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直接金融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产业结构;金融资源;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83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59-02
一、背景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的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实质上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我国的产业结构实际上就是农业、轻工业以及重工业这三者在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各部门内部构成等等这些所占的比重。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调整,总体经济水平也经历了很大的飞跃,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架构。2000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为了适应城镇化合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做出新的改革。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现代化,就需要对产业结构做出新的改革。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它作为资源配置的工具,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优化资源配置,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优化配置经济资源。金融是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和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不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都离不了资金支持。从经济发展史来看,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一般都遵循着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知识密集型发展的规律。附加值高而且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最终将取代那些附加值不高而且技术含量也不高的产业。金融市场是由资金构成的,自然会以资金为导向,通过信用推动和产业调整等诸多机制共同作用,以调整资金供给和配置的不平衡,来推进产业结构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任务,如何使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发挥出最大效用,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议题。
二、文献综述
已经有的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有Goldsmith、Mckinnon、E.S.Shau&J.G.Gurley为代表的金融发展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很大反响。Goldsmith认为金融和以产业结构变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动态的角度上来说,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推进的关系。E.S.Shau和J.G.Gurley认为,一个有效率的金融制度是通过多元化的金融资产和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促进储蓄与投资,以提高投资效率。金融可以为经济增长中的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手段。E.S.Shau提出的“金融深化”和Mckinnon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强调了经济发展中金融的中介作用,提出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对投资者获得本国储蓄和竞争性投资配置的效率具有意义。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对于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上,强调将金融因素视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手段及内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比如,E.S.Shau和Mckinnon有关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具体和规范。另有一部分学者不满足于对E.S.Shau和Mckinnon理论的修补,将内生增长及内生金融中介引入到金融发展模型中,来解释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如何内生形成并提出政策建议。还有学者将不完全信息理论应用于金融领域,证明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中介可以降低监督成本、减少信息搜集成本、提高选择项目质量、减少企业非生产性占用而相对增加了生产性投入和鼓励创新。总之,金融元素被逐步融入到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中。
三、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表现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是否能得到合理利用;(2)各部门是否能做到协调发展;(3)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要;(4)就业机会是否能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5)先进的产业技术是否能得到广泛应用;(6)是否能得到最好的经济收益等等。从资金上来说,产业结构调整不管是增量调整还是存量调整,都离不开资金的运作,都需要金融系统的支持和调控。金融系统利用在各行业投资导向的变化来调整在各行业资金的投入比例。但是,目前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金融资源在地区分布不平衡:大中型城市集中了大部分金融资源。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信号是城市的聚集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财力、自然等资源越来越向中心城市聚集,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由于良好的经济基础,吸收了大量投资,拥有充足的资金条件,可以在人力、管理和技术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城市的一些地区和农村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使经济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规模的个体生产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产业调整过程中对在城镇化解读的偏差助长了金融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倾斜。以湖北为例,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可是,60%以上的金融资源却集中在武汉等大中型城市,县域城镇和农村获得的金融资源不到30%。64个县市的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只占全省的46%和38%。在城镇化过程中,没有很好照顾到“三农”问题。湖北作为农业大省,但农业大而不强仍然是弱势产业,农村仍是弱势地区,农民仍是弱势群体,“三农”问题仍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这种情况极大制约了湖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成为制约湖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着重于农村自身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这就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应对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金融服务进行改进,增加对县域的贷款投放数量,贷款存量也应进行优化。县级财政的布局也要进行优化,应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以满足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在县域范围内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应适当增加,明确如农村信用社这类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建立一个专门机构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业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对于“三农”的实际投资力度应加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们国家也应鼓励正规的金融机构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扩大发展空间。从多方面入手,使金融资源用于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区为目标,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
2.金融资源在行业分布不平衡:对高新技术行业支持不够。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优化产业结构的正面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使增加经济总量,而经济总量的增长又使产业结构呈现出一种必然趋势,即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都趋于下降。这也是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呈现的普遍规律。而要想把科学技术运用于各产业中,使其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这就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通过科学研究产生新的发明成果,再把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然后进入营销环节。各产业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是科技创新。然而科技创新本身存在失败风险。所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于离不开风险投资。因为融资的风险高,期限又长,银行也不愿意给这些风险度比较高的从事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贷款。所以,金融应该进行产品创新,引进新的投资项目,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困境。将愿意为高收益承担高风险的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由风险投资机构集中管理。这样分散的资金就能有效地投入到新的高科技项目中,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这样的风险投资不仅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它还拥有一套有别于现有融资方式的有效的资金配置、使用和监管机制。企业管理层、投资者以及风险资本家三者的目标统一在一起,建立一个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融资效率,形成一个新的金融模式,以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
3.金融资源在企业中的分配不均衡。我国的民营经济在近三四十年已有了很大发展。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对GDP的贡献率达65%左右,大幅度拉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就业。然而,从金融支持角度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比如,目前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1700多家,民营企业占比不到30%。民营企业无论是获得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困难重重,获得的融资规模与其对GDP和就业的贡献不相称。在经营中,民营企业的资金方面主要来自内源融资,资金不足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企业做大做强也受到了严重限制。这其中,中小企业多为个体和私营的小企业,他们多数都存在着资金不足方面的问题,这样也就影响着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相比较来说,我国的国有企业因为有银行和政府的支持,资金比较充足。而国有企业在投资方面有时较为冲动,缺乏慎重考虑,乃至出现很多不良资产。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因为这些不良资产而存在着很大风险。我国的产业结构如今正处于调整和上升的关键时刻。需要充分调动积极性,鼓励生产方式多样化共同发展,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同时,还要尽力减少金融风险,加快处理不良金融资产的步伐。政府应积极鼓励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到金融资产的处置中,使其在处置不良金融资产的工作中发挥作用。政府还应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利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使其能够顺利发展。
由于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致使金融资源浪费情况严重,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瓶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金融体系,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必须充分得到合理发挥,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使金融作用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和金融模式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选择得到科学发挥。为此,必须建立一个新型、高效、活跃的金融环境,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参考文献:
[1]傅雨梅.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2]林毅夫.充分发挥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促进作用[J].金融论坛,2009,(4).
[3]王索君.金融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及建议[N].金融时报,2012-08-30.
[4]龙雄.金融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探析——以湖南娄底为例[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2,(1).
关键词:金融体系 支付结算 问题 措施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对城乡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必须全面提升金融支付结算的服务水平,促进全国金融体系的平稳健康发展。我们知道,我国的中西部偏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支付体系的建设步伐相对缓慢,如何加强和完善这些地区的金融支付结算体系的建设,实现金融支付结算工具的多样化,更好的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是各级人民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金融支付结算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金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但是很多金融从业人员却没有跟上金融行业发展的脚步,金融知识结构相对落后,服务意识不够强烈,对新型金融服务产品的领悟能力不是很强,这就限制了最新金融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尤其是在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从业人员长期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除现金支付外,对企业金融支付结算知识知之甚少,从事的支付结算业务业相对简单,对于相对复杂的金融支付结算服务,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和学习环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地区金融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新兴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与应用,限制了金融支付结算业务的全面开展。
(二)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完善,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城市地区相对完善,农村地区相对落后。在落后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邮政储蓄和农村商业银行,而且营业网点不是很多,业务服务种类比较单一,新时期的金融支付工具更是严重短缺。虽然,目前的农业银行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金融支付功能,但是其服务领域还没有完善渗透到农村及乡镇地区,这就严重限制了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三)中间业务开展不足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开展不足,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这是导致金融支付结算服务质量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农村地区为例,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在不断进行调整,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和服务功能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服务农村经济的主要还是邮政储蓄以及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二者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在存贷业务上,而中间业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没有形成有效的利润增长点,市场竞争的平台还没有完全建立,对金融支付结算工具的没有完全的理解,限制了这些地区金融支付结算工具职能的发挥。
(四)现代化的金融支付结算工具相对缺乏
据相关调查发现,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工具主要是以银行卡、支票为主,而农村地区又更倾向于现金交易,对银行卡等金融工具的领取比例非常低,这与当地金融业务宣传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也不利于现代化金融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和支付结算业务的开展,甚至逐渐拉大了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强化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基层金融机构的作用
以农村地区为例,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拓展该地区金融清算渠道的覆盖范围,通过有效的规划和现代金融技术的应用,逐步建立起安全、可靠、高效的支付结算系统,进一步完善农村服务网络并将其纳入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当中,扩大该地区的服务功能和范围,对农村地区存在的支付结算的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畅通。同时,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基层金融结构,要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对金融支付系统进行优化,以保证其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长远的发展。
(二)加大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金融支付结算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上国内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的解决。对此,国家应当制定有效的政策,加大对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基础建设的高投入严重限制了这些地区金融支付体系的建设,支付结算业务开展的范围也是非常狭小,这对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为这些地区金融支付结算业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将其逐步纳入全国性的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营业网点的布局,加大现代金融工具的引入力度,对新型的金融产品和中间业务进行积极的宣传,不断开发和满足农村金融支付结算业务的需求。
(三)加大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力度
在我国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金融机构要主动积极开展对支付结算业务和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业务功能、使用操作的宣传普及,通过临柜人员对客户进行引导,逐步改变当地居民使用现金支付等传统的习惯。对于农村地区,更是要从支付结算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小额支付系统业务服务收费低廉的价格优势特点,全面宣传小额支付系统业务知识,让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了解使用其它支付结算服务不但速度快而且收费低,是又快又好的支付结算方式。与此同时,相关宣传工作,一定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和形式,对相关政策和宣传措施进行严格的贯彻和落实。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首先,要加强对我国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柜员的结算业务培训和风险意识培训,培育一批熟悉结算业务及业务操作流程,并且具备对不同客户需求能够推介不同支付工具能力的临柜人员。
其次,可以通过交流、讲座、研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应知应会为基础,以业务规范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结算业务培训,使员工熟悉支付结算规则,逐步提升熟练操作支付结算工具的能力和效率。
再次,要结合员工整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对业务人员不断地进行金融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尤其是组织好现代化支付体系及其支付工具的培训。
(五)加大非现金结算业务推广力度
首先,要积极推广各类非现金结算工具。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外出务工人员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结算的需求。相关金融机构应当尽快完善银行卡的受理环境,大力推广流动人口银行卡特色服务,利用银行卡在农村支付结算中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为农民工外出打工、领取财政补贴和子女上学提供便捷的结算渠道。
其次,扩大同城票据交换清算范围,将农村金融机构纳入同城清算范围;同时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和运用支票影像系统,实现乡镇金融机构之间、乡镇金融机构之间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实时清算。
(六)加强组织建设,实现金融支付结算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国家对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视,对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帮扶力度的加大,健全基层金融组织,提高金融支付结算的服务水平是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基层金融机构在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要努力拓展农村市场,对于政策性业务和自营业务要坚持以服务业为主,不断完善服务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功能。同时,要根据服务地区的实际需求,对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及其工具进行创新,对现有的及潜在的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增加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网点数量,扩大银行卡用卡范围,增设银行卡特约商户,并保障用卡安全,方便农户刷卡消费。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当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相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和发展策略,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为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范海东. 金融支付结算发展研究[J]. 武汉金融, 2007,(05) .
[2] 牛彦秀. 我国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发展与完善[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3] 王阳星. 制约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 西南金融, 2009,(12)
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与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密切关系,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发展变化,直接体现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联系密切程度,所以,正确认识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密切的关系,可以有效阻止金融危机的出现,并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保障作用。
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在发展中的相互联系
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动态变化状态贯穿于整个发展的始终。金融体系在以交易需求为基础和条件的基础上产生,但是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初期,作为中介地位的金融体系,加强了知识实体经济之间的密切交流,使其它们之间进行支付与汇兑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实体经济的间接的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并不断的融合在一起,金融体系日益发展成遵守信用、讲求诚信的中介力量,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发展积累的原始资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同时利用最佳的手段和方式使实体经济原始积累的资本得到了最优的配置,从而直接加速了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开来。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公司制和股份制在实体经济中的运用而日益密切,使两者完成了从间接关系向直接联系的转化,也为金融市场向前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舞台。但是,现今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日益发展成相互控制与制约的状态,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不断出现了距离上的隔阂,究其原因是,在管理模式、科学技术、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基础上实体经济发生了不断的变化,金融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得到了转变与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日益分离的关系其速度飞速发展,致使,随着边际出现的递减导致实体经济日益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而金融体系也需要把诚信、信用作为自身发展的支柱。因此,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具体体现为先是相互分离的关系,再是逐渐的融合的关系,最后又呈现出相互分离的关系。
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发挥的作用
金融体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实体经济。金融体系产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并依靠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实体经济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上的基础和稳定的收益,否则金融体系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如,金融资本的泛滥,进而流入市场,导致资源的配置得不到优化的配置,还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影响商品市场的正常运行,使金融体系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不仅为实体经济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和进一步扩大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支付中介服务,并发挥了重要的职能,如,稳步发展和降低风险等。现在的信息披露、信用体制建设、兼并收购、财务管理等新现象出现在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立积极性作用,而且使实体经济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制定有效措施协调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关系
调动实体经济的积极因素,推动金融体系向前发展。要解决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分离问题,就要在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的基础上,把交易的需求看做是发展的目标,并充分发挥实体经济的积极主动精神。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出现了众多现象,具体表现如下,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市场化发展及对金融的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向自由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随着实体经济增长而增长,进而进入金融体系,从而不断扩大了金融体系发展的规模等等,这些现象都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进程。因此,要实现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相互融合,就需要对实体经济进行内部改革,充分发挥其积极因素,以更好的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促进金融体系改革的自由化。实现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在满足资金供求的基础上达到实体经济的融资效率的高效,并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更多储蓄在直接融资完善与发展条件下直接转化为投资;二是政府对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三是促使储蓄的规模得到扩大,利率的提升。四是避免金融市场出现结构的失衡,使金融市场实现差异化和多层次。五是提升实体经济的服务,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
积极革新资本市场。要密切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资本市场的革新在两者之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金融体系有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两部分组成,金融中介作为间接金融与实体经济存在债权债务两方面的关系,资本市场指的是直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及速度起着重要的影响。如,对实体经济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及时的公布,对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有缺陷的
信息进行修正,可以很好的实现实体经济经营管理的规范化;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实现实体经济多样化和层次化的融资渠道奠定的基础,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加快了实体经济融资的速度,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要求资本市场在发展和改革中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与信用体制。
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如果协调之间的关系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使人们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了解与掌握。
关键词:
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关系反思;实体经济关系
金融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市场经济的波动和周期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体系能够体现出社会资金的流动趋势和发展方向,其中包括了社会经济和运行规律,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状况的语言描述而反映出的人类思想。而实体经济是表现出当前社会经济运作的情况,也可以切实地展现出金融体系运作。分析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规律,可以高效的规避经济风险,从而达到更高经济效益。我们可以看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是有着必要联系的。
1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概念
金融体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它的概念:①宏观概念角度;②整体角度。宏观概念角度是金融制度在国家整体经济中运作时所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模式,每个国家之间都不尽相同,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根据每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有些国家是根据金融市场发展的情况来决定国家的金融体系,还有些国家是由国家来进行宏观调控或者金融管理机构来决定的。整体角度分析,可以把金融体系看作是国家的综合性体系,能够体现出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框架,金融交易平台、中介管理机构、市场资产联合构成了金融体系,而企业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更好的生存,需要了解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来综合分析全局情况。金融体系能够实现登上融资、整合企业流动性资产,这是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还具有细化股权、指导资源配置、加强风险管理、激励经济运行、提供企业关键性信息的作用。实体经济包括所有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消费的内容,从宏观的经济学概念角度包含了各种经济经营活动,涉及到交通、工业、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产业,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经济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从经济特点的角度来看,经济实体主要包含了提供人类基本生活生产资料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作用。实体经济活动能够保障人们发展经济和生产消费活动的关键所在,可以通过实体经济活动实现人们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消费[1]。
2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中,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趋于金融体系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实体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比较倾向于利益的获取,发生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存在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侧重于优化配置实体资源和生产要素。金融体系的金融机构在发展中需要有完备的信息支持,但在实体企业进行融资贷款时许多金融机构通常都有求必应,使金融体系出现门槛低、缺乏稳定发展的情况,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协调。还有一些金融体系发生非理易,使很多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切实际地进行金融交易,出现了金融体系失控的现象。只有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积极主导,给实体经济提供大力的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并对实体经济加强构建进度,给实体企业提供便利的资源支持和物质保障。近几年,我们国家对各行各业加大了相关的扶持力度,促进了实体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实力都有所提升,资本市场也随之快速发展。出现经济危机的时期,出现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脱节,这是由于金融体系当中的理财规模过于膨胀,使银行的可贷款资金快速降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随时会出现金融泡沫的现象。我们国家的债务问题比例虽然已经很相似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很成熟,不会出现经济增长量透支的影响[2]。金融体系需要从不同的阶段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规律而不断进行完善,前提是需要了解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及时总结出它的运作规律,这样才可以使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更稳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实体经济从初期的单纯货币式交易发展成为一个固定的模式,而这个模式就是金融体系。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发展,同时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适当的规避实体经济运行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可以看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的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可以给实体经济提供可信度较大的中介平台,为实体经济转移相应的经济风险,以保障实体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3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规律
3.1金融体系自身的运行规律
金融体系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逻辑和固定规律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金融体系已经演变得非常复杂,它涉及多个方面,从“投机”我们可以来解释金融体系自身的运行规律。“投机”交易在金融体系的运行中起到剂的作用,投机所存在的高收益和高风险同时也扩大了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和风险范围。金融投机是在供大于需、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买进,在供不应求、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卖出,投机者不参与消费和生产,而从买卖之中获取差价而谋利。掌握好投机的适度更加方便实现资金的跨期配置,同时促进了市场的价格波动,增加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另外,有些金融体系的交易看上去是与实体经济脱离的,但是却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功能,所以,这也是实体经济发展所经历的过程之一。
3.2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匹配程度
在传统金融体系的发展影响下各个国家都希望通过金融体系的迅速发展来带动经济增长,不断推出对外开放、促进金融自由化的相关政策与举措,这也成为放松金融监管的依据。在大多数国家的金融体系还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加强金融全球化的时候还是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一些经济学家为了解释传统理论和经济实践的对立现象,重新说明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认为金融发展不只是单一的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还存在一定的范围,金融发展超过了范围反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在评估私人部门信贷规模、银行信贷供给增长、金融体系就业比例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发现,金融体系的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存在“阈值效应”[3]。这种“阈值效应”说明过度复杂化的金融体系会加大监督资源的投入范围和规模。在国际性的金融安全发展滞后、政府制度治理缺失的情况下,政府是每个国家的政府,而金融市场却是国际的市场,金融过度国际化并不一定能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反而会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稳定的负面影响。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讲,金融全球化会带来更多的运作资金,能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比如像我国这样经济增长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并不是资金流入国内,反倒向高收入的国家进行投资。另外,金融体系过度发展也不利于监管机构与市场参与主体充分了解金融体系的风险情况。所以,需要政府通过市场准入限制以及利率管制等系列管理政策,来加快资源合理配置,不但使金融机构主动降低风险,还能防止金融抑制的危害,从而促进金融体系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4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有效措施
4.1金融体系自由化改革
金融体系想在整体的市场经济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就需要进行未来自由化发展,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使金融体系在复杂的金融行业内发挥更大的功效。政府要在金融体系进行自由化改革时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指引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利率的变化来实现稳定经济的控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保障。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改革不但能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盈利能力,还能实现多元渠道拓展经济融资,从而增加实体经济效益,更加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全面发展。
4.2完善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的发展
无论是金融体系的发展还是实体经济的发展都受到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如果想加快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资本市场进行改革,这样才能稳定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可以分为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直接金融就是资本市场,而间接金融就是各类的金融机构,这两者结合成为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对于实体经济来说起到了中介的作用,而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是直接金融。所以,在进行资本市场改革时,要依靠各类金融机构的宣传与推广,让实体经济及时了解到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信息,促使资本市场更加完善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实体经济进行制约,从而避免实体经济用非正当的方法获取利益。另外,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要对金融信用结构进行完善,增加融资渠道,以保障实体经济拥有良好的金融体系环境,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促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4]。
4.3加快金融体系发展发挥实体经济更多作用
实体经济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起到主动的作用,需要发展经济需求的导向,完善金融体系,解决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出现脱节的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强调实体资本的积累,然后融入到金融体系中,使金融体系扩大规模。对实体经济进行有效的改革,激活市场金融需求,促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使二者发展目标达到最佳融合状态。现在我们国家的实体经济已经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金融体系往多元化发展,为金融体系扩大规模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5结束语
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不断的探索,并且成为一项研究项目。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近些年发生了对这方面课题的研究产生了偏差,使一些地区的金融业没有正确的指导而增加了金融风险的几率。所以,有必要深刻认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地方经济能够健康稳定发展,掌握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规律,制定出适用的相关决策,从而规避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出现失调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余悦.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财经界(学术版),2015,(10).
[2]王艳枝.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J].中国外资,2013,(18).
[3]蒋智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关键词 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1-0077-04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于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它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化融资创新产品,可以降低借款者的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移和分散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以及增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其中转移风险和扩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是,以上这些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均是针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者,也就是对微观主体产生影响和作用,同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资产证券化作用和功能的研究很少从宏观角度去进行。但从次贷危机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虽然不是危机爆发的源头,但其确确实实造成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资产的价格泡沫以及内生流动性的扩张等,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所造成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微观主体的范畴,因此,资产证券化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影响。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来分析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正面影响
我们知道,转移风险和扩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资产证券化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众多金融机构开始利用资产证券化来转移信用风险,因此扩大流动性和转移风险成为了资产证券化的两项基本功能,它们可以实现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首先,从转移风险的角度来讲,微观主体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将其面临的风险转移出去。如果金融市场是一个有效的,则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在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担。虽然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可能被消除掉,但通过在投资者之间来分担资产证券化转移的风险,不仅可以大大的减少每位投资者承担的风险量,还可以使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分担自己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这样风险可以实现最优的分配;其次,从扩大流动性的角度来讲。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在诞生的时候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问题,同时当经济形势下滑的时候,扩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因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扩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对整体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正面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1.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的负面影响
(1)风险转移功能加剧了金融体系中的道德风险。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各微观主体显示出了极强的道德风险,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给转移出去,只要基础资产的价格是看涨的,证券化就不愁没有销路,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来转移风险。在消除了“风险”这个后顾之忧以后,他们就可以放心的从事“谋利”行为,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道德风险。
(2)风险转移功能导致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者将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了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以及投资银行等投资者,然后投资银行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手段将初始的证券化进行打包和重组,由此形成了证券化的平方和立方,这些产品又会被其他的投资者购买,风险实现了再次转移。随着监管的放松,这一过程会不断的衍生下去。但是,在风险的不断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风险的放大和扩散,由此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一旦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产生货币政策紧缩,系统性风险就会转化为损失。
2.资产证券化扩大流动的负面影响
(1)扩大流动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随着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发售,抵押贷款机构获得了大量的流动性,这样他们提供贷款的能力大大增强,大量的信贷资金就会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引起房地产的价格不断上涨,形成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
(2)扩大流动导致内生流动性的扩张。发行者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实现了流动性的增加,而证券化的购买者,比如投资银行业可以将其持有的证券化进行再次证券化,从而实现流动性的扩张,但这种流动性的增加方式是在金融市场的内部形成的,而没有像银行贷款那样从金融体系延伸到实体经济,因此这只是附属于金融市场的内生流动性扩张。此外,这种流动性的增加和资产价格是密不可分的,一旦基础资产的价格发生逆转,证券化产品就失去了销路,这样其提供流动性的功能就会骤停,流动性危机就会爆发。
(3)扩大流动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在次贷危机之前,随着房价的上涨,扩大流动性的功能为房市提供大量的资金,导致房市出现价格泡沫,由此引起经济过热。但当央行意识到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抬头时就会采取紧缩政策,由此刺破价格泡沫。房价的下跌导致主要以房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同时市场中又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抛售现象,这又导致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这样银行持有的证券化产品不断减值,其已经设计好的证券化产品也渐渐的失去了销路,证券化产品扩大流动性的功能就会骤停,这样市场中就会缺少必要的资金,流动危机就会爆发,并引起了经济的过度下滑,由此可见扩大流动性的功能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
(4)扩大流动导致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抵押贷款机构可以不断的通过证券化来增大流动性,这样流动性的资源增加了,抵押贷款机构发放贷款的动机就会提高,进而就会忽视对借款人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的调查,并放松对抵押贷款资产的监督,由此引发道德风险。
三、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融资结构的影响
金融体系中主要有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发行证券的直接融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如果融资方式以第一种为主,则该金融体系被称为 “市场主导的融资体系”;如果融资方式以第二种为主,则该金融体系被称为 “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在资产证券化出现之前,大部分国家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直接融资方式充其量只是间接融资的辅助体系。但随着资产证券化出现和发展,同时银行体系由于受到“Q条例”的限制,“金融脱媒”现象越来越频繁,并导致银行与市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金融体系逐渐由“银行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同时,银行的融资方式在“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行通过将其持有的各种资产进行证券化来转移风险或扩大流动性,从而把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演变成隐藏在证券市场中的融资方式,这种转变使传统的银行功能逐渐消失,导致银行类似于一个“影子银行”。在这种影子银行体系中,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通过证券市场的证券化,这种融资方式不仅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还使银行转移了信用风险,扩大了流动性。由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导致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融资结构已经不再仅限于银行的间接融资,而是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存的多层次融资结构转变,同时也导致了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提高,增强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四、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正面
影响
在危机爆发之前,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这表现在:第一,风险转移功能实现了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这样风险实现了最优配置,并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第二,资产证券化是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中介机构、评级机构、贷款机构以及投资者都会参与调查最初的信贷活动,这使银行发放信贷过程中的一些隐含风险被公开化,进一步减少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二)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它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首先,资产证券化具有非常复杂的基础资产,可以被用来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很多,但不同的基础资产具有不同的特性,导致收益和风险的评估就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对资产证券化价值评估的复杂程度就会增加;其次,资产证券化是由多个利益主体参与的交易系统,这限制了信息披露的发挥,因为在参与主体众多的情况下,披露信息需要很高的成本,对信息的分析也需要大量的成本。由于信息披露是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这项功能的限制必然会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再次,资产证券化交易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市场预期的难度,因此当资产证券化的价格发生波动时,投资者很难对以后资产证券化的评级以及价值走势进行预测,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投资者产生非理,由此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再次,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导致大量委托――问题的存在,比如抵押贷款借款人和贷款发起者、贷款发起者和贷款安排者、贷款人和服务商以及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委托――问题等,这些委托――问题的存在使金融脆弱性不断提高,引起金融不稳定。
第二,基本功能被滥用。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的初衷是维护金融体系的运转,优化资源的配置,但从次贷危机中,这两项基本功能被滥用了。首先,从转移风险来看。转移风险的目的是使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和意愿的投资者,从而促进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并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在危机爆发之前,一方面,风险并没有转移给合适的投资者,并且大部分风险被转移到了不受监管的市场中,导致透明度降低,形成了非常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在逐利的刺激下,资产证券化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发起――销售”模式,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交易链条,在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高回报”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高风险”却被大家所忽视。
五、结束语及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也可以宏观的角度上也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在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时必须慎重使用它所带来的各项功能,同时也要考虑资产证券化在宏观上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我们在本文中以次贷危机为背景,通过讨论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影响,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协调,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影响,资产证券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协调,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此外,如果不能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其就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和认识,防止系统性风险的过度积累和扩散。
第二,在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的同时,构建合理的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则。要明确监管当局的监管权限、加强信息披露、加强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协调以及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在信用评级方面,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跟踪评级和利益冲突规避机制的建设、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评级机构的透明度以及强化评级机构的数据积累,另外也要防止评级机构技术层面上的缺陷、评级垄断、评级模型及标准的差异以及债券发行后评级机构跟踪标准不同等问题;同时我们也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第三,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只重视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缺乏对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防范,无法有效的解决系统性风险,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整体来制定监管原则,关注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强化事前监管和功能监管,从过去的强调针对机构的监管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业务进行统一标准的监管,减少监管的盲区,提高监管的效率,在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沟通合作。
[参考文献]
[1] Allen,F. and E.Carletti. Credit Risk Transfer and Contagion[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6,53(1):89-111.
[2] Bervas A.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he Liquidity Frontier, Banque de France[J].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Special Issue on Liquidity, 2008(February)(11).
[3] BIS. Innovations in Credit Risk Transfer: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tability[J]. BIS working Paper, 2008(255).
[4] BIS. Financial System: Shock Absorber or Amplifier[J].BIS Working Paper, 2008(257).
[5] Gai, P., Sujit Kapadia, Stephen Millard and Ander Perez. Financial Innovation,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Systemic Crises [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8, 118(3).
[6] Kehoe, T. J. and D. K. Levine. Debt-Constrained Asset Market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3,60: 865-88.
[7] A.Krishnamurthy. Collateral Constraints and the Amplification Mechanism[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003, 111(2): 277-292.
[8] G.Lorenzoni. Inefficient Credit Boom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Forthcoming,2008.
[9] 李佳,王晓.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评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0] 陆晓明.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11] 孙立坚,彭述涛.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世界经济研究,2007(10).
[12] 王晓,李佳.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J].金融论坛,2010(1).
[13] 肖琦.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理论评述[J].新金融,2010(2).
[14] 张明,付立春.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9(8).
Analysis of Asset Securitization’s Effect on the Running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LiJia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China)
一、金融体系的内在功能
罗伯特・默顿和滋维・博迪等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相继,提出了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理论。默顿与博迪认为一切金融机构都是为发挥一定功能才存在的,尽管金融机构的形式在各地区和各时期变化多样,但金融体系发挥的功能相对比较稳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变化以及金融工具创新都是围绕着更好地发挥金融功能而变动的,机构的形式源于功能,机构间的创新和竞争导致金融体系功能的完善和提高。因此在分析金融问题应当从金融功能出发,而不应从机构的观点出发。1995年出版的《全球金融体系:功能观点》一书较系统阐述了金融体系的六大核心功能。
第一,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即金融体系为交易提供清算和支付条件。第二,提供聚集资源(the pooling of resources)的机制和分割企业股份(subdividing of shares)的服务。由于金融中介体系从社会吸纳零星资金,向企业贷放长期资金,因此具有聚集资源和向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服务的功能,同时金融市场为企业发行股权和其他证券进行直接融资服务。第三,提供跨时、跨地区、跨行业转移资源的服务。第四,金融部门提供管理风险的服务,具有风险管理功能。第五,为经济部门分散的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第六,提供解决激励的方式和方法。激励问题产生于委托关系中,当交易的一方拥有信息而另一方不具备时,或一方作为另一方的人时,就存在激励的需要。默顿与博迪认为,激励问题影响着企业外部融资的数量、风险管理方案、投资的类型和规模以及投资评估结果,激励问题非常重要,而金融部门提供了解决激励问题的工具和手段。
对金融部门功能的表述存在差别,Levine(1997)将金融的功能概括为便利交易、风险管理、配置资源、监督和控制、动员储蓄等功能。《货币与资本市场――全球市场中的金融机构与工具》一书的作者彼得 S.罗斯认为将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执行七种不同的功能,分别为储蓄功能、流动、支付功能、政策功能、财富功能、信贷功能、风险功能等。1概括而言,一般认为金融体系具有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风险管理功能、监督和激励功能和信息功能。下文就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功能进行评述。
二、我国金融体系的功能评述
(一)融资功能
银行体系和证券市场都具有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功能,即融资功能。居民进行金融储蓄存在两种基本方式:第一,银行储蓄存款;第二,在一级发行市场购买股票、企业债券和国库券等有价证券。如果采取储蓄存款形式,储蓄资金必须依靠银行向企业的贷款行为才能实现向投资的转化,如果采取有价证券形式,则储蓄资金直接流入资金使用者手中。因此,评价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金融工具的数量和品种,如果金融体系提供的金融工具较少和储蓄渠道单一,居民过度依赖某种储蓄方式,则说明金融体系融资功能不足。第二,考察银行体系将储蓄存款转化为投资的能力。
从第一方面看,我国居民可以运用的金融工具少,储蓄方式单一。从表1和表2对照中可以发现,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中60%以上(个别年份接近90%)是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在多数年份均低于15%,保险准备金仅为1%左右。
从第二方面看,银行体系将储蓄存款向贷款及投资转化的功能欠佳,这集中表现在银行负债(存款)和资产运用(贷款)的不协调性。由于我国居民银行存款是金融储蓄的主要形式,因此银行中介将储蓄存款向贷款和投资的转化能力是金融体系功能的重要体现。我国储蓄存款增长迅速,到2002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7万亿元,占当年GDP比例的87%。表3是我国M2/GDP和其他国家相应货币供应量与GDP比例的对照表,可以发现我国在所有国家中该比例是最高的。
货币供应量M2在我国主要包括流通中货币、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M2/GDP的比例在我国明显偏高,体现了银行聚集了过高比例的储蓄资金,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贷款和投资,则说明银行体系的融资功能较弱。银行体系聚集的巨额储蓄资金未能充分向投资转化,这可以从我国投资和储蓄对比中得到说明。储蓄缺口是一国国内投资减去国内储蓄的差额,储蓄缺口为正说明该国的储蓄不足;储蓄缺口为负说明该国的储蓄未能充分地转化为国内投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年份的国内储蓄、国内投资及储蓄缺口情况如表4所示。在1978―2001年间,我国有9年的储蓄缺口为正,而其他年份的储蓄缺口为负。其中在1990―2001年12年间,有10年的储蓄缺口为负。因此从总量上看,我国的国内储蓄在多数年份都能满足本国投资的需要,并且存在剩余。
(二)资源配置功能
动员储蓄并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是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同时高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对一国经济发展更为重要,对于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可能更为关键。我国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欠佳,这集中体现在较高的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低的银行资产利润率和较低的企业投资效率等若干方面。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为25.37%(戴相龙,2002)。西方学者对于我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比例估计得更高,一般认为该比例在30%以上(Jeffrey D.Sachs and Wing Thye Woo,2000)。部分不良贷款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融资制度不合理和政府过度干预信贷分配造成的,是旧体制积累下来的包袱转嫁给了国有银行,不能完全反映银行体系本身资源配置功能强弱。但是如果剔除这部分不良贷款,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仍然偏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良贷款并未停止增长。1999年为降低银行不良贷款,四大国有银行分别成立了各自的资产管理公司,向资产管理公司共划转了1.4万亿元不良贷款。到2001年底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又上升到1.7万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仍达25.37%,比国际上公认的不良贷款比例警戒线高15个百分点。
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资产利润率是银行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反映。1996年末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税前利润合计269亿元,到1998年下降为77.05亿元,之后开始回升,但总体盈利水平仍然不高,资产利润率偏低(见表5)。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与国际银行相比都比较低,见表6。
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的低效率集中体现于两个方面。第一,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我国长时期执行国有企业优先上市的原则,效率较高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上市融资的障碍较多,被排斥在国内证券市场之外。同时,上市企业多数为中等偏上规模,中小型企业被排斥在资本市场之外,造成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不高,资金使用效率并不理想,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业绩大幅度下滑等“变脸”现象非常普遍。例如,2001年共有170家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其中首次公开发行60家,配股85家,增发25家。到2002年6月30日,共有53家公司变更了募集资金投向,占发行总数量的31%,出现亏损的企业10家,主营业务出现下滑的共有72家,以上两项合计占发行总数的48%。3我国资本市场的企业准入政策并不是完全以效率为指向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证券市场被视为国有企业融资的场所,把上市看成国有企业“脱贫解困”的一种方式。直到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发挥着特大型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上市融资的政策职能。第二方面,资本风险配置功能效率低。所谓资本风险配置功能是指股票市场按照企业的收益风险特性配置资本的能力。当代财务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益风险较低的行业、企业或业务适合进行债务融资,收益风险较高的行业、企业或业务适合进行股权融资。如果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比较完善,则能够将社会资本配置在收益风险特性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中,即收益风险特性不同的行业、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朱武祥等(2003)利用2000年我国14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结构在收益风险不同的行业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我国股票市场资本风险配置功能低效。
(三)风险管理功能
金融体系中的股票市场提供股份分割和股份交易服务,通过股份分割使更多的持股者能够分担企业和项目风险,通过股份交易使持股者的风险得以向第三方转移,因此证券市场具有风险管理功能。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企业股权分为国有股、一般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其中社会公众股股权仅占1/3,国有股和一般法人股相对集中,股权未得到充分细化和分割,限制了风险分担范围。另外,由于国有股和一般法人股不能如社会公众股那样流通(流动性差),持股者的风险不能顺利转移。因此,减持国有股份、促使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从长期看有利于增强证券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
金融体系中的保险公司是专门从事风险集中与分散活动的企业,保险行业的功能是金融体系风险管理功能的重要表现。我国内资保险公司总资产占全部保险公司总资产的98.04%,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98.45%,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总资产占全部保险公司总资产的1.96%,保费收入占1.55%,因此内资保险公司在保险行业占绝对规模优势。但是内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保险品种雷同,组合性能差;第二,险种灵活性差,缺乏抗风险能力;第三,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吸引力;第四,缺乏高级人才,产品开发能力弱。4
由于金融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密切关系,金融体系为社会保障基金提供保值和增值的条件,因此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也体现在其直接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能力。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基于储蓄的基本原理,即从当前收入中节约部分资金积累起来,以备未来消费,储备基金的运用和管理是社会保障体系成败的关键。如果金融体系能够高效地运作社会保障基金,促使其保值和增值,则显示了金融体系风险管理功能的提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统一收集、集中管理,全部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存款,资金运用渠道狭窄,扩大社保基金运用渠道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应当创造更多的投资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同时通过加强资源配置功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监督和激励功能
由于我国国有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这决定了银行中介的监督和激励功能较弱。国有企业在治理机制上存在多重委托关系,国有银行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更加严重,因此,国有银行运行效率较低。在发放贷款的银行和接受贷款的企业之间所构成的委托关系中,银行作为委托人在信息上处于劣势。在国有银行和企业形成的委托关系中,作为委托人的国有银行甚至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监督和激励企业经理。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借贷合约的约束力最低,有些情况下,国有银行在发放贷款之时就知道该笔贷款将成为呆账和坏账。随着国有银行独立性的增强,国有银行对企业的监督和激励力度也在加大,但是如果不从产权制度方面进行银行治理机制的根本改革,银行中介的监督和激励功能不会根本好转。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较短,存在功能错位现象。我国证券市场过分强调筹资功能,忽视了监督和激励功能。从资金循环过程看,企业上市融资只是资金循环过程的一个环节,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投资回报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证券市场在发挥筹资功能的同时必须保障筹集资金的有效使用,并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只有完整的履行以上功能才能保证自身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事件频频出现,弱化了市场的监督功能。同时,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限制了并购市场的发展,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经理人进行监督和制约。
(五)信息功能
金融体系的信息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利率作为资金价格,调节当前消费和远期消费的关系以及投资活动,是经济主体进行消费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数。第二,股票等有价证券价格反映了企业投资价值,引导资金流向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银行和资本市场具有搜集企业潜在信息的动力,银行通过搜集贷款企业信息,加强对经理人监督,以最大限度降低贷款风险;证券市场是上市公司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信息生产相对集中的场所,投资者根据披露的信息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我国仍然实行行政管制利率,现行利率不能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也不可能有效发挥对消费和投资的调节作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短,投机性强,股票价格不能稳定地反映企业价值,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差。同时,证券市场生产的信息质量较差,虚假财务信息、人为制造的欺骗性消息较多,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缺乏足够的依据。
三、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功能的策略
金融体系的功能是在金融体系与经济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因此影响金融体系功能的因素应从金融体系所处的外部条件和金融体系内部构造和性质中去寻找。在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金融运行的机制、金融结构和金融运行的范围等是影响金融功能的重要因素,选择适当的金融运行机制,优化金融结构,扩大金融开放是完善金融功能的战略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获得了较大发展,金融改革以市场化为根本取向,金融结构不断优化,金融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同时,应当看到我国金融部门的发展突出地体现为金融增长。从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金融工具的品种、金融市场的规模等方面看,金融部门在量的方面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扩张,但是金融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 推进金融运行机制市场化改革
金融运行机制主要指金融体系对金融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机制,可分为纯粹计划性质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化的金融运行机制。通过计划经济时代金融体系的功能和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功能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种金融运行机制对金融功能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金融体系具备前述若干基本功能,而在转轨前计划经济国家,金融体系主要发挥计划分配资源的渠道和结算功能,聚集资源的功能受到限制,基本不具备信息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和激励功能。现实中的金融运行机制并非如理论上所抽象的标准模式那样纯粹,政府对金融运行设置了较多的规则,并进行直接和间接的干预,不同的干预程度和干预方式与市场化的金融运行机制相结合对金融功能发挥的程度造成不同的影响。传统金融深化理论所研究的金融抑制现象就是政府对金融运行进行过度干预造成的,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抑制了金融体系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信息功能和激励功能。可见市场化的金融运行机制优于计划性质的金融运行机制,坚决贯彻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完善金融体系的关键,这也是计划经济国家经过痛苦的实验获得的结论。
(二)优化金融结构
金融结构的内涵既包括各种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对规模和相对比例,也包括规范金融体系和金融机制运行的制度性要素,而后者是影响金融功能的最重要的方面。各种金融机构或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对比例变动不一定导致金融功能发生变化,有些金融比率变动与金融功能无关。例如根据Levine最近的研究,在发达国家,融资方式选择(以银行为主的融资方式或以金融市场为主的融资方式)与经济发展无关。制度及其变迁作为金融结构及其变化的重要方面,往往是金融功能变化的根本原因,制度因素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他金融基础设施甚至决定了金融功能。比如王晓芳(2000)认为,融资制度作为金融制度的具体形式决定了储蓄资金分配的效率、资金使用效率等,而这些正是金融功能最重要的体现。因此必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金融法规、监管框架,信息化建设等,在微观层面积极推进国有大型金融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提高企业治理能力,通过制度层面金融结构的优化完善金融功能。
(三)扩大金融开放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城乡和谐发展;城乡金融系统
城市与乡村犹如两个盛了不同容量的水杯,城乡欲达到和谐发展,就必须在城乡这两个水杯中连接上水管,根据连通器原理,两个水杯中的水位因连接了管子的缘故最终将达到平衡(虽然容量不同,但水位高度一样)。金融业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无疑是城乡和谐的最佳连通器,金融具有资源配置和效率导向功能,只要城乡金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城乡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将达到。
一、城市金融体系比较优势
城市金融体系由于经济发展历史缘故,金融运行框架较为完善,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方面都比乡村金融体系发展程度高得多,城市金融系统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金融机构林立。金融机构作为城市金融体系的物质载体,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城市金融机构林立,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和在境内开办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等。
2.金融产品丰富。金融产品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本载体,金融产品丰歉程度直接影响金融体系的繁荣程度。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多种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金融产品(如大额可转让存单、信托基金),而且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
3.金融创新有力。由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克服经济环境中各种风险,城市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不断引进新事物。金融创新的种类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
正因为城市金融系统由于经济发展的历史缘故,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框架,其比较优势是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1)较强的技术优势。城市凝聚了高端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金融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信息网络建设促使城市金融体系涵盖范围扩大,促使电子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促使结算和清算有效运行。(2)较大的资金优势。城市资金优势主要体现为两方面:首先是拥有巨额资金。由于城市经济较为繁荣,资金流动性高,资金流通总量较大。其次是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城市金融业发达,筹资能力远比乡村强。(3)持续的人才优势。城市金融业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专业和富有经验的优秀管理人才,他们能快速全面获取市场信息,人才优势有利于设计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组建具有良好市场反应的组织结构。
二、乡村金融体系的比较优势
同样由于经济发展的历史缘故,乡村金融运行还没有与其需求相适应的完整框架。与城市相比处于绝对劣势,它运行的特点是:
1.政策性较强。乡村金融发展程度不高,政府往往对乡村给予政策性扶持,在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配置方面倾向于政策性,如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以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这些金融机构为主,由于他们一般为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时往往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带有公益性质。
2.效率上偏低。乡村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偏低,这主要原因在于其性质。乡村金融体系在政府指导下运行,指令性计划较浓,因垄断而导致的寻租行为也有所存在,金融体系背离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致使金融资产效率达不到最佳,效率性偏低普遍。
3.规模化不够。乡村金融体系较为单一。由于乡村本身自然特征,乡村金融体系主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因信息技术不够普及,金融体系运行成本偏高,各个金融主体相对分散,无法达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
上述特点实际上说明了在与城市金融体系比较时,乡村金融体系处于劣势。但是,对比城市,乡村的下列比较优势也十分明显:
1.地缘优势。地缘是因同属一地而产生的联系,乡村人烟相对稀少,内部人口流动性不强,由于邻近关系和社交需求,农民拥有良好的熟人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较为和谐,一旦某家出现什么问题,整个村落都将传开,因而这一地缘优势使得乡村金融体系信息披露机制容易建立。一方面,由于互相了解,信息相对透明,有利于金融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某人违背信用,则此人必将声败名裂。乡村金融体系所处的环境,在于广大的地缘意识浓厚的乡村市场主体之中,注重地缘意识,有利于乡村金融体系的维护与运行,即是信用意识的作用。利用好乡村独特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发展乡村金融体系。
2.人文优势。乡村的自然条件促使乡村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因其亲近土地具有天然凝聚人心和加强人们感情的功能,农民淳朴实在的风格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氛围形成。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组织过合作性质的农庄和互助社,如俄罗斯、中国等。互助合作的优良传统悠久,有利于建设合作型金融体系。
3.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欠发达主体通过发达主体的技术、制度和结构的低成本移植和模仿而迅速赶上发达主体的水平。乡村金融体系相对于城市金融体系发展落后,基于此,乡村金融体系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有选择地从城市金融体系中移植和模仿金融信息技术、运行制度和金融业结构布局。
三、城乡比较金融系统的构建
1.构建乡村金融体系基本框架。乡村金融体系基本框架要求乡村金融体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它主要包括通信技术、金融机构和众多市场主体,没有基本框架,就无法发挥乡村金融体系的比较优势。城乡比较金融系统构建的前提在于乡村金融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如果乡村交通运输条件、银行等中介机构缺乏,市场参与者寥若晨星,则不足以建立强势银行联盟,从而无法实现平等、公平的体系运行目标。在建立乡村金融体系框架时,可有不同的模式供选择,比如:建立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优点主要是:可以获取关于公司和经理人员的信息,进而改进资本分配和公司治理效率;可以规避金融风险,进而促进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能够动员资本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分工和生产。建立银行联盟。乡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关键在于组建大而强的银行机构,建立大而强的银行机构的目的在于与城市金融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实现平等、公平的体系运行目标,防止城市金融体系对乡村金融体系资源的掠夺。然而。乡村金融机构规模化不够,无法形成强势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因而,建立货币联盟势在必行。通过货币联盟,实现资源、信息和技术共享,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从而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信托基金也是能够在乡村取得长足发展的金融形式。信托基金通常也称为投资基金,主要通过契约或公司的形式,借助发行基金券(如收益凭证、基金单位和基金股份等)方式,将社会上不确定的多数投资者不等额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按资产组合原理进行分散投资,获得的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并承担相应风险的一种集合投资信托制度。信托基金具有集合投资、专家管理操作、组合投资分散风险、资产经营与资产保管相分离、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以纯粹的投资为目的和流动性强等优点。乡村金融市场投资主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而信托基金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变现性相当灵活,小额资金具有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利于乡村金融繁荣。此外,信用互助应是建立乡村金融框架的重要选择。金融业本质上是信用行业,信用是金融发展的基石。乡村金融体系可利用地缘和人文比较优势,开展信用互助,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组建乡村信用协会。通过成立信用协会,对会员信用进行担保,并对会员违约行为进行披露,通过宣传压力迫使会员遵守信用。二是建立信用互助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不同性质划分(如血缘、地缘和业缘),通过共同担保,化解违约风险。2.城市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与乡村相比,城市的金融交易和金融活动是相对“高端”的,其活动的领域应该是着重发展衍生金融。城市金融体系相对完善,较为具备处理风险能力,这主要在于衍生金融工具设计。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它以另一些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高风险性、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加速经济信息的传递,其价格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金的有效流动,可以增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有分割与转移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经济效率的作用。因此,城市金融体系应大力发展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等衍生金融产品。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交易活动的总和,囊括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功能主要有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城市金融发展的新兴领域还包括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可以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产生于承诺或约定事项,其主要业务包括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银行保函、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这些业务对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处理不当,表外业务将转化为表内负债。城市金融体系较为具备处理表外业务带来的风险,可利用其优点大力发展。
四、生态循环的城乡金融系统
生态循环的城乡金融系统,要求城乡在分别构建各自金融体系时是要有金融生态理念,而金融生态理念又要求金融业生存发展应处于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通过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降低金融风险,进而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支持体系、金融运行体系和金融政策体系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金融生态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三者的和谐统一。
根据生态循环的要求,城乡金融和谐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要实现城乡金融体系生态平衡。城市与乡村金融体系彼此关联而又相互影响,城市金融体系的发展受到乡村金融体系的制约,乡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受到城市金融体系的指导,两者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和谐的城乡金融生态系统。城乡金融生态系统依赖于城市与乡村金融的互动平衡,二者之间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城市金融体系对乡村的指导和支持。从长远来看,乡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必然依赖于城市金融体系的支持,原因在于强势银行联盟通过信息垄断而收取信息租金和保护关系企业会妨碍创新,另外,管制较少的强势银行联盟有可能会与公司的一些经理勾结以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并阻止有效的公司治理。因此,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由于存在自身劣势必然依赖于市场的支持。从释放经济增长所累积的风险和避免发生经济危机的角度看,银行体系非但不能提供一种将风险释放到系统之外的内在机制,而且其自身内部风险的最终释放还得依赖于城市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提供的流动性和风险分担功能。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建立有利于实现城乡金融生态循环和两者和谐发展的金融体系,有赖于城乡比较金融系统支持体系作用的发挥。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科学定位。政府是城乡金融系统中的主导力量,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有一整套清廉高效的行政机构。城乡金融系统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政府应担当起组织者的作用,在处理城乡金融体系联系上将有所作为。同时,区域政府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将乡村绿色GDP和人均收入水平纳入考核指标中。在职能行使方面,应注重发挥市场的功能,对金融业给予必要的行政服务支持。
2.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在金融发展领域中,信息技术对金融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最新信息快速传递功能)、“软化”作用(实现网络管理功能)和优化作用(资源整合功能)。城乡金融系统运行,离不开金融信息高速公路支持,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结算电算化,从而降低运行成本。信息技术已在城乡中广泛普及,特别是乡村信息建设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在乡村信息建设中涉及到的资金费用应给予扶持和优惠。
3.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国家货币政策调控能力较强,能有效地处理好城乡经济发展和物价稳定的关系。城乡金融发展具有极强的脆弱性,特别是乡村金融体系更具有不稳定性,当发生通货膨胀时,乡村金融体系因其相对弱小,无法应对物价急剧膨胀的风险,这就要求国家货币政策在实施时特别要注重稳定物价,通过多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控物价水平。同时,还需密切关注货币供应总量、利率政策的变化和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陶玲琴,王振龙,等.比较金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杨胜刚.比较金融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傅崇兰.城乡统筹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王世军.比较优势理论的学术渊源和评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关键词]碳金融;碳交易;碳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129-02
1金融体系的定义与构成
“金融体系”一词被广泛使用,但国内外学者对其却各有所见。乔治·考夫曼(George GKaufman)认为金融体系主要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有关规则四个方面。黄达教授则认为金融体系主要包括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及金融调控机制五个基本要素。
综上所述,金融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从狭义角度定义,金融体系可以看成是各种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规则以及金融调控和监管机构的统称。从广义角度定义,金融体系则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金融体系主要由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两部分构成,其中还包括金融工具、金融规则以及调控与监管等。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枢纽。金融机构能够帮助资金的融通,而且还能够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的场所。金融市场上能够进行货币借贷、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买卖,最终实现资金融通。金融市场通常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
2山西碳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山西碳金融体系现状
由于山西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阶段,低碳经济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兴起与发展,标志着商业银行渐渐涉足碳金融业务。在发放贷款时,商业银行开始把节能环保、节能减排作为参考标准,一律不予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企业以及项目新增贷款。尤为突出的是,商业银行还在积极探索环保绿色的信贷项目,开拓创新。
近年来,山西为了促进碳金融业务的发展,逐渐在省内有些地方建立碳交易中心,比如: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可见,山西的碳金融雏形逐步形成。但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发展碳金融,省内的商业银行还应该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追求碳金融产品的服务的创新,力求在该领域有一席之地。
22山西碳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山西当前的金融体系下,已经能够解决清算和支付的基本功能,但是其他的功能,比如:碳金融所必需的资源再分配、资源转移、风险管理、信息等功能,这些功能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下还不能够得到解决。可见山西的金融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碳金融缺乏专业人才。山西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存量,非常缺乏碳金融业务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进而限制了碳金融的发展。
(2)山西省内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山西金融机构对碳金融业务还处于相对初级的状态。除了部分商业银行进行小规模的尝试以外,其他的商业银行还在等待时机的成熟,从而导致未形成健全的碳金融的组织体系。
(3)碳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山西金融机构提供的碳金融产品缺乏创新,主要进行的就是信贷和资金的清算业务,直接融资、风险规避和信息中介类产品非常欠缺,碳金融产品品种也没有创新,参与碳金融的深度十分有限。
(4)碳金融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山西在碳金融发展方面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然而这些政策金融机构并不是主动参与,从而也就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比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审查贷款时属于强制性参与,但是在税收政策、监管政策和风险承担等鼓励引导性政策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这也就要求地方政府或者监管机构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3山西构建碳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阶段,构建健全有效,功能完善的碳金融体系不仅仅能够保证山西在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保证低碳经济的增长,更为主要的是,扩大山西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可见,构建碳金融体系的意义非凡。
31能够全面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山西现有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摆脱以前的高污染,高排放的状况。构建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行之有效的碳金融体系,不仅仅能够扩大企业资金融通渠道,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促进山西低碳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全面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国家政策的全方位落实。
32能够有效降低碳金融风险
山西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除了面临常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外,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如果建立完整有效的碳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配套的金融产品进行对冲交易,来规避或分散风险。
33能够促进山西金融业战略转型发展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中间业务,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创新业务运作模式、金融产品服务以及风险管理方式,实现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加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累了国际化运作的经验,进而促进了山西金融业的转型发展。
4碳金融体系的借鉴与参考
山西的碳金融才刚刚起步,作为转型跨越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我省要发展碳金融必须走符合我省现状的道路,不能照搬其他地区成功的模式,但我省可以借鉴和参考省外甚至国外在碳金融领域的很多成功经验。
41建立碳交易中心,掌握交易规则
建立大型碳交易中心,有益于收集信息、技术和资金,为碳金融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掌握交易规则,构建合理的市场规则,不仅能够提高其流动性,而且能够提高社会的积极性。
42与碳金融相关的衍生产品较多样化
在碳金融产品上不断创新,推出了碳期货、碳证券、碳基金、碳指数、碳中介等衍生金融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在获取了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了市场上交易者投资、避险等多方位需求。
43碳金融配套产品众多
参与碳金融的机构众多,包括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商社财团、私人公司等,同时有相对较健全的金融服务,碳金融发展充满活力。
5构建山西碳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
构建山西碳金融体系,在现有省情的基础上,对山西碳金融体系予以完善,构建适合于山西经济发展的合理体系,使其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更好地为山西低碳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服务。
51构建有利于碳金融发展的政策机制
国家或者政府政策主导着碳金融的发展方向,因此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和服务机构应当为碳金融制定宽松的政策,为碳金融发展提供政策制度支持。
(1)制定宽松的碳金融政策;
(2)保障碳金融市场交易制度更加健全;
(3)完善碳金融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为碳金融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52形成有利于碳金融发展的机构机制
碳金融组织体系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参与,商业银行又是金融机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涉足碳金融融资及其他相关交易,还需要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进来,比如:监管机构、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碳金融中介机构等,借此提供更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碳金融发展的各项要求。
53构建有利于碳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
首先,建立国际化的碳交易市场。规范现有的碳交易所或者环境交易所,逐步形成规模宏大、制度统一、交易合规的交易市场,为大力发展山西碳金融奠定基础。其次,建立功能齐全的碳金融产品市场。山西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或者发行股票等金融行为给碳金融项目或者企业融资,合理建立二级市场,为投资者提供资产流动性,促进碳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54构建有利于碳金融发展的产品机制
山西碳金融产品缺乏创新,这就要求培养碳金融专业人才,开发适合山西省情的碳金融产品,如:碳基金理财产品、CERs 收益权质押贷款、融资租赁、信托类碳金融产品、私募基金、碳资产证券化、碳交易保险、碳债券、碳期货、期权或者掉期交易合约等,构建合理的碳金融产品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元龙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新机遇[N].金融时报,2009-07-18
[2]王留之,宋阳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2009(6).
[3]葛兆强低碳经济的本质与碳金融的发展趋势[N].上海证券报,2012-10-15
[4]阎庆民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2010(4).
[5]杨佳琛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金融产品分析[J].金融财经,2009(2).
[6]任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金融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08(7).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体系;交易成本;产权改革
从2007年3月1日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开业拉开村镇银行试点的序幕发展至今,村镇银行体系已初具规模。我国村镇银行是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伴随农村商业银行,小额农贷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试点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带着政策的光环诞生的,是政策的产物。
1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及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含两个层次,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各种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金融组织。就正规金融体系而言,这样一个以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组织为主体的框架,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地区。
1.1 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支农功能弱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省以下分支机构的缺位使得它的资产运营目标难以得到至上而下的贯彻,不得不将大量业务委托农业银行,一方面农业银行的营利性特征让它有足够的动力来挪用这部分资金甚至直接占为己有;另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过分局限于粮棉收购,对于亟待政策资金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乎漠视。
1.2 农业银行的撤离造成农村商业金融安排空位
自1979年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以后,中国农业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主导农村金融。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类银行业务的交叉使农业银行不再固守农村金融这一传统领域,而逐步将眼光转向农村金融以外的业务领域。在商业化的思路指引下,农业银行更明显的以一个商业银行的姿态参与同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营利性成为其首要目标,并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洗脚上岸”式的战略调整,大量拆并县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业务中心开始向大中城市转移,农业银行的撤离,必然造成农村金融主体的缺失,直接在原有金融体系中打开缺口,造成商业性金融机构部分产生供给空白。
1.3 农村信用社存在诸多问题
1.3.1 产权归属不清
信用社发展到如今,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却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并没有将信用社当成是农民的,而把他当成是商业银行看待,为农意识淡薄;一些农民也不把信用社当成是自己的,而是把他当成是国家的或是商业的银行。
1.3.2 不良贷款比重高,资产质量差
农业生产的低效益性和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农信社的农业贷款面临较大的损失风险。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近些年,农信社的资产质量有所提高,但从绝对比重来看,其比率依然很高。过高的不良资产比率使农信社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而不得不审慎对待农村贷款,限制其农村业务的开展。
2 设立村镇银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2.1 培育了新的农村金融主体,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空位”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必不可少。所谓“交易成本”是指利用经济制度的成本。即交易成本=签约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成本。
交易方式或交易机构的选择取决于实现交易成本的最低。在交易层次比较低的时候,民间金融和合作金融的优势比较明显,而当交易层次提高以后,伴随资金交易的扩大,商业金融的规模效应就会体现出来。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暴露出来,相应的弥补资金风险的信息成本会增加,这些通过大额资金借贷的高利率体现出来。但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说,现有的安全评估成本会因为资金规模的增加而降低其单位水平,同时单位签约成本也会因此而降低,如图1所示。
图1
所以为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不同的金融机构应有自己不同的市场定位,民间金融和合作机构应着力于分散性、小额性的资金需求,而对于集中性、大额性和共性化的市场需求,则安排商业性的金融机构能使交易成本最低。 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中本来包含有商业金融的安排,但是,农业银行的“洗脚上岸”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原有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直接形成商业金融的缺位,导致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交易成本的非最优化。我国村镇银行是按照公司制新组建起来的企业法人,或是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从性质上来说,它属于商业银行,按照商业性的原则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它的设立弥补了农行撤离所留下的农村商业金融空位,也缓和了这种空位下的交易成本问题,从而保持了原有体系的完整。
2.2 创造竞争环境,推动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不应该只单纯依靠设立几家新的金融机构,对原有金融机构组织的改革同样重要,对于农信社来说,改革的核心在于重塑合作制。
另一个关键在于竞争机制的培养。村镇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入住农村,从业务来看,它和农信社存在很大的交叉领域;从水平上来看,农信社属土生的金融,管理技术和水平远不如下乡的这些村镇银行。
2.3 带来协整效应,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