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科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确定选题方向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一定的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主体研究精神,促使基础教育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精神,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在学生进行选题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设计和提供一些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这些问题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要研究的2-4个问题,确立该研究问题的价值、可行性和相关因素。帮助学生建立2-4个研究小组,共同讨论研究任务的工作分配(设置组长、记录员、资料收集员、资料整理员、工作汇报员、师生联络员等职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搜集可能获得的信息、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思考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问题,如何汇报课题的研究方案。在学生确立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由于受学校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不宜将他们带到社会上。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资源主要来自校内。学校的图书馆、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资料,校园显性、隐性环境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产生、确立、调查、考察、设计、实验等提供了场所。教师要帮助学生收集好每节课的研究性学习记录表,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并做好记录工作,帮助学生学会分组学习、协作学习、小组分工等合作学习方法。在每一节课后要及时收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堂记录表、下一节课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学习计划表、学习资源利用申请表等,做好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记录表,及时做好一线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师生双方都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不同,选题方向最好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这样在实施过程中才能保持最佳的状态。学校要通过各种类型的讲座,让学生积累有关知识。教师还可以布置如有关环境生命、资源与能源、应用物理、应用化学、时事政治、经济、传统文化与社区文化、文化艺术、家庭与社区生活等的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设计表格、查找资料、调查研究等科学方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肯定学生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二、选题的常见途径
课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在于你对看到的是不是视而不见,对听到的是不是听而不闻。如果你对看到的想看个究竟,对听到的想问个明白,那么选题就简单多了。
1.日常生活:从穿衣、吃饭、起居、休闲中寻找问题。如:探究如何延长鲜花的观赏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喜欢买鲜花装点家居环境,于是鲜花的保鲜也显得尤其重要。张志盛和其他同学一起对延长鲜花的观赏期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价格最便宜的康乃馨,用一次性杯子做容器,拿小石子固定,分别用物理方法――剪、烧和分茎,化学方法――清水中加醋、糖、感冒药、消炎药,或组合,或单独实验,并用照片记录,从而得出了最佳方案。
2.社会实践:跨出校园,放眼经济建设热潮。如:颗粒状物体自由堆积规律。赵伟家附近有一个建筑材料的堆场,王子健到赵伟家玩,发现沙堆是一些相似的圆锥体,小石子堆也是一些相似的圆锥体,但沙堆和小石子堆不同。是不是不同类物质自由堆积的形状就不相似呢?他们又跑到煤场,观察了煤粉从卷扬机上落下后自由堆积而成的圆锥体,发现了相似的情况,于是就确定了研究的选题。
3.学科学习:从疑难问题中,从各类书籍中,也会获得选题的灵感。如:硫酸铜晶体的制作。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作为初中学生想做好、做完整,还是具有实践性价值的。教师可以从外观造型去引导――个体做大、造型做美、寓意深刻等;从结晶过程中去诱导学生探究结晶的最佳条件――时间、温度、溶解度、浓度、晶母等对结晶的影响。
4.校园活动:看似简单、单调的校园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留意,就会到处充满生机。如:碱煮法叶脉书签的最佳制作方案。叶脉书签的制作也有资料可查,其作为初中生研究性学习还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价值。可以从碱液的浓度、煮沸的时间上探究,也可以从叶的选择方面进行探究――叶的类型是网状还是平行、是肉质还是革质、是嫩叶还是老叶等,还可以从叶脉的冲洗、染色和保存等方面进行探究。
5.社会热点:环境、能源一直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公民关注的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乡村生活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关地区可见的河流基本上是“黑龙江”。于是陈超同学的选题为:“流向大海的水为什么是黑的?”她向当地环保局调查河流污染情况,还买了小虾分别养在井水、受工业污水污染的河水、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水等水体中进行实验观察,从而了解水体受污染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生有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经历,初步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以适当的激励,就可以发展其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使外来的指导被学生接受,转化为内部动机。
三、选题的基本流程
选题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对学生选择的题目,师生双方应面对面交流,教师应了解学生选题的起因、目的及计划,进行点评,分析课题的可行性,让学生对可行的课题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设计方案、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新问题,应及时纠正,出现与原先假设相矛盾的,要坚持到底寻找真正的原因,必要时,修订题目,最后确定题目。这个过程,是锻炼学生意志力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意志力,一旦遇到困难,要么中断当前的研究性学习,要么草草了事。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问题的提出问题筛选初步确立选题可行性论证确立课题。课题的选择是呈“金字塔型”的,即从众多的课题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来进行研究。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和准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使学生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还要帮助学生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
2.调查研究。使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让学生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
3.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
四、选题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次选题时,学生往往漫无边际,对什么有兴趣,就随意选什么。此时,指导老师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范围要小,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以下四要素: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人力主要是指指导老师和学生各合作伙伴对该课题有没有研究兴趣,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具备。财力是指该项研究的实验经费、调研经费、交通费用和资料复印等的开支。物力是指研究地点、实验设备、实验试剂。
选题方法的确定也会影响到过程进行的顺利与否,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研究性学习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大类,其中课题研究又可以分为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调查、观察、实验、项目设计等方法的采用,必须事先有所考虑。如某城关私家车的拥有现状,可采用调查和观察等方法;碱煮法叶脉书签的最佳制作方案,要采用科学实验法得出结论;无粉尘粉笔檫的研制,就要采用项目设计。大部分选题是多种方法的结合。
五、选题的基本要求
选题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自主进行的,为了便于实施,要求我们在选题时考虑以下几方面:
1.新颖性。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其它学习方式,主要培养求异思维,研究的课题要有新意、有创意,尽量避免选相同的题目,如果题目相似,研究方向也要不同。如“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多大污染”这个课题已有多方面的报道,而且研究得比较深入,很难有新的突破,要选新颖的题目,这样对学生才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在研究中更投入,更能克服困难。
2.操作性。初中生的知识和阅历都有限,选题要符合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便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条件进行选题。课题调查和实验所要求的条件应是基本可以达到的,或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调查所要求的信息渠道、实验实习操作、教师咨询、时间安排、交通等条件都是当前能够解决的,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畏惧感,不利于选题的顺利进行。
3.社会效应。选择的课题应有现实意义,应结合当地的实际,贴近学习、生活、自然,有利于认识当地的一些问题,这样的选题才具有社会效应,突出了研究的实效,自然就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从而培养起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型大学;PDCA
随着我国科技、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专门指出“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应在办好研究生院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以对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带头、示范作用,提高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1]”。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2-3]。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产出和培养目标之一,是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4]。
现代研究生教育始于西方,在西方研究生教育100多年的发展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经验。其中科研能力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高素质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关键技能之一。研究生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在各学科领域进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的能力[4-5]。国内外研究表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提高,虽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确实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而得以培养和提高[4]。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研究生自身的长远和全面的职业发展,而且是研究生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可见,如何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当前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广泛关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中的规范化过程尚待改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引入并借鉴“戴明环”和GB/T19001、GB/T28001全面质量管理标准的思想,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为核心,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基本阶段。然后,结合我们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实践,介绍了具体的实践效果和经验。实践数据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1问题的提出
现有国内外针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是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分析、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国内外科研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方法等方面来进行,在培养过程的实施案例和模板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相对来说,欧美发达国家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比较成熟,他们重视生源的科研潜力以及导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并且强调通过研究生课程教学、科研实践、毕业论文撰写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结合[5]。
在研究生培养方法上,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应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种种问题,导致我国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从总体上来看有待改进之处。尤其是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问题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招生规模扩大是培养质量下降的一部分原因,但是研究表明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落后,甚至轻视与忽略,才是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培养对象数量的迅速增加与培养过程管理的轻视,是导致培养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培养模式和体制不能短时间内迅速改变的前提下,必须研究和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另一方面,根据现代教育和质量改进理念,作为研究型大学重要培养成果(研究生)的能力培养质量来源于(培养)过程。
综上所述,现有国内外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由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对研究生素质和个性有较强的依赖,无论国内外都缺乏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的标准,更缺乏一套完整的过程体系的指导,近年来国外逐步从全面过程管理的角度来开始研究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但国内尚缺乏系统性的从过程角度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的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并进行了实践研究。
2基于PDCA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
2.1基于PDCA的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模型
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过程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核心和前提是基于PDCA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主要通过引入并借鉴“戴明环”和GB/T19001、GB/T28001全面质量管理标准的思想,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为核心,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基本阶段。
该过程强调学生不是处于简单的被管理和被监控的位置,而是被充分调动积极性,参与实验室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的建立与运行,强调的是学生科研能力目标的提高和进步、学生个人及实验室的共同发展,通过运行科研能力培养过程,让实验室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明确目标、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不断前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及成就感,叠加实验室科研能力的提高。
图1基于PDCA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模型
2.2科研能力结构分析
在能力结构分析方面,不同学者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进行了排序。如孟万金根据能力结构要素分析得出文、理、工三科研究生综合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在前5项的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顾明远的排序则依次为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书面表达能力[3-5]。但现有的学者都没有将科研规划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科研能力。科研过程的成功前提就是学生对科研的规划。结合在北航的实践,我们扩展后的学生科研能力至少包括图2所示的7项能力。
图2科研能力结构
2.3PDCA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阶段
图1中的PDCA四个阶段是一个迭代环,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如表1所示。
2.4科研能力培养里程碑
针对每位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计划,实验室设定了入学、调研、开题、中期和答辩五个里程碑,并确立了实验室科研能力培养实施措施(如表2所示)。
表1科研能力培养过程阶段及阶段目标
阶段 目标/任务
计划(PLAN) (1)标准:建立实验室范围内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标准。
(2)计划:制定科研能力培养过程计划。
实施(DO) (1)培训:根据已建立的计划和培养过程标准对研究生开展科研能力培养相关的培训。
(2)实施:根据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能力培养子任务。
检查(CHECK) (1)分析:收集实施阶段的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提炼经验和教训。
(2)学习:学习经验和教训。
改进(ACT) (1)改进: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对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
(2)标准化:提炼培养方法和过程的最佳培养实践标准化,供推广和借鉴。基本推广路线为个人小组全体。
表2科研能力培养过程里程碑
里程碑 任务与实验室培养措施
入学 明确科研能力培养目标,完成学习计划:包括基础课程学习、科研、工程方面,至少涵盖调研、开题、中期和答辩几个阶段。
调研 完成调研报告等。实验室调研模板提纲:(1)工业界现状:定义、典型应用、技术脉络、体系结构、典型企业界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等、开源产品和原型系统等;(2)研究界现状:国际和国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或重要战略规划中的相关的关键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的分析、总结和下一步趋势分析、国外重要基金的资助情况和资助方向、国内973、863和国基的资助课题方向和内容、典型的研究机构的进展、领域专家及其进展、关键算法及其研究思路和进展,学术界的前沿进展)、该领域相关的国际期刊/会议、领域推荐书籍/论文列表。(3)关键/热点/前沿科学问题。
开题 完成开题报告。实验室开题报告模板纲要包括研究意义/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研究的方向、建议研究方案、特色与创新之处、预期研究成果、可行性分析等。
中期 根据开题开展科研和工程工作,并接受检查(组内与实验室预答辩)。
答辩 完成课题研究、系统实现和毕业论文等,完成实验室内部答辩和学院答辩。
3实践效果
我们对所提出的培养方法在北航计算机学院进行了实践。实践中选取了45位研究生进行了研究,其中的人员构成结构(博士生和硕士生)如图3所示。
图3人员构成结构
为了考察实践效果,在实施前后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进行了两个试验分析。
试验1:采取了学生自评、小组同行评分、最后得到加权分的科研能力综合评估值方法来分析方法实施前后的科研能力培养效果,目的是通过学生评分的比例来部分观察我们的方法实施效果。在评分体制上,采取了100分值,分为0~70分、70~85分,85~100分三个档次。
在试验1中,实施前后的综合评分结果及其对比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科研能力综合评估结果
该实践结果(图4、图5)和学生调查问卷反馈结果表明,方法实施后85~100分,75~85分的学生比例分别提高了7%和11%,0~70分的学生比例降低了14%。以上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所实践的科研能力提高方法从学生和组内自我评估上看还是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图5科研能力综合评估结果对比
试验2: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根据学生科研能力结构,从学生自我规划性、论文和专利发表、毕设优秀学生比例等指标上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转换被动科研和工程思维为主动进行职业、科研、工程等规划和实践,是教师
有效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效果的前提;2)学生规划能力:实践前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在主动进行职业、科研和工程规划和实施的规划意识和实施能力上还比较欠缺,需要老师的细致引导和示例讲解。3)学习模板和指导(包括实验室、导师、团队和同学间):在实践中,发现有很大部分有了积极性后,却不知道实施方法。实践发现,实验室、团队和导师如能及早提供参考示例和模板(如实验室调研、开题、中期和毕业答辩提纲模板/示例)、采取在培养关键阶段的前期指导(如预答辩等)和培训(如入学培训、预答辩等)等措施,能让学生尽快明确目标和模仿,具有较强的实例指导意义。
4结语
我们将在北航计算机学院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和改进,具体工作包括:1)对培养过程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2)在实践阶段部分,将进一步提炼出实验室内部的标准培养过程;3)在指导环节,根据学生和教师反馈,进一步完善提炼总结各项经验、教训和各种模板示例(如调研、开题、中期和答辩等)并完善现有的各种网络化的教师和学生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战略报告编写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R].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1-21.
[2] 颜晓莉,李方伟. 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5(3):440-441.
[3] 施晓光. 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2-37.
[4] 王永胜. 中美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J]. 东方论坛,1998(2):32-37.
[5] 段丽.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 湖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3.10.
Cultivation Metho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Postgraduate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RUAN Li, XIAO Li-min, ZHU Ming-fa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关键词:视域学科;美术学;研究
跨国别的美术研究中,不能只是从中西方的美术中进行相互比较,要逐渐重视中西方美术学视域地位,对比国内外民族之间文化不同,可以是对一个民族美术历史文化研究,侧重对于比较美术学的范畴研究,不同的民族和国别之间美术研究都是相互融通的,有很强的共性存在。
一、美术与宗教的跨学科研究比较分析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宗教和美术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很多时候美术学来自宗教学,美术学和宗教学之间紧密联系是肯定的,人类美术和宗教之间有非常深的关系。比如中国山水诗应用而出的山水画,和西域传统宗教都有必然联系,宗教对于中国山水画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受到儒释道影响因素也非常明显,同时也体现了宗教边缘补充和整合,最经典的就是中国石窟艺术,就是非常典型的宗教艺术,分为石刻和壁画,这些都是为宗教服务的,也充分显露了宗教和艺术之间相互融合关系。
美术和宗教具有天然关系,比如巫术和宗教是一体的,巫术也是原始宗教仪式活动,这些都有宗教精神物质载体,巫术活动从外在的行为方式超自然的精神力量,促进了美术创造力,促使美术研究逐步推动美术学发展。
二、美术和哲学之间跨学科比较方法研究
哲学主要是将事物物理本质进行抽象化研究,是表现事物本质关系,和美术学研究方式不同,美术是一种形象思维模式表达,通过作者对于美的认识进行客观表达形式,有很多表现形式和手法,美术一直都是属于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研究。美术学和哲学之间区别非常明显,主要是形象性和抽象性问题,哲学描述具有一定绝对抽象性和形象性,非常不同于美术学,美术学是生动和具体的,形式上的哲学对于美术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哲学思想可以很好帮助美术创作进行更加丰富创作研究,提供一定建设性的思想主题,帮助美术学从形象思维逐步到理性思维跨越。一个美术家的思维方式直接会表现艺术作品中,同时一个非常有哲学思维的艺术家更是非常有内涵的美术家。
美术是一种形象思维艺术,美术家从事美术创作需要注入大量的理性思维,作品主体思想表达需要人的精神,社会现实问题都需要理性思维,具体到如何表现就是形象、色彩和构图等,一个美术家思维方式需要理性和感性相互结合,更需要一定哲学观点。中国美术学和哲学之间关系非常密切,绘画先布众色,再根据意向对于绘画整体把握绘图,老子道主要就是哲学最高概念,以形媚道就是中国山水画性质最早界定,中国绘画追求的是虚静、淡泊和平远美学精神,这些都是受到老庄哲学思想影响,本质上是完全一样观点,艺术家由此也成就了艺术作品,庄子也由此成就艺术的人生。
三、美术和考古民族学之间研究分析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科技和人文学科研究也得到非常深远发展,各个学科之间分工也更加细化,民俗和考古学之间有着非常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整个美术研究一直都是走向丰富多彩程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多样化,从考古研究可以很好对于古代美术学做系统研究,提出非常新型美术学考古理论,美术民俗是今天民俗美术学研究主要方法,主要表现是美术和民俗之间关系。
很多研究都表明考古学和美术学之间相互补充关系,一种相互印证关系,美术学要深入研究,需要考古学支持才可以,同时美术学和考古学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考古发现的新问题都可以通过美术学理论知识得到一定解决,从而很好推动考古发展。相反考古研究可以很好丰富美术学理论体系,美术学研究要借助于考古学理论方法才能进行,对于美术学研究要结合考古学进行,二者之间是相互推动和相互作用关系。
四、美术学和文学诗歌之间比较研究
美术学和文学诗歌之间一直都是相互渗透和补充的,文学史上的流派和美术史上流派是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这些都是文学诗歌和美术之间艺术流派表现形式。
中国美术史关于诗歌和绘画之间也存在一定定律,苏轼以为绘画和诗歌本来就是一体不可分割的,书画同源,王维也强调中国山水画和诗歌有着必然联系,诗歌,志之所在,诗歌和绘画都是源于心,绘画是视觉的,诗歌是听觉的,绘画写的是物体外在想象,诗歌表达的是内在思想主题,诗歌和绘画相互结合,可以很好达到一定艺术手法。中国文化中对于传统艺术表现手法非常侧重,美术和诗歌相互都可以很好描述事物的美。
五、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研究是中西美术学比较必然,需要中西美术跨学科研究学者共同进行,跨学科研究是以美术为中心,将相互之间联系做到非常深入研究,比较形式上关系,揭示和相互印证对比,构成了美术和别学科的多纬度思维,跨学科拓展中西比较美术学研究,可以很好对于研究空间和领域进行一定分析。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比较美术学研究是美术学研究重要工作,以美术为中心研究其他学科和美术学之间关系,可以直接表现美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吸收、借鉴和联系,跨学科研究也是中西比较美术学史学科很好定位。
【参考文献】
[1]李倍雷.比较视域中跨学科的美术学方法研究[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8(05):65-68.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 创新
一、我国当前社会科学中方法论的主要发展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学科以及社会学科等一些学科都从哲学当中分离出来,而之后又不断的进行分化,如今出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遭受打破,使得边界的划分成为学科交叉及融合成为一种大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其为大科学时代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该趋势的出现,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背景,其主要来自于社会科学问题不断的复杂化,为此,今后将需要更为丰富的学科研究思路、工具以及方法。还有就是某种社会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体系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或者融合时,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进而使其形成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新分支。因此,可以看出,科学方法中的跨学科使用将是一种必然。
二、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及研究方法的创新
对于当代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其社会系统是具有开放性特色的复杂性系统,面临着以下一些挑战:其一,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未知的领域;其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是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而是由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所形成的复杂性系统;其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分工也将变得越来越细,同时专业化的程度也将会变得更高;其四,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所关联的领域将变得越来越广泛。社会科学在这一研究背景之下,通过采用单一的某种学科是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当前较为复杂的问题。然而,学科交叉及融合,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但概念侧重点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交叉主要是指汇集,体现的是集成系统科学的思想;融合更加强调的是相互渗透及合为一体,大多数是在生命的层次、质变的层次以及化学的层次进行结合,其体现的是一种综合系统科学思想。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潜在规律为普遍性哲学问题,也就是世界万物之间均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在当前的科学组织管理、科学价值以及科学目标高度统一的信息科学时代,学科融合及交叉可以实现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在应用层次与理论层次之间的相互融合,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划分,让社会科研人员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进而使其在方法研究之上进行创新。
在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引进学科交叉及融合,不仅仅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研究技巧,而是因为当前只有通过采用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才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认识,并提升对复杂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加强对社会研究问题的准确度以及精细化,进而使其能够对复杂性的社会问题进行驾驭。为此,可见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是当前社会科学获取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必然途径。
三、加快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一些建议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境内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已渐渐的将复杂系统作为基本理论,统计分析、运筹学以及综合博弈论等一些数学方法,行为科学、多主体的系统、人工社会以及元胞自动机等一些多学科进行交叉的实验计算方法,对我国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宏微观层次以及多要素行为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影响,其研究的领域涉及到了经济系统的演变、环境的综合管理、公共建设管理以及重大工程的管理等,均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成果。通过自己多年对社会科学跨学科的研究,笔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其一,应从当前的大科学角度来看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加强对社会科研方法创新的认识,认识到学科的融合及交叉在社会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地位。
其二,应对综合集成的思想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大力开展一些社会科研方法的创新,进而实现当前社会科研方法的体制。
其三,应进一步对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复杂性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由于这种复杂性的系统,使得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不但有了结构性,而且还有半结构性以及无结构性,很好的揭示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一些规律。
其四,通过采用多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的方法研究,它的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不再是个别的研究问题,而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为此,应在宏观上对其进行推动,推动该趋势当中的战略安排以及战略思考,进而使其形成鼓励学科融合及交叉的一种大文化。
其五,应进一步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调整及优化,并对其进行知识体系的培养。通过采用多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解决。
其六,构建以学科融合及交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
其七,营造良好的跨学科社会研究文化学术氛围。
四、结束语
在当前,随着我国科学学术不断的进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事业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同时还可以看到的是在社会科研方法中,采用了多学科的融合及交叉的方式手段,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广度以及深度进行研究,以多学科作为研究的基础,创建出当前大科学社会科研时代的体系,而在人才数量以及能力方面,相比国外水平还有很好的差距。为此,我们应在中央方针的指引下,艰苦奋斗,努力创新,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打开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任平,曹典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吴元梁.哲学形态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徐竹.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因果机制理论述评[J].哲学动态,2012(3):95-101.
[4] 乔翔.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治解放思想探析[J]. 唯实. 2012(02)
作者简介:
贵州大学 贵阳 550003
吴起鑫
摘要:环境化学课程是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为提高研究生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质量,针对研究生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挑战,对课题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关键词:环境化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控制原理和方法的科学。环境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化学学科的组成部分,从其发展之初,就担任起分析化学污染物质浓度水平,探讨污染物质污染机制、迁移转化规律、毒性效用,开发污染控制技术等使命。建国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化学污染事件频发,化学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进一步推动了环境化学基本原理与技术的发展,环境化学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发展成熟、完善。
一、研究生环境化学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化学作为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类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理论基础强、学科间综合性明显、学科内多层面内容交融、 前沿新技术发展迅速等特征,涉及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及典型有害污染物的知识和方法。 近些年,随着研究生扩招,以及环境事业的迅速发展,很多非环境类专业学生在考研的时候选择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不少环境类研究生环境化学基础薄弱的现状,很多高校环境类研究生都开了环境化学课程或高等环境化学课程。由于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差异很大,有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学过该类课程,已经有较好的基础;也有不少学生没有接触这门课程。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上好研究生环境化学课程,对任课教师提出很大的挑战。既要让有基础的学生有兴趣,不是简单重复,又要让没有基础的同学能够听懂这门课程,都需要任课教师来探讨与研究。
二、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
1. 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强化互动教学
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体系不同,若按照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教学,会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研究生课程通常人数比较少,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先掌握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根据学生的的背景特点,区别对待。比如(1)在讲解相对比较容易的基本定义和概念部分时,安排没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课堂上介绍专业名词,而学过该课程的学生负责提问,达到学生之间的“教— 学”相长;(2)每次上课后老师预留课后思考题,由学生自己选择问题,下次上课之前上台回答问题(PPT 汇报形式),教师进行评分。
2. 基于案例分析的建构主义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本,提倡学生个人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所学知识有意义积极建构。在每一章课程内容学习之前,举一个该章课程方向上著名的污染事件, 将学生分组,根据课程内容分析该事件中环境化学基本原理,污染物质的主要迁移过程,引导学生查找相关文献,每个小组总结自己的学习和分析内容,做成PPT,每个小组派代表在课题上讲解。通过这个阶段的自主探索,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有更好的了解,进一步了解到这些知识的意义,主动思考,团队合作和交流, 产生思想的交汇,构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大气环境化学这一章,安排学生了解当前大家关心的“雾霾”事件;讲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时,探讨松花江水污染重大事件。
三、结合研究热点,激发科研兴趣
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各自导师的安排,基本确定自己将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课程最后,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选择1-2 篇该方向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的文章,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文章的优点的,科学意义。通过高水平文章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研究充满希望,同时,通过课程知识和文章的结合,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四、改革考核方法
考核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教学考核一般是结果考核,通常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就是该门课程的成绩。显然, 采用“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核方式,仅通过期末考试有限的卷面有限的知识有限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真正知识理解、要点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真是情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前面教学改革中提到,课程在很多地方设计了学生参与过程。在考核中,增加学生参与成绩的比重,根据PPT 汇报效果,分级打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环境化学教学改革中,将成绩分为课程参与成绩、小组报告成绩、期末成绩,考勤成绩,比例分别为40%、30%、20%、10%。通过课程成绩组成和比例的调整,激发学生准备PPT 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课程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教学的改革,以学生为课程的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在整个课程过程参与的积极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构多样化的、真正有益于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或新型教学文化对于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学科课程是非常适用的。总体来说,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明显,可进一步挖掘和细化课程的设计,以求做到改革更加到位,贴合现代大学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建设。
参考文献:
[1] 戴树桂. 环境化学( 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王春霞, 朱利中, 江桂斌. 环境化学学科前沿与展望[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关键词: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实施方法;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56-03
早在14世纪,牛津大学就出现了导师制的雏形,并且和书院制被称为传统大学的最宝贵财富[1],但当时导师制并不是以指导学业为主,直到19世纪中期现代意义的导师制度真正成型。由于导师制具有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个体优势的特点,引起世界众多高校的采用。我国于上世纪将导师制普遍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而很少应用于本科生教育,本世纪初导师制才陆续被高等院校应用于本科生培养过程中[2]。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迅猛扩招,在校本科生的数量增加导致严重的师生比下降,专业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缩短,本科生教学质量有所下滑。然而,本科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兴衰,所以组织优秀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和研究生导师制不同,学业导师面临的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指导,还要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尽力解答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尽可能地帮助他们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本科生学业导师的任务繁多,不可能像专职辅导员那样频繁出现在学生的身边,所以学业导师制在实施的过程就会遇到各种问题。笔者根据自身作为学业导师的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存在必要性、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真正实现学业导师存在的意义等几方面进行了讨论。
一、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本科教学工作是高校的重心所在。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3],如何实现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是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科生导师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有利于高等院校的科研氛围的营造。具体表现如下:
1.有利于促进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及专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业导师制也是解决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方法。一方面,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术思维活跃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了解学科前沿,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一般在课堂外进行,脱离了课堂的束缚,交流内容广泛,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增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有利于学校科研氛围的营造。目前高校中的科研任务主要由教师和研究生承担,本科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科研工作中,然而他们一旦有机会参与,其科研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另外,本科生具有精神充沛、思维活跃、发散性思维能力强等特点,在适当的引导下很容易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所以鼓励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导师的科学研究中,近年来我国知名高等院校中都出现了个别本科生发表多篇SCI论文的现象。另外,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势必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更高,这促进了教师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进而在学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等院校已在少数,但在学业导师制实施过程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本科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本科学业导师制的初衷是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提前走上科研的道路,所以在导师和学生应该存在双向选择的分配机制。然而据文献报道[4,5],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学业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对导师和学生的分配上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高校本科生人数的增加,师生比的下降,学生在选择学业导师时自主性性较低,大部分导师时被学院分配给相应的学生。其次,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很多学校学业导师需要指导的并不是几个学生,而是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这种情况下导师和学生都容易把“学业导师”角色定位错误。再次,导师指导学生的次数偏少,虽然学校对导师指导次数有所规定,但是导师本身科研教学工作任务重,个别学校还存在导师和学生不在一个校区的情况,种种原因导致导师学生见面机会少,不能很好地发挥导师的作用。
2.本科学业导师工作的评价机制问题。目前,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学校根据学业导师的基本职责出台了相应的评价制度,但是学业导师工作实施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个目标的考核存在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奖惩不公平的现象,导致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方法的思考
大学生学业导师主要负责对大学生的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发展、创新实践、科研活动、个人定位及规划等进行具体化的指导和引导,同时以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作为切入点,以“传道、授业、解惑”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6]。尽管学业导师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是这种制度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学业导师应该积极思考探究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导学方法,以下为笔者有关导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1.合理的身份定位。这里所讲身份定位包括导师自身和学生对导师的身份定位两个方面。首先,导师自身的身份定位。本科生导师和研究生导师不同,面临的是刚刚成年的大学生,大学生的主要问题除了学习方法的转变,心理上的适应也是影响其进步的重要方面,所以学业导师就应该担任起心灵导师的角色,而不是把问题推向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其他教辅人员。其次,学生对导师的身份定位。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面对学业导师往往想到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他们会将班内大小事务汇报给导师,这时导师就应该担当起班主任的角色,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2.班会讨论,分散指导。导学工作的开始阶段,一般也是大一刚入学阶段,学生对学校相关制度以及所学专业了解不够充分,导师可以采取召开班会的形式,集中对教学管理制度、专业的培养方案、知识结构、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申请双学位或第二学位的条件等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明确学习目标。另外,召开班会还可以给每个同学发言表达自己的机会,发表自己大学生活感受,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以便使导师尽快了解每个的学生的特点,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程度,为以后团队协作打下基础。导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特点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性格特点进行分散指导。由于种种原因,学业导师和见面的机会偏少,这时学业导师应该主动借助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和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并且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进行必要的思想指导和学术引导。
3.设置不同议题,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学业导师工作任务的重点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在学好公共课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课本知识过于枯燥,不易理解,学业导师可以通过设置专业相关的议题,指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最后通过分组汇报的形式完成议题。这种方法看似简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议题的选择,一般主张选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反映专业前沿的问题进行讨论。其次,收集整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文献查阅方法。最后,学术汇报,学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掌握学术汇报的基本方法(撰写报告和PPT汇报)。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有利于分散指导方法的实施。这种方法对于有一定专业基础的高年级的学生有较明显的效果。
四、小结
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本科生的教育质量乃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本科生导师制具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特点,有利于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的优秀本科生的培养。尽管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实施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它的出现、推行以及改进、完善,都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学校以及学业导师都应该从自身出发,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导师制和导学方法,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达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
[2]陈晔,徐凌霄.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3]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Z].
[4]李.本科生导师制的问题研究――以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5]韩安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对策――以滨州学院教育科学系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植物病理;研究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73-03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plant pathology research in which modern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were widely applied was from macro to micro in recent years.Therefore,teaching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on plant diseases course needs reorder and appropriate readjustment.The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 instructional link on theory,experiment and experie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resting of study and establish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apac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Key words:Plant pathology;Research methods;Teaching reform
《植病研究方法》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植物病理学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必备的工具书〔1、2〕。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植病研究方法》是继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之后开设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植物病理学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夯实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兴趣。本课程重点讲解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原理和具体方法,是偏重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教学的课程类型。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该课程在传统课程讲授的基础上,应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基础上,能学到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方法,以适应植物病理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3〕。因此,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多年植物病理学教学经验和植物病害30多年科研工作积累,对《植病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几个轮回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自已的认识和体会进行总结,仅供同仁参考。
1 调整、完善教学内容
1.1 调整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点 方中达先生编著的《植病研究方法》及董汉松教授主编的《植病研究法》一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教科书和植物病理研究人员的研究著作。其内容包括:植物病理学通用技术、植物病原物的研究方法、植物病害调查和资料的收集、植物病害试验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的整理与技术报告等,涉及了大量的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4-5〕。按照《植病研究方法》教学大纲要求:理论教学18课时,实验教学 20课时。为了保质保量完成38课时的教学任务,必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细组织并有序按排。按着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2015版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理论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重点讲授植物病理学通用技术、文献查阅和科技论文写作、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的背景和原理、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技术等内容;实验课部分则以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及董汉松主编的《植病研究法》为指南,经过教研组反复讨论编制了11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即植物病原真菌分离培养和保存方法、植物病原真菌病害的接种技术、植物病原真菌单孢分离和孢子显微测定方法,植物病原菌分离培养和数量测定、植物病原细菌的接种技术,植物病原物致病性测定方法,植物病害发生调查和记载方法、植物病害的产量损失估计,植物寄生线虫的采集和分离与形态观察、植物病毒的接种与传染等。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同类内容相关实验进行有序整合,为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学时,实验环节要紧紧相扣。将多个独立的实验进行合理的衔接和贯穿起来,达到了既完成了每个独立的实验又体现了整体优化的效果。在进行植物病原真菌病害调查、病原菌分离培养和接种鉴定实验时,可结合同一时期发生的细菌病害来进行。比如,将大豆灰斑病菌分离与培养、病原菌接种、病害调查和大豆细菌性叶斑病菌分离培养和病原细菌接种等多个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实验时播种一个批次的大豆苗子即可以用于几个实验上。大豆灰斑病菌接种后10d就可以调查,而细菌性叶斑病在其之后调查,在菌源分离上将植物病原细菌分离培养与接种安排在第一周,植物病原真菌分离培养与接种安排在第二周。这样就能将各自看似独立的实验连接在一起,并能掌握各实验间的联系性,同时缩短了实验的时间,增加实验课的工作效率,并且还模仿了生产实际中多种病害的调查研究方法。
1.2 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课程中增加了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内容。伴随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病理学也必须紧跟学科前沿发展,进行微观方面的研究,使植物病理学许多的宏观研究方法带有分子生物学的色彩。比如,用的最多的植物病原物的鉴定,就可以借助于遗传(基因)多态性、核酸DNA一级结构测定。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植物病理学相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就可以更快速准确地鉴定植物病原物了。在多年的课程教学中并没有体现,但在现代植物病害研究中广范的应用。为了提升植物病理学研究的水平。比如,在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增加了PCR技术和功能基因组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安排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和检测及植物转基因技术等实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更有信心,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多数学生匀能掌握基因组DNA提取、核酸电泳、蛋白质电泳等分子植物病理学技术的基本操作。特别对考研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1.3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引进科研成果 在《植病研究方法》课程的理论学习中,笔者根据自已30多年从事农作物病害研究的经历和实践进行实例教学,把多年来获得的有价值成果进行整理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先把主要农作物重要病害的特点用图表的形式介绍,直观易懂。再按病原物大类进行分类,如在农业生产上由菌物引致的病害种类最多,所以要按亚门、属和种的特点进行划分;由原核生物(以细菌为代表的)引致的病害按属和种的特点进行划分。农作物病害各论学习时,先用实物标本、照片介绍病害病状和病症,给学生直接的感性认识。主要的农作物病害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如在讲授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种类时,重点讲大豆灰斑病和大豆疫霉病,因为这是近年来发生比较重的两类病害,重点讲此类病害对黑龙江大豆生产危害和给农民增产增收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要有理论讲授的升华,如病原菌致病性消长的变化和抗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优秀抗病基因的挖掘和优良抗病资源鉴定、评价及利用。综合防治方面重点绍介抗病品种的作用和合理用药防治的经验和措施。学生听完课后,对植物病理学科又有了新的认识。该学科不仅仅是含有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有重要的实验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同时还更深入的认识到了该学科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样的讲授学生不但课堂听的认真,课后还能主动思考并和老师探讨相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 《植病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其中一部分重点内容为:由生物病原引致的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害的发生发展、田间病情消长变化调查方法和诊断技术,这方面内容通过实践性教学效果会更好。结合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我们组织学生在作物病害发生季节去田间实际观察各种病害发生所表现的症状,现场面对面教学,让学生掌握植物病害识别要点和诊断技术。讲授植物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菌体计数方法时结合操作在实验室进行,分小组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与此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理研究方法中的广泛应用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特别要加强对植物病原物的分子诊断技术的学习,使对病原物的诊断更科学、更准确。体现了植物病理研究法(专业必修课)理论和实验、实践并重,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往验证性实验偏多的局面,提高了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学生不但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操作技能,还要掌握综合的、跨学科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如综合性实验设计中,把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真菌病害人工接种方法、真菌病害潜育期观察方法及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品种抗病性鉴定方法等实验结合在一起。这组综合性大实验,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和各自的实验要求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统一按排并全程规划实验方案,形成一个整体的大实验,确定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实验耗材和用品,而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组大实验另外一个重点是实验数据的分析,要求每个实验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要统一整理并仔细分析,最终撰写实验报告。其次教师在实验全过程中要和学生在一起,及时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实验结束后进行总结并对实验报告给予点评。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考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又要兼顾学生个性化才能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互动教学,营造和谐的严谨而又活跃的教学氛围。具体做法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录像资料实物照片及实物标本,从多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病害实物标本和病状、病征照片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打下良好基础。积极引入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新型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7〕。
教学方法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提倡学生自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交给学生独立完成,可划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要有一名学生负责,在实验完成后,每组负责同学代表本M给全体同学和教师汇报实验操做过程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讲解。最后,教师再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讲解,并对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这就要求每位学生不仅要自己学好操作技能,还要把实验过程和关键环节讲清楚,真正实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教”有难度了,同时“学”也有深度了,但是起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近3a,我们有些学生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等相应专业深造学习,在他们的复试中,植病研究法有些实验内容仍记忆尤新,达到了学有所用的效果。
2.2 开放实验室,锻炼动手能力 《植病研究方法》课有一些实验是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学生们根据自已的时间安排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完成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有专门的老师进行实验室管理。学院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实验的前提下,教学实验室对本科学生全天开放,鼓励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提高独立的动手能力,发挥创造精神。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开放了空间,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实验技能的灵活应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3 课后留思考题 课后留思考题的作用是巩固学过的知识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植病研究方法》的教学中,每一次理论课后都要留给学生2~3个问题,主要是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拓展知识面带有发挥性的问题。通过几个轮回的过程,多数学生能够独立的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学到了课本外的知识,收获很大。
3 改革考试考查方法
3.1 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定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将植物病理研究法理论课程知识点和实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归纳总结成不同类型的题型。期末考试题有50%的内容是源于实验、实践的内容,只不过以多样化的题型体现出来,体现了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相结合,在平时的成绩中主要以实验部分计分,另外加上出勤和课堂表现及创新能力方面。改革使课程考试考查更加客观、合理,对学生业务素质培养,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3.2 考试是一种教育的测量手段 考是对该门课程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检查,是“教”与“学”的结果体现,是一种教育的测量手段,更是对教师教学成绩的反馈。科学、合理的考试对教学可以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同时也会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其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3.3 注重试卷环节 试卷的分析和点评非常重要,首先要看是否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出题,试题的覆盖面及重、难点问题是否体现,覆盖课程各章节的比例是否合理;其次,要看试题的灵活性和主、客观题的比例;第三,要对考试成绩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平时成绩来分析各分数段的人数落位情况,对不及格的和70分以下的学生成绩进行重点剖析,认真找出原因,如果是学生本身问题,分析是本次考试失误还是平时掌握的就不牢固,如果是老师出题问题,分析是试题难度大还是试卷组合出现偏差,以便下次出题时要注意避免。
4 结语
《植病研究方法》是以普通植物病理学知识为基础,以农业植物病理学各论为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致病机理以及综合治理的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实践操作性的学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目前正在实施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植病研究方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是比较合理的,体现出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都有显著的提高;体现出教师主动性的教学意识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使得基本概念和原理更易掌握,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对培养理论联系实践,既动脑又动手综合素质高的创新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董汉松.植病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3]张金兴.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以创业典型案例为视角[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25-128.
[4]张俊华,张艳菊,李永刚,等.加强植物病理学实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73-75.
[5]高智谋,陈方新,昊慧平,等.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5(3):53-54.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30-02
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近些年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应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基础研究型人才,只有灵活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应用型人才,只有善于运用这一工具才能将心理学与实际更好地结合,提高应用技能。可见《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在心理学的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现状
心理学研究方法具有比较复杂庞大的内容结构体系,因此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且教学效果不显著。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现状如下。
1.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在开设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校中,大多数学校没有树立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致使教师不能高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清楚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课程不能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也是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学内容自身特点不够突出。《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是本科生的必修课,内容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史、研究的设计与评价、测量理论和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等。事实上,该课程是对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课程的系统性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由于其包含科目众多,所以在教学中没有突出自身的学科特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最应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应该在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及形式枯燥单一。在课堂上,教师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堂多数时间在讲解知识点以完成教学目标,没有给学生太多自主讨论学习与实践的时间,这样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学生没有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与趣味性,教学效果不太明显,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及形式的改革,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有兴趣的接受更广泛的知识。
4.考试评价体系不能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研究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科研素质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目标,但目前该课程的考试评价体系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此门课程大多是以期末考试及平时成绩为主要评价,考前背诵,考试过后就忘记,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与理论是学生期末考试的现状。平时成绩多为出勤率或课堂考试,这样的考试评价体系并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方法,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继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在考试评价体系中应提高实践所占的比例。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需结合未来社会现实的需求,注重实用性,掌握实际能力和技能的人才进行综合培养。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的从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入手,对心理学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课程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其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许多学科,但是我们要突出其学科本身的特点,使其合而不同。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可以从选题、实验、分析来独立完成实验,对学生的初步心理科学的研究技能与能力进行培养。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熟记知识点,并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研究经验,是此门课程的独特之处,故应结合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突出学科实践性特点进行高效教学。
2.树立教学理念,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是社会与时代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个时代是需要创新的,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学生日后做研究且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所以此门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故应明确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理念,更加明确地、有目标地、高效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形成科研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3.制定更佳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实践所占的比例较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作为该课程较为重要的部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考核。我们要打破以往的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科学考察学习效果并综合考查学生表现。如在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可占20%,书面考试占30%,实际操作占50%。平时成绩主要是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及课堂讨论等。书面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需包含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报告等,并且要注意考察学生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评价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时不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使其科学研究能力有所提高。
4.教学方法及形式上的改革。与传统的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相比,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具体实践改革措施如下。
(1)教师使用趣味性的授课方式。当下课堂的教学氛围过于枯燥,加上单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导致授课效果不明显。现在课堂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运用灵活有趣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比如教师讲授知识点时采用幽默式语言,可以针对一定的知识点让学生现场模拟,现场表演,多给学生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知识点,等等。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同学们一起探讨文献并进行汇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项目研究。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各组选代表进行开题报告演讲,然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试验研究、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最后形成报告,各个组员需明确分工,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必要的记录和总结。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使学生更加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流程及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3)体验真实的科研项目。教师可以结合所讲内容以及教学经验将学生分组,带领同学们体验学院内教师或教授的真实研究项目,或者让小组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研究中实践,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体验真实科研项目的方式进行强化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与熟记,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学生掌握与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了实践的机会,将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三、结语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学生日后做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利于培养科研人才来适应我国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要。要想使该课程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应以《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依据,对本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一方面要突出该课程的内容,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及形式的变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唯有进行改革才能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受益于此课程。
参考文献:
大学生是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在大学校园中不仅需要积累基础知识和理论,更需要大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尝试,才能在毕业后迅速得适应社会需求,投入到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来。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在阅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搜集资料,并对其进行科学得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结撰成文,是一个常用的科研锻炼方式。本文就文科大学生进行论文研究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能够给予诸多学子些许启示和帮助。
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有很多,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各种方法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需要互相结合使用。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难免会在研究中“误入歧途”。所以,从事科学研究必须重视科学思维的具体方法。
一、基本的逻辑方法
人们的理性思维有共通性,做任何研究,总离不开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逻辑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思维活动的基本环节和方法,它可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体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科学研究更加符合实际。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突出出来,即把复杂事物的整体分为若干简单的要素进行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把握其本质规律,须将其暂时分解开来,对各个要素进行研究,找到其中一般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握其基本特征,进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可以是在思想上把属于整体的组成部分或组成方面分离出来,就像人们把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把一个活动分解为个别动作等等。分析也可以是在思想上把属于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同性分离出来。例如,把花的色、香、味分出来;把音乐的个别旋律分出来等都属于分析的方法。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者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思维方法,把具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把事物的各方面联系起来。例如:把把各个情节连成完整的故事;把各种线条色彩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综合是把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规律与外部形态相结合,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具体,从思维事物的内部本质出发,去认识事物的外部表现及其整体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的过程,彼此孤立地存在,但又是彼此联系着不可分割的一组思维方法。如果只着眼于对事物的部分分析,会出现以偏慨全、以点概面的错误做法,从而割裂事物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如果没有对事物的个别和部分的准确分析,综合又无从谈起,没有依据。
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性在于分析是从整体开始的(最初的综合),分析(对它部分、方面、特征、过程的分解)又是达到认识整体的手段、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进而对整体认识得更深入和充分(再次的综合)。
归纳和演绎是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也是两种基本方法,在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归纳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原则、原理、结论)的思维方法。即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的方法。分类的过程可以促成观点的形成,例如:对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区的作者进行分类,像研究北宋江西文人群体的创作,进而发现与地域性有关的一些特征或规律,用的就是归纳的方法。
演绎是从一般性的知识、原则出发,引起个别性、特殊性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即从一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的属性、本质来推断该类个别事物中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方法。《论语·述而》中所提倡的“举一反三”就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演绎的前提是一般知识和个别结论的凝聚。演绎的结论蕴含在前提之中,不能超出前提的范围。演绎的思维方向是从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象。演绎的结论正确与否,既决定于作为出发点的一般性知识和结论是否正确,又取决于所选择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否正确。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王力先生在《谈谈写论文》这篇文章中说:“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搞科研,要先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反过来就坏了。比如逻辑上的三段论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凡人皆有死,你是人,你也有死。’这是演绎法,从大前提推出结论。结论对不对,关键在于大前提对不对,主要是‘凡’字。‘凡’是归纳出来的,我们做研究工作,就是要研究这个‘凡’。怎么研究呢?就是从大量具体的材料中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所谓分析,是要以归纳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归纳就做分析,那么结论常常是错误的。凡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因为你往往是主观的,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用就不要,那自然就错误了。归纳的重要也就证明充分占有材料的重要。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越能证明你的结论是可靠的。也会有例外,例外少倒不怕,多了就不行。例外多了,你的结论就得推翻。”[1]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归纳必须有一个原则作为依据,那么这个原则就是已经被演绎出来的结论。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二、文科论文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对于基本的逻辑方法,在进行研究时还有一些适用于不同学科的具体的研究方法。下面就适用于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做以介绍。
(一)考证法
考证是中国传统学术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根据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提供可信的材料,经过分析材料,得出一定的结论的方法。当代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像我们中国这样长,由古至今五千年一脉相承、延绵不绝。其他国家不是这样,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曾经是中心,那些地方的国家却是有古无今。唯有黄河和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没有中断过。”[2]我国历代学者十分懂得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遗产,撰写了大量鸿文巨制,2001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收缪荃孙、孙治让、章炳麟、王国维等160多家的考证文章,共350万字。考证就是求是,就是辨别真伪,追求真理,千百年来的考证成果其作用都使我们趋向真理,逼近真理。考证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例如,语言学研究中对于某一个字词的读音、语义的产生、发展、流变的研究也是用的考证法;文学、文献学研究中对于某一个作家生平经历、某一部作品版本流传等的整理求证也是用的考证法。考证是为了辨明真伪,最大程度得还原历史真实。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许多研究得以进展的基础和保证。
(二)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在一定的分类基础上,根据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相同、相异而得出结论。比较和分类互为前提,互相结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可广泛采取比较的方法。只要是在某个方面或某种程度上的多个事物有一定的相似性,就都可以进行比较。国与国、人与人、作品与作品、形象与形象,甚至方法与方法、特点与特点……
选择比较法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对象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有比较的必要,是否会显得牵强。我国两千年前的周代有了《易经》。《易经》不仅推动了德国莱布尼兹发明二进位制,还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某些相近的观念,例如:万事万物都有相对的特性。
比较法按照方式的分类,可以分为横向的同时比较和纵向的历时比较。横向的同时比较是指选择某一特定时期,选取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具有一定相同特征的不同事物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的研究方法。例如“关于高适与岑参边塞诗的对比研究”,就是选取盛唐这一特定时期中的两位诗人,以他们的边塞题材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位诗人的共性与个性。纵向的历时比较则是选取某一个或某一类事物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以期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方法。例如,选题“从‘为艺术而艺术’到‘革命’论述——论创造社文学观的变迁”就是以创造社这一文学团体文学观的前后变化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观念变迁的文学史意义。
(三)量化分析法
王兆鹏先生的《唐宋词史论》中对唐宋时期的词人、词作进行了数字统计、量化分析的内容。他通过对这些词人存世作品的数量、被后人引用评价的次数、词作被收录刊行的次数等方面,对唐宋词人做了一番数字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与人们千百年来从词作内容和艺术成就角度对前代词人的评价有极大的相似性。这种通过计量的方法来辅助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就是量化分析法。量化分析可以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但是量化分析也必须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才最有说服力。量化分析多用图标来进行标示,数学是研究事物量的科学,历史由无数复杂的数量关系组成,量化分析的方法也必然可以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但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量化分析不宜过分强调精确,过分强调量得精确,会导致混乱。例如对文学作品分期的研究,把某一个时间作为阶段性的分界点是可以的,但并不绝对。在这个时间前后的作者、作品的具体情况都应做具体分析。不能过分强调泾渭分明。承认量化分析中的模糊性,就是要承认人文科学的复杂性、多元性、过渡性,可以避免机械化、绝对化。
文科论文研究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研究课题,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更多的需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对前期搜集到的诸多材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进而得出相对准确合理的结论。掌握文科论文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对于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进一步深入专业知识,进行具有创新意义及社会价值的科学研究有着很大的意义。
注释:
[1]王力,朱光潜,周一良等著,怎样写学术论文[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