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儿童的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交通安全;儿童 ;宣传教育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益大会的惯例,儿童是指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RTI)是全球儿童的主要伤害死亡原因之一。儿童主要的出行方式是步行者、骑车和乘车,使得他们成为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弱势群体,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注意到儿童是道路安全关注的重点人群。我国已经迈入汽车社会的门槛,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方面学校有义务,家庭更有责任,家庭、学校任何一方面的安全教育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外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起步早,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
1.国外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并在全社会的共同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其中一些国家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对于儿童心理研究,课程设计、社会合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比较先进的措施和经验,对我们国家积极提高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效果,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促使我国儿童交通安全宣传管理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1丹麦
丹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儿童出行安全的规定,例如,“乘坐家用轿车时,7岁以下儿童必须配备车用儿童座椅,否则属于违法;孩子骑自行车或坐自行车的儿童座椅时,必须戴安全头盔,或使用安全带,将双脚固定在儿童座椅上”①。法律条款以硬性规定的形式制约了儿童和家长的出行行为,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并进一步加强了家长的安全意识,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丹麦的幼儿园每周都会举行“徒步行走”活动,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到大街上进行实景教学。因此,在丹麦的大街上经常可以遇到几个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街上行走的景象。幼儿园老师带队行走的同时,还会为孩子们讲解在马路上遇见的各种交通标志,帮助他们进行认知、记忆和识别。
除了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外,丹麦的儿童社区里还有专门以丹麦交通为主题的俱乐部。俱乐部的特点一是普遍性,加入儿童交通教育俱乐部的成员占全丹麦三岁到六岁儿童的35%。家长只需交少量的费用,孩子在三岁时就会收到来自俱乐部的一套交通安全知识教材。二是系统性,俱乐部每段时间分发的画册和组织的活动均是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和其接受知识的能力而设计,例如,三岁的儿童应该学会区分人性道和机动车道,四岁的儿童应该懂得在规定的地点过马路。通过这种少量多次的新内容刺激,可以使儿童更好的掌握交通知识。三是直观性,直观的图片教材和住所附近的现实场地,家长可以辅助孩子进行交通练习,加深儿童对道路和车辆的理解。
1.2法国
行车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车人的素质,而孩童时代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法国在全国共设立了400余所交通公园,用于对儿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参与交通活动的模拟训练。②在公园中,由老师或者工作人员向8岁以上的孩子讲解他们自己或随父母出行时可能在道路上遇到的危险,并在各种安全培训结束后,给通过“考察”孩子们颁发“马路行走许可证”。这样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道路规章的习惯。
2.国外先进理念对我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启示
总结发达国家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做法,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进行,以期从小培养“遵守交规我为先”的良好风尚。
2.1强化法律规范,制定儿童交通安全专项法律条款
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国外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规定儿童及他人的出行准则,以确保儿童的出行安全,例如美国制定了《儿童乘客保护法》。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这套法律体系中没有提及对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教育等的具体、可落实的细项章程和规定。这使得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以及安全宣传教育得不到具体的法规、政策支持。
因此,要从提高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国家应制定全国性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规划体系,将此类体系纳入法律,以条文法规的形式确保实施。此外,教育部门作为现阶段我国儿童道路安全宣传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在全国范围内,将有关儿童交通安全的内容纳入教学课程,并组织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处于各年龄段的不同儿童群体,编写和分发交通安全教育教材知识普及教材等,同时给予课时保证和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
2.2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确保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经费
英美等国家以完善的交通法规体系确保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施和完善,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也是推动儿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驱动力。国外发达国家有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活动项目一般是由国家交通部、国家陆运基金以及地方政府的拨款来维持运营的。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保险公司、银行以及其他企业也会为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供资金和赞助。我国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经费方面缺乏明确的经费渠道,制约了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只依靠学校或交警部门组织的小型的集体活动,难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知识的有效普及。
3.小结
我国目前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了解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最新做法,有利于帮助我们认清我国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进而采取措施填补漏洞,促进我国中小学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从发达国家制定的措施中可以看出,儿童交通安全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关注,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在关于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的知识传授方面,要充分结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特征,采取新颖的互动方式,吸引儿童和家长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逐渐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作者单位:1.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2.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外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2.11
[2] 汶爱萍,邱慧敏.国外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措施简介[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06
[3] 庞勇.关于我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02
[4] 李小伟.慢,我们在这里行走[J].中国教育报.2005.1
[5] 曹晓华,段海丹.儿童交通安全心理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注解: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人终身发展的起点,美术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音乐、舞蹈、美术、队列操练及口语表述等基本技巧和能力,是决定教育活动开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对美的感知。有关美术能促进人发展的研究,一直是众多专家所关注和研究的。而作为人的发展之启蒙阶段的幼儿美术教育更是备受关注。从美术活动能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基本假定出发,心理学家们运用各种实验结果、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我们尝试对学前美术教育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进而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质。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1.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这是工具论的倡导者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美术家里德提出的。罗恩菲尔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里德主张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应按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以发展儿童个性。奥地利的儿童美术教育家齐塞克将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人格的发展,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
楼必生和屠美如指出美术教育有助于一般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美术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所发展出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一般智慧的发展。杨黎明、刘志红、李建春和陈彤都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是智能培养,更在于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自己,促进儿童完整、健康人格的发展,可以对儿童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方面产生潜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前美术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独特优越的功能,因为在教育情境中美术活动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潜能、智慧、价值和乐趣,获得真、善、美高尚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2.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美术学习由创作、批评和历史三方面构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而严格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美术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这是本质论的提倡者艾斯纳提出的,与他观点相似的格里主张以美术学科的基本内容作为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The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1.以传统的技能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在古希腊时代,儿童学习美术主要在文法学校中进行,儿童模仿教师描画字母轮廓。在20世纪早期,英国美术教师史密斯他认为绘画教学要像书写一样,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德国的美术教育和英国、美国的教育实践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教师示范,让儿童模仿和练习线和形。日本在明治初期,美术教育也十分重视实用功利,绘画局限于用笔描绘正确的图形。
(2)我国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临摹和记忆,不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价值,重结果,轻过程,讲究功利性目的。传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出示范画、讲解、示范。上世纪70年代风行的简笔画教学更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教育家杜威采用进步主义教学法,指出在美术课中应让儿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应重视和欣赏儿童的发展过程的有限经验,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必提供指导,更不应干涉,他提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智能。卢梭、德国柯思修泰纳和齐赛尔提倡让儿童到优美的环境中去,反对临摹。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以一条准则、一门学科、一些抽象的技巧,或被视为其他任何关注技巧本身的方式教幼儿。在瑞吉欧・艾米利亚学前学校,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对于还没有具备正式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幼儿,使用视觉和图像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和图像、视觉表现方式时,不给予任何指导。在开始画画前,交流他们真实看到的事物,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早期经验,能为孩子的绘画和创造带来一定的好处。儿童的作品被谨慎地储存和展示,让幼儿们感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重视,激励幼儿更投入和认真地进行他们的创作。加登纳也认为,那些已经掌握了符号系统而又能不受其束缚的人,“易于获得最新鲜的概念,最原初的行动和最独特的情感组合”。幼儿园应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是过早地教导儿童线和形的画法。
(2)我国的教学方法
朱家雄和孔起英认为,学前美术教育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开展。通过欣赏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绘画、手工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培养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孔起英指出应通过美术教育对幼儿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积累,她认为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个性方面的教育,刘志红、李连春和高明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应从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实施美术教育,根据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2]王洋,赵英辉.从彼此颉顽抗衡到相互借鉴发展――对工具论与本质论的评价及二者对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网络财富,2010-11-23.
[3]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4]苏慧红.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如何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探索,2006-12-30.
[5]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72-0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广大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果说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是20世纪末中国最具特色的一种国情的话,那么大量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则是21世纪初的中国最具特色的另一种国情。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目前,我国外出务工农民有1.5亿,农村留守儿童3000万,占农村儿童的18%-22%。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还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关注并改善这一被称作城乡二元体系发展下形成的“制度性孤儿”的生存状况,也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都由祖辈一般是爷爷奶奶抚养。祖辈抚养和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淡出,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亲情的缺失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情感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所面临的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儿童期是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实际情况是:多数农民工常年累月在外忙于挣钱,一年半载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而且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为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受教育情况,这样,留守儿童的家庭便成为一种特殊的残缺家庭。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使孩子易于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
照顾留守儿童的农村家长,尤其是老一辈人没有教育意识,也没有相关的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与理念。老人与孩子的交流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隔代的老人大多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一种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就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和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在不和谐或缺失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因缺少父母的热情、关爱和肯定,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便容易滋生心理上的自卑、胆怯、孤僻、敏感、封闭、抑郁和焦虑等。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和情感趋于生疏和淡漠,交流的可能性被限制,使他们难以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和满足亲子间的情感需要,因此,在道德情感方面往往会出现某些偏差和缺陷,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因为缺乏培养而受到压抑和限制。所以说我们在民工潮涌动的同时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是一代留守儿童的前途和未来。
(二)农村缺乏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
现在农村大部分青壮年人都出去打工,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容易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因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儿童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形成“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三)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的学校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其他的问题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使得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中小学校对于寄宿学生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住校生的管理基本上是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班主任老师负担极重。而大班教学,也使所谓的互动式新教学方式落空。学校教师反映,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人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情感需求更无法顾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一些教师反映,违纪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有效监管,与父母交流少,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个别孩子较难教育,内向、敏感。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又重养轻教。因此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学校。但在目前学校教育中,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又是极其欠缺的。我们应抓住孩子情感直接、易表露、不稳定、可塑性强的特点,重点实施情感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二、学校情感教育与留守儿童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2003年,在英国沃里克大学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各国教育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及情绪。它关注包括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情感教育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教育活动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情意能力的质量。塑造灵魂,健全情感,完善人格,培育精神,这便是情感教育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
(二)学校中的情感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关键在于把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其自身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念,内化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情感。情感是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精神营养,留守儿童因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教育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情感教育中,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师生情感投入,情感交流是实现民主教学和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它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的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突破口,在全世界范围内,它已从教育手段上升到教育目的;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情感作为动力,已成为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与桥梁;在情感教育过程的中,师生需要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需要而且可以创造;而且必须要培养情感。师生间因为情感而形成一种默
契,没有担忧,没有媚俗。因为情感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乐趣和动力,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和留守儿童真正地沟通心灵,唤醒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自发地学习。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核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而情感教育恰是这样一种教育。
(三)情感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意义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以感情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一种开放式教育。它利用理解、信任、赏识、关爱等精神手段,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以期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留守儿童加强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情感教育加强了老师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建立了师生间的友谊,师生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畅通无阻。教育在情感的滋润下,演化成了真诚的协作与自然的互动。
其次,情感教育增强了教学凝聚力,提高了教师的威信,降低了管理难度,增加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即使在教学中出现了偶发事件,也可以在情感所营造的温和环境中得到解决。
再次,情感教育可以使留守儿童在亲情严重缺失的情况下,获得被信任感、被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由此产生的积极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良好的环境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成功地营造具有良好情感氛围的人际关系环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尊敬并热爱老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使留守儿童在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境之中,在教师和同学的关怀与鼓励之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要引导留守儿童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教育细节是情感教育的特点
情感教育应该从关注和体察细节开始做起,充分开放教育细节的教育功能。教师应发自内心关注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点滴进步由衷喜悦,为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深感担忧,倾己之力提供帮助。对留守儿童来说,教师的细微感情投资尤为重要。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对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要尊重和爱护,在公开场合要多讲些鼓励性的话,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功与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与鼓励,以此建立他们的信心。平时不但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听取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要求,还要经常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切困难。注意他们的思想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们谈心以积极引导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日常生活是情感教育最好的课堂
情感教育最好的课堂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善于触动学生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即学生的情感世界。用自然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教他们关心社会、学会付出,建立道义感和责任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生活,塑造自我。教师要用关心、爱心、耐心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做到“三多三沟通”。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给他们一些人文关怀行动;多家访。三沟通即定期不定期与他们的监护人沟通;适时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沟通,不定期与社会各界人员沟通。通过沟通,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思想、行为、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情况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鼓励支持留守儿童与外出家长之间通过亲情书信、亲情电话、节假日团聚等方式,增强相互间的沟通与感情交流,弥补因长期分离造成的交流缺失和情感缺失。
(四)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让留守儿童在关爱中成长,在责任中体验。在假期去投奔父母的留守儿童,应该在父母的陪同下,去父母工作的地方体验生活并写出感受,以此为亲子沟通搭起桥梁,使子女在感受到亲情温暖的同时也要体会到长辈养育子女的艰辛。有许多留守儿童们尽管孤独尽管渴望享受亲情,但他们心里还是装了好多对家人的关心、体贴以及责任感。他们会告诉在外的爸爸妈妈自己在家很乖很努力,他们会关心在外的爸爸妈妈有多辛苦有多累。在他们身上的那种质朴的情感和善良的品质正是城里孩子所缺失匮乏的“原生态”的东西,这是他们的财富,也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的资源。我们要让拥有它的孩子看重它,让缺乏它的孩子拥有它。
(五)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给学生以爱、关心、尊重,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他们也会予以他人关爱和尊重。他们会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并能与不良的事物作斗争,将这种感情升华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自发地努力求学,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六)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实现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和其他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只关心成绩,而忽视其生活上的困难和情感上的困惑。教师要用父母一样的爱心、热心和恒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关心孩子的情感变化,实现心灵沟通。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像父母一样的亲情,那么亲情的缺失会得到补偿。在对待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时,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批评说教上,要深入了解他们内心情感上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从情感上关心他们。
(七)结对帮扶,倾注关爱
组织“手拉手”结对活动,挑选一些品学兼优、年龄相仿的非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增进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合作,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尽量消除父母远离后形成的孤独感。在家庭缺位的情况下,同辈群体给了他们很好的补充。“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的手紧紧相握,共同搀扶着跋涉人生。”相信这种来自同伴的浓浓的关爱会不断地融掉留守儿童心中的孤独与自卑,使他们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成长发展。
关键词:弱势儿童 家庭教育 缺失
古人说:“教,上行下效也;育,养子使之做善也。”教育使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教育就是施加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关心教育子女是每个父母的崇高义务和责任,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氛围并非完全由物质组成,家庭生活的优劣品质不应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富裕。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多元,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孩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多,使学校出现了一个多层面的弱势教育群体。这些弱势儿童成因各异,但折射出不同领域的家庭教育缺失。
一、家庭文化氛围缺失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里别的可以少一点,但不能没有书。”可在不少农村弱势教育对象家里,只有一些教科书、习题集,很少有课外读物;有些虽有孩子读的书,却没有父母读的书。家长在家庭里,首先是学习者,然后才是教育者,家长离开了学习,就不可能成为称职的教育者,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如果我们的家长每天腾出一点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心得体会,对孩子来说,这是无声的教育,比唠叨有效得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同时需要三个世界的丰富和成熟: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而要丰富成熟这三个世界离不开广泛而有意义的阅读和学习。课外阅读看上去是读“闲书”,确如同杂粮一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和营养平衡。如果家长陪伴孩子多读一点有益的课外书,不仅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给家庭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还能够为父母与弱势教育群体的沟通、引导、教育搭建平台,使父母开阔视野,使孩子吸收精神食粮,产生进步的动力。
二、家庭榜样的缺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作为家长,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怎样教他独立、坚强和善良? 怎样给子女示范正直、良心、崇高、诚信?当家长在麻将桌上唏里哗啦时,考虑过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感受吗?当我们违反交通规则、乱扔垃圾时,是不是注意到旁边那清亮的眸子正映着我们的形象?纵观农村弱势教育群体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沟通较少,家长多忙于生计,业余时间沉醉于成人的生活世界,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了学校的事情,游离于家庭之外,造成孩子教育的严重缺失,给孩子留下了阴影,造成了弱势教育群体中一些问题学生的出现。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行为的不注重,身教言教不一致,将导致孩子心灵的迷惘、行为的缺失。家庭榜样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亲情氛围缺失
当前,家庭面临最大的威胁是家庭的稳定性愈来愈受到挑战,离婚率逐年上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夫妻之间争吵的原因20年前大多数是“经济生活”,20年后的今天,夫妻争吵原因中近一半的导火线是为“子女教育”。“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家庭教育的这种功利传统古已有之,直到现在,许多家庭教育的亲情氛围不足,功利倾向过甚,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有一个五年级学生曾经对我说:我第一次考到第一名,父母很高兴,给了我十元零花钱。后来我做了班干部,成绩一直很好,我发现成绩能带给父母最大的满足。一次,我考砸了,拿着一张“惨不忍睹”的卷子回到家,父母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原来,“分数”才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功利性过甚,情感氛围不足,则极易造成孩子的精神营养不良。多给孩子一点自信和勇气,多给孩子一点支持和鼓励,这是孩子精神力量之所在,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之所在。从我校近年开展的农村弱势儿童的教育研究看,青少年时期,孩子特别需要父母心灵上的关爱、感情上的呵护。情感支持是家庭稳固的基础,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源泉,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想要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必须先有健康的心态。
四、家庭民主氛围缺失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一条生物链,而在一些家庭里,也有这么一条无形的链。常听一些孩子说:在家里,我怕爸爸,爸爸屈从妈妈,妈妈尊敬外婆,外婆总是宠着我。因此,我既是最小的,又是最大的。”为什么在不少家庭,亲子之间难以沟通,缺少共同语言?对孩子威胁、强迫的语言不绝于耳,如:“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和你爸爸再也不管你,你想走就走吧!”更有甚者,不少家庭暴力时有发生。家庭民主氛围缺失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孩子,孩子受到更大伤害的家庭悲剧时有发生。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需要我国教育机构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目前,留守儿童问题亟待解决,不仅要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受教育环境,还要给他们的思想注入积极健康的生活热情,身心健全的青少年才是祖国未来的缔造者。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分析;教育策略
一、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业出现危机
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方面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一些儿童产生学业危机。首先,他们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其次,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留守儿童表示非常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他们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进而导致他们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课效率不高、学业成绩下滑;再次,留守儿童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有的讨厌学习,甚至有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行为。
(二)生活方式不良,行为失范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大都对孩子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愧疚感。于是,他们就用“金钱+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这极易使孩子滋生好逸恶劳、拜金主义等思想,形成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再者,由于监护人年龄较大或者是忙于农活,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心的少,品行上溺爱的多、教育上引导的少,无暇顾及留守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很难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这样长期缺少有效的管教,有些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处于自然放任的状态,缺乏必要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道德意志薄弱,交往了一些不良少年,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沉迷上网等,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达到犯罪。
(三)心理健康脆弱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子女的心理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小学生表现最为明显,而女生比男生更突出。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因而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自卑、逆反、任性。这主要是由于祖辈监护人不知道如何应对孙辈们的各种需求,过度溺爱、放纵造成的。
(四)学校与家庭安全管理衔接处于“真空”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尽到了责任,而且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留守儿童在校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成了“自由人”。同时由于孩子自身在心理上缺乏防范意识,生理上也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这些孩子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此外,留守儿童发生溺水、车祸、火灾、触电等意外而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儿童。除了以上这些来自外部的伤害,有些留守儿童还面临另一种安全问题,即离家出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城市打工,他们想念父母,向往城市生活,再加上在农村缺少管理和控制。于是,他们就会离家出走,想去城里找父母但却走失,从而加大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留守儿童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因此,亟待引起政府、学校、家长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学校方面
1.学校要奉行“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理念。学校所有职工人员,除了自己的教书或行政等职责外,都需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状态参加到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中,扎实地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把安全文明教育切实地渗入进去,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2.学校与家庭要建立好“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了解好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等信息,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完善学生的寄宿制。
3.实施责任帮扶制度。可以在学校开展“扶贫扶志活动”,以及学生间的“手拉手”传递爱心活动。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学生的关心,老师的关爱,最终促进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尤为主要。
1.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不得已必须出门打工,必须增加与子女的联系,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方面,也要着重关心子女的思想情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等方面。
2.父母要委托好监护人。尽可能避免监护人(除父母以外)漠视孩子思想交流的要求,或是放任孩子,或对孩子的态度十分冷淡,或是对待孩子粗暴等情况的出现。
3.监护人要有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校为留守儿童所设立的各项集体活动中。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只做到保证孩子不被饿着或冻着,还要切实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以及人身安全。
(三)社会方面
1.社会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关爱力度。
2.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的民间组织。成立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社区服务队”等,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目标责任制,在全乡镇范围内树立“一家人”的思想认识。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5]姚芳芳.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5):59.
近期,我在调研中发现,作为北京“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一部分,北京市朝阳、丰台等区都在进行较大规模的拆迁。这一轮拆迁的重点是城乡结合部地区,这些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密集,是打工子弟学校的集中区。
据有关媒体的不完全统计,有30所以上的打工子弟学校即将消失,其中涉及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超过1万名。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对这种情况心急如焚。
城市要发展,拆迁是难以回避的。但是城市的发展,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美好。这份美好的生活当然应该包括弦子们有学上。外来务工人员背井爵乡,常年在城市打工,已经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城市在发展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对他们的安排,尤其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
尊师重教是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和提倡的,让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社会和谐之必须,更是政府履行义务教前去之责任。我国广大农民因文化程度低,只能在城市进行简单初级低收入的工作,这一方面造成了他们收入低徽,难以改善自身生活,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劳动力技能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变成创造大国,不重视教育不行,不重视农民工女子教育更不行。
2001年5月,中央出台了“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2006年6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也再次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应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的法律责任。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在流入地政府的城市规划尤其是有关拆迁的规划中,必须充分保障被拆迁区域内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教育权利。必颁充分考虑新建学校的选址、经费等问题。
建立流动儿童教育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某级政府的某个部门为流动儿童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该部门有责任为前来求助的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位家长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并协调其他有关政府部门。
在没有妥善分流安置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前,不得要求学校拆迁腾退。
在学生分流过程中,应敞开公办学校大门,并规定进入公办学校的比例不低于50%,逐步落实“两为主”政策。
一、同伴交往对儿童学习的重要价值
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建立在与他人发生交互关系的基础之上。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后天习得的学习行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体根据自己的行为反应结果来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个体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通常来说,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结果来进行的学习是非常吃力的。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但观察者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换言之,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观察者与“榜样”之间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一个人与什么样的“榜样”交往,就会习得什么样的行为类型,得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效。另外,大多数榜样行为往往是各种榜样特征的组合。榜样越是多样化,观察者就越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反应。学习者要善于与不同的“榜样”建立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除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透过同伴关系,可以预测儿童以后的成就动机、学习声望以及留级、逃学和辍学等学业问题。以往的观念认为,儿童只从成人那里获得知识,教育完全是父母和教师把他们知道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孩子。事实上,很多证据显示,天真的孩子在一起弄清一个问题,比他们单独学习要进步得快。这些证据体现在许多领域中儿童的技能发展,如数学、音乐、物理、道德推理和计算等。此外,通常情况下,同伴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权威关系之上。[1]在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儿童经过积极的讨论和交换意见,可以找到单独依靠自身无法找到的答案。亦即我们常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相关研究还发现,没有朋友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得分明显低于有朋友的学生;亲密朋友之间成绩报告单上的成绩更加相似。[2]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更多地受到同伴的拒绝,而非学习困难儿童比学习困难儿童更多地被同伴接受。
另外,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伴接纳)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受制于年龄,低年级时影响小,高年级时影响较大。例如,一项选取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进行同伴提名测验,以考查学生语文和数学成绩的研究表明,低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基本上不存在影响,但四年级以后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逐渐提升。这可能是由于儿童初入学校时学业成绩主要受学习兴趣、成人权威、自身能力和教师的评价等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人际交往在小学生身上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与周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这种自我意识的变化也对自身学业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即:儿童就读年级越高,越倾向于关注自己与周围朋友之间的关系,因而同伴关系这一学习环境就开始对学习产生影响作用,而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未开始重视友谊的作用,因而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3]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凿的研究能确切解释为什么同伴交往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并且是促进儿童学习的有效工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同伴交往能够推动儿童在认知和社会方面的发展。当地位平等的儿童相对自由地讨论他们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从他们可能采用的各种不同解决方案中可以产生出新的见解,这促进了每个参与者的学习。
二、同伴交往是儿童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英语学习是儿童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英语学习既遵循人类学习的普遍规律,又有着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的特殊规律。同伴交往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足够丰富、真实和生动的刺激源。较之于其他“指导者”,同伴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更为具体、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有助于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基础上自然、快乐地学习英语。
1.同伴交往能生成大量供儿童进行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的交际话语
同伴交往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足够丰富、真实和生动的交际话语。众所周知,英语学习课程是技能课和实践课,而不是理论课和知识课。只有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出”,儿童才能在使用英语交流时做到既流畅又准确。同伴交往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通过不断产生的即时性和情境性对话,客观上为儿童提供大量符合他们认知、心理和年龄特点的语言浸润环境。相关研究也表明,1岁半以后,儿童之间相互影响的持续时间会越来越长,其内容和方式也越来越复杂,会出现彼此间互补的交往行为。比如一个跑一个追、一个藏一个找、一个给予一个接受等等。这一时期,如果母亲和同伴均在场,儿童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时间和交往活动的数量明显多于与母亲游戏的时间和数量。儿童与同伴交往时产出的话语比与父母在一起时产出的话语更多。[4]很多在国外生活过或正在国外生活的中国父母表示,他们的孩子在出国之前只接触到了有限的一点英语。到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生活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他们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英语,并跟当地小朋友进行游戏和会话,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很快得到提升,甚至还经常把一些父母听不懂的同伴之间交流的地道英语带回家。这说明同伴之间的话语交谈对儿童有天然的吸引力。同伴交往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创造一个不同于与大人交际的,可以进行自然、安全和充满童趣对话的语言环境。
2.同伴交往能为儿童提供更为具体、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学习反馈
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反馈联系着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不仅影响着学习者言语交互活动的结构与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可能性,[5]即:学习者接收到的反馈数量越多,反馈质量越高,其学会和学好某种语言的可能性就越大。有关于第二语言写作中反馈的研究表明,同伴反馈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自己习作的读者,因此比教师反馈更真实。此外,学习者通过互评可以感受到其他学生写作中会遇到和自己同样的问题和困难,这有助于他们减少自身作为作者的忧虑或焦虑,帮助他们发展自主性和树立自信心。[6]此外,儿童学习英语的总体特点是爱活动、爱模仿,需要更多来自外部的反馈。但由于各种条件和资源的制约,当前我国儿童在学习英语时,家长所能给予的反馈并不多。教师在课堂上也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反馈需求。同伴交往由于自然简单、灵活方便,且不受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中成人与小孩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制约,应当在学龄儿童,尤其是高年级儿童的英语学习中得到重视。
3.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基础上自然、快乐地学习英语
儿童语言发展的相关理论认为,对于儿童而言,外语学习不是母语学习的继续,而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与母语学习相比,外语学习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就学习顺序而言,外语学习是在母语习得之后进行的;第二,外语学习是在基本掌握了母语之后,用通过母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来接触、学习和使用语言,而不像母语习得那样,是在没有任何语言基础的情况下接触、使用并习得的;第三,外语学习常常是课堂上学得的,而母语学习则多是在自然语境下习得的。[7]另外,儿童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种亲近语言的天然动机。当他们处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时,为了不在人际交往中失去安全感,他们会主动利用从母语习得中获得的各种技能参与同伴之间的“语言游戏”,并努力去掌握其中的“游戏规则”。这种通过“语言游戏”来学习新语言的做法与成人通过理解各种语法知识和规则来学习外语的过程有很大的差异,即儿童并不把英语学习看做是一种学习任务,而是将它视为参与另一种游戏活动,获得爱与安全感,以及满足各种需要和得到奖赏的一种方式。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儿童是否有朋友或同伴,能否被其他同伴群体接纳或获准加入新的“语言游戏”,是判断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快乐、自然地“卷入”或“浸入”英语的重要体现。把儿童的英语学习过程建立在良好的同伴关系之上不仅顺乎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规律,也在客观上有效地降低了他们成为学习不良儿童的风险。毕竟,对于孩子而言,在游戏中而不是“学知”中学语言是更开心的事情。
三、利用同伴交往促进儿童英语学习的具体建议
儿童通过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习得交际用的口语,以为日后进一步掌握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同伴交往在帮助儿童学习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有利条件,并引导儿童利用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以帮助和促进孩子更自然、更有效和更快乐地学习英语。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1.重视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同伴交往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家长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同伴的圈子里,儿童不但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社会文化、和个性特长的同龄人,还有机会通过与他们交往,在合作与相互支持中增进各种知识、解决各种学习问题,包括发现和改变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角色,如“领导者”“追随者”“小霸王”“被欺负者”“小丑”“军师”和“施舍者”等。另外,儿童的圈子中通常都会有某种特殊的同伴文化。这种同伴文化不同于孩子和成人之间的文化,且儿童有很强的动机去认同这个文化。如果儿童的这种认同需求被剥夺,或经常遭到拒斥,这会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引发其他心理疾病。因此,家长与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的认知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特殊意义。
2.在日常生活中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有利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条件来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比如,允许和欢迎孩子邀请自己的同学和好友到家里做客,以父母的身份对孩子的朋友热情相待,并给孩子们留出一定的空间,允许他们自由活动。当孩子把自己的图书、文具、学习材料借给好友时,父母不要加以干涉。当孩子的同伴邀请自己的孩子去他们家做客时,家长要积极鼓励与支持,并教给自己的孩子去别人家做客的基本礼貌。比如,如果孩子要去参加同伴的生日聚会,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挑选生日礼物;节假日的时候,鼓励孩子跟同学好友去看电影、爬山、游园等。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也有助于扩大他们的活动视野,开阔他们的胸襟。另外,家长也需要积极关注孩子与哪些伙伴交往,在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大原则下对孩子的交友情况予以恰当的指导。
3.引导儿童利用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
在帮助孩子与同伴发展生活友谊的同时,家长和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把生活中的友谊带到学习上来。落实到具体的英语学习上,就是建议孩子通过与朋友之间的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和互相帮助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比如,让孩子每周找个固定时间与朋友做英语单词、句子或者篇章的听写活动;建议他们放学回家的路上,或平时打闹嬉戏时互相说英语,或者一起去某个地方参加英语角的会话活动;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英语朗诵和表演活动等。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课后与同伴进行的英语学习活动应该以保持和拓展兴趣为主,家长与教师如果过分要求儿童与同伴交往时一定要学习英语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家长与教师要对孩子的同伴交往活动有足够的宽容心和耐心,自身也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反思,这样才有能力指导和帮助孩子去把握好交友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切忌功利性太强,以学习的名义控制孩子的交友世界。当然,也应当尽量避免孩子与同伴在一起时只玩耍而学不到有益的东西。
4.乐于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
由于亲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同伴交往的观点和行为,除了帮助孩子与同龄同伴建立友谊,并鼓励孩子在同伴关系的支持下自然、快乐地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做孩子的“异龄”同伴来帮助儿童学习英语。比如,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围绕穿衣服、系鞋带、进餐、整理床铺等内容与孩子进行简单有趣的英语对话。如果父母不懂英语或者英语水平不高,可以让孩子把学校里学到的英语单词、句子、故事、歌谣等教给父母。另外,如果有条件,比如,父母的英语都很棒,经常与外国人交往,还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带他们参加一些国外家庭的交际活动,父母用外语与外国人侃侃而谈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英语的好奇与兴趣。总之,亲子关系会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又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包括儿童的英语学习成效。父母要敢于、乐于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
参考文献:
[1]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杨海波.同伴关系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相关研究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2008(3).
[4]周念丽,张春霞.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孙燕青.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反馈[J].心理科学进展,2005(2).
[6]王颖.二语写作中的反馈研究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一、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质疑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如果学生可以在体育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向教师进行大胆的质疑,那么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了解体育知识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从某种层面而言,学生质疑属于一个互动过程,是教师与?W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质疑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所以,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大大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让他们敢于质疑。举例来说,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播放关于跨越式跳高的视频,让学生先对其中的动作要领有基本的掌握,再予以耐心的指导和解释,鼓励学生仔细、认真的进行思索,把握好重要的教学环节。经过这一流程之后,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不了解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高度、技术阶段或者助跑方式,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心底的疑惑,并进行耐心解答,让学生再认真思考后得出最终的结论,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索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在日积月累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注重学生好奇心与观察力的培养
在一切的学习过程中,能否透彻的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由学生观察能力来决定的,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动作要领。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认真的示范,利用多媒体来再现示范动作,鼓励学生分析其中的动作要领和技术要领,进行细致合理的练习与巩固。正因为学生的观察力主要是由学习好奇心所引发的,如果学生能够对某科知识产生好奇心,那么他们就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观察,由此可见,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这不仅是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有益,也是促进学生观察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鼓励学生多提问
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无形动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流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来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对课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教师,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逐渐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敢于质疑权威,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以往的经验表面,大多的创新都是源于质疑,因此有了质疑才会不断创新。由此可见,提问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极其重要。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做起:(1)基于现有体育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现有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相关方法的潜力,将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拓展。使学生掌握某个体育项目的技巧,想象更有效的完成模式,创造自有的方式,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一定的帮助。(2)摒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可以说是一项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因此不应该只局限于固定的教学场所或者恒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应该有效运用体育课的灵活性,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组织一些球类的比赛或者裁判培训等体育活动,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锻炼,更能增加其团队意识,实现学生展现个性的教学目的,最主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