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第1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学科建设 政策建议

1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是它们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决策中,没有任何其他领域比利用GIS技术更为重要”。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十分迅猛,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也非常年轻,从第一个GIS建立到现在只有33年的时间,从“数字地球”的提出到现在耳熟能详的“数字化浪潮”只有短短8年的时间。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空间的不断增大,地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如何加强GIS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2 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体系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综合运用地理学、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获取、存贮、管理、传输、分析和输出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技术在地理科学中运用发展的产物。从学科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科学技术,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的综合集成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点。

从广义来看,GIS应属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范畴。地球信息科学包括理论、技术和应用三部分。应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形成了地球信息科学的方法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构成了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部分;信息的获取、监测,信息的模拟,信息的传播与建设构成了地球信息技术部分(见图1)。当前我国的GIS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理论不适应技术的发展需求,同时技术与应用脱节的现象。

从狭义来看,GIS属多学科综合集成的学科,包含了理、工、管理学科的科学与技术内容。GIS作为理科,以地理学、地图学、系统科学为基础;GIS作为工科则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系统工程为核心;GIS作为管理学,则以管理信息系统(MIS)为支撑体系。目前对GIS学科建设,一是分散在相应学科的边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二是学科体系不清,结构不完善。因此,只有把GIS学科建设作为一类交叉学科门类,进而从科学、技术、工程三个层次加强,才能够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任何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倾向,均会对GIS学科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设置交叉学科类在美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得到了充分且高度的重视。从GIS科学角度,要加强地球信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等在GIS中的应用;从GIS学科建设的技术角度,要加强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GIS学科建设的工程角度,要加强系统工程在GIS中的应用,从而保证任何GIS软件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够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

3 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体系

3.1 GIS人才培养方向

把握了GIS人才培养方向就勒住了人才培养体系的龙头。根据前面的论述,GIS人才培养方向可以归纳为:①GIS理论人才;②GIS技术人才(含软件开发人才);③GIS应用人才(GIS工程建设)。

从科学(理论)角度看,地球系统的信息流是GIS研究的主要内容。资源与环境信息则是其主要关注的对象。GIS在不断发展中已逐步形成了以“地球信息科学”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多学科集成的显著特点。但目前,正如陈述彭先生所指出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研究状况是理论的发展满足不了技术进步的需求”。因此,在GIS人才培养中,首先需要的是能够满足学科发展所急需的理论型人才。

GIS技术人才包括信息的获取、监测,信息的模拟,信息的传播与建设等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广义上包括遥感技术、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辅助决策系统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GIS软件开发,为避免大量人力集中在低层、重复的程序编制上,应尽量利用已完成的软件资源,同时从长远看,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GIS软件,应该加大对软件开发的投入。

国外有统计数字:用于GIS软件、硬件和建库的投资比例为1∶2∶10。这反映中国的GIS软件市场大,而GIS的应用市场更大。现在国内急需GIS工程建设的高级技术人才。这样的高级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很好的测绘、遥感、地理学、计算机和应用科学的知识基础;有处理各类GIS应用技术问题的经验;果断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较高的组织指挥才能。他们要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对GIS系统的建设和开发过程进行总体控制,解决技术难点,并能进行系统开发,对运行系统进行诊断。

GIS软件开发和GIS应用两类人才都需要培养。尤其是GIS应用人才培养目前国内还没认识到其重要性,国内不少人避开社会科学问题,倾向于纯技术课题,片面认为唯有编制低层次的算法程序才是高级的、有意义的工作。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的GIS人员结构中,绝大多数的人员和研究生都在GIS的应用领域工作,这才促成了GIS的蓬勃发展”。

3.2 国内外GIS学科、专业设置现状

GIS学科与专业设置影响到GIS人才培养的素质与人才结构。国外的GIS专业教育比中国早10年左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大学才开始着手建立了GIS专业。1997年国家学位委员会在对原有学科进行合并、调整的同时,在原地理学一级学科目录中增加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在原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目录中增加了“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学)两个二级学科,并开始进行这两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批和招生工作。这也是我国最早开始的硕士、博士GIS研究生学位教育。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在原地理类专业中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

在我国现行的学士学位(本科)专业目录中,能够进行GIS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有理学、工学、管理学3个门类,4个学科,4个专业。但仅有地理科学类门下的“地理信息系统”一个专业可以授予GIS理学学士学位。美国在现行的学士学位(本科)专业目录中,能够从事GIS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理学、文学、工学、管理学和环境学5个门类,5个学科,14个专业,并且都可授予GIS学士学位。

比较而言,我国现行的GIS专业设置,不符合GIS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阻碍了GIS学科建设,现行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GIS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3 国内GIS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合理的课程设置,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是GIS人才培养体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GIS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几部分组成。本文选取了典型的7所国内高校本科GIS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包括:3个理学专业,4个工学专业(见表2,不包含数理基础部分的课程)。

分析表2可以看出:

1)不论其学校系科归属于理学或工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本质差异不大,除去公共必修课和数理基础课程外,根据GIS学科包含的核心内容看均包含有:地理(地球)科学、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四个部分。

2)各校课程组结构比重的差异反映了理学、工学办学的特点及各校的办学特色与师资条件。虽然开设的课程类别基本相同,但课程结构存在明显差异:a) 工学对数理科学有相当高的要求,对计算机类和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组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理学GIS;b) 理学GIS专业课明显多于工学GIS专业课,体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起源于地理学科的固有特性,反映了工科系科内地理科学有关学科师资力量的薄弱与不足;c) 不论工科或理科,各校优势学科课程都明显高于其他学校。如同济大学的测绘科学与技术课程,占总课程的30%。

3)比较而言:必修课除了物理、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英语、政治之外,如果将其他必修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则重庆邮电大学 GIS专业测量学方面与遥感方面相对薄弱,电信专业方面课程得到加强。重庆邮电大学GIS专业是设在计算机学院下,重庆邮电大学GIS专业中各类课程的比重是:地理学或地学课程11.5%;计算机课程31.5%;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占2.27%;GIS专业课程15.9%;电信类课程占16.26%;其他基础课部分20.3%(图2)。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重邮的特色,即计算机加电信的地理信息系统,同时也能引起我们对于到底培养怎样的GIS人才、办成怎样的专业特色进行思考。

4 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策

4.1 学科建设对策

目前GIS学科的发展不能适应GIS未来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的发展。有必要从本学科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如何将专业优势转化为优势专业的问题。

(1)完善和加强各级实验室建设。依托现有的计算机实验室,建立初步满足教学实验的软件和硬件环境,这对提高GIS人才的实验技能、对发展GIS专业至关重要。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中,可分为理论基础实验、软件工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三方面。

(2)全面建设野外综合实验基地。增添野外定位、观测、数据采集、记录、处理、通讯设备(GPS、水、土、气、生自动观测等)常规设备。野外综合实验基地的建设是提高对地学信息野外测量能力的基础,可包括地理学综合实验基地、测量和遥感实验基地、软件工程与管理实验基地等。

4.2 人才培养对策

4.2.1根据GIS人才的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性人才培养

GIS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科学、遥感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虽然有个别提法不一定完全一致,但GI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却是大家的共识。我们不能否认GIS的理论性,但我们更不能否认GIS的强技术性与实践性。可以说,GIS是一门偏重于技术与实践的学科。理论性与技术性并不矛盾,陈述彭院士说过,没有高新技术支持的科学是落后的科学,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技术则是盲目的技术,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睿语。美国的GIS理论与技术都十分先进就是一个例证。因此,GIS人才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这就是GIS人才的素质标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灵敏的空间数字思维方式,卓越的技术、实践、管理与组织才能,才是GIS创新型的高级人才。

人才培养除了要了解市场的前瞻性,从长远来看,将来GIS人才面向的越来越多的是企业,而真正推动“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是政府行为,政府本身无法完成庞大的“数字城市”“数字国土”的任务,这些任务最终落在企业身上,从行政行为到市场的选择,它本身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它受国家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某些技术瓶颈的制约,一旦这些瓶颈打破,将带来大量的对GIS人才的需求。

当前是市场经济,人才培养除了要了解市场的前瞻性外,还要有市场需求的现实性。从近期来看,企业需要的是马上能给单位创造价值的可塑性人才,它需求的是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统一,两者中,又更加注重现实生产力。技术娴熟的生产者能够马上受到企业的青睐。

因此GIS专业人才培养除加强理论教学外,更应该注重实践性人才培养。

4.2.2 进一步加强GIS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建设

目前,在本科教育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GIS学科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已显得十分重要。为此,针对上述GIS学科体系划分、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建议进一步加强大学GIS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优化核心课程体系(表3、表4)。内容涉及与GIS学科密切相关的地理类、测绘与遥感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GIS专业类四个课程组,作为GIS本科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4.2.3 注重GIS课程前驱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设置

GIS课程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体现知识的前后衔接。学生通过前驱课程的学习,再进入GIS课程的学习,以GIS知识为主导,将GIS技术融入到其他方面的分析中(图3)。

4.2.4 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扩大专业规模

从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例如,重庆邮电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00年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是西南地区创建该专业的本科教学最早的学校之一,经过6年办学,从无到有,逐步走向完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教学计划得到调整,办学经验不断丰富,但规模一直成为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学科建设的一个瓶颈。

建议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扩大专业规模,同时应该不失时机地加大投入。高新技术本身意味着需要高投入、高风险,才有高回报。

4.3加强GIS专业建设的规划与规划的执行

借用根据克来因综合国力方程,专业综合势力的评价可以表示为:

PP=(C+E+M)×(S+W)

PP――表示专业综合势力

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学生素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

E――表示经济投入能力

M――表示领导能力,等于领导的感召力和协调能力,调动各项资源从事专业建设的能力

S――表示战略意图,即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长期规划、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W――表示贯彻战略意图的能力,即专业建设长期规划、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力

由此可见,有战略目标,有强有力执行战略意图的能力是专业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学校的专业建设都十分重视专业的整体规划。作为一个学科建设,需要有明确的站在时代的角度、全国的角度审视的战略意图,需要加强执行战略意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Wiken Ed B, Paul C. Rump and Brian Rizzo. GIS Suppor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GIS World, 199, 5(5).

[2] 邬伦,刘瑜,张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1.

[3] 史培军,李京,潘耀忠,陈军.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讨.首届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2003.

[4] 陈述彭,何建邦,承继承.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地球信息,1997,3:11-20.

[5] 邵全琴.中国的GIS教育与人才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4(16):88-89.

[6] 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地理信息世界,2004,5(02):20-22.

第2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人才培养 教学体系建设

0 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人才的源源不断的输出,只有有了高技能型人才,才能够更好的支援国家建设。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在社会发展潮流中体现自身价值的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双重需求下,中职院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也应该有所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不断的研究探索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教学体系,以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意义深远。

1 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科教学体系的建设

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在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科教学体系方面,需要考虑到该学科的基本特点,即模具设计、成型工艺和模具加工制造,需要将这三个方面进行结合,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该学科的教学体系建设,需要包含五大模块。其中,人文基础理论课程模块是重要的模块之一,理论课程对于实践技能具有指导作用;工程技术基础模块,这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基础方面;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模块,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必须模块;模具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模块,以及模具专业知识扩展模块,都是非常重要的模块。

关于人文基础理论课程模块,需要和机械类的其他一些专业保持一样,这样才能够在理论知识方面打好基础,利于下一步的进行。对于工程技术基础模块方面,可以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加开一门课程,如《模具专业导论》课程。在学生进入中职院校之前,对于即将要学习的课程很茫然,不知道要学什么,也不知道该学科最终可以在社会上做什么,未来的就业取向是在哪里。因此,开设《模具专业导论》课程,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能够对该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脑海中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利于后期的学习和进步。另外,通过开设《模具专业导论》课程,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关于该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使用前景等等,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更有目的的进行学习。

另外,还可以开设如《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该课程能够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并研究模具用到的钢材料的选材特点,以及相关的热力学处理。这样就能够为实际应用中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做铺垫,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还可以开设一些计算机在工程实际当中具体应用的一些学科,使得高新的技术也能够应用于实践当中。对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科的教学体系建设,还应该更进一步完善在特色方面的教学。对于模具方向的选择,主要是以塑料、冲压以及模具设计制造为主,在铸造方面,则以各种不同材料的铸造工艺设计为主要内容。通过这样,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改革,同时,选取适当的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展,丰富教学内容。学校还可以对于选修课的比例扩大下,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

2 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科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作为中职院校,主要是要为地方和企业培养在相关工程技术领域方面的人才。其技术性和实用性是最主要的培养特点,因此,关于人才培养,也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作为中职院校,其培养的目标和普通高校以及高职院校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普通高校主要是培养在学术方面的人才,更多的是在理论基础方面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则是在生产第一线的具有高等技术的应用型的专业的人才。而中职院校,则是为了培养技能型操作的人才,其更多关注的是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在我国,对于技能型操作的人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为了更好的为社会培养技能型操作人才,中职院校需要更好的安排课程,进行人才的培养。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对人才的需求的侧重点,然后针对性的进行人才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明白人才培养的目标,把握好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科的就业方向,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才的培养。对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需要更进一步的进行完善。对于人才培养建设,还应该更多的完善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安排,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一些工程实际方面的能力。实践教学是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新的课程体系下,需要充分的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培养更多的技能型操作的人才。面对新的社会需求,需要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更多的注重在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实验教学的质量方面的培养,按照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需求的反馈,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更好的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通过教学,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特长。

3 结语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中职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个重点方面。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结合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教学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能够有效的提高人才输出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相信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潘海兵, 陈红, 王树才, 等. 多维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农业高级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36).

第3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发展;人才培养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153-03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煤矿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煤矿行业发展的主题。煤矿企业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行业、企业和管理培训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煤矿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安全性人才的中期、近期和长期培养总体规划,加快安全类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企业的诸多安全问题,真正地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数据来看,我国从2002年到2006年发生的一次性死亡人数超过十人的特大煤矿事故高达近200起。2005年我国的煤炭总产量约为20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7%,但是我国因煤矿开采的死亡人数占全球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我国每年因为各种煤矿类事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人民币损失高达30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煤矿行业的安全水平十分低下,煤矿类企业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安全健康发展,针对煤矿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针对我国煤矿类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从煤矿企业的安全方面人才培养提出了解决煤矿企业低安全性问题的办法,通过系统性地培养安全人才全面提高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

水平。

1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1 近期培养中专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基础

煤矿企业的职工文化程度低而导致的煤矿从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较差是煤矿事故发生的症结所在。我国煤矿行业长期以来受到了煤矿工人不需要知识和技术的误区所误导导致了很多煤矿企业大量招收农民工,这部分农民工有80%以上只是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地方和私有性煤矿的学历更低,这种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难以进行集中性管理,这就在遏制和减少事故因素上带来了很大的管理阻碍。在矿井下工作的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以及矿业管理中人的安全具有着引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只有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才能实现系统工作的安全。近期培养中专生的计划是通过一段时间内培养一批具有中专生,通过基层劳动学习的方式组成煤矿安全基层管理队伍,通过培养劳动组织管理和劳动应用技术为主体,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将这部分管理人员充实到基层管理队伍当中,为夯实煤矿行业的基层管理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中期培养专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特点

煤矿类行业从手提肩挑的纯体力劳动发展到现在的矿井机械电气自动化采煤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在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以及设备的工作线路优化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在煤矿开采的事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要专于矿井设备的故障问题分析和排除,同时要传授给他们丰富的经验知识,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煤矿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开采特点和企业技术特色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队伍。只有拥有了一直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才能确保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实现矿井的高效开采。在近几年的煤矿开采事故当中都存在着一些本质上规律。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事故都是技术上的风险问题。但是这些所谓的风险事故都是人为可控的,这些事故的发生是人造系统不良运转和运作失控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来说是能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的。如果在安全管理技术方面有一只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安全管理队伍就可以避免很多重大事故的发生。在这一工作环节煤矿企业可以利用三到五年培养一批专科类学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这部分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技术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系数的。通过培养这批安全管理人才来掌握基层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掌握新的技术和管理技术,使得这部分管理人员能够成为同时具备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并将其充实到管理队伍当中。这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长期培养煤矿专业本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关键

要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煤矿的发生就要全面提高煤矿开采的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水平的最主要关键就是提高行业生产的安全水平,将更新更加具有稳定性的开采技术引入到实际应用领域,以此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积极利用先进的思想成果,同时要注重将研究出的思想成果加快市场转换和推广。进而建立全面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通过五年到八年的时间着重培养一批本科生进行安全技术管理和风险安全控制教育。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培养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管理和应变基本能力,使得他们逐渐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这对于煤矿灾害的管理和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对策

煤矿类企业人才短缺的矛盾要从培养的主体上出发,同时要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联手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多种渠道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从培养的客观环境上来讲,要充分考虑到在校学生、社会公众和在职的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要尽可能大地将影响覆盖到各个监管方面。政府方面作为监管工作的主体要加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开采监管力度,以此保证煤矿行业能够安全健康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的方面,政府要给予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支持,多制定出有利于煤矿企业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当地报考煤矿类院校和专业的分数要求、减免煤矿专业学生的学费、扩大该专业的奖学金范围以及提供伙食费和日常补助等,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该专业的学习当中。政府方面还要通过制定法规规定煤矿必须要对已经从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不定期的考核和抽检。针对煤矿企业事故频发要加强人才培养中对安全性方面的培养,加大对安全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煤矿企业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从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重视培训的效果。对于培训对象的要求上不仅要对下井实际参与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而且还要对临时参与工作的外来人员如科研人员和合同工进行培训。通过详细地培训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企业自身也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以此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作为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教育部门,要充分注重教育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教育共同筹措资金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以此扩大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作人才。除此之外,高效还可以通过教师调动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水平,这主要针对于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教育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脱轨等现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师资力量和综合水平,从而为在校老师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教育效果。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同社会的联系,实现产学研的相结合,优化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办学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育手段,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两个重要的外在客观条件,煤矿类行业的工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是进行安全性教育的主体,这要从几方面做好对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好良好有效的激励制度,因为每个人的需要是每个人存在的必然性,每个人的存在也都为一定的目的性所驱使,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提出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煤矿企业要根据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制定多种渠道的激励机制,使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种人才多元化的需要,从工作人员的目的性出发有效地引进和管理人才。其次在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下,还要改善煤矿企业的软硬管理环境,以更好地留住企业的人才,如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信息技术的交流平台,从物质、精神以及感情人文等多种角度把握人才,以此建立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人才资源的管理应用和开发要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发展,不能只重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需要建立多渠道培养人才的体系,从政府、教育部门、企业等多方面联手做起,扩大培养人才路径,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适合煤矿企业的人才,解决煤矿企业的人才缺失问题,进而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贾逵煤矿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人才培养才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最根本途径,这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引起煤矿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快了安全性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性生产,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志斌,马尚权,刘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安全科技人才现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6):35~39.

[2] 王书明,何学秋.我国煤矿安全投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27):19~20.

[3] 李新娟.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研究――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

[4] 林柏泉,常建华,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42~46.

[5] 张仁东.煤炭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85~287,295.

[6] 美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系统及启示.http://1 f k /Read News.asp?News l D= 697,2005-7-20.

[7] 柳慧鹏,刘玉祥,阎飞.印度煤炭勘探管理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3):23~26.

[8] 王庆军.煤炭企业人才短缺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I):32-33.

[9] 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Parti.

第4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遵循以上原则,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新确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以及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具备较强的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在信息技术相关行业从事电子信息产品及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集成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文对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改革探索,基于“重基础、强实践、培能力”的培养思路,通过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块化专向培养、改进实践教学、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等措施,来优化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特点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并以广东工业大学的素质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思想,体现电子信息学科“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特点。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即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光、机、电、算相结合,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专业。培养从事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以及应用方面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体现“重基础、强实践、培能力”的培养思路,按一级学科口径设置专业基础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本专业学生每学年都有相关的逐步提高的课程,做到四年不中断;在不放松学生硬件方面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软件方面的设计能力。加强实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学生实验中的比重;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工程训练和课程设计,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信息学科的前沿技术引入教学中,注重新知识传授。

    3.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共性化发展的和谐统一。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社会科学基础。

    二、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3]。通过对国内典型工科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了研究和比较[4,5],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体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课程体系中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专业选修课程、实验系列课程和实践环节等五类;教学安排中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经管结合,学科交叉(见表1)。

    本科培养计划的学分和学时分配中,适当向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倾斜;压缩课内学时,压缩学分,增加实践环节和实验课程,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适当降低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实验来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确保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

    图l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层次关系上可以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模块化专业选修课四个主要层次。

    第一层次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基本统一。第二层次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共设置14门课程,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等6门课程为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共同开设、共同建设的课程,这6门课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由我校电工电子中心统一安排。另外8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电子信息工程系确定为“专业导论”、“数据结构”、“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通信原理(双语)”、“专业英语”。“高频电子线路”。第三层次为专业主干课程,全部由我院承担。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四层次为模块化专业选修选课,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由我系负责安排,跨学科选修课则由开课所在系安排。我系的专业选修课根据学科方向的不同,采用模块化的设置思想,分成2个专业选修课模块供学生选择,分别是嵌入式系统方向、软件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设置“EDA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及“嵌入式系统”课程,软件工程方向设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路编程”及“3D仿真/游戏引擎原理与应用”课程。此外提供“matlab编程”、“多媒体技术”专业选修课。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加强课程群建设,调整相关专业课程及课程设计内容,强化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增加专业特色选修课程,删除与专业关联度较弱或内容重叠的课程等措施来进一步突出专业培养重点,优化课程设置。其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通识教育基础课方面,保证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在本科一二年级阶段,强调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

    2.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保证学生具有较宽实的电子技术、网络与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确保每门课程均配实验。

    3.在专业主干课程方面,保证学生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传感技术、软件设计、图像处理理论、单片机设计等技术基础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

    4.在专业选修课程方面,模块化组织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课模块,供学生选修,保证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在信息类大平台上具有更为宽广的专业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保证专业方向学习的系统性。

    5.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实验课程建设,我系所开课程基本上均有相应的实验内容,增加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特别强调发现知识的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的建设

    根据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结合专业的建设现状,作者认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以硬件和软件同步建设为内容,提高综合设计类实践教学,并通过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做到一条龙、不断线、分层次,最终达到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实验层、专业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活动层,各层次数量比例约为:35:35:25:5。这一体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呈塔形结构贯穿整个教学计划始终。

    1.基础实验层。相对基础理论课程而设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位于金字塔底座,影响面最大、最广、最深。包括电路实验和信号与系统实验: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通过该层次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

    2.设计实验层。相对专业主干课程而设立,以小型设计类实验为主。包括系统仿真与虚拟实验;EDA实验;可编程器件及应用实验;DSP技术与应用实验;单片机系统设计实验和课程设计等。通过该层次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以及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3.综合开发实验层。要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应努力开发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确定开设设计型实验的课程和项目,并逐步加大比例。通过该层次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

    4.课外科技竞赛层。位于金字塔尖,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以及学校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等多项/赛事。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必须给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室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订科学有效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确保开放实验室的有序进行[6]。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放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开放的针对性。通过开放实验室,突出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个教学理念,在个性化工程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建立电子技术实践基地。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学生骨干,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发挥其专业导向作用;同时通过训练,为参加各类设计竞赛选拔和输送人才,争取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四、培养方案实施出初步效果

第5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理念;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一、CDIO:一种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与工程教育模式

CDIO分别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Ed.Crawley教授牵头,和其他三所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组成的跨国研究团队,历经四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构建形成的一种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模式。CDIO为工程教育制订出了一套合理的、较完整的、通用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为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还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因而完全满足社会对工程人才高质量培养的要求。

二、实施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趋的影响下信息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随着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将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在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中,企业的要求是岗位明确、技能专、能做事。而实际上众多的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走入了误区。⑴是增加大量的课程满足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要求;⑵是围绕着社会现有的岗位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忽略电子商务专业具有引领和创造岗位特性。这种市场现象提醒我们,唯有大胆探索改革,找准定位和特色,才能使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路径

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应首先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特点,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提出结合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依托学校的学科背景培养商务型、技术型和服务型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人才,以形成多层面的专业知识构架,其最终培养目标是形成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实践性人才。这种复合从能力要素来看应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学习能力、工程能力及创造能力。改革总体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依照专业远景及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确定电子商务专业学科的定位及人才培养的方向。根据未来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定位及未来专业从业人员在社会的职责及角色出发制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了实现专业培养使命和目标需要对学生在毕业时的“学习产出”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出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具体详细的“学习产出”目标集合,即专业能力大纲。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①教学计划。一体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类课程:导论型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其中,教学计划前期由基础课和导论性课程组成;教学计划中期由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注重将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教学计划后期以综合训练和设计实践为主要教学内容,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特性及学生意愿提供面向商务型、技术型和战略型的可选实践环节,制定面向社会需求的个性化培养方案。②核心课程。在每类课程中设置核心课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核心课程的要求如下:建立课程档案为核心的课程文件,课程档案细化了本课程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程度、以及实现掌握这些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的教学环节;教师个人特色的课堂教案,教案中需详细列出这门课程在每个学时的目标、上课内容、教学知识点、要培养的CDIO能力等,根据以上给出详细的讲授时间、辅助材料、授课方法与策略。③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由学期实践和综合训练组成。其中学期实践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每学期给学生布置一个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设计,学生以3~6人团队的形式完成,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如第三学期的电子商务基础实践,第四学期的基础程序设计,第五学期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第六学期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设计。综合训练将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提高知识群的意识,在课程群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和考核。

3.探究主动式学习和教学方法。①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动者”。采用边讲边实验边讨论,将所有实验课全部并入相关的课程内,安排丰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②培养学生基于项目驱动的主动式学习方式。实施过程包括以下环节:理论教学环节;项目任务的下达及学生分组;系统的构思,设计与实现;系统的运行与评估。基于CDIO的能力目标培养需经过项目驱动来实现,通过让学生在项目周期中进行锻炼与思考,提高技术性能力,也可培养内化的非技术能力。③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反思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梳理,还能完成深层次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学与问的过程。对任课教师来说,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完整梳理的有效途径,使教师充分认识知识的传授是否被学生所接受,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达到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标。

4.引入以质量评估体系为核心的持续改进机制。通过相关者的调查获得教学和实践的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地对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修正,改进教学效果,打造专业特色,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20.

[2]凌芳,吕恬生,范成杰.以CDIO模式推进工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41-142.

[3]李臣学,李丹,刘和勇.关注成效大学生创新的CDIO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90-92.

[4]李蔚,周杰,段远源.研究型大学多模式、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108-111.

第6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培养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15-02

在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知识获取不再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来获得;而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革,使得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这类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团结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高校面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挑战,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逐渐成为高校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的地方本科院校,这类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能够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第二课堂体系建设在这类院校中显得尤为重要且刻不容缓,第二课堂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学校开展创新和创业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1 两个概念

1.1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本文所指“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专门学术型人才概念提出的。专门学术型人才以寻求知识为目的,对真理的追求是其驱动力,在其所属的学科专业领域内追求精、深、专的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知识做出批判性思考,并检验知识的真伪。而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具备一定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应用能力及其它非专业素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岗位的技术型人才,其不仅是技术的应用者,更是技术的创新人才。

1.2 “第二课堂”的概念

本文所指“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常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以外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以课外活动为主的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素质的所有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课堂教学以教师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第二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教与学互动的广阔平台,可以有针对性地拓展课堂相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学生在各类课外活动中知识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中培养意志力、创新意识、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等非专业素质,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具有机动灵活性、实践性、内容新颖性、参与者自愿自主性等特点。

2 第二课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2.1 第二课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与课堂教学相比,第二课堂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较少,活动内容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延伸,学校、院系可以在不同时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组织、安排各种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活动、学科竞赛、科研活动、水平测试、资格认证等等。另一方面,第二课堂受活动规模、场所、参与人数的限制较少,活动的组织方式相对课堂教学也丰富得许多。例如文化类类活动可以跨年级、跨专业;也可以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有特殊意思的日子成为开展纪念活动的重点,如“五・四、一二・九”等;活动的组织方也并非一定要老师,各类学生社团根据社团宗旨与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等等。由于第二课堂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特长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丰富且涉及面广泛,克服了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局限性,因此,相较第一课堂而言,第二课堂对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2 第二课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一课堂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往往滞后于该专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现状下,第二课堂可以有效地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开拓学生的视野。应用型人才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第一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而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第二课堂活动很丰富,除了上面提及的讲座类、社团类等活动外,还包括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比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竞赛,以及各种专业竞赛,层次多样,内容广泛,方法灵活,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在参与各类竞赛的过程中,第二课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实践运用,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的解决办法,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第7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3+1”培养模式;行业标准;课程体系;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45-0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3+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3+1”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四年制教学模式,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调整为三年,这三年主要完成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课和一部分实践课的学习,第四年的校内外实践课程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一培养模式实现了从知识型向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变。

一、传统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当前市场对设计师的需求和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如具备良好的手绘表达、软件操作能力,掌握相关的室内设计理论知识,掌握工程施工、工程预算知识等。但传统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定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社会对建筑设计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如星级酒店等高端的经营性建筑,对建筑的功能结构安全、建筑文化、艺术品位以及相关的设施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需要酒店不断提高建筑的设计水平。投资者需要和酒店管理公司做市场分析、定位,还需要和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进行交流、探讨。作为设计师必须清楚地掌握所设计酒店的经营理念、市场定位、设计规范等,而在高校“酒店空间设计”课程中大多只是讲授酒店的装饰方法,在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课题训练,这导致学生最终呈现的作品往往很难付诸实践。

(二)教学模式忽视实际应用

在课程知识结构上大多依赖教材内容,没有依据当前设计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实践作业环节多以模拟训练为主,学生接触不到实际的项目,操作内容过于虚拟化,脱离实际;在考核阶段,学生呈现的作品在设计内容上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追求画面的效果。由于忽视训练过程,学生动手能力偏弱,与人沟通能力不强,缺乏作为一个设计师必备的专业技能。

(三)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设计时更侧重于艺术的表现,而不太重视设计的实用性、应用性,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漏洞百出甚至犯常识性的错误,在实际操作当中难以实施。这种实践课的设置流于表面形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校内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行业需求脱节,毕业生在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仅仅是一张张漂亮的效果图。这样的课程体系建设忽视了就业市场和企业的岗位需求,势必无法培养出能满足行业需要的人才。

二、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设计行业发展,市场对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旺盛,相关行业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设计师的角色发生转变,由单一的装饰设计师转变为主创设计师,在建筑设计、功能规划、主材设计、水电设计等方面提供完整的服务。他们不仅提供工程设计技术,还向业主提供规划设计、运营策划、特色建设、形象塑造等综合的设计服务。高校要培养专业化的设计人才,就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训练

要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需要确立科学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这种理念的确立需要进行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又依赖于科学课程体系的建构。可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类:

1.设计理论类课程

设计理论类课程包括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概论等相关艺术理论的课程。如人体工程学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根据设计为人服务的理念,人的活动与各类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体工程学研究的范畴。本课程结合设计专业的特点,通过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相关的人体工程学知识,让学生以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

2.设计表现类课程

设计表现类课程包括室内装饰工程制图、设计表达、建筑模型制作等相关课程。如室内装饰工程制图课程讲授国家制图标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制图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设计思维类课程

设计思维类课程包括各种室内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等。这类课程主要提高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构思能力及整体意识,让学生掌握复杂的室内外空间设计,掌握从草图构思、方案确立到正式出图的全套设计表现方法。

这三类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设计思维。

(二)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实现学工融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第四年教学内容则是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核心教学场所,发挥“工作室”的功能,以室内外空间设计的实际项目为引领,将学生曾经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工作过程”,使“学习内容”与“行业要求”衔接起来。在这样的工作场所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可以聘请相关专业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课程项目化要求课程体系围绕职业工作目标建设,包括:1.设计任务的制订,指导学生如何确定设计的方向;2.项目设计内容的社会调研,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分析和调查研究,比如对用户功能需求的分析、预算情况分析、环境系统情况分析、可能采用的设计语汇分析以及材料市场情况分析等;3.项目概念设计与专业协调;4.确定方案的初步设计阶段,指导学生对室内空间的剖面、立面进行技术分析,完善设计方案;5.施工图阶段的深化设计;6.材料选择与施工监理,教师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要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体验材料色彩、图案、质地等,指导学生依据设计概念选择材料,避免盲从。

三、结语

高校是培养设计师的专业教育机构之一,只有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汲取新的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才能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生、融合、转化,只有让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及时进课堂,才能完善与设计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设计师。

参考文献:

\[1\] 张爱萍,郑晓芳,闵伸.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

\[2\] 郑曙.室内设计程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8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3-01

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研究生课程体系占有核心的地位,但是依然有很多硕士生课堂体系缺乏创新性,课程设计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去,抓住研究生课程的高深性、专业性、研究性、动态性和精致性的特征,不断地改善和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研究生课程设计

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我国学位条例中有明确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规定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论文质量,缺少对研究生课程的设计与评价,导致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本科化”现象严重,不无法适应研究生学习更高深、更专业的特征,加之,学校对学生课堂设置过于僵硬,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关注度不够,对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1]

1.2课程设置不够灵活

现阶段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结构大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共同必修课、研究方向课、选修课等四部分组成。[2]从课程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专业基础课以及本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其中,公共必修课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最后是选修课程。在相对固定的研究生学习年限内,公共课程课时较多,势必会影响专业课程的设置。其整体的课程设置仍是重视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外语课的学习,课程门类较少,要求研究生选择的课程中必修课较多,选修课较少。[3]而开设选修课程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创新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措施

2.1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是给研究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关键,完善的研究生知识结构可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首先,学校可以在一级学科下拓展基础理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硕士研究生学习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必须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其次,提高专业课学习的前瞻性,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以适应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目标。[4]最后,进一步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对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5]

2.2创新研究生方法课程

在信息化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方法的讲授比知识的传承更加重要,所以对于硕士生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开设各种创造性课程,比如“应用创新”“创新与发展”等创新课程,让研究生在创新课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加强研究方面课程教学,科研方法知识和科研训练的缺乏是导致国内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及较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强研究方法课程设计。[6]此外,还应该对外语类课程进行相应的改进,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各个学校必须都开展一门外国语课程作为基础外语,所以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应该依照学生的外语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外语学科设计,在开设专业外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词汇、语法、阅读能的提高,让学生可以读懂外文原版文献,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学科的前沿知识。[7]

2.3创新研究生课程设计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为此,在研究生课堂设计中还应该处理运用课程设计培养研究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首先,注意加强信息检索和科研成果表达课程的设计,因为信息的搜集、提取和加工是人们创新能力培养的必备因素,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投稿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9]其次,注重实践课程的设计,现阶段硕士研究生过分关注学术论文写作,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是,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活动中,研究生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会促使他们寻求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10]

结语:

研究生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高深性和研究性等特点,研究生课堂体系的建设对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围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新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以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06)

[2]王振铎.以自主创新精神修订“博硕学科专业目录”[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李红英.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J]. 煤炭高等教育. 2006(02)

[4]李双.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9(01)

[5]霍静静.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6]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05)

[7]马薇,袁玲,刘亚敏.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02)

[8]佟福锁.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再修订的探讨[J]. 江苏高教. 2006(06)

第9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65-0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经济管理学科专业毕业生。为此,各高校需要在不断优化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的同时,大力加强经济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构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到深、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科学的经济管理学科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一、国内各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理念与目标

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开发建设工作依然处于一种自发和分散的状态,大多数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作还处于满足基本教学建设阶段、实验教学和研究还很不足。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都存在建设投入经费不足、建设面积不足、实验室设置不尽合理、实验室队伍建设滞后和缺乏后续持续投入的问题。尤其在后续建设中,专业实验室面临着自我发展动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和院校之间的组织、协作因难的问题。

为此,不少高校推进了经管类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在改革理念上,立足于国际、国内经济管理岗位的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趋势,通过积极组织基础操作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校内模拟实习与校外实地实习等多个层面的模拟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质量、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优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模式,重点抓实验手册和教学质量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综合型、立体式、网络化、创新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成为教学改革的特色和亮点。

在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目标设定上,各高校大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强能力”为落脚点,以满足未来各专业实际教学需要和实验教学评估合格为标准,遵循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内在规律,充分借鉴各院校同类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从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背景与动力看,大部分高校基于以下一些考虑:(1)专业建设需要。根据招生形势及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般学院会在三至五年专业建设周期内,大力强化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金融学、税收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特别是新专业增长迅速的高校,由于这些专业实务性强,因而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也更为迫切。(2)课程特点需要。经济和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特点非常突出,很多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模拟实验操作来进行,尤其财务管理、审计、银行类业务离开了仿真实训练习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将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3)今后各类本科评估需要。按照教育部评估指标,生均实验设备投入资金要达到5 000元。各校的投入情况不同,但很多高校的实验设备投入资金规模缺口很大,因此对实验实训建设与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

二、高校经管类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具体实施措施

基于以上考虑,不少高校希望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力争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微机仿真模拟、实训和开放性实验室,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力求做到各微机模拟实验室要实现互连互通,资源共用共享,使教学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完成几个专业的共同互动,使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极致,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完整的商务活动环境,完成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

为体现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实验室可按功能分类建设,主要有以下三类:(1)基础性实验室建设。经济贸易类实验室,如果计量经济学实验室、财经数据分析软件实验室。(2)业务模拟和仿真实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金融实验室、保险实验室、模拟银行、ERP管理实验室、财务会计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3)研究型实验室,如行为管理及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现代金融数据实验中心等。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第一类,基础性实验。认知性或演示性实验,用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如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实验课程。这些实验室建设如计量经济学实验室,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更深理解和融会贯通,使学生对经济计量建模过程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并对现代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的实际操作流程有所了解,且能初步运用到实际的经济分析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第二类,业务模拟和仿真实验。在虚拟教学环境中对理论教学的重要结论进行验证,利用虚拟教学环境重现并观察电子商务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采购过程、财务过程等企业中真实的商务活动,实际模拟操作会计做账、银行柜台业务、审计等岗位性很强的课程。

这些实验室建设包括:(1)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以国际贸易操作流程以及模拟单证的缮制、处理为重点,演示完整的交易流程、开放互动的国际贸易实训模拟环境,是体现专业特色、适合教学实训并符合外贸企业人才需求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室。(2)ERP沙盘管理实验室。由受训者组成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模拟企业五至六年的经营,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同时也对企业资源的管理过程有一个实际的体验。(3)全景仿真会计审计实验室。会计、审计工作具有相当程度“私密性”,因而公司一般不欢迎学生到公司实习,因此学生的实习问题总是一大难题。全景仿真会计审计一体化实验室,将有效解决审计专业学生短学期实习的需要。(4)税务实验室。税务实验室是为广大有财税教学需要的各类院校、培训机构、税务机关等量身定制的一个集财务、税务、业务三位一体的智能实训平台。(5)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以班级为单位构建一个真实的市场营销环境,每个经营者创建自己的公司、品牌,制定产品策略、宣传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等,公司与公司之间互相竞争。(6)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熟悉组织设计与部门职能管理、工作分析与工作说明书、工作评价与薪酬设计、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四个职能模块的原理、流程、方法和应用。(7)电子商务实验室。通过本实验课程,学生将熟悉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SEO搜索引擎优化技术。

第三类,科研创新类实验。这类实验室建设带有一定的学术科研性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分析能力。可根据教师科研任务或者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研究。这类实验室建设包括:(1)现代金融数据实验中心。该实验中心可根据实验教学规律和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设置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包括金融数据分析实验、金融市场模拟实验、金融经济实验、创新产品开发实验四个层次。(2)行为管理及实验经济学实验室。该实验室利用教学模拟仿真系统软件以及实验室硬件环境的特殊安排构造一个仿真的教学实验对现实市场或经济的运行状态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博弈环节”实验观察参与人的反应,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运行机制。实验室的建设将推进微观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经济学等课程的实验化教学改革进程。同时,也为相关课程的联合教学提供一个通用的实验教学平台。

通过实施以上教学改革中,一些高校不断完善和改进了自身实验实训条件。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目前该校经管学院已建立了涵盖国际贸易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会计与财务模拟实训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学综合实训室等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计划到2016年12月底,重点建设全景仿真会计审计实验室、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验室、证券模拟实验室(兼开投资理财、财务分析实验课程)、行为管理及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税务实验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以全面开展上述类别的实验实训教学,让受训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

三、高校经管类实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涉及管理机制、队伍建设、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建设脱节。不少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可执行性差,如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薄弱、缺乏严格的系统制度如审批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考核制度等。由于对实验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使得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不少高校实验室课程由于缺乏相应的师资,往往由理论课教师兼任,导致经管类实验教学都比较缺乏一支专业的实验教师队伍专门承担综合型的、创新型的实验实践课程,这种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其在实验教学改革中作用的发挥。

三是管理人员缺失。很多学院缺少专职的实验实训管理人员。不少院校未设置专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往往由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兼管,但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人员既无技术方面的优势,也没有这么多精力精心认真管理,会影响实验室的高效使用。因此建议部分实验室建设量与管理工作量大的学院,能降低学历要求,引进技术水平适应、能承担部分实验课程的专职的实验实训教师,专职管理实验室课程管理与设备维护等工作。

四是后勤保障不足。很多高校缺乏统一的实验室运行保障机构。遇到实验室运行方面的问题,只能各个部门逐一协商,加大了实验室运行管理的难度,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实验室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 仇玉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价值工程,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