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人文精神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精神的核心

第1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对于这个世界如此,对于每个人如此,作为商业活动之一的营销,更是如此。时代在变,营销的理念、形式、方法和内容,也在变。

进入数字时代,“连接一切”成为人类活动的主题;数字时代的营销者,希望通过连接,缩短自身与消费者之间的物理及心理距离。但连接仅仅是表象,能否借由连接这一形式,真正洞见到亘古不变的人心,才是数字营销未来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科特勒的营销3.0理论中,人文因素在数字营销时代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深刻洞见。他认为,未来营销的核心,将从狭隘地关注于利润、产品、消费者个体,转变为更关注于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带有终极色彩的人文精神层面。这种新的营销境界,将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逐步透彻显现,最终实现从“我”营销到“我们”营销,从营销“消费者”到营销“人”的价值回归宿,最终进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文精神:一步步洞察营销核心

人文这一概念,源自于人对自身存在的尊重;人文作为一种现实性的社会活动,起自于文艺复兴时代。在中国的《周易・贲卦》中,对人文有这样的描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精神,对于从事实业的营销者来说,是一个虚的概念,它的“运用之妙”,全都“存乎一心”。如何准确洞察这样一种营销理念?需要企业从思路根源上,进行内在的“心灵革命”。可以说,数字时代的互联网精神,是人改造外在世界的法宝;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改造内心世界、融合外在世界的利器。

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日常用品,营销的主体逐渐由各种实物形式转变为统一的互联网形态。在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数字营销活动中,企业需要对营销的价值进行深入和泛化,以便抓住新时代的营销核心。

总而言之,在数字营销时代,企业必须把消费者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影响人类思想的新智慧学家史蒂芬・柯维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包括四个方面,即健全的身体、可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思想、可感知情绪的心灵以及可传达灵魂或世界观的精神。数字时代的营销活动,应该关注人的精神层面,营销者应当努力去了解每一种人的喜怒哀乐,如此才能与营销对象建立深层次关联,进而“解开营销的灵魂密码”。

数字营销:越来越需要直指人心

目前,全球化、信息科技作为两大主导因素,彻底改变了传统世界的面貌。信息技术作为全球化的主要实现途径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模糊了彼此之间的边界,而且为新的变革注入了活力。在变革进程中,营销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发生了本质改变。

传统的营销1.0理念,是一种产品主导型的营销方式,它将麦卡锡的4P理论奉为圭臬,强调市场、价格、渠道及促销的作用,主张完全以“物”作为中心,展开战术层面的营销活动。进入2.0时代后,市场的丰富程度增加,消费者的力量逐渐兴起,产品之间的雷同让企业将营销的重点从供给端转移到需求端,此时流行的是劳朋特的4C理论,它认为企业应该通过有效地创造需求,展开战略层面的营销竞争,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营销2.0时代仍然在继续之中。

但是,随着商业环境发生变化,如经济危机、气候问题、社交媒体、体验经济、互联网泛在化等,以往随工具而动的营销行为,变得被动且无效,传统的营销面临半死不活的窘境,这就要求营销活动实现深刻而持续的变革。

另外,传统市场作为一种垂直主导型的市场,市场主体之间对信息的掌控程度各不相同,企业在其中占据着优势地位,但是这在消费者权利意识逐渐增强的时代,必然面临信任危机,秉持传统营销理念的企业又不会主动让步交出原有权力,主客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为了解释新的市场现象和应对新的营销问题,营销3.0时代迎面而来。这一时代的营销,带有明显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特征,并且消费者、市场和企业之间的行为维度变得混沌,让营销成为一个“人人参与、多元融合、即时交互”的有机社会系统。

不同于传统营销时代,在营销3.0时代,产品的主导权不再为企业所专属,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包括企业成员,也包括消费者,还包括其他在传统视角下与产品完全无关的人群。产品,趋向于变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营销的过程与设计、生产过程的界限变得模糊,逐步融为一体。在这种变化中,消费者的“主人翁”感得到了充分满足,营销成为自然而然的主动行为。

在营销3.0时代,随着消费途径和形式的增多,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不再直接来自于产品或者服务,而是变成多元感受综合的结果。消费者更愿意相信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网上的陌生人,而不愿听从企业或产品专家的指导建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约有90%的消费者相信朋友或熟人推荐的产品,70%的消费者信任网络上的顾客观点。如何应对这种信任形式的变化?就要改变以往垂直模式下的营销架构,向水平方向拓展企业及产品的真实存在感,让自身成为消费者亲密无间的亲人或朋友,而不只是冷冰冰的面孔。

商业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销作为商业文明发挥效用的途径,进化到数字时代,需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在科特勒的《营销革命3.0》这本书中,作者对传统的营销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即营销是一个由品牌、定位和差异化构成的等边三角形,它以“3i概念”――品牌标识、品牌道德和品牌形象主导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价值承诺、价值承诺兑现)和战略规划。同时,他还指出营销3.0的实质,是人文精神驱动的价值营销,企业在做出营销战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商业回报,而且要考虑道德和社会影响,以积极的心态作用于人类文明的进程。

不言而喻,人文精神将成为营销进化到数字时代的核心价值。

总结

第2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政府改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这些领域,既有长期积累的老矛盾,也有转型时期的新问题,需要以极大决心、极高智慧去推动解决。

改革的渐进式路径选择,本身就决定了改革越向前,困难就越多。面对新的闯关,迎难而上探索前行的勇气至关重要。从中央部门“晒三公”,到四川珠嘉乡的15元公务餐;从全国范围铺开的新农合,到红十字会公开招标审计,正是在一次次探索中,改革发展才能不断向好,国家社会才能不断向前。

对这些探索之举,公众乐见其成。然而,也有一些举措,会被争议甚至被质疑。一方面,一项新举措难免会触碰不同利益,产生不同意见。比如,医疗改革,医生、患者、药商之间,平衡利益殊非易事。另一方面,随着权利意识增强,公众要求更高、期待更大,也会给各项政策措施以“完美压力”。比如,个税法修改,仅网上征集的意见就近24万条,众口难调。这些,难免给人“物议汹汹”之感,让一些改革者束手束脚、不敢前行。

批评、建言,可以帮助、监督、改进工作。不过,要把工作做好、措施落实,更需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在复杂的利益格局之下,只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旨归,才能赢得最广泛认同。而社会和公众也需要充分估计改革的困难和阻力,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对待各种探索举措。“一有动静就围观、一有举措就怀疑”的舆论环境,不利于改革稳健前行。

迎难而上,对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改革深水区,各项举措需要更合理科学、更具规划性与前瞻性。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谈及异地高考时,就不仅谈到了山东等地的探索,同样谈到了这一举措可能面临的诸如城市承载力、考生资格认定等现实问题。勇气可贵,但周密计划、详尽预案,充分调研、广开言路,同样重要。“大胆探索,合理迈步”,这也是凝聚起更多改革共识的关键。

第3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文心雕龙》 儒学 人文精神 表达

《文心雕龙》作为古典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论专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原道”精神,强调“文而明道”,以圣人为榜样,以经典为旨归,提出“原道”是所有文章的根本立足点。毋庸置疑,《文心雕龙》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是中华文学理论史上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之所以能够成为千百年来不变的经典,不仅是因为它气势恢宏的结构,而且还由于它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自西汉以来,儒学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始终占有文化统治地位,它所形成的丰富人文内涵,成为了华夏民族的灵魂。“仁”是儒学的一大核心思想,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价值和人格精神,无疑,《文心雕龙》继承了这种传统,并以儒学“原道”精神贯穿全篇,对儒学人文精神进行了充分表达。

一、儒学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

我们知道,“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内核,可以说,儒家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的文化。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精神、人的体验以及道德人格的实现等内容。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最早的儒家典籍中便已经出现了“人文”的概念,并已经具备丰富的道德内涵。群经之首的《易经》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代表社会人伦,“化”表示教化,是道德教化思想的开端,由此可见,一开始的“人文”便是一门“化成天下”的大学问。儒学人文精神在肯定个体价值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人的地位,将人视为“三才”之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指出在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要做到“不违天时”,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际关系方面,儒学强调人的本质,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对人的尊重,这也是儒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在个体修养方面,儒家主张要达到“仁”“智”的双重境界,同时还不能丢失理性。仁义礼智圣是德,属于天道,仁义礼智是善,属于人道,上顺天,下合地,中适人,最终达“天地人和一”的至高境界。此外,儒家天下为先的精神具有强烈的入世色彩,激发了人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个体价值和尊严一直是儒家强调的重点,儒学认为人与天地等齐,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具有鲜明的人本精神。因此儒家在个体人格修养方面主张知行合一,与道家消极遁世思想不同,儒家具有刚健向上的精神,充分激发了人们忧患意识。由上可知,以人为本的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渗透在儒学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学人文精神在《文心雕龙》中的历史沿袭

对儒学人文精神的沿袭首先表现在宗儒的传统上。《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以宗儒为创作思想进行构思成书,而全篇又始终以儒家经典为论证依据。刘勰认为儒家圣人所撰的经书是不变的“至道”,不仅“旨远辞文”,而且是“不刊鸿教”,将儒家经典奉为圭臬。他认为儒家经典揭示了世间最为普遍的道理,是不变的真理,是人文精神的媒介,主张要以儒家经典为后世典范。《文心雕龙・序志》有云:“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之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这里的古来文章,实际上就是指儒家之经典,刘勰对儒家思想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表现在创作出发点上。自东汉末年以降,儒学逐渐势衰,直至魏晋,玄学成为主流思想,在文学创作上开始以辞藻华丽为美,尤其是齐梁时期,文章庸俗华丽,形式盖过内容。文学创作过分强调形式之美,完全忽视了内容之丽,刘勰对此表示极大的不满,并认为这些华而不实的文章,完全不符合儒家文学创作理念,已经背离了文学发展最初轨迹,是齐梁文学的一大诟病。为了扭转这种文风,刘勰主张文学创作要“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借此来矫正这种浮华萎靡的文风,而他所说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儒家典籍。从创作出发点上,我们不难发现儒家忧患意识是刘勰创作的根本思想和指导理念。

三、儒学人文精神在《文心雕龙》中的表达

(一)“原道”精神

以人为本是儒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而《文心雕龙》中的“原道”精神正是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是对人的生命本体的一种内在观照。《文心雕龙・原道》作为首篇,全面阐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观念:文原于道。这里的原就是本,而道便是自然之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自然之道也……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不难看出,作者所阐述的思想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完全温和,并突出了儒家“自然为文之本”的人文精神特征,这种创作理念同儒家的“原道”精神和文以载道的文学创作理念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在谈到人文的发展史时,刘勰充分肯定了孔子在文化集成方面的重大贡献,并指出《六经》的根源便是道,圣人遵循自然之道来进行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又揭示和阐明了自然之道,进而赋予了圣人之文以“鼓天下之动”的功能。而要想“鼓天下之动”,就必须具有真和善的内容,换句话说,文章要充分体现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能够对社会起到道德风化和伦理教化的作用。

四、树德建言的人文精神

刘勰将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和树德建言的儒学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在《文心雕龙・序志》中,刘勰明确指出创作该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流芳百世。“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又说“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只有儒家经典才有助于道德教化,这充分体现了儒学人文精神。此外,在《文心雕龙・诸子》中有云:大夫处世,怀宝挺秀;辨雕万物,智周宇宙。立德何隐,含道必授。条流殊述,若有区圃。传统文人所追求的三不朽,一是要建立品德,二是要建功立业,三是要著书立说。刘勰感叹人生如草木,匆匆而过,所以树德建言,实乃“不得已也”。这也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忧患意识的人文精神,所以,在有生之年要著书立说,建立功德,以便能够流芳百世,这无疑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五、刚健中正的人文精神

风骨是一种文学风格和诗学境界,这种精神主要来源于儒家刚健中正的人格精神。儒家强调以人为本,以儒学观点来讲,刚健中正才是真正的人格,是最为宝贵的一种人格品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应该具有像松柏一样不畏严寒的坚毅品格和高尚品质。《文心雕龙・风骨》篇对“风骨”进行了全面探讨和阐述,而这无疑深受儒学刚健中正的人文精神影响。从《文心雕龙》开始,风骨一词正式成为一个诗学概念,刘勰在开篇伊始便肯定了风骨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文章的生命之源。而风骨精神强调的“刚健有力”恰好符合儒学刚健中正的人文精神,可以说,“风骨”精神离不开传统文人对高尚情操、正直不阿的人格追求。

六、结语

《文心雕龙》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是对儒学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承,作者刘勰的创作理念和价值诉求都充分体现了对儒学人文精神的历史沿袭。“仁”是儒学的一大核心思想,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价值和人格精神,无疑,《文心雕龙》继承了这种传统,并以儒学“原道”精神贯穿全篇,对儒学人文精神进行了充分表达。作者以《文心雕龙》为儒学人文精神的传承媒介,以自身的人格品质为依托,以原道精神为支撑,主张立足于儒家经典来激活文学生命力,彰显刚健中正的人文精神,进而探究文学之道,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和精神人格。

《文心雕龙》是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第一部体系完善的文学理论著述,是一座难以跨越的理论巅峰,千百年来,对它的研究从未中断过。毋庸置疑,儒学人文精神是其思想核心和整体纲领,“宗儒”、“原道”是其创作的根本立足点,儒学人文精神具有深层润泽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文心雕龙》深厚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罗孟冬.试论刘勰《文心雕龙》的文体论[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2]郑岁黎.试析《文心雕龙》的儒家文学思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3]王文生.《文心雕龙》思想体系考辨[J].文艺理论研究,2011(04).

[4]童庆炳.《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5]龚贤.论《文心雕龙》的雅俗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第4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精神;渗透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

重视和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不断进行改革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入手,结合历史事件和人文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思考。尤其要注意的是,既然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人文精神的教育渗透,必然要发挥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来进行,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是我们要把握的一个核心要素。教师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要从整个历史观的角度入手,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看待历史事件,并且从历史事件中吸取宝贵的人文精神内涵用于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人文精神的教育要切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地探索。有效的人文精神教育要能够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上,只有从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积极实践,才能扎扎实实地将人文内涵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

二、弘扬人文精神,创新教学方法

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工作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积极进行创新。这样的人文精神内涵是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思想上的沟通和联系,并且采取对话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避免简单的灌输使学生厌烦和排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主体自主式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促进教学方法转变的同时积极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渗透,运用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理念组织初中历史教学,用教师自身的科学探索精神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和熏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加入到创新型的初中历史课堂构建中来。历史教师也要善于将历史课堂向课外延伸,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入课堂之外的实例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同时也要把学生引向课外,通过参观访谈等方式,让学生积极融入到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去,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去分析现实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第5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大学;历史教育;人文精神;反思;重建

中图分类号:K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47-01

当代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危机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就是人民大众在人文精神方面的严重缺失。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层次将会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人们的人文素质偏低,将会导致精神文明跟物质文明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让人们变成道德缺失的经济动物,危机到社会的发展。在大学教育当中,人文教育是核心,也是其灵魂所在。历史学科教育能够利用各种形式对人们加以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从而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继而实现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确立,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文精神的传承,成为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1 我们国家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中出现的问题

在近现代,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将人文教育当成了教育工作的核心。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形成了科学救国的动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的初期所设立的学堂当中,给学生传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将抵御外敌作为目的的科学教育,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从大学刚诞生的阶段就被科学教育所遮掩。而在后来的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成果给社会带来了非常多的物质财富,让人们对于科学技术更加的崇拜,继而使得人文精神更加的受到冷落。人们为了实现自己欲望的满足,更多的考虑怎样去改造自然给人们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极少重视对人们心性的完善。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人们价值观逐渐扭曲,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将人们的思想领域占据,人们只是将财富的创造为根本目的,对现象本身加以无限的关注,却将现象的本质抛在一边。这样就使得学校的教育完全成为了科技教学的天堂,无法顾及教书育人的真正目标,教育所应有的人文精神逐渐被淡化,继而导致人们在价值信仰和道德方面危机的呈现。

二十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失衡所造成的危害。那个时候的中国却还在学习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使得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转变成为了只具备单一学科的理工院校,各个学科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被人为的隔离开来。这样的情况致使教育活动只能培养出两种人:只对科学技术加以掌握,灵魂却极其苍白的人,亦或是不懂科技,只会空谈人文的人。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更严重的在人们的观念上形成了“科技万能”的误区,只注重科学教育的思想渐渐强化,这就使得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被逐步的淡化。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阶段,历史学科教育基本上都处于形同虚设的状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绝大部分中学生的思想中是一片空白的。中学阶段的这种情况也发映出了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也不容乐观,各级院校逐步将历史教学活动加以不断的压缩。很多大学中政治教育和中文等相关的文科专业中,在他们必修课的设置中已经很难见到历史学科的影子,而选修课的状况也基本如此。只有在一些全校的素质课当中才会设置一些关于历史的课程,不过教学的效果却微乎其微。现在的大学教育当中,如果学生不再攻读历史类的专业,那么基本上今后就不再会接触到关于历史的课程,很多在中学阶段历史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到了大学之后,也都将它们慢慢的淡忘,这就是很多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

2 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建

如果一个民族拥有一些关注于未来的人,那么这个民族才能得到长期的发展,而如果人们都只是关注于当下,这个民族将没有未来。在历史教育逐渐被人们所摒弃,人文精神逐渐衰败的今天,对历史教育加以重新组建,逐渐将丧失的人文精神传统找回,给国家培养出具有长远眼光的综合型人才,应该是当下大学教育阶段所应该具备的核心使命。

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重建的一个前提就是对大学教育理念的树立。教育真正应该面对的应该是灵魂,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人文精神逐渐将受教育人员心灵上的潜力加以激发,让受教育人员能够具备完整的梦想、人格和对未来的追求。而对大学教育人文精神构建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历史学科教育的强化。

大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而历史教育所蕴含的本质是针对学生,去发展他们更为健全的人格,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不太习惯以教育心理学的层次去对人格培养的目标加以设定,也不会注重以社会环境的角度对人格的教育所具备的价值加以界定。历史学科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以及个体发展的功能,其蕴含的社会功能把教育当作促进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一种工具,而对于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关注将人当做核心,将历史的教育过程当成对人加以培养的过程。

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建,从价值角度上来说是要让全部参与教育的人员充分的认识到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所呈现出的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也一定要加强在人文方面课程的设置,让它成为大学教育中的核心课程。目前,我国大学正在逐渐促进人文教育跟科学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也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点。科学教育主要是将求真作为核心,而人文教育却是将求善作为其根本,科学是一个国家的立世之基,而人文精神却是每个国民的为人之本。

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包含几个方面:①在宏观层面上重视对文理的渗透,而在人才的培养上则要给学生们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权力;②依照每个大学不同的定位来对学生的发展加以侧重化,实现文理科之间在高等教育中的整合;③尽力去加设关于人文历史方面知识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自由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学生们加以启发,让他们能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加以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继而激发出他们更为高尚的人格,促进自我完善的同时以更好的姿态去服务全社会。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以往社会发展忽视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状况我们要加以正视,在当下,要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积极创设关于历史教育的相关课程,逐渐提升国民的人文精神建设,继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更为高尚人格的综合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樊爱萍.就大学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J].公室业务,2015(23).

[2] 超.基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的新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7):86-89.

[3] 成林萍.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3):138-139.

[4] 李明.论历史教育在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中的积极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5):100-102.

第6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在中国,人文精神最早体现在对“人文”的阐释中,“人文”一词见于《周易•贲卦•彖传》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运行的规律,“人文”与“天文”相对,指有序而文明的社会规范,即中国的礼乐制度。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发端于西周的礼乐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在“克己复礼”的道德原则中,遵从“三纲五常”的教化,重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实现,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当代,中西文化不断融合与交流,人文精神也在融合中发展。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中国思想界开始反思讨论人文精神的价值,立足人类文化与终极关怀,对当代的人文精神内涵提出了阐释:其植根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中,超越中西方传统人文思想的局限不断发展,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完善,是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理想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综合中西对人文精神不同的内涵阐释,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本质上是对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价值的综合反映。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重人伦、重现实、排斥人欲,提倡在社会伦理中实现人的价值。中国当代对人文精神的阐释是在中西方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价值评判体系。它超越了中西传统人文思想的局限,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更具开放性,是真正的“人之为人”的精神。中国当代对人文精神的全新阐释具有中西文化的融合性、历史的发展性、对现实的超越性、个体与社会的全面统一性,这也是笔者在本文所认可与探讨的人文精神。

(二)人文精神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是以美育人的音乐情感教育,作为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是人类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音乐艺术和人文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实践方式。高校音乐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滋养学生的个体生命,以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激发他们的理性与追求。而人文精神则决定了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核心,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高精神追求。人文精神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相互统一、不可分割。人们自古就意识到了音乐的精神教化作用。例如中国先秦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西方中世纪大学的文学院推行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将音乐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并认为音乐审美教育能传承人文精神。先秦的贵族与士大夫阶层传承的音乐教育内容为礼乐思想,为后世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奠定了思想基础。而西方中世纪大学实施的音乐教育则是在基督神学桎梏中对人文自由的一种执着追求,也为西方文艺复兴保存了人文精神的火种。因此,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应充分让学生认识到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存在方式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高校应让学生在宏观音乐历史的发展中感受中西传统人文精神的流变,认识人文精神所具有的文化融合性与历史发展性,深刻理解当代人对人文精神的全新阐释。在微观的音乐作品鉴赏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音乐家通过作品所表达出的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让他们深刻领悟艺术家个体的追求,以及对人们在精神领域的超越时空的人文关怀。

二、人文精神在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体现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灵魂。哈佛大学前校长尼尔•陆登庭说过:“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音乐是人文精神的艺术表现。音乐审美教育就是以乐育人的情感教育,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必须以人文精神为根本追求,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笔者认为,人文精神在我国高校的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以乐怡情,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是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当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部分年轻人陷入了物欲化与机械化的泥潭中,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因此,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者应肩负起时代的责任,用音乐去滋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情感丰富、热爱生活、具有高尚人文情怀的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乐由心生,每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作曲者的情感表达,也离不开欣赏者的审美与感悟。音乐审美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在古今的经典音乐作品中感悟多彩的情感世界。如德国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中美好而充满希望的音乐旋律,可让学生体会强者在与命运抗争后所拥有的成熟而淡定的气质,引导他们敢于在人生的苦难中寻找希望;我国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雄壮之美与《霸王卸甲》的悲壮之美,让历史中的垓下之战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美感,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借助现代技术,邓丽君与王菲跨越时空演绎的《清平调》,以清韵空灵和意蕴古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

(二)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品格

音乐教育不仅要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还要以乐养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育学生的人文品格。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时有不道德和不诚信的事情发生。2015年复旦学生林森浩投毒案、2015年三名中国留学生绑架两名中国同学的案件……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件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震惊,更多的目光开始关注中国年青人的道德教育问题。加强道德教育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责任。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德育,寓教于乐,以乐养德,充分发挥音乐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实现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教育。重视音乐的道德教化,是中西方自古有之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礼乐文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正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传承者一直奉行的理念。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就认为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苏联音乐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也明确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意义。”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能够体现时代的精神和思想,并具有道德的启示意义,激发人向善而尚美。三国时期的音乐家嵇康,以《广陵散》精妙绝伦的曲调展现魏晋名士的气节与精神,面对名利保有的一颗纯净与淡泊之心;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二泉映月》,通过哀婉凄凉的旋律表达出不屈的生命意志;史诗歌舞《复兴之路》是中国当代最具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它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情怀,又有感人至深的人性关照,以激昂澎湃的曲调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鼓舞他们在青春岁月中奋斗与拼搏。作为高校音乐教师,要善于在音乐审美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在思想道德层面的意义,启发学生在音乐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具有形而上的崇高理想,形而下的深刻思考,在“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双重构建中,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品格。

(三)注重促进学生的人文追求

音乐审美教育要以美育人,以乐尚美,激发学生在人文追求中领悟美的真谛。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美是一种信仰,追求美更是人本能的生命追求。所以,人文追求的本质就是对美的追求。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促进学生尚美的人文追求,其具体内涵包括追求艺术的意境之美与追求生命的自由之美。艺术的意境之美是音乐审美的核心,生命的自由之美是音乐审美的至高追求,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音乐审美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东晋诗人陶渊明曾言:“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意境之美由心而生,存于弦外。这种“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能使欣赏者生发出无限的遐思妙想,获得“超乎其外,得乎其中”的美感体验。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有境界则自称高格。中国古琴音乐历史悠久,具有高格的人文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古琴音乐以轻微淡远、中正平和的精神内涵伴随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引导中国文人修身养性,追求弦外之音的意境之美,体验生命的自由高格。古琴曲《梅花三弄》的高洁、《山居吟》的淡泊、《平沙落雁》的清雅、《鸥鹭忘机》的纯正、《酒狂》的狂放,都有着超越于音乐声音本体之外的意境美感。

三、结语

中国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相关教育者可对其多加借鉴。高校音乐教育者可以用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感悟意境之美。让他们在音乐的联觉想象中感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蕴无穷的意境之美和生命的自由之美。在音乐意境之美的陶冶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阔胸怀、思接千古,在天地山川、万物生灵中感受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激发他们的向善、向美之心。

作者:刘晓婷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艺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乔欣.人文音乐的性质特点及功能价值[J].民族艺术研究,2012(6).

第7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做现代人,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雅、更高尚,使现代人拥有乐观开朗、善于沟通的心胸,有悲天悯人、恻隐同情的情怀,有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超脱,有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品格。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就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中。人文素养是由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构成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态度是人文素养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主要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人文素养不直接体现为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华中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认为:“人文素养是对看不见的事物想像与感受的能力、对精神财富的储存能力、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细的艺术鉴赏能力、批判能力与对文化基本价值的守护能力。”胡教授的观点,全面、准确地界定了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中央电视台资深节目主持人王利芬说得更简洁,她说:“跟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打交道,你付出的心理成本会小许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会构成一种人文精神的提升,人文素养是社会文明水准提升的一个基石。”

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是指一种超越动物性感望和工具性功利的精神价值,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取向。

按照著名学者周国平的观点,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确定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性,是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是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因此,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周国平说:“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是最宝贵的、最有价值的,哪三样呢?就是生命、头脑和灵魂。”展开来说,人文精神就表现为三个尊重: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尊重灵魂的价值。尊重生命是人道主义,尊重头脑是科学精神,尊重灵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自己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第8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师范教育;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培育;本体转向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5-0064-04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总是不断发生一些教师违反师德、践踏教育尊严的事件,比如,无视学生尊严,辱骂、伤害学生,抄袭或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究其根源,是由于一些教师缺失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这虽然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里不包含‘人文主义精神、排斥科学教育’”和“在引进科学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中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历史影响,强化了科学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分离和削弱了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1 ]有关,但师范教育一直以知识、技能培养为本体而忽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无疑更是直接原因。张国骥也指出:“人文精神是教育之魂、大学之魂。” [2 ]因此,厘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本质,论证并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在师范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分析师范教育本体难以转向的原因,探索基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为本体的师范教育改革策略无疑是紧迫而必要的。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本质

曾对科学精神内涵作过系统研究的莫顿(Merton)指出,科学精神是一套带有感情情调的用于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集合,包括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怀疑主义。1981年,我国科学界也提出了自由探索、立论以科学事实为依据、科学发现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尊重他人贡献、敢于承认错误的科研准则。虽然人们对科学精神内容的理解不尽一致,但科学精神作为价值信仰的本质是明确的。现代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人文精神则是指蕴涵于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虽然人文精神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其作为人类的一系列价值信仰的本质是恒定的。现代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可见,不管是人文精神还是科学精神,其实质都是价值信仰体系。正如有学者指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3 ]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就是以一定的途径和适切的方法引导个体体悟人与人、人与自然、科学探索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终促使个体形成“以人为本、崇尚真理、追求真理”价值信仰的活动。《辞海》中把信仰界定为“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可见,信仰表现在人的心理意识状态中的本质特征应是“坚信”,即不仅仅是相信或确信某种价值观念或准则,而是把某种价值观念或准则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并愿意为之去践行,甚至是牺牲。正如范志毅教授指出:“信仰,是在潜意识基础之上的显意识中的‘自我’在后天社会环境中‘修炼’、‘提升’并形成的高度简约化了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深深地凝聚于意识顶端的‘超我’之中,实实在在地驾驭着主体的意识,按照‘理想原则’统治着人的精神,使人为他所‘坚信’的事业去践行、去牺牲。” [4 ]价值信仰教育首先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然后是“信”的程度的问题,而关键是解决是否“坚信”的问题。“信与不信”的问题主要是认知问题,而是否“坚信”的问题则主要是情、意问题。所以,价值信仰教育本质上是知、情、意的统一,关键是情、意的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培育人们人本主义情怀和向往真理、追求真理的意志,方法上应重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体悟、践行。

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应成为师范教育本体的必要性

师范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关涉未来教师人本情怀、科学研究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形成,在根源上决定着未来教师履行职责的实效和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同时,加强师范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也是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应成为师范教育的本体,即应成为师范教育的根本指向。

师范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从根源上决定着将来履行教师职责的实效。师范教育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就教师的职责而言,教师担负着科学研究、发现真理、社会关怀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一方面作为一般知识分子担负着科学研究、发现真理和社会关怀的职责。正如费希特所说:“学者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他应当熟悉他自己的学科中那些在他之先已经有的知识……他应当不断研究新的东西……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 [5 ]教师能否自觉地、坚定地履行作为一般知识分子所肩负的科学研究、发现真理和社会关怀的职责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社会关怀情感。因为只有具有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社会关怀情感的教师才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怀的自觉性、坚定性,也才会拥有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怀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能胜任和履行好教书的责任就必须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紧跟学术前沿和教育改革前沿。因此,教师具有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应是必然要求。同时,教师还担负着育人的责任,也就是说,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并促使其养成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人格。要有效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人格,教师必须首先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人格。因为教师的职业对象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学生),教师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包括教师的知识、理想信念、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等)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影响学生发展的。可见,从根源上决定教师能否有效履行科学研究、社会关怀和教书育人职责的是教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正如杨建朝所说:“教育者自身的品质缺失,教育者没有精神和理想,非常可能造就时代的被抽空了精神的‘群氓’。” [6 ]

师范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决定着将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讨论稿)明确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并在“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中明确提出了教师应“以生为本、尊重关爱学生、勤于学习、不断进取、注重专业发展”。笔者亦认为师范生在校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习得的专业技能主要是为将来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提供基础性知识储备和基本的工具性技能准备,在教师专业素质中应居于下位层次,而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统率着其他专业素质的发展,在教师专业素质中应居于上位层次。“以生为本、尊重关爱学生、勤于学习、不断进取、注重专业发展”的“专业理念与师德”要求正是教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外化表现。如果说“专业理念和师德”是从职业理解和职业规范的角度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要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则是从职业信仰层面提出的。如果说职业理解和职业规范解决的是“是否认同、是否应该”的问题,职业信仰则着重解决的是“是否坚信”的问题。一个具有“以人为本、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师必然能达到上述“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要求。教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给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的是内驱力,统率着其他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决定着其能够达到的专业化水平。当然,师范生在校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习得的专业技能对于入职初期的教师履行职责,以及在为其将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意义上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但是,就师范教育的根本指向和在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不同地位而言,教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应居于更重要的地位。

文理融合,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中力求促进文理渗透、文理融合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师范教育中加强了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设有文学、历史、外语、人类文明史、政治学等多门课程。美国自1986年的《霍姆斯报告》尖锐批评了教师教育课程后,致力于课程改革,设置了文理核心课程,诸如社会学、人类学、历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占总课时的40%。日本师范教育的基础课程方案中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外语等,占总课时的37.7%。可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文理渗透,培育师范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已成为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传统上认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而不属于专业教育。但笔者认为就师范教育而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恰恰是专业教育的范畴,不仅属于专业教育,而且在师范教育中还应处于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

三、师范教育本体难以转向的原因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师范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课程定位皆以专业知识获得和技能训练为核心,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普通话、“三笔字”和“四课”训练(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课程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教学方式上盛行基于知识传授的讲授法。正如叶澜所说:“在以往的师范教育中,基本上只以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为参照系来设计教育计划,其中尤其重视的是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学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养,且把后者看作师范教育特殊性的标志。” [7 ]关冲天也认为在高师教育中长期存在单纯的专业本位观念,未能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统一起来,只重视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轻视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师范教育为什么至今仍然固守的是知识技能培养本位呢?为什么培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仍难以成为师范教育的本体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本位、“知识人”本位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地占据着人们的心灵。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塑造知识人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 [8 ]一直以来,受科学范式知识观念的误导,人们认为知识仅是符合事物之间本来联系的、可以被证实的事实。人们把知识仅仅限定在自然科学知识的范畴,一切价值信仰、理想信念、意义追求被拒斥在知识之外。另一方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技工具理性的扩张,人们把人仅视为一种“认识着的东西而存在的,人的第一使命就是向他之外的客观世界索取种种知识” [9 ]。“知识”本位和“知识人”本位教育观在学校教育中大行其道。其具体表现就是学校教育以培养掌握知识的人为最高目标,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其根本使命,学生以知识的获取为其受教育的根本目的。由此,师范教育把教授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训练学科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书写技能和用普通话表达的技能)作为其根本目标,高师院校教师把传授与师范生入职有关的知识和训练相关职业技能作为其根本任务,师范生把获得相关专业知识和习得与从教有关的技能作为其学习的根本。二是师范教育实践上的“急功近利”。长期以来,人们从应届师范生选拔教师时侧重考察的是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水平,因此,师范教育习惯上往往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的培养、学科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书写技能和用普通话表达的技能)的训练。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亮红牌、黄牌等方式加强了对高校学生就业率的评估,师范教育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增强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师范教育在实践上更是“急功近利”地加强了对师范生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师范技能的训练,甚至还增加了训练师范生做高考题的项目。由此,在师范教育中本应居于本体地位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由于其隐性特征和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实效而几乎完全被忽视了。

需要说明的是,自1999年国家提出“高等教育应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师范教育虽进行了改革,设置了旨在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但由于人们错误地认为在师范教育中实施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就是增设一些普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从而导致师范教育仅仅是很有限地强化了一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所以,师范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目前的教师教育中,知识不缺,缺的是对人生命的敬畏。人文的核心不是人文知识,而是人文精神。” [10 ]可喜的是,国内6所一流师范大学在最新的师范教育“纵向课程结构上构建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大板块组成的课程体系”,“通识课程比例占到了30%” [11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对师范教育研究的深入和观念的转变,师范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必将得到重视和有效开展。

四、实现本体转向的师范教育改革策略

师范教育实践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仍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一度被忽视,导致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缺失。为此,师范教育急需实现由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本体向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本体的转向。师范教育要实现由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为本体向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为本体的转向就必然要求在观念层面实现师范教育观的转变,在实践层面重新确立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制订师范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重新定位课程与设计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新的培育途径和平台。

确立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本体的师范教育观,为推动师范教育本体转向提供思想基础。师范教育本体观的转变实质上是师范教育观的转变。只有师范教育观实现了转变,师范教育的“急功近利”状况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学校可开展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大讨论等,使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师范教育本体观深入人心,从而为师范教育本体转向奠定思想基础。

把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确立为师范教育的根本目标,并把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效果作为师范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维度,为推动和落实师范教育本体转向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立起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才能使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师范教育目标在制度层面确立起来,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同时,制订相应的师范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并运用该标准推动和落实师范教育本体的转向。

课程定位上应含有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维度,课程内容设计上应有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针对性内容,使师范教育本体在主阵地实现转向。每门课程在定位上都要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向度,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都应含有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针对性内容。学科专业课程在定位上要改变过去仅仅是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定位,要增加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维度,学科专业课程在内容上要充分挖掘有利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的内容;人文与科学素质课程在定位上要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作为核心和落脚点。

采用以情感激发与情感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师范教育本体在主阵地上实现转向提供方法保证。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培育人们的人本主义情怀和向往真理、追求真理的意志。要有效培育人本主义情怀和向往真理、追求真理的意志,在方法上重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体悟。因此,课程教学中有效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学方法应是情感激发与情感体验一体的教学方法。

发挥团学活动、校园文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社团活动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功能,拓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途径。除课程教学是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主要途径外,学校的团学活动、文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也是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重在主体积极体验和践行,而升国旗、文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践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机会和平台。因而,发挥团学活动、校园文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功能,拓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途径,可为师范教育本体实现转向提供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周 鸿.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75-78.

[2]张国骥.大学与大学文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5-19

[3]肖 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范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4.

[5][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 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杨建朝.育“人”:教育精神的时代诉求、特质与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59-62.

[7]叶 澜.跨世纪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1998,(2):11-15.

[8]鲁 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3-6.

[9]俞吾金.超越知识论[J].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4):78-82.

第9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临床医学;渗透

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人类追求自身存在、发展与自由,是以真善美价值理念的核心,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精神与历史精神。在人文精神中提倡的是将人的地位、尊严、价值以及自由发展放在主要位置,而在医学中的人文精神主要就是包括人文关怀、人文思想以及人文行为,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与健康的长远关爱,要求在医学中要有心的去帮助人与安慰人。在医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加强临床医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对于医学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是一种精神文化,主要是注重人类运用知识时的一种精神境界、道德良知以及社会责任感,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保障社会健康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1.1加强人文精神渗透是临床医学本文的应有之义 临床医学在社会发展中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同时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种结合。在我国的古代中将医学称之为"仁术",而医生则被称之为"仁爱之士"[1],由此可以了解道医生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一种结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医学模式已经有纯粹的生物模式逐渐向"生理-心理-社会"的模式进行转变,如此医学就成为了一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的双重科学体系。从我国古代哲人对医学的论述以如今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都可以发现在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

1.2加强人文精神渗透是高等院校临床医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如今的临床医学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一些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同时也是现代临床医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是在临床医学中,必须要让医学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三维知识结构,要让学生能够独立的获取知识[2]。其次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术,能够通过各种技巧解决问题。最后是要求学生必须有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同时要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与道德品质。从这些教学目标与要求中,可以发现人文精神是一个合格优秀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同时也就为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1.3在临床医学中韩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临床医学所处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环境都发生的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传统的临床医学观念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并且会逐渐的改变现代临床医学中相关医务人员的行为与观念。因此在时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在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才能够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医务人员,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命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2临床医学要重视与彰显人文精神

临床医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如果要是没有控制好,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比如现代医学中出现了克隆人与人工大脑等相关的临床医学技术,这些技术多人类社会会造成怎样的影响都是无法预料。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一方面表示人类需要大力发展医学技术以保证人类自身的健康,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要突破传统观念,需要有一个新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同时另一个方面就是人类必须要警惕新型医学技术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就需要以人为精神来保证医学技术应用的正当性。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人们已经逐渐的认识到医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并且更加明确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临床医学必须要重视与彰显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够为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中的渗透提供条件。

2.1学习先进文化,树立先进理念 医院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因此医院必须要将人文科学教育纳入到职工素质的培训计划中,要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职工的一个考核内容之一。通过在培训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习、在职工中普及与深化人文知识,之间培训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同时医院的医务人员也要主动积极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从而形成以人为本、对患者高度负责的一种理念。

2.2管理者要做好表率作用 医院的管理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之外,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这样才能够成为医院人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模范实践者。医院的管理者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体制以及措施办法的过程中,要在没有环节中将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医院的凝聚力,让医院形成一种团队精神,以此来充分的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将医院的人文精神充分的彰显出来。

3在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渗透的尝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的认识到在现代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重要性。我国的社会科学院邱仁宗教授已经指出:"在现代医学中,只有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让人文精神回到医学中去,才能够让现代医学恢复到"仁术",而不是只以赚钱为目的[3]。"因此在现代临床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对于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非常重要。在临床医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渗透中,本次研究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3.1树立医学人文精神理念,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要想在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医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就开始渗透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临床医务人员。而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要先具备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够在学生中弘扬人文精神理念。我国的刘德培院士早已经指出,在临床医学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治病,更要让学生学会关爱与尊重患者。而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树立关爱与尊重患者的理念,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这种理念付诸行动。但是在我国长期的临床教育中,临床医学教育的教师通常指重视自己的专业素养,总是觉得人物素养与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在教育中并没有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育中去。

临床医学中,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临床医学中能否顺利渗透人文精神的关键。因此临床医学的教师应该要积极了解相应的人文知识,同时要积极的参与各种人文知识的讲座,收集与人文精神有关的素材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自觉主动的渗透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教学中逐渐引导学生成为高尚医德与医务技术兼具的医务人员,通过相关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3.2在临床教学中融入医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临床医学渗透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医德的培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在临床医学中融入医德也能够有效的完精渗透。同时医德也是对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临床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医德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临床教学。比如在临床医学中讲到抗细菌感染与细菌耐药性的内容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目前正广泛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同时在讲一些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时,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病原体被一些当成了生物武器,从而给人类到来了巨大的危害[4]。在临床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为学生灌输这些人文精神,就能够逐渐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应该要怎样做才能够为人类作出贡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逐渐的在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而且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就开始渗透人文精神,能够在我国逐渐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临床医学人才,让人文精神能够真正的渗透到临床医学中,并起到最好的效果。

4结论

临床医学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生命健康的保障,临床医学更是合乎生命、关爱生命以及尊重生命的一门科学。要想在临床医学中真正的将人文精神渗透进去,不仅要在医院中注重与彰显人文精神,更需要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这样才能够促进医学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结合,最终保障我国国民的生命健康。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在临床医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还提出了相关的渗透尝试,最后希望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能够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使我国的临床医学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昊龙.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争衡[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03).

[2]张庆金,陈金绪,李桂成.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