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文化建设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2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10-01
社区文化是区域性的、全方位的广义文化范畴,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数之和。对于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而言,加强对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和探查,找出社区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文化工作者,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强化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利用进行社区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
1.对于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而言,依靠政府单方面的投资显得单一、被动。因而,要想实质性的推动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还应该着手于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的利用,将社区内的文化设施如展览室、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对社会居民进行公开开放,让整个社区的居民都能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建设中来。此外,在明确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底细的基础上,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人员应与辖区内的企业、机关部门进行联系,争取企业、机关等单位将文化活动场所向群众开放,给予弥阳镇社区群众更多的发挥场所。其次,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还需要政府的法理支持以及群众的全力配合,例如在红烟社区的文化建设中,主要的便是“政府指导、企业主导、群众督导”的社区文化创造模式,从红烟社区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当前社区文化建设正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社会的文化建设也更具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2.遵循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文特点,发展社区的特色文化。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必须以弥阳镇社区为基本点,因地制宜的发展社区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使社区文化保持持久且旺盛的生命力。此外,由于我镇地处市政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鉴于良好地理资源,我们必须加以大力利用,使其为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创造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使得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
二、倾斜老、偏地区,改变建设不平衡状况
如果老城社区与新城社区之间、中心城区与偏城区文化建设的差距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缩小,那么社区文化建设将很难得到改善,而且还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以下三个重点方面的改善:
一是加强对城东、铺田、古城三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政策的扶持程度,让这些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在政策的扶持和社区领导的带动下,展现出勃勃生机。此外,要推动城东、铺田、古城这三个社区的文化及社会,需要立足于社区的本身情况,例如社区的规模、人员数量、经济情况、文化特色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城东、铺田、古城社区文化建设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且注重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目标的一致性,使城东、铺田、古城社区文化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
二是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整体性质的文化发展,因而,要充分调动弥阳镇社区内所有的机关、部队、企业组织等一切社区力量,通过这些力量的整合,实现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有效整合,并且为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共有、共享的良好社区氛围。另一方面,借助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可以实现社区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扩大社区文化的发展途径及范围,使得社区文化建设更加的饱满化。
三是通过建设文明、卫生、祥和、安全的社区,使居民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在社区文化的感染下潜移默化中养成。简言之,也是借助于文化的力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让居民们在参与中提高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从而,大大缩小了与其他社区之间的文化建设差异。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社区文化设施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依托和载体。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首先在量上要增加。各级职能部门应通过出资、集资、共建等方式建造更多的社区文化设施,如兴建文化馆、站,图书馆,以及社区活动中心,健身场所,社区学院,绿地等。这样一来,社区居民就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文化活动。其次,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将它建设成为社区人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课堂,展示文艺才能的舞台,休息娱乐的场所,青少年教育的园地,文明市民的学校,老年人的乐园。这样就使得社区居民能参加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再次,社区文化设施在资源配置上应尽可能合理化,要使各项文化设施都能物尽其用,而不致于造成资源的浪费。
1、建立有序的社区群众文化工作机制社区群众文化在现代和谐社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建设好有序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首先街道或社区领导要把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要把此工作列到居委会和参加文化工作的个人的考核中去,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搞。其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队伍,配备专职专业的从事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安排一名街道副主任级别的领导专门负责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建设好了要发扬到其他社区,建设不好要批评、处罚。最后由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关系到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点工作,要求不仅是文化建设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都应该参与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来,有需要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的不能以任何原因和方式拒绝,达到社会共建、共同使用。共同提高的效果。
2、搭建良好的社区文化发展平台一个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是开展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足够的文化活动空间需要街道、社区和其他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予以配合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便利,并制定政策,为文化活动场所提供场地和帮助的可以共享文化活动资源。比如在社区综合体育器材附近建设健身娱乐小广场、在居委会建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在小区中心活动广场建文化和知识宣传长廊等,在社区附近的公园和广场建居民舞蹈或歌唱场所,或者建文化知识宣传屋等各种方式的文化活动场所,为发展社区文化提供良好的平台。
3、制定法规,依法发展居委会文化活动场所现如今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已经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但是许多地区还是没有配置上和社区群众人数和文化需求匹配的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大多数社区群众还是没有去进行文化学习的机会。所以建议由政府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对居委会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的建设和设施、人员的配置、社区群众参与的普及率等方面给予规定,从而确保每个居委会都有至少一个文化活动室和一个图书室,要确保每个社区群众每个月至少要参加一次活动或学习,确保有需求的人员随时都能参与其中。
4、大力倡导社区群众文化社会办的方式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如果按居委会计算的话,数量多,对市县一级政府来说总的投资金额也比较大。一个居委一个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比较像样的硬件投资至少几万元,再加上维持文化活动正常所需费用就更多了,所以目前全靠国家财政拨款也不现实。所以我们应大力提倡广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资助承办社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并可以在税收、冠名权等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照顾,拓宽社区文化社会办的新路子。财力得到保障后人员方面也要吸收社区先进人员或者社会人士参加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中。
5、提升群众文化建设人员的整体素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逐渐展现出其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对社区文化建设人员的素质要跟上文化发展的速度和社区群众的需求。所以我们要求社区文化建设人员要加强学习和深造、定期培训、定期学习、定期考试,还要上思想教育课,培养文化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文化建设工作人员要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沟通经验,互相促进。并且要请本地的文化建设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定期为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培训和讲课,也可以深入社区直接为社区群众讲课。从而提高了社区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修养。
6、抓好活动创新,增加社区群众文化内涵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文化活动不只是精神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社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文化工作不仅于开办活动室和图书室,让大家机械的去参加学习,更重要的是把先进思想和知识体系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成集趣味性、知识性、积极性和健康身心于一体的活动。比如举办现下比较流行的听写大赛,可以用多人肢体配合拼接成文字的形式以增加趣味性和训练团队配合意识的效果。
二、结语
一、精心策划,突出特色,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组织协调地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春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文化活动重点在基层,各单位、社区居委会要把安排好本单位、本地区春节文化活动做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团拜会、联谊等各种文化活动营造出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以满足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二)创造条件,精心准备,搞好“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五月下旬以迎接奥运会为主题,举办XX街道第二届社区群众歌会。
(三)广泛开展以“露天电影进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夏日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创办由企、事业单位参与或资助的电影广场,专题文艺演出广场。
二、贯彻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方针,强化社区意识,突出特色,建立有效的社区文化发展模式
大力推行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区协调,企业资助的社区文化建设基本模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社区文化“共建”,实现社区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共享,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一)奥运倒计时XX天,奥运实施计划提速发展为契机,推动地区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秋季适时举办社区蓝球联赛,百人秧歌、腰鼓、太极拳(剑)、木兰扇、球(操)等全民健身活动。
(二)拓宽思路,实现文化资源“跨社区”共享。
打破城乡界线,积极探索适合城乡结合部特色的城乡文体活动,丰富区域内广大居民和农民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社区教育,培育高素质文化骨干,以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凸现现代都市文化魅力。
通过加强社区德育教育,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优化育人环境,使社区、学校和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各自优势,齐抓共管,培养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文化内涵,以教育促进社区文化发展。重点扶持1—2个居委会文化室,拓宽教育面。
关键词:群众艺术;社区文化;挖掘;整合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16-01
社区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跨越式发展,社区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正与日俱增。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的发展以及“两个文明”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谋求一种能有效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成为当下社区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这方面,群众艺术有良好的优势和可操作性。
群众艺术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和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性
群众艺术根植于群众,所以群众对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熟悉感,利用群众艺术为载体将为社区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大的便利。通常情况下,对于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地区的社区群众,无论是新闻报纸还是专家下乡式的讲说,他们接受起来都有较大的难度,而如果在社区文化宣传工作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来进行政策宣传,科技知识普及以及节日庆祝活动等内容,那么群众的参与度和接受度都会比较高,效果也会比传统的“我讲你听”要好得多。比如,秧歌、二人转等群众艺术在东北具有很高的普及率和认知度,我们大可以将需要宣传普及的内容改编成二人转和秧歌等内容,让群众在观看、参与这些节目的时候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二、自发性
群众艺术是在老百姓自身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老百姓往往会自发地组织和参加相应活动。不管是北方的“千人大秧歌”还是南方的“万人坝坝舞”均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活动。所以,以群众艺术开展的各种社区活动将给我们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为了响应“全民健身,利在千秋”的长期国策,各个社区各出奇招,很多社区耗费巨资引进健身操教练、开设健身房,然而收到的效果并不好,倒是一些组织群众跳坝坝舞,扭大秧歌的社区,经常出现“千人齐舞”的壮观场面,把社区的群众锻炼工作推向了不小的。类似的事例很多,无不反映了以群众艺术来贴近群众对社区各种活动开展带来的极大便利。
三、深入性
中华五千年文明,存世最多,影响最深的不是各种典籍,而是大量的俗语和市井作品,究其根源,就在于群众艺术对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具体到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请专家演讲还是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很难保证这些活动的深入度和持久性,而群众艺术则不一样,由于社区居民接受度以及传播率都很高,尤其是以数来宝、快板、秧歌、二人转等群众艺术形式创作的大量文艺作品,流传甚广,对于宣传和推进社区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群众艺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推动是明显的,那么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又应该注意哪些元素呢?以下几方面是很好的入手点:
(一)挖掘社区特点,结合群众艺术
由于我国地大人众,各个社区,即便是同一城市的社区在人口组成,居民素质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摸清楚本社区的特点,再将其与各种群众艺术结合起来。
比如四川遂宁的天心社区,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社区,然而该社区由于有一所老年大学,爱好唱歌跳舞的中老年人非常的多。于是天心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这一社区特点,将这些中老年朋友组织成秧歌队,合唱队,自编自演了许多歌舞、小品,与各个社区频繁互访,到各地演出交流,即丰富充裕了中老年人的生活和社区文化,更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联合其他社区,发散群众艺术
社区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将群众艺术作为桥梁与其他社区进行交流沟通,对我们社区文化的建设将大有裨益。例如通州某社区就充分利用了该社区明清时期是字画艺术中心的特点,开展“字画文化进社区”的文化走亲交流活动。与周边20多个社区结成友谊社区,开展了“书法绘画作品展”,“书法技法探讨”,“民间艺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受到所到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而各社区的民间书法家、绘画家更是积极参与,在展示自身作品的同时与书法绘画爱好者探讨,交流。整个“文化走亲”系列活动反响热烈,使该社区的文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群众艺术根植于群众,也必将是为群众服务的有力工具,我们只要在工作中深入挖掘社区特点,将其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进行有机整合,同时注意加强交流,那么,我们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必将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文明;矿区建设;刍议
一、以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凝心聚力氛围
鄂尔多斯煤业公司是中煤全资子公司,自筹建以来,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和认同,以及从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的实惠,使大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有了更确切的定位。
一是面对煤炭经济形势疲软,如何迅速摆脱负面影响,公司党委一班人经过多次研究谋划方案,坚持因地制宜,以企制宜,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从抓解决弱势群体和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入手,把群众的心暖热,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这是企业文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出发点。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想方设法把全体干部职工的心收拢起来,让他们有所依靠,生活有保障,对企业看到希望,这就需要有一种载体去引领。这就需要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业务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鄂尔多斯公司地处西部,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如何去凝聚人心,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广大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合力。大家认为:环境建设能陶冶人,文体活动能凝聚人,办好实事能稳定人,说到底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为重要。大家知道,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是人,而企业文化应当重在对人的最大潜能的发挥,而这种潜能的最终目标是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受到他们是企业的主人,而又受到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从而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出力流汗、奉献一切。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氛围的显现和付诸实施,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平了、气顺了,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鄂尔多斯公司焕发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构建和谐矿区需要企业文化导向,要想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导向作用,最直接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文环境。
一是优美的生活环境可以感化人,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陶冶人,公司对厂区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改造,先后对主干道、职工澡塘、俱乐部、体育活动中心、区队办公楼、井口、井下大巷等进行了以企业文化管理为内容的综合治理,路面进行硬化、净化、绿化、美化,对办公楼、职工宿舍楼进行了装修,创造了优美的环境。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理念的渗透,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行为养成的熏陶。
二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注重培育员工的创新争先和敬业奉献精神,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良好氛围。首先抓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转变,坚持为一线服务、为员工服务、为群众服务,要经常深入区队、深入现场,为基层排忧解难,树立公仆意识,做员工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由于职工主人翁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职工的归宿感和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热爱企业、奉献企业、增辉企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家在工作中你追我赶,比干劲、比业绩、比奉献、关心企业、支持企业,为企业奉献的热情逐渐高涨。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塑造鄂尔多斯公司新形象
企业文化是一种行为准则,只有深入到企业的每个环节、根植于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工的心中,才会迸发出导向的力量。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提升了管理素质,改变了企业形象,概括起来讲,就是重点做好三个融入,实现四个变化:
1、重点做好三个融入
一是把矿井安全生产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话题,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意识是自主保安文化的灵魂,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实现员工自我管理,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体系,“在心中筑起安全长城”的安全理念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经成为生产一线员工的自觉行动。举办“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系列活动。努力打造了具有煤矿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形势的良性循环。
二是把企业经营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各种途径将企业理念细化为各类可操作的行为规范,逐步传播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使员工在本职工作中不断得到培育和熏陶,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通过编制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工作标准、行为规范、操作程序、劳动纪律、岗位责任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公司内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并真正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实现了用制度管理、用制度约束、用制度监督的经营管理机制,企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的时代魅力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对广大员工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企业文化可以说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鄂尔多斯公司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作用,以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去感化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教育他们以矿为家、忘我工作、钻研技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3、实现四个变化
一是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工作中人人、事事、处处有标准、有考核、有落实,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头上有压力,人人肩上有重担,广大员工逐步杜绝和改变了不良习惯、传统陋习,遵章守纪、文明礼貌的风气逐步养成,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实现了领导干部和员工群众的双向互动,促进了整体工作迈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是职工的奉献意识明显增强。鄂尔多斯公司企业文化强调企业是职工的大家庭,企业的事是职工的事,职工的事靠企业解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把职工的命运和前途与企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集中体现为“企业是我家,创新发展靠大家”,“ 企业与我同在、我与企业同行”。这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主人翁责任感,促使职工发奋努力搞好工作,广大员工把为企业奉献当成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通过“党员义务奉献”、“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调动了大家积极为安全生产多奉献的主动性。
三是企业要发展就要注重企业形象建设,良好的形象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本,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标志,没有一个好的形象,职工没有自豪感,不喜欢自己的企业哪里还谈得上奉献?没有一个好形象,外部看不到企业的生机,谁还愿意给你投资、跟你合作?在塑造企业形象方面公司首先从治理矿区环境入手,美化、亮化和绿化。以及开展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如职工运动会、节日期间演唱会、邀请地方艺术团体来公司演出,还有演讲会、报告会等。这些文化活动既塑造了企业形象、又倡导了员工热爱企业、敬业爱岗的精神。还通过承办集团公司的一些重大活动和赛事,来检验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现鄂尔多斯公司的新面貌。
关键词:社区医院;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2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39-2
1 绪论
由于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就医心理的驱使,大医院就诊人数居高不下,总是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看病难成为了现今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城市来说,分级诊疗制度意味着社区医院的改革是重点。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和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医院对于社区居民信息和医生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是社区医院改革的首要工作。社区医院的改革可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医院解决,大病在大医院解决的目标,大大缓解大医院看病人多、看病难的问题,是我国公共医疗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
近几年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就诊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人工管理可能会造成病人信息错误、遗漏,医疗流程混乱等问题。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及社区医院相关工作的管理水平,为社区医院的日常运行提供帮助,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同时,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可以与大医院进行双向连接,既可以提供并同步更新居民的医疗信息,还可以结合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就医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相关病症开展研究,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
2 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
我们对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首先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搜集资料,将相关记录和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从中了解和总结被调查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情况、社区医院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具有一定的地域针对性。其次,笔者还选取了江苏省其他城市作为文献调查的对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调查其社区医院信息化发展状况,使得本次调查结论更具普遍性。为了很好地了解南京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在选取调查对象的时候选择南京市不同行政区的社区医院作为调查的样本。
调查的内容包括:
①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社区医院员工对于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及这些员工所拥有的信息技术水平。
②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现有信息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建议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①观察法。笔者使用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和实地考察,获取使用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
②访谈法。分为对社区医院员工的访谈和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两部分。
③问卷法。本次调查设计了关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水平的调查问卷。
问卷涉及被调查者的年龄、所在社区、每年平均去医院就诊的次数、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的次数占就诊总次数的百分比、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满意度和现阶段未满足的需求等问题。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获得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于2016年7月下旬开始,到2016年8月中旬结束。首先通过在南京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找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资料,包括有报刊新闻、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说明书、学术论文等。根据所查阅的相关文献, 8月初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亲友分发给居住于不同社区、不同年龄层段的南京市民。在等待问卷回收期间,笔者走访了南京部分社区医院,体验其信息化服务水平,并对社区医院员工及周边居民进行了访谈。八月中旬收回了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结合所查找的资料和访谈记录,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内除个别偏远地区的社区医院,基本开展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社区医院大多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的工作进行管理,已经可以实现从挂号到结算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务。通过访谈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国家实行医疗改革以来,江苏省就在不断进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以南京某社区医院为例,信息系统基本可以满足社区周边居民日常医疗的需求,南京市鼓楼区的十二家社区医院还与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中大医院和南医大二附院这四家医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构建了共享与交流病患健康信息、医疗资源的通道。然而,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着不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功能不完善,没有实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居民就诊仍存在着不便因素。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评价,一是从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角度,二是从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的角度。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采用具体的绩效考评指标进行评价,每一项有具体的得分,综合得分分析。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通过问卷结果的频数分布进行评价。
如表1所示,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绩效考评平均得分为50分,可以看出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医疗信息共享交流等指标的得分仅仅过半,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如表2所示,所有5个问题回答的平均满意度在50.84%、基本满意30.52、不满意度在18.64%,虽然有81.36%的人对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但对于社区医院具体每项的信息化功能的不满意度有的却达到了30%。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说明,目前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并不高,尽管大多社区医院已经普及了信息管理系统,但仍有许多信息化功能没有被满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①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无法建立信息化连接。目前,南京市各大医院已经建设起了较为完善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但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较缓慢,两者间的不对等导致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病人信息和医疗资源无法使用信息化方式交流,以转诊为例,社区居民在社区医院首诊后若要转入大医院继续就诊,需凭借社区医院开出的转诊单去大医院办理转诊,如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建立了信息化交流平台就可以简化这一过程,减少复杂的人工操作。
②社区医院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与组织。在所调查的社区医院中,大部分社区医院都没有建立信息管理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社区医院内只有一两位负责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而这些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当有限,只能处理计算机层面的问题,不能对社区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与改善。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够,缺乏具体的规划方案。调查的结果表明,60%的社区医院都没有制定本年度信息化建设目标,而他们给出的长期信息化建设目标也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社区医院。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也没有确立每一阶段建设方案,
导致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形同虚设,信息化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也不能带来显性的经济效益,使得社区医院的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相应的投入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达不到平衡。
针对上述社区医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①社区医院管理者应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信息化是未来社区医院的生存之道,加大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给社区医院配备好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社区医院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应结合社区医院自身的发展现状,共同制定信息化发展的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内容,实现规划目标。
②社区医院管理部门应适当引进具备医疗、管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在职的信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专人授课、实行阶段考核等方法提高他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社区医院应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保证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并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
③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应加强信息化交流,交换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且社区医院与邻近的大医院应采用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社区医院可以选择简化大医院的信息系统作为自己的信息系统,减小差别,进一步打破院与院的独立模式,实现社区医院与大医院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便于交流的优势。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和医疗事业的双重发展,医疗改革的进行使得社区医院成为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又是社区医院发展的重难点。因此本文以南京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调查了解。通过对社区医院信息化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南京市大部分社区医院已经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并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医院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体系;关键标准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扩大内需、拉动就业、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政府层面也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等多项政策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由创意人才、中介机构和配套设施围绕创意主导产业构筑的集聚区,是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为各类创意人才提供了知识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也成为传播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的有效途径。
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化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三大文化创意聚集区:以北京为主的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1]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标准化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1标准化熟知程度不够
标准化是一项循序渐进、持续提升的长期活动。标准化不仅可以消除和减少在生产、技术、贸易、流通中的壁垒,使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化成为可能,而且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更经济、更有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一定时期的竞争优势。[2]然而,园区尚未充分体会到标准化工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标准化活动的参与度也不高,尤其是运营初期的园区,一般不会考虑标准化这项看似耗时耗力又不能有短期回报的工作。
1.2基础标准缺失
国内至今没有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的统一准,各省市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分类,如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9大类,上海市将其分为6大类等。产业范畴难以界定,产业统计的标准和口径不一致,使得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比性不足,地区间的产业发展水平不可测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界定模糊,导致定位不准;园区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园区水平进行横向、纵向的评估、比较等等。
1.3园区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园区在规划建设、企业认定、项目扶持、管理等方面仍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出现产业定位不明显、软硬件跟不上等问题,这归根结底,是缺少标准体系这一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支撑。因此,应该从园区和入驻企业的需求出发,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体系。
2温州文创园区标准化现状及体系需求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温州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是温州市经济转型的新引擎,温州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发展时尚产业的重中之重来抓,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途径就是建设和发展产业园区这一主要载体。为了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标准体系,笔者以温州文创园区及入驻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对10家文创园区代表及20家园区入驻文创企业代表展开了标准体系需求调研。本次调研采用主辅结合的方式开展,文创园区是集聚载体和服务的提供方,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其调研结果直接反映了园区标准化现状,而园区内入驻的文创企业是服务获得方,其调研结果能间接反映出园区的标准化水平。在调研对象选取方面,以温州市重点文创园区为主,涉及设计服务、文化艺术、广告会展业、旅游休闲娱乐、软件网络及计算机、广播电视电影等产业;入驻企业优先考虑规模较大的企业,尽量涉及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教育等不同种类的文创产业。通过调研分析得出,园区整体标准化水平较低,真正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园区或入驻企业不足一半,园区普遍缺乏标准体系的支撑,其中近三成园区和入驻企业对标准化不甚了解。但随着产业各方对标准的需求逐渐增大,园区和企业都希望获得相关标准化服务,尤其是园区标准体系搭建、标准化培训和标准化管理咨询等。在标准体系的构建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在给出的“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管理、服务、评价与改进体系”体系架构中,园区更关注“运营管理”“服务”这两方面,因此,本次标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更注重“运营管理”“服务”标准的建设,以“规划建设”“招商”“评价与改进”标准为辅,做到重点突出,主辅结合。“服务”方面,在给出的企业管理、人才培训、人力资源、中介资源、政策咨询、金融、物业、技术创新、创意营销、创业孵化、文化保护、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13项园区服务项目中,园区普遍认为,企业管理、人才培训、政策咨询、物业服务是基础服务项目,创意营销和创业孵化是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别于其他园区的特色服务项目。对20家入驻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他们认为目前园区普遍缺乏的服务是娱乐休闲,这表明园区在休闲活动等生活配套服务方面还有待加强。综上所述,本标准体系从系统性和实用性出发,在服务标准下设置基础服务、特色服务、生活配套服务、服务平台、服务评估等五大模块,结合园区建议和需求,再对13项服务项目分别进行归类。
3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体系的构建
3.1体系架构
标准体系是将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遵循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清楚等原则,最后应该给出标准明细表,包括搜集的现有标准和需要制定标准。本标准体系由通用基础标准、规划建设标准、招商标准、运营服务标准和评价标准组成。其中,通用基础标准主要是园区标准体系中与其他子体系都具有相关性的通用的标准,包括标准化相关基础标准和文化创意相关基础标准。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管理、服务和评价标准五大子体系是体系表实体部分,主要是从园区从初期设计、规划到后期运作整体过程等方面进行考虑的。标准体系第二层是对五大子体系的标准进行细分,因评价与改进标准子体系当前涉及内容相对较少,不再设第二层。总体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见图1,其中虚线方框以外的内容对温州市文创园区标准体系起指导作用,虚线方框内的内容是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体系。本标准体系将重心放在园区和入驻企业最关注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标准子体系,其中服务标准子体系的专业分类较细,划分到第三层,具体框架详见图2。笔者收录了2015年12月以来现行有效的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共计184项。
3.2待研制标准
从标准收录情况来看,文创园区现有标准不多,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缺失标准的研制工作迫在眉睫。本标准体系给出部分待研制标准,主要集中在园区的通用基础标准、运营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清单详见表1,因此可考虑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的标准研究。从对温州文创园区的标准化情况问卷调研结果来看,园区及入驻企业普遍认为当前最需要的是各项服务规范,因此笔者根据GB/T24421.3-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标准编写》要求,从服务规范的功能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经济型、文明性等六大特性,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服务规范》的内容进行探讨,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术语和定义、园区基本要求、人员、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要求等,因篇幅有限,具体内容不再阐述。
4结语
文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管理手段,通过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体系,引导园区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从而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分类、园区规划建设、文创企业认定、园区认定、园区服务规范、园区评价等方面的标准研制,推进企业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标准体系的运行实施将加速园区软硬件的升级,促使园区规范服务流程,有效整合公共资源,提升园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加速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
作者:虞爱娜 单位: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0、引言
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对于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以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能力。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存在缺陷、文化机构建设不足等。对此要积极加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并且要加快文化建设的突破,加强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同时要加强投入,如人员、资金、物资等,确保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员队伍力量可以得到满足、资金得到满足。
一、区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文化建设隶属于文化部门,文化宣传部门一般是属于全额拨款性质的事业单位,其所有员工都相当于是政府部门的员工,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费用,都有公共财政这一强力的后盾。这种环境下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区域文化建设工作即简单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或者组织群众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其实不然,文化建设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丰富精神文化活动,但是由于区域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对区域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比较浅显,因此导致文化建设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费有限
群众文化事业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费有限,因此导致一些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就目前形势而言,区域文化建设的经费来源还有些单一,基本只靠政府的投资,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其他资金的筹集还存在不足。由于经费不足,文化机构诸多活动都无法开展,因此导致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也不能正常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三)各种文化机构的发展存在问题
文化机构是开展区域文化建设的关键,比如文化馆、博物馆等,都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在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机构的经费不足,因此导致很多活动都没法积极开展。文化机构的同类竞争单位比较少,因此这些机构的生存压力不大,在宽松的环境下,文化机构的员工就有可能出现懒散的现象,这对文化机构的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另外,文化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是区域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当前文化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比如举办一场大型晚会,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策划、准备、场景布置等,但是相关部门缺乏专业的人才,不能对群众文化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导致文化机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以文化自信自觉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的策略
(一)以文化自信自觉为原则,加强对文化建设的认识
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任何生产力要素的累积都与人们的思维有关,文化建设是促进人们的思维模式得到拓展、提高人们的精神层次的重要步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这些文化内容进行利用,有助于提高群众的奋发图强、继往开来等方面的意识,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要保持一定的自信,对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和发扬,以此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其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责任意识的建立,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任何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应该要积极对我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宣扬,文化建设不仅是文化组织和文化部门的工作,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
文化传播的环境好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不断促进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传播意识的建立,同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应该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在区域内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加强社区文化、公园街头文化等形式的开展,使得群众在生活过程中就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化内容,在文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确保环境的亲和性、活跃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促进文化的推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进行辐射拓展,将文化精髓和内涵传播到其他地区。
(三)激发文化建设员工的积极性
在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机构担负了重要的作用,区域文化建设人员是文化机构的主要力量,由于工作环境比较宽松,员工大多比较懒散,因此,激发他们的事业心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开展区域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比如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实行严格的纪律管理制度,对于勤劳者给予奖励,偷懒者予以惩罚,可以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员工的懒惰现象进行有效的解决。另外,还应该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其业绩能力,也包含其工作纪律及日常表现情况,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实行淘汰机制。以上方法可以对员工工作中出现的懒散现象进行有效的解决,也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加强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投入
区域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民的事业,不仅在城市中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在下辖的街道、乡镇等也应该要积极加强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加强文化机构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整合,不仅要加强国家财政对文化机构的资金投入,还应该要加强文化机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对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比如加强文化机构与社会单位的合作,从而进行有效的融资,可以解决文化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循环态势。其次,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专业人才的缺乏,是阻碍文化机构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解决文化机构缺乏专业人才这一问题时,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文化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进行继续教育,比如远程培训、自主教育等,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充实自己。同时,文化机构在对工作人员进行选聘时,应该要使得选聘的过程更加规范,坚决抵制视感情选人、靠关系用人以及论资排辈等现象,面向全社会进行人才的选择,防止出现包庇现象。
(五)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内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品牌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的经济效益也逐渐显现出来,文化产业已成为加快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亮点,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成为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文化产业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当地的人文历史的优势发挥出来,在科技、旅游、金融等方面加强历史文化的融合,同时要对区域内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进行挖掘,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强文化品牌的建设,使得文化产业可以快速发展。
三、结语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各个地区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基础,以文化促进各个区域人民的精神素质以及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本文对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文化建设的策略,旨在提高当地的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晓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2(03).
【关键词】湖南益阳;花鼓戏;传承发展;应用实践
一、益阳地区花鼓戏应用现状
益阳花鼓戏是湖南本土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特点为流传范围广、有着较强的历史性特征。①花鼓戏出身于民间,并且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间常常有专门的戏班对其进行宣传并进行专业的演出。花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互联网传播下的各种新型艺术文化所取代。即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因其群众基础的高龄化,导致花鼓戏在文化大潮中失去了一席之地,而使之在传承与创新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所幸,在湖南益阳这个非主线城市,花鼓戏还让想对之进行传承的人有迹可循。
二、针对益阳社区群众中对花鼓戏应用情况的调研结果
笔者对在益阳社区群众中应用花鼓戏与实践传承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在益阳地区花鼓戏传承的现状与其发展可能。
(一)花鼓戏发展传承现状
1.笔者深入社区进行探访和调查,发现其中的部分社区已经没有了花鼓戏这样传统戏剧的生存空间。
2.笔者对社区群众进行采访后得知如今的花鼓戏,会的人少,能够表演的人数更少。
(二)花鼓戏传承发展可能
1.益阳地区的花鼓戏传承并没有得到重视,但是其有很好的花鼓戏文化活动基础。
2.可以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方式――广场舞,将花鼓戏与之结合,创造出花鼓广场舞,借助群众广场舞的活动平台,将花鼓戏重新进行传播扩散,推进社区群众的视野,为传承这一传统文化贡献微薄之力。
三、益阳社区群众文化中推广花鼓戏的结果与作用
(一)花鼓戏的推广结果
基于花鼓戏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关系可得知,在益阳社区中花鼓戏应用的主要问题就是与当下跳广场舞的中年人审美观的不一致与不统一,所以导致了其场地的限制性与受众的限制性。利用社区群众文化与花鼓戏进行结合的方式在益阳社区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在笔者与同伴的一起努力下,创新出一种与现今舞蹈与歌唱形式相结合的花鼓戏动作。在完成这一创新后,与社区广场舞表演人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完成了花鼓戏在社区中的改良。笔者实地对附近几个社区进行宣传,发现一部分群众对此有相当的兴趣,在笔者的帮助下,少数有条件并且不受场地限制的社区群众已初步学会了基本动作,能够单独的进行练习。
(二)花鼓戏传播推广的作用
1.双赢的文化结合
将花鼓戏与广场舞进行融合的创新性实验,使得花鼓戏在社区中的传播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区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社区群众文化需要依靠群众来发展和创新,而群众拥有了成为传统文化传播推广媒介的条件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存在价值与存在方式,传统文化得以在社区中传播,既丰富了群众社区活动的体裁,又得以传播下去。如此呈现出了一个社区群众文化与花鼓戏文化双赢的局面。
2.文化与娱乐的良性循环
花鼓戏作为我国非遗代表之一,通过创新性实验的改变,能很好的丰富社区群众的业余生活,也能够使其在世间的潮流中不被遗忘。并且,社区群众文化的传播速度较快,花鼓戏经过现代改编后较为符合当下的审美与流行观念,能够通过社区内一定数量的中年人进一步传播与推广,解决了花鼓戏传统文化的受众限制性。花鼓戏的应用范围和改编形式的增多能够进一步增加花鼓戏文化的喜好人数,形成良性循环,带动花鼓戏文化的整体协同发展。
3.深入校园的改编浪潮
花鼓戏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太过于传统,而未能深入年轻群体的文化视野,本创新性研究注重发扬花鼓戏文化的同时,也将其传统花鼓戏形式与现代相结合,使得其能够更好的融入年轻人的文化生活。花鼓戏广场舞即是走进校园,在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下,形成的一种改编形式。花鼓戏深入校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另外的舞蹈的演出形式。如此,发展下去,拓展新一代青年人的视野,也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范围。
四、展望与期待
湖南花鼓戏是传统剧种之一,也是非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应该只在固定的场所变得小众化。笔者与同伴创新的花鼓戏广场舞如今在益阳范围内的社区中有着很好的传承效果,也呼吁到了加入到花鼓戏传承中的青年人不在少数。益阳社区内的群众文化与花鼓戏的结合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剧种只有与时代结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成就。花鼓戏现代改编的成功也代表着老剧种改编潮流的兴起,益阳地区目前还有许多老剧种--如三棒鼓,也都同样面临着传承或遗失的问题。此番花鼓戏与群众文化的结合为传统剧种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成功经验实例,也为其他剧种的传承思考起到一定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为肩负祖国文化振兴事业的青年人,我们有责任将身边的传统文化代表――花鼓戏传承下去。不管是这次将花鼓戏与广场舞进行结合,深入社区的实践活动,还是以后即将从事的中小学教育事业,我们都当以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努力创新,发挥才智,为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指导老师:张梦星
项目编号:2016年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结题论文。项目编号:CX201673。项目负责人:魏良琴、赵琦、方文睿、蒋晓燕。
参考文献:
[1]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词祭引发的一点思考[J].三峡学院学报,2009,(2).
[2]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3]季国平.扎根乡土,占I都市――关于“重建中国戏剧”的断想[J].中国戏剧,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