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行为科学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科学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为科学的含义

第1篇: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以教师素质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作者基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多方面切实展开课程改革,进行了高职教师教育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教师素质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从课程目标的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高职教师教育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职高专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将认识理性化、系统化,提高理解、分析、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汉语言文字应用、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素养,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更加全面的提高。目前,此课程教学的问题有二:一是教师教育学校转轨和提升。由师范性向综合性发展,从而使此专业课程的地位明显下降。二是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它的开设和教学的价值一度受到教学界、学术界部分人的怀疑。有人认为接受过良好母语基础教育的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现代汉语的语言素养.无须在大学重新开设一门学习母语的课程。也有人认为现代汉语作为母语,已为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和运用,教学必然因教学内容没有新鲜感,缺乏新的刺激,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与文学课相比,现代汉语课似乎更枯燥、单调,既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又没有感人的艺术形象,课程的教学又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对学生语言状况的改善又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实效,因而常常使课程处于难教、难学,又难听(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不受学生欢迎。因此该课程在目前各科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作为本课程的专业教师,清楚地知道该课程的重要性.坚信只要师范教育、汉语言文学这阵营地存在.就不能少了这样的专业课;而且在提高全民综合素养的过程中,作为人文素养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理论指导实际是非常有必要的。再者,2001年7月,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试行,中小学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力度、规模之大,可谓空前。作为与一线教学联系紧密的理论运用学科——汉语言课程,也面临着重大改革和调整,以便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自本课程从2006年申报获准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课程伊始。我们就特别注重课程建设,在原教学基础上.以教师素质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本位.积极开展教学大纲、教学标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的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众多的肯定,2008年通过校重点课程建设的评估验收,并通过2008年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遴选。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方面,我们作了以下尝试。

一、明确教师培养目标和目的

根据我校“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有‘高尚人格、扎实基础、较强技能、鲜明特长’的合格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师”培养目标,本课程安排三个学年完成:第一、二学年以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为入口,让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将认识理性化、系统化。提高理解、分析、运用汉语的能力:第三学年在一般口语训练的基础上,以教师口语为归宿,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最终形成个人在教学中的口语表达风格。这样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基础、能够初步掌握教学的技能、具备较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人才。

二、多方面切实展开课程改革

(一)教学内容:紧扣目标,不断完善。

根据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师素质要求,我们特别注重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我们整合了现代汉语和教师口语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如普通话语音教学。我们在现代汉语中重点讲解理论知识,实践多放在课前活动——推普中解决,教师口语则以普通话为基础,从一般口语人手.以教学口语为归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最终形成个人在教学中的口语表达风格。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有文字、词汇内容,我们梳理有关知识内容,尽量避免重复现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学生语言感知为基础,结合语言研究新成果,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精选教学内容,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教育属于职业教育,我们加强了和中小学教学的联系,如讲授语音、语法、修辞时都重点探讨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感知新课程对教师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要求,形成能力训练的自觉性和韧性。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通过优化选择的方式使用了不同类型的教材。教材《现代汉语知识》属于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职业技能培训类教材,比较实用,我们将它作为普通专业第一、二学年的主要教材,根据语文教师语言素养的特点我们为语文教育专业选用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提升了教学的层次。教师口语教材原先采用《教师口语训练教程》,目前改用《新编教师口语》,这是新课标下的教师口语教材,它既充分反映课程教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又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师范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崭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语言表达的策略。另外,为适应现代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要求。我们还选择了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资料,用于充实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工作。我们试图通过网络逐步建立起本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档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1.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本身的性质、学生能力形成的发展规律决定了这门课程有着明显的技能性,所以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同时,我们形成了自身的基本方法——训练学习法.采用“举例子一发掘问题一引导解决一总结并上升到理论一实践训练”的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司空见惯的表层的言语实例的分析,挖掘出深层的一般性的语言规律。并通过实践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我们针对学生基础比较差的实际,不强求知识全面性和体系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加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同时本着吸收借鉴、推陈出新的精神改革现用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1)参与式教学。一改传统的填鸭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平等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及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问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保留教师讲解的主要模式的同时.尽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索。互动的模式包括:①进行短语结构类型的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上根据事前收集的专题资料来进行小组讨论,推选记录人,负责将本组讨论或活动结果记录在纸上;推选报告人,负责向全班报告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在听取之后自由点评,而后由教师点评、总结。②发放案例材料,让学生就不同的立场展开辩论,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③公布教师的电子信箱、博客,学生在课后有任何疑难问题。可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2)探究式教学。如多义短语歧义的消除的方法,我们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国家新课改的要求,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授课时有意识地多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质疑、互相质疑,达到最终解疑之目的。(3)自主式教学。建立《现代汉语》专题学习网站,把讲义、课件、理论考试和技能训练题库、相关网络资源、学生优秀作品整合优化后放在学习网站上,逐步建立完善现代汉语资料库、音像资料库.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追踪报道热点.展示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范本,为学生创建展示训练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他们认为有用的或者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需要的内容学习。(4)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借助多媒体教学,如选择经典的九年义务制教学案例进行教师口语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无法获得感性认识的状况.提高了教学效果。

2.规范考核制度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在考核制度上力求科学规范,我们主要采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采用三种方式和三种方法的考核办法。三种方式,即试卷方式、口试方式和撰写小论文方式。其中:试卷方式主要采用开卷和闭卷形式考核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口试方式主要考核实际教学的操作能力(百分制计分),在学习过程中考核;小论文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研究语言现象能力和进行教学实践探讨。三种方法,即统一命题综合考试的方法。完成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的方法;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鉴定的方法(等第制和百分制结合)。另外,本课程建设完成了一套“试题库”,试题选题合理,分布平衡。另外还建立了专门的技能测试考试。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正确引导学生将学习的重心转移至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社会实践,组织社会调查、见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主讲教师都能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电子教案、课件、理论和技能题库、名家示范、学生实践展示平台等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实践教学:科学规范,注重实效。

1.积极创造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教学条件。教师每人配有笔记本电脑,每个班级教室配有有线电视、影碟机,系部有2个多媒体教室,1个音赏室,共享学校的机房、语音室.可以充分使用学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及《现代汉语》专题网上的学习资料,校外建立了稳定的紧密型实习基地14个。

2.用实践教学理念指导教学,重视学以致用。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通过加强和中小学教学研究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如进行语音教学时,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强化学生训练,以测促练;进行一般口语教学时我们和丹阳电视台合作制作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通过对普通话、书写技lf~,tJll练、考核的制度化规范,教师技lf~,tJll练落到实处。我校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职业技能训练考核文件.还建立了技能考核题库.规范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3.充分运用网络。建立专题学习网站,把资源整合优化后,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提供给学生交流的电子信箱、教育博客、师生交流论坛相关网址,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建立专题网站,为学生创建展示训练成果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整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4.多元化的活动拓展了课堂。根据现代汉语明显的技能性,我们采用了“以赛促练”、“以练促学”的方式,组织了各种语言文字类技能比赛如讲故事、朗诵、演讲、说课、书法、主持人比赛等,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依托,充分运用课前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社团、课内外专题研讨、学科讲座拓展课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障“素质为魂、能力为本”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强调了示范性、师范性。

(一)体现示范性。

要提高学生的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团队结构必须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有较强的示范能力。现代汉语课程主讲教师中有镇江市科技骨干、校级专业带头人、校级骨干教师,副高职称比例近60%,具有研究生学位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50%。拥有3位原镇江市中青年教学骨干,5位省级以上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oo4~F以来参与了三个有关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的省级以上研究课题,目前均已结题。青年教师锐意进取,学历提升、职称晋级、教学科研佳绩频频.教科研成果不断见诸刊物。王春香老师开设的公开课《我为什么而活着》获2007年校教学比赛二等奖。同时通过对外汉语教学,促进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效明显。

(二)突出师范性。

第2篇: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管理学 回顾 评价 创业管理

管理学理论发展简述

管理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丛林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四个阶段。

(一)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核心是提高劳动效率。亨利・法约尔提出古典组织理论,该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组织效率。并第一个提出了管理的四项管理职能与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其他组织理论还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模型;切斯特・巴纳德的权力接受理论等。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提高了劳动和工作效率,以管理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提炼了管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缺陷在于忽略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并且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变化。

(二)行为科学理论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学管理的过分重视“理性”使得工人的抵触情绪加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深,在此背景下,重视人际关系的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行为科学理论核心是研究人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突出了人在工作中的作用。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于“社会人”的假定认为工人是有价值的资源,挑战了传统的“经济人”假设;重视组织的动态性、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观点;需求与激励理论将人的管理提升到所有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地位,并引发了许多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如参与管理、面谈制、目标管理等。局限性在于:个人行为的复杂性使对行为的判断变得十分困难;行为科学理论中的许多观点由于得不到管理者的支持而并未真正付诸实施。

(三)管理理论丛林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于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他们为了各种目的,标新立异,导致管理理论的丛林蔓生滋长,使人们难以通过。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理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过程学派、数学学派。1980年,孔茨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经过这一段时间以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 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四)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基本方向:动态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柔性化。动态化意味着持续不变地非线性式变革环境。像权变理论、复杂性管理、超强竞争、混沌管理和创业管理理论等都属于动态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全球化意味着管理者必须把自己定位于世界公民的位置,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特定国界去考虑如何造就组织的竞争优势。“全球化不但表现在全球性贸易的繁荣和活跃,还表现在 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思想观点的频繁碰撞,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的交融、渗透和整合”。信息化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个基本方向。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地球村”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计划模式、组织结 构设计、领导方法、控制手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电子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电子商务等理论成为了管理者指导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据。一种强调“软性”管理因素的柔性化管理理论成为第四个基本发展方向。能够体现出柔性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理论包括:人本管理、团队管理、文化多元化、管理 伦理、社会公正等。

对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评述

(一)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管理理论的发展从一开始追求纯粹理性的科学管理到重视非理性主义的行为科学,再到理性与非理性主义相结合的企业文化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科学代替随意,理性代替经验,管理学也作为一门科学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行为科学是以泰罗制“纠偏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它过分强调非理性主义和感情逻辑,忽视了工人作为决策者和行动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行为科学所强调的“社会人”也不是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个人,而是“人的类”――小群体组织,结果将团体提升到个人之上,是个人创造能力受到组织的制约,使行为科学不能理性地分析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现代管理科学并没有解决“理性”与“人性”的矛盾。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该理论即吸取了泰罗科学管理理性的一面,又注重了行为科学感性的一面,通过树立企业的整体价值观,以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把硬性管理技术和软性管理艺术结合起来,从而在管理中将理性精神与人本主义结合起来,管理思想由“物本管理”演变为“人本管理”。

(二)管理理论演变的人性假设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理论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管理理论是在不同人性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经济人”假设,泰罗就不会提出科学管理理论,没有“社会人”假设,梅奥就不会提出人际关系理论。人性观是管理理论的依据,也是构建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管理思想的发展,清晰地展示了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之间的必然联系。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道德人”的历史演变。

早期的管理思想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认为一切人的行为的动机是追求经济利益,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因此,在工作中只要进行适当的经济刺激,就会取得很好的管理效果。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该思想认为人决不是受金钱驱使的“经济人”,社会地位对其行为方式起着决定作用。马斯洛基于社会中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提出了“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人都有发挥自己潜力,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除了利己等特性外,在做出经济行为时,会有道德的自我约束,越来越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

对管理学理论的思考

(一)管理理论的动态性

管理理论的动态性不仅体现在纵向管理理论的发展,从横向角度,不同的组织形态也具有不同的管理理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管理学也同样如此。先从最早成熟的经济组织中总结出一般的管理学原理,再来指导其他社会组织,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管理的动态性对管理学理论的启发是,没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组织都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总是随着管理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管理实践主要体现人、组织和社会三个要素,当人的需求、组织形态和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发生变化时,管理的理论也相应发生变化。人作为管理最重要的要素,与土地、劳动和资本等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充分重视人,培养人,挖掘人的资本的潜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管理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个体与组织及社会三者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必须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待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组织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因此,组织形态必须具有灵活性、核心能力、学习型等特征;同时,快速变化的环境催生了很多创业型组织的产生,对创业型组织和中小企业的管理也是未来管理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管理理论中分工与协作的演变

两个世纪前,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理论,成为了管理学理论的重要基础理论。以机械论思想指导的分工理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分工的局限性也逐渐体现出来。分工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越来越困难,结果使得效率低下。

然而,人并不是原子或质点,组织也不是质点的结合点,管理活动具有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因此,管理实践在呼唤新的理论方法与思维方式,把系统观作为管理理论基础就顺理成章了。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最早用系统方法研究方法研究管理问题,他把企业看成一个“协作系统”,主张用系统方法来揭示其本质。

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工与协作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点。分工不利于提高整体效率,却能够提高局部效率;协作能提高整体效率,却降低了局部效率。在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化的背景下,从唯物主义辩证法角度来看,分工与协作将表现为新的形势。第一,分工与协作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分工不是孤立的分工,分工是在协作基础上的更加细致的分工;协作不是纯粹的协作,是在更加细致分工基础上的协作。第二,分工与协作的范围在扩大。古典管理理论所强调的分工是在企业内部的分工,而未来企业的分工表现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价值链中的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已经模糊,企业为了应付全球化竞争的压力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承担具体的功能,这也要求企业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管理新方法:创业管理的探讨

在新经济时代,组织要面临快速变化的环境,这种快速变化环境给组织更多的不确定习惯和风险,如何应对不确定和风险已经成为组织在新经济时代下的重要任务。组织也必须探讨新的管理方法,创业管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当环境从确定到相对稳定,再发展为动荡和不确定时,企业需要做出更加及时和快速的反应。Richard A. Bettis和 MichaelA. Hitt认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企业为了重新建立竞争优势而放弃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寻找一种能在剧烈环境中生存的经营模式。需要响应顾客,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 布朗和艾森哈特主张在结构和时间的边缘开展快速和密集的战略实施计划,从而使公司能够在新的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因此,单纯靠传统的一般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用创业管理改进传统管理势在必行。

对于创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围绕机会、资源、企业家与团队、组织方式、时间、环境等提出了不同的创业管理的概念模型。例如Gartner(1985)提出了创业管理包含个人、组织、环境及创业过程四个要素,创业管理就是如何有效管理四个要素;威廉提出创业管理模式结构包括人、机会、环境、风险与回报,创业管理就是对这五个要素的管理;最典型的是蒂蒙斯对创业管理的定义,任务创业管理是对机会、团队和资源三个要素的有效管理。综合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创业管理具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创业管理就是对创业组织的管理,具体是对于新创组织相关要素的管理,如机会、团队、资源、风险等;而广义的创业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思维,即组织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发现并充分开发创业机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广义的创业管理不仅仅适合新创组织,实际上,创业管理的思维方式适合任何组织,大型组织同样需要面临环境的变化,并通过创新,组织团队,把机会转变为价值。创业管理不仅仅适合组织,也同样适合组织中的人。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必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管理能力,善于创新,发现新的机会,并把机会转变为价值。

参考文献:

1.姜杰.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凡禹.管理三杰:德鲁克、韦尔奇、巴菲特的思想精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君之.世界管理大师智慧精要.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

4.文祺.一次读完8本管理学经典.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5.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3篇: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柔性管理;学生事务管理;高等学校

面对当今思想极其活跃的大学生,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如果仅沿用传统的以制度约束和纪律监督为手段的刚性管理已越来越不适应,需要运用柔性管理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何谓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学生事务管理为什么和怎样运用柔性管理值得研究与探讨。

一、高校学生事务中柔性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刚性管理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科学管理注重工作效率,把人视为“经纪人”或“机器附件”,强调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纪律性,其组织是一种纵向的、高度集权式的金字塔式结构。因此,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工作中心,强调以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励惩罚等手段进行管理。其优点是完善了管理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不足是把人视为工具,忽视了人的价值、尊严和需求。柔性管理正是为了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应运而生的。柔性管理以梅奥、马斯洛等学者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因素,人应该被视为“社会人”,强调工作中对人格的尊重和人性的激发,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第二,提倡用柔性影响力代替监督和惩罚,促进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第三,主张实行扁平式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促进组织内部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第四,管理者要倾听被管理者的意见,甚至是抱怨,以消除他们的不满,调动其积极性。此外,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还指出,人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由此可见,柔性管理是一种非外在强制性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其内涵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依据人的自身心理和行为规律对管理对象施行软控制。它依靠的是人性解放、内在情感、权利平等、民主管理,进而从内心深处激发人的内在自觉和创造精神。[2]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角度讲,柔性管理就是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坚持生本理念,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规律、心理状况和内在需求,构建高效的管理组织结构,采用引导、激励、启发、反思、内省等非强制性和隐蔽性的工作方式,使学生自觉地信任、配合、接受管理,从而提高管理实效。

高校学生事务中的柔性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人本性。柔性管理充分体现了管理的“人本”思想,强调尊重、理解、关心人,重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要彰显工作的人性化,必须变更以“管理者和制度”为中心的传统管理理念,把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把管理工作与学生的尊严、发展、幸福、关爱、服务等需求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内驱性。柔性管理不是依靠规章制度、法规条例等外在强制力,而是依靠人的内心力量,从反思自省中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内驱力能够促进大学生主动配合、接受管理,主动谋取发展和进步,将外在的管理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进步和自我发展。

3.权变性。柔性管理并不是对全体成员进行“统一加工”,也不是程序化和公式化的僵化管理,而是在准确把握学生个体需求和差异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依据学生的心理、行为和所处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4.持久性。各种制度、规定、条例、法律、法规等属于刚性管理,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影响是短期的。柔性管理则不然,它主要是通过引导、激励、内省等方式作用于学生,将对学生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促使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这势必促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和主动地去贯彻执行管理要求,也必然产生持久的功效。

二、高校学生事务运用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1.柔性管理是贯彻生本理念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生本理念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理念。在这一理念的统摄下,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得到人格的完善、人性的张扬,获得超越束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从而发挥出学生管理的强劲“教育力”,去完成教育宏伟崇高的使命——培育全面发展和完善的人。[3]而柔性管理正是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标志”的管理,它把人看作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主张推行精致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关怀式管理、服务式管理。高校学生事务只有运用柔性管理,才能够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才能真正做到教育人、发展人、关心人、服务人,才能在尊重学生的价值和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高校学生事务要贯彻生本理念就需要运用柔性管理。

2.柔性管理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内在需要

大学生固然存在思想活跃、求新求异等群体共性。但是,大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成长环境的不同也使他们呈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学生事务管理不能仅采用灌输说教、纪律监督、惩罚奖励等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还要采用具有“权变”属性的柔性管理。在工作中,既要考虑学生群体的共同思想观念和心理动态,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不同性格、不同需求和不同思想状况的学生采用柔性和弹性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得到尊重,需求得到满足,真正做到“因材而管”。这样,教育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辐射力,工作成效才会更明显。

3.柔性管理是提升学生事务管理实效性的现实选择

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刚性化导致学生的价值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普遍出现抵触和不满意的情绪,影响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刚性管理所倡导的自上而下的层级控制使管理工作效率较低,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较少,配合默契程度不高,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柔性管理能够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性格特征等差异性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灵活的有效管理;同时,也能够在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有效避免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学生抵触、不满意、不接受的问题,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果。此外,在管理层级上,柔性管理主张实施扁平化结构,这种管理方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默契,提升了学生事务管理的实效。

三、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运用

1.树立“学生中心,服务本位”的管理理念

行为科学管理把人的因素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强调管理工作应该以人为中心,重视被管理者需求的满足。因此,以人为本是柔性管理的核心。高校学生事务运用柔性管理,就应该转变“管理者中心、管理本位”的理念,转变“管理者支配与学生从属”的思维,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服务学生为本位的管理理念。首先,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官”念,摒弃传统教育管理中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工作态度,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增强管理的亲和力和向心力。如果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压迫的、封闭的、专制的管理氛围将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正如保罗·弗莱雷指出的那样:“没有平等,就成了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4]其次,树立服务式、关怀式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要求高校把服务学生、关怀学生作为重要任务,强调服务和关怀的教育管理方式。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要确立“学生是教育消费者”的思想,明确自己是 “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把“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作为工作准则,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在文体活动、餐饮服务、宿舍管理、助学项目、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服务,把教育人、管理人与服务人、关心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再次,确立民主式管理理念。学生中心理念要求学生事务管理不但要服务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也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利益。因此,高校应允许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发挥其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所具有的聚智、知情、服众的功能。

2.充分运用柔性激励方法

激励是行为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柔性管理重视激励的重要作用,主张运用柔性激励的方法提高管理效果。柔性激励基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来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柔性管理蕴含着让被管理者主动接受、积极接受管理的柔性激励思想,是一种为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而进行激励与影响的管理。[5]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该充分运用柔性激励方法,为学生积极接受管理、主动自我管理提供强大的内驱力,从而把管理者的意志和组织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首先,运用行为激励法。行为激励是管理者通过榜样的力量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管理者的身教示范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尤其是管理者所具备的高尚品德、渊博学识、自身修养等人格魅力能够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管理者应该加强形象建设,在工作中充分展现遵纪守法、诚信友爱、理性平和、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使学生自觉地产生折服感、亲切感和敬佩感,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管理者行为的认同、接受和效仿,进而促进学生在德育管理、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自我强化、自控自律、自我管理,在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行带人中实现无为而治。其次,运用荣誉激励法。荣誉激励是学生对自我价值认同需求的满足,是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和支持的表现形式,具有鞭策和鼓舞学生的作用。管理者应该对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积极参与党团活动、公益事业、慈善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践行管理要求的学生给予表扬、支持、鼓励或授予各种荣誉称号,使学生产生自豪感,激励学生对管理内容保持乐于接受、积极接受的态度。再次,运用人际情感激励法。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人际情感能够打破传统师生间的心理壁垒,营造具有亲切感的人文环境,激发学生对管理者的信任感和服从意识,推进良好管理效果的形成。管理者应该加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在管理工作中理解、信任、关心、帮助学生,增进师生间的友谊,以人际情感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共振,激励学生按照管理者的要求积极配合管理工作。

3.创建扁平化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主要是科学管理时代的金字塔式(科层式)管理模式,是典型的刚性管理。从信息分析学的角度看,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中的信息传递需要逐层进行,组织层级较多,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隔离,制约了行政机构的运行效率,信息传递缓慢,容易产生滞后效应,也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失真。因此,高校学生事务需要转变管理模式。现代组织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从金字塔模式向扁平化模式演进,组织的中间管理层被逐步弱化,通过拓展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来提高管理效率。[6]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影响下的柔性管理,正是提倡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层次,精简组织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增宽管理幅度,裁减沉余人员,下放决策权力,从而使组织结构更加紧凑,使组织的运营变得灵活、敏捷,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能。[7]基于此,我们对未来高校学生事务组织结构的演变提出了构想,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扁平化模式(见图1)。

扁平化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打破了金字塔式的“直线多层制”管理,减少了科层的层级,逾越

图1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扁平化模式

了“学校学生事务部(或学生工作部)院系班学生”自上而下的层级障碍,简化了决策程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打破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边界限制,使各部门之间有效配合工作,加快了信息传达,提高了组织的整体反应灵敏度。此外,扁平化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还有利于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评价进行及时反馈,促进高校管理者更好地完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4.优化管理评价体系

对管理效果进行绩效评价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对管理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管理关注的是效率问题,提倡精确量化管理效果,受此理论影响的刚性管理主张精确性评价,这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评价方法。虽然精确性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管理绩效,但事实上,人的思维和行为很难精确量化,而且精确性评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态和消极情绪,甚至导致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滋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张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柔性管理的理念认为,人作为管理的对象,其思维和行为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征,难以用精确的数字表达。模糊性评价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以构建模糊评价矩阵设计评价模型,以此来评价模糊性、复杂性对象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评价方式具有模型简单、容易掌握的特点,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个性发展、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提高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要打破传统的一刀切式的评价方式,实现精确性评价和模糊性评价有机结合,从而优化和完善学生事务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8]

总之,柔性管理打破了刚性管理的有形界限,弥补了刚性管理的不足,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当然,我们提倡在学生事务中运用柔性管理并不是否定和摒弃刚性管理,而是强调柔性管理应是刚性管理的扬弃和升华,强调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刚柔相济、相得益彰的理想管理。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的辩证法[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51.

[2]肖学斌,张忠臣.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8(4):39.

[3]郑勇.柔性管理: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与行动[J].江苏高教,2006(1):86.

[4]于洪卿.美国“公民学”的课堂教学与启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12):69.

[5]韩伟平.柔性化与高等教育管理[J].教育评论,2009(4):16.

[6]黄晓波.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7):74.

第4篇: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组织惰性;组织创新;组织理论;演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 C9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32-05

在管理理论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已经习惯于从变革与创新的视角来研究组织管理理论。之所以要进行组织变革与创新,主要是因为现有的组织及其运行方式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从而不能有效地达到组织的目标。之所以曾经适应环境并且能够有效地达到目标的组织变得不适应和无效,主要是组织惰性使然。所以说,组织变革与创新的过程,是因原有的组织理念和运行方式不能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不断寻找更好的组织方式的过程,也即不断克服组织惰性的过程;近百年来管理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也即不断变革原有管理理念和方式,从而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组织理论也将随着组织所面临的新问题的不断出现而不断更新。

一、组织惰性的涵义

组织惰性(organizational inertia)问题虽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人们对这一概念并无统一用语和内容表述。Hannan和Freeman(1977)使用了“结构惯性(structural inertia)”[1]的概念,认为结构惯性是组织保持现存结构状态不变的特性,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回应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正是因为组织结构存在这种无法任意改变的维持旧有形态的结构惯性。Hodgkinson(1997)使用了“认知惰性(cognitive inertia)”[2]的概念,认为企业主一旦借助于所选定的战略取得成功,就可能完全依赖于曾使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能力的思维模式,这使他们不能察觉在其周围经营条件中发生的、尚未变得明显和普遍的变化,从而失去适应变化的能力。Sull(1999)则使用了“行动惯性(action inertia)”[3]的概念,认为行动惯性是组织面对周围环境的巨大变化时仍按照已确立的行为方式行事的倾向。笔者认为,上述概念都突出强调了“不易改变”这一组织惰性的本质特征,但混淆了惯性与惰性的区别。实际上,惯性与惰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英文中,惯性与惰性都用“inertia”一词来表达,但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缺乏活力,惰性或保守;二是指物理学中的专有名词“惯性”,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汉语中,“惰性”指“有些物质不易跟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化合的性质”或“不想改变生活和工作习惯的倾向(多指消极落后的)”;“惯性”指“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对照中英文对惯性与惰性的解释,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事物保持现有状态不变的属性。不同之处在于惯性注重事物的物理(运动)属性,强调事物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的一种客观结果,以及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改变的一般规律,其侧重点是外力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状态发生改变,其改变程度取决于外力的大小;惰性注重事物的化学(自然)属性,强调事物对外力作用的敏感性,其侧重点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发生改变之前,外力作用不能引起事物的现有状态发生改变。

在组织中,惯性是指既定的组织形式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仍沿着既定的方向运动的一般趋势以及在受到外力作用(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进行的变革)时发生改变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惰性是指既定的组织形式因习惯于原有的运作方式而对外力作用(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进行的变革)的排斥,这种排斥是受“组织”这一事物的固有特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不易改变性决定的。但从联系的角度看,组织的惯性与惰性又是不可分的。惯性是惰性形成的基础。因为既然惯性是原有组织方式在不受外力作用下沿着既定方向运动的一般趋势,并且原有组织方式是在环境发生改变前组织有效达到目标的各种组织要素的合理组合方式,那么,惯性作用的发挥则是在既定环境下组织为有效达到目标所期望的结果。但在惯性作用带来高效率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因该方式所取得的成功而对其产生认可心理,甚至因习惯了该方式而对其产生了依赖心理;当环境要求改变该方式时,组织成员不可避免地对变革产生排斥,这种行为倾向即表现为组织的惰性。可见,组织惰性是指组织内普遍存在的保持既定行为方式和消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倾向。其中,“既定的行为方式”指在组织运行中被证明是有效的、被组织成员认可的和被组织正式确认的行为方式,“环境变化”既可以是组织内部环境也可以是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消极应对”指不能觉察或不能客观认识环境变化,或按已有的行为方式应对环境变化而不能或不愿寻找更为有效的行为方式。组织惰性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之中,是组织有序运行的结果,克服组织惰性是组织得以存续的基本前提。从这一视角出发,近百年来组织管理理论演进的历史也即组织惰性克服的历史。

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当时绝大多数工厂仍然根据经验和习惯来从事管理活动,工厂效率低下,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时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泰罗(Taylor,F.W.,1911)通过自己在工厂中的管理实践和理论探索,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为出发点,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在作业管理方面强调科学的方法,如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的培训工人方法、差别计件方法;在组织管理方面,强调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和例外管理。但在泰罗看来,科学管理的意义并不在于方法的有效性,而是“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对任何具体机构或工厂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此外,科学管理也要求管理部门的人――工长、监工、企业所有人、董事会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管理部门的同事、对他们的工人和所有日常问题的责任上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没有双方的这种全面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就不能存在”。泰罗所讲的“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实际上就是对传统经验管理中人们心理和行为中存在的惰性的克服。“从本质上讲,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将小农意识、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社会化大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没有这次革命,就不可能真正地进入现代文明社会”[4]。

古典管理理论的另外两位重要代表人物法约尔(Fayol,H.,1916)和韦伯(Weber,M.,1920)对克服经验管理的惰性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法约尔不仅指出了管理的普遍性、企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经营和管理)的区别、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和管理的14条原则等管理思想,而且还通过对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积极宣传来推动管理的普及。韦伯则针对当时德国社会管理混乱的现象,认为必须打破封建传统管理模式,为此勾画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务和职能,而不是通过传统的世袭地位来管理,要使行政组织发挥作用,管理应以知识为依据进行控制,管理者应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应根据客观事实而不是凭主观意志来领导。虽然韦伯的理论在当时的实践中并未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指出了传统经验管理存在的惰性,并为以后大型行政组织的管理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对人的关注: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

古典管理理论克服了传统经验管理的惰性,促进了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高素质的员工在组织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脑力劳动逐渐取代体力劳动者而成为组织赖以存续的主导力量。在这种变化了的环境下,企业遵循科学管理理论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活动,但组织的效率日益低下,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理论已经束缚了人们的观念。为了使人们从古典管理理论的束缚下摆脱出来,行为科学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最终改变了管理者对人性的传统观念,通过对人的重视提高了组织的效率。

人际关系学派创始人梅奥(Mayo,G.E.,1933)在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中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在决定工人工作效率的因素中,工人为团体所接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较之奖励性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梅奥由此得出结论: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衡量领导能力的标准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梅奥的理论被证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改变了人们对组织中的“人”的认识,以至于“充分重视人的作用”成为后来的行为科学研究的主题。在人际关系学派的影响下,大批学者加入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行列中来,并最终促成了行为科学的产生。在行为科学理论中,有关决定人的行为的因素的理论研究:如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展次序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双因素理论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期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的高低和期望值的大小,即“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等。有关人性观念与管理方式的研究:如麦格雷戈通过对决定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的有关人性的研究提出了X―Y理论;有关领导方式的研究:如“双中心理论”、四种领导方式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和领导行为连续流理论等。行为科学理论通过对人性以及人员领导与激励的研究,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也揭示了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管理误区,最终使管理理论和实践实现了以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四、对组织管理的重新认识: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理论研究开始进入孔茨(Kootz,H.,1961)所讲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时代。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丛林”理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新的环境下对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管理过程学派对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在新的环境下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整理和重新解读,尤其是综合了新的研究成果对管理各项职能的特点、基本结构、过程、技术、方法及优缺点,实施职能的障碍以及如何排除这些障碍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管理科学理论认为管理研究的目的就是将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该理论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新时期的继续和发展,强调提高效率的途径不仅仅是进行“时间―动作研究”,还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先进的工具和科学方法来获得“生产的物质过程”更高的效率。组织行为学从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等层面对组织行为的深入研究则为管理者不断改变对“人”的认识提供了理论指导,该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在当时的最高体现。另一类是以系统论等为指导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巴纳德(Barnard,C.,1938)的社会系统理论将社会学的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了社会协作理论。该理论虽然产生于系统论诞生之前,但巴纳德将组织看作是由“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三要素构成的协作系统的研究无疑为管理者对组织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组织整体,这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是对组织管理理念的提升。在系统论产生以后,系统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改变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受系统论影响较大的管理理论有系统管理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西蒙的决策理论等。在这些理论中,决策理论所取得的成绩不容忽视。决策理论在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等当时最新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们对决策的认识,实现了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其“有限理性”假设也改变了人们长期坚持的“理性人”观念,认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的限制,只能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作为决策的评价标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经验学派和权变学派的理论。这两个理论虽然没有对管理理论发展做出直接的和有突破性的贡献,但对于克服组织惰性,尤其是使管理者摆脱管理观念的局限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验学派认为“管理学研究管理的经验”,管理的定义是努力把一个人群或团体朝着某个共同的目标引导、领导和控制,其任务就是取得经济成果、使企业具有生产性、工作人员有成就以及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问题。权变理论的研究则使人们认识到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理论,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在不同的情境下对管理理论的灵活应用。这些观念对于管理者改变对某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模式的迷恋、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开放的系统与组织的学习:当代管理理论的研究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而日本经济的崛起,也引起了美欧等国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的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新的科学技术面前已显得过时,而被西方企业长期忽略的相对稳定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环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开始充满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管理“丛林”中的理论因过于强调企业内部效率提高、忽略环境迅速变化的研究而使该理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历史地提出了问题必然历史地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新的管理理论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产生和蔓延,这些理论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了人们的管理观念,推动着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在组织管理领域,受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组织文化理论兴起,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的培养一度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研究的重心。此后,跨文化管理、学习型组织、危机管理、流程再造和虚拟企业等理论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圣吉(Senge,P.,1990)在《第五项修炼》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念[5],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不仅要求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不断超越自我,而且要求企业组织也要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超越。他指出,企业要成为学习型组织,需要有五个方面的修炼:系统性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进行团体学习。迈克・库珀(Cope,M.)在《创造卓越――公司学习的过程》一书中提出了“三重学习模式”理论[6],他认为组织学习通常有两种类型:适应型学习(直接解决突发问题的短期效应为目的)和生产型学习模式(又称“双重学习模式”,它不是从问题的表面入手,而是挖掘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如何去学习”的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在组织内产生学习和知识积累的扩散效应)。库珀指出,如果组织成员有相互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愿望,那么许多陈旧的观念就会被抛弃,于是他认为组织学习还有第三种类型,即“三重学习模式”,强调组织必须对其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社会准则及行为方式进行变革。哈默和钱皮(Hammer,M.& Champy,J.,1993)在《改革公司》中提出的流程再造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组织的固有观念[7]。他们认为在今天这种动荡的年代,企业要发展必须“放弃两百年来普遍接受的(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有关工业管理的知识”,进行“企业改革”,也就是要“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在企业再造思想的基础上,钱皮(1996)在《企业X再造》一书中又提出X再造思想[8],要求企业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突破企业间的高墙,将流程整合与创新延伸到其他企业、客户、供应商甚至是竞争对手那里,重新规划跨越组织界限的业务流程,以实现营运业绩的突破性提升。

在战略管理领域,钱德勒、安索夫、安德鲁斯、波特等人的战略思想彻底将企业组织的重心转移到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上来。他们都要求企业经营应突破对当前的变化与问题作出反应的策略性思考方式,而根据内部环境和外部经营要素相结合的原则,树立起长远的、全局性的目标。但过于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使得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一些醉心于竞争优势的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并未获得预期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战略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了企业内部,企业资源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应运而生。资源理论关注企业资源、持久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在假定资源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的、企业是异质的和资源有限流动性的前提下,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特殊集合体,那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资源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并能够与外部环境匹配得当的企业会具有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市场不完全和资源有限流动而具有持久性。以普拉哈拉达和哈梅尔(Prahalad,C.K. & Hamel,G.,1990)为代表的核心能力理论[9]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从表面上看,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的规则资源,但它们只是载体性质的构成要素,蕴藏在这些要素之后的能力才是企业存活与发展的根本。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种累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但企业资源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重心都在企业内部,对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的分析有些单一,以致不能解释为什么企业在拥有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同时,在非连续变化的环境下,战略资源丧失了效用、核心能力囿于“核心刚性”而丧失竞争优势。几乎与企业资源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同时,动态能力理论、战略联盟理论、嵌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纷纷形成,这些理论为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开拓了思路。

在营销管理领域,科特勒和麦肯西的市场营销思想使企业关注的焦点由完善内部管理转变到谋求组织的生存。该理论认为企业在关注内部行为与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市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通过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明确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行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服务营销至绿色营销、关系营销,再到社会营销和未来营销观念,这些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指导企业的实践,与此相对应,“4P(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4C(顾客、成本、便利和沟通)”、“4V(差异化、功能化、附加价值和共鸣)”等营销模式顺次出场并引导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在生产管理领域,在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基础上,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6西格玛管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大规模定制、界面管理、标杆管理、清洁生产等管理理念和方法纷纷出现。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心理契约、EVA法、平衡计分法、职业生涯计划、团队管理、员工持股计划、实物期权和股票期权计划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受到了重视。

当代管理理论代表了管理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无论对组织内部效率的提高,还是对组织与环境的互动的研究,当代管理理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从中还可以发现,在当代管理理论中,几乎所有理论在各自理论体系的建构中都有统一管理理论研究范式,试图用新的范式结束管理理论学派林立的现状。虽然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并没有实现其初衷,但客观上却突破了人们对组织管理研究的固有认识,使组织管理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发展。但在当代管理理论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几乎所有理论最后都把研究的焦点聚集到知识与组织的学习能力上来。知识的积累、共享与交流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视,使人们认识到,不断打破已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重新认识眼前的一切成为管理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Hannan,M. & Freeman,J.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82(5):929-964.

[2]Hodgkinson,G.P. Cognitive inertia in a turbulent market: the case of UK residential estate agents,Manage Study,1997(6): 921-945.

[3]Sull,D.N. Why good companies go ba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4),42-52.

[4]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美】彼得・圣吉.第五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英】迈克・库珀.创造卓越――公司学习的过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7]【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改革公司――企业革命宣言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第5篇: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药物和针刺;大鼠行为学;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335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330-02

行为医学,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研究人的行为的医学。具体地说,是研究与动物或者人的行为有关的一切知识和技术,从行为入手,来揭示生物的生命活动、健康与疾病的本质、规律,探索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行为科学技术和方法。有关行为医学的研究已经被广泛开展,本文仅对近一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使用药物和针刺等外加刺激来研究其对大鼠一系列行为学治标产生影响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总结,并对其给予初步的分析。对药物和针刺等外加刺激对于行为学研究的前景作以展望。

1.药物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张红岩等[1]使用雌激素作为外加刺激,观察雌激素对于偏头痛模型大鼠发病时其行为学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能减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5-羟色胺阳性神经元的激活,减轻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张俊慧[2,3]应用复方消疲悦意饮作为刺激,观察了其对实验性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显示造模组造模后大鼠水平及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减少,力竭游泳时间缩短,鼠尾悬挂不动时间延长(P

行为学的变化与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密不可分。各个系统的机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的同时,行为学也会发生变化。各种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的同时,对行为学治标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反过来,正常的行为学体系,也就为机体的正常生理学稳态提供了基本保证。如果机体行为学发生变化,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很难保持在良好状态。这就为今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2.针刺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针刺,作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数千年来一直呗广泛使用,对于各个领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起到了不俗的效果。最新研究表明针刺在行为学研究领域也有良好的疗效。

朱书秀[6]采用Meyne核注射微量A131-40制备动物模型,选取百会、太溪、足三里电针治疗,以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区IL一1p、TNF-Ot的表达。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IL一113、TNF-Ot的影响,探讨了电针治疗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模型组海马区IL一1p、TNF-Ot的量增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经电针治疗后,IL一113、TNF-Ot的量较模型组减少,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电针可显著改变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IL一113、TNF-Ot的含量。罗文舒[7]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分别测定大鼠糖水消耗量以及行为学的改变。借以观察针刺督脉的基础上加用足太阳经穴对抑郁症大鼠的疗效,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治疗组的糖水消耗量增加,行为学评分升高。说明针刺督咏和足太阳经可以改变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李丽萍[8]采用针刺百会、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造模21天后各组大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均较正常组明显减少,体重增加减慢,糖水消耗量降低;而针刺治疗组与阿米替林组均可显著增加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使体重增加,糖水消耗量增加,改善大鼠的抑郁状态,各治疗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针刺可以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倪丽伟[9,10]使用Cnstina Tassore报道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针刺或药物处理,采用时间分段计数法观察造模后大鼠的行为症状变化。结果显示针刺和尤舒均能显著改善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且疗效相似。说明针刺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

以上报道可以看出,针刺穴位可以对很多疾病起到改善作用。针刺通过调节机体的功能,能够同时改善机体行为学的变化,进而进一步缓解机体功能。针刺作为一种损伤小、副作用小的方法,避免了由于长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可以作为今后行为学治疗的重要方法。

3.研究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而行为学正式研究这一领域的学科,我们通过药物、针刺,以及其他各种疗法的根本目的也就是改善机体的功能,说到底就是改善行为学。所以,对于行为学的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启了大门,今后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拓新方法,拓展新领域。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被报道,更好的为人类真正意义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红岩.雌激素对于偏头痛大鼠行为学改变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5-HT表达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J],2008,34(1):131-134.

[2] 张俊慧,胡兵,沈思钰.复方消疲悦意饮对实验性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8):817-819.

[3] 刘雨桃,石远凯,孙燕.慢性疲劳综合征[J].癌症进展,2007,5(2):209-214.

[4] 刘学,李瑞香.凝血酶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和行为学变化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8,(22)4:405-407.

[5] 李满生.寿聪胶囊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过氧化氢酶,单氨氧化酶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2008,(15)10:34-35.

[6] 朱书秀.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IL一1p、TNF-OL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4:55-57.

[7] 罗文舒.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导报,2008,(14)6:1-3.

[8] 李丽萍.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6:50-52.

第6篇: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红色是节日的颜色,它不同寻常。面对一大片红色的灯光,你会心跳加速, 皮肤的导电性增强――因为出汗,甚至脑电波也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大概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红灯区”,而没有“蓝灯区”、“绿灯区”的原因。对于某些小脑偏瘫的人,红色灯光更有着特殊的影响力,他们无法忍受红光,红光会引起他们的行动障碍,甚至还会中断他们的思维活动。

红色是最“顽固”的颜色,如果大脑视觉皮层中的色觉区域被损坏,那么在你的世界里,红色是最后才消失的颜色,而当色觉开始恢复时,它却是第一个出现的颜色。

红色是“最重”的颜色,语言学分析认为红色可以被描述为“沉重”、“有力”、“主动”、“火热”;在世界上有30 种语言里“红”一个表示颜色的词(除了“黑”和“白”);而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是让他们随机说出一个颜色,他们往往说“红”。

这些都是英国心理学家汉弗莱归纳出来的观察结果。红色为什么这么特殊?现在流行的观点是,我们对红色的特殊感觉是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的,因为鲜艳的红色在自然界有着各种不同的意味,人类很早就养成了对这种颜色的敏感性。

浪漫的陷阱?

西方文化里,红色经常使人联想到爱情和。情人节的玫瑰和红心标志、红灯区的霓虹招牌,类似例子比比皆是。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艾里奥特教授和他的同事近来发表了一项研究,认为红色有助于增加女性对男性的吸引力。研究者让男性看一个女性的照片,照片分别添加了不同颜色的边框,或者照片中的女性穿着不同颜色的T 恤。然后男性们会被问及一些问题,如“你认为这位女性有多漂亮”,或者“如果你钱包有100 美元,要和这位女性去约会,你愿意花掉多少”等等。结果发现,参与实验的男性普遍认为带红色边框照片上的或穿着红色T恤的女性更有吸引力,在舞会上更愿意邀请她,或者在约会中愿意为她花更多的钱等等。而这种效应在女性对女性的评价中就不会出现。

其实对于红色的此类功用,人们很早就有所察觉。在古埃及,女性就已经在使用红色唇膏和胭脂。一些原始宗教仪式上,人们也会将赭红色涂在女性的脸上和身上作为多产的象征。在民间故事和神话里,也有很多将红色与爱情、欲望相联系的例子。这样看来,红色的性象征意味似乎是容易理解的。而研究者进一步指出,这种象征作用可能有其生物学基础。

放弃人类中心?

用生物学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会让人们难以接受,所以颇费周折。

20 世纪60 年代末,一本称为《裸猿》的著作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英国学者D• 莫里斯试图用动物研究的理论框架对人类社会行为及其演化进行解释,一时引发广泛争议。与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之初类似,“文明世界”的绅士淑女们既然不愿接受自己与黑猩猩、猕猴共享同一祖先的事实,此时谁又甘于将自己视为一只“没有毛的猿”而与“有毛的猿”为伍呢?尤其书中对人类的描述和解释受到严厉的批判。差不多10年之后,另一名学者E• 威尔逊创立了一门称为社会生物学的学科,在用生物学、遗传学理论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演化时遇到了相似的困境。相关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并在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出现。

是否可以用同一标准对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进行研究和解释?这是问题的关键。其实比较心理学家比奇在1960 年就明确指出:“须将人类从比较行为科学之中心位置移开⋯⋯才得见其在自然的位置。” 而这种移动在实践中又是何其复杂,何其困难!这也正是艾里奥特教授等人在解释红色对男性吸引力之生物学基础时表现得小心翼翼的原因所在。

红惑的生物学解释

在艾里奥特教授等人看来,除去人类社会的惯例,红色的性意味可能有另一方面来源,即我们与那些灵长类近亲所共享着某些生理基础。有研究表明,许多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雌性在排卵期附近,由于雌性激素使皮下血流增加,其、胸面部就会呈现出红色,这会使雄性受到吸引与之,而达成传宗接代的目的。可见红色可以充当一种性信号,在演化上是有利于种群延续的。

然而红色的呈现只在一些物种比较明显,如狒狒、黑猩猩、猕猴等,在另一些物种则不很明显,如长臂猿、大猩猩等,当然也包括人类。而即便如此,人类女性在排卵期也会出现皮下血流增加、体温升高的现象,且更容易性唤起,性兴奋时产生的潮红也更多等等。总而言之,排卵期女性会展现更多红色。从这个角度看,红色对男性的吸引力就不足为奇了。

而男性的红色是否也对女性存在吸引力呢?也许同样是的。在很多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红色确实象征着雄性的支配地位;且研究表明,人类女性也认为占有支配地位的男性更有吸引力。艾里奥特等人声称在这方面已获得初步证据。

美味还是毒物?

让我们稍微转换一下思考的角度――因为红色不仅与性吸引相关,还与食物有关。很多食物是红色的,比如成熟的浆果、新鲜的番茄。不过要警惕!因为同样的红色也可能出现在毒蘑菇上⋯⋯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一项研究对比了两性间的颜色偏好,发现女性更偏爱红紫色,而男性更偏爱黄绿色。这可以用一个叫做“猎人-采集者”的理论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人类演化过程中,男性主要负责狩猎而女性负责采集,正是这种分工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今天的两性角色。由此,男性必须面对黄绿色的森林和草原,女性则要在枝叶间寻找红紫色的浆果,于是今日的不同颜色偏好便可以理解了。而更复杂的实际情况可能是,女性还需要从各种红色食物中分辨出哪些是美味,哪些是毒物。

优势还是劣势?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在拳击等4 个对抗性项目的21 场比赛中,有16 场是红方选手胜。2004 年欧洲足球冠军杯联赛,5 支红衣球队比对阵的蓝衣或白衣球队打入更多进球,也更多取胜。赛车场上长胜的舒马赫、鼎盛时期的网球天王费德勒等等,都是身着红衫。英国达拉谟大学的研究者早已发现红色这种神奇的优势效应。其实在鱼类、鸟类和一些非人灵长类中,红色的优势效应也是常见的。而在体育比赛中,这种效应被解释为一种社会文化暗示,红色通常被认为与“竞争”、“主动”等相关。

不过红色也有引起劣势的情况。在艾里奥特教授及其同事2007 年发表的研究中,红色可以使人们在IQ 测验及课程考试中发挥变差,或者面临挑战,倾向于选择较容易的问题而回避失败。也就是说,类似经验中的红色会干扰一些任务的执行,这与作为交通灯的红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令人费解的红色

法国三色旗的红象征博爱,意大利国旗上的红象征仁慈,西班牙国旗的红和黄则象征“血与金”。可见在不同文化中,红色有不同的含义。很多文化都把红色与好运相联系,我们的文化也不例外。

第7篇: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1、施工现场管理的含义

现场一般指作业场所,施工现场就是直接建造建设工程的地点和为建设工程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有现场就必然有现场管理。所谓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

2、施工现场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2.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2.1.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

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工人直接从事施工活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场所,它是生产力的载体。企业的生产目的――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建筑产品必须通过施工建造起来。亦即企业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在施工现场优化组合后才能转换为生产力。

2.1.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飞速发展,高层、大跨、精密、复杂的建筑物愈来愈多,实践证明,建筑企业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必须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因此,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施工现场管理只有按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才能保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符合现化化大生产的要求。

2.1.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而满足市场和用户需要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现场造出来的,就要靠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可以说,施工现场管理是市场经营的延伸或者说是市场经营的后盾。只有狠抓现场管理,搞好“窗口”建设,才能保住市场。

2.1.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实现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需要

施工现场管理与企业管理是管理的两个层次,前者是局部,后者是整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优化各项专业管理,并使其在现场相互协调配合和贯彻落实。努力改善施工现场面貌,搞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管理,企业管理整体优化才得以真正的体现。

2.2施工现场管理的任务

有人将施工现场管理仅仅理解为现场材料合理堆放,搞好环境卫生,组织文明生产,这是很不全面的。施工现场管理任务主要是合理地组织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并优化配置,使之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生产系统。并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优质、低耗、高效、安全和文明生产的目的。具体的任务是: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建筑产品。全面完成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包括产量、产值、质量、工期、资金、成本、利润和安全等技术经济指标。

(2)按施工客观规律组织生产,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展技术革新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消除施工现场的浪费现象,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

(3)优化劳动组织,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不断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思想和技术业务素质。

2.3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

由施工现场管理任务可知,施工现场管理是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它不仅包括现场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而且包括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施工现场的落实和贯彻。如果从构成现场的点、线、面的管理内容来看,可以概括为工序管理、物流管理和环境管理。

3、施工现场管理的特点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除了要研究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外,还应考虑施工现场管理本身的一些特点。只有掌握施工现场特点,才能充分理解施工现场管理的含义,并为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3.1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基础性

施工现场管理属于建筑企业的最基本管理工作,离不开标准、定额、计量、信息、原始记录、规章制度和教育等工作,而这些都是企业的基础工作。因此,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否健全,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和健全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3.2施工现场管理具有系统性

施工现场管理是直接从事建筑产品生产的管理活动,必须以生产合格的建筑产品为目标。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是围绕建筑企业生产目标系统的活动。而且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各项专业管理也各成系统,但在施工现场这一子系统中必须协调配合,服从施工现场管理整体性的要求。

3.3施工现场管理具有群众性

施工现场上的所有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上的人去完成的。必须依靠现场所有的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管理,按照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和规定,使每一个岗位的人员实行

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并实现岗位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培养广大职工社会大生产的习惯和参与的能力,不断提高职工素质是当前施工现场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3.4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开放性

从系统的观点来分析,施现场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系统内部的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经常需要进行物质与信息反馈,以保证生产有秩序地不断进行。而且如果施工影响现场周围地区的单位和居民,还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事先向受影响的单位和居民通告。

3.5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动态性

动态性是系统的重要特征。施工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是在投入与产出转换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建筑施工过程一般分为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和装饰施工阶段,每一阶段的施工内容和特点不同。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内容必然要随施工阶段的不同有所变化。

4、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4.1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要树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只抓施工形象进度,片面地强调提高生产效率而不顾质量和成本的单纯生产观点。在施工过程中,处处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这是提高经济效益最直接的方法。一般来说,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是一致的,狠抓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已为很多先进企业的经验所证实。

4.2科学性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按科学规律办事,也就是说,施工现场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模式、工作方法和手段都应该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讲究科学管理。是否充分调动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涉及现代化管理理论和方法:工业工程、目标管理、网络计划技术、价值工程、库存论和行为科学等。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必须强调科学化的原则。

4.3规范化原则

规范化、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现场施工是由许多人共同进行的协作劳动,有时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有利于提高现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4.4服务性原则

现场管理的服务性原则是指企业管理的领导机构,各职能科室要为施工现场服务,亦即企业要把管理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施工现场方面来。到现场去;了解现场情况,为施工现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些企业为了促进职能科室为施工现场服务,提出要由施工现场从现场管理的角度来考核和评价科室工作水平,无疑是一种保证能贯彻服务原则的好办法。

5、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

5.1优化现场管理的科学方法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一些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都能适用于施工现场管理,例如,泰罗制、目标管理、价值工程、库存论、ABC管理法、全面质量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责任制以及行为科学等。这些理论和方法不仅对于整个企业和各项专业管理可以用,对施工现场管理也可以用,差别仅是应用的层次与范围不同而已。

5.2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注意事项

(1)提高对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认识。施工现场管理能否搞好,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对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的认识。企业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增强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施工现场和提高现场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企业管理上水平,亦即用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企业管理的高水平。

第8篇: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摘要:21世纪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决定国家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与科学技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时期管理科学新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

传统的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管理所处的环境不变或变化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实环境不仅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难以预测。进人新时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信息技术及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有限干预,迫使管理学将发生新的革命。我们既然生长在一个世界飞速变化的时代,就必然要有变化中的管理。没有变化的管理就不会有生命力!

总体而言,新时期管理科学的变革将是深刻而复杂的,其发展趋势必然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人本管理思想将日益兴盛

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目光远大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历来都强调人的重要作用。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是把人作为和土地、资本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认为它们都能创造价值。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则只是把人看作“经济人”,因此,片面强调金钱的刺激作用,强调运用严厉的控制手段来管理工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把企业职工不再仅仅看成一种生产要素,不仅仅看成一种“经济人”,而是看成“社会人”和“文化人”,把他们看成企业的主体。于是就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思想。“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般认为,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则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一是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二是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三是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四是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五是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

从管理发展的轨迹看,管理明显地正在从理性的科学管理—“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人本主义”的“软”管理转变。人本管理的兴起说明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因而在组织中如何更加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发展人、实现人与工作的完美融合,将是未来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主题之一。

二、创新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创新这一名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是指某种新事物的引人或引人某种新思想、新方法、新装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或指创造性、新意。而在组织学中,创新就是指以新思想为指导,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新手段,即把广义的创新概念引人管理领域,成为管理科学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创新型管理。引人创新概念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一般而言,创新型管理不同于传统型管理,它是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及组织内外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必须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各种活动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创新既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实践证明,创新管理既有利于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又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和带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创新必将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开秘密。

三、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化将为大势所趋

管理是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从近代外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都是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二十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行为科学),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则又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管理本身明显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可以说,“软”管理与“硬”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软”管理中则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那么,形成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软”管理与“硬”管理的融合,并以“软”管理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所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四、知识管理的地位将日益凸现

新时期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从传统的对有形资本的管理向对无形资本的管理转移。企业如何开发知识、利用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就成为企业管理所遇到的又一新课题。

对知识管理的理解是多样的。最宽泛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狭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对知识的管理,另一种认为是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并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五、管理信息化将主导现代管理科学的变革

第9篇:行为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课堂氛围 教学 宽容 控制

一、引言

对课堂氛围的研究,国际国内在这方面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就国际的研究来说,有行为视角的课堂氛围研究,人本视角的课堂氛围研究和潜意识视角的课堂氛围研究。行为视角的课堂氛围研究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是行为主义者从行为视角关注课堂氛围的研究,行为主义认为意识是难以触及的,故而将研究对象定义为行为,这是从行为视角进行课堂氛围研究的根本原因,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结构对课堂氛围的影响,群体不是简单个体的总和,个体在群体中会产生不同与单独环境的行为,班级群体的内聚力会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存在的形式;二是语言交往对课堂氛围的影响,即课堂中学生的言语行为对课堂氛围的影响;三是课堂氛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课堂氛围是与个性及其社会心理现象相联系的情感力量和认知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课堂氛围与教师变量、学生变量积极相关,班级群体越感兴趣于解决问题,课堂氛围越好,教秉承的传统教育观念和采用的控制行为越弱势,课堂氛围就越好,班级里传统的东西越少,课堂氛围就越好。人本视角的课堂氛围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方倡导人类潜能和教育人性化而兴起的,认为教师应该成为“促成者”,教学的关键不在知识的传授,而是以良好的心理氛围的形成为准绳,创建有安全感的课堂氛围。潜意识视角的课堂氛围研究旨在创设一种激发潜意识的外部环境,将人的特点、需要、心理活动机制作为课堂氛围创设的科学根据,创造特定的环境进行教学。国内对课堂氛围的研究最初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90年代后将课堂氛围列为一个论题加以探讨,其中涉及到教学领域和课程领域的探讨,认为课堂氛围是一门与正式课程同时影响学生集体的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成长的隐性课程。

二、课堂控制理论

在教学过程,教师对课堂的控制程度和宽容度是重要的因素。有学者认为课堂控制过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课堂控制是对行为的调整和组织,它既包括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理解和控制,也包括学生自己对课堂行为控制的身体力行;二是课堂控制的同时是教师认真检查师生关系中发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问题行为性质的分析理解,调整教师自己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反应方式。第二层含义的控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层含义的控制服务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教师课堂控制实践的双向机制。有学者认为教师的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保证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过程。课堂控制不是对学生行为的简单约束,而是对学生思维路径的导引,是对课堂中流动信息的捕捉、加工与处理。具体来讲,其意义在于限制偏差的双积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还有学者认为课堂控制可分为眼神控制,态势控制,位置控制,问题控制和言语控制。

为了将理论结合实际,也为了看看真正能够创建良好课堂氛围的老师是怎样做的,我选择了观摩范谊老师的一堂课,课程的教学内容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授课正式开始,我的观摩也正式开始。这堂课要讲的是Dynamic Process Models of EFL Learning and Teaching,以下是将范老师的讲课与影响课堂氛围的相关因素这一系列理论相结合进行的分析。

三、与理论相结合的课堂观察分析

课堂氛围的宽容度。在课堂观察记录方法表格上,我看到其被分为六个小部分来衡量宽容度高低的标准:学生奖励的应用,惩罚的数量,运用学生的观点,正式规章制度的实施,对学生要求的答复情况,惩罚措施的运用。在范老师的讲解过程中,突然某学生打断其讲话,向他请教双语教学究竟可不可以算是一种正规的教学模式时,范老师并未表现出被打断话题的恼怒,并未责备该学生的行为或呵斥其认真听讲,而是适应学生的需要,和颜悦色地表示将正在进行的话题结束时,对全班讲解该问题。在前一话题结束后,范老师果然履行了承诺。在范老师的讲解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时时有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且范老师也常常在讲解到某一点时,先不做出解释,而是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再同学们表达观点时,范老师一直保持微笑倾听的状态,即使在同学的回答片面或不妥的情况下,范老师也对其中好的,新奇的想法表示鼓励和赞赏,巧妙地将其中不恰当的进行纠正,譬如在讲解到teacher qualifications时,范老师首先向提问了几个同学,询问其对该概念的见解和看法,在此过程中允许没被自己点到的同学自由发言,并对所有的回答都表示了赞许和鼓励,同时提出意见,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勇气和信心,再诱导学生走向对这一概念的权威、恰当的解释。总之,范老师的授课行为符合高宽容度中的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表扬或给予鼓励,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认可学生的观点,教师适应学生的需要,点头示意或利用其他表情表示赞许,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获得正确答案,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仍鼓励,教师与学生达到观点上的一致与情感上的共鸣,是高宽容度的教师行为。

课堂氛围的控制程度。在课堂观察记录的表格上,课堂控制情况也被分为六小点进行衡量:学生自发反应,教师的讲解,学生拭越雷池的行为,教学目的定位,学生发起的反应,教师的权威。在授课过程中,范老师注意到学生似乎对双语教学这一流行教学名词感兴趣,就花时间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尽管这不属于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范老师在讲解该问题时并未枯燥地讲解教育界的观点,而是结合国内双语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在新加坡教书时的所见所闻生动有趣地阐释了这一现象。在接下来的授课中,范老师有意安排了一场课堂讨论,即对“教学”这一概念的看法,究竟什么是“教学”,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范老师没有评论同学们谁的观点正确或谁的观点错误,而是允许同学们自由发挥。不仅如此,他自己也站在学生的高度与同学们进行了平等的交流和讨论。这个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结束时同学们仍意犹未尽,范老师自己也高兴地说,“没想到讨论这么热烈,把全班都调动起来啦”。在课程结束时,范老师为学生提供10个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总之,范老师的授课行为符合低程度控制中的教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对于课程内容教师允许学生自己做出自己的分析选择,对于学生自己怕工作,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活动并使之成为学生关注的中心,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检验自己的观点,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范老师的授课属于低程度控制。

四、结语

通过这次课堂观察,我认识到课堂氛围的宽容度与控制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整体氛围和教学效果,影响到教师能不能刺激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会提高学生在课程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生豪.浅谈课堂控制[J].青海教育,2002(1-2).

[2]李定认,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吕立杰.教师课堂控制与教学效率提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

[4]水.现代西方行为科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