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遗传学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 幼教师资需求量加大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给学前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使得像四川幼专这类的高职院校今年新生的报到率出现了又一个高峰。就我校而言,2012年的报到率达到85%,个别专业甚至达到90%以上。
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群众教育观念的逐步提高,学前教育得到家长的广泛重视,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幼儿园都在向规范化办园发展,为此,急需大量的一线幼儿教师和幼教管理人员,我校毕业生在近几年均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更有甚者已经有幼儿园预定了明年的毕业生。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对幼教师资的需求。
2011年在川内进行的学前教育师资调研中发现,有80%的幼儿园一线教师第一学历均为中师,多数教师的专科文凭都是在工作后通过进修获得,专业知识非常不扎实。比如四川射洪县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幼儿园师生比为1:25,公办园的专业教师配备率只有60%多一点,民办园的专业教师配备率不到30%,。这只是教师队伍,并没有包括保育员。为解决师资问题,有的公办幼儿园只好从当地的中职学校招聘中职生来填补师资缺口。但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不好用。这些学校为了先期占有市场,采用学生在校读书一年半,实习一年半的运作方式,而这种方式直接导致学生一方面缺乏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
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就承担着培养大批合格人才的重任!
(二)早教事业广受重视,早期教育人才奇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还指出:要“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我国城市现有0—3岁的孩子为1100余万人,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 “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家长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生命的最初三年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也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但一些中小城市早期教育机构较少甚至没有。
以四川江油市为例,办得比较规范的早教机构仅有两家,且均为加盟机构。以早教机构通行的师幼比1:5看,所需早教人员的数额庞大,而适合该年龄段教育的专业老师却非常少,加之专门培养早教师资的院校也非常少,使得该领域的教育处在滞后状态。
四川幼专走在了这一行业的前列,于2009年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早期教育方向),但在该领域的课程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还处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
(三)男幼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男生在学前教育事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作用的不可替代性。男生在学前教育行业中的职业优势和在幼儿园的发展优势,使得这一群体越来越受到家长、园方及社会的关注。我校自1999年开始就在招收男生,他们年年成为了毕业生双选会上的亮点。同时,社会各界幼儿教育机构在向男幼师敞开大门的同时,与女生相比,会大幅度的降低聘用的要求和条件。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规划
(一)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会直接影响她的兴趣、情操和个性品质,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在2011年对全川43所幼儿园的调研中了解到,园长们普遍对师资的要求都体现在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她们说,如果让她们选择的话,她们更愿意选择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毕业生。
(二)注重培养目标规格的多样化
在办园渠道方面,由于幼儿教育规模不断的扩大,在各个地方形成了政府政策支持和民间资金注入的合作办园形式,包括四川幼专所在地江油市也形成了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正规和非正规形式相结合的幼儿园。
在办园模式方面,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幼儿园、家庭和社区达成了一致的合作意向:家园共育的亲子园、0—3岁的早教机构、3—6岁全日制(白托或全托)幼儿园等多种办学模式,已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在办园条件方面,各种不同硬件设施及收费标准的幼儿园层出不穷:有条件优裕、各种硬件设施一流、特色课程设置多样化、收费较高的幼儿园;也有条件较差、以乡土课程为主的、普惠性质的低收费幼儿园。
在课程设置方面,受国外先进学前教育思潮的影响,涌现了很多以一定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特色课程,如蒙台梭利教育、瑞吉欧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亚太体智能教育等各种特色课程。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发展的多样化趋势,使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实现规格和层次的多样化,在学制设置、课程安排、内容选择、培养目标的确定等方面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努力为社会培养身心和谐发展、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且具有一项专长的幼教专业人才。
(三)注重学生行业前沿能力的培养
办学质量决定就业质量。因此,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都应当与社会用人需求相匹配,必须从根本入手,加强学生弹唱说跳画的基本功和基本的幼教理论的训练。同时,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范围空前扩大,呈多元发展的趋势,应不断更新学生的就业观。我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基础,指导他们准确地进行就业定位,比如男生可以借鉴“亚太体智能”协会的做法,在主要专业的学习中,重点培养他们在武术、跆拳道、体育、轮滑等方面的能力;或鼓励学生在学校尽早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以组织蒙台梭利教师资格培训、育婴师资格培训、幼儿舞蹈过级考试等,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方位、高层次、多渠道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在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 希望我校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服务。
注:该论文是“绵阳幼儿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幼专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理论学习型社团;国情学社;承德城市精神;传承发展
一、以理论学习型社团“国情学社”为依托开展承德城市精神研究的缘起
高校思政课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深入学生学习生活是学生认识社会、完善自我的自主选择。“国情学社”为笔者执教所在院校的理论学习型社团,是学校合法认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部教师团队担任指导教师的学生组织。“国情学社”的名称由来即体现了广大学子对中国国情认知的热忱之心,体现了学生“求知若渴”的赤子情怀。自2012年成立就确立了其“关注国情、体察乡情、见诸校情”的宗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求体现其教学实效性,将思政课教学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学生学习生活。2013年,结合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以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依托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由国情学社与课题项目组共同开展了对承德城市精神传承发展的实践研究,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紧密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抓手。
与此同时,社会亦要求高校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体现其文化研究的引领价值。自2010年7月7日,承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承德“城市精神”活动以来,承德的城市精神――“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承德精神逐渐享誉紫塞山城。深入分析其文化价值,探讨其实现途径势在必行。高校无疑是城市文化研究的担当者与引领者,因此,深入开展关于承德城市文化研究,剖析城市精神价值所在,是高校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体现其文化引领价值的有效途径。
二、承德城市精神研究的成果
(一)研究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法,由国情学社在承德八县三区发放承德城市精神影响力调查问卷共计2000份,在承德市域、县域下对承德市民就“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城市精神的了解、关注程度进行调查,同时就承德传承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广泛调查民意。共累计向承德市域、县域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750份,回收率达到了87.5%,在这个过程中,既达到了顺利开展问卷调查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展开,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研究成果
在调查问卷过程中,通过分析问卷及实地访谈,大部分承德市民表示听说过承德有城市精神,但就城市精神的概念了解不够深入。承德虽为历史悠久的旅游文化名城,但受地形、交通、区位等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仍属于欠发达状态,围场、丰宁等坝上苦寒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很落后。虽然拥有避暑山庄及外八庙这个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旅游文化发展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情况。自然资源及历史遗产虽为承德人民的宝贵财富,但是附着其中的文化价值尚未有效挖掘提升,对于旅游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旅游文化更强调文化的整体性概念,是不能割裂市域与县域的文化联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县域与市域旅游文化的一脉相承、优势互补性来看,“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城市精神理应成为市域与县域居民共同的精神认同。然而在对县区居民的调查中,对于承德城市精神了解的不多,“文明”与“承传”未能在县域视野下得到应有的关注。
三、开展承德城市精神研究带来的启示
(一)重视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领市域、县域居民形成统一认识
城市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发挥承德城市精神的功能,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城市精神引领承德市域、县域居民形成统一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加快承德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承德的城市精神――“承传文明,德行天下”本身就是城市文化最好的宣传口号,“承传文明”显示的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德行天下”则表达了对承德创新发展的美好企盼。这正契合了“中国梦”中的愿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其内涵各异的“中国梦”,而在不同的城市、地区构筑而成的“中国梦”的集体中,都会有其不同的“梦”的特色。“承德梦”或许只是“中国梦”蓝图中微小的部分,但对承德而言,对承德人民而言是生命过往的记忆与重新启航的全部追求。
(二)以承德城市精神为纽带,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承德城市精神需要在市域及县域视野下发展传承,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是承德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之间应形成共同的文化内核,而“承传文明,德行天下”城市精神理应成为联结城乡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的共同精神追求。将城市文化与城镇文化在共同的历史底蕴中承传,正合承德城市精神中“承传文明”之意,“新型”则意味着“德行天下”的精神内涵,意指在承传原有历史文明的基础上,谋求现代文明的构建,为承德找寻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三)构筑“承德梦”,添靓中国梦
“承德梦”意指承德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承传文明”体现的是“承德梦”的过往,在历史继承上体现了对于承德历史文化的尊重、继承与发展,历史的承德是“承德梦”美好的开始与追梦的艰辛过程;“德行天下”则体现了现实的承德“圆梦”的重新启程。“承德梦”最终体现在承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建设美丽幸福承德的应有之义。承德城市精神的传承发展要靠政府的“龙头”牵引,政策支撑,制度保障,在城市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彰显承德城市精神的凝聚、导向、激励及规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振友.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4(8)
[2]付明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9(12)
(基金项目:论文为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以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依托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课题编号1301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康丽滢(1980年2月―),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主题报道的媒介特色
(一)注重微观聚集,主题鲜明,内容集中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不同种类的媒体纷纷通过一系列专题、专论、专访,全面回顾和总结1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丰硕成果,坚定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中,中央级媒体注重从基层变化来展示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蹲点日记》栏目播出“为了南水北调”系列报道,其中6月2日《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移民外迁,谁当领头羊》,通过跟踪拍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移民干部与移民群众间的真实故事,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倾听安徽:科学发展和谐‘晥’风”系列报道,播出《自主创新“安徽现象”》、《小岗村里话未来》等录音报道。人民日报推出《走基层 看发展》专栏,一版刊发《绍兴县:转访城里看“雨晴”》、《晋江:品牌拼出转型路》等报道。经济日报推出《科学发展新亮点》专栏,刊发了《海南异地就医结算全覆盖》、《打造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湖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纪实》等报道。光明日报推出《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基层的变迁》专栏,在一版等重要版面刊发《学者见证:创新理论走进水热实践》、《县级电影市场:从扩规模向重质量迈进》、《“创新发动机”跻身世界一流》等报道。新华社播发《河北邯郸:专家执业“小屋”健康送到家门》、《山西交城打造山水文化带动十里八乡收入翻番》等稿件。
与此同时,各地方媒体也纷纷从本地实际出发,开辟专栏专题,明确报道重点,深化主题宣传。福州市各媒体注重发挥自身特色,持续聚焦两大报道重点,做好“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报道。一是聚焦福州市经济发展成就,特别是该市实施大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新成效;二是聚焦福州市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的亮点和成效。
(二)开设专栏专题,做好系列综述报道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新闻媒体,纷纷开设专栏专题,以大量报道展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平面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纷纷推出专栏,进行系列报道。人民日报推出《走基层 看发展》专栏,光明日报推出《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基层的变迁》专栏,经济日报推出《科学发展新亮点》专栏,中国青年报推出《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福州日报、福州晚报于6月5日起在重要版面开设《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福州日报日均推出报道两篇,并以建设“海上福州”开篇,在一版连续推出《福州向海蓝色崛起》、《蓝色潮起,书写海上传奇》等系列综述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电视台、电台和网络纷纷推出“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题。青岛广播电视主要新闻栏目及青岛传播网从6月25日起统一开设《率先科学发展 实现蓝色跨越 喜迎十》专栏,抽调骨干力量组成采访组,专门抓好主题宣传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发稿。主要频道做好“喜迎十,科学发展热词搜索”、“科学发展区市行”等专栏专题,结合“走转改”活动推出“喜迎十广电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为迎接十的胜利召开,求是理论网大型专题“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于6月21日正式推出,专题突出理论网独有的理论特色,重点展示《求是》杂志为迎接十特设的《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文章,并精选近10年《求是》刊发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18个领域的重要理论文章,集中展示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的理论成果。此外,专题还展现了十六大以来经济领域、民主法制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的辉煌成就。通过多个导读和专题,深入解读重要理论研究成果,以生动的实践案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
(三)发挥网络作用,综合运用新媒体报道手段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开设“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题的同时,精心设置专题栏目、内容和版块,并不断补充和完善报道内容,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参与面广的优势,将传统媒体关于“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的报道进行转载和链接,并通过网上访谈、网友评论、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注重加强与网民的互动,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人民网于6月1日开设“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题,专题综合运用视频、手机、微博等新媒体报道手段,开设视频专区,并设立“G说辉煌”手机浏览专区。通过联合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的力量,开设《部委访谈》等特色栏目。另外,专题还采用多种网上互动形式,设置《七一话题》、《网友论发展》等栏目。求是理论网采取多种网上互动形式,设置“网友稿件选登”、“话题互动”和“网友寄语十”,让广大网友在线共话科学发展成就。
二、主题报道的创新意识
(一)结合“走转改”,深入一线采访报道
各媒体结合“走转改”活动,用“走转改”的方式创新主题宣传,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找准切入点,以小见大、由点及面,采用群众的生动语言,用事例和数据说话,不断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以此来深化“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活动,生动展示我国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充分反映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全力推进我国科学发展新跨越。重庆电视台《重庆新闻联播》和《五个重庆》栏目每天推出“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系列报道,重点是深入基层现场报道或采写精彩故事,请老百姓或相关企业说法,把成就讲清楚,把变化说生动。福州各新闻媒体结合“走转改”活动,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各媒体刊播的稿件有《福清东华村:做大“海文章”走上致富路》、《马尾新城建设首次跳出马尾打造总部经济集区》、《勤接地气为群众凝心聚力促发展》、《可门港:打造千亿临港产业集群》、《龙厚动车记者体验“处女座”》等文章,在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为党的十顺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抚今追昔,挖掘报道的深度
今昔对比是媒体成就报道常用的手法,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简单的对比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受众的需求,必须与时俱进,常变常新。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报道中,各媒体充分展示十六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有力地实施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媒体对这些成就的报道,既有理论观念上的嬗变,又有民生视角,稿件脉络清晰、通俗易懂,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经验弥足珍贵,启示极其深刻。
(三)力求报道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开展成就报道,要使受众认同并接受,除了报道内容引人关注外,报道形式也应该让受众喜闻乐见。近年来,媒体在报道形式上做了不少创新,特别是重要会议、重大节庆活动报道中,各新闻媒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消息、言论、通讯、特稿、图表、图片、专栏、专版、特刊、特别节目、人物访谈、联合作战、网络互动等,推陈出新,花样繁多。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中,各媒体注重运用形式上的创新,通过一系列专题、专论、专访、开设专栏、系列报道等形式,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生动展示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及丰硕成果,坚定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中,各媒体充分运用评论这种与时俱进的形式,从宏观上阐述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巨大变化和丰硕成果。人民日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特稿《转型十年 中国理念》,以评论的形式,回顾10年风云激荡中来之不易的成绩,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影响深远的探索,以凝聚力量、增强信心,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的成就、赢得新的光荣。经济日报评论《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奋勇前进》一文指出:科学发展,强国富民;实践经验弥足珍贵,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这1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这一切,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报台网联动,中央、省市媒体联动
关键词:遗传学 教学改革 生物教学
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如何编好这部分教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遗传学知识,是许多生物学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探索的课题。本文拟结合近期的教学实践和对几本较新版的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的初步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遗传学部分编写的一些想法。
一、教材体系的编排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第五章讲授《遗传和变异》。首先讲述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即基因的本质、复制和表达,然后介绍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工作,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用现代遗传学理论分析这两个遗传规律的实质。有人对这种编排体系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应该参照高等学校教材《遗传学》的编写顺序,遵循遗传学的发展史,先介绍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再讲述现代分子遗传学,这样才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的能力。
中学生物教学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与大学教学不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在大学里,《遗传学》专业课常常开设一年的时间,讲授的内容非常深。而高中生物必修课是为高中生将来就业或继续深造打基础的,讲述的是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遗传学的内容作为高中生物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所占课时数非常有限,一般只讲授十几个课时。因此,我们在考虑教材体系的编排时,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按最有利于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的方式进行教材体系的编排。ト绻教材先讲述孟德尔的工作,用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来解释遗传规律,那么在讲述了基因的本质之后,还得用现代遗传学的“基因”概念从分子水平再次进行解释,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迄今为止人们所获得的对遗传规律实质的认识。但是第二次的解释由于受课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在问题的实质上比第一次解释得更深刻,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知识的简单重复。现行教材在揭示遗传规律的实质时,因为已经有了现代分子遗传学的知识做基础,所以给学生介绍的是这一领域的许多科学家多年来研究成果的经验总结,为学生高效地获取前人智慧的精华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遗传学部分的内容编排还是应该以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体系为基本框架,在新颁布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做适当的改革和调整,不宜做大的改动。
二、教材内容的选取
教材内容的选取是否适当,是影响教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部高质量的教材,其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要求,适应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在确定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内容时,需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一)教材内容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把科学性和思想性更好地统一起来
思想教育切忌空谈泛论、牵强附会和简单说教,而应渗透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中,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讲述,认真地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例如,现行教材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时,介绍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在证明染色体的另一个重要组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上,似乎显得说服力不够。如果新编教材从论证是否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又如,我国在遗传育种方面硕果累累,如果在教材中多介绍一些我国科研人员的工作,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好处的。
(二)从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传统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
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因此,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在精选基础知识时,应该适当充实一些有关生物科学新进展的内容。美国教材比较注意知识的更新,以遗传学部分为例,《现代生物学》中介绍了“人类遗传学”、“基因表达的调控”、“人工育种”和“基因操作”。《生物学》和《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中都介绍了“基因表达的调控”、“人类遗传病”和“遗传工程”,这些内容都是近些年来生物科学前沿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根据我国普通高中生物必修课设置的情况,新内容不宜增加得太多,应该精选一些与学生将来参加现代生产和进入现代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知识。例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改善人口质量,人口质量的改善要从胚胎时期抓起,胚胎时期的遗传病诊断和治疗是贯彻我国的优生政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新编教材的遗传学部分应该像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规定那样,增加“人类遗传病和优生”的内容。
【关键词】遗传学实验 实验教学 创新人才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103507);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实验教学改革项目(181220000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55-02
遗传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基础课之一,遗传学实验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遗传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进行遗传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的具体学科。在实验教学中,不仅需教导学生实验设计的原理、怎么做实验,更应该教导学生如何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实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在相关领域创新能力的成败。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而现有的遗传学实验受学时数所限,综合性实验仍然偏少,无法满足协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实验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在目前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中受学时数所限,学生仍主要按照教师安排的实验材料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在大部分实验除了简单的模拟操作之外,动手能力、实验设计和创新意识未得到充分培养。现有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弊端日益突显,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实验知识与技能是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尝试对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索与构建实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能力。
一、实验内容优化整合
参照遗传学学科发展特点,对遗传学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并作分类规划,同时增加现代遗传学实验内容,从而构建遗传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在实验内容选择时既要注重实验的基础性,以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遗传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又要注重实验的综合性,以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对此,在保留遗传学基础性实验的前提下,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和拓宽。将一些在内容上有相关性或在步骤上有连续性的实验项目整合,既保留过去的部分常规实验的内容,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得到全面的训练。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科发展特点,对实验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与拓展,按实验类别将遗传学实验分为“7+1”个实验模块,每个模块再编排一系列实验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内容的学习,掌握相应的遗传学知识,掌握相关遗传学实验技术,提高学生对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1]:1.第一模块为经典遗传学实验模块:由7个实验组成。主要包括果蝇和粗糙链孢霉杂交实验。2.第二模块为细胞遗传学实验模块:由9个实验组成。主要包括细胞染色体行为观察、动植物染色体制备技术及显带技术。3.第三模块为分子遗传学实验模块:由9个实验组成。主要包括动植物核酸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技术、PCR技术、限制性酶切技术、DNA物理图谱构建方法及原核生物基因调控分析。4.第四模块为基因工程实验模块:由9个实验组成。主要包括DN段回收技术、重组质粒载体构建技术、感受态细胞制备与转化技术、质粒载体提取技术、外源基因诱导表达及其表达产物检测技术。5.第五模块为遗传毒理学实验模块:由7个实验组成。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对生物个体的生活史、细胞及染色体行为影响分析;对细胞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影响分析;对细胞姊妹染色单体影响分析;对细胞DNA损伤影响分析。6.第六模块为数量遗传学实验模块:由7个实验组成。主要包括广义与狭义遗传率的分析、遗传学相关数据指标聚类分析及其计算方法。7.第七模块为群体遗传学实验模块:由7个实验组成。主要包括哈迪―温伯格定律分析、群体遗传分化相关参数、基因流等参数的分析、计算与运用。8.第八模块为遗传学实验分析模块:由8个实验分析手段组成,基本涵盖了遗传学实验结果分析的方法,便于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二、新教学体系的建立
依据实验内容的模块化整合,将基础性实验技术与综合性实验方法运用至实验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的实验内容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到大小兼顾,统筹安排,合理设计,尽可能提供所有实验项目所需材料与设备,让学生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选择,每个学生从至少4个模块中选择36学时的实验,在每一模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并完成实验。在每一模块中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理论问题、自己认为应该特别加强训练的实验技能和总学时数的要求选择实验项目,保证在每一个模块中选择那些自己最感兴趣及最迫切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实验来做,这样有利于提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模块的实验项目,设计并完成实验。这一新体系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新教学体系的管理
在实验开始时,教师对材料的准备、试剂的配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操作、预期实验结果、注意事项进行一定的讲解。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根据学生的需求适当地给予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解决方法,提倡学生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互相交流,教师只在学生协作学习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控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彼此的感受,达到共同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实验结束后,学生需上台讲解自己的实验过程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实验,并要求及时、完整、正确和整洁的记录实验过程,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项目、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日期、实验结果与数据等。如果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要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症结,再提出解决方法或分析失败原因,最终书写实验报告或撰写论文。实验结束召开学术交流会,轮流在会上交流汇报,而后其他同学和教师可对每个汇报者进行提问,同时根据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报告或论文写作水平等几方面进行评估,最后由教师分类评价学生所提交的实验报告。
四、新教学体系的特点
1.基础性:以遗传发展史为线索,涵盖了经典遗传学实验、细胞遗传学实验、分子遗传学实验,反映出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应用性:重视实验技能基础训练,学生通过实验可正确、熟练按要求使用仪器;能仔细观察,认真操作,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从而得出实验结论。3.全面性:新的教学体系下既涉及基础性实验,又涉及了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理论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同时还涉及遗传毒理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应用性较强的实验内容,使得实验内容更加全面。4.系统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从实验的设计与规划,实验材料的取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测及分析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对相关实验有一个系统性的把握。5.综合性:体现在实验内容整体的安排上,如每个模块中得实验项目尽可能串联起来,前一个实验项目的结束可作为下一个实验项目的开始,从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综合性实验。6.设计性:根据不同模块所学知识,可将不同模块的实验进行合并,从而设计新的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能力。
五、结语
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学生从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兴趣增强,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样的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深厚、实验操作技能扎实、创新思维能力积极的的综合人才。由于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仍需要广大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改进与努力,逐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遗传与进化”模块;逻辑体系;小进化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modern genetics is axiom system with scientific truth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s provide log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f small evolution. The content system of hereditary and evolution module in The Bi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General Senior Middle Schools(experimental edition)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logical regul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s of genetics and evolutionism, scientists have used many scientific ways which have very high educational values for scientific realiz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uld be written in accordance with logical lines or with historical lines of subject development, which has its own significance .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bstract thinking and thinking in images shows the important values of thinking training in this module.
Key words: biology in senior middle schools; hereditary and evolution module; logical system; small evolution
关于生物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作者曾在《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建构及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分析》一文中作过讨论,认为像“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可以按形式逻辑的方法,确定若干科学事实或概念作为逻辑起点,通过演绎推理构建一个公理化的体系。[1]本文拟对此做一具体分析。
一、现代遗传学理论的构建
科学研究首先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孟德尔正是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获得了大量经验材料。但是,感性材料的获得只是认识的第一步,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达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这些材料。如何处理?首先要概括总结出这些经验材料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这需要科学抽象。所谓科学抽象,就是人们运用思维能力,透过事物的各种现象,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科学抽象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第一步是以经验材料为基础形成概念,就是从“感性上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所谓“感性上的具体”,就是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混沌的表象;所谓“抽象的规定”,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孟德尔正是从豌豆大量具体的遗传性状(如花的颜色、子叶是否饱满、植株的高矮等)中,抽象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并进一步把它区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第二步,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建构规律、原理,就是从“抽象的规定”上升为“思维中的具体”。“思维中的具体”不同于“感性上的具体”,感性材料已不再是各种事实的混沌的总和,而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有组织的知识。孟德尔就是依据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概念,总结出了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整个过程从逻辑方法的角度看,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前提是若干科学事实,结论是从前提中通过推理得到一般规律。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科学抽象与逻辑方法是同一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侧面。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抽象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一个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认识了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后,孟德尔没有停步,他开始建立遗传因子假说。在科学研究中,当对科学事实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通过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运用各种理论思维方法进行整理和加工,建立科学假说。这是将研究引向深入的重要环节和一般方法。在孟德尔所处的时代,科学界盛行的理论思维方法是牛顿的方法。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第一条科学方法规则,就是简单性原则。[2]对“简单性原则”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至今尚无一致意见。牛顿和孟德尔所运用的简单性原则的含义,是事物内部的简单性,即认为在对自然的认识中,最简单的解释总是比较可取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所谓的简单性,并不是指学生在精通这种体系时产生的困难最小,而是指这种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假设或公设最少。”[3]近代科学中,道尔顿首先在19世纪初按照简单性原则,把宏观的、高层次的、凭感官能觉察但认识还不够清楚的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复杂性,分解成数量无限多而种类比较少的微观的、低层次的、感官不能直接察觉的物质最小微粒──原子(当时道尔顿的认识),再以原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来理解、说明、解释化学物质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属性的无限多样性、复杂性,达到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孟德尔在创建其遗传因子假说的过程中,有否借鉴道尔顿的原子论认识模式,我们不得而知。但他运用简单性原则取得了成功。他建立了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模型并创造了符号体系予以表达,以有限种类基因的无限组合,解释了无限种生命形式的存在。
假说虽然具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和知识依据,但毕竟不同于科学理论,它带有一定的猜测性和或然性。因此,在建立起假说后,孟德尔又运用演绎推理以测交实验验证其遗传因子假说。演绎推理是进行逻辑证明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运用一般原理对具体事物进行推论并作出科学预见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由此可见,孟德尔工作的开拓性,除了正确选择材料和采用统计方法,更重要的是巧妙地抽象出科学概念,建立假说,创造符号体系予以表达并与有计划的实验相结合。这种方法自伽利略和牛顿以来在物理学中一直被使用,但在当时的生物学中无人知晓。这可能是孟德尔的工作没有被与他同时代的最优秀的生物学家所认同的原因。但正是这种方法的建立使遗传学不断取得进展并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从逻辑方法来分析,遗传因子假说的逻辑起点是分离现象的自由组合现象,概括得出这两个现象时孟德尔使用的归纳方法是简单枚举法,即根据若干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而无一反例,于是推论得出该类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的结论。简单枚举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带有某种程度的或然性,不能作为科学理论来使用,只能提供尚需进一步加以研究和验证的一种假定。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必须努力发现某种属性与某类对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能够确定某属性是该类对象所必然具有的,那么其推论就最终成立了。这样,推理方法也就由简单枚举法过渡到科学归纳法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成果,最终证明了孟德尔假说的正确性,因为它们根据对遗传现象和遗传物质之间必然联系的认识,推定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具有普遍性。至此,孟德尔假说才被确立为遗传学理论。
其实,经过分子遗传学的建立这一场“科学革命”后,现代遗传学的“范式”与经典遗传学已经完全不同了。现代遗传学的逻辑起点是三个方面的科学事实,一是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特别是这些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二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每个染色体都是由特定的DNA链和蛋白质组成的;三是遗传物质对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分子遗传学中心法则)。通过对这三方面所发现的科学事实的综合,建构起了现代遗传学理论。而前面所述的遗传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已经成为历史。
二、进化理论构建的科学方法
达尔文进化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肯定生物是进化的,二是说明生物进化的机理。对于“生物是进化的”这个结论,达尔文在自己的环球考察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的材料,主要运用归纳法得出。后来,又有越来越多的发现提供了新的证据。迄今未遇到反例。因此可以说,自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进化论取得了胜利。对“生物进化的机理”,达尔文用自然选择理论解释。现在有许多异议,但尚未有一个理论可以取而代之。对此,我们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做一分析。
自然选择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四个科学事实: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隔离。达尔文以它们为基础,通过与人工选择的类比,依据因果关系而建立起理论体系。在作为逻辑起点的四个科学事实中,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证实;对遗传变异,现代科学研究也已充分证明,在各种生物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突变,遗传多态现象(polymorphism)广泛存在;隔离阻断了基因交流,对于小种群来说,确实能使物种分化,这已成为珍稀动物保护中建立“种群通道”的理论依据。现在的争议在选择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通过与“人工选择”的类比而建立的,因此仅仅是一种推断。人工选择是在有限范围内进行的,而且是实验上可控的原理。把这样一种原理扩展成普遍意义上的原理,是否可以?而且到目前为止,人们除了在多倍体植物中发生的一些例子外,在可以观察的范围内从来没有出现过新物种。所以,通过自然选择产生新物种尚缺乏实证。因此,一些人从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的角度,对自然选择学说提出了质疑。伴随对生物进化过程中物种演变认识的深入,遗传学家歌德斯密特(R.B.Goldshmidt)在1940年提出了“大进化”和“小进化”的概念。1944年古生物学家辛普森(G.G.Simpson)对此概念又做了修正并给予明确定义,认为小进化(microevolution)考察进化过程中物种内性状维持或变异的规律,大进化(macroevolution)则研究物种规模演变的特征。达尔文和他以后的许多进化论者把生物个体看作是进化的单位,但小进化的研究表明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实际上,进化的单位,对无性生殖的生物是无性繁殖系,对有性繁殖的生物是通过有性生殖联系起来的种群。这样,在遗传学研究成果的直接推动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发生了一次大的改造,主要体现在选择的效果不再是“生”或“死”的问题,而变成了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突变基因对种群基因库分布(某突变基因和与它同源的等位野生型基因在种群总基因数中的比例)的影响大小的问题;生物进化的单位不再是生物个体,而是扩展到种群。这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一次重要修正,人们把这次修正后的达尔文进化论称为“现代综合论”(the modern synthesis)。
现代进化理论对小进化的研究,以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1908)为基础,引进适合度(fitness)和选择系数(selective coefficient)的概念后,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可靠的逻辑基础和定量概念,是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发展。现在许多生物学家接受选择理论,正是因为遗传学在这个方面的发展。然而,对现代综合论,基于种群遗传学基础之上的小进化模式是否可以解释物种形成和高级分类群起源等大进化现象,多年来一直是进化生物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古生物学研究证明生物的大进化过程并不总是与环境的变迁相一致。例如,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揭示的寒武纪大爆发之类的进化现象(还包括大绝灭现象)告诉我们,进化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表现为阶段性的过程,最初是以迅速形成几种主要类群的方式爆发性地形成类群的阶段,然后是缓慢的物种形成和在每个类群内对不同栖息地逐渐适应的阶段,最后是衰落和绝灭阶段。因此,进化不仅是由环境的变化和生存斗争决定的,它还受生命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大进化,更是如此。
从控制论的角度看,生命系统的稳态是反馈调节的结果。生命系统可能通过负反馈调节而保持稳态,也可能通过正反馈调节打破原有的稳态,从而建立新的稳态或趋于毁灭。因此,选择并非只是自然的选择,生命系统作为自组织系统,对系统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自身干预,如作为进化单位的种群内部的性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等。从热力学的角度看,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的孤立系统的熵增加,是一个退化的过程。20世纪中叶诞生的非平衡态热力学,说明生命系统在本质上都是开放系统。它们的结构都是耗散结构,因而可以发生“熵减少”的个体生长发育和系统进化过程,同时其中也可以包含局部的熵增加过程。所以,任何生命系统都在大量偶然的随机因素中发展着,并不只是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而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
三、“遗传与进化”模块逻辑体系的构建
(一)模块体系构建的逻辑方法
《标准》对“遗传与进化”模块的知识体系,没有按遗传学和进化论的发展历史线索构建,而以逻辑线索构建,形成一个公理化的体系。公理化体系的特点是先提供不容置疑的科学事实或概念作为逻辑起点,然后主要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通过判断、推理、证明来建构,其逻辑形式包括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顺序和逻辑终点四个基本环节。
1.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形成理论的起点,它必须是:①对事物最简单和最一般的本质规定;②能构成所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③包含事物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例如,经典遗传学中的“相对性状”“基因”等概念,就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2.逻辑中介。逻辑中介是联结起点和终点之间由一系列的概念、模型所组成的中间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①起沟通和联结的作用,能把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联结起来,构成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整体;②以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据,不能任意跳跃。例如,经典遗传学中的表现型、基因型、等位基因等概念和模型,就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逻辑中介。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概念、模型、原理之间前后相继或相互隶属的关系。确定逻辑顺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从属性的联系方式,如相对性状与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之间,基因型与纯合子、杂合子之间的联系,按照这种方式确定的逻辑顺序主要反映客观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②继起式的联系方式,如相对性状与分离现象、自由组合现象、等位基因与基因的分离规律之间的联系,按照这种方式确定的逻辑顺序大体上与客观事物的发展顺序以及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
4.逻辑终点。逻辑终点意味着一个特定范围内的认识上升周期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新的认识上升周期的开始。思维从起点到终点的整个上升运动,一方面是对客观事物和实际过程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具有其严密的逻辑结构。
(二)模块逻辑体系的构建
1.第一个逻辑起点──“专题1.遗传的细胞基础”
现代遗传学的第一个逻辑起点是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特别是这些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因此,《标准》安排了“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和“举例说明受精过程”这两个知识点,重点在“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第二个逻辑起点──“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
其中的“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这两个知识点,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每个染色体都是由特定的DNA链和蛋白质组成的。
3.第三个逻辑起点──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围绕中心法则,“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安排了“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内容。
4.得出第一个理论──“专题3.遗传的基本规律”
先通过“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然后以上述三个逻辑起点为基础,来“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里的逻辑证明和“分子与细胞”模块不同,那里是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等活动来证明没有反例,而这里是通过“专题1.遗传的细胞基础”和“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来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在必然性。
5.得出第二个理论──“专题4.生物的变异”
以前述三个逻辑起点为基础,再根据遗传的基本规律进行推理,便可“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6.从遗传学出发讨论进化问题
从遗传学出发来讨论进化机理,主要在小进化的范畴。所以安排了“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的活动建议。然而小进化能否说明大进化,还有许多争议,所以《标准》只是要求通过“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活动,“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至于对“生物是进化的”这个问题,因已为现代社会普遍接受,初中也已涉及,所以《标准》只在初中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知识点:“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考虑到遗传学和进化论发展中的科学认识模式和方法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标准》又安排了“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等内容。
当然,在编写教材时,可以有不同的体系。例如,对遗传学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现代遗传学理论体系构建,也可以根据遗传学发展史上的学科思想和方法构建。
四、“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思维方式特点分析
自孟德尔开始,遗传学便使用模型来表征概念及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例如,“表现型”就是一种实物模型,相当于生物体某性状的模式标本;减数分裂图解、染色体图解等则属于模拟模型。这些都是物质模型。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蛋白质合成示意图等属于具象模型,“基因型”和杂交过程图解等属于抽象模型,二者都是思想模型。基因型,其实质是“基因组成模型”,它用英文字母来表示生物体中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基因组成。杂交过程图解是理想化的过程模型,它按遗传学规律把杂交过程简化,用以反映和解释杂交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并通过演绎推理来预测某些杂交试验的结果。
模型属于表象。过去的生物学课程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下,往往只重视概念在思维中的作用而忽视对表象的研究。而认知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表象是更适合于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成分。众所周知,想象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形式,而它正是大脑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提倡要发挥生物学图解教学的功能,其实质就是运用模型来设计新的知识结构,注意通过对表象的操作、加工而实现的思维活动。例如,在遗传学问题解决中,人们经常使用模型方法。利用模型方法解决问题,需先建立模型,简称生物建模。所谓建模,就是要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模型;然后依据模型进行推导、计算,作出预测。其过程在实质上是一个需要概念思维和表象思维参与的过程。我们以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卷第26题为例说明。题目是:“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运用模型方法解题程序如下表所示。
我们可以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双重编码理论对这个思维过程进行分析。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存在两个系统──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二者之间存在三个重要的联结关系:一是言语刺激与表象刺激之间的表达联结,在上表中,“(1)分析变量”这一步骤建构了这个联结,如“矮秆或高秆”对应“aa或A_”;二是言语系统与表象系统之间的指称联结,上表中的“(2)构建亲本基因组合模型”步骤完成了这个联结,如小麦亲本“矮秆不抗病”对应“aabb”;三是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内部的联想联结,这是在“(3)推导杂交过程”和“(4)作出预测”中完成的,这两步既有运用言语的思维,又有运用表象(模型)的思维。根据双重编码理论,第一步骤中的表达意义即言语刺激和表象刺激之间的联结,来自对外在事件、字词或表象的熟悉感,表达意义以经验作为基础;第二步骤中的指称意义指相应的表象表达的激活或相应言语表达的激活,它来自言语系统与表象系统之间的相互激活和相互作用;最后两个步骤中的联想意义是分别在言语系统或表象系统本系统内的一种深层次表达,它依靠本系统内的联想网络结构赋予认知者以意义,这个过程在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从整个问题解决过程来看,遗传学建模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其根本原因可能也在这里,它需要言语和表象两个系统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在思维方式中,以科学概念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是科学抽象思维,以表象为思维材料进行的思维是科学形象思维。上述遗传学问题解决思维过程的特点在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这正是“遗传与进化”模块的重要思维训练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余自强.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建构及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54.
将肿瘤生物学从实验室研究转化至临床应用
第29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年会上,许多报告表明,对肿瘤发生日益深入的了解促进了肿瘤治疗的进步,这也成为本届年会的一大亮点。
乳腺癌的表观遗传学
来自西班牙国立癌症中心的Esteller博士做了首场大会报告。Esteller博士是肿瘤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权威。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基因功能和其他细胞表型的可逆性改变,这种改变不涉及DNA序列的变化。他的研究兴趣是CpG岛启动子超甲基化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成果开辟了临床干预、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途径。由于Esteller博士卓越的研究工作,他获得了2006度Francisco Cobos生物医学奖,这是西班牙生物医学方面的最高奖项。
DNA修复缺陷:乳腺癌治疗的新途径
来自伦敦Breakthrough乳腺癌研究中心的Ashworth教授在会议次日做了第二场大会报告。他主要研究BRCA1和BRCA2乳腺癌易感基因与DNA修复和调节的关系,这些基因似通过同源重组而影响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意想不到的是,Ashworth教授等也发现BRCA1和BRCA2异常能增加细胞对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活性抑制的敏感性,该酶在通常情况下是DNA单链断裂修复的关键酶。该发现提示,对特定DNA修复通路的抑制可能是乳腺癌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
前硝淋巴结微转移的重要性
新西兰肿瘤研究所的Rutgers博士在报告中主要讨论了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治疗选择。Rutgers博士是EORTC乳腺癌组主席,也是EOKTC 10981-22023 AMAROS试验的主要研究者,他在大会报告中对目前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
Rutgers博士认为,较之标准的H&E染色,使用逐层切片和(或)用细胞角蛋白抗体免疫组化(ICH)能够显著提高隐性转移数。然而,对于仅有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多数医生并不推荐辅助治疗。目前仅有少数有关孤立瘤细胞和微转移预后意义的前瞻性研究,一般认为,仅囗CH染色存在小病变对乳腺癌复发或死亡无显著影响。
Rutgers博士的研究结果还提示,大约19%的微转移患者将发生其他淋巴结转移。
William L.McGuire纪念演讲
2006年McGuire纪念演讲者是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研究(肿瘤中心)部副主任、内科教授Santen博士,演讲题目是: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未来。Santen博士业已发表了300余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方面的论文,多数论文涉及激素的作用,他在确立芳香化酶抑制剂(A1)可作为激素反应性乳腺癌的标准激素治疗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本次演讲中,他对A1发展史、目前研究现状以及未来10年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回顾。Santen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抑制生长因子途径可预防和延迟肿瘤细胞对A1和他莫昔芬产生耐药。另外,雌激素除了可以诱导细胞生长以外,本身可以代谢成为有毒的致癌物。他莫昔芬仅能阻断细胞生长途径,而A1则有可能阻断上述两种途径,这提示AI预防乳腺癌的作用有可能比他莫昔芬更为有效。
Komen基金Brinker奖
1992年Susan G.Komen乳腺癌基金会设立Komen基金Brinker奖,以表彰在乳腺癌基础研究、筛查和治疗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2006年Brinker基础科学奖获得者是澳大利亚的Simp-son教授,他是雌激素生物合成方面享有全球声誉的科学家;对绝经后妇女乳腺、脑和骨中雌激素产生的研究极大地影响了乳腺癌新药的开发。
2006年Brinker临床研究奖获得者是美国的George W.S1edge教授。S1edge教授是最早认识到乳腺癌局部侵袭和血管生成重要性的学者之一。他也是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领导者之一。最近,S1edge教授主要集中研究乳腺癌新的生物学治疗,主持了一项抗VEGF单克隆抗体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试验。
关键词:学习兴趣;中等卫生专业;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67-02
兴趣爱好是发展创造才能的基础,也是打开成才之门的金钥匙[1]。因此,在任何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动力。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在中等卫生专业学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引领学生进入医学殿堂的入门课程,因此,提高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对医学领域的探索欲望,就成为生物学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习动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往往是一门课程的总纲,是其灵魂所在。学生对一门课程的认识、兴趣往往也是从绪论开始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绪论课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紧紧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的特点[1],向学生展示生物学领域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及其发展趋势。例如,让学生举例说出生物、非生物种类,区分二者的标准是什么,这样,就引出了生命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回答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之处,从而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另外,在讲生物学发展史时,可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生物学发展动态、重大科技成就,以及一些杰出人物的事迹,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例如向学生介绍达尔文历经5年环球航海考察,又用23年写出《物种起源》,奠定了生物进化的理论基础;再联系英国“多莉”羊的诞生,介绍克隆技术将对人类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生物学在现代建设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向学生讲述医学与生物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介绍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实例和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尚未攻克的难关,从而激发学生对涉足医学领域的渴望,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医学科技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二、注重语言艺术
教师授课语言的艺术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2],精辟、巧妙的教学语言能够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起到类似评书的效果。例如:在讲遗传学的基本定律时,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孩子是单眼皮,这是为什么”这一开场引言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向学生展示了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并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渴望探求原因,从而使学生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根据每次课的内容有的放矢,深思熟虑,巧妙设计课堂语言,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富有创意性、带有哲理性的课堂语言不仅引人入胜,而且能给人以启迪,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提倡应用。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讲:“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在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又是教学的重点,比如细胞的减数分裂一节,是学习遗传定律的基础,单纯的课堂讲解既枯燥乏味,又难以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一方面在多媒体课件中以图文、动画、视频录像等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前让学生自制染色体模型,课上根据授课进度让学生演示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以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各种现象[3]。通过这种亲身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减数分裂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化解了教学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
四、密切联系实际
生物课教学面广量大,有些知识或内容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很深。这就要充分利用生物学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延续和补充。例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部分内容,很多现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但由于课时所限,课堂上只能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而遗传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人类遗传病防治、生物性状的改良及科学育种方面都显示着广阔的前景。我们要培养新时代的卫生人才,就有必要使学生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对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教师可以在平时多积累一些有关人类遗传病、基因工程的研究资料,提供给学生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充分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使学生对生物学兴趣倍增。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向学生展示生物学的丰富多彩及生命现象的奥妙所在,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去学习、钻研,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全.寓教于趣全面培养学生素质[J].中学生物教学,1999,(4):10-11.
[关键词]西方科学;科学创新;文化因素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科学创新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纵观科学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创新都导致了科学理论体系和结构的重新建构,使科学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而科学又转变为一种改变世界面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了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什么是科学创新?科学创新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的一种精神劳动。它体现在科学研究人员的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包括科学活动中的整个环境,即创新的氛围。科学创新的成果是知识、概念、原理、假说和理论等。这些都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文化的深层次层面,也即文化的狭义方面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它由人们的思维方式,信仰信念,价值取向等思想观念因素组成。这些因素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进化”的“基因” [1]。
众所周知,文化有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 [2],“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科学同其他文化一样,也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3]。不同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科学。“西方科学几乎是唯一存留到今天的科学形态,取得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卓越成就,并展现了发展的远景”[3]。为什么只有西方科学能够如此呢? 这无疑是由于西方科学携带了西方文化的全套基因,并在这种文化基因的“遗传”下生存竞争,在创新中持续发展。
西方科学的发展实际上是科学创新的过程。表现在科学家身上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表现在西方国家则是他们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至今获奖的科学家已经有几百位了,他们当中大多数是西方科学家。华裔科学家只有杨振宁等六人获得[4],而他们都不是在中国本土成长的或成就科学事业的,中国本土至今未曾有一人获得。这说明,每个做出重大科学创新的科学家都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上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西方科学是在西方文化的滋润下发展起来的,并造就了西方国家的国富民强。本文试图以西方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科学创新中的西方文化因素,分析这些文化因素在科学创新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影响。
一、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是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
西方科学和西方文化都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同时也是科学。古希腊自然哲学是西方科学的萌芽,古希腊的哲学家几乎全是自然哲学家。
古希腊哲学家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他们探索自然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探索自然界的本原是什么。第二,探索常见的自然现象。第三,热衷于几何学研究。如亚里士多德研究小鸡发育,准备了21只鸡蛋,每天打破一个鸡蛋,详细记录小鸡坯胎的发育过程。又比如阿里斯塔克对太阳、月亮和地球三个星球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太阳和月亮的大小与距离》。再比如欧几里得由5个公设、5个公理、23个定义,推导出467个命题,得出欧氏几何定理。
古希腊哲学家思考自然问题到了痴迷的境界。关于这一点,泰勒思掉进土坑的传说很能说明问题。泰勒思成天思考天体问题,连走路也在思考。一天掉进土坑里,被一名色雷斯妇女看见。这位妇人笑他说:你眼前的路都看不清,还去研究天上的事情[5]63。
古希腊人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西方科学得以诞生,成为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属于道德哲学,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古代哲人对研究自然界兴趣不大,因为他们认为“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6], 而更多关注和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无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
二、为了求知和摆脱愚昧是科学创新的本意和目的所在
古希腊人思考自然,研究自然,他们把这看做是人类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学术活动。这是由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摆脱愚蠢,显然,他们是为了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在他看来,“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7]。古希腊人的这种仅仅为了“求知”,为了“摆脱愚蠢”而从事自由学术研究,并不赋予其任何实用目的的价值取向为整个西方文化所继承。
在探索自然的目的这一点上,古代东方各民族与古希腊人是有显著区别的。比如古代埃及有比较发达的几何学,但埃及人之所以重视这门学科,是因为丈量土地的需要。又比如古代中国人的天文学发达,但中国的天文学主要是为王朝政治服务的,同占星术密不可分。
在科学史上,法拉第花了11年时间研究磁生电的方法,并最终得到磁感应原理。他绝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原理会成为未来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电气技术的基础;麦克斯韦也绝不是为了今天的无线电通讯技术才把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抽象化、数学化,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普朗克也绝不是为了今天的量子计算机、激光技术和超导技术才提出量子假说的;孟德尔、韦斯曼、摩尔根更不是为了今天的转基因技术才去研究生物的遗传现象的。事实上,西方科学的几乎所有重大成果的获得都与实用目的无关。当然,其中许多成果后来都变成了技术,有了实用价值,但那只是科学的“副产品”。
对此,科学史家丹皮尔有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不幸,科学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的观念,传播到许多别的国家,科学研究的自由又遭到了危险。科学主要是追求纯粹知识的自由研究活动。如果实际利益随之而来,那是副产品,纵然它们是由于政府资助而获得的发现。如果自由的、纯粹的科学遭到忽略,应用科学迟早也会枯萎而死的。”[8]
三、注重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使科学创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西方科学的本质在于它是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猜测或揭示[9],而这正是古希腊理智的一个鲜明特征,并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传统沿传至今。
看一看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文化因素的内涵。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界喜欢躲藏起来”[10]26。留基伯首先提出“没有什么事情无缘无故而发生,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和必然性”[10]133。德谟克利特宁肯找到一个因果的说明,也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亚里士多德更把认识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看做是哲学探索的基本任务。他明确指出:“认识是我们研究的目标;人们在掌握一样东西的为什么(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会认为自己认识了它的”[10]58。“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7]。所以,“我们必须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7]古希腊人的这种注重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以统一地解释某类现象的传统,经过文艺复兴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光大,并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
大自然的无限,从宏观世界的广垠宇宙,到微观世界的原子、质子;从生物界的人、动物到遗传基因、染色体,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成为科学创新素材的宝库,是科学创新源源不断的河流。正是西方人这种热衷于探索自然现象背后原因,才使得新的科学理论层出不穷,科学创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值得比较的是,中国没有这种文化因素,所以中国传统科学不具备探索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本质。中国传统科学偏重于对自然现象的忠实描述和经验总结。纵观中国科学史,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科学的经典著作,诸如《墨经》、《徐霞客游记》、《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伤寒杂病论》、《梦溪笔谈》等,几乎无一不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经验总结,而对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经验是如何获得的,则从不加以深入探讨[11]。
四、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使得科学创新永无止境
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怀疑和批判。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意味着科学生命的终结。西方科学之所以能持续向前发展,不断出现旧理论的淘汰和新理论的诞生,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西方文化中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皮浪的怀疑主义。怀疑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持续了500多年时间,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皮浪认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固定下来当作教训,因此我们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皮浪及其之后的怀疑主义思想不仅代表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学术界的实际情况。
当时的学术界确实几乎不存在任何权威,每一位哲学家除了相信自己外,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不仅是他自己离开老师,独立门户的充分理由,也是后来所有学生在学术上与老师分道扬镳的理由。
从科学史也可以看出,怀疑和批判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决定因素。试想,如果哥白尼对“地心说”深信不疑,他会创立“日心说”吗?如果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深信不疑,他会创立生物进化论吗?如果爱因斯坦对绝对时空观深信不疑,他会创立相对论吗?所以说,科学上的怀疑、批判精神与创造精神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也不需要怀疑和批判。
勇敢地怀疑和批判,大胆地标新立异、自创理论,循着这条创新的路走下去,才有可能攀登上科学的一座又一座高峰。西方文化中的这种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缺乏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崇尚的是中庸之道,打击的是标新立异。诸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等俗语人人皆知。这与西方文化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形成鲜明对比。西方人认为科学是“可错的”,中国认为真理神圣不可侵犯;西方人尊重自己的老师,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学生极力维护自己老师的学说,不敢越雷池一步。
五、重视个人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形成科学创新良好氛围的前提
西方的民主传统是自古就有的[5]235。经过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后,西方文化中又增添了所谓的自由、人权、民主、平等的思想,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建构起的社会政治体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和繁荣,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谁也不能否认,近代以来自由、人权、民主、平等思想已经逐渐成为西方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成了西方文化的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无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还是美国独立革命、南北战争都直接与这些思想密切相关。不言而喻,西方文化中的这种尊重人的自由权利,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自由化、多样化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平等争鸣。这种自由化、多元化和平等争鸣的风气对科学的“进化”(发展)而言,无疑起了一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作用。
实际上,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非常类似于生物的生存竞争。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12][13]可知,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必须进行生存斗争(竞争)。包括同一种群内部的斗争,不同种群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界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群通过生存竞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多样性(即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必备条件。如果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生物进化就会停滞不前,最终会被淘汰。同样道理,如果某一学科只允许或规定一种理论存在,那么这种理论也肯定不会得到发展,其结果当然就是该学科的停滞不前。可见,个人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形成科学创新良好氛围的前提。
总之,科学创新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科学家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即他们的创新素质,总会打上文化的烙印。人的创新素质不是一句口号、一个大力提倡就能培养起来的,非要经过文化的洗礼和熏陶。西方文化对西方科学的影响是积极的、深远的,对西方科学的发展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兆华.西方科学的文化基因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53-58.
[2] 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1.
[3] 周昌忠.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9.
[4] 钱兆华.怀疑和批判精神: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因素[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7-22.
[5] 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6] 阮元.畴人传(卷46)[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1.
[7]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
[8] 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634.
[9] 钱兆华.科学究竟是什么?[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35-38.
[10]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1] 钱兆华,马红霞.中西方科学的差异及其启示[J].科学·经济·社会,2003,(2):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