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科技发展的表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的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发展的表现

第1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科普影片纪实手法表现主义

除具备传统科教片“以科学为内容,运用多样的电视传播手段,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以及弘扬科学精神”的特点,。科普影片不仅讲述知识,还关注科学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它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叙述故事。然而,单一遵循纪录片“客观、真实”的纪实主义风格,再加上原本就显得枯燥乏味的内容,必然出现情节牵强附会、科学知识难以普及、受众不满意等情况。因此,创作科普影片时,坚持知识的科学性以及秉承纪实主义风格的前提下,融人表现主义会使科普影片更具观赏性。

一、纪实主义风格VS表现主义的特征

科普影片作为纪录片的一种。主要运用的是纪实方法。在我国,说到纪实方法,一般指的是巴赞的理论。巴赞认为纪实主义是“存在先于含义”。纪实主义反对主题先行,导演只需“把事实交给大家”。它只是客观存在,主题就已在其中了,并非导演赋予的。纪实主义所表达的意义,则来自现实本身,它是现实说话。

巴赞的纪实理论是建立在摄影影像本体论的基础上的。他认为影像“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用人加以干预,参与创造”。“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他还认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而主体的人,对客观世界往往有成见和偏见。只有把人排除出去,客观世界才能真实地呈现出来。在表意方面,他反对“含义先于存在”,主张“存在先于含义”,要求“仅仅通过对现实表象的展现揭示出现实的含义”。在结构方面,他反对人为地戏剧结构,要求具有“具有更多的生物学的特点”,“故事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生命般的这是与自由。”在镜头方面,他反对理性蒙太奇,倡导长镜头。

对于科普影片,纪实手法是其基本表现手法之一。客观跟随拍摄、长镜头记录已经是纪录片屡见不鲜l的方法。以事实为主体的科普影片虽然有众多风格、样式差异,总体属于影视纪实艺术是事实。然而摄影师要选择被拍摄对象、角度等,纪实主义“不让人介入”却是很难达到的。有相当一部分纪录片还是坚持主题先行的,然后再根据主体表达选择素材,结构情节。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的。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的。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

表现主义艺术观念渊源于德国文化精神。虽然它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总体上来说,表现主义在各个领域中的影响是融会贯通的。表现主义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前途有很大的关注,显现出一股干预生活的热情,但他们重视主观世界,特别是精神、情绪、思想的的强烈的呈露。创作者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表现主义,以其极大的主观性着眼于人类精神与体验的直接表现。在抗衡着印象主义客观性的同时,追求形式上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共性特征。

二、表现主义在科普影片创作中的运用

表现主义作为科普影片除纪实主义外的创作理念,在内容确定的前提下应用于科普影片的表现手法、画面拍摄及“再现”手法、解说词的行文用词等方面。

基于表现手法的动画形式,既可准确地表达深奥难懂的科学内容,更适合给知识水平较低的受众。

科普影片《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新技术》(该作品由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制作,荣获北京高教学会电化教育研究会2009年度“金烛奖”一等奖及第十届北京科技声像作品“银河奖”三等奖)正是以一个动画短剧作为开场阐释了动画里的主人公种植棉花失败的原因。表现主义的“主题先行”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正因为创作者要表现当下很多棉花种植者共同的忧虑——棉花如何成功种植、如何高产,片子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必然会引起观看此片的棉花种植者的共鸣。另外,贯穿整个作品的两个对话人物,除了真实的以记者身份出现的解说员,还有一个就是自始至终的动画虚拟人物——种植棉花的老爷爷。即该作品中出现了棉花种植者的代“言”人,借这个虚拟人物的口,代表普遍棉花种植者说出了他们遇到的问题,似乎有悖于科普影片遵循的纪实主义风格,在作品中植入了主观意识,加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念,但是这些所谓的“主观意念”正是创作者调查研究了众多棉花种植者在种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后,将具体的问题总结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将棉花种植者这个群体化身为一个生动的虚拟人物,使内容具有科学性的同时,更具实用性、艺术性及观赏性。

在《热带人工植物群落》中有一组动画,在讲了一大堆人工森林在科学上的可行性后,以动画展现未来人工森林的宏伟壮观的创面结束全片,它是通过动画手段模拟移动镜头与推进镜头的形式进行表现。画面横移,转过一榕树,沿着一条伸向银幕纵深而永远走不到头的森林大道中前进,加上以主观镜头的方式,使观众好似乘坐未来的交通工具畅游浏览未来科学世界。从而将影片情绪推向。

由于并不是所有科普影片都需要动画,在不该用动画时就不该强行植人动画,否则不仅在科学内容上造成混乱,而且对整个影片艺术效果也是极大的破坏。

在画面拍摄手法上,运用“画面再现”既可使普及的科学知识更丰富,也可使画面更具艺术观赏性。

北京科影摄制的《钙与生命》,里面拍摄的人物环境并没有以纪实手法表现,而是带有较强的表现主义风格,使人物环境处理有了人为制造的象征性,使科普影片更富想象力及内涵。在保证科学内容真实的情况下,创作者用于突破表现形式上的束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赵立魁在拍摄《第十三片绿叶》时便谈到:“我与摄影在开拍《第十三片绿叶》之前便统一思想,决定对影片的微观部分(科学内容的核心)一定要真实地‘再现’,使其可信;对于外在部分,即小麦形态和科学实验的环境背景,光线色彩等等一律进行加工‘表现’……”由于小麦的自然状态是丛生的,叶片交错拥挤在一起,实拍出来显得很杂乱。创作者将它一棵一棵分离出来,栽在土箱里,再用灯光从逆侧方向打透,于是我们可以在片中观赏到绿叶在暗背景下格外醒目,主体突出,一目了然,深色的环境基调又造成一种莫测的神秘感。在《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新技术》拍摄过程中,由于没有到播种期,创作组在当地专门开辟了一小块实验地,进行了播种演示,而每个关键步骤可重复演示,便于拍摄者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展示播种细节。播种“画面再现”不仅弥补了因植物生长期时间限制造成的画面缺失,更呈现了较为完整的细节。

在运用“画面再现”这种表现主义手法时,需注意尊重客观事实,科普影片只有在做到内容符合客观真实,才可在这个基础上探讨“画面再现”手法的成功与否。

在解说词的行文用词上,从说明文到记叙文的转变中,“戏剧化”的语言不仅可生动表现科学内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加深受众的理解与记忆。

在科普影片《抢救大白鲟》的开篇是从“人”切入,而不是从“事”切入的叙事结构,改变了原本开篇解说词设计的初衷。钟倩在《用“故事”去包装科技影视作品——<抢救大白鲟>创作体会》中指出原本关于白鲟的知识介绍是:白鲟是什么科、什么属、为什么这么珍贵、濒危到什么程度,然后再是发现到抢救。而改变后的叙事结构是:先讲危教授这个人物辛苦寻找白鲟多年,再引出白鲟这种生物,于是全片很自然地就从“介绍白鲟”的说明文变成了以“向往白鲟”开头的记叙文。

富有表现主义的“戏剧化”手段也被运用在了科普影片《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新技术》中,在作品开篇,虚拟人物——种植棉花的老公公与记者的对话,即是一段解说词的“戏剧化”变身。将原本要说明的内容以生动的对话形式展开,引出了棉花种植者的疑惑,求知欲。

当然,解说词的行文用词不仅在作品中体现为具体文字、语言,也可抽象为画面,用画面中自带的文字来表现。例如在科普影片《珍惜土地》。中,有一组镜头。采用人、土地、指示灯示意动作与电子跳字的方式表现我国土地、人口粮食三十年的变化。数字跳动很快,令人眼花缭乱。而具体数字却无法让人看清。这些快速运动的数字变化,正是创作者用“戏剧化”的表现手段,给观众造成一种速度惊人,问题严重,刻不容缓,不能等闲视之的紧迫心理。于是在视觉上形成撞击,敲响警钟。在受众思想上造成一种紧迫感,从而激发受众的情绪,与影片产生共鸣,加深受众的记忆!

可见,在表现主义应用于科普影片创作过程中,既要考虑一个科目内容讲清楚适当的空间,又要考虑语言环境遣词用句本身对表达科学内容的衰减作用,只有把握到位这两个方面,才可在行文用词上做到炉火纯青,恰到火候!

三、表现主义在科普影片创作中的发展趋势

科普影片作为纪录片的具体类型,纪实手法是其基本表现手法之一。客观跟随拍摄、长镜头记录已经是纪录片屡见不鲜的方法,以事实为主体的纪录片虽然有众多风格、样式差异,总体属于影视纪实艺术是事实。然而摄影师要选择被拍摄对象、角度等,纪实主义“不让人介入”却是很难达到的。有相当一部分纪录片还是坚持主题先行的,然后再根据主体表达选择素材,结构情节。

纪录片不允许虚构,但需要想象。伊文思曾经说过:“有人认为纪录片不是艺术,因为它没有想象,这个看法不对,从拍摄之前到最后的剪辑完成,自始至终不能脱离想象”。

表现主义的多种手法与纪录片的纪实风格在很多科普影片得到了完美结合。

例如《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它表现的奇特景象往往是建立在影片的事实基础上的,如利用俯拍、仰拍等奇特角度拍摄的令人惊叹的画面效果,用高科技程控技术操纵的变速摄影拍摄的超低速和超高速画面,将现实情景抽离出来,达到其本质的特征,影片的纪实风格与表现主义有机统一,互相渲染,相得益彰。

第2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科技发展观;以人为本;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46-02科技发展观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整体发展观。科技发展观不是就科技谈科技,而是将科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囿于国情的原因,计划经济时期的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缺乏有机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的教师更多地关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观是这种客观现实的抽象,是20多年科技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提炼,是将科技与经济社会整合思考的理性升华。对高校而言,它体现的整体思维不仅仅表现为课题的研究或技术成果转化,更多地表现为广大教师关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走势,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知识

产业、振兴高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职责。科技发展观是一种开放的发展观。任何一个系统如果不能及时地与外界保持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个系统将逐步走向紊乱。党的以来的对外开放,是从科技领域起步,快速发展起来的。目前与国际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的交错格局是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大前提。科技发展观要求我们看中国看世界、看世界看中国,市场空缺什么?为什么空缺?社会空缺什么?如产品种类,世界上目前生产的50万种产品中国仅能生产60%;如产耗与产出之比,中国2003年GDP总量占世界比例不到4%,却消耗世界30%的钢材和50%的水泥;如此大的消费之所以没有起到对经济应起的刺激,不是消费者缺乏意愿而是提供者缺乏能力。这一切问题,从根子上还是受制于科技创新能力。要维护对外开放的良好局面,提高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的主动性,加强中国对外国的吸引力,不能靠“摊大饼”,不能靠“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而是要在新的科技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实现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基础上再加上第三个根本转变,那就是依托于科技创新能力的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思维方法。

当今世界,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越来越快,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各国发展机会均等。发达国家必然利用资本与技术优势,加速攫取资源、人才和财富。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充分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低成本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受发展水平制约,往往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我们应该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在具备条件的重要产业或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在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占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逐步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国科技界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以人为本”一是指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二是指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即创新为民。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牢固树立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思想,始终瞄准国家目标,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队伍结构和梯队,通过分类管理,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科技发展应选择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整体发展。科技活动不仅是科技团体的行为,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

“创新跨越”既是时代对我国科技界的要求,也是广大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处于主动地位,实现我国和平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现代科学的特征、现代科学的多样性和跨学科性、现代科学技术的系统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走“竞争合作”之路。如果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科技创新将无法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科技人员的合作,而且需要科技人员与技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作,需要科技界、高校和其他领域的人士和机构的合作。

“持续发展”指科技创新应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持续性”表征了创新工作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要求尊重他人的科学首创,要求创新工作需要前瞻布局并持之以恒,最终取得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创新成果。“发展性”表征了科技工作的方向性和阶段性,要建立一种能够不断修正和调整科技发展方向的机制和工作模式,同时,将科技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尽可能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找到新课题,获得大发展。要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科技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要结合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深入分析国家需求,分析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寻找差距和突破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在方向选择上,要紧扣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以不断做出重大创新贡献为目标,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在人才队伍上,要以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为重点,以营造环境和文化为手段,使各种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制度建设上,要以资源配置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队伍动态更新机制,建立科技布局动态调整与敏捷反应机制,不断加强创新发展的资源基础,积极探索有利于出重大创新成果,有利于加强综合交叉的组织模式。新的科技发展观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更是指导我们实现宏伟大业的指南针。

参考文献:

[1]王伟林.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科技工业的发展[J].与现实,2007(1):188-189.

第3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科技活动;科技市场;高新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100-03

1 引言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发展快速化的背景下,科技已成为促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科技进步进程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处苏北的淮安市虽身处长三角,但经济社会发展较长三角地区落后,而科技发展迟缓、未与经济形成协同效应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淮安市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寻找促进淮安市科技活动发展的措施,增强淮安市核心竞争力、加快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淮安市科技发展现状

淮安地处苏北腹地,面积10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8亿元,基本形成了机械、纺织、烟草、食品、医药等五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淮安市科技发展快速,不仅R&D投入由2002年的0.23%增至2010年的1%,人均GDP也由2002年的7267元增至2010年的27999元。淮安市科技发展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主要表现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科技经费投入,从2002的22945.7万元增至2010的13.15亿元,增长了5.73倍。在科技人才队伍投入方面,2004年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仅为0.18%,2010年已增至0.33%。在科技政策投入方面,淮安市不断完善科技政策,现已形成以科技创新指导性政策、科技投入政策、科技平台建设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科技人才培养政策、科技企业发展政策为基础的科技政策体系。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淮安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淮安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逐年稳步提高,2004年每十万人口专利申请数仅为12.98件/10万人,2010年增至102.44件/10万人,六年之间的平均增长率为41.436%。2004年每十万人口专利授权数仅为4.05件/10万人,2010年增至24.35件/10万人,六年之间的平均增长率为39.761%。2004年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为3.3%,2010年已发展到12.39%,六年之间的平均增长率为33.956%。

第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淮安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88%,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增至19.79%。已初步形成以IT产业、特钢产业、盐化工新材料产业为基础,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

第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形成的社会共享平台;是向企业、高校、科研单位提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技术服务、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人才培养的公共科技服务载体。截至2010年底淮安市拥有科技企业150多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个(省级以上21家),企业院士工作站6家,省级重大研发机构1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这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

3 淮安市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科技资源投入不足

第一,科技资金投入不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R&D投入强度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初级阶段,R&D投入强度一般不超过1.5%;工业化中级阶段,R&D投入强度约为1.5%~2.5%;工业化高级阶段,R&D投人强度一般大于2.0%。2009年淮安市人均GDP23277.17元,根据2009年12月31日美元汇率折合美元3408.98美元。根据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见表1)淮安市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期,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属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但淮安市2009年R&D投入强度仅为0.9%,2010年淮安市R&D投入强度为1%,也未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1.5%的下限,因此从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淮安市的R&D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科技人员投入不足。道格拉斯的研究表明,劳动是生产投入的主要要素,且人才资源的数量与结构应与区域经济机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纵观淮安市经济发展情况,从2005年开始淮安市经济高速发展,年人均GDP增速高达19.5636%,而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数增速为-4.4236%,淮安市科技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小于淮安市人均GDP增速。由此可见,淮安市科技人员投入落后于淮安市经济发展水平。

3.2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不健全

淮安市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科技市场不完善,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不健全,不利于淮安市科技成果转化。淮安市科技市场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单一、中介服务不足、科技市场政策不健全三个方面。

第4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纳米时代;经济挑战;发展战略

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新纪元,许多科技领域会出现重大突破,高新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信息、生物和纳米科技三大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上。其中纳米新科技的发展应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为了迎接21世纪科技发展的新浪潮,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和调整科技和教育发展战略。为此,中国也应制定迎接纳米科技时代浪潮的科教兴国战略,部署未来,迎接挑战。

一、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战略

所谓科技发展战略,是在长期内从总体上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谋划或筹划,而相应的策略则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为完成战略任务而灵活地采取的行动方案。科技发展战略是与经济发展战略、教育发展战略、军事发展战略等并列的发展战略,是组成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在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越来越成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从而引导其他发展战略的方向。人类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活动将成为主要活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各国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强相互作用,包括激烈的竞争和相互的合作;“地球村”将会名副其实地形成,全球化的意识也会趋同;更加人性化的、文明的高级社会将成为有知识、有高级智慧的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目标。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应变的政策和战略,及时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世界各国制定科学技术长期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处在多年来经济最强盛时期的美国,依靠科技的优势和科技产业化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为了国家利益的科学》报告指出,美国科学要反映和体现国家的中心目标,同时,也要保持已使美国科学界取得卓越成就的“核心价值观念――爱智慧和求真理的传统”。为了达到战略目标,美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战略措施,或称为行动措施,其中包括联邦政府已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将科技政策的制定提高到与国家安全、国家决策和经济政策同等重要的地位;设立了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以便对重要的科技政策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日本为了在21世纪仍能继续处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列,又提出了向“开放型科技立国”的方向迈进,建立了国际性研究中心,大力吸收国外科技人才,并制定大科学或巨科学的国际研究计划,在国外建立科研机构,使科技体制国际化。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也都制定了各自的关键技术政策,推动高技术的发展。德国在经济、科学技术上已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大国。德国基础科学在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国政府主要集中力量抓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与生产过程保持必要的距离,以保证超前研究,以便为基础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奠定基础,从技术创新上支持生产部门。

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都属于科学技术发达国家,它们都在寻求继续发展的道路,以保持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的地位。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利用其后发优势也在努力增大对科技的投入,制定适宜的科技发展战略,保持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

总之,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更大的发展,力争在21世纪的科技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各国发展过程各异,但仍有许多共同的特点:(1)科技战略的调整以提高经济竞争力为核心。(2)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3)加速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下大力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4)注重科技人力资源的发掘与应用。(5)加快军事科研成果民用化等。可以预见,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战略调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其科技发展战略的目标都是为了迎接21世纪科技发展的新浪潮。

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战略上只有着意于整体性的高水平的发展、主要学科的完整布局以及基础科学的大力发展,特别是交叉科学、综合科学、横断科学的大力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科学发生的激烈变化。根据中国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以及21世纪初科学发展的趋势,中国应重点发展基础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综合科学和横断科学等具有独特意义的科学,以及发展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学。为贯彻中国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实现其战略目标,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战略措施。

第5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科技感 产品设计 用户心理 科技表现

中图分类号:THl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09-02

1 科技感剖析

1.1高科技风格的影响

高科技风格发展与20世纪50年末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科技迅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科技不仅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高科技风格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新技术的出现,提升了社会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使工人从繁重劳动中脱身,这一切都展示了科技的魅力。新技术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认识到其中的利益所在。由此新兴技术被设计师所关注,并呈现出对技术高度热衷化的趋势。设计师刻意将许多零件暴露在外或模仿军用通讯器材过度添加旋钮,这无疑扭曲了对技术的认识。刻意将技术表面化设计的方式愈发脱离了设计本质,造成设计与产品操作功能脱节,背离了其实用性。高科技风格由于过度沉迷于技术,没能摆正技术在设计中的位置而把装饰压到了最低限度,使产品显得冷漠而缺乏人情味,常常招致非议。

科技对产品功能的创新及对新产品开发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人们热衷于借外观表现技术的方式虽有所欠缺,但毕竟是高科技出现后为将设计与科技相融合作出的第一次尝试,正是这次尝试引起了设计师的反思。

高科技风格过于注重技术表面,偏离了对科技深层含义的理解而陷入设计误区,给人以机械、生硬的感觉。这就是在高科技风格推动下,技术形式化作用于产品外观设计所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即科技感的最初由来。

1.2现代科技感定义 ,纯粹技术需借助某种表现方式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表达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产品设计的作用即通过选用合适的方式以体现科技。

基于高科技风格基础上,现代科技感不仅是对技术的传达,更有其深层次理念,即服务大众、符合现代审美标准、传递情感等。现代科技感传达的并非是外在形式,它更注重科技内涵,是在实现科技价值与用户情感需求过程中带给人的一种享受、,是伴随科技与设计的相容理念应运而生的。

1.3科技与设计

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其融合程度亦逐渐升高,促进了设计的快速发展。科技是设计开发的诱导因素,是设计发展的必要条件。

科技影响设计发展,为设计实现提供更宽泛的手段及更高可能性,由此提升设计实现效率。设计同时为科技发展提供更清晰的思路,影响科技发展潮流。一定程度上科技得以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设计,设计为科技提供立足点,使科技发展方向更为明确。设计与科技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

2 科技感设计表现形式

2.1色彩表达

色彩表现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设计中经常提到的产品时尚感,科技感,文化感,历史感等多种视觉感受与色彩表现手法的应用紧密相连。

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卡洛琳・布鲁墨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的正常的生理感受”。如黑色能体现沉稳、庄重的感觉,白色能带给人神圣、光明、魄力等感觉。色彩本身所具备的这种象征、隐喻等特点是体现科技感的基本因素。首先黑白色带给人的感觉是各类中青年成功人士所追求的感觉,此类用户通常是中高档科技产品用户群体,该群体的喜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科技产品设计用色。其次黑白本属无色系,不易受色彩流行趋势影响,被看作是永不过时的色彩而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品色彩设计表现,久而久之二者便成为高科技产品的代言色。

除了黑白色之外,灰色在高科技产品色彩设计中的使用频率也相对较高。究其根源与机器大工业时代背景以及高科技风格影响是分不开的。钢铁、玻璃等材料被运用于建筑设计之后,带有钢铁色彩倾向的灰色作为一种新潮色也被广泛运用到高新产品设计中,且一直影响至今。因此灰色亦被划入高科技感色彩行列。除无色系色彩外,据每年的色彩流行趋势,其他色彩偶尔也会被运用于高科技产品设计表现,但其流行时间持续性不强,故影响到此类色彩科技感评价。

2.2型应用表现

任何造型艺术内容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表达出来,这些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构成艺术作品特定的外在形式。

在研究产品造型形式的心理效应之前需从心理学角度对“外在形式”建立明确认识。外在形式是设计师用物质材料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手段对空间、形体、光线、色彩等人们可以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的编码系统。这些信息编码系统有组织的传递着某些视觉信息,使欣赏者的视觉器官受到刺激从而产生兴奋。这时外在形式中体现出总体特征,如可爱、舒适、雄伟、壮丽等种种感受。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水平的提高,产品形态设计愈发饱满、有机化、抽象化,更为注重形态与功能的结合以及形态带给人的心理感受。首先抽象、有机的形态可以给人自然、贴切的感觉,营造舒缓的氛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这种形态在低技术条件下实现可能较小,科技发展及人们造型审美水平提升带来的产品形态多样化、有机化能够让人们切身感觉到科技的力量。因此形态的有机化、抽象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产品科技感。

科技发展促进了技术手段的更新,提高了产品造型实现的可能性。当今时代虽生产技术手段充足,设想当代人不具备较高的审美认知水平,结果会是重蹈高科技风格覆辙。因此设计师及受众的造型审美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科技感的真实表现。

2.3科技作用下的效率提升与新材料应用

技术是无形的,纯粹的技术不能作为单独的存在呈现于人的视觉范围之内。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是科技作用下产品工作性能的提升。科技作用提升了产品工作效率,为产品划上了高速标识。因此产品工作效率也成为衡量科技感强弱的又一因素。如高速列车的正式投入运行,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使人们切实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另外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升,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实用的原材料。材料的光感、硬度、轻重、透光性等特点是产品设计选材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同产品对材料要求不同,科技水平的提升使原材料向着对体现该产品特性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如20世纪初第一架载人上天飞机是用木材、布和钢制造的,如今铝、钛、钢和复合材料已成为飞机的基本结构材料。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抗疲劳、减振、可设计等一系列优点,因此高新材料的运用愈发彰显着产品的科技感。

3 科技感的设计理念构建

3.1环保设计理念枸建

在人类设计史中,设计在不断向前迈进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不得不重新思考其职责和作用,因此萌生环保设计理念。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出版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 realworld)。他在书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看待有限的地球资源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这一观点,当时未得到广泛关注。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由此绿色、低碳、生态等设计术语渗入设计师思想。科技发展为实现环保设计理念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科技也在向着环保型方向发展,环保理念为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产品是否具备可持续条件,是否符合绿色设计理念成为了评判科技感的又一标准。

3.2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理念

传统文化融入产品形态设计,在本源设计层次上以具体的、清晰的符号元素出现。但这种符号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肤浅的理解和简单的模仿,而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出发,借助传统元素寻求最合适的符号语言以及现代构造手法。

传统文化融于设计是对传统和现念兼收并蓄,对文化进行分解、变革、延伸,并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达到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共存。例如北京奥运火炬设计创意来源于中国祥云和纸卷轴符号,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元素造就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形式。另外上海世博中国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及现代技术特色,融合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为科技感的传递另辟蹊径。

4 总结

科技进步促使产品设计开发经历了多轮技术变革,产品科技感表现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若继续将其简单理解为产品科技含量高低带给人的感觉难免会有失偏颇。在高科技风格时代产品尾随科技而生,而如今人的需求即产品的目标设计方向已占据主导地位,引导科技的发展方向,科技感这一词语也慢慢退出中性词语范围,正以褒义词的身份应用于设计评价中。

第6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当代艺术;科技发展;艺术创作;形式创新

每一次科学与技术的巨大进步都大力推动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科技发展带来了人类各领域的变革,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虽然艺术形式的创新在艺术史中一直存在,但重要的科技革命带来的艺术形式的创新尤为强烈,极大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形式。思考这种已经发生的转变,并对科学形而上学之下的艺术形式进行思考,厘清几十年来在科技浪潮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以及技法领域已然发生的变化,并延续这种变化的趋势,我们就可以对21世纪的艺术发展趋势做出预判。科技发展对21世纪艺术创作的影响,不仅仅涉及可见的创作技法、创作材料以及媒介,同样也涉及到对艺术观念本身的改变。可以说,这种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发展时期相媲美。谈论科技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形态的影响,就必须深入艺术的两端——对艺术家与艺术受众进行研究。艺术由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解两大部分构成,这是由艺术本质决定的,因此研究也应由科技发展对这两部分的影响展开。可以说,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解、艺术家与艺术受众这两对概念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一、艺术家与艺术创作

技术是艺术家呈现作品除了材料和想法之外的必要条件,艺术家作为社会个体,在当代享受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创作便利。艺术家勇于尝试结合与探索,早已不满足于绘画、摄影、装置、影像、行为等单一作品形式,出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多样化形式。在制作过程中,作品的技术和材料方面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交互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艺术家好的想法和创意不再苦于没有途径实现,很多艺术家主动利用科技手段帮助自己完成作品创作。如荷兰艺术家博纳特•斯米蒂斯(BerndnautSmildeas)使用一台烟雾发生器,加上一些水汽和强烈的放电来制造位于室内的雷暴云团。每一朵云存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后就会消散,作品现场拍下的照片就是它们的档案,是它们曾经存在过却被人们错过的唯一证明(图1)。斯米蒂斯想借此来表达生命的转瞬即逝。目前,这件作品已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展出,获得众多关注。又如2014年底,英国艺术家乔恩迪•赫维茨(JontyHurwitz)利用突破性的3D打印技术,用10个月时间设计、雕刻,最终创造出一系列大小仅相当于人类头发丝宽度一半的纳米微雕人像(图2)。在用于检查癌细胞的超清医学显微镜下,这些人像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再如美国艺术家安东尼•豪(AnthonyHowe)的动力艺术(KineticArt)作品(图3),采用物理原理,以跨领域的创作方式,透过机械构造使作品可以通过微风的吹动自行运动。这类作品除了表现动态的美感外,还融合光影、音乐等,把绘画与雕塑原来的表现形式彻底颠覆,给人以不可思议的美学感受。他的雕塑大多由不锈钢焊接而成,也会用到玻璃纤维和镜面,偶尔还用到木材。这些原本很重的精巧机械物件,与周围自然环境中的风与光互动,如活物般优雅而轻盈地翻涌。

二、艺术受众与艺术理解

理论上说,艺术品的意义是由艺术家的创作及人们不断的阐释共同构成的。艺术家并不拥有对艺术品意义的绝对解释权,艺术品的意义更多是在后世阐释中不断完善,并且是一个永不完结的过程。艺术品意义的获得离不开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的万物互联,将极大地影响对艺术品意义的阐释。互联网正在给广大普通民众的审美和想象赋予真实的骨骼,使个人的意识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而获得他人的回应。这种回应是真实、可经验证的,因而使得持有相同意见的人在相互认同的中构成共同体。信息的快速全面交互,作为一种非新生事物长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多种学科共同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使人类生活日新月异。在加速度发展模式下,这种改变每天都在发生。科技发展带来具体生活的改变必然引发人类社会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可以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冲击,普通民众意识的实体化使社会的结构发生变化。在传统社会中,艺术品意义的阐释仅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事,与民众无关。但是在21世纪万物互联的时代,艺术品的传播不可能无视互联网,这也就使实体化的民众意识将对艺术的意义,乃至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来自民众的阐释获得了真切的地位。可以看到,即使是最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在试图进入民众的视野。在艺术市场的中介下,民众阐释所形成的舆论经常左右市场对艺术品的认知。与此同时,在传统观念中孑然一身的艺术家,同样不能再保持自身的边缘性,这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德国柏林艺术家阿拉姆•巴索(AramBartholl)的艺术项目“秘密信箱”(DeadDrop)是一些被嵌在墙里的U盘(图4)。“DeadDrop”本意指的是间谍秘密交换情报或物品的地方,在这个项目里就是指这些街头隐秘的USB接口。2010年10月,阿拉姆•巴索在纽约5个地方分别嵌入了一个U盘,里面放了一个Readme.txt的文件,用以解释项目的运作方式。来来往往的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任意上传或下载内容。艺术家想以此在公共场合营造一个匿名的线下文件共享平台,他鼓励人们借用这些U盘分享自己的作品,也鼓励人们也在附近社区安装自己的“DeadDrop”U盘,甚至为此做了教程短片。全球已经有1401个U盘被放置在墙里、楼梯里、电话亭里,甚至在巴黎艺术桥的锁上等各种奇思妙想的地方。多达8945G的文件通过这一项目在全球共享,内容五花八门,而U盘和文件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阿拉姆•巴索说:“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探讨网上和现实生活之间的交汇,探寻数字化时代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现在整个世界都是相连的,至少通过脸书(Facebook)和社交网络相连。我想将这些离不开互联网的事物,转化为现实中可触碰的一部分。想想看,当你把电脑某栋建筑的USB接口时,这台电脑就跟这栋建筑,甚至是这座城市相连了。我很喜欢这个将数据嵌入墙里的想法。这颠覆了便携式存储设备的概念,好像一下子把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U盘。当然,人们也会往‘秘密信箱’U盘里上传或病毒,公共场合的开放无遮挡会增加这些风险。所以,在接入这些USB接口前,你要先做好心理准备,要保护好你的电脑。项目运作4年多,覆盖的城市从英国伦敦到越南河内,甚至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这个项目像波浪一样一次次变得受欢迎,这让我感到惊喜,我从没想过会得到这么多关注。”这一艺术项目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首先,每一位把自己电脑与嵌在墙里未知U盘连接的人,事先都会想到也许自己的电脑会由此被病毒侵犯,或者会因一些陌生人分享的文件而造成不适。这种风险提示人们,信息化时代固然便利,但事物都是具(接第54页)有两面性的,不能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忘记弊端的存在。其次,连接虽有风险,但依然还有那么多人受好奇心的驱使,愿意承担风险参与这一项目,并且由于U盘是固定在墙里的,参与者必须抱着自己的电脑或移动终端,以不那么舒服的方式与U盘进行连接,这与当今信息交互的异常便利形成一种对立。再次,由于当代大众生活中信息的充斥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类世界越发扁平化、碎片化,任何有思想、有行动力的普通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艺术活动并分享。人们的自发参与,打破了艺术家与普通人之间的界限,也使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新形式被传播和推广。不管是参与者还是非参与者,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不一样的意味。艺术不再只是艺术家或者少数精英阶层才可参与的活动,这便是艺术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结合所展示的变革的力量。我国艺术家的作品《地书》(图5)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作品,它是自2003年起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包括版画、字库软件、动画、装置等,是一本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写成的妙趣横生的语言系统。经过7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重来,终于将最初的灵感转化成一件成熟的艺术作品。《地书》系列的创作始于航班上的安全说明书,他从1999年开始直到2003年,搜集上百张类似的说明书,后来搜集范围逐渐扩大到数学、化学、物理、乐图、舞谱、商标等专门领域。它是没有使用任何传统文字的读物,也是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使用者将英文或中文句子输入,字库会即刻将文字转译成这种标识语言。说:“20多年前我做了一本没人能读懂的天书,现在又做了这本谁都能读懂的地书。这两者截然不同,却有共同之处:不管你讲什么语言,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对现存文字的遗憾与警醒;地书则表达了对当今文字趋向的看法和普天同文的理想。”“这是一个文字乌托邦,不论你是否受过教育,不论你讲哪种语言,只要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阅读。”在看来,艺术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艺术,而是能否提示一种新的看事情的角度。的确,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家在当今时代日常生活的感受中提取出灵感,创作出由此时代而生发、又深刻反映时代的作品,并与受众有着深深联系。艺术并没有所谓它“应该”是的样子或者是永远高高在上的样子,艺术在当今时代是没有门槛的全新创造,是不断由当下人类从当下时代中汲取灵感的全新创造。由此,以往的“受众”变为参与者,艺术创作由于同期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形式。

结语

第7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科技创新为科技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一系列政府机构和组织对工业发展进行统一管理,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结构条件下,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观念的变革,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成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对象的扩大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管理部门的负担。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高速增加,使得行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社会财富增加,人们衣食满足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科技创新改变了物质资源的获取完全依靠自然界产量的状况,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下解放出来,人们几乎不再为吃饭穿衣而发愁,也就不至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了满足吃饭穿衣而奔波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这就不断壮大了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队伍,为科技发展创造了人力资源基础。上述状况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供求管理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而人力资源恰恰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和基础。从另一方面来说,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科技创新提高了各行业科技的水平,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科技革命为能源行业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为行业内岗位增加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个人的角色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劳动本身的意义以及自身最大价值的发挥。这种条件下,净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文环境,加强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鼓励科技创新,是发挥各级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科技快速健康发展必要环节,它有助于为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为科技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随着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担当了改革的动力,传统的依靠占有和控制固有物质资源的管理方式以及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人的各方面才能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各行业对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加,能源的价值不断提高,改变了资源管理方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水平人才。人力资源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组织的第一资源,占有人力资源是占有技术制高点的必要基础。而要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力量,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创新潜能。在社会发展中,人的巨大潜在能力是否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是否为其创造了有利于发挥创造潜力的条件。现代社会物资条件的丰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以人为本观念的全面推进,为人获得在思想上、精神上、制度上的彻底解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逐渐成为现实。

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下,人力资源在行业领域中可以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良性发展,从而为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保障。而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高科技成果保持了人力资源供给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之间的平衡,科技创新与高科技的发展在这其中起到了调控作用,人力资源培育、开发、配置与科技合理调控,这就为科技创新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以技术知识创新促进科技发展的思路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在促进科技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采取切实的促进措施才能有可能完成这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此,要把握形势,明确任务,抓住机遇,坚持科技创新方向,完善科技发展战略,以加强自主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在具体的企业中,要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科技进步的推手,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支柱和支撑,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核心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不仅要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还要充分重视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企业员工的创新激情充分地调动起来。各级领导层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要认识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好科技发展的方向,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努力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队伍。大到社会,小到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首先在于人才。

这就要求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是要通过增加有效投资,采取培训、再教育的手段,加快培养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打造一支创新型科技队伍。在此基础上,还要倡导人才竞争,建立科学有序的人才竞争机制,为青年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为有创新才能和激情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提供施展才华、发挥才能的机会,达到激励人才的目的,以增强内部自我优化的动力,实现创新队伍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完善保障体系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技转化管理体系,等等。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出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还要重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企业的命根子。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就是保护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通过体制引领科技发展,把企业的科研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促进整体发展的合力。

2整合技术知识,占领尖端领域

科技的进步是非常快的,暂时的领先不一定具有持续性。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持续占领技术的最尖端领域,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科技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真正最尖端的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原创性的技术。实现这一点较为快捷的途径有两种,一种就是整合技术知识,另一种就是进行自主研发。其中,整合技术知识被科技发展实践证明是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这里说的最为有效,是因为这种途径的见效快,这种方式的效果显著,风险性相对较小。“技术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是指高科技企业在交叉整合企业内外、不同部门、不同层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个过程的成效取决于过程管理方式的有效性。为了达到高效的过程管理,要求我们在技术知识的整合过程中要做好3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要做到分工专业化,二是要实现内部合作集成化,三是要突出外部需求集成化。

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专业领域人才分布在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探讨企业产品研发需求和研发要求,利用各自专业优势和整体组合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各专业人员的才能,在内部合作的组织管理上成立整合小组,在不进行大的人事调整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创新团队,这个创新团队的人员在人事管理上仍然属于原有部门的人员,只是在创新活动中是创新团队成员。这就让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聚在了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交流知识经验,共同提出创新思路,共同制定实施技术创新的流程方案,从而可以在共同解决整个研发、制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通力合作,以远远大于内部元素简单相加的强大合力快速获取新技术。对于大型高科技企业来说,技术的整合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是突破了国家或地区的界限,这就更要重视共同探讨形成完整的研发、制造流程和方案,以增强内部技术整合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才能更好地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相互协调。

另外,技术创新总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第一任务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技术知识的整合要突出外部需求集成化。高科技企业应实施技术创新体系战略,强化对技术知识整合的管理,注重内部创新与外部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以较低的企业研发成本,获得较强的创新竞争力。

3构建管理系统,激励技术创新

构建管理系统,首先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技术创新要着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培训、在教育等实用途径,计划地进行技术培训,着力增强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科技企业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协作。因此,要创造有利于促进员工交流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鼓励员工分享科技知识,促使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提升团队智慧,增强团队合力。其次,要激励技术创新。培养了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这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要将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还需要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努力多出创新成果。

再次,要设置专职的知识管理岗位,安排专职的人员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严谨性,对知识管理要增强严肃性,在知识获取、存储、传递、积累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细致,并努力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良好条件,为技术人员创造宽松灵活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励各类技术人员积极进行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知识。从管理角度上,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激励技术创新,配套激励措施要从员工岗位、员工未来发展、员工工资待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要在制度上对员工进行引导,增强员工贡献知识意识,教育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协作配合意识,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从制度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既要注重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技术知识从获取、吸收、整合、创新、扩散、共享、学习和积累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效率,又要注重制定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以便实现企业创新追、赶、超的目标后,能够持续占领技术高端,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现代技术设备和现代信息工具的运用,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在企业内部加快知识传送,提高技术知识在企业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利用效率,扩大技术知识在实际创新活动中的利用范围。另外,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促进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创新型企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员工突破思维惯性,打破部门界限,在沟通与交流中实现知识创新,增强创造力,提高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管理过程中,要为不同能力类型的员工创造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调动各类员工进行创新、出创新成果的积极性。

结论与启示

第8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近期,桂林打造的“象山传奇”大型超媒体夜游景观引起轰动。“象山传奇”是国内首次全部基于音视觉创意与科技的创造所打造的旅游幻境项目。它的成功,正反映旅游与科技相辅相成的关系,证明了高科技的“高、新、尖”等特性可以满足旅游者求新尚异的需求心理。

科技因素可以直接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使体验得到质的飞跃。像桂林“象山传奇”的创意,正是在自然传奇景观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实践。还有很多科技与旅游融合的结晶,如科技馆、主题公园、博物馆、农业高新技术观光园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那么,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科技与旅游的最优组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培养战略性眼光。对旅游与科技的结合方式进行整体性、综合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制定旅游科技发展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实现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全方位应用,使之成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立旅游示范区。应根据世界旅游科技发展的趋势,确定我国旅游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重点攻关技术和关键项目,从而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的高新技术、开发一批拳头产品、建设一批旅游科技示范区。

加强对旅游科技的跨学科集成研究。要尽快改变旅游业科研力量薄弱和科研资金短缺的状况,集中人力、财力搞好旅游业内具有普遍性的重大、关键问题的技术攻关。特别需要注意应提高各大科研院所旅游科研成果的应用效果与转化率。

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主导功能。加强旅游科技产业政策的研究、加快旅游人才高地的建设,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全方位地调动起旅游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群众团体和个人的积极性,展开跨行业协作和跨区域协作。

加大旅游业界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保证科技内涵在大旅游系统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体现。

第9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科技 持续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并正在给人类展示一个互相矛盾的事实: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社会生活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危机前所未有的加深。严酷的现实使得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科技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一方面继续推进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一、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要实现科技持续发展,面临困难重重,主要受政治、经济、军事等的重大影响,还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的深层制约。第一,科技“政治化”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列宁在对近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历史的分析中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奇迹,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左右政局的重要手段。二战以来,特别是高科技出现以来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形成、改造和转化的坚实基础。当今,世界各国无一不把科技强国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科技政治化的结果加速了科技发展的失控,科学技术这匹烈马愈益难于驾驭。第二,科技“商业化”的制约。在我们这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中,科技正在被市场所左右,为利益所驱动,被商业化这个“幕后角色”所操纵,一些企业或政府为了少数人、个别集团或个别国家的经济利益,无视科技成果运用的后果,公然置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不顾,不仅直接地伤害了本国或他国的消费者,还导致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第三,科技“私有化”的阻碍。科技愈来愈深地卷入经济和军事政治,科学家们不得不屈从于商业秘密和军事秘密及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而破坏自由探索和自由发表的公有原则。一些科研项目不被公开,许多科学实验秘密进行。第四,人类认识局限的限制。科学技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同时具有不完善性、开放性、发展性和不可穷尽性。正由于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局限性,从而制约着人类对科技运用的后果的正确判断。农药DDT问世时,人们只知道它对虫害的抑制作用,却不知晓它对人的危害,特别是对这种危害的长远后果难以预料。今天,转基因作物已经风靡世界。然而,转基因的潜在危害和威胁,如对人、畜健康的作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还不得而知。第五,破缺的文化观念的束缚。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主义盛行,文化出现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裂、失衡。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确的乃至唯一正确的知识;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并试图以科学的知识模式延伸到一切人类文化之中。结果是,人文科学被技术科学所挤兑,科学精神张扬而人文精神失落。

二、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新的选择。科技持续发展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自身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综合已有的研究,传统的科技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

1.科学发展的理论模式

(1)着眼于科学内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以试错法为尺度,给出科学进步四段式:P1―TT―EE―P2;一再强调,“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一直是也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库恩的科学革命提出“常规科学――― 科学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常规科学”进步的动态模式。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以硬核保护带构成。劳丹的科学进步观认为科学恰恰在于后继理论比前驱理论解决更多的问题。新历史主义者夏皮尔的域理论模式认为:科学发展首先形成科学域,再前进的步骤。这几种模式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刻画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总的说来,这些模式没能全面地揭示科学发展机制,基本上局限于科学内部矛盾冲突和科学理论更替、发展的分析;而且他们研究的多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对科学的范围进行了狭窄的理解。除库恩对科学的发展考察了社会背景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分析科学的影响因子,而忽视社会科学的发展;忽视对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自然的效应研究,因而其研究难免带有片面性,所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不够全面。

(2)着眼于科学外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对科学外部环境进行有益研究的是科学社会学派的研究范式。科学发展的研究在从单一走向综合过程中,出现了依托计量学、系统学、经济发展学等学科,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评价指标。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受贝尔纳启发,以指标统计作为标准,在1962年系统提出科学中心转移理论(我国学者赵红洲于1968年也独立提出此理论),揭示科学发展的特征。从这些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中,可以看出科学发展的标准是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和数据指标,与内部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关注了科学与社会在一些方面的关联,却又忽视了科学内部的发展问题。

2.技术创新的模式

第一个正式研究技术创新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普遍认为,熊彼特是技术创新的鼻祖。熊彼特在他的创新理论中,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一个过程,把企业家看成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列举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具体表现:(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1)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主要有技术推动模式、市场吸引模式、综合作用模式等三种。第一,技术推动模式就是通过技术发展的方式推动技术发展的完成。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人都相信技术创新的推动学说,熊彼特是该学说的典型代表,这类模式的典型实例如激光的发明、尼龙、半导体的出现。第二,市场吸引模式就是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引致的。提出市场拉动学说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乐(J.Schmooklet),他根据对专利活动的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活动,它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制约。典型的例子如晶体管的应用。在中国如洗衣机生产线的引进及为满足工业需要的工艺仪表的研制生产。第三,综合作用模式是在技术的可能性和市场机会两者平衡的基础上产生的。罗森堡(N.Rosenberg)认为:“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了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了成功的相对性及成本。”

(2)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技术创新的扩散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接触性扩散或空间上连续的扩散,这种扩散以扩散源与扩散终端的短距离联系为特征,譬如传染性疾病的空间扩散:二是等级扩散即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扩散,扩散源和扩散终端之间在空间上是非连续的。例如新技术发明从大城市经过中等城市向小城市渐次扩散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扩散过程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从以上科学与技术发展模式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出:传统科技发展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愈来愈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都有意或无意地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

三、科技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普遍福利源泉的同时,也扮演着罪与恶的角色。罗素曾经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的苦恼之一,是我们的思考常无法和技术的改变一样的快;结果当我们的技能增加时,智慧却衰退了。”人们在问究竟为什么要发展科技?科技的价值何在?什么是人类的幸福?科技为什么会与人类的幸福相背离?科技的悲观论思潮弥漫在空中,仿佛我们只有回归到古代“田园般生活”才能脱离科技给人的约束。英国学者霍根在《科学的终结》一文中,自信地认为 “今天的科学家只能期望为科学的交响曲增添几个优美的音符,谁相信科学,谁就必须接受科学发现的伟大时代结束的可能性。”在这个关键时刻,“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力回答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种种困惑:产生全球性问题的根源不是科学自身,而是人类对自然不负责任的占有与支配;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继续下去。解决人类种种困境,不仅不能脱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自B・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后,这一新的发展观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化,并逐渐渗透到社会各领域。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发表,正式将其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几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里约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在全球社会达成共识。从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内涵是科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因为只有实现了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发展与成熟是科技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

科技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观,它从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移植而来,与其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符合自身的个性特征。从科技持续发展的原生定义 “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引申为三个命题。三个命题是:其一、科技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它同时是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是对科技外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经济而科技”重要内容。其二、科技的发展应满足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需要。当代科技的发展不能削弱科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对科技内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科技而科技”的主要内容 。其三、科技这一子系统的发展应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发展相适应。这部分内容我们姑且称“为持续发展而科技”。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科学实质就是人学,科学这一子系统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实现人类最大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彭列汉潘建红:“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科学学》2004(5)

[2]赵红洲:《科学史数理分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