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防火存在问题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弋阳县漆工镇的森林防火工作正规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从总体看,预防控制和扑救森林火灾的水平还不高,相对森林迅速增长,森林资源安全保障系统建设明显滞后。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森林防火工作,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已迫在眉睫。
森林防火工作现状
目前,漆工镇乡政府已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由镇乡分管林业的领导任指挥长,各行政村村长为成员,全面负责森林防火工作。组建了森林防火半专业消防队,配置了简易工具。各行政村(分场)也都成立了森林防火应急小组。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如在重点防火期间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设置防火宣传牌,张贴防火标语;制订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为森林防火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打下了初步基础。对多年来的森林火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火灾发生优选法与行为、气候的关系极为密切,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使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呈周期性内期波动很大。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和造成的损失与政府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群众森林防火意识的提高呈正相关。山火的起火时间多在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由于林区人员活动频繁,中午前后温度升高,湿度下降,山地和山谷及热量不同而形成山谷风;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蔓延速度快,易引发森林大火。林火发生随季节变化而转移,火灾频发期为冬种早春的农忙季节及清明节前后,野草秋亡冬扣加上气候干燥燃点极高,一旦有火星便可燃烧;火的起点多发生在农林交错的地方或有小道的山腰。产生火灾的火源有生产性用火和非生产性用,但都是人为野外用火,还有境外林火。要求火险等级达到三级,各行政村的防火宣传员每天鸣锣示警,提醒村民注意防火;镇与村、分场每年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镇制定了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制定了森林防火乡规民约,使森林防火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
(1)野外火源控制难度大。纵观全镇火灾(警)发生历史,98%以上属人为违规用火引起,其中生产性用火包括烧荒、烧灰、烧田土坎占41%;上坟烧纸、燃放爆竹、吸烟占29%;小孩玩火、痴呆弄火和境外烧火占30%;半山区田林交错,人林相伴,加大了野外火源控制的难度。(2)森林内可燃物增加。林区可燃物积累量大,森林火灾可能性大,全镇有大面积的人工二代针叶纯林,其他林木以幼林为主,林草伴生,草木年长枯草年年叠加,与大量的枯枝落叶堆积,杉松木林内可燃物载量分别达到3377t/hm2和2771t/hm2,易燃物载量达到19.38t/hm2和9.27t/hm2,极易引发森林火灾。(3)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不高。随着十几年的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实施公益林,使原来一些林内插花地、农林交错地、山鞍部农地、山间沟谷一季田变成了有林地,原来的自燃阻隔变成了山火蔓延的连接地。(4)扑救力量不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山林分到各家各户,进山人员增多,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加大,家庭经营势单力薄扑救山火能力差。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只留老人孩子居家,扑救山火人力不足,是基层扑救森林火灾一大难题。(5)干部年轻化。乡镇领导大部分都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不但上山少而且很少见过森林火灾,对防火工作有畏难情绪、对森林防火心存伐幸,影响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6)森林防火经费不足,筹集经费困难,难以适应目前森林防火形势的要求,制约着森林防火工作。
对策与建议
1建立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将镇村干部移动手机设置短号,使之易记易拨,全镇林木布置森林防火护林员、森林火灾监测员,镇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保持信息往来、共同形成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做到对林火的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
2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镇与村(分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村(分场)与村小组(自然村)签订责任确立森林防火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重点防火期坚持全天候的值班带班,及时掌握森林防火动态,值班做好登记及接交班。对重点防火地带落实责任人,对痴、呆、傻人员落实监管人。
3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山区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部分山区群众观念陈旧对森林防火的认识不够,对野外用火心存侥幸,每年在重点防火期,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营造气氛,出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标语、修订乡规民约,干部逐村逐户分发公开信,连续晴天鸣锣示警,使森林防火老幼皆知,深入人心。
4加强对森林防火半专业队与应急小组的管理修订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重新组建30人以上的与半专业化消防队伍,确定一支森林防火应急小组,同时请上级部门专业人员讲课、集中培训队员,提高队员的扑救森林火灾技能,使消防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镇领导积极参加上级的森林防火指挥培训,一旦有火灾做到快捷反应、亲临现场、靠前指挥、科学指挥。晴天日进行防火巡逻、薄弱地段监督员齐动严管野外火源。
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工作总结汇总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打早、打小、打了”的森林防火方针,对突发森林火灾扑救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乡森林火灾预防、扑救水平,确保全乡森林资源和林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乡与20xx年x月x日开展了森林火灾扑救演练。按照演练方案,乡应急办公室在接到火警后,立即召集人员赶赴火场。根据现场火情,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打歼灭战的战术将森林大火扑灭。通过此次应急演练,现将取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总结预案演练活动经验
这次应急演练活动是我乡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方面的大练兵,总体看是成功的、圆满的。具体体现在:
(一)领导重视
我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应急演练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因素。领导充分认识预案演练活动的重要意义,对这次应急演练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亲临预案演练现场。
(二)演练到位
参与这次演练活动我乡在事故情况报告、应急反应速度及现场应急处理等方面均基本上达到了有关应急预案要求,达到检验应点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援是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协调一致的目的。
二、演练存在的问题
记录不够详细。主要表现为当天值班人员没有记录接到电话的具体时间,只记录了当天的日期,没有准确到几时几分;没有记录值班人员对信息报告的处置情况;信息报告的内容,值班人在整理记录时过于简单,没有进一步核实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分析:一是演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关准备工作不足;二是经验不足,平时尚未形成简要明了、准确记录的习惯;三是由于演习演练值班人员比较紧张,第一时间内只想将报告的情况尽快向上报,没来得及详细询问。
群众配合不够。个别群众认识较低,认为这是在做游戏,不太当回事,在疏散时还在说笑,行动不迅速,态度不端正。分析:群众中大部分人比较配合,认识较高,但有一少部分人素质一般,认识较低。
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工作总结汇总
为了进一步加强员工的森林防火意识,提高意外事故的抢险救援和自我防范能力,切实掌握森林火灾现场应急方法。本次演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快速、有效、有序的应对在我工区施工范围内发生的森林火灾时,通过启动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确保我工区所管辖区域内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安全保障机制的作用,快速、有效、有序的实施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使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员工安全,进一步普及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员工森林防火安全意识,提高现场处理森林火灾和灭火的安全技能。20xx年x月x日楚姚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三工区开展了森林防火应急演练,此次演练中各岗位人员尽职尽责,事故应急抢险、人员疏散有序、迅速,整个过程组织严密,这次演练取得圆满成功,现作如下总结:
一、高度重视
演练活动组织到位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工区专门成立楚姚高速第二合同段三工区森林防火应急演练综合领导小组,在演练之前制定了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和计划;同时组织全体参演人员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全体参演人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要求全体参演人员要以演练为契机,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筹划缜密
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在险情发生逃生演练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全体参演人员,听到警报后,听从副总指挥的按排,不得拥挤、推搡、打闹,不得影响各个应急救援组和森林消防队的救援工作,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组的组长、组员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演练中取得的成绩
整个森林消防应急演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参与人员体验了整个防火应急处置的过程,也深深感受到了应急处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后我工区将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提高全员的森林防火意识,并要求各施工队伍务必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责任落到实处,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强化督促检查,做好扑火救灾的各项应急准备,确保森林防火工作不出问题。在休息和空余时间可以加强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和学习,进一步使施工作业人员从思想上就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引起火灾的严重后果。
四、演练不足之处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人员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但安全工作不会放松,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安全责任制度,确保楚姚高速第二合同段三工区的全年安全目标。
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工作总结汇总
一、基本情况
x月x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局在镇清泉村组织开展了森林火灾扑救知识培训和演练。参加培训和演练的人员包括:市森林防火半专业扑火队队员60人,林区镇乡分管领导和林业员、林区企事业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等共计120余人。培训会上,市委常委作了动员讲话,他希望参训人员认清形势,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森林防火技能培训。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长、林业局局长要求参训人员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和演练机会,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全面掌握森林火灾扑救知识,提高森林火灾扑救能力,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到会进行了指导、省森林武警总队的森林防火专家亲临培训及演练现场,对防扑火中常见问题、火场紧急避险措施和森林火灾扑救等相关理论知识作了详细讲解;对常用扑火器具的使用和通讯工具的维修进行了现场演练;对扑火专业队的扑火机具协同配合作了针对性的训练。本次演练使用的森林防火工具有:森林扑火2号工具100把、油锯4台、割灌机1台、消防水泵1台、风力灭火机4台。
二、收获和经验
提高了全市森林扑火队员的扑火技能,促进了森林防火指挥一体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为确保森林扑火队伍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安全、快速、有效预防和扑灭森林火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无经费保障,队伍不稳定。
我市目前有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1支,义务性森林消防扑救队伍46支,但都没有固定的经费,扑火队员也都没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由于不是专业扑火队员,难以协调好本职工作与火灾扑救之间的关系,再加上无经费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灾扑救时人员的集结。
(二)物资储备不足。
主要表现在装备不足,运兵车少。各镇乡、单位由于受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防火设备难以及时更新。虽然每年市森林防火办均会补充一定数量的森林防火设备,但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森林扑火队伍建设的需要。各森林扑火队伍用于森林火灾扑救的专用车更是为零,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只能临时寻找车辆,将会导致快速反应能力和扑救火灾能力大打折扣。
(三)无专业扑火队伍。
根据《省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建设管理办法》规定,二级森林火险县(局)应有25人以上的专业扑火队伍,并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但我市森林扑火队伍属半专业和义务性质,一直以来无机构编制,也无经费保障。
(四)管理训练水平不高。
我市森林防火办每年组织一两次较大规模的培训或演练,但由于扑火队伍属于半专业和义务性质,扑火队员往往无法全部到位,导致队伍的整体扑火技能不高。
四、市森林消防队伍未来发展方向
(一)建立健全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建议市政府组建一支技术过硬、装备精良的专业森林扑火队伍,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林区镇乡在本辖区组建一支半专业扑救队伍,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为每名队员落实意外伤害、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险。扑救队伍专项经费,随经济社会发展和扑火实际需要相应增加。此外,可以考虑将专业森林消防队队长、业务骨干等纳入事业编制,其他队员实行合同化管理,建立起相对稳定、灵活进出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发挥扑火队员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化地提高森林火灾扑救能力。
(二)走队伍规范化建设之路。
森林扑火队伍规范化建设是促进队伍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前提。从队员组成、队伍机构、规章制度、装备建设、队伍训练等方面都要进行规范。各扑火队应经常开展有关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森林消防安全意识和增进扑火技能。经常进行队伍训练,并配备必要的队伍装备,熟练掌握各项扑火工具的使用方法,每年对队员的体能、扑火成绩及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对不合格或不适应的队员及时进行撤换或调整,以保持队伍长盛不衰。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19502
1 草河口林场的基本情况
草河口林场林地总面积54105亩,其中国有林地13665亩,蓄积8.9万m3,国合林用地40500亩,蓄积18万m3,试验苗圃地300亩。固定资产1050万元。国有林位于草河口镇,有全国最大林龄的红松人工林和建园最早的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及全国解放后最早营建的红松人工林―解放林。于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我国红松、落叶松良种基地。国合林从1964年开始建设,通过国有与集体合作办法,分布在本溪、桓仁、新宾、普兰店、岫岩、宽甸、东港、凤城等10个县(市)的19个乡镇。
草河口林场位于东经123°90′,北纬40°87′。地处本溪市南部,东与草河城镇接壤,南毗丹东市通远堡镇,西与连山关交界,北邻南芬区下马塘镇,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 ℃。最低气温-33 ℃,最高气温为32 ℃,年平均降雨量926.3 mm。土壤冻结深度150 cm,无霜期平均为127 d。全年主导风向冬季多西北风,春季多南风。地形属于辽东丘陵地带,北高南低,平均海拔645 m。北地区土类以棕色森林图为主,土层厚度一般在20~60 cm,土壤pH值在5.7~6.5之间,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多为壤土或沙壤土,结构较为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其林地坡度大部在15°~35°之间,多为斜、陡、急坡,也有险坡。植被种类多样,共40多个科,200多种类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主要乔木树种针叶类有: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红松、日本黑松、辽东赤松、油松等,还有阔叶类、灌丛下木类植物、草本植物和丰富的林下植物。林场苗圃205.5亩,育有落叶松、果松、黄菠萝、落叶松、黑松、刺槐、糖槭、柞、扁柏、满洲核桃、满洲李、银杏等树苗。
几十年来,在发展林业基础上实现了林工商全面发展,创办了本溪森研体育地板厂、本溪森研绿化有限公司。安置就业人数50多人,上交各种税费100多万元。
2 森林资源特点
林场林地经营总面积约13665亩,共计大小林地450块,其中有9大块每块超过2200亩的大面积林区,分布在17个行政村境内,资源调查工区划分为74个林班1501个小班,全场森林覆盖率为92%,有林地总蓄积量为8.9万m3。
草河口国有林场对有林地按龄组进行划分,可分别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由表1可以看出2010~2015年,幼龄林、中龄林及过熟林面积是呈增加趋势的,而近熟林和成熟林则呈减少趋势。在蓄积量上来说,同样也是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有所增加,而近熟林和成熟林是相对减少的,其中成熟林减少量幅度较大。在总量上来说,在这10年中,面积和蓄积量均是在以一定的速度增加。
总结草河口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丰富的特点:①森林分类中商品林多,公益林少;②人工林多,天然林少;③人工更新日本落叶松树种多,其他树种少;④用材林多,经济林少;⑤纯林多,混交林少。
3 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存在问题
在国有林场管理区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前提发展的物质基础。国有林场有权对其所拥有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维护、增值,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为此,培育好、管理好、保护好、利用好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的中心任务,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已成为国有林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3.1 粗放式经营
从草河口国有林场原木市场销售红松子、菠萝种子和其管理方法和采伐剩余物中可以看出,在林产品或经营模式集约化深加工方面仍相对滞后,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在这一地区的森林经营中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3.2 森林工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林场位于辽东山区,工作和学习环境较差。因此大多数干部和职工文化程度低。由于缺乏进一步学习和继续学习的工作环境的机会,造成员工知识和思想与社会脱轨现象。同时,广大林业职工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不强,缺乏生存危机意识。在森林方面,也存在业务人员业务知识缺乏的现象。这种状况不仅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森林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重组职工在重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上的作用。
3.3 森林管护力度不够
尽管林场在森林管理方面已经做了较大的改革和化,但力度仍是不够。林场还存在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建设薄弱,执法手段落后,现代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应用水平还很低的问题。
3.4 树木经常被盗
由于森林分布分散,一些行政村交通落后,经济不发达,村民的法律意识薄弱。很多村民因为家具、木柴或其他需要,盗伐森林现象时有发生。虽然盗窃数量不多,仍需严肃处理。此外,随着木材市场的全面放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国有林场木材加工厂的不断增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木材加工厂管理混乱,存在非法砍伐森林的现象。
3.5 森林防火管理困难
由于国有林管理区范围广泛,一些村民防火意识薄弱,在农业生产中非法用火导致很难控制火灾,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4 对策与建议
4.1 改变粗放经营的森林,向集约型企业迈进
引进森林产品和采伐剩余物加工技术和设备,对林产品和采伐剩余物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再利用销售,逐步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型。这不仅增加了森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扩大森林项目的管理,如进行林下参种植或是其他林下植物的经营等。
4.2 引进林业管理专业人才,创造职工接受培训的机会
林场应积极引进林业相关专业管理人员,为林场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给林场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观念,从而实现森林创新跨越式发展。而森林也应积极为职工创造培训机会,实现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优化,有利于新形势下森林的发展。应保证员工在森林系统改革中,拥有再就业的能力和机会。
4.3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如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立,负责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林权管理、森林“三防”体系建设,护林员考核管理和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加大林业法规的宣传,广播、电视的使用、宣传栏等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落实资源打击制度,打击非法采伐和林地等行为非法采伐。这将能够同时解决被盗频繁的树木,林地被严重占用,森林管理和管理力度不够等。
4.4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建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明_工作职责和考核目标的引进,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树立“团队、搞宣传、堵源”的概念和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和24 h值班制度。为了达到及时检测火灾,果断专业灭火森林火灾,减少和避免森林损失。
参考文献:
[1]彭志坚.如何经营现代化林场[J].中国林业,2012(10).
[2]张永杰.林场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林业劳动安全,2012(2).
[3]曹延川,薛 晴.国有林场经营机制改革初探[J].安徽林业,2001(3).
[4]徐春根.林场经营管理的实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2(S1).
[5]张忠潮.干旱半干旱地区林场经营模式探讨[J].陕西林业科技,1993(1).
[6]王 翌,黄金玲.林场经营对策研究――金洞林场系统动态仿真[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88(2).
[7]张 勤.我国国有林场经营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6(13).
[8]姚建超.加强林场管理工作提高林场经营效益[J].农业与技术,2014(12).
一、工程实施情况
1、2008年国家下达我县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任务10000亩,规划封育区7个,小班32个,涉及4个乡镇9个村;
2、2010年国家未下达我县荒山荒地造林任务;
3、2013年国家下达我县退耕还林人工造林任务2000亩,实施范围包括全县7个乡镇13个村,其中山区4个乡镇9个村,丘陵区1个乡镇2个村,平原2个乡镇2个村;2013年封山育林任务5000亩,共划分封育区4个,小班8个,涉及山区2个乡镇4个村。
二、自查方法
为做好这次县级自查工作,我局安排部署由3名副局长带队,抽调9名林业技术骨干结合各乡镇包乡人员,组成3个检查验收组,对2008、2013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全面自查。在自查工作中,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年度检查验收办法》和《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的规定,对实施退耕还林的乡(镇)、村以小班为单位逐小班进行全面验收。平原、丘区用GPS测量小班面积;山区地形复杂的,与设计图进行对照,用网点板进行测算面积。
三、自查结果
2008年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任务10000亩,保存面积10000亩,计划保存率100%;2013年退耕还林人工造林任务2000亩,合格面积2000亩,计划合格率100%,2013年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任务5000亩,合格面积5000亩,计划合格率100%。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一些农户存在重栽轻管的现象,虽然家中有人管护,但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力抚育,导致林分卫生条件差,不利于林木的生长。
2、有农户在林地间作高杆农作物的现象,不利于林分的生长。
3、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工程投资只能用于采购苗木,对山区交通不便,水源缺乏、经济实力不足的乡村,苦于在打坑、运苗、担水上的投入明显加大,栽树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五、对策及建议
1、加大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对退耕还林工程后期管理的意识。
2、加大对违反行为的打击力度。森林公安局与各乡镇护林员定期巡逻,加大对人为损坏、偷盗树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森林防火、舍饲圈养工作力度。
关键词:香格里拉 森林资源 资源保护
香格里拉——人间的世外桃源,那里雪山环抱、峡谷壁立、草原辽阔、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满浓厚宗教色彩和和平宁静气氛的地方——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消失的地平线》中如是描述。1997年9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顿时香格里拉“香”满天下,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朝圣”,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而最令每位迪庆人引以自豪的是其茂密的植被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阻止西北风沙南侵的重要屏障,是江河源流传流不息的基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香格里拉被确定为世界十大自然物种基因库存之一。基于此,强调香格里拉的森林资源保护,对促进香格里拉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永远的香格里拉具有重大意义。
一、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
1.香格里拉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腹地,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在东经90º35′-100º19′、北纬26º52′-29º16′之间,全州平均海拔为3380米,州内气候属于温带—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年极端最高气温25.1℃,最低气温–27.4℃。太阳辐射强,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了香格里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我国金沙江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全国保存较好的以亚高山针叶林为主的原始林区。据统计,分布在迪庆州境内的种子植物达到5000多种,包括2183种高等植物、969种药用植物、136种野生食用菌、1578种观赏植物,境内野生动物资源1400余种。其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的有30多种,动物的有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有滇金丝猴、黑颈鹤、秃杉、拱桐、红豆杉、榧木等。总的来讲,香格里拉的森林资源具有林业用地广阔、树种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高、以针叶林为主等特点。
2.香格里拉的森林资源已经发生衰减
从1992年2月起至1995年5月的全州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显示:全州林业用地面积为181.2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94.3万公顷、疏林面积45.3万公顷、灌木林面积24.9万公顷、无林地16.8万公顷。全州林木总蓄积量为22680.2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18383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4219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5.4万立方米。与印度东北角的阿萨母比缅甸北部高山区相比,迪庆的森林植被保护较好,森林资源较丰富。但是,香格里拉仅是30年代初对迪庆的纪实性描述,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森林植被已经发生了衰减。例如,不包括灌木的森林覆盖率:60年代(66年)为56.32%,70年代(74年)为42.21%,80年代(84年)为38.67%,90年代(91年)为35.37%。包括灌木在内,80年代森林植被覆盖率为76.57%,90年代为55.62%。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衰减为0.7%。森林衰减的原因很多,但是采伐是其主要原因。正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哈罗德瓦德里在《迪庆森林遥感》中所写到:“目前,迪庆州仅采伐冷杉、云杉和松树等木材收入就占了迪庆州财政收入的80%,这反映了对木材产品的单一的工业依赖。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陡坡地上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成了冒险的赌博。”
3.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初现成效
从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到2002年5月止,全州共落实管护面积172.2万公顷,占任务量的120%;完成公益林建设4650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53.3公顷、封山育林34366.7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14200公顷,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5.4%。可以说,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草)工程初现成效,使境内的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降低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栖息地,奠定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使香格里拉变得更加美丽。
4.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虽然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已经初现成效,但是,仍然应当认识到,香格里拉的特殊地貌以及大部分寒冷季节导致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建国以来对林木的大肆采伐以及森林火灾、挖沙取石更加重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此种类破坏的严重后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它需要数代人做出不懈努力,才可能再现英国人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那郁郁葱葱的森林。
二、香格里拉森林资源衰减成因分析
1.森林资源保护立法缺乏系统性
除国家法律法规外,关于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政策主要有:《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有关规定)、《迪庆州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办法》、《迪庆州绿化考核奖惩实施办法》、《迪庆州自用材管理办法》、《迪庆国有林场实施方案》、《迪庆州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法》、《迪庆州天保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迪庆州退耕还林管理实施细则》、《迪庆州“十五”期间采伐限额实施方案》《迪庆州护林防火实施细则》、《迪庆州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关于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的通告》、《中甸县关于严禁采集松茸的通告》《中甸县2000年前消灭宜林荒山的决定》等。形式上看,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的规范比较全面,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规范仍然比较凌乱,缺少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2.森林资源保护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1998年9月-2002年5月迪庆州森林公安、林政共受理各种林业案件783件,查处778件,处理各类违法人员1171人次,收缴木材1938立方米,没收伪造木材运输票证40741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有力的打击了林区违法犯罪活动,从而保护了森林资源。但仍有一些林业行政部门和执法人员认识不到位,履行职责不主动,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仍然在相当范围客观存在。
3.林区职工需要脱贫致富
从1998年9月1日起,迪庆州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全州1447名森工企业职工失去劳动对象,企业停产,职工减收。为解决相关问题,全州采取撤销森工企业建制,组建12个国有林场的方式,对森工企业实行属地管理,全州6户森工企业实行转产分流,全面完成12个国有林场的组建,并分设14个分场,197个管护站,安置到天保工程的森工企业职工共846人,昔日的伐木工人变成了护林育树人。虽然这些措施基本解决了森工企业的职工出路问题,但如何维护职工利益以及林区职工群众和原来服务于森林采伐业的第三产业的人员的脱贫致富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自然保护区管理落后
香格里拉境内有白马雪山、哈巴雪山、碧塔海、纳帕海等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对于天然林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自然景观的保持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人员不足,且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整体素质不高,致使管理能力弱。同时,由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导致当地社区的经济收入减少,对当地社区和农户产生了不利影响,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社会矛盾与冲突不利于对香格里拉森林资源的保护,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5.农村能源建设有待加强
山区群众建房、生产以及生活用材大多以木材为主,势必造成对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而森林采伐是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工业用材和薪柴的需求又是采伐率据高不下最主要原因。如果改变人们以木材为主用能结构,将大大减少森林采伐量,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大有裨益的。为此,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迪庆州加强了农村能源建设,能源建设已初有成效,但是以木材为燃料和以木材建房者大有人在。
6.水土流失、泥石流及滑坡等自然灾害明显增加
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给香格里拉水土流失严重。2001年该州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到4890平方公里,占到了土地面积的20.5%。挖沙采石行为也是滑坡和泥石流的重要诱因。在过去几年内,香格里拉县环保局至少关闭了200多家采石采砂场。尽管如此,大规模破坏生态的挖沙采石行为仍屡禁不止。在香格里拉县,随意开山采石的现象令人震惊,从县城放眼看去,就可见到城外四周山体都被大面积“开膛破肚”。据统计,县城周围被破坏的土石方至少有2500万立方米。开山采石破坏生态植被,由于高原脆弱敏感的生态系统使生态环境很难恢复,这也是造成塌方和泥石流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转贴于
7.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已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而在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负面影响仍然不可忽视。以迪庆州的三坝纳西族乡为例,从9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来,在水渠旁修了许多公路,破坏了本已脆弱的植被系统,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在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的东坝村,2001年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7.70KM2,轻度流失面积为7.78KM2,中度流失面积为7.53KM2,强度流失面积为2.38KM2。
8.森林火灾影响森林资源的消长
建国前,香格里拉地区对预防和扑灭森林火灾不重视。建国后,增强了防火灾识,提高了控制森林火灾的能力,森林火灾次数逐年下降,火灾损失逐步减少。但从1975-1995年共计发生火灾651起,成灾面积为269184亩,损失林木1022029立方米,烧死幼树1011.44万株的数据来看,火灾仍然是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的重要因素。虽然从1998年9月1日起,全州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但由于森林工业的萎缩,其所负担的防火基金得不到保障,1999年迪庆州的森林火灾数量急剧上升,仅4月间,一个乡的一起火灾就造成1.2万亩天然林毁灭,相当于1998年云南全省森林火灾面积的总和。
三、保护香格里拉森林资源的若干建议
1.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立法,加强执法,提高群众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为了强化林业管理,有效地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实现香格里拉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森林法》,将现有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政策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森林条例》。该条例既可统领现存规定森林资源保护具体方面的地方法规规章,使整个地方法规系统化,更好的贯彻执行上位法律规范。同时,又可在该条例下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其他立法,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此外,还应在搞好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和提高自身执法能力、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奖惩制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在提高群众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方面,要做好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法律意识,同时要采取吸引群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使群众从森林资源保护中获得利益。对私人开放商品林建设、在公益林建设中引入民营机制,发挥森林资源的市场运做,才能保证群众持续有效的参与到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培育中,实现有效的行政执法。
2.实施国有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促进林区职工群众脱贫致富
国有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内容是,在国有森林资源所有权、林地用途、森林经营规程不变前提下,将全部林地按林场(所)林业户数分成对应的管护经营责任区,让职工群众在看好林、管好林、造好林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林内的山副产品资源,所得收入归管护者个人,从根本上把管护责任与个人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目前,迪庆州的管护责任只是划分到各个责任单位,自然保护区统一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保护区以外的国有林统一由各国有林场经营管理,集体林由集体林权属单位经营管理,林业工作站负责监督指导。笔者认为,可以在划定部分公共管护区后,其他部分按职工户数划分为责任区,签订责任状,让职工真正成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利用的主人,把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林区职工群众提供广阔就业天地有机结合起来,将会产生一人管护,全家就业的实际效果。只要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就会改变过去对森林资源单纯利用的模式,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人民富裕同时并举的目标。
3.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有效保护天然林
其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修建办公用房和职工住房等;建立宣教中心;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大对森林消防和森林公安的设施设备的投入,最终提高管理能力。其二,增加管理力量,改善管理人员待遇,提供相应培训机会,提高整体素质,满足保护区工作的需要。其三,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共建。其实社区是当地自然资源的使用者,只有当地社区也加入并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区系统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有效持续的保护,才可能减轻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财政负担。为达此目的,应充分运用当地丰富的矿产、水能和旅游等非木材资源,开展兴修水利、修筑道路、建造桥梁等建设项目,开展生态旅游项目;推广科学种田、养殖、放牧;对林副产品进行合理有序开发与保护。最终形成当地居民持续的替代经济收入,这样既可促进经济发展又可有效保护天然林,处理好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4.推进农村能源改革,合理改善农村用能结构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保护森林和维护生态,对于促进香格里拉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电能、节柴灶等替代能源,转变用能结构,推广替代木材的各种建房用材,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农村新能源代替烧柴,每户农户一年可以节省柴薪2.5吨,相当于保护半亩森林一年的树木生长量。新的农村能源计划完成后,建设19万口沼气池和21座秸秆气化站,相当于每年保护了10万亩森林的生长量。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政府有利的组织、领导和鼓励。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的能源改革,政府应解决相关资金技术问题,有效利用香格里拉丰富的电力和太阳能,促进香格里拉的农村能源建设,采取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新能源。
5.积极鼓励植树造林,大力推进绿化,有效防止自然灾害
其一,鼓励利用多种资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植树造林,营造的林木谁造谁有,维护承包造林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其二,规定优惠的措施,鼓励开发“四荒”植树造林;其三,有效科学地限制开山采石;其四,规定退耕还林的土地种类和实施退耕还林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其五,重点保护公路两旁的植被,防止塌方和泥石流中断交通,影响经济发展;其六,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森林植被的有效保护,才能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有效控制各种自然灾害。
6.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避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一,通过集中学习及与加强生态旅游相应的政策、经济、法律手段落实的方式,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其二,加强游客管理。根据生态资源的承载量,控制游客的数量;有效控制游客的活动范围,重点保护一些脆弱而珍贵的生态环境;通过门票、旅游须知、导游图、旅游区内的环保指示牌,发放废品收集袋等手段,以“除了回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为口号,提醒游客注意环保,增强环境意识。其三,完善生态旅游相关立法和执法,保证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7.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森林防火管理
其一,加强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在州政府与各县政府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基础上,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乡与村、村与户层层签订当年度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制;其二,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要求从自己做起,对别人监督,达到群防群治的目的,努力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其三,加强火源管理,增加防范措施;其四,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其五,坚持增加森林防火资金投入,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其六,始终坚持实施科技防火,加强科学防扑森林火灾技术的推广应用,譬如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加强森林防火等。
8.弘扬藏文化生态保护理念,提高生态意识,促进森林资源保护
在迪庆藏文化中,非常敬畏自然规律,对自然有种特别的感情,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视为是有灵性、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人们不可动其一草一木,这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迪庆藏文化的精髓。正是在这种文化理念之下,许多迪庆州的大山被赋为神山,至今仍然是保护最完好的原始森林。譬如梅里雪山雨崩村的神山,森林茂密、古木参天,被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植物专家誉为“仿佛精心设计的园林”。尽管在追求经济发展潮流的冲击下,有的藏民淡化了这种生态保护理念,为求发展不惜破坏自然,但是,作为全民信教,有坚实的不杀生、普渡众生、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宗教信仰的藏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基础仍然是较为坚定的。因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高僧生态保护讲座等形式,宣传人类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古老观念,进一步挖掘人们心中的自然生态保护理念,最终影响人们的行为,保护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 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局.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志,2001
2 李茂春.新编迪庆风物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 李树人.森林与环境.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4 李芝喜,和强.迪庆森林遥感分析,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
5 齐扎拉,勒安旺堆.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6 [英]希尔顿.詹姆斯.消失的地平线.中甸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7 李芝喜.香格里拉遥感分析.遥感信息,1998,(2):29-31
8 张荣忠.美国国家的森林保护.森林与人类,2003,(8):25-26
9 齐康.浅谈〈云南省森林条例〉的特点.云南林业,2003,(3):5-7
10 郑德祥.保护云南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林业资源管理,1994,(1):48-51
11 宋晋国.浅析太原市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太原科技,2003,(3)26-27
12 肖超.关于加快广西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的战略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3,(2):49-52
13 齐扎拉.“香格里拉”保护与发展的探索及行动.思想战线,2001,27(1):70-72
14 齐扎拉,成升魁,沈镭.“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资源科学,2000,22(4):83-85
关键词:林场;森林资源管护;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42-03
Research of the State-owned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Takin Beimandian Forest Farm of Forest Farm Machinery Plant of Saihanba as an Example
Wang Yanchun et al.
(Beimandian Forest Farm of Forest Farm Machinery Plant of Saihanba,Chengde 068457,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lthough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improve,society continue to develop,but the forest resources are suffering from serious damage,in such conditions,good fores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wor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erefore must use advanced scientific means,and forest resources are reasonable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to play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forest greatly,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Saihanba farm Beimandian forest farm as example to presen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problems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significance are discussed,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Forest station;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
林场的森林资源以林木、林地为主,另外还包括野生动植物、林下植物、土壤微生物以及其他环境因子等资源,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重要作用[1]。因此,了解森林资源现状,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是林场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1.1 管护现状 北曼甸林场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的东北部,是塞罕坝机械林场6个国有林场之一。林场总经营面积1.578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187.33万m3,森林覆盖率80%。林场物种丰富,珍贵的植物有干枝梅、金莲花等,野生动物有梅花鹿、细鳞鱼、黑琴鸡、豹、马鹿、天鹅等。林龅闹饕任务是科学、合理的管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物种多样性,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达到最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林地放牧时有发生 林场林木资源丰富,林下植物较多[2],是放养牲畜的良好选择。当地的居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开始成群的饲养牲畜,同时植树造林也造成了草原面积不断减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林牧矛盾,增加了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的难度。
1.2.2 存在林地侵占情况 随着木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木材价格不断上涨,近些年来,农产品价格也越来越高,由于利益驱使,一些拥有荒山或在林场周围租地的集体或个人,开始植树造林或栽植绿化苗木,给林场森林资源造成困难。
1.2.3 其他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管护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三是对植被恢复工作的监督、落实和管理力度还存在不足;四是由于林场在偏远山区,受经济等诸多条件限制,当地居民很难认识到资源管护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资源管护意识;五是由于受到历史等条件的制约,林场还存在边界不清[3]、面积有差错等问题,在建国初期,虽然预留的草场和放牧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有一部分被收回进行了造林,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在集体或个人手里,对森林资源保持完整性存在隐患。
2 森林资源管护的意义
2.1 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平衡森林生态系统 林场林下植物、森林野生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十分丰富,其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一旦森林资源遭到破坏,这些动植物依赖的生存环境便不复存在,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对维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且科学有效地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可以确保林木资源和其他林下资源的高效利用。
2.2 防治森林灾害 森林灾害包括病虫害、森林火灾及气象灾害。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可以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和处理工作,从而及时有效的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降低损失。对于森林火灾,可以通过森林管护工作增强护林防火力度,建立火警预报系统和防扑火工程建设,降低森林火灾的隐患。对于气象性灾害,可以通过“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来预防,将气象灾害对林木的危害程度控制在低水平。
2.3 防止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5],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合理地规划安排林木采伐时间和数量,合理安排林下植物种植,保护土壤微生物,避免出现荒山秃岭导致的对防沙固土失去功能,避免造成较大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排除引发洪灾的隐患。
3 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的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林场森林资源管护领导小组,积极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就其位,统筹协调,认真抓好落实工作。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可靠的保障。首先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修建防火线和防火隔离带,建立森林防火、病虫害和林政资源监测系统,新建或维修林区公路。其次要加大对管护队伍的投入。认真做好对防火车辆、设备、扑火机具的检查和保养,确保防扑火工具正常使用。强化扑火队伍建设,加强体能和技能的训练,配齐单兵装备,注重训练技能效果,讲究步骤和程序,提高防扑火能力。
3.2 加强幼林地管护和林产品管理工作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林产品的管护工作。一是积极推行标准化库区建设,在生产前规划好楞场,制定库区标准,严格按木材质量、弯曲度、规格、径级来分类归楞,确保林产品质量;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库区、立木作业地块导示牌制度,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完善交、接库手续,为每一名客户提供细致准确的资料,方便客户及时准确了解地块相关信息;三是严格执行林产品销售出场证制度,林场出场证实行一库一证、一车一证,发放的出场证要做到货证相符,任落实到个人,林场设立检查站,负责检查林产品运输车辆,防止林产品丢失;四是把库区、山场的林产品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形成“责有人担、事有人管”的工作常态,加大看护力度,确保林产品的安全。
3.3 扎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一是强化制度落实责任。执行护林防火承诺制度,扎实推进领导带班制度、领导包保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及时组织召开各种护林防火会,并抓好落实工作;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林区群众护林防火意识,通过采用展旗示警、流动广播、短信提醒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防火氛围;三是组织开展打击野外违法用火和“五清五查”等专项行动活动,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责任追究,确保防火工作万无一失;四是强化监测体系建设,夯实基础。建立雷电预警监测系统,构建林火视频监测与指挥系统;五是加强专业扑火队建设。大力推进专业化扑火队、半专业化扑火队建设加强训练,配齐扑火机具,使扑火队伍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扑火能力、自救能力,加强对防火车辆、设备、扑火机具的检查和保养,确保防扑火工具的正常使用。
3.4 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措施 采取架设围栏与防护沟栽植沙棘的管护方式,在每两根围栏桩之间增加双刺拉线,提高架设围栏的结实度;每个幼林地块的围栏架设木杆和刺线制成的围栏,防止森林资源不受牲畜危害,确保森林资源健康发展。
3.5 进一步做好封山禁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保护好现有林地资源,认真负责,加强巡护,林场辖区内禁止出现牲畜,禁止出现伤害野生动植物的情况,领导加强巡查工作,确保封山禁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3.6 加大森林资源宣传保护力度 狠抓宣传教育,源头杜绝。根据不同时间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工作。更新宣传方式。除制定宣传条幅、标语在重要地点悬挂、张贴外,还要开展全方位的资源管护宣传教育,面对面交流,收集基层对资源管护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调整,以便提升宣传效果。让资源管护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体社会人员重视、关注资源管护的良好氛围。对于破害森林资源的案件,增大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真正做到打击一个,震慑一方的作用,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3.7 建立森林资源管护档案 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安全,要建立和健全森林资源管护档案。国有林场要制定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利用林政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根据辖区内森林分布情况按照林地性质(商品林地或生态公益林地)、树种情况、林地面积、林龄大小等建立档案,每年根据森林资源增长和消耗情况及时更新,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区森林资源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大意义,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管护措施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也对保障生态平衡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我国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林木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也为森林景观资源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有利于促进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董国利.试论如何建立森林管护责任制[J].中国林业产业,2016(9):173.
[2]李建胜.森林资源规范管护的探讨[J].吉林林业科技,2013(1):49-52.
[3]杨瑞文.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6(19):82-83.
[4]刘小燕.森林资源管护的意义和策略浅议[J].南方农业,2016(16):87-89.
街道粮油生产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指导,年。坚持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保证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总产,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为思路,大春粮食作物播种全面完成,现汇报如下:
街道大春粮食播种面积8800亩,今年。其中水稻4800亩,玉米2000亩,红苕1700亩,豆类300亩。完成旱育秧3000亩,无盘旱育抛秧120亩,地膜玉米800亩,玉米肥球育苗1200亩,红苕100%保温育苗。
一、工作部署到位,领导重视。
街道召开了由村(居)三职干部及办事处全体职工参加的农村工作会议,3月6日。会上传达了区3月4日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农田水利、春播、春管、春防、三农保险、森林防火、基地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3月28日,街道再次召开会议,传达了3月27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再次对春耕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做好种粮直补、农机具直补等政策的宣传及农业技术资料的发放,广泛宣传。
通过广播、召开社员大会、悬挂横幅、标语、开展街头咨询活动等方式,利用法制宣传、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农业技术及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编写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旱育秧、抛秧技术,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等内容的小黑板4期。印发无盘旱育抛秧技术、大春作物种子处理技术、柑桔红、黄蜘蛛发生与防治预报、毒饵站灭鼠技术、小春病虫防治历表、水稻烂秧及其防治、区主要农作物每亩推荐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建议卡等技术资料1800余份。走村串户深入田间院坝为群众现场指导技术800余人次。
三、杜绝耕地撂荒,稳定播种面积。
做到耕地不撂荒,街道采取分类指导措施。确保满栽满插。一是地田块零碎,田埂面积很大,发展田埂玉米、大豆的增产潜力很大。二是积极协调,解决春耕期间劳动力紧缺问题。街道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助春耕,发动街道、村组干部、乡邻等,开展帮贫帮困促春耕活动,确保大春播栽面积。三是政策宣传,杜绝耕地撂荒。通过稳定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
四、增强抗灾能力,推广主推技术。
一)大力宣传推广区农业局年推荐的水稻、玉米品种。以川江优527辐优802Q优6号、川丰6号、宜香2292T优300宜香725等7个水稻品种和蠡玉6号、潞玉13东单60科恩939奥玉3202资玉1号等6个玉米品种为街道主要推荐品种。
二)民强村推广水稻无盘旱育抛秧120亩。二是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三是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防治,推广普及主推技术。一是推广水稻无盘抛秧新技术。减少灾害损失。积极宣传推广毒饵站灭鼠新技术,搞好大春作物农田除草。
五、春耕农资供应充足
备有优质稻种子7000公斤,春耕期间。杂交玉米种子3500公斤,红苕种170000公斤,尿素200吨,碳铵500吨,磷肥500吨,农膜30吨,充分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
六、存在问题
一)多数塘库蓄水不足,由于去冬今春没有下大雨。春耕用水困难。
摘要林区道路作为林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林业现代化、林业经营集约化的基础,也是森林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林区道路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今后林区道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林区道路;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浙江永嘉
林区道路是森林经营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衡量一个地区营林水平和集约经营高低的标志。过去,林区道路主要为林区生产服务,其主要功能是竹木材的采伐运输。随着林业经营方向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林区道路的功能已经大大拓展,除了木材、林产品、生产资料的运输外,在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区治安、森林旅游、林农出行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日益凸现。它不仅仅对林业产业的发展有直接的作用与影响,而且覆盖了山区全体林农的生产与生活,事关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林业在永嘉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林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林区道路作为林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林业现代化、林业经营集约化的基础,也是森林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1永嘉县林区道路基本情况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的括苍山南麓,瓯江下游以北。全县土地总面积2 695.17 km2。共辖38个乡镇,906个行政村。全县林地面积2 127.05 km2,占79.00%,是浙江省第四大林区县。活立木总蓄积量6 007 401 m3,森林覆盖率72.77%,林木绿化率73.62%。
目前,永嘉县境内已建成公路总里程达2 725 km,其中高速公路20 km,国道线25.4 km,省道线125 km,县道线523.7 km,乡道线221.5 km,通村公路1 430 km,机耕路379.4 km。
2林区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永嘉县的林区道路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方便了广大林农的出行,促进了林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但由于长期对林区取多予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林区道路仍十分落后。在近几年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各项设施都得到迅猛发展,但林区道路建设却未能同步跟进。林区道路状况与现代林业的要求相比,与农村的其他基础设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林区道路已成为农村基础设施中最为薄弱的一环。现有林区道路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科学规划
20世纪70年代以后,林区道路主要依托于用材林区、竹林区和森林旅游区等主要的林业经营区而建,普遍缺乏全面科学的统一规划。由于没有进行过统一规划,没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没有必要的环保措施限制,加上先期投资小,造成林区道路等级低、密度小,林区道路的布局不尽合理,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多种功能;一些林区道路因缺乏科学设计,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建成的林区道路,也存在着技术标准不达标、安全性差等诸多隐患。而交通部门在规划时并没有充分考虑林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林业系统也没有公路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适应目前林区公路建设的新形势。
2.2地区间林区路网发展不平衡
永嘉县是一个林业大县,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9.00%。西北部偏远地区是林业重点乡镇,分布有大量的旅游景点。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历史原因,交通状况仍然落后,林区路网远低于南部地区,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林业的发展。随着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规模将日益扩大,逐步提高西北部偏远地区林区路网密度,支持当地林业发展,完善提高通村道路等级,解决山区交通难问题已迫在眉睫。
2.3道路总量不足,等级差,密度低
永嘉县境内无一级公路,基本上以四级公路为主,占90%(县道占19.6%,乡道占9.4%,村道占61%)。尤其是县道和乡道,县道有87.9%为四级公路,而乡道全部为四级公路,通村公路则为四级、准四级公路。现有公路总密度为11 m/hm2。各经营区路网密度分别为:经济林区路网密度14.3 m/hm2;竹林区路网密度16.9 m/hm2;用材林区路网密度15 m/hm2;公益林区路网密度6.6 m/hm2。与浙江省平均水平相当。在20世纪末,美国通车的林区路网密度为15 m/hm2,英国、瑞士、挪威、新西兰分别达到16、30、38、40 m/hm2。道路密度与之相比,差距还很大。
由于林区路网密度低,道路延伸不到较偏远的林区,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运不进来,生产出的林产品运不出去。目前,部分林区还依靠人力进行运输,成本高,速度慢,既增加了林业生产成本,又影响了林产品效益。同时,目前的林区硬化改造工程仅仅解决了路面的通行问题,而道路的排水、绿化等建设尚未跟上。可以说,无论是林区公路的数量还是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林农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2.4林道建设资金缺乏
永嘉县大部分林区地处偏僻之地,林道建设路基基础差,有些甚至没有路基基础,而且有些地方地势高、陡,以石山为主,这都加大了修建的难度,势必要增加放炮、挖机、造桥等费用。而这些林道一般都是迫切需要建设的,建设这些林道的村经济较弱,形成了林道建设的迫切性与建设资金投入大、筹措难的矛盾。而且一些已建好的林区道路,由于缺乏资金,长期得不到妥善修复和养护,甚至已成断头路。
3林区道路建设的对策
3.1统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林区道路建设应根据林区生产经营的实际,对林区道路进行科学规划,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化、功能多样化、效益最大化的林区道路网络[1]。在规划时,除了对商品林区进行道路高效能的规划,也要对林区的生态公益林区进行护林防火道路的规划,注重运输能力和安全系数的提高,充分考虑林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达到林区道路建设与周边自然景观相互协调的目标。并从林业经济发展和林农实际需要出发,综合考虑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协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3.2加强技术指导与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林区道路建设涉及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要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可操作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程序进行操作[2]。每条林区道路需单独设计,原则上都应进行论证,特别是对建设规模较大的,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以保证项目的实施符合规划的要求,避免不合理的项目对规划的干扰,影响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效益的目的。
3.3加强养护管理
林区道路建设条件差、标准低,使用一段时间后,路基、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如果养护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体使用效益。要充分认识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观念[3]。建议根据各地的特点和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和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流动性养护相结合制度。根据当地林区道路的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型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降低养护成本,发挥养护资金效益。实现从主要抓路面养护质量到公路全面养护的转变;实现从仅重视道路行车功能的养护要求,到重视道路排水、防护、抗灾等功能养护要求的转变。此外,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道路养护队伍,明确责任与义务,从根本上改变林区道路“有建设、无管理”的尴尬局面,延长林区道路使用寿命,巩固建设成果,提高道路使用效益。
3.4积极探索投资机制,广辟林区道路建设资金渠道
资金问题是加快林区公路建设和提高养护水平的根本,森林经营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林区道路建设资金组成的多样性。森林经营效益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盘考虑,发改、财政、交通、林业等部门,应争取将林区道路建设项目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范畴和专项资金预算,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县、乡两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广辟筹资渠道[4]。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相关项目综合开发,同步进行。要通过分块立项,共同建设,确保将有限的资金捆绑投在关键地方的关键项目上,以求尽早发挥资金的最大效果,并建立有效稳定的林区公路建养资金来源体系。建立起“争取投资、政府补助、社会捐助、群众投劳、单位帮扶、职工捐款”多轮驱动、稳定的筹融资机制,推行“一路一策”,鼓励农民或企业自筹资金修路,谁投资谁受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林区道路建设的需要。
3.5建设规划原则
一是与森林经营相适应的原则。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的关系,科学划分完全保护区、限制利用区和产业发展区,并根据不同区域确定道路密度和采用建设标准,根据森林经营类型使用不同的林业机具,林区道路标准要满足林业机具通行的要求。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林区道路建设是为森林经营服务的,对经济林经营区、竹林经营区、用材林经营区、林业观光园区、森林公园等重点林业产业发展区域,尽可能提高林区道路的受益范围。三是注重生态保护和交通安全。在林区道路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特别是防止水土流失;要满通安全的技术要求,保障安全运行。四是适当的林区路网密度控制。合理的林区道路网密度就是效益与费用比最大。效益包括节约成本而获得的收益、时间收益等,费用则包括林道修建费、林道养护费、环境损失费等。总体来说,过密的林区路网要大量的投资,无疑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而且对维护生态环境不利;过稀的林道网则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能。
4参考文献
[1] 马健霄,王建民.我国林区道路运输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森林工程,2001,17(1):45-48.
[2] 陈德清.福建省林区道路与运输机械的探讨[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5(2):79.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总体安排,为全面掌握我县应急管理工作现状,推动全县应急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近期我就全县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组织机构健全。我县于20__年10 月27 日以勉县人民政府38号文件出台了《勉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委员会,作为我县处理突发事件的最高层面,统一领导,指挥在全县范围内发生的特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副主任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成员由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成。20__年,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县上专门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为财政全额供养正科级事业机构,落实了人员编制和办公室场所,并与县政府办公室合署办公。各乡镇、部门也层层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并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同时,县上在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食品卫生、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建筑工地、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均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应急指挥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处理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组织协调工作。
(二)预案体系完备。按照《勉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全县应编制专项应急预案21部,部门应急预案37部。目前县安监局、环保局、国土局、卫生局、水利局、供销社、公安局、消防大队、盐务局等部门分别制定了《勉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勉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处置预案》、《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救援预案》、《非煤矿山重大事故危险救援预案》、《抗洪抢险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勉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20部,部门预案7部,同时围绕重大节庆活动编制了相关应急预案。
(三)观测预警到位。县上将“120、110、119”三台合一,在全县初步建立起了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县公安局在县城主要街道、重点部位实施“天眼”工程,进行事故的预防监控。县国土部门对全县9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确了乡镇、村组领导责任和监测责任人,以及灾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程序;农业部门设立了植物保护检疫工作站,病虫测报站、动物检疫监督站等机构,专门负责收集、分析、评估各地疫情,同时还在25个乡镇建立了疫情监测站,各个站保证有1人以上的专(兼)职负责人,并对养殖企业大户、企业实行疫情观测员派驻制度;林业部门在县国有林场、汉西林业局、连城山等火灾易发区设立了10个火情观测点,并详细制定了事故处置程序;气象局、水利局、水文站及相关乡镇负责气象、滑坡、泥石流等洪涝灾害的监测预警,并落实人员及管理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发生及造成的损失。
(四)应急保障有力。在应急队伍建设方面,县公安、消防、武警联合组建了公安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农业部门成立了动物疫情处理预备队和动物疫情及农作物重大病虫应急防治专业队;县卫生部门直辖的37家医疗卫生单位均设有常年公共卫生应急队;林业部门成立4 个由115人组成的扑火队,并在各乡镇林场组建了义务扑火队伍;安监部门建立了勉县矿山救援应急队,同时县电力、国土、环保、电信等部门也都组建了专也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在应急物资设备保障方面,县消防大队新配备了器材车、大型水罐车和泡沫车等特种消防车辆5台,添置了破拆、洗消等一大批特种装备;农业部门建立有疫病控制应急物资储备库,现有动物疫情处理指挥车2辆,物资车1辆;盐务局存储各类食盐 500吨;公路管理段现有装载机4台,挖掘机3台,自卸车6台,编织袋3500条,铁丝500公斤、以及一定数量的雨具、安全帽和手电;林业部门储备有汽油发电机1台,风力发电机6台以及专用灭火工具200把。其他部门和乡镇均储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在通信保障方面,各乡镇、各部门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话传递信息,林业部门配有卫星电话1部,对讲机6部;公安部门开通和使用150无线集群系统,配备对讲机60部;偏远山区采用鸣锣、哨音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的应急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各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我县尚无固定的应急专项经费,应急资金未列入预算,只有靠各级政府预备费和财政专项资金解决,总体额度有限;二是救援专业力量和装备不足,物资储备数量和品种难以满足需求,城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公用设施等抗震能力不足。严重缺少非正常条件下的通讯装置、现场应急防护设备和现场应急检测分析仪器等必要的救援设施设备;三是各乡镇、部门虽然制订了应急救援预案,但由于受场地、经费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没有进行过演练,救援人员缺乏相应工作经验,预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四是绝大多数部分预案尚未形成,部分已有的预案不够科学规范,还需结合实际和工作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五是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急需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加大力度,从而提高应急队伍在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