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相关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健康教育;知识;行为;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9 R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10-1173-04
流动儿童一般是指流动人口中14岁及以下的儿童。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逐年增加。人口结构也发生改变,流动方式由“短期滞留”向“长期居住”转变,流动儿童比例也随之不断增加。研究表明,流动儿童较户籍儿童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生长发育迟缓、乙肝感染、沙眼等与不良经济状况相关联的疾病方面;一些基本疾病控制、个人卫生知识和行为在流动儿童中普及并不理想。随着国家对流动人口享受公共服务的关注和改善,需要更多了解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影响因素。本文将在校小学生健康及相关知识行为状况进行横向对比,以更好地发现流动儿童的健康特点,为促进流动儿童和儿童整体健康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多阶段整群抽取北京市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2个区(海淀区、丰台区),每个区随机抽取以接受打工子弟为主的公办和民办打工子弟小学各1所,同时配以相近以接受户籍儿童为主的公办小学2所;在每所小学四一六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校和户籍类型,除去缺失值和样本量较小的就读于打工子弟小学的户籍儿童,分组为就读于公办户籍小学的户籍儿童650名(A组)、就读于公办户籍小学的流动儿童331名(B组)、就读于公办打工子弟小学的流动儿童332名(C组)、就读于民办打工子弟小学的流动儿童328名(D组)。其中A组男生占45.0%,女生占55.O%,平均年龄为(10.70±0.94)岁;B组男生占52.0%,女生占48.0%,平均年龄为(10.73±1.05)岁;C组男生占60.9%,女生占39.1%,平均年龄为(10.71±1.21)岁;D组男生占56.1%,女生占43.9%,平均年龄为(10.85~1.18)岁。
1.2 方法
1.2.1 健康体检根据《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技术规范》,由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妇幼保健院组织体检队列学校集中开展健康体检,主要指标有身高、体重、血压、视力、龋齿、沙眼和血红蛋白。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分性别和年龄计算。血压的判断根据1985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血压调查组制定的以年龄血压参照值为参考标准的儿童青少年血压的筛查参考标准分性别和年龄计算。视力按照《全国中小学生健康监护技术规范》,采用GB 11533-89标准对数灯光视力箱进行检测。贫血的判断根据2001年WHO,UNICEF制定的《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评价贫血的标准》计算。健康体检有效率为100%。
1.2.2 调查问卷 参考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编委会于2007年发行的《健康知识手册(小学生使用)》和类似研究自制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和家庭信息、一般健康情况和饮食情况等。被抽到的班级利用社会课或大课间时间,由班主任作答学生问卷,当场回收并对问卷进行核查;同时发放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家,要求父亲或母亲填写父母长期不在家的,由每天照顾孩子的主要监护人填写,第二天班主任回收并核查。问卷纳入变量共同度在50%以上,累计贡献率70.11%,问卷效度良好。Cronbach α系数为0.91;经复测两次回答呈相关(r>0.5,P0.3,P
1.3 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 3.1软件对体检和问卷数据进行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小学生人口学特征比较 不同组别小学生超龄情况、非独生子女比例、父亲文化程度及母亲文化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不同组别小学生健康状况 D组小学生过去1个月腹泻、龋齿报告率最高,A组小学生血压偏高、视力不良报告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不同组别小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状况 由表3可见,D组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持有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同一健康相关问题,各组学生知识知晓率普遍高于行为持有率。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超龄在学、性别比例偏高的情况超过段成荣等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概括和分析的全国流动儿童的相关特征(“超龄”上学比例为33.3%,男、女生比例为53.4,46.6)。申继亮等2006年对北京市的一项研究表明,68.4%的流动儿童家庭月收入集中在500~2 000元之间,而77.0%的城市儿童家庭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9年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太原的调查中,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715.4元。本研究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增加,但4组间不均衡性仍较大。
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全部流动人口的50.2%;未上过学者占4.4%,受教育程度为小学者占18.19%,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接近6%。本研究流动儿童父母整体文化程度较之前研究有提高,与户籍儿童父母差距较大。4组小学生过去1个月感冒患病率差异不大,民办打工子弟小学流动儿童腹泻情况较严重。高晓坚等对2003年广州市4个区的入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腹泻与感冒近2周患病率为11.09%。
此次调查4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均达到《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方案》到2010年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但儿童超重、肥胖情况应引起重视。周凤梅等对2006年北京市通州区农民工子女小学学生的调查中,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51%,8.57%;肥胖率分别为7.54%,10.69%。刘玉茹等对2006年北京市房山区流动人口子女的调查中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为9.52%,3.34%。
资料显示,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小学生恒牙患龋率为11.7%。本研究龋齿患病率流动儿童较户籍儿童高,整体较往年高。周凤梅等的调查中,2007年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视力低下率分别为24.03%,35.20%。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0.4%。本调查中流动儿童视力状况较户籍儿童好,但整体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
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和相关知识行为整体有提高,组间相比存在薄弱群体。4组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每天吃早餐、不偏食或挑食、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用眼卫生视力保护等整体情况好于王潇怀等2006年在宁波市镇海区、郭利娜等2010年在北京市的相关调查。一般健康知识、饮食营养、口腔卫生和用眼卫生方面的知识知晓情况,流动儿童特别是民办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较弱。“不喝生水”和“不随地吐痰”方面的行为公办小学户籍儿童有较高的持有率,公办、民办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相关行为持有率仍较低;在“刷牙方法”、“刷牙频率”、“眼保健操”和“不共用毛巾”方面,民办打工子弟小学流动儿童的行为持有情况较其他3组差。
同一健康相关问题,4组小学生知识知晓率普遍高于行为持有率,特别是在健康饮食关于“少吃油腻食物”和“不挑食”,口腔卫生关于“刷牙方法”和“刷牙频率”,用眼卫生关于“阅读姿势”和“长时间用眼”等方面。本次调查健康知识中关于“青少年脉搏”等方面、饮食营养健康知识中关于“预防缺铁性贫血”等方面和用眼卫生健康知识中关于视力影响因素方面知晓率均较低。个人清洁卫生、关心食品安全和疾病传播方面的行为持有率4组小学生普遍不高。4组学生“每天吃早餐”的行为持有率均超85%,“不挑食”、“少喝碳酸饮料”、“少吃油腻食物”等健康饮食方面的行为持有率仍普遍较低。
综上所述,北京市在校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整体较之前研究有提高,民办子弟小学流动儿童是较薄弱的群体,在学校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上需要多关注他们。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应涉及儿童视力不良、超重、肥胖问题,增强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促进健康知识向行为形成的转化。
志谢 感谢海淀区中小学保健所和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对调查的体检支持。
4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张斐,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32(6):30-44.
[2]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28(1):53-59.
[3]罗晓明.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学生基本健康状况调查[J].医学文选,2005,24(6):890-891.
[4]刘玉茹,张琼,臧小风.北京市房山区流动人口子女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61.
[5]周凤梅,杨冬梅,常欣.北京市通州区农民工子女小学学生常见病患病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80.
[6]罗晨.苏州市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与城市同龄段学生体质健康对比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26):127-128.
[7]郭利娜,余小鸣,安维维,等.北京市流动儿童健康知、信、行现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7):603-605。
[8]司徒炜敏,江军.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卫生习惯和卫生知识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1):117-121.
[9]王潇怀,朱银潮,顾素玲,等.宁波市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5):65-66.
[10]王纯,赵元吉,蓝怡.成都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8,33:410-411.
[11]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标准[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12]申继亮,胡心怡,刘霞.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3-119.
[13]李伯华,宋月萍,齐嘉楠,等.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J].人口研究,2010,34(1):53-59.
[14]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和分析[J].人口研究,2007,31(2):30-40。
[15]高晓坚,董训兰,王平,等.广州市流动人口妇女儿童患病就医现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847-1848.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法律知识;作用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中越来越离不开法律。而法律也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关键部分,如果企业日常管理中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就会受到严重阻碍。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法律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法律知识有助于企业实现规范的内部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出现了新型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但要适应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还需要电力企业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这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就是监督机制和竞争机制,因此企业要不断改革创新自身的管理体制,从而确保电力企业能够在新的制度下正常的运行。企业不但可以借助法律知识保障企业以及员工的合法权益,还可以运用法律来规范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行为。
2企业员工掌握法律知识可以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法律顾问在企业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可以帮助企业提出专业的法律建议,并且监督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过程,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在电力企业中法律顾问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现实中法律顾问还不能够控制企业的工作的全过程[1]。因此电力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员工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法律知识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企业最常见的培训方式就是统一的大型培训,需要注意的是主管部门的法律知识培训,这样可以保障企业在进行业务决策时更加合法。企业当前最核心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完善企业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因此要求企业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不断更新管理制度。企业员工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有助于他们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遵守公司法和劳动法,还可以通过法律来保障自身的权益。企业也能有效的完成各项业务操作,尽量减少企业的法律风险。
3法律知识有助于电力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外部环境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一切活动进行的支撑基础,如果没有法律,市场就会出现混乱,甚至会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法律知识来解决,同时法律知识还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或者资源,有助于企业实现自我提升,并实现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国外的很多企业都会提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然后运用法律来治理企业,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外汇风险,同时还给企业竖立了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法律是企业用来指导自身工作的重要工具,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强对用户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督促企业进行合理用电。一旦有相关电力营业出现亏损或者负债运营的情况,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已签订的合同对其进行产权办理,这种抵押合同是合法的[2]。
4法律知识可以保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
法治经济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是我国最基础的民生产业之一,在经济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如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和法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些不同的方面也正是通过法律才联系在一起,比如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政府、政府和群众等等。所以面对着政府和群众的双重监督,电力企业更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制管理,企业通过法律规范了自身的行为,才能更长久稳定的在经济市场中发展,从而也会得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认可。企业的商业风险降低了,就很难出现欠款的现象。而且如果再遇到不及时缴纳电费的用户,电力企业就可以通过法律停止对该用户的通电,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5企业通过构建法律知识体系来加快经济发展
随着宣传教育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普及和推广,很多基层的供电企业都开始重视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培训,尤其是法律知识。法制教育的不断推进,使电力企业的法制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进展。在企业建构起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不但加强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电力企业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的时候,要注意针对企业全体工作人员,从上到下紧抓建设,把法制教育宣传和科学发展观有效结合在一起。企业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具体的规范细化,并认真整理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进而可以对员工实行更加高效的培训。标准化的培训可以全面推进企业的法制建设,既有助于企业完成各项决策,还可以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4]。法律风险管理战略是国家为电力企业制定的一项战略部署,考虑到电力企业受到资源配置以及管理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才给电力企业详细制订了这项计划[5]。这项重要的部署中主要包括预防企业法律风险额管理措施和企业应急法律风险管理措施。具体包括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设计和顾问等,工作需要专业的律师参与进来,以保障企业法律制度建设的专业性。一旦遇到重大的经济决策,必须要事先听取法律专家的建议,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来论证企业法律程序的规范与否,最后还会帮助企业制定一份书面的法律论证报告,企业以此为依据就可以有效避免法律程序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6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是我国的民生企业,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建设。法律知识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正确的运用法律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制定战略决策,运用率武器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稳步前进。
作者:王文博 单位:国网临汾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于凤玲.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26.
[2]马莉.电力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经济管理创新[J].企业导报,2013(03):61.
[3]张玉博.浅析加大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的实践意义[J].科技创业家,2013(15):232.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造师;项目经理;相关制度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1-0179-02
我国建设事业的高度发展,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建造师和项目经理的要求逐步提升。从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承包以及具体施工角度来看,项目经理是项目建设的直接领导者,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性人物,也是工程能否顺利竣工的关键点之一。而项目中的建造师,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能担负起建造的责任,有专业性的技术能力,且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本文对建造师以及项目经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
1.项目工程中对建造师和项目经理的素质要求
1.1建造师具备超强的专业技能
建造师在工程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将建设目标利用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协调控制,Y合法律法规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等,使各方之间的利益进行均衡,建造师在期间要适时的将各项问题和矛盾进行协商与解决,使不同的项目目标达成一致,并使其能够构成一只力量强大的建设队伍。
1.2项目经理具备超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
具备非常强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手段是项目工程对项目经理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u-。项目经理属于复合型人才,应具备技术能力与专业管理能力。如果项目经理在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不够扎实,技术水平落后,那么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便不会快速、高效、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极有可能由于处理不当为工程带来一定的损失。优秀的项目经理不但可以将项目的工期适当缩短,还能确保好工程的质量,使成本有效的节约。因此,项目经理在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不但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有效性,更要注重将自身的专业能力素养进行提升,以便工程得到良好的保障。
2.正确区分建造师与项目经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关系
2.1项目经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位置
项目经理属于岗位职业资质,在工程中担任不同方面的项目负责人,该项资质虽然没有考试,但应具备相关的上岗条件,例如:需要执业资格证书、一定的学历、工作经验、业绩等。项目经理这一职能是企业根据项目建设需要设置,是企业领导层进行决定与聘用的,属于工程建设中一次性的管理实施人员。多次事实证明,工程的顺利施工以及完工,与项目经理的指挥管理有着直接关系,项目经理是工程的直接管理者,是一项工程项目的灵魂,其关键性、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2.2建造师在工程建设中的位置
建造师属于从业的一项资格,在工程建设方面担负着与技术相关的工作,要对相关技术进行全面的保障。在国际上,建造师的资格政策通常对非常大的责任、通用性极强、关乎到安全公共利益的技术工作实施市场准入,应具备非常高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因此,考取该项从业资格,需要参加我国建造师从业资格统一的考试,合格之后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注册,才可自行进行建造相关事宜,依法对法律责任进行承担。
2.3建造师与项目经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关系
建造师与项目经理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定位,但从事的岗位职能皆是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对于建造师与项目经理之间的管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实施建造师从业资格制度是对项目经理进行改革的一项行政审核制度,并不是对项目经理的职位进行撤销。
(2)建造师从业资格是将项目经理的专业性进行提升,完善职能体系,提高职业素养的要求,更是对人才的加快培养,与世界进行接轨的重要策略,而非将项目经理职能进行解除。
(3)对于取得专业性证书的建造师,虽然在专业技能上的能力非常强,但如果管理能力存在不足,便不能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一定要具备专业能力强、管理能力出众等各项条件。
3.建造师和项目经理的相关制度建设解析
3.1完善建造师从业资格相关制度
目前,建造师从业资格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将建造师从事的主要职能进行明确与完善。建造师的主要责任应定位在承包方的专业技术从业准证,同建筑师、工程造价师等一样,将数量与工程建造方的等级进行挂钩,即拥有专业建造师的施工单位人数越多,其单位的施工等级也就越高。当然,这是一项需要时间逐渐进行总结打磨的过程,需用较长时间才能够完成。
3.2建造师的能力范围
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建造师如果各项能力皆非常出众,不但可以担任项目经理,还可以担任不同的岗位管理。应该逐步完善建造师应具备的条件才可替代材料人员、安全员以及质检员等工作岗位,并对建造师的法定职能进行适当扩展,使之更加符合资格自身的内涵,实现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
一、知识经济对于财务观念的影响
新的时代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这就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比以往快了很多,知识经济的发展速度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管理人员,迅速的抓住管理观念,传统的那种管理有形资产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管理知识等一些无形资产上面来,知识资本的作用在企业中越来越重要,是否能够管理好这种无形的资本将决定着企业能否打赢未来新经形势下的战争。
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熟悉一定的网络知识,并且要依据企业本身的特点快速地制定出财务战略、财务规划以及预算和决策,并且要在对于信息的处理速度上比以往要加快很多,财务活动也更频繁,对信息的处理要达到全面、迅速与准确,传统经济下的财务管理人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知识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了,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拥有超前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预判能力,并且还要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和了解基础的网络技术,要有快速学习的能力以及接受新信息的能力。新时代下,资本的流通速度不断提高,并且有一发不可收拾之态势,传统的经济模式下,资本的流通主要还集中在国内,而新的模式下,资本的流通已经由原来的仅在国内流通,逐步地转移到国际市场中,这种变革使得企业的发展也慢慢的开始走上国际化,并且交易量较之以往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对于这种局面,我们的财务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二、知识经济对于传统财务管理方法的影响
虽然新的经济时代已经不可避免,但是知识经济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在进行传统的物质产品的生产了,而是说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我们更为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品,这种知识产品的特点具有可复制性,这就使得该产品有可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和迅速的传播,这样使得这种产品更能占据市场,而在一定的时间上不会被市场所淘汰。基于这种情况,传统的财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显得不太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形式了,管理方法必须要做出调整。在财务分析方面,必须要建立一种适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资本分析考核体系,以此来反映企业知识资本的投入状况以及成果。财务方法的建立应该以衡量企业竞争实力,预测企业的发展为背景,增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为目的。
三、知识经济对于财务管理的内容以及财务分析的影响
在以往的经济时代中,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资金运动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本的运行,资本的运行速度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主要进行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与分配,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一些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这种管理相对于知识经济下的财务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资产主要是以无形的形势存在,这种无形资产为主的资本结构中,财务管理的重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财务管理由以前的对实物管理渐渐转变到对这些无形资本管理上面来,这样就扩展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使得筹集知识取代了筹集资本上面。投资战略也在悄悄的发生转变,由原来的投资转变到“投知”与投“智力”的战略。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筹资的影响
在早期的经济时代,人们对于资本运作和风险意识还很薄弱,筹资模式还相对单一,筹资者只是把筹资范围设定在国内,而且筹资的目的也比较简单,只是为了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筹资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它必将走向国际化,吸引外国优质资本的注入已经成为筹资的主要模式,并且筹资也不单单只是为了解决资金短缺,而是为了使得企业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同时可以和投资者实现互利共赢,这样就大大的增强了投资者的信息,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在传统的经济形势下,投资的主要对象还是大多以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为主,投资者认为投资这种实物资本才能更好的产生利益,这种投资模式,主要的增长点是在于厂房、设备以及资金等有形资产上,而对于无形资产的投入则相对偏低,不可否认这种投资的风险性很小,但是这种投资的收益要远远小于无形资产的投资。知识经济下,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知识在企业中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地提高,投资无形这种无形资产更能产生出较多的效益,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也随之发生着改变。
(三)对企业财务收益分配的影响
资源的占有关系决定着企业的财务收益。当前,摆在中国民族企业经营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吸引人才,用好现有人才。随着中国民族企业主体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大量涌入,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科技优势和国际背景,对优秀人才开出丰厚的年薪、股票期权、培训学习、职位提升等优厚条件,吸引大量专业人才加盟,这些人才的流失将使民族企业逐步丧失最具创造力的人力资本。事实上,培养一个熟悉中国市场和业务的中高级人才,至少需要10年,外企挖走这些人才,就等于节省了10年的竞争时间。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在民族企业中大力推进“按智分配”,“按智分配”乃至“智力资源资本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制度创新,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市场化机制,把智力资源物化、量化和价值化,从而实现智力资源参与分配,最终适应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分配机制。
传统的经济模式下,对于财务的分析层面上还比较浅,研究的也多是一些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而新的经济模式下,企业的财务分析应该逐步向资本分析上侵袭,知识资本在企业发展中已经上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发展程度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受到对于知识资本分析的好坏程度。
结语: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其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成果也只有在时间不断的积累之下才能逐步显现出来,我国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可以说是风险与利益并存,如何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如何在知识经济下取得良好的企业业绩,是我们这些财务管理人员要研究的课题。这种经济模式下,一些传统的、消极的财务管理观念和财务管理方法要坚决予以废除。同时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财务管理的经验,使其真正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努力和完成的。 目标就是使得我们的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增强我国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从而适应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本文从以上几个角度阐述了知识经济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所论之处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各方人士能够积极的予以指出,笔者将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试井;影响因素;监督机制
前言
加强试井原始资料质量工作,对油田动态开发效果评价和精细开发部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试井资料质量,既是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实现测试队伍走出大庆、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测试技术服务市场,提高测试行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随着油田公司重组整合以来,测试技术服务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测试资料的质量总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部分测试资料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没有达到行业标准的要求,影响油田开发效果评价。试井在油田开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认识油藏、进行油气藏评价和生产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正确认识施工过程中影响试井资料质量的各种因素,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认识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提高试井资料质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观念,抓住当前油田精细开发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试井资料质量工作,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为油田更好更有效的开发利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影响试井原始资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目前用不稳定试井方法取得的原始资料的主要工艺有液面恢复、分层压力测试、偏心压力测试、电泵压力测试、水井压力测试等。通过大量试井原始资料分析,目前影响原始资料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资料:1)关井时间不足,造成测试资料前期缺失;后期资料录取不全,影响了试井资料的解释质量;2)关井时间过长,影响单井产量。如L6-PS1514井11:10下入井内,设计要求关井2小时,由于当天未及时取出仪器,造成第三天才能进行资料解释。
2、仪器因素。压力计和液面自动监测仪等测试仪器质量的好坏和精度高低对试井资料的录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L9-1616井仪器采点监测1小时后,由于仪器晶振芯片出现问题,造成该井资料录取失败。另一种仪器常见问题是仪器测量误差和精准度失常,测试前后地面压力异常,造成测试资料不可用。
3、测试井状况影响。随着油田开发的逐渐深入,井下工艺设备、注采方式的转变,测试井状况对试井资料的录取影响日益加剧。
1)油井压力恢复测试。部分测试井由于井下管柱中安装有支撑卡瓦、封隔器等工具,使得仪器无法下至预定深度。还有一部分油井结蜡或仪器进入环形空间窄面等原因,使得仪器下入较慢或下不到油层中部,降低了测试效率,也影响测试资料质量。如L8-PS1701井由于结蜡严重,Ф22的仪器下入缓慢,500多米下了4小时,并在548米遇卡,因未下到油中而影响测试资料质量。如L4-1616井由于在仪器下入过程中抽油机由于线路检修停抽,流压资料缺失,造成测试资料不合格。
2)注水井压力测试。水井静压测试资料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管柱结垢严重或腐蚀变形,影响了仪器的正常下入,以及部分井注入站注入阀门关不严,造成测试资料报废。分层注水井压力测试采用双通道堵塞式压力计在配水器内录取测试资料,要求投入的压力计和密封段都密封才能测取合格的地层压力。配水器由于注水井水质不合格,工作筒内结垢严重,造成投捞困难,影响了投入堵塞式压力计密封性,如L10-193P1测试时正常投入,由于配水器结垢将仪器外壁和密封圈刮伤,造成测试地层资料失败。
建立现场资料录取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对试井资料不合格的原因分析,理清了测试资料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试井资料的合格率,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更有利用价值的动态监测数据,就必须提高试井资料的质量。试井小队必须建立资料录取现场的监督机制。试井资料的质量监督是对试井资料录取过程的一种质量分析和评价活动。对于不稳定试井项目而言,监督的对象就是录取的压力、温度等资料和录取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以及有关的记录文件。
建立小队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就是指试井小队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为采油厂提供准确可靠的试井资料。其实施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对于试井小队而言,拿到手里的试井设计就是顾客需求最为直接的需求表现。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主要包括设计要求的完成期限、关井时间、仪器下入深度、停测流压时间等关键点,同时要求将施工现场的各个时间点做细致、准确的记录,以便于后期资料的解释。基层小队作为企业最基层的施工小组管理者,不仅要提供啊自身的管理、班组的生产效率,更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与需要,才能更好地为油田后期开发服务。
2、小队管理人员的领导作用。一个小队从班组到员工,都必须参与到质量管理的活动中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小队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不满足测试要求的井,要求施工班组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汇报,只有通过和技术部门密切沟通后,以最合理的测试方式和测试时间进行测试施工,才能将试井资料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3、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质量监督管理的核心。只有将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和意义传达给每一个员工,并激励他们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推进质量标准的实施。
4、过程方法。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主要是资料验收岗位工作人员对现场施工班组的资料录取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班组原始报表的填写标准化、规范化。通过识别资料录取的关键过程,并加以监督和管理,不断进行改进来为地质提供满意的油井动态信息,同时也能不断提高测试班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5、持续改进。实际上,做对一件事情并不困难,而要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千上万次地按标准实施并且做好,那才是不简单的。因此,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一些井况异常的井进行动态监测,在常规方法不能满足测试要求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技术改进为地质部门提供可靠的动态参数。
(一)企业重建:企业管理的又一次革命
企业重建运动是从研究传统分工开始,针对过细的专业分工中将管理重点放在单个作业效率的提高,而忽视整体业务流程功效的问题,从根本上对原有的基本信念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考虑和重新设计,以期彻底抛弃原有的作业流程,针对顾客需求,再造一个或几个新的业务流程,使品质、效率、成本、服务等经营目标获得惊人的改善。
由于信息网络覆盖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大大节省了指令、报表、数据等在不同职能部门和作业流程之间的流转与延误,缩短了生产周期,精简了管理机构和人员,使专业分工所产生的金字塔组织逐渐转变为扁平式的团队组织,经理人员主要由监督与控制转变为指导与激励,每个职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了解全局、关心全局。企业重建是一项智慧、科技与艺术的结晶,它透过创新流程来革新企业,更能适应以顾客为主导、竞争激烈、变化快速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二)顾客驱动:企业经营的第一要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顾客的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为此,企业必须自觉地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指导,与组织机构,产品和服务、激励和奖惩制度等紧密结合起来,采用顾客管理系统实现消费者与决策者、生产者的联系。这个系统主要包括:
(l)顾客意见征询系统;
(2)营销服务系统,设计规范化的服务流程;
(3)顾客沟通系统;
(4)顾客满意度评价系统。
(三)研究与开发:企业的命脉
知识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生产、占有和利用的竞争。
要提高竞争力,企业必须提高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研究与开发是获得这种能力的基本途径,它左右着企业的命运。所以,管理者必须把目光投向国际信息网络所创造出来的信息市场,进行信息的收集、综合、提练、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步伐,通过研究与开发,把企业已有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又生产出新的知识资源,进一步促进研究与开发。这是无数优秀企业的成功之道,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品位高低的重要标志。美国的微软公司是这样,中国的北大方正也是这样。
(四)发展战略:全球化经营
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向全球,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依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优势,不同利税水平和金融风险开发与配置资源,实现跨国经营;利用国际信息网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被人承认、受到重视的一员。
(五)知识价值:价格和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知识价值是由包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或智力密集程度)决定的。知识能大大增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主要来自知识价值。企业除了物质资本以外,还有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知识(或智力)资本,掌握这类知识资本的智力型劳动者的产出增加,除得到更多的报酬外,还应当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把知识作为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管理者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善于调动和利用企业的智力资源,把“知识就是力量”变为现实。
(六)知识主管:功能广泛的新职位
美国的“高速信息公路”行动计划使美国经济驶入了知识经济的快车道:我国的“863计划”使我国经济紧跟着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这是宏观经济决策与管知识化的典型例证。同样,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也“需要一位善于思考的人把人力资源的不同方 面、信息技术乃至战略等协调统一起来”。于是,发达国家的不少公司中出现了一批新式高级经理,他们的头衔为“知识主管”、“学习主管”、“智力资本主管”等等,其职能是“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包括科技研究与开发,职工教育、技能训练、市场分析等几乎所有的工作,一句话,就是从事知识经营。
知识主管及知识经营的产生是企业管理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变革。长期以来,许多企业把眼光仅仅盯在生产设备和经营利润上,忽视人才、知识等无形资产的投入。知识经营降为一种全新的经营形态,第一次使企业有可能隆脱物质资本或自然资源有限的制约,利用知识主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获得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七)绿色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
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走可待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裁,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崇尚自然、重视环保、追求健康的新时尚。
知识经济已经把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即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列为自己的产业领域。可以肯定地讲,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绿色营销将是国际市场营销的重点。对此,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赔其为‘潮阳工业”和最有希望的“输出产业”,给;保护和扶持。目前,绿色管理的思想已开始变成广泛的实践,绿色将是企业向社会举起的旗帜如果因生产经营活动而危害环境,这样的企业必定为社会所淘汰。
(八)企业文化:跨国多元化融合
企业文化是管理活动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自历年代提出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以来,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但是,不同的国家在对人的理解上却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主要是指单个的人,因此,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把激励的理论和方法重点是分散运用到单个对象上;有的主要是指集体的人,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强调“人和”效应、团队精神、追求整体优势。在管理方法上,有的注重制度和纪律的强制;有的重视共同意识的形成和在其感受下的自觉行动。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体制的改革,建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工期越来越短,要使承建的工程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拥有一个强劲的项目经理管理部。工程预算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工程经济管理从工程招投标开始,至整个工程竣工结算为止,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一、工程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投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施工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投标工作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投标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把投标工作当做声场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一)收集信息确定投标目标。
要加大对信息工作方面人力、物力的投入,成立专门信息机构,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工程信息,然后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类筛选,在此基础上确定最适合本企业他特点的工程项目,有的放矢地开展投标工作。
(二)优质快速编制投标文件。
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气候、交通等情况,主要材料的产地来源、运距、价格、水电、劳动力供应等。这对于编表人员作出准确的预算书,最终合理报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全面熟悉招标文件。吃透招标文件精神和相关材料。施工组织设计是承包商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业主通过它不仅可考察承包商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响应情况,又可反映出承包商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施工企业要根据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和规定对工程项目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正确编制商务标,标书评审时,通常报价占40%-60%分数比例,可见商务标的重要性。
(三)合理报价。
针对不同的评价方法,要采用不同的政策,如对于以预算价来计算复合标底的,要尽量控制其预算价在招标人规定的范围之内。而对于以投标人最终报价来计算复合标底的,l则其预算自由度会大一些;但是要有一定的合理性,最终报价与预算价比较值,要控制在0-15%之间。
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一)进度控制。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在了解和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是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为了搞好土建原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是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实施动态控制。
(二)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控制人工费用,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控制材料用量,加强材料管理,严格用料制度,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施包干。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实行租赁制,可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项目部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三)质量控制。
严把材料质量关。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关键部位施工。例如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
三、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有效控制工程结算
建设工程预算工作对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投资,实现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做好准备工作,广泛搜集,准备各种资料,包括工程勘察地质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及说明、各类标准图集、查勘现场、调查施工环境拟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方案研究,走访定额管理部门,收集现行施工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地区材料预算价格,确定编制方法。
第二,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和定额单价。应随时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对施工前已发生设计变更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做出预算编制分项和计算出相应工程量,合理地套用单价,防止出现漏计、重计、错套等错误。与此同时,预算人员在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外,还应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工序,注重市场价格信息,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增长设计知识,避免出现重大疏漏。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管理演变、现行行政管理误区剖析、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化的走向等方面的理论分析,阐述了科学管理新趋势,并深刻揭示新时期行政管理须注意的几个环节。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深入展开,对日常行政的指挥、监督、控制成为强烈的必需,科学化管理的需求日益上升。实践证明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务效率与质量。因此,对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化问题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管理的演变
管理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作为实践是历经无数人的努力,步步演变,才走向科学化的。从最初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工业化时期的泰罗制和福特制管理,管理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期。泰罗在其《科学管理原理》中指出,科学管理是由组织、协调、合作、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等多种要素结合而成的。这使人们对科学管理开始关注,特别是现代行为科学的诞生,为管理注入了新的心理因素,而系统论的发展,为系统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此时,以梅奥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管理不仅仅是追求有序化、合理化,同时也追求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且谋求管理的整个系统功能的优化。这就是管理的科学化问题。
现代行政管理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趋势性变化。首先是从流行程序管理变为倡导目标管理。程序管理要求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明确行动的目标,且交代每一个行动的操作步骤,而目标管理仅需对被管理者明确目标及其工作要求,具体步骤由被管理者、操作层次的人自行解决。当然,不同的被管理者应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但在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仍一味奉行程序性管理是过于落后了。
其次,从单一管理发展为分层管理。系统论中的结构——层次——功能理论开始在管理中发挥作用。不同人员结构的系统(单位)要运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管理方法不能相同。高层次的管理者仅仅关注战略性决策,而日常程序性决策都授权于低层次管理者操办。不同的管理者其管理半径不一样,其控制力、监督能力也不一样。
再次,从刚性管理发展为柔性管理。刚性管理强调硬性行政命令约束,管理思维是非此即彼,容不得权变。而柔性管理认为管理存在弹性,管理者往往根据不同的被管理者和不同的情境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管理效 果。管理者注重对管理“柔性”因素的控制如管理风格、沟通、文化等。
第四,从无风险管理发展为危机管理。传统的管理强调对被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的对称即所谓的奖惩机制的建立。通过表扬的手段、树立典型的效应来带动一批人前进,不谈忧患,不提危机,害怕被管理者受刺激过度,产生惧怕心理,影响工作及效率。危机管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其独特、甚至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急中生智,置之死地而后生,都说明危机管理具有独特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危机管理似乎有演变为一种经常性管理模式的趋势。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管理中强调“最好的软件公司离真正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有这种危机管理技能的运用,微软公司才会日益强盛。
不仅仅是管理模式在变,而且管理的指导思想也在变。如鲶鱼效应和木桶原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的兴起等。鲶鱼效应是指在一批沙丁鱼的远途运输中,如果掺入几只凶猛的鲶鱼,反而会使沙丁鱼的死亡率降低,这是因为有了逃生的竞争,使沙丁鱼游动频率增高,从而生存力增强。同样,在管理中,如果多引入一些不同类型的人才,则会使单位的生命力愈加旺盛,这破除了传统的“一山难容二虎”的理念。木桶原理是指一只由几十块木板拼接而成的大木桶,其容量取决于最短一块木板。这给管理者的启示是:面对被管理者的差异与管理环节、问题的差异,其实是最薄弱的那一个环节,可能会导致管理上的麻烦与致命伤。因此,一名优秀管理者应从最薄弱环节改进入手,去提升整体的管理绩效。只有经常性检查,经常性抓落实,抓责任制的贯彻才会获得满意的管理效果。现代管理科学还告诉管理者,如何将自己所管理的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已是十分迫切的问题。传统的管理认为,被管理者一次充电,受益终生,知识、才能运用只须储备一次,便可应付全部的挑战。而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管理理念落伍了。只有带领组织成为持续学习型的组织,摆脱单纯的模仿,且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具有共同的愿景,一个单位、组织才会生机勃勃,不断发展,不断拓展成长空间,不断超越同行,取得成功。
二、现行行政管理的误区剖析
当前,一些人戏称流行的行政管理模式为“领导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一些管理人士甚至将其作为管理的金科玉律。这其实是行政管理庸俗化的表现,是明显的认识误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管理将贻害无穷。
首先,将开会布置任务,理解为可替代科学决策,这首先是管理者的悲哀。这种错误的认识容易造成“会海”连绵,管理者开了会就等于任务布置了,事情完成了,长此以往,落实工作成为顽症。而没有落实的政策、措施等于一切都是空的,管理的效能无从体现。
其次,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仅仅是收费吗?把管理权限混同于单项财权行使、赚钱的所为,这是将管理极端简单化的表现。的确,好的管理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管理不是为了收费了事,这是管理导向的错误,会造成管理可有可无,机构形同虚设,人浮于事,最终断送了事业。
再次,协调就是喝醉,这是将管理极端庸俗化的表现。当然,协调是需要将方方面面的利益进行平衡,对各方倾向、意见进行妥协,但决不是一喝了事。管理既要协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使二者利益、愿望与目标等大体相一致。做到上下同心,形成组织的凝聚力。要协调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最终目标与近期目标之间的关系。也要协调管理者与工作任务相适应,还要协调被管理者与工作任务相适应,达到1+1>2的系统功能效应。还有一种管理误区就是一味多订制度,认为有了制度就有了管理,从而导致规章多如牛毛,有否贯彻执行则无人问津。这种错误的认识容易造成“文山”现象,管理者须签阅大量的文件,哪有时间、精力去真正管理呢?其实,有了制度不等于就有了管理,有了制度,只是为管理准备了一些基本前提、准备了一些条件,这只是管理的开始,实际上,被管理者是否自觉执行这些规章,是需要监控、需要调研的,这都是管理的题中之义。制定过多的规章等于没有规章,因此规章过滥也会影响管理的效能。
三、新时期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走向
决策的科学化。作出一项正确而充分的决策,有赖于准确而充分的信息,也需有一套动力机制去刺激决策付诸实施。传统的管理以领导者“拍头脑决策”为主,凭经验、凭主观决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决策的动力机制,健全为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办公的自动化。办公系统是决策系统与操作系统的衔接环节,是落实决策的重要一环。制度、决策的落实在于执行,它涉及到办公环节的启动,传达贯彻、督办决策的实施到位。传统管理中的这些环节都已齐备,但缺乏的是高科技手段。现代管理就是要借助于办公自动化技术,成倍地提高政务效率,建立督办网络体系,使事中、事毕都存在可测性与可控性,使决策者、管理者随时能得到确切、全面的信息反馈,以便实现全程动态管理。
管理的信息化。无论是决策,还是日常管理监督,都需要管理的信息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反馈实施信息是管理的要求,总结反映、宣传信息是管理效能的体现。因此,信息化管理是走向科学化的必然要求。通过重视信息反馈,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注意管理效果的信息反馈,以便随时调整管理的目标和方式,达到优化。
关键词:CPI指数;宏观经济;协整分析;平稳性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
1CPI指数和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1.1 CPI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的协整分析在分析中,经济增长变量采用“全国生产总值(GDP)” 来度量。1978-2008年,全国生产总值(GDP)和全国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ADF检验进行平稳性检验,并为消除经济变量中存在的异方差性引起的不利的影响,我们将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对lnGDP和lnCPI序列及它们的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变量lnGDP和lnCPI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表明lnGDP和lnCPI是一阶单整序列。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本文采用EG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首先用OLS法对原数列进行协整回归,发现存在自相关,对模型进行自相关处理后最终得到的协整方程为:LnC=1.419422+0.3924lnG+[ar(1)= 1.424909,ar(2)=-0.521498](1)
Dependent Variable: LNC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22/10 Time: 15:28
Sample(adjusted): 1980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29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Convergence achieved after 100 iterations
Backcast: 1979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1)的拟合度较高,能以99.86%的概率保证程度来解释原始序列的波动,说明整个方程的拟和优度较好,F检验通过1%的显著性,证明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总体解释力度很强,并且通过了自相关性检验和异方差检验,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据此,lnGDP和ln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如(1)所示。
1.2 我国CPI和GDP之间的误差修正机制本文采用EG两步法来建立模型,在模型(1)的基础上将残差项引入模型作为解释变量,并将长期关系模型中的各变量以一阶差分的形式表示,对短期动态关系进行逐个检验,比较其显著程度,最终确定的误差修正模型如下:LnC=1.419422+0.392496lnG+1.424909DlnC-0.521498DlnG+0.989862MA(2)
拟合结果显示,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变量符号与长期均衡关系一致,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从系数估计值(-0.521498)来看,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52149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1.3 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对CPI和GDP的原数列及其差分序列进行VAR系统稳定性检验,根据AIC和SC越小越好的准则,经过1-6滞后阶数的比较最后确定原序列在5阶时VAR系统稳定,而其差分序列在6阶时VAR系统稳定,在此基础上分别对CPI指数和GDP的原数列及其差分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lnGDP与lnCPI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是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了我国的CPI指数,而在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CPI指数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
2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2.1 本文的结论通过对我国CPI与我国GDP、各个相关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①长期来看,我国CPI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我国GDP增长1%,我国CPI指数增长0.3924%;②短期来看,我国CPI指数对我国的GDP存在正向影响,本期CPI每增加1%,本期GDP则增加0.2743%。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趋势偏离的程度也较高,表明CPI指数对反映我国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上年度GDP与CPI指数之间的非均衡误差以(-0.544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③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在长期我国CPI指数和我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相互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短期,经济增长是我国CPI的Granger原因而我国CPI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2.2 政策建议从以上分析得出,我国应在努力提升CPI指数的同时,防止CPI指数过快过高而引起通货膨胀现象。并且建立以CPI指数为中心的价格体系。笔者认为,我国应从扩大内需入手,避免国家应采取扩张化的货币政策而引起通货膨胀。并且通过货币政策即提高银行房屋贷款利率方法有效抑制“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
参考文献
[1]陈岩.通货膨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孙红英.两次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CPI运行对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
[3]查文中.中国CPI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4]易宪容.浅析CPI指数与房价的关系[J].中国勘察设计,2007(11).
[5]邱明星.从当前CPI指数看央行货币政策走向[J].商场现代化,2007(11).
[6]Chen-Chin Chu.Futures prices and inflation information[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