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文化资源的属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资源的属性

第1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企业 文化 人力 资源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一、企业文化内涵及其作用

1 企业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相对于文物、文明、知识、文献而言,某种特殊人群自觉形成的观念与方式。它包罗万象,本质是物质与意识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是为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总和。其核心内容为: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根据这定义,企业文化的特点为:独立性、自觉性、当时性、变化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企业文化更准确的理解,要从三个层次出发。第一个层次是其物质文化层,它是外面显现出来的部分。包括产品包装和外观,企业标识以及企业环境。它是其他两个层次的基础,通过这层次,可以反映出员工的理想,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企业的价值观等等;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层,它是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应遵守的准则,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关系、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等;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文化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指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宗旨、企业道德和企业价值观念。它是全体员工的一个精神支柱。在它形成过程中,高层领导起关键作用。

2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 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凝聚力。据研究人员调查,得出结论,优秀的企业之所以能留住人才,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与公司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目标。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很难产生归属感,只有暂时栖身的感觉,一有更好的机会,就会立马离开,给公司带来损失。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灵魂。好的文化,能够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可以服从集体,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2) 企业文化能够起到剂的作用。企业的制度规定,很教条化,严格而苛刻。而企业文化在规范员工方面,可以更加灵活。有时都不需要制度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员工能够自觉去做,而不是靠约束。起到了缓和制度与人之间的作用。这缓解了管理者的压力,也使工作更具有弹性。

3) 企业文化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不仅对每位员工,还是整个企业都具有导向作用。其具体表现在市场导向和价值导向。每个企业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市场导向标准对每位员工进行指导,保证企业员工在价值取向和市场导向始终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这样能够起到及时纠正的作用。

4) 企业文化具有激励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每位员工全面发展,尊重每个人的需求。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满足了企业的价值追求,而且还满足了员工自我价值的追求。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员工也不断成长,为完善自我、奋发进取而努力。激烈文化的恰当运用,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5) 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好的企业文化就如优良的土壤,积累着丰富的营养培育新的幼苗。文化促进和谐,好的企业文化给员工带来更舒适,更积极的工作坏境,这样为员工创新创造有利的温床。创新就是竞争力,企业管理是为了企业更有竞争力,因此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正确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

1.目标一致性。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塑造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而这些目标的体现都是企业实现效益不可或缺的品质。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激发出来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实现最大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也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组织运用实现最佳组织绩效,发挥员工潜能的最大化,最终为企业带来最多的剩余价值。

2.主体一致性。

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都是靠人来起作用。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建立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只有通过人的智力因素才能实现。二者的实现途径都是以人为本:没有企业文化,无法实现最优绩效;缺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无法有力展现。

3.相互促进性。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不可交易性、难以复制性使然。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动态性,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人力资源管理也随之不断完善优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不断优化完善的源泉,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优化又能改进企业文化的整体氛围。

三、目前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不明显

1.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中国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运行流程中存在企业文化作用的缺失。主要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脱钩。如在企业招聘前往往对招聘对象的整体要求不明确,随意性大;在招聘中缺少对招聘对象的企业价值观的灌输;在员工的考核中重业绩指标,缺少德育评价;在员工薪酬指标上,沿袭论资排辈、平均主义而缺少激励机制的制定并有力执行。

2.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智力作用不明显。

我国大多数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型而来,长期以来重管理轻文化的思想没有根本扭转,特别是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是流于口号就是形式主义。国际一流企业非常重视“全员企业家”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基于以人为本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建立企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深受重视,从而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主动权。没有以全体员工智力发挥为保证的企业文化的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作用也就大打折扣。

3.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制约作用不明显。企业经营活动一般包括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由于对企业文化认识存在偏差,企业往往将企业文化当作门面,企业文化建设多用于宣传和为领导服务,不与企业经营活动紧密相连,尤其没能与人力资源管理契合。如在大多数企业中,企业文化归书记管,企业经营活动归经理管。在实际工作运行中,二者往往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造成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活动两层皮。这就导致企业文化只是“新瓶老酒”应付差事,人力资源管理依旧我行我素照旧办事。

四、发挥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有效举措

1.切实增强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作用。

注重培育体现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企业作风等特质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准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对于以规章制度、服务守则为载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形准则”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纵观世界500 强,其成功都离不开独特的“无形准则”推动“有形准则”的贯彻实施。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在招聘、教育、培训、考核中渗透企业文化内涵,既可以为企业招揽、培育人才,又能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事半功倍, 更能彰显企业的凝聚力与活力。

2. 切实增强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智力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定实施,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与融合,必须在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因为缺少企业价值观、信念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没有灵魂的。企业在制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民主决策、全员参与的作用,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每名员工的共同使命和集体责任, 这直接关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定实施的科学性、能动性和可操作性,也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升级, 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促成。随着现代企业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企业文化所塑造的员工荣誉感与责任感,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运行开启了方便之门。重视广大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必然会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实施, 这不仅可以营造全体员工工作中“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而且可以有效实行责任追究,从而大大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管理质量与服务效能,促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

五、结语

一个民族生存下来的根本就是认同感,而认同感的产生更离不开共同的文化。好的企业文化会使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逐渐提升。只有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断加深,才会产生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整个企业的齐心协力才能创造更多财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卉.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

[2]魏杰.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第2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旅游活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140-02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 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 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 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7]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

第3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谱牒档案;姓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 谱牒档案与姓氏文化产业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明确指出,“文化是一种产业,要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打造”[1]。作为我国早期文化成果之一的中华姓氏,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领域。以此为背景,我们在研究中华姓氏文化属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掘中华姓氏的经济属性,加快研究姓氏经济。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姓氏文化产业”的统一定义,但主旨思想基本一致。本文将其定义为,姓氏文化产业是以研究中华姓氏的发源、演变、继承为基础,并从中衍生出大量的姓氏文化产品、文化开发平台等经济成果的新兴多元文化形式。

姓氏文化产业源于对谱牒档案的开发利用,它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对谱牒档案的开发活动。谱牒档案是我国古代用于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及主要事迹的史籍资料,是以家族姓氏为单位的文化记忆载体。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形式之一和历史文化见证者,谱牒档案自身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决定了它与姓氏文化产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辩证地看,谱牒档案与姓氏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为补充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一方面,谱牒档案本身是一种姓氏文化成果,它为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素材和研究客体;另一方面,姓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化了对谱牒档案的开发活动,并不断地补充新的谱牒档案或族谱信息,丰富了谱牒档案的结构体系。”

2 姓氏文化产业赋予谱牒档案的新属性

谱牒档案作为档案家族里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具有一般档案所固有的属性,同时也具备现实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新属性,在此,我们从传统属性和新属性两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般意义而言,谱牒档案的传统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谱牒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档案,谱牒档案最本质的属性仍是原始记录性。谱牒档案多是家族中族长等直接记录家族繁衍、变更时所留下的原始材料,记录者或保管者大多亲历或见证所录内容,而不对信息内容进行后期加工。正是因为谱牒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才决定了其可信程度,使得谱牒档案成为广大群众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2.2 谱牒档案的历史文化属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主要见证者之一,谱牒档案体现着强烈的历史文化属性。谱牒档案以血缘为基础,记录一个家族、部落,甚至是某一地区的宗族机构、称谓“排行”、“婚丧祭祀”、“忠君孝亲”等信息,完整并真实地反映了被记录客体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虽然某些记录中会反映封建落后思想,但不应以偏概全,全盘否定。辩证地看,这些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有其积极意义,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所记录的文化演变、家族兴衰、宗源更迭、家训家规等记录历史、励人向上的信息,充实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谱牒档案本身记录材料的演变、记录方式的升级、保管方法的进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对我国多元历史文化的真实再现。

2.3 谱牒档案的实体确定性。谱牒档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固定的书写格式,所录手法、记载内容较为固定,并大多文字精练,表达清晰,思路连贯,使得编修工作难度降低。比如,河南省牛氏文化协会在2009年重新编录《牛氏宗族家谱档案》时,从各地所搜集到的家谱档案、祠堂纪事中发现,其记录格式、内容、编录思路大多一致,这大大减轻了对家谱档案进行大规模编修的工作难度;同时,新修订的家谱档案在加入新的收录信息时,也最大限度地遵循原有的编录规则和基本思路。

2.4 谱牒档案的隐私性。从出现之日起,谱牒档案的形成、保管、利用都是由该家族定的人物负责的,往往秘不示人,族外人一般很难接近,这就决定了谱牒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强烈的私有性、私密性。

2.5 谱牒档案新的时代属性——经济属性。很久以来,我国的谱牒档案因一直被单纯地视作对祖宗文化的记载和传承,而过多地、孤立地关注其在家族历史查考中的价值。而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代生活中,人们对家族归属感的追寻与日俱增。姓氏文化产业的适时出现,激发了谱牒档案所蕴藏的丰富商机,也就赋予了谱牒档案新的时代属性——经济属性。谱牒档案的经济属性透过以下几方面得以反映:

2.5.1 谱牒档案是姓氏文化产业的开发客体。姓氏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将谱牒档案作为一种文化商品来对待,并赋予了谱牒档案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具有商业价值的谱牒档案也较快地融入经济社会中,并成为姓氏文化产品的研发母体,以谱牒档案本身的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商业活动也衍生出了众多的如姓氏节目、姓氏旅游等姓氏文化产品项目。作为谱牒档案的子产品,这类姓氏文化项目论证谱牒档案经济属性的同时,也从经济领域诠释了谱牒档案的文化属性,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开发利用社会档案资源的模板。

2.5.2 谱牒档案在姓氏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品牌效应。如今,谱牒档案的利用已成为大多数姓氏文化产业开发活动的基础信息来源和宣传品牌。谱牒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谱牒档案在经济开发活动中的绝对说服力。谱牒档案凭借其在姓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说服力和品牌号召力,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和社会公众活动,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市场,以吸引消费者,使潜在的丰富的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 谱牒档案开发背景下的姓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以开发利用谱牒档案为基础的姓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姓氏根亲招商、姓氏电视栏目、姓氏节会产品和寻根旅游四种方式。

3.1 根亲招商。根亲招商是以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吸引外部投资的一种新型经济开拓方式。中华民族是一个归属感很强的群体,远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切感。这正是姓氏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所在。以河南省和福建省为例,两省近几年通过根亲招商引进外资的活动就是对此类文化的有力佐证。河南省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华文明发祥地,拥有最为丰富的姓氏文化资源。在认清自身的优势后,河南人便确立了“以姓氏联系亲情,以亲情拉动经济”的“根亲经济”工作思路。在2010年~2011年,就引进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等外部投资3000多亿元。福建在海外引资方面更是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客家人”、“河洛郎”便是当地的潜在资源。大批离乡创业成功的港澳台同胞回乡兴办实业,为福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必要的资金。以泉州的董杨福利基金会为例,在其成立五年间,就有来自我国台湾以及菲、印尼、马来等地的董杨宗亲先后十五次返乡访问,并通过宗亲的“穿针引线”,往返内地许多省份,先后为福建、上海、山东、北京、江苏、湖南等地引进了20多亿资金,并无偿捐赠1亿元人民币,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

3.2 电视栏目。姓氏文化类的电视节目最早出现于2011年,当时,湖南卫视推出了姓氏文化娱乐节目《非常靠谱》。该节目以“姓氏文化”为包装,以谱牒档案的开发研究为基础,晒各姓各家谱牒档案里的传奇故事、名人传记、宗族文化及其发展演变历史。在此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到裹藏其中的知识点和各姓氏的骄傲传奇,更是引致了同姓人之间有关“本姓本祖”的大讨论。同时,节目以“趣味娱乐”的方式讲述传统姓氏文化,其间,不乏能够娱乐大众的猎奇、新鲜和快乐,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的目光,使得年轻人对本宗的家谱档案产生浓厚兴趣和认同感。姓氏文化节目也凭借其超高的收视率,创新了谱牒档案的信息开发思路和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也为姓氏文化资源大省的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3 节会产品。作为姓氏文化产业最初的表现形式,节会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也最为丰富。无论是从大到各省市政府举办的姓氏文化活动,如2004年首次创办于河南省周口市的“中华姓氏文化节”、每年阴历三月的“新郑祭祖大典”、“颛顼帝喾文化节”,还是小到各地方宗亲会的“寻根节”,如信阳“根亲文化节”、“牛氏文化研究会”,等等,各层次的节会活动都是以对各宗族谱牒、祠堂、名册等信息的开发为基础,进而以各姓氏族裔的繁衍为线索串联起的寻根祭祖活动。自2005年开始,牛氏文化研究会就不定期地组织河南、安徽等地牛氏族裔开展寻根认祖的活动,研究“十八打锅牛”的繁衍变迁踪迹,并合理编修新的牛氏宗族谱等,并以此创办了自己的杂志,用于文化交流。

3.4 寻根旅游。寻根旅游是一种文化之旅,其动机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归属情结。寻根旅游有多种形式,民族寻根、宗族寻根、家庭寻根、名人寻根,等等[3],这些都是姓氏文化的范畴,都是基于谱牒档案而创新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内地家谱研究活动的逐步升温,也对海外同胞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国内诸如河南、山西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也出现了众多主打寻根线路的旅行社,宣传“华人寻根游”产品。这些旅游景点大多以谱牒档案为依托,根据家谱、祠堂等记录的宗族历史,对宗祖的生活地点、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加以再现和文化渲染,通过对分散在各地的同姓族人所保管的家谱档案加以重新整理和修订,帮助游人寻找自己的根源。这类旅游景点多在偏僻的乡村,寻根旅游的火热开展也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步,充分发挥了姓氏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

[2]张卓.开发利用族谱档案的意义[J].云南档案,2006(3).

第4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文化与经济融合互动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现象,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学界普遍认为,21世纪经济的主流是文化经济。文化元素注入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和有效的动力机制,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文化经济又被称之为以注意力经济、人才经济、创造力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经济形态。目前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例一般都在20%以上。在美国,版权产业出口额已大大超过汽车业和飞机制造业,成为第一大出口项目。日本娱乐业的经营收入也已超过其汽车工业的产值。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其它产业的文化含量也在不断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研究成果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文化产业一般越发达。当一个地方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进入较快增长期,到3000美元时,进入高速增长期。物质财富越丰富,文化需求越巨大。而文化供给又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因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互动,共同发展。

———产业与事业双轮驱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具有双重属性,就是既具有教育人民、引领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因此,就有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区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国已形成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新理念。凡公益性文化事业都必须由政府主导,依靠财政投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在文化事业这个领域里,市场法则不起作用,而经营性文化产业领域,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进新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症结,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准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双重属性,既不能片面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排斥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和产业属性,也不能片面强调文化产品的商业属性、产业属性而忽略其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在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众与精英相互兼容

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其文化主要是指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它主要强调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文化、与文化的层关系密切。在我国,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出版发行等传统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是中青年。2010年我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其票房贡献者,80%是18岁到28岁的青年。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的主流消费群体更是青少年。与大众文化相对应的精英文化一般是指代表正统的、由主导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那一部分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精英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应当顺应大众需要和市场需求,不能用精英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但大众文化绝不是媚俗文化和低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应相互融合渗透,精英文化能够影响和吸引更多的民众,而大众文化也能进一步纯净和高雅。文化产业内容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从业与参与者应具备道德良知与社会责任,应该有自己的品位与追求,有自己的境界与底线,有自己的志向与抱负,应该将文化积淀与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在占据市场的同时奉献健康、优质的文化产品。

———传承与创新有所倚重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但文化产业的灵魂和生命是创新,出路也是创新。有些地方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但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原因之一是把传统文化资源等同于文化产业的资源,仅注重从传统文化当中去挖掘资源,把它做成文化产业,而忽视了创新超越。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能自然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强势,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手段、数字化趋势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一些旧的文化业态和产业门类正在走向衰败,而具有创新驱动特征和巨大市场空间的新兴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兴起。文化产业需要新思维、新知识、新技术来推动;需要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体制创新来拉动。文化产业创新是对新型文化意识的提炼、认同和实践,是通过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用新技术、新观念整合丰厚的文化沉淀与文化资源,赋予这些资源以新的生命,通过科学继承传统文化,大胆借鉴外来文化,充分吸收各个领域的有益成果,使其成为新时代新文化的内容元素。深圳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相对贫乏,但凭借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7%.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缺少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却对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地整合与创新,使美国文化产业获得巨大效益,文化产业产值占到整个GDP的25%。文化产业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使文化产品充满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才能使产业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可持续发展。

第5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1)生态建筑的目的。生态建筑的目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建筑的使用对象是人,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建筑不仅要考虑使用者的生存空间,还必须考虑人类这个整体和自然整体的生存生活。(2)生态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建筑应该与它存在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如同生物学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的关系一样。也可以将生态建筑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器官,在其建设、使用、修缮、废弃的过程中,通过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能量输出与输入,完成其承担的生态角色和功能。(3)生态建筑的属性特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恢复能力,有自己的组织能力反馈机制,但是这个能力是有一定的范围的,超过了阈值,生态就会失去平衡,而生态系统也就遭到破坏,所以建筑应该是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平衡状态,这也是绿色建筑学中的一条基本准则。这种良性循环则需要综合考虑与建筑有关的4个属性,即环境属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以及经济属性。

图书馆建筑向生态建筑转型

国内图书馆发展背景中国近几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增加,随着国内高校扩招、组合、新建以及各个地区的文化普及,我国图书馆建筑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标准不断提高,图书馆建筑的能源消耗也必定不断增加。

图书馆生态建筑发展的必要性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汇集地,是知识的殿堂,是文化教育机构的代表,其建筑形象都有一定的标志性与时代性。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对待环境问题。图书馆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地方,其发展关乎社会的未来,所以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图书馆建筑采用生态设计来表明图书馆是为了社会未来发展进行长期投资,树立一个好的建筑形象,用建筑呈现生态、绿色、节能等概念。

图书馆生态建筑的经济性老式的建筑对资源的利用大多是粗放性与一次性的。资源的循环利用则可以使资源得以高效合理利用,更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全面协调。图书馆的使用年限一般都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建筑采用生态设计,前期的投资在长期使用中可以收回,同时节约了宝贵的能源,还能为图书馆的运行维护节省很多后期的费用。

图书馆生态建筑实例分析

图书馆在建造以及使用时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建筑建造过程应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水平;二是图书馆的运转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应该达到最小;三是图书馆应该为所有利用的人提供健康和便利的条件。(1)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效仿大自然的生态建筑。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这座现代化的建筑从外观上来看,并不是很特别,但是却蕴含着设计师肯•杨的生态建筑理念。设计师在设计这座图书馆时,从仿生学中受到启发,他将建筑比喻为假肢器官,把地球或是生物圈模拟成人体或是受体,如何让受体接受以及适应假肢器官而不产生副作用,这样的理念也同样适用于建筑和地球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在设计中将环保、美观、低成本结合在一起。采用可调色玻璃外墙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白天无须开灯,实现自然光照射。天然通风也省下了足够的电力。在材料选择方面,采用地毯、墙壁的织物以及一些具有足够强度的当地木材等,能够实现循环利用,使该建筑的碳排放量大大降低。新加坡常年气候炎热,而图书馆的阅览环境却要求很高。为了能够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但又不过度浪费能源,设计师在建筑中加入一个风井来创造一个自然的空调空间。通过这个风井,风直接吹倒屋顶,屋顶是多孔的天花板,上面有很多百叶窗,使得热空气不会聚集在屋顶上,而是向四处散开。风从下面刮上来,沿着风井吹到上面,从房顶出来,这样房屋被风吹到的表面积就会增大,使得自然风得到加强,使人进入建筑内就感觉到凉爽。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能够比普通建筑节省大约80%的能源,是效仿大自然的生态建筑。其建筑外观见图1。(2)西萨•查维兹分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西萨•查维兹分馆位于美国凤凰城西南部莱温区内的西萨•查维兹公园内。该地区属于沙漠地区,水资源十分珍贵。考虑到图书馆场地的需要,在研究过地形地貌后,该图书馆选择建造在一个小山丘上,与一个人工湖相临近。为了让图书馆能够融入自然环境,原选的山丘被部分保留,而图书馆有1/3的体量是被泥土覆盖的,以达到土地、建筑与湖水的视觉平衡。同时,覆土也能充当自然的蓄热层,降低能耗,还能形成一道天然的噪声过滤屏障。设计师认为沙漠环境中建筑要注重朝向的选择,所以西面的墙体为实体,东面的开窗设计面积也尽量减少。既能欣赏美景,又能避免早晚强光的直射。南北的墙体大多为玻璃幕墙,与东侧墙上的高窗一起,将柔和的漫反射光线引入室内。西萨•查维兹分馆通过设计使得建筑与地貌相得益彰,体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观。(3)威廉•杰斐逊•克林顿总统图书馆———体现建筑材料的简约再循环。控制建筑的碳排放是生态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建筑的碳排放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材料的生产运输和现场施工以及废料的运输和处理所产生的碳排放;二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是电力和燃气等消费。所以材料的选择对生态建筑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威廉•杰斐逊•克林顿总统图书馆在建设初期,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设计中。据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的统计,该馆占材料总造价22%的材料含有可再回收利用成分,建筑中使用的人工材料有超过40%都是场地附近生产制造的。例如该馆博物区所处空间的地板采用的是生长速度较快的竹子,尽力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克林顿总统图书馆竹子地板效果见图4。(4)坦佩雷市中心图书馆———建筑形态与环境文化的交融。芬兰建筑设计师比尔蒂拉(ReimaPietila)一直在研究建筑个性与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建筑必须发展出一语汇去协调它所处的环境,并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位于芬兰坦佩雷市中心的市立中心图书馆,其设计构思是一个复合体,包括各种因素。设计师在创作时,从当地文化中找寻灵感,将芬兰民间的一种图腾鸟作为设计核心元素,通过这个图腾,将图书馆、空气与空间联系起来。比尔蒂拉重视形式,强调形式感对环境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注重使用者的行为需求。芬兰当地的自然环境为他提供了很多设计灵感,这使得他的作品往往能够与所处的环境自然融合,且给人以震撼的力量,更给建筑师们带来无尽的启迪。

图书馆生态建筑的发展要素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评价一个生态建筑,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图书馆建筑要向生态建筑转型,就要依照生态建筑的4个属性,即生态建筑的环境属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以及经济属性。

图书馆生态建筑的环境属性图书馆生态建筑的环境属性要考虑到图书馆建筑所处环境的可持续性,及其声学环境、绿化状态、采光和通风状态。通过吸声处理、隔声处理、机械噪声的控制等方法来保证声学环境的质量。除了注重室内绿化,室外绿化包括屋顶绿化与地面绿化同样要注重。采光则是通过设计将屋顶采光、墙面采光与人工照明结合。而通风状态则是通过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来实现,同时要关注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给环境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

图书馆生态建筑的资源属性图书馆生态建筑的资源属性主要包括4种:材料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其中材料资源的选择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直接影响后面的3种资源。对于生态建筑来说,材料资源的选择尽量以可持续设计为标准来选择。即生产方从自然界获取加工材料,并能通过安全的设计使材料在自身的生产循环系统中完全封闭地循环利用。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一般的可持续设计被理解为相对可持续设计。

图书馆生态建筑的能源属性图书馆生态建筑的能源属性包括能源类型、再生能源、能源消耗以及回收处理能耗。目前图书馆建筑主要是对水资源的利用,包括节水景观绿化、节水器具利用、雨水的利用等,而再生能源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地热能在建筑中的运用。

图书馆生态建筑的经济属性图书馆生态建筑的经济属性包括社会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生态建筑不能只看形式,更要放在其所在的社会环境中来看。高技术堆积的节能设计,本身就要耗费大量的资源。目前的生态建筑采用的技术分为低技术与高技术。高技术生态建筑是发展的方向,而由低到高的技术过渡,则是符合国情的技术策略。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中,采取一些低技术的策略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在资源再生上,在遵循耐久性与健康性的原则下,中国主要是以自然资源结合人工合成材料为主。自然资源中,被广为认可的就是竹子与稻米。

结语

第6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准文化产业;核心文化产业;产业集聚;茶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3?0012?05

“文化产业”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除以内容生产、版权贸易为特征的公认产业形态外,在具体的市场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边缘性和部分版权属性的文化产业类型。公认的文化产业可以纳入国家产业政策体系,进行监测、调控,如国家统计局《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中所涉80种文化产业。而边缘性的带有文化特征的产业,如茶文化产业、艺术陶瓷产业、古典家具产业等在很大程度上也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市场运作模式,虽未列入国家产业统计的政策体系,但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它具有相应的社会凝聚力和吸引力,应该纳入“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宏观范畴加以考量。

作为一种话语策略,有的学者在讨论时把带有文化性质或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之后的其他产业形态径直称为“文化产业”,以应对保守者将其斥于“文化产业研究”范畴之外的做法。本文以为,不妨将目前国家管理部门统计范畴内的文化产业称为“核心文化产业”(Core-culture Industry),而将带有文化性质的产业类型称为“准文化产业”(Quasi-culture Industry),在承认其非“核心文化产业”本质的前提下,重视其所具有的文化产业属性,以文化产业经济原理对其进行学术分析和产业指导。笔者曾讨论过“茶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如何实现产业价值[1];本文仍尝试以“茶文化产业”为例,分析“准文化产业”如何在集群效应上实现新型文化业态。

一、何谓“准文化产业”

“准文化产业”是一个暂拟的概念,表示在现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之外存在的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特质的产品和服务。它包括茶、酒、中医、瓷器、丝绸、宣纸等在历史上被“文化化”的产业;也包括时装、酒吧、餐饮、建筑等带有创意属性的产业。界定“准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尺是产品或服务具有的文化特质能够且确实被购买者消费。与不同国家政府认定的文化产业范围差异极大一样,“准文化产业”也常带有强烈地方性特色,例如本文拟讨论的“茶文化产业”,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性往往只有中国人才能领会并为之买单;而带有庄园文化气息的葡萄酒,其文化价值多是明了个中缘由的法国人愿意为它付钱。因此,“准文化产业”不包括以下两种产品或服务:① 不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如“立顿茶”“三得利茶”等只能是“茶产业”,而非“茶文化产业”;② 其所具有

的文化属性难以被市场所消费,如街头文化(地书、原始涂鸦、街头演讲等)由于符号价值不强、转瞬即逝等特征而使消费者对其“文化属性”无从下手。

需做说明的是,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不仅是“准文化产业”的特征,也是“核心文化产业”的本质表现。二者区别在于核心文化产业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多是内容创意的表现,即所谓“版权”(Copyright)或“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与核心文化产业类似,准文化产业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除创意加工之外,也可由历史累积而形成。以创意为特色的“准文化产业”多不具有地域性特征,可以被普遍性消费,如美国“服装、纺织品和鞋类、珠宝和钱币、家具、家用物品、瓷器和玻璃、墙纸和地毯、玩具和游戏、建筑、室内设计”等都是作为“部分版权产业”而纳入文化产业,以计算其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的[2];而在中国这样拥有漫长文化史的国家,由历史积累而产生的“准文化产业”也极为常见,如商务部已在全国范围内认定了上千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其中不少企业的独特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广义上的生活文化。

“准文化产业”包括产业化(可供消费)的“文化”和作为“文化”载体的产业(多为制造业)两个维度,是文化产业和特定产业的复合产业形态。前者决定了它符合文化产业的某些特殊规律,后者又使其具有普通产业经济学特征;特定制造业是准文化产业的原点(源),准文化产业是依附其而产生的产业延伸(流)。没有特定的制造业作为起点,准文化产业将无从存在。因此,对“准文化产业”的考察,必须着眼于两种产业形态。以集聚理论为例,自亚当·斯密市场分工论作为滥觞始,到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说,经典产业集聚理论均是以工业(制造业)为核心的普通产业经济分析。但就中国而言,“我国的集群大多从仿制、仿冒起家”,“专业化分工不彻底”造成了“产业集群集聚度偏低”[3]。这与一般认为,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趋集中性,甚至对人才、文化资源等具路径依赖等观点是相左的。那么,兼具普通制造业与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准文化产业”,其产业集聚的效应究竟如何?这就需要结合产业的发展形态加以分析。

二、茶文化产业的形态与集聚效应

准文化产业多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这在学理上的逻辑是“文化”一词本身即有“生活”的人类学意义[4]。除部分产地依赖型产业外(如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壶等地理标志产业),准文化产业布局往往依市而立,分散在各地,靠近消费市场以降低物流成本——上世纪末中国几乎每个县城都有小型酒厂、家具厂、服装厂、建筑公司与设计院等,更遑论遍及大街小巷的茶庄、饰品店、时装店。而随着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纵深发展,运输成本降低、分工协作加强,准文化产业出现了集聚化的转型——杭州女装、绍兴纺织、白沟箱包等均由是而产生。

以茶产业为例。传统茶产业的经营格局中,“(农户+)基地+公司(+经销商)+市场”最为常见,它直接把产品送至社区,是典型的生产?销售贸易;所谓“集聚”也不过茶叶生产商在产茶区的自然空间中无规划的“扎堆”。这种经营模式的产业链过短,产销之间缺乏文化因素的融合,更无增值衍生品。而在“文化”附加值注入之后,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销售与茶馆服务,茶文化产业涵盖了三次产业的全部形态:第一产业的茶园种植与茶文化生态旅游(采摘、科普、休闲),第二产业的茶叶、茶具生产与工业旅游、包装设计,第三产业的茶道(艺)演艺、茶行业会展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产品等。茶文化产业延伸了茶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了产品利润的多次增殖,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5]。

近年来,茶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从茶文化旅游看,相对固定的发展模式业已形成:十年前,福建省就推出了7条茶文化旅游专线,江西景德镇茶文化节、四川乐山采茶文化游等都成为经典品牌。从茶会展看,不但茶叶产区的产品会展在直接推动茶叶贸易,大量茶文化博览会、交流会、茶王赛也纷纷登台,如福建宁德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将旅游、民俗与商贸、展览结合起来;四川青城山三月三采茶节将道教、茶马古道旅游与茶叶联系在一起。从茶文化产业的衍生品看,安溪拍电视片《凤山茶歌》、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等更是以“茶”为内容的核心文化产业。但其不足也很明显,如茶文化旅游差异化不强,多是采摘、品茶和茶艺表演;对茶文化产业衍生品重视不够,2009年浙江吉安“白茶娶妃”的创意就因缺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衍生而成为过眼云烟[6]。茶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其产业集聚不足、类型单一有密切关系。

文化产业确实具有集聚的天然优势。随着文化产业属性的逐渐增强,茶产业过渡到了茶文化产业而成为“准文化产业”,其作为第二产业而呈现集聚效应,也开始升级为“准文化产业集聚”;就集聚的物理空间看,茶产业集聚与茶文化产业集聚基本是同构 的——茶文化产业集群往往是茶叶销售的集散中心。就传统茶产业来看,中国虽是茶叶大国,但在出口项目中,名优特新产品少,综合开发利用少,自有出口品牌少;而在茶文化产业的新兴形态下,集聚效应使得市场出现了几番高涨,文化附加值一跃而起,实现了较高的产业价值。近年来,从普洱茶创造营销传奇到红茶金骏眉、白茶走俏市场,茶(文化)产业在“扎堆”中赢得市场高额利润的同时,也显示了缺乏规划的“准文化产业”集聚会带来怎样的品牌透支、恶意炒作和市场信誉度下降。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相重叠的场域中,准文化产业一旦失去“文化”作为集聚的根本因素,便有可能陷入市场衰退之中。

三、茶文化产业的集聚类型分析

准文化产业集聚需要政府规划和学界指导,“按计划、分步骤”有利于新型文化业态的出现。但我国准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集聚类型贫乏。以茶文化产业为例,从形成原因作为标准来看,它的集聚不是政策主导型,而是区域诱导型产业集群;从集群内企业关联方式划分,茶文化产业集聚不是垂直关联型,而是水平关联型[7]。但这两种分类方式与当前我国核心文化产业集聚由政府主导,以构建垂直产业链为目标的整体模式是很不一样的;它更倾向于普通制造业的集聚规律,而相对忽视了“文化”(服务业)的产业属性与产业价值。

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出发,将茶文化产业集群对其所在地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标准,茶文化产业集聚类型可以产地和市场的特定地理区位划分为两类:茶文化产地集群、茶文化市场集群。与一般集聚理论认为,现代工业以来“产地”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不同,茶文化产业的“产地”因素正在上升;这同样迥异于以数字传播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对“产地”的漠视。这是因为,名优茶叶的原产地往往风景秀美,与之相关的旅游、民俗和历史积淀等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较丰厚。茶文化一方面可通过茶产品及其文化衍生品向外传播,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受众“到达式体验消费”,因此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业集聚。与此同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茶文化市场集聚也正在形成。各大城市的茶城、茶叶一条街中,集合茶叶销售、茶艺表演、茶道培训等形式的产业集群大有泛滥趋势。前者可以福建武夷山茶文化产业集聚为代表,这个人口仅22万的县域城市中聚集着大大小小1 200多家茶叶生产企业,近年更有如武夷山夷源天成茶文化体验山庄等商务休闲会所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后者如“云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昆明雄达茶城,就曾投资上千万元开展文化活动: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茶慈善拍卖、茶文化旅游夜市等,从而获得了“中国茶文化城第一品牌”的称号。

茶文化产地集群和市场集群分别主要借重原生性文化资源(自然山水、民俗旅游等)和创生性文化资源(多种茶事文化活动);前者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主要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历史积累,而后者的文化属性还来源于“创意”或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移用与创新。而后者由于切近终端市场而更引人注目。如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有1 200多家茶叶店,广州大笨象国际茶城有近6 000家茶叶商户,这些茶叶市场占据了全国茶市的大半壁江山。2008年《中国青年报》市场调查显示,北京茶叶市场30亿元总额,其中马连道营业额就达25亿元。尽管茶文化市场集群有助于知识溢出,不但可以为企业间相互学习、促进创新提供机会,也有利于人才流动,形成区域品牌效应,但这一产业集聚往往容易过分倚重或满足于物质产品(茶叶)的销售,而忽视了对其“文化”产业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在产地、市场两种茶文化产业集聚类型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位于茶叶原产地而以茶叶销售为主、以茶文化消费(如民俗旅游等体验经济和文化产品开发)为辅的产业集群形态,如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武当道茶文化产业园区”、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松阳浙南茶叶市场等。但这并不影响上述分析,茶叶产地的销售集群可以其借重的文化资源作为类型划分依据,如武当道茶文化产业园区、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应属产地集群,而浙南茶市则属于市场集群。此外,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晚近以来出现的以“创意”为核心的茶文化产业集群类型,以杭州“中国茶谣·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典型,它以高校(浙江农林大学)的科研为依托,为产、学、研的贯通提供平台,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茶文化产业集聚的困境与出路

无论产地集聚还是市场集聚,准文化产业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但其范围经济却未得到较好发挥。以规模取胜的茶文化产业市场集群在全国遍地开花,各大城市均有大型茶叶市场,如郑州有南茶城、北茶城、中原茶城、万客来茶叶市场等7家;南京有正大茶叶城、下关茶叶批发市场、秦淮茶都等6家;二线城市青岛也有李村、沧口和南山3家茶市。这些茶文化产业集群大多结构、功能单一,缺乏有效管理和长远规划,产业的文化属性也始终围绕茶叶“营销”打转,不仅自身创造的经济价值有限,也未能为茶产品增加充分的附加值。概而言之,准文化产业的市场集聚往往存在进入壁垒低,“搭便车”现象严重等问题;从市场结构看,更倾向于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度极低。而在产地集聚中,茶文化产业往往囹圄在依托资源禀赋的低端“茶事旅游”上,片面强调产业公共品牌,而对创意、科技、传媒和体验经济等现代文化产业要素的借力不足。茶文化产业集聚的低位徘徊,造成了茶叶销售始终占据产业主导。畸重的产业形态使“茶文化发展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如何卖掉更多的茶叶,这是评价茶文化有效、有用的标准”成为了某些茶企业和专家的共识[8]。

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准文化产业集聚,必须在以上困境的突破中找寻途径,才能真正发挥其部分文化产业的行业属性,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换言之,茶“文化”的产业价值应真正成为茶产业的内生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独立的产业集聚优势,而非仅为促进茶叶销售服务。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的特殊性就成为“准文化产业”集聚优势发挥的重要依据。

(1) 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上,茶文化产业集聚,尤其产地集聚十分依赖区域和特色茶品种。在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带中,选取具有文化特色的产茶区,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进行茶文化产业集聚尝试,乃是可行之道。如福建“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建设规划”就试图在旅游文化产业中注入“茶”元素,使“茶文化”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借助国家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利用世贸组织的相关知识产权条款,围绕特色茶品种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公共品牌,也是茶文化产业集聚优势之一。“地理标志”增强了茶产品的文化感和知名度,能 够有效促进茶产业的集聚。2009年“武夷山大红袍”种植面积从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前的4万亩增至12万亩,产值从注册前9 600万元猛增至12.4亿元;“松溪绿茶”产值也从注册前1.1亿元提高到1.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准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意“文化”与“实用”之间的平衡,在坚守“文化”立场的同时,必须以市场为根本导向。例如江西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集聚就因为没有处理好“艺术陶瓷”与“日用陶瓷”产品的关系,错失了发展日用陶瓷的时机,造成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弱化[9]。

(2) 从产业集群管理看,茶文化产业集聚多半未实现园区化建设,而基本处于自发阶段,因此产业政策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在业已形成的茶文化产业集群中推行园区化管理,特别是借助已有规模效益的现代茶叶产业园区,不但可以使茶文化产业链得到整合和延伸,还可以产生集群孵化器平台、创新方法效应、社会资本粘滞等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引起茶叶生产企业与茶文化产业的双向投资意向,从而将生产制造与文化服务联系起来,实现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所指出的“以资本为纽带”的“跨行业”经营。单就产业链而言,产业园区可以集中茶道具(如紫砂、陶瓷等茶具和竹木、根雕等茶席用具)、茶产品包装设计与品牌策划、茶文化旅游观光、茶道演艺、茶行业会展、电子商务、媒体运营与宣传、茶品与茶诗画收藏和拍卖、茶会所、茶餐茶点,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产品的生产商;还可以整合周围高校的科研优势作为产业创新源头,为茶文化创意人才提供集体学习以抵制“柠檬市场”效应。这些茶文化产业的园区化集聚在信息、技术、物流、融资、人力与行业规范等方面是能够提供极大的便利的。鼓励“准文化产业”实现园区化管理的题中之意还包括鼓励行业中介机构与自律组织的发展,通过产业发展的民间部门实现路径替代。以广东中山大涌镇红木家具产业集聚为例,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建立的商会和创新研究中心在梳理集体品牌、实现技术创新以及缓解物流与资金等企业难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

(3) 从对文化和创意作为产业核心的开发、利用形式上看,我国茶文化产业集群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福建安溪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发展茶文化产业集群,通过“茶叶庄园”展开体验营销,不但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要求管理茶叶庄园,对入市交易的茶农进行实名登记、刷卡交易;还发展观光农业,深入挖掘“庄园特色”,通过独立的茶文化产业来促进品牌成熟,实现茶文化产业和茶叶产品销售的共赢;台湾大学设在南投的凤凰茶园将万亩茶园、制茶厂与茶花园区、蕨类标本园区、茶花展览、茶花产销培训等体验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也创造了产、学、研结合的茶文化产业集聚典范。另外,独立于茶产业的茶文化产业,如包装设计、媒体运营、衍生品开发等,也有待产业集群的吸纳与重视,这些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实现空间上的收益递增,产业信息和公共物品的共享,以及相关产品的整体性规划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正是波特著名的“产业簇群”及其竞争理论所给予文化产业或准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启发[11]。

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准文化产业”,是特定制造业(如茶、酒、时装等)向第三产业过渡的业态表征;其核心在于“文化创意”,它相关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天然黏合剂、催化剂。只有依托富有衍生力的文化创意,特定制造业集群中产品同质化、低壁垒、低集中度等劣势才有可能被打破,“准文化产业集群”才可能实现集聚优势。“准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园区集群化的公共平台加以整合,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改善其发展环境,优化其发展途径。我国茶文化产业一向粗放经营,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开发过浅,诸如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茶王”评选泛滥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批评和业界的重视。而只有真正实现集群化、园区化,借助集群优势,才能保证茶文化产业向深加工、精细化方向发展,引导其文化属性在食品、医疗、保健、化工等行业找到理想的切入点,保持特定制造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并趋于双赢,使产业文化特质的市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所有“准文化产业”均可以此为鉴。

参考文献:

林玮. “茶文化”产业价值实现形式的演进[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1): 66?69.

2005—2006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M]. 上海: 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367.

张明龙.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132?133.

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赵一凡, 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24.

王帅. 我国林产工业的区位分布及产业集聚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2(4): 75?79.

谢付亮, 朱亮. 茶翅高飞: 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1: 171?180, 244?251.

蒋三庚.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67?70.

杨江帆, 李闽榕. 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42.

徐康宁. 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306?308.

第7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平遥古城;顾客需求;KANO模型;顾客满意度系数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058-02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具有浓郁的晋商特点,是山西古文物的代表。国内学者关于如何开发晋商旅游资源做了很多研究[1-2]。本文利用KANO模型的相关理论结合顾客满意度系数,按照平遥古城旅游顾客需求的不同属性,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创新旅游产品,合理地配置资源,以巩固并扩大客源,打造精品旅游景点。

1 平遥古城顾客的需求分析

1.1 平遥顾客层次需求的确定

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对平遥古城当地居民以及古城内导游访谈,对平遥古城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信息和数据,对旅游资源的分布、数量、特点、类型、价值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市场状况等有了充分的了解,组织由顾客参与的小型座谈会,利用KJ法对顾客的零散需求进行亲和分类,最终形成平遥古城顾客的旅游需求。经过不断地调查研究,结合专家小组的意见,我们最终得到了平遥古城顾客满意的层次需求。如表1所示。

1.2 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按照狩野模式(KANO Model)的顾客需求分类,将旅游顾客需求分为六类:魅力型需求是令旅游顾客惊喜的旅游特征;一维需求是指顾客的满意状况与需求的满足程度成比例关系的需求;当然需求是顾客认为在旅游中理应具有的基本质量或功能特性;反向需求是指顾客不希望出现的产品质量属性;无关需求是顾客不在乎的产品属性;问题质量需求是顾客误解、回馈有误或是问题被用于错误的阶段。运用传统的卡诺理论结合表1得到的顾客的层次需求,对旅游产品质量进行问卷设计,即设计正反两个问题,按照KANO模型需求分类评估表[3],对问卷进行处理。其中A、O、M、R、I、Q分别代表魅力需求、一维需求、当然需求、反向需求、无关需求、问题质量需求。

在2013年对平遥古城的顾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将有效问卷的结果进行处理,分析汇总得到数据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顾客的反向需求(R)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问卷在问题设计上不存在问题,所收集到的数据是有效的。

2 平遥古城顾客需求的类型划分

Bergeretal于1993年提出了顾客满意度系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Coefficient)的概念,它利用式(1)和式(2)计算提供或不提供某项属性时顾客的满意程度的变化,并据此将不同的属性划分到不同的象限,表示相应类型的属性质量(见下图)。

式中,Si表示顾客满意度系数(提供这个属性,顾客满意度上升的比率);Di代表不满意系数(不提供这种属性,顾客满意度下降的比率);Ai、 Oi、 Mi、 Ii代表问卷调查中顾客选择的个数;i=1,…,m,m表示顾客需求总数。

利用式(1)、式(2),对表2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平遥游客对各需求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并根据满意度结果画出了顾客需求分类图。

顾客需求分类图

各象限的点所属类型分别为:若该点位于第一象限,则该属性为一维需求;若该点位于第二象限,则该属性为魅力型需求;若该点位于第三象限,则该属性为无关需求;若该点位于第四象限,则该属性为当然需求。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知道,位于第一象限的点有3、4、11、12、13、16,位于第二象限的点有1、2、5,位于第三象限的点只有点15,位于第四象限的点则有6、7、8、9、10、14、17。对应上图,可以将平遥古城顾客需求划分为下列四种:

(1)魅力型需求:景区建筑有特色,票号特点突出,民间工艺有特色;

(2)一维需求:城墙文化特点突出,凸显传统民居文化,交通条件便利,环境优美,卫生条件好,景区管理人性化;

(3)当然需求:通信设备齐全,住宿条件好,安保条件齐全,餐饮条件好,医疗条件好,导游解说详细生动,投诉处理及时;

(4)无关需求:信息获得及时。

3 结论和建议

用KANO模型对平遥古城顾客需求分类后,应该加大对魅力型需求的开发力度,给顾客惊喜,以快速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加强一维需求的建设,一维需求建设得越好,顾客越满意;确保当然需求的有效实施,当然需求是顾客认为古城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充足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顾客充其量是满意。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添加历史文化元素,从观光旅游转变为体验旅游。实行银票消费制度,提升平遥大戏堂的表演质量和知名度,吸引游客留住平遥,欣赏晋商文化表演节目,获得全方位的晋商文化体验,实行全球化品牌战略,规模化经营推广漆器,凸显晋商逐利四海,信誉至上的精神。

(2)有选择性地、有限制性地开放城墙及民居遗址,城墙文化、传统民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但过度的开放使得城墙及民居遗址有所损耗,不能进一步达到顾客的期望。增加绿化面积,完善绿化设施,从根本上改善平遥古城的自然环境。增加旅客舒适度。改善古城内的交通,应该限制车辆进入古城,改为轿子、马车等适合古城道路的交通工具,这也符合明清时候的实际情况,可以铺石板、碎石等符合古城古貌的道路,进一步恢复古城原有样子。

第8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一、概念创新设计

面向设计要求和分析设计条件,概念创新设计环节着重生成框架式的广泛意义上的解。设计师的知识背景、专业素质和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密切相关。它需要工程科学、专业知识、产品加工方法和商业运作等围绕着产品一人一环境的复杂结构体系贯通相融,达到做出产品完整周期过程最为重要的决策。概念创新设计通过合理解决原理部件间的空间或结构上的关系问题,从而形成产品的方案。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概念创新设计,如果在概念创新设计环节发生错误或缺陷,详细设环节将很难甚至无法纠正。概念创新设计是一项进行知识处理与操作的创造,目标在于从定性到定量的寻求最优解。产品概念的生成是从用户的需求开始,以良好的用户体验为目标,对产品概念进行深入设计,生成最终的一个或几个设计概念。而概念创新设计环节对设计师的约束条件最少,从而具备较大的创意空间,最能体现与发挥设计人员的经验、智慧和创造力。概念创新设计阶段中,融入绿色设计因素,则能更好地提升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加绿色。

二、产品形态层次

产品形态是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产品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产品形态由物质形态、文化形态和理念形态三个层面构成。物质形态层面是指功能性和技术性的因素,具体体现为产品的结构、材质、色彩、样式等;文化形态层面包含流行趋势、审美趋势等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因素;理念形态层面指受民族与传统、宗教与历史的影响而产生的产品设计理念,包括对形态的观念、联系、想法、判断、偏好和理解等主观的认识。

三、概念创新设计中的绿色策略技术

绿色策略技术是建立在产品属性的层次理论之上的。概念创新的开发环境融合涉及产品开发各环节的设计知识流。而利用产品形态的层次方法,将设计知识流合理的引入,则可以从较高的层次来规划和发展绿色策略技术。针对产品形态的三个层次,构建四个阶梯的绿色策略技术。绿色策略技术包括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产品操作宜人化策略、产品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和产品概念意识宜人化策略。

1.产品物质量属性宜人化策略

产品的质量属性体现在产品的材质、色彩、形态、技术等因素上。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主要考虑物质属性的基本元素——物理组成。产品的物理组成包括产品材料、产品制造和产品形态等内容。产品材料指产品的各种材料组成部分;产品制造涉及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制造过程;产品形态指产品的大小和形状,以及造型风格。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包含运用绿色材料、绿色结构、绿色形态设计、以及造型风格绿色化。绿色材料除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和使用性能,还更过考虑资源能源与环境因素。绿色结构是指产品结构设计环节中,更多地注重能够节约能源资源的结构,避免材料的浪费。绿色形态设计是指在工业设计的形态设计环节中,在产品造型美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产品形态,使之能够更好地与优化结构、节约材料相符合。造型风格上偏向于绿色,则能够在产品后期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产品市场营销能力。

2.产品操作宜人化策略

概念创新设计中对产品体验进行深入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产品使用体验更多的决定着消费者眼中的产品好坏。产品体验具体涉及操作界面、时间、使用环境、日常维护保养等因素。在绝大部分产品体验中,视觉与触觉返回的信息最多。视觉信息的反馈决定了产品的第一印象。其总体印象的来源则取决于产品物质形态。触觉给用户带来对产品的印象和主观感受。触觉,直接带给消费者产品质感体验,却可以传递产品价值体验的信息。良好的触觉体验能让用户倍感关怀与舒适,以及后续用户的理性判断——感觉这个产品很棒。用户体验是一种用户与产品的深层次的交互行为,涉及生理、心理、思想、社会等方面。在用户使用产品时,产品的属性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可用性、易用性、可依赖性等方面。概念创新设计中的操作宜人化是在通过设计师对于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觉方面做出深入设计,来提升产品和用户交互质量。在产品体验中用户有行为和情绪两种外在表现。通过对行为和情绪调查研究,设计师就能够把握住用户需求和产品属性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更好的用户体验。

3.产品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

产品进入市场后,由于外部影响而具备了一些与产品本身密切联系的关联属性特征,诸如深蓝色于IBM。产品文化属性就是这样一种深层的关联属性。在概念创新设计中,运用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可以通过产品创意背景、产品地域文化、产品文化关联、产品品质文化等来实现。产品创意背景以中华文明优秀的文化传承为依托,在当代文化环境下,对当代产品创意背景进行深层的构思谋划。概念产品开发也应该与当前流行文化相关联,汲取当前流行文化的元素,实现产品文化关联。

4.产品概念意识宜人化策略

产品形态除了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属性外,还包括形态的个性、象征、用户印象、联系、想法、判断、偏好等理念形态。工业设计在产品设计之初,对产品概念会形成一系列的产品方案。再由此方案中形成值得开发的方案做出宜人化的调整与筛选,则能大幅度的提升产品开发的成功概率。产品概念意识的宜人化,需要从高度的哲学角度对产品方案进行反思与判断。分析这种概念的功能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源头上发展倡导绿色设计。

四、结语

第9篇: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

文化创意产业对应英文CreativeIndustries,直译为“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至今也无法统一。因此,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认为,它是综合开发和运用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生产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人才就业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21世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竞争力最为活跃的行业,与既有文化产业相比,文化创意这一理念更能真实反映出低耗高产这一特点,能够形成具有循环效益的产业链,所以在文化产业中,它是能够创造可观价值的主要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虽然在各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上各有特点,但都具备下列共同的产业属性特点:

(一)文化性文化创意产业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任何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任何创意既是对一定文化的创新,同时创意本身也必须是有文化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建立在文化与价值的产生、累积、消化和吸收上,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宏观产业,与传统的、以生产资料为基础进行的生产活动截然不同。文化产品的属性极为丰富,不但具备商品功能,同时也承载着教化、娱乐等功能,更为关键的是文化产品能够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认识取向,能够对全社会道德、文化、精神、经济等层面造成影响,这些影响力是普通物质产品所不具备的,其社会效应更为显著。

(二)创意性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创意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创意产品的不断推出,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在文化产业中,创意就是其生命力,新颖独特的创意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命脉。文化资源虽然有限,但是文化创意却可以无限延伸。没有文化的文化产品是无法占据市场的,所以创意性的体现和发挥是其区别于普通文化产业的最大标志。

(三)跨界性创意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类型,它的关联度极高,主要表现形式为产业融合。同时,创意产业的整合性较为明显,对周边行业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通过跨界发展,能够在不同行业进行融合重组,进而形成独立的行业特色,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在产业的横向发展中,不少传统产业经过创意开发后,具备了一定的增值价值,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及服务业、文教事业的相关内容等。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一段时期,国内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兴产业的一大特色,同时不少创意基地相继建成并开发利用。相关数据显示,在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上海地区,截至2013年,区域内创意产业的发展受益已经占据整体GDP的7.7%。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到,国内创意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发展趋势良好。同时,在国内经济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文化层面的消费较具活力,而消费水平也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一线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并将其视为整体提升文化产业收益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其外向型发展寄予较大希望。在国内经济环境有待发展的西北地区,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文化消费却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区域的文化经济发展应当以当地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以城市为核心市场,不断推出主题特色明显的文化产品,进而形成其独特品牌,以文化产业为发力点,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三、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是促进文化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健全的行业制度尤为重要。目前不少国家为了保障本土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从法律角度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进行规范、立法,并逐渐形成完善的法治体系。日本制定出台的《企业安全法则》中规定,外资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先决条件是与当地公司进行合作,以此对外来资本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到,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立法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本国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用尽快完善,并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版权审核登记,在国际交流中强化文化资源的保护,使版权保障更为全面。总之,在当前条件下,政府应当以科学论证为前提,尽快出台并实施相关法律监督机制,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在文化单位的转制过程中,要明确界定其产业属性,划分出公益性以及盈利性产业范畴,以此为基础进程差异化管理。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上,要以全面促进其文化发展为前提,在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中找到平衡。在实践管理中,要逐步制定创意产业的评价指标,通过更为科学、规范的评价,使其具备政策支持优势,建立更具发展潜力的循环持续模式。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要在土地征用阶段为创意产业发展预留空间,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厂房、土地等资源整体出租,作为创意园区建设基地,并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倾斜。

(三)推行创意产业集聚战略创意园区的建设,能够成为多产业融合的最佳载体,在资源的优化整合上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并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促使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的建设,能够强化企业间的跨界合作,发挥其创意优势,形成市场集成效应。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基础环境建设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政策支持。上海区域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该园区对上海不同区域的动漫、网游研发单位进行集中,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技转化、成果展示、市场交易”五项功能为一体的先进运作模式,实现了合作商家的供应。在产业链的构建与成果转化中,不少品牌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已经相继推出了动画衍生产品。这种运营模式实现了创意价值的市场转化,获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