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Photoshop;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设计机构和艺术院校,在二维图像处理的软件应用中,主要以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为主。Photoshop的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把数字化摄影图片、剪辑、绘画、图形以及现有的美术作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处理,使之产生各种绚丽甚至超越意想的艺术效果。
Photoshop是一款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其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对这门课的教学“好上”,但“上好”却很不容易。面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兴趣、审美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乐学、好学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每一位图像处理软件教师都十分焦虑的问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形式来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下面就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通过改进和创新Photoshop课程的教学设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1教学内容的设计:源于教材而不依赖教材
1.1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个人认为上好Photoshop第一课──图片欣赏课十分重要,它能够使学生对这门课有整体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上第一节课时我为学生展示一些多种图像模式表现的色彩效果,让他们了解色彩在图像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滤镜是Photoshop的万花筒,可以在顷刻之间完成许多令人惊叹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滤镜功能,我把原图像和用滤镜处理的效果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比较,使他们初步体会滤镜这种图像特效工具的使用效果。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还向他们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从图片的整体构思、创意、色彩、整体效果等审美角度给学生进行讲解,在拓宽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使他们相信自己完成Photoshop的学习后也能进行一些复杂的图像设计处理。
1.2学以致用,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挖掘“例子”
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许多学生都拥有了数码照相机。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就围绕如何用Photoshop更好的处理数码照片这一主题设计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图像色彩处理这一教学单元。安排如何消除照片中的红眼现象,如何处理曝光不足的数码照片,调整偏色照片和制作自已或他人的艺术照这些教学内容。从实践过程来看,学生们觉得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学习网站、书本的帮助下,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1.3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系统
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将Photoshop的教学分为四个教学单元:基础知识,图像色彩的处理,滤镜的使用,综合实践。其中综合实践课又贯穿于每一教学单元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其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好这些任务的大小,顺序,使得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过程,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认识。
2以积极的教学理念为导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说某个知识的教学只能用某种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因此在Photoshop的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下从该课程教学方法中的任务驱动、合作学习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2.1任务驱动
适用于Photoshop中一些基础性操作技能的练习。如Photoshop工具箱中常用工具的使用;对图片、文字进行滤镜效果的处理等等。长处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短处是对知识的习得和应用是“不自觉的”,很难被学生“内化”。学生也可能因为“求胜心切”,过于重视结果,反而忽略过程。因此有时会出现在上节课任务完成非常好,下次再用却不记得是如何完成任务的现象。
2.2合作学习
适用于Photoshop中开展综合性练习的环节。长处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他人一起工作的方法与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健康的情感意识与价值观。短处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一些特定教学环境要求,比如机房机器位置的摆设,能否上网搜集资料等等。需要有相应的激励、监督、评价机制,否则会陷入分工不明,流于形式的情况。
3以“评”促“学”,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以“评”促“学”,是保持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评价。
3.1建立明确的评价机制
对图像处理课程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表达能力的发展。但并非所有学生都对Photoshop的学习有兴趣,对于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就需要用其它办法来促进他们对该软件的学习,其中教学评价就是一个有力的手段。学生为了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就不得不迫使自己努力学习,从而促进了该软件技术的掌握。在开始上Photoshop的第一节课,我就告诉学生这门课的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核占20%,重在过程。有了这样的约定,就严格地从平时的每一次课堂练习开始执行。我给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一个文件夹,学生的作品以学号+姓名的命名方式上传到教师机,学生有浏览、下载学生作品权限,这样就便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
3.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对Photoshop课程的评价方式我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三种形式。其中教师评价是最主要的,除了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软件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外,在课后我会对全体学生的作品做出相关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公布在班级QQ群里。让学生能及时看到我对他们作品的评价。评价不是对学生作品进行优劣的甄别,而是帮助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并能起到激励学生不断改进的作用。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其他同学可以作为一种参照,下一次能尽快提高自己的作品水平。通过这样的互评方式共享学生的学习成果,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在合作学习以及每一个教学单元完成后我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差距,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图像处理课程Photoshop软件的编辑手段和技巧层出不穷,熟悉Photoshop的各种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多学、多用、多练、多体会,才能插上创意和想象力的翅膀。只有巧用多种教学手段,化静为动,让学生面对多彩的画面激起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善于创新和灵活运用,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才能快速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素养。
参考文献:
[1] 飞龙工作室.最新Photoshop CS2实例标准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所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试题设计,既要做到符合新课程理念,更要做到有所创新。笔者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以我校初一级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的创新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首先,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改变试题的结构模式,做到有所创新。多年以来,初中语文试题的结构模式多由“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四大板块组成,有的还有“附加题”这第五板块。2004年广东省中考试题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完成一次考试还是一次艰难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尽可能消除学生在应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紧张害怕心理,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一项学习任务,达到预定的评价目的,每一个设计者都会认真考虑的。我校的这次试题设计把考试比作去参加一次表演,把试题的结构分为:序幕,比一比;第一幕,听一听;第二幕,说一说;第三幕,背一背;第四幕,用一用;第五幕,读一读;第六幕,试一试;第七幕,写一写;尾声等九部分,还有引导语和漫画。学生们在生动活泼的引导语的引领下,心情自然会放松得多,思维会更到位一些,答案会写的更准确一些。还有有趣的漫画映入眼帘时,他们会认真地检查试题,此后可能不会忘记做试题要检查的这个环节。这样,试题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就显得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试后,笔者采访了大部分学生,他们普遍反映“感觉就是不一样”、“很新鲜”、“很吸引人的”,“挺有趣的”,等等。
其次,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试题内容以人为本,渗透社区资源、校本资源和社会资源,力求贴近、反映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注重“读写听说记”的评价,做到有所创新。这方面包含如下三项内容。
一、突显“听与说”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因此,试题的第一幕就设置了“听一听,看你能否听出弦外之音”。第二幕就设置了“说一说,看你话说得得体恰当否”。这些试题内容没有呆板的书卷气,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当学生们完成这些题目时,会感觉如同在生活中,就会明白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口语交际的所学----“生活处处有语文”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初步学会“听与说”。这里笔者渗透了良井的社区资源----良井甘泉古寺,因为良井甘泉古寺是良井镇的一处胜景,这样会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二、注重“记与读”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在试题的第三幕就设置了:“背一背,看你积累搞得如何”。在第四幕就设置了:“用一用,看你能否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在第五幕就设置了:“读一读,考考你阅读理解的能力” 在第六幕就设置了:“试一试,看你会不会探究”。这些内容都是原试题结构的“积累与运用”和“阅读理解”部分的传承,都是综合考查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其中渗透了良井中学的校本资源----校联。
三、突显“写”的评价。这里包含了书写和作文两个层面的评价。其一是书写的评价。在试题的序幕就设置了:“比一比,看谁的字写得美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因为《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所以,在评分标准中就要求根据卷面书写水平分三档综合评分。其二是作文的评价。试题的第七幕是作文。作文题设计类似于悄然入试的话题作文。读书、听歌、看赛事、看电影电视是现代人普遍的生活内容。能否多角度地观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用文章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感情真挚,甚至有创意。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课题。更何况在暑假里,很多学生都观看了精彩纷呈的在雅典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奥运会,都会为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而自豪,都会为他们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而感动。另外我校在中段考前也举行了教工篮球赛,很多学生都来到操场上为老师们职工们加油打气。对这两项活动他们都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是笔者有意无意渗透的社会资源。评卷时笔者做了调查统计,有近30%的学生写了体育赛事,如作文题《看刘翔赛跑,我真自豪》,《看女排决赛,我受益匪浅》等。
再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以学生为本,“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如在完成第2-4题时,学生会懂得什么是礼貌用语,说话要看对象;在完成第9题时,会了解到良井中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增强他们对学校的热爱;在完成第12题时,他们会懂得珍惜时光,努力读书;在完成第24道开放性题目时,他们学会初步点评家教的方式方法;在完成第35题时,会明白做学问做事要细心认真,否则可能会有不必要的损失;在完成第36道作文时,如果是写奥运题材的,会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如此等等。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教学应用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因而,以探究思想为指导的实验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实验探究活动。
一、化学教学中创新实验教学摸式的提出
综观人教版和科粤版化学教材,教材设计实验的目的都是在一个完整的实验框架范围内教给学生实验的结论而已,实验的结论或多或少都在教材设计者的掌控之中,学生只是按照教材设计者的思路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素养很少表现出来。这样,在以往教学中,学生不能完全真正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只是暂时性理解刚刚获取新的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主动探究和创新意识也很难被激发出来。再加上化学教材对于新知识点的组织和展现不够,不足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发掘新知识本身所蕴含的重要意义。
相反,创新实验教学的前提是以学生主导为基础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实验的主人,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再辅助教师的实验指导,亲自动手探究实验,以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通过整个创新实验教学,学生不但能体验动手、掌握知识的乐趣,还不知不觉顺应人们的认知规律,熟记和理解知识的本身价值。所以创新实验教学的提出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还可以规避单纯熟识知识本身的局限性,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创新实验教学的亮点就在于突破原来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死板模式,创设全新的更大发挥学生自身价值的实验教学,采用新的“分析提出问题――依据问题作出假设――创新探究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的新模式,目的是强调学生体验获得新知识、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实现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
二、化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1.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需要创设新的实验问题情景
教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条件,从课本重点知识出发,为学生设计出多样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创新设计活动情景,使同学在困惑于新的实验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而激发解决问题的潜能。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节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时就直接塞上橡皮塞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这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针对这一现象,学生会产生疑惑――水槽中的水为什么会变成红色呢?学生马上联想到这可能与有少量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有关,从而主动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因此,在这种创新的实验问题情境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在潜移默化中被慢慢激发,从而形成浓厚的创新实验的兴趣。
2.如何组织学生有效进行试验是创新实验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情况出发,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间合作交流和探讨学习,让学生通过互相学习和探究实验真正掌握新知识和获取学习技能。这一环节包括以下几步:一是给出假设(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可能的设想,即做出假设,预测可能的结果);二是制定创新实验探究方案(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在实验桌面上的仪器设计一个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三是检验假设(让学生依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来获得事实和结论)。以上环节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这时,学生就犹如一个小科学家。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氢气化学性质――可燃性”时,当学生提出“为什么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纯度的问题”时,我马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资料:节日庆典时氢气球爆炸伤人的图片和视频。这样稍加点拨,学生就作出了“点燃氢气之前如果不检验纯度可能会发生爆炸”的假设。接下来,我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将少量的氢气装入一个小塑料袋中,同时再用注射器推入空气,用坩埚钳夹住塑料袋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观察现象。在这个创新实验的启示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开阔起来。他们四人为一小组,在各组独立演示的基础上经过实验讨论确定了“如果不检验纯度可能会发生爆炸”的结论。这个创新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创造空间和实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对创新实验进行归纳、分析
例如,在学生分组对氢气爆炸实验探究之后,我及时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共享,从而归纳出“氢气不纯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的结论。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展示的机会,珍惜课堂表现时间,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还可以听取别人的观点,比对自己的想法,进而完善充实整个想法。通过发言,学生既能提高课堂参与感和提升学习效果,又能有效地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学生对创新实验进行迁移应用
在创新实验教学进行时,学生对化学知识点都有一个初步的基础框架和基础认识,这时,教师要迁移学生的学习重点,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移成能力的应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大脑创新,将教学实验推向,激发学生主动把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出来,启发其他学生,共同进步,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全体性和全面性得以充分体现。
三、实验探究教学的建议
1.转变观念,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实验探究”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探究活动,不是追求“做实验”这种外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技能训练,而是让学生时时处处进行着探索性的思考。把原先我们习惯于直接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或包办代替学生去总结的规律、方法,通过探究方式的引导,让学生能自己发现、感悟出来,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规律、方法好像都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而获得或感悟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转变观念,为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案例组织教学。
2.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探究为主的多种教学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发展。
3.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情景素材,在教学中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
四、结语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的创新探索和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是关键。在整个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但不等于放纵学生任意而为之,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点并加以科学指导。每一次的教学实验,教师都需要认真设计准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入实验,使学生找到感觉,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达到创新探究与获得能力的双重丰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关键词:建筑基础课程;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TU026;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53-04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
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有本科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两种不同定位:职业技能教育偏重在较短的学制中培养学生实用绘图技能和工程能力;而本科教育则在较长的学制中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和设计能力,其核心是创新能力。虽然毕业生接触实际工作时需要适应过程,可能刚开始设计时创新能力不佳,但从长远看,学校教育为以后的设计创新打下了良好的根基。经过更多实际工作的锻炼,其创新能力就会逐渐体现出来。所以,创新人才的培养很有必要。
创新不是异想天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单纯求异的结果可能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有正确的途径和目标。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1.做好专业积累,打好基础
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做好专业积累,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从古至今都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典范,如果把这些设计实例和素材积累起来,必然成为设计创新的良好基础。
2.培养专业兴趣
灵感往往迸发于自发的热情,而在被动的压力之下成型的可能是畸形的结果。室内设计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较浓的专业兴趣,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培养出敏锐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记忆和审美能力,才能善于在别人和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不断发现问题,设计水平稳步提高,而不是在一点点成绩面前就裹足不前。总之,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是室内设计创新的重要动力。
3.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作为未来的设计师,需要勤于思考,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才能真正创新。创新常常产生于独立的思考,而非盲目的模仿与拼凑。当今世界,信息的互联程度很高,所以在设计领域,完全的原创较少,借鉴较多。借鉴作为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只会借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点,学生就只有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进而退化为抄袭。而且,在别的环境条件下的设计的创新点,如果生硬地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可能会成为败笔。所以,无论是借鉴,还是原创,只有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思考和创新点,才能称之为创新。
4.强化实际应用的观念
创新的设计要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孤芳自赏,脱离现实。一方面,一些纯粹的虚拟设计的练习固然对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力有帮助,但作为整体的本科教学,重点仍要放在实践应用上,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设计中有许多常识、规范、功能、技术等需要遵循,这些是硬性要求,并不可以忽略或随意变通。学生只有把握了哪些不可变,才知道哪些可以创新,否则,所谓的创新实际变成无知的冒险。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自己理性的设计思维体系和感性的丰富灵感来源。通过专业积累和兴趣培养丰富学生灵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设计思维(图1)。从设计过程看,人的感性使设计发散铺开,人的理性则使设计聚拢回来;从设计成果看,感性使设计鲜活有灵气,理性使设计成熟、可推敲。纵观设计历史,那些最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均是两面并重的。许多设计大师往往既能从自然界、古代历史或其他文化中发掘灵感,设计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又能形成自己的设计理论,以自己的理论体系保持其设计作品的独特个性和思维深度。
二、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联系紧密
(一)专业本身的相关性
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本来就像手心和手背的关系一样密切。建筑设计主要侧重建筑体的整体功能、空间和外观设计,室内设计则侧重建筑体内部空间的具体功能、形式等方面的设计。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载体,而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和深化。两者在设计范围上有许多交叉,如:两者都考虑内部功能和内部空间,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两者的设计思维是相通的,都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两者的目标也是相同的,都是塑造适宜的人工环境。
(二)专业的发展情况
在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那些代表性的建筑物其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多是一体化设计。古代建筑师往往也承担着室内设计的任务。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也是包含室内设计的。近几十年来,室内设计的专业性越来越强,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化出来,但它仍和建筑设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许多室内设计,如住宅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等的室内设计,只是把建筑作为载体和背景,在功能、结构、设备等方面衔接;而一些大型场馆和纪念性建筑物,则在设计构思和内外的艺术形式上都保持一致,进而形成一体化的设计 [1]。
可以说,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紧密关系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室内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开设建筑基础课程,是必要且有益的。
三、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建筑基础课程
对应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设计、技术3个方面教学,建筑基础课程也大体分为以下3类:第一,建筑史论类课程,包括中外建筑史和建筑设计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及其设计师;第二,建筑设计类课程,主要是建筑设计初步和小型建筑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第三,建筑技术类课程,包括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规范等,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各方面技术要求。
四、建筑基础课程对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从培养途径看建筑基础课程对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故事情境创设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48-02
一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故事情境创设的意义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故事情境创设就是以故事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实例带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通过知识的引导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困难。
1.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充分体验生活,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敏锐地观察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能够与实际充分地结合,能够将生活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运用,实现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2.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记忆链,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故事情境创设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将课堂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记忆链,使学生在回忆起一个内容时能够相应地回忆起相关的内容,提高记忆效果。信息技术课堂上的知识点多而凌乱,采用故事情境创设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促进迁移学习,避免学生对知识点的疏漏。
3.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促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概括的理论,继而完成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巩固抽象思维能力。
4.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利用故事中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在学生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利用故事情境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而且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正确的地方,运用到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上面。
所以,故事情境创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意义重大,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视,不断地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境的创设。
二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故事情境创设的方法
1.寻找故事内容与课堂讲解内容的相关点
故事情境创设不是给学生讲故事,也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从故事中学到一些东西,而是要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能够以极大的兴致进行学习,所以,需要找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所讲的知识内容与故事情境二者之间的相关点,通过相关点的运用来带动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如在网站的规划设计课程中,可通过给定故事主题,让学生按照主题来进行网站规划设计的方式来进行。
2.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来呈现学生的学习内容
故事情境的创设切合课堂教学的主体,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服务。如在PPT制作的课堂讲解中,创设以“人生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电影,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为主题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机会的不易、生命的魅力,从而能够认真学习,认真生活。之后让学生以此为主体完成PPT的制作。
3.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展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有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把握不住重难点,或者说没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信息安全课堂上,教师就可通过某公司不注意信息技术安全,在某个环节出现了漏洞被不法分子通过一些手段盗取了账户资金等来进行故事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4.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来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
故事情境的创设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并且能从故事情境中学到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如果故事情境的创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给学生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并且在故事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让学生有发展学习的空间,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故事情境创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故事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启发性
故事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单是为了增强课堂的有趣性,不能只为了设立故事情境而设立故事情境,故事情境不能对课堂的进行一点帮助都没有。我们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故事应包含教育意义,设立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用动画片《猫和老鼠》创作背后的故事来让学生们体会到创作的艰辛,让他们明白在每个人的成功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付出,以此启发学生在五笔输入法的联系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不畏枯燥,努力提高打字水平。
2.故事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为主体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们转变在以往的课堂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要求在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成。在故事情境的创设中亦是如此,在故事情境的创设中应注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故事情境创设中以学生为主体还表现在故事情境的创设要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思考方式等来进行,根据他们的特点在设置故事情境时环环紧扣,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在进行信息安全课程中,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发现情境中网络的漏洞,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3.故事情境应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故事情境创设的目的就是通过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情境的创设来拉近学生与枯燥的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好的故事情境能够做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学生在故事情境的引导下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并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自发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堂尤其如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所教授的信息技术知识是最基础的,也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到的。通过以信息技术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为重点来对进行故事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并且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如在对学生讲解“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一文时,创设时下最流行的穿越主题故事,让同学们设想如果穿越到了古代,离开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以此来让学生们感受信息生活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4.故事情境的创设应具有综合性
我们在实际的课堂应用中创设故事情境,需要对故事情境进行完整的架构,使学生们在故事情境的进行中不仅能够学到课堂标准要求的内容,还要能够学到相应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综合的体验,而不仅是课堂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情境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只为了设计教学情境而设计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与故事情境之间的联系显得牵强;同时故事的情节应该丰满,包含态度、价值观等的教育;故事情境的设立应该注重生活性,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故事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为主体,否则就会把信息技术课堂变成老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的故事课。总之,故事情境的创设要求故事具有启发性、生活型、主体性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加积累、多加学习,创设出优质的故事情境。如蒙塔尔的人生哲学中,就包含了多个故事情境创设的意境,能够在恰当的时候为不同的教学章节进行服务。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故事情境创设策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明确了它的重要地位;通过初中课堂中故事情境创设方法的介绍,了解了一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境创设的方法;最后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故事情境创设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完善了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境创设方法的研究。所以我们认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故事情境创设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回忆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旭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一、面临形势
“十五”期间,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为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突破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技术瓶颈、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基础研究体系,相继建设了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显著改善了基础研究设施与实验条件,提升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部分科技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强化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转制科研院所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明显增强,产学研合作日益扩展和深化;国家工程中心等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支撑了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了创新支撑条件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取得新进展,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提升了创新效率和水平,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有待加强;科学、健全、高效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急需完善,公共科技设施的开放共享和产业研发设施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相对薄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面对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的迫切需求,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还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适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产业革命机遇的要求,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面临着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并存的形势。
一是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和有效利用。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将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突出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目标,加大投入强度,在国家战略和相关规划、政策中予以高度关注、重点倾斜。同时,通过改革完善投入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不断提高公共科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的成功率。
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创新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当今世界,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重大集成创新呈现群体突破态势,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创新和产业化运用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并且日益依赖重大科技设施。这些都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布局、周期、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是全球化对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原本就具有科技优势的发达国家更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极力维护其技术垄断地位,如何有效保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产业安全和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
四是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由于多年来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低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因素已经凸显出来,只有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有力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和平崛起。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的总体原则,体现高水平、不重复、促进资源共享、军民结合的要求,统筹规划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着眼长远发展”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前瞻性,在体系设计上要按照《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要,在具体建设重点选择上要满足“十一五”发展的迫切要求。
“优化整体布局”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系统性,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提出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战略需求,从完善创新链条、支撑中长期重大战略任务出发,优化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的积极性。
“完善体制机制”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共建、共享、共用原则,有效支撑自主创新。
“提升创新能力”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战略性,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前沿,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通过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原始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支撑条件得到强化,科技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条件比较完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和带动能力有效提升。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点工程设计等方面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研究试验设施显著增强,对重点工程和重大任务的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企业研发条件和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高层次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培养、吸引、凝聚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尤其是学科和产业技术带头人。
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共享、运行高效”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科技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重要物质基础。规划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和完善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支持30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完善科研保障体系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总体部署与重大工程
(一)总体部署。
全面贯彻落实《科技规划纲要》,围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保障重大科技专项等战略性任务的顺利实施,加强系统设计和前瞻布局,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政府引导作用,从研究实验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技术开发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五个层面推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构筑自主创新能力的物质支撑体系。研究实验体系是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条件;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是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和信息保障的公共系统;产业技术开发体系是解决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创新服务体系是为全社会的创新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网络平台。这五个层面共同构成了创新过程的完整链条。
1.研究实验体系建设。
集中必要资源、瞄准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前沿科学领域,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启动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多学科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选择地对部分原定科学目标已经实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着手安排若干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预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在信息、生命科学、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组建30个左右设施先进、规模效益明显、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在学科交叉广泛和创新日趋活跃的研究领域,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有关部门、地方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强一批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促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研究实验机构。
2.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高等院校“211工程”、“985工程”等计划中的科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支撑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环境和科研条件。按照“需求导向,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整合部门、地方科技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突出公益性、基础性、公共性的特点,重点围绕自然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信息共享、科学普及等重大问题,构建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布局合理、体系完备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3.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支持有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促进其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设施的建设,新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产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重大装备设计试验、重要技术标准等方面,扭转产业发展对国外技术严重依赖的局面,增强我国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以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缓解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制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新建5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充分发挥已建国家工程中心的作用,选择50个左右具有突出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基础、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已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发展前景广阔的工程中心,围绕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加强建设;引导和促进有条件的地区,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专业性、区域性工程中心的建设。
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其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主体地位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产业技术政策,在重点产业领域以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为依托,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主要形式,以企业投资为主,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代表行业领先水平、有利于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培育和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300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技术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关配套的研发设计支撑体系,提高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围绕重要资源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需要,建设相关自主创新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省市和行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新时期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为重点,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强能力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持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强化政策激励,显著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二)重大工程。
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突出宏观指导,集中优势资源,服务重大专项,从国家层面强化在若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战略部署,着力实施4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重大工程,力求突破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的瓶颈制约,带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着眼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对科技进步的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在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超前谋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12项战略性、标志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创新性成果、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突破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科技“瓶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要探索和创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机制、管理机制和使用机制,保证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切实发挥科技基础设施的公共效益。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航空遥感系统、结冰风洞、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子午工程、地下资源与地震预测极低频电磁探测网、农业生物安全研究设施等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
构建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不断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统筹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做好科技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结合我国各类科技资源的特点,借鉴国际相关标准和规范,制订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确保在不同部门、地方和单位间实现共享科技条件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改善现有的野外观测台站观测环境和科研条件,形成一批联网运行和资源共享的综合性、专业性野外观测实验基地。整合和完善国家种质资源库、国家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库、国家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资源库(馆)。构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群,推动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建设,形成国家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的科技文献资源库,促进相关部门、地方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选择若干重大科学领域构建网络实验环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营造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的跨地域、实时的网络协同环境。
3.知识创新工程。
建设若干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源头作用,加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设施建设,促进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联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将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全面推进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以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革的能力为目标,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并进行系统集成创新,进一步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等的形成,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机制与环境。面向基础研究,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的综合研究基地。面向战略高技术开发,建设信息、空间、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等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建设人口健康与医药、先进工业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生态与环境科技、资源与海洋科技等科技创新基地。
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加强高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的紧密互动与结合。发挥高校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学术思想活跃以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战略,建设若干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心,促进高校间的优势集成,强化高校创新基地的综合性、交叉性,提高国际化水平。组建一批科研设施精良,创新人才汇聚、学术氛围宽松的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的大型原始性科技创新基地。注意发挥行业、地方等高校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完善人才培养设施,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
4.技术创新工程。
建立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以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围绕《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科技专项,在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及提高开发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四个重点领域,从产业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加强技术创新设施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新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新建和完善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升我国战略产业和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支持建设和加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以加快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和软件、下一代网络、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先进计算、信息安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现代中药等领域,建设若干支撑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设施。
以缓解资源、能源瓶颈制约及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油气及矿产资源勘探与采收、煤炭高效安全开采与洁净转化、特高压输变电与电力系统安全、可再生能源、先进冶金工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建设若干共性、关键性技术开发、试验的设施。
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目标,在农业优良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深加工与食品安全等领域,建设若干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试验设施。
以振兴装备制造业,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为目标,在轨道交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大型清洁火电与核电、大型飞机、新材料等领域,建设若干重要装备设计、系统集成和先进制造工艺开发、试验设施。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
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规范和促进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一是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形成自主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二是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设施投入的税前抵扣,实施企业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研发设施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完善国家公共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向企业和社会的开放程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机制。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研究开发设施的投入;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运行经费的统筹协调,形成公共财政稳定投入的保障机制;三是加强国家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促进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国外投资者投资共建,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开发设施;四是强化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投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审理制度,促进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高效运行,切实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加强规划实施中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建立部门会商协调制度,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分头实施、协调推进;二是制定和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管理办法,打破部门和单位所有的封闭格局,形成共建、共管、共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三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促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协调机制;四是强化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发展状况评估和宏观监测分析,定期总体发展报告,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布局,形成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人才培养。
造就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人才队伍。一是坚持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相结合,积极营造开放、合作的创新氛围,为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二是实施国家高层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基础设施,吸引和凝聚高水平人才;三是加强科技设施建设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以设施建设为条件,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速培养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创新顶尖人才,造就我国在各学科、各产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精锐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
关键词:科技投入系统;科技型人才;人才聚集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1-0076-03
20世纪60年代初期,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就明确指出,高技能的人力资源对知识的开发和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技术发展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重要环节。科技人力资源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群体,它作为科技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载体,体现在创新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科技型人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关键因素。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技投入作为一项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大量培养与吸引科技型人才,提高本国科技竞争能力。可见,科技型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科技型人才在流动基础上会出现局部集中的现象,并在一定的作用下产生人才聚集效应。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和科技投入息息相关。区域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对科技型人才的流动,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到人才聚集效应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科技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的良好运行是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基础。因此,优化科技投入系统,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对于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尤为重要。
关于科技投入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对科技投入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地区的相关科技投入以及中外科技投入的对比等方面。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从科技投入系统的角度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的不多,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分析
在区域要素边际利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引领和驱动下,科技型人才会从区域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流向区域边际收益较高的地区,呈现局部集中的特征,形成人才密度大于其他地区的聚集现象,即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所谓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科技型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二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科技型人才,在一定区域的聚集过程中所产生的人才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独立作用的效应。人才聚集没有形成人才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才聚集环境的不理想,人才流动性不够,人才聚集中冲突的产生等都是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不经济效应的主要原因。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联系的科技型人才,在一定的区域内以类聚集,在和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的特征主要有: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区域效应。
二、区域科技投入系统组成要素分析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学者们对科技投入系统的界定不一。董丽娅等认为科技投入是由众多投入主体,众多科技活动执行主体以及相应的规范构成的复杂的巨大系统。陈俐敏、姜萍从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筹资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多元化的科技投入系统。目前,科技投入系统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从人才聚集效应的角度,将科技投入系统划分为科技人力、科技资金、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投入政策、科技信息五个子系统,前三者为系统中的硬环境,后两者为系统中的软环境。如图1所示:
科技人力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科技人力尤其是科技型人才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是系统的核心要素。
科技资金是与科技活动相关的一切费用,是系统的关键要素。
科技基础设施是专属于开展科技活动的基础设施,是进行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等活动物质与信息保障,涉及科研活动所需设施的提供和运行、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物质承担者,是进行科技活动的基础条件。
科技投入政策是各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科技活动进行的科技人力、物力、资金等投入的一系列条例、法规的总称。它对科技型人才的流动、聚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科技信息是存储科技成果与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有关科技的生产、建设、科研等活动的描述与反映,为科技型人才的聚集及效应的产生提供信息支撑。
三、区域科技投入系统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一)科技人力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科技人力是科技活动执行的主体,是科技投入系统中的核心要素。科技型人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并在流动的基础上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在内外作用下产生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即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因此,科技型人才投入的数量、质量、层次结构对于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至关重要。而人才的投入又取决于科技型人才的开发,它是生产科技型人才的基本工程,是科技型人才脱颖而出最关键的环节。同时它为科技型人才的聚集提供了人力基础与人才储备,丰富了人才的结构,巩固了人才聚集的基础。
(二)科技资金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科技资金的作用贯穿于科技投入系统的整个过程,科技人才的吸引、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种科研活动的实施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的支持,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及效应便无从谈起。
科技资金投入影响着人才聚集效应的各个方面,其中投入强度是较为重要的一环。而且强度的大小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也不同。若投入的强度太小,一方面,难以留住与吸引科技人才,削弱科技型人才群体的攻坚能力;另一方面,资金的短缺导致一些科研项目无法实施,阻碍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制约着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若投入的强度太大,容易造成资金浪费,难以产生高效率的人才聚集效应。
(三)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分析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为加快推进我国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的延伸,是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以政策制度创新为抓手.构建有利于地方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地方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的服务创新与政策创新,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为地方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优质服务、优良环境和优惠政策。一是完善地方区域科技投入管理模式,通过法律、法规、行政与社会监督手段,建全区域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二是发挥地方区域优势特色,积极衔接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项目。选择地方区域特色与优势的科技项目和领域,加大投入,重点扶植,并积极争取在区域优势领域得到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三是建设高水准、共享的科技创新基础平台,从整体上提高地方区域科技创新源头的整体水平。四是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的地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形成省一市一县(区)和跨省区互动的地方区域科技创新网络。五是积极与跨区域开展科技合作,深化地区之间的科技联系。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地区之间全方位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稳步推进,地方区域之间不断要实行双边的贸易自由化,而且还要开展并深化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在内的广泛的合作。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地方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地方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地方科技创新战略和科技政策的基本点,是地方区域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各地方区域应紧紧围绕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区域优势和重点领域,引领和支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推动地方区域高薪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提高区域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以市场为导向,增强地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地方区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全面提高生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研究机构、生产企业、高等院校和个人积极开展原始创新活动,实行地方区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增强地方区域在科技创新及相关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四是进一步扩大开放,逐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体系。科技全球化意味着科技资源的全球配置,科技成果的全球共享。本着共同发展、合作研究、平等互利、共享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地方区域应积极参与多区域的科技合作,不断提高地方区域国际科技合作的规模和层次,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地方区域国际科技合作伙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地方区域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关键词:新理念;农业现代化;小康社会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机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稳定并扩大外出农民工规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资源(土地、水、森林)保护和高效利用,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基本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扩大新一轮退耕(或休耕)还林还草规模,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适当提高补奖标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