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范文

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

第1篇: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民间文化;环境创设;幼儿教育;创意美术

美术是幼儿最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在对幼儿全面培养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意美术能够让幼儿在学习中,通过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和视觉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幼儿园的伙伴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分享快乐的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带来的艺术魅力,能够让幼儿积极地去思考和创造新的艺术美感。民间文化是广大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体现与传承,在幼儿园创意美术环境创设过程中融入民间文化,不仅能够让幼儿从小就尊重和理解民间传统,还能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的精髓。本文就基于民间文化的幼儿园创意美术环境创设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利用班级活动的环境创设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将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等民间文化作为环境创设的内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该随着民间文化的不断演变而变得丰富多彩。首先,应该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幼儿利用美术描绘出自己喜欢的画面或场景,培养幼儿初步的认知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其次,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让幼儿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培养幼儿初步的判断能力和审美意识,最后开展主题活动,场景的布置应该充分地考虑和应用民间文化,幼儿能够通过活动场景的创设而被民间艺术所吸引,产生积极向往和探索的欲望。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民间戏曲创设不同场景的话剧,戏曲中的声音、服饰、故事等都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饰演不同的景物和角色,初步了解民间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同时还可以邀请不同班级的幼儿进行活动,增强幼儿的沟通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对自己好奇的东西主动寻求答案,培养幼儿积极向未知探索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幼儿园内公共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应该灵活地应用海报、壁画、展台等媒介,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示民间文化,进而吸引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喜爱和关注。民间文化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节日、不同的饮食起居风俗等都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间文化也是精彩纷呈,在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应该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不同时期的民间艺术文化,并且在展示的区域设置不同时节、不同节日的主题内容,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民间文化艺术氛围,让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体验不同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包括很多内容,民间文学是其中的一部分,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藏深厚的民族精神,在园内环境创设中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让幼儿体验民间文学的丰富与魅力。在园内的主要通道墙壁上可以粘贴多种形式的民间故事壁画,如: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经典的神话传说故事能够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故事关于人类的由来,体会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以及那种顽强不屈、积极探索、顽强奋斗的精神;同时可以粘贴国内外著名的童话故事壁画,如:神笔马良、白雪公主,让幼儿在了解我国民间童话故事的同时开阔视野。同时每一幅壁画都应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去阅读和理解,不断地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幼儿产生对民间文学的爱好。在听觉方面,可以选择不同内容的童谣、绕口令等,让幼儿在初入幼儿园时就能时刻感受到一种民间文化的艺术氛围,不断地提高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并产生创作热情。

三、幼儿园外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外环境的创作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利用民间文化进行创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综合性和情景喜剧性,积极开展不同形式内容的橱窗宣传,让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他们初步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利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进行大胆想象,在活动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在活动中播放不同主题的民间歌曲,让幼儿在活动中渗透民间音乐教育。利用橱窗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民间文化对幼儿成长教育的重要性。

总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色彩和特点的民间文化,幼儿教师在进行创意美术环境创设时应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和创造性地利用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了解、认识、融入民间文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幼儿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张娜.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9).

[2]陈白鹭.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园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学前教育研究,2010(12).

第2篇: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效果图;后期制作;人物素材;摆放;原则

建筑效果图是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表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先用三维造型软件(如3DSMAX等)将建筑模型制作并渲染出来,再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制作,在建筑模型图像的背后和四周添加自然和人文环境元素,包括天空、城市或乡村原野等自然环境或人文社会环境,以作为主体建筑的衬托,并由此展示建筑与人、与生活的交集,赋予建筑设计效果图以生命力。在建筑效果图的后期制作中,人物素材的选择和摆放有其自身的原则和规律可循,设计师需要通过自身业务经验和生活经验来逐步理解和感悟,方可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如。

一、建筑效果图后期制作中选择人物素材的要点

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所需通过三维造型软件和图像软件来制作表现的效果图,主要有室内效果图和建筑效果图、园林景观效果图等。室内效果图有私人住宅效果图和公共空间效果图,其中私人住宅效果图中通常是不摆放人物素材的,公共空间效果图主要是表现各种办证大厅、候车厅售票厅等公共场所,需要摆放人物素材,但相对而言所需摆放的人物不很多,不如建筑和园林效果图中所需摆放的人多。园林景观效果图主要为俯视图或鸟瞰图,场景通常很大、人物素材多,通常在画面中显得比较微小,常被忽视而居于次要地位,唯独建筑效果图所需展现的人物素材较多,又有精心表现和展示的特点,因此笔者选择以建筑效果图为例来阐述效果图后期制作中人物素材摆放的原则。建筑效果图的表现视角通常为水平视角,是模仿普通人站在地面上平视(仰视)建筑物的视角,这样的效果图视角有助于真实而直观地体现实际建筑物所带给人的直观感受。效果图虽然是虚拟的,但其所运用的逻辑是真实且源于生活的,因此才得以在设计活动中被广泛接受,有人存在并融入其中的建筑物才合乎逻辑。而选择合适人物素材融入其中,是成就建筑效果图价值的重要一环。具体说来,在建筑效果图后期制作中选择人物素材有三大要点,首先是季节,体现在人物着装上,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人物着装应当以夏装为主,辅以少数人着长衣长裤的春秋装,同时有冬装和夏装存在的情况肯定是不现实的。其次是角度,建筑效果图视角多为平视角展现,因此人物素材的视角大都为平视角,俯视角人物素材则应用于园林景观的俯视角效果图中。第三是人物身份,素材人物无名无姓,但性别、服饰、人种即其身份,一个展示综合性公共场所的建筑效果图,其中人物素材所代表的身份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各职业、性别、年龄的人士都可能出现,如果是幼儿园或写字楼的效果图,则人物素材可基本限定为儿童和职业着装人士;众多的人物素材中出现一两个外国人形象很正常,但若满大街都是外国人就不真实了,除非该效果图所表现的项目本来就在外国。人物素材中不能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物,即便是相同着装的双胞胎同时上街,也无须展示完全相同的仪态,即便是要放置同一面孔和着装但以不同姿态出现的人物素材来代表双胞胎人物,也不要第二次出现。上述要点都来源于生活经验,稍加认识即可领会。

二、建筑效果图后期制作摆放人物素材的原则

为了在建筑效果图中合理展示和摆放众多的人物素材,不使其显得杂乱,可以通过使用“视线高度线”来进行规范,视线高度线概念的应用也是建筑效果图后期制作中的重要技法和辅助手段,为了保证建筑效果图在平视角下其所呈现的所有人物、花草、车辆等素材具有合适的透视视角和近大远小的视觉关系,可借助图像软件中标尺功能的参考线来设置一条水平线,作为视线高度线,人物、花草、车辆等素材都以此线为参考,尤其是人物素材的高度,接近此线之上下,即可将众多的人物素材管理得井然有序。另外,人物素材中的儿童最好不要单独摆放,应当与成年人放在一起,其身高在成人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左右;如果需要使用宠物素材,也应当与人摆放在一起,小型宠物身高不超过人物的膝盖,大型宠物(犬)身高不过人物的腰,这些细节和原则,设计师在操作过程中都应该掌握,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一切都迎刃而解,无需刻意为之。

参考文献:

[1]王可.浅析Photoshop软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9).

第3篇: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村 幼儿园 活动区域 创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86

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孩子所处的环境便是教育的“教材”, 园所绿化美化,都是孩子受教育的因素,孩子耳濡目染,日日月月年年,对认知、思想、观察力、想象力等方面均能产生影响。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创设,是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方面。区域活动是为了满足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从事快乐活动的需要,幼儿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真切地体验着各个角色的情感和态度,表现出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集中布置动态的活动环境

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教师在选择活动区内容时,应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色,从农村具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设置各种室外动态活动环境,充分实现园内资源共享。

我园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努力体现环境建设的全面性、对象性和层次性,着力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让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真正让环境体现教育价值。老师们为了让孩子与环境互动,带着孩子们利用多种方式种植花草。种子和花苗:多种方式收集;花盆:各种废旧的塑料瓶、轮胎、篮球等,只要能装泥土和水都行。在老师和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所到之处,一年四季绿意处处,花开不断。孩子们在和老师一起对植物栽种、管理的过程中,了解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顺着光线来的方向,植物长得比较好;有些植物不爱喝水;要给植物松土等。自然角里,把各班级搜集的各种粮食、蔬菜的种子集中一起,让孩子们认得更多;集中种植大蒜、小蒜、小葱、大葱、韭菜,让孩子们对比认识他们的细微不同;集中饲养小鲫鱼、虾、螃蟹、泥鳅、黄鳝等,让孩子们对照观察他们的活动。(联系家长干农活带上幼儿,让其亲临大自然,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挖来一挑粘土,孩子们自己揉泥团,做各种泥塑,待泥塑风干后进行装饰;收集稻草,让孩子们编头发、扎花环、搓草绳等;在玉米成熟的季节,收集许多玉米芯,堆放在一起,幼儿利用玉米芯砌房子、垒高山等;收集大大小小的各种纸箱,拼凑链接,孩子们在纸箱里钻爬,其乐融融。这种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足可弥补农村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设置之不足。

二、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切实为幼儿创设分区活动的场所

幼儿是活动区的主人,创设活动区应从幼儿特点和兴趣出发,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一是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二是材料的提供要随着幼儿的学习内容而变化,即区域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设置科学、合理的区域分隔,建构丰富的区域布局,是区域设置中一定要考虑的。区域活动把教室的空间划分成几个活动区角,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孩子感到杂乱无序。老师应充分利用材料,使各个区域活动相对独立而又开放,各区域既保持通畅又互不干扰。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各年龄班幼儿、主题活动需要进行投放。只要材料是幼儿需求的、便于操作的、能激发兴趣的,每个幼儿都会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即使是同一活动内容,教师也应考虑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如:同为图形变变这个墙面区角,小班主要让孩子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颜色和简单的图形组合;中班增加几何图形种类、颜色,还增加数数、数字的认识、对应找规律等;大班则渗透拼图、找朋友(计算)等。

三、利用多种材料的诱发作用,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只是承担着指导者的身份,教师的指导与否关系着游戏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教师该如何指导幼儿游戏呢?教师提供多种材料给幼儿,每个孩子对材料的理解与掌握是不一样的。如在娃娃家游戏中,穿上袋子的空奶粉桶,有的拿来做背篓,有的拿来做腰鼓,有的拿来踩高跷,甚至还有的用来做大鼓敲,所以,利用多种材料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同时,孩子们在娃娃家乐园表演故事,分角色时商量、争论,在制定规则时的坚持和妥协,表演中的相互配合,都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兴趣往往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及兴趣倾向,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教师在观察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减弱时,就要想到再投入一些新的材料。或材料本身尚有开发、利用的空间时,教师可以策略性地添加新材料,提高操作要求,使原有材料产生新的玩法,引发幼儿新的探索活动,重新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当幼儿对一组材料非常熟悉而失去兴趣时,可以把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幼儿就有可能创造新的游戏情景,出现新的活动内容。用来组合的材料可以是同一区角的,也可以是不同区角的。当然,园内可以实施资源共享,老师带孩子们走班制,偶尔两个班交换半天活动室,开展区域活动,让孩子保持新鲜感。

区角游戏是幼儿园里众多游戏形式的一种,老师要学会观察,根据孩子的需要变换活动内容,增减活动材料,使幼儿保持长久的活动热情。让我们利用好区角游戏,让它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创设最优化的环境,使之更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4篇: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范文

>> 浅论重庆民间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南通民间艺术在文化产业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陕北民间艺术在延安西北川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仫佬族民间艺术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湘西民间艺术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江南地区传统元素在茶艺空间中应用研究 河北传统民间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发展探究 民间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 民间艺术在动画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宁夏本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自然材料在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模式探析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豫西民间艺术资源的现状及产品开发利用研究 论江苏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缺失 浅谈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试论高校动漫教学中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民间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江南地区主要民间艺术的现状及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江南地区主要民间艺术的现状及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方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江南地区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包括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我国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民间艺术的聚集地,历来都被文人骚客们所赞美,如今,江南地区的多项民间艺术都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苏绣、昆曲等。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地区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都被遗忘,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很多技艺都已失传。本文对江南地区主要民间艺术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策略,以及其在高校教育中的运用办法。 【关键词】江南 民间艺术 保护 高校教育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034-03

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是对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古人智慧的肯定。江南地区历史悠久,传承下来的经典民间艺术数不胜数,负有盛名的如昆曲、云锦、刺绣等,进入新时期以后,国家开始对地方的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政策,希望能够将精彩、丰富的民间艺术与技艺世代传承下去。但是,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却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一些民间艺术已经被纳入到高等教育当中,可以说这是保护民间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对江南地区现存主要民间艺术的保护方式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一 江南地区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

江南地区现存的民间艺术有缂丝、刺绣、玉雕、木雕、牙雕、核雕、瓷刻、竹刻、剪纸、泥塑、草编、灯彩、九连环、民俗挂件等数百个品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民间艺术由于后继无人,逐渐消亡。

1.生存空间极度萎缩

民间艺术的生存很大程度依赖于其能够为艺人提供的生存资源。如今,各类文化艺术进军中国,现代艺术及其产物充斥着文化市场。与手工制作、工序复杂或者技巧难度高的民间艺术相比,现代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快速生产、批量大、质量好、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以昆曲为例,现代的多媒体、影视、电影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艺术产品的需求。而传统的昆曲形式,许多观众认为与现代主流的艺术产品相比比较乏味,昆曲市场因此逐渐萎缩。

2.民间艺术传承困难

江南地区的剪纸、皮影制作、苏绣等民间艺术制作工艺复杂,对初学者的技术和耐心有着很高的要求,一些民间艺人更是牢牢遵循传男不传男、只传关门弟子、只传直系亲属等封建的传承理念,进一步阻碍了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3.经济的发展颠覆了民间艺人的生存之道

依靠民间艺术生存的艺人们,在经济发展尤为迅猛的今天,几乎被现代的经济文化压得喘不过气来。来自于社会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改行换业,放弃传承民间艺术。一些人甚至为了生存肆意地破坏、摧残民间艺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民间艺术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家实施对民间艺术保护政策以来,虽然颇有成效,但是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并不够,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逐渐被时间所埋藏,一些地区的保护部门对现有民间艺术的保护不够重视。

二 加强对江南地区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

对江南地区现存民间艺术的保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制订有效的保护机制与保护计划

保护江南地区民间艺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保护与传承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需要有关部门制订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通过保护民间艺术传承人、发放经济补贴、开发民间艺术产品产业链等方式,解决民间艺术保护的根本问题――经济问题。另外,还需要制订一个周密的保护计划,对民间艺术实施长效性的政策保护。

2.推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工作

阻碍民间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承困难,解决传承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艺人的思想工作,改变其封建的传承思想;鼓励有志向的社会人才加入民间艺术传承行列,并给予优秀传承人一定的经济支持;将优秀民间艺术引入教育教学当中,以学校教育为载体,传承民间艺术。

3.为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最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针对这一需求,政府与地方保护机构需要不断地深化保护工作,加强保护资金的投入,并以民间艺术为资本,筹集更多的保护基金。同时,还应当推动民间艺术的创新发展。以江南地区的泥人技艺为例:现代很多的泥塑作品素材都取之于现代社会的著名人物、经典表情等,而不再是传统的胖娃娃、古代农民、侍女等。创新的泥塑作品更具吸引力,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而这项民间艺术也拥有了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4.树立全民保护意识

树立全民保护意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民间挖掘优秀的传承人和保护者,同时联合当地企业、财团等加入到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当中,还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不断地挖掘未被发现的优秀民间艺术资源与人才,培养人民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兴趣,营造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良好氛围。

三 江南地区民间艺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在保护民间艺术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其作为教育资源,投入到学校教学当中。教育教学是任何时期都不可取代的工作,而能够被改变的是形式、内容、方式等外在的事物。将江南地区现存民间艺术应用于高校教育当中,不仅仅是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更对教育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艺术类教育,其对于历史文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体应用策略如下:

1.将民间艺术作品中的设计元素和精神内涵运用于艺术教育当中

第一,将民间艺术作品的造型观念运用于艺术教育当中。江南地区民间艺术作品造型设计取材大都来自于生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故事和其他技艺。以剪纸为例,江南地区的剪纸多取材花鸟类、文字类、动物类等,将取材对象的特点进行夸张式的放大,然后再将其展现在红色的纸张当中。很多剪纸的题材更是富有爱国情怀、生活寓意。对于艺术设计来讲,取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作品的设计不仅要题材新颖,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刻的内涵,能够表达一种思想、文化或者精神。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老师完全可以选取一些比较有内涵,且取材比较新颖,表达方式非常独特的民间艺术作品,如苏州的水墨、瓷刻等,这些艺术品表现方式非常独特,用材也很新颖,在现代的艺术教育当中,完全可以借鉴民族之风进行创作,定是别有一番风韵,同时把江南地区民间艺术夸张而又接地气的造型理念运用于艺术教育当中。

第二,吸收民间、民俗艺术的审美意向。民间民俗艺术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能够传承上百年,甚至千年,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种艺术能够在任何时期都能打动某个群体。而现代的某些审美观念、艺术作品、工艺品,甚至是某一思想,总是在被推到后迅速消亡。究其原因就在于缺少本土审美特点,在大量吸取外来元素之后,逐渐地被其他新兴的外来元素所替代。

不论是在艺术教育,还是在其他项目的高校教育当中,都可以借鉴民间艺术的审美意象及取向,选择具有本土气息、富有创新性的元素,并将其演化为一种思想、一种手段或是一种技巧,最后以保障该事物的长期留存。例如:绘制水墨画时可以借鉴苏州娟扇的审美意象,选择具有古典气息的绘制内容,如侍女、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尽量选择具有古典气息,与当地文化气息相接近的题材,创新之处则放在用色和笔法上。

2.加大江南地区民间艺术的开发力度,择优选取应用于高校教育当中

民间所流传的艺术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校教育。例如制陶,这是一项对制作工序非常考究的艺术,将其投入到高校教育当中并不现实。在选择民间艺术的时候,不能够过于盲目。民间艺术教育题材的选取在于其与教育的切入性,以及其保护和传承的迫切性。在选择民间艺术的时候,要根据高校教育需求进行挑选,同时不断地对现存民间艺术进行挖掘,多种民间艺术相对比,择优选取,创办特色教育资源。近年来,苏州等地区高校一直在不断地开发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某些高校已将民间艺术作为特色,纳入到高校教育当中,并从中汲取精华,开设了以当地民间艺术为基础的专业。

四 结束语

第5篇: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色彩;室内;空间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94-01

色彩是能对人的视觉和心里产生最大冲击力的视觉元素之一,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色彩之美存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色彩在室内的运用,成为室内空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现代空间的要求,既要满足室内空间的最大使用功能又要能使置身其中的人身心愉悦。室内色彩的运用是既简单环保又能保证室内效果的元素之一。室内色彩不只是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因此,科学的用色不仅有助于生活和工作,还有助于人身心健康。

室内色彩的运用不仅要尊重一般色彩学的规律,还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创新。现代室内空间的划分,通过色彩的变化来区分空间,就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色彩的变化,来连通空间和营造气氛,以达到分割区域的效果。通过运用不同色彩的组合、协调和对比来追求一种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的室内空间环境。

一、色彩对塑造空间格调的作用

时展到今日,人们早就意识到室内空间环境会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对室内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不同色彩的运用会影响到身处其中的人的身心健康。因人的个体特征的差异和心里感受不同,对室内色彩的要求和心理反应是不同的,所以色彩在室内空间的运用非常重要,它是室内空间设计中最具影响力,同时又很难把握的视觉元素之一。

室内空间中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为室内空间环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氛围。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红色代表温暖、白的代表纯真、紫色代表梦幻、黄色代表希望、绿色代表青春、黑色代表严肃、橙色代表光明。室内空间不同色彩的运用,会给人们带来某种视觉上,心理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例如,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色彩的运用,色彩要丰富,格调要明快;医院室内空间色彩的运用要能塑造安静的环境,娱乐场所空间的色彩,要热烈活泼;餐饮空间要能体现餐饮文化。根据色彩对人的心理产生重要作用,运用不通的色彩为不同的空间塑造不同的格调。

二、色彩在室内空间中运用的一般规律

不同功能空间对色彩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不同的空间营造不同的氛围,好的空间氛围给人以愉悦的身心享受。以居住空间为例,客厅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空间,不同的装修风格对色彩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要协调全家人对色彩的感受,一般要以温馨的暖色调为基调,家具和灯光的选择也要和整个客厅的格调保持一致,色彩不宜跳跃过大。局部色彩和装饰品,色彩可以大胆一点,对比度大一点,给整个空间赋予一丝灵动。客厅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活动空间,其格调要能突出一家人的生活品味。

书房的色彩可选择性很大,要根据使用者的目的来选择色彩,塑造氛围。现在很多年轻人,适用书房的目的,可能不是真正的读书做学问,他们只是想在书房上上网,玩玩游戏,放松身心。所以书房的色彩就要设计的灵动一些,不要太沉闷。淡蓝,浅黄的色彩基调就是不错的选择,安静又明亮。

卧室是人们休息睡眠的地方,最具私密性,对空间氛围要求最高。也是人们使用时间最长的空间,最能体现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品位。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职业,来选择不同的色系。儿童卧室,多以明快的浅蓝,柔粉为基调,青年人的卧室可以选择奔放一点的颜色,但不能太重,中老年人的卧室,多以宁静的淡、白、灰为主。总的来说,卧室色彩在配合使用者个体特征的同时不能用色太乱,也不宜过重,要尽量柔和,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有利于人们休息的空间。

厨房色彩的运用,要给进去其中的人明亮,清洁,卫生的氛围。因此,应选择灰度较小、明度较高的能表现出干净的色相,多以白、灰色的冷色调为主。

卫生间的设计,是一个家庭注重生活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清洁卫生要求较高的空间,无论选择冷色系还是暖色系,都要保持空间明亮,清洁的感觉。

色彩是具有感情会表达的视觉元素,是室内空间元素中十分有冲击力和可塑性的元素。科学合理的室内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环境风格,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室内空间设计中,要结合空间使用功能,科学地组合和运用色彩,最大限度的发挥色彩的优势,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营造出一个有个性,有品味,有内涵的室内空间。

参考文献:

第6篇: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工作室;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一、实施工作室制的缘由

在我国现行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班级授课制,二是工作室制。班级授课制源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由于工业化带来的社会人才需求,要求人们走一条共同教育的道路,于是有了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班级授课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苏联教育学提出授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趋于成熟等等。经过了前辈教育家们的不断努力,这一制度从开始到成熟和完善,实现了通过共同教育来“教一切人”的理想。

放眼今天,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毋庸讳言,班级授课制对实行普及教育,推动共同的人才培养,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迄今,仍然是最完整、最成熟的教育模式。但就美术教育而言,班级授课制在共同教育的前提下,实行的“素描、色彩、创作”所谓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只解决了共同教育的问题,它存有明显的不足:第一,难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自然禀赋去取得最大化教学效果;第二,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创造能力;第三,一种模式下,教学必然缺乏灵活性。艺术教育的特性决定了让学生取得共同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重视艺术个性的培养。对艺术个性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学生的艺术创作和前途。因此,自我国改革开放后,从专业美术院校到综合性大学先后推行了工作室制,以适应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工作室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工作室是加强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问题主要表现在学院主要是以专家教授个人来建立工作室,而专家教授可以各施其政,以个人行为替代体系教学,教学形式与过去的师傅带徒弟相同。这种取决一个人的做法,在教学中就会出现随意性,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必然会导致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遂。这个问题反映出这些年来综合性大学的快速发展,重数量轻质量,要面子不管里子的做法。具体表现在学校师资结构配置不合理,在教授制校的校策下,迷失了学校教育所依赖的教学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

三、完善工作室制的对策

1、找准工作室制的定位

现代美术教育的工作室制是美术院校为促进艺术个性的发挥,培养具有艺术类专门人才的一种授课制度。它分为专业美术院校的工作室和综合性大学的工作室。专业美术院校的工作室注重专业水平的高精专,忽略综合能力,培养艺术类的专门人才。然而,综合性大学的工作室制是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前提,提高学生的某一专业水平,是完善美术教育的有效补充,完全符合我国现代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总体目标。

2、建立工作室的条件

工作室的实施需要具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条件。第一、在美术院校需要选拔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来实施教学,其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由工作室导师自行主导;第二、工作室必须享有独立的画室,具备画室里的基本设施;第三、在学生第一学年进行共同基础训练后,分方向实施;第四,高度观照现当代和未来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依据学院自身的专业优势特点,建立完整的工作室体系、评价体系和相关的管理制度。

3、制定工作室的管理制度

(1)建立管理的长效机制。工作室教学的开展要有制度的约束,不能因工作室的相对独立而缺乏监管,一个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作室制成为一种长效机制。第一,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和管理,培养高精专的优秀人才;第二,保证弹性选课制的顺利实施,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学习制度,给各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双选的教与学的机会,给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带来了新的制度,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三,学院各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艺术个性,自由抉择,促进学生独立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

(2)导师聘任必须符合条件:第一,由经年度考核合格的本院教师承担导师工作,并履行导师职责,享有导师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根据教学计划设立的专业方向,实行教师与学生双选,双选的结果,报系、教务审核同意后,由学院聘任;第三,导师的聘任工作时间一般为一学年,聘任期内终止聘任或转聘的需报学院同意;第四,导师的聘任工作需在新生的第二学期内完成。

(3)要明确导师的职责:第一,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按照规定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并经常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第二,了解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了解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进行职业指导和创业指导,指导学生择业、就业;第三,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和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第四,及时向班主任、系交流汇报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导师工作质量。

(4)确定导师的工作考核办法。第一,对导师的考核由所导学生、系和学院三方面考核组成,是评职评优的重要依据;第二,导师每周指导学生至少一次,由学生填写导师教学指导日志表,作为对导师考核的重要依据;第三,工作量的计算:每周按两学时计算,一学期合计32学时;第四,导师薪酬按课时数发放津贴。第五,对工作室期间发生重大事故,缺乏责任心,学生反映强烈的导师,由院系解除导师资格。

四、结语

综合性大学推行的工作室制是按照艺术发展规律,充分尊重艺术的个性和独立性,以适应现代美术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产生的;工作室制的建立应该符合严谨、规范的学院体系。工作室制的教学和培养目标是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来实施教学,由工作室导师自行主导;工作室制是对学校共同教育模式的完善,是对应用型艺术教育的专业性补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庆辉.对中央美术学院1959至1964年油画工作室教育的浅见[J].美术观察,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