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赋能城市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数字孪生流域;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
数字孪生流域与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有侧重,共同构成数字孪生水利系统核心,是推动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之一。当前水利部已编制完成《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水利业务“四预”功能基本技术要求(试行)》《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为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南。在水利部统一部署下,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等7大流域管理机构和三峡、小浪底等11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均完成了数字孪生流域或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先行先试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为流域防洪和水资源管理调配等业务系统建设提供了指南。本文调研梳理了数字孪生流域缘起、主要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供借鉴参考。一、缘起与发展
数字孪生流域构想可追溯到21世纪初提出的“数字黄河”,随着数字孪生技术发展,数字流域和数字孪生逐步融合嬗变,诞生“数字孪生流域”。
1.数字黄河
数字黄河的基础是数据,核心是模型,目标是应用。围绕模型这个核心,清华大学王光谦等主持研发了数字流域模型,数字流域理论和技术在水利信息化的推动下逐步深化拓展,为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耦合模拟提供了关键支撑。
2.数字孪生技术
200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MichaelGrieves教授首次明确提出“物理产品的数字等同体或数字孪生体”概念,2017年我国提出“数字中国”概念,数字孪生技术与流域及城市管理等行业逐步融合,形成了数字孪生技术下的数字孪生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
3.数字孪生
流域2021年,水利部正式启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指出要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以算据、算法、算力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在现代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物理空间实体既包括自然地貌、植被和水系,也包括水库、堤防、闸坝、泵站等水利工程体系,还包括流域和水利工程监测、管理及服务机构等,对象种类繁多、关系复杂、系统耦联,亟待研发一套技术实现上述实体与自然水系数字体、水利工程智能体和水利管理智慧体的全要素映射、多过程模拟和复杂场景推演。
二、主要进展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及应用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平台、业务应用系统三大部分。在以往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通过理念更新、数字赋能、奋发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
1.信息化基础设施
基于全国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水利监测感知网,实现了重要水信息及时掌握。全国各类水情站点达到12万处,5186条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实现水文监测全覆盖,11万座国家报汛站雨量水情监测信息收集传输时间由过去的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在有防治任务的2076个县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水利信息网传输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大幅度提升。综合应用低功耗物联网、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等实现了偏远、无公共网络覆盖地区的水文要素监测与数据传输。水利云服务设施随着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升级稳步拓展,业务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智慧水利管理类App等“微应用”在水利业务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2.数字孪生平台
2022年4月水利部启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项目,黄河、长江、淮河等主要江河流域的数字孪生平台建设陆续规划实施,在数据底板、模型和知识平台方面进展显著。全国规划在建主要流域L1级数据底板,蓄滞洪区等重点区域L2级数据底板,以及重点水利工程L3级工程模型,部分接入水文水资源监测基础设施获取的多要素实时监测数据,构建了流域及工程动态数据资源库。水利部汇聚完成全国水利一张图,覆盖55类1600万个水利对象,全国范围内规模以上江河湖泊、水利设施、水行政主管单位都实现了空间化管理,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在模型和知识平台方面,基本建成洪水调度和水资源配置专业化模型和知识库等,水利部正在组织专业机构研发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域产汇流及洪水预报模型、全国地下水通用模型和水土保持预报预警模型等。北京市、深圳市等依托市域智慧水务工程建设开展了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实践探索,流域、省级、市域的数字孪生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3.业务应用系统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原则,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特别强调业务化应用,尤其是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水利业务应用主要包括流域防洪、水资源管理调配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N”项业务,目前已经探索建立水利业务数字孪生建模平台,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水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资源管理调配、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三、未来研究方向
数字孪生流域要通过全面感知、动态模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融合,建立流域物理空间实体在虚拟数字空间动态映射,未来需重点研究解决“感、存、仿、知、行”五方面技术难题,以获得科学认知、开展快速推演、实施精准操控。
1.“感”——流域透彻感知
研发“天—空—地—水”“车—船—站—网”全方位立体监测技术体系,突破关键设备技术瓶颈,开发数据采集端边缘计算和智能感知技术,支撑流域透彻感知,实现流域水循环物质—能量全要素、多过程、跨尺度实时动态监测。
2.“存”——数据融合存储
研究汇聚多来源涉水数据,突破数据噪声去除、多源数据融合协同等关键技术,构建水利数据模型和网络模型,创新发展流域大数据分析算法与应用体系,打通水利多领域知识关联,提升数据价值和信息、知识服务能力,为流域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提供数据处理技术支撑。
3.“仿”——过程数字仿真
通过仿真技术与水利专业模型相结合,研发流域洪水快速演进模型、城市洪涝精细化模拟及风险评估模型、水工结构运行安全监控及风险预警模型、水电站智能运维关键技术模型等,采用GPU、CPU并行计算加速技术及分布式并行调度算法,实现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流场实时、动态、精细化模拟,综合构建流域、区域/城市、工程不同尺度的智慧模拟平台,为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4.“知”——业务智能决策
面向“2+N”典型业务应用需求,深入研究流域自然规律,创新升级现有水动力学、水资源配置、防洪决策、灌区需耗水预测和用水多过程调控等模型;研究典型水利应用场景“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决策智慧推演技术;开发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调配、城市水系统智慧调度、灌区高效用水调控等业务方面具有四预功能智慧决策系统。
5.“行”——工程安全运行
基于芯片级国产硬件设备、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系统环境,开展安全可控的水利工程智能测控一体化平台研发,重点突破水工程堤—库—渠—闸—泵—阀等运行智能诊断、智能控制、智能处置等技术,同时强化水利控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支撑水利工程智能体建设和业务智能管理能力升级。
四、结语与展望
关键词:建筑物规划;竣工验收;测量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概况
某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000亩,是一个集高档住宅、会务、运动、健康、美食、娱乐、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总体分为三期,本次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的建筑物属于项目一期部分,位于一期西南角,南侧紧邻市政道路,其他三侧均为项目一期已竣工部分,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有23栋高层住宅楼、1栋幼儿园和相应地下车库。
二、规划竣工验收测量
1、测量依据及精度要求
建筑物竣工验收测量的内容和要求比一般地形图测量、工程测量的内容更加丰富,本次建筑物竣工验收测量的依据主要有:《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1:500、1:10000、1:2000地形图图式》、《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等规范标准。
2、外业测量
2.1测量前准备工作
测量前收集了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收集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以及施工建筑竣工和管线竣工图等相关资料。实地踏勘现场,收集已有控制点地形管线图等工程数据,并制定作业计划,以提高工程作业效率、保障测量精度。
2.2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工程精度的保障,工程建筑物较多、有两层地下车库,测量难度较大,为了保证规划竣工测量中建筑物主要条件地物点的精度,首先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作业计划预布控制点位,并预估控制测量精度,再根据布点计划实地布设控制点。结合实际情况,小区内已建成道路上布设一级RTK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网络。在首级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图根导线的测量方法,加密布设图根点,形成工程区域内的控制网络,采用附和导线的测量方法为地下车库布设控制点,布设控制点时应注意使建筑物条件地物点尽量在控制点上直接测量,以提高精度。
2.3地形图测量
地形图测量应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和《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宜采用采用极坐法和解析法进行地物数据采集。一般应在多个测站对条件地物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进行采集,下一个测站对上一个测站采集的地物点应进行一定数量的检校。地下车库应尽量采用数字化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在进行地形图测量时,一般应同时采集建筑物室内外地坪标高、建筑物高度以及建筑物层数。
2.4管线测量
竣工验收测量的管线种类主要有:排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和路灯,主要测量小区内部自建管线,测至与市政管线衔接。地下管线测量一般需要先进行实地调查、探测,在探明地下管线属性、管径、走向、埋深等信息之后,再进行数字化数据采集的方法,对管线的特征点采集坐标和高程数据,管线数据采集时也需要对已经采集过的特征点数据进行部分检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度。
2.5面积测量
建筑面积是规划管理部门核实容积率和工程是否按照规划审批进行实施的重要依据,面积核实已经是规划竣工核实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建筑物竣工测量中面积测量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建筑面积测量宜测量工程总建筑物面积、分栋建筑物面积和每栋分层建筑面积,因此,测量时需测量每栋建筑物边长,每条边长测量2次,误差范围以内,取中数作为边长,并记录楼层边长和功能,便于计算面积时的进行区分。测量完成之后还应检查建筑中的技术层、夹层、暗层、室内花园、卫生间、楼顶层等隐蔽地方。
3、内业计算、制作及资料整理
根据外业采集的数据和相关记录簿进行内业计算,成果制作和资料整理归档。内业计算主要包括控制点坐标、精度计算统计,建筑物主要条件地物点精度计算统计,管线点探测和测量精度计算统计,面积计算及精度统计。经检查计算精度符合要求,则根据外业测量数据及平差后数据制作地形管线图、竣工对比图、面积图表等竣工测量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根据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制作竣工测量报告。将收集的资料、外业测量记录、内业计算资料、检查记录、竣工测量报告等资料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并将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提交归档。
4、质量控制
为了满足建筑物规划竣工验收测量对精度的要求,必须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根据测量的阶段可以分为过程控制和成果控制,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制度。外业小组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及内业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过程控制。过程控制能及时的发现错误,并及时的纠正错误。在外业过程中必须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检校,可以发现粗差,并验算测量精度,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重测。内业检查时应进行外业成果资料100%内业检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数量的外业抽查和精度检验。成果验收应对内业制作的成果资料进行100%检查,并进行一定数量的外业设站检查,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成果予以验收,不合格产品应进行整改。
三、精度控制及成果表达
1、精度控制
建筑物的平面位置与道路中心线、建筑物控制线以及周边建筑物的间距是规划审查和管理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其平面位置精度。由于目前很多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条件都规定了建筑物的限高,本项目地块对建筑物的限高为100米,因此建筑物的高程测量也必须进行精度控制。为了达到对建筑物精度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测量员进行培训,使其对精度控制的意义和目的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增强作业人员的责任心,降低人为原因造成的误差。然后是仪器的定期检测,使仪器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状态,使精度能够达到标称精度,降低仪器原因造成的误差。此外,在作业的工程中必须按照作业计划进行,对于容易造成误差的敏感环节重点注意。在外业测量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数据采集的方法,及时进行检校,及时发现不符合精度要求的数据。在内业计算的过程中,应对数据进行图形检校、闭合关系检校,并对误差范围内的较差进行配赋处理,对于误差范围外的较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原因并进行处理。平面精度控制可以使用数字化采集的数据反算的建筑物边长与面积测量的独立测量边长进行比较,也对数据进行边长验直、图形检校。建筑物一般地物点的高程精度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建筑物的高程精度则可以通过数字化采集高程值,同时量测建筑物的层高,建筑物的层高之和与建筑高度较差应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以保证建筑物高程的精度。
2、成果表达
建筑物竣工验收测量的成果,目前多采用图表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图表能够和直观的对建筑物的周边关系、规划条件以及功能分布进行表示,但是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图和表一般都采用分开表达的方式,不具有关联性,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无法直观表达建筑物的形态、颜色等信息,对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的使用有一定的影响。
有的城市已经开始研究开发三维仿真平台,使用三维仿真技术对竣工建筑物的形态和结构进行模拟,弥补了图表不能展示建筑形态特征的缺点。目前的三维仿真平台也还多流于对建筑表面的表达,并不能独立完整的表达竣工测量成果,还需要与传统表达方式相结合。建筑物竣工验收测量的成果主要用于城市规划管理,为了便于主管部门的使用,应能充分表现建筑的细节,展示竣工后的建筑与规划审批的建筑的关系,各数据之间应能建立相应的联系,实现关联表达,让使用者能够方便快捷的找到兴趣点,这些都是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结束语
建筑物竣工验收测量作为规划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性已经得到规划管理部门的相当重视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建筑物竣工验收测量的成果主要用于城市规划管理,为了便于主管部门的使用,应能充分表现建筑的细节,展示竣工后的建筑与规划审批的建筑的关系。随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测绘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建筑物竣工验收测量一定能够提高测量精度和作业效率,对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凡香.规划竣工测量中几种疑难建筑面积计算的处理[J].城市勘测,2014,02:131-133.
一、无照经营的法经济学分析
1、市场需求下的现实收益――无照经营的内在驱动。经济学是研究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下,人如何使自己行为的收益最大化,或者说如何使资源配置最优。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逻辑假定就是“经济人”。所谓“经济人”,是指人是理性的,经济主体在既定限制条件下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经济人”具有两大基本特征,即自利和理性。所谓自利,是指其一切动意和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和需求。所谓理性,是指其能够权衡利弊、计算得失,以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无照经营的相关利益主体兼具上述两大特征。所不同是,无照经营者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人”――他们力图突破现有社会资源和法律制度的约束,不择手段地追求违法收益的最大化。实践中无照经营的主要利益主体有两个:一个是无照经营者本身,这是无照经营的直接利益主体:另一个是无照经营的条件提供者,这是无照经营的间接利益主体。首先,从无照经营者本身来分析:由于外来人口增多和相应城区配套设施建设不齐全、城乡差距过大,客观上为无照经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同时,大多数无照经营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社区、背街小巷等,汇集了小餐饮、小士多、小网吧话吧、小理发美容等行业,这些无照经营因其价格低廉,贴近消费群体,既满足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又可以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有利可图”,而且回报见效快。其次,从无照经营的条件提供者来分析:实践中相当数量的无照经营场地等经营条件都是租用他人的。作为场地、运输、仓储等条件提供者来讲,为了使自己的现有资源发挥“效用”,获得租金和其他收益,往往对无照经营采取支持和纵容的态度,为大量的无照经营提供了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
2、守法成本过高――无照经营的直接诱因。按照法经济学理论,制约公民守法的程度和水平,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守法的成本。如果守法成本低,人们就选择守法、拒绝违法;相反,如果守法成本很高,人们就选择不守法,甚至为了逃避守法的高成本转而选择违法。无照经营的原因之一就是经营者领取证照守法经营的成本过高。一是申领证照的一次性成本过高。据统计,目前办理营业执照涉及前置审批许可多达110余项,几乎涵盖所有的行政审批执法部门,且审批费用多、周期长。加上某些地方由于苛刻条件衍生的人情费、代办费、公关费、加急费等额外支出,这对经营者来说无疑负担太重,加大了预期支出,迫使他们选择无照经营。二是申领证照后日常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带来的成本过高。一家申办了营业执照的饮食店一年中要接受综合治理、卫生防疫、物价、消防安全、劳动监察、计划生育等多个部门的检查,要缴纳诸如卫生检查费、环保排污费、城市管理费、劳动保障金等各种名目的费用。过多的行政收费,使经营者很“现实”地选择了无照经营,
3、违法成本过低――无照经营的间接“助推”。违法行为的外在不经济性使违法者承担较小的成本或者不负担任何成本而获取较大的收益,这样,实施违法行为便会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选择。我们可以从一个公式来表示法经济学意义上的违法成本:违法行为的成本=必然成本+法定成本×受罚概率。必然成本是指主体实施特定违法行为本身必然要承受的资源耗费和时机损失。法定成本是指法律规定主体实施特定违法行为所应当承受的资源耗费和时机损失(如违法者被处以监禁等而丧失自由活动形成的机会成本等)。受罚概率是违法行为受到惩罚的概率。
无照经营的违法成本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无照经营的必然成本低。由于无照经营人员大多经营规模小、投资成本低,取缔工作对经营者难以造成大的损失。第二,被查处的概率偏低。目前许多无照经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加之监管部门限于执法资源有限,导致相当数量的无照经营长期存在。难以被发现。据2003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有关调研统计:无照经营与有照经营之比在1:7,按照这一比例以一个市场主体数量24万的城市为例,至少存在3万户的无照经营,但实际被查处的要远远低于这个数,有些地方甚至不到十分之一。这种被查处几率的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无照经营者的侥幸心理。第三,查处后所承受的法定成本低。据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统计处统计:2007年全国有19.72万户次个体工商户受到罚款,平均户次罚款金额1359.81元。这一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无照经营者所承受的法定成本处在一个低水平上,远远低于他们因无照经营而取得的收益,也远远低于申领营业执照后所需缴纳的各项费用。第四,无照经营条件提供者的法定成本更低。珠三角某地级市工商局2008年1-10月底,全系统共立案查处无照经营户489户,而查处为无照经营提供经营场所案件仅8宗。这一数据对比从一个层面表明,无照经营条件提供者被查处的几率相当低,远远低于为无照经营提供场地、运输、仓储等经营条件带来的租金收益,这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积极为无照经营提供条件的违法偏好。
4、相关职能部门执法的趋利性――无照经营监管的困局所在。行政执法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的应当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在目前的行政执法中,执法趋利的倾向严重扭曲了行政执法既定的目标追求,导致行政机关及执法人员为追求利益而执法,导致“有利抢着办,无利看着办,增加麻烦拖着办”的现象出现。就无照经营而言,相关职能部门执法的趋利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基于争利。设置过高的前置审批门槛。无照经营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置审批门槛过高,这其中包括设置的条件过于苛刻,效率过低,程序过于复杂、基层权限过小等方面,而审批门槛高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其执法的趋利性。其二,基于无利,对无照经营的查处推诿。在趋利性的影响下,部分职能部门趋于充当享受权力的角色,怠于行使其监管职责,故意回避、有意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针对无照经营的执法力度大大弱化,执法权威日益丧失。
5、自身执法资源短缺――治理无照经营的现实瓶颈。工商部门的自身执法力量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是一种执法资源。执法资源短缺,是目前制约无照经营治理工作的重要制约因素。这种短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执法的人手短缺。基层工商部门监管执法工作存在着点多、面广的特点,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以
南海区工商局大沥分局为例,监管面积125.77平方公里,辖区内现有各类市场主体超过25000户,而现在编公务员仅有不到60人,其中用于市场监管的执法力量不足40人,人均监管市场主体500多户,且每年要开展除去治理无照经营的专项执法行动20多项。多数无照经营者特别是城乡结合地带的无照经营者基本上都是短期性、季节性、流动性经营,经营地点、时限、项目都不固定,给执法人员清理无照经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造成了查处无照经营时,执法资源严重短缺。二是执法的经费短缺。对于公共财政体制而言,由于工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在于公共财政体制对于工商执法的支持是“政策多经费支持少”,无法对工商部门进行应有的投入。三是执法的手段短缺。对关门拒绝检查的无照经营者,由于工商执法者没有破门进入的权力,往往只能无功而返。同时,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11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15日:案件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在执法实践中这一时限偏短,不利于案件的调查处理。
二、治理无照经营的法经济学对策
无照经营者以其低廉的市场准入成本,进入市场和其他守法经营者竞争,对其他经营者是不公平的,属于“劣币驱逐良币”的反常情况,这种状况必然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资源配置的良性循环,必须从多个方面加以综合治理。从法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有以下对策可供参考:
1、施之以宽――增加法律制度的供给。改革商事登记制度。英美国家的商事登记制度中,经商的权利是“天赋”的权利,无需他人再赋予。登记机关的登记行为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政府的服务行为,而不是权力的行使。目前,我国的商事登记法律规则,过多的偏重公法价值而轻私法价值,多数情况下商事主体经商必经登记,未经登记会带来不利后果。这样,经商的权利就是当事人申请、政府赋予的。鉴于目前无照经营大量存在的事实,我们应当在商事登记立法工作中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扩大商事主体的范围,可以借鉴德国关于个人以真实姓名从事经营活动不需要登记的规定,也可以借鉴新加坡商事登记法中关于一些登记除外的规定。同时,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工等弱势群体从事以谋生为主的简单性、没有社会危害的行业实行简约注册登记制度,促使部分无照经营由非法经营转化为合法经营。此外。对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应当登记的经营活动。或按政策规定应免于登记的经营活动,应建立备案制度,依法加强管理,不作为无照经营查处取缔。
2、授之以轻――把握服务型政府的定位,降低守法经营的成本。根据经济学上的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不管怎样选择法律规则,配置权利,有效率的后果都会出现。在治理无照经营的过程中,应当大幅降低有照经营的成本。引导经营者更多地选择有照经营:一是由有关部门对前置审批的项目进行彻底清理,对依法设立的前置审批项目,要对其审批通过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明确、合理、严格的规范,大幅降低前置审批的收费标准,使大批困于前置审批手续的无照经营户积极转入有照行列。二是要规范中介机构。在办理证照的过程中,鉴于人力、时间和知识方面的限制,相当比例的经营者会选择中介机构,必须加大对中介机构的规范力度,坚决打击黑中介。三是重点解决多头检查和乱收费问题。严格按照批准文件,规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坚决制止各种以检查、评比、达标等名义乱收费。切实减轻有照经营者的负担。
3、课之以重――加大无照经营相关利益主体的违法成本。一是加大无照经营者自身的经济成本。对那些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甚至公然对抗的无照(证)经营商户,要善抓典型,敢拔“钉子”,严管重罚,使无照经营者在实施无照经营行为前就预测到无利可图。同时,要提高无照经营行为的受罚率,使其在低收益或者是零收益的状态下承受较重的违法经济成本。二是加大对无照经营相关条件提供者的处罚力度,使其不经济。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15条的规定,在治理无照经营的过程中应加大对无照经营条件提供者的调查取证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对这一现象亮起红灯,从根本上切断无照经营的首要生产要素,让无照经营无处扎根,无法生存。
4、履之以责――部门协作,形成治理无照经营的强大合力。一是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清理力度。在治理无照经营的过程中规划部门、房地部门要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清理力度。对因违章建筑造成的无照经营,应由建设部门牵头,组织规划、国土、房管、消防等职能部门进行逐一清理。按照实事求是原则,重点从安全角度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安全要求,或不符合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需要的,建设部门要坚决予以清拆和取缔。二是切实履行各自监管职责,防止监管缺位。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严格“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将审批与管理结合起来,加强行业监管,切实防止只审批不监管,或以审批代替监管,或不审批就不监管,因监管缺位导致社会危害后果的,应追究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过错责任。三是完善联席制度,互通共享信息。要在建立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及时相互通报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指导、督促查处取缔工作,发现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监管职责范围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将涉嫌违法事项抄告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治理无证照经营的强大合力。
5、管之以效――提升工商部门自身监管的效能。一是实施网格化监管,高效配置自身执法资源。在治理无照的过程中,结合网格化监管,进一步明确基层工商所(分局)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的职责、措施及片区监管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利用巡查制全方位、全天候、动态式的功能优势,及时掌握无照经营动态情况,并积极采取查处措施,做到以动制动。二是宽严相济,实施分类治理。在具体操作落实过程中,对失业下岗人员、残疾人等从事无照经营的,或者经营条件、经营项目符合法律法规并对社会不具严重危害性的,应加强教育、引导和服务,督促其合法经营。对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五种无照经营行为,以及抗拒监督检查、规避法律法规、逃避国家税收的必须依法严惩,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取缔一个。在划分区域、划分行业、划分类型的基础上,按照先高危后普通,先重点后一般、先群众反映多后反映少,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无照经营治理工作的深入。三是完善内部考核机制。结合区局对分局的绩效考核及分局对干部个人的绩效考核,形成治理无照经营的内部考核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验收、不定期抽查、暗访等形式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列入单位、个人的年度考核成绩,并配置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收到通过考核提高无照经营监管效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