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入手
新课改理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因材施教。这就对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树立创新意识,在注重每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他们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的童年,少年乃至整个人生。因此,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个性的空间。让学生的潜能、兴趣、爱好也就是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学校是他们的家,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才会愿意和老师交流。作为数学老师,我觉得和学生做朋友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孩子的纯真,可爱带给我们的将是无穷的快乐。和他们成为朋友了,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因为天下没有比乐学更好的方法。学生的个性品质决定着他们人生的道路是否顺利,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助于他以后的成长。一个爱学习,要学习的孩子,他的成绩自然容易比其他没有学习目标的孩子来的高,提高的快。培养学生“我要学习,我要学数学”的个性品质,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一种良好的内在动力。
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的班集体,利用个性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当然离不开我们的数学课堂,在数学课上应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思维的空间。将问题和疑问留给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让他们在课堂上你争我赶,争先恐后,让自己做到最棒,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自信面对数学课堂,自信面对数学问题。相信自己的能力。一个打心底就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最棒的孩子,在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时还会退缩,还会偷懒吗?要留给学生一片展示自己智慧的舞台。
二、家长对孩子的帮助至关重要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们,你们自身的行为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不要以为只有当你们和儿童说话时,教育儿童学习及命令儿童时,才执行教育孩子的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教育着儿童。”孩子除了在校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家长度过,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深深的影响着孩子,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都很重要。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多给孩子一些建议,多给他们一些启示,给他们信心,对提高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良好的提高。
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关键是在课堂,让学生专心听讲提高课堂效率。而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与日常生活的细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需要家长的细心关注,家长应从小事,培养孩子的专心听讲习惯。有些家长认为“上课认不认真听,走不走神与我无关,是学校是老师的事,我们家长又不可能老是盯着孩子。”可事实并非如此,往往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的滴养成的。因此家长的帮助至关重要。在平时和孩子的接触中应训练孩子听到任务就立刻执行的习惯,不要拖拖拉拉,为了帮助孩子提高有意注意的习惯,可以明确要求孩子和别人说话时,要正视着别人的眼睛,以此来防止走神。为了让孩子有意识的上课专心听讲,给他一个要求就是当天向家长复述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也可适当表演一下,做个小老师。家长在孩子表演时要给予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动力。也可就课上老师讲的内容发表观点或看法,让孩子做个小小评论家。
家长除了帮助孩子提高专心听讲的能力外,在家庭中还应经常给孩子成功的体验,如果孩子对学习心灰意冷,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往往会不再努力,听之任之。所以这就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帮助了。例如,陪孩子一起做作业,由易到难,当孩子独自将一个个问题解决出来时,信心也就会随之增强,也就不再惧怕学习。
当孩子在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作为家长切不可一味的打击,要求孩子“笨鸟先飞”,每天强迫做大量的题,这样孩子会感觉自己像是一只失去自由的小鸟,愁眉苦脸,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在老师家长眼里是个十足的笨蛋,自然也就不会主动的学习了,成绩能好吗?在潜意识里,会对学习产生反抗的情绪。久而久之,学的多是假,忘的快到是真的。因此,家长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或暂时不想学习时,就让他玩会儿,看会儿电视,和他们聊聊天再学。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很大的,需要为孩子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毕竟他们是孩子,正是天真烂漫时。
三、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会让学生以迫切的心情积极的态度探索问题的实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浪花。带有悬念的课堂导入,是上好整堂课的前奏。
有了良好的开端,接下来就是课堂的中间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切实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是诱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得,教师不可一味的“灌输”,可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或经验来探索新知识,让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这样他们才会尝到学习的乐趣,认为学习数学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快乐。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旧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知识体系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相对初中阶段难度要高一些,因此,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的也要偏高一些。提高高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单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也是较为盲目的,因此,教师要通过高中阶段数学科目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在数学方面以及其他科目方面的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
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概述
教师在开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中,首先需要明确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概念,其次是了解影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水平的相关因素,只有明确这两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
1.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在数学学科方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发现数学问题切入点等一系列数学能力的综合。具体来讲,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会的解题方法、举一反三的思考方式、面对数学题目准确找到切入点等一系列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一方面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化、熟练所形成的,另一方面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重点引导。
2.影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的因素
(1)数学知识体系的健全程度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水平的高低,首先受到学生在高中数学方面知识体系健全程度的影响。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水平以及数学知识体系健全的程度是决定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水平高低的因素。只有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完善数学知识体系,才可以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数学知识体系方面的健全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学生了解数学问题中每一个条件所代表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探索解题思路,长此以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给出二次函数的判别式?驻>0时,学生就应该立即明白这个条件的含义。
(2)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水平
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大因素就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水平。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具体化为应用方法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指学生只记住知识点、了解知识点所代表的含义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知识应用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完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通过教学提高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1.对高中数学知识点进行细分,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注重的就是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易混淆、易错用、易忘记的知识进行细分、整理,帮助学生准确记忆,从而织密学生的数学知识网络,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2.通过有代表性的练习,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水平
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应用解题方面的锻炼,即,教师要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督促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通过高频率的训练使学生对题目中重点知识点的应用达到熟练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和创新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还有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激发学生不断地发散数学思维,开创数学解题方式、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要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通过高频率的交流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数学科目教学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水平的现状,明确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从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水平以及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等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浙教版 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我国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模式比较偏重符号演算和解题技巧,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实际生活应用的问题能力不足。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传统教学的学生缺乏这种高素质人才所必须的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然而,现代信息科技时代的迅速发展对学生的数学素质由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教育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之风吹遍祖国大地之际,在此,借着浙教版的初中数学改革,来简单分析一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 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是偏理科的一门学科,但是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比如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思维能力。而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遵循由易入难的思维过程。比如,老师在降到概率的简单应用时,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我们生活中都会有买彩票的,比如我们买了彩票后中奖的概率有多大呢?旅游时可能会发生意外交通事故,我们出门做哪种交通工具出交通意外的概率比较小呢?应用这些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来激发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能力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当然要想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只有学生对基本的定义、概念理解透彻之后,他们在了解这些原理之后才能运用巩固的基础知识来熟练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二、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自制力不强,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相对于数学这门课程而言,比较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发挥主动教学的功能,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通过丰富的画面,生动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数学课上,也可以是很生动丰富的。比如,浙教版九年级(上)第四章的内容是“图形的位似”,是相似形的延伸和深化。位似图形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利用位似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放电影时,胶片与屏幕的画面也是位似图形。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一组组非常丰富的相似图形图片展映给学生看,从视觉感官上给学生以冲击,然后再入手讲解相似图形的概念、特点。然后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利用相似图形的图片,在这个过程中再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回归到课本上的一个思维过程的转变。通过这些创设性的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活络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上,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三、 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课堂上布置试题答案时,不要拘泥于一种标准答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出发,给出多种答案。也可以根据一个数学元素,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它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E是DO的中点,点F是BO的中点。连结AE、CE、AF、CF,说出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的理由。
方法一: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来进行判断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E=∠CBF,BO=DO,
点E是DO的中点,点F是BO的中点,
DE=BF,ADE≌CBF,∠DAE=∠BCF,
∠AEO=∠ADE+∠DAE,∠CFO=∠CBF+∠BCF,
∠AEO=∠CFO,AE∥CF。
同理∠CEO=∠AFO,AF∥EC,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二:
利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1)知ADE≌CBF,AE=FC,
同理AF=EC,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三: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1)知AE∥CF,
又ADE≌CBF,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通过以上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思维能力,而不是局限于一种思维,这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培养出的是拥有思维能力的学生,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总之,若教师通过知识的载体,对学生实施能动的心理和智能的引导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了他们思维的能力,这就算是一种成功的教学。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的深入到我们的思想当中,尤其是教师也是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所以,要想跳出这个怪圈,教师和学校都需要努力去思索和探讨。根据新时代的需求,培养出适应新时展的祖国未来需要的人才,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聋生;视觉思维;提高;聋童;数学能力
G633.6;G762
前言:对于数学而言,它是创造力的摇篮,有助于提升人的认识能力。但是,数学自身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向,尤其逻辑思维较强,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产生恐惧。这种情况对聋生影响更大。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聋童的自身认知能力的差异,另外,就是聋生教育忽视对其视觉思维潜力的开发。
一、对当前视觉文化与聋生视觉思维的概述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视觉文化的时展迅速,数码、多媒体、网络等技术的处于不断更新和变化中,预示着视觉文化传播正在走向全球化的趋势。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在聋人教育中,手语、双语、数学教学相关案例等都可以在网络进行观看,形式为三维动画,也就是说,语言为中心的形态被改变,文化与语言不再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更加追求形象化,尤其是影像成为发展的核心形式,感性感增强。这种发展趋势是文化形态改变的标志,是人类思维形式和方式的变化。因此,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性,主要体现在聋生的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一种区别与余元和逻辑思维的、富有创造力的思维。对于学习教育而言,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内容,聋生也具有其自身的潜能,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发。
二、视觉思维对聋生成长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中国,在数学的学习中,受教育者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提升,这就使得视觉思想能力呈现削弱的状态,甚至呈现不明显的表象。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所能借助的是一些条理性的、间接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下,主体的能动性无法进行自由选择,无法突破现成规范对主体的限制,很难进行直接体验,感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于主体的认识力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应用现有知识,再进行突破和创新方面存在不足。这对于聋生的影响更加突出。τ谕饨缡挛锏母兄,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由于听力不能发货,聋童听觉缺失,尤其是再存在语言障碍,就很难有效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聋人在视觉方面更加突出和敏锐,这也是聋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因此,结合聋童的感知特征以及先前技术,为其提供更加形象和生动的视觉表象,能够推动聋生视觉思维能力的增强,弥补缺陷,发展潜能。
三、视觉思维在聋生的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对于聋生,其感受外界事物的通道是眼睛,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扬长避短,直观教学比较合适,将现实的意义赋予教学内容之中。但是,对于事物直观、客观的表达比较困难。处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实现对物体的形象、准确、逼真的反映,同时,在表现物体各个结构、侧面等反面也存在难度。例如,在进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时候,鉴于其知识点的重要性,同时,极限思维的渗透和运用也使其成为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将一个圆形进行不同份数的划分,在呈现给学生的时候,教师比较慌乱,学生也很难理解,程序上也比较混乱,节奏不佳,聋生会感到疲劳,思维出现中断,对整个推到的过程感到模糊不清。但是,如果能够引进信息技术,既能将教学的难度降低,也能实现对学生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操作可以是,先由针对性地进行圆形的不同份数的划分,促使学生进行猜想,在无限等分后,图形的状态。而后,借助多媒体教学,在屏幕上进行学生猜想的展示,实现对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在整个过程中,学习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的探索过程,视觉意向形成,并不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概念,学生大脑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会很容易得到提升和升华,形成顿悟,形成对知识的一种直觉。直觉虽然需要经过理性的分析才能向真正的知识转化,但是,正是它的存在,启发了思路,实现对真理的探索。
四、如何利用视觉思维提高聋生的数学能力
1.重视对聋生的空间能力的培养
对于聋生,几何是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即便全面理解了相关的概念和公式,在问题解决上,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几何问题处理,需要重视空间的转化,虽然聋生在视觉方面凸显优势,但是,空间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强化直观性,尤其是图像表征。在课后,要强化学生的空间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操作,增加动手机会,逐步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关系识别和空间表征策略训练
对于空间表征策略,其核心是对关键信息进行有效定位,判断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对于解决几何问题十分重要。对于一些难解的题目,教师可以进行简短的文字提示,提示解题正确率,解题的速度也被提升。
结束语:综上,对于教育,核心任务不是进行知识的积累,而是进行思维的发展和拓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以操作的机会,鼓励他们进行想象、交流与体验,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由此,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创新精神得到培养,数学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曼. 聋生可视化教学资源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王路路. 视觉空间表征对聋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73-01
高中数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高中数学在初中数学的知识上又增添了大量的内容。想要学好繁多而又复杂的高中数学,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解题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一些建议与方法。
一、高中数学现状
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的难度越来越大,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用于现在的高中教学,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上。初中时数学基础不扎实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高中数学难度较高
高中数学不像初中数学一样简单单调。高中数学更加的灵活多变且有一定难度。因为高中学生面临高考这一道门槛,所以注定了高中数学学习上的困难。数学难度的加大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心理。许多学生在高考时因为被数学而拖了后腿,与自己心爱的学校失之交臂。
2、基础知识不扎实
数学学习基础知识很重要,许多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导致后续的学习跟不上教师的进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还应该多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是也应该多注意基础知识学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俗话说“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只有在完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再去慢慢接触高深的数学题。这样才有利于数学成绩的提升。
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对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以后生活以及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1、数学思维的提高是社会现实的需求
当今社会需要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只知道死搬书本知识的书呆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多联系实际生活。
2、培养数学思维能提高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学习多以推导证明占大部分。所以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不仅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数学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帮助学生在遇到难题时能够利用逻辑推理的能力一步步简化推导答案。
三、如何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改之后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水品与质量。
1、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因为每一个学生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影响,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天赋影响在教导学生是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兴趣高的学生在拿到一道数学题时会不断的去研究解出题目,而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在面对数学题时的做法多半是先放在一边,等到其他学生解答出来后再抄袭别人的。面对着两类学生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兴趣高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在学生解题时遇到困难稍加点拨就可以。而对没有兴趣的学生时,教师平时应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经常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简单的题目开始学习,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数学能力。
2、层层引导,走出思维定势
教师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害怕出现的情况就是学生出现思维定势的现象。一旦学生出现思维定势之后,对解题以及思维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局限性。要消除这种思维定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多进行一些变式训练。这样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一个公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运用,能够有效的预防学生在学习时产生思维定势的现象。题目的灵活多变能够更好的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光靠老师,学生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课堂上积极做好课堂笔记,认真听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在课后应该多进行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能够有系统的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是就应该及时请教教师。学生应该多反思,自己在学习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虚心求教,踏实学好基础知识稳扎稳打,遇到难题时多思考而不是放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4、数学知识实际运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运用。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能光靠平时在课堂上的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一张白纸,通过白纸的对折来教导学生关于指数函数的具体含义,理解指数函数的内容。通过联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扩展数学思维。
提升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当今社会需要更多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条路,任重而道远。良好的思维能力对学生不仅仅是在数学学习上有帮助,对学生以后生活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不仅需要教师与家长的督促,更需要学生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 远.关于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商,2013,23:325.
一、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别数学关系,这是体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
理解和熟记数学概念,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是对初中生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说明概念是教学思维的基础,扎实的基础是构成数学知识大厦的根本,并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观念出发,着重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耐心回答并把概念讲透。讲出概念的来龙去脉,知道概念的适用范围;讲清概念的关键字,关键词及字、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讲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此概念和彼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讲解概念在实际中的使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把概念读通,读懂,读熟。至少关键字、词、句不能记错,产生歧义。同时应用概念做好习题,通过反复感知,反复回忆,反复运用等手段巩固概念的记忆。应当明确,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这一表述不是说不需要记忆,初中阶段的学习不能忽视记忆这一环节,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数学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二、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是体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看一个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究竟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他能否合理运用各种思维方式顺利解题。一般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碰到比较直观的题目不存在问题,但碰到需要分析,比较,类推等的综合性题目,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这种情况很多是思维脉络不清晰引起的。为此,在教学上教师要指导和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归纳整理要注意连续性。如果把数学看成是一串项链,那么数学的知识就是项链上的珠子。教师在归纳时的侧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用一根“线”把知识点象珠子一样串起来形成系统。学生则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去“串珠子”,联系自身实际思考整理,关键是要防止知识点缺失。二是归纳整理哟啊注意综合性。数学有许多相似或相关的知识,分清相似或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分十分必要。教师在归纳整理时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这些知识逐步综合,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清异同,防止概念发生混淆。三是归纳整理要注意灵活性。运用数学知识解题变化繁多,但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规律可寻。教师在归纳整理中要帮助寻找学生了解解题的基本规律。归纳同类题型的共同特征,讲解一题多解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灵活地运用各种数学思维方式举一反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 数学专业 学生 数学素养
素养不同于素质,素质的概念偏重于先天的禀赋,而素养的概念偏重于后天的养成,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这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对于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从根本上没有引起专注,实际上这更是异常严峻的问题。
关于数学素养,王梓坤教授认为:“人们从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用数学计算求出此模型的解或近似解,然后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必要时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实际,最后编制解题的软件包,以便得到更广泛的方便的应用。”实际上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是指他具有较强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能、 数学语言。
为了了解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水平,我们对某地方院校数学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学生对数学素养内涵的理解;(2)大家对于提高数学素养的看法(3)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互结合的情况。
1.学生对数学素养内涵的理解
调查中41%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应用性”更为重要,可以看出大家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仅只把它当做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应是其它自然学科的基础;对“学习数学的目的”,48%的同学认为学习数学是为了提高思维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更加严谨和全面;学生普遍认为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说明学生更注重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这就是说对于数学学习,学生更注重能力的提高,而不只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数学学习,你对哪些数学思想、精神感受最深?”,选择“对实际问题的量化(数学化)处理”的略高些,说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深入人们生活;对数学美的认识上,选择“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奇异美”的各占四分之一左右,可以看出,大家对数学的感性认知各异,不同的人对数学的美有不同的理解;在“您认为什么是数学语言”的问题上,大多数认为数学语言就是符号、式子、图形,而对于文字语言也是数学语言的一种类型认同不大,说明学生对于数学语言了解不甚全面;在对数学智能的认识上,选基本的数学能力的占到56%,可见大家对数学智能的认识集中在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观念这几个方面。
学生对数学中的方法、思想的运用是如何理解的呢?在数学方法中喜欢分析和综合法的占1/3,此方法对逻辑思维要求严密,要求学生的基本功必须扎实;喜欢反证法的同学较少,只占20%,它考察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数学思想中,认为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和函数思想比较广泛的各占1/3, 分类讨论思想考察人们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函数思想将问题函数化;选择数形结合思想的最少,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问题简化,但相对要求较高。
2.对提高数学素养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的看法
提高数学素养关键在于哪些方面因素?3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很关键,说明大家还是比较注重实践,认为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数学素养,有25%的学生认为“个人的兴趣、爱好”比较关键,选择“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占23%,这些数据很好的体现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关键所在。
在“帮助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最大的障碍”认识上,39%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中侧重于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体现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现象,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确实较少,这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不要只是侧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同学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25%的学生认为“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障碍,这恰恰是数学教学的难点。
几乎一半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反复思考,不轻言放弃,直到弄懂为止”,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的一种执着态度,选择“向身边的人请教”的占23%,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三人行必有我师,选择“通过网络求助”的占到10%,数学学习的网络化推广还任重而道远。
3.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互结合方面
在数学学习中,70%的学生反映“应用和实践的机会较少甚至几乎没有”,这反映了应试教育的一个弊端,所学的理论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46%的同学认为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多数学生认为数学素养在实际生活中非常重要,因为数学的应用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在做过家教的同学中,“做家教能提高知识技能素养”的认同占34%,这体现出的实践的价值;40%的人认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超过1/3的人认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也很重要。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数学素养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正确理解和提高数学素养,学生仍然存在着很多误解和不足。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教育观,不能把数学教学看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寓育人于教书之中,使数学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成为数学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习、参与数学化过程,充分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
[2] 全.数学素养构成要素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02.5
[3] 潘小明.关于数学素养及其培养的若干认识[J] .数学教 育学报,2009.10
关键词: 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根据我们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初三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会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
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
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D层
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
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二。 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我首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而我的学生(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差异,所以我又必须对数学的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等。
三。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
2001学年,我担任初二两个数学基础一样的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班我用传统教学法,在二班我试用分层教学法, 以便探究分层教学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我主要谈谈我在二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1) 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课堂上多让A和B层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和D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
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提高题鼓励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做,C和D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量去做,能做几题就做几题。如何将各章节的练习和作业分层次则视学生的整体基础情况而定。如果学生对某节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则对该节的基础题和提高题的深度就适当增加一些。(基础题一般是教材中练习,习题中较浅的题目和老师编的单或双知识点题。而提高题则是练习和习题中较深的题目,开放性数学题和新型数学应用题)。
(2)采取多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C,D层次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C,D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有一次,我发现他们老是把解方程当作式题计算来做,知道他们对解方程的同解原理不理解,我就这样引导他们认识解方程的同解原理: 我要知道你们这一列同学中最后一位同学有多少只手指,现在我要倒数第二位同学跟最后一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则要倒数第三位同学跟倒数第二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再进行下去,直到我面前这位同学。因为你们这一列同学前后两个同学的手指数都相同,所以,我只要看我面前这位同学的手指数就可以知道最后那位同学的手指数。然后,我类比此例讲解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板书):
通过这样举例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C,D层次的学生理解了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以后他们都会用同解原理按解方程的步骤来解方程了。
(3)对学生的引导由少到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启发
在初二几何中的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要求学生先回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鼓励C,D层次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出来以后,我提出问题: 梯形中位线有没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类似的性质呢? (要求学生画图探讨和讨论,然后讲出答案或猜想答案)
学生讲出答案(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梯形两底之和的一半)后,我把学生讲出的答案作为命题板书在黑板上,再要求学生就这命题画图写已知求证。
然后抽一个B层次的学生板书他自己所写的关于这命题的已知求证。该学生板书后,通过让C,D层次学生提问,该学生作答,老师再引导的办法纠正学生所写的已知求证。
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MN
求证:MN∥BC,MN=1/2(AD+BC)
接着,我要求学生写证明过程或思考证明过程 (要求: A层次学生用两种以上方法来证,B层次学生写出一种证明方法的全过程,C,D层次的学生思考并尽量写出一种证法的部分或全部证明过程)
我作引导1: 能不能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引导后检查A,B层次学生有多少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还有很多学生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我再作引导2: 如何把你画的梯形转化成以梯形中位线作为它的中位线的三角形?
让学生讨论这问题后再去证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A层次的少 数,B层次的多数,C,D层次全部还是不能写出证明过程)
我再作引导3: 如图 在梯形ABCD中,过D,M作射线交BC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得DEC.引导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B层次部分,C和D层次的多数学生还是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
我再作引导4: 如图(上图),能不能证明线段MN是DEC的中位线?点N已是DC边的中点,要证MN是DEC的中位线先要证明什么?
提问B,C,D层次学生,学生答出:要证明点M是DE边的中点即DM=EM.我再问:要证明DM=EM先要证明什么?(提问B,C,D层次学生) 学生答:要证明ADM≌BEM. 够条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提问C,D层次学生,直到他们答对为止)
然后,抽一位B层次的学生板书他对这命题的证明过程。学生板书后,我请A,B层次的学生纠正。要求C,D层次不能写出证明过程的学生认真看黑板上正确的证明过程,鼓励他们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并让A,B层次的学生回答。最后,为了使C和D层次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再讲解一次这命题的证明思路和证明过程。
接着,检查A,B层次学生对这个命题的另外的证明方法,抽其中部分学生讲解他们的证明思路。我板书出学生所讲的证明思路,并作评价和纠正。
教学效果对比:(1)就教学进度来说,进行分层教学的二班要比用传统教学法的一班快。因为在一班有些数学课有较多学生掌握得不够好要经常补课和增加练习课,而在二班则较少需要这样做。
(2)两班年终考数学成绩对比:
显然,使用分层教学法比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要好。差生减少了,而优生增多了。
其中原因是什么呢?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分层教学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其中的原因是: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其实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要求老师强调个别(至少是一个层面上的部分学生),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张春莉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 (<<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
2.王国海 杨树才 <<改造 “注入式” 寻求 “导学式”>>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第7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45-01
当前,创新教育的浪潮席卷全国,已成为国人的共识,同时随着教育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不但课程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所反映出来的教育思想也发生彻底的变化,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尽快从新旧课程的冲突中过渡创造适应并发展,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将以前“填鸭式”教育模式进行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作为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如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贵在学生如何提高数学阅读能力,阅读作为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应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技能,并且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结合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供同仁参考。
一、兴趣――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灵魂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发自内心的一种动力,是提高数学阅读的能力的灵魂,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挖掘数学的内在美感因素,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体验,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通过学生自己阅读相关的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使学生思维得到提升,并且让学生自己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和谐统一和简洁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而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例如,学习对数的运算性质时通过学生自己对前面知识的阅读,知道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可以进行互化(即 ( 且 , ))由 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在形式和称谓上发生了变化,所以可以用 来替换 中的 从而获得对数恒等式 ,上面对新的公式的推导朴实无华,没有用到高深的数学理论知识,关键是通过学生阅读对数的定义,提练出有效信息,通过自己的推导得出一个十分完美的数学公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通过阅读理解解决相应的问题所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2、由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通过将“身边数学”引入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尽量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这两个是融为一体的,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地阅读一些数学期刊杂志,让他们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学生找到生活的原型,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数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通过大量的阅读理解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如高一教材,函数应用举例部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懂得如何按复利计算利息的储蓄方法,通过数学模型 ( ―基数, ―增长率, ―时间)懂得了如何预测人口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等;
二、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是源于生活,所以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者”转变成服务者,指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阅读,要求学生阅读过程中归纳、总结,提出精炼的知识点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使思想能力得到提升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作为教师一定要坚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阅读理解,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对问题进行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从而通过阅读不断鼓励自己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三、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不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一定要以指导者,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平时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自已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新提出的课题进行探究,通过阅读让学生进行知识面的全方位扩充,从而获得探究的体验,使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在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增设了研究性课题,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如数列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先让学生到银行去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再回到课堂上来,解决教材所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但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得到求解,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对数学阅读能力的增强。
四、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1、概念、公式的阅读。正确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握其中的重点字、词,通过把符号与语言进行互译,提高归纳、推导能力。
2、对“思考”内容的阅读。教材中在很多例题常以问号的方式,写出了“思考”的内容和过程,这不光吸引学生的注意和重视,更提醒了学生相关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3、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和“探究与发现”是对教材知识的延伸,通过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思维深度和广度,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