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遗传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综合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1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和未来性等基本特点。中学生物学内容丰富、综合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等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也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高中生物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因为研究对象就是生物本身的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它生存的环境,所以大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例子来说明,这也是生物学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关键。教师应当重视这一点,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举一些学生都熟悉的实例来说明生命现象,还应多向学生介绍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进行探索的积极性。例如,在体温的调节一课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人冷的时候会打颤、起鸡皮疙瘩;学了生物的种间关系,就可以解释大豆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蛔虫与人的寄生关系等;在遗传变异部分,向同学介B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多种育种方法,让同学了解利用遗传学原理的现代农业技术;另外,通过人们在研究消化的时候发现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过程中发现生长素等例子,可以启发同学其实许多重大的发现都产生在生活细节当中。只有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是生动有趣并且十分有用的时候,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将大大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发现和思考的学习习惯,并重视学生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身边植物或农田作物的生长,总结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并分析合理密植、温室大棚、增施农家肥等措施是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在神经调节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讲到反射作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让学生试着举出生活中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例子,并区别两者不同;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操作的的小实验,如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鉴定,或一些标本、模型的制作,如DNA双螺旋模型等,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中,对知识形成具体形象的记忆和理解;遇到需要进行讨论或提出设想的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们大胆提问、各抒己见,给学生提供想象和思维发散的自由空间,在经验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推陈出新,获得对知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发挥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科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也将有利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活。
三、实施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健康是良好学习生活的基础,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由于中学生物学包含的生命的物质基础、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知识均涉及人类健康问题,所以中学生物教学成为实施健康教育的最适合的入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怎样去解释和应对生活中遇到的与健康相关的现象和问题,积极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讲到生命的物质基础这部分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健康饮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进行新城代谢的讲解时,顺便提到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多运动以及如何促进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在阐述生长发育的机理时,不忘告诫学生注意睡眠和锻炼;另外,生物课堂作为普及生理知识的最佳平台,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生物课堂和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明白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保持健康的方法,远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部分,培养具备良好个人素养的学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由于中学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与环境关系等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师应在帮助同学正确认知生命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在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同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关爱、理解、帮助他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让学生了解人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建立起保护环境的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有环保素养的社会公民。
总之,生物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学生物教师应抓住学科本身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入手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素养,让学生在对生物学产生巨大好奇心并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奥妙,增强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价值观,成为满足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利. 解析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入素质教育[J]. 成功(教育),2013,22:112.
一、常见病毒
1.SARS病毒
(1)SARS病毒的形态结构。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俗称非典型性肺炎,病原体SARS病毒属冠状病毒,形状不规则,直径约60-220nm。病毒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是受体结合位点和主要抗原位点,起溶解细胞作用;小包膜糖蛋白,与包膜结合;膜糖蛋白,负责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新生病毒出芽释放及病毒外包膜的形成。SARS病毒的核酸为单链(+)RNA,与真核mRNA非常相似,是可以发挥翻译模板作用的重要基础,从而省去了“RNA――DNA――RNA”的转录过程。
(2)SARS病毒增殖过程。SARS病毒自身无RNA复制所需的RNA聚合酶,它进入宿主细胞后,直接以自身(+)RNA为模板,翻译出RNA聚合酶;然后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与其互补的(-)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出子代(+)RNA和mRNA,mRNA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翻译出蛋白质。(+)RNA复制和结构蛋白合成后,在宿主细胞的内质网上装配成新的病毒,由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
(3)SARS病毒的预防。SARS病毒的RNA非常容易变异。RNA序列发生变化后,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蛋白质结构改变,使原有疫苗失效。目前尚无特异的预防和治疗药物。SARS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预防措施和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有相同之处,如洗手、通风、勿接触病人等。
2.T2噬菌体
(1)T2噬菌体的形态结构。T2噬菌体属于T系噬菌体,这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外形为蝌蚪状,分为头部和尾部,头部呈正20面体,头部包裹DNA。
(2)T2噬菌体增殖过程。T2噬菌体专门侵染大肠杆菌。其先吸附在大肠杆菌细胞上,然后尾鞘收缩,头部的DNA通过中空的尾部注入细胞内,进而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
(3)T2噬菌体的科研应用。此病毒中只有DNA分子中含有磷。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但并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
(1)烟草花叶病毒的形态结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为单链RNA病毒,直管状,长300nm,直径15nm。其衣壳由2130个衣壳粒组成,每个衣壳粒含有158个氨基酸,衣壳粒以逆时针方向螺旋排列成130圈。单链RNA由6390个核苷酸组成,以螺旋方式盘旋在衣壳内侧沟内。
(2)烟草花叶病毒的发现过程及病症表现。凡诺夫斯基(D・I・Iwanowski)于1892年首次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斯坦利(W・M・Stanley)认为病原体是蛋白质并于1935年首先从病叶榨汁中分离到病毒结晶,了解到其中含有核酸。该病毒极其稳定,能在病叶内大量增殖,烟草患病时,叶上出现花叶症状,生长陷于不良状态。该病毒寄主范围极广,现已知对单子叶植物22科中的198种植物具有寄生性。
4.HIV
(1)HIV的形态结构。HIV呈球形,由最外层的囊膜和包裹于其中的衣壳组成。囊膜由双层脂蛋白构成,其中的蛋白质是病毒识别攻击宿主细胞必不可少的。衣壳则由核心蛋白包裹,内含病毒的RNA及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等。
(2)HIV增殖过程。HIV选择犯带有CD4分子的细胞,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是HIV受体,如T4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HIV囊膜蛋白与细胞膜融合,把细胞破坏,然后HIV侵入细胞,以自己的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新合成的DNA插入宿主的核DNA中,随宿主细胞的DNA进行复制、转录、翻译。这种感染一旦发生就是永久性的。
(3)HIV疫苗研制。虽然人体可以产生HIV抗体,但由于其包膜蛋白上大部分具有重要功能的位点因其形态而免遭抗体损害,再就是HIV的核酸是单链RNA,它不如DNA双链稳定,突变频率极高,使包膜蛋白不断变化而免遭抗体的攻击,给疫苗研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这些病毒时,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还主动讲解其他一些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病毒,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学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也受到了教育,意识到在生活中要讲究卫生、洁身自好,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作为高中生物老师,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不能深刻地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解答得不够充分。从高中生物解题的思路、步骤的方面入手,谈谈我的教学经验与看法。
关键词: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
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中,学生解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应用,解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解题是学生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不能深刻地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解答得不够充分。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呢?
一、掌握课本知识是解题的前提
任何学科都需要学生本身对课本上的知识点加以理解记忆。高中生物有着与其他理科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物理,物理要求学生将概念理解透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所涉及的物体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这样有利于解题。而对于生物来说,学生需要学习的对象是比较抽象的细胞的分子组成、生物的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这就要求学生将生物独有的名词、术语以及概念记忆牢固。例如,简述同一个体细胞中有关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特征。分析:解答这道题时,就需要学生深刻地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概念和过程,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与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丝分裂的前期,细胞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不会联会,有分裂的中期,纺锤丝将染色体的着丝点拉到赤道板位置并排列整齐。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这个时候,虽然染色题的数量加倍了,但是DNA分子数没有发生变化,分裂的结果是分裂前后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与分裂前一样。同理,学生还需要对减数分裂的过程了然于心。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类似的概念放到一起,进行对比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
二、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分析
在对课本的概念记忆牢固以后,做题时就要注意解题的各种技巧。
1.选择题
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比如:“不、都、最、至少、可能、错误的、正确”等,这些字眼往往是答选择题的关键所在,我就要求学生在审题的时候,用笔将这些词语画出来,避免在看选项的时候遗忘题干要求。并善于从题干给出的图表中获取信息,生物体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题中会时不时给出一些图表,很多隐含的信息都在图表中有所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分析横纵坐标,将获得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推导、判断。例如,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解析:审题时将“不可行的”画出来,之后再看选项。这一类题本身并不难,它们考查的就是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在做题的时候不要被做过的题干扰,认真阅读每一道题的题干。
2.非选择题
认真读题,提取有用的信息。信息不仅来自题干,还来自小题。很多时候,小题会给你一定的提示,可以从问题出发,采用逆推法进行推导。在答案已经明确的前提下,要组织好答案,避免答非所问,而且,你的答案需要有因有果,说得清楚,说到点子上。如果一直和未知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必须经过几个因果关系的知识才能间接联系,那么答案就需要一层一层地说清楚。表格类的题目出现的比较多,关于这部分的题目解题思路可以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学生一定要读题干,理解表格设置的目的。第二步,理解表格行和列的含义。第三步,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探索表格隐含的信息,然后联系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最后要弄清题目要求回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
3.特殊题型的注意事项
朵朵问:为什么近视眼眯着就能看清远处?
结论:眯眼睛会使进入眼睛中的光线变窄、眼球的轴距变短,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近视眼造成的视网膜成像异常。
王兴答: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眼睛是需要调节的,只有光线通过晶状体之后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时才能看清楚东西。人的眼睛每时每刻都在配合眼前的东西进行自我调节。
而近视眼就意味着眼球的调节能力达不到正常的水平,导致远处的物体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不管是哪种性质的近视眼,都会导致焦外成像――也就是光线在视网膜之前聚焦,而光线真正到达视网膜的时候,却已经再次散开了。这就导致了近视眼的人无法看清远处的东西。
眼睛眯起来会产生两个作用:使进入眼睛中的光线变窄;使眼球的轴距变短。
关于第一个作用,就会牵涉到一个著名的物理现象――小孔成像。当眼睛眯缝起来的时候,进入瞳孔的光束就相对地变窄,起到小孔成像的效果。也就是说,近视眼眯起眼睛来可以使远处的物体看得清楚一点。而第二种情况的效果其实不如第一种那么明显。眯眼睛的动作是由眼皮中的眼轮匝肌收缩而完成的。而这组肌肉收缩的时候,除了将眼皮拉拢之外,同时也对眼球产生了些许压力,可将眼球的前后长度压短一点,这时光线的聚焦点便会靠近视网膜一点,视野也就更清楚一点了。
当然,眯缝眼是不能解决近视问题的,反而可能对眼睛带来不利的影响。视力要靠健康的用眼习惯来保护,当出现近视症状的时候,应该及时地咨询专业人员。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子遗传学硕士 王兴)
晓宇问:为什么人小时候要吹口哨才尿尿?
结论:这个有趣的现象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确凿的解释。
锄禾答:这个有趣的现象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确凿的解释,下面,我们列出了一些主要的观点。
首先,吹口哨的声音与尿尿时发出的“嘘嘘”声十分接近,可以刺激人联想到排尿,进而产生尿意。
其次,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个经典的实验:每次在给小狗喂食的同时打铃,久而久之,如果听到铃声,即便没有食物摆在眼前,小狗也会分泌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在生活中,几乎每家的父母在训练小孩子自主控制排尿的时候都会采用吹口哨这个信号,这种长期反复、强化的训练,使孩子们形成了条件反射,听到口哨声才尿尿。
此外,口哨的声音较为尖利,会使人产生紧张的感觉。不过大部分时候,口哨引起的紧张感程度较轻,往往直接作用在位于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使得这些部位的神经元兴奋,引起尿意或强化排尿反射,使人容易尿出尿来。有时候,大脑对于这种暗示和刺激过于敏感,以至于短时间内上厕所次数明显增多,尿量却减少,而泌尿系统本身并没有出现病变,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性尿频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锄禾)
琳达问:为什么我的牙齿经常半夜疼,早晨却不怎么疼呢?
结论:这种情况符合牙髓炎的症状,请尽早去口腔医院检查。
杨铭答:牙髓炎症最主要的病因就是感染,当牙体硬组织因各种原因遭受破坏时细菌就可侵入并感染牙髓。其中龋病是引起牙体硬组织丧失的最常见病因,其他原因包括牙齿发育异常造成的牙体缺损,意外事故造成的牙冠折断牙髓暴露,也直接损害牙髓。另外,重度牙周病时,牙周
袋深达根尖部,细菌还可由根尖孔或者牙根部的一些细小分支进入到髓腔引起牙髓炎症。
而牙髓炎大体分为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疼痛,在不受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疼痛,疼痛有持续和缓解的过程,因此具有阵发性发作或阵发性加重的特点;其次是夜间痛,患者常常因为牙痛难以入睡。而慢性牙髓炎一般无明显的自发痛,但是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冷、热刺激痛史。
由于缺乏充分的侧支循环,牙髓一旦发炎,不能自行消除,必须摘除牙髓才能缓解症状,并且需要去除牙髓腔内的感染,再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充填密封根管,杜绝再感染,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方法是根管治疗术。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牙一般都可以保存。但若治疗不及时,感染会进一步扩散,引起根尖周的炎症,甚至最终导致牙器官的丧失。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 杨铭)
静静问:照镜子觉得自己嘴边像长了胡子,是雄激素过多吗?
结论:若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建议去医院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雄性激素过多确实会导致女性出现长须及毛发增多的表现。
马儿答:雄性激素可以促进男性附性器官成熟,使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及生殖功能。男性以分泌的酮为主,属类固醇激素。不过不要望文生义,其实女性的卵巢、肾上腺等器官也可分泌少量雄激素。
雄性激素在女性的生命周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女性体态更为饱满,与女性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此外对怀孕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认为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胎儿的大脑和生殖道的基础发育是向着女性方向发展的,若没有雄激素的存在,即使是男性个体,生殖道也将发育为女性型。因此雄激素在生殖道发育到临界期前的胚胎时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女性雄激素过量会使其外表男性化,比如皮肤粗糙、脸部出现痤疮、有须、多毛、体格健壮、月经紊乱与不孕等表现。与此相反,雄激素过少也有相应的危害,比如肌肉松弛无力、易疲劳、抑郁、骨质疏松等。
雄激素含量的高低,与遗传、个体差异及压力紧密相连。当人处于应激状态时,伴随着肾上腺素的分泌,肾上腺还会分泌过量的雄激素。女性的雄激素过高经常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这是一种卵巢增大并含有很多充满液体的小囊,雄激素水平增高、不能排卵的内分泌疾病。
(吉林大学医学硕士 马儿)
小姚问:为什么有了困意会泪流不止?
结论:人在打哈欠的时候嘴巴张得很大,阻碍鼻泪管排泄泪水,导致两眼泪汪汪,最后夺眶而出。
葛荣明答:哈欠多在长时间处于慢或浅的呼吸之后发生,人在困倦时,血液中二氧化碳水平升高,脑部处于缺氧状态,刺激脑部呼吸中枢,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多余的二氧化碳,表现为:哈欠开始时,口腔和咽喉部肌肉强烈收缩,使口腔强制开大,与此同时胸腔扩展,双肩抬高,使肺能吸入较平常更多的空气。呼气时,大量二氧化碳也随之被排出。打哈欠还可以松弛紧张、消除疲劳,放松肌肉等。
那么眼泪是从哪里来的呢?
人的眼泪时时刻刻都在分泌,在眼球表面流动。可是平时分泌的泪液很少,而且是紧沿着眼球表面和眼皮里面的微细空隙中流动,所以,你不会觉得泪水在流动。
然而,在你眨眼的一刹那间,这些眼球表面的泪水就被吸到眼泪的“下水道”――鼻泪管里去了。别小看这条不太长的细管子,它却是眼泪通到鼻腔的唯一通道。泪腺不断分泌泪水,鼻泪管不断排泄泪水,所以平时人是不会流泪的。
人在打哈欠的时候嘴巴张得很大,尽可能多地让气体呼出体外,为的是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随着打哈欠的动作,一股气体有力地从嘴巴呼出,面颊部、舌和咽喉部肌肉紧张收缩,这时口腔及鼻腔的压力增大。鼻腔压力增高的结果就会一时性地阻碍鼻泪管排泄泪水,“下水道”不通,泪水流不下去,积在眼睛里的泪水就越来越多,导致两眼泪汪汪的,最后夺眶而出流下来了。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葛荣明)
老王问:不明腹痛该如何应对?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结论:需考虑肠系膜动脉栓塞。
沈祖刚答:前段时日,就有一位自称患有“老胃病”的中年病人,全腹部剧烈疼痛1个小时来急诊就诊。该患者就腹痛部位说不清楚,连走路都困难。自己就诊前吃了好多胃药,都不管用。体检过程中发现腹部没有明显压痛点。经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发现,该病人并非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胃病,而是“肠系膜动脉栓塞”。予马上急诊手术治疗,目前已康复出院。
“肠系膜动脉栓塞”发病急骤,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肠管缺血坏死,进一步可出现严重的腹腔继发性感染,直至出现感染性休克,脉速无力;唇绀、指端青紫;皮肤湿凉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肠管缺血期:肠管因缺血,可致功能紊乱,腹部持续性剧烈绞痛。伴有频繁呕吐,此时腹软,压痛不明显,肠鸣音存在,与腹痛程度不相称。
第二阶段是肠管坏死期:肠管因持续缺血,出现肠壁发黑,肠管扩张,蠕动减弱,往往病人会因该腹胀加剧,出现呕吐血性水样物或排出暗红色血便而主观感觉腹痛有所减轻。第三阶段是肠道菌群移位,感染加重:出现明显的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腹腔穿刺会抽得血性液体。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血压下降、腹腔高压、呼吸困难等。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7-03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问题分析
(一)课程目标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具体分析如下: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三、整合思路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四、整合要点
(一)目标的重新定位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具体建议如下: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的增减渗透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五、总结与展望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9年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