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第1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一、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文化责任书》争创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按照公司争创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的整体部署,我办上半年积极组织,与各试点单位签订了企业文化责任书,下发了全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学习贯彻集团五年规划与“一三一”工作思路,使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逐步迈进正规化运行轨道。一是构建和谐安全文化。企业安全事关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生活和企业效益,责任十分重大。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及其管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和卓有成效的探索过程,作为国有企业,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要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是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而安全生产是这两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基础和前提。2009年上半年,我办利用与公司单位签定企业文化责任书的契机,大力开展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张贴安全标语、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将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渗透到公司每个员工的意识之中。通过安全理念培育、规范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素质、营造安全氛围等工作的逐步开展,我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文关怀。我们深入挖掘文化载体,凝聚员工感情,共建企业的“心灵契约”。上半年,我们注重在挖掘企业文化载体上下工夫,使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民心,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积极筹办了“企业文化在我心中”书画摄影作品展、“企业文化征文”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延伸了企业文化建设触角,使企业文化进入班子、走进了科室。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保障员工的参政议政权利,搞好场务公开,民主监督,不断提高了公司行政的透明度。我们利用公司橱窗、网络、信息专栏等宣传载体,使员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及时进行了解。

二、深入普及理念文化,使公司基本理念、系统理念得到职工的接受

我办将公司的基本理念普及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位员工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切实保证公司文化渗透到企业之中。一是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大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我办把确定先进的学习理念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学习真正成为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不断满足员工终身学习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学习工作化,学习工作化,使员工善于创造和应变,逐步拥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建设面向未来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一流的员工队伍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目标。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机制,创新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年初,我办深入基层单位,指导基层学习工作,使创建工作保持了良好势头。通过创建学习行企业,使企业文化得到深不断创新,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得到广泛普及。企业文化的普及,使公司在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等方面有了新的启迪,为全面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智力支持。同时,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

三、精心设计、科学安排、统筹规划物质文化建设工作,使之有序进行

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而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企业物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企业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完善的企业文化设施将为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员工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企业人的情操,塑造企业人的美好心灵,激发企业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企业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企业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上半年,我办对《企业文化形象手册》推行情况进行自检,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并制定了详细的物质文化实施计划,并逐步分期分类对物质文化实施计划进行整改、完善、落实。

四、全面深入推行6S管理模式,使企业文化实现从地面向井下渗透

第2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首先我代表**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以及5000名职工向各位领导亲临**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企业廉洁建设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经营理念的重要体现。加强企业廉政建设工作,建立企业廉洁文化,不仅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更是一个企业实现健康有效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动力保障。**集团作为**省的大型民营企业,作为有着30年发展历史的大型企业。要想科学持续、稳健和谐地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抓好企业廉政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廉洁文化的基础作用。下面我就公司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近年来,我公司在廉政建设工作中,始终紧紧围绕“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保障企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积极有效地探索非公有制企业的廉洁文化建设之路,通过实施“三大举措”,深入推进党内纪律教育和机关作风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为加快建设“百年**、和谐家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作风保障。

所谓“三大举措”:

一是完善机构,健全制度。2004年,公司就组建成立了监察审计部和党委纪委组织机构,配备了专业管理人员,强化管理职能,加强企业内部监察审计。先后制定了《廉政建设六项规定》、《三级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员工思想教育制度》、《领导班子建设规定》、《管理干部诫勉谈话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等。

比如,我们从管理程序入手,对涉及人事、采购、营销、质量等容易滋生腐败、违规违纪的关键岗位,实施重点防范,严把“选好人、用好人、激励人”三道关,不断强化监督,理顺程序,规范流程。针对这些重要岗位的员工在考核上岗时,坚决要求做到“作风正派、公私分明、热爱**、严格自律”。从人员素质、规章制度到监督考核都做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保障,筑起一道道企业反腐倡廉的“防火墙”,有效预防和管控了企业的内部腐败。

二是以人为本,宣传造势。建立良好的廉政文化,需要坚持廉洁自律,弘扬正气,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事业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始终倡导并发扬“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2007年,围绕“以人为本,构建百年和谐**”企业愿景,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廉政文化纳入企业文化之中,提出了“事前预防、照章督察、惩前毖后”的监察理念,防微杜渐地开展员工廉政文化教育工作。由此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增强员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全面发展。公司充分利用《**之窗》内刊、《**之声》广播、网络、宣传栏、黑板报等媒介对廉政文化、规章制度进[此资料转贴于学习网]Gzu521.com行广泛宣传。通过举办各类廉政文化演讲比赛、红歌会等健康向上、积极有益的活动,营造氛围,弘扬正气。还比如,我们每年都组织党员干部和各单位、各部室领导班子到河津及运城、延安的革命教育基地、党建先进单位、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使廉政文化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最佳效果,这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不仅丰富了企业职工的文化生活,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把党关于廉政建设的要求,融入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在职工队伍中营造出了“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优良文化习俗。

其次公司在廉政建设上,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并实施了举报奖励制度、管理干部提拔任用、民主推荐、公开选拔制度和工段长竞选上岗制度,通过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监督体制,坚持年中、年末两次领导干部民主测评制度,把各项管理工作始终置于员工的监督之下,使公司管理经营始终处于“**作业”,为扼制违法违纪的行为,弘扬**的廉政文化构建起了良好的制度平台。

比如,为了加强廉政建设、人员自律,确保公司各项经营活动规范运作,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自律能力,每年公司都要求厂部、车间、科级三级领导干部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重要岗位员工人人写出《廉洁自律保证书》,一般员工做到有廉洁承诺。通过个人保证和责任承诺,有效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了内部管理,防止因管理失控、行为失范而发生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腐败行为。

三是深入调研,问计于民。近年来,我们每年开展一次“管理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通过深入一线,体验生活,面对面与职工交流沟通,向基层职工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不断改进管理干部的工作作风,增强大家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尤其是在今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公司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和科级以上干部,深入车间、工段生产一线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并针对企业实际拟定了20个课题,要求运用科学发展观研究探讨企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破解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共写出调研报告120多份,内容涉及企业发展思路、结构调整、企业管理、生产经营以及员工思想作风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我公司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推进,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公司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识不断深化,工作氛围逐步形成,成效逐步显现。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非公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还属于探索阶段,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还请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批评和指正。

第3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阶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是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1]。根据有关部门针对大中型企业近3年来发生事故所作的一项统计显示,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占到90%多,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员工安全意识差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浓厚的安全氛围和协调人、机、环的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因而具有优化安全氛围的深远、长效性意义。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企业安全文化由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观念、方针政策、思想意识、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业绩目标、企业形象等,是安全管理的“软件”。安全制度文化:安全、健康(职业危害)的法律法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及程序文件、安全规章制度、作业文件、操作规程。安全行为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根基,是具体的行为表现,包括岗位操作活动、安全管理活动、安全检查活动、安全宣传活动、培训教育活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等。安全物质文化:是安全活动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是安全文化的产物和结果。包括从设计、选址、工艺、布局、装置、设施及防护等技术措施和硬件措施,使人身安全、健康和工作环境处于安全状况。

物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本质和基础,是直接反映给社会和外界的,可见于形、闻于声,是表层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是手段和方法,是物态文化和观念文化的载体,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面,是中层文化;观念文化是行动的方向、准则,体现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深层文化。深层文化是核心,起支配和主导作用;表层文化是基础;中层文化是载体;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对深层文化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流程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管理等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安全文化建设的流程,见图一,并将安全文化建设过程归纳为六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准备阶段

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准备阶段,企业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建设氛围,并着手准备安全文化建设的启动大会。启动会标志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会可包括领导致辞和宣贯培训等活动。启动会上企业领导应该强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加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同时应该对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并宣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组和推进工作组成员。同时可以采用宣贯培训、观看纪录片、做游戏等活动对全体员工进行宣贯教育。宣贯教育主要目的是唤起员工安全意识,让员工了解安全关系到每个人、关系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同时说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介绍源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知识、安全文化建设的流程,以及能实现的成果等。让全体员工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一定的认识,为之后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图一 安全文化建设

第二阶段:企业安全文化现状诊断阶段

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有:1、尽可能对全体员工进行aq/t 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3]、aq/t 9005-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的培训和测试。这两个标准是目前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主要介绍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基本方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主要介绍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在培训完成之后应该针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加强员工对于标准的理解和记忆。

2、对企业进行调研,同时发放企业安全文化

设调研问卷。可以采用集中座谈或是单独走访的形式对企业的各部门进行调研,调研的覆盖面应该尽可能覆盖企业全部的部门和单位,听取员工对于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议和困惑,同时给员工发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调查问卷,让员工认真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最后整理调研的资料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3、利用 aq/t 9006-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中的评分表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评分,确定所处的层级。首先,召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进组的工作人员,对评分表的144项三级要素进行评分。然后,按照《准则》给出的计算方法得出总分。最后,将所得分数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中的层级划分的分值进行比较,看所得分值落在哪个层级范围内,确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所处的层级。

第三阶段: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结合企业制定的安全“五年”规划制定企业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年”规划,规划的内容可包括: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安全文化建设阶段划分、安全文化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安全文化建设保障措施、年度(阶段性)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重点。

第四阶段:策划《安全文化建设系列文件》

《安全文化建设系列文件》可以包括:安全文化手册、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指南、安全文化建设测评规范、安全视觉识别系统(svi)、员工安全知识读本。

安全文化手册主要是安全文化理念体系,可包括:安全承诺(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安全决策、安全管理、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安全习惯)、安全行为准则(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

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指南是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过程中的指引性文件,指南内应制定安全行为观测方法和程序、安全行为激励制度、安全宣教工作制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安全文化人才培养制度等。

安全文化建设测评规范是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用来衡量和判断自身管理水平的有利工具。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中评分表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适时调整各项要素权重之后得出。

安全视觉识别系统(safety visual identity system svi)是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行业安全标准及企业特性,结合企业的安全文化理念、企业形象等内容,综合利用一切有效的视觉符号营造浓厚的企业安全环境氛围,从而引导员工,形成安全的行为习惯,并且固化员工安全行为。

员工安全知识读本是根据企业员工的实际需要编写的涵盖安全基础知识、国家法律法规、及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安全知识的读本。

第五阶段:总结、提炼安全文化理念体系,形成《安全文化手册》

文化是人们活动的产物,有活动,就有文化形成,因而企业安全文化自企业诞生、开始进行生产之日便已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在企业中,安全文化并不存在有无之分,只有优劣之分,并且企业安全文化一定是来源于企业的安全实践。在本阶段要向征集安全企业的各种安全理念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安全文化手册中的各项内容。

第六阶段:安全文化的落地生根

安全文化是一种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只有融入企业安全生产的全方位、全过程,并得到全体员工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才能发挥最佳效应,安全文化也才能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因此,企业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安全文化的理念内容广泛被员工知晓,让安全文化真正深入员工内心,做到“内化于心”;通过制定各项适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等,让员工的行为得到约束,才能“固化于制”;将以上两方面的工作做好,做到位,员工才能不断改善自身不安全行为,并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实现“外化于行”。

总之,安全文化建设,培养的是一种社会公德。它最终的作用是文化的长久浸润和积累,使企业领导和全体职工形成“安全第一”的意识、“生命高于一切”的道德价值观、遵纪守法的思维、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方式和自觉行动,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持续、稳定、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aq/t 9005-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s],2008.

[2] 祁有红,生命第一 员工安全意识手册[m]: 新华

出版社,2011.

[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s],2008.

第4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建设执行文化;执行力

1前言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笔者接触到了管理学课程,从中了解到执行力的概念。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是管理文化的核心,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带着求知求索的渴望,笔者利用假期在家乡所在地的工矿企业,对企业执行力情况作了一些调研。在笔者的家乡吉林辽源当地最大的企业是矿业集团,还有一些生产汽车配件、铝型材、塔吊等制造业企业,其经济总量占当地GDP一半以上。其中“煤字当头”的工矿企业要求具有高度的执行力,煤炭和煤机装备的安全生产、生产的优质高效无不以执行力为支撑。据对工矿企业的不完全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可初步概述为:企业的执行力整体向上提升,个别存在差距,问题需要解决。执行力整体向上提升。当地大型煤矿企业战略目标定位科学准确,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跨入年产千万吨的行列,经济总量有了较大增长;在总量增长的同时,百万吨伤亡率得到了严格有效控制,员工收入增加了,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矿区和谐稳定,员工幸福指数有了较大提升。针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煤炭市场下滑的新形势,工矿企业的发展能够适时转向,大力发展非煤产业,进军新型建材业、建筑业;煤机制造企业也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多元化发展有了较大收获。但是,在个别中小型工矿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问题需要解决。在个别职工身上与整体提升执行力的大气候相比形成反差的是存在五种差距、不足。一是有较为懒惰,不愿意执行现象。二是有缺少主动性,不及时执行现象。三是有个人主义较为严重,不执行现象。四是有岗位业务技术水平较差,不会执行现象。五是有拖拉扯皮,不想执行现象。问题的成因:一是个别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不过硬。缺少大局意识、进取意识、奉献意识,缺少在工作上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二是个别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过关。其能力胜任不了现实工作。三是所在单位对存在上述现象的职工教育管理不到位。没能因势利导地及时对其帮助、引导、说服、批评、规范乃至给予组织上的、经济上的、纪律上的相应处理。归结起来说,执行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缩短差距、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对策措施就是加强执行文化建设。执行文化的本质是企业执行力,执行文化建设的核心目的是提升企业执行力,促进企业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促进企业效益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建设执行文化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个客观要求,是促进经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厂区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针对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应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建设执行文化,坚持“五位一体”、做到“五个同步”、开展“五项活动”。

2全面协调,坚持“五位一体”

要坚持“提炼理念、审视战略、梳理制度、评定执行力、提升方案”“五位一体”。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提炼出企业职工普遍认同的执行理念;要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从执行力的角度,对企业战略再度审视;对现有制度和流程进行梳理,使制度和流程更加有利于企业执行力的提升和企业效益的改善;以执行为标准,对企业的组织、个人的执行力现状进行评定,进而为改善组织、个人的执行力水平找到充分、科学的依据;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出适合企业执行力的提升方案,从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3统筹兼顾,做到“五个同步”

建设执行文化,做到提升执行力,必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只能通过激励,激励就是以人性化管理为主线,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产生与发展,提升执行力。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同步激励。

3.1要在发挥基层领导者对职工激励的影响力上以身作则

发挥基层领导者在激励职工积极性上的影响力,目的就是在于提高被领导者接受和执行组织目标的自觉性;激励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热情;提高被领导者的执行行为效率。企业的领导者要强化自身素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领导者要从规范组织行为、完善管理调控上激励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领导者要按照人性化管理的要求,完善管理调控,不断探索,实践激励职工积极性的方法和艺术。企业的领导者要善于发挥群众组织在激励职工积极性上的作用。企业的领导者在激励员工积极性上要自觉接受监督。

3.2要在健全激励机制上精益求精

激励机制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激励机制是否合理有效对于公司执行力效率的高低及目标是否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在健全激励机制上精益求精,做到科学、合理、适宜、有效、可靠。激励机制“十性”必不可少,即:①激励机制要有公平性;②激励机制要有有效性;③激励机制要有目标性;④激励机制要有标的性;⑤激励机制要有竞争性;⑥激励机制要有秩序性;⑦激励机制要有可行性;⑧激励机制要有操作性;⑨激励机制要有考评性;⑩激励机制要有监管性。

3.3要在提高职工素质上多下功夫

加强对职工的培养教育,提高职工素质是激励职工积极性的一项重要内容。

(1)要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扬企业精神、践行公司宗旨,增强职业道德,积极投身于执行文化建设。

(2)要提高职工的心理品质素质。要教育职工构建积极心态,改变固有性格,将职工的心智模式转换为在心理上与公司保持一致,拿工作当事业干。要教育职工建立良好的情商投身于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开发高智商,提高逆境商,增强抗挫折能力,执着地追求公司目标的实现。

(3)要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素质。要加强学习型企业组织,知识型职工队伍建设,并纳入经营工作范围。制定计划,区分层次,有的放矢地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素质,建立企业培训体系。

3.4要在对职工维权保护上尽到职责

企业以人为本,最起码的一条要做到以维护职工的基本权益为本。要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加强对职工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确保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障落实到位,为职工排忧解难送温暖;在企业重大政策调整中要维护职工的基本权益;主动维护职工在社会上的政治权力、民力、人身权力和财产权力不受侵犯。

3.5要在创新上寻求突破

以创新的精神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培育职工的创新精神。培育创新精神本身也是在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提升执行力的有效方式。培育创新精神要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帮助员工树立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执行理念。要营造有利于激励职工创新精神的企业环境。就是要通过创立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把提倡奉献和政治、经济激励结合起来,激发职工为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而进入创新精神状态,调动不断创新和创新执行的积极性。

4构建载体,开展“五项活动”

(1)举办培训班。

要区分四个层次,即中层干部、工段长、班组长和普通职工举办“提升执行力培训班”。强化全员执行意识,并转化为提升执行力的具体行动。

(2)开展大讨论。

要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以“提升执行力,增强竞争力”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3)组织攻难关。

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营销等各个方面,找准“瓶颈”问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规定期限,提出质量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攻克难关,并启动“执行力奖罚机制”,及时视过程和结果予以兑现。

(4)推广新做法。

对于在建设执行文化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方式要认真总结、及时推广、搞好普及,将其纳入新版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之中,成为受控文件的内容,在企业里运行,并持续改进,追求完美的执行效果。

(5)强势造舆论。

以强劲的宣传攻势,开动一切宣传机器,讲解执行力、弘扬执行力、提升执行力。使执行力的概念、意义在全公司范围内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个领会。大力宣传在提升企业执行力上的先进典型,适时塑造执行的先锋、贯彻的尖兵、落实的模范,以榜样的力量推动提升执行力,并以此营造浓厚的执行文化氛围。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又好又快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鸿雁.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发后,市文化局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指定专人负责,成立了市文化局副局长江玉琴为组长的公共文化设

施自查工作检查组,负责对全市自查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自查方案,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文化设施自查工作的通知》,

发放了公共文化设施调查表,并按省文化厅要求对县、区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保证了我市自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我市

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意义的认识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公布施行后,市文化局立即在县区文化局长会议上进行了布署,要求文化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把《条

例》的学习宣传,当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立即行动,狠抓

落实,认真学习《条例》,准确掌握《条例》,深刻认识《条例》的意义,提高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利用广播

、电视报道等新闻媒体广为宣传;通过橱窗、画廊、黑板报等文化阵地扩大影响;利用街头宣传和出动宣传车等营造声势,共印发宣传资料

25000份,出动宣传车30多台次,掀起学习、宣传《条例》的热潮,并将《条例》的宣传教育纳入“四五”普法计划,深入宣传。使《条例》成

为全社会的共识。为贯彻执行《条例》,打牢思想基础。

二、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设施建设,在市委五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通过的淮北市在安徽率先崛起行动纲要上明确提出了

“文化兴市”战略。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2003年,按市政协的建议,市文化局组织有

关人员开展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取向、定位和布局的专题调研,并撰写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提交市政府咨政会议,为政府

全面制定淮北市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上,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维修、管理资金纳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每年都要求文化部门将第二年的建设经费提出预算,供财政统筹安排,并逐年

有所增加。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安排、重点安排。同时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投入。2003年,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重建了市

群艺馆,新馆面积2162平方米,基本满足群艺馆开展活动的需求;2004年市财政又投入3500万元,建成了淮北市博物馆,建筑面积10670平方米

,成为淮北市城市建设的亮点;今年市政府准备加大对市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在原计划8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次修改计划,扩大到12000-

1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成功能齐全,有标识意义的现代化图书馆,全面提升淮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档次和品位。目前修改设

计方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年底有望动工。

淮北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拆迁、选址、新建和设计符合《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要求。各级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和条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扩大文化服务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努力为市民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近为加强我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保护、利用和建设,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实现文化

设施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并建立和向公众公布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名录,对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立足长远,找出差距,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服务体系

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的指导思想、清晰地发展思路和开拓

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使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基层文化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但

应该清醒的看到,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经济的制约,观念的影响和现行管理体制的原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

民的需求和文化事业整体发展的要求。市区文化建设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少,布局不合理,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速度过缓,与经济发展的

速度和城市化进程不同步。由于观念的滞后,公共文化设施单位内部机制不活,社会捐助很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缺乏,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普

遍存在。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建成了杜鹃花工程省级标准点1个,省级点5个,市级点9个,县级点5个,在基层文化事业

的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整体发展不平衡。现全市三区一县共有30个乡镇。除濉溪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外,其余三区均无独立的文化馆

和图书馆;30个乡镇都有乡镇文化站(文体广播站),但有活动场地的有26个,占总数的86.7%仍有少数乡镇一无所有,基层文化建设“四落

实”还不尽如人意,基层文化站活动经费困难,成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制肘。

四、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构建和谐淮北

正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是繁荣文化事业,推进各项文化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

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振奋精神,扎实进取,找准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切入点和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努力达到文化的率先崛起。

(一)继续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学习宣传,采用有效的形式,多途径、大范围、强力度地开展宣传,使《条例》人人皆知,家

喻户晓,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进一步强化对公共文化设施保护、利用、管理意识。科学管理公共文化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精

神文化服务。

(三)加大对文化政策、法规落实执行的检查力度,确保政策法规的实效性。

(四)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尊重文化部门的意见,充分考虑文化工作的特殊性、专业性,提高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五)公共文化设施单位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潜力,增强单位活力

,吸引外部财力,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功能。

(六)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作繁荣文化事业,打造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程来抓,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并长期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

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的基础和阵地,是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条例〉对于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

第6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一)开展调查摸底活动,了解掌握我区社科资源。

我们于年3月下旬组织开展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调查摸底活动,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调研,查清资源、摸清家底,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是人才资源。我们对全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人员进行调查,对各学科各类人才的职业、专业、年龄、职称、研究课题等进行登记,初步掌握了我区社科人才队伍的职业分布、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分布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经过初步筛选,对其中69名学有所长、成绩显著的优秀人才建立个人档案,形成优秀社科人才档案库。

二是组织资源。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是社科联的依托,我们在区民政部门的协助下,对全区63个各级各类社团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对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宗旨、主要任务、组织形式、会员结构、运作方式及开展活动情况形成一套较详细的资料。年9月,我们会同区民政局、区科协研究商讨社科联的业务管理范围,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明确淮安市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业务管理单位的通知》,进一步理顺了区社科联和各学会、研究会、协会的领导关系,为今后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是选题资源。我们对我区社科人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的专题研究以及这些同志因职业或兴趣爱好而选择的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进行登记、筛选,对一批对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的理论、实际问题的课题进行跟踪,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四是成果资源。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历年已有的科研成果、论文、专著及其获奖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为以后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起点。

(二)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工作重点和未来几年发展目标

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分别下发了年、年《社科联工作要点》,并认真组织实施。年7月份,又召开了社科联常务理事会,传达省社科联会议精神,研究、讨论、制定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区委常委、宣传部杨部长出席了会议,并要求社科联工作要做到“四个服务、三个加强”。即:要为理论武装服务、为传承文明服务、为发展实践服务、为和谐社会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研业务建设、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我们还先后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讨论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相关问题、区“第四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节重点项目工作方案”、“·中国象棋国际文化节总体方案”,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学识支持。

年3月8日,又召开了第一界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对年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年工作进行具体部署,针对刚成立时经验不足,理事中学会负责人太少,不利于社科联工作正常开展的问题,增加了1名常务理事,15名理事,选举产生了新的社科联主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恒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三)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我们着眼于推进理论学习的运用,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在全区乡科级干部中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跨越”为主题的调研竞赛活动,共收集论文100多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科级领导干部,在系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和分管工作,立足推进小康进程和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的实际,聚焦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形成了一大批调研成果,有不少文章还在报刊上发表。

区政协理论研究会、区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区计划生育协会等学会都能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部门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多篇调研报告被区领导采用和批转。区诗词学会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采风活动。先后到工业园区、古黄河风光带、钵池山公园等地采风,创作出诗词2000多首,从不同侧面讴歌了淮安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年5月上旬又组织三个组分别到丁集、宋集、袁集等乡镇进行以新农村建设为内容的采风活动,创作100多首诗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好的做法,推动我区“争先淮安,崛起苏北,争当全市排头兵”目标的早日实现。

在“建设新淮安,我来献计策”市民月活动中(年10月10日—11月10日),我们组织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收到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556条,我们将整理、筛选出的有较高价值的108条意见、建议汇编成册,送到区领导和乡镇、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手中,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由于组织有力,成绩突出,淮安市“建设新淮安,我来献计策”市民月活动办公室授予我区“优秀组织奖”,成为淮安市8个县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四)加强历史文化研究,弘扬灿烂的历史文明。

历史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非常明显。怎样弘扬灿烂的历史文明,弘扬优秀的人文精神,推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社科联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第7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自3月24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在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学习实践活动督查组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学院直属党支部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提出“努力提高学院办学规模,全面提升学院职工的素质,重视体制机制完善和创新”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建设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全体党员和教职员工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活动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1、学习调研阶段,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调研。在此期间先后进行了思想发动、学习交流、辅导报告、问卷调查、专题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等主要环节的工作。全体党员参加了学习活动,参学率100%,党员领导干部按要求撰写读书笔记和体会;进行问卷调查,并作了归纳整理和意见反馈,形成调研报告;明确主题,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2、分析检查阶段,坚持把握重点、严格程序,确保分析评议的质量和效果。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在广泛听取意见,交心谈心的基础上,分别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达到了共识,提交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并组织满意度测评,参评人员为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发出测评表18份,满意17人,基本满意1人,满意度100%。

3、整改落实阶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落实方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集中解决了教职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组织学习实践活动满意度测评,参评人员为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发出测评表18份,满意18人,满意度100%,并按要求进行全面总结。

4、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到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第一督查组的指导和关注,督查组成员王先堂同志对学院学习实践活动各个环节进行了指导和检查,参加了动员大会、调研座谈会、解放思想大讨论、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方案征求意见会和群众满意度测评会和总结大会,为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动员

为了扎实抓好国际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院直属党支部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在学校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以后,学院直属党支部及时召开筹备会,成立国际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联系学院实际,制定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调研阶段的具体安排,提出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反复研究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及时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动员,把全院党员和教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谋求学院建设与发展”上来,使大家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要求,增强了自觉性,鼓足了干劲,为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夯实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在整个活动期间,多次召开支委会,专题研究、制定每个阶段的日程安排,本着重思想发动,抓全面落实,促实践效果的工作思路,及时进行转段动员,精心组织安排,细化工作方案,提出具体要求,狠抓督促检查,认真进行阶段总结,以保证整体方案和各阶段工作的落实。另外,学院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学院网页上及时报导宣传学习实践活动情况,并在学校专网和简报上刊登报道稿件9篇。

2、领导示范带头,发挥表率作用

在整个活动期间,做到了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党员参与,广大教职员工关注。学院领导紧紧把握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学习指定书目和资料,认真准备发言提纲,引导党员深入学习讨论,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虚心听取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剖析,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亲自起草实施方案、调研报告、分析检查报告、整改落实方案,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做到了“七带头”。即:带头学习,带头谈体会、带头听意见,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边整边改,带头参加各项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大家做出了表率,推动了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3、抓好主要环节,确保活动效果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学院坚持每周四学习制度,并根据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三个阶段的具体安排,抓好每个环节的落实,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学习调研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学习调研阶段,学院按照要求,狠抓落实,做到了“三有”,即:学习有效果,调研有针对,讨论有主题。一是学习有效果。 为了确保学习效果,我们坚持“四个结合”、“四个落实”,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短期与长效相结合;保证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人员、学习效果的落实。在积极组织科以上干部参加学校的辅导报告会,认真学习指定书目,组织好面上的学习讨论和联系校领导专题辅导报告的基础上,要求大

家认真对待这次学习活动,把学习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干中学、学中干,运用形式多样的学习载体,努力提高学习实效,使之体现在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调研有针对。根据学习实践活动整体方案中提出的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意见,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高度关注,大家本着对学院发展负责的态度认真思考、荐言献策。为了更好的尊重民意,也为了给学院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的归纳,在全院教职员工大会上反馈了意见,并提交了一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三是讨论有主题。在问卷调查和座谈的基础上,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促进学院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在全院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旨在更好的树立国际学院形象、不断提升员工素质、规范学院规章制度。与会的领导、教职员工结合国际学院近三年来的发展状况、自己的工作体会,围绕如何树立学院形象、加强制度建设和提升自身素质方面进行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谋求学院发展上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凝炼了科学发展的共识,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分析检查阶段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分析检查阶段,我们紧紧把握重点、严格程序,积极推进各个环节的工作。并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提高思想认识,抓好学习实践;广泛征求意见,深入交心谈心;认真对照问题,搞好分析检查;过好组织生活,开好民主生活会;写好分析检查报告,组织好满意度测评。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把好了“三关”,即:会前准备关、分析检查关、写好报告关。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征求意见、开展交心谈心等形式,做好会前准备工作,尤其是在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党员同志们有针对性地查找不足、主动自我剖析,明确努力方向,同时大家还围绕学院科学发展发表意见。经过归纳,办公室及时将两条意见反馈给学院领导,希望领导班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着力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加强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院激励机制,完善薪资、福利制度,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全院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从而保证了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会上,两位领导查摆问题不避重就轻,相互批评不纠缠细节,分析原因不偏离主线,指出不足不含糊其辞,达到了找准问题、形成共识、锻炼党性、共同提高目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院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做到了召开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提供一份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组织一次高满意度的评议活动。我们还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月,提出分析检查,双重教育的明确要求,既围绕发展中的问题,又联系自身作风建设进行深刻剖析,不仅进一步增强了科学发展的观念,也进行了一次自我廉政教育,分析检查阶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整改落实阶段初显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在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之前,学院领导首先统一认识,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明确指导思想、基本要求,提出整改落实工作要注重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推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结合分析检查报告和工作实际,按照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和“四个明确,一个承诺”的要求,制定好整改落实方案,形成有利于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和综合服务水平的体制机制,办几件群众和干部职工期待的实事好事,在各项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促进学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并且坚持突出实践特色,着重从解决问题和完善机制入手,围绕促进科学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不顺等问题,逐步形成了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通过在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上解读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到了同志们和学校第一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群众测评中获得了100%的高满意度。 三、取得的成效

1、形成了共识。学院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学习、调研和讨论、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又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更加明确了学院科学发展的目标,并对学院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一是科学发展观是确保学院今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二是加强学院制度建设是推进学院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三是强化科学管理是学院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这些共识的形成对于不断提高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升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保证国际学院又好又快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加强了建设。学院以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办学规模上台阶、员工素质有提升、学院制度渐完善为目标,努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加强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执行力,保持清政廉洁,增进团结和凝聚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切实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针对学院实际,在强化部门职责,落实部门年初计划任务书的基础上,建立了《学员办公、文书、印信、档案管理制度》、《学院员工行为规范》、《辅导员值班制度》、《学院考勤、考核、奖惩制度》、《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学院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学院校务公开暂行办法》、《学院资产管理规定》、《学院招生录取管理规定》、《学院教师工作规范》、《学院聘用员工薪酬方案》等制度,并于放暑假前正式印发执行。

3、推动了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学院一手抓学习实践活动,一手抓各项工作的规范和质量,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省教育厅领导和专家对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检查复核的高度认可,这对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今年,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拓展了合作办学项目,现已与法国图卢兹二大、利摩日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启思蒙学院、桑瑞亚学院分别签订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这是学院成立三年来,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坚持规范办学,严谨教学,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方面迈出的实质性的一大步。

四、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中侧重联系具体工作多些,理论上的探讨不够;

2、工学矛盾还是存在,学习笔记做得不够理想。

3、学院发展的势头较好,但办学条件和人员素质提升方面还存在不足。

五、主要措施

1、要建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把深刻理解和全面把

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总结经验得失,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实、查找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推进学院发展。

2、要学以致用,善于结合,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坚持

第8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桐庐;“传统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41—04

借助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深厚历史积淀,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不断挖掘内涵,丰富活动形式,注入地方乡土品牌元素,夯实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我们专门组织课题组,以桐庐为样本,通过听取汇报、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对13个乡镇街道、9个社区、15个机关单位以及部分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各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日益提高,“传统节日”正在农村各地逐步复兴。但从现实情况看,要有效推进“传统节日”发展并产生预期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却存在着不少共性以及个性的困难。概括地看,困境主要表现为:

1.认知上出现一定的断层,思想认识有待更新。首先是群众对传统节日的分布构成印象模糊,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在我们组织的调查中,能准确地判断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传统节日”的分别为93.9%、98.8%、97.6%、86.6%,同时分别有29.3%、17.1%、23.2%、17.1%的人把“元旦”、“春分”、“国庆”、“劳动节”认定为“传统节日”,混淆了节气、政治“节日”。在“传统节日”与历史人物、节日主题的搭配上,除“拜年”和“春节”、“屈原”和“端午”、“祭祖”与“清明”认知度相对较高外,其他认知度显得较为薄弱。其次是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年龄的相关度呈现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即“微笑曲线”,青壮年群体处于塌陷状态。

最后是认知与所处区域密切相关。一些新兴的村镇因聚居地变化、常住人口重新整合,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整体上较薄弱;非新兴村镇由于历史沿袭,常住人口联系度紧密,认知认同情况相对理想。根据走访了解,在元宵、端午、中秋等几个常见的传统节日里,从氛围营造、环境渲染、人员互动、活动参与几个方面看,新兴村镇与非新兴村镇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落差。非新兴村镇更重视整体上的推进,新兴村镇则个体活动有体现,两者在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比较明显。

2.主体上软硬不够平衡,关注程度有待提高。在目前农村基层,相对于基础设施、经济项目这些刚性需求,“传统节日”属于柔性范畴,在保护发展的操作上缺少动力抓手,仍然摆脱不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弊端,特别是保护发展的操作主体——村镇“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发展”的思想还比较明显,上级职能部门帮助发展“传统节日”的热情经常会受到村镇干部的“冷遇”,“要我发展”还未进到“我要发展”。在我们组织的调查中,围绕下一步城乡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大多数人选择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所占比例分别为81.7%、68.3%、50%,而认为应该考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挖掘传统文化”的,则只占到30.5%、27.2%。发展主体上的软硬不平衡比较明显,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

3.把握上略有厚此薄彼,位置地位有待加强。近些年来,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普及率高,并逐渐由城镇向农村延伸。由于在物化支撑上有《阿凡达》、肯德基等一些强势文化载体的介入,渗透力比较强,有越来越多的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把“洋节”当做一种时尚。相比之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物化支撑显得比较单一,特别是青馃、月饼等节日产品的时效性比较强,节前节后的反差很大,吸引力明显较弱(见中外节日对比略表)。

另根据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近几年来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的确有所提高,但在糅合地方特色的消化吸收以及发扬光大方面,存在不良倾向:首先是重形式轻内容,对“传统节日”内涵理解不深,对其沿袭路径把握不清楚,简单套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走“短、平、快”的路子;其次是内容的淡化甚至异化,比如对于清明怀念先人这个传统,就加入了纸扎“小姐”、纸扎“相公”等庸俗内容。对于这些外在物化的发展,很多时候已经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使得 “传统节日”的发展“精华不精,糟粕很糟”。

4.人财上储备尚显薄弱,各类保障有待夯实。人力物力和“传统节日”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困扰着其更好更快地传承光大。首先在于人才储备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文化艺人”、“民间艺术家”等民间骨干力量的年龄构成序列看,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多在50岁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则更在70岁以上,而且很多已经迁居到城镇,农村相对稀少。发展保护“传统节日”的人才青黄不接,未能形成较为合理的梯次,“有人办事”较难。其次是经费来源上,受发展“传统节日”的经济效应受制于社会效应的影响,其财力保障的渠道较为狭窄,而急功近利的心理短视,又制约了村镇争取发展“传统节日”各项活动资金包括社会资金的积极性,要实现“有钱办事”还有一定距离。

第9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证券公司;合规;合规管理;合规文化

一、引言

证券公司是典型的风险管理型企业,其经营活动始终与风险相伴。统计表明,我国90%以上的证券公司内部案件都是由于不合规、不合法导致。仅2002到2006四年间,因违法违规经营导致被托管、撤销证券业务许可或破产关闭的证券公司多达40家,其中还包括许多老牌证券公司。经济行为的背后必然有文化理念的支撑。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2010年起,将合规管理全面纳入证券公司常规监管,并要求证券行业不断深化对合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精心培育证券行业先进的合规文化,切实强化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合规管理。

合规文化,是指公司内部形成的关于合规理念、合规原则、合规价值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即合规文化应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观念,二是行为规范。《规定》第四条指出:“证券公司应当树立合规经营、全员合规、合规从高层做起的理念,倡导和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培育全体工作人员的合规意识。”

合规文化的建设不仅是监管机构的要求,也是证券公司完善内部控制的需要。一位美国银行家认为:“一个金融机构内控管理的失效,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合规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徒有形式。”这正说明了建设良好有效合规文化的重要性。证券公司不可能单独依靠合规部门或合规总监来监控全部业务风险点和各种制度流程。为了避免合规制度流于形式,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具有主动合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合规习惯,这就需要在全公司推行适当的合规文化,将合规价值观念融入到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

二、我国证券公司合规文化的建设现状

2006年初深圳证监局启动了证券行业合规管理的专项调研,并了《证券行业合规管理制度调研报告》,提出了我国证券公司建立合规管理架构的设想。在此背景下,我国部分证券公司相继成立了合规部门,开展合规工作,并把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提到了议程。经过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部分证券公司在合规经营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上,我国证券公司的合规建设仍处于基础推进阶段,一些大案、要案的发生显示出合规文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国内证券公司在合规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高层管理者合规理念缺失

合规从高层做起是欧洲金融业合规环境建设的三大要素之一,高层管理者的合规意愿和行动对全公司建设合规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很多证券公司高层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依旧保有重业绩的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一方面使得公司的整个经营活动存在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对基层员工造成违规暗示,助长违规行为的发生,不利于合规氛围的形成。此外,高管对于合规的不重视,容易造成公司管理层与合规部门的矛盾,特别对于一些内部人控制、高层管理者独揽大权的证券公司来说,合规部门的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合规工作的开展也受到阻碍。

(二)绩效考核制度弊端明显,激励约束机制扭曲

随着经济发展,证券市场不断扩大,产品创新不断增加,各证券公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争夺市场份额,扩大经济收益,国内证券公司普遍实行以客户量、融资额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工作业绩与员工的薪酬待遇、职位晋升等挂钩。员工完不成规定的业绩只能拿很少的底薪,有的证券公司还在内部张贴具体的业绩排行榜,根据不同排名给予额外奖励,给员工施加竞争的压力。这是一种以业务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绩效考核制度,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合规性的考核所占的权重一般较少。这也促使证券从业人员不顾一切拼业绩,很容易造成违规,直接影响合规文化的建设。

此外,目前证券公司的激励政策一般偏重于一线营销部门、岗位和人员,对风险控制、支持保障部门的激励措施则相对较弱。加之对于违规行为也没有建立严厉的问责和处罚制度,往往对于不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能带来收益的违规行为不加惩处,还可能给予奖励。这样扭曲的激励约束机制易使员工形成合规与否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合规文化难以扩展,合规氛围难以形成。

(三)合规管理制度及相应组织架构不完善

目前,大多证券公司虽已建立了专门负责合规管理的部门,设立了合规总监,也按照规定的要求对其具体职责进行了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合规部门与审计、法律事务部门在职能上还存在着许多交叉重叠,没有明确的界限,遇到问题互相推诿,使得合规管理流于形式。这种形似而神不似的合规管理体制在目前证券公司中大量存在,影响了合规文化的有效建设。

(四)合规大环境尚未形成

我国整个证券行业还缺乏合规经营的意识,市场参与者尚未普遍形成诚信、正直的值观念。证券公司自身的合规文化建设全凭自觉,更多靠的是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管的职业道德,缺乏硬性约束及外部激励,容易产生松懈心理。而监管部门往往等到违规行为已经出现,损失已经产生才介入处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外部监管部门的宣传引导,将有助于在市场中形成合规的大环境。

三、对我国证券公司合规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以高素质的管理者为推动

由于企业文化主要表现为公司高层的价值观,因此高层管理者必须主动实践,推动发展合规文化。首先,高层领导要主动学习合规知识,树立合规意识,并在行动上以身作则,真正承担起合规经营的责任,促进合规政策的有效实施。其次,要积极配合合规总监的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或阻挠,切实保证合规总监工作的独立性,帮助合规总监树立权威,使合规管理工作更容易得到其他员工的理解和尊重。第三,要强调合规人人有责,人人平等的观念,自上而下推行合规理念和制度,对于违规行为给予坚决打击,绝不姑息纵容,使良好的合规文化深入人心,推动全体员工的主动合规。

(二)以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为保障

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是保障证券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落实的基本条件。为使公司内部高管层和员工树立合规意识,使合规经营成为其自觉、自发的行动,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要按照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完善合规绩效考核、合规问责和投诉举报机制。另一方面,要采取正向激励约束措施,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增加违规处罚的透明度,引导全员自觉合规,主动防范风险。

(三)以科学的合规管理机制为支撑

科学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是合规建设最为基础的工作,也是合规文化建设的前提。一是要抓好合规机制建设,在建立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及前瞻性,并体现流程控制,确保合规落实到业务流程的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二是要建立专业化的合规管理队伍,并保证其独立性。三是要通过一定方式对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进行合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要求,并对全公司的合规建设及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有清楚的认识。

(四)以适当的外部监管为促进

监管机构通过适当的施加外力,可以有效促进证券公司合规意愿的提高,以及合规管理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可以通过完善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指导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加强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其次,通过加强监管来督促证券公司合规管理的实行,证监会主席尚福林2009年底在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座谈会上表示:2010年要将合规管理纳入证券公司常规监管,作为日常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案件查处、事故分析等工作的重要内容。这说明证监会也希望以足够的监管压力推动证券公司改进完善合规管理。

四、结束语

我国证券公司合规管理问题是伴随证券业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应当认识到,证券公司合规文化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应与证券公司的公司治理结合起来。以诚信为基础的合规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公司由层级治理向网络治理的转变。在建立以信任为基础、合作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的同时,合规文化也能得到促进。在建设过程中,不能急躁,应合理确定阶段发展目标,最终建立起适应证券公司长远发展的合规文化。

参考文献

[1]刘亮.“合规文化”成银企改革关键点[J].商业文化,2007(04):13-14.

[2]陈勇,张传林.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2):116-118.

[3]郭也群,陈文君.“金融企业合规文化建设高层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01):79-80.

[4]史明坤.证券公司合规管理问题浅析[J].中国金融,2009(11):65-66.

[5]刘展智.合规文化建设是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J].银行家,2011(04):50-5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