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维能力与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是理解和探寻作品的主旨和内容,即作品所传达出的所有信息,阅读的全过程是一个主体经客体(作品)达至另一个主体的过程。我们不难把阅读分为两个层面:1.理解过程。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理解过程就是通过眼睛对文字的注视,输入大脑,再经过大脑对文字这一符号系统进行解码,还原为意义系统的过程。2.内化过程。理解不等于被阅读者所内化,即“建构”,这涉及作者对其所理解的内容的认同程度、感知程度等。
阅读时时刻刻离不开思维,科学研究也证明了思维在阅读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美国人M.A.汀克尔在他的研究成果中说:“在极大多数情况下,阅读时用于眼睛移动的时间仅有5%,其余的时间都用于思维。”不难理解,思维本身便是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和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因为文字的出现,更需要人类进行识记、想象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文字要达到它所承载的功用,只能通过阅读来实现。于是,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涉及思维的每一个层面。
思维是一个认知过程,其目的是把握客观事物,并实现不同程度的内化。思维根据所达到的不同深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感觉、知觉、表象、想象、推理、归纳、理解和情感。在具体思维过程中,这些步骤并不都是相互衔接的,甚至不是每个步骤都会出现,有些步骤是伴随着另外一些步骤同时出现的。例如情感过程就可以伴随着思维的整个过程;形象思维自始至终伴随着表象等等。可以看出,思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而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涉及各种思维方式,与思维相关的过程也都与阅读有关,同时,个体的思维品质也决定着阅读能力的高低。现以阅读过程的进展为序分析一下阅读与思维的关系:
一、对文字及其内容的感知
文字是阅读的对象,对文字的感知是阅读行为和过程的开始。“阅读时,随着视点的游移,从字到词,从词到句,文字符号被感知而变为语言的信息输入大脑。经过大脑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机制的辨识、翻译和读解,便获得了对语言文字表层意义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对文字的认识仅仅是感性的,甚至是片面的和残缺的。主体与文字接触,通过大脑,将文字进行“解密”,“解密”的过程就是与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形象相对应的过程。不难看出,对文字感知的过程对阅读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过程的完成水平也将决定整个阅读过程效率的高低。如果这一过程完成得出色,就不仅仅是对文字及其内容的感知,而已经伴随着理性思维的展开。
二、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阅读的目的不在于对文字及其内容的感性认识,而在于内化。要达到内化,首先要做到对文字及其内容的理解,理解的过程便是一个完整和典型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要达到理解,通常情况下会经过概括、推理、分析、反应等步骤,理解过程中的这几个步骤并非线性呈现的,阅读能力强、具有丰富阅读经验的阅读者,有时可能会省略概括过程;有的阅读者在阅读文字时,其推理和分析,甚至反应过程都是同步进行的。
三、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性理解
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和艰巨性就体现在它所承载的大量教学任务,例如具体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上便表现为,不仅要对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功能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功能,对文学作品的美感把握程度体现了阅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审美过程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而审美判断的任务是针对作品的美感分析,这是审美活动中较为高级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包含了任务繁重的思维训练,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教育者往往不知所措,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者必须在理念上高度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阅读与思维的关系
教育者只有在明确了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才能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最为重视的往往是知识的传输,包括语言学知识及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知识。当然这在语文教学中是必要的,但如果阅读教学只剩下这些,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教育的一个功能就在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如果将某一具有多种发展倾向的领域演变为某种单一模式,教育就起了反作用,这是相当危险的,对于学生来说更是灾难。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另一个倾向是对文本的模式化分析,例如过分重视段落的划分、中心思想的归纳等。表面上看,这是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归纳能力),事实上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观意识。因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复杂的,不是机械的,模式化的思维训练方法只能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极其危险的陷阱。因而,只有教育者正确认识思维与阅读的关系,才会在阅读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准确的高度。
二、全面理解阅读中的思维过程
教育者必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不能将培养思维能力仅仅理解为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简化为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仅要着眼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操作过程,还必须着眼于与思维相关的心理过程,例如学生专注的品质及其培养等等。只有教育者对阅读中的思维达到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没有偏废,抵达阅读的最佳状态。
三、心系学生个体
教育者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遇。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在小学高年级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男生大都善于逻辑思维,而女生相对善于形象思维。因而在阅读中教育者要尽量考虑到这种个体差异,不善形象思维者多让他们作描述性叙述,不善理性思维者多引导他们将问题引向深入。同样,不同的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上也是有差异的,教育者要根据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水平和潜力,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把握能力培养重点
教育者必须通过梳理学生整体的思维水平,明确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由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惯性,阅读教学中早已承担了过多的理性思维培养的目标。因而,在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将学生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思维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交往教学理论备受教育界的青睐,交往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然而,由于人们对交往教学的本质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阻碍了交往教学的发展。
1 对话式的交往。教学中经常有这样一种情况:课堂上师生间一问一答,好不热闹,然而学生在这种交往中往往是处于被动状态,其主体性得不到发挥。的确交往教学是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的,然而对话不一定就是交往,它只是其形式之一,交往应该具有形式和精神实质的双重属性,它是交往形式与交往实质的结合。交往教学其活动实质是对话的双方的一种互动,是在对话中调动彼此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相互倾听与接纳过程中实现心智上的相互撞击、启发:激励、鼓舞、理解、互补或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人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是探索真理与认识自我的过程。
2 单一模式的交往。交往局限于课堂,交往的范围狭窄,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全班同学,或教师与部分学习能力较强、较活跃的学生之间的交往,而其他学生则很少或没有交往的机会,他们如同教学的旁观者,难以真正融入教学中,而教师与小组之间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问的交往,与文本的交往也严重贫乏。交往教学是一种教学主体多极性的建构性教学模式,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等之间在课内课外通过交往相互作用以构建知识体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个性的过程。
3 结论标准化的交往。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将交往的结果导向预定的答案,而不理会学生的实际反应,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如果教学过程中偶尔出现了不在教师预想范围之内的答案时,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回到其所认为的正确轨道上来,用自己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疑问、异议及创新。教学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由于个体成长过程要受到难以计数的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将教学完全限定在一个预设好的框架内。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在知识、经验等方面的确占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然而知识与经验的构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交往的主题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不是事先预定的,其结果则不是预设的,它应是一个开放性的结论,它在对话进程中会不断变化,通过交往有效转换和认同持续,以双方经验的增长和精神变化为结果。
二、交往:教学活动的实质
1 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中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纷纷从各自角度提出各自的看法。有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归纳,提出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习主体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也有人从教育的起源作出分析,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教学就是传递人类生产劳动经验与技能的活动。传统的教育理论大都将教学视为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对象化活动。在实践观中,强调生产和交往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互为前提的两个基本方面。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分析,认为知识不是由外部灌输进来的,也不是由学生内部自发生成的,而是在主体之间的活动――交往中逐渐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在对教育作了多角度的审视与反思后提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即人们为了交流各自的生活经验需要才产生了教育。20世纪60年代德国“交往教学论”主张交往就是教学的本质,教学就是交往的特殊变体。苏联学者季亚琴科从本体论层面指出了交往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即教学是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我国学者叶澜教授认为,教育从形态的角度来看起源于人类的交往。因而,作为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与途径的教学活动,其本质属性应当是交往,是一个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环境,以教学过程为主渠道的,多向交往的活动过程,要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只能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形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便是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已隐含了教育构成中的基本要素(如交往双方、内容、媒体),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他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则转化为教育。教学作为教育的核心,更是交往的进一步特殊化。长期以来,我们将对教学的认识局限于认识论领域中,强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视了教学也是一种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交往。知识不是由外部灌输进来的,也不是由学生内部自发生成的,而是在主体之间的活动――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没有教学的交往与互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各种学习都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进行和收获。
教学本质观影响着教师教学理念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2 交往教学的内涵。交往教学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后,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被不断地运用,但由于许多人并没真正理解交往教学的内涵或是对其产生片面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交往教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交往教学是指以合理的人性假设为逻辑前提,在平等理念的指引下,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以语言为主要交往方式,以师生内在的、自觉的共生共长以及文化的理解生成为旨趣的双重构建教育活动。交往教学将交往纳入到教学的本质这一层面上,即交往就是教学的本质,以建构学生完整的主体结构为基本的教学目标,以建立合作性学习机制为基本的教学策略,以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为基本的教学环境。
三、交往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功能
1 凸显认知的主体性,有利于思维方式的改变。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通过个体间的交互作用及其自身的认知过程而建构的。交往教学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以及师生和教学文本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主张师生及教学文本都作为主体而存在,在交往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对象性活动中的那种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往关系,即“主”――“主”关系。交往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有其开放性、随机性,意味着思维方式的改变,即从对象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转换,在交往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方式不是复制性的、机械性的,而是一种生产性、创建性的过程,注重的是知识的生成过程,而不是注重知识的复制或再现,是知识结构或称符号世界的不断重构和更新。
人的主体性是人发挥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精神的根本前提。学习中的交往和互动使学生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学生的自主性心理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自得到满足,激发学习热情,学习的内在动力得到有效的激发,愿意与他人
交流思想、情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喜欢与教师、同学探讨学习问题等,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
2 重视教学中的多向交往,有利于开拓思维的广度。现代认知共享理论认为,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交往教学将教学视为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交叉展开的有目的的多向交往活动,多向交往较之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潜能。在多向交往中,学生不再是信息的接受容器,教师不再是布道者,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师生、生生之间既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也可以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网状式动态交流;文本既有文字的也有电子的,它本身就是无数个体经验的总结概括,与文本的交往,实则就是与无数个智者心灵、心智的对话与交流。
由于交往的主体在知识、能力、需要、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认识、理解客观事物时的视角不同、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差异,从而形成了教育主体之间的互补性和异质性,为交往活动的产生和进行提供了现实基础,使双方突破各自原有认识和理解的局限,达到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在理解中开展创造性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有利于开拓思维的广度,有助于扩大知识面。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当前软件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大多数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弱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欠缺问题[1],对实际问题的求解没有清晰的思路,不能在短时间内胜任企业的工作。因此,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中指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专业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2]。其中计算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取得成功求解问题的关键。本文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重点探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问题,分析软件工程课程知识点与计算思维能力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如何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计算思维方法,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计算思维、计算思维能力(Computational thinking,computational thinking ability)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它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3]。计算思维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它的本质是抽象(Abstract)和自动化(Automation)。典型的计算思维包括一系列广泛的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方法:递归、抽象、分解、关注点分离、约简、迭代、预置和缓存、保护、冗余、容错、回溯、纠错和恢复等等。
计算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计算思维方法思考的能力。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问题及问题求解过程的符号表示、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形式化证明、建立模型、实现类计算和模型计算、利用计算机技术等[2]。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以课程知识为载体,在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下,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实施[4]。
3 软件工程课程知识点与计算思维能力点的关联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point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courses and the ability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开发和软件管理的一门工程学科,它主要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在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软件工程课程重点讲授软件技术方面的知识,包括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强调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各个阶段规范的方法、工具和过程[5]。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主要有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两大部分,下面重点分析两种软件开发方法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与计算思维方法、计算思维能力点的关联。
3.1 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
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的主要过程是:结构化需求分析(SA)、结构化设计(SD)、结构化编码测试(SP),其主要特点是按功能分解系统,自顶向下逐步分解,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简单子系统,每个阶段都要遵循规范的方法和步骤,通过严格的评审后才能开始下个阶段的工作。各个阶段的主要知识点为与计算思维能力点的对应如表1所示。
在结构化方法开发软件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计算思维方法:在需求分析阶段,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取问题的本质,用到约简、抽象方法;在概要设计阶段,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用到关注点分离方法;数据库设计用到抽象和分解的方法;在调试程序的过程中,从发现错误的地方,沿程序的控制流往回追踪分析程序代码,直到找到错误,用到回溯方法等等。在开发软件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例如:需求分析阶段的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状态转换图,设计阶段的层次结构图、算法流程图,编码阶段的程序代码都是分析问题和求解问题的符号表示,分析和设计的过程就是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过程,需求分析过程就是建立模型的过程等等。由此可见,软件工程的知识点与计算思维的能力点是密切关联的。
3.2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主要过程是:面向对象需求分析(OOA)、面向对象系统设计(OOD)、面向对象编码测试(OOP)。与结构化方法相比,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是按对象和类分解系统,更符合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其主要知识点与计算思维能力点的关联如表2所示: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过程是建立对象模型、用例模型和动态模型的过程,对象分析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抽象过程;功能分析将系统抽象和分解为若干个用例,是抽象和分解、关注点分离方法的典型应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和实现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多次反复迭代的演化过程,对各个子系统的设计也用到抽象和分解、关注点分离方法。这些计算思维方法的应用对应着问题求解过程的符号表示、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建立模型、实现类计算和模型计算、利用计算机技术等计算思维能力点。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过程中,应用到大量的计算思维方法,有效的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理解、应用计算思维方法,达到训练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目的。
4 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策略和方法(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develop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bility)
以软件工程课程知识点为载体,将计算思维训练融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重点从意识、理解、实践三个层次入手,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1 有意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思维的重要性
从我们有关计算思维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计算思维的概念,在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会应用计算思维方法,即使用到一些计算思维方法也是无意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将课程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案例有意识地、系统地讲解计算思维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思维方法在求解实际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4.2 案例教学让学生理解计算思维方法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应用系统,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以这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贯穿教学始终,有计划、有意识地讲解计算思维方法在系统开发各个阶段的应用,让学生领悟计算思维方法,理解计算思维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需求分析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建立模型能力,通过系统设计、算法设计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编写程序训练学生用符号表示问题及问题求解过程的能力,通过对实际项目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典型方法和过程。
4.3 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计算思维方法
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本身实践环节可分为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两部分。课堂上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建立计算思维的意识,理解计算思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课程实验就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模拟案例开发一个简单的系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应用计算思维方法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过程,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课程设计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综合性的实践环节,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此外,通过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综合性的实践环节,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程序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强化、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5 结论(Conclusion)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一门课程完成,需要通过系列课程有意识、有计划、持续地训练,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和提升。本文对如何在软件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计算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实践表明,将计算思维方法融入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造性 能力 培养
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末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放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用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2.活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探索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得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培养;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02-01
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在物理教学方面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一、物理教学与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牛留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研究对象的逆向思维;条件的逆向思维;思维程序的逆向思维;因果关系的逆向思维;光路可逆的逆向思维。笔者认为这确实符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其实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处处时时都可进行,并结合正向思维开展,效果会更好。
下面我们以《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案例来说明:
①引入新课时的反问
师(引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如果运动物体不是沿直线运动的话,那将做什么运动?”
生(回答):作曲线运动。
师:肯定吗?是不是一定得作曲线运动呢?
学生(犹豫):有回答坚持说一定做曲线运动,也有说不一定,还有的说是静止。
师:请注意我们指的是“运动物体”。
在学生终于搞清后,我让一个同学上黑板来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给机械运动分类,即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②对课堂教学中得到(归纳总结)的结论进行反问
例如,当得出“一切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后反问:“一切变速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吗?”
③在巩固应用知识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问和反问
例如,讲完曲线运动的新课后,我提出如下问题: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是恒力还是变力?
B.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它将处于什么状态?引导学生回答后再反问:
C.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吗?
D.在几个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如果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外力,物体将做什么运动?
可见,通过课堂上这种反问式的逆向思维陪养,不但上课效果明显了,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物理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改革传统教学,其中改变唯一解题方法的传统题(或封闭题),但适当地采用和引入一些更具发散思维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理由是:①按照“马登理论”,学习的本质就是鉴别,又由于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扩展变异维数(或者说,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而,又由于开放题不仅具有多种可能的(正确)解答,也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题方法,因此开放题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有效地拓展了学习空间。②另外,由于常规的物理教学主要集中于收敛思维,因此,这就凸显出开放教学的一个明显的优点,即特别有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叫任何好的题目,如果没有适合形式的教学去保证,这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可能性就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性。因此与引入开放题一样,我们的教学也要由“封闭型”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
下面举一个通过习题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例子:
例:一质量m的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以Vo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倾角为e的斜面冲上去,当它静止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多少?已知物体m与水平面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p,且近似认为m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可见教师要进行思维教学,必须本身是问题解决(当然包括解物理习题)方面的高手,并且能够根据各种资料上的习题或网上的习题,结合生产、技术和生活等方面的物理情景编制出一些高质量的题来。
三、物理教学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高中物理实际上还是和初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不当、推导呆板、僵化,就可能变为老师武断地把学生往前“拖”,“拖不动就可能抱着学生或背着学生“走”,从而使学生变为死记结论。所以“引入”和“推导”不是看老师说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如果老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入和推导,则“话不多”而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引入”的方法有:实验引入法(实验要求明显、新奇、巧妙)、类比引入法(类比要恰当、生动形象)、现象引入法(现象要典型、充分,这种方法也叫举例引入法)、问题引入法(也叫提问法,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推理引入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
参考文献:
[1] 胡树铎,薛永红.物理知识的分类与学习[J].河西学院学报.2006(02)
【关键词】地理 思维能力 培养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2-01
一、利用直观教具培养训练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来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颗火花、一个闪念,而且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全面开发学生大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提供的地理形象思维材料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黑板画、黑板图)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三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
二、利用感性材料,提高语言表述,培养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感性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明显比中、上游缩小,这种反常现象可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事实上教师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看似复杂的问题对初中生来说并不太难。
三、紧扣学科特点,培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兴趣,可从服饰、饮食、聚落、邮票、旅游、动植物、历史事件、新闻报道、地理故事、地理趣谈等多角度进行导入,以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长江大堤上的“万寿塔”塔基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从中可以揭示哪些相关的地理知识?众所周知,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数米的江堤上,因年代久远,长江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并超过塔基,为了保护塔身免受江水浸蚀而在四周筑土叠砖,年复一年,四周越来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那么这个原因本身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就可以联系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点植被情况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通过“万寿塔”塔基低于地面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利用生活经验,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动也越活跃。教学效果自然就越好。在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及水产业等章节教学过程中,水产品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分布及珍稀动物,学生往往会出现颠三倒四、张冠李戴的现象,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有改观。例如: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野生动物分布情况与旅游景点有机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生活经验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学生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
从理论上讲,思维可以分为许多种,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种思维活动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再加上学科属性,地理课是和政治、历史、生物,甚至和语文相交叉的边沿学科。教师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板块构造、生物的地理分布等章节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海原地震、汶川地震、印尼大海啸及化石知识,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有方,学生自然会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解决诸如喜马拉雅山地层中为什么会有海洋生物化石,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澳洲大陆上为什么有独特的生物,以及红海为什么会消失,地中海会变成新的大洋等繁难地理问题。
总之,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也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无论是从思维的模式、方法或就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有一定的影响,有道是:“庸师向人奉送真理,名师则使人发现真理”。“授人以鱼”固然鲜美可口,可解燃眉之急但终非长久之计,而“授人以渔”才是永久的,它促使学生学会怎样捕鱼,并将受益一辈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84年
[2]《小学教师之友――地理卷》
[3]《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7-8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末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1、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用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2、活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探索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着名的哥得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运用;思维能力;阶段性培养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而且需要注重对学生史料运用能力的阶段性培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能力阶段性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
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会发现许多历史知识内容非常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不高,严重影响教学大纲目标的完成,这时运用史料给学生讲解历史知识,有利于激发叙事的历史兴趣,积极参与到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结合课本中有趣的历史材料,将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可以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的快捷方式,下载更多与历史课堂有关的史料内容,将丰富、形象、感人的史料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挥,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引用历史史料,教会学生从史料中提取问题精髓,改变传统的历史固定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学习和品鉴历史史料,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问题,教会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逐渐汲取历史知识的精华,在不断努力中获取最有价值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信息,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历史史料来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进而真正寻找到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初中教师在传授不同历史知识时需要不断选用不同类型的历史史料,在不同课型的实践中,对学生的历史思维反复训练,不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能力阶段性培养的策略
1.新授课中史料运用能力的培养
对于初一刚接触历史知识的学生来说,初中教师需要重点把握对历史史料的选用,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范围选择恰当的历史史料,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选用恰当贴切的材料来帮助学生分析历史课本知识,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拥有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后期更好地开展历史做铺垫,切不可将历史课堂变为应试教育的场所,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教材内容上有许多史料的链接,但是需要学生搜索,无法真正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更多地了解史料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以文字、图片、音像和视频为主的史料,将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情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2.复习课中史料运用能力的培养
面对中考的巨大压力,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更简便的复习方法来掌握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在中考中取得真正胜利,考进理想的大学。这时,就要求教师结合历史史料知识将整个初中历史内容串联起来,举例说明每个时期发展的典型历史史料,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记住各个时期发展的特点,真正在理解基础上掌握知识点,促使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多运用历史史料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历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