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家族建筑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恩施地区 吊脚楼 民居 地域性
在经历了把建筑看的居住的机器的现代建筑思潮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不仅需要满足物质功能需求,而且需要满足使用者的精神需求,更应符合生态规律,传统地域建筑与气候条件相适应,与地理环境相融合,传承了传统建筑文化,具有人性化、生态化的特点,也因此成为现代建筑创作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恩施地区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对恩施地区自然因素和生态设计的分析,从而考察恩施传统建筑生态因素,从而探索恩施地区生态建筑本土化的发展策略。
1恩施地理气候条件
恩施地区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山区,俗称鄂西,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龙架,举世闻名的长江流经境内,八百里清江,穿走山谷,境内主要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山脉组成,以山地为主。特殊的地形使得建筑必须利用高差地形,争取建筑空间。当地属于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春迟秋早,雾多湿重,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1118-190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小气候特征突出。
2恩施地区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形态的关系
恩施地区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巴、楚、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汇点,是南方少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这里生活着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数千年来,当地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的多元民族文化,同时也创造出了优秀的民居文化。民居建筑文化继承了西南地区传统干栏式建筑类型、技术和风格。聚落和单体布局自由,依山傍崖、靠岩临水,不追求轴线和中心对称,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序,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具有强烈的山地情怀,充满了浓厚的人性记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地表景观。
3恩施地区传统建筑生态设计的方面
3.1因地制宜
当地人合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建造建筑。建筑沿着山坡依次建造,巧妙利用坡地及高差,争取更多的建筑空间,并且,所需要处理的地基范围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工程,也不需要破坏地貌,保证了地表的原生态性,使人工环境融合与天然环境中,投射出“天人合一”的建筑哲学思想。
3.2空间布局
恩施土家族传统民居聚落和单体都紧密利用地形,顺应自然。当地人习惯聚族而居,以几户、十几户或数十户聚居成村寨,整体村寨空间布局自由灵活,形成立体村落空间。单体建筑以吊脚楼为主,为“干栏式”和“半干栏式”,多以“半干栏式”为主,建筑的前半部和两厢用立柱架起悬空,后半部处于实地,悬空部分在与后部地面平齐的高度搭置横木,铺上木板,形成基面,四面围以壁板,开启门窗,盖上屋顶。吊脚楼的内部结构一般分上中下3层,下层为牲畜杂物或通道,中层供人居住,上层用于储存谷物农具等,各层之间以木梯连接。建筑整体讲究风水朝向,喜坐东朝西,有利采光和通风。
吊脚楼在长期的发展中,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形环境,形成了多种平面形式与造型式样,主要有四种基本形态,其他各式为这四种形态的演化。常见的有:(1)“一”型,也叫“单吊式”,是恩施地区吊脚楼最基本的形式,其开间按一字形横向排列,通常有三间、五间或七间,造型朴素,经济适用。(2)“L”型,“也称“钥匙头”,此类住宅以“一”型正屋为主体,在一头尽端,向前加一间厢房;(3)“凹“型,也称作”三合水“,在一字型正屋的两端加一对称的厢房;(4)“口”字型,也称作“四合院”或“四合水”,类似于北方四合院,围绕天井布置房间,成一个四面封闭的宅院,两边厢房楼下设宅院入口,整体采光和通风良好。
3.3建筑材料的运用
恩施民居也是我国传统木结构体系的一份子,建筑材料以木料为主,也有石板和瓦当等,当地人在漫长的民居营造中,工匠们充分发挥了木材的优越特性,赋予恩施地区民居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了风格独具的木制吊脚楼。木材主要用于房屋的结构与装修,屋面多用青布瓦,瓦材是用自家田地的泥土现场烧制而成,完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建房方式。从建筑材料上看就可以看出其原生态性。
3.4结构构造处理
土家族民居结构形式为典型的木质穿斗结构,由落地柱和骑柱直接承檩,与穿枋一起构成主要承重构架。正房挑檐和挑廊主要靠挑枋承重,同时挑枋也起美观作用,民居中巧妙运用“牛角挑”,“牛角挑”源于构件功能与材料特性的自然结合,山地林木一开始垂直于坡地斜面生长,至一定高度后转为垂直于水平面,因此林木在根部截面形成特有的弯曲形状。当地人利用这一生长特性,加工制成“牛角挑”,挑枋截面随荷载力臂增大而自然扩大,挑枋反弯向上托檩使悬臂受力合理,不必对木材进行加工就解决了水平悬挑构件承垂直荷载的问题。同时,当地人也将反弯挑枋形式用在立面构图上,在檐口、挑廊下,挑枋的曲势被刻意强调,与飞动的檐角、空灵的挑廊以及超拔的吊脚楼一起构成土家族民居鲜明独特的整体特征。
民居一般不设基础,只在柱下设垫块以求防潮、平整。吊脚楼下部多架空,以通风防潮。屋顶多为悬山式,覆盖小青瓦,深出檐。两侧山墙屋架明露,利于通风。恩施民居的构件连接处多直接相碰,木结构及构件加工装配略显粗拙,然而,这些不事雕琢的犷野、乖张的曲线恰恰契合了民族性格和生态文化。
吊脚楼民居建筑的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但结构非常严密,浑为一体,十分牢固。土家族建筑的木构件具有很好的装配性,大量旧材可以移建到新建房屋中,实现了生态循环。土家族民居结构明确,材料、结构、形式、功能之统一,充分反映了原生态性。
4对当今恩施地区住宅的发展方向启示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步伐不断推进,如何使居住建筑既能实现现代化,又具有地域性、生态性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基本方向,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督指导,协调农村聚落根据地理环境有序发展,鼓励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进行建造,积极挖掘传统民居建筑中生态设计要素,做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将地方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富含当地特色的地方民居,将吊脚楼民居文化发扬继承。。
5结语
地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民居吊脚楼是中国传统干栏系列建筑之精华,与自然共生与和谐山地建筑的优秀代表,它不仅是地域与民族文化传统精神的载体,同时也是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有形的物质媒介,是原生态建筑的典范。由于拓展生存空间或回归自然生态的需要,城市与乡村将进一步向山地发展。恩施土家族以吊脚楼为主的民居更有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陆琦,土家族民居的特质与形成。
1.1与地形地貌不谐有的村落建筑建设忽略了山区实际地形,一味追求平原地区村落建设的风格,结果适得其反。武陵山区地形复杂,开山劈地的行径不仅破坏了山区原有的自然生态,也破坏了山区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且易引起自然灾害。武陵山区具有特殊的地貌、地质和气候条件,若不考虑到山区实际地形地貌的特殊性进行规划设计,势必会导致大量开挖。这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更增加了地质上的不安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他们更愿意保守祖先留下来的资源而缺乏创新与改善。
1.2景观特色丧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而在缺乏正确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建设模式和特点必然误导农村居民及其村落的建设。加之农村民居大多是农民自主建设,由此导致土不土、洋不洋的建筑形式泛滥,造成了武陵山区村落建筑布局和景观相当混乱,许多特有的传统村落文化日益丧失。
2武陵山区村落建筑景观特色要素分析
在考虑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基础上,融入当地自然景观,结合当地传统建筑构造特征和风格,创造充分体现地方文化和自然特色协调统一、具有持久魅力的建筑群,是建设有特色的山区居民村落建筑景观的基本要求。现从自然要素、文化要素、经济要素等维度进行分析。
2.1自然要素山区村落是以大地自然形体为背景建设而成的,是大地景观空间集合体的一个人造因子。在规划选址时,处理好地理、气候、生物等因子对村庄的影响,是设计和建设的首要问题。这也是实现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互动转化,调节和优化山、田、水、路、渠、库、村与生态建设关系的前提。
2.1.1地形地貌属性武陵山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具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山区地表起伏大,有高山峻岭,又有低谷平原。山区村落建造应结合地形,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坚持“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建造,在起伏的地形上注重房屋底面随地形而变化,采用错层、掉层、附崖等建筑形式,力求上部空间发展,以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武陵山区土家吊脚楼大多置于坡上,因基地窄小,往往向外悬挑来扩大空间,下面用木柱支撑。其建筑群与河流山林巧妙结合、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堪称土家族建筑艺术的杰作。其特殊的构造就是土家人基于地形地貌属性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建筑形态。
2.1.2水系属性紧邻水系既能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便于交通,因此,大水系往往是人类农耕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对山区而言,那些绕村或穿村的溪流、河流,更是建筑景观的重要依托,因为山区溪、河的天生丽质能够让村落及其建筑增添风采。
2.2文化要素“土家族文化”是武陵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哺育出的独特民族文化。土家族无论是其生产还是生活方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山地农业类型的物质文化别值得一提的是其生产、生活器具的竹木化,如竹瓢、木盆、木桶、背篓、竹制凉席、雕刻;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纺织制品文化,如土家编织、土家刺绣、印染;四是健身性、娱乐性兼备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高脚马、抵杠、滚铁环、翘旱船、打陀螺、跳房子、踢毽子等。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有一些文化资源可以说是独有和不可替代、难以迁移的。其中有些文化传统,如风水思想、向心心理对村落建筑具有重要影响。如武陵山区传统民居大多以风水为选择建造,反映了风水选址的“前朱雀,后玄武”的基本思想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合一的理想。向心心理是武陵山区居民一种关于核心场所的传统理念,山区村落建筑景观设计应遵循人们的这一心理,营造既开放而又具有向心性的聚落空间,既有向心围合态势又个性张扬的建筑个体,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
2.3经济要素村落及其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不仅要考虑人们生活舒适方便的需要,也要考虑生产。山区农民家庭一般就是一个小的生产单位,其建筑要考虑蓄养牲畜的空间。其生活设施与生产设施,如猪舍、牛厩、鸡舍、羊圈与住宅相距不能太大,以便养殖和耕种,规划设计时应尊重山区人民的这种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营造实用适宜的人居环境。同时还要力求资源的循环利用。人以及牲畜生活产生的垃圾就是用于生产的一种有机肥料。因此,山区村落及其建筑要考虑生产与生活的协调和资源循环。
3武陵山区村落及特色建筑景观建设方略
目前武陵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处于启动发展阶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宜人村落居住空间,打造具有特色的村落建筑景观,应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指导下,认真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基于山区生态优化村落规划与设计武陵山区境内山峰林立,溪河纵横,溶洞广布,气候适中,雨量丰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在村落规划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互动转化,调节好山、田、水、路、渠、库、村的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在村落的总平面设计中引入传统民居部落的居住空间理念,力求符合村民的生活习惯;要切实关注生态村道路设置与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合理引导生态、景观、物质、能量的扩散、传输和运动。在规划中尽量保留自然的景观,在住宅建设中大力提倡绿色建筑。提倡建设山区生态村,生态村建设应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环境进行统筹安排,重视生态的整体协调,创造有生命感的居住环境。应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聚居空间,创造一种高效、和谐的栖息环境,让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的保护。
3.2基于特色自然文化资源优化建筑景观设计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是村落建筑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土家族以往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每一家就是一个小的生产社会,故传统的土家吊脚楼既是居住场所,又是蓄养牲畜的栏厩。因此,村落建筑景观设计建设一方面要保留其传统的建筑特色和生态循环特色,又要有所创新,做到生产与生活的协调循环,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创造与自然景观相融的建筑群落,以提高村民生产生活质量。传统的土家山寨的吊脚楼群与河流山林巧妙结合,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堪称土家族建筑艺术的杰作。在武陵山区新居民村落建筑建设中应该保留当地的传统建筑特色。如土家民居建筑外观造型上起伏多姿,轻盈而优美,特别是吊脚楼在屋檐的处理上多采用屋檐角反翘向上,谓之飞檐,给人们舒展向上的美感(图2)。土家山寨皆依山势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土家吊脚楼不仅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土家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断融合多种文化和艺术,创造了独具个性特色的建筑形态,著名学者张良皋先生曾把土家吊脚楼誉为“世间仙居”,“中国民族建筑的奇葩”。
关键词:建筑美学、湘西土家吊脚楼、结构美、形式美、内容美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湖南省西部聚居着壮、侗、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他们至今还保留着开敞通风、构筑灵活的木构民居的传统建筑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乡土建筑文化。湘西土家吊脚楼作为湘西民居的典型代表,从选址、结构构造到建筑形式等都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学习。
1、湘西土家吊脚楼结构形态简介
吊脚楼的出现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在湘西山区山高岭峻,河谷深壑,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号称“地无三里平”,于是山区先民便创造出了独特的“吊脚楼”。
从外形上看,湘西土家吊脚楼多为九柱落地,横梁对穿,为典型的穿斗式建筑。楼台悬空,分上下两层,绕楼的曲廊上有一排柱悬于空中,整栋木楼像人吊着一只脚站着,以此得名。木楼皆属五柱六挂或五柱七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有架在水上的(如图1),也有屹立在山间的。吊脚楼一般为两层:上层宽大,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下层多开敞,里面多作牛、猪等牲畜棚及储存农具与杂物。屋顶歇山起翘,有精美的雕花栏杆及门窗。吊脚楼看起来轻盈灵巧,素雅别致;居住舒适,干爽透气,适应当地生态环境。
2、湘西土家吊脚楼的美学特征
湘西土家吊脚楼的美不仅体现在外在建筑形式上,同时还表现出抽象的社会人生及人民的观念情绪。“这种建筑的产品是应该单凭他们本身就足以启发思考和唤起普遍观念的。” 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其美学特征进行具体阐述:
2.1、结构美:建筑单体各构件之间逻辑严密、和谐统一
中国建筑在各个方面都能散发出浓厚的美学韵味,但首先是结构美。
湘西土家吊脚楼,作为一个建筑单体,是由屋顶、屋身和屋基三部分有机构成。这种木构形式和谐统一,结构逻辑严密,联系通顺。山面的密柱(柱径较细)落地、短柱和落地柱直接承檩,穿枋贯穿于立柱之间,出挑的枋木来承接出檐,为典型的木构架民居。
某种意义上,湘西丰富的木材资源决定了土家吊脚楼的结构逻辑与构造方法。整个建筑从构架、檩椽,到墙板、树皮瓦全都是由木材构成。各构件之间用榫头穿卯眼相连接,这种榫卯技术的运用,使各构架之间的拉力加强,结构更加严密。同时,木材本身的生命力使建筑质地熟软,朴素自然,不仅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更赋予了建筑生命活力。
2.2、形式美:建筑个体、群体与环境之间的文脉联系
任何审美现象的载体是对象的形式。故而古往今来,多数美学家定义:“美”在于形式,本身是超功利、超目的的。构成对象形式的全体应当是:①形式的要素:②要素之间的关系;③一定关系的要素合成能指的同时所指涉的意义。
中国建筑有追崇博大的文化传统。这种博大,反映在建筑形式上,主要体现为群体组合向地面四处铺开的连续性。湘西土家吊脚楼,作为一个独立的住屋类型的个体,通过自身有机生长必然导致聚落性群体的出现。这种聚落性群体“量”的积累,是一种展现在大地上的逻辑与形式。在湘西凤凰县沱江镇古城,河道走向决定了古城的形式:以沱江为主轴,主题建筑沿河岸布置,与主轴平行的副轴序列融入其中。这种序列形式使群体组合的空间造型、生活情调与美学形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又如湘西张家界山区,村寨布局因地制宜,主要街道与等高线平行布置,建筑随山势变化而层层升高,层次感丰富,不仅促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增加了人与建筑空间的联系。
湘西土家吊脚楼的形式美,还体现在建筑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湘西山区,常能看到褐木黑瓦歇山顶的木楼鳞次栉比,迤逦山野,蔚为壮观。这种民居聚落形式与当地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是人文系统中内在的血缘关系的真是写照,映射出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文结构。同时,聚落还依据自然气候条件布置,使建筑融入自然的怀抱,满足不同的审美要求,实现建筑与自然“对话”。
2.3、内容美:民族文化象征意识在建筑文化领域中的表现
“建筑美的审美价值,来自相互依存的建筑形式美与内容美两方面。建筑形式美除其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之外,还在形式美背后蕴涵着或暗示出建筑形象一定的精神意义,其实就是建筑美的内容,它是抽象性、象征性的。”
湘西土家吊脚楼的内容之美首先表现在空间组合上:以祠堂为中心,住宅与之结合的聚居建筑。湘西聚居建筑无论规模大小、平面形式如何,都是以祠堂为中心。这里是整个家族的公共活动空间,用来供奉祖先牌位、商讨全族大事、接待重要宾客等,洋溢着温馨的家庭氛围。这种空间组合是居民按照社会制度、家庭观念、信仰、生活方式等社会人文因素排列出的民居建筑空间形制,表现出从血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深蒂固的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鲜明的社会及时代特征。
湘西土家吊脚楼的内容之美还表现在家庭之制上: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痕迹。中国自古的家庭之制对建筑群体组合具有深刻影响;而建筑的群体组合,又反过来体现家庭之制的礼。家庭结构与建筑结构,在文化意义上是统一,体现于每家每户。湘西民居采用堂屋为核心,正屋为主体,厢房、杂屋位居两侧的中轴对称的天井式院落组合形式,充分反映出上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中为尊、东为贵、西次之、后为卑的封建礼仪等级制度,提升了湘西土家吊脚楼的建筑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体现出儒家天人合一观的伦理观念和人文精神。
3、湘西土家吊脚楼对现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启示
湘西土家吊脚楼作为中国南方民居木结构的典型代表,所具备的一些功能和优势是可以为现代建筑所借鉴的。
3.1、背山面水向阳、顺应自然的村落选址理念
湘西土家吊脚楼这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选址理念,对现代建筑工程选址具有借鉴意义。在现代建筑工程中,不能把建筑自己看作向自然进击,从而征服自然的一种手段与方式,而应以不破坏自然地理环境为设计的出发点,重视风土人文特色,赋予建筑生命的活力。
3.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理念
湘西土家吊脚楼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结合地型特点,不平之处架“鸡脚”,不仅造型优美,还有利于通风散热,适宜居住。这种适应生态环境的建筑理念,对现代高能耗的建筑设计来说是一个值得借鉴学习和思考的例子。
3.3、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
这种环境指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湘西土家吊脚楼建筑文化意识里,出于“天人合一”哲学意识的熏陶,一向把建筑看作自然环境系统的有机构成,同时追求建筑与有关人文环境和谐统一。这种建筑与自然人文对话的生态理念或许能给现代建筑师带来一些触动和启发。
结语
湘西土家吊脚楼是中国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代表。它别具一格的营建方式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学特征,不仅是地域、民族文化及传统精神的有形载体,同时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典型范例,对现代建筑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还对研究中国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制与装饰风格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孝祥,赖瑛.民居建筑美的形态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6):79-80.
[2]唐琼.土家族建筑艺术[J].艺术与设计.2006(7):122.
[3]周传发.论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的审美特色[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8):13-16.
[4]单德启.中国民居[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5]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方民族特色;对策
引言
浙江省丽水市是丽水市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地级市,也有着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市共有包括汉族、畲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36个民族,其中畲族人口占到了少数民族人口的绝大部分。丽水市被山水环抱,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居住环境良好。丽水市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包括仙都台、青田石门洞、南明山、东西岩等风景名胜以及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在科学、合理的开发下使得丽水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得以保存完好。作为浙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通过丽水市境内的公路、铁路有数十条,并有温溪港这个水上交通枢纽。
1 城市建设规划的原则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作为基础,对城市的规划建设项目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与组织,对城市的布局结构的选择要合适,并将这些落实到土地的划分问题上。同时,对于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城镇、区域的联系也要密切,将整个区域的规划考虑进去,使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社会的各方面发展相协调,最终得到社会、经济、环境等统一。另外,也要注重对城市景观布局问题,将城市的特色体现出来。
由以上规划的原则可知,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除了要遵守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外,还要尽可能的考虑城市的地方民族特色,将这些特色有机的融入到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中。不同的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都有自己的特色,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随时间延续的历史过程,在规划建设中充分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是城市所特有的,它是城市特色中内在、最具有活力的内涵。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民族特色”。在对丽水市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坚持地方民族特色,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把好关,使城市建筑造型体现了地方化、民族化,充分利用民族建筑模式进行造型修建,展现丽水市的民族文化底蕴,彰显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2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方民族特色体现
丽水市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必须以突出民族地方特色、规划先行为原则。高起点、高质量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和修编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推进具有恩施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坚持把中心城市建设与建设旅游城市战略结合起来,加快丽水市城市化进程,突显城市地方民族特色,率先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重点街区和景点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2.1 加强城市特色规划设计与研究
作为浙江省一个特色的旅游城市,丽水市城市规划建设中一定要体现畲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特色和自身的特点,把少数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要把握城市风貌,将地方民族特色合理的融合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特别是对于一些门户性景观,一定要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城市中心干道景观轴线的建筑及空间应将民族形式的文化旅游特色体现出来,各种建筑结构要跟少数民族的代表性符号有机的结合。同时,对于城市的行政性办公区域的景观设计,也要将地方的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融入其中,将民族建筑的精华吸收并且升华。住宅建筑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将地方民族特色、整体的美观这些结合起来,并在不同组团的空间布局及重点装饰处理上体现个性特征。城市开放空间要功能达标,体现装饰材料的地方化,建筑风貌体现古朴与现代,以畲族的茅寮、瓦厝等特色建筑与现代的建筑结合,同时以土家族吊脚楼出彩的龛子的飞檐、吊脚或侗族鼓楼局部建筑符号形成建筑个性。
2.2 加强景观轴控制规划设计
一个城市的景观控制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品位,人们的视角和对城市的印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在对丽水市的城市景观规划中,要将城市的一些历史遗址景点纳入其中,包括大小水门、古城墙等文物遗迹,通过规划使其成为城市的景观节点。同时,根据丽水市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在大洋路或者大众路上设置一些城市意象展示区,将自然风物、历史人文遗迹民风民俗等集中展示,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丽水。另外,形成市行政中心与未来路的中轴线,作为城市的景观道路,将秀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引入到城市空间中,使得城市的市政功能跟丽水的山水特色融合。并且将花园路向西的大面积绿地,建设成为城市生态绿地以及居民的休闲活动区,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与大自然亲近的场所。
2.3 加强城市建筑风格控制设计
丽水市的城市总体建筑风格控制设计应当采用畲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格和地方的传统建筑符号,融入现代建筑的理念;从宏观的城市设计层面对建筑和城市空间进行架构,增强民族文化和城市建筑的生命力,实现保留民族符号的总体城市建筑风格。建筑屋面采用民居坡屋面、屋脊、吻兽充分体现土苗民族风格,坡面上点缀装饰重檐、阁楼等民族符号,建筑外墙面用传统青砖色、青石色等体现建筑的古朴色调,以现代涂料或墙面材料处理;办公、学校、商业建筑可以浅色调为主。在规划设计好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注重城市道路骨架网的建设,加强道路的亮化、绿化与美化,更多的融入畲族、土家族热情、豪放的图腾文化,充分体现文化差异性的美。在老街区的改造整治上,政府要加大宣传和投入,在拆迁、建筑的整治方案使市民接受,技术上,特别是建筑立面外观和沿街门窗上,要进行必要的穿衣戴帽整改,更好地体现土家族和苗族风情和风格。
2.4 加强雕塑和标志物景观的配置
城市中的路灯、垃圾箱、公益广告栏、电话亭、独立高压变电箱外形等,都可以展现民族的风情和特点。城市的绿化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绿化采用不同种类的树种,将地方特色以及观赏的美感融入其中,并且将城市的郊区绿化余城市的绿化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将城市的绿化的价值尽可能的放大。对道路两侧的观赏性的花选择的时候,选择银杏、白玉兰或者香樟这些能代表地方特色的花种,灌木林的选择也要注重地方特色。同时,要减少草坪的使用,草坪的样式也要有特色,尽可能的体现民族特色。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丽水市城市规划建设中民族特色的展现,为民族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一些思路。通过讨论可以看出,城市规划过程中,在基本的规划原则指导下,不同的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色进行特殊规划,使城市规划与地方民族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展现城市自身独特的一面。同时也希望城市规划可以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建筑有机结合起来,共筑民族建筑文化之魂。
参考文献:
[1]郑士祥,李胜逵.城市规划建设必须注重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J].城镇规划,2011(10).
湘西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悠久、异彩斑斓。这里苗族、土家族等民族交错聚居,民俗浓郁纯朴,孕育出灿烂的乡土文化。湘西民族美术是本土文化中的艺术宝库之一,灿若星辰,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无论是在民俗文化传承、还是在传统技艺传承方面都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散落在湘西土地上的这些烂漫山花,虽然大多数没有列入国家重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但仍以其独特魅力引起了众多专家和有识之士的关注。魏挹澧教授在著作《湘西城镇与风土建筑》一书中提出中国建筑拥有“皇家建筑”和“居民院落建筑”两大体系之后,还提出湘西民居建筑属“乡土建筑”第三体系。她认为湘西乡土建筑是原始建筑的继承和发展,保留了耐人寻味的古制古风。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加依恋家乡故土,而且可以为今后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更多的韵味。著名导演谢晋,对湘西古镇古村落同样情有独钟。他很早就见微知著地提出,要重视保护利用古镇古村落。他回忆,当年挑选电影《芙蓉镇》的外景,是从湘南一路作地毯式搜索过来的,到了永顺王村镇感觉特好。王村古镇不大,有古石板街、众多的吊脚楼和马头墙宅院,还有的标语,且民风纯朴,适合拍摄《芙蓉镇》。多年后,当他重返芙蓉镇时,对广场周围新建的几栋现代建筑很不满意。他告诉在场的领导,你搞这些现代化建筑人家不仅不会来拍戏了,就算搞旅游,游客也不喜欢看。著名画家黄永玉对保护湘西古镇、古村落、古民居是呼吁最多的一个。他感叹古建筑消逝过快,凭儿时回忆,画了民国时期的凤凰八景,题名为“永不回来的风景”,提醒我们要抓紧做好抢救性的保护工作。
一、 湘西民族美术形式概述:
湘西民族美术包括乡土建筑、苗画、土家织锦、银饰、刺绣、挑花、锉花(剪纸)、纸扎、雕刻、陶器、竹艺、印染、服饰等民族美术形式。湘西建筑受地理、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吊脚楼是湘西民居的主要风格。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思为土花铺盖。苗画是清朝时期在单色传统绣花样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画种。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以保靖苗画最为出名,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保靖苗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冯骥才到湘西进行文化考察,看到苗画后,惊叹保靖苗画是湘西的一张名片,应该设法加以保护和传承。苗族银饰以花垣雅酉等地最具特色,苗族银饰的艺术特征是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湘西印花艺术溶合了世代相袭流传下来的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意识及传统图案中的精华,形成了湘西印花特有的风格。另外还有宗教建筑、雕刻、刺绣、剪纸等等湘西民族美术。这些民族美术传承着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历代先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和共同财富,凝聚了先祖的智慧和汗水,是不可再生的民族、民俗建筑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些文化遗产,责任重大,刻不容缓。
二、 湘西民族美术的忧患:
“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格与气质,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民族的灭绝首先是她的文化灭绝。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和灵魂。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患,是我们在自省后文化主动性与自主性的必然体现,也是我们对艺术本体及其赖以滋养的文化生态的本质关注,更是对本土文化所面临巨大困境与挑战的深刻关怀。
湘西民族美术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中有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已失传,有的正面临着被连根拔起的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利益成为偶像的时代,外来思潮的倾泻、多样性文化生态区域的减少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质疑、淡忘、民族心理的自卑自残甚至民族精神的彻底失落,都在加速剥离民族文化的内核,充满个性的湘西乡土文化正在遭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流失,恐怕到了只剩下舞台形式的最后屏障了。
目前正处在由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外来文化的侵蚀使得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民间艺人及其技能正在变为即将消失的一道风景。几千年来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传统技艺和民俗风习正面临生存的危机,处于消亡的边缘,然而湘西民间美术随着一代老艺人的去世,以及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和市场化的全面侵袭下,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正逐步走向萧条、衰退和消亡。每每想起这些,不胜唏嘘感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吊脚楼的实物保护与建筑文化的延续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也许数十年后,历经千年的乡土美术将淡出我们的视野,作为一种远去的文化,实则让人惋惜。
三、 湘西民族美术的保护和传承:
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还是民间艺术抢救工程,归根到底是对民族文化根系的生死捍卫。然而,最为根本的拯救是文化血脉的代代相传,作为学校美术教育能否担当起文化传承的忧患?能否将文化镌刻在心灵?能否延续祖祖辈辈的血脉?从童年起,文化与人共生、根深蒂固。儿童所身处环境中的一切,如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都作为文化要素在时刻地影响着他们,并形成观念、态度与意识,成为难忘的情怀,进而内化成生命的一部分。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加强青少年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和启蒙,进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结合实际,我校民族美术传承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收集、挖掘、整理湘西民族美术资料,编写乡土校本美术教材。湘西民族美术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如何把这些艺术宝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深入了解湘西民间美术情况,我们多次组织实验学校的美术教师利用寒暑假,双休息日到全州各县市进行采风。对湘西的民族服饰、银饰、剪纸、锉花、蜡染、刺绣、织锦、纸扎、陶艺、雕塑、傩面具及民居等进行广泛的搜集和挖掘,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记录整理了大量文字资料。面对当地特有的本土文化资源,湘西民间美术无疑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我们把湘西优秀的民间美术作为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编写、出版,既方便了学生系统学习,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使我们多样性的本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同时,把这一课题放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2、建湘西民族美术陈列室。民族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是民族艺术的活的传统。它以自发性而产生,以自娱性而存在,以情真质朴和淳美深厚而见长。千百年来,湘西少数民族形成了重自我、重感情的造物观,而民间美术的就是这种感情的最好体现,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成为了历史的重任。学生通过参观湘西民族美术陈列室,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和爱乡情怀,促进学生对民族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对唤醒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民族民族美术的热爱和关注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3、成立刺绣、蜡染、苗画、织锦工作室。普及学校民族美术教育,把民族美术工作室打造成传承、弘扬民族美术教育的场所,让民族美术教育得到有序、有效的开展,从而激发青少年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学习本土优秀文化的自豪感。
4、加强师资培训,建立传承机制。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一是请专家讲学。我校先后多次请省内外专家进行讲学,力求以教师的成长带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化发展。二是采取“走出去”的方法,鼓励美术教师跟民间艺人拜师学艺,对教师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聘请湘西民间艺人为学校兼职教师,为学校师生授课。让师生掌握和了解民间美术的一些传统技艺和历史现状,加强对本土民族文化基因的认知。四是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先后组织学校美术教师前往全国各地交流学习,让实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科研水平。五是组织实验教师编写校本课程乡土教材和撰写教研论文,使教师不断提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5、将民族美术融入我校“艺术节”和“大地飞花”场地彩画活动之中。通过各种活动,涌现出民族美术方面的人才,树立了同学们学习民族美术的自信,使学生的美术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带动了更多数同学对民族美术知识学习的兴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的历程和社会发展深远的影响,能够在人们创造过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的历史中。
6、开展“远方的家”湘西地区民俗美术采风活动。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族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长期短缺,已导致民族文化的生命内涵在年青一代的认知中悄悄地蒸发与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审美趣味甚至是味觉上的全盘西化。民族美术本来就是民俗用品和生活文化,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孤立难存。民俗的存在,使学生在心灵认同时,将文化镌刻于人格上,使得民族美术一代代承接下来。通过采风活动使学生亲身体念、了解有关于民间美术的由来、发展、演变、技艺和相关事项。传承最重要的是必须留下原生态的根脉,必须严格地保留这些民族美术品种的传统材料、传统工艺。
关键词:阿依河;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1 阿依河景区旅游资源概述
1.1 自然资源丰富,峡谷风光独特
阿依河发源于贵州省务川县分水乡,向东北蜿蜒流经重庆市彭水县境内,经长旗坝、舟子沱、三江口,最后在万足乡长溪滩汇入乌江。阿依河景区跨万足、汉葭、朗溪、黄家四个乡镇,全长约21公里,距离彭水县城23公里,是百里乌江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峡谷型自然风景旅游区。
阿依河景区自然资源富集,具有峡深、水急等特点。从长旗坝至乌江口其峡深谷高,河床狭窄,礁石遍布,河水清幽而景色绝美,人行其中或泛舟江上有若陶渊明误入桃花源,仿佛身在美妙的天堂,乐而忘返。从舟子沱乘舟而下,沿途可见各种各样的峡谷地貌:有形状若擎天的石笋、庄严的石佛、深不可测的溶洞、貌似罗汉的石笋。整个阿依河彭水河段水体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尤以七里塘河段和儿塘河河段的水体景观最为独特,江面绿水清幽,两岸翠竹环绕。
1.2 生态环境独具魅力
在阿依河景区内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在这些原始森林中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许多古老的珍贵植物,据林业部门调查,阿依河流域有动物93种,鸟类63种,特别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如黑叶猴、五步蛇、金钱豹等。阿依河沿岸有许多奇花异草和古老的树种,植物达169种,如中华纹母、红豆杉等。最近彭水县林业局在阿依河景区内发现了一株具有实用、观赏、科研价值的我国特有植物——银钟花。银钟花又叫钟海棠,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对研究亚洲大陆的变迁、植物区系、植物地理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此外,银钟花还有工艺美术价值。这次在彭水县发现的银钟花在全市范围内尚属首次。
1.3 浓郁的民族风情
阿依河景区是苗族土家族聚居区,在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活动,有独特特色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宗教文化等等。
1.3.1 建筑文化
在阿依河景区内可欣赏到风格各异、美观实用、独具历史民族神韵的土家民居吊脚楼。该吊脚楼在乡村普遍建造,多为木质结构,大多是正三间,悬山顶式,中间是天井。吊脚楼左右各设一侧门,内外有卧室、厨房、畜厩,卧室外面设火铺。
1.3.2 服饰文化
彭水苗族男子头缠布帕,呈“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衣料多为自织,颜色有花青、花格、全青、全蓝,其中花格最优特色。苗族女子的头帕颜色和男子相似,但包法不同,多为折叠式。女子所穿的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和袖口、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如果参加重要的节日,苗族女子就要着盛装且佩带各种造型美观的银饰。
1.3.3 饮食文化
阿依河沿岸居住在高山上的居民以玉米为主食,兼食杂粮;平坝的居民则以大米为主食。苗族男子爱饮酒,常以酒劝客,如遇客人拒绝他会觉得客人看不起他。肉以猪肉为主,牛羊肉为辅。还有彭水苗族人家几乎家家都有腌制咸菜的菜缸。
1.3.4 歌舞文化
在阿依河流域,有青年男女传情达爱的盘歌,有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有最原始的船夫号子,有哭丧时的孝歌,还有平日劳动人民唱的山歌。在这些歌中,最著名的是鞍子的“娇阿依”,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彭水县曾经以“娇阿依”命名的少数名族舞蹈进京演出曾获得金奖。此外,苗族的舞蹈如跳花、龙舞、狮舞及甩手绢也在当地十分流行。
1.3.5 婚俗、丧葬及其他宗教文化
阿依河地区的青年男女婚姻以婚媒为主,而自主结婚的较少。苗族死人实行土葬,棺木放在堂屋中央,全家举哀,戴孝帕,大门上贴“当大事”字样,扎各种灵屋和纸人纸马。请法师绕棺敲击法器,彭水人称“拿摸”。当地人很重视拜山神、树神、雨神和火神等自然神。每家每户的小孩如果生病了,要拜石头神。该地区最大的祭祀节为每年农历七月七,俗称月半。过月半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以纸钱封包,写已故长者名字,焚于户外,并大声呼唤他们收钱。这段时间,家里进来近似蝗虫等青色的虫子是不能伤害的,传说是亲人在眷顾,待七月十五过了,那种虫子便不会再来。时至今日,苗家群众依然重视过月半,届时接回出嫁姑娘团聚一日,并有“正(月)不接,七(月)不送”一说。
2 阿依河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法制管理不健全
当前阿依河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法制管理很不完善,有关土地、森林、文物等具有重要旅游价值的资源管理的专项法律已全面实施,但他这些法律法规却极少涉及如何妥善处理一般性利用与开发之间的关系问题,法制不健全使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2.2 景区环境的破坏
2.2.1 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景区旅游开发和施工建设中,由于管理和监督不力,在进行凿山铺路、采伐树木、修建饭店商店等营利性建筑等过程中,使一些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造型山石地貌、风景树木遭到破坏,降低了旅游的功能。同时也减低了植被覆盖率,使动物失去栖息环境,生物物种减少,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2.2 自然旅游资源的破坏
阿依河景区观光的重点和亮点在河流,河水的清洁度是景区水域风光中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旅游景区内的宾馆、饭店及其他旅游服务设施的增加,旅游者人数的增多,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这些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入阿依河中,使水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在靠近居民生活区的河边,常常能看见漂浮在河面上的生活垃圾,令人触目惊心。
关键词:白族民居 地域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20-02
桑植白族民居与大理白族民居建筑在形式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地域的差异性。许多白族民居特有的建筑元素在桑植白族民居中随着时间的变迁而逐渐消亡。又受其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使桑植白族民居建筑在建筑形制上发生改变。因为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所以白族传统民居在吸收外来建筑优点的同时,融合本族文化而发展具有白族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形制。
一 建筑模式差异性
1.1 选址及建筑形制差异性
桑植白族民居的选址和建筑形式不同于大理白族民居主要为两方面原因:一是受到自然气候与地形地貌的影响。桑植地区多山,大部分白族民居建在山地上或是缓坡地,因为居住范围有局限性,所以为充分利用居住空间同时又能防潮、防虫,而形成“千脚落地”的建筑模式。其建筑模式为适应平缓坡地,建筑底层与地面高度不会超过两米。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与桑植白族民居在地形上有很大的差异,大理的地形属于四面环山、中间平原的高原地形。虽然在史书中记载大理白族民居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民居形式也以“千脚落地”、“干栏式”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白族人开始迁徙至更适合居住的平原,经过不断创造逐渐改变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形制发展成为合院的建筑形式。 (图1,图2)
二是人文因素的影响,桑植白族民居散杂居在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自身文化处于弱势地位而自然地吸收、融合周边民族的建筑文化。
大理白族民居聚居在云南大理,民族文化浓厚,虽然大理白族民居在发展中吸收汉族的建筑风格,但是同时又将白族本土建筑风格融入其中。以至于没有改变本民族传统民居的特性。
1.2 院落空间差异性
桑植白族民居中最典型的为幕檐转角式民居。如桑植县谷氏祖屋,整个房屋为“凹”字形,属于半封闭式院落。受地形限制,房屋没有围墙,主要是以一横两竖的房屋围合成的院落空间。房屋建在缓坡中屋后靠山,屋前坡地,根据地势自然形成半封闭式院落。进入房屋必须至下而上,房屋中间是用岩板铺盖的坪地,是桑植地区白族人住房前必备的场所。中央为堂屋,堂屋两侧为家中长辈居住的房间。房屋由木板隔成两间,外面砌有大约一米的火坑,为一家人聚会的重要场地。厨房设在与两旁耳房相接的转角,面积不大,除了有相应的厨房设施外还有一个储藏用的小房间。耳房半部分是在缓坡上,为家中子女或是兄弟居住用房。
“三坊一照壁”是大理地区最普遍的民居,如杨家宅院属于庭院式院落,中间为正房,两旁是两个厢房围合而成的封闭式院落。整个民居由三间主房构成,房屋均为上下两层。一楼为居住空间,二楼为杂用与储藏空间。白族人尊敬长辈,正房的屋基比两边的厢房稍高,中间为堂屋,左右两间为长辈住房。左右两厢房为晚辈住房。堂屋前的天井,正房与两厢房交界处有两处天井,内建耳房,作为厨房及卫生间之用。(图3,图4)
二 民居装饰艺术差异
2.1 装饰要素差异
白族是个重装饰的民族,照壁、大门、彩绘和雕刻是云南大理白族民居中最典型的四大空间装饰要素。尤其是照壁,在大理白族民居中每户居民的宅院都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元素。照壁是一户人家的门面和家风,根据地理情况将照壁建成独立式和非独立式。大理是个坝区,四面环山、风势强劲,照壁的作用既可抵御风沙,还可遮挡视线避免路人直观堂屋。根据房屋面积的大小照壁可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大理白族杨氏宅院的照壁因为地理的影响照壁与墙体是结合在一起的。
桑植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受气候影响,桑植地区的白族民居中已经很少修建大理民居中有重要地位的照壁,桑植白族谷氏祖屋将大理白族民居中本该修建照壁的位置建成没有任何遮挡的空地。其目的是增强房屋的通风达到防潮防霉的效果。(图5,图6)
大门在大理白族民居中是建筑艺术的重点表现之处,是其宅院炫耀的重点。大理白族民居中大门通常设在院落一侧。根据不同风貌与样式分为三滴水式与综合风格式大门。三滴水式大门根据大门的屋面尺寸决定檐角的翘度,檐下有精美的雕花及装饰图案。综合风格式大门相对简单,主要以简单的建筑符号装饰,并杂糅三滴水式风格特征。
在桑植白族民居中建房地势较高,普通民居中少见大门,只有在大户人家中才会出现。在桑植白族民居的大门称为“八字曹门”,牢固又大气。门槛顶方为翘檐盖瓦,檐下虽然没有花草虫鱼字画的修饰,但也显得气派精致。(图7,图8)
大理的白族建筑很注重彩绘,在屋檐下的空白处被划分成方形或是圆形的彩画盒子,又称作“书厢空”。在大理地区,白族民居壁画为单色,只有在寺庙或是大户人家才会出现彩色壁画装饰。彩绘的内容大多为山水、花鸟与故事情节。
桑植地区白族民居的板、壁、墙等都为木料,这与当地民族的外观相似。在房屋装饰上并没有大理白族民居精彩的彩绘装饰,相反显得粗糙许多。(图9,图10)
雕刻是大理白族民居中不可或缺的装饰要素。木材虽然不是大理白族民居的主要材料,但是在装饰中却占有很大的比重。大理白族杨宅中装饰最突出的是堂屋的门,门为格子雕花样式,由六扇小门组成,每扇格子门宽1.53尺或1.56尺,高7.4尺,每个门扇由五块木板制成。两大三小,小木板用浮雕,大木板用透雕。窗户的作用是采光和通风,但在大理白族民居的窗户中却尽显出极致精美的木雕装饰。
桑植白族民居也有木质雕花装饰,相比大理白族民居中精美绝伦的雕刻装饰显得简陋许多。桑植白族谷氏祖宅中,每间房屋只开单扇窗户,有的房间虽然设有窗户,但却是封闭的形式,窗户的风格极其简约,有的甚至是用木板直接钉制。
2.2 装饰符号差异
白族民居的装饰图案内容虽然是一种符号形式,但是蕴含了广泛的民俗文化内涵。
大理白族民居装饰图案为较具象的实物,如喜鹊、仙鹤、公鸡、荷花、牡丹花等元素都与汉字的“喜”、“合”、“基”、“和”等谐音或是同音。这些图案符号是白族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大理地区的窗格常以如意格的符号形式出现,在白族人看来是吉祥如意、如愿以偿的意思。
散杂居在桑植地区的白族民居的装饰图案上融合了周边民族的文化特性,其装饰图案多为简单的几何符号。门窗的雕花图案为线条的穿叉或是简单的花朵形式。图案虽简单,但是房屋中能装饰的构建都有简单的装饰。其是桑植白族对美好生活与平安幸福的含蓄表达。(图11,图12)
大理民居的装饰中常能看到飞鹤的装饰,在白族人看来鹤具有品德高尚,长寿之意,大理民居虽然没有脊饰,但是侧面的山墙屋脊下方会用泥塑做成富有立体感的飞鹤或山花图案,表明屋主的品行与健康。
桑植白族民居的屋脊是用青砖、瓦片堆砌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图案。在桑植白族地区这种装饰屋脊的方式,一是为了区分房屋的主屋位置,二是有镇宅、辟邪之用。(图13,图14)
一、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产业融合提供基础
目前来看,由于武陵山区各级政府的重视,旅游业发展初见成效,但对文化产业发展不够重视,相对滞后。因此,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提高是首要的。可以考虑:第一,税收政策上,对当地发展文化事业的企业给予贴息贷款或税收优惠政策,拓宽企业盈利空间,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进入文化发展领域。对能够生产高质量民族特色产品的厂家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或建厂时的土地支持政策,减少无特色、劣质产品的生产。第二,投融资政策上,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对特色民族文化发展企业的贷款比重,帮助有条件的民族文化企业直接融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介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向社会各界放宽民族文化产业的投资准入,对新兴的创新型民族文化项目提供政策性资金贷款支持。第三,财政政策上,提高财政资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比重,加大力度扶持一批具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创业纳入财政预算或设专项发展基金,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和文化产业壮大的专项工作,并逐年增加。地方政府应在财政上对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一定的投资,如:民俗展览馆、博物馆、民族歌舞剧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加大对民族文化歌舞公共演出的支持力度,落实各级政府文件中对民族文化事业的补贴政策。第四,产业政策上,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制定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等规划,使民族文化产业能较快跟上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另外,应制定相关法规,引导文化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提供健康的精神产品和服务,避免民族特色因受商品经济冲击而变异或异化,更好的保护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
1.打造特色品牌,培育产业竞争力
不管是民族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特色的品牌。因此,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抛弃低端的、不符合人民群众口味的同质化的产品供给,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品牌,创造品牌效应,增强竞争力。具体来说,先是认真分析、筛选其民族特色精华。比如,石柱可以选择国家级非遗项目儿调、吊脚楼营造技艺、玩牛等。在此基础上,确立鲜明主题,树立新颖形象。在这方面,可借鉴日本北海道的“农业综合休养地” 以及俗称“荷兰村”的日本冈山县的农业主题公园的做法。在精心打造产品的基础上,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全方位、系列化、经常性的宣传和促销,加大对外交流力度,提高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2.推动不同的产业融合模式深入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为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一是大力发展与民族文化关联度紧密的产业集群,产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农产品、民族服饰等。充分武陵山区特有的建筑、服饰、神话、歌舞等民族文化符号,将大量的民族文化符号运用到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让旅游产品成为具有文化意义的承载着,提高附加值。二是推动“演艺业+旅游业”深度融合
民族文艺演出业是用现代的观念和技术阐释的民族歌舞艺术,其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生态要素。武陵山区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旅游演艺业发展模式在此很适用且大有可为。到目前为止,武陵山各地区已经相继推出了一些产品。做的成功的首推张家界,《魅力湘西》《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都被选入《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其他各地都在着力打造自己的有影响力的节目,恩施打造了中国最大峡谷山水实景剧《龙船调》,武隆打造了“印象・武隆”实景演出节目,石柱打造了土家大型歌舞《天上黄水》。但是,武陵山区演艺市场鱼龙混杂,不够规范,亟待政策引导规范培育与开发。
二、推动“影视+旅游业”深度融合
首先,要不断推出新的影视作品,促进影视作品对旅游的营销作用。一方面,把武陵山区原有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产品。比如:沈从文先生的部分作品;另一方面,搞好文学创造,推出反映当地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的文学作品,而后改变成影视作品。如石柱最新发行的长篇历史小说《秦良玉》就非常注重对石柱地方特色的宣传,对石柱的万寿寨景观、儿调有描写。其次,要发挥原有影视作品的后续效应。在旅游旺季,推出优惠活动免费让游客观看能够反映当地特色文化的影视作品,加深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再次,要建设武陵山影视拍摄基地。武陵山影视基地的建设,要利用好已有的人文旅游景点,村寨和自然景观,适度建设一些人造景观,将他们融为一体,推动影视拍摄和旅游观光协同发展。
关键词:吊脚楼文化 指导意义
G1
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其特点是房屋前部架空,后半部分搁置在坡崖上,如同一个人坐在山腰中,稳定性非常好。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民居建筑类型,它造型独特,施工技艺精湛,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苗族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吊脚楼的营造过程中伴随的相关的仪式、习俗等都真实的反映了苗族自然而然原生性的、祖先传下来的文化生活。
一、屋址的选择
苗寨人选屋基一般选在寨内或紧靠寨子适宜于建房的空地上,房屋大门最好对着山坳,不能建在山背上和山沟里。选屋基时,由屋主在本地或去外村去找有名望的长者或地理先生帮忙选地基。对准备选取的地基通产采用占卜的方法,以求吉利。占卜法有多种:一是“植物卜”,如在屋基上事先栽植树、竹,或者那些即将枯死的,以植物的死活决定屋基的吉凶,使用这种方法的多是那些家里条件不宽裕或没找到地理先生的,相对来说比较随意;二是“米卜”,屋主先在所选的地方拿一把泥土,碾碎后放到已经拌好酒曲、准备酿酒的糯米饭里,反复拌匀,装进瓦坛,密封。十天后揭开坛盖,如果这坛酒香甜可口,便是吉兆,如果发酵不好,便是凶兆,必须另外择址。
二、材料的确定
材料的选择上,主要讲究的是木料的选择。有的人选择枫木做柱和枋;有的人喜欢用杉木和椿树做为主要材料。在盛产杉木的黔东南地区,所选梁木、檩子、枋子、柱头等基本都是杉木。由于吊脚楼由巢居时代的“巢”发展演化而来,提供巢居安全的主要物件是支撑着巢的“树”,因此人们对提供舒适与安全的树充满感恩之心;在“巢”逐渐进化成为干栏式木屋之后,感恩的对象就由树转化为柱,尤其是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中柱。因此,在材料选择中,最重要的是选取中柱。
选中柱时要求选用枝叶繁茂、未被雷击、杆直而圆且结果的树,隐喻生命的茂盛,即人财两发、富贵双全。过去,苗族人选择高大笔直的枫木作为中柱,认为枫木做中柱能发子发孙。砍伐做中柱的树要选吉日,请一个三代同堂且儿女皆有的中年男子来砍树或先砍。砍中柱要带香、纸钱、酒、鱼及糯米饭等到树脚祭奠。先念祭词,念完之后,分东西给大家吃,然后砍树。木匠先砍三斧,方由他人砍伐。这三斧中,若落地木片外皮朝上,则认为不吉利;外皮朝下,则吉利。树倒地时,要朝向日出的东方,寓意生命、吉祥,而且东方又是苗族的老家。
三、开挖基脚
挖基脚也要选择黄道吉日,不能用“闭”“破”两日,这两日建房房屋会倒塌。在下地脚前,木匠师傅要先敬鲁班:“鲁班师傅送我这把曲尺,(房屋)乱做乱好,绝无差错。” 然后在今后房屋神龛的位置上,杀掉公鸡,再用鸡血洒遍整个屋基,并拿曲尺到处挥扫,同时嘴中念念有词:“大人小孩,各人带各人的灵魂到外边去,一会儿我要开桩了,水龙旱龙你们全到外边去。”之后才打桩划线,这样既不伤害别的生灵,也不影响自己的安居,打桩划线后开挖基脚。
四、掌墨师傅发墨
在苗族,人们通常会选那些名望高、有过硬的技术且有儿有女、多子多福的木匠做掌墨师傅,所谓的掌墨师傅,就是指整个吊脚楼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人们认为他们不但有相应的与神灵沟通的法术,而且有精湛的技艺,功底够深,经他们指导搭接的木构件衔接紧密。据西江的一位侯姓师傅讲,若将来要拆除某一座房屋,没有掌墨木匠师傅的指导,根本很难拆开,不知从何处入手。另外,苗族人认为掌墨师都有一些由师傅传给的“秘诀咒语”,具有某种神性,能与鬼神沟通。神性好的师傅建造的房屋可令居住者更容易发财兴旺。
五、选宝梁
苗家建房要选一根宝梁,十分讲究。在立房的头一天,房主家要到山坡上挑选一棵杉木做宝梁,选用的杉木要长的枝叶茂盛,尺寸规格和檩子大小一样。选好树后,当天回到家里带上煮好的两条鲤鱼、一小碗糯米饭、猪肉、米酒和香纸,在上梁那天的凌晨去山坡上选定的宝树下烧香祭祀,然后将树砍倒,再抬下山,且在抬的过程中不能更换肩膀。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同是建吊脚楼,与苗寨不同的是侗族选梁柱时会选择椿树,而且不会挑选笔直粗壮的树,相反选的梁柱必须是有点弯曲的,忌笔直,意在指主人家在外做人不能太直,为人处世要圆滑一些,否则易受欺负,做事吃亏。
六、立房子
立房前的晚上或当天早上要请当地的鬼师来“打白虎”,使其在立房时不出来捣乱。由主人家准备鲤鱼、白皮纸剪花、公鸡、大米,在屋基里用小木柴铺成一个平台架,摆上祭器,插上纸花,鬼师念咒宰杀公鸡祭祀屋基,求其坚固,立房安全。后由木匠烧香烧纸,鬼师将供桌上的一碗白米沿地基四周撒放,作为人鬼的分界线。主人套牛使犁,沿白米线犁上一圈,是为“动土”。 在一只红公鸡的鸡冠上锥出血,用血擦中柱和木匠的工具。还要备一簸箕糯米饭祭祀祖先或鲁班师傅后才能立房。(如图 立房时的仪式)
跟立房同一天进行的还有上宝梁。吊脚楼作为穿斗式木构架,在力学结构上并不需要梁,这里所说的梁是指位于房屋正中间支撑起屋脊的那根脊檩。同其他少数名族一样,在苗族上梁是等大事,他们将对天、对自然、对祖先的崇拜寄托在梁木身上,并赋予它很多美好的愿望。
苗族建房过程中的这些仪式不仅调节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提供人们社会交往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仪式中传递着苗族文化的精神内含。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所在,一个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是不断变化且最易消失的,而民俗、观念、文化传统等精神层面这些非物质的成果却是最长久的,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麻勇斌编 《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石朝江编 《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李国章编《雷公山苗族传统文化》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
周相卿编《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吴荣臻主编《苗族通史》(5册)民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