进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而要如何开展该项工作,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积极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防治技术对病虫害去进行整治,比如说新型生态防治技术相比起传统的农药化学防治技术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就更为有效,并且,采用生态防治技术不用担心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不用担心会改变当地土壤的结构和性质;第二,在引进先进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同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机构一定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意义的宣传工作,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防治知识和新技术培训,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第三,在基于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机构一定要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条例,这样才能保障防治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最后,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之前,一定要根据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形成一个科学的、完善的防治方案,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二)加强工作人员对于森林病虫害的认识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工作人员对于森林病虫害的认识。要让他们意识到森林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当中。(三)定期开展森林病虫害检查工作定期开展森林病虫害检查工作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来说也有着重要作用。定期检查工作的开展能够让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森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将病虫害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并且使森林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森林植物的来源一定要进行细致的检查,防止移植的花草树木上存在病虫害隐患。(四)改善森林生态结构在以往技术和时代的限制之下,传统的人造森林都具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结构十分的单一,食物链也非常简单。而简单的结构和食物链会造成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十分弱。因此,为了提高人造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改善传统人造森林的生态结构,采用混交林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从而令森林可以更好的生长。(五)电子工程的应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工程技术也被应用到当前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工程技术的结合运用,能够实现对病虫害源头的监控,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病虫害预警机制。当森林中出现病虫害的苗头时,预警机制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工作人员,从而使有关部门和机构能够及时的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是对生态环境同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必须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工作人员对森林的保护意识,定期开展森林病虫害检查工作,改变传统人造森林的生态结构,通过计算机以及电子工程技术的结合建立一套预警机制,这样一来才能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更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龙俊.浅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中国信息化,2013(12)

[2]罗骏.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科学种养,2015(7)

[3]陈卫雄.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意义研究[J].农家科技旬刊,2015(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