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体育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

第1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医疗体育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简称《纲要》),成为现阶段普通高校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多年,统一的体育课程体系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一定冲击。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如何把体育教学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锻炼学生身体,又为将来所从事的医学事业服务,是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医学院校是以医学为专业特色的学校,这对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体育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中,医疗体育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措施,日益受到重视。在医学院校正确合理地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有效地融入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连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起被称为“三级课程”。校本课程的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条件和学校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理应挖掘、继承和弘扬医疗体育中的精髓,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与以往课程不同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独立开放的体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科学地锻炼身体,获得独立从事医疗体育的基本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充分发挥医疗体育“身心兼修”的育人功能,为振兴中华服务。医学院校开展医疗体育的教学,是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医疗体育技能和专业素质的特色教学,是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将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2 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依据

2.1 社会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以培养高等医学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医学院校,应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改革教学内容体系。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着偏差,受学科发展水平的限制,尚未进入稳定的、特色的、个性化的发展阶段,仍旧参照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执行。通过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等学院的调查,结合本校体育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得知医学院校必修课设置的项目中开设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三大球和田径项目上,在调查结果中都超过85%,这些项目都是我国学校体育领域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且在高校开展的时间较长也比较广泛。为此,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符合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适应社会需求的医学体育学科,适应医学教育模式转变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势在必行的。

2.2 整合医学资源优势,体现医学院校优势特色

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应充分利用医学资源,发挥其它院校所没有的教育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突出了医学院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是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首先结合医学生的未来职业需要和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增设新课程内容,体现优势。如临床医学等专业开设健身处方教学,让学生学会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开健身处方,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护理等专业开设形体、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等内容实现塑造优美的形体,培养优雅的气质,养成良好的礼仪,为从事未来职业奠定基础;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增设医疗保健体育。

2.3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医疗体育的宝贵遗产

医疗体育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体育进行医疗的国家,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就有了用舞蹈、导引、按摩治病的各种记载。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推出的“五禽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及以后发展的各种流派的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成套的医疗体育方法,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我国独特的风格,自成体系。西方国家的医疗体育则是利用一些器械如肋木、体操凳、滑轮、重量及徒手体操等以专门锻炼身体各部,是以功能训练为特色。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体育专家和医学界专家的合作下,我国在使用医疗体育防治高血压、慢性冠心病、神经衰弱、糖尿病、颈椎病和肩周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祖国医学不仅把体育锻炼运用在增强体质、健身防病上,而且作为一种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也运用在治疗和康复上。医疗体育在健康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体医结合知识和技能方面,医疗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体育应成为医学专业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3 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医疗体育是利用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体育运动和自然因素,如日光、空气和水等,预防和治疗疾病与创伤,并使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和劳动力的一门医学科学。它对健康人来说,是一门预防医学;对病人来说,既是治疗医学,又是康复医学。发展至今,医疗体育在医学科学中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界,人们将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之为“体育疗法”。 医疗体育作为医学院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可以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同时,医学专业学生如果能够学习和掌握医疗体育方面的知识,身体力行地为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服务,这对医学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职业实用价值。

4 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若干建议

随着我国医学遗产的不断挖掘和现代医学与体育运动的发展,医疗体育的种类和方法不断丰富起来,临床上常用的体疗种类和方法多样,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一下几点:

4.1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必须对教师实行职前培训,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专业化技能。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

应对学校已经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需进行大量的多层次的评估整合,通过与专家结合进行访谈、问卷等调查,获取诊断本课程设置的信息,为学校构建校本课程可能的框架结构提出建议。

4.2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应根据医学院校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评估,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南》,进一步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形成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对学校育人目标起支撑作用的适应学校办学背景、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结构。

4.3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开发之初要初步形成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成立由专家、院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制定《校本课程管理细则》和《校本课程评价指南》。建立校本课程的决策程序与内部课程监督机制。

4.4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

在校本课程评价方面,应综合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评价,对医疗体育校本课程进行诊断,通过评价来发现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实施结果达成课程目标的偏离情况,为新一轮课程实施中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打破现代体育教育标准单一化的模式,提倡多元文化体育教育。为了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学生传授医疗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加深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防病治病的体疗方法,进一步拓宽医学专业学生医疗技能的知识面,研发医疗体育校本教材,建构起具有医学特色的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在医学院校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教体艺[2002]13号.

[2] 张永谊.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

[3] 国伟,周利.某医学院开设医疗体育课程必要性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12):63-65.

[4] 杨黎明.学校体育与医学教育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402-403.

[5] 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2-544.

[6] 钱星博,严静.医疗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新发展[J].体育科研,2000(2):45-46.

[7]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第2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健身气功;残障大学生;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G812.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30-02

健身气功是一项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三者完美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以传统哲学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了中医的理论方法”采用行气、导引等具体手段,养生气功的练习对于残障大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发展具有诸多重要的作用与好处,因此,应该不断运用观察心里动向,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器械运用的锻炼和音乐相溶,舒缓心境等方法,不断完善大学体育课程,使残障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中国传统养生气功习练中来。健身气功是一门颐养身心的学问,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孕育而生“渗透着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精华。“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四种健身气功功法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挖掘整理优秀气功功法的基础上组织创编的。健身气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在我国乃至于世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健身气功本身所具有的形式多样、动作简单、功效显著等优点“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健身气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阶段。自1996年8月,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指出“社会气功是社会上众多人参与的健身气功和气功医疗活动”。2000年,把健身气功定位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也举办了健身气功辅导员的培训班,在全国开展,并进一步向海外推广,并举办全国百城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近几年来,在医疗体育领域,出现了一股学练健身气功的热潮。而且,在许多体育院校已把《中国传统养生气功》纳入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我校的通识选修课中也开设了该门课程,主要应用于残障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程进行实验性的教学。

一、健身气功应用到残障大学生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可行性。健身气功应用到残障大学生中具有很多的可行性。比如华佗五禽戏,它符合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特点,简单易学、场地要求低、适合人群广泛,便于推广。同时,对比以往的残障大学生难上体育课和国外残疾学生单独上课相比较,在大学公选课里开设健身气功,让残障学生也能体会到运动健身的快乐,不失为一个更为适合我国学校体育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能从实际出发妥善解决认识、师资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开设健身气功是可行的。因此,应用在残障大学生中具有可行性。

2.必要性。残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是残障大学生所享有权利中的一部分,它不只是残障大学生的事,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在学习健身气功的同时,我们还制定出一系列配套措施来关注残疾大学生的健康,主要运用器械、心理辅导和音乐来改善残障学生的一系列的问题,经过这一系统的实验研究,都表明健身气功应用到残障大学生中具有必要性。

二、健身气功对到残障大学生的健康促进作用

健身气功,是结合意念运用和呼吸调整,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内部机能的目标,同时让残障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得到改善,具有实际意义。目前,我们就健身气功效用在残障生中做研究,在湖北民族学院随机抽取了部分心理残障人士,甲组参加了8周的健身气功五禽戏练习,乙组按正常的生活作息生活。每周练习三次,8周后我们调查健身气功对心理残障人士心理和身体上的影响。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个月的健身气功教学与练习实验,分别与实验前后对他们进行选定的体质指标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揭示健身气功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1.健身气功可以改善身体机能:闭眼单脚站立反应的是残障大学生下肢肌肉的本体感觉功能以及肢体的整体平衡能力。本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健身气功的锻炼,受试者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间明显增长,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这说明健身气功可以提高机体本体感觉能力和平衡能力。

2.健身气功可以缓解疲劳情绪和不健康心理因素:通过实验后从参加锻炼的健身气功的人中了解到对心理不健康的人士具有良好效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心情郁闷的时候可以宣泄情绪;在生活中不断增强适应能力,促使其人际关系和谐发展;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个性全面发展;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能消除或缓解学习上的紧张情绪,获得积极性的休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进身心健康。

3.健身气功适于对亚健康人群:健身气功是一种以松、静为核心的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松”,简单地说就是放松,“静”,就是心境平静,大脑宁静。所以健身气功能够起到既增强五脏六腑和全身各组织的生理功能,又调节人体的心理平衡的作用,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双重修炼的养生保健术。身体素质方面我们以测试单脚跳为准,单脚跳绳是一项极佳的健体运动,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有助于保持个人体态健美和协调性,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的功能、整体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测试过程中受试者跳的时间长于明显对照组,说明健身气功提高了受试者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

三、如何完善大学体育课程,使残障大学生积极投入健身气功习练中来

1.加大经济投入,改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首先,为残障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运动场所,包括一些公益性的场馆,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体育器材,并且要研制一些适合各类级别残障人进行体育活动时所用的器材。各地政府和学校在改善城市健身设施的同时,要考虑到残障人的健身需求,相关的健身器材生产企业应尽快设计便于残障人使用的健身器材。政府应当适当增加财政预算,把残障人体育场地设施的修建纳入政府工作计划中。其次,要加大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用在改善残障人体育场地设施的比例。此外,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号召一些效益好的企业投资修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2.提高社会对残障大学生的关注。保障残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是《体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所规定的,这些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以重要责任。各机关和相关单位应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大对残障人体育的宣传力度,纠正一些错误观念,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残障人体育的意义。定期举办一些残障人体育比赛和对残障人进行帮助的志愿活动。同时对一些忽视和轻视残障大学生体育活动者进行再教育。

3.组织人力研究和开发符合残障人士参与的体育活动,享受身体锻炼权益。要想使残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得到实现,就要找到合适他们的体育运动项目。结合残障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规律,组织人力研究和开发符合他们的体育活动,使得所研发的项目深受残障人士喜爱,指导他们利用各项运动来进行锻炼的方法,培养锻炼的爱好和习惯。另外,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场地设施,对各类残疾人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设计出适合残疾人实际的教学大纲,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选择、研发;创新出一些适合残障大学生比赛的体育活动,可以促使其自发进行学习和锻炼。

4.端正体育态度,使其具备一定的体育技能。各级政府、社团组织和学校要在学校体育中,重视培养残障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和参与体育的意识。由于要考虑学生在高考中的升学率,所以学校经常以牺牲体育课为代价换来学生一节课的复习文化时间。长此以往,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下降了,对待体育课和锻炼身体也不那么重视了,等到了大学也不爱运动了,更别说是残障大学生了。众所周知,“健康第一”的思想正在社会盛行,学校也应改变其体育运动价值观念。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性。

5.观察心理动向,及时做好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通过努力后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和乐趣。除了让优等生负责帮助外,教师要给予他们特别的指导,并要求同学消除对他们的轻视思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友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6.合理运用器械锻炼。我校开设了健身房,在实验期间,在夹杂运用健身气功锻炼的同时,我们还加入了器械锻炼,这些器材针对一定部位进行相应的练习,如跑步机、仰卧推举等等。这些器材都极大地锻炼了残障大学生的腰部力量、手臂力量、腿部力量。

综上所述,健身气功对大学体育中残障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使残障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得到锻炼,使他们在学校期间享有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权利,从而尽量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张秀玲.中原城市群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2008.

[2]刘永凤,何金,汤卫东.论残疾人体育权利的发展与保障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2):30-33.

创新项目:湖北湖北民族学院校级创新项目,鄂教思政[2005]6号,课题号:2005y239

第3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襄阳市 农民 体育健身 体育消费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76-03

农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指农民,包括男、女、老、幼及伤残者自愿参加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达到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但长期以来,农民对体育的目的、作用、意义认识不清,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劳动即体育”“体育是有钱人的事情”“体育与自己无关”。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群众体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不同的地区和城乡之间的群众体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体育整体发展缓慢,农民能享受的体育服务少,农村体育人口偏低。”中部地区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应成为“中部崛起”战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农村体育是农村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襄阳市处于我国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属于欠发达的中间层次,农村人口密集,农村人口庞大。为此,全面了解襄阳市农民体育健身现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探索农民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襄阳市农民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CNKI期刊网和有关网站查阅农民体育健身现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到襄阳市各地查阅农民体育健身的数据和资料。

第二,访谈法。对襄阳市乡镇干部、农村居民进行访谈。通过走访群众体育管理者、农民、农村体育研究专家等,掌握农民体育健身现状的第一手材料。

第三,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严格按课题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对襄阳市的襄州区、枣阳市、老河口市、宜城市、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的部分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60份,回收率81.1%。

第四,逻辑分析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

二 结果与分析

大多数农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清,认为体育是“有钱人的事”“劳动即是体育”等。对体育健身活动必要性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行为的实施。调查中发现有21.7%的农民认为体育健身非常有必要。这一部分农民认识到体育健身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兴趣和丰富生活;有近一半的农民认为有一定必要,他们认为在农闲无事可做时有必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还有7.8%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农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这一部分人大多认为长期从事田间劳作的农民进行体育锻炼是多余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水平的农民在体育健身活动必要性的认识上有一定差异(见表1)。认为体育健身非常有必要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所以在农村体育工作中,如何加强女性对体育健身活动必要性的认识是不容忽视的;年轻人比老年人更能意识到体育健身的必要性,认为体育健身非常有必要的比例随着年龄段的增大而减少,55岁以上年龄段的农民认为体育健身没有必要的比例较高,这说明加强农村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意识同样很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农民认为体育健身活动非常有必要的比例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

2.体育人口情况分析

第一,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有关研究表明,一周参加2次锻炼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者定为经常参加者(即体育人口);平均每周参加1次锻炼者,定为参加者,平均每月锻炼1~2次者定为偶尔参加者,平均一年参加体育锻炼不足10次者定为很少或不参加者。从调查结果来看,襄阳市农村经常参加者即体育人口的比例占7.1%,这个比例处在我国乡村社会体育人口总体百分比7.09%~9.39%之间的较低水平。从年龄段来看,经常参加者在18~25岁之间占的比例最大,这部分年轻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很大一部分出外打过工,受城市生活方式影响较大,所以较容易成为体育人口。体育人口在36~55岁之间所占的比例最低,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大多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迫于生活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55岁以上的农民体育人口比例有所回升达到32.8%。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家庭负担和压力相对减轻,空闲时间增多,有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条件。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愿望,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没有形成锻炼规律,活动的频度和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把他们称为潜在的农村体育人口,如何把这部分潜在的体育人口转化为实际的体育人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偶尔参加者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7.6%,这一部分农民偶尔参加一些乡镇组织的比赛或是进行一些自娱自乐的活动,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方式都比较随意。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22.5%。

第二,观看体育赛事活动的人数。观看体育赛事活动包括观看电视体育节目和亲临体育赛场观看,可以使农民加深对体育活动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调查中得知,经常观看体育赛事的农民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只有14.5%。这些农民绝大部分是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年轻男性农民,他们对体育本身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喜欢体育赛事活动所带来的紧张激烈的心理体验,观看体育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丰富农闲时的文化生活。观看体育比赛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高,是32.9%,表明很大一部分农民由于主客观原因并不能经常观看,只有在一定的时机下才得以观看,如有时在节假日里观看乡镇举行一些传统的体育比赛项目,调查中发现这些项目举行的次数和质量普遍不能满足农民的观看需求。还有21.1%的农民从不观看体育赛事。

3.农民体育消费情况分析

第一,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由于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生活负担较大导致大多数农民对体育的消费投资较少甚至为零。从农村体育运动设施和器材来看,经济发达的农村拥有量较多。统计中表明,2012年襄阳市农民用于体育消费每个人平均46.58元,其中人均消费50元以上的占24.47%,25~49元的占47.54%,10~24元的占17.82%。家庭拥有l~2件体育健身器材的占8.52%,农民的体育消费主要在于购买运动鞋和运动服装,运动鞋和运动服装不运动时也穿,劳动时也穿,因此是多用途的。他们很少用钱去购买体育器材。2012年的调查显示,襄阳市民用于捐资修庙、求神拜佛、纪念祖宗、上香还愿等费用人均达到93.75元,最高的达到1000多元,最少的也在40元左右,越是经济落后的山区这些人越多。农村体育活动场所有限是限制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集资修建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调查中得知愿意出钱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农民占31.4%,这一部分农民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且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强烈愿望,有不少农民认为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不仅有利于他们自己进行锻炼,还有利于他们的家人进行体育锻炼;有51.5%的农民愿意出钱但没钱,说明大部分农民有希望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主观愿望,只是经济水平有限。农民对体育活动场所的渴求度高,这与农村体育活动场所少、体育设施差的现状是相关的。调查中还得知,人均年收入越高的农民,愿意出钱的比例越高,比例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高呈上升趋势(见表2)。

第二,体育消费单一。体育消费结构是指一个社会或者一个家庭、居民个人的各类体育消费在他们各自总的体育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调查发现,在429名有体育消费的农村居民中,实物型体育消费比例最高,主要是健身器材、运动服装等方面的消费,比例高达76.92%,而观赏型体育消费非常低,被调查者中仅有3人到现场观看过体育展览或比赛;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参与型体育消费项目中购买体育彩票占22.15%,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其原因可能是体育彩票每张售价2元,并且还有中大奖的机会,从而吸引了广大农民消费者,这部分消费对农民体育健身的直接作用不大。

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襄阳市农民体育价值观比较薄弱,大多数农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普遍较低。

第二,体育人口在36~55岁之间所占的比例最低,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农民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迫于生活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第三,场地器材比较匮乏,公共健身器材极少,是妨碍襄阳市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四,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和体育消费结构较为单一也制约着襄阳市农民体育的发展。

第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乡镇领导不重视是阻碍襄阳市农民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2.建议

第一,加强农民群众体育文化知识学习,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一是加强农民的体育文化知识学习。在体育知识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提高农村体育教学的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体育文化水平。二是发动农村各级干部、农村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入体育文化教育。三是加强体育宣传工作,着重宣传体育促进健康、提高体质的功能,让农民了解到体育能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四是利用传统节日宣传体育。传统节日期间,也是农村相对较闲之时,人们休闲集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庆祝节日,其中一些民俗体育文化,就是欢庆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秧歌、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五是积极组织农村体育赛事,以赛事扩大宣传。

第二,多方筹资确保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目前中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投资、省市自治区投资、地方投资等多个方面,地方财政投资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最主要的经费来源,在农村体育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明显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投入不足。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的现有体育资源不断实现增收、创收;同时各级体育部门还要通过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通过企业赞助、各界捐助、个人捐款等形式,不断增强自我筹集经费的能力,也可通过器材捐赠、镇村出地、村民出工等形式来进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方面的力量大力发展农村体育。襄阳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因此,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每个行政村至少建立一个村集体文体活动场所、文体活动中心。全民健身的资金及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的部分,应当优先或者是侧重投向农村,只有为农民配置基本的体育场所和设施,才能使农民享受到“身边场地”的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中小学的体育场所和设施应适当向农民开放,以缓解农民体育场所和设施的不足;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农民的体育指导员或体育骨干,指导他们科学锻炼和健身。

第四,引导农民体育消费,达到农民体育健身的目的。襄阳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从不同地区农民的兴趣出发,积极开发体育资源,制定合理的体育消费价格,引导农民体育消费,达到农民体育健身的目的。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和体育消费市场落后地区,开展体育扶贫,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体育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真正含义,逐步培养农民体育健身的习惯。

第五,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激发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来源于民间,是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能寓健身于娱乐之中,深受农民的喜爱和推崇。传统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具有民俗性,带有地方特色并能与当地的民间传统节日相结合;农村体育活动可利用田间地头、自家宅院和街道路边等简易场地就可进行,且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各地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过程中,要根据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作息时间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把农村体育活动与生产劳动、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每年举办一些诸如篮球、乒乓球、武术、舞龙舞狮、龙舟、拔河、棋类、荡秋千、扭秧歌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参加的特色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从而激发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扩大农村体育人口,更好地推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理、徐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1):20~22

[2]孟凡杰.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5~16

[3]方春妮、田静、王健.华中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20~21

[4]奚凤兰.山东省农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院报,2006(4):8~9

第4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体育专业;社会养老;网络管理

1 前言

人口老龄化是在发展速度快及高龄化态势显著情境下来临的。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中国人口老化速度是极其迅速的。全国老龄办在2006年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202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205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1.78%。据相关研究可知,自理能力随年龄增大而不断降低。80岁以上的老龄人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老年人口的25%,老年长期护理照顾需求压力将会非常大【1】。

大学之为大学,其职责无疑是为社会造就可用之材,其根本出发点与归宿点无疑就是“服务社会”。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报告,在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学校体育场地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按照以上数据,全国每2329个人拥有一个体育场地,2006年高校在校生约1738万人,平均605人拥有一片体育场地。依照比例是全国人均数的3.85倍,相对社会体育场馆优势明显【2】。高校体育设施有专门人员负责保养维护,安全性和耐用性上超过社会体育设施。因此,地方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面向社会服务,以此可以由体育专业建立养老的示范点以及学生实习基地。

总之,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出现了“空巢家庭”,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而现有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在管理、服务、资金、人员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一、体育专业具有精良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人力资源,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地和人文条件;其次,政府通过对高校教育资金的投入,在进一步改善校园建设的同时,也为养老中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环境和人文化境,既加强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有缓解了社会养老压力,一次投资,达到双赢的效果;第三,切合实际是学校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学校针对养老中心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相关及专门型人才,丰富学生勤工俭学、实习及就业的新的渠道;第四,老年人拥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他们严谨的态度也将监督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双向发展的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尽管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社会养老基金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养老制度的安全运行,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难见成效。形成这种困难局面的最基本原因,是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过少,覆盖面过窄,尤其是参保规模出现持续萎缩的倾向。

2.1 传统的社会养老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是人间正道。在政治和经济学意义上,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抚养费用,是进入社会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组成部分,劳动力再生产是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劳动者的收入不足以抚养子女和父母,由政府的社会保障资金来补贴。这里的家庭概念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形成的利益共同体。所谓家庭就是这样一种利益集团,它们是由法律关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成员间彼此具有供养义务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基本单位。他们每一个人的劳动力使用价值中,都物化了前辈的劳动,形成他们劳动力价值的必要生活费用中,都必须包括他们应该赡养人口的必要生活费用。

2.1.1法律规范的强制

我国的宪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都规定赡养扶助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若子女违背这种法定义务,则要受到相应的制裁。同时,199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0条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这些规定表明,家庭养老是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公民必须无条件地履行。

2.1.2老年人口与家庭的经济互动

老年人口从家庭获得养老资源,可以看作是老年人口与家庭经济互动的结果。老年人口在年轻时的劳动收入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家庭成员的消费,平生几乎无积蓄;同时,在他们进入老年后还放弃闲暇,为子女提供家庭劳务,甚至有疾病的老年人亦不例外。因此,老年人从子女处获得的养老资源,可视为老年人提供收入和劳务的延期隐性支付。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持续上升,老年人口扶养比增大。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在城市和农村具有普遍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用全国总的老年人口扶养比来粗略地说明目前老年人口扶养比增大的趋势:1997年老年人口扶养比为10.35%;2000年上升到15.60%;而到2050年,则猛增到48.49%。同时,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内部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高龄(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快于低龄老年人口。老年人口扶养比的增大,高龄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意味着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增加,家庭养老资源需求增加。

事实上,中国家庭结构正趋向核心化和小型化。代际分离使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生活照料产生了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演变加速,代际隔阂增大,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难度增加,老年人口的情感需求难以获得满足。所以说,现有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养老的需求。

2.1.3传统观念束缚,社区养老意识不强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孝”文化的国家,几千年以来都推崇家庭养老,因此,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4社区居委会行政性强,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社区由于长期受到单位体制的挤压,本身的发展并不完善,社区组织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学者指出这造成了目前社区养老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行政化色彩很强的法定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大背景下,为配合上级的要求建立起一些养老机构,这些养老机构在体制不顺畅、资源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在福利化和经营化取向之间左右为难;另一方面,又因为社区本身服务质量欠缺、居民的不认同等因素影响,使得这些养老机构生存举步维艰。

2.1.5社区资金不足,来源不稳定

资金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社区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补助、社会筹资、个人捐赠、适当收费几种类别”。现在政府补助在逐渐增加,但是相对于社区需求来说,它还存在很大缺口。目前社区还没有很好地启动利用社会筹资和个人捐赠机制。因此,社区资金主要以自筹为主,这既消耗了社区集中于专项养老事业的精力,也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且不具有稳定性。

2.1.6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供需不平衡

有资料表明:托老所,18.9%的老人需要,仅有0.5%的老人得到满足;保健指导,36.8%的老人需要,仅有9.3%的老人得到满足;家庭病床,42.5%的老人需要,仅有14.8%的老人得到满足;定期体检,57.8%的老人需要,仅有7.6%的老人得到满足;应急服务,45.1%的老人需要,仅有0.7%的老人得到满足。同时,很多社区服务设施仅限于一些简单、基本的运动器材,而且并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特点。在一些老年人急需的比如医疗设施、老年人服务中心、老年人商品方面投入不足,使得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与服务对象的需求时有脱节。

2.2 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现状

调查得知,高校体育资源较为充裕,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基本上能满足学校教学需要以及日常体育锻炼活动需要,由于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进行,一部分高校新修建了一批体育场馆设施,使高校的体育资源得到充实。从表1、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资源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多数社会群众认为目前体育健身场所、设施还不够充裕。各高校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的一些法规的约束,都建有一定标准的体育设施与场地,但这些体育资源仅限于学校内部使用,并未对外开放。相对而言,他们的使用率较低,如果实行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和社会养老相结合,不但能缓解广大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而且也能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使用率。

2.2.1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资源优势

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报告统计,高校体育场地拥有量占全国总数的3.4%以上。大多数高校除了体育场地相对较为充足外,非体育专用的空地也相当多,而且环境幽雅,绿化面积大,是进行体育活动,开展健身运动的理想场所。周围的老年人在余暇时间,既可健身又可领略知识殿堂的文化熏陶。因此,高校体育资源的空间因素对社会养老的健身条件而言是其他体育设施所不能比拟的。

2.2.2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从使用的时间上是可行的

据调查发现,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的高峰期一般集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与训练时,大致时间为上午与下午及课外活动时间。清晨和晚间使用率不高,节假日与寒暑假则更低,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高峰期。因此,在使用时间上,开放高校体育资源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影响不大,充分利用节假日及寒暑假学生离校的时间,能有效提高学校的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表3 社会群众体育锻炼的时间统计 n=600

2.2.3高校体育资源具有社会化的人才需求

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的学生以及学生体育骨干作为学校体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体育技能和丰富的体育健身知识,在完成本职工作与学习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从事对群众体育健身锻炼的业余指导及活动的组织。有专业的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是群众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需要。

因此,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不仅解决了社会群众参加体育锻炼需要体育指导员的问题,也为体育教师与学生体育骨干施展才能提供实践机会。

2.3 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的可行性分析

2.3.1以地方高校为依托,联动推进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从南方诸省市的发展来看,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是积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国内乃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最有效的途径。从实践轨迹来看,地方政府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这些省市的地方政府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采用了多种鼓励措施吸引高校前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这些措施包括直接经费援助、贴息贷款、各种免税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类似鼓励区域发展的措施,称之为区域“胡萝卜”政策。这些区域发展以高校作为知识经济的原动力,极大的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升级发展(如广州郊区番禺,以及上海的松江、杭州、宁波、无锡的郊区等)。

2.3.2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具有明确的政策指导

在全民健身的大潮中,体育场地、设施与指导人员不足成为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拥有一流体育资源的广大高校,并未向社会开放,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制约。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经明确指出:“各种国有体育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各省根据纲要制定了高校体育工作规划,为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

2.3.3共建教育,开放教育市场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发展正在从工业加工型为主转变到城市文化与高等教育为主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我们一定要根据其人文和地理特征,从根本上转变,利用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定期的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深入发展,其关注焦点逐渐发生了转变,从宣传开放理念、积极实践,转向了深层次问题,如高质量的资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更有效地促进教学应用等,这些也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要从目前以求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康复保健服务、暂托服务、医疗照顾服务、娱乐学习服务、情感慰藉服务等一体化的服务。让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选用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

2.3.4统筹兼顾,开发人力资源

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由于各种疾病增多,生活不能自理,与子女的沟通也越来越少,常常会产生孤独寂寞感。对他们应以学校为依托,以高校人力资源为载体,以照料服务为主(即家务助理服务),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洗涤、购物、餐饮、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对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和缺少家庭照顾的高龄老人,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也可依托学校文化资源使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体育、教育活动。为老年人构筑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救助网络。要通过社会救济和低保线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温暖活动。学校方面要动员学校各方面力量,组织自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子活动,使老年人在学校中安度晚年。

高校不仅要教会人们在文化继承中运用智慧去选择精华,而且要创造时代需要的新精神、新文化,要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起示范、传播和带头作用。因为高校云集了一大批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有知识渊博、堪称师表的教授、专家和学者;有经过严格筛选、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有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有丰富的馆藏文献;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这一切使得校园文化能够始终处于社会文化潮流的前沿,处于领先一步的地位,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先导。

2.3.5协调发展,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是为高校社区师生员工服务的卫生机构,在医疗机构的定位中属非盈利性机构,承担着初级卫生保健的三大功能,即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最终目的是稳定教学秩序、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高校医院在长期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对服务范围内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中的高校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老年教职工的疾病谱主要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需提供定期随访、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各种上门服务项目,而这正是养老卫生服务的内容之一。同时,由于高校中人员比较密集,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以,高校医院的医疗保健服务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医疗服务,而应为老年人提供一种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

总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过快及高龄化态势显著情境,现有的社会养老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需要, 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对社会养老起到管理与示范作用势在必行。因为只有两者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文资源和地理资源的优势,更好的填补社会养老在模式和服务上的单一和不健全,使其资源得到最佳的互补和配置。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是可行的,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使社会养老的服务上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学校教育与养老相互融合”的养老新观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可以使地方高校体育场地资源、体育指导员为老年人提供很好的运动处方、康复保健的方法与实践指导。

3.1.2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可以让老年人感受到大学校园强烈的文化学习氛围,对老年人从心理上摆脱孤独、寂寞、忧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1.3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可以使地方高校医疗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种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

3.1.4老年人在经历一生的风雨洗礼的人生经验和心得体会,是学生享用终身的财富。老年人发挥余热,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老年人讲座和座谈,向年轻人传授人生的哲理,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有意义。

3.1.5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给社会体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是走出现在体育教育死胡同的一条有效道路,是改变社会对“体育人”认知的捷径。

3.2 建议

3.2.1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必须走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道路。

3.2.2.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不断加大对这一事业的投入,并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政投入机制,既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又解决了社会养老的疑难问题。

3.2.3建立高素质的管理与服务队伍。在校园中用2至3年时间,通过培训、考核等形式,培养一批热爱养老服务工作、有护理专业知识的骨干,并逐步建立持证上岗制度。

3.2.4营造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拓宽思路,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创办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的思路, 建立社会养老与地方高校资源共享这一模式,让地方高校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社会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需要。

参考文献

[1]孙建丽.社会转型期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262-2264.

[2]刘小平.对我国高校体育场地与人力资源及社会共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6).

[3]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4):39-41.

[4]张小强.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化养老体系的构建[J].中国民政,2006,1.

[5]卡佳.美国退休社区与居家援助养老[J].社区,2004(12):26-28.

[6]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第5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体育产业转型期 退役过渡期 职业年金保险 财务安排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98-02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保险业在运动界领域一直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但直到最近几年发生了几起运动事故,使得运动员保险逐渐升温。桑兰在友好运动会意外残疾、辽足运动员曲乐恒意外车祸和四川排球运动员朱刚的猝死,这几桩不幸事件使有识之士呼吁:体育保险制度应尽快成熟。

在计划经济时期,退役运动员分配的人员也被纳入分配机制,即由人事部门刚性分配到各个单位。但目前退役运动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分配规定,主要是“买断”后自己寻找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体育运动队伍由事业化向职业化转型是大势所趋。那么,转型期运动员的保险保障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和紧迫。这也是关系到民族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初步的风险分析

首先,专业(职业)运动员中伤病现象十分普遍,几乎人人有伤,其面临的医疗和康复费用的风险可想而知。运动员伤病问题,中国体育多年来一直被其困扰。数据显示,1959年至1997年,中国乒乓球一共赢得了78人102.5项世界冠军,78人外伤的发病率居然超过75%。一些对抗性很强的、非常危险的运动受伤率和受伤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由于我国专业或职业运动员年龄普遍较小,大多集中在10~35岁之间,再加上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和竞技体育培养过程中的高淘汰率,运动员面临着严重的失业及养老保险危机的风险。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讲,退役意味着失业。

再次,教育风险。运动员在训练比赛阶段无法保证系统、正规地学习基本的识字课程,一般很难达到相应级别的文化知识水平。文化基础知识的缺乏不利于新的体育技术、战术的理解和掌握,更难谈创新和发展。低教育水平,又没有其他的专业知识,使运动员未来的社会生活、就业和位置的适应及调整、职称晋升都受到影响。明星大学生运动员采取特殊的方式基本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最普通的运动员大学生仍然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对大部分运动员而言,用运动期间所积累的财富解决养老和退役后的医疗费用等问题并不具有可行性(当然,高收入体育明星除外)。原因有二:其一,退役后仍然年轻,没有稳定的职业,容易引发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二,财务风险不可避免。普通人的财富积累和消耗如下图所示;而退役运动员仅靠所积累财富来养老,必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财富年龄6020消耗期积累期间养老年金普通人财富累积及分配示意图(养老年金)

综上所述,我国运动员面临着医疗、失业、养老、教育等风险。其中,“失业风险”尤其关键。如果能够顺利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失业问题,其养老、医疗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进一步的风险分析

由于运动员从小身处体校环境,对社会环境不熟悉,仅在竞技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身处竞争如此激励的“文凭”社会,在就业中显然处于劣势地位。运动员退役或遭到淘汰后的失业现象普遍存在,并非小概率事件,不适合用传统的失业保险方式解决。

所以,如何帮助退役运动员顺利通过过渡期,找到新的事业和生活,就成了解决运动员失业风险以及整个保险保障问题的关键。

四、我国运动员保险现行体制

(一)社会保险体系中的运动员保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险政策,有强制性、共济性等特征。中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险组成。体育保险涵盖全国各级医疗费用的运动员,运动员受伤治疗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然而,由于免费医疗报销的数额受到严格限制,一般运动队经费不足,现有的社会保险体系远不能为其提供有效保障,不能消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二)商业保险体系中的运动员保险

商业保险是指按照商业保险运作的原则而设立的险种,具有自愿、合同、广泛的特点,在整个保险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A.运动队的团体意外险。该保险主要是为体育团队或体育组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保险。在我们国家的运动队团体意外险可以分为国家队意外伤害保险和省(市)意外伤害保险。受保国家队运动员约1400人,基金会每年支付1万元,运动员付出溢价,共27万/年,运动员一旦死亡或伤残,最高赔偿30万美元,并为所有获得“奥运”“世界杯”“世界冠军”等三项赛事冠军的运动员增加一倍保险金额。

B.团体意外险。团体意外险是为被保险人参与指定比赛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所提供的。2002年4月初,中国人寿作为中国足球世界杯远征代表团唯一指定保险公司,以保险金额2亿元的价格为世界杯足球赛提供保险。

C.活动组织者责任保险。根据国际惯例,世界田径协会每个项目的比赛中,活动主办方为所有运动员购买保险。 1998年桑兰在美国举行的友好运动会上严重残疾,运动员比赛组织者购买保险,桑兰巨额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才得以报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际运动会的主办、承办商已逐渐被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来。

五、我国运动员保险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运动员单保险覆盖面

中国目前在保险市场上主要是运动员保险“中国体育基金会”民族运动伤残保险,场上球员的足球俱乐部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其他各种责任保险。财产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基本上是空的。当前运动员的保险种类其利率大多在一般残疾保险费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比例的计算,缴费利率明显较高,客观上抑制了运动员参与保险的积极性。除保险政策不明确,缺乏灵活性外,不能涵盖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同一项目的难度和危险,难以满足不同运动员的要求。

(二)缺乏主动的保险意识

在中国,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普遍经历了业余体校、体育学校、省(市)的专业队、青年队或行业体协后,被选入国家集训队。运动员的培训由国家支付工资、受伤报销,很少涉及保险,几乎没有保险意识。相比之下,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长大,用自己的金钱培训,从而了解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著名的运动员愿意为一条腿、一只手或一个手指头投巨额的保险。

(三)严重的资金短缺

运动员保险业才刚刚起步,面临着资金极度缺乏的问题。大多数运动员的收入水平较低,据测算,如果想投保30万元意外伤害保险,那么,每年的费用是2760元,对普通运动员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目前,中国的运动员保险主要是社会保险基金提取或是企业赞助。目前,仅仅依靠企业和个人捐款是很难解决运动员保险的资金来源问题的。

(四)保险监管配套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今天西方国家的运动员保障体系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体育运动员、赛事承办商有强制保险的法律。然而,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中国绝大多数的俱乐部不为运动员提供保险。虽然早在1995年3月11日第八届中国人民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交了提案,要求建立那些有助于体育事业的运动员伤残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但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颁布强制保险法律保护运动员。中国体育保险立法落后,严重制约了运动员保险的健康发展。

六、“运动员退役年金保险”的具体构想

(一)基本思想

首先,通过事先的财务安排,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一笔定期的固定年金,以保证退役后一段时期内的基本生活,为其继续学习深造或接受职业培训等活动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保证,以帮助其顺利进入新的职业和生活。

其次,可以提供相应期间内的医疗费用、意外伤害以及重大疾病等方面的附加险,以完善保障方案,为运动员在退役后的过渡期间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

第三,在运动员进入了新的职业和生活的良性轨道之后,可以将本产品转换为一般的养老年金,从而完成对运动员一生的保险风险规划与管理。

(二)具体构想

1.运动期缴费,积累年金;2.退役过渡期领取定期的固定年金;3.设计相关附加险,完善保障方案。例如:附加因伤病提前退役的保费豁免、提前给付。附加非因伤病提前退役的保费豁免、提前给付。附加整个保险期内的医疗费用险、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附加领取期内的医疗费用险、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附加可升级或转换为常规养老年金产品的权利。

示意图

(三)补充说明

这个年金方案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由于年金领取期比较短,运动员可能会感到不公平,从而参加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可以考虑附加灵活的领取期间选择的权利。

运动员退役年金保险的构想,试图通过事先的财务安排来实现运动员运动期间以及退役后的风险管理。

然而,运动员的保险保障问题不仅在于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险制度和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更要做好其他相关的工作,例如加强运动员基础文化教育、体育运动职业化、产业化的改革等。

【参考文献】

[1]宋开宇.HIS与社会医疗保险系统接口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

第6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体育;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随着国家体育人才战略的调整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拥有更多的自,所以全国范围内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差异较大,各种专业的体育人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和细化,但是我们在看到人才培养细化的同时,也需要看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专业细化带来的专业技能下降是目前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家最为关心的.从市场需求来讲,市场需要各种体育专业技能高专和多能的体育人才,但是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学校将体育专业过于细化,这种细化专业迎合了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专业化导致他们仅仅在某一个很小的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对于体育学科当中的其他方面内容却掌握的很少,这种过于专业化依然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不受青睐,很多单位对于体育人才需求标准是希望他们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化,同时需要具备体育学科其他方面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相对要比较全面并有一定的掌握,比如说社区体育人才招聘中,需要的体育人才往往是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的学生具备社区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引导和组织能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人还需要一定的医疗保健和康复知识,因为在社区工作人员,他们不单纯需要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经常还需要加入体育活动的队伍中,帮助一些有损伤的或者有保健需求的人给他们提供一些保健的知识,同时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运动训练知识,帮助居民掌握一些体育专项技能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这些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求在招聘中体现的非常清晰,但是我们很多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些问题,受到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把一些专业方向的内容忽略了,导致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性.

其次,培养需求和就业市场需求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一些单位根据市场发展规划和调研,在专业培养设置方面开设了一些很特别的课程,比如说有学校开展的体育与工程结合的专业,有学校开设了体育与艺术结合的专业等等,这些新颖的专业在市场就业过程中确实也有一定的需求数量,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够完全依靠这些专业来获得一份工作,主要是因为往往学校制定的培养方案虽说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市场需求仅仅处在萌芽阶段,需求量非常少,而且体育人才更新率较低,所以几年甚至熟年都不需要太多,所以导致一些学生就业存在困难,而面对就业的困难,一些学校只要在专业化特色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调整往往是大众化的调整,调整的结果是培养的学生与同地区其他院校学生之间无差异性,就业陷入困境,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在关注市场人才需求的同时,更需要理性的认识这些市场需求的周期和需求的长期性,不能因为一时的兴起而导致专业化培养后期陷入困难.

其三,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较低.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需求在毕业之际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体育也不例外,但是体育和其他理工科专业比较起来体育的就业面相对狭窄的多,所以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市场就业方面往往处在劣势,这种就业心理上的落差使得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从高年级学生就业状况中得到启示,影响了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的下降使得很多低年级学生往往对于自己的学习丧失了信心,所以一些高校出现了体育专业大学生进校之后就放弃了学习,就开始了自己第二职业的规划,一方面直接放弃体育,自己无形中直接丧失了优势,另外一方面选择第二职业很多学生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一时兴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选择了一个全新的专业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可能也是一种新的选择,但是往往很多学生在第二职业选择过程中仅仅根据自己是否能够获得证书为目的,这种以拿到证书为目的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导致学习过于激进和片面,我们通过了解发现,在学生选择的第二职业中,通过第二职业最终获得就业机会的人数非常少,这就说明目前对于市场而言,他们对于第一学历和专业的认可度最高,而对于第二专业仅仅作为第一专业的附带品,是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的砝码,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第二专业并不能完全取代第一专业,所以我们在追求第二专业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理性思考.

最后,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性,大多数院校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一些存在教学环节的课程主要都是简单的教学实践,而其他课程却缺乏必要的实践内容,而这些课程往往在工作中有较多的工作需要,这些实践环节因为缺乏必要的锻炼使得一些企业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普通大学生缺乏兴趣,他们更愿意招聘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所以在校大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工作并能够利用空余时间做好这些实践工作才能缩小与那些有工作经验人员的差距,并增加自己就业的机会,这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给与充分的市场调研,并让这些调研工作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市场的动态需求并根据动态需求特点完善培养方案,培养出各方面能力更高的体育人才,学生就业率高,市场认可度高,也为我们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动力,形成良性循环,这需要我们有更高的智慧和耐心.(作者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1]谢长林.高校体育类专业课程设置浅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2]张继定.浅谈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J].职业圈.2007年04期.

[3]杜传青,陈艳山,黄铠.高校创新团队的培育及管理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2期.

[4]冉隆锋.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途径[J].考试周刊.2008年04期.

第7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 体育 运作管理 项目管理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正历经前所未有的盛世与挑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寓意着中国体育事业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此引发的“奥运效应”也使得我国体育事业正如火如荼开展。与此同时,国际间体育活动的交往在我国也日益频繁。然而,体育活动是一项涉及诸多领域、众多要素交织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如举办一项体育赛事、建设一项体育场馆工程、举办一次体育会展等等。因而,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体育活动,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项目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项目管理与体育赛事

项目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某种属性的一类工作任务,具有一次性 、独特性 、目标的确定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和成果的不可挽回性。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各方面既定的需求。项目管理的具体表现在对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汁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

体育赛事运作管理是对一系列目标有顺序的实现而完成整个赛事目的和目标的过程。它是指体育项目的管理者通过一定方式整合资源,以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体育项目目标的过程。体育赛事明显符合项目管理范畴,这些瞄准一系列项目进行管理的思想就是项目管理理念,它是现代项目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较早之前,一些西方近代项目管理的思想就在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以及西方近代竞技体育的传播时来到中国,于是人们开始借鉴西方竞技体育中的项目管理的方法,组建各种民间体育社团、倡导各种西方竞技体育和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并且随着项目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被应用到体育事业中来。自改革开放政策在我国的全面推行,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及文化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项目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大到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小到举办一个校运动会都是项目,都离不开项目管理理论的指导。

二、在体育赛事运作中引进项目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体育赛事运作引进项目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在中国,体育赛事常作为一个任务来抓,举办一个体育赛事常常只为完成一项任务。这导致传统的体育项目管理往往只注重单个任务的完成,不考虑整体的协调、配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等损失。而现代项目管理则通过对任务的分解、控制和管理,对进度、预算、成本、风险等因素都做出充分考虑并进行严格的规划,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且又能极大程度地做到有限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体育赛事的高效、顺利的运作。在当下,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各种体育赛事频繁地举办,特别是掺合了商业活动的体育活动,更要求体育赛事运作的低成本、高效率、高回报,这就使得体育赛事的开展愈加急需引进项目管理理念,接受项目管理指导。

2.体育赛事运作引进项目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任何一项体育赛事,无论性质如何,其目标一般都是具体而又明确的,只是有的为了提高体育竞技水平,有的为了增强群众运动意识或是为了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等等。并且赛事的组织过程会受时间、经济、人力、物力、技术水平等有限资源的约束,即使像北京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特大型赛事,其组织也会从经济、政治、城市效益、提高知名度等方面在有限的资源内权衡得失;从赛事的组织过程和结果也不难看出赛事组织是临时的、独一无二的。尽管奥运会时间从申办成功到举行有7年时间跨度,组委会也会由组成开始并随赛事结束一道载人史册,不会长久存在;此外,每一项体育赛事的管理者、参与者及赛事水平、规模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体育赛事及运作管理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逆的。 这些都符合项目管理所操作的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和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的特征,体育赛事本身就蕴含着作为项目的基本属性,体育赛事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完全符合项目管理的要求,在实践中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运作体育赛事是完全可行的。

三、项目管理在体育赛事管理中的运用

一般认为,体育赛事项目管理从总体上来看,包括体育项目的启动、体育项目的计划、体育项目的实施与控制、体育项目的收尾四个阶段。

目前,将项目管理引入赛事组织活动的管理中去,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实施。首先,从管理思想上实施,应将项目管理的系统思想引入到举办赛事的整个组织管理过程。要充分明确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的目标管理,是一种基于团队管理和创造与保持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的系统工程。其次,从管理方法上实施,应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引入举办赛事的整个管理过程,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和过程性可控性,发挥项目管理在资源统筹与协调方面的优势。最后,从具体的管理工具上实施,应注重在赛事管理过程中对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的利用,如对于工作的分解、时间管理等。

当前,我国体育赛事项目管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1.体育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是最普遍、最典型、最为重要的项目类型,自身内容复杂、专业性强,往往无法仅由一个组织独立完成,必须由多个各自独立的企业合作完成。这就使得工程建设项目比其它各类项目更复杂。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如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它所需要建设的工程总量浩大,不仅包括各式各样的体育场馆,还包括了运动员起居饮食等相关场所的建设。因此,项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在体育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2.体育项目时间管理

体育项目最终的按时完成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具体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时间估计,进度安排及时间控制等项工作。在体育赛事举办中,由于场馆建设工期延误、组织工作漏洞等因素影响赛事进行和赛事效果的事件已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则是管理者没能做到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准确把握工作任务。而项目管理理论将任务的制定理解为一个分解过程,即复杂的项目被分解成较小的和容易管理的工作单元,使得项目下的任务或活动具有单一目的并可管理,有开始和结束时间,有清楚的分配资源等特点。

3.体育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在体育赛事运作中,“人”的因素是关键,也是核心。体育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就是如何发挥“人”的作用,保证所有体育项目关系人的能力和积极性都得到最有效地发挥和利用所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它主要包括项目团队的建设、人员的选聘和项目班子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对运作的团队进行项目管理,有助于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保持良好的沟通;极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以最小的人力成本获得最好的效益。这其中,对于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管理便是最好的体现。

所谓志愿者就是在举办大型赛事过程中,以个人无私的参与,尽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交给了的任务,而不计报酬的人。正是这些人为奥运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了举办奥运会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的民众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从而启发社会良知、鼓励人们多为他人考虑,为社会着想。导致社会风气的改善,加强社会的亲合力和凝聚力。

现代大型体育赛事奥运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参赛人数越来越多,尤其像奥运会这样的特大型体育赛事的服务人员涉及到餐饮、导游、翻译、安保、医疗、场馆服务等诸多领域,所需要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如,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总数将达50万人,其中赛事志愿者10万人,城市志愿者40万人,是历届奥运会志愿者总数最多的一次。 因此,对志愿者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对庞大的志愿者全体进行项目管理,可以提高赛事志愿者服务的综合效益,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志愿者服务资源,避免志愿者资源的浪费,使志愿者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充分发挥作用,保证赛事的成功举办。

4.体育赛事赞助项目管理

体育赛事赞助是指向某体育赛事付出一定数额的现金或实物作为与该体育赛事资产合伙参与开发以达成各自组织目标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体育赛事赞助是体育赛事经费来源的主要方面,对体育赛事部门来说,这是扩大财源、增强活力、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体育赛事发展的关键环节。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家就达到了63家,赞助收入超过16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财政来源,对于赞助项目的市场开发、资金运用、资金收支结算的管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项目管理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体育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

体育项目的风险是可能导致体育项目损失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总称。体育赛事管理者在组织过程中会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观众、参与者、运动员、天气、场地器材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干扰、破坏,这些不确定因素常常会影响赛事举办,甚至造成各种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则是指通过对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认识、衡量、预测和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多的安全保障,或使损失降至最低水平的过程。一般而言,风险管理是通过两条基本途径去处置风险的。其一,通过运用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在损失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同时在损失发生之时.积极实施补救和抢救措施,将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其二,当风险事件出现后,运用风险分析工具,对损失的严重后果及时实施补偿,使各种业务和活动迅速恢复,而免其遭受意外损失。

项目管理理论将风险管理作为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该理论管理体育赛事将会从项目申办、项目论证到项目收尾的各个阶段、环节都对赛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严格的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和监控,并且对各环节做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和防范策略。

参考文献:

[1]秦椿林主编:体育项目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金 涛 丁敬龙:论体育赛事与项目管理.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3]李 岩:关于体育赛事管理理念的探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第8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责任归属;预防;保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前言

高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是,在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经常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而事故的矛头总指向学校和教师,由此导致很多学校取消了具有危险性的体育课项目,体育教师不敢大胆地上体育课等。

近年来,国内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之一,相关论文著作较多,其中大部分是对如何预防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和发生事故后的责任归属的法律问题展开论述,而对事故赔偿制度和如何建立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保障体系的研究大多浅谈而止。通过对高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和责任归属进行分析,试图提出怎样预防高校体育意外伤害以及事故发生后赔偿经费的来源问题,以期为建立一种完善的高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二、高校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

高校体育意外伤害是高校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中发生的肢体残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及其他影响人身健康的损害[1]。

2.1 学生因素

有些事故是受伤害者自身所造成的,由于身体素质差或存有生理缺陷而未通知教师,不能适应正常的体育教学;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从教师的指挥,擅自行动或和同学打闹等。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一定的伤害。因此,要加强运动安全、组织纪律性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2 教师因素

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当中占有主导作用的角色,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违反教学规律或没有按照教学步骤教学;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有的教师职业道德低劣,辱骂、体罚学生,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等,这些由于教师的原因而导致的伤害事故的,教师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2.3 学校因素

据有关资料证实,由于高校体育设施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体育意外伤害事故是造成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1],它主要包括:体育器材存在质量问题,年久失修又没有及时更换,安装不牢固,放置不合理,场地不平整等。

三、高校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产生的责任归属

高校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占的比例较大,这是由体育活动本身的活动性、对抗性、冒险性等特点决定的,具有不可避免性[2]。根据《民法通则》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们把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归属分为以下三种:

A.直接责任。如果学生没有按学校规定从事教育活动,而学校给出明确规定的,由此造成的伤害事故,学生应该承担直接责任。在高校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未按照学校规定,采用不正当的教学行为造成学生意外伤害的,要承担直接责任。学校承担直接责任的情况有:由于体育教学、训练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及保护不当;学生有身体伤、残、病的不宜参加剧烈活动,学校知道或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等。

B.间接责任。间接责任事故一般发生在学生之间或者学生本人,或其他一些非学校因素等。但是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学校有某些过错或措施不力。客观上为事故的发生或伤害程度的加重提供了条件,学校可视具体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正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随意让学生中途离开;在课外体育活动或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学校未安排教师值班,或教师不负责任,擅离岗位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没有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或未采取其他必要的医疗救护措施,由此延误病情或导致伤害加重等。

C.无责任。主要是针对学校而言,在发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时,学校履行了相应的职责,并且行为得当的,学校不承担责任。例如:学生特殊疾病复发,学校老师事先并未得到家长和学生的通知的;体育活动中不能预见,不能克服或不可避免的;学校及老师组织教学合理,教学方法完全正确时学生发生自伤行为的等。

四、高校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保障措施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赔偿经费主要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费、伙食补助费,家长的误工费、交通费、住宿费,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3]。处理好赔偿经费的来源问题是保障事故双方最有力的手段。

4.1 积极参加社会保险

保险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组织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实际上是对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所作的一种防范性投入。建立非赢利性教育保险公司是一条转移学校风险,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好途径。由教育部门统一建立一个教育保险组织机构,在每年的教育经费中投入一定的资金来规划,并规定学生每年应为其责任投保的金额,保额应该设置在最低限度,使得每个学生能承担得起。

4.2 开发体育保险险种,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中体育课程种类繁多,各自有着独特之处, 设立相对应的不同的险种,丰富险种的设计范围,使每种险种根据伤的轻重和种类具有层次性。保险行业是服务行业, 保险公司大量的工作都在风险管理和理赔服务方面, 保险理赔更是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服务质量的好坏, 关系到保险企业的信誉、形象, 是保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保险公司要重视理赔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重视典型赔案的宣传,阐明保险“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思想,让师生和家长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3 设立赔偿基金

高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赔偿基金是为了解决伤害事故发生后的赔偿问题而筹集来的特定基金。有条件的高校可在每年的教育经费中划出一定的金额作为专项基金。对于经费不足的高校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措施来设立:A.由学生家庭自愿捐助。B.由学校组织社会公益性活动捐助。C.由企事业单位赞助。

4.4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高校体育法制建设

增强法制建设,规范和保护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尽早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高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原则的法律法规。在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时,有理、有据、依法解决,更好地规范和保护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对学校体育工作予以法律保障,提高依法治教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同时,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五、小结

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就像一个幽灵,不时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学校应该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履行自己的责任,完善学校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的检修和改善,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为学生创造安全的教学环境,预防体育意外伤害的发生。积极组织学生为其责任投保,还可以自行设立赔偿基金,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明确事故的责任归属,并根据责任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以及相应的保险措施给予受害学生相应的赔偿。

参考文献:

[1] 金宏伟.高校公共体育课中怎样预防体育意外伤害[J].考试周刊,2008.

[2] 丁英俊,朱冀.学校体育中意外伤害的责任归属及法律保障[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

[3] 周爱光.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现状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

第9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普通高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当前,学校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普及体育及其健身理论,就必须把握好保健班学生体育这一环节,保障其接受体育教育的均等机会。为此,笔者从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保健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编制等几方面提出了一点思考,为完善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 

 

一、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1、保健体育与保健体育课 

保健体育教学是通过对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等有关知识的传授, 帮助学生懂得人体保健的基本规律,鼓励学生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引导学生合理而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措施, 养成有益于健康的锻炼行为,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保健体育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开设的体育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采取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对由精神压力和冲突引起的心理障碍和躯体性不适反应,进行预防性教育和处置,以便达到指导青少年讲究精神卫生、帮助解决心理困惑、预防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心理变态。高质量的保健体育课教学,可以改变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虽内涵不同, 但它们的确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对高校病、残、弱“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要做到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合二为一,才能符合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保健体育课的现状 

1、对保健体育课认识不足 

教育部于1992 年、2002 年先后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已把保健体育课列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一种类型, 并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2、保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针对性不强 

普通高校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都不一样, 但大同小异。说明多数学校已认识到身体康复,不仅仅是生理机能的康复,更是通过体育手段,增强对生活、学习的信心,形成积极的期望。调查中还发现:多数学校把许多中国传统的养生、康复手段拒之门外,只有少数学校在开展,其原因是:多数教师因以前没有触及过此类教材,而不能适应教学。此外,多数学校未能安装健身路径等器材,康复体疗器材匮乏,不能更好地、各尽所需地开展体疗康复运动。由此可见,保健体育实践部分选择教材单一,重统一轻个体差异,这就很难激发保健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保健运动的愉悦感, 其影响学生终身健身习惯的养成。 

 

三、保健体育课课程的构建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树立新的保健体育教学思维模式 

加强对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的组织领导, 重视体育保健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大实施力度,并推广传统康复、医疗体操及适应性康复体育的教材。任课教师加强对传统医疗体操,如练功十八法、八段绵、五禽戏、易筋经等进修学习,以适应教学。同时还应打破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体系,逐步走向以增进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能力和习惯。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有机地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保健体育课教学模式。 

2、完善残疾体弱学生的教育体系, 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切实把残疾人体育教育纳入本地区教育总体规划, 建立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 使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向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结合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现有的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便教师对各类残疾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使体育保健课更加符合残疾体弱学生个体的需要,适应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求。 

3、构建合理的保健体育课教材体系 

保健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构建, 应根据保健体育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保健班学生身体特点的基础上,选编教材。从保健体育资料及目前病残学生的现状看,保健体育课内容应包括保健知识,即为保健理论部分;身体练习,即为实践部分;个人选用部分,即为终身体育能力(自己创编锻炼方法组合或擅长项目的某此创新)。高校病、残、弱学生的康复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而且需要营养和生活卫生方面的配合,因此,保健体育课理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身体练习的内容应根据个别情况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选择。 

4、建立合理的保健体育考核办法 

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考核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水平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来提高高校保健体育教学质量。高校保健体育课的考核应根据教材内容体系而定, 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对病、残、弱学生加大课外体育活动考核比例,以创编锻炼方法组合和擅长项目选择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做到以人为本,遵循病、残、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四、总结 

总之,新形势下的高校残疾体弱的体育教学,要将“康复、保健、健身”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康复、健身的基本手段、方法和保健的基本常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与保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阳.关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2,(4). 

[2]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 

[4]虞荣娟.高校运动保健教育的几个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6,(5). 

[5]于蕴,虞荣娟.对普通高校身体病、残、弱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的探讨[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1,(2). 

[6]邹继豪,等.面向21 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