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东北地区常见的水稻虫害有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东北地区常见的水稻病害有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立枯病等。
二、东北地区水稻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1.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二化螟和三化螟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它对水稻的主要危害是凭借初期的孵化中的幼虫对水稻进行侵蚀,它们常以聚集性的方式集中于水稻植株叶鞘内部对其进行危害,它不仅会导致破口时期的水稻植株产生白穗和枯穗,甚至会导致成熟阶段的水稻植株出现病株,从而使水稻的产量下降。由此可见,一定要对二化螟和三化螟进行及时的防治,确保水稻的产量。
防治方法:对二化螟和三化螟防治的手段是以农业防治技术为主,同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对其进行综合性的防治。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农业防治技术方面,提高水稻种植技术,做好水肥管理,平衡营养成分,提高水稻抗病能力,从而降低水稻染病的机率。除此之外,如果水稻发生了严重的二化螟和三化螟水稻虫害,需要在水稻收割后及时进行冬耕冬种处理,避免水稻植株出现遗留坂田过冬的问题。而且种植者应该在下一年水稻插秧前进行翻挖晒田,从而从根本上消灭此种虫害。
化学药剂防治方面:要知道二化螟和三化螟的虫卵培养周期不仅长,而且虫卵期是其抵抗力较弱的时期,因此,水稻种植者可以根据这种特性使用化学药剂将其一网打尽。目前,我国常使用的治疗此种虫害的药剂有博打乳油药剂1500倍液、抗蛾斯微乳剂3000倍液、威远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等,实践证明这些药剂十分有效,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说明书的要求以及虫害发生的程度恰当的选取药剂,并按照田地的大小进行一定倍数浓度的配置,最后采取喷雾的方式对其进行喷洒。
2.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稻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害虫,又称火蠓虫,属于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它具有间歇性爆发的特性,通过身体上的刺来吸取水稻植株汁液。它的危害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就会危害10%的水稻,如果严重就会增多,甚至会绝产。
防治方法:在进行稻飞虱的防治上,要坚持“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原则,并以“狠治一代,控制二代”为手段进行防治,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稻飞虱的危害。常使用的化学防治药剂有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叶蝉散乳油、优乐得可湿性粉剂等,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所在田地的发病情况因地制宜的使用药物进行防治。
3.稻螟虫的发生与防治
稻螟虫,昆虫纲鳞翅目,又称水稻钻心虫。虽然它在北方的发生率较低,但是由于其危害十分严重而备受关注。此虫害一般发生在水稻分蘖的时候,首先,害虫会蛀食叶鞘,随着病情的加重,害虫开始咬断心叶,从而造成枯鞘、枯苗。水稻若是在孕穗、抽穗期受害,其危害会更加严重,会产生大量的死孕穗或自穗,毫无疑问水稻会因此大大降低产量。
防治方法:常使用的防治稻螟虫的药剂有高渗甲维盐、锐劲特、三哇磷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从而消灭稻螟虫。
三、东北地区水稻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1.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恶苗病是由于水稻受到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菌的侵染,促使水稻分泌过多的赤霉素,从而抑制了水稻的生殖生长而产生的病害。因为受此病害影响后,植株会又细又长,形成徒长现象,所以它又称为公稻子、徒长病。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症状是水稻节间伸长,节部露于叶鞘之外,而且水稻下部会出现很多不定根的茎节,分蘖也非常少。此病的危害是使水稻穗分化,如果病症严重则会使穗内小而不实。
防治方法:防治水稻恶苗病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精选良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降低种子感染病虫害的机率。二是提高栽培方法,进行科学栽培。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2.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病害,由此可见,它受气候的影响十分大。然而我国的东北地区7、8月份。正值水稻生长季节,气象条件正满足稻瘟病的发病要求。因此,稻瘟病是东北地区最常发生的水稻病害,而且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
防治方法:一是提高栽培技术,合理安排水稻种植密度,科学合理施肥。二是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全面的清除田间的病残体。三是根据田地的发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治愈病害的药剂。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专业防治 现状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14-02
近年来开始进行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广,有效解决了我区农业劳动力缺少,劳动率人口老年化。水稻病虫防治成本高和效果低等问题,服务组织和服务规模迅速增长。今年,通过有规模种植面积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对水稻病虫害防治采用专业化人员防治作业后,不仅防效好、农药用量减少,而且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符合规模化发展需求,更符合大众对稻米安全性的需求。围绕资金投入、技术培训、宣传报道、管理服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根据我镇目前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现状并分析其发展方向。
1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
1.1 防控目标
今年我镇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的目标是:
1.1.1降低病虫害危害损失,并将损失率保持在5%以下;
1.1.2重大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总体防治面积要达到85%以上,
1.1.3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不少于18%,专业化防治面积也不少于27%
1.1.4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次数,最好将其控制在全季使用次数低于2次。
1.2 防控措施
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措施是抓紧防控的关键时期,强化分区治理,充分利用病虫的自然天敌来控制虫害的发生,使用药品时,要合理用药,优先选用危害小,浓度低的化学农药品品种,采用健身栽培、抗耐病虫品种及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从而从产量、质量以及稻田的生物链安全上得到保障。
2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现状
2.1 种植户的满意度提高了
由于常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对于种植水稻缺乏专业性知识,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及控制也缺乏相应专业的知识,专业化的防治工作提高了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专业效率以及预防的结果;通过合作社的合作方式,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病虫害防治培训工作的积极性,极大程度的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运用到实际种植上去。
2.2 经济效益的提高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的发展形式是以合作社或者互助组的方式进行,通过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持,使用先进的器械,能及时的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这种发展形式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涉及的相关费用,减少农药的使用率,从而不仅水稻的质量得到保障,也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促进地方上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
2.3 社会效益的提高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可以将种植水稻的散户集中到一起,对农民群众集中进行病虫害专业知识培训,技术指导15-20次,培训骨干成员,并组织技术培训3次,培训人员450人次,引导广大农民正确使用防治病虫害的专业器械,促进了种植户之间的经验交流,这样能够团结所有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群众之间的友好感情交流,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4 生态效益的提高
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对病虫害工作的认识缺乏,导致水稻的产量也不理想,农民的收入低,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匮乏,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的进行,提高了水稻的年产量,很多农民群众对种植水稻看到了希望,农村劳动力缺乏也逐渐得到缓解;在专业防治工作中,减少了使用化学农药的次数,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绿色作物的理念,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
3 当前我镇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开展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目的主要是解决我镇水稻种植户病虫防治难,实现植保技术难以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其次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再次是保障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现在实施的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就是要切实提高散户的防治专业知识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充分挥发专业防治的优势和作用,切实为农民增产增收、生态环境美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然而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仍困难重重,一是乡镇植保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二是镇村乡镇农技人员工作精力难以集中;三是镇村工作人员畏难情绪严重;四是受农村劳动力结构深刻变化影响,专业防治作业人员难以稳定,高强度的防治作业风险较高,需要更加高效智能的植保机械来提高效率。
4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的发展措施
4.1 加强重视
各级领导以及乡镇部门,应加大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的重视;领导上下应该统一思想,先后对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大力检查指导水稻重大病虫防治工作,并深入到水稻病虫害防治田间地头检查指导工作,同时各级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支持防治工作,做到水稻病虫害工作专项资金及技术支持。
4.2 准确监测病虫害实际情况
相关技术部门应成立病虫害情况专项制度,并要根据每次的监测情况进行会商,准确的把握病虫害的实际动态,及时重大病虫害预报,与此同时可建立定时汇报制度,落实病虫害监测责任制。
4.3 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
4.3.1针对病虫害实际情况,推介主导农药,确保正确使用药剂。相关部门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对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主导药剂进行研讨并会商,从根源上要保障药剂的正确性,使药剂防治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3.2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专业工作期间,相关部门应多次对农药市场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销售假农药的行为,确保广大种植户用上有保障、放心的、有效果的农药,为广大农民群众种植水稻提高保障,从而保障农民的经济效益。
4.3.3主次兼顾,统筹防治
近年来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防治压力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应该以总体防治统揽全局,在做好主要病虫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兼治其他病虫。
4.3.4做好防治示范田地
建立示范种植田地,重点在施药技术、天敌利用、生物防治和简化防治技术等等开展试验研究。引进自走式大型喷雾器,开展无人机喷药防治试验,以改进施药器械为突破口,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无效流失,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在单项技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熟化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做好示范田地的病虫害防治专项工作,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区辐射带动,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普及率,降低化学防治次数和化学农药用量,从而带动周边广大种植户的防治。
4.3.5积极开展专业化防治
各级部门应利用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及病虫防治经费购置的药械,大力扶持组建多种形式的病虫专业防治组织,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外出务工户、无劳力户和困难户农民治虫防病难的问题。
4.4 合理安排防治指导
4.4.1阶段安排部署
首先在年初下发今年水稻重大病虫防治预案,7月份召开2次全省电视电话会议,8月初召开全省水稻重大病虫防治现场会。
4.4.2强化组织领导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小组应成立专门的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协调指挥辖区范围内的水稻防治工作。同时,建立健全防治工作责任制、虫情测报和技术服务目标任务制、工作督导制、情况通报制等。
4.4.3技术人员应到防治田间指导种植户防治工作
在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相关技术人员和农技人员应进驻乡、村,包组、包片、包户,病虫防治不结束,人员不撤回,现场指导农民科学防治。
4.4.4强化培训与宣传
加强与电视台、报社、网络等主流媒体合作,宣传专业化防治推进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主要成效和经验,对水稻重大病虫发生动态与防治技术宣传给予了全方位支持,还应利用手机短信、语音电话方式为农民提供病虫信息、防治技术信息。在示范区内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树立示范牌,进一步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的示范效应,提高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的影响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的应用面积与范围,扩大我市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影响。
加强宣传与培训,不仅可以外在树形象,内抓管理,为规范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还可以加大政府投入和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对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服务组织进行严格考核,严格规范服务组织运营,对考核合格的服务组织才进行物资和资金补贴,不断的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效率,促进统防统治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4.4.5加强督查力度
相关督查组应巡回到分工区域进行督查,各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听取各组督查情况汇报,并形成督查情况通报和会议纪要。
由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显得远远落后,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种植户的需求,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能够切实解决种植户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这项专业工作必定会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水稻作为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水稻病虫害的专业防治工作显得更加的尤为重要,大力开展专业防治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学技术的指导,也提升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因此我镇加强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一民;.马均.金洪.廖晓.侯太平四. 川丘陵地区水稻害虫无公害防治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
农业种植的生产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近些年部分水稻主要种植地区出现病虫害的现象,从而给水稻的生产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稻曲病、二化螟、稻瘟病等病虫害,给我国水稻种植带来很大的损失。水稻种植期间,一旦发生病虫害,不仅对水稻生产量会进行大大的降低,还会对农民的收入带来影响,更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滞后的影响。可以说,水稻能否高产,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病虫害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国水稻生产质量。
一、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力度较弱。大多数的农户在进行水稻种植期间,只会观察水稻的表面来判断是否出现病虫害,如果没有发现,就不会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这无疑会给水稻造成隐患问题。另外,大多数的农户对于水稻病虫害的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的不多,所以,即使已经发现水稻出现了病虫害,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更由于很多人不重视防治工作,这样的行为只会导致病虫害对水稻大面积的影响,一旦病虫害进行大量的繁殖,这对于水稻来说存在巨大的隐患。而且由于季节性等因素,会成为病虫害滋生的温床,尤其是稻曲病很容易在环境便利的条件下大量的繁殖。
2.用药方法不合理。由于很多农户对水稻防护方法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所以在对水稻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多采用化学农药,很多农户为了少花钱,在进行农药的购买时,会买较为便宜的农药,由于这些农药不是新产品,其药效已经大不如前。更有甚者在进行农药配比时,没有对相关的说明书及作用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对农药的使用量上过量的增加,而且操作时间上的不合理,从而让水稻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另外,在农户对水稻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为了保险起见,会对农药进行大量的滥用,这无疑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3.防治不专业。在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期间,防治不专业主要表现在:一是设备不先进。大部分群众防治病虫以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为主,而且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工作压力小,影响了防治效果,而且容易发生农药中毒事故;二是用水量普遍不足。防治病虫害,一般要求前期亩兑水量为30kg,后期亩兑水量为45kg,飞虱大暴发时亩兑水量增加至60kg。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群众嫌麻烦,亩兑水量一般为15-22.5 kg,即喷雾器1-1.5桶水,把亩用药量全部加进去,在操作期间也不够规范,不能正确地二次稀释农药;三是防治时间不准,很多群众不根据病虫情报结合苗情进行防治,不管早熟、迟熟品种还是早抽穗晚抽穗都是统一时间打药;大部分群众打药次数普遍偏少,一季打1-2次药,打了破口药就不打齐穗药,从而降低了水稻病虫防治工作效果,经常导致穗颈瘟发生流行,稻飞虱暴发危害,病虫暴发后又进行补打,而这时防治效果往往较差,而且已经造成了损失。四是专业化防治程度较低。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近几年刚刚起步,群众认识有一个过程,加上专业防治组织购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前期须投入大量的费用,因担心购买高效植保机械后,签不到服务合同,导致专业防治组织之间发展不平衡,开展服务参差不齐,统防统治面积比例小。然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因其防治效率高,防治效果好,省工省药,正在被广大专业防治组织和群众所接受。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对策
1.病虫防治信息宣传。防治水稻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影响农民的生产效益,所以,要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体系进行宣传。对防治体系实施宣传不仅能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途径,还能提升防治工作的实施水平。利用电视、标语、墙报、培训、技术资料、病虫情报、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宣传病虫防治信息,如防治对象、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在圩镇、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处设立病虫信息宣传栏。病虫防治时期,植保技术人员下沉到村组对农民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指导群众科学病虫防治,现场解决病虫防治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病虫防治水平。
2.综合防治。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可以减轻或推迟病虫的发生,减少防治次数,减少农药用量。稻田耕沤灭螟降低螟虫基数,浸种消毒降低稻瘟病和恶苗病的发生风险,稻鸭共育减轻病虫的发生。利用二化螟、稻飞虱等害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虫害看到光后会靠近,然后被杀死。还可以使用测报灯,对害虫的发生进行预测,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做到预报准确,及时,群众及时用药,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对于生物防治,利用虫害的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繁殖数量以及繁殖速度,该方法虽然不能起到一定的根除作用,但不会污染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可以确保环境安全,提高大米品质和效益。对于化学防治方法,在做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的基础上,病虫发生时再辅以化学防治,做到混合用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一次用药,多种病虫综合防治,减少用药次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减少农药用量,提高稻米品质,提升种粮效益。
3.专业防治。专业化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防治效率高。应该大力扶持专业防治组织的发展,鼓励专业防治组织购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专业化防治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可以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推广引导,推动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开展。同时,政府还要增加相关的政策扶持,激发农户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政府需要创建专业化的实施团队,提高团队的的整体实力,不仅要对其宣传与指导,还需要在市场上加强竞争与防治。最后,专业组织的形成要从自身做起,并对相关人员实施的业务进行培训,不仅要促进操作手段的规范性,还需要利用先进的设备,保证服务工作的优质化。
三、结语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产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对当前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加大政府投入,进行政策扶持引导,鼓励专业防治组织的发展,提高群众的科学防治意识,利用多种手段控制病x危害,不断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用量,提高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效益,才是病虫防治的最佳出路和良策。
参考文献:
[1]刘晓飞.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2).
[2] 邹前锋,杨晓晖,彭杨,成连香,吴述云,胡柏森.浅谈如何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18).
[3]韦孔林.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综合防治措施 探讨
目前,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水稻已成为主要的几种作物之一。然而,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水稻病虫害已经成为阻碍其继续种植的重要原因,导致水稻产量下降。所以,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防治水稻病虫害已成为当今农业的重要话题。“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农作物防虫害一贯执行的原则,为了防治水稻病虫害,必须采取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地的方法,通过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具体细节如下:
一、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就是利用科学的药剂防治来解决病虫危害。化学防治最典型特征在于其直接性,能够非常迅速和有效的遏制病害的发展,具备良好的应用范围。目前,所使用的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时,多以直接喷洒农药为主,虽然这种做法能解决水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但却不能从根本上防治虫病害的发生。采用该措施的方式不仅导致水稻病虫害进一步的扩散,而且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在采用直接化学防治应结合合理的规划,通过科学方式进行防治。
1.适时、合理的下药、施药
药物的药效是决定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基础,只有采用最合适的化学药物才能保证水稻病虫害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地区调查,结合地区特点合理的使用药物。
2.选择农药
农药对于水稻病虫害有防治作用,但对于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采用生物药物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并且取得良好的药物效果,在植物内的药物残留量能够符合使用标准,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水稻食品。选择农药要避免采取高毒的药物,防治对水稻粮食的污染。
3.在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要注意科学施药
3.1在施药时要选用新型的低容量的农药喷雾器。
3.2在施药时要对农药进行合理的混和、配用,切忌不能只选择受害重的一种药物使用。
3.3在施药前要确保水量的充足,以确保农药药液搅拌均匀。
3.4在对水稻施药时一定要对准位置进行施药。
3.5在施药时,为了保证农药的防治效果,要对稻田的水进行补充,尽量使稻田的水保持在一寸深的水层一周左右。
4.注意保护天敌
天敌是水稻病虫害防治最生态环保的因素,合理发挥天敌作用能够有效的发挥生物防治功能,进行水稻病虫害最有效防治。
二、农业防治措施
1.严格加强植物检疫,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
植物检疫要必须从制种基地抓起,从根本上防治水稻病虫害,使引种符合病虫防治法规。首先,无病田能够提供良好的育种环境,所以必须严格的把控无病田病疫防治工作;第二,由于制种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工序,可能在疏忽的环节导致引入病害源,必须做好每一环节的检测过程,从而在每一环节上防治病害的发生;最后,病区必须防控引种,防止病区育种。采取以上措施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引种的病害。
2.选用多抗优质品种,提高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
水稻品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产量,而且要具备抗病性。如粳稻选用徐稻3号、4号,镇稻8号等抗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品种;籼稻选用Ⅱ优084、Ⅱ优42等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品种。
3.清除田间杂草,有效控制病虫源
对于水稻收获后,必须展开田间杂草清除工作,防止在收获后的水稻田有杂草存在;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稻草的处理,推广将稻草作为生态肥料的做法;水稻播种后不用稻草覆盖,可减少恶苗病的发生;在麦子收割后清除田间杂草,在水稻移栽前整地后捞出田间麦茬,减少纹枯病菌源;加强防治麦田及沟渠、路以及田埂边杂草上的灰飞虱、蚜虫和叶蝉,压低病虫基数。
4.改进栽培方法,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
水稻生产采取预留稻麦两茬间隙,缩减双套种植面积。在施肥过程中,结合磷钾肥和有机肥,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施用氮肥;种植密度应符合水稻的种植要求,严格把握总茎蘖的数量;采取合理的灌溉方式,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保证植株的生长能力。并且,需要严格把控种植密度,氮肥的施用比例和灌溉方式,避免采取不合理的栽培技术,从而提供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基本环境,防止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等大发生。此外,要采取轮番种植的方法,避免一块的土地连续种植水稻。
5.集中连片种植,利于专业化统一防治
集中连片育秧应作为主要的育秧方式进行推广,减少和避免水插花种植,从而在育秧阶段防止病害的发生。对于灰飞虱经常迁飞的特性,必须采取大面积的防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田间发现条纹叶枯病病株,采取拔除并喷涂农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理。并且,进行统一的种植能够专业化的防治,有利于大面积进行集中管理。
三、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主要是采用物理因素和机械装置进行防治,采用不损害水稻生长的方式进行防治病虫害,其具体办法如下:
1.虫害防治
进行人工防治能够减少虫害影响,将受损的植株尽早去除。
2.病害防治
严格筛选种源,对于要种植的水稻种进行拌药,减少植株成长个过程中的虫害接触场合。
四、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当今所应有最有前景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主要借助于微生物或生物的生长、依靠天敌之间的生物繁殖规律,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的目的。生物防治必须进行种田的病害分析,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该方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从长远角度看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具体防治措施如下:(1)害虫天敌能够有效控制水稻病虫,例如,寄生蜂、农田蜘蛛。(2)两栖动物是稻田中关键的害虫天敌,例如蟾蜍能够对于水稻田各种蚜虫和瓢虫进行控制。(3)微生物技术能够发挥病菌作用,进行水稻病害治疗,如应用井岗霉素来治理水稻纹枯病。
五、结语
进行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是目前水稻种植的热点问题,采取合理措施将病虫害防治效果发挥到最大,从而将水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还能提高水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立平,何宏新.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 ,2009,(05).
关键词:农业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水稻是我国主产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到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的1/3,产量则超过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生物灾害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稳产及高产,必须要加以防范控制,比如每年全国因为病虫害防治不利造成的损失便多达400万t,稻飞虱、纵卷叶螟、稻瘟等病虫害都给水稻生长带来了极强的负面影响。
1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 水稻螟虫
影响我国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虫害是水稻螟虫,在20世纪70~80年代,其危害程度曾经有所降低,90年代以后因为种植制度、农药用量的改变,让这一虫害影响出现上升趋势。它的主要表现是:病害程度更重;发生期提前;主害代数持续增加,从2代一直增长至3代、4代;蛾蜂期增加,影响正常防治方法进行。
1.2 纵卷叶螟
纵卷叶螟曾经在我国大面积成灾,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发生机率很高。其表现特点是:峰次多;单次数量密集;在最近十年间,湖南全省曾经大范围出现,湖北东南、安徽南部、江苏沿江、重庆东南部也都因为此病造成过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我省此病的发生也有逐年上升趋势,个别地方出现大面积减产情况。
1.3 稻瘟病
稻瘟病在我国西南、东北等稻区呈现流行态势,它具有发病稻种多、发病区间广的特点,其中仅四川一省2008年就有110多个县发病,而江西省2010年也有数百亩(1亩=667m2)稻田因此病绝收。
1.4 稻飞虱
稻飞虱主要包括自背飞虱与褐飞虱两种,其发生面积不固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及邻近的海南省、广西区等地有少量越冬存活,其余地区虫源不能越冬。春秋季形成的稻飞虱虫源以国外传来为主。在2012年的主要表现迁入时间早、峰数多、单次发生量大。
此外如潜叶蝇、水稻纹枯病等也是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需要注意的病虫害。
2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普遍防治技术
2.1 农业技术防治
加大耕种深度、灌水消灭螟蛹。在冬末春初螟虫将及化蛹之时,利用其自身的抗逆性不强的特性,对带虫稻草给以处理,安排科学茬口,寻找适宜机会深耕并灌水浸田。当浸没稻桩的时间在10d左右时,便能够有效降低虫源基础数量。在螟虫孵化时期,可以采取把水排到3cm以下的办法,让蚁螟为害部位降低。而当处在盛孵后期之时,应当再灌一次深水,深水保持3d左右,以使绝大多数幼虫能被杀死。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出现机率增加,应当尽可能不采取两季混栽技术。
2.2 生物技术防治
2.2.1 苏云金杆菌可以起到有效防止螟虫与纵卷叶螟的作用
在螟虫与纵卷叶螟孵化关键期,可以采取苏云金杆菌药剂对其进行处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虫害防治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保护病虫天敌,维持稻田环境系统生态平衡。需要注意的是苏云金杆菌会对蚕虫产生极强杀害作用,因此靠近桑树的稻田尽量不用。
2.2.2 枯草芽孢杆菌可以起到有效防治稻苗瘟病的作用
当叶瘟及和苗瘟发生急性病斑之际,可以用其制剂实施防治,当水稻齐穗后给以二次喷洒,能够对稻瘟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与治理效果,并且这种技术对作物一般是安全的。
2.2.3 宁南霉素可以起到避免水稻发生病毒病的作用
在病毒病易对水稻造成感染初期,杀虫剂同宁南霉素互相配合,施治效果十分理想。
2.2.4 稻田养鸭子技术
可以利用鸭子捕食飞虱等害虫的特性,采取稻田养鸭技术,这样做能够同时起到减轻飞虱、叶蝉、螟虫、纹枯病与水生杂草的作用。
2.3 物理方法防治
在稻田虫灾泛滥期可以添加频振型诱虫灯,充分利用成虫的趋光特点,减少飞虱、纵卷叶螟与螟虫的种群数量。利用病虫化学信息素能够有效诱杀稻田里面的多数二代螟。
2.4 化学技术防治
2.4.1螟顿消或杀螟2000粉剂等化学药剂可以起到有效杀死二代螟与三代螟的效果,但是在用药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很多化学药剂的光稳定性不强,因此应当尽量选择早晚或阴天用药;用药时应当竭力避免其给水源、鱼等造成伤害;用药场所应当远离蜂场;最后一次用药应当与收获期最少间隔3个星期。
2.4.2丙溴磷与氟铃脲一类药物可以防止治纵卷叶螟的出现与传播。
2.4.3异丙威与毒死蜱一类药物可以防止飞虱的出现与传播。
2.4.4三环唑与瘟格新一类药物可以防止稻瘟病的出现与传播。
在利用化学技术进行稻田主要病虫害防治时,需要注意控制使用次数与使用数量,严格禁止高毒农药与拟除虫菊酯药的应用,保证水稻产区的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3 我省水稻病虫害持续控制要点
3.1 进一步研究水稻害虫的形成与成长规律
研究工作急需进一步强化。农药的大范围应用,让我省近些年来稻蝗、负泥虫、稻蜷象、稻象甲等类非靶标病害出现多发态势。再加之近一段时期以来增加了优质稻种的种植面积,害虫出现的时期、特点同外省稻、杂交稻显现出了很大区别,迁飞型害虫日益增加。种种现状都要求必须更进一步增强病害消长规律的研究,准确把握生态变化规律,更好地给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3.2 增强病害综合处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耕作制度对于三化螟与稻瘦蚊等类病害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广东省北部山区要尽可能降低中稻种植面积。早稻及晚稻需要注意秧田茬口上的安排,留置出一定的距离间隔。提倡水稻晚稻田的连片播种,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病虫害桥梁田的受损面积。此外,在化学防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农药的结构与品种,综合采取作用机理不同、杀虫谱别各异的农药。不同农药品种轮换使用、合理搭配,克服害虫形成抗药性的弊端,防止次要害虫的肆虐。
3.3 在水稻主产区实现持续治理技术
原来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了哪种病虫害便用哪种解决办法来应付的局面,难以适应时展。应该把落后的方式转变为区域综合治理手段,从原来的单纯针对病虫害,到现在的扩大至稻前、生长期等各时期稻田中生物多样性的掌握研究控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能力、作物栽培制度特点等特殊情况,构建互相适应的区域综合治理防范体系。
4 总结
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就是水稻,其种植面积占到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0%,产量是粮食总产量的40%。近些年,因为气候改变、种植结构调整、耕作方式变更等因素影响,水稻病虫害尤其是几种主要病虫害呈现出加重趋势。相关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重视这一严峻现实,努力扭转病虫害加深的局面,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春利.浅析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238.
[2] 卢仲良,孔学梅,袁文龙,等.水稻病虫害对水稻危害程度及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 91-93.
[3] 于天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1(4): 47.
[4] 肖慧.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应用与推广[J].北京农业,2012(27):70.
[5] 李春英,曾红艳.水稻穗期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0):27.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科学防治水稻生产
Abstract: ric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an not only affect the growth of plan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experienc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ontrol method, the area of the rice production pest control work development to provide useful technical guidance.
Keywords: ric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science rice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水稻的产量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全年农业总产量, 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多年来我国水稻一直受纹枯病、褐稻飞虱 、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和水稻二化螟等病虫害的危害,并且这些病害的危害面积较大、危害较广,这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水稻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解决。
1.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动态
水稻白叶枯病属于细菌性的病害,该种病害主要侵害水稻叶片。白叶枯病首先从叶片侵入植株,该病害的主要病症是从叶尖、叶缘或是叶脉产生白色条状病斑,叶片的发病部位与健全处有着明显的交界,白绿交界分明。
在叶片的病变部位常常会有淡黄色的颗粒溢出,通常将其称为“菌脓”。干燥后的菌脓呈鱼籽状,容易将病菌带入稻田中,侵害秧苗,通常处于三叶期的水稻抗病能力最强。孕穗和抽穗等水稻分蘖以后,最易受病症感染、甚至发病。一般情况下,二化螟一年会发生两次,遇到特殊年份甚至会发生三次,当第三代二化螟出现时,杂交种稻大约处于扬花灌浆时期,只能取食杂草。螟蛾的第一代高峰期约在5月的中上期,孵化期约在5月的中下期,通常5月底到6月初为虫卵孵化的高峰期;二代螟蛾的卵孵化高峰期通常在7月中下旬。螟蛾卵的孵化时间一般为3天左右,这时通过农药治理的最佳施药时间实在虫卵孵化高峰前的1~2d,水稻分蘖盛期正是1代螟蛾卵的盛孵期,因此,6月上中旬常有大量枯心死苗、枯梢等现象,如果在此时施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由于1代螟蛾的幼虫早已深入到稻苗茎秆的内部,通常在这种情况下1代螟蛾已经造成严重危害,而2代螟蛾将会使危害的程度加剧。病虫害的种类不同,它的爆发使其也不同,病虫的具体爆发时期如下:首先发病的使二化螟一代、苗稻瘟、稻蓟马、苗期白叶枯病,他们通常发生于秧田期,病虫爆发时间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间;接下来爆发的是二化螟1代、白叶枯病和稻纹枯病等,多发生于分蘖期,通常发生在6月上旬与7月上旬;再者就是二化螟2代、纹枯病、白叶枯病、白背飞虱以及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这几种病虫害主要在稻苗的拔节孕穗期产生危害,它们大约发生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之间;最后就是三化螟3代、白叶枯病、褐稻飞虱、稻曲病等,他们主要爆发于8月中旬与9月中旬之间,尤其是褐稻飞虱曾在沿海黄淮等地大面积发生、流行,并造成水稻的大幅度减产,损失严重。
2.进行各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在稻田的田间管理上,要保证寸水活棵,进行适时灌溉、适时烤田、湿润灌溉。应在稻田秧苗移栽活棵后轻烤稻田,并且在一个月后重考稻田,严格防治串灌与深灌现象的发生,稻秧移栽活棵之后要进行轻微烤田,一个月后,可重考一次,这样可有效减轻白枯病的发病程度将其降至9.5。稻田未经轻烤,并处于长期深入灌溉的条件下,稻田的田块发病就会较为严重,发病指数为20.85。于此同时,要加强对基肥应用的推广,多向土壤中施加土杂肥和磷钾肥,并向土壤中施加适当的氮肥,保证土壤土质肥沃,使土壤费力充足且无过剩现象,对水稻生长过旺现象加以控制,降低稻田的得病指数。
3.加强总体防治站
3.1要加大秧田防治工作力度
要狠抓秧田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包叶枯病、稻瘟病以及二化螟的防治,可使稻田的总体产量和质量得到保证,实行小田的病虫害治理有利于保护水稻大田,秧田面积小且集中,1hm2的小面积秧田治理,就相当于治理了15~20 hm2的大田,具有省工省药,治理效率高等特点。二化螟1代和百叶枯病的秧田病虫防治方法是:秧苗移栽前的5~7d或3到4片真叶时,也就是在5月下旬左右向秧田中施用川化-018(叶青双、叶枯宁)2.25kg/hm2, 加25%三环唑粉剂1.5kg/hm2加18%杀虫双3kg/hm2,对水600kg,均匀喷雾,还可兼治稻蓟马等水稻病虫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送嫁肥”。
3.2结合化学除草和追施返青肥
在移栽的水稻返青之后,返青肥的施用必须要及时,这样可以促进水稻分蘖的有效生长。重点开展稻田的化学除草,施用化学药剂除草,可选用生态危害较小的农药,要选择50%丁草胺乳油2250mL/hm2,或者使用50%杀草丹乳油3 000mL/hm2,也可以使用5.3%丁西颗粒剂7.5~9.0kg/hm2,三种任选其一,并加以尿素225~300kg/hm2均匀混合后,将其作为药肥使用,播撒到秧田中,这时田间要保持5~6d的浅水层。
3.3在孕穗圆秆期施用农药
处于拔节圆杆时期的水稻,稻田间的病虫早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的数量,这个时期只管重要,必须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水稻的抗性机制在7月中下旬时期相对减弱,水稻病虫害混合发生,化学药剂也应混合使用,如:二化螟2代、包叶枯病、稻纵卷叶螟以及纹枯病的智力可采用叶枯宁、杀虫双和井冈霉素的混合药剂,进行病虫的防治。这种混合药剂的使用2时间最好选在水稻抗性能力较弱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用60%稻金丹900g/hm2+井冈霉素2.385kg/hm2+25%叶枯宁2.25 kg/hm2+20%大功臣300g/hm2,对水750kg,进行常规喷雾治理。保持施药期间的浅水层。
3.4水稻抽穗扬花期的化学药剂施撒
抽穗烟花时期是病虫害极为敏感的多发时期,如不加强这一时期的水稻病虫害治理,就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此时使用药剂防治只管重要。这段时期的农药施撒的时间最好在8月的上中旬,这一时期主要针对稻飞虱、纹枯病、三化螟3代、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可采用井冈霉素2.25kg/hm2+25%、扑虱灵750g/hm2、有机磷“1605”1 500mL/hm2+20%、粉锈宁1.5kg/hm2+5%主要泼雾防治的形式为主。
结束语:
水稻病虫害的及时防治,可减少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保证水稻的优质高产。本文通过对水稻各时期病虫害防治方法和措施进行阐述,加深了我们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为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出谋画策。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甬优12;病虫害;特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 S435.11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23
甬优12杂交稻由余杭区农技推广中心粮油站2011年引进种植,当年高产攻关田以11 518.5 kg·hm-2获得杭州市水稻高产竞赛高产攻关田项目第一名。2012年全区采购甬优12种子2 500 kg,种植面积近267 hm2。而研究表明[1-2],具有同样亲本的甬优6号、甬优9号等水稻品种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发生比常规水稻重。为了研究甬优12杂交水稻配套栽培技术,在余杭区农业科技特派员项目“甬优12”高产植保、土肥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资助下,开展了甬优12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研究,为大规模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材料为病虫害防治水平保持一致的统防统治区或粮食功能区中的水稻,包括甬优12、秀水134等品种。
1.2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主要分布在余杭区余杭、仁和、瓶窑、良渚、仓前等街道的粮食功能区暨统防统治区。
1.3 调查方法
采取随机5点取样法调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曲病。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纵卷叶螟
2.2 稻飞虱
2.3 稻曲病
3 小结与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杂交稻甬优12与余杭区常规种植的粳稻品种秀水134等相比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曲病更敏感。从甬优12品种特征上看,由于其叶色浓绿,剑直而内卷,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形成卷苞;茎秆粗壮,便于稻飞虱在基部取食;穗大粒多,着粒密,有利于稻曲病的危害。目前,甬优12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的研究还未见报道[3-8]。王会福等[4]和徐森富等[6]研究了甬优6号褐飞虱种群繁殖速率的制约效应以及防治指标,表明在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不同阶段褐飞虱增殖速度不同。金标等[8]研究提出了甬优6号通过增施钾肥,配合药剂防治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具有相同亲本的甬优6号、甬优9号等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可以为甬优12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瞿洪法,黄贤夫,叶建人,等.超级稻甬优6号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98.
[2] 丁灵伟,陈人慧,杨廉伟,等.单季稻‘甬优9号’病虫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17):264-268.
[3] 郑红霞.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8,76.
[4] 王会福,陈伟强,汪恩国,等.超级稻甬优6号褐飞虱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J].植物保护,2010(1):110-114.
[5] 刘水芳,杨秀荣,孙淑琴,等.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77(4):55-58.
[6] 徐森富,王会福,汪恩国,等.超级稻甬优6号褐飞虱种群繁殖速率的密度制约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1(15):9019-9021.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18-01
五华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水量充足,农作物复种指数大,极有利于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农作物的各生长期均可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造成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繁多[1-3]。为了保障农业生产丰收,尽可能地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应不断深入田间进行调查研究,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病虫害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4-5]。
1 稻瘟病
1.1 病症
水稻整个生育期和各部位均可感病。按生育期可分苗瘟、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叶瘟初发病时,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为急性型,发展快,逐渐形成棱形或长棱形。穗颈瘟:抽穗后颈秆呈黑褐色,使整穗或部分小穗成白穗,造成不实粒或半实粒。水稻分蘖盛期及抽穗期是易感病期。该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5~28 ℃,施氮过多叶色过于乌嫩易被病菌侵染。
1.2 防治方法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选用抗病品种;②不要偏施氮肥;③发现病斑及时施药,可用16%稻丰收1 200 g/hm2,或50%稻病绝1 200 g/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抽穗时如遇多雨天气应加强药物防治,以防穗瘟发生。
2 纹枯病
2.1 病症
此病多在拔节封行时易发生,施氮肥不当、植株过密、长期水浸的田块易发生。发病常从基部开始,病斑呈淡褐色,逐渐扩展,形成不规则的云形状病斑,由下部向上部扩展到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千粒重减少,造成减产。
2.2 防治方法
纹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适量施氮,增施磷、钾肥;②合理密植;③及时露晒田;④用16%纹病清600 g/hm2,或井冈霉素1 500 mL/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
3 白叶枯病及条斑病
3.1 病症
2种病晚稻中后期如遇台风或寒风发病较重。白叶枯病先在叶尖发病,生成暗绿色斑点,后向下扩展转成黄至灰白色。谷粒受害后成灰白谷粒,可减产2~3成。条斑病是检疫对象,20世纪90年代逐渐流行。五华县发病初期出现暗绿色半透明小点,沿叶脉扩展成条状赤褐色条斑,遇台风或寒风发展很快,叶色一片枯黄,叶色过于乌嫩的田块易发生。
3.2 防治方法
白叶枯病及条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合理施肥;③用15%叶青双2 250 g/hm2,或20%龙克菌1 500 g/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连续使用2次,注意台风前后及时用药。
此外,赤枯病、稻曲病、徒长病等有不同程度发生。赤枯病是一种生理病变,在瘦瘠田和山坑冷底田易发生,宜采用施磷钾肥、山坑田施石灰和重晒的方法进行防治。稻曲病在抽穗遇高温易发生,可喷射叶枯净防治。徒长病多由于种子带病,或插秧时伤根太重,可采取种子消毒和拔除徒长苗进行防治。
4 三化螟
俗称白羽仔,以幼虫钻蛀危害,早晚二造均危害,苗期危害成枯心,孕穗期成白穗。五华县1年发生4~5代,第2、4代危害造成白穗,影响产量较大。三化螟只为害水稻,发生有一定规律,防治上要做好调查测报,掌握在卵盛孵期统一用药可收到满意效果,早春应提早灌水办田,控制第1代基数,夏收后立即犁耕田,杀死禾头内幼虫。要注意秧苗用药,用18%杀虫双6 L/hm2加虎口或广治1 500~2 250 mL/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
5 稻纵卷叶螟
以幼虫卷叶取食叶肉,造成白叶,减少绿色面积,粒重下降造成减产。五华县1年发生6~7代。8—9月的第5、6生较重,危害较大。浓绿,背风的田块危害较重。3龄幼虫后,抗药性强,因此在防治上宜选择在1~2龄幼虫时用药,即初束叶时为用药适期,要做好田间调查和测报工作。可用18%杀虫双6 L/hm2加广治或虎口1 500~2 250 mL/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
6 稻飞虱与稻叶蝉
叶蝉为锉吸式口器,习性较分散,为害叶肉,成条状由白变赤。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种类繁多,以褐飞虱、灰飞虱危害较重,1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繁殖力极强,成虫、若虫均能危害,具忌光迁飞和群集性,常在田块中间出现,危害中心很快“穿顶”,灌浆期危害较重,要认真调查,深入田间,当每株出现5头虫以上时要及时防治,用兴功1 500~2 250 mL/hm2,严重时可加80%敌敌畏4 500 mL/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稻叶蝉的防治方法与稻飞虱相同。
7 稻瘿蚊
过去山区发生较多,近年来平原危害日趋严重,水稻被害后叶成管状俗称“出葱”,从而减少成穗数造成减产,五华县1年发生6~7代,6—7月的3、4代为害晚造秧苗造成缺秧,8—9月第5、6代为害本田有效分蘖苗造成穗数减少。防治上要抓好晚造秧苗防治,防止虫源带入大田,造成防治的困难和增大成本。可用5%益丰收15.0~22.5 kg/hm2与细沙或肥料混合均匀后全田撒施。
8 参考文献
[1] 杨富有.常见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24):95,180.
[2] 201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J].种业导刊,2011(4):8-9.
[3] 刘康成,熊健生,肖筱成,等.吉安市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规程[J].江西农业学报,2011(9):81-82,85.
关键词:稻田;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措施
引言
绿色防控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农业为了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提出的新的农业防控措施与策略。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主要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为基础,同时采用了生物防治和化学调控等一系列环境友好型化学技术和生物防控技术来治理害虫。水稻这种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广大,由于农民使用过多的化学药剂对水稻进行病虫害的治理,致使越来越多的水稻害虫具有了极强的抗药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农田间屡见不鲜,使用化学药剂驱虫不仅不能得到好的效果还让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损伤。为此,我国的各个稻田都应该大力推广稻田绿色防控的措施,以保证水稻从本质上不受病虫害的侵袭。
1 绿色防控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绿色防控概念的雏形是在1954年提出的,那时候人类生物学家分析人类生态系统和种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生物“综合防治”这一概念,随后联合国的粮食组织又在1972年正式提出了病虫害生物综合治理,其核心思想就是研究病虫害的生活习惯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较为环保的措施控制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我国在2011年底则提出了“绿色防控”的立体化概念,我国的绿色防控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防治措施,从而控制病虫害发展的势头,同时建立预防为主、生物防治的主要方针,并树立绿色防治的理念,坚持优化现有的防控措施和相关技术。
2 我国稻田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状况
2.1 生态调控技术 目前,我国实施的生态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人工调控环节和生物自治的方法,这种防控技术主要是通过研究病虫害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消灭稻田间的害虫以达到保护并作物的目的。例如:在水稻的种植区域采用作物高低不同的方法制造天然屏障,阻断病虫害的传播,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2.2 理化诱控技术 我国的理化诱控技术主要利用了害虫趋光性,并通过设置伪装的色板和害虫信息素、气味剂等来消灭稻田间害虫,例如:在稻田间设立太阳能式杀虫灯能够有效减少稻田间的飞虱和卷叶螟等害虫的数量;还可以采用较为先进的昆虫信息素诱控技术,利用昆虫的性信息激素、空间分布激素、产卵信息激素等诱惑害虫远离水稻。
2.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治理害虫,在我国常用赤眼蜂、瓢虫等生物天敌为主,例如:赤眼蜂幼虫可以寄生在水稻病虫的卵中,吞噬水稻害虫的卵,这样就把病虫害扼杀在摇篮里,还减少了使用化学药剂带来的副作用。
2.4 科学用药技术 科学用药技术即是科学合理地评估病虫害对稻田的危害,然后再用科学的方法对农药的用量进行配比再进行使用,或者使用杀毒性强、副作用低、残留量低的化学农药,例如:毒死蜱、井冈蜡芽等,同时还要不断变化农药的品种,做到混合使用、交替使用的防控方法,同时加强病虫害的监控,不断分析病虫害的生活习惯对症下药,根治稻田间的害虫。
2.5 无公害栽培技术 这种技术即是在水稻的选种过程中对水稻种子进行严格的筛选,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利用新技术培养抗病能力强、容易生长的水稻种子;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要利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例如:种植水稻时要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协调好水稻、病虫害、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3 稻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反思
我国的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也有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我国的农民的人口基数大并且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这种理念和技术的推广进程还是相当缓慢的。目前我国的绿色防控技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绿色防控技术发展过于缓慢,防控技术过于单一;二是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园区并不多,我国的很多稻田还是使用传统的除虫形式;三是推广防控技术的方法不够合理,致使很多农民不乐意采用这种新的科学技术;四是技术的水平不达标,我国的防控技术还是处在初级阶段,防控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上述分析了我国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将结合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改建意见。首先国家要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创建新的防控体系,采用先进的环境友好型防控措施和生态治理;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我国农民对这种新理念的认识和了解,便于这种新技术的推广实施;三是要从经济上支持新技术的推广,可以对使用新技术治理病虫害的农户进行补贴,以加快推广的进程。
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防控之一生物防治措施是近几年在我国提出的,这一理念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保证农作物不受到病虫害的危害,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稻田间使用生物防治和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是实现上述理想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大,农民的绿色生产意识不强,这种新的防控措施在我国推广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国农村的领导和生物研究员一定要加大力度向农民推广这种新的理念,争取尽快让农民掌握这一先进的科学防治技术,从而保证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受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