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

第1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体能发展、家园合作、方法策略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家园合作开展幼儿体能教育的实践研究”(BCA11071)的阶段性课题成果

【分类号】G807.4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意x

体能发展可以使幼儿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正常发育,并增强他们调节身体各部分动作和灵活控制身体的能力。体能发展对于幼儿心理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幼儿智力活动的品质,养成不怕困难、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然发现,很多教师、家长有着重智轻体的思想。在体育活动中安排运动量不足,从而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要通过研究加以解决,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探索适宜的体能锻炼方法与途径,促进其身体各系统正常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

1. 帮助教师、家长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2. 探索开展体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家长开展体能教育的能力。

3. 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找到家园合作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二、家园合作提高幼儿体能的策略

(一)开展“幼儿体能教育”的讲座,提高教师、家长的专业知识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要说到要对孩子进行体能测试,都会盲目组织孩子进行各种动作的练习,导致幼儿逐渐丧失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请专家从孩子的年龄特点、体能的概念及各年龄段幼儿应掌握的动作水平重点进行培训。使教师和家长们深刻认识到体能发展对幼儿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提高了教师和广大家长的科学指导能力,形成家园共育。

(二)定期开展幼儿体能测试,根据幼儿体能弱项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活动。

为了了解幼儿的体能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活动,每年的九月和六月我们都会对幼儿进行体能测试,根据体能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体能教学的内容,同时将体能测试的意义、要求、方法和结果通知给家长,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对幼儿进行辅导。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下一学年的体能锻炼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分析,最终提高幼儿的体能。

(三)制定“家庭一周体育锻炼计划表”,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体育锻炼。

开学初,对幼儿进行体能初测后,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体能强项和弱项,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家庭一周体育锻炼计划表”。指导家长们开展体育锻炼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根据幼儿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2. 目标明确,要达到什么水平。3.合理安排时间,每次锻炼时间小班20分钟,中班25分钟,大班30分钟,并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适当调节。4.合理营养,保证睡眠。5.持之以恒,贵在坚持。6.运动量要从小-大-小呈抛物线。7.活动强度根据幼儿情况循序渐进。同时,提醒家长注意给幼儿穿合适的服装和鞋;运动中保护幼儿的安全;活动前要做准备活动,活动后要做放松活动;活动中以游戏为主,不要对幼儿进行枯燥的训练。活动后要注意给幼儿补充水分。学期末,教师要组织家长进行交流和分享,以达到互相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对坚持较好的幼儿家庭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建立“周末玩具借回家”活动制度,丰富家庭体育锻炼器材。

我园购买了大量的户外玩具。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当前的发展目标,在周五的时候让幼儿自选一种玩具借回家。并遵守以下要求:1.幼儿自主选择,进行登记。2.周五借回家,周一早上还回来。3.爱护玩具,不故意损坏,如果损坏了,要拿到幼儿园和老师一起修好。4.家长看护好幼儿正确使用器材,保证幼儿运动中的安全。这项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既节约了资源,丰富了家庭体育锻炼器材,又使幼儿园和家庭朝着共同的培养目标形成合力。

(五)自制“体育玩具”,丰富体育锻炼的内容。

我们身边的一些废旧物品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每年的春季,我们都会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把它洗干净、消毒、晒干,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自制具有“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的体育玩具,如:用报纸或包装纸制作的纸棒、纸球、房子、毽子、飞机、风筝、风车;用旧布制作的尾巴、老鼠、飞盘、水果、蔬菜、沙包、沙条、跳袋;用纸盒、纸箱、饮料瓶制作的小拉车、拉力器、小汽车、小担架、扁担、接器、小背篓等玩具,丰富的家庭体育锻炼材料,不仅使幼儿的体能在家庭中得到了锻炼,更使亲子感情得到进一步的融洽。

(六)坚持晨间亲子体育器械锻炼活动,帮助家长掌握器械练习的方法。

(七)坚持男家长、男教师组织幼儿的体育锻炼,丰富幼儿园的体育课程。

(八)定期开展亲子运动会,提高家长指导幼儿体能锻炼的能力。

(九)定期开展亲子远足活动,发挥家委会的管理作用。

家委会的成员和本班老师商量后,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游走门城湖”平地走和走“京西古道”山路走的远足活动。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活动中磨练他们的意志,增强了他们的体质。

(十)运用“家庭体育锻炼小组”辐射到更多的家庭开展活动

我们根据幼儿居住的社区、幼儿的体能水平以4-5个家庭为一组,成立家庭体育锻炼小组,并选出一名家长为组长,共同制定本小组的锻炼计划,每天坚持结伴锻炼。这种活动方式让幼儿在相互竞争、相互督促、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激发体育锻炼的热情,把运动当做游戏,共同分享体育运动的无穷乐趣。

(十一)运用《家园体能锻炼指导手册》指导教师、家长提高指导幼儿体能锻炼的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家长指导幼儿体能锻炼的水平,课题组在不断地研究实践,编写了《家园体能锻炼指导手册》,帮助广大教师和家长解决体育活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从而顺利的指导幼儿开展体能活动。

三、研究结论

在通过家园和合作提高幼儿体能的研究中,我园幼儿在体能测试中的优秀率由原来的74.3%提高到95.2%,提高了20.9个百分点,幼儿的肥胖发生率、增长率都有所下降。教师和家长在指导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单行本 2006

2.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著作 2003.8

第2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文件对幼儿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幼儿教育与幼儿的认知能力一致,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儿童的综合素质,让儿童健康成长。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学习的基础,幼儿做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保证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环境下,载幼儿越早获得知识对儿童发展越好的错误思想引导下,忽视了游戏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意义,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影响。幼儿教师和家长需要彻底改变“游戏无用”这一思想观念,通过适合的幼儿游戏,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 儿童游戏的作用

幼儿的思维在游戏过程中,非常活跃,在这种思维状态下,儿童的智力和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提高。例如,在看图识字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长时间保持对游戏的热情,对识字充满兴趣,儿童在游戏中,不仅认识了汉字,而且能够激发想象力,提出很多关于文字或者关于图片的有趣问题。

二、游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幼儿认识世界和周边事物大多是通过游戏,这一方式与青少年及成年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可见,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对幼儿来说,游戏不单纯是我们理解的玩耍娱乐的方式,也是儿童学习的启发点和锻炼能力和适应生活的方式。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玩中探索世界。

(一)游戏与科学知识有效结合

当幼儿教师过早进行理论教学时,儿童不仅在上课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幼儿水平知识提高。游戏和科学知识的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提升教学效率,更能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师教儿童数学知识时,为了能够快速牢固掌握10以内的数字,可以采用“小鲤鱼闯关”的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对问题进行抢答,答对的小组可以获得小红花奖励,幼儿在游戏中为了取得小红花,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在游戏当中,儿童不仅能够保持极高的热情,而且会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将游戏与科学结合起来,幼儿教师能够将枯燥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变成有趣的小游戏,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游戏与健康活动的整合

体育锻炼对于人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在幼儿发育阶段进行体育锻炼至关重要。但是方式单一的体育锻炼无法吸引幼儿,引导不当,还会让幼儿从小就对体育锻炼产生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将游戏和体育锻炼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加健康活动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让他们身体得到锻炼。例如在“小马过桥”、“兔宝宝跳绳”等趣味儿童游戏中,他们积极踊跃参加,锻炼热情高涨。

(三)游戏与文章进行整合

幼儿可以轻松接受具体事物,但是几乎不具备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因此,文化教学一直是幼儿教育的难点,幼儿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不能理解,在讲述故事时采用游戏事半功倍。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通过组织幼儿演绎模仿,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可以对故事有全面的理解,加深对故事的记忆。

(四)游戏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幼儿能够接受这一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歌唱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幼儿的健康意识。幼儿在吟唱歌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良好的生活习惯牢记在心,培养幼儿歌唱能力,锻炼幼儿记忆能力。

三、儿童游戏运用方式

(一)游戏部分引入法

教师让游戏充当调动学习气氛的工具,激发学习热情,并能强化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让幼儿更加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扩大知识面。

第3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民间体育;主动探究;优化资源;快乐体育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使幼儿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个体的活动需要都得到满足,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崭新的课题。

或许在以前,我们很多人都会忽略这样的问题:幼儿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是否主动;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是否满足了每一个个体身心发展的需求等。现在,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重新审视体育教学时,就会发现――转变体育价值观念,改变体育教学模式,优化体育教学效果已迫在眉睫。

与幼儿园体育教学行为不同的是,民间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是不容置疑的。我国的民间体育活动可谓精彩纷呈、魅力四射。经过人们长期的提炼、改良,传承至今的往往是深受人们喜欢、锻炼效果明显的运动项目。如:踢毽子、赛龙舟、单脚跳“斗鸡”、赛马、爬竹竿、滚铁环……真是举不胜举。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民间体育资源,一定能大大优化体育教学的效果。

一、扎根民间体育游戏,激发锻炼动机

锻炼动机,是在幼儿自身需要和内驱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参加体育行为的始端,也是激励人们参加体育行为达到一定锻炼目标的内在动力。锻炼动机可分为直接的锻炼动机和间接的锻炼动机。幼儿的直接锻炼动机就是为直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暂时的需要和欲望而发生的体育行为表现;幼儿的间接锻炼动机就是为满足自己的抱负、理想以及将来的奋斗目标而产生的体育行为表现。

民间体育活动,往往形式活泼,趣味性极强,很容易激发幼儿的直接动机。另外,民间体育活动具有极强的民族性,能适时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也有利于激发幼儿的间接锻炼动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玩起了孩提时曾玩过的民间体育游戏――滚铁环。没想到,竟激起了一大批孩子的兴趣。他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恨不得马上亲手试一试。这意外的收获让我欣喜不已。我趁此良机,把这项民间体育活动搬到了体育课上,受到幼儿的热烈欢迎。课堂上,我给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玩滚铁环这项活动的有趣经历,手把手地教幼儿如何控制铁环,鼓励幼儿尝试练习、亲身体验,启发幼儿总结经验、交流心得……幼儿们跟在叮叮当当向前飞滚的铁环后面,奔跑着,追逐着,玩得不亦乐乎,连跑了好几圈都没人叫累。显而易见,如果单纯地让孩子练习跑步,是很难达到这种效果的。

二、挖掘民间体育游戏,满足个体需要

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大多存在着老师教什么,孩子就学什么的弊端。不经意间,已抹杀了幼儿的个体需要。俗话说,公要馄饨婆要面。意思是说一种点心很难满足不同人的需要。我认为,体育教学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毕竟,每个幼儿的身体素质、个人爱好、身心发展状况都不一样。我们在安排体育教学时,也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幼儿。教师可尝试着让幼儿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课外收集优秀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把它介绍给老师和小朋友,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分享给其他人。

有一次,一位幼儿兴冲冲地跑来,嗲声嗲气地把收集来的民间体育活动――单脚跳“斗鸡”讲述给我听。我不禁被他的这种快乐所感染,也为他这种在生活中主动去探究学习的精神由衷地感到高兴。为了表彰他的这种精神,我把这项活动带到了课堂上,用他的名字给活动命名。这样做,既使这位孩子得到了满足,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小朋友。

三、提炼民间体育游戏,弘扬探究精神

有些民间体育活动,我们可以直接“搬”到课堂上开展教学,如:踢毽子、单脚跳“斗鸡”、跳房子、滚铁环等。但也有些民间体育活动因受到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直接把它“搬”到课堂上,如:赛龙舟等。但只要我们和幼儿一起对这些活动稍加提炼、修改,同样可以取得极好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体育课 啦啦操 女大学生 体育锻炼习惯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94-02

一、前言

(一)目前高职高专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重快乐体育,轻健身教育;重身体练习,轻能力培养;重竞技体育,轻生理教育。

(二)啦啦操项目在我国的开展情况

啦啦操项目于1998年由美国传入我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该项目已经遍布全国33个城市,在两万多所学校进行推广普及,参与人员达到1千多万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啦啦操运动系统,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啦啦操比赛逐渐正规化,每年都有固定的全区、全国比赛,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啦啦操队。这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为高校啦啦操项目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目前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女大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真正直接参与运动、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甚少,只有不到10%的女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2011级美术教育专业学生120人(女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运动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健康学等相关学科著作,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期刊文章。

2.访谈法

对高职高专体育课任课教师及部分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访谈。

3.调查问卷法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咨询了多名教师和专家,设计了调查问卷。

4.对比分析法

将研究对象在本学期开设啦啦操项目之前的体育锻炼情况与本学期结束后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比较分析。

5.数据分析法

将研究对象大一时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与体育课开设啦啦操项目后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女大学生体育课成绩提高

体育课开设啦啦操项目后,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积极性也提高了。啦啦操节奏感强,动作优美,适合女大学生的性格和生理特点。经过一个学期的啦啦操学习,女大学生的体育课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见表1。

(二)啦啦操项目让女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女大学生养成自我锻炼习惯

啦啦操项目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身体动作的完美完成及技能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和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的体育项目。课堂中进行啦啦操练习时选用的音乐都是当前最流行的音乐(如《江南style》等),并且在教学中音乐的更新也可以按照学生的想法及时调整。开设这一项目后,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她们不仅在练习中找到了快乐,更从以前的不愿动变成“我要学”、“我要练”。有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会跟着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去复习课堂练习的内容,慢慢地就形成了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根据调查发现(见表2),在开设啦啦操项目后女大学生的锻炼次数增加了,锻炼人数也增加了,大部分女大学生养成了自我锻炼的习惯。

2.女大学生锻炼习惯的改变

啦啦操项目是一个集体项目,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分组集体练习。啦啦操动作要求每个小组学生动作一致,集体配合连贯。大部分女大学生开始改变自己的练习方式,除了课堂上集体练习外,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女大学生还开始带领自己小组的组员在课余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大学生的锻炼习惯经历了从以前的不锻炼到自我锻炼再到集体锻炼的过程。大部分女大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

3.校内啦啦操比赛全面激发女大学生锻炼热情

校内啦啦操比赛的举行,再次激发了女大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提高自己表演能力,取得好的比赛名次,大部分女大学生也开始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

4.女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据调查显示,在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啦啦操项目教学后,研究对象中有66%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每周都能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形式从被动到主动,从个人到集体,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三)开设啦啦操课程后女大学生体质增强

一个学期的啦啦操教学以及学校各类比赛、文艺表演和社会实践活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根据大学生体质测量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有70%的女大学生体质得到了增强。

四、建议与总结

(一)建议

1.在高职高专体育课中推广啦啦操项目。

2.增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把啦啦操项目引入各个活动中让学生学以致用。

3.通过啦啦操项目的引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比赛选拔出学校的校啦啦操队,定时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

(二)总结

高职院校体育课开设啦啦操项目,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培养了女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了女大学生的体质。

[ 参 考 文 献 ]

[1] 韩旭.浅谈啦啦操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0,(7).

[2] 张凤仙.普通高校体育课开设“啦啦操”运动项目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 罗久良.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取向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5).

[4] 任洪波,何隽.论高职高专体育课落实“健康第一”的意义与实践[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5] 陈佩辉.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培养对策[J].课余锻炼,2007,(4).

[6] 朱爱民,姚学进.女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科教文汇,2007,12(上旬刊).

[7] 龚勋,肖微.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现状调查与激发体育课兴趣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7).

第5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问卷调查;对比

中图分类号 FN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2-0220-02

为了建立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掌握我国国民体质状况和发展趋势,为长期动态观察我国国民体质状况奠定基础,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我国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分别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本文通过对太原市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的问卷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找出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国民体质监测的问卷设计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三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内容

1.2 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儿问卷

2.1.1 问卷题目数量的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三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幼儿部分)的题目数量在2005年和2010年都有所增加,说明随着体质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问卷的内容也逐渐变的丰富而实用。

表1 三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幼儿部分)题目设置比较

2.1.2 问卷内容的变化(见表2)

1)问卷内容的相同点。三次测试问卷的幼儿部分都涉及到了父母的年龄、出生时的身长和体重、出生后四个月内的喂养方式。

2005年和2010年的问卷中,都涉及到了出生时的胎龄,父母身高、体重、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每天的睡眠时间,上幼儿园情况,参加特长班的情况,在家的主要看护人,父母亲的体育锻炼情况等。

父母亲育子的年龄、幼儿出生时的身长和体重、出生后四个月内的喂养方式以及胎龄等,都能反映出幼儿体质的基础条件,不同基础条件的幼儿在随后的成长过程中有一定的差异性;父母亲的身高和体重又是幼儿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父母亲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情况以及在家的主要看护人又是幼儿成长的社会外界条件,这些条件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幼儿每天的睡眠时间、上幼儿园情况和参加特长班的情况又强调了后天的成长锻炼以及从小培养体育文化爱好的重要性。

2)问卷内容的不同点。2005年和2010年的问卷内容比2000年的更加详细,也更加科学合理。

2005年的问卷中统计了幼儿近一年感冒发烧的次数,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每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和幼儿园之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这些对幼儿的体质状况以及体育健身习惯和生活娱乐习惯都做出了完善的统计;对于家长的锻炼情况,2005年和2010年在时间周期上有所不同,前者是每周的锻炼时间,而后者是近半年的锻炼时间;2010年的问卷根据现实的社会问题涉及到了食品的摄入情况调查,包括油炸食品、甜食、方便面、碳酸饮料、洋快餐、膨化食品等等,而这些食品的摄入对幼儿的体质有很大的影响。

表2 三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幼儿部分)内容

表3 三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成年人、老年人部分)题目设置比较

2.2 成年人、老年人问卷

1)从表3可以看出,问卷题目数量的变化由2000年的12个变化到2005年的20个到2010年的22个,问卷的的设计越来越趋于完善和科学。

2)问卷内容的变化(见表4)。

表4 三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成年人、老年人部分)内容

①问卷内容的相同点。在三年的问卷中只有职业这个项目完全相同,其他都有所差异。职业能作为三次体质测试问卷的唯一保留题目,充分说明了职业的不同对国民体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调查统计后可以为不同职业人群体质的对比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②问卷内容的不同点。2005年和2000年的问卷都有关于吸烟状况和健身锻炼方面的问题,说明这两个问题是影响成年人和老年人体质好坏的关键方面;2005年的问卷增加了对体质测试的了解和认识的内容,使被测试人员能够了解哪些方面对自己的体质提高有帮助;同时增加了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受教育程度虽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体质状况,但是能反映受试者的心理健康和锻炼意识等方面的问题,这也直接关系到受试者的体质状况;还增加了睡眠时间和质量以及坐姿活动时间、步行时间等问题,把平时的生活习惯和体质联系到了一起。

相比较2000年和2005年的问卷,2010年的问卷更科学、完整而且合理,除了保留前两次问卷中关于受试者的个人基本状况等问题外,其他问题都有了很大的调整。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在饮食习惯和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增加了工作场所的问卷内容,其环境的好坏,是否容易带来职业病等都会影响到受试者的体质;增加了参与运动会或比赛的次数、所在单位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的问卷内容,表明了在现代人的工作中,所在单位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与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单位员工体育锻炼的强度与频率,从而影响到员工的体质高低;增加了居住地离工作场所的距离、居住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的内容,能够反映出人们在工作之后是否能方便的进行锻炼;增加了每周吃早餐的次数、平均每周外出就餐的次数、是否食用以下食品、平均每周有几天会吃到以上食品的内容,从饮食习惯上调查对国民体质健康的影响;增加了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否经常熬夜、是否感觉到有压力的问卷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起来,上网、KTV、酒吧、迪厅等不同形式的放松活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是许多人养成了晚睡、酗酒或者失眠的习惯,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加了交通方式和时间的问卷内容,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由最初的步行、骑自行车发展到公交和私家车,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是同时也给人们的体质状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步行和骑自行车这种最方便的增强体质的运动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2010年问卷的最后一个增加的内容是闲暇时间的体力活动情况,由于时代的发展,人类迎来了电气化和自动化,闲暇时间增多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体质健康。

3 建议与小结

1)从三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的题目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也与时俱进,紧跟时展,贴近人们生活,以人为本,问卷调查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与检测指标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通过长期的逐步完善的科学的问卷调查,再结合检测指标,就可以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三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的对比研究又可以为未来的问卷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体质监测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的主体,长期以来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主干内容,主要围绕体质指标系统中各指标的性别、年龄、城乡、区域、民族、职业等状况与趋势展开研究。问卷设计的质量控制主要取决于对调查目的、调查主题的了解、研究及把握程度密切相关,不断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

3)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体质测定、体质监测工作的认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以及咨询、讲座、健身知识展板等多

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使群众更好地了解体质测定和体质监测工作对科学指导群众体育锻炼和动态观察掌握我国国民体质变化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R].

[2]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R].

[3]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R].

[4]太原市2000年、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汇报.

第6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1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应该包括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成年人体育、老年人体育、学校体育、残疾人体育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贯彻终身体育观点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幼年时期的学校体育多是以体育游戏为主,面对的学生年龄幼小自律能力较低,要求趣味性、活泼性、寓教于乐性,多结合幼儿时期的身体特点展开,也加强身体的健康,在8~23岁的青少年学校体育中,伴随着懵懵懂懂到逐渐有自己的喜爱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内容也逐渐增多,不但有体育游戏、体育比赛、还有运动解剖学、体育理论知识,体育课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伴随着他们的整个学生生涯,对其终身体育的贯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延伸的作用。在学校求学阶段,学校通过开设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点,在学校体育的各个阶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开设不同有针对性的课程,并且体育教师也要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技能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通过体育课程增强自信心和体质,体育活动可以很好地缓解学习的压力,起到放松休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育。学校开设体育课程,提供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通过体育比赛或者体育锻炼,放松自我,发展自我,同时学校提供平台,让学生联谊举办体育比赛、表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学校体育承载延续发展终身体育的观点,起重要的作用,在求学阶段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借助参加体育活动或者观赏体育比赛,达到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休闲放松,培养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在热爱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了终身体育的观点。

2终身体育的特点

2.1终身性

终身体育观念旨在人出生到结束生命的过程中自愿参加的与体育相关的体育锻炼、体育比赛、体育活动等,强调的是时间的长度,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成就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锻炼,缓解释放压力。

2.2受众面广泛性

终身体育观念受众面广泛性指的是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终身体育参与的主体不单单是爱好体育的人,还要有整个社会的全民参与,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人人在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学校体育属于终身教育,所以终身体育也应该普及,不论身份地位权力,也不论幼年、老年、中年、妇女、残疾人等,都应该参与其中,享受体育带给人的快乐和放松,只有人人都普及终身体育的思想,都参与体育活动观赏体育比赛等,才真正的提高了全民身体素质,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2.3差异性

终身体育根据个人的身体、年龄等差异应该区别对待,科学的安排体育活动,对于初等教育阶段应该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多是体育游戏,应多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的体育课堂设计应充满趣味性、简单性、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体验快乐,激发参与体育比赛的积极性。在中等教育阶段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方法等应该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促进身体发育,缓解学生因为考试升学而产生的压力,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引领学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课内外活动结合,使学生在校内外都有对体育的热情激情和爱好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高等体育阶段应注重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初等和中等体育运动阶段的基础上,学生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应该为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高校中应多开展体育比赛和体育社团等,增加参与体育活动的普及面,在体育互动中增强自信和友谊,也对体育运动的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青少年体育应该强调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有趣性,体育教师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内容应具有可行性和有趣化。

3终身体育理念在学校体育中的指导执行

3.1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在学校体育中,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原理、体育技能、体育方法,树立对体育意识的培养对终身体育起到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在学生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后多是没有组织的科学锻炼,内容、时间、地点多是自主自发的,基于这一点,终身体育要求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应当培育学生的自愿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就是促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贯彻一生,学校体育习惯的培养多在于教师的课程设置,教师的体育课程设置多样有趣,教师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通过体育运动增强自信,增加体质,教师应该在体育课程中多激励耐心,少批评惩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为体育教师提供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并能及时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新的体育知识,并且热爱体育课,有喜欢的体育活动,并贯彻一生,成为一种习惯,终身体育的思想也就因此形成。

3.2在不同年龄阶段,传授不同的体育内容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校提供不同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教师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体育教师应该积极的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应用,结合年龄阶段的不同应该有差异性,此外还应该选择符合身体情况的健身内容,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体育活动规律,知道通过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通过学校传授的课程内容,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发展,在学校体育中学生体质增强,继而在思想上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3.3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学校体育教育应该以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而不断教育,教授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形成良好的运动锻炼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但要传授正确的体育技能方法,还要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贯彻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学校体育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从长远出发,培养学生的自身锻炼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组织的能力等,体育能力在不断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意识到终身体育对现在和未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走出校门后依然有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发展、缓解工作压力的习惯,有目的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自觉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3.4建设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学校应该不断的更新体育器材和建设体育场馆,从而保障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的进行,良好的体育环境也能够激发学生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保障有序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良好的室外环境能够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心情,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4结语

终身体育隶属于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旨在人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体育锻炼,并培养成长久的体育运动的习惯,锻炼的方法在学校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有教别类、因材施教,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初等教育阶段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中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能力,每一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点,学校体育在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应该持之以恒,贯彻终身,促进身心的发展。

作者:李炜 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系

参考文献

[1]姜宇航.基于终身体育意识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电大理工,2014(4):79-80.

[2]蒋建辉.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55.

[3]刘华武.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02(9):382-384.

第7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培养策略

一、端正幼儿对待体育的态度

对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早在体育教材和体育大纲里均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在一日常活动中的体育教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幼儿园,很多幼儿园在大班时只注重与小学的知识衔接,而忽视幼儿体育知识和技能教育;有少数幼儿园甚至把体育课取消而改上语言课或计算课,也有的是不少家长对幼儿参与体育运动持不鼓励的观念,也有的是因为许多幼儿园的体育设施不完善,当然也有幼儿怕摔伤自己等。在多种原因下,许多幼儿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可谓一无所知。不少幼儿认为只要懂礼貌,会玩游戏、会讲故事、会数数、会唱歌等就行了,参加体育锻炼不小心会弄伤身体的,从而使许多幼儿对体育缺乏认识,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厌学思想,不喜欢上体育活动和对体育活动抱无所谓态度的幼儿占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幼儿思想,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认识,让幼儿认识到幼儿时期也是长身体的时期,虽然人的生长发育受多方面的影响,但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生长却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让幼儿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通过经常的强化,不断的教导,慢慢形成习惯后,兴趣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幼儿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也特别丰富,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容易使幼儿感到厌倦,所以作为幼教老师应针对儿童的生理、心理、智力、年龄、性别、接受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体育兴趣,而且可以推迟幼儿的疲劳。如:在教学中让幼儿参加短跑,这是一项很枯燥的运动,很多幼儿跑两趟就不跑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进行,如采用距离跑的方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分别站在各自的起跑线上起跑,跑得快的同学有了追赶的目标,跑得慢的幼儿为了不让同伴追上,用力跑。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游戏化的内容穿插在里面,如男追女跑、抓尾巴跑、接力跑,这样课堂就活跃了,练习起来就没那么单调,幼儿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同时,多安排些科学性、趣味性、挑战性、实用性的教材,让幼儿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学”。

三、提供幼儿喜爱的材料

1.材料的适宜性

在提供材料之前,教师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层次,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层次提供不同的材料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每一个年龄层次的幼儿对活动材料有着不同的选择,当材料的适宜度不能和幼儿动作练习的兴趣和能力相匹配时,幼儿就不会选择它。例如,中班体育活动“从高处往下跳”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练习从30-35cm高处自然跳下,轻轻落地并保持身体平衡。但在具体活动中,幼儿很少选择30-35cm高度的材料,因为这个高度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我对主要目标做了调整,投放了20-30cm、30-35cm、35-45cm等不同高度的材料让幼儿选择,以适应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

2.材料的层次性

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不仅有利于各层次的幼儿进行练习,还有利于幼儿进行各层次间的切换。考虑到班上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努力投放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不同层次体育材料。例如,在大班体育活动“小蚂蚁运糖果”中,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练习手持物体目测前行。第一次提供好吃的糖果,要求幼儿手托糖果保持身体平衡;第二次在原有的材料上,提供汤匙要求幼儿用汤匙运糖果,但对幼儿的挑战似乎不够。因此第三次我提供了筷子,帮助幼儿在行进中巩固用筷子的技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是体育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延续,教学上的一些技能与技巧在课外活动得到实践应用。作为幼儿园老师,在课后,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兴趣,合理地组织一些安全可行、有趣的课外体育活动,如各种球类活动、踢毽子、拔河、跳绳等,同时,老师应全程在场进行适当的指导,以提高幼儿的水平,通过丰富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消除幼儿一天学习的疲劳,而且有利于完成体育课堂任务,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多种兴趣和爱好,丰富幼儿的课外业余文化活动。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只有从内心对某种东西产生需要时,它才能从内心产生恒久的兴趣。激发兴趣,正如红线串珠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中,每位教师应时刻注意它,让幼儿“动起来”“玩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参考文献:

[1]朱琳琳.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

第8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趣味游戏

体育课堂,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他们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卫健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作为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正确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锻炼好身体,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用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讲述体有运动自身价值与文化科学的关系、对身体健康的作用等,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自觉性的形成。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都还比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一个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或动作不会产生太大的兴趣,只有加大对他们兴趣的培养和提升,才能真正上好一节课。教师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所构想的教学内容上来。此时,趣味游戏就在体育教学中彰显了它的无限活力,如果将教学内容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课堂是实施游戏体育的主战场。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一种运动形式,也非常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它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比赛规则和结果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如果把趣味游戏引入体育课教学,开展教学活动,会使体育课内容丰富起来、形式多样起来、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在“动中学、乐中学”。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人的“第一位老师”,是人对一定事物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与技术的动力。能使学生集中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就是兴趣与积极性提高的具体反映。体育教师将技能训练与趣味游戏结合起来,课堂游戏尤其要以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为主导,不同学段的学生要设计不同趣味游戏,给课堂注入新鲜活力,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二、对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有促进作用

大家都知道,人体的活动无外乎“走、跑、跳、投、支撑、攀爬、搬运”等。另外,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游戏性强、有竞争、有比赛性的活动,所以可以采用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的体育游戏来进行教学。游戏可以培养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同时,游戏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智力发展,使体育教学这一过程达到最佳心意交流和信息传递,发挥学生的身心潜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健康发展。

三、让学生开动脑筋,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新课标明确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不同,文化课学习只能发展大脑左半球,而体育锻炼能使两半球均衡发展,对提高大脑思维起着决定作用。

例如,在进行中长跑耐力训练的时候,采用蛇形跑,穿越障碍跑,相互追逐比快等形式,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了锻炼,还提高了兴趣,不再厌烦和退缩了;在发展上肢力量练习时,采用了“实心球投准”和“小球赶大球”趣味游戏。通过趣味游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质的效果。教师经常改变体育游戏的条件和环境,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发挥游戏参与者的主动性,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四、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大家都清楚,现在的学生多为家里的“独苗”,养尊处优惯了,和别人相处的能力更差,更不用说和别人进行合作了,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到了社会中,就很难与别人沟通了,更受不得半点打击。体育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另外,学科间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培养起来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同样可以反作用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所以教师要通过发掘和构思设计,使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改变对待同学的态度,遵守游戏的规则,提高思想首先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公平、合理竞争的意识。

五、辅助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在体育课上,单调的练习形式或方法,容易使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陷入抑制状态,机体容易产生疲劳。而游戏能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人最易学会各种运动技能。因此,体育游戏可以起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减少身心疲劳,掌握运动技术,提高兴奋性的积极作用。小学生正处生长发育初期,此时,我们在体育课上紧密结合体育流游戏来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有助于使学生的关节牢固性和灵活性增强,进而提高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将教学的知识点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各种能力,使每个接受教育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接第147页)

\[4\]汪娟,杨可.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析――人类发展生态学

的视角\[J\].教育导刊,2010,(8).

\[5\]叶波.做一个优秀的教者――谈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J\].现代交

际,2010,(11).

\[6\]周燕.广州市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的调查报告(下)\[J\].教育导刊

(幼儿教育),2004,(12).

\[7\]岳亚平.幼儿园团体学习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7).

\[8\]张小永.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研究性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

2005,(1).

\[9\]杨雪峰.幼儿教师的课程参与与专业成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5,(4).

第9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儿;健康问题;教学措施;改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学龄前幼儿的健康领域发展目标作出具体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时隔几年之后,幼儿的现状如何呢?笔者发现,当前幼儿的健康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问题呈现

1.锻炼时间主要在园内

不少家长告诉笔者,孩子放学后回到家已接近晚饭时间,晚饭后看会儿电视,孩子玩会儿玩具就该睡觉了。因此,玩玩具、看电视就成为不少孩子的“运动”方式,幼儿的锻炼时间非常有限。因而,在院内的户外活动则几乎成了孩子唯一的运动。

另外,由于私家车普及,幼儿基本由家长车接车送,平时很少锻炼,加上家长舍不得孩子大汗淋漓,怕累着晒着,因此,幼儿的运动量普遍不足。

2.睡眠时间普遍不足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充足的睡眠。科学表明,三四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保证11~12小时的睡眠,并有2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而在调查了解中,笔者发现睡眠是影响幼儿健康的最大问题。

城里的幼儿每日晚饭结束通常已过八点,饭后稍微玩会儿玩具,看会儿电视,等洗漱收拾结束到睡觉已是晚上十点之后。第二天家长上班早,幼儿也早早便被叫醒。这样算起来,幼儿的睡眠只有七八个小时的时间。

3.电视迷、网络迷现象严重

长期接触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幼儿的视力水平,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而如今电视或电脑早已渗入幼儿的生活,成了幼儿“最好的伙伴”。

有家长告诉笔者,自己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看电视,每天回到家,大概会看半小时左右的动画片,晚饭后也会看一些电视节目或儿童节目,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少要两小时。而孩子连续看电视、玩电脑20分钟以上,就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4.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心理健康也是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多数家庭中四二一的家庭模式让这些独苗们变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小皇帝。在生活和与人相处中,他们自私、霸道,不懂得分享,以自我为中心。

笔者所在班里甚至有家长表示,家长全心为孩子付出,孩子却一点儿不懂得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笔者认为,如果不及时调整幼儿自私、霸道的心理态势,将会导致严重的后续问题。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消除各种心理健康隐患。

二、解决措施

针对我院幼儿健康领域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解决的方法。

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园内体育锻炼活动

(1)文化底蕴下的传统游戏

我院毗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体育公园,幼儿园所在地又是著名的奥运冠军之乡,这为幼儿创设了富有底蕴的运动环境。借着这一背景,我们精心改编了一批质朴、活泼的传统游戏,如,跳格子、丢沙包、踢毽子等,确保幼儿有足够的运动兴趣。

(2)树立男教师的“运动榜样”作用

我院三名专职男性体育教师主要负责全院户外活动的组织和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是我院的优势所在。相对于女教师而言,男教师有更好的体能和耐力,在户外活动中有更敏锐的观察力,也有更系统、更科学的运动技能技巧。结合这一特点,我院设计了“我是特种兵”“西游记”等主题性户外区域活动。通过幼儿熟悉的故事,有目的地设置四到五个半自主的运动区,在男教师“运动榜样”的带领下不断激发幼儿喜欢锻炼、会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针对不同年龄设计不同的运动项目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体情况、心理特点、能力水平不尽相同,需要配合不同的活动方式。根据这一特点,我院划分层级教学活动,在小班年段开展体育集中教学活动,将基本的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和运动安全知识用集中体育活动的形式教授给小班的幼儿。大中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变化,有更多的精力参与跑、跳、攀爬活动。因此,我院在中大班开展晨间“户外运动性主题区域活动”,增加中大班幼儿的活动时间和内容。

2.家院配合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开展一系列活动,希望通过家园共同努力,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1)开展“幼儿健步走”活动

我院结合本园实际情况,选取“健步走”项目作为将活动融入日常教学的措施之一。

我院每周开展一次“大手拉小手,健康一起走”亲子活动:大班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自行设计较长路线的“健步走”,中班幼儿和家长围绕幼儿园走一小圈,小班幼儿则量力而行,和家长在幼儿园内活动。

(2)动员家长配合工作

幼儿的睡眠时间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因此,需要家长的积极努力。笔者曾召开“为了幼儿健康,确保充足睡眠”的主题家长会,会上播放幼儿因缺乏睡眠以致患病、身体虚弱的视频。并通过大量数据、案例分析晚睡的后果,同时将长时间缺乏充足睡眠的孩子和确保充足睡眠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进行对比,让家长明白充足睡眠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让家长自发、自动地监管幼儿的睡眠,保证幼儿健康。

3.体育锻炼辅以饮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健康快乐的幼儿

(1)健康饮食的配合

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和健康的饮食息息相关。好的饮食习惯、科学营养的饮食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幼儿。

我院提前一周制作科学的食谱,确保幼儿成长必须的营养。除此之外,我院还结合季节不同,对饮食安排作出调整。如春季幼儿生长迅速,我院在饮食中加入充足的牛奶、骨头汤、豆制品等,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钙质;冬季幼儿活动量相对减少,我院在饮食中安排杂粮、粗粮,防止幼儿便秘。

(2)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