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包容性;天人合一;革新性;理性饮食
舌尖上的文化,顾名思义饮食文化也。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个个方面,这根本原因是中西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样的两种的文化背景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不仅是从观念、性质,还是其方式或者对象选择方面,存在的差异都是非常鲜明的。我国的饮食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形成了中餐以食达意、以意传情、追求感官及身心的愉悦。突出色、香、味,是中国传统烹饪艺术的精髓。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民以食为天”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形成了“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结构,追求味美的同时,也不忘记“养生”,中国的地域辽阔,俗语“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熟知每个中国的具体饮食文化,这是很难做到的,在饮食文化也在发展的今天,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要做的仅仅是总体大局出发,谈谈中西饮食文化的背景,饮食方式,饮食对象,饮食观念,饮食传统。通过对比描述,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区别,更好的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一、中西饮食文化背景的介绍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与其他法国、土耳其烹饪组成了世界三大饮食烹饪体系。也是我们中华儿女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中国饮食文化绚丽多彩的内涵文化,“精、美、情”是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概括。“精”从色、香、味讲究文化的表现形式。到选料、烹饪的个个过程不胜繁琐,但就是在其中表达出精品意识的文化内涵,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曾经提出过“食不厌其精”饮食理论;“美”体现了饮食的审美情趣,美不仅要表现的食物的味道上,甚至在形式、颜色、器皿的样式、用餐的环境还有服务人员的装饰上无一不透这美的成分,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刺激与享受,美作为中国饮食内涵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这也是中国饮食能够征服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情”中国文化历来都是以情为纽带,在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是社交活动,也是一门社交文化,以食达意,以意传情,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沟通和交流感情的媒介。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注重“一人为本”在烹饪过程中讲究食物的实用性,营养优先,其实才是“色、香,味”西方饮食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其影响下,饮食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再表达着“休闲快捷、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但是你弊端也是可见一斑,其中的典型代表“美式快餐”,大量高蛋白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导致了美国五分之三的美国人患有肥胖症,这也是现代西方饮食文化需要反思的,其优点也是不可否认的,这种饮食观念也被我国现在的多说都市青年所接受。不仅美国城市,随从可见的是快餐店,饮料、薯条、炸鸡都是西方食谱里最平常的食物,而且美国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正在席卷全球。这与美国快餐文化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其中你能看到浪漫的一面。其中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好像都有饮下午茶的习惯,这也许是在西方的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片刻“平等自由”文化,在中餐中,席位的摆放、餐具的摆放、就餐的方式都收到传统文化的约定成俗的限制,而在西餐中,每个人都资助决定食物的种类、份量、分餐适量,大多场合都是AA制,自助餐中可以充分体现,大家自由平等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卫生隐私”文化,西方用餐习惯在长条桌子上,实行分餐制,各自点菜,各持一份,互不干涉,服务员把餐客点的食物迅速礼貌的端给每个客人。这样的就餐方式,首先是卫生,再者尊重了每个就餐者的爱好。而且减少铺张浪费,尽量把食物量化,这样是西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西饮食文化中的饮食方式
如果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筷子文化与刀叉文化的更加生动形象一些,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从文献可知,中国三千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筷子,筷子的历史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也许外国人看见中国人用两根木棍就餐,肯定会诧异,当国人轻而易举的用筷子完成就餐的过程,他们也不得不佩服这种餐具的种种优越性,进而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筷子特别能体现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性,从筷子的取材及使用上,无一不体现着努力寻求一种平衡的和谐。罗兰·巴特对中国筷子有独特评价,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有一种“母性的温柔”。他说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只是提取食物,转动食物,食物不再是要施以暴力的捕捉对象。”与刀叉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似乎还有一份“和为贵”的意蕴。筷子文化的包容性,对比刀叉文化的对立性,这两种文化没有优劣,筷子文化讲究继承,刀叉文化讲究革新。可见,就是从一个小小的饮食方式上也处处体现文化的差异。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饮食对象上来看,不仅是吃什么,当然也包括谁来吃。我国“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当然是个约数,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果腹的,新鲜营养的菜肴是首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选料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食材。地域条件的差异,在食材的选择上也能得到体现。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就蔬菜类而言,外国可用的食材约100种左右,而中国可用的食材至少600多种,从田间采集的野菜都能制作出美味的佳肴,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就就餐的人来说,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在西方“自由民主”契约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
四、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西方的理性饮食观与中国人的感性饮食观念也是冲突的,从中我们也要看到可以借鉴的地方,西方的饮食料理总是那几个味道,不免让人感觉乏味,可以借鉴中华料理的制作工艺,使西方料理不仅保证营养健康,而且达到色香味美。中国的饮食在追求“味之极至”同时,也要注意营养搭配,提倡健康饮食。
五、中西方饮食传统的差异
饮食传统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中是最明显的,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根植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寒食节)吃简单蔬菜,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喝酒,腊八节喝腊八粥。上面的每个节日不都反映人们祭奠祖先,期盼美好未来的心理,从中反映出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同样浓缩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大国,拿美国为例,独立了200多年,主要信仰基督教,传统节日较少,圣诞节、感恩节等,在20世纪中,西方文明快速发展,中国却饱受战争贫困之苦,可是到21世纪的出去,西方国家饱受经济危机之苦,却惊奇的发现,中国已经位于世界强国之林,经济成就世界瞩目,在面对自然危机时,中国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西方国家强调;通过先进技术战胜自然危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中无处不在。西方文化的革新性,西方的批判的哲学思想,理性饮食,强调平等、自由、健康、营养、卫生,这些理念在西方饮食文化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在上面的一些对比研究中,可以得出,中西饮食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是饮食文化的精髓,一道普普通通的菜肴,也能品味出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就是饮食的魅力所在。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同背景的饮食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品味出万千饮食文化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跨文化 意识 综合运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学生英语学习跨文化意识培养,是准确与熟练掌握异域语言运用技能的有效内在基础。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英语课程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作为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技能和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要素。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挖掘英语表达与文化的内涵,有利于提高其英语学习的激情和潜能。
一、以了解为前提,激发跨文化学习欲望
英语课程鼓励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化前提下,拓宽文化知识视野,积累丰富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异域文化对学生而言,不仅具有新鲜感和诱惑力,更是提高学生理解感悟的有机沟通载体,是英语语言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教学中,依据英语文化特色引导学生多元了解感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母语思维干扰问题,更是拓宽学生知识层次的有效途径。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全方位了解英语文化,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突出认知思维局限。其次,丰富学习资源载体,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络资源、报刊杂志及电子读物等相关资料载体猎取新鲜的文化知识。再者,引导学生能够在了解的基础上,不断探寻文化对语言表达表达运用的推动意义,增强主观学习自觉性。
学生在这样的了解过程中,更能够调动学习的激情和潜能。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一Unit 1 School life的“Reading B 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对东西方中学课程设计、教学特色、校园生活作对比式了解,鼓励学生在广泛搜集基础上,让学生来感悟西方“开放、自由和冒险”的生活化教学理念,以此来探寻与生活习性、价值观念的关联性。通过这样的了解,更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
二、以比较为方法,深化跨文化理解运用
比较是学习理解和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跨文化学了需要学生在了解同时,更需要学生能够予以理解运用。通过比较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感悟,更能够深化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比较学习方法中,不仅需要学生有的包容学习心态,更需要学生有深邃的思维来审视文化,找出文化对表达思维和综合运用的推动作用。首先,培养学生的自觉对比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表达思维、表达规则等方面的差异来探寻区别所在。其次,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引导学生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探寻内在的联系,提升文化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再者,培养学生世界观意识,跨文化是对本地文化的一种冲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学习观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则是有效的学习手段。
多从学生的认知价值体系中来深入探究文化的异同,更利于学生灵活自如地予以运用。例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不妨建议学生从饮食习惯、餐具运用、菜谱搭配等细节中来探寻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学生能够在探寻中,更能够加深对西方饮食文化发展的深入了解,同时,对于西餐的“吃法”更能够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建议学生能够围绕“What do you get from the food in the West and East?”来撰写学习认知体会,以提高运用的灵活性。
三、以发展为动力,提升跨文化学习自信
文化具有传承性。运用发展的意识理念来学习和运用文化,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潜能,增强虚席动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跨文化学习过程中更能够拓宽自身的学习思维感知,积累知识底蕴素养。
走出传统的过于注重语言知识输入误区,注重文化的输入和重视,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涨的激情和信心。教师不妨建议学生多阅读表示异域风情的文化书籍,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多欣赏国外经典大片,体味西方人特有的黑色幽默,品味中西方特有思维差异;多背诵积累谚语俗句,像A cat may look at a king(人人平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更能够唤起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的潜能。
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培养了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很难说出符合场合的句子,从而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
一、风俗习惯的不同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是习语赖以滋生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是出自民俗。 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意义中,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或轻松愉快)的事情”之意。但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食品,一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吃到。而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二、中西称谓差异
学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称谓名称比汉语中少得多,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认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
比如英语中的“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不论父或母的父亲共用一词“grandfather”,而“grandmother”既指奶奶又指外婆,简单又笼统。中文中“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将父或母的双方分得很清楚。
三、习惯表达和观念的不同
1.称呼语
比如曾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说英语的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时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2.感谢和答谢
通常,在家庭成员之间中国人很少用“谢谢”,否则,不但听起来会别扭,而且相互关系上好像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谢谢”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或为对方准备什么等,他们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现在这种习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接受。
3.夸赞及答复
“赞美” 在英语中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You look beautiful.B:Thank you.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
4.个人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关心的问题是年龄、婚姻、收入等,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的。特别是问年龄,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的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5.介绍语
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就会觉得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6.家庭观念的不同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成才;能力培养
文化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文化表达的载体。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各有千秋。了解异域语言运用应该在关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文化的发展以及运用的价值意义。学习一种语言更需要在了解其文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文化的使用规则,使得语言表达更为精准。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往往只在《英美文学》等学科中要求学生了解跨文化,对一些相关语言文化现象缺乏“细水长流”的引导熏陶,使得学生的语言文化存量不足。
一、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缺失现象
我国高等教育在英语中使用的教材多与西方的生活相关,反映了西方风土人情和习俗、生活习惯和道德价值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则认为学生跨文化了解学习是一种内在学习行为,无须过度重视,这样的意识容易产生一些负迁移影响:①注重语法知识运用,忽视文化的变迁发展,使得语言表达“文采丧失”。②学生缺少起码文化礼仪运用知识,像很多大学生对西餐饮食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在对外运用中往往“不知所然”。③缺少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地道性,语言运用停留在中方的思维基础上,产生中式英语。
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缺失原因
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跨文化知识的传输,给学生产生“文化只是语言学习的附属物”误导,让学生不够重视。学生对课程中提及到的相关语言文化知识只是“浅尝辄止”,对文化是浅学死用,造成了语言知识与文化运用相脱节。
三、破解跨文化缺失的策略
(1)多读,了解文化。阅读是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能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更为全面了解英美异域文化。通过阅读理解,能够让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更为深刻。China Daily、21stCentury、China Today等报刊都是学习跨文化的很好读物。学生通过这样深入阅读,不仅能够了解有关文化的历史渊源,还能够在自主阅读和理解记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感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跨文化中,要能够紧扣语言与文化的发展价值来深化阅读学习方法运用。在阅读中,可要求学生将文本中的有关文化现象予以搜集,形成一定的文化知识宝库,积淀文化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找出与此文化相关或者相似的现象,让学生能在举一反三的学习中深化认知感悟。
(2)多观,学用文化。读是学生了解文化,认知文化现象的一种方式。通过观看来深入了解文化,则会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在观看中,能够更好刺激自己的语言学习感官,形成一定的敏锐学习印象,提高学习运用效果。大学生对语言学习更为喜欢直观形象感知,即通过观看和欣赏来了解英美文化,能够让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更为浓厚。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与文化相关的影视片段资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例如,在观看西方人对“Merry Christmas(圣诞节)”有关片段资料基础上,会发现,由于地区差异,美国人生活在北半球,圣诞节时值冬季,给人更多的是“Gray skies and warm fireplace”,而澳大利亚人生活在南半球,则恰恰相反,更多的是“The blue sky and vast beach”。通过这样观看欣赏,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
(3)多思,鉴赏文化。学生在对比学习中的方法运用,更能够让学生有深刻的感知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多思,让学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思维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知。建立在多思和对比学习中进行文化运用,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自觉主动学习行为。例如,What’s the difference food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区别”的学习过程中,可从中国人喜食鸡肉、鱼和海鲜,美国人爱吃牛排等方面予以比较。像在英国,喝茶中“红茶”被翻译成“black tea”,而非“red tea”。这是因为,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故称“红茶”;而英国人则相反,往往注重于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这是这样的差异,会给学生产生一种错觉感知。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多比较学习,以深化理解感知。建立在这样深刻认知基础上的鉴别,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更能够提高语言文化运用的精确度。
如上所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跨文化的运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运用能力,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准确性和地道性,更能够让学生以世界的意识来审视认知外语,提高学习的能动性。从文化的缺失中探析解决策略,是对课程教学的有效深化,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内化生成,满足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晓玲,康光明.大学英语写作中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唐智霞.英语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关键词】中国元素 好莱坞 动画片 应用
现阶段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包括汉字,图画,图案,图形以及很多方面的元素都已经被引入到现代的动画电影当中了,但是具体的应用情况还是值得我们分析和细致探讨的。
一、中国元素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中国元素的内涵。中国元素就是代表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带有中国独有特点的文化传统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点。官方一些,也可以说中国元素是被大多数国民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地域特点与文化,并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产物或风俗习惯。因此中华元素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的严肃和崇高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结晶,也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形式。
(二)中国元素的特点。中国元素具有很多的特点,首先最为主要的就是其多样性,主要表现为题材的广泛和内容的丰富以及形式的多种多样,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中国元素涉及的领域也是非常广泛的。其次就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不可替代的高度。中国元素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高度,也代表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存在形式,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当前中国元素在好莱坞动画片中的应用
(一)以《功夫熊猫》为例分析中国元素的融入。在2008年由好莱坞导演和制作的影视大片,具有浓厚中国风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全球掀起了又一个热潮,获得了较高的口碑好评和相对可观的票房收入。在影片当中,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元素,所以也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中国风的最佳体现。与传统中国风电影不同,在影片中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思想,风俗习惯,悠久历史,思维精神以及最为重要的中国功夫。其实中国功夫也在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独有的坚韧,无畏,永不放弃,敢于拼搏的优秀传统精神,所以在片子当中对于这一内容的阐述也显得比较饱满。其次在片子当中既有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直接描述和展现,也有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与思考,最主要的是利用熊猫,我国的国宝作为影片的主人公,更是恰到好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功夫熊猫》当中的主人公相比较传统影片来说,都是动物,因此在服装和体形方面就要有所考虑,片中选择的大多数都是中国清朝的长袍,而在脚部也体现出清朝官兵绑腿的细节。另外在饮食方面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体现也是相当的重视,例如在片中除了平时展现的米饭之外,也出现了许多的地方菜种。比如:麻婆豆腐、担担面、小笼包等等,都体现出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将美食元素融入其中,一方面体现出中国美食的发展高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后续用美食激励阿宝练功,最终使他功力大增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二)以《花木兰》为例分析中国元素的融入。《花木兰》这部影片是在《功夫熊猫》之前,虽然没有太多过于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对影片的后期剪辑进行完善,但是在其中对于中国元素的融入和尝试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片子当中加入了许多的现代题材,体现出一种相对轻松,幽默的状态和一种相对搞笑的影片氛围。例如木须看的报纸竟然是《北京科技报》,并且在剧中有使用大号的牙刷,还有木兰在军中起床的时候叫醒她的竟然是闹钟。这些现代化的产物与当时的历史虽然不符,但是应用在动画电影当中就画龙点睛的起到了相对幽默的影片推动效果。
另外《花木兰》这部影片的拍摄可以说是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以及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完成的。为了达到相对逼真的氛围和效果,为影片的拍摄更符合历史实际,创作团队耗费了四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研究花木兰生存的年代和时代背景,力求更好的将中国风内容的电影搬上荧屏。例如对于片中的许多背景和场景都力图选择水墨画的效果,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国风,也区别于迪士尼为我们呈现的普通动画片效果。另外在战争画面当中,还可以看到宋代的火药以及当时的中国风格的建筑,都尽可能的回归当时的社会现状,力求科学,准确的还原和呈现当时的情景。
三、当前中国元素融入好莱坞动画片中可借鉴的成功因素
(一)文化的交融于交汇。当今时代是信息科技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因此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交汇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元素注入好莱坞动画片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想让全世界都可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文化的转译,这样就可以将一些相对复杂和原始的内容进行更为直白的处理,在影片当中被呈现出来,体现出我国独有的特点和文化传统,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推进作用。
(二)西方文化价值和思想观念以及的成功传入和接纳。在中西方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冲突的莫过于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我国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当二者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时候,西方的电影大多数都选择了用他们的价值观进行置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花木兰》当中本身应该具备的孝道在西方人眼中就被转换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西方相对开放的思想观念与我国文化传统的融合,可以获得完全不同的影片组合,对影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外国文化的模仿和学习。要想对不同地域的国家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就必须深入的进行考察和摸索。例如好莱坞在进行拍摄的时候,真正的深入到了我国的许多省份进行考察,对于我国的相关历史和文化也进行了资料的大量阅读,同时也参考了中国的许多电影,这才能够形成他们在自身影片拍摄当中的得心应手,从而提升影片的整体水平,为观众呈现更为真实的,更为靠近历史的现代动画作品。
四、结束语
中国元素在好莱坞动画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不是最顶尖的作品,只是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最先体现,在未来我国的文化发展会更加的迅速和完善,在世界电影当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电教媒体以其设备电器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喜爱与重视。本人在教学工作中也感受到了使用电教媒体带来的便捷与实效。现结合新课程标准和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电教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利用电教媒体,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电教为主体的“多媒体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条款化的语言,运用具有审美载体的、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变得新颖、生动、活泼且富有趣味性。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生活中很多成功的英语学习者总是对英语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何等重要。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且好奇心强的思维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中想方设法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以形象、生动、有趣且色彩艳丽的有声画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例如,在讲课时,我利用电脑动画呈现一幅苹果园硕果累累的画面,并配以小鸟清脆的叫声,生动的画面一下了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当时就有学生发出“哇,好棒啊!”的惊叹。接下来我停住画面,对小熊Zoom和小松鼠Zip的出现设置疑问:“他们看见如此多的苹果会干些什么?”由此来激发猜测。然后,我用一组图画来表现故事情节,并用英语配音,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夸张生动的语言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此外,我根据英语儿歌趣味性强的特点,利用录音机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进行身体部位学习时我先放了一遍《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这首儿歌的录音,利用歌曲的美妙旋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而后,边表演边让学生们学唱,最后,利用录音伴奏再让学生表演并进行小组比赛。就这样,整个讲课过程宛如一场歌舞表演,充满了生气。由此,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利用电教媒体,创设英语情景
很多人认为,儿童学英语越早越好,但实际上,这需要具有特定的条件。试想,一个移居美国的中国孩子,接触的是自然的英语情景和英语文化,有足够的机会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往,他会自然而然地用英语思考、学习和运用。而在中国学英语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创设自然的英语环境。
电教媒体的运用,就是创设课堂情景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多媒体电脑集中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体,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与现实生活相接近的情景,使学生很容易进入交际角色。如在学习“I Iike…”句型时,我设计了一个麦当劳餐厅的交际场景并以学生的名字给其中的主要人物命名,这样学生不由自主地就把自己当作创设情景中的人物,思维随着情景而不断地活动,从而很快接受“I Iike…”的意义和用法,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利用电教媒体,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气氛体现教师和学生的民主与平等,改变过去教师在课堂上演“独角戏”的做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并真正做到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呢?为了做好这一点,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以“教师引导”为主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为主,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地学习。
如在学习色彩词汇时,我通过句子“What colour is it?”来引导学生。教学时先以学过的词“red”为例,打出画有红色花朵的投影胶片,问:“What colour is it?”学生回答:“It is red.”然后再将画有紫色铅笔的胶片打出,我自问自答:“What colour is it?” “It is purple.”学生一听自然就明白“ purple”为紫色。接着又打出一张画有紫色橡皮的胶片问:“What colour is it?”学生答:“It is purple.”像这种使学生边看图,边思考,边模仿,边回答问题的词汇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过程也逐渐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四、利用电教媒体,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基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其自身特有的语音规则。今天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像往日那样,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灌输”式教学,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敢说、爱说英语且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基础才是小学英语教师的责任所在。
讲到语音、语调和语感的学习,录音机是最方便有效的电教媒体。例如,我常借助录音媒体,纠正错误发音,让学生在标准的语音环境中学习,打下良好语音基础。在教学音标/æ/、/e/时,学生觉得它们的读音相近,难以区分。除了告诉他们这两个音标的发音特征外,我又充分利用了录音机的优势,让学生反复听读、比较,然后模仿。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它们的区别,我让学生利用空白录音带录下自己的读音与标准音标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从而改正读音错误。通过这种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感的基础,也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和自觉性。
五、利用电教媒体,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电教媒体在这方面就可发挥很好的作用。如录音媒体能提供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以供模仿;录像片和电脑动画能提供最生动真实的视觉画面,这对于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短剧表演是再便捷不过的了。因此,每次电教课外活动的进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增加了用英语交际的机会。
六、利用电教媒体,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教育课程有功能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音基础和基本技能,还应该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中外文化差异沟通的能力和理解尊重不同文化习俗的文化素养,开拓视野,增强民族与世界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要做到这一点,仅凭课本上的一纸图片是不容易做到的。例如:在讲中西方就餐用具时,仅凭课本上呆板、单一的图片,学生们只能进行抽象的理解和凭空的想象,无法真正了解西餐用具的使用方法与西方人的用餐习惯。于是,我从校园网站上下载了一个课件,来讲述一个外国友人去中国朋友家客时,发生在餐桌上的幽默小故事。同学们看完后不仅笑得直捂肚子,也从中了解了中西方迥异的饮食文化。
七、结合教学内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 语言与文化 文化导入 大学英语教学
一、语言与文化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An Essay on Man)一书中指出“人是符号的动物”,阐明了人的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能够通过语言这一符号语音清晰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人的生活离不开语言。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有着60亿人口的地球上,专家估计约有5000―7000种语言存在。其中,作为世界上最成功、最通用的语言英语,全球有四亿人以它为母语,有十五亿人会讲英语,英语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牛津英语字典》的编者罗伯特・布切菲尔德所说:“如果不懂英语的话,世界上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会缺失些东西。”因此,在全亚洲乃至全球的范围内几乎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革命,而在中国,据统计有至少两亿五千万的中国人在学习英语,因为起步较晚,中国政府更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发展国内英语教育,以期赶上其它先进国家水平。
自古以来,语言与文化就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一门语言,就要学习与之相关的文化。前文提到,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思维的载体,那文化是什么?它与语言又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呢?“文化”一词的含义多种多样,前后共有两百种之多。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爱默生对文化的定义如下:“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其中片面概括了文化的意义,但却集中体现了文化所包含的最主要的要素,也就是强调了精神力量的重要性。语言学家认为,文化的要素包括: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语言和符号;规范体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物质产品。从中可以看出:一,文化更广义的定义,正如《辞海》上所说:“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语言即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互相依赖、密不可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授好学生英语这门语言,更要导入与之相关的文化,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使之更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长期以来,学生掌握了很多英语词汇和语法,但在实际与人交往中却是吃力不讨好。究其根源,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注重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但却忽略了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影响交流顺畅进行的文化障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交际人才,针对教材内容,阐明相关文化背景是必要的。因为,了解文化,学好语言,才能方便交际。
2.适度性原则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它们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相应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前提地位显而易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语言为主,文化导入为辅。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要把握好适度性原则。适度性,首先要把握好学生的水平度的差异,才能把握好文化教学的度。“度”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和不可避免的,要科学合理地把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相关性原则
文化教学不能独立于课文之外,要紧扣课文内容导入文化知识。《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课中的“The Battle Against AIDS”一文,讲述了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艾滋病,到最后总结出一套方法来预防艾滋病。在学习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艾滋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等内容,还可以导入艾滋病在中国的现状这一社会问题,从而在学生中起到很好的宣传预防艾滋病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深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常常教师遇到文化冲突,导致误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文化导入尤为重要。
1.词语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就表现在词语的差异性上。在中文里,猫头鹰代表着黑暗、倒霉甚至死亡,但在英文里,猫头鹰却是智慧的代名词,如果说某人很聪明,就用as wise as an owl;还有很多与人类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习语,比如花钱大手大脚,中文中用“挥金如土”,而英文中却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因此,文化背景不同,词语的内涵也不同。
2.习俗
习俗是历史形成的一种文化。英国文学家、语言学家塞・约翰逊说:“长期形成的习俗不是轻易可以破除的;谁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徒劳无益。”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有目的地进行习俗文化的导入。中西方习俗的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名字、打招呼、禁忌、赞美等各个方面。例如,在西方,人名是姓在后名在前,而在中国,是姓在前名在后;打招呼时,西方人用“Hello!”、“How are you?”等用语,如果用中国人习惯性地问:“您吃了吗?”、“您上哪儿去?”与英美国家的人交流就会引起误会,首先,对方会以为你邀请他去吃饭,其次,他会非常不高兴你问他去哪里,因为他觉得你干涉了他的私事;由于文化价值观不同,中西方对待别人赞美的反应也不同,西方人的反应都是:“Thank you!”,“You are so nice!”而中国人,由于自古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与人交际时特别注重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在对待别人的赞美时都会不好意思,所以中国人的反应往往通常是“哪里,哪里”。
当然,中西方文化差异涵盖面很广,包含从家庭观念、到饮食文化、思维方式等各方面,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的双向价值趋向,教师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这些文化差异。
四、文化导入的方式
1.在大学英语精读中导入文化
在上大学英语精读课时,教师应直接就课文所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讲解,其目的是通过启发学生思维,使之理解并充分记忆所学内容。例如,“soccer”一词,在英文字典中是“英式足球”的意思。原来,这是美国人对足球的叫法,而英国则普遍称足球为“football”;可是“football”这个词到了美国就是橄榄球的意思了,英国则称橄榄球为“rugby”。这是一个英美文化差异的案例,通过教师阐述,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的不同。
2.在大学英语听说中导入文化
在上大学英语听说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也就是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设计趣味游戏、情景对话一系列互动环节;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利用道具如幻灯片、电影和计算机等进行英语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语言和文化的魅力。
3.在大学英语泛读中导入文化
大学英语泛读课文是要求学生课外自学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地阅读这些内容,遇到不懂的文化要素,要查阅相关书籍,并形成定期搜集整理的习惯,遵循可变性原则,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渗透其不同的文化内涵。
五、结语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既有语言交际能力又不缺乏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吸收新知识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始终把文化导入贯穿于大学英语的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以期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吴宝惠.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教育与职业,第26期.
[3]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4]高东军.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导入[J].教育与职业,第18期.
【关键词】熟语;翻译;汉语;葡萄牙语;历史;宗教;民俗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熟语则是语言的精髓。它作为一种极具魅力的语言表达方式,除了日常表达之外,更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在过往历史中的文化沉淀。熟语中的文化特性是其不容忽视的部分,它扎根与人民生活,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它或以诙谐幽默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并伴随人民生活变化而不断积累。不同国家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熟语是能够体现文化差异与共性的一种语言。
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沟通的必要手段。中国与葡萄牙在各自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沉淀出富含自己文化特性的熟语。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不同的是,对于熟语翻译而言,就不仅仅局限于对句意、词汇的翻译,而是需要将文化与语言进行融合。只有在了解两门语言文化与语言的同时,才能更好的进行熟语翻译。懂得从文化视角看葡汉熟语,是翻译熟语的先决条件。了解两种语言文化,将一句熟语与其文化相联系,在明白这句熟语所要表达意思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才是正确翻译熟语的方式。
一、“熟语”与“翻译”的定义及理解
《辞海》对于“熟语”的定义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
根据汉语熟语的界定,无法在葡萄牙语中找出具有完全对等定义的熟语概念,但基本可以对等为葡萄牙语中的“Fraseologismo”,其中所指包含“Express?es e frases idiomáticas(idiomatismos)”、“Provérbios”与“Outros(combina??es lexicais com distintos graus de liberdade)”。“Fraseologismo”可以由两个或者多个词汇构成,任何一个词汇的替换、遗漏或增添都由可能对其语义解释产生影响。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翻译”的定义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但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熟语的翻译不是停留在原句的表层意义的翻译,而是需要从熟语来源开始一层层揭示熟语表露出的方方面面,最终选择使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呈现源语言所要表述的意义,同时又可被对象语言的使用者普遍接受。
将以上定义联系起来,可以看出熟语翻译不是仅仅将句子与词汇转述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而是在于如何更好地将原句的意义通过另一种语言方式进行表达的行为,又或者,是将原句中的文化意境体现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行为。
二、“熟语”的来源综述
汉语熟语的主要来源为:历史故事与名人轶闻(身在曹营心在汉、卧薪尝胆)、自然环境与山川物产(瑞雪兆丰年、水滴石穿)、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开天辟地、愚公移山)、(善恶到头终有报)、社会环境与生活经验(人靠衣裳马靠鞍、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葡语熟语的主要来源为:历史典故(vitória de Pirro ou vitória pírrica皮洛士式的胜利、discuss?o bizantina拜占庭式的讨论)与寓言神话(Calcanhar de Aquiles阿基里斯之踵、Espada de D?mocles达摩克利斯之剑)、(Ver para crer眼见为实、sabedoria salom?nica所罗门的智慧)、民俗文化(onde há fumo há fogo无风不起浪、Em terra de cegos quem tem um olho é rei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从以上的来源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汉语熟语还是葡语熟语,其来源无非是历史沉淀、与民俗文化。但与汉语不同的是,葡萄牙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西班牙语有着密不分可分的联系。原始葡萄牙语(9~12世纪)的很多表达使用的是拉丁语。之后出现的古葡萄牙语第一阶段(12~14世纪)被称为葡萄牙语―加利西亚语时期,加利西亚语是西班牙的官方语言之一,与葡萄牙语的书写发音都非常近似,均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古葡萄牙语第二阶段(14~16世纪),形成通用葡萄牙语,在其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各个殖民地上广泛使用。自此之后,通用葡萄牙语与各个殖民地及其附近区域内使用方言相互融合,渐渐发展成为具有各自特点的当代葡萄牙语,基本上当代葡萄牙语可分为欧洲标准葡萄牙语、巴西葡萄牙语及非洲葡萄牙语。
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并非仅与该国家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相关。葡萄牙语的发展进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拉丁语源与希腊语源,书写上可与西班牙语相通,并且与米兰德斯语、加泰罗尼亚语、意大利语、法语及其他罗曼语族的语言存在很多共性。这也就导致了在大量葡萄牙语熟语中并非真正意义上融合的是葡萄牙的文化,而是起源于某些使用这些语言的地区或国家。无论是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还是文化融合,这些因素所产生的联系同样形成了葡萄牙语熟语的一大特点。
三、“来源”分类及熟语举例
(一)历史沉淀(历史典故与寓言神话)
葡萄牙王国建立于1143年,15至16世纪则通过海外扩张迅速崛起,在15世纪末达到了鼎盛时期。与此同时,葡萄牙航海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船队远征,在非洲黄金海岸加纳建立要塞,随后抵达安哥拉海岸,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航行发现好望角,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今莫桑比克等地区)。不久之后抵达印度西海岸,自此开辟了欧洲至亚洲的航线。在16世纪中期,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已覆盖非洲、拉丁美洲(主要为巴西)与亚洲的大片土地,使得葡萄牙帝国达到了巅峰时代,其殖民历史长达近六百年之久。
大航海时代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无论是葡萄牙帝国,还是统一后迅速崛起的、且在海上同样颇具实力的邻国西班牙,相互之间对饮食、艺术、建筑,体育,与语言等文化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航海大发现(Descobrimentos)自那时起成为葡萄牙人引以为豪的历史大事件。文化在历史中沉淀,慢慢渗透到语言中,形成了很多与如此一段历史密不可分的熟语。
葡语熟语ovo de Colombo,直译为哥伦布的鸡蛋(ovo鸡蛋,de的,Colombo哥伦布;现译为“哥伦布竖鸡蛋”)。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在葡萄牙一直遭受冷遇,但西班牙统一后不久,就受到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的召见,并得到西班牙的经济与物质支持。起源故事是在为哥伦布举办的发现新美洲大陆的庆功宴会上,他听到了一些达官贵人攻击性的言论,说只要想到就一样能发现新大陆,这很平常。于是哥伦布提出谁能把鸡蛋竖立起来。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但哥伦布却轻轻地将鸡蛋磕破,稳稳地将它竖立起来。所有人反驳道,这样的话他们也可以做到。哥伦布回答道,毫无疑问你们都可以,但仅仅想到是不够的,除了我之外,并没有任何人去做了这件事。
葡萄牙语对这一熟语的解释是,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容易且明显的解决办法,但实际上先前却没有人真正去做。汉语中在意思上可以类比的熟语有“万事开头难”、“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但都无法完全等同于ovo de Colombo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皮洛士式的胜利(vitória de Pirro ou vitória pírrica)意指代价高昂的胜利,并有极大的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是得不偿失的胜利。起源于公元前280―275期间发生于罗马与古希腊之间的皮洛士战争。拜占庭式的讨论(discuss?o bizantina)指的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讨论,特别是不产生任何实际意义或无人问津的讨论行为。起源于十五世纪发生的土耳其人入侵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时,掠夺焚烧整座城池,妇女并杀害末代帝王君士坦丁十一世・帕里奥洛格斯,而当地的神学家无动于衷还在议会上讨论亚当是否有肚脐,天使究竟是哪一种性别。
从上面简述的三个熟语中可以看出,葡萄牙语除了因航海大时代的历史而产生了不少与海洋航海有关的熟语,还涉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历史事件。
比较而言,汉语熟语也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逐渐沉淀,这些历史事迹多记载于《史记》、《三国志》等著作中,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破釜沉舟”等。其中破釜沉舟在葡萄牙语中因为类似的历史典故也有近似的说法“queimar as naus,queimar os navios ou queimar as caravelas”(queimar烧毁,naus/navios/caravelas均表示船只或帆船),起源于坐落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叙拉古(Siracusa)的暴君Agátocles,在船队抵达非洲海岸后准备对迦太基人发起进攻,在进攻迦太基之前,命令烧毁自己船队的全部船只,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士兵明白没有退可选,只能向前进攻。
寓言神话方面的葡萄牙语熟语多源自古希腊神话,而汉语熟语多来自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Calcanhar de Aquiles阿基里斯之踵意指致命的弱点,起源于希腊神话,阿基里斯是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他的脚跟是唯一的弱点,后因战争中刺中脚后跟而死。Espada de D?mocles达摩克利斯之剑原意是时刻需要警惕的危险,源自古希腊传说中达摩克利斯一直羡慕国王所拥有的权利,受到国王的许可,他在一次宴会上与国王互换身份,达摩克利斯起初非常享受,但当他发现国王命人仅用一根马鬃将利剑悬挂在他头上时,他完全失去了品尝美食与享受权利的兴趣,并表示再也不想得到这样的幸运。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开天辟地用来形容前所未有的事业、愚公移山起源于民间传说,用来告诉人们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以上可以看出,因历史典故、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而产生的熟语,有些可以通过类似的相关事件而寻求基本可以实现意义等效的熟语,而有些已被群众所熟知的典故与传说无需再译。对于涉及到通过历史典故与寓言故事及神话传说而产生的熟语翻译,无论采用哪种翻译方式,都需要在对其所叙述的事件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做出最合适且最容易被认可和接受的成熟翻译。
(二)
中国的佛教道教历史悠久,“不看僧面看佛面”、“五体投地”、“镜花水月”均起源于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历史的佛教文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起源于作为中国本土宗教且有仅两千年历史的道教。而葡萄牙受天主教文化影响较深,“Ver para crer”(ver看,para为了,crer相信),是起源于《新约圣经》,当中讲述使徒Tomé对耶稣的复活表示怀疑,并确定一定要自己去验证并且感觉到,否则什么都不相信,近似于汉语熟语“眼见为实”。“sabedoria salom?nica”直译为所罗门的智慧,所罗门是圣经中的一位人物,也是治理以色列王国长达四十年之久的第三任君主,因其明辨是非且公平公正的特质而被世人熟知,这一熟语所要表达的意义在于有能力公平公正地进行处理的大智慧。
是熟语翻译的难点,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所涉及的文化因素本身上就有很大的区别。从语言层面上来看,词汇与表达方式均存在显著差异;从价值体系方面来看,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影响的各种价值观离不开“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修身养性悟道,而西方宗教多体现出其哲学与逻辑的特性,甚至融入到社会当中成为个人责任感的道德保障。因此,对待方面的熟语,则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懂得变通。直译通常情况下会造成不知所云的尴尬局面,需要在寻求共性的同时,从不同及其所表现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出发,力求被译后的表达能够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更加合理。
(三)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与地理环境、传统习俗、饮食习惯等方面密不可分。中国地大物博,气候环境变化多端,古代以农业为主,涉及气候特点的不少熟语与气候中的二十四节气有关,同时农耕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以“民以食为天”为代表的熟语中。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被誉为母亲河,从而使得熟语中多出现“黄河”,比如“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而葡萄牙语从其起源国家葡萄牙来看,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濒临大西洋,海上资源丰富,渔业则作为其重要产业,因而也就产生了很多与海洋mar与鱼peixe有关的熟语。比如Filho de peixe sabe nadar(直译为鱼的孩子会游泳,与汉语中“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对等),Mar calmo n?o faz bom marinheiro(直译为平静的海洋锻炼不出好的水手,联想到汉语熟语中“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
在民俗文化中,较为突出的是饮食文化的不同。这也就使得对于意义相近的葡汉熟语,表述词汇的选择上可能有所区别。了解饮食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对于寻找对等熟语来说有着重大意义。比如在汉语熟语中多与米、各类蔬菜及农作物有关,比如“粒粒皆辛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米煮成熟饭”、“小葱拌豆腐”,而葡萄牙语中涉及到的食物多为面包p?o和奶酪queijo,“Bocado de mau p?o,nem para ti,nem para o teu c?o”(直译为坏的面包你自己不要吃,也不要给你的狗吃,联想到的汉语熟语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Estar com a faca e o queijo na m?o”(直译为手上有刀和奶酪,意思是有能力或条件来解决某件事,联想到“胸有成竹”)。
对于民俗文化类的熟语,有较大的可能性能够寻找到基本对等的说法,但前提仍然是需要对民俗文化中的共性和差异有所了解,才能较快的在同类熟语中发现合适的表述。
四、结语
不同国家的文化自然不同,但如何在不同文化中寻求语言(特别是能够体现出文化特质的熟语)共性,则需要从文化视角对应来看熟语。历史在语言中的长期沉淀、对语言的影响、以及民俗文化中行行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且逐渐被熟知的成形表述,都是针对寻求不同文化熟语差异与共性的重要方面。只有在熟知这些方面所涉及的有关信息,在了解熟语定义及来源、明确何为“翻译”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熟语的成熟翻译。熟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句的翻译,而是以融合语言与文化为原则,以寻求语言及文化异同为过程的,以实现语言文化成熟转换为宗旨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 景丽华,陈玉春.浅议英汉熟语异同[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1).
[4] 史思琪.从文化背景看中德熟语的差异及翻译实务取向[J].理论观察,2012(2).
[5] 刘耘.英汉习语的来源及其翻译[J].高等函授(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4).
新版教材与原版教材相比,基本上还是图文并茂,仍以功能(Functions)为主线、以话题(Topics)为具体表现形式、以任务(Tasks)为模式组合教学内容。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听、说、读、写四个模块的训练,每个模块都有明确具体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然而,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编写体例等方面都在原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日臻完善。新版教材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寓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即是渗透思想情感教育,体现“以人为本”
的原则。新课标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英语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新教材在各单元语言材料的选择上,都尽量体现思想和情感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例如,第一册Unit1, 围绕Family and home话题,展开关于家的讨论。让学生思考What is a home ? 最终明白,It is a place where kindly affections exist among all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家的温暖,家就是那爱的港湾,每个人都有爱自己家的责任和义务,延伸地讲,人人都有爱自己的祖国这样一个“大家”的责任,增强祖国意识,树立了正确的家庭观、世界观和人生观。Unit2 围绕Friends and friendship 话题,告诉人们交友的标准及怎样与朋友保持友情,接着在Unit4,让学生了解书是我们忠实的、永远的朋友,以书为友会让人终生受益,树立正确的朋友观、人生观。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新课标指出:跨文化不仅应该注重外国文化,还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如果现在我们光讲外国文化,不讲本身文化中的优秀东西,学生就可能知道圣诞比知道春节的情况还多,有点数典忘祖。国际化不是不要我们本族文化,应该坚持我们本族优秀的文化。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现使用的英语教材的《说明》中指出: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我们反对向学生一味灌输目的语文化的做法,重在培养他们对异文化的敏感和宽容,同时,引导他们关注母语文化,帮助他们树立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和使命感。比如,通过学习Unit8 Festivals,学生了解到中西方节日(本单元着重讲述圣诞节与重阳节)的文化差异;Unit10 Good manners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中西方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及外国文化的精华。这样既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又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引导学生提高鉴别能力,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学习 Unit9 Travelling后,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Unit15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Unit16 Success and failure 通过身边的成功人士,如杨利伟、刘翔等,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含义,懂得通向成功之路并不平坦,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极大的付出。在失败面前,Don’t give up,找回自信,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成败观,努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 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要学好英语,培养对英语的兴趣非常重要。
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标指出: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新教材在坚持思想性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了职中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尽量选取了贴近当今学生生活且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兴趣的题材,如家庭、朋友、校园生活、音乐、体育、健美、电影、电视、饮食文化、旅游、环保、成功与失败等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这些材料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发展性、拓展性、科学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语言真实、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新教材还提供了许多真实的情景,使学生能综合地、真实地运用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这样,真正活化或激活了学生的每个个体细胞,使他们能主动地、整体地参与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例如,Unit11围绕Pop music 这一话题,节选了有关青年学生的偶像——Jay Chou(周杰伦)的成名之路及付出的努力,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各个情绪高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从他的成功历程中领悟到人生成长与奋斗的艰辛,进行励志教育。Unit12 Films 呈现许多曾获奥斯卡奖的著名电影名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其中阅读部分介绍了著名的卡通电影Garfield(《加菲猫》),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但如果课堂上教师能恰到好处地组织材料,运用材料,让学生颇有兴趣地学习和实践,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产生间接兴趣,保持有意注意。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习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他们练得最好。
三、 活用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是外语教学的基本原
则之一,也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之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如果“重能力,轻知识”,就会使“能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不排斥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正相反,语言知识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第一要素,是形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
本教材依据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在内容、目标和要求等方面体系完整。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内容和目标相 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充分体现职中学生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学内容以“螺旋式逐步加强”的模式呈现,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这样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英语的信心,提高学英语的能力,从英语学习的成效中获得成就感。
本教材不仅在语言知识的呈现,而且在语言技能练习活动的设计等方面也注意遵循认知规律。每单元从Warming up到 Grammar都设计了从易到难、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做到边学边练、练中得学。各项练习的设计都以方便自主学习、强调基本功、突出实用性为出发点。其中,口语练习及写作紧密结合实际需要,贴近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语法部分把老教材只有几道题的呈现模式,改为讲解细腻、归纳全面、对比鲜明,让人一目了然的讲练结合。例如,第一单元语法部分呈现最简单的简单句的五个基本句型,让学生明白用英语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活学活用句型,造出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第二单元,讲解句子成分的划分,了解句子结构的框架,明白组成句子的各元素的特点及作用。接着两个单元分别讲解词类(n./adj./adv.)用法;(Unit5-Unit8)分别讲解了8种最基本的时态;Unit9讲述被动语态;从Unit10起,讲句子的种类等。而且,所有语法部分的例句大都选自所学单元的典型句子,提高其复现率,更便于学生掌握。
德国教育理论家根慈秋说过:“复习是学习之母”。每单元的Checkpoint(复习要点)归纳出该单元所讲的语法,并列出该单元里的有用词汇,这样再次复现所学要点,既有助于学生对本单元自我评估,又有助于教师上好这一单元的复习课,设计一些问题与练习,让学生操练或进行一次简短的测试,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由此可见,语法知识部分不再是过去的那种单纯传授语法知识,忽视语言技能培养的模式,而是与具有语境的课文教学紧密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和使用英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灵活运用教材,实施分层教学
在课程改革下的中职英语新版教材,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本教材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编写体例上,语言输入部分的“听力”和“阅读”分两个部分,并在难度上有所区别,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著名基础英语教育专家刘道义女士说:“教师是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可以增加、删减、修改或重编自己的校本课程资源。”龚亚夫先生也说过:“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材不能机械,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不一定讲得越难,学生水平就越高,必须要结合实际,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适当地补充和删减,或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
麦克多诺认为,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能利用调查学生的差异所得的结果来设计与学生特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教材观是很重要的,应该根据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者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类,努力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练习、辅导、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实施相应的分层教学模式。比如说,基础不好的就业班,学生的目标是尽早就业,只教每单元的每部分的 Task1所包含的常见的、基础的、实用的内容(包括词汇、句型、功能等);基础好的升学班应进行高层次的要求,可以超越教科书(beyond the textbooks),适当增加《新概念英语》或《学英语》、《英语周报》、《英语双语报》的听说读写版等教学资源,定期组织学习、分析,努力把其培养进入高等学院。
当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时代性,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不能故意把某种教学法的长处扩大,扩大到所有的层次,不同情况的人身上。而要针对自己的学生,灵活运用教材,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突破教学模式,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采取综合的、适当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进一步完善,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的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