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

第1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学困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学习内容简单,只要在老师的督促检查下学习,没有自学习惯,仍可以拿高分。但进入高中后,学习科目增多,内容加深,理论性加深,抽象性加强,教师的学法力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减少,农村学生寄宿生多,家长的监管减少,导致“学业不振”或“学力不良”的学生比例骤升。要改变他们学业不良的状态,培养他们能依靠自己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获取知识能力,即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必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发内部动力,增强学困生自主学习意识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通过探索知识、创造知识和追求崇高的理想,一生才会实现更大的价值。在理想和正确价值观的驱动下,他们一旦有学习动机,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得以转化,还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激发内部学习动力。在教师对学生发展性定位中,学生会表现的爱学习,装学习,同学认为他真爱学习,“谎言说一千遍便成了真理”,时间久了,这种被关注的愉悦心理感受,让学生认识自我,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断提高和塑造自己,学习动机产生,学习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培养独立学习意识。高中学习内容加深,部分学生基础薄弱,课堂接受能力差,因而自学是弥补课堂落下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他们又依赖性强,自信心缺乏,对自己没信心,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摆脱学生一味地依靠教师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听课、复习和作业、发言和讨论、能独立性、自主性地完成学习计划,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展示自我,树立起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自主学习所必备的学习品质和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品质。目前,农村学生在学习中普遍不善于排除干扰学习的欲望、情感,难以战胜惰性,缺乏吃苦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能力是培养农村学困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让学生明白任何成果都是奋斗的结果,任何学问是苦根下长出的甜果,只有肯下功夫,才能取得好成绩。其次,适当安排学习进度、分量和深难度,逐步培养其学习自制力。要求他们做到多看,多问,多练习,天天坚持学习,迫使自己完成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学会面对失败,磨砺学习意志。这样,学生就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客服内心浮躁,战胜自我,学习能够持之以恒。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提倡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增强独立判断的能力,发掘自己错误的原因,增强对知识的领悟水平,积累起丰富的知识,在应用知识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左右皆宜。

(三)学习能力的培养

1.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学困生往往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认识不足,教师通过课堂考查、平时测试,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了认识知识、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弥补上去。

2.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的问题,光凭教师难以解决,这就要培养他们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3.要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学困生自律能力差,只有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才能保证计划的实施。

4.要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学困生往往是在一个问题上出现多次类似的错误,在学习中要尝试自我识别、自我组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将所学知识进行反馈,归纳总结,如建立错题集,不仅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警示”,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强化记忆,还能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

5.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三、加强指导力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2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建设

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是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主要政策体系,对于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的帮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了很多高校的贫困学生解决了学业资金上的困扰,本文从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入手,探讨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建议,结合我国高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思考关于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

一、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出台了很多措施来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难题,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形式和手段,都旨在让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在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中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去反思。

(一)现行奖贷助补免体系的问题。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以奖贷助补免为主,表面看起来对于贫困高校学生的资助手段很多样,但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首先,奖学金的评定不是以贫困程度来划分,其性质上来说不属于贫困资助体系;其次,奖贷助补免这几项中有些是有偿的,有些是无偿的,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公平,钻空子,资助没有落实到最需要资助的人的头上;最后,一些无偿的补助如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缺乏一定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学生不知为何拿这些钱也没有人给予说明,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会力量的融入是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力量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存在很多细化工作要做,社会与学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单纯依靠国家和学校的力量来资助贫困高校生,存在资助力度小,对于一些特别贫困的家庭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同时覆盖范围有限,并不是每一个贫困需要帮助的高校学生都能受到帮助,因此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是重要且必须去做的工作。

(三)贫困生资助仅停留在资金资助上。很多人把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概念仅仅理解为捐钱,捐款,的确,对于广大高校贫困学生来说,资金问题确实是困扰他们学习生活的重大难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贫困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已不仅仅停留在资金资助的问题上,很多由经济贫困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影响了高校贫困生的成长,因此在新时期,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不能在认识上只停留在资金资助的一个问题上,要建立更长远的发展战略。

(四)贫困学生认定机制的问题。合理的贫困学生认定机制是保障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基础,一旦认定工作出现问题,会使本该受到帮助的学生和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影响公平性等原则,然而现行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一直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定体系和方法,没有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认定方法,往往只凭借一个贫困生证明或申请表就草率资助,缺乏监督和跟踪调查。

二、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更新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观念。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不同于义务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对象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根据资助对象的特点,我们不应该把资助仅仅停留在资助资金这一层面上,对于可能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对其心理帮助,情感帮助,就业资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认证体系。贫困学生认证工作一直是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难点工作,鉴于贫困学生认证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首先要完善贫困学生认证体系,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设立认定责任监督,建立贫困生档案等等;同时要综合分析贫困学生的各项指标。

(三)拓宽贫困学生的资助渠道。资助渠道的单一往往会造成资助力量小,资助范围不广等问题,而高校贫困学生资助问题一直都是受到国家和社会重视的教育问题,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统筹规划,拓宽贫困学生的资助渠道,国家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让社会团体加入到奖学金扶贫资助的工作当中,扩大资助资金来源,学校也要密切与社会沟通,正确资助资源。

(四)平衡现有的资助体系。在现有的资助体系中,从调查上来看奖学金方式是资助力度最大的资助方式,但它针对的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难以惠及贫困高校学生,若对贫困学生给予照顾则又对其它学生缺乏公平性。

三、总结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教育的发展,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要随着发展而不断完善,我国重视贫困高校学生的资助体系建立,设立了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资助体系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帮助,然而资助体系的建设不能一成不变或是不思发展,要结合新时期的具体要求来不断完善,相信随着教育投入的深入,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程心皓.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三大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2:23-24+16

第3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资助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成本从主要依靠政府投资,逐渐转变为由学生家庭和个人进行成本补偿,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999年9月,国家开始助学贷款试点工作并逐渐推广,各高校也各自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还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资助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顺利完成学业。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资格认定难度大。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困难生和特困生。在实践中,多数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依据如下:一是学生有无乡、镇、市级的贫困证明以及民政局开具的低保家庭证明;二是学生填写的家庭月收入、年收入概况;三是学生支付各种费用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日常开销。但由于某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认定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例如,对不同级别(乡级、镇级、市级)的贫困证明所代表的贫困程度的理解影响着学生贫困等级的划分;一些生活并不贫困的学生却持有贫困证明要求申请助学金;很多贫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说明等。这就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未能得到帮助,一些非贫困生却占用了宝贵的经济资源。

2.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不完善。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是资助贫困生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入学问题,但随着资助的不断深入,很多问题便逐渐突显出来。从资金施予方来看,一些省市银行并不支持在外省就学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在很多省市若要申请到助学贷款,必须首先由学校出具申请,而学校则会限制高年级学生的申请名额;在助学金和奖学金名额分配上,学校也倾向于将机会留给低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助学贷款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还贷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贷款。同时,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在很多时候都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导致一个学生获得多项奖学金的情况。

3.贫困生的心理支持不受重视。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贫困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他们也较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把自己视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自卑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自我封闭,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甚至有些学生视“贫困”为羞耻,自惭形秽,采取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也需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贫困学生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去打工挣钱,除了必要的支出,他们会尽量节约生活花费。学生能够额外支配的钱越少,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往往会越低。这种主动性的降低使得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焦虑等特点。但事实上,贫困生本身并不是致贫的原因,因此仅在经济上资助贫困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更需要在人际交往、学业、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帮助。

此外,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作为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被很多学校所采用。这一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贫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曾经有一位贫困生这样诉说:“当我拿到助学金的时候,宿舍氛围就会很紧张。虽然其他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优越,但看到我领到一下好几千块钱,他们都会有些不高兴,那段时间我很怕会和他们发生矛盾。”由此可见,这种人际关系上的张力使得受到资助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4.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困难。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机会,获得生存的本领。然而,有的受助学生却没有珍惜继续求学的机会,学习状况不佳;有的则是肆意挥霍资助金,甚至产生“等、要、靠”的不良心态。因此,尽管这部分学生的贫困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放任其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就无法实现资助贫困生的真正目的。目前,高校只是对资金如何发放、名额如何划分等进行严格把关,却忽略了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问题,这不仅会减弱施予者的信心,也会导致贫困生资助不能长期而有效地实施下去。

二、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必要性

1.“贫困”概念再认识的需要。“贫困”不是简单的经济概念,它涉及更多难以估量的隐性指标,除了指所拥有的金钱和物质资料达不到某种必需水准这一经济内涵之外,“贫困”的外延还包括贫困主体与所处环境中的物质资源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知识和技术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机构的关系等。当个人或者群体失去或者被部分剥夺这些关系,以致其无法得到所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调动资源和关系时,该主体就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可见,贫困生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的匮乏,也由于在精神、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占有不足,甚至还包括其自身素质及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不足。仅仅从经济上来理解和消除贫困,则必然导致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的片面性。

2.贫困生多层次需求的需要。贫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既有贫困群体的共性需求,又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在思想上,他们积极构建对社会和他人、对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在行为上,他们急于融入社会,证明自己的成人性,试图减轻家人的压力,具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仅仅对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贫困生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也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主要表现为自尊自强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得到心理支持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

3.贫困生资助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贫困生资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工程,它一方面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优越性,为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和力量。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后续发展,不仅缺乏完善的认定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压力转移到就业初期的年轻人身上,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情况来看,这种压力必然会迫使学生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综上所述,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与高校、社会及其他学生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于促进贫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形成体现“人文关怀”的资助方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途径

1.建立科学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第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要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家庭生活水平和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学生的贫困水平截然不同,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且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勉强交齐学费,但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能基本承担生活费用,但无力交付学费等。以上差异要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应该设立等级,形成差异性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此外,在大学期间,学生家庭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每学年的定期复核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获益。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原则下,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正性。

第二,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如果由高校完全承担贫困生认定工作,要想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高校就必然需要派人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产生高昂的认定成本。由于大部分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如果能将认定工作延伸至初中或高中,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可以对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察和管理。学生曾就读的初中和高中通常在学生的生源地,初高中教师也比较了解当地的贫困线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因此初高中教师能够较为公正地确定该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的重点对象,该评价可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一级学校。这样高校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申请、学生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地方的民政证明等进行贫困鉴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认定的准确性。

2.建立更为合理的还贷政策。建立助学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在就读期间的经济压力,它是以学生未来的收入作为还款保证的。但目前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率却相对缓慢,供需比例失调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也较低。当前的还贷政策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多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助学贷款还贷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还贷;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工作,不为贷款所累。完善还贷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最高全额还款年限;将个体的收入所得与还贷比例相挂钩;个体的年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后,可以免除当年未还款数额的利息等。

第4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困境,创新思考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一项国家、地方政府、高校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有着其独特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资助工作任务重并存在明显问题。

一、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困境

“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伴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内容包括“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五个组成部分,简称“奖、贷、助、补、减”,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学业、健康成长。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看似配合无间的五位一体混合资助方式也有其各自的问题。

1、“奖”:一定程度上并不具备助困的特点。高校制定奖学金,用以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是学业和经济的双丰收。从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来看,学习成绩好是一方面,课外实践等也同样重要。对于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来说,内向、户外扩展少,在综合素质方面定稍逊一筹。因高职院校特殊性,设定奖学金的资助数量、大小均有限。设想下:只有一个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的情况下,一个是学习第一、家庭比较困难,另一个是学习第二、家庭经济特别困难,那是贫困优先还是品学优先,这就又存在一个评议导向的问题。

2、“贷”:助学贷款存在信用风险。银行对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是无担保、无质押、无抵押的“三无”贷款,即使学生违约,银行也很难有具体的方法来规避风险。高职院校受到社会一定偏见的影响,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收入不高,偿还贷款能力不够有保障,影响到银行对高职院校学子少发或不发,以规避不良贷款的比例。而学生对信用意识的淡薄,信用约束机制的缺失则更加加剧了学生违约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了银行的风险。

3、“助”:勤工助学岗位少且面窄,对贫困生学业亦有一定影响。勤工助学不失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好办法,但实际上:第一、岗位少,无法满足贫困生的需求。第二,校外岗位多为家教,未展现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色,且大多贫困生出自山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家教这一岗位未必是好选择。第三,勤工助学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贫困生的学习,学生耗用较多时间去挣钱,勤工助学却事与愿违的变成了“勤工误学”。

4、“补”:贫困生认定存在问题。高职院校农科类专业学费相对较低,吸引了不少贫困学子的报考。在这些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农村学生家庭或者城镇一般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别较小或者近似,贫困程度甄别存在一定难度。由于时空的限制,评定小组有时很难判定学生举证的内容差别所在,就会出现:当个别贫困生由于现实表现、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各种原因落选,情绪波动反应激烈,对认定工作的合理性产生困惑,从而引发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5、“减”:数额有限,容易让贫困生产生依赖心理。学费减免不宜作为高职高校的主要资助手段,一方面学费是学校的主要经济来源,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普遍收费不高,对于经费紧张的高职学校来说,贫困学子本就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可能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持续活动。另一方面,靠减免学费来解决贫困生问题不是根本办法,也只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

二、关于高职院校开展资助工作的思考

1、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诚信道德教育,建立信用记录。高职院校贫困生较多,应从入学起就加强诚信教育、贷前做好信息采集和咨询工作、贷中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还贷后加强跟踪管理几方面来实施助学贷款管理。高校开展对贫困生的法律责任教育和诚信教育,让受助学生参加社会感恩回馈实践,使每一名受资助的学生都能在资助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诚信的价值和重要性,受助学生的还贷记录将成为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诚信品格的参考指标之一,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还贷意识,鼓励学生上进。

2、关注资助体系对贫困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受助互动,能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爱。再轰轰烈烈开展扶贫助困工作的同时,不能忽视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也不排除有些贫困大学生对支持的感知和利用度并不高。因此资助重在社会支持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将社会支持很好的与贫困大学生心理状态结合,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对受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和指导,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抓住他们心理的可塑性,积极引导和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的对待和接收社会支持。

3、建立资助绩效评估体系。学生作为受资助的最终受益者,按资助贫困生绩效评估“客观性与相关性结合”的原则,引入“学生评估”指标,由学生对资助效果进行直接的评价。一方面,学校可根据学生反馈的评价表进行自我修正,提高对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生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感知到学校体己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对国家政策、学校工作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当然,绩效评估体系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董岳磊. 大学生助学贷款现状及对策分析[J]. 科技资讯. 2011年第16期.

[2]谭红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3]梁红. 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研究――以农林院校贫困生为例[D]. 东北林业大学. 2006年.

[4]胡静、傅安国. 资助对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12月,第27卷第6期.

第5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体系 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高校在校贫困生人数也逐年增多,贫困生问题也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和学校关心的重要问题。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高校和中等职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财政部、教育部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立体式的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各高校基本上形成了“政府、学校、社会”全方位助学体系。设立奖助学金,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实施困难补助和采取学费减免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学生获得资助,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稳定和社会和谐,而且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1 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意义

1.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在当今时代,要想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实施对国民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能够有效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素质,直接提高人才竞争力。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核心所在就是培养掌握先进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人才,人才水平的高低,关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关乎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要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标,实现国家的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切实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和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设。高校是人才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高校学生中有20%左右的贫困生,沉重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困扰这一人群主要问题。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是推动人才培育体系有效运转的题中之意。进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体现。和谐社会是一个整体概念,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整体和谐,也包含各领域各阶层各行业的内部和谐,也包含个体的和谐发展,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把高校的和谐建设好。因此,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有利于高校和谐发展,有利于创建更为优秀的育人环境,高校的和谐稳定,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帮扶贫困生对于高校的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资助工作的效果。当前我国高校还没有一套统一、科学的贫困生认定体系,使贫困生评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存在偏差。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主要基于学生入学提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表》、生源地政府出具的贫困证明、学生个人的贫困生申请表,缺乏对材料真实性的监控。没有把班级评议、公示审批、跟踪调查、违规监控等串联起来实施,使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和贫困程度的划分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在这一现状下,不同生源地的贫困证明所体现的贫困程度就没有区分出来;很多贫困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如实说明,一些生活并不困难的学生却拿着贫困证明申请助学金,并将资助奢侈消费,造成负面影响。这就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没有得到帮助,而一些非贫困生却占用国家的资助,使得国家的资助的真正意义没有能体现出来。

2.2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不足

勤工助学岗位是指高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情况下,有组织地为贫困生在校内提供的兼职或假期工作而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目前各高校都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相关文件要求,每年从学生学费中计提10%的资金,作为专项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投入。着高校的扩招,勤工助学岗位的提供一直处于短缺状态。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的层次较低,大多设立的岗位是劳务型,不能和学生的专业特长相结合,对学习专业知识帮助不大。

2.3 经济资助对贫困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助学的出发点在于为贫困学生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日常基础经济生活有所保障,以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但经济上的资助也会给贫困学生精神、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一,助学金的发放可能加重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贫困生在心理素质上相对为敏感、自卑。当接受外界经济资助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的困难感到压力。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而且各高校心理咨询较为短缺,对学生心理健康疏导不到位,这样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帮助。贫困生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他们感觉自己是学校里的弱势群体,自我封闭,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第二,可能造成部分学生产生依赖心理。现行国家助学体系中的助学金、学费减免都属于无偿帮扶。在无偿帮扶帮助贫困生的同时,也让一小部分人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他们得到国家的资助后,放弃了通过个人努力去改变贫困的现状,遇到困难时,不是想办法去克服,只想等、靠国家的无偿资助,对需要付出劳动的勤工助学形式不太乐于接受。

2.4 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困难

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机会,掌握生存的本领。然而,有的受助学生没有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成绩不佳,有的则是没有把助学金用到实处。因此,尽管这些学生是贫困生,但是如果放任他们其浪费宝贵的国家资助金,就达不到资助贫困生的真正目的。目前,高校对资金如何发放、名额如何划分等进行了把关,却忽略了贫困生得到资助后的管理,导致贫困生资助体系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3 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3.1 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做到资助工作的科学公正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资助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资助资金的准确投放也成为整个工作的重点。这些都离不开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贫困生认定目前没有具体的标准,这给贫困生的评定划分工作造成了干扰,因此要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确立贫困生评定制度,使这项工作科学合理,有据可查。首先,完善贫困生评定制度,制定切合各高校实际的措施和方法;其次,在贫困生认定程序上,将已有的传统的认定方法与评定制度相结合。建立动态化的贫困生档案库,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深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了解贫困生的消费情况,掌握贫困生的真实家庭经济情况。

3.2 开拓勤工助学渠道,加大勤工助学岗位开发的力度

勤工助学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精神和适应社会能力等。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的资助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勤工助学工作,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和特色特点,增设各类有助于贫困生获取适当的报酬,又能发挥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勤工助学岗位,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校还应结合本院系专业特点,适当拓展校外勤工助学渠道,做到“以工促学”,切实从实际解决勤工助学岗位短缺的问题。

3.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贫困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高校贫困生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对贫困生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首先,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排查和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并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化解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其次,高校应做好贫困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尤其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自我教育和挫折教育,加强对贫困生的引导,化解他们心中的自卑,培养他们的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并教会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3.4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贫困生的社会能力与责任意识

为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了高校和谐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要主动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一方面是把诚信教育纳入到整个贫困生资助体系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并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诚信主题班会、诚信演讲等等,让诚信教育深入人心。同时,要将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培养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另一方面,要完善信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诚信行为,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监督检查学生的行为,保障诚信守纪学生的利益,惩处对弄虚作假的学生,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第6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目前,随着高校教育的产业化和大规模扩招,贫困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为实现教育公平,确保经济困难学生有平等入学机会,国家越来越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但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论理论体系还是实际操作,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着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阻碍了资助公平性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助体系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关于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因此高校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贫困生鉴定制度和办法。很多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学校很难对家庭经济情况逐一进行核实,不能保证认定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隐私性,使得部分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资助,资助资金也就无法实现有效合理配置。更重要的是,高校缺少专门负责资助工作的部门和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从而使资助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2、资助中育人理念有待更新

从我国现有的资助体系来看,其重点还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并没有作明确要求,于是常常出现重资助而轻育人的现象。保证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仅是低层次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自立自强,成长成才,实现自身梦想。

3、资助育人工作缺少精神资助

相当多的高校并没有把资助贫困生的学习,理解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学生助困资助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对贫困学生心理上的引导和鼓励,简单地把资助变成了物质帮扶。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其长期的心理压力,则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慢慢丧失了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精神上背负了较大的压力,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甚至有的失去了生活的理想与热情,同时还给他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带来了不少困难,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当前高校在扶贫工作中,还在着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脱节的问题。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改进途径

高校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资助公平的实现。高校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1、规范资助制度,建立全面资助体系

第一,通过对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强化负责人的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资助工作长久有效的运作;第二,通过当地政府、同班学生等多种渠道保证学生信息的真实性,建立贫困学生档案信息,形成全面科学的信息库;加强对申请学生的个人信息资料的管理和调用,形成贫困等级制度,使不同等级的贫困生享受到不同的资助,提高资助的最终目的。第三,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央部署院校与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也有所差异,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心理脱贫与经济脱贫相结合

贫困生虽然得到了经济上的资助但却又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容易产生自卑感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性格往往比较孤僻,缺乏主动社交的积极性,难以获得较强的社会归属感。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大力推进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生涯教育,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感恩诚信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成才理念。另外,学校应主动关心和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的变化,开通心理辅导渠道,使其感受到关怀与温暖,真正实现心理脱贫。

3、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资助结果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不仅使贫困生得到经济上的资助,使他们获得机会平等,而且还要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身心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提供一定的资金,组织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资助工作目标由保证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向追求质量公平转变。其次,通过组建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社会认知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现大学生资助公平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要

学校通过大力推进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生涯教育,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感恩诚信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成才理念,组织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尽可能满足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

2、有利于资助资源价值的发挥

国家划拨大量资金实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主观上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客观上是为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资源的有限性要求资助工作充分实现公平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助资源优化配置。所以,大学生资助公平性的实现,有助于促进公共资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助目的的实现。

3、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7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高职院校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群体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出现多样的变化。例如,由于家庭贫困产生的自卑、缺乏自信的心理。每一种心理问题都会产生连锁反应,直接影响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社交等各个方面。因此研究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和对策,对于帮助贫困生消除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1.自卑与缺乏自信

较强的自尊心与潜藏的自卑感,是贫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自卑反映出的是一种十分消极的自我评价,不仅自己看不起自己,而且认为别人也会看不起自己,进而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缺乏自信的心理。形成自卑心理的源头还是在于家庭经济条件的窘迫。经济的窘迫也就代表着贫困生的父母无能,没有体面的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贫困生带来自卑感。而贫困生又有很强的自尊意识,怕被同学看不起。在这种自尊与潜在自卑心理的双重影响下,十分容易导致贫困生心理扭曲和产生不健康问题。

2.思想上的焦虑与抑郁

有调查发现,大部分贫困生是十分要强的,认为申请救助是件比较丢人的事情。因此往往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勤工俭学来解决学费、生活费等。但是由于学校、社会上能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不是很多,一般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导致其产生焦虑和抑郁。而且贫困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心理上的自卑和不自信,在参加社交活动时,往往无法敞开心扉,最终产生抑郁心理。

3.人际关系敏感,导致性格孤僻

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贫困生感觉自己和其他同学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将家庭和经济状况在人际交往中看得过重,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经济情况。在与同学交往时,表现得十分敏感、自我封闭。久而久之,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就逐渐疏远,进而产生自闭的心理。

以上三种,是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中十分常见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势必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研究,探索科学的防治、疏导对策,对于促进其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二、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完善资助体系,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源头

由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即是家庭经济问题。本文认为除了政府、学校设立的各种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还应该通过更为尊重、更有激励性的方式资助贫困学生。例如,设立贫困学生奖学金,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年给予奖励。这种奖励既可以是现金的方式,也可以是物质的方式(固定金额的饭卡等)。这种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又能够激励其努力学习,可谓是一举双得。

2.加强心理教育,树立自信自强的健康心理

针对贫困生群体中出现的或者即将出现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无疑是最为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式。目前来说,无论是各大院校还是中小学,有条件的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是本文认为仅仅有心理咨询室还是不够的。首先贫困生既然产生自卑心理,就很少会主动去寻求帮助的。因此除了传统面对面的咨询方式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例如,QQ、微信、E-Mail等方式进行咨询,既丰富心理咨询的渠道,又提高心理咨询者的私密性。另外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引导贫困生掌握自我心理健康调节方法。这才是帮助贫困生的关键所在。

3.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学生关系

由于贫困生自我认识不足,经济生活贫困,生活和精神上都承载太多的压力。大部分贫困生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这种心理阻碍了其社交活动的进行,极易产生孤僻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班级有必要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让贫困生也融入到集体当中,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培养其社交能力,促进其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参考文献:

[1]肖建国,王立仁.高校家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想教育对策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

第8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在主持节目中,崔永元和每一位上台讲话的贫困学子拥抱。第一家企业捐款后,崔永元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我背着爱人攒的1万元钱,我也要捐给青基会,圆贫困大学生的梦。”他转过身以其惯有的幽默方式说道:“你们可别告诉我爱人啊。”他的话逗乐了全场的人。

虽然是一句幽默的调侃,但恰恰反映了崔永元低调而不愿张扬的处世态度。据敬一丹等主持人透露,这些年来,崔永元给慈善机构捐过不少钱,还先后资助了20多名学生,而在2007年年初结束的大型电视活动《我的》中,也是一路行走,一路行善。有这样一串数字:一路上节目组筹集慈善捐款1500万元,帮助了230所学校,新建了20所小学,慰问了360多位老,修复了多个无名烈士墓。每次捐款,崔永元都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宣传。在面对记者的探询时,他也总是说:“我很少做善事的,非常少。”崔永元这样理解慈善的意义:做慈善是帮助别人,也是拯救自己。在他看来,对做慈善的人,不要一个劲儿地夸他们,相信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比如乐观的心态、宽容的心境、不屈的意志,这些都是帮助别人时所收获的珍贵礼物。正是抱着这种真诚而平和的心态,在捐款资助贫困学生时,崔永元总是极力维护对方的自尊心,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

1988年的一天,当时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工作的崔永元正在拆看群众来信,一封信里隽永的字体吸引了他。那是一封高三学生的来信,信中说他马上要参加高考了,但是家里很穷,即使考上大学,也没钱读。他写信来,就是想在回乡前和他所喜欢的电台节目告个别。

看了这封信,崔永元想,这孩子的字写得这么好,学习成绩也应该很好吧,如果就因为缺钱上不了大学,太可惜了。他马上拿起电话按学生所留的地址和学校联系,核实情况后,崔永元决定资助这个学生。后来那位学生考上了黑龙江大学,崔永元先后资助他学费生活费共3000多元,直到他大学毕业。

转眼,10年过去了,崔永元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了人们喜爱的主持人,而他也把做过的这件好事忘得差不多了。1998年,当他到黑龙江为自己的新书《不过如此》作签售时,一位老人突然跪在他面前,接着便哭了起来。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正是他资助的那位学生的父亲。他特意赶过来,就是要当面感谢这个改变他儿子命运的人。

后来,崔永元每次到黑龙江,那位受过他资助的年轻人都会买贵重的礼物去看他。崔永元看出来了,年轻人这样做是在不断地还债,他总觉得自己欠崔永元的,一直背负着感恩与还债的双重心理负担。

崔永元说:“挣钱了吗?挣钱了就把钱还我吧。”年轻人立即从兜里掏出了3000元,交给崔永元。“两清了,你不再欠我什么,以后我们都放下包袱,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说完这些话,崔永元没再与他联系过。

第9篇: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范文

一、助学贷款体系概述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金融机制,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解决众多贫困学子的升学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现行机制不健全,大学生拖欠贷款现象不断增加,违约率的提升对于助学政策的持续性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助学贷款运行的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在于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之间能否权责分明,能否高效合理的配合在一起。

二、大学生还款违约现状分析

(一)故意拖欠,恶意欠款

1.还款意识淡薄,征信系统不完善。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并非十分贫穷,但借着侥幸投机心理申请贷款,又由于对贫困认定工作无法量化而顺利贷款,但其中存在一部分对于政策认识不到位,无还款观念因而到期拖欠甚至不还,还有些随着毕业后变更住址,联系方式等而无法联络又不主动还款致使其自动违约。

2.违约成本低,政策约束力不强。生源地助学贷款作为以信用为担保方式贷款,贷款难度低,制约性不足,还款只能靠个人信用,但在征信机制并不完善的体系下对贷款学生没有强制的制约措施,对其影响主要体现于办理信贷业务,而对平常的就业和生活并没有多少影响,没有太多的违约成本;同时,对于连续拖欠贷款的大学生,当地的资助管理中心也只能通过电话等途径催促还款,无法强制,只是在资助中心网站公布欠款名单之类。

(二)经济条件不足,无力还款

在申请贷款的人群中,有很大比例是家庭十分贫困无法支付学费,在国家出台这一优惠政策后无疑是为这一类贫困学子的升学问题带来了福音,但同样由于本身家庭经济的困难,贷款虽然解决了短期内的问题,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收入来源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在短期内无法迅速扭转这一贫困局面,因而到还款期时很多家庭并非本身不想还,而是没有多余的资本还款,加之没有强制的约束和自身违约意识的不足,因而被动违约,拖欠贷款。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曾多次对淄博市沂源县的贷款人群进行调查,其中就有不少家庭收入来源很少,经济困难,面临升学问题而选择了这一贷款,但在问及之后的还款问题时,则很难有经济实力还款,甚至有些几乎没有还款这一概念,这些无疑为学生毕业后的贷款收回埋下隐患。

但在这些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还款的背后,同样隐匿着一个问题就是贷款人群普遍还款意识弱,对于违约的影响认识不足,在征信制约机制不全的现状下,无论是恶意欠款还是被动违约,重要因素还是拖欠成本低。

三、还款违约体系完善措施

(一)加强贫困生认定,提高贷款利用效率

政府、高校不断加强对贫困生工作的认定,在实际中有不少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借着对贫困工作认定不准确等空隙同样申请贷款,这种现象的存在则是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却并非用来资助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造成了资源浪费以及甚至有潜藏的违约风险。减少家庭经济不困难但仍申请贷款的比例,使真正需要贷款资助的学生得到更好的保障,提高资金利用率。

(二)加强个人征信机制建设

只有完善征信系统的建设,建立起相应的信用机制,通过信用制约逐步提高贷款群体的履约意识,建立强有效的违约惩处体系,才能在根本上降低违约率,使助学工作长效、稳定的发展。对于有恶意欠款记录者在系统上留有记录,与日常工作、生活密切对接而不仅仅体现于信贷上,留有不良记录的对工作甚至日常基本生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违约成本将大大提高,将促使有还款能力的群体及时还款。

(三)对恶意欠款者进行强制还款

对于有拖欠贷款现象的群体进行违约认定,若是有能力还款而恶意拖欠,将依法对其进行强制监管措施,对其个人财产进行清算抵消,并处以一定比例的违约金,实行高效、高压的监管措施逐步杜绝这一现象。

(四)引入保险机制,完善贷款+保险运营机制

保险作为风险转移的重要工具,引入助学体系将对这一政策的完善发挥重要作用,从避险层面对于非主观因素违约者形成一定的保障作用,同时随着保险工作的介入,也将推进这一体系的完善。

(五)完善还款政策,制定弹性还款制度

现阶段的还款是统一于毕业后开始还款,十四年贷款期限,但由于不同家庭的经济贫困程度不一样,可以针对不同贫困程度制定不同的弹性还款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资助选择还款方式。同时对于家庭极度贫困无还款能力的少数群体政府可予以相应的延期或是免息等不同的优惠方式,尽管弹性还款等方式会加重管理难度,但可以随着体系的完善逐步引入,对于助学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总结

作为扶助贫困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资助贫困学子的贷款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其违约率高的问题并非是单纯的缺乏诚信,恶意拖欠这一因素造成,但随着制度体系的完善,建立起完善的信用机制,才能在源头控制住这一违约现象,也能使这一政策可以更加持续、长效的发展,惠及更多学子。

参考文献

[1]曹海洋.新资助体系下贫困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路径选择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3).

[2]胡滨,郑联盛.“贷款+保险”:国家助学贷款市场化机制研究[J].保险研究.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