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民族意识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意识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意识的作用

第1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一、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民族地区学校应用的必要性

(一)抗日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点

,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胜利,给我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以深刻地启示。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出现了种种的偏激的爱国行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学生。为了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对青少年进行理性、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当前我州教育教学中,抗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难以接受良好教育,使得本地区学生在学习上与其他汉族地区的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多年来,我们民族地区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历史文化知识的缺乏。特别这对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历史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民族地区学生存在着一定的语言文字的障碍,对历史文化知识相对缺乏,特别对中国人民八年抗日民族战争的屈辱史的了解不够。因此对培养民族地区学生坚决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国家的和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就尤为重要。

2.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地区中学对抗日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这样三个方面比较突出的缺陷——教育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不强、教育内容的层次感与时代感也不强、教育实施中重认知轻实践且途径单一。

二、弘扬和培育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进行系列丰富多彩教育活动

总书记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与参加中国的俄罗斯老战士会见时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根据总书记讲话精神,我们把弘扬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胜利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同自己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存自立、奋发进取的永恒的的历史主旋律。

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非常广泛,包罗万象,历史教学却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史教师必须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历史教学对于中学生非常重要,让他们懂得爱国主义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学科。使青少年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从而发奋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一)举行专题讲座

通过历史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专题教育。如“五四”纪念日,我们以《弘扬“五四 ”精神,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奋勇前进》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一二九”纪念日,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精神》为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发言或谈自己听讲座的感受,让学生写学习心得,出版墙报,从而反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

(二)召开以 “弘扬民族精神,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班会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召开以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如“学习英雄,振兴中华”、“走抗战路,举爱国旗”等。要求做到形式活泼、主题鲜明,有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

以班级、学生为单位,举办不同形式、规模的展览。如板报、墙报、手抄报型等,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自己设计、自己展出,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抗日歌曲的比赛活动

抗战时期产生了抗战文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和音乐家。

(五)观看反映的电影

反映的电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组织学生观看《铁导游击队》、《小兵张嘎》等影片,让学生在声情并貌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弘扬和培育抗战精神的启示

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抗战精神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和培育抗战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和永恒的主题。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方法、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和新的规律,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在组织中学生抗战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这一活动的价值,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从注重认识提高向注重实践中养成转变。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凝聚全民族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是对于祖国无限忠诚和热爱的自觉意识,是维护祖国尊严和国家利益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贡献力量的奋斗精神和献身精神。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不是被动地接受过程,而是通过自己在实践中通过情感体验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广大青少年一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提高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二)从注重国家认同教育向注重参与国家政治文明建设转变

爱国主义作为情感、理智和行动三者交融的有机整体,是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统一。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就需要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学生把个人的行动融入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使爱国主义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第2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14-02

当前有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许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原本并不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民族意识’,但是当他们在民族院校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之后,民族意识开始萌现并不断强化。”

本次调查为了真实了解客观情况,特选择西南民族大学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西南民族大学是因为西南民族大学有在校学生近2.5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学校地理位置靠近少数民族地区,即具有代表性,也具有重要性。

一、研究思路

为测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我们首先需要对于民族意识的概念进行界分。在哲学体系中,经典作家都曾论述过意识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们把“社会意识”这一概念明确地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来使用,指出:“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定义是对复杂意识问题的哲学概括。

具体到民族意识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们的论述大体都是把意识的定义套用在民族这个对象上。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笼统地讲,此话无可非议,但如果以此为民族意识定义,则显然过于宽泛,过于沉重了。譬如给一个三岁的小孩穿一件三十岁大人的衣服,他撑不起来,也难以承受。”民族意识“是一种具体化的心理现象,它包容于总的意识、精神活动之中,却又反映的是民族心理的特殊内容~,因此他倾向于在心理学范畴内使用意识定义,他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认为民族意识包含社会成员对于自己民族归宿的感悟和对于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两大部分。

笔者赞同王教授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的做法,只稍作调整的是,笔者将王教授认为与民族归属意识重合的民族边界意识单独列出来,认为民族意识包含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利益意识和民族边界意识。

二、调查过程

鉴于以往对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概念逻辑推理的方法,笔者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辅助以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宏观层次的研究以外寻求个体层次的探讨,以期能以不同的视角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调查小组在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中投放问卷200份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考虑2.5万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足50%,现回收175份问卷,抽样比例超过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抽样。

三、结果分析

(一)民族归属意识

王希恩教授将民族认同即对民族归属的感悟视为民族意识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熊锡元教授也认为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如何建立起这样的归属,这种归属意识如何表现出来?

对于民族归属的讨论实际上又涉及到对于民族这一认同主体的界定。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旧按此观点,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民族成员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就是建立在对于民族特征的认同上。我们的调查也表明人们确定族属的标准主要还是一些客观的民族特征。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判断同属一个民族的标准以民族语言、民族风俗、共同地域等客观特征为主(占62%)。因此笔者选择把对于各个民族特征的认知感悟作为测量民族归属意识强弱的指标,一个人对于民族各特征若做出积极地评价,我们就可以视为其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很强。

表1我们直接测量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很强,这两组数据之间是符合的,我们可以判断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归属意识很强。

(二)民族利益意识

“没有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不存在的,而有共同利益却又不能觉悟的群体却是很难表现自己作为群体存在的”。在谈论民族意识时仅仅等同于民族认同,而不去考虑民族利益意识,那么民族对立、抗争、冲突等现象的解释就显得困难。王希恩和熊锡元教授都主张把民族利益意识作为民族意识的第二个部分。

熊锡元教授认为除了民族认同意识以外,民族意识还包括“在国家生活中,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强调民族认同是基本内容,民族利益意识是核心要素。这里所定义的民族利益意识是一种宏观整体的观点,意味着民族成员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但现代社会中存在多重认同,我们具有多重不同的集体归属认同――家庭、性别、区域、职业团体,党派和族群――并且随着环境的需要可以从一种认同转向另一种认同。在此种环境下,即使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整体利益受损,但他仍可以选择转换认同主体,通过对于其他集体的认同来防止自己的个体利益受损。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利益与民族利益存在紧密关系时,民族利益对于他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民族利益意识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对于个体与民族利益关系的认知,二是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只有在第一个认识很强的时候,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人们很容易通过转换认同主体来逃逸,而非捍卫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在调查中对于这两个部分都进行了测量。

调查中,61.7%的学生对于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表2显示89.1%的人认为国家的强大是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会认为国家与民族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利益意识就不会驱动学生为了民族发展,而对现有国家政权提出民族利益的诉求。

(三)民族边界意识

王希恩教授把民族意识分为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意识,认为民族边界意识不过是民族认同的重合。对此,笔者认为民族认同形成个体对于民族主体的归属,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并不必然形成对于非民族成员的看法,不能简单地由民族认同的情况推知其对于其他民族的态度。两种意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可否认,但简单地混合起来视为一个概念却是不妥的。人群的主观认同往往由界定及维持群体边界来完成,在民族关系之中,一旦以某种主观范畴界定了民族的边缘,民族内部的人不用经常强调自己的文化内涵,反而是在民族边缘、民族特征被强调出来。因此,边缘成为观察、理解民族现象的最佳位置。民族边界具有自己的内容,民族成员对于民族边界的感悟是不容忽视的,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次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边界意识。

调查显示86.9%同学对于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呈现一种积极态度,调查发现64.6%的同学都会在生日聚会这样的私人交际活动中邀请其他同学参加。67.3%的学生择偶时不考虑对方民族身份。由此可以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意识。

四、最终结论

针对当前学者担忧“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教学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的观点,调查组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民族院校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在民族院校的特殊环境中民族归属意识确实存在强化的可能,自身较高的认知水平,与异民族的交往,民族院校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对于民族归属意识的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3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设计美;设计变革;设计理念

自从有人类文明出现以来,意识形态就一直伴随着设计的发展。意识形态和人类设计美始终交错着,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意识形态规范着设计美的法则,而设计美又引导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总是会在设计美中流露出它的影子,就像是物质的自然属性一样,让你感觉那是‘理所应当的’毋庸置疑的事情,其实人类在审视设计美时的时候,就已经对其设计物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只是每个人因为地域民族或其环境的不同而有差距而已,每个时代都有其主流意识形态,而具有价值的设计美除了具有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素以为,往往又含有预示下一个时代的因素在里面。它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意识形态,并会引导下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

一、意识形态与设计美

设计美作为技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带有技术的成分在里面,设计美除了具有一般的美学性质以外还有其独特的性质。首先技术美有一般美的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与新颖性特征。设计美作为社会美得一个组成部分,也必然具有社会美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就是功利性、实践性与时代性。但是技术美又是三大社会实践中生产劳动的产物,所以该三大特征又直接与生产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劳动中积累而成的意识形态一定会作用在设计美中。

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指由社会中的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提出的一组观念。其特点是: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意识形态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怎样更好的运用意识形态和设计的这种特殊关系去为人类服务。进而更好的把握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更好的调和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全球社会交往的不断加深和扩大,对设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作用。

二、多民族意识形态的设计美

德国人向来以严肃冷静著称,据说德国人的时间观念是螺旋式的,不像大多数国家认为是直线式的,德国是宗教改革的发源地,改变了近代思想的正统思想。在德国的民族文化素质中,有着森林风格式的稳重、深沉、内敛和肃穆,同时也包含着森林般的幽深、恐怖、寒粟等精神内韵。因此它既孕育了歌德、爱因斯坦、贝多芬等大批划时代的伟人,在文学史、哲学史、科学史、音乐史上划下极其浓重的一笔。德国人每一分钱都会花在刀刃上,他们非常实惠和节约,德国人节约不是因为有钱没钱,而是从骨子里,这个民族是个节俭的民族。这在的德国的设计中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设计具有明快、简单、准确、高度理性化的特点。更是以造型严谨,可靠的质量,高度理性化的美学特征赢得世界上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

德意志民族崇尚科学、民主、法制,并具竞争意识的精神文化风貌。特别是思维的逻辑能力几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在各个行业都体现出来了,他们通过有联系或没联系的事物都能转化出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源动力。在工业革命――二战后――森林时代,森林作用转变的深刻反映。德国人靠他们的民族智慧运用收发双方,很轻松的就研究出来了,这个技术对后来的通讯加密技术影响深远,。

意大利人豪迈、爽朗、乐观、热情的性格和秉持、崇尚自由与充分享受的人生态度。意大利人的手势和表情非常丰富,常以手势助讲话,因此意大利还被称为“手势和肢体语言的伊甸园”。意大利人崇尚艺术的精神追求,这种民族意识形态铸就了辉煌的古典艺术传统在意大利发源,而使其成为真正的艺术圣地,成为整个意大利的精神追求。他们的意识形态注定他们的设计美的方向和未来的发展道路。

三、结语

总之,意识形态极大的影响了设计美,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设计美,即使在全球化大统一的环境下,只要有独立的民族意识形态,就会有不一样的设计美。民族意识形态又一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各国正是靠他们本民族的意识形态所研发出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设计美,不管是帮助人类发展的科学技术还是破坏人类安居生活的世界大战,都在本民族的意识形态有着极大的关联。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2]李砚祖.设计问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3]江德兴.马克思社会理论与政治权力的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

第4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中学音乐 民族音乐 独特魅力 爱国热情

音乐是一项古老而文明的艺术,它对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智力和身心具有特殊的提高、陶冶作用,它是最能直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艺术教育理念,近几年我国的音乐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中学音乐教育,尤其是民族音乐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一些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大多只限于流行音乐、迪斯科和摇滚乐,受这些音乐的影响,很多学生从穿着发式到饮食生活,都在极力模仿某一明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所谓的时尚、另类,然而对中国的民族音乐知之甚少。其实,这是一种缺乏主见,否定自我的表现,如此发展下去,他们的人生观、审美观、世界观将会扭曲,发生病变,他们的民族意识也将淡化,甚至会忘记自己是什么人。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优美高雅的民族音乐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加强民族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我国的民族音乐以五千年的文明为文化底蕴,可谓源远流长,丰富多采,博大精深,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要继承并发扬这一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中学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感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各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个民族传统继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继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必须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能力的幼芽,是积极性的动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兴趣乃是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学生要对所学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1.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是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前提。教师必须将教育的意图变成学生自身求知的需要,把他们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发学生自身的动力,使其全身心的投入,进入角色。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激励学生,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尊重学生情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真挚赤诚的爱心,搭起师生情感的桥梁。

1.2 语言要清新、流畅、艺术化。

语言表达具有艺术性,是对语言表达高层次的要求。从教育的高要求来看,尤其是音乐课堂语言,可以说是教师的一种表演艺术。它包括教师要讲究说话时的表情、语言、语调及伴随的姿态手势等。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极大的魅力,要像旋律那样优美,像歌声那样句句动听。朗诵歌词时,在语调、速度、力度上都要恰到好处,力求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和律动感,为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推波助澜。

风趣幽默的语言是课堂充满趣味的催化剂。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迪学生智慧,增强吸引力的一大手段。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2.通过对民歌、戏曲、民族乐器的学习,加大学生民族情感的渗透力度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育大纲明确强调:“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激发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近来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可见,在学生中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

2.1 民歌。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它是人们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它一般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

我国是一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差甚远。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各有特点:藏族民歌曲调抒情,节奏明快,开朗热情;内蒙民歌高亢悠扬,宽广奔放;彝族民歌细腻朴实,清新动人;而新疆民歌则活泼欢快,常带有舞蹈性的节奏。

一曲《沂蒙山区好风光》唱出了山东沂蒙老区人民在解放后的喜悦心情和山区迷人景色的无限热爱;一曲《我爱我的台湾岛》表达了宝岛台湾想回到祖国怀抱的迫切心情;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唱出了陕北人民喜迎中央的热烈场面和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这些具有鲜明思想内容的民歌,无疑对启蒙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民族向心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2.2 戏曲。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我国地域辽阔,因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剧种:京剧、沪剧、川剧、豫剧、越剧等。戏曲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大文化食粮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化身,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一曲《老爹爹清晨前去自首》反映了封建社会时期,渔民不堪恶霸压迫而群起反抗的自发斗争;一曲《白毛女》讲述了喜儿受尽恶霸黄世仁欺凌虐待,经过三年深山野林的苦熬,最后得以解放,冲见天日的悲喜故事。

弘扬民族文化,匹夫有则;振兴戏曲艺术,音乐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在中学普及戏曲艺术,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需要,也是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的一大需要!中学音乐教师应利用好音乐课,给学生讲解一些戏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推荐和教育,我相信,长此以往,学生会喜欢上戏曲音乐的。

2.3 民族器乐。我国的民族器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初期。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了品种繁多的乐器和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的演奏形式以及大量优秀的器乐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笛子曲《喜相逢》展现了亲人依依惜别和别后重逢的情景;唢呐曲《百鸟朝凤》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二胡曲《江河水》表现了旧社会遭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和悲愤呼唤……

所有这些名曲,都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可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器乐产生情感,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就会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吸收本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从而达到强化民族意识这一目的。

3.欣赏音乐,体会音乐

同志曾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他们,通过欣赏好的音乐作品,给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审美观点。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使学生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美。在这种美的熏陶下,在身心愉悦的享受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精神人格得到净化和升华。而体会音乐则是在学生欣赏完音乐后有感而发,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当学生了解了该曲的历史背景和优美的传说,当学生欣赏了这一经典乐曲后,许多同学感慨万千,有的写道,“在那个年代,祝英台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爱情,敢于冲破封建牢笼的束缚,真是一大壮举……”还有的写道,“如果历史能把他们带到我们这个时代,我想会是一个很美、很美的结局……”无形之中,他们认识了真善美,懂得了假丑恶,他们从心里面表达了对黑暗旧社会的鞭策和憎恶,对幸福的新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的优秀作品,常常呼喊出时代的强音,展示民族大众的形象,引起人们的共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描绘出黄河浩浩荡荡的壮观风貌,黄河船夫在惊涛中顽强搏战,黄河儿女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息的景象,同时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抗日健儿为保卫黄河,保卫国家而英勇战斗的雄壮画面。通过不断对此类优秀作品的欣赏,学生的内心感情就能够被诱发出来,能使他们认清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4.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民族音乐的兴衰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情感和意识,而民族意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前途和命运。所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齐抓共管,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民族音乐的优良环境与氛围,最终达到强化学生民族意识,提升学生民族情感、振奋学生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这一目的。

作为学校来讲,应积极推广校园歌曲,开展一些丰富多采的活动:每天上午、下午预备铃响后安排十分钟“唱好歌”的文艺活动,学校根据班级的演唱情况评出等级,纳入考核,使校园歌声不断;多举行一些形式各样的比赛活动:民乐合奏扣人心弦,合唱比赛气势宏大,歌曲接龙妙趣横生,校园歌手大比拼……通过一系列的文艺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素质。

作为家庭来讲,父母应多鼓励孩子学唱民歌,学习民族乐器的基础知识及演奏,让他们多听传统民族音乐。然而现在好多家庭很不注重这方面的教育,更有甚者学生参加老师组织的音乐排练活动,遭到家长的反对,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学生的精力和成绩,导致一些学生没有一点爱好与特长,这对学生的成长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悲哀。

作为社会来讲,广播电视、电影和社会媒体应多宣传民族音乐,社会团体、单位组织应多搞一些具有感召性的音乐活动,如民乐演奏会,民族歌手大奖赛等。我相信,只要教育部门重视,领导关心,家长配合,教师带头,上下连动,长此以往,民族音乐文化这朵艺术奇葩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5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教育;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58-03

收稿日期:2012-10-22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教改项目“民族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实现途径研究”(11068)

作者简介:吴道显(1977-),男,云南镇雄人,云南中医学院社科部讲师;

黎贵优(1964-),男,云南富宁人,云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部教授。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实现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所发生的变化,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又密切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合力”,才能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应有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因其自身独有的特殊性和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创新少数民族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做一个粗浅的探讨,以期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殊性

作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主流群体,喜欢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其形势与政策教育也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与要求。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时又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具有大学生的一般特性之外,还表现出了与本民族相关的区别于其他大学生的一些民族特性。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也面临相应的特殊问题,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

首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对象即少数民族大学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双重民族意识。”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国家认同感;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自身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状况、生活环境等影响,表现出了对本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情感依赖,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这种意识在离开本土进入一个“异域文化”环境之后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与其他民族学生交往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或民族特性。也即出现“一些学生民族观念强烈,政治意识较为淡薄”[1]的现象。第二,文化接受能力的相对性。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于边远民族地区,因历史、地理、文化等原因,其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在进入大学前,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在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汉语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致使其在进入大学后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相对不足,在生活、学习、交流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较城市或内地汉族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此外,因生活习惯、等因素的“规定”、约束,少数民族学生之间表现出了接受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差异。如:“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保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较高,对异质主流文化的适应难度较大。”“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东巴族、纳西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异质主流文化的适应相对容易。”[2]

其次,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双重的民族意识体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为一体的思想政治诉求,文化接受能力的相对性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了对学习知识的渴求,同时也使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失衡感,甚至自卑,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既要从国家发展的层面按照一般原则和要求确定教育内容,提升其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又要立足于各民族利益得失、民族地区兴衰荣辱等学生关注具体问题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内容,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选择,既要考虑各少数民族实际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需求,以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为根本,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同时,也要加入党和国家对其关心、爱护和帮助等相关内容,真正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遗传了祖先那种互助互爱的真诚、朴实而深沉的情感,具有淳朴、守信的民族性格。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实行假、大、空,不关注他们的需要,不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他们就不会在思想上真正接受我们的教育”[3]。这必将影响到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这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所表现出的特性的延伸。一方面,强烈的民族意识催生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所归属的民族共同体及其地区的发展繁荣、兴衰荣辱等民族利益的关注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最愿意就改变本民族、本地区的落后现状,实现繁荣富强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进入大学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特有的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生活环境、等背景下形成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价值取向等与大学这个“异域文化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或“矛盾”,相应地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疏离感,情感满意度降低。“因而无论在学习或交往的过程中,他们都会不自觉地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认知结构为依据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方法具有不同于普通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必须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二、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完善,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考入了大学学习,成为大学生中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群体。形势与政策教育相应地也就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和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并大力支持这一工作的开展,教育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研究也不断扩展,成效明显。但总体上看,一直存在于其中的一些老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首先,从教育内容看,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和汉族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依然是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要点和主题,再由各学校任课教师根据其要点和主题确定一个具体的内容进行重复的多对象讲授。这是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国家发展需要的层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有效保障,体现了政治性和共性。但是,如前所言,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特殊群体。他们除了具有较强的国家观之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感和民族归宿感。这就要求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在体现政治性的同时还要具有相应的针对性和“民族性”。此举只满足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发展的需要,对于其民族意识的发展需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其次,从教育手段和形式看,单调乏味。综观事实,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沿袭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式,实行满堂灌,即便是在多媒体技术普及的当前,也未有效解决单调乏味的教育方式。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要么是一个纯文本的幻灯片替代了板书,要么就是利用来自网络或者自己剪接等获得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没有能够将文字、音像、图片等媒体资料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多媒体的功能。此外,绝大多数形势与政策课都是由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自然班级合班上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互动,课堂上只有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

再次,从教育主体看,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教育主体是教师,教师水平和能力如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主体主要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学校领导、校外专家组合而成,其结构合理、实力雄厚。专职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导向教育,兼职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多视角分析问题,学校领导和校外专家能够从更高的层面系统深刻地透析问题。这一多元组合可以克服单一主体的学科背景“缺陷”,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然而,就目前情况看,各高校设有形势与政策课专职教师的相对较少,相当多的院校都是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任教师来承担。学校领导和校外专家只承担了少量的教育工作,更多的都是由专兼职教师完成。而多数兼职教师来自于管理岗位,不能有效地和专职教师形成有效的互补。此外,教师中的许多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及其决定性的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等缺乏相应的了解,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

最后,从教育对象看,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的一个典型的持续性问题。根据调研,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在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多样化、功利化倾向,认为形势与政策不是自己的专业课,学了没意义。二是由于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所授内容没有很好覆盖学生民族意识发展需要,学生认为太空太假。三是教育手段陈旧、单调,不能满足他们对时尚、潮流,喜欢多维度、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的心理追求。四是少民族学生在大学“异域文化”环境里心理适应失衡产生的厌学情绪。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创新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创新的原则。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育模式创新必须坚持的原则:第一,以提高教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才为出发点和归宿。第二,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原则。即既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般属性需要,又要兼顾到他们作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独有的特性需求。第三,贴近生活,贴近学习。即从生活和学习中引导学生,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以防止因文化不适应产生疏离感以及可能由此产生的厌学情绪出现。第四,学性与大众性相统一。即既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又要克服学生因汉语知识基础薄弱难以理解、“消化”的困难,要易于学生接受。第五,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统一。即既要继承传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第六,以实现民族的团结统一为根本。对有利于民族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和行为要积极宣传发扬,对有损于民族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行为坚决制止。这是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本质要求。

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创新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第一,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实行“校社结合”,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说服力。尤其是建立以少数民族地区为基地的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地调研、考察来感受民族地区发展实际更具教育意义。第二,举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月。即每月举行一次或者一学期指定其中一个月举行多次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交流、辩论、文艺表演等。尤其是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能歌善舞的天赋,寓教于乐,“使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民族大团结的氛围,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体验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对祖国的认同”[4]。第三,集体备课,分工教学。集体备课尤其是和思政课教师间的备课交流,能够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建立稳定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不稳定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一个常见问题。根据调研,兼职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晋升职称之需而选择承担形势与政策教育,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当他们满足了晋升职称需要时,几乎就退出了该教学团队。如此反复,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第五,在教育内容中适当地融入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相应内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党一贯坚持的,以民族不分大小、强弱、优劣,一律平等等为主要内容的无产阶级民族观,并树立起坚定的无产阶级民族观。

参考文献

[1] 高 军,李晗龙.基于系统论观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5.

[2] 袁建华.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类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2(4):157.

第6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一、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文化形态呈多元化并存融合状态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使世界文化形态出现多元化融合并存的特征。从目前世界文化现状可以看出,现代东方文化已经与传统东方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融合了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元素;而现代西方文化与古典西方文化也大有不同,其中渗透了大量的东方文化元素。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受古代东方技术的启发而发展,同时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又反过来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文明。西方现代诗从我国汤匙中得到启发,改变了英式诗歌的句法与诗法,开创了西方意象派诗篇,而我国的现代诗歌又受西方影响。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世界文化一直处于多元化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2、民族文化意识加强并建立起全球文化意识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逐渐从欧洲中心逐渐向世界多中心发展,建立起了全球文化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体。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3、文化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世界文化的多元并存特点以及全球化意识的建立,使得东西方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交流与碰撞,使世界文化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研究逐渐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人类的历史文化研究开始向着宏观总和的方向发展。

二、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

世界文学的发展表现在从民族文学主义的狭隘观念逐渐转向了更加广阔、宏观的世界文学观念。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发展

当前世界文学的发展正处于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型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文学交流活动逐渐向世界性发展,国际性文学组织、团体陆续出现,对于文学创作的视野扩大与思想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的交流与渗透中不断发展,各国对外来文化、文学的接收使得民族文学的圈子得到了扩展。

2、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兴盛与世界诗学的产生

现代文学批评的兴盛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另一特点。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批评、历史主义―实证主义批评以及文学―美学批评三个阶段,批评的对象逐渐从作品向读者发生了转变,开始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读者的反应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促进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以及“平行研究”以及“接收研究”的发展,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促进了世界诗学的产生。世界诗学的萌生以及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对比较文学观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3、世界文化与文学联系加深

文学的产生受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从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中的各个学科与文学相互影响渗透,使得文学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出现了变化,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

1、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

比较文学研究者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并用世界性的眼光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要树立起世界意识,并具有全球性文学观念,倡导比较文学中的世界精神,使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方向发展。在建立世界意识的同时,要加强民族意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首先要立足于民族文学,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学吸收外来文学中的精华,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比较文学观。

2、文化意识与文学意识相结合

从比较文学的命名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所以,比较文学观的建立应该以文学为基础,以文学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使得文学的研究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因此比较文学的研究要求文学意识与文化意识相结合,以文学意识为主,以文化意识为辅,突出文学性。

3、比较意识与诗学意识相结合

第7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观念 客观体现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俄语观念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这些观念词之所以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与俄罗斯民族的意识和性格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理解俄罗斯民族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本文将俄语观念词“мечта”作为研究对象,正是因为“梦想”这一观念集哲学意义和文化价值于一身,在俄罗斯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因此更能体现出俄罗斯民族的意识特征和性格特点。

1概念分析

研究俄语观念词,首先需要从最基本的概念进行分析,即观念( )。作为语言学最基本的术语之一,观念一词是在语言学同哲学、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但在俄罗斯,这一术语兴起于近几十年,因此对于俄罗斯语言学家而言,观念仍然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据资料记载,俄语中观念一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在对用拉丁语写成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借用来的,因此可以说起源于拉丁语。早在1983年出版的《哲学百科词典》( )对观念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观念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nceptus,表示知觉、理解、概念……”2000年出版的《大百科词典》( )中观念的定义是:“来源于拉丁语conceptus,表示事物的含义,即概念的内涵……”现今阶段,俄语语言学对观念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即语言文化学方向和认知语言学方向。

在俄罗斯语言文化学领域,最早为观念下定义的学者是 . , 她将观念定义为观念世界的客体,这种客体有名称,并且能够表达人对世界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受一定的文化制约。 . 将观念划分为观念最大化和观念最小化。根据她的观点,观念最大化是指以某一语言为母语的人对母语中某个词的词义的完全理解,而观念最小化则是指对词义的不完全理解(转引自徐岩,2006:13)。著名学者 . . 认为,一方面,观念是文化在人的意识中的凝结,在这种形式下,文化能够进入人的意识世界;另一方面,普通人――并非文化价值的创造者能够通过观念自己走进文化并在一些情况下对文化产生影响(转引自徐岩,2006:15)。

在俄罗斯认知语言学范围内,学者们认为观念是对我们意识中的心理因素的阐释,同时也是对反映人的认知和经验的信息结构的阐释。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对观念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但值得肯定的是,人们对观念的研究和探索是在语言和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而且这些研究和探索一直在不断进步与发展。

2观念词“ ”

“ ”在词典中的基本释义为“梦想”、“幻想”、“想象”、“向往”,也指“向往的东西,尽善尽美、合乎想象的东西”。单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我们就能够想象得出这个词对于个人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因为一个人、一个民族只有在梦想的召唤下、只有想象着美好的前景,才能不断进步。和汉语中的“梦想”与“想象”一样,“ ”是支撑个人内心世界、支撑整个俄罗斯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这个观念词在俄罗斯的民族意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俄罗斯的民族性格,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研究核心的主要出发点。下面我们就从“ ”的来源、概念意义及其语义的客观体现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2.1词源探析

早在1918年, . . 在其编著的《词源词典》( )中就指出“ ”来源于古斯拉夫语,其词根是*m k-、mik、,意为眨眼和闪烁。同时作者试图对该词词义做出解释,根据他的观点,“如果我们推测这个词的主要意义是闪烁的某物,那么从这个意义出发,该词类似‘幻影’、‘视觉’、‘幻象’以及‘想象’和‘莫名的想法’的这类意义就很容易得到发展”。在由 . 编著的《俄语词源词典》( )中,作者指出“ ”的词源是古斯拉夫语,其词根为,表示“闪烁”、“闪耀”。在2005年出版的《俄语词源词典》( )中, . . 同样指出“ ” 来源于古斯拉夫语,词根意为“闪耀”,该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幻影,视觉”。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了解了观念词“ ”的词源和最初释义,但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俄罗斯民族对“ ”赋予的含义也就越来越丰富,下面我们来分析词典中该词不同的概念意义。

2.2概念意义

在由 . . 等人编著的《俄语详解词典》( )中,作者对“ ”的解释为:(1)想象,幻想;(2)向往的东西;(3)尽善尽美的东西。由 . . 主编的《俄语详解词典》( )比较全面地解释了“ ”的含义:(1)想象,幻想;(2)幻影,视觉;(3)强烈渴望、向往、追求的东西;(4)非现实的、不存在的东西或无法实现的愿望;(5)无比美好的、尽善尽美的东西。 . . 在《俄语详解词典》( )中概括了“ ”一词的概念意义:想象,幻想;幻影,视觉;强烈的向往、追求;向往、追求的东西;非现实的、不存在的东西或无法实现的愿望。

参照词典中给出的种种释义,我们可以发现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观念词“ ”的概念意义在现代俄语中发生了细微的改变,可以说既有缩化也有发展。在现代俄语中,“ ”最原始的意义“幻影,视觉”所起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想象,幻想”、“向往、追求”这些意义都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2.3语义的客观体现

在俄罗斯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一词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含义,而这些含义是很难单纯通过词典来表达的,词典里给出的解释始终是有限的。因此想要透彻地研究这个抽象词语,必须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其抽象语义的客观体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这个词在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 ”的抽象语义在俄罗斯民族意识中丰富多彩的客观体现。

2.3.1与人有关的客观体现

在现代俄语中,“ ”的抽象语义总是最先通过人的特征来体现出来,因为人本身是“幻想、梦想”这个过程的行为主体。这种客观体现近似于拟人化,因为它与人的一切特征相关联,包括生老病死、性格、情感甚至人的社会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的语义搭配范围非常广,例如 (产生幻想), (梦想破灭), (年轻的梦想), (强烈的梦想), (病态的幻想), (梦想远去), (梦想在歌唱), (愉快的想象), (悲伤的想象), (疯狂的想象), (崇高的梦想), (梦想的奴隶)等等。

2.3.2与动植物有关的客观体现

除了人之外,“ ”的语义也可以通过动植物的特征来体现。例如 (带有金翅的梦想), (梦想筑巢), (狂野的想象), (梦想在成长), (枯萎的梦想), (梦想在盛开)等等。

2.3.3与自然现象有关的客观体现

“ ”的语义同样可以通过种种自然现象来体现。例如 (在想象的海浪中), (无边的想象), (透明的梦想), (梦想在沸腾), (炽热的梦想), (梦想如夜空中的星星)等等。

2.3.4与事物特征有关的客观体现

事物具有大小、轻重、长短、颜色、数量、顺序等特征,“ ”的语义也可以与表示这些特征的词义相搭配。例如 (大大的梦想), (轻松的幻想), (短暂的想象), (美妙的幻想), (丰富的想象), (最初的梦想)等等。

通过分析“ ”的语义客观体现,我们看到了俄罗斯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梦想、想象”同自身以及周围的事物与环境联系在一起,在梦想与现实的交织中不断完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

在俄罗斯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念,其语义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在不断扩展,并且具有丰富的客观表现形式,而这些独特的语义表现形式对于俄罗斯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观念词“ ”的词源、概念意义及其语义的客观体现,希望能够加深俄语学习者对这一观念词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助于今后的学习以及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徐岩.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心灵”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6.

第8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加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加强中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既有助于弘扬、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加强中学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种传统文化都可以在民族音乐中找到它们的缩影。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它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一曲《阳关三叠》,再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赠别诗,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愁情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富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越剧音乐旋律与外来的交响乐形式的结合,生动而感人地讲述了我国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因此,在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研究表明,在素质教育中,审美观的培养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民族审美观。民族音乐教育主要有“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五大类,它们都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我国有56个民族,各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各异。如,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活泼欢快、富有舞蹈性;内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则柔美舒展。我国的戏曲音乐种类繁多,不同的剧种在唱腔、念白、曲牌、锣鼓等方面各具特色。如:安徽的黄梅戏《天仙配》和河南的豫剧《花木兰》等。然而,笔者从教学中感受到,很多中学生不了解这些民族音乐中的珍贵财富,不会欣赏这些民族音乐,有的学生甚至不愿意去欣赏这些民族音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挖掘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审美观。

3.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民族音乐往往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民俗习惯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民族音乐教育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笔者在前不久上《我是中国人》这节观摩课时,抓住歌曲由京剧西皮唱腔改编这一元素,引入京剧的经典动作为歌曲添彩,使用民族打击乐把握歌曲的节奏,并且让学生观赏外国人表演京剧的录像,加以总结“说明我们的京剧艺术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世人”。这节课让学生演唱歌曲深入了解京剧唱腔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堂得以拓展、升华,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因此,中学音乐教育者应该立足教材、深入研究,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积极创造条件,合理有效地运用民族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体验民族音乐内涵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课标》带来的是“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重要手段,体现在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音乐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获得美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激发学生喜欢民族音乐,从而让学生真正感知民族音乐艺术的内涵,感受民族音乐的美。

2.加强师资培养,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教学能力郭声健教授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教师既是教育家,同样也是艺术家。他们具备一般教师往往难以具有的艺术家的各种素质。”音乐教师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具有人格、威信、专业修养和教学技巧。曹理老师说:教师个人的优秀品质、贡献,对学生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如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等。2011版《新课标》指出:“各种形式的音乐和音乐教学交流活动(包括教师培训)能有效地促进课程资源和信息的沟通。学校要支持教师参与这些活动。”当务之急,应该加强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学习,利用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机会,开设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加强教师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第9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满族文化;发展;轨迹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80-02

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所建立的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之久。满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今天仍依稀可辨。

一、早期满族文化的表现形态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庄严宣布:“夫珠申之号,乃席比超墨尔根之裔。实与中国无涉。中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中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清太宗实录》第29卷)自此,满洲正式作为民族名称载入中华民族史册。

虽然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历史只有四百多年。然而,满族先世的历史却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他们祖居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历史上先后称肃慎人、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唐朝以后成为女真。努尔哈赤于1585年起兵,统一了女真各部落,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女真统一的过程,就是满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

早期的满族文化主要继承了女真文化的精髓。骑射是女真人的文化特征,他们以骑射为基本的生存手段,同时也以骑射而立国。满族在形成时期乃至以后较长的时间里,骑射一直被强调,成为满族最突出的特征。

满族的服饰与女真人服饰大体相同,并且其服饰文化与骑射、气候有着直接的联系。满族服饰中最具特色当属长袍。长袍形制为左右开叉,其目的在于上下马方便;同时长袍的袖头为箭袖,平时挽上去当做装饰,而骑马打猎或是战争时放下的箭袖,既能御寒又能护手。对服饰的要求在后金天聪年间就有定制,这种服饰在整个清代被保存下来。

同时,满族早期的丧葬习俗、婚俗、居住习俗和饮食习俗等也都是承接女真人而来。

二、满族文化的确立

1621年,努尔哈赤将都城由赫图阿拉老城迁至东京辽阳,1625年复迁至盛京沈阳。满族进入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辽沈地区,其生产方式由原来的渔猎转为农耕。这标志着满族文化最终从女真文化母体中脱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既不同于纯粹的渔猎、采集文化,也有别于汉族的农耕文化,使其以一个独立的文化类型走上自我发展的轨道。后金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使得满族不断迁徙壮大,为满族文化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如果说,在其进入辽沈地区之前的满族共同体,还是一个凭借武力征服而聚集在一起的“居民”共同体,那么,在进入辽沈地区之后的满族则开始发展为一个文化的民族。满族文化产生的最重要的基础是要具有统一的民族自我意识。而八旗制度的建立和满文的创制与改建则完成了对自我民族意识的统一与增强。

1.八旗制度的创建

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所创,是一种兼具行政、军事、生产三种职能于一体的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初设牛录——八旗组织,万历四十三年(1615)增设为八旗。八旗制度创立之初就是为了“统满洲、蒙古、汉军之众”,实际上是“以旗统人”、“以旗统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凡加入八旗的官兵,无论满汉,虽各有旗属,亦有旗主,但均为努尔哈赤管辖之下的臣民。这种制度对满族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统一民族意识方面功不可没。

八旗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八旗满洲单独设立,以及给予满洲更为优厚的待遇,使满洲人的民族意识自然得到加强。后金以及大清的建立,其与明军的频繁战争,使满洲与明朝处于鲜明的敌对状态之中,政治矛盾的激化,也势必使满族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

此外,八旗制度对于属于文化范畴的满族风俗之变化,也起到了影响作用。在日常生活习俗上,八旗组织对此前各部落杂乱无章、各有特色的风俗进行了统一与规范。比如,在服饰上最早为“上下同服”,没有等级差别,后受汉臣的建议“正衣冠,以辨等威”,皇太极于天聪六年(1632)首先制定了八旗首领的服制。后来又多次颁布谕令,对上至王公大臣,下到一般臣子以及满族贵族妇女的衣帽顶戴、发式都一一厘定,逐步完善了满族的服饰制度。虽然这些规定都是针对八旗官员的,但对于以往没有定制的八旗兵丁及家人而言必然产生连带效果。八旗组织这种集兵民为一体的结构,实际上是日常生活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交织在一起的状态,因此,日常习俗的养成与八旗组织的行政干预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在八旗组织的整合下,才形成了旗人的特殊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在平时见面礼仪上,旗人的规矩就比汉人要多,在服饰、饮食、礼尚往来、婚葬礼仪等方面也有着与平民庶人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也是后来满族人“规矩大”习俗的一个重要原因。

2.满文的创制与改进

语言对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不同于外在的行政干预,而是如同血缘关系一样自然地发挥着制约与整合作用。女真人在金代创制了女真字,金王元兴,女真文字逐渐消失。明代中叶后,女真人所操语言为女真话,而往来书信则借用蒙古文。于是努尔哈赤下令创制满文,而后经二度改进,使满文逐渐完善。

满文的出现、满族文字与语言的统一,使满族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满文在满族社会生活中的推行使用,加强了内部的联系,与此同时也严格了与其他民族如汉、蒙古之间的界限。自满文创制后,许多官方史书都以满文记录,即便民间传说等也多有采用满文者,这种种现象都是满文在满族文化和民族自我意识方面所产生的效果。此外,满文也是强化民族自我意识的一种工具。1634年,皇太极曾下令不许八旗官名和城邑之名采用汉文。这一制度使八旗人等生活在浓郁的满洲氛围之中。满文出现以后,便与骑射列于同等重要地位,直至清末,“国语骑射”一直都是满族文化大厦的两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