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妇产科护理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妇产科护理学》逐渐形成独特的专业[1],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临床实习由于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和一些法规,有时无法全面深入的进入临床教学,这些特点使妇产科临床教学面对诸多困难和矛盾,为了提高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妇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临床教学中采了新的教学方法,用了多种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我院对妇产科护理学临床教学工作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其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与师资 以2010级护理学专业108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18~23岁,为大专和中专程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学制3年,现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已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将这些学生根据年龄、入校成绩及在校成绩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组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一组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新教学方法)。授课老师9人,硕士1人,本科5人,大专3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4人。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2.1.1 教材内容分工 由代教护理老师负责对照组学生进行妇产科学生理解剖、疾病医学知识和护理方面知识的讲解,临床护理操作实践由代教护理老师示范。观察组由医生和代教护理老师集体备课,共同商讨教学中的难点、疑点及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医学知识的教学任务由医生承担;而妊娠期、正常分娩、分娩期护理,妇产科疾病护理等知识的教学任务则由护理人员承担。
1.2.1.2 理论教学模式 对照组护理教师以传统带教模式,即直接带领学生下临床,学习妇产科基本护理操作,遇到什么学什么,无针对性和系统性。观察组每日先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广泛运用直观模型、图像、文字、音响等手段,将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分娩机制,胎产式及胎方位等比较抽象的内容展示讲解后,再进一步深入临床实践,提高学生的效果和兴趣。
1.2.1.3 实习课程的安排 对照组一个月的实习期(约185学时)以护理代教老师带领学生临床护理实践学习为主。观察组实习期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课复习20学时,实习课165学时。对照组由护理老师根据每天的护理工作任务代教示范相关护理操作,完成近185课时。观察组采取每日先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理论知识2学时,余时间再进一步深入临床实习,将观察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与组之间根据实习内容进行循环轮转,上午跟随医生查房、问诊、查体,下午由护理人员进行妇产科疾病护理及技术操作带教。
1.2.2 评价方法 ①考试成绩。两组学生理论考试采取教考分离,学生妇产科学理论考试试卷由科教科从题库抽取。总分100分,≥9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中,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2.2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新方法的评价,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护理代教老师带领学生以临床护理实践为主,遇到什么学什么,无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学习妇产科基本护理操作。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感觉,给老师的教学带来相互重复,知识点不明确的不足。新教学方法经过实践,使医疗护理互相渗透,溶于一体,医生和护理老师相互理解,共同提高。同时通过对医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护理理论的复习,使学生提高了对妇产科护理学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学习兴趣。学生直接跟主管患者的医生查房,医生在查房过程中给学生讲解病情,这样既达到实习目的,又不必请医院另外安排医生专门带教,不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其次,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带教,不必担心患者不配合。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医疗护理知识融合程度的评价高,优良率达88.89%。学生普遍反映此教学模式效果好,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生将理论知识融入临床实践,培养学生护理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也是护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因此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2]。实习活动的安排,不仅影响妇产科护理学的整体教学效果,而且直接影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临床实践工作的质量[3]。妇产科护理学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教学上会面临许多困难,但只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同样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规范、动手能力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对妇产科护理的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完全可行。
参 考 文 献
[1] 蒋丽霞,罗晃,常燕.新世纪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 2002,37(8):606,608.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体会,教学改革
妇产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立的护理及相关理论体系。妇产科护理学研究女性在生命各阶段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及时、准确地对女性的健康问题作出判断,为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1]。因此,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工作中应培养出适合临床护理需要的专业知识过硬、护理技术精湛、临床思维清晰、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笔者从事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工作多年,现将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工作作一回顾。
1.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体会
1.1教师必须强化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
现阶段的临床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扎实掌握相关医学专业知识,还需对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知识都有涉及。与此同时,这些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以敏锐的洞察力捕获学科前沿信息,并时刻关注临床新指南、新技术的应用等,与时俱进地及时整理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基础。
1.2学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必须有充分的前期知识积累。
护理本科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一个学期开展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此时的学生已具备医学基础学科和社会人文学科基础,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相关知识都已大部分掌握。比如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部分,要求学生能对以前学习的解剖学、生理学重新温故知新,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女性的独特解剖生理等方能得心应手。学生在学习产科、妇科的常见病种时,更需运用健康评估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知识要点,因此要求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期间就要一步步稳扎稳打地系统学习。医学知识总是环环相扣,不容半点懈怠。
1.3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环节中占有一定比例。
在大力鼓励开展不同形式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块在目前依旧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课堂教学依旧是教学环节中较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妇产科护理的启蒙者,通过教师认真讲授,学生可以知晓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理论和临床运用规律,明确课程的核心内容,避免在以后的自主性学习中走过多的弯路。
1.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令教学事半功倍。
通过历年教学观察,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感兴趣的。在课堂上,教师借助实物、图像、视频,开展形象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声形并俱的妇产科标本、图像、视频使学生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强化了记忆效果。如观看正常分娩、剖宫产手术等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分娩的经过,提高感性认识,有利于课题教学的开展,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特点,也可以使学习达到直观、生动、灵活的效果,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1.5重视实训教学。
妇产科学是一门对实际动手、动脑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实训教学正是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重要环节,通过有目的的实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模拟真实临床实境中深层次地理解理论知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理论课学习的内容,开设相应的实验和实训项目,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内容包括:产前检查、产程观察、异常产褥的临床表现、产科常见手术配合、妇科常见疾病见习、病例分析等。
1.6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课后及时复习,不断总结消化,强化基础记忆。知识的牢固记忆及掌握,仅靠听课时间是不够的。每次课后必须花费一定时间,结合教材、笔记,课后不断反复强化复习,学会主动归纳,总结要点。妇产科的知识其实非常有意思,和学生自己及其身边的人息息相关,所以,在上课饶有兴趣的基础之上认真巩固复习,一定能收获颇多,从而不断反思,触类旁通,系统掌握。推荐学生做一些配套习题,这样不仅可以对知识点查漏补缺,更有利于系统掌握所学内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带到课堂上和教师及其他同学一起分析讨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1.7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临床指南也在不断更新。由于课时有限,教材内容有限,仅靠课堂时间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知识肯定不能满足以后临床工作及研究需求,因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反思批判精神,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以安全、有效、合理地护理患者为追求。积极参加妇产科实验及创新课题研究,努力培养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的意识,并从中磨砺学习者的科学精神。
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1适度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掌握学习技巧,令事半而功倍。除了总论的内容,各论的体系非常相似,不外乎概述、护理评估,常见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这几个环节,因此,学生在学习各论常见病种的过程中,就按照这个体系记忆掌握。一些学生认为,护生不是医学生,不需要掌握那么多疾病发生发展的经过,发病机制不需要学习,其实不然,只有切实理解发病的原因、机制,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临床表现,才能理解为何要这样治疗护理。因此,虽然教学大纲并未对发病机制有过多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理清思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2积极开展高仿真模拟训练。
实践性教学是妇产科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仿真模拟教学可以解决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与学生人数较多之间的矛盾,可以提供类似临床真实场景给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本校护理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妇产科护理模拟实验区除设有产床、婴儿辐射保暖台、抢救车、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中央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呼吸机、输液泵等常规设备之外,还配有SimMom综合模拟人,以及配套设置了设备控制室、多媒体同步示教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采用SimMom综合模拟人系统的高仿真训练。高仿真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中行之有效,备受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地方。比如每个班级开展模拟教学的课时数偏少,如若在今后的实践课时中多增加高仿真模拟的次数,势必增强教学效果。此外,教师需要设计并积累不同案例,尽可能模仿出真实的复杂的临床环境,同时,努力探索更适宜的教学方案,切实强化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2.3确立更合适的评价体系。
学生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定体系。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2]。其构成包括学情分析、学生作业、各种测验、课堂讨论、实践成绩、PBL评价成绩、病例讨论等,记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终结性评价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妇产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中一门涉及范围广,整体性强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年龄普遍偏小、基础知识薄弱、自律性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课时,如果80分钟的理论课时间,教师一灌到底,学生往往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所授内容无法理解,难记、易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活跃课堂教与学的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始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更高目标。经过几年的教学,认为在授课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病例讨论教学法
病例讨论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案例来说明知识点,或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典型病例分析进行教学。在讲课之前,先列出一个病例进行病例分析并提出问题。如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对该疾病的病人应该怎样进行护理评估?该病人可能存在哪些护理问题?针对这些护理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能明显增强学习效果。如讲解"葡萄胎"这节内容时,就可以先给出一葡萄胎病例:"患者,女,40岁,G2P1。停经60天,阴道不规则出血伴下腹隐痛7天。既往:体健。平时月经规律5-7/30天,量中,痛经(-),工具避孕。1年伴前足月顺产一活女婴。查体:T 37.0℃,P80次/分,Bp140/100mmHg,R 18次/分。下腹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妇科检查:阴道少量陈旧性出血,宫颈光滑,宫颈举痛(-),子宫如孕10周,质地软,双侧附件区(-)。B超:子宫10.4×7.0×5.0cm,肌层回声均,宫腔内充满小的低回声和无回声,未见妊娠囊,双附件区(-)。血常规:Hb:125g/L,WBC:4.5×109/L,PLT:250×109/L。血HCG/β-HCG:380000/359800mIU/mL。予清宫治疗,刮出大量葡萄状组织,送病理。诊断为葡萄胎。"从这个病例中让学生去发现这种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病人主要的护理问题及需要的护理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到病例中寻求答案,让学生从问题入手展开分析、推理、假设与讨论等,进而进行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内容在学生带着问题的学习中一一解开并掌握。通过类似的病例讨论教学法,它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妇产科护理的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还增强了团队意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理解,为对学生的动态考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病例讨论,学生可以把所学各系统的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换,更加符合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要求。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可以应用到有条件创设真实情境的专业,特别是与行业结合紧密的学校和专业,适用于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一个好的情景教学模式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首先是情景内容的准备情况。这一维度可以从情景与职业环境的匹配度、情景案例覆盖知识点的广度、情景中任务难度是否适中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次是情景教学的过程维度。这一维度主要考查教学的过程是否按照预定的情景设计方案进行以及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否到位,有助于学生在工学交替结合的教学中,得到单位的认可及在实习中降低重特大事件发生的概率。再次是情景教学中学生的反馈。这一维度主要考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活跃,是否有较高的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在工学交替时对发生意外情况的反映速度及处置力度。例如我们在讲解"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建立模拟产房,利用高端模拟人,模拟正常分娩的真实情景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能进入工作的场景之中,有实实在在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法
按《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学生进行专科护理操作的训练,在实验室进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科实践技能,以提高教学质量。如目前我们开设了产前检查、待产妇分娩时会阴消毒、新生儿沐浴、妇科检查、外阴擦洗、阴道冲洗等项目的护理操作演练与考核,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在校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为进入医院正式参加工作做好准备,并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总之,选择不同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对以上三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及综合运用。无论选择或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同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参与性及取得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娜.妇产科护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邢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职教论坛,2001
[3] B. Joyce,M. Weil & E. Calhoun. 教学模式( 影印版)[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梁琦. 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典型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吴晓义. "情境- 达标"式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6,(14).
[6]李青. 基于建构主义的情景教学的探讨与认识[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6年5月~2007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共91人作为对照组。2007年5月~2008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共77人作为实验组。两组护生年龄、性别、在校学习时间、生源等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用传统带教模式进入实习,即护生入科后由护士长指定l临床带教老师,护生采取跟班制实习,带教老师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随机带教。出科前进行综合考核(专科理论考核占50%,专科操作抽考占50%)。
1.2.2实验组
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进入实习,即学生人科后,由教学组长统一进行入科介绍、实习要求与考核方法后,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安排临床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老师根据设计好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带教。出科前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平时表现占20%,专科操作技能抽考占30%,专科理论考核占20%,护理病历和健康教育个案占30%);并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意见。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制订:借鉴临床路径的思路,根据实纲要求和我院妇产科特点,以实习时间10周(4周妇科,2周产前,2周产后,2周门诊)为纵轴,以实习护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教学方法为横轴,纵横轴交叉处是本周主要教学内容。
1.2.2.1入科1~2d入科介绍:带教组长带领新人科护士参观并介绍病区环境;主要仪器与设备、各种物品、药品的放置与管理制度;妇检室、人流室物品准备与管理制度;人员分组,职责与分工;疾病收治范围;实习目标、要求,考核内容与方法。
1.2.2.2入科3----5d跟班学习住院病人接待程序,入院评估、人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出院指导;带领护生进行各种治疗备皮、灌肠、导尿、配血、皮试、输液、吸氧等基本护理操作,强调“三查七对”;指导书写护理病历,强调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1.2.2.3第2周利用跟班学习、护理查房、小讲课、个案讨论以及查阅相关资料重点学习子宫肌瘤、妇科肿瘤、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抢救与护理流程;化疗病人的护理流程;药物流产用药指导与观察,孕中引产术的手术配合、产程观察与引产接生;妊娠28周以下保胎病人的健康指导;对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小结。
1.2.2.4第3周利用跟班学习、护理查房、小讲课、个案讨论以及查阅相关资料重点学习尿瘘、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流程;掌握会阴抹洗、阴道灌洗、阴道上药技术;熟悉妇科病人健康教育与沟通技巧;对外阴、阴道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小结;完成l份护理病历和健康教育个案。
1.2.2.5第4周利用跟班学习、护理查房、小讲课、个案讨论以及查阅相关资料,重点学习妇科炎症、月经失调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流程;进行专科理论考核和护理操作技能抽考。
1.2.2.6第5周带教组长介绍并带领参观产前区、产房环境,工作制度,各班职责与工作流程,重点介绍产房消毒隔离技术;跟班学习产妇入院评估、人院宣教等病人处理流程;示教并模拟训练胎心监护,腹部四步触诊法以及肛查技术。
1.2.2.7第6周利用跟班、临床指导、护理查房、小讲课、病例讨论方式学习正常分娩、异常分娩的护理流程,产程观察、产程图的描绘;催产素的应用;产后出血观察与处理;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流程;妊娠合并糖尿病、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流程。
1.2.2.8第7周带教组长介绍并带领参观产后病房环境、规章制度、工作特点;利用小讲课、跟班学习母乳喂养指导;通过调研、跟班、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产褥期妇女的身心护理。
1.2.2.9第8周利用跟班、查房、讨论学习新生儿喂养、沐浴、脐部护理、卡介苗接种与新生儿筛查技术;通过小讲课学习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蓝光治疗的意义、方法。
1.2.2.10第9周带教组长介绍并带领参观妇产科门诊环境,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消毒隔离技术;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10月第25鲞箜!!塑跟班学习分诊技巧。
1.2.2.11第10周跟班学习围产病历书写、产前检查时间、次数,孕期保健指导;示教产科腹部四步触诊和骨盆外测量;跟班学习妇科小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出科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抽考。
2结果
2.1两组护生出科综合考核成绩比较(表1)
从表1可见:经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coxon秩和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出科综合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意见(表2)
从表2可见: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对该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评价较高。
3讨论
3.1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临床路径最早起源于国外的工业质量管理体系,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第一次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健康照顾系统。它是指针对某一疾病而制定的一个有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目的是减少资源浪费和康复延迟,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2|。近年来临床路径逐渐被医院系统推广应用。护理临床教育者也将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引入l|缶床带教和教学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1]。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应用II缶床护理路径教学组的护生与传统对照组的护生出科综合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Z=4.29,P<O.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说明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3.2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以引导临床教学,避免传统教学中随意教学和重复教学现象
我院妇产科分为妇科、产前、产后、门诊4个实习区域,实习时间短,内容相对较多。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规定了在一定教学时间内应该教学的内容和采取的基本教学方法,使临床教学活动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师生双方按照路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活动,避免了传统临床教学中随意教学和重复教学的现象。本调查结果显示有96%的临床带教老师和97%的实习护生认为该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以对临床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1传统妇产科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妇产科学教学大致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小课见习教学以及后期临床实习教学三部分。见习教学在妇产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逐渐同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向临床医师转变的首要阶段。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将课堂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临床实践技能的综合培训也是重要的环节。妇产科学专业的特殊性及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训练的机会很少,临床见习教学内容只能通过妇科教具模型或者观看长篇幅的教学录像方式来传授。人们在集中注意力接受某一种形式的学习材料时,可能只有开始的十几分钟内能够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而随着时间的延长,精神集中的程度会明显下降,无论是幻灯片讲解或者是观看教学视频,都很难避开这种情况,从而可能造成知识传输的效能减弱。实践也证实,通过在教学模具进行技能操作或观看冗长的视频录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观察为主但缺乏具体实践的模式偏废了真正的临床实践教学,导致学生逐渐对妇产科学专业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世界范围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包括多媒体教学、PBL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案例教学等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仍需要不断探索,通过研究和吸收新的见习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以实现培养全面合格医学人才的目标。
2微课提出的的背景及概念
由英国心理教育学家JohnSweller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与个人学习经验、学习资料的内容及表现方式密切相关[2]。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当教学单位内容所包含的形式较为复杂和表现单一时,学生的认知负荷相对较低,典型代表即目前仍处于主流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微课是由美国学者DavidPenrose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现有的教学资源所提出的设想,旨在通过利用当今社会便捷的网络资源及高水平的数码科技,寻求创建一种更合理、简洁并能有效提升时间利用率的一种教学模式[3]。随着互联网开放性教育资源的不断积累和完善,这种方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凸显优势,并且以其短小精炼及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及使用的方便和简洁性赢得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目前,最为主流的概念将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国外不少学者将微课应用于颠倒课堂、电子书包等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中,研究表明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学习的需求[4]。随着信息网络交流的全球化,我国的教育学者对微课教学同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着结合现有的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推广这一教学模式[5-6]。
3微课教学在妇产科学见习课堂使用的优势
从微课的设计理念出发,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微课的使用主要是对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以在短时间内让学习者理解、掌握所讲述的内容。微课在社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成功,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将微课引用于基础理论课如解剖学[7]及临床实践课如影像学[8]、风湿免疫学[9]及护理学[10]的教学过程中,深受师生的青睐。以下结合妇产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微课在见习课堂中使用的优势。①教学知识点独立。微课教学主要围绕独立的重点、难点展开,而妇产科学见习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讲述本专业中一些重点、难点,这一点与微课教学不谋而合。使用微课教学不但可以突出重点、明确教学主题,而且微课中融合有完整、清晰的认知讲解思路,更容易使学生建立对知识点全面、完整的认识和理解。②教学花费时间少,学习效率高。微课在摄制过程中有严格的时限控制,一般的微课视频时间长度都限定在10分钟以内,这样不但可以高效利用学习对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且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显著提高学习效率。③教学方式新颖。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和冗余,将知识点独立分割,并进行精准化的分析和课程摄制,并围绕知识点提供相应的练习,能有效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④微课资源体积小。微课的格式主要为视频格式,包括多种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资源体积小,便于下载、储存。⑤方便观看,有效利用碎片时间。现有的微课课程多支持在线观看和资源下载,学生可以将其下载至现有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可播放视频的数码产品,以便于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复习,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制定学习计划,实现学习时间利用的效率最大化,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
4微课教学在妇产科见习课堂中的应用
迄今为止,微课在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建设与应用在全国尚处于创始期,对于微课的理论研究偏多,实践和应用研究较少。我国医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灌输式教育,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存在很大的欠缺,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却能够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微课教学在妇产科学见习教学中虽然存在诸多优势,如将抽象繁琐的知识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很好运用于临床实践。但微课教学主要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或孤立的知识点而展开的,无法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我国在实施微课教学时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将微课穿插于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途径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共同发挥各自的教学优势。对于妇产科学教学中的重点和抽象、难于理解的环节可采用微课进行讲解,结合卡通动画、微视频形式来进行授课。如我们在讲解人类受孕这一知识点时采用了动画形式,对于卵子与受孕过程的重要环节及部位制作成二维或三维动画,并配以有趣的文字或教师真人讲解,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与教材相关联的知识点的延伸,如异位妊娠,在学生形象认识正常受孕过程及部位的基础上,延伸出异位妊娠的概念,重点讲解异位妊娠的疾病转归和处理原则。对于妇产科学见习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我们采用微视频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演示某个实践操作技能的录像片,在见习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例如,对于第二产程异常的产钳助产处理讲解中,拍摄了真实的术前评估、准备及产钳助产分娩过程,学生观摩后能形象化的掌握难产的诊断及处理,对于产钳手术的选择及手术操作过程有更为直观的认知。微视频可以用在理论课堂中,也可以用在见习教学的课前和课后,即课下,通过微视频的真实场景获得初步感性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印证。对于仍未掌握这一操作技能要领的学生也可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于课下通过网络终端反复观摩微视频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强化。作者通过在妇产科学临床见习小课教学中穿插使用微课发现,微课教学中视频声像的合理紧凑搭配能直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课程时间短,学生的注意力适时高度集中,提高了学习效率,有效启发学生思维。课程结束后进行常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并综合学生对微课教学的评价,证实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而且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的内容易于被理解和接受,能更好训练学生对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诊断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改革和有效补充。
5微课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__非常热爱本职工作,二十多年来,她有过多次可以跳槽、换岗的机会,但最终她选择了留下,选择了她所钟爱的护理事业。工作中,她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善于动脑,以身作则,敢于与工作中不良作风作斗争。对患者,她有爱心,善于与患者沟通,视患者为朋友,时刻以患者的需求为重点,以解决患者问题为己任,以患者满意为终极目标。在管理上,为适应现代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她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大专学历教育,她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41岁的高龄参加全国“工商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并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给年轻的护理人员做出了表率,在她的影响及带领下,海南妇产科医院各护理部门自觉学习蔚然成风,大专学历者已占全院护理人员的27.86%.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她策划并组织实施了护理人员“天使之手”、“操作能手”活动,在医院掀起了争做“天使之手”、“操作能手”的热潮,大家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沟通技巧,以高品质的护理质量服务于患者,在温暧的天使之手抚慰下,患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当外界还在争论医患关系如何恶劣时,海南妇产科医院的医患关系却呈现出春天般的和谐景象……。
由于“新生儿窒息复苏”在国际上又有新的进展,有的知识点已经更新,为了确保新生儿复苏术与国际接轨,她先后用了2年时间,组织全院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第五版的学习,并亲自示范“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新生儿气管插管”操作及“新生儿复苏的伦理道德及临终关怀”等,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保障了新生儿的安全,体现了对其家庭的人道主义关怀医|学教育网整理。当医院有危重患者或新生儿窒息需要抢救时,她一定会出现在第一线,与大家一起并肩战斗,护士们常说:只要石老师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在“质量加微笑”创建平安医院的活动中,由她组织起草拟定了医院“护理服务细则”,结合“__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修订和完善了医院护理各部门紧急预案。在全院护理质量监控过程中,不循私情、不讲情面,坚持以质量标准为准绳要求每一个人,把好护理质量关,使海南妇产科医院护理质量常年处于医院质量目标前列。为了深化人文关怀,提高服务品质,她率先在产房推行“产后一碗红糖姜水荷包蛋”喂服到口、“产程中至少3次与产房外焦急守候的亲人沟通”活动,深受产妇及家人的好评。
一直以来,她还十分热衷于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并乐此不疲,她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学习相关知识,不失时机地向孕产妇宣传各种健康知识、孕期保健常识、育儿知识、产后康复知识等,仔细耐心地回答患者的咨询,并主动与患者交朋友,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赖,由她任教的孕妇学堂“拉美滋分娩操”深受孕产妇及家人的好评,孕妈妈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石姐”。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实质是一种干预。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及服务等,使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提高医疗质量,许多医院都开展了健康教育。妇产科是医院的高危科室,关系着母子的生命安危,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美满,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妇产科医务人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认识行为与疾病的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实现优生、优育、科学围产及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1 产科健康教育实施
首先应使科室的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本科室的健康教育知识,用真挚的感情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密切护患关系,获得孕产妇和家属的信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沟通。
1.1 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 产科健康教育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健康教育,还包括孕产妇家属教育与计划生育等一系列内容[2]。主要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异常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新生儿的护理,怎样观察子宫复旧、恶露,早期下床活动,产后性生活,为新生儿更换尿布法,包裹新生儿的方法,怎样观察新生儿的生理现象及异常情况等。
1.2 产科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怀孕期间,借助孕妇学校,对辖区内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将教育内容编版印刷,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健康宣教手册,以科学指导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和产后保健等。宣教材料可提前发放给孕妇。妇产科医生或护士授课时,可使用多媒体进行讲授,语言应言简意赅,不使用医学术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过多媒体演示,使知识点形象直观,有声有色,孕妇像看科普电影似的,极大地克服了传统单纯说教的弊端,增加了知识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应结合演示法,根据教学内容穿插提问,加深影响,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产妇住院后,母婴同室责任护士应首先正确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生理需要,同时做好必要的入院宣教,以便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告诉产妇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好处,并评价产妇及家属是否掌握有关方面的知识,制定个性化的宣教方案。利用每天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时,播放轻音乐和宣教知识,使产妇和家属身心得到放松。同时在母婴同室走廊和室内悬挂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方便产妇及家属阅读。产妇分娩时,可以采取“导乐分娩”,由有经验的产科护士充当陪护角色,在整个产程陪伴产妇,指导其心理放松,充分休息,自由以及呼吸技巧、躯体按摩等。在分娩中应允许产妇的家人,尤其是丈夫全程陪产,以给予产妇有力的支持。
产妇分娩后,应对产妇做好母乳喂养教育,实行“三早”,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要进行恰当的教育,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同时要做好产褥期保健,如饮食指导、卫生指导,以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提供促进产后机体恢复的方法,尤其是促进子宫复旧的各种方法,如产后运动,给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计划生育指导以及家居环境准备等,并告知产后检查的时间和重要性以及提供本院24 h热线咨询电话,以便产妇和家属的咨询。
2 评价
通过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增强产妇的认知,认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让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帮助孕产妇随时获取健康教育的知识,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总之,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护士长的定期检查及时与孕产妇沟通,了解孕产妇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在产后检查和访视时,医生通过检查和询问,以及医院发放出院产妇满意率调查的反馈情况,评价孕产妇和家属在住院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另外,护士通过系统化、具体化、动态化地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使护士的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提高,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提高了围产期保健质量。
3 体会
不同的住院患者、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健康需求是不同的,护理人员在实践健康教育时须注意坚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持续评估的原则。健康教育内容整齐划一,不能满足每位孕产妇的阶段要求,因此要因人施教、分类施教、有所侧重,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级护理2班、5班学生随机分为翻转班与对照班。翻转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班实施传统教学。结果翻转班的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教学后,翻转班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翻转班对本班教学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班(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
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被称为颠倒课堂,即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是在课堂上,在教师帮助和同学协助下完成[1]。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4级护理2班、5班共11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护理5班56人分为翻转班,学生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81±0.72)岁;护理2班58人分为对照班,学生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84±0.84)岁。均为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进入我院,两班学生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教学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课前让学生预习书本内容,课堂集中讲授,按照整体护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正常分娩3个产程的护理。翻转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考虑到翻转课堂备课量大、教学时间有限等问题,在妇产科护理课程中选取正常分娩3个产程的护理内容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具体如下。
2.1.1课前知识传递
(1)教学评估。①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职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学生已接触了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式教学等授课形式,有一定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基础。②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正常分娩3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和护理、接产的要领和新生儿的即时护理等内容。③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是掌握产程各期的临床表现;能力目标是能进行产程观察,能用护理程序对分娩各期的产妇实施整体护理;素质目标是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对产妇的同情、尊重与关爱。④教学资源分析。翻转班生源均来自甘肃省,拥有智能手机,能够流畅地观看视频,学校拥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授课教师建立班级QQ群作为资料下发和讨论的工具。(2)教学课件与案例的准备。教师根据教学案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准备孕妇产房分娩全过程的视频,提前两周发送到班级QQ群,让学生在课前预习。
2.1.2课堂知识内化
课前经过深度预习之后,学生对正常分娩3个产程的护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以案例分析(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融入案例)形式检查学生课前知识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课堂上准备5份案例并布置任务,案例背景一样,随着产程的进展各小组遇到的问题不一样,每组每个案例给出不同的任务。案例讨论时间约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本组的任务,教师解答学生小组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发言。讨论结束后,5个小组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讨论结果,如汇报、情景模拟、健康宣教等,约100分钟,每组的时间约20分钟。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由被动模仿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从而提高整组的学习热情及理论水平[2]。展示过程将课堂互动引向更高层次,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实现了课堂与临床的对接。
2.1.3课后知识巩固
课后教师将课堂中观察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将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全部发到QQ群,以便学生考前复习和后续学习,有利于达到培优补差的效果,使优等生“吃好”后进生“吃饱”[3]。
2.2评价方法
(1)成绩评价: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理论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两班试题完全一样;实践考试采用案例分析形式,学生分析后进行操作考核,两班学生案例及操作考核内容完全一样。(2)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采用台湾护理学院郑夙芬教授等研制的护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4]对两班学生进行调查,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越强,满分100分。量表α系数为0.916。(3)教学满意度评价: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班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学生填写完后当场收回。
2.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两班学生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3.2两班学生教学前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比较(见表2)
3.3两班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见表3)
4讨论
4.1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
4.1.1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是颠覆传统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将知识传递放在课前,学生利用教学资源,了解学习目标、重难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和往年考题,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教学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指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方式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大多数学习者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5]。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分层教育、个性化教学。本研究结果显示,翻转班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班(P<0.01)。
4.1.2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不论有无外力的帮助下,主动判断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评估可利用的资源、选择并执行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动机、认知方式、学习自主性等方面从学校教育向成人教育领域迈进,满足终身学习知识的需求[6]。翻转课堂在提高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表2显示,教学后翻转班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班(P<0.01)。
4.1.3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上很少发言。翻转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是小组的主人,群策群力完成任务,遇到难题可以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使教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经调查统计,翻转班96.43%的学生表示翻转课堂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91.07%的学生表示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翻转班所有学生都表示课堂上不会做学习以外的事情,87.50%的学生表示能融入小组进行学习讨论,89.29%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颖,希望教师今后多采用此模式。
4.2翻转课堂教学的不足
首先教学课件的制作质量有待提高,教学课件的后期加工处理还需完善;其次仍有少部分学生的传统学习观念仍未改变,不能适应翻转课堂教学。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其不再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真正领会翻转课堂教学的魅力。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正常分娩3个产程的护理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宗旨,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2]王惠珍,许晓萍.情景模拟演练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7):67-69.
[3]王彩霞,刘光然.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J].职教论坛,2013(6):41-44.
[4]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26-31.
[5]沈王琴,胡雁,史亚琴,等.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32-135.
关键词:妇产科学 教学效果 临床工作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26-02
对于将来将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而言,临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而妇产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妇产科的教学中,产科学内容庞杂,重点繁多,较为抽象,又是动手能力较强的一门学科,不少学生包括大专学生对产科学的一些内容感到难以理解,不易记忆,尽管老师费力地讲,又有录相带及模型演示,但教学效果仍然不能非常满意。加之当今中等卫生职业学校面临生源质量日趋下降的局面,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及思维习惯,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给这门课的讲授造成了困难。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适合临床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将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产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下列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有待加强。这与学生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对未来的迷茫有关;二是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没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这与学生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有关系;三是学生缺乏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上死记硬背,缺乏临床思维与分析能力;四是对一些产科学理论难以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五是在实践的操作中,动手能力较差,一些专业技能没有很好掌握;六是教学的内容与手段、实验室的建设与临床工作尚有距离,不能很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掌握产科学,为以后的实习和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就提高助产专业(产科学基础)教学效果方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将职业道德教育不断融入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产科是一门神圣的科学,通过我们的双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产科又是一门风险非常大的学科,关系两条生命的安全,甚至家庭、社会的安定。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产科的医疗纠纷高居不下,列于临床各科的第一位。作为一个产科的工作人员,应该有比其他科室更高的职业素质、更高的技术要求。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十余年对产科的体会融入其中,不断介绍一些真实的案例、一些惨痛的教训。告诉她们:我们面对的是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是不可挽回的,而不是机器零件,做坏了可以重新来。要求学生一定要树立严谨、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去面对自己的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的吸收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参与到教学中,主动地去学习,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教师首先面临的问题。产科学与临床联系非常紧密,利用自己有十余年临床工作的经验,每上一节新课前,准备一个病历,上课时以病历为导入,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接下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就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护护理要点等内容展开讨论,教师起引导作用,最后做总结,时间允许时,再做个小测验。这样,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吸收,而是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不但掌握了知识,还逐渐培养了临床思维与分析能力,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以逐步提高。
3 重视运用直观语言,因势利导,以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教师用语言做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形成生动表象或想象,然后注意提问、激发疑问,就学生不能理解和解答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例如:讲解早孕的诊断时,课程目标要求掌握早期妊娠的诊断。设计总课时为1学时:讲解临床表现为15 min,辅助检查妊娠为10 min。随后提出早孕为什么会停经、为什么宫体会增大、妊娠试验为什么会阳性等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就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释惑答疑,时间为10 min。小测验时间5 min,改卷集中讲解,时间为5 min。这样,让学生在不断复习既有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将前后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整体的眼光来思考问题,逐渐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4 正确选择模型、录相、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加强教学的形象性
产科学部分概念较为抽象,单纯语言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因此,需要运用模型、录相、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真正地理解。
例如:讲解分娩机制时,课时目标为理解分娩机制。可分娩机制的7个步骤是在小骨盆进行的,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直观的感受。同学们对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等动作感到难以理解。刚开始,我利用模型、挂图等模拟讲解,有一定效果,但仍差强人意。后来,我又加上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的形式,配以文字和解说,生动地展示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印象非常深刻,理解和接受起来也容易了很多。再例如:讲解“受精过程”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也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来展示“排卵受精受精卵的发育与移行着床”的过程,非常生动形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理解起来容易了很多。
5 增加实践课内容,制定产科学技能达标要求及评估标准
产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实践课的作用,制定技能达标要求及评估标准,争取与临床零距离。
例如:在进行骨盆外测量的教学时,课时目标为熟练掌握骨盆外测量。设计课时为1学时。首先确定如下的实验目标:(1)能说出骨盆外测量各条径线检查方法及其正常值。(2)能初步判断有无骨盆异常,分析其对分娩的影响。(3)能熟悉使用骨盆测量器进行骨盆测量。(4)操作中体现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态度。
其次,制定以下的实验程序:(1)集中讲解实验操作内容,教师在模型或人体示教,时间为10 min。(2)同学们划分小组,相互练习骨盆外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时间为15 min。(3)抽查同学操作,集体纠正、测评。时间为10 min。(4)进行学生操作与评分,同时进行纠正与测评,做到因材施教,时间为10 min。
通过这样有的放矢地教学,同学们对骨盆外测量基本上都能熟悉掌握。
再例如,“接产”是助产士的一项基本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儿的安全,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单纯理论讲授肯定是不行的。为此,学校购进了产床与接产的模型,在充分理论学习之后,将学生分为四个人一组,从“产程的观察接产时机的掌握外阴冲洗与消毒铺台接产步骤新生儿处理娩出并检查胎盘胎膜检查并侧切伤口缝合正确观察第四产程”进行全程模拟,重点强调无菌观念、接产要领、新生儿处理及胎盘娩出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为其将来在产房的工作奠定基础。
“缝合”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项很难的技术,刚开始,学生甚至不知道怎样拿持针器。我告诉她们“熟能生巧”,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多练。我教她们在纱布上练习各种缝合、打结,很快,她们就缝合得像模像样了。
实践证明,经过这样的实操训练,学生们在实习时可以很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很快就可以独立上台接产,受到实习医院及带教老师的好评。
6 不断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调整教学的内容
临床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作为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随时了解临床工作的新进展,将最新、最实用的知识教给学生。例如,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在临床非常重要,短短的几秒钟,也许决定着一个新生命的存与亡,产科工作者要切实掌握。传统教科书上的内容较为陈旧,缺乏系统性,学生不易掌握。以北京市最新的抢救常规为蓝本,按照“A、B、C、D、E”的原则逐步进行讲授,同时利用模型、器械进行模拟,学生再分组模拟,教会学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需要采取的不同抢救措施;再比如,缩宫素的使用在临床非常普遍而且非常重要,北京市屡有因为缩宫素使用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但在教科书中只简单地一带而过。授课中,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来讲,与学生进行详尽的讨论,使她们充分认识缩宫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方法、观察项目等。通过类似的专题讲座,学生们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得以充分认识,为她们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 不断努力,弥补不足,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自己虽有临床工作经验,但在教学上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有以下几方面:(1)定期回到临床工作中去,了解临床的新进展、新技能;(2)不断完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缩小与临床的距离,完善技能达标标准与评估标准;(3)与教学医院相联系,增加见习与实习的机会,可能情况下,将有些内容放到医院去讲。(4)制作一些更好更形象的幻灯片与教具,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人在产科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总之,在产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直观的语言,充分使用模型、录相、多媒体课件、形象的病例讲解,通过更多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们以较高的效率、较快的速度,熟练掌握产科学的各个知识点,为学生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周意丹.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