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原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高专;电视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近十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几乎都把电视技术课程作为应用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因为它的应用知识综合性强,几乎涉及了电类专业的所有课程知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最初的模拟黑白电视机发展到目前的平板彩色电视机,中间经历了纯模拟式黑白电视机两片模拟式彩电单片模拟式彩电高清数字式纯平彩电背投式彩电液晶(LCD)、等离子(LPD)式平板彩电目前的LED平板彩电。从事电视技术教学的教师也经历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较大的转变。
电视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本院,电视技术作为核心课程被安排在第六学期,它的应用知识综合性强,几乎涉及了电类专业的所有课程知识。并且,彩色电视机的电路组成也非常典型,它淋漓尽致体现了电子技术类各门课程的融合使用、有机贯通;也体现了一台(套)家用电器设备的设计思路、基本电路控制以及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的理念。因此,电视技术课程在学习方法、专业技能的应用以及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维修技能等方面都有好的代表性。
以上阐述的虽是电视机技术方面的情况,但实际上,目前的所有家用电器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经历。因此,目前高职院校的电视技术教育教学方法就必须改变。如何改变,怎样实施改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改问题,有很多教师、很多学院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等。教职成【2011】11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校企对接,推进“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下面结合教职成【2011】11号文件及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对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谈谈对电视技术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看法。笔者认为,电视技术课程的质量标准应与家电维修职业资格(中级)要求对接。
一、根据国家社保局关于家用电器维修职业资格理论知识及电视技术理论知识的要求,电视技术课程教学方面要实现如下对接
1.在基础知识方面,家用电器维修职业资格的鉴定范围是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电工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与应用、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及应用、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与应用。那么,在电视技术课程讲授过程中如何实现与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相对接呢?由于在电视技术课程中没有电工技术课程内容,且在我院,一般电工技术都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习,而电视技术课程一般都是大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讲授,中间相隔整整2年。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电工技术课程基本上都是记忆模糊,似懂非懂。因此,要想在电视技术课程中实现与家用电器维修职业资格的鉴定相对接,就必须利用一周的时间对电工技术课程进行归纳、总结以及重点知识的教学,这样就可以勾起学生们对电工技术知识的回忆,也就是实现了电视技术课程与职业资格鉴定知识对接。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及特点、负反馈放大路的种类与判别方法、负反馈放大器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关系、集成电路特点及应用、串/并联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及应用、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及应用、A/D与D/A转换电路。这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在电视技术课程当中都会涉及到,只要在讲授电视技术相关电路知识时强调与联系即可。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在电视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与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知识进行以下的知识对接:
2.在专业技术知识方面,家用电器维修职业资格的鉴定范围是遥控彩色电视机原理与故障分析。在遥控彩色电视机原理与故障分析方面主要包括:①彩色电视基础知识。②遥控彩色电视机的整机构成。③遥控彩色电视机各电路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④遥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⑤遥控彩色电视机的调试内容及调试方法。⑥遥控彩色电视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方法。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在电视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与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知识进行以下的知识对接:
3.在无线电技术知识方面,家用电器维修职业资格的鉴定范围是无线电技术基础。主要包括:①特殊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及质量检测。②滤波电路及应用。③常用仪器仪表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④高频(调谐)放大器及应用。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电视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与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知识要进行以下的知识对接:
二、根据国家社保局关于家用电器维修职业资格实践操作及电视技术实践操作的要求,在电视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知识对接
通过本院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相对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当然,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职成【2011】11号文件的要求,还有课程模块与岗位要求对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要求相对接。如果能实现三个对接,效果应该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贤秋.《电视技术》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
科学时代,2011,(9).
[2] 詹新生,丁振华.《电视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09,(5).
[3] 莫禾胜.电视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桂林航天工业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以往在高级维修电工考证培训中,一般采用基础课程联合专业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打好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因其理论知识过于系统化,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针对性,扎实的理论基础不足以让学生真正理解该行业的特征。因此,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实训教学力度,有利于学生对电工行业有全面的了解。学生能够通过实训,得到论证,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与加深。因此,在高级维修电工考证培训中,加强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国家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证实训要求
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确定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要求考核的主要有电路、磁路与仪器仪表等基本知识、电子电路知识、电机及拖动基础知识、自动控制知识、控制技术以及相关高效生产与机械知识等。
其中电路与磁路需考核鉴定的内容有复杂直流电路分析与计算方法,自感、互感的物理概念等。仪器仪表主要考核晶体管测试仪以及各类示波器从应用元件与操作方法等。电子电路包括模拟电路,如电路放大、正弦波振荡、基层运算放大等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知识;数字电路,如分立元件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晶闸管电路,如三相桥式及带平衡电抗器三相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斩波器及逆变电路等基础理论及其应用;还有电力半导体器件,如电力场效应管、电力晶体管等特点与在逆变器与斩波器中的应用;电子设备防干扰基本知识等。电机及拖动基础主要包含变压器、修理工艺的基础知识等,如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及其安装方法、改接方法、处理方法以及修理与修理后的试验方法等;电机工作原理与电机制动原理,如电机基本工作原理、换向原理、外特性、电流、转速等的关系与过载能力以及电磁转矩计算等;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变频调速、三相交流换向器电机及无换向器电动机的调速等。自动控制主要考核内容有自动控制原理理论、位置移动数字显示系统、各类电梯原理及其使用或调整、根据工艺与安装要求针对复杂机械确定电气控制线路图绘制方法等。控制技术方面以微机原理在工业生产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电力晶体管电压型逆变压器基本原理等为主要考核对象。相关高效生产技术与机械知识,主要考核考生对基本时间与辅助时间的缩短措施分析,以及机械传功与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另外,国家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要求主要有,如安装、改装、调试等实际操作技能;故障分析、检修及其工艺编写;以及仪器仪表使用技能及其维护、工具的使用与维护等。
二、高级修电工技能考证实训方法
(一)将以往竞赛内容有机融入实训教学中
高级维修电工理论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应用与新技术应用四大模块。尤其是专业应用与新技术应用课程的设置,标志着我国高级维修电工理论教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教材仍旧处于滞后状态,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与现代电工行业发展水平形成极大的落差,学生无法对新技术、新工艺等具有良好的理解。学生在培训中缺乏适应现代化企业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无法适应高级维修电工考核要求。因此,在进行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考证培训时,实施教学内容改革为首要工作,所选教材应纳入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针对不同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并大胆改进,使教学内容更接近教学实际,适应行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每年高级维修电工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竞赛,竞赛内容也是围绕行业最新发展进行的,是学生了解电工行业最新发展动向的捷径。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收集整理一些近年来的竞赛内容,并有机整合,利用到实训教学中。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间的差异,结合对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考核试题类型、模式地考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训教学。
(二)建设模块化实验室
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实训室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保障。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最新《职业标准》及劳动部颁发的“电工技术等级证”等实训考核内容要求。研发了SX-608C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设备,整套设备包括了单片机技术、供配电技术、变频器技术、数字应用电路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直流调速技术等,基本涵盖了高级电工国家职业标准,满足教、培、考的需要。保证学生能够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的条件,从而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满足学生动手能力的需求。切实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高级电工技能考核中的理论考核知识,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三)一体化教学方法
以往的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考证实训教学中,教学方式多以灌输式方法为主,学生模范教师演示步骤动手操作。这种方法更适合中级维修电工教学,由于高级维修电工所涉知识面较为广泛旦复杂,相关实训步骤也相对繁多,很容易出现错误。如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经常出现学生遗漏操作步骤的问题,或因忘记关键步骤的注意事项,造成实训的失败。通常情况下,由于学生对首次实践动手操作印象较深,第一次出错,可能造成后面重复犯错。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在求知道路上遇到问题,还给实训设备带来不利影响,可能造成破坏,导致教学成本的升高。
因此,在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考证实训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实训室及设备的建设,还需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边演示边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一体化教学。此外,在学生动手过程中,教师可挨个检查每个步骤学生的动手成果,一旦发现错误应及时予以纠正,在学生完全掌握的基础上,再教授下一个步骤。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训操作的每一个步骤,进而掌握全部实训操作过程,提高实训教学的整体效益。
(四)模块化教学
依照国家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要求,将维修电工竞赛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分别针对电子电路的绘制、电气线路设计以及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检修等考核内容进行系统地教学与训练,实现高级维修电工系统化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学生在相关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等多方面水平均得到有效提升。在高级维修电工考证实训过程中获得一技之长,旦使学生能够成功考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成为社会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坚持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关键词】维修电工实训教学 PLC应用教学 问题 改进方案
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电气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大量的用电设备被使用,用电设备的维修行业也随之兴起,而现在的生产模式相对于原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自动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取代了原有的单一生产模式,生产设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采用的继电控制方式由于其高耗能,体积大等缺点已经被淘汰。PLC是可编程控制器的英文缩写,它综合了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控制灵活,并且当生产过程需要改变时还可以随时对程序进行修改,所以PLC在我国工业被大范围的应用,因此说在维修电工实训的教学中加入PLC应用教学很有必要,对今后PLC的发展也十分有意义。
一 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技工教育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很早已开设,但在教学环节中加入PLC应用课程的步伐却很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基础水平不高,本来在初高中的学习基础就较差,加之学习能力不强,在学校的理论教育中有着抵触心理,于是学习效果差,造成知识匮乏,而且PLC还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而现在技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增加了PLC教学的难度,增加了授课教师的负担。再加上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安全意识淡薄,在动手实践环节造成了设备的损坏,这会给学校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也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技校学生的电气基础知识唾待提高。
2.课堂内容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造成在技工教育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中加入PLC应用教学课程困难的原因不光是技校学生专业基础差,学校的安排的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模式的陈旧也是一方面,目前使用的有关PLC维修电工的教材内容冗长,缺乏新意,还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一些实验课都是机械的重复书中提供的实验步骤,学生很难理解实验的本质和原理,在电工实训过程中,学生只需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线路,把书中的电脑程序输入到PLC之中,点击运行即可,这样的教育毫无意义,学生在实训之后不可能增长任何的技能,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没有帮助,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种古板陈旧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变。
3.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够密切
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光有理论的学习还远远不够。但学校安排的电工理论知识的学习课时远多于实训课时,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实践不重视,并且在实践环节中由于人多设备少,大多数的实践课程也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采取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方式来完成,这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帮助不大,没有亲手操作的环节学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造成了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对设备的操作不是很熟练,在校期间的所学也会遭到用人企业的怀疑,这也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 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大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力度
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我们首先要从学校教师水平方面抓起,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理论知识,这样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和信任感,然后要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内容,不能操之过急,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手段更能增加学生的信心。在一些基础知识课程中,教师不要因为内容较基础就一略而过,如与门、非门、或门的含义和使用情况,理解逻辑代数中的逻辑或、逻辑与和逻辑非的原始概念。还有一些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方面的知识,还有电路的基本元器件的使用原理,比如电阻,电感,电容的作用,还有戴维南定理,基尔霍夫定理等。只要熟练扎实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对以后对PLC的学习就会更加容易了。
2.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
原来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授课模式死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自己的课程进行改进和调整,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如利用多媒体播放趣味性较强的短片,课堂上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在PLC编程序的课程上,精心准备例题,如基本指令和梯形图设计的例题,让学生回忆以前课程中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控制环节来进行梯形图的设计,梯形图是一种图形语言,其中不仅使用了继电接触器控制中的继电器串并联技术,还有继电器触点、线圈等图形符号,还添加了很多功能强大的指令,而且这些指令使用也十分灵活,再结合微机的特点,简化编程过程。一个程序调试完一定要让学生连接至接触器等输出元器件再带动电机,学生会直观看到电机在运转。学生对这种比较直观易懂的图形编程方式也十分欢迎。所以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PLC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维修电工实训中的应用更是如此,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为PLC与计算机和设备的关联密切,所以在实践环节要让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最好是带学生去生产现场实习,边学边动手操作,
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工厂的合作,让学生去生产车间进行实习,让学生见到一些设备,比如现在使用广泛的三菱FX2N系列的PLC,还有三菱的A700变频器和三菱GOT1000型触摸屏。在现场给学生出设计题目,比如设计一个用PLC控制的学校铃声系统,按照学校正常的作息时间的自动打铃,起床铃声和就寝铃声要区分开来,自习铃声要持续20秒,工作日的打铃时间固定,周末不设打铃时间,并且要求有显示系统,年月日,星期,时分秒都要有显示,还要有外接键盘等等。这就把理论所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文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对电工基础以及情景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情景教学在电工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中职电工 基础 应用
在中职院校中,电工基础是学生在学习电子电工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性专业学科,它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泛,但是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内容十分的复杂,并且概念很多、原理性很强,课程比较抽象,而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非常地薄弱,所以在进行电工基础学习的时候非常地吃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而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出现的,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通过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充分的进行思考,这样就能够更有效的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电工基础的教学任务是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电磁现象的产生原理以及基本的规律,电工基础是一门学习电学专业以及非电学专业的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由于电工基础的知识点大量的运用在电力工程以及通讯和控制类的系统中,所以说从事工程类的学生也需要学习这门学科。由于相关的知识比较复杂,所以在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基础。
二、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教学的产生最初是来自于一份论文,作者在论文中指出知识的最大意义是在知识产生和应用当中实现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情景教学的定义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也就是说在特定的虚拟环境中实现对具体教学任务的学习,这样通过设定的场景就可以有效的把握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认知活动,在情景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主要是通过语言描绘以及特定的小游戏和角色活动把知识和生活中的具体场景联系在一起,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能够有效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三、情境教学法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在具体使用情景教学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情景问题中充分的形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积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戴维宁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一个电路图,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实事的抛出该定理,这样通过问题创设引入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就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创设讨论式情景。
电工基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实验为主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也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培养,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先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充分的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的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在进行电工实验的时候,可以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讨性的实验,这样在实验之初就抛出问题,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进而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就能够抱着极大的热情进行,然后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答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有效的指引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的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和推导,在实验结果的帮助下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学习具体的原理的时候不仅能够牢固掌握实验的原理,更能够清楚的了解实验的具体过程和产生的原因。
3.创设实践操作情景。
在情景教学法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的方法在教学用具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直观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非常好的理解效果。教师在对电路组成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教室内部的电路进行详细的介绍,通过观摩性教学来让学生对电路的组成产生非常直观的认识,同样的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实用性非常强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在亲手搭建电路的过程中加深对电路的理解。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水平。实践操作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实际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我们在进行具体的实验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协作实验,不仅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工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引用情景教学法,在积极的创设问题和讨论问题以及实践操作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货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张建富 单位: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蕊.浅析《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166.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08-01
改革和开放使我国的电子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电子行业驶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电脑和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电子产品生产和技术维修的专业人员需求越来越供不应求,超尖端技术和技术过硬的高级人才更为奇缺。鉴于此,全国各专业职业技术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加大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以便更多更快的培养专业技术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目前我国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技校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笔者客观分析了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大部分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情况看,专业理论知识不是很扎实,操作技能不是很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具体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知识不牢固
电子电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是电工基础和电子线路等,由于教学内容很抽象,逻辑性又很强,导致电子电工专业课枯燥无味,中职生感到难学,没兴趣,以至于很难学懂,也找不到学习的技巧,所以大多数中职生感到电子电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内容不好理解和掌握。对各种电子产品的结构、电路内部结构、电路工作原理等专业性极强的内容,更是觉得难上加难。因此,大部分中职生在电子电工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
(二)专业操作技能不过硬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在电子电工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好,所以大部分中职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不是很过硬,如维修维护技术不佳,方法简单,缺乏实践经验;又由于实践教学设备不是很充分,缺乏熟练的理论知识,使得大部分中职生仅仅靠死记硬背电路工作原理和电器电路内部结构,闭门造车,一知半解,更不能举一反三和贯通融会,以至于学习三年后不能或不敢单独从事家用电子产品的维修。
(三)毕业生就业安置不理想
对一般的技校生来说,入校前都想着在校学到一技之长,就业安置到比较理想的岗位,对毕业安置充满了美好的憧景。但是,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安置工作并没有入学前想象的那样美好。由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等都不特别过硬,所以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各种电器维修、质检、专业维护等技术要求极强的工作;他们毕业后一般只能到各类生产电器电子类产品的工厂从事一般性的普通工作岗位。这样的普工岗位一般技术要求简单,大多重复操作,工作时间一长就感觉枯燥无味,工资不会很高,也没有发展前途,与理想中的工作岗位差距较大,因此,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离开学校推荐的工作,自己去寻找认为更好的、更合适的工作。这样,一是对技校产生一种怨恨心理,二是使技校的声誉受到了损害,从而影响技校的招生工作,不利于技校的发展。
二、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对所设置的专业合理定位
一是重新明确定位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摸清技校生自身的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去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技校生经过三年的电子电工专业学习,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技校生自身的素质,充分考虑社会对该专业的实际需求及技校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使电子电工专业的专业定位更加合理,更有特色。三是制定教学目标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技能多层次专业定位。要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要求和侧重点的不同,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及方向去制定教学目标,如从事电子、电器流水线生产、组装;从事家电售后服务、维修、维护;从事专业技术更强的电子产品如摄录机、电脑主板等甚至更高级的电子产品的维修工作等分别定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分层教学。
(二)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
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要根据专业特点,采取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一是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采用实物、模型,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协调作用,如让学生亲自拆卸旧电视机,亲身触摸电器元器件,并让他们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为学习了解其性能和应用情况奠定基础。二是注重演示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实行开放教学,让学生亲手选择电子元器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实验探究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教学
针对电子电工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抽象的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形象逼真的课件进行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看清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交流电的产生等。特别是对电磁波等隐性的内容教学不仅将抽象的东西生动形象化了,学生比较容易的接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一是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自拟题目进行科研小制作。利用课余时间或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研究和论证,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二是帮助学生联系技校周边的电子电器厂家开展实习操作演练,使学生接触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调试和应用,从中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掌握操作技能,学会解决生产实验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生产实习近似于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是实现培养学生真才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习使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完美融合,增强岗位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要积极改善专业教学条件,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强化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将来成为具备一定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利治.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尚志.电子电工基础知识应用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3]王小杨.对开放实验室的认识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1
关键词:电工基础;现代科技;实验教学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这门课的特点是概念多,原理抽象,内容繁杂,公式众多,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认为难学、难记、难理解,产生畏难情绪,因而影响了学习兴趣。本人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针对当今中专生认知水平低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沿袭以往的中专教育模式,应该注意因材施教。讲课形式要多样化,教学手段应多样化,包括实验模型、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场所可以灵活安排,不应仅局限于教室,也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实训中心、实习工厂等地进行。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措施。
一、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精讲多练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课下要多花功夫,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比喻法、类比法、启发质疑法、讲练法、实验演示法,使学生能克服厌学心理,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授“电流”这―节内容介绍导体内电流产生的条件时,“电位”这个概念对学生是很难理解接受的。但如果讲“水位”每位学生都会明白,我就以“水位”作比喻来解释:家中养鱼的玻璃缸的水混浊了,缸底有不少废物现在需要清理换水。那么我们得使用一根胶管一头插在鱼缸里,另一头插在比鱼缸低的盆子上,这时只要给胶管一定的吸力,鱼缸里的水(上水位)便会向盆子处(下水位)流,“水往低处流”。但如果我们把盛废水的盆子放到与鱼缸同一水平位置上的话,鱼缸里的水是无法流到盆子处的。上水位与下水位的差值就是水位差,有水位差的两水位之间才有水流动。此时便自然引出电位差的概念:在电路上两电位之间的差值便是电位差,有电位差的两电位就有电流产生。从而得出结论:导体内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必须有电位差。这些直观、具体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客观上还起到帮助学生记忆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拓宽教学手段
抽象的电工原理讲解起来容易觉得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如电动势内部电荷移动情况、电容器的充放电等,若能合理巧妙使用辅助教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除采用演示、实验手段和语言鼓励之外,采用电化教学手段,通过新颖的、多样的、生动有趣的画面、图像、声响来展现教学内容,可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可以通过有声有色的教学录像,直观的实物模型和幻灯片、投影,生动详尽、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使教学过程缩短时间,尽可能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
例如《电工基础》中的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这一节内容,由于原理抽象,学生普遍掌握不好。通过采用多媒体CAI课件,将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电荷移动情况、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摆动情况,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和强烈地求知欲望,从而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过去的实验教学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进而压抑了学习兴趣,限制了创新能力,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应付实验,造成恶性循环。我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改变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不在单纯为实验而做实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搬进实验室,把理论课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实验环节中或部分内容分流到实验中,建立理论课和实验课良性循环的动态机制。
如在学习RL串联电路时,我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边讲理论边动手实验,以往学生对日光灯管、镇流器、电源三者的电压U1、U2、U之间的关系弄不清楚,而在实验室教学时学生可以现场测量这三个电压的大小,通过测量学生知道了三者不符合简单的“U1+U2=U”的关系,这时我提出问题,“三者到底符合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来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通过自学讨论及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此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学效果好。
四、理论、体验探索,创设情景
《电工基础》课与现实联系密切,可充分利用该特点创设情景。如在学习“混联电路”前,让学生观察教室日光灯电路的结构,并作出电路图,分析其特点,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又如在学习“单相交流电路”时,结合我们家庭中常用的三孔插座,介绍三个插孔中相线(俗称火线)、地线、零线的位置及使用注意事项,既使学生学到了相关知识,又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谓一举两得。
五、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增加创新和制作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电工小产品的设计制作、调试、测量、维修、改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元件、仪器、产品、社会、行业、市场,达到深化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让学生开展个性的创新的学习活动,如给出100Ω的电阻,要求学生设计出20Ω、30Ω的电阻,给出10V的电压,要求学生设计出5V的电压等。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电工制作大赛,电工基础知识大赛,充分给学生提供参与和发展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一些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情景化、趣味化,使学生愉快的、高质量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确确实实地提高了《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蓉.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知识窗,2015(2):38.
论文摘要:现在国家越来越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主力军之一的中等专业教育也在不断向前发展。电工基础课作为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是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在教学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一、引言
电工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和理论性并举的课程,是电工电子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很重要的铺垫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后续专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电工基础课的学习非常重要。
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电工课程要涉及一些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而且绝大部分学生理科学科的成绩极差,对于中学里的一些最基础的数理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这就给中专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之电工课程的内容繁琐、知识原理相对抽象和枯燥,学生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在理解知识上有较大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学习的兴趣不高。另外,很多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要谈学习兴趣了。
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在大部分中专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板书、讲解、习题等形式进行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虽然也有节奏恰当的优点,但是通过多年的实践操作表明也具有很大的缺陷。电工基础课程本身理论知识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照本宣科的传教,势必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学习的欲望和激情更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3.重理论轻实践
实践课程是对理论课程的验证,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和技巧。而现在的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存在着理论课时饱满而实践实验课时极少,甚至有些学校就根本没有的现象;有些学校虽然安排了实验课程,但是训练的针对性不强、实践和课堂理论脱节;同时,有些学校的仪器设备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正确的指导,导致设备损毁严重,不利于实践操作的开展。这些对实践实习环节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电工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1.案例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针对中专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提不起来的特点,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中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为向导,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和感受,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另外,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模型和原理演示,直观而生动地讲解枯燥的原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2.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其本身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中专的学生多数好动、不喜欢上枯燥的理论课程,但在动手能力方面一般都较灵活。因此,要加强实践操作课程的安排,并合理安排教学的环节和进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学习技巧,并巩固理论知识和原理。
3.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置相关的情景和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互相协作,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解决方案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在疑问中研究,以研究带动行为,并从中学会知识的过程。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要观察学生的方向、方法和进度,起到点拨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地往正确的方向探讨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工基础的教学要结合操作性强的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寻找合理和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动手操作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工基础;技能培训;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62-02
一、前言
中职《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肩负着为后续专业课服务的职责,更能为中职学生继续深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娴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所以如何开展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如何使学生乐学、会学,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如何培养拥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举的中职生,成为中职教师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探讨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技能培训的方法。
二、中职《电工基础》技能培训的思路
中职专业基础课教学有别于中学基础教学,中职侧重于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也就是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对于《电工基础》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在中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范围内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磁的基本知识,交流电、变压器的理解等。而这些知识要通俗易懂地引入到日常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中,用知识去解释我们所碰到或见到的各种现象,这就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这样更能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而操作技能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技术精湛熟练,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引领学生适应中职的学习形式,逐步提高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设计操作内容时,第一要结合教材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第二要兼顾学生两年后考取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如万用表的使用、日光灯电路的连接、简单焊接技术、电子元件的分辨、电表的安装等。
三、中职《电工基础》技能培训的方法
(一)生活常识融入课程教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
知识技能是指学生能灵活地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身边看到或碰到的电学现象,从而能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由此展示中职学生应有的知识水平。中职学生思维灵敏、动手能力强,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差,枯燥的电工基础理论性知识很多,单纯的理论讲解并不适合中职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而如果在讲解电工基础知识的同时经常性地插入学生常见的电工学现象或常用的电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身边见到或碰到的电学现象,使学生有种解开谜底茅塞顿开的舒畅,这样既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培养学生养成学知识用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故在课堂之上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是提高中职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讲解电能、电功率的概念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家庭家电设备的用电量,并解释为什么空调、电视、电脑等用电设备关闭但不拔电源插头仍然耗电;讲解电路的组成时指导学生自己试画出家庭、卧室关电路图,并试连接;还有静电的产生及危害、雷雨天气不能走近铁杆、不在树下躲雨的原因;医院体检时应用的电磁知识,家用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这些知识的推广不仅使抽象的电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极大程度地建立了中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及自豪感。
(二)实践操作融入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将学到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之中是中职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最佳时机,故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一方面顺应了中职教学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中职学生就业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操作技能培训是教学中最重要也是关键的环节,技能培训要求人人参与,使学生在理论教学指导下结合实际要求做到技能操作熟练,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对应。比如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和电压,不仅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及正确读数,而且能正确说出如何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分析电路故障,焊接技术的要求,安全用电注意事项与电气安装技术等。伽利略说过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故在课堂之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实践运用,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才能使学生对《电工基础》中的知识真正地掌握领会。
(三)课堂之上开展技能培训的方法及要求
1.应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课程教学。《电工基础》作为一门典型的工科课程,枯燥无味,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具备画面多变、具体、生动优美、声音动听的优点,能将教师口述的较抽象的电学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然后再经过教师的解释、总结,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在学习电压与电位的概念和测量时,如果单纯在黑板上比划,学生听着非常无趣,教师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效果截然相反,首先它能在规范的电路图中解释电压和电位的概念,然后通过清晰、具体的电视机故障现象引导学生如何测量电压和电位,由测量结果分析故障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从中学会了电压及电位的测量方法,正确理解电压与电位的区别与联系,而且由此领悟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同时可将多媒体课件分享给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结合自身情况,针对自己薄弱环节,有目的地自主选择学习观看课件,如此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2.顺应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的考试要求,将教学落实到实处。一般情况下学校建议机电和电子专业的毕业生都考取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学生也非常乐意,这是中职毕业生求职时最基本的硬件之一。而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学习内容非常符合技能等级证的考试内容,如照明电路的安装、电表的安装、电工工具的使用、负载星形连接及三角形连接等。所以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实训项目。目前在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学生预先看项目课件,然后依据实训要求操作,并且提出疑问和回答相应问题,每位学生都以录像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实训操作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解疑、点评和总结。学生首先熟悉并熟练实训项目,然后依据技能等级考试的要求进一步熟练和规范实训操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的形式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的课程,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正确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更加熟练地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比如学习理论知识“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的通或断的方法”,才能在双联开关电路的连接时,懂得使用万用表判断开关哪一点是定点哪一点是动点,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而在操作过程中又对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故单纯的卷面考核很难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死记硬背成就不了学生的技能培养。所以《电工基础》课程考核应以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提前考,占考试成绩的30%;技能操作以抽签的形式考试,占考试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20%。而在技能操作考核环节,不规定具体的考试项目,每个学生的考试项目根据抽签决定,各不相同如有的考万用表的使用,如何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等;有的考日光灯的安装;有的考关电路的连接;等等。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四、结语
中职课程教学必须顺应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与就业现状紧密结合。而作为中职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地摸索与实践,改变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寻求更适合中职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所以中职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与课程研究,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周中立.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设计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以小型变压器的制作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60):172-173.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电工基础;能力培养
0引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这说明了教学的本身不仅仅是学生摄取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电工基础与实验》教学理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我国高等教育应侧重培养具有人类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民族精神等多种素质的人才。
1在“过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人认为对非电专业的电工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是给学生结论,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应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教学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知识的建立、推广、发展过程,基本概念、规律、定理、公式的提出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保持充分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而不要急于将最终的结果告诉学生。在学生思维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排除障碍,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参与了思维的整个过程,使教师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既掌握知识的结论、明确原理,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重视课堂教学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在思想上对本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基础知识很简单,或认为该课程与专业关系不大“没有用”。主动找同学座谈,帮助同学们分析原因,让学生理解几个道理:第一,听课是学习的捷径。教师把自己多年的积累,结合自己的体会讲给学生,易懂易会,记忆深刻,比自学省时省力,理解透彻。第二,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习知识就是给大脑做体操,不要说一门课程有用与没有用。在以后的工作中你可能没有机会直接运用某一知识,但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方法却受益终身。作为大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知识就是培养能力。第三,学习是竞争力,学习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未来社会知识更新迅速、竞争日益激烈,学习能力是最大的竞争力,学习能力是在对每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翻。
3用建构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思想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关于人类知识学习的理论。“建构式”教学法的基本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要从依靠教师“教会”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并使学生“会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要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按照建构主义进行电工基础教学,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结构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情境,有重点地再现电工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同时还要注重为学生创造电工学知识的应用环境。通过教学环境与应用环境的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而且使得建构更加牢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知识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通过媒体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它克服了教师运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的局限,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很强的可复现性并且效率高、信息量大。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应该能设计、制作适合教学的电子课件,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此,我们开发了一整套电工基础与实验的教学课件,并建立了网络课程,进一步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克服了课时不足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提高了教学效果。
5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知识和技术发展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变革不断出现,电子学知识更新很快。人们仅凭大学阶段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不足以应付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所以,学校的责任绝不是为培养青年人准备进入具体的“生活”,而是为他们作好继续接受教育的准备。学习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进一步学习而学习,或者为了变得更完美而学习。可见,终身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将是决定劳动者能否适应社会快速变革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迎接各种挑战。
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整合与优化,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这里的“基础”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还包括基本学习能力和完善发展的个性。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和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当今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学习技能,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一方面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让学生真正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学习,形成良好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把这些方法主动运用于《电工基础与实验》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6电工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电工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从基础实验操作、验证性实验操作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操作三方面着手进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基础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基础电工操作的关键,通过基础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通过基础实验教学使电工专业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基础操作方法的掌握;验证性实验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关键,通过对理论课程验证性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了解验证性实验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得出验证结论,促进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掌握,在验证性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电工基础实验操作技能,为后期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下基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培训学生按照实际工作要求或工作内容进行电工实验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关键,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操作能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经,所以要加强和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有些教师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总是存在种种顾虑,怕学生出事故,损坏仪器,怕影响课程进度,往往采取传统实验的指导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上面的顾虑,我们采用“外紧内松”的方式,在学生掌握了原理和方法后,大胆让他们做,甚至个别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加深学生对正确方法的理解,提高探索问题的能力。采用ewb提高实验的开出率,提高实验的效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有效的保证。
7改革考核内容及考核方法
考核内容及考核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为克服以前的成绩由最后的试卷决定而造成的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复习的弊端,大胆改革了《电工基础与实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第一,增加了期中考试,期中与期末考试,侧重知识考核,以综合性试题形式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考死记硬背的内容。期中考试采用开卷形式,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体现学生智能的考核的内容占课程成绩的60%左右。第二,实验考核侧重过程和能力考核。实验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应重视过程考核。要记录学生平时实验操作能力,排除故障能力,课前准备及课后总结情况,这样能反映学生做实验的态度和能力。实验考核占课程考核成绩20%。第三,侧重学风和学习态度考核,量化学生上课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答疑等情况等。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实验报告是掌握所学内容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积极提问题也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反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风是学好知识的保证。学风考核占课程考核成绩20%。综合采取知识、能力及学习态度的评定成绩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树立良好学风,引导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避免考试突击。这样学生掌握知识牢固了,能力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