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

第1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1.1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第2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资源 市场化 评价

对市场具有吸引力是旅游资源概念的本质特征

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有很多,但“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吸引性)是众多定义达成的一个共识,这一共识也是大家认识旅游资源的基础。从旅游资源的吸引性共识不难看出,旅游资源是从需求出发的定义,这和大多数其它资源定义构成本质的区别。一般来说,石油、土地、矿产等资源可以从其本身的物理属性上来进行界定,如词典上对石油的解释是“液体矿物,是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燃烧,一般呈褐色、暗绿色或黑色,渗透在岩石的空隙中”,可见尽管石油是对人们有用的资源,但是石油的定义可以完全抛开人类利用的性质。实际上,旅游资源这一词语的构成和其它资源就有差别,如石油资源,“石油”本身是资源的一种,石油资源说的就是“石油”这种资源,而旅游资源显然说的不是“旅游”这种资源。

除了吸引性之外,有的旅游资源定义还强调了经济性。如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界定,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在“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之外,又附加了“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条件。严格说来,经济性和吸引性并不是并列的条件,虽然具有吸引性未必具有经济性,但缺乏吸引性必然缺乏经济性,对市场具有吸引力是由旅游资源概念内在规定的。

对市场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评价根本依据

既然旅游资源概念的本质特征是对市场具有吸引力,那么从逻辑上说,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必须以对市场的吸引力为依据。遗憾的是,在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评价中,对市场的吸引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以上面提到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例,虽然该标准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坚持了“吸引性”的共识,但是该标准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却主要是按照事物本身的属性进行设计的。该标准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包括“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等,虽然也有“观赏游憩使用价值”、“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项,但是对于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考虑并不充分。从事物本身属性出发制定标准,从可操作性来考虑是较好的选择,而且“珍稀奇特程度”等指标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一些认识,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早期对于摸清资源家底、选择开发项目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种脱离市场吸引力基础的评价体系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混淆了旅游资源和文物资源、科考资源等专业资源的差别。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不乏将事物的文物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等同于旅游价值,将专业资源等同于旅游资源的例子。一些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门可罗雀,但是在旅游资源评价中,它们无一例外地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

比如,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周口店镇的北京人遗址,距北京市区仅50公里,是世界上发现和保存古人类化石最丰富的遗址,特别是北京人头盖骨和大量用火证据的发掘,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生动有力的实证。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与长城、故宫、秦陵、敦煌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其文物价值不可谓不高,区位交通条件不可谓不好,但是近年来每年接待人数不过三五万人,甚至还远不及同在房山区、同是人文景观,且距市区较周口店远20多公里的云居寺。人们可以从管理体制、项目开发等方面找很多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北京人遗址本身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太小,特别是在休闲度假日益成为旅游者出游主要动机的时代更是如此。

针对现有资源评价体系的不足,有研究者提出,鉴于体验价值已成为旅游产品能否热销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各项评价指标的体验价值。增加体验系数确实可以对评价结果起到一些矫正作用,比如该学者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评价,在增加体验系数后,其旅游资源等级明显降低了。不过,在笔者看来,增加体验系数只是一种改良方法,还未能坚持彻底的旅游资源市场观。彻底的从市场出发的旅游资源评价应该就是吸引力评价,主要就是4个方面:一是吸引力的广度。如在空间范围上,是吸引本地居民、周边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在人口特征方面,是老少适宜,还是只适合年轻人等。二是吸引力的强度,反映对特定市场吸引力的大小。三是吸引力指向的市场结构。也就是吸引人群的差别,如大众或专业、城市或农村、沿海或内陆、中老年或年轻人、男性或女性、白领或蓝领等。四是吸引力的可持续性,即重复性和将来的发展如何。

在旅游规划界有所谓的“资源派”和“市场派”,但是如上所述,旅游资源本身就具有市场依赖特征,真正的资源派也就应该是市场导向的,因此做出所谓的“资源派”和“市场派”划分,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当然,有一种所谓的资源派,做规划主要依据是按照国家标准的条条框框,对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这其实是一种教条主义,而不应该是“资源”的罪过。旅游资源的教条主义不仅在资源派学者中存在,在市场派、形象派、产品派乃至所谓的综合派等学者中也普遍存在。

基于市场化评价对旅游资源的重新认识

当将旅游资源评价从事物本身属性转向事物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时,关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就大大拓展了。特别是旅游市场一直在发展变化,只有密切跟踪市场需要,才能准确地把握一些新型旅游资源。

(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资源才是好资源

旅游资源必须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而吸引力往往又是由比较产生的。单独看某项旅游资源本身,也许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并且有开发为旅游产品的潜力;但是,在考虑到周边的竞争下,这些旅游资源就未必能够成为旅游资源,至少是难以成为好的旅游资源。如山东省邹城市是亚圣孟子的故里,有文物点29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6处,并有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旅游资源的数量、品位可谓一流,但旅游事业却一直不够景气,究其根本原因,是邹城邻近曲阜仅23km,并与曲阜的旅游资源雷同(“三孟”孟庙、孟府、孟林雷同于“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位于曲阜这个热点旅游区的影子里。因此,除非是对儒家文化、古代建筑特有兴趣的专家、学者,绝大多数游人是不可能看了“三孔”再来看“三孟”的。虽然“三孟”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国家级或省级,但其旅游价值在阴影区内也只能是地区级或县级。这种“减值效应”致使邹城的旅游事业难以有大的发展。

(二)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在我国旅游业发展早期,观光旅游是最主要的旅游活动形态,因而人们认识到的旅游资源主要也是观光旅游资源,如文物古建、奇峰怪石等。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界定的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几乎都属于观光类型,其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多是围绕观光旅游的开发利用进行的。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旅游活动形态如休闲娱乐、度假运动、修学考察等逐渐成长起来,即使是观光旅游,也出现了休闲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基于观光旅游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也就显现出种种不合时宜来。海南三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笔者曾就三亚最吸引人的旅游资源做过一次简单的调查,结果大多数人都回答说是海滩、阳光,而很少有人说是南山、大小洞天、天涯海角、鹿回头这些具体的景点。在三亚官方网站对三亚旅游名胜的介绍中,也明确指出三亚的十大旅游资源有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温泉、动物、岩洞、田园、风情,并且特别强调了三亚的环境优势,“三亚年均气温25℃,长夏无冬,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大气质量居世界第二,中国第一,被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显然,诸如气温、水质、大气质量这类资源,是很难用“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来评价的。

(三)差异构成旅游资源

当前旅游消费总的趋势是追求更丰富、更深刻的体验。观光也是一种体验,但是体验不局限于观光,它的范围要比观光广泛得多。今天所说的体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今天的观光也是深层次的观光,包含文化体验的观光。从传统观光的眼光来看,很多事物未必是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它们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事物,和旅游者惯常环境中的事物相比具有差异性,因而可以构成体验旅游资源。譬如,乡村老太太身上的大襟褂子,老头手中的大烟袋,光屁股的小娃娃,村姑羞涩的脸蛋,手中的鞋底子,村里人好奇的目光,以及他们的行为习惯、房舍服饰、居住饮食等,对城里人来说都是旅游资源,都可以转化成旅游产品,但是长期以来,这些社会事物并没有被列入旅游资源的行列。西部影视城也是一个成功利用差异性资源的典型例子。西部影视城距宁夏银川市仅20公里,又称为镇北堡影视城。与大江南北五花八门的“电影城”相比,可谓荒凉之至,寒碜之至,只能算是一片荒漠。然而正是因为这种荒凉,西部影视城才让人感到新鲜和神秘。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在这两座废墟中已拍摄了电影数十部。在此摄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故被誉为“中国一绝”,正如其标语所说“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正因为它的神奇和众多影视的传播,镇北堡成了游客到宁夏必看的景点。

结论

从旅游资源的内涵来看,它就是一个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界定的概念。但是在以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代表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中,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忽视了旅游资源这一本质特征,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而是从作为供给的事物本身属性出发来认识旅游资源,因而导致对旅游资源的大量误解。一些被认为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可能得不到市场认可,而一些通常没有纳入旅游资源范畴的事物则对人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近年来休闲度假性质的旅游快速发展,“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等指标对于衡量这类旅游资源的价值更加不适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增加体验系数,还有研究者提出非传统旅游资源的概念,但是从根本上说,只有坚持以吸引力作为评价的依据才是彻底的从市场出发的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通过将评价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从而使得这种评价能够及时反映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特征,深化和拓展对旅游资源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市场化评价的理念出发,还可以进一步得到只有具有竞争力的资源才是好资源、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差异构成旅游资源等结论。当然,市场的复杂性以及评价主体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可能会导致旅游资源市场化评价结果的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得到检验,对于旅游资源配置的优化其实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J].旅游学刊,2000(3)

第3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 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分区;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16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24

区域发展研究是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间的一个重要的交叉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地域性等特征[1—2]。核心发展问题驱动着我国功能区划视角的形成与发展,人为因素、人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愈来愈多地融入功能区划中[3]。社会需求的变化主导着区域人地关系的演进,而资源环境则以自身的产出能力和服务水平决定着人地关系演进的空间平台[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稳步推进,社会需求对乡村地域多功能提出新要求;人多地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等特殊国情,使我国的乡村地域同时面临多种功能需求。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需求、人地系统矛盾的多样化、乡村地域的多功能性迫切需要开展乡村多功能研究[5],凸显乡村价值。

乡村地域多功能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特定乡村系统在更大的地域空间内,通过发挥自身属性及其与其他系统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对自然界或人类有利的作用[6—7]。本文在梳理乡村地域多功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今后应深化研究的前沿领域,促进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地区发展实际的乡村地域多功能内涵、演进规律与作用机理等的系统研究及其成果应用。

1 乡村地域多功能研究现状

1.1 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分区研究

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是对乡村地域所发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功能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乡村地域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其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乡村地域朝着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8]。目前,乡村地域功能的供需矛盾加剧。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划定地域功能区,识别地域空间的多功能性及其各项功能在区域层面的功能定位,促进社会需求与相应地域功能的吻合,实现区域空间功能价值的最大化并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9—10]。

1.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多功能性是乡村地域的本质特征,乡村要素的不同组合使某些乡村地域提供的功能类型和功能强度优于其他乡村,而这些功能的发挥又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服务能力[11]。波兰对乡村功能分区的研究较多,W·Stola根据用地状况、就业结构等8个特征指标,综合考虑乡村地区的农业功能和非农业功能,将波兰苏瓦乌基省划分为六个功能类型;Baski和Stola基于乡镇尺度研究波兰乡村地域功能结构的转型,认为新经济活动的发展促使西部地区和南部部分地区的非农业功能增强[12]。Plieninger将德国的乡村地域功能划分为居住和生活空间功能、农业生产功能等五大功能[13]。Willemen等将荷兰乡村地域划分为居住、文化遗产等七大功能,并基于此研究了多功能间的相互作用[14]。此外,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了乡村地域功能评价研究。

1.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评述国内地域多功能的研究进展。

(1)经济功能评价与分区。经济功能是以乡村地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乡村经济特征。国内乡村地域功能的划分以经济功能划分为主,且侧重于以乡村农业、工业、旅游、交通等产业组成的多功能空间为对象。曾尊固和陆诚应用模比系数法,将江苏省划分为8个类型、12个亚类[15]。张步艰基于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乡镇工业发展程度和人均纯收入4个指标,将浙江省划分为农村经济不发达区、次发达区、发达区和最发达区[16]。但这些按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的分类,相对忽视了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地域差异。随后,一些学者基于统计数据,在考虑功能类型、发展类型、区位特征等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分析典型区域的经济功能[8,17]。2000年以来,乡村经济功能的研究逐渐弱化,主要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评价[18]。总体而言,我国乡村地域经济功能评价研究案例较多,但理论研究较少;多注重经济功能的现状评价,对其演替格局与规律的研究缺乏;尺度单一,多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多尺度的综合分区研究体系尚未构建。

第4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2]。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3]。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2.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4]。”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5]。”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6]。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1.全面提升环保意识。

(1) 增强经营企业的环保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社区居民进行环保责任意识教育。乡村旅游地政府部门应经常性地向旅游经营者、游客、社区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经济、环境的损害,使大众对旅游与环境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这种教育活动需长期进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负起责任。政府环境部门、社会环保组织、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要大力宣传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使公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提升自己旅游质量的保障;要大力宣传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的损害,尤其应让公众认识到游客活动中不文明行为对旅游环境、景观的污染和破坏及其后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支持节能节水、降耗减排,提高环保低碳发展理念。我们的管理决策者要明确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实行科学管理,要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落实到干部考核和工作监督上。由于旅游环境改善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紧密关联,我们要注重旅游和保护环境互相促进,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舍弃经济利益,保护生态环境。

(2) 强化社区居民的环保理念。“在旅游社区环境演化的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自然演化、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由此而进行的人为开发建设[7]。”这其中,社区居民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又是乡村旅游地环境的重要影响者和改变者,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均会影响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状况和质量。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经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社区居民生态环境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增强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强化乡村旅游的环境正向效应;另一方面,在普及环保知识中,应当按照当地社区居民和农户的习惯,多采用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印刷品 (书刊、报纸、杂志、宣传折页) 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教育,并借助网络通信、电视、电话等现代传媒方式,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采用包括经济、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多途径的手段,综合提升乡村旅游业主的生态环境意识。

(3) 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游客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方面,除地方政府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应重点承担起对游客环境保护的教育责任,通过发挥乡村旅游内在的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提高乡村旅游环境消费品位,引导和鼓励游客学习和掌握乡村生态环境知识,激发游客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发挥游客自我约束与社会教育的双重作用,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游客在情感上爱护自然环境,在行动上保护自然环境;同时,针对游客因异地游览道德感弱化并由此引发的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可通过设立公众生态教育点进行渗透性导引和主导性导引,如在游客集中处设置生态保护宣传牌、宣传窗、加强导游和一线服务人员生态宣讲等方式,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引导,倡导低碳旅游、责任旅游,对生态破坏情节严重的游客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以增强游客环境保护意识[8],有效保护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

2.完善政府管理调控。

(1) 搞好规划调控。政府对乡村旅游环境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将自身环保职责贯彻于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引领、管控作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对控制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保护植被环境尤为重要[9]。”乡村旅游地所在政府要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原则,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规划。要在科学论证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市场潜力和乡村旅游环保评估基础上,围绕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实施生态功能分区分级保护与优化,因地制宜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以科学规划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调控前置,避免因乡村旅游无序发展可能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劣化。

(2) 强化法规监督。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环保法规体系,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严格执行乡村旅游项目审批、环评等制度,确保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符合环保标准;加强乡村旅游经营行为的环保指导和监管,健全乡村旅游环境监管动态协调和监督机制,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杜绝乡村生态环境破坏性开发和资源浪费,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增强环保投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税收收益的环境反哺,重点用于加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乡村旅游地建立“生态监测站”,在各主要环境敏感区建立相应的生态观测点,便于对旅游活动造成的乡村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定位监测,通过对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环境变化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动态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和改进,有效维护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

3.促进企业生态自律。

(1) 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行业协会要充分履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分级”评定制度时适度强化生态环保标准和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环境准入门槛,引导和监督乡村旅游开发企业与经营企业大力开发绿色乡村旅游产品、低碳环保旅游经营设施设备和用品,以行业生态自律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生态环保水平提升,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发挥企业主体核心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和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必须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注重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切实按照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发展理念贯彻于从开发到经营的整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如乡村旅游景区道路减少水泥、沥青的使用;景区内部倡导使用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交通工具取代现代机动车 (船)的使用,以降低尾气排放,创建绿色低碳乡村旅游目的地;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采取旅游低谷期主动吸引旅客,旅游高峰期控制游人数量、科学分流游客等有效措施,加强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合理控制和科学调度,避免游客过分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确保乡村旅游始终处于环境承载力许可值域内,避免因旅游超载引发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破坏;必须加强游客管理,引导和监督游客践行环保责任。具体可在乡村旅游地入口、乡村旅游景区 (点) 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引导游客尽量选择徒步,提醒游客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4.增强环境技术供给。

(1) 加强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和应用。“当前我国产业生态管理的关键问题是采取措施加大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环境负效应,除强化环境协同管理外,须加强适用环境技术创新与有效供给。政府要加强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环境适用技术需求调研,增强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财政投入,积极构建政产学研协作平台,结合乡村旅游需求组织、协调相关产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并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采用财政专项补助等方式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积极应用相关环境适用技术。乡村旅游经营企业要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和治理适用技术资金投入,积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主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加强节能减排,践行企业生态环保责任和使命。

(2) 突出重点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应在乡村旅游环境负效应生成原因系统分析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的水环境污染、固体垃圾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等进行技术创新和相关适用环境技术及新产品研究和推广运用。针对水环境污染,着眼降低成本,重点应建立乡村旅游地统一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中心 (站),搞好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建设,加强废水处理装置与污水处理系统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或通过管网并网区域污水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实现无害化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确保水体不受污染;针对固体垃圾环境污染,致力于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环保处理技术。垃圾分类收集重点是搞好乡村旅游服务区、主要游览步道、游客休憩区等游客活动集中区环保可回收型分类垃圾箱的科学合理配置。同时,提高环保产品使用率,积极推广无毒无害、少污染和低消耗的生态环境材料,用纸质、布质等可回收再利用替代品淘汰塑料等对环境破坏较大的相关用品,便于实现回收和再生循环利用。

垃圾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其中垃圾焚烧厂具有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较彻底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应加以重点推广;针对空气环境污染,要积极推广空气污染控制与大气环境保护技术。加强乡村旅游地的主通道和游客密集地的噪声监测,对进入车辆实施限速禁鸣,降低噪声污染。加强适用油烟净化技术研发,并面向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全面推广。加强汽车尾气污染净化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装有尾气净化装备的汽车和基本无污染的非燃油汽驱动绿色汽车,如电动车、天然气车、太阳能车等环保节能旅游交通工具的使用面,有效降低大量机动车涌入、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引发的大气污染,优化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春梅等。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探讨 [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 翟付顺。 农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效应及发展策略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9- 10.

[3] 张红珍。 旅游发展与环境效应问题研究- 以石林地质公园为例 [D].昆明理工大学,2005(10)。

[4] 何玮。 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57.

[5] 顾筱和。 论乡村旅游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98.

[6] 黄大勇。 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56.

[7] 毛长义等。 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27(2):80.

第5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商品 文化价值 绣球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39-02

1旅游商品定义界定

购物是旅游六大要素之一,许多人常常把购物作为旅游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在购物过程中所体会到的乐趣也是旅游是否成功的关键组成要素。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购物支出的理解和旅游购物发展的趋势,给旅游商品的定义是:特指旅游者因旅游而产生购买的,其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含有旅游信息或旅游地文化内涵的劳动产品,不包括以商业性或投资性的购买对象。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确切地说,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从旅游的本性看,旅游活动本身就是旅游者文明素质提高的过程。

2旅游商品文化因素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精髓。

2.1文化因素有利于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旅游商品深层次的内涵是文化,只有将内容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其中,才能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特质,从而形成特色,这样才能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

2.2文化因素是旅游商品得以增值的内在动力

一件好的旅游商品,具有突出的地域民俗文化特点,并反映旅游者的主观嗜好,符合游客的审美意识,因此游客愿意出比制作成本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来购买。可见,旅游商品一旦赋予文化因素支撑之后,其品位和身价也将随之提升。

2.3文化因素有利于传播旅游商品的地域文化

旅游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每一件都反映着不同的文化渊源。旅游商品在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的同时,还兼具传播旅游地形象的双重价值。一件精美的旅游商品能激发旅游者美好回忆,显示旅游经历,可使其乐于赠送亲友,乐于向周围社会介绍,从而有助于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

2.4文化因素是旅游商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旅游商品生命力之所在。旅游商品的文化特征越鲜明,文化品格越高,它的价值就越高,就越受旅游者的欢迎。旅游商品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作为底蕴,则难以形成特色,也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3靖西绣球文化因素价值

靖西壮族民俗浓厚,其绣球制作始于宋代,是壮族特色文化的“活博物馆”。伴随靖西旅游业的发展,绣球已成为当地发展不可或缺的本土特色旅游商品,绣球文化更是靖西县旅游的一张名片。

3.1绣球文化彰显靖西淳朴民风

3.1.1绣球是美好生活的体现

常用的绣球为圆形,代表团团圆圆;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鲜艳的色彩搭配体现了壮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球为12瓣,代表一年12个月,瓣上绣有花鸟鱼虫各式吉祥物;旁侧配上四根彩色流缨,代表一年四季。

绣球最初寓意是吉祥、生育兴旺,为男女青年传情示爱的物品,发展至今,还增添了祝福、友情和交流等新寓意,更集中体现靖西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团结互助,祈求对和谐和平美好生活的期盼。

3.1.2绣球是传情的信物

每逢春节、三月三和中秋等佳节,借助歌圩的力量,青年男女相聚在地头、河畔或树林处,互相抛接绣球和对歌,当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那位姑娘的绣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礼物,抛回馈赠女方。这种借绣球为媒介传递爱情的方式,体现了靖西人民自由的婚姻观,面对生活的浪漫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1.3绣球是优秀品质的昭示

绣球的装饰纹样是制作者精神的寄托,而一件精致的绣球也是高超刺绣技艺的展现,是心灵美的化身。绣球,浓缩了由靖西人民写就的先民遗风、优秀文化和辉煌历史,传递出古朴、粗犷和浓厚的审美情趣,也蕴涵着智慧、阳刚和博大的民族精魂。这些无不昭示着靖西人民优秀的品质。

3.2绣球文化弘扬靖西壮族文化

靖西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总人口60多万,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是全国壮族人口聚居县。可以说,认识广西需要认识壮族,认识壮族必须了解靖西壮族文化,而绣球弘扬靖西壮族文化。

3.2.1绣球表现壮族稻作文明

壮族是稻作民族,他们对每年农作物丰收与否十分关心。绣球底料多为黄色,反映的正是稻作民族对黄土地深深的依恋与感恩。除此之外,抛绣球活动多在每年春节及三月三歌节时举行,正是春播时节,而绣球内以谷物种子填充,就是希望五谷丰登。

3.2.2绣球承载壮族民歌文化

壮族是个民歌民族,而绣球与民歌息息相关。宋朝,有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上巳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驰(绣球)。男女目成,则女受驰而男婚已定。据新编《靖西县志》记载:清代靖西县乡村男女青年在山野间对歌、谈情说爱时,随手摘下山间花草,用藤扎成花球,抛给意中人,而后演变成用绣有莲花、鸳鸯等爱情吉祥物的绸巾包上重物连上丝绳,绣球即成。”

可见,绣球在出现之初便与青年男女的对歌融合在一起,发展至今,绣球产业链是传承和开发壮族民歌文化资源的重要创意举措,绣球更承载着壮族的民歌文化。

3.3绣球文化传递靖西壮族凝聚力

3.3.1绣球

绣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作为壮族男女之间定情、联姻信物而存在的,它的存在和传承也是为满足壮族民众祈福纳祥的精神需求,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

3.3.2抛绣球

在壮族的历史发展中,抛绣球使本民族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共同的活动,具有维护民族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作用。

抛绣球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造的古乐器——“飞砣”,并且多在作战和狩猎中运用。后来飞砣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绣花布囊,即绣球。

现在,抛绣球活动已经成为全民体育健身工程中较有民族特色的健身项目,是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对陶冶人们美好高尚的精神情操,沟通情感、美化和娱乐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并且,抛绣球作为一项壮族普遍流传的民间体育,其活动形式的简单性和参与的广泛性,也成为促进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桥梁。

抛绣球活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在娱乐活动中,对下一代进行生产技能、生活经验的传授,培养下一代挑起民族兴旺的重担,形成人们诚信、勇敢、坚毅和善良的良好思想品质和民族心理素质。

3.4绣球文化带动靖西经济

靖西绣球世界闻名,其中又以旧州村制作的为最,旧州更成为“世界绣球之乡”。目前,旧州村绣球年产量达到15万只,全村仅绣球一项的年收入就达200万元,绣球生产户年均收入近万元,绣球生产成为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绣球产品知名度日益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绣球产业的带动下,靖西的壮锦、刺绣工艺也在迅速复苏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增加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给当地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一大部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减少社会发展当中的不和谐因素,这些“无烟工业”也推动着靖西经济的发展。

4结语

靖西绣球不仅仅是旅游商品,而且还是壮族民俗文化的展示者,靖西绣球作为感情的维系纽带,在当地人民的感情生活中起到一种牵引作用;绣球文化内涵在得到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后,在现代社会中表现更多的是弘扬民族文化。

总之,在旅游商品中融入文化因素会使旅游商品体现出个性和特色,旅游商品只有同文化因素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被旅游者所喜爱。同时,旅游商品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因此,不能将旅游商品的开发仅视为一种技术、经济过程,而应同时将其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积累、传承乃至创新的弘扬文化的民族责任行为。

参考文献:

[1] 杜有珍.旅游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http:///Public/Article/ShowArt.asp?Art_ID=44890.

第6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摘 要: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收集,运用体育人类学、学校体育学的理论分类整理具有体育本质特征的纳西族民间体育游戏,使之成为纳西族地区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的乡土教材,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促进纳西族地区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有效传承和保护纳西族体育文化,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纳西族体育;游戏;分类;特点;教学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06

纳西族体育游戏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民族意识、促进身体健康、改善人际关系、传承民族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整理纳西族体育游戏,使之成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对推进纳西族地区的体育教学改革,保护和传承纳西族体育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纳西族体育游戏教学应用的意义

20世纪以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丽江的纳西族社会从以农耕为主兼有畜牧的社会模式直接进入了现代社会。这种社会巨变使蕴藏着独特健身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纳西族传统体育逐步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文化基础。部分纳西族传统体育顺适旅游业的需要,或变成了舞台艺术,或按现代竞技体育模式进行改造,但其结果越来越远离了其关注人全面发展的本源。因此,通过纳西族体育游戏的教学应用唤起更多纳西族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觉,并重新审视纳西族民间体育游戏的健身及人文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迎来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了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在课程标准中的极大努力。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等等新的要求就成了体育课程的新特征。特别是强调了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1]。促使体育教师由过去被动实施教材内容转变成了体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因此,极富民族特点的纳西族体育游戏进入课堂,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乡土体育教材内容,加大他们对教材的自主选择,丰富体育课堂内容。纳西族体育游戏中蕴藏着丰富的纳西族体育文化内容,特别是纳西族的学生在接受这些体育文化时也自然增加了民族文化教育,感受到了纳西文化的人文关怀。同时,这些纳西族体育游戏还缺乏理论上总结与提炼,也给广大体育教师留下了创新教材教法的空间,这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有积极作用的。

2 纳西族体育游戏的分类

纳西族体育游戏大体可分成智力游戏、身体接触对抗性游戏和非身体接触对抗游戏三大类。

2.1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又可以分成为非身体活动性智力游戏和身体活动性智力游戏两类,对培养青少年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好的作用。非身体活动性智力游戏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注意力、耐心、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如:逼死棋、碰撞棋、大王棋、东巴棋等棋类活动。其中碰撞棋较为简单,主要适应于十岁左右的小孩,其它棋类则相对复杂适用于成年人和青少年。身体活动性智力游戏,除了强调身体活动能力外,参与者还要有说唱、心算的能力。这类活动以“次柯余柯金”、 “鲁侧拱”(抓石子)、“蛇、蛙、蜈蚣”最具有代表性。

2.2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

第一类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强调腿部的活动。明代木增诗句“飞红舞翠秋千院,击鼓鸣钲蹴鞠场”描写了古代纳西族地区上流社会开展蹴鞠的场面。由纳西族古代“蹴鞠”游戏演变而来的“踢猪尿泡”游戏,以及东巴祭天仪式后举行的 “老美老古余”游戏均属于这类游戏。如“老美老古余”(老虎抱蛋)游戏中,扮母虎者,要用手脚着地的方式将身下的虎蛋(可用石头等物品代替)护卫住。其他的游戏参与者则用手去掏“虎蛋”。充当母老虎的游戏者用脚去踢掏蛋者,被脚踢到则轮换去当母老虎。纳西族先民认为红虎是纳西族第一代武师,因此,游戏中含有纳西族武术腿功的攻守喻意。此外还有纳西族民间盛行的“斗鸡”游戏也属于此类游戏。

第二类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主要用手臂和头部的力量。如:“纳西摔跤”,游戏者用双手抓住对方的肩膀,用推、拉、拐、压的方法迫使对方失去重心胜,而禁止用脚部动作。扭锄头棒等游戏也主要用手腕的力量。此外,两人拉绳拔河、顶牛等等对抗性游戏,这些游戏主要体现了头颈及上肢的力量。

第三类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为集体打斗游戏。这类游戏对培养青少年勇敢机警、团结合作的精神极有帮助,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反应速度、奔跑能力、手臂爆发力、投掷的准确度等。如流行在乡村的模仿古代部落战争的“打土巴战”和“叠人打斗”游戏等等。

2.3非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

此类游戏在纳西族地区有很多,如“打陀螺”等。 “打陀螺”,纳西语叫“地跺螺”。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所不同的是,纳西族地区“地跺螺”的游戏性体现在从制作到最后“玩”的整个过程。究竟谁的“地跺螺”更好,除了形态以外,还得靠它的响声和强大的旋转力来进行评定。此游戏的玩法很多,可让“地跺螺”在地上旋转时互相碰撞,最后倒地的为胜者,还可用放“地跺螺”的方式去砸对方的“地跺螺”,砸到者为胜。“地跺螺”既是一种游戏也是青少年学习纳西族传统木匠手艺的第一课。体现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游戏还有玩泥巴。用沾土合上水,随游戏者的兴趣捏造各种各样的造型。也可以玩“放泥炮”。即用这种泥捏成一个小碗状,让小泥碗碗口朝下用力砸向平整的地面,让其“爆炸”。然后,缺口大者取对方相应的泥来填补泥炮的缺口,最后所获泥多者为胜。产生于旧石器时期“飞石索”,既是纳西族的狩猎工具,也是纳西族的游戏取乐的手段[3]。纳西族进入农耕生活后,飞石索等投准游戏演变成了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投瓶”的“投掷果核”游戏。这些游戏,既能满足青年少年的好胜心理,也能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还有一类非身体接触对抗性游戏适应女性参与。如跳橡皮筋、翻线、跳猪头等众多的游戏。这类游戏运动量不大,主要体现一种技巧性、灵活性和体育的审美意识。

除了以上这些游戏以外,纳西族地区还按不同的季节开展荡秋千、放风筝、磨秋、跳绳、跳沟、射箭、爬粮架、打连杆等非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游戏。

3 纳西族体育游戏的特点

3.1娱乐性

“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是纳西族传统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也影响到纳西族大多数体育游戏的表现形式。因此,大多数纳西族体育游戏竞技性较弱而娱乐性较强。如上文提到的“踢猪尿泡”游戏,在少年儿童争抢“猪尿泡”的过程中有对抗,但没有什么规则可以判断谁胜出,一般随着猪尿泡的爆裂,游戏也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投掷果核”等游戏则更突出的是一种全民参加的娱乐性。这些都是与游戏的娱乐本质是一致的。

3.2健身性

纳西族体育游戏多数体现一种娱悦身心的功能,突出的是娱乐性,但很多游戏已经具有独特的健身功能。跳皮筋、跳绳、跳猪头等以活动腿部肌肉为主的游戏,还有能够锻炼全身肌肉力量的叠人打斗、纳西摔跤等等。

3.3教育性

纳西族体育游戏中有大量约定俗成的规则,对参与者而言可以充分感受到体育的“规则效应”,从而把游戏中养成的行为延伸到纳西族的社会生活中去。另一方面,“老虎抱蛋”、“射杀仇敌”、“拾柴赛跑”等游戏,本身就是纳西族东巴仪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能了解到纳西族体育游戏产生的历史背景、民俗风情、传播过程和典故内涵,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不屈的尚武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向心力。

3.4季节性

纳西族的体育游戏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如荡秋千常常在春节举行,投果核、地跺螺等等游戏则在秋季进行,“玩泥巴放泥炮”则多数在夏天进行。

3.5多样性

纳西族的体育游戏种类很多,既有适用于少年儿童的,也有全民参与的;既有运动强度大的,也有重在娱乐的。这样也就便于游戏者根据自己的年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游戏。

3.6竞争性

纳西族的体育游戏很多都有游戏规则。如模仿古代部落战争的“打土巴战”、“叠人打斗”、“老虎抱蛋”等都有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些规则既能让游戏按其独特的方式进行,还可以培养参与者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7原始性

有些纳西族体育游戏还没有完全从生产劳动或宗教活动中脱离出来,还带有浓厚的原始体育色彩。如“飞石索”,既是狩猎工具也是游戏工具,“射杀仇敌”、“拾柴赛跑”则完全就是宗教仪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4 纳西族体育游戏的教学应用原则

4.1因地制宜的原则

纳西族体育游戏既是体育手段也是体育内容,合理运用这些体育手段和内容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挖掘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乡土体育教材。 但是,“玩泥巴”、“捉迷藏”、“打土巴战”等游戏在城区学校开展则会受到场地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展则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教学效果就会很明显。因此,在运用纳西族体育游戏时,各学校可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一些富有民族特点的运动场地及器材,如有条件的地方,可艺术化地设计“走羊洞”、“跳猪头”等等固定的场所,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地形,设计磨秋、跳沟、捉迷藏场地等多种体育游戏合为一体的民族体育园。这样既能解决丽江城乡中小学体育场地及经费短缺的困难,又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还能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富有民族特色的运动场地。

4.2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与开展活动并重的原则

过去纳西族全民普及的体育游戏现已面临消亡的危险。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面临消亡的,民族的,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的东西,就可以不重视。有些不合时宜的,带有封建迷信色,没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游戏,我们要放弃,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纳西族体育游戏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这是极具价值的史学研究材料。因此,要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高度来审视这些体育游戏,使之成为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重要宝贵财富。

4.3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游戏的原则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体育游戏。首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如“鲁侧拱”,适合于6至11岁左右的小同学玩,如果安排给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就没有兴趣,效果自然就差。其次要根据学生性别来安排游戏内容。如在女同学中安排纳西摔跤,而男同学安排跳猪头,游戏的效果也肯定会打折扣。

4.4“健康第一”的原则

纳西族的体育游戏有很多是大运动量,身体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如“打土巴战”等。可以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土块”用沙包来代替,这样考虑到游戏的竞争性、对抗性,同时,在教学中考虑到了场地、器材及其它任何存在的安全隐患,真正让学生的身心在欢快中得到发展。

4.5按体育的本质特征来选择游戏的原则

一方面,体育是人类的身体活动,是人以自身自然为对象的特殊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体育又是人类的游戏行为,是以身体直接参与和承载为外部表征的游戏行为。进一步考察体育双重本质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体育的身体活动本质更多地体现了体育行为的形式特征,而体育的游戏本质则体现了它的功能性特征,缺乏基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其为体育[4]。用这样一个尺度衡量纳西族民间游戏时,单纯的智力游戏和毫无改造自身自然动机的嬉戏就会被排除在体育的范畴之外,使所选择的纳西族体育游戏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服务,真正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

综上所述,纳西族体育游戏既是纳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对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和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明确纳西族体育游戏教学应用的意义,以及纳西族体育游戏的分类、特点和教学应用原则,是纳西族体育游戏成为纳西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特色体育教材的前提条件,也是纳西族传统体育走上课程化、科学化的道路,以满足纳西族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现实需求的有益探索。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项目(1996SS14027) 】

参考文献:

[1]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

[2] 和春云.动感丽江——纳西族体育文化解读[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42.

[3] 和春云,谭华.从“飞石索”看纳西族原始体育的起源[J].体育学刊,2009:98.

第7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古镇;旅居养老;房屋租赁;产业基金;示范模本

一、项目背景、业务内容及相关要素描述:

未来的养老地产市场,得盈利模式者得天下。旅居养老的“住房租赁模式”是指按照务实、系统、动态、有机结合等思维方式,将养老区别于目前流行的居家养老模式和异地购房养老的固有传统模式,依托旅游区、乡镇、家庭旅馆等现有或闲置房屋资源,由专业养老策划或运营机构统一规划、装修后,统一出租给老年人旅居养老的一种创新养老模式,将养老镶嵌、嫁接于古镇现有的文化、居住、社会和运转系统中。我们的业务范围是着眼于我国国内乃至全球人口日益老龄化并借以形成的庞大老年消费市场,为国内外低龄、健康老年人提供低成本、接地气、符合国情、操作性强、可复制推广的基于乡镇现有存量资源整合、盘活,尤其是房屋租赁模式的的异地旅居养老服务体系。

1、为养老、旅居机构搭建经营与内部协调的统一管理系统,实现基于乡镇房屋租赁模式的养老、旅居机构的连锁推广与经营管理化,为老年人提供异地旅居养老系统。

2、为低龄、健康老年人提供异地旅居规划设计、旅居日程及活动组织。选择自然风光秀美,适于旅居的(乡镇)目的地,通过整合消费者链条、养老产业链条与乡镇、养老院、度假村、家庭旅馆等适宜开展异地旅居和房屋、设施租赁的各种资源,构造完整的老年人异地旅居服务网络。依托当地老年协会与民政部门,为国内外老年人提供异地旅居养老服务。完善政企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等模式,推进旅游、养老资源整合并发挥最大效益。

3、逐步实现以老年异地旅居养老业务为核心,对相关老龄服务产业的介入。可带动种植、养殖、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

4、特点:运营灵活、效应连锁,低成本、低风险,多品种、多层次,周期短、见效快,模式特色、填补空白。

5、价值:商业+事业+政务+企业+机构+组织+家庭+个人=经济收益高+社会效应广。

6、战略联盟:整合商+镇政府+乡镇企业(乡镇平台公司)+物业服务商+镇居民+旅游相关企业+养老服务业.

7、前景:市场持久、需求庞大、规模空前、国家鼓励、政府支持、社会关注、企业需要、个人需求。

二、市场容量与市场竞争:

1、老龄社会的到来为乡镇旅游进一步扩展了市场空间。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各国经济并与每个人密切相关。我国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5年将达到两亿。步入老龄后选择何种养老方式是无法回避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现有的居家养老、购房养老模式存在各种弊端。全国不乏大量以养老地产、旅游地产为名、实际仅为普通住宅或者高档住宅增量开发的项目,其实质是圈占风景区土地进行单纯住宅开发,这造成了对稀缺自然资源的低效利用。无论哪种形态,当前养老和旅游地产结构中以增量投资开发住宅为主导,高投入、高消耗、简单复制商业地产的粗暴盈利模式,漠视养老产业和事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不考虑中国房地产过剩的基本事实,只能使养老产业陷入竞争激烈、同质化问题严重、复合功能不足、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怪圈。

3、人口老龄化会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构成冲击,呼唤新的养老模式。随着现代化社会家庭规模的日益变小,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采取单一的模式不是最佳的选择,并且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建立起多元、多层次的供养体系和模式,是未来社会所遇到的最主要问题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方式已从过去的居家养老、社区照料、机构养老等逐步向旅游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南“飞”过冬,北“漂”避暑,养生养老的同时还能旅游度假――如今,这种异地养生养老的新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

4、中国乡镇(村)的自然文化资源和闲置房源丰富,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为推行旅居养老的模式创造了基本条件。时下各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其中不乏各种环境优美、文化深厚的民俗特色型乡镇(村落),生态环境型乡镇(村落)、文化古村型乡镇(村落)、农事体验型乡镇(村落)、休闲功能型等乡镇(村落)。且这些乡镇(村落)现有大量闲置空置、房屋资源,可以大力选择推行旅居养老的“租赁模式”,如在成都市几千个村落里选择100个左右的村庄,以一个村庄接待5千计,就可以达到50万人次,至少有5亿元的营业收入。

3、在我国的老年人中兴起的“休闲养老”热,气候环境和消费水平是养老关注的重要因素。而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乡镇养老休闲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古镇――田园风光般的美丽和宁静,众多的农家点缀广阔绿野上,开阔的乡间公路,如画图一般的古老的乡镇气息,独具风味的古镇民俗,构成和谐的生活画卷。广大城市市民要“走出小天地,走进大自然”;同时,价格低廉是老年人选择养老的重要考量因素。目前市场提供的养老产品主要为购房养老而显得极为为昂贵。很多老年人可能需要把一生积蓄拿来买房。而古镇旅居养老花费少、投资低,却享受了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正适应了老年人养老旅居市场的需求。

4、旅居养老模式可以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彰显乡镇生态优势,助力旅游崛起:在这里老人可以呼吸到最鲜新的空气,饮用到最纯净的自来水,品尝到最时鲜的蔬果,感受到最纯朴的民风;放大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使老龄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旅居养老模式是一种创新养老模式,可服务改善民生。旅居养老模式是一种易推广、投入少、有市场、效益好、可借鉴、能连锁复制的旅游养老产品。在做好示范基地后,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打响品牌,就可以占领市场,创造收益市场。助推旅居养老旅游业做大做强,成为当地赶超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由于异地旅居养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缺乏专业机构运作,得益于专业机构的参与和资源合作,作为先入者在阶段时间内项目不存在直接的市场竞争,并占据行业主导与优势地位。

三、商业模型:

旅居养老租赁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以实际研究消费群的购买力及需求细分为经营导向,强调以客户细分为支撑的精细化运营和以及战略联盟为基础的战略扩张,注重精确制导与客户通吃。

通过同时向养老旅居机构和老年群体提供销售与购买服务,可分别从以下方面获取经营收入。

1、通过向老年人提供异地旅居服务体系,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这将是本项目收入的主要来源。

2、由养老产业派生出的各种医、食、住、行、娱、游、保、体、教、就、配、购、咨、葬等各门类行业收益或间接收入。

3、本项目体现的是企业的项目运作能力和运营方的资产管理能力,通过后期强大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实现物业的长期回报,实现的是项目运营溢价和项目持续性经营溢价及养老市场价值创造。运营方通过品牌的深度植入、专业化的项目运作、短平快的运作节奏、严格的成本控制、高效的资金流转实现项目高效运营管理。

四、融资安排及方式:

天使投资或创业投资人民币3000万元,主要投入方向为:

1、第一批1-2个旅居目的地的老年旅居社区改造建设、旅居项目筹备规划、运营与市场营销。

2、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完善优化。

此外,可研究包装本项目,争取创建“中国旅居养老示范基地”,争取项目资金的补助,由有关部门向财政争取床位的补助资金。

五、利用产业基金模式介入入中国(古镇)旅居养老项目建

设的方案设计简介

(一)基金设立

1、旅居养老基金管理公司:

发起方出资比例:不超过30%

2、旅居养老发展基金:

募集规模:30亿人民币,分三期募集,每期10亿元人民币

基金形式:有限合伙,承诺制出资

投资方向:主要以资金服务商模式与各级乡镇政府合作,参与旅居养老项目合作

投资收益:年回报约12%左右

投资期限:2+1年

(二)投资结构

1、母基金层面:母基金管理公司和母基金均由发起方全资或部分参与;

2、子基金层面:

――母基金管理公司发起成立子基金管理公司,母基金出资占比不超过30%;

――母基金作为子基金基石投资者发起,母基金出资占比不超过总出资额的15%;

――子基金管理公司建立完善的基金管理体系,严格把关投前、投中、投后的风险管理,确保投资人利益;收取基金管理费以及超额收益;并建立市场化薪酬奖励体制。

――子基金出资人建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对子基金管理公司提出的投资建议做最终决策;

――子基金可按照投资人风险偏好不同,建立不同投资比例的优先、劣后分级机制,确保不同投资人的投资意愿和风险控制得到最大满足。

3、项目层面

――由当地县乡政府平台公司、母基金和子基金管理公司按照49:49:2的比例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作为旅居养老项目的业主方。

――地方县乡政府通过会议纪要形式出具工作函,将旅居养老最终受益权锁定到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作为借款方接收来自子基金的委托贷款,同时抵押100%股权给贷款方。

(三)决策机制

基本同于基金的通行决策机制

(四)风险控制

1、交易结构设计:劣后级LP为优先级LP出资提供风险保障;

2、基金控股项目公司:严格监管项目公司的资金流向、印章和重大合同等。

3、县乡政府出具书面承诺:当地县乡政府及主管部门书面承诺项目收益第一时间支付基金的本金及收益,并提供县乡政府所属平台公司的连带担保责任;

4、确定收益的可靠性:政府同潜在投资商签订招商引资协议,锁定项目未来的保底收入,反复测算项目的投资成本及收益。

5、基金项目均位于四川旅游有较大知名度的古镇,投入古镇建设的费用较少,更多的是对原有古镇资源的整合费用、古镇养老基地的运营费用和客户市场的营销费用,这些投入成本是可见、可控的软投入,且花费较小。一旦本项目成立并复制、连锁,将取得巨大的品牌效用、市场效用,则投资者将获得各种市场衍生出来的收益。且项目发起方安排LP资金劣后退出,隐含有限保本义务。

(五)募集对象和投资方向

募集对象:

――希望获得固定收益回报为主的投资机构;

――希望获得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机构;

――希望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投资机构

――希望参与政府合作开发项目的投资机构

――可投资金额较大的投资机构

具体包括:有意进军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且认可古镇旅居养老模式策划书的的房地产商、物业公司、旅游公司、餐饮服务公司、酒店公司、医疗公司等各类战略投资人或财务投资人。

募集资金可参与方向:

基金管理公司份额(可募集300万至3000万级别)

基金劣后级份额:(可募集600万至2亿元级别)

基金优先级份额:(可募资300万或以上)

六、示范基地运营策划

(一)成立运营机构:成立老年旅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为运营机构。

(二)选址:xx镇,借助当地1000多间特色农房,依托当地自然秀丽的景区。

(三)协作和支持:

1、争取中国老年学学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权威机构的支持与参与。

2、取得当地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

3、初期依靠团队的自有资金与技术,着手老年旅居服务中心平台的基础建设和项目推介,其中包括部分日常运营内容与老年养老旅居机构经营、管理内部协调系统的开发。

4、可与国内外养老机构积极洽谈旅居社区建设与客源合作。

(四)运营统一管理要素:实行在服务中心协调下的全统一管理、规范发展,包括:统一进行对外宣传营销;统一接团安排游客;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收费结算。

1、统一宣传营销。对外宣传营销工作全由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实施,由服务中心统一制作宣传资料、开展对外营销。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乡野自然、空气清新的生态优势,积极参加全国各种旅游交易会和各种旅游推介活动。在具体做法上,主要是把客源市场瞄准大中城市,加大与全国大中城市团队客源市场的对接,每年到全国各地旅行社走访,向全国各地老年体协推介,积极与全国知名旅行社建立长期业务关系。

2、统一接团安排游客。xx镇就像一个客房数量多、接待能力强的大型宾馆,而服务中心就如宾馆的总台,承担着接受游客预订、统一分配房间的职能。服务中心掌握着全镇农家乐和房屋经营户的名称、业主、房型、床位餐位数量,并对每户信息情况进行编号。服务中心接受旅行社和游客的统一预订。来乡镇游客由服务中心按照编号先后按顺序分配到每一有房经营户,对有游客投诉的经营户,用不安排游客到他家住宿消费予以惩罚,确保服务质

第8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古城建筑 崇尚自然 传承 发展 和谐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同时在近几年波涛汹涌的旅游发展大潮中,根据旅游需要古城不断被改建扩建,使得古城建筑风格呈现单一化、程式化,浓郁的商业气息玷污着古城建筑本来的质朴、自然、古香古色的内涵气质。所以在古城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中古城建筑做为古城旅游审美形象标志性的外在符号,古城建筑的审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从美学角度来看,首先,科学、合理的古城建筑审美设计应坚持“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原则,保持、维护古城原有的建筑风格、建筑艺术精神实质,同时要不断挖掘纳西族建筑艺术潜在的独特民族风格及其审美价值,加之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建筑艺术技巧,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古城建筑审美艺术形式,以树立独具特色的古城旅游审美形象。其次,从马克思的整体观出发,古城建筑审美设计中要协调好古城内在文化氛围、整体空间、周边环境与古城建筑的关系呈现古城建筑艺术的和谐之美。

1.丽江古城建筑艺术特色及其传承、保护、发展

丽江古城建筑艺术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的智慧和文化精神,凸现和保持了它与自然亲近的本色,古城民居,古城街巷、古城道路、古城桥梁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丽江古城建筑艺术的特色和内涵。在当今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建筑技术突飞猛进发展,钢筋混泥土的气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乡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土木结构为基础,重人力手工雕琢的古城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异常困难和重要。

1.1 丽江古城建筑艺术特色。

古城建筑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古城民居、古城道路、古城街巷、古城桥梁。古城民居是古城建筑艺术的精华,从具体建构来看,材料大多为土木结构,据说建造时没使用一枚钉子,完全利用了穿斗式木结构的功能。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其中“三坊一照壁”最为基本,即正房较高,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充分体现了传统理学中“长幼有序”的原则。在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上丰富细腻,如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多装饰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日“悬鱼”,蕴含“吉庆有余”的希望。古城的青石板路是古城悠久历史文化的显著印记,古城青石板路与一般石板路不同,磨光的石板路面上有五颜六色的图案,像是由众多不同色彩的小石头融聚而成,这是一种天然石料——五花石,当地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全部采自丽江坝子周围的山里,勤劳智慧的纳西人善于就地取材,经过其慧手细心雕琢铺出一条条清亮光洁、沉厚结实的石板路。石板路耐磨、耐踏经过几百年保留至今见证茶马古道的历史,构造简单、古朴、自然象征纳西族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设计成八卦状的故成分街巷,好似迷宫,但只要沿绕街穿巷的河渠逆流而行,便可找到出口。顺水依山是古城街巷建筑的规律。建筑沿河走,临街的一面是铺子,临河的一面又变成了楼房,前铺后楼是古城建筑艺术的一大特征。流水东家进,西家出,穿墙过屋,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水城景观。在水的利用上,古城建筑自然天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潺潺流水之上是古城另一道曼妙的风景:形态制各异的桥。最大水系中河上的桥以坚固厚实为特色,人工东、西河上的桥则以简约实用居多。从材质上有石桥、木桥;从造型上有单孔桥、双孔桥、多孔桥。溯原起,有倒映玉龙雪景的“映雪桥”,有庆百岁老寿星而改建的“万寿桥”,有祈子孙昌盛的“万子桥”,有具浓浓集市风味的“卖鸡豌豆桥”、“卖鸭蛋桥”。每座桥都在诉说历史无可更替的变迁,每座桥都尽添古镇典雅秀丽的风韵。

总之,古乡古色的民居、古朴的青石板路、充满诗情画意的街巷,承载社会文化的小桥在建筑中都始终如一的浸润着“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真、善、美的哲学、美学理念。

1.2 古城建筑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

丽江古城在悠久的时光砺炼中积淀了它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精华,所以古城建筑的审美设计中首要应做好的是古城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保护。传承中要传承的是其建筑艺术的精神实质内涵,保护好极具特色的古老建筑、街巷、桥梁,并在遵循建筑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缮,同时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建筑艺术、恰当利用现代技术丰富、发展古城建筑艺术。

1.2.1 古城建筑的修缮、保护、扩建中坚持传统建筑艺术精神。

对重点古城民居院落的修复,应尽量做到原址原样修复,不得改变原来的结构、层次、布局、坐落和高度、材料、装饰、铺地、朝向。没有列入重点保护的民居,在修复建设时也要做到“修旧如旧、原貌修复。”保持建筑物的历史风貌和真实性。民居的修复中重点要协调好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工艺的关系,以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又能保持传统建筑形式为宗旨。古桥保护也是保护古城建筑的一个重点,要严禁对古城的人为破坏,同时定期修护修缮古桥。加强对古桥民族文化审美价值意义的挖掘和宣传,赋予古桥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每个古桥旁可设置一个刻有古桥介绍的牌坊。街巷的保护首先涉及的是青石板路的修缮,坚持保持原貌为原则,街巷布局中以“曲、幽、窄、达”为风格原则,从而达到“步移景异”的审美效果。

目前为发展旅游的需要,古城被不断地改建、扩建。古城建筑在不断的复制色无形消解。所以在古城改建、扩建中把握好古城建筑艺术的精神实质,使之凸显丽江古城特色及纳西族独特的审美文化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直以来从丽江古城建筑的选址到整体设计遵循着顺应自然的原则。纳西先民认为自然就是美,刻板的追求规矩不如随意的表现,不应该刻意改造环境来服从自己,而应该顺应自然趋势。所以他们在古城建设中遵循依山傍水原则,不讲求什么现代的构图规则,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城市规划理论来指导,可以说就是凭历史的生活经验和感觉来办事,但他们合乎自然规律的发展,反而创造出丰富的古城空间格局和充满人情味的居住氛围。所以现今陈式化的古城改建、扩建中要坚持贯彻好古城传统的建设理念显得非常重要。

1.2.2 挖掘古城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突出建筑独特的审美价值。

纳西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融于建筑艺术中使得古城建筑呈现突出特点:建筑整体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结构协调、牢固。纳西族东巴文化中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及纳西人源于自然的纯朴、厚道、宽广的性情在建筑中得到显露。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都是手工建造。古人用砖石土木围合成一个个既独立又开放的空间,随坡就势,依水而形。建筑的柱、梁、门、窗、栏、檐、阁,无不饰以雕刻,飞禽走兽、花鸟树木、人物故事,总是恰到好处,栩栩如生。雕饰大都朱红底色,浅黄钩边,加上飞檐黛瓦的坡屋面,使千古韵味跃然纸上。老屋骨架形成一个个活的结构,通过榫头联结,这手工雕刻的城邦中,没有使用一根金属钉子,各种材料之间有许多缝隙的宽容度,且质地柔软,相互随时可以妥协、调和、谦让,犹如有着生命的活物,自如地应合着天地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本身与左邻右舍和地面角度的关系。建筑构造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展现独特的审美价值。

1.2.3 在融合其他民族及现代建筑优秀成果中丰富古城建筑艺术审美价值。

在历史上,纳西族一直崇尚开放,自唐宋以来便与中原频繁交流,提倡学习中原文化。古城的建筑文化就是纳西人吸收、融合中原文化的产物。今天古城所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的自由开放的空间格局,就是纳西族兼容并包的民族性格、纳西人自由、放松、休闲的生活氛围的表征。所以在今天丽江古城建筑的审美设计中同样也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汉族、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工艺技巧,学习中要注重自我吸收熔铸到纳西族独特的民族建筑工艺中,切忌避免对其他民族建筑形式的简单复制,特别要注意建设中与临近的大理古城白族建筑“合而不同”特色的营造,突出纳西族建筑的特色。在一味强调对古城建筑保护、传承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发展。发展不可避免要适当吸收现代建筑技术,如适当吸收现代西洋建筑工艺,可以增强古城整体气势。

2.从整体观出发协调好古城建筑与其内在氛围,周边环境的关系

“整体观是一种大世界观,它要求对世界作整体的把握,要研究对象整体的组织机理,研究组织结构的存在模式、运动变化与更新的过程形态,研究对象自身的组织力和运动变化的动力”①马克思的整体观为我们观照外物提供了可靠的引导,引导我们认识、分析、研究问题要从整体出发,观照到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在古城建筑审美设计中从整体出发就需要顾及到与古城建筑相关的建筑“内涵信息”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展现和谐生美的美学理念。

2.1 古城建筑与其“内涵信息”的和谐。

古乡古色的古城建筑依山傍水展现古朴、自然、宁静的独特风格。但建筑内充斥的是琳琅满目的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极具现代气息的酒吧、西餐馆。旅游快速发展,商业潮流汹涌而至,像水银一样无孔不入,像岩浆一样消解一切,把一切变成同质的东西。目前,丽江以古城的中心位置四方街向周围辐射200米左右的民居,都已经是商业用途的店铺,或出售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或开酒吧餐馆客栈。古城四方街、新华街等几个主要街巷店铺林立,调查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6年,商铺数量从366家直线上升到1306家。现代商业气息的浪潮涌向这座古色古香包涵自然、纯朴气息的古城,与古城建筑风格形成极不协调的对立,一时的经济利益将一点点磨灭古城应有的自由、宁静的人居环境。所以古城建筑应与其“内涵信息”相协调,“传统建筑的'内涵信息'这一提法,是指保存在传统建筑中的精神气质,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建筑原有的使用功能等与建筑实体和空间息息相关的非物质形态内容。”②若古城“内涵信息”与古城建筑不相协调,再精湛的建筑艺术审美价值也将被淹没在这一片“商海”中。“要保护我国传统历史建筑文化,应该在两方面同时展开。即物质形态的文化保护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保护。前者在于对建筑实体、空间界面等的修复与改造,而后者则要尽量的保护原来的使用功能、生活方式等'内涵信息'”。③所以抑制古城过度商业化,实现古城建筑与其“内涵信息”的协调势在必行。

控制古城过度商业化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1)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对商业街进行有序的分类,如:民俗服饰、土特产、餐饮、休闲(茶室、酒吧、咖啡屋),尽量做到各街各巷主营某一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古城的无序、噪杂。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尽量使其他街巷保持小桥、流水、人家的民居风格;(2)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如一些毫无特色的披肩、围巾店可以摈弃;(3)有效控制酒吧数量,加强对酒吧的监管力度,注重酒吧中民族文化的融入,丰富酒吧的文化内涵,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4)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

2.2 古城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古城建筑依山傍水,山是古城建筑的背景图,水为古城建筑融入灵性。正因为有了山和水的衬托古城建筑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所以保护环绕古城建筑的水系,活用古城水系,保护古城建筑所依傍的狮子山以及不远处与古城建筑遥望衬映的雪山也极为重要。

丽江古城被称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是环绕古城的潺潺流水为古城增添了无尽活力和曼妙的灵动感。这也是丽江古城优于其他古镇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古城建筑的审美设计中充分利用古城水系资源将为古城建筑锦上添花。首先,保护好古城水系,并进一步考虑古城水的开源分流,开源保证更多的水资源流向古城的每一条可能的巷道。同时因地制宜的开凿一些水渠实现处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画图景。其次,在河流中放入适当鱼、水草等增强河流的活性。同时做好渠道旁的绿化建设,空间狭窄处若不宜栽种杨柳可考虑栽种一些小的灌木。再次,在宽敞的河流断增设一些公益性的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旅游体验性,参与性项目。

狮子山、玉龙雪山做为古城建筑的背景图,在古城建筑的整体空间构造中也至关重要。古城建筑紧依狮子山,狮子山的山体环境直接影响古城建筑风貌,所以首先要保护好狮子山的植被及其山体环境。目前玉龙雪山雪线上升,部分常流泉出现断流,直接影响古城水源,所以保护古城建筑环境以治山为治本,首要要保护玉龙雪山的原始自然景观特色和生物多样性。

总之,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浓缩的历史,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悠悠几千年的纳西族文明史,形成了独树一帜、寓意深远的纳西族建筑,蕴含着纳西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聪明才智,承载着厚重而绵延的灿烂文化精神,需要后人用心去珍惜、保护、探索。使其在传承、保护、创新中不断丰富、发展,凸显独特的审美价值魅力。

注释

① 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

② 王琪,魏宏扬,鈡纪刚.保留传统建筑“内涵信息”[J].中国建设信息,2005.11.16.

③ 王琪,魏宏扬,鈡纪刚.保留传统建筑“内涵信息”[J].中国建设信息,2005.11.17.

参考文献

[1] 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王琪.魏宏扬.鈡纪刚.保留传统建筑“内涵信息”[J].中国建设信息,2005.11.

第9篇: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范文

(1.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2.金陵科技学院 旅游管理系,江苏 南京 211169)

摘 要: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度的传统测度方法,得出由于统计数据和模型选择的缺陷,使得现有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只能止于理论分析层面的结论;借助于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的概念建立了旅游产业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影响旅游产业融合运动的因素,提出了测度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研究了江苏和全国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分析了阻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度;旅游产业融合场;旅游产业融合熵;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1-0090-06

收稿日期:2014-12-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YJA790163)

作者简介:严伟(1967-),江苏扬州人,金陵科技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学。

旅游产业融合是近期旅游学研究热点之一,程锦,陆林等(2011)、樊小兰(2011)分别用综述的形式对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1][2],他们的研究表明当前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集中于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和旅游产业融合效应等方面;但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普遍性规律来看,在前述研究对象中似乎缺少了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研究,例如,同属产业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产业链研究、产业集群研究、产业关联研究都分别对应着“产业链完善度”、“聚集度”和“关联度”等概念,并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测度方法。有鉴于此,下文将在回顾传统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度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以弥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理论缺陷。

一、传统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方法回顾

(一)专利数据法

专利数据法,又称相关系数法,是一种计算两两产业间融合度的方法。美国学者Fair(2001)等选择了32家在1930-1990年间具有专利活动的美国公司,将它们被授予的专利分别归属为化学、电子、机械、交通运输四个行业,计算了各个行业专利占总专利数的百分比,构建了一个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的相关系数矩阵,并以相关系数代表融合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判断两两产业间融合程度。

国外学者们关于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的研究为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度分析提供了思路,国内学者束菊萍(2003)仿照此方法,利用饭店业与相关产业间的专利数量关系,计算饭店业与相关产业间的融合程度[3]。但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最终只进行了思路上的分析,表达了一种利用产业间专利数量关系度量其融合程度的思路。笔者认为,即使束文的研究得以完成,也只能衡量饭店业与关联产业两两之间的融合程度,未能对饭店业的总体融合程度进行把握。

(二)赫芬达尔指数法

Gambardella(1998)等在分析计算机、电信设备、电子元件、其他电子产品和非电子技术等五大产业技术融合状况时,搜集了各产业内代表性企业在各个产业内专利数量的基础上,计算产业内企业授予专利的HI值,以HI值代表融合系数,来衡量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程度。其基本测算方法如下:

假设某个企业在某一产业领域被授权的技术专利个数为xi,X表示某企业在所有m个产业的专利授予总量,以HI代表融合程度,则有:

他们将HI值分为0.84-1.0、0.68-0.84、0.52-0.68、0.36-0.52、0.2-0.36等五个区间,HI越小,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高,反之,技术融合程度则越低。学者梁伟军(2010)曾将该法应用于农业产业融合度测度中,并尝试不仅测度农业与相关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度还要测度其产品和市场融合度,然而,也是由于专利数据的获取难度,不得不止步于思路分析层面[4]。

(三)以产业关联度替代产业融合度

由于旅游产业融合度计算难度大,表现在数据获取困难、计算模型不成熟,在此情况下,很多研究者就用成熟的旅游产业关联度替代了旅游产业融合度计算。

刘婕、谭华芳(2011)提出了旅游产业关联融合度概念,运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分析了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融合度[5]。本文认为,以旅游产业关联度替代融合度来度量旅游产业融合状况有其合理性,但关联与融合的区别在于是否突破产业界面、形成新业态,如果以关联度取代融合度似有效应放大之嫌。

二、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的物理模型

综前所述,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模型选择不当等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无学者独立完成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拟从旅游场域而非传统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观察旅游产业融合过程,通过建立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的概念,构建旅游产业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以便从物理模型角度直观观测影响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各种因素,并尝试对之进行实证性研究。

(一)旅游产业融合场

著名学者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一个网络或者构架,场域要素间的关系包括了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同源关系等[6]。将场论引入旅游学研究中并不鲜见,张国举(2005)认为“旅游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充满竞争性的空间,它具有生成流变性[7]”;章锦河、张捷(2005)提出“旅游场是旅游活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影响和作用于其中的旅游流的产生、集聚与扩散,反映场内各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8]。”王长生(2001)进行了旅游场平衡力研究,认为“它由旅游力、旅游主体、旅游媒体和旅游客体组成。旅游力是旅游场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当旅游力大于旅游污染力时,旅游场处于平衡状态[9]。

考虑到旅游产业结构体系的综合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可以从场域角度将其理解为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场域体系,本文对旅游产业融合场作如下界定:

(1)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包含了传统狭义旅游业在内的诸多产业,并把这些产业理解为一定时间、空间下的源点,在旅游产业融合动力因素的作用下,这些源点之间发生碰撞、分裂、关联、融合等诸多和谐或矛盾的行为,经过涨落、渐变与突变的演化,最终形成显性的、动态的旅游产业融合态势。简言之,旅游产业融合场是以大旅游产业结构体系为背景,以各个具体产业为发生主体,以产业融合动力为作用力,各产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融合为主要演化内容的复合体,源点、力、行为、演化、融合等要素复合构成了旅游产业融合场;

(2)在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的融合程度、融合方式不同,也即在融合场内时空下,场强不同;

(3)在旅游融合场内,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发生的碰撞、分裂、关联、融合等诸多和谐或矛盾的行为引发了融合场的混乱,这种混乱程度可以用“旅游产业融合熵”表达。

(二)旅游产业融合熵

熵理论自从1865年被克劳修斯提出以后一直不断地发展,随着熵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诞生了具有各种研究特色的熵概念。熵概念已超出最严谨的科学范畴而广泛地被移植和渗透到其他的学科领域,以致熵成为一个多学科的概念,如复熵、管理熵、结构熵、运行熵、道德熵、激励熵、制度熵、公平熵等[10]。鉴于此,本文提出旅游产业融合熵。

(1)旅游产业融合熵的提出

控制论创始人维也纳认为:“一个系统的熵就是它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因此,旅游产业融合熵是对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旅游业与关联产业间碰撞、冲突引起的场内混乱程度的度量。

熵的定性度量被称为玻耳兹曼表达式,玻耳兹曼于1877年借助于热力学几率Ω定义熵,热力学几率是指宏观状态对应的微观态数,即S=KlnΩ,式中K被称为玻耳兹曼常数。

该式表明,熵值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第一,系统构成元素的种类以及规模大小将直接决定熵值。在系统其它控制变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系统规模和熵值呈正相关的关系。第二,系统内部元素的种类丰富度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对于系统熵值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当系统内部元素关系较为简单时,熵值就明显偏小。反之,熵值则偏大。第三,系统信息的丰富性和系统熵值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当系统拥有的有用信息越多时,对应的系统熵值就越大。

(二)场与熵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分析

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看,旅游产业结构系统是一个处于非均衡状态的耗散结构,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包含的各种产业、各种要素之间一直处于关联、运动、冲突和碰撞之中,这些活动方式促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生、发展;熵是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这种矛盾运动方式复杂度和烈度的度量标准,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包含的产业、要素越多,则发生融合的可能性越大。旅游产业融合场、融合熵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确立了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为进一步定量刻画融合度准备了条件。

由熵的玻耳兹曼表达式及熵值大小的影响因素可推知以下结论,这些结论表明了旅游产业融合场、融合熵与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维度间的隐含关系,也是本文最终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法测度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理论基础。

(1)旅游产业融合熵体现了旅游产业融合场内包含元素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复杂性。融合熵反映了旅游融合场系统的混乱程度和无序程度,表现了旅游产业融合场的不确定性。虽然融合熵不能作为融合度高低的直接判断指标,但是因为熵值越大融合的可能性越大,融合熵可以作为融合度的影子判据;

(2)融合熵越大意味着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混乱程度越大,也即不同产业间碰撞、冲突、矛盾程度越大,旅游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越大。旅游产业融合场内的状态越多、越复杂、越无序,其融合熵值就越大;反之,融合熵值就越小。

(3)旅游产业融合熵值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系统组成元素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组成元素的种类以及元素间关系的复杂程度都会影响其熵值。类似的,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包含的产业越多、对旅游业的依存度和关联度越大、融合型旅游新产品类型越多则融合度越大;同时考虑到旅游产业融合的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统一的特性,高新技术对传统旅游业的渗透程度以及旅游产业政策的推动也是衡量融合度的重要指标。

(4)旅游产业融合熵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阈值,代表着初级、中级和高级融合的不同状态,同一融合熵值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旅游产业融合状态。随着旅游产业融合熵值增大,旅游产业融合的可能性在增加,而一旦融合成为客观现实,也即从旅游产业融合的角度和层面讲,整个旅游产业融合场变得更为有秩序,那么旅游产业融合熵值减小。其后,在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作用下,融合熵继续增大,一直到新的旅游产业融合秩序再次出现,融合熵值再次降低,如此循环往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同样的融合熵值发生在不同的阈值区间中,却代表着不同的旅游产业融合程度,因此,不能用旅游产业融合熵作为衡量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旅游产业融合熵只能作为某种秩序下旅游产业融合可能性大小的指标,融合熵只有在同一阈值下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鉴于旅游产业融合场、融合熵与融合度之间的逻辑关联,本文以波尔兹曼熵公式为基础,吸收了旅游乘数和旅游产业关联度计算的合理成分,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度的计算模型如下:

其中:Et为旅游产业融合度;K为融合度系数,定义为旅游业每增加单位收入所带来的整个旅游产业结构体系的增加值;i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发生融合状态的微观状态数;Pi表示每种产业融合状态对应的融合型旅游业态在旅游业收入中所占比例,即每种融合状态发生的概率,Pi满足ΣPi=1。

旅游产业融合度计算公式表明:①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旅游产业的规模越大,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带动性越强,融合度越大;②旅游产业融合场内,产业数量越多、规模越大,其熵值越大,融合度亦越大;③旅游产业融合场内,产业与产业间的关系越复杂、关联度越高,融合熵越大,融合度亦越大;④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发生的融合程度不同,也即融合程度在场域内分布的强度呈非均质和非平衡态。

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概念刻画了旅游产业结构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旅游产业融合度公式是对融合运动方式与结果的量化反映。但是,该公式的局限性在于只可意会影响旅游产业融合度的诸因素而无法进行具体地计算,因此本文借助于前文的相关概念、模型、公式提出测度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判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旅游产业融合度进行综合度量。

三、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实证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

考虑到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管理科学领域的成熟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实证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而非具体计算过程。下文根据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所构建的物理模型,将影响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物理因素过渡到产业经济学领域,用产业经济学的语境提出了如下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直接给出对全国和江苏的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度结果,省去了庞杂的计算过程。

图1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

(二)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通过层次分析法明确了准则层及子准则层的权重之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江苏及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的研究,江苏和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的实证研究,可以相互对比、相互映衬社会经济发达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关系,对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分布状况有更直观的理解。

在评价旅游产业融合度等级时,由于经过模糊矩阵运算得到的是一个模糊向量,不能直接用于结果的排序评价,所以本文对各评语等级进行赋值,用一个向量V来表示评语等级集,本文取“非常好”为100分、“比较好”为80分、“一般”为60分、“不太好”为40分以及“差”为20分。

江苏省的旅游产业融合度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C1=B·R1=(0.23,0.42,0.25,0.10,0.02)。结果表明,23%的专家认为江苏省的旅游产业融合度非常好,42%的专家认为比较好,25%的专家认为一般,10%的专家认为不太好,2%的专家认为差。为了得出最终的综合结果,我们进一步将C1归一化为C1’=(0.23,0.42,0.24,0.10,0.02),与模糊评判向量V相乘即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分值为:

同理,可以计算出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C2=B·R2=(0.11,0.35,0.32,0.16,0.08)。结果表明,11%的专家认为全国的旅游产业融合度非常好,35%的专家认为比较好,32%的专家认为一般,16%的专家认为不太好,8%的专家认为差。进一步,归一化为C2’=(0.11,0.34,0.31,0.16,0.08),与模糊评判向量V相乘即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分值为:

为消除相邻等级跃变引起的不合理现象,对过中点的数据进行模糊处理,即将每个等级区间的中点作为分界点,当指标进入区间的中点时,该指标对该等级的隶属度为1;进入相邻区间中点时,该等级的隶属度为0。由此可知,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度等级为比较好;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等级为一般。

四、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结果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低度融合阶段

分析江苏和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实证研究结果,结合实证研究时对产业融合度阈值的划分等级,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处于低度融合阶段,但是,不同行政区域,在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相关影响因素作用下,融合度不同,处于非均衡状态。

2.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度处于“比较好”状态,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处于“一般”状态,分值相差10分左右,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度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江苏在旅游产业绩效、旅游产业依存度和关联度、旅游新业态、科技对旅游产业的渗透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平均水平的前列。

(二)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低度融合阶段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1.主要原因

旅游产业结构作为一种具有失稳性的耗散结构体系,在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企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产业政策的推进、科技对传统旅游产业的渗透作用等影响产业融合因素的作用下,使得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度处于低度、初级阶段,这既表明了这些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因素发挥了作用,同时也表明在发挥某些因素作用的时候还存在着障碍。徐虹(2008)将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分成制度障碍、能力障碍和需求障碍[11]。

(1)制度障碍

制度障碍主要是指由于旅游业和其关联产业之间由于各自管理目标的不同而形成了具有各自产业特色的管理政策和制度规定,各产业的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因而,对产业融合的态度和需求不同。例如,以携程为代表的网络业在融合旅行社业务中就遇到了行业进入的审批障碍;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在融合中就遇到了体育产业严格管制的制度障碍。

(2)能力障碍

能力障碍主要是指当旅游企业面临着产业融合的市场机遇时,由于企业整合能力、核心能力刚性和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了企业融合能力的下降。

(3)需求障碍

需求障碍主要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的不足阻碍了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当一种融合型新旅游业态推向市场时,都面临着市场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有能力接受的问题,而这些都与市场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惯性有关。

2.解决对策

(1)以“大旅游”产业发展观促进旅游产业融合。以“大旅游”产业发展观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强调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开放性、互动性和综合性,谋求整个大旅游产业结构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发展旅游新业态,满足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通过利用旅游消费需求多样化与旅游新业态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不断提升旅游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3)放松产业管制,完善旅游业与关联产业间的跨界治理机制。例如,2010年7月,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011年5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林业局签署了《关于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推动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

(4)旅游企业经营战略创新。在企业实力和市场环境允许条件下,促进旅游企业采用有助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战略,如多元化战略、跨行业并购、垂直一体化、战略联盟、集团化等策略。

(5)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旅游业,提高产业素质。以携程旅游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业的改造与提升是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甚至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以旅游电子商务为主要业务方式的旅游电子信息业,是传统旅游业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13-19.

[2]樊小兰.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枣庄学院学报,2011,(10):93-97.

[3]束菊萍.试论饭店产业融合及其程度测量[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

[4]梁伟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5]刘婕,谭华芳旅游与房地产业的关联融合度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2):150-153.

[6]陈金林.物质场论[J].科学之友,2011,(1):120-121.

[7]张国举,鲜俐玲.关于旅游场域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6,(3):13-16.

[8]章锦河,张捷.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J].地理科学,2005,(4):248-256.

[9]王长生.旅游场平衡研究[J].渝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10):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