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直接筹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企业集团是在体制改革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经济组织,它是以母子公司为核心,通过产权纽带,把众多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的多层次的多法人的企业群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集团得到迅速发展,但其财务管理上的难点也不断凸现。加强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是促使企业集团健康、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本文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即筹资模式问题展开探讨。
一、企业集团筹资的特点
企业集团筹资与单个企业筹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筹资的内涵扩大。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内部筹资主要是指企业的积累,而对于企业集团的内部筹资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自我资金积累,还包括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内部融资,即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提供资金的融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相互提供资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取相互持股、发行债券、短期商业信用等形式。集团内部筹资可以更好地发挥内部筹资的优势,即筹资成本相对较低,交易费用减少,但在资金利用效果不佳及缺乏担保的情况下,也更易于造成不良的债权、债务关系。
第二,利用债务筹资时,财务杠杆效应更为显著。财务杠杆效应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的如下:DFL=EBIT/(EBIT-I),表明在资金总额及负债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利润率或每股盈余额将以息税前利润率变的倍数(DFL)增长。企业集团内以股权联结的多层次企业结构使得财务杠杆效应相对于单一企业来说影响更大。由于母公司的资本具有一定的负债能力,投入到子公司形成子公司资本后,又产生新的负债能力,使集团资本的负债能力从整体上看扩大了。如果企业集团利润率较高,放大的负债能力会带来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也增大了财务风险,当企业利润率下降快时,可能导致集团发生破产倒闭的连锁反应。因此,债务筹资对于企业集团可说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谨慎考虑,应根据资本结构,确定合理的自有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并协调好母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三,直接筹资作用增强。从筹资活动是否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可将筹资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两种。从理论上说,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在企业集团中,两者通常并存且相互补充。间接筹资的长处在于提供的资金成本较低。但企业集团的发展是和产业集中密切相关的,它需要大量风险资本和长期资本作支撑,而这是追求稳健经营、保证清偿能力的银行无法提供的,只能借助于资本市场的直接筹资方式。因此,企业集团对外扩张、长期发展所需资本应主要来自于直接筹资。如美国的一些企业集团,长期资金主要从证券市场筹集,其中30%以股票筹资方式取得,70%通过债券筹集,日常经营所需资金则可通过间接筹资取得。
基于以上特点,可把企业集团的筹资模式大致归纳为四种:(1)以直接筹资为主,间接筹资为辅。(2)以间接筹资为主,直接筹资为辅。(3)以内部筹资为主,外部筹资为辅。(4)以外部筹资为主,内部筹资为辅。模式(1)、(2)分别与模式(3)、(4)相结合,又可产生若干混合模式。
二、影响企业集团筹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企业在选择筹资模式时有自己不同的考虑。但一般说来,影响企业集团筹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相似的:
1.内部资金积累的能力。企业内部积累能力强,有充足的资本储备来补充资本金,借助于外部资金的必要性就会降低;而如果企业内部积累能力差,就会更倚重于外部资金。对于企业集团而言,金融业的参与程度及内部各成员之间的资金联系是否紧密也影响筹资模式的选择。参与程度越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处于企业集团的核心地位,集团内成员之间除了产权、人事上的联系之外,还有紧密的资金联系,那么从降低成本、减少外部干预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内部筹资方式。如日本六大企业集团,均以各自的主银行为中心,企业集团与主银行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借贷”方面,也体现在其它诸如“股份持有”、“公司债券发行”、“经营”、“结算帐户”等方面。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借款总额中主银行所占比例达到37%左右。企业要在国内市场上发行公司债券时,主银行会通过接受企业委托来为其发行,而且企业在海外发行债券时,主银行也会通过其在海外的分公司,起着对企业提供保证的重要作用。不过,随着财务状况的好转,企业可以不过分依赖主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而靠自筹资金。除此之外,主银行还通过对集团内各企业派遣高级职员来施加影响和控制,以保证资金安全。
2.经济发展阶段。一国如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明显增长,政府会通过强化金融手段,迫使银行向企业提供大量扶持性贷款;如一国处于经济成熟时期,加之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积累了充足资本,企业会倾向于到资本市场筹资或依靠自身积累。如韩国,在经济起飞阶段,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95%,但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企业逐渐注重内部积累,资产负债比率呈下降趋势,1980年~1990年间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1%.这一同样适用于企业集团。
3.政府参与经济的程度。政府参与经济程度越高,企业筹资就会越依赖银行。如德国和日本,政府不仅需要保护本国产业,还须建立完备的金融体系来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对金融市场实行管制,银行也由此发挥着投资主渠道的作用,加之资本市场受到抑制,企业筹资高度依赖于银行贷款。而在英、美等金融制度以直接金融为主的国家,政府参与经济程度较低,对银行严厉管制而使资本市场高度自由化,使得银行贷款成本高于直接筹资成本,因而企业外部筹资主要依赖资本市场。
4.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企业面临的资本市场如果发育较为成熟,直接筹资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反之,如果企业主要靠银行筹资,投融资渠道就会较为单一。例如,美国的资本市场高度发达,金融工具种类繁多,企业对银行借款的依赖性较小,仅占筹资总额约17%,而德国、日本等国家,银行体系在企业筹资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以股票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对经济的贡献则不显著,发行股票和债券所筹资金占筹资总额的比例尚不足10%.
5.主行业特征。企业集团一般来说都具有跨行业、跨地区的特征,但其主行业特征决定着它们在进行筹资模式选择时的大致倾向。对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集团来说,银行贷款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银行能有效地兼管企业而不必冒过大风险。而以新兴产业为主的集团,一方面,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风险投资和长期资本,这是追求稳健经营的银行无法满足的;另一方面,对处于这一类产业的企业,从管理上看也难以统一意见,因而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更有优势,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直接融资方式。
三、对我国企业集团筹资模式现实选择的思考
选择适合企业集团自身特点的筹资模式是提高筹资管理效率的关键,而我国企业集团筹资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其内外部的现实环境。
从外部环境上看,我国仍是一个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发展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居于主导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型、间接筹资占优势的基本融资制度,资本市场远未发育成熟,企业尚不能自由进入资本市场。到2000年底,我国沪深两市股票市值占GDP比重仅有大约50%,而90年代初亚洲新兴国家这一比重为90%,发达国家则在70%以上。这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育还未成熟,但这也意味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我国政府已作出了种种努力,从各方面给予了企业集团大量优惠政策,如优先上市、优先尝试先进的筹资方式、筹资成本的优惠、财务公司试点等,并鼓励企业集团从事资本经营,以壮大资本实力,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量的制度性障碍决定了我国企业集团筹资模式选择的空间极其有限。
就集团自身而言,资金缺乏仍是大多数企业集团亟需解决的难题。企业集团从事着跨行业、跨地域的多元化经营,资本实力相对于单一企业来说更为雄厚。但与世界上其他企业集团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集团资本规模远远不及,大约有半数的集团核心企业,其总资产不超过5000万元。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扩大企业集团的资本、资产规模。但它们自我积累能力较差,无法依靠税后盈余获得自我发展所需的必要资金。以某航运集团为例,由于其主行业特征(以运输为主),投资规模大,投资期长,但投资回报率低。“八五”期间共向银行贷款30余亿元,投入使用后,投资回报率仅为0.46%,连银行利息都不足以偿付,为集团的发展提供所需资金更是无从谈起。而且,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还存在诸多。集团内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虽然存在一定的资金联系,如向银行贷款实行“统贷统还”原则,但仍缺乏资金集中管理的中心,集团母公司由于自身资本缺乏,实际上也起不到投资中心的作用。另外,资产的90%表现为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这样一种畸形结构,必然反映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使得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83%,沉重的本息负担大大抵消了筹资应有的效果。
根据前述筹资模式的因素,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企业集团的实际资金情况,在进行筹资时企业集团应选择以外部的间接融资为主,内部融资和直接融资为辅的筹资模式。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集团选择筹资模式时应首先充分挖掘内部筹资的潜力。由于大多数企业集团总体效益不高,通过自我积累获取所需资金,在短期内很难实现,集团内部企业由于所处行业、地域等因素影响,均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这为成员企业之间相互融资提供了可能性,而股份制改造的基本完成为内部股的发行创造了制度基础。因此,内部筹资的侧重点可放在成员企业之间相互融资和企业内部职工持股上。成员企业相互融资最好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集团内设立集团银行或财务公司作为中介,开展资金业务,实现资金在集团内部的合理流动;二是子公司相互持股,优势企业向资金缺乏的企业注入资金,形成子公司之间较为稳定的资本格局和协作关系。对内部职工持股而言,它具有筹资成本低、易于操作且财务风险较小等优势,对公司的决策机构也会带来积极影响,对于条件具备的企业集团来说,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筹资方式。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向集团内部引入金融资本,提倡金融机构对集团内企业的参股并开展资金业务,以实现产融资本的结合。
第二,虽然从的角度来看,银行贷款是绝大多数企业集团最重要的外部筹资方式,这是由我国独特的金融制度所决定的。但在银行对企业集团的信任度随着集团偿付能力下降而降低的情况下,银行进一步提供贷款的空间并不大。企业集团筹集流动资金可主要采用银行贷款方式。母、子公司在对外贷款时应协调好彼此的利益关系。传统的“统贷统还”方式不仅易于造成子公司拖欠贷款,使母公司由于存在或有负债而增大财务风险,而且集团内部公司相互提供担保的现象又会使银行对集团内各公司的实际负债能力难以评估,从而影响到银行贷款的安全性。改用“分贷分还”借款方式即由子公司自主决定贷款和还款既可克服“统贷统还”的弊端,也恢复了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完全权利和义务。但这种方案的实施应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统得过死”一下子跨越到“分得过开”,适度的资金联系可使母公司保持控制和影响子公司的能力。这就需要采取三方面措施:
(1)子公司向银行贷款自主,但重大贷款项目应经过母公司的批准,这在制定子公司年度预算时决定。
(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贷款担保应有选择性,质量高、为整个集团服务有利的项目可担保,子公司间相互提供担保要报母公司批准,以免整个集团负债过度。
(3)应及时分析各公司及集团整体的负债水平,主动调节资本结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必将日益重要。企业集团长期发展所需资本应主要来自于直接筹资。因此,企业集团也应重视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进行筹资,并为此积极创造条件。比如可通过集中企业集团内的优势资产,组建新的上市公司,从而实现对外发行股票或债券。除此之外,还应积极拓展海外融资渠道,适当采用国际先进融资方式。
第三,应该强调的是,企业集团在选择筹资模式时还应该强化资本结构意识。对于企业集团来说,筹资的目标不能仅限于筹资量是否满足需要,而应立足于长远,考虑所筹得的资金在企业形成的资本结构是否实现最优化。这在一个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过度负债,规避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对单个企业而言,上述观点已不难为人所接受,对企业集团来说,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筹资量大但资本结构安排不当导致企业集团财务机制崩溃、直至破产倒闭的例子屡见不鲜,最典型的例证是韩国的大宇集团。因为醉心于无限度的扩张规模,母子公司反复用同一资产作抵押申请贷款而不考虑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一旦遇到金融危机,看似强大的集团也同样不堪一击。因此,在进行企业集团的筹资管理中要不断强化资本结构意识。根据资本结构理论,企业中最佳资本结构是实际存在的,在资本结构最佳点上,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而企业价值最大。企业集团选择筹资模式,最关键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筹资目标量和收益成本约束,确定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合理比例,使企业集团市场价值最大。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筹资模式。一般认为,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在45%~60%之间较为合理,企业集团可适当提高这个比率,但也要注意相应放大的财务风险。
[]
[1] 王全喜。论企业集团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控制[J].南开管理评论,1998,(2):49-51.
[2] 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 苟文军。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J].经济,1998,(1):13-15.
[关键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1企业与企业融资的含义
我们知道,融资主要是企业的融资,因此,在理解企业融资的含义之前,有必要先对企业这一概念做一界定。那么什么是企业呢?一般认为企业是投资者依法设立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社会营利性组织。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其营利性。其特征:①企业是社会组织,具有社会性和组织性;②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具有商品性和经济管理性;③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④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社会组织,具有法定性。而企业融资就是指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过程。当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当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企业融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生产与资本经营的维持和发展。
2企业融资方式分类
2.1内源融资方式
内源融资,就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将自己的留存收益(利润)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目前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源融资是企业自己的留存收益(利润)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因此,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
2.2外源融资方式
外源融资,即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企业的外源融资由于受不同筹资环境的影响,其选用的筹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分为两种:直接筹资方式和间接筹资方式。直接筹资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比如发行股票和债券。间接筹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这一金融机构贷款进行,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间接筹资也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如杠杆收购融资。杠杆收购融资是以企业兼并为活动背景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作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3影响企业融资方式的因素
3.1融资成本的高低
融资成本就是企业得到资金所付出的一些费用,如银行贷款的利息,股票的股息等。融资成本的高低是企业进行融资首要考虑的因素,在同样条件下,企业应选择融资成本低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3.2融资风险的大小
所谓风险就是事件的不确定性,融资风险就是在进行融资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进行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时,一定要考虑融资风险的大小,尽可能避免风险,有效地融资。风险考虑不当,会造成融资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进行企业融资时,一定要重视风险大小的分析和防范,选择风险小的融资方式。
3.3融资规模的大小
融资规模就是融资量的大小,一般来说,筹资过多,会增大企业融资成本,加重负债,偿还负担,增加风险(经营与信用风险)。筹资不足,影响业务,缺乏产品实力,相对增加了成本。因此,在企业融资规模上,要切记八个字:量力而行,综合决策。
3.4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
企业融资中常会使企业所有权、控制权有所丧失,而引起利润分流,使企业利益受损。如房产证抵押、专利技术公开、投资折股、上下游重要客户暴露、企业内部隐私明晰化等,都会影响企业稳定与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在保证对企业相当控制力的前提下,既达到企业融资目的,又要有序地让渡所有权。
3.5融资时机恰当与否
从企业内部看,要选准经营、开发与发展的关键时机,配合以适度、及时的资金到位。从企业外部看,要抓住银行、资本市场等融资机构出台最新金融产品、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良好时机,全力跟进,走在同行的前边。
3.6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就是指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比例,恰当的资本结构能有效利用负债来提高企业收益,规避风险。现代财务理论认为,过高的资本结构存在较大风险,过低的资本结构则不能有效利用非自有资金。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使企业资产市场价值最大时的负债比例(通常用企业权益市场价值最大化,资本成本最小化来表示)。企业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一定要考虑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以上几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除此之外,融资机动性的优劣、融资方便程度的难易、融资顺序的先后等也影响着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应全面、充分地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地进行融资,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4结论
[关键词]中小企业;筹资难;筹资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6.22.093
在“十”关于完善政府支撑服务体系,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提案中提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融资扶持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现如今,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给社会创造了很多的效益,但是,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担忧。大部分中小企业筹资起点比较低,资金的筹集面临着诸多困难,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市场上诸多情况的制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致命作用的仍是筹资的困境。
1 中小企业筹资难的现状
中小企业在经营规模上比较小,职工人数与营业额不大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主要是企业所有者直接管理。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起点比较低,资金的筹集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就是企业得以生存的血液,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依靠企业创业者个人的资金或亲朋好友的借款对企业投资,投资金额有限,投资力度不够,筹资东凑西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资金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1.1 中小企业直接筹资渠道窄
直接筹资是企业直接与资金供应者协商融通资金的筹资活动。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吸收直接筹资。直接筹资的手续较复杂,筹资成本高。中小企业在直接筹资方面的渠道比较窄。中小企业面对规模巨大的企业,无论从信誉度,成熟度,信息量还是发展前景等多方面来看都趋于弱势,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容易将资金投资的方向倾向于信誉度高,投资风险小的大企业。
1.2 中小企业间接筹资机会少
间接筹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进行的筹资活动,如企业向银行、信托公司进行筹资等。银行贷款都比较倾向于知名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规模比较小,财务管理不规范,业务面窄,所以中小企业的市场风险比较大,经营风险比较高,造成企业的信用等级较差,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到位,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无形中加大了银行的投资风险,所以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投资。
2 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只有全面明确筹资难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1 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内部因素
中小企业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给社会创造了很多的效益。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筹资起点比较低,资金的筹集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比较低、财务存在危机、资金链条不完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强等。中小企业的现状严重影响其筹资的信誉度。
(1)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有些中小企业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生产经营主要在创业者个人的决策下进行,创业者凭借自己的商业判断,做出经营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财务分析作依据,可靠性不强。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只顾追求利润最大化,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没有全面考虑风险问题,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2)管理水平比较低。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基本统一。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是“家族式”的管理方法。容易协调各种关系,易于控制和管理。血缘关系下的凝聚力使大家在追求家族利益时能放弃自己个人的利益,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出力,所以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可观。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获得了一定的收益,涉及利益分配时,管理者们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现象,为企业的发展增添许多困难和阻碍。企业创建时期的易控制和易管理使企业的管理者忽视了管理的规范性和重要性。当出现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现象时,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来制约。
(3)生产情况不稳定,资金链条不完整。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很不稳定,创业者的经营决策比较随意,有时会违背市场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行情,资金链条不完整,导致经营状况不佳的现象比较严重。企业的筹资贷款需要按时还本付息,主要依靠的是企业近期的生产经营的收益,企业市场经营的盲目性有可能导致经营状况不佳,有可能做不到按时还本付息,这样一来企业的偿债压力加大,并且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度,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
(4)人才流失严重。中小企业的员工由于受家族式管理的影响,员工工作的心态永远是打工仔,企业各方面人才均很难进入到高级管理层,很难融入到企业当中来,企业的高层发展比较受家族传统的限制。正如新希望公司总裁刘永行所说:“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几兄弟都在企业的最高层,外面的有才能的人进不来,而且一家子的思维方式多少有些相似,很难找到突破点,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要决策某件事很难,容易耽误商机”。这正说明以家族式的管理为管理主体,缺乏灵活性、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抑制了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各方面的人才没有发展的空间很难留住,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2.2 中小企业提供的信息不够真实
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税负就更成为了负担,很多中小企业都想尽办法逃税。另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保密不到位,企业不敢把真实信息提供给银行。为了避税,中小企业给银行看到的财务情况大多是亏损,是资产情况不好,银行得到的是虚假的信息,没有企业真实资料作为投资依据,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便望而生畏,企业对银行贷款可望而不可即。
2.3 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外部因素
2.3.1 中小企业税负较重
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交税就成了负担,他们的生产能力、经营能力有限,盈利能力较低,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越发艰难,税负的压力就更大了。对于经营遇到困难,面临着亏损的中小企业,税负对他们来说就更是雪上加霜。
2.3.2 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意愿不强
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难,投资风险大,银行对其投资就增大了收回本金的风险,银行看到的企业的情况大多是亏损,是资产情况不好。试想面临一个亏损的中小企业,银行又何来投资的信心呢。虽然银行知道企业提供的有些信息是虚假的,但是没有企业真实资料作为投资依据,银行的投资决策就无法出台,再加上企业刻意对经营现状进行隐瞒,凸显了企业的不真实,无信誉,更增加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投资难度,致使银行对小企业的投资根本没有信心。要想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就要了解企业的现状,要想做到这一点,银行就要下大力气对中小企业进行调查,那么会使成本大幅度提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进而延误投资,无形中大大增加了银行的投资成本。所以,金融机构根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3 改善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对策
要想改善中小企业筹资难的状况,就要从多方面考虑解决的办法,从企业内部现状的改变、从与银行之间的沟通,到政府政策上的扶持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3.1 改善中小企业内部现状,进一步提高企业筹资信誉度
3.1.1 健全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中小企业要将企业管理秩序化,借鉴大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规范企业的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企业决策群,依据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科学分析来进行商业判断,并经过多方专业人士的分析和考证,将各部门设置完善,加强管理的力度。制定一整套奖励政策和考核政策,按劳取酬,企业的管理者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发展规划,加强前瞻性和可预见性。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的发展。考虑从市场出发,从消费者出发,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得顾客的信赖,企业就会赢得无限的发展空间。
3.1.2 大力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1)打破家族式的管理办法,全面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定的人员上岗资格,对财务管理人员按时进行专业培训,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更新观念,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做到竞争上岗。
(2)将原来的财务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为目标。企业充分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这样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长远的发展。避免企业管理者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的财务管理上的缺陷。
(3)加强财务活动的程序化。按照会计准则,明确各工作的处理程序,加强对企业人、财、物的管理和控制。规范财务岗位职责,根据不同岗位分工,订立不同的岗位规范和职责。提高企业的财务控制水平,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做好财务规划,利用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
(4)加强成本管理。多方面控制成本,从采购、领用、生产、销售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把控成本,减少浪费,减少资产的流失。
(5)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额度,将应收账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销售、发货、收款业务的程序化入手,明确客户的信用度,在销售过程中严格把控应收账款的交易量,用客户的信用程度来衡量应收账款业务的可行性。签订合同后,财务人员要正确的反映应收账款,及时的清理债权债务,从管理手段上对应收账款客户进行追踪和监督,确保客户能正常按时付款,减少坏账呆账。
3.1.3 制定长期规划,做好资金链条的衔接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必须做到在稳步中提高竞争力,稳步发展,企业应针对市场行情,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进行准确的定位,找准企业自身特点的切入点,在竞争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市场和发展空间,面对市场去制定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和经营发展方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稳步发展,才能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游刃有余。
3.1.4 引进激励机制,大力引进管理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要想保证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一定要有一个积极向上,专业性强,开拓性强的人才队伍做支持,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员工群做后盾。增加新鲜血液,提高管理层的灵活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创新性。鼓励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减少人才流失,并在薪酬上有所倾斜,企业除了在招聘时挑选德才兼备的人才加入到企业的队伍中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再培训,对员工从职业素质上和专业上都有不断地提升,加强内控,减少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3.1.5 提高中小企业的筹资能力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行,迅速发展的血液,更是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必备条件。因为充足的资金是企业能够正常进行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得以顺利运转的动力。充足的资金才能使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发展的空间,没有足够的资金再好的团队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再好的生产经营项目也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因此,提高中小企业的筹资能力,增加企业筹资信誉度是决定着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壮大的关键。
3.2 向银行提供真实信息,加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财务状况了解甚少,中小企业应努力加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与银行之间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将自己企业的优势充分地展示出来,让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优越性,吸引银行的眼球,增强银行对企业投资的信心。中小企业要获得信贷部门的进一步支持,就必须加强信用意识,自觉还贷,规范自身的金融行为,增强自身的筹资信誉度,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规范化,提高自身的生产经营水平,扩大引进先进技术与时俱进。进一步赢得银行的信赖和支持。确保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
3.3 扩大直接筹资
鼓励中小企业扩大直接投资,与有实力的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中小企业筹资网络,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双方盈利。
3.4 政府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扶持
3.4.1 充分运用民间的资金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对民间资金的筹资,加大企业的直接筹资的力度。政府还可以想办法多增设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可以鼓励和批准一些有实力,有条件的民间资金建立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使民间资金活跃起来,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拓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
1.进行企业的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企业的会计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所生产和经营的各项活动所用的资金成本进行记录和核算。而有经验的、成熟的会计人员一定知道:企业的会计部门除了上述的工作之外,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对企业的财务政策进行完善和优化,最终的目的就是减低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之中所需要的成本,这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标和要求。通过上述的工作,企业就可以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之中大大的缩减开支,从而实现企业盈利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之中,企业的会计人员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以及方式方法从而降低企业的赋税,就能够就一定要使得自身的企业在生产以及经营销售的过程之中不断的缩减税收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这样通过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实现企业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2.税收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关键内容
会计和管理专业人员都知道,企业在财务决策的过程之中会进行以下的内容:首先,在进行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活动之初,企业的管理人员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进行企业的资金决策;其次,通过会议对于企业的投资方向进行探讨,做出企业的投资决策;再次,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之中,为了能够对其过程进行更好的掌控,要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最后,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销售的过程完成之后进行利润分配的决策。通过以上的决策,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完善企业的财务流程,从而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想要科学、稳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提升企业的赋税意识,学习税收知识。企业的税收筹划在企业的各个领域都有体现,是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
3.税务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
一名负责任的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准备和意识: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之中,一定会面临着非常多的危险,例如:税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断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之中的流程,过避风险,这样,就能够使得企业能够用更加长期、稳定、健康、科学的发展。这是一个企业进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个企业提高税收筹划意识,可以使企业的账目更加的完整、科学、正确,从而降低企业触犯国家法律的几率,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在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等环节的税收筹划
1.企业筹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最初的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通过筹资来进行企业生产和经营所需要的原始的资本积累。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的初期,会对企业的厂房、设备、原材料以及工作人员进行购买和配置,而这些都是需要资金的。在企业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的过程之中,企业一般是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一种是直接筹资;一种是间接筹资。直接筹资中企业向社会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低于股票的发行,且支付的股息是允许税前扣除的,而发行股票支付的股息属于税后分配。间接筹资中,企业向银行借款,借款的利息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财务费用进行税前扣除。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其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支付租金、融资租赁来减少企业利润。这样可以使利润分摊,税负可以扣除,这样就能够达到减轻赋税的目的。
2.企业投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经常会对其产品、员工等方面进行投资活动。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所以,在这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是在企业的投资预测和决策中以投资项目的投资额与在使用周期内获得的收益进行比较而决定取舍的,而应纳税款是项目投资收益的抵减项目,应纳税额的多少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直接影响。
根据客观情况的不同会有很多不同的投资方式。在这里,按照投资者对被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是否实际参与控制和管理的区别,将投资分成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和企?I进行间接投资。企业的直接投资是指企业自己来购买原材料、厂房、机器等生产经营资料自己进行投资生产的方式。而间接投资是指企业通过对其他一些企业进行了解之后,认为企业发展的很好,通过购买那个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债券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方式进行投资。企业以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在资产使用期内可以作为税前扣除项目,缩小所得税税基,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税负,达到节税、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的目的。
【关键词】融资 贷款 股票 债券
一、企业融资概述
(一)融资定义
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二)融资风险
企业的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即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债权融资中的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而产生的由股东承担的附加风险。实际上这种附加风险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可能丧失偿还能力的风险;二是由于举债而可能导致企业股东的利益遭受损失的风险。
(三)融资环境
企业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机集合体。企业运营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称,它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基础。
二、企业融资的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
(一)内源融资方式
内源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
(二)外源融资方式
企业的外源融资由于受不同筹资环境的影响,其选用的筹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分为两种:直接筹资方式和间接筹资方式,企业外源融资究竟是以直接融资为主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等的制约。
(1)直接融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资金的使用者不通过银行这一中介机构而从货币所有者手中直接融资,已成为一种通常的做法。由于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融资无须还本付息投资者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必然要求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大的拓展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发达国家企业债券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股票投资,突出显示了债券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2)间接融资方式。从社会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来看,银行存款较之股票和债券仍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来源也仍旧以银行为主。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值得注意的是随之近几年来大量的企业兼并、重组,从而导致我们可以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方式。杠杆收购融资是以企业兼并为活动背景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借入资金占收购资金总额的70%-80%,其余部分为自有资金,通过财务杠杆效应便可成功的收购企业或其部分股权。通过杠杆收购方式重新组建后的公司总负债率为85%以上,且负债中主要成分为银行的借贷资金。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日益朝着集约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生产的规模性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要条件之一。对企业而言,采用杠杆收购这种先进的融资策略,不仅能迅速的筹措到资金,而且收购一家企业要比新建一家企业来的快、而且效率也高。
三、我国企业融资管理的现状
(1)企业的融资通道过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即直接融资仅占1.3%。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
(2)获得信贷支持少。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企业放贷。同时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据统计,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2003年全国乡镇、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据浙江省2001年统计,全省民间投资中自筹占55.9%,银行贷款20.1%,直接融资不到1%。
(3)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而长期负债则占很少的部分。主要由于银行一般只会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会提供长期贷款。
(4)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若短期内急需资金,企业之间会互相拆借,或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
四、对我国企业融资的建议
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针对存在的问题,统筹安排,系统规划,逐步解决,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宏观政策引导,为企业融资发展创造条件。
(2)建立信用体系。
(3)增加投入,加快担保体系建设。
(4)开放和完善民间融资市场。
(5)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改善信贷管理,全方位开展金融创新。
(6)提高企业自身素质,重塑企业形象。
关键词:资金成本:资金结构:证券:股权融资
一、绪论
采用股权筹资方式究竟是否合理,其资金成本如何,是否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宏观经济状况,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发达,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过分倚重股权筹资并非好事,股权筹资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其经营效率和确保其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利影响。
二、基本概述
1、资金成本
1.1、资金成本的作用
资金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两部分。资金筹集费用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支付的印刷费、律师费、公证费、担保费及广告宣传费。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给发行公司的手续费不作为企业筹集费用。因为此手续费并未通过企业会计帐务处理,企业是按发行价格扣除发行手续费后的净额入帐的。资金占用费是指占用他人资金应支付的费用,或者说是资金所有者凭借其对资金所有权向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如股东的股息、红利、债券及银行借款支付的利息。
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
1.1.1、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
1.1.2、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基本依据:
1.1.3、资金成本是企业选用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
1.1.4、资金成本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数。
1.2资金成本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
1.2.1、在利用净现值指标进行投资决策时,常以资金成本作为折现率:
1.2.2、在利用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决策时,一般以资金成本作为基准收益率
1.3与资金时间价值区别
一般认为,资金时间价值这个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资金参与任何交易活动都是有代价的。因此,资金时间价值着重反映资金随着其运动时间的不断延续而不断增值的性质。具体地说,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资金使用者那里获得的报酬。
至于资金成本则是指资金的使用人由于使用他人的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它们都是以利息、股利等来作为其表现形式,是资金运动分别在其所有者及使用者的体现。但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资金时间价值表现为资金所有者的利息收入,而资金成本是资金使用人的筹资费用;第二,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般表现为时间的函数,而资金成本则表现为资金占用额的函数;第三,资金成本的基础是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成本既时间价值,又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风险价值。
1.4、资金成本的重要性
所谓资金成本就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成本。每一个资本都有其特定的资金成本。例如,利用债券筹资必须支付相应的利息,利息支付可以是固定利率的,也可以是变动利率的。股票筹资必须支付相关股利,且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的资本收益预期会随着股票的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资金成本在现代企业中是关系到企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重要问题。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主要依据;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资金成本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考。
资金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可作为项目投资的折现率;资金成本是投资项目的基准收益率。与此同时,资金成本是评定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凡是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这个水平的,则应认为是经营不利,这也是向企业经营者发出了信号,企业必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5债务筹资
1.5.1企业债券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企业债券资金成本率一债券年利息×(1一所得税率)/(债券面值一发行费)×100%
发行企业债券的筹资成本较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企业债券利息在所得税前利润中开支的,属于免税费用,这样可使发行债券筹资的实际成本降低,而发行股票筹资向股东支付的利息,属于利润分配的内容,是在所得税后的利润中支付的,属于非免税费用。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者的双重课税的问题。故发行企业债券筹集的资金成本较资本筹集方式的资金成本低;二是发行债券筹资也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当公司赢利时,可以增加每股税后赢余。这点与发行优先股筹资和借款筹资是一致的;三是债权人的求偿权先于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使债权人风险相对于股东风险较小,从而导致其资金报酬率较低,即对于筹资者而言,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较低。
1.5.2借款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借款资金成本率一利息×(1一所得税率)/(筹资总额一筹资费)×100%
借款筹资资金成本也较低。原因有:借款属于直接筹资,筹资费用较少;借款利息在税前开支,属于免税支出;借款筹资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债权人风险较小,使筹资者的资金成本较低。
的筹资成本,通过计算比较债务筹资的两种筹资方式——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各自的筹资成本,得出上市公司利用企业债券筹资方式募集资
金的资金成本最低。
关键词资金成本股权筹资债务筹资企业债券筹资
前言
采用股权筹资方式究竟是否合理,其资金成本如何,是否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宏观经济状况,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
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发达,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过分倚重股权筹资并非好事,股权筹资在完善企业
内部管理,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其经营效率和确保其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利影响,最突出的现象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筹资资金
的配置效率方面,股权筹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一些上市公司将股权筹资募集的资金用于无效率的企业规模扩张,偿还债务,存放在金融机构以
获取利息收入,甚至将资金用于盲目投资。这些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筹资资金的运用方面尤为显著,在配股后几个月内更改配股资金用途
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针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将从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角度出发,探讨上市公司采用何种筹资方式最为恰当。本文探讨的上市公司满足下列
条件:其规模一般较大、信用状况良好,具备使用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相应条件,同时假设该公司处于盈利状态,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正面作
用。
1资金成本的重要性
所谓资金成本就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成本。每一个资本都有其特定的资金成本。例如,利用债券筹资必须支付相应的利息,利息支付
可以是固定利率的,也可以是变动利率的。股票筹资必须支付相关股利,且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的资本收益预期会随着股票的市场价值的变化
而变化。
资金成本在现代企业中是关系到企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重要问题。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
的重要因素;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主要依据;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资金成本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考。
资金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可作为项目投资的折现率;资金成本是投资项目的基准收益率。与此同时,资金成本是评定
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凡是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这个水平的,则应认为是经营不利,这也是向企业经营者发出了信号,企业必须改善经营
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比较
2.1股权筹资
2.1.1普通股资金成本分析
普通股资金成本率=预计下一年股利/(股票发行总额-发行费)+预计股利的年增长率
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发行普通股的资金成本较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投资者购买普通股股票既没有取得固定收益的保证,也不能
抽回投资,所以普通股股东的风险最高,当然也相应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即股利。由于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投资报酬,即预计下一年股利较高
,导致普通股资金成本上升;二是普通股发行成本较高。观察普通股资金成本公式不难发现发行费较高,导致分母较小,从而使整个分式比值较
大,即普通股资金成本率较高。
2.1.2优先股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优先股资金成本率=优先股票面总额×年利息率/(优先股票面总额-发行费)×100%
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一般虽低于发行普通股股票筹资的资金成本,但高于发行企
业债券或取得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低于普通股的筹资成本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优先股股东按照股票面值和固定的股利率取得股利,风险较普
通股股东小,所以其投资报酬也较普通股低,使得优先股的筹资成本低于发行普通股筹资成本;二是优先股的股利支付是确定的,当企业的资产
收益率高于优先股股利率时,发行优先股筹资就可以提高普通股股本收益率,普通股股东可获得财务杠杆的好处,增加每股税后盈余。
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高于发行企业债券或取得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是由于:一是发行优先股筹资费用较发行企业债券筹资或取得银行借款
的筹资费用要高一些;二是主要是由于优先股的股利是在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的,而债券利息或借款利息都是在所得税前利润中支付的。这是发
行股票筹资相对于债务筹资方式最不利的地方;三是优先股股东的求偿权在债券持有人之后,导致优先股股东的风险大于债券持有人的风险,这
使得优先股的股利率一般要大于债券的利息率。
2.2债务筹资
2.2.1企业债券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企业债券资金成本率=债券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券面值-发行费)×100%
发行企业债券的筹资成本较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企业债券利息在所得税前利润中开支的,属于免税费用,这样可使发行债券筹资的实际成
本降低,而发行股票筹资向股东支付的利息,属于利润分配的内容,是在所得税后的利润中支付的,属于非免税费用。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
者的双重课税的问题。故发行企业债券筹集的资金成本较资本筹集方式的资金成本低;二是发行债券筹资也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当
公司赢利时,可以增加每股税后赢余。这点与发行优先股筹资和借款筹资是一致的;三是债权人的求偿权先于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使债权人风
险相对于股东风险较小,从而导致其资金报酬率较低,即对于筹资者而言,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较低。
2.2.2借款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借款资金成本率=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筹资费)×100%
借款筹资资金成本也较低。原因有:借款属于直接筹资,筹资费用较少;借款利息在税前开支,属于免税支出;借款筹资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
收益;债权人风险较小,使筹资者的资金成本较低。
2.2.3融资租赁资金成本分析
融资租赁资金成本无特定计算公式,因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总的来说,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筹资,其资金成本较高。出租人是通过租金获取报酬
的。因此,租金总额比租赁物价值要高,而且一般来说,融资租赁的利率较债券或借款的利率都要高很多。所以,融资租赁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
。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筹资,承租企业可以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根据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以视同自有
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计提折旧。而折旧费是可以在成本中列支的,故而可以省税。但总的来说,融资租赁成本较债券或借款的利率都要高很多
。因此,在下文讨论何种债务筹资方式资金成本较低时不再讨论融资租赁方式筹资的筹资成本。
2.3小结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有着较大的规模,恰当的资产负债率,信用状况良好,具备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相应条件。同时,公司处于赢利状态,可以
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赢余。当然,上市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其他诸多因素,诸如筹资风险、借款限制性条款和股东控制权的
因素。但企业作为“理性人”,其筹资方式的选择最根本的依据是筹资成本的比较。故从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出发,上市公司更适合用债务筹资
方式募集资金。
3债务筹资方式选择
3.1企业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
企业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是企业采取债务筹资方式发生的利息成本和发行费用。企业债券筹资成本主要包括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以及相关费用,
主要有承销费、公告费、印刷费、评审费、法律咨询费、资产评估费、债券托管费等相关费用。在不考虑债券折价和溢价发行,利息偿还方式的
情况下,企业债券筹资成本率为(用kb表示):
kb=(i×R)(1-T)/(R-B)
其中,i为债券票面利率,R为债券发行额,B为债券发行费用,T为
所得税率。
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比较简单,主要是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和借款的手续费。同样在不考虑银行借款利息偿还方式,回存条款的情况下,银行借款
的筹资成本率为(用kc表示):
kc=(i×R)(1-T)/(R-b)
其中,i为借款利率,R为筹资额,b为银行借款手续费,T为所得税率。
3.2债券筹资和银行借款筹资的资金成本比较
上市公司符合经济学上“理性人”假设,其必定选择相对资金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本文现比较企业债券筹资和银行借款筹资的资金成本,从而
分析上市公司采用何种债务筹资方式更为恰当。
kb=(i×R)(1-T)/(R-B),其中的R,i为债券发行额和债券票面利率,B为债券发行费用,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可视为固定费用
“C”,一般与发行额大小无关,包括印刷费、公告费、评审费、法律咨询费、资产评估费等费用。另一部分是变动费用“V”,主要是承销费,
其一般随发行量变化且提取比例随发行量变化逐渐趋小,用α表示(0<α<1),由此债券筹资成本可细化为:
kb=(i×R)(1-T)/(R-C-αR)=i(1-T)/(1-α-C/R)(1)
同时,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为:
kc=(i×R)(1-T)/(R-b)=i(1-T)/(1-b/R)(2)
将(1)式除以(2)式得:
kb/kc=(1-b/R)/(1-α-C/R)(3)
通常情况下,银行手续费较低,即b趋向于0。则(3)式改写为:
kb/kc=1/(1-α-C/R)(4)
上式中,C为固定费用,一般为常量,而α值随R值的增大而减小,故R值越大,α值越小,C/R越小,分母值越大,而kb/kc就越小,即债券
筹资相对于银行借款筹资而言资金成本变小。筹资额越大,即筹资规模越大,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也低,即产生了较大的规模效应。也就是说,
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债券筹资出现规模效应,且筹资规模越大,规模效应越强,与银行借款相比,其具有明显的规模成本效应。
大量实证分析亦表明,企业筹资规模及企业的大小与债券筹资比重呈正相关,而与银行借款负相关。大型企业基于规模经济考虑选择债券筹资,
而小企业因为债券市场高昂的发行费用而只能寻求银行借款。
3.3小结
筹资规模是比较企业债券和银行借款筹资资金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企业债务筹资方式选择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研究表明,企业债券发行
规模在1亿以上时,其规模效应就能显示出来,也就是说小企业及发行规模较小的企业利用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是比较高的,更适合于选择银行
借款筹资。而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最终取决于企业本身规模的大小,故企业规模是决定债务筹资方式的最终决定因素。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规模
较大,在债券市场上一般发行规模也较大,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上市公司更适合利用债券方式筹资。。
4结论
通过比较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不难发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假定其具备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相应条件,且处于赢利状态,同时不
考虑资产负债率等限制性因素),利用债务筹资比利用股权筹资更节约资金成本。原因有:因为债务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而股息则从税
后利润中支付,存在法人和股份持有人双重课税的问题;债务筹资在企业处于赢利状态时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赢余;由于债
权人的求偿权先于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债权人风险较小,导致其资金报酬率较低,即对于筹资者而言,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较低。
因此,上市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资金成本的角度考虑,应使用债务筹资方式募集资本。
参考文献
1潘敏.融资方式、金融契约与公司治理机制[J].经济评论,2001(5)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集团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指的就是在危机缓和后,而进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世界经济已逐步好转,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的象征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关系,新兴企业国家已施行货币紧缩的措施。但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没有或是不能完全的消除,导致世界经济各方面仍然具备较为复杂的不稳定因素。因而有可能再次发生经济衰退的现象。
1.企业选择采用融资方式时需要考虑的若干影响因素
企业在选择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必须要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全面掌握并分析各方面的情况,确保获得最佳的融资方式。一般来说,融资方式的选择会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①融资规模的大小;②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③融资时机恰当与否;④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⑤融资风险的大小;⑥融资成本的高低。
2.企业融资方式的划分类型
2.1 内源融资
企业内部出现的闲置资产是内源融资的资金来源,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利润收益是决定内源融资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企业根据自身留存收益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将资金转变成为投资方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在这种融资方式下,企业现金的流量没有发生缩减,而且不需要承担支付股息利息的压力;企业内部是融资资金的来源,融资行为不需要支付相关费用,其成本是非常低的。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一般都会首先选择内源融资的方式,因为只需考虑企业自身获利情况、投资者预期、净资产规模等因素,就能顺利开展融资活动。
2.2 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以自身企业作为融资核心,通过融合其他主体的资金力量,帮助自身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施行外源融资行为将会受到各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的内容及范围比较广,选择使用的筹资形式相对来说也比较多。外援融资一般可以分为直接及间接筹资形式。直接筹资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比如发行债券与股票;间接筹资则借助银行的帮助完成融资活动。
3.若干种创新有效的企业融资方式
通过分析目前的金融环境,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具有较高可行性和操作性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3.1 私募股权融资方式
如果投资建设的项目具有高利润、低风险等吸引投资商的特征,那么企业可以选择私募股权的融资方式来为建设项目吸引到更加充足的资金。企业应该首先排除建设投资项目自有的资金,然后将其余的资金以增资扩股或股权出让的形式来施行股权融资。
3.2 银行贷款方式
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除了原有资金以外,都可以选择使用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来解决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这种方式是解决项目资金紧缺最有效的方式。但是这种融资要求贷款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信用等级,而且投资建设的项目应该存在着非常广阔的盈利空间。如果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没有满足银行的基本要求,但是企业具备提供可抵押固定资产的能力,那么企业应该结合其实际资信情况,选择担保或抵押贷款的形式来开展融资活动。
3.3 综合融资方式
综合融资方式的内容包括私募股权融资方式及银行贷款方式,是两种融资方式的综合体现。在这种综合性的融资方式下,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所欠缺的资金将分别使用私募股权融资方式和银行贷款方式来获得,能够有效结合两种方式获得最佳的融资效果。私募股权融资在具体施行的时候将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且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整体局势不是非常乐观,企业采用私募股权的融资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银行贷款是获得最高效率的有效融资方式,企业只需满足银行的贷款要求及条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项目建设欠缺的资金,但得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申请银行贷款的规模,满足到银行融资的硬性条件。为了使投资建设的项目能够顺利启动,企业应该以自身发展情况为前提条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来选择使用融资的适宜方式,让私募股权与银行贷款两种方式得到有机的结合。
3.4 投资基金融资方式
投资基金具有显著大众化的特征,是施行信托投资的有效工具。投资基金融资是指发起人或管理公司筹集零散的资金,并给予资金所有人投资及收益的凭证,邀请具备深厚专业技能及丰富投资经验的专家对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监管使用,信誉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扮演资金保管信托角色。企业把基金放入不同行业的投资中,该行业就成为了企业的投资基金对象,基金不仅能够给还没有上市的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还能对其资金周转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近几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企业应该积极选择投资基金的有效融资方式,通过专业化的运营及操作,将集中的投资风险分撒开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持续提升投资利润效益。
3.5 租赁融资方式
我国企业大部分机械设备都是比较陈旧落后的,急需得到更换或者升级,在资金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融资租赁的形式来筹集资金为方式为企业购置新的机械设备。融资租赁是指出租者向所有者购买机械设备,然后将其出租给企业使用,企业只需支付出租者一定的费用。这是一种新型的融资形式,这种形式为企业筹集到的不仅是资金,而且还包括机械设备等实物,通过筹集机械设备实现筹集资金的根本目的,突破了商业信用及信贷的传统固定形式。企业通过从租赁公司租用机械设备,从而减轻了投资机械设备的资金压力,目前我国企业开始积极引用这种新型的融资替换方式,在较短的时间之间迅速弥补资金方面的缺口,这种企业在这种融资形式下非常容易构建生产框架,企业的举债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在这种融资形式下企业不需要承担过多的债务压力,其资本构成维持原状,没有发生改变,企业仍然具备较强的借款能力。企业租用机械设备的费用能够在计算所得税之前进行扣除,可以减轻部分税收压力,同时企业不用承受机械设备被淘汰引发的一系列风险。
4.结束语
融资是一种能够帮助企业拓展再生产能力,优化持续经营模式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基础条件。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中,管理者必须明确融资行为的深刻内涵,着重突出其重要性并列为企业的战略核心问题。若企业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迅速筹集到充足的资金,那么就能解决资金缺口,同时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如果企业不具备迅速筹集资金的能力,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资金紧张导致无法顺利开展生产经营,甚至导致企业倒闭。在企业的发展过程里,融资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采取最佳的融资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效益。企业发展中的各项因素都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首先掌握并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利弊,然后再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保证企业获得有效的融资及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我国经济竞争市场中施行融资手段,不能硬搬相关的财务融资理论,必须再结合企业所处的资金环境情况,灵活改变使用有效的财务融资理论及形式,使其能够切实为企业的融资行为提供服务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郭伟奇.农业企业财务战略类型选择与运用刍议[J].现代农业.2009(10).
[2]吴其圆.浅谈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选择[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
[3]陈艳.关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问题的建议[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1).
一、民企融资发展现状
(一)融资难成民企发展难题
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行业为主,仅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就集中了民营企业的75%。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主要是依靠自我积累、自我筹资发展起来的,要进一步发展,受到资金严重不足的制约。然而,从银行所得到的贷款,尚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2%;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民营企业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只占9%左右,这里还不包括那些以较高昂的代价购买别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线上市的;在债券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则几乎为零。
(二)内部融资为主,外部筹资比重偏低
因为民企没有政府资金投入,纯粹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使得民企外部融资渠道很少,据2010年中国商务部对民企抽样调查显示,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9%。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民企得到外部资金援助的很少,基本上都是以自有资金为基础进行发展。
在采用外部资本来源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对民企上市的门槛较高,大多数民企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这些社会直接筹资方式来实现资本的汇集,主要还是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筹资。但是,民营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一是很多银行因为民企没有政府资金的投入,对民企持怀疑态度;二是我国银行业尚未完全放开利率市场,造成银行对民企资金管理成本高。这种融资成本包括贷款的承诺费、手续费、管理费、费、担保费、公证费、保险费、评估费、抵押费等,还要支付实用资金而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如债务融资利息、债权资本人融资股息。贷款利息的浮动幅度一般在20%以上;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一般占融资成本的20%;担保费用,一般年费率在3%;风险保证金利息,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以预留利息名义扣除部分贷款本金,民企实际得到的贷款只有本金的80%。由此,高融资成本对民企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
(三)不同金融机构的做法不同
在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国有银行往往会以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抵押品缺乏为由拒绝向其发放贷款;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虽然在满足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融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小金融机构资金实力的限制,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还有赖于国有商业银行,而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还远没有到位,尚有相当的潜力可挖。如江苏、浙江两省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所占存贷款市场份额大体在1/4左右。目前,存款在进一步向国有银行集中的同时,国有银行贷款增长却反而放慢,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势必会加大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困难[3]。
二、民企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借贷无法律保障,借贷双方风险高
当民企的内部资金不足而依靠外源资金时,在通过银行贷款、资本市场等方式融资遇到瓶颈时,民间资本借贷方式应运而生。比如浙江温州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2010年4月中旬关于温州民间借贷的调查显示,温州本地民间借贷容量达到了560亿,整个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其中中小企业有60%左右参与其中。可现在很多民间借贷活动仍处在法律的边缘,而且对于正常的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等方面的界定也非常模糊,没有专门规范民间资本运作的法律法规,导致民间借贷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监管空白地带,民间资本流通过程中风险不断。很多民间借贷都是熟人契约,没有签订任何合同;有的虽然签订了合同,但规定不够详细,甚至因为合同无效而被人利用的比率很高。还有很多贷款具有高利贷的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企筹资风险,比如最近比较盛行的温州很多民营企业家的“跑路”现象,还不起钱干脆人间蒸发,这种民间融资的不正常方式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4]。
(二)社会中介服务不够健全,担保机构较少
后危机时代,针对很多民企资金链断裂的现象,许多专为民企担保的公司发展起来,这些担保公司有民营的,也有政府投资的,但这和一群庞大的、希望筹资来扩大企业发展规模的队伍来说,数量上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再加上民营担保公司门槛高、费率高,使许多民企根本没有能力筹集到资金。因为贷款担保机构少,民营企业为了实现融资的目的,彼此之间的相互担保变得比较盛行。但是这种互相担保的融资体系中,绩优企业不愿意为他人承担连带责任,于是就出现了互保+债转股的新形式,即:被担保方将企业股权作为反担保品抵押给担保方,一旦被担保方无力还债需要担保企业代偿时,担保方对被担保企业的债券即转为股权。但这种担保方式由于对被担保方承担连带责任而使很多企业不愿意为他人担保,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资金雄厚的企业不想提供担保,而资金短缺的企业无法找到担保方,融资瓶颈依然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后危机时期解决民企融资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