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科技发展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教育国际化发展暨ACCA教学中若干问题探讨
提高会计学教学质量必须首先解决的若干问题
货币银行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改革探索
C语言的多级指针案例教学探讨
基于项目的工程设计训练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试论“三位一体”快乐学习日语模式的构建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统计思维能力培养的专业人才模式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综合实验精品课程设计策略与实践
论管理型财务人才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论数字化时代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养模式的思考
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
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的新世纪文学
关于保险专业保险精算课程本科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案例式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与模拟法庭课程改革
网络时代提升广告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职业教育作为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与转型理想的思辨
浅谈数量经济交叉学科发展与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
微信移动教育互动平台构建与应用
基于实践导向的我国商法教学改革之探讨
英语为专用语的英语专业学生课堂交流意愿模型构建研究
双语平行语料库与传统翻译教材的互动
新型大学文化教育社区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我们商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如何调查“两富”浙江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学社团及其流变
“审计学”一体化案例PBL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图论中欧拉图和哈密尔顿图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本的经济学实验课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行动者网络共建的旅游本科教育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工商融和”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一体多元”的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系
基于SPOC的全校性创业教育体系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体系构建
OAK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就业教育社会化初探——以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为例
环境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软件工程卓越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综合性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于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2”模式改革初探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PBL教学模式研究——以旅游规划课程为例
一、台湾警察学校通识教育的实践及特点
(一)以塑造“全人警察”的理念确定警察通识教育的内涵,服务警察的全面发展台湾警察大学作为该地区培养警察干部的最高学府,鉴于警察学科专业体系的不断细化、深化可能导致的专业能力过分狭窄的弊端,确定了塑造“全人警察”的理念,以此来辩证地处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意义应该是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人为主体。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变革之下,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自我决定、自我实现等自我认同的思想与实践。因此,无论哪一领域的大学教育都应培养满足于该领域期望的专门人才,即所谓的“专才教育”。然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不相违背,反可以相得益彰。通才教育重在提高整体素养和明确方向,其作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专才教育则重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养成,其作用在于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因此,通才教育是“道”,专才教育是“器”,“道”是“器”落实的基础与根据,“器”是“道”的具体实践过程。有了“通识”便可使得“专家”不只流于“专技”,更能“由技进道”,更能提升“专家”的创造能力。基于以上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台湾警察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专业教育与人格教养的双重效应,多措并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三项功能,即跨领域学习,整合所学,建立独特与创新的见解;提升人文艺术涵养,使“专才”与“通才”融合发展;加强执法伦理与人道信仰,引发自律向上的自觉意识。
(二)设立通识教育中心,构建优秀教师团队台湾警察大学为发挥通识教育的功效,加强通识教育的统筹规划与整体发展,专门设立了负责通识教育的机构——通识教育中心。该中心的设立宗旨是希望兼顾大学教育与警察教育的双重目的,统筹文、理学科的相关性与整体性,避免过分追求专业化或功能化导致片面看待个人发展或事业进步,以及不断滋生本位思考问题的弊端。同时,考虑到对警察干部应培养组织及逻辑能力的需要,以及面临警察科学不断充实发展的现实需要,应通过通识教育使警察干部具备领导才能及运用多领域警察科学的素养。总之,设立通识教育中心的目的是跟随社会环境迅速发展变化及人们思维观念转变的需要,服务于培养出更具前瞻眼光和心灵开放的警察人才。警察通识教育中心集中了校内通识教育的优秀教师资源,同时采用专任与兼任相结合、相对固定与因需选用相衔接等多种形式、渠道组建了教学团队。现通识教育中心有专任教师8名、兼任教师11人(承担固定的教学任务)及聘用的退休教师2名。此外,警察大学各专业系及行政部门的教师及管理人员根据自身的学术特长承担一些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或定期及不定期开设有关通识教育的学术讲座、专题研讨。通识教育中心还在台湾其他大学、学术机构及社会学者、专家中聘用人员参与通识教育的各项活动。
(三)设计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发挥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台湾警察大学对通识课程的规划原则是以支持未来实际从事警察工作的要求为主线,其立足点不在于扩大通识课程的数量,而是在于所开设课程的品质,力图通过对通识课程的归并整合,形成警察大学的特色通识课程体系。目前,除开设了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通识性质必修课外,还设计规划了“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语文”四大类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文史、语言艺术、哲学、社会、应用科学等学科。每一类中又包括若干个子类课程组合,每个子类下含若干门课程,如人文艺术类包括哲学(含哲学概论、逻辑推理、孙子兵法、当代哲学理论共4门课程)、文学(含中国文学选读、台湾文学选读、台湾小说与电影、当代欧洲人文、日本生活与文化、推理小说选读共8门课程)、史学(含台湾史、台湾治安史、台湾政经发展史、历史人物评价、欧洲历史与文化共6门课程)、艺术(含世界艺术史、艺术欣赏、电影与文学、神话与艺术、戏剧与人生、文化创意产业共6门课程)四个子类,社会科学类包括政治与经济(经济学概论、警察与国家发展、台湾政经与两岸发展、经济与生活、个人财物规划、警察人际关系、警察未来学、执法与人权保障、执法伦理与领导共9门课程)、社会与生活(含公共关系与行销、警察与大众传播、口语传播技巧、社会流行病学、生涯规划、爱情心理学、公益组织与社会、新移民家庭、情绪与压力管理、恋爱与婚姻等11门课程)两个子类,自然科学类包括环境与生态(含自然科学概论、自然生态、全球环境变迁导论、生命科学新知、人生智慧与密码、大脑与情绪、食品安全与风险、芳香疗法乐活学共8门课程)、咨讯与科技(含现代科技概论、科技与生活、资讯与法律、资讯素养与伦理、数字资源检索与运用、网际网路应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影音短片制作、资通科技发展、鉴识科技发展10门课程)两个子类,以上以警察大学第81期通识课程一览表为例。
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列入必修课的通识课程外,上述的近100门通识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供学生自由选择。但对选修的学分及选课的种类有明确的要求,如警察大学规定学生在大学毕业前,均至少需选修八学分以上的通识教育课程,且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及自然科学类至少选修一门。此外,台湾警察大学还十分重视开设具有本地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通识课程,如开设有台湾文学选读、台湾小说与电影、新移民家庭等课程。除上述通识教育课程外,台湾警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为丰富学生学习资料,还组织建设了系列性的网上通识教育资源库,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堪为其特色之一。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尽管其承担基层警察的培养任务,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派出所,学制(两年)也相对较短,但对开展通识教育的作用有很高的认识,这一点在教学课程设置中予以充分体现。以刑事警察科(专业)为例,整个课程体系包括共同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核心科目和校订选修科目四部分,其中课程共同科目主要为通识课程。除体育技能外开设了数理学群、艺术学群、艺术概论等通识必修课,学分达14分;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核心科目共有10门课程,两部分的合计学分为22分。此外,在校订选修科目的27门课程中,有一半左右的课程为通识课程,其中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警察伦理学、警察人际关系等,形成了必修与选修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衔接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四)课上与课下互动、多部门联手,推动通识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台湾警察大学在开展通识教育工作中,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上教育与课下活动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并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和规范。例如,通过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或科目的方式固定某些通识教育的内容,对某些不宜固定的课程或科目采用校外活动的方式进行,诸如领导能力训练、生活教育等。此类课外的活动由学校的学务处和学生总队负责,通识教育中心予以配合,双方形成通识教育的合力,确保取得实效。学务处和学生总队在通识教育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经常组织系列的学生活动推进通识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有序规范进行,如《学生生活教育座谈会实施须知》、《学生辩论赛实施规范》、《学生演讲实施规范》、《学生历史人物评价比赛实施须知》、《学生时事座谈会实施须知》等。(五)开展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学术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交流平台组织丰富多彩、师生互动及校内外结合的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学术活动和教学观摩活动,是台湾警察大学通识教育的又一亮点。学术活动的主题内容广泛,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需要调整研讨的重点和方向,如2008年举办的警察通识与专业学术研讨会、2010年举办的第七届警察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2011年举办的第八届现代警察应有之素养学术研讨会等。对每届研讨会征集到的学术论文均进行整理汇编,在网站上制作成系列的参考资料,供师生学习和交流使用。同时,警察通识教育中心为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及教学效果,每年举办一次教学观摩会,广泛进行教师间的教学相互交流和探讨,相关资料亦在网站上开放共享。此外,台湾警察专科学校编辑出版了《警察通识专刊》(每年发行一期)。该校在阐述办刊宗旨时强调,为发扬通识教育理念,暨实践全人教育的理想与提升警察的人文素养。通过《警察通识专刊》这个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强化警察执法的伦理及人文素养,期望汇集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借助艺术陶冶、人文、史哲、生命科学等培养全人教育的警界人才,在培养警察专业知识外增进警察的公民素养、人文关怀、创新思辨、行政管理及宏观视野的能力。
二、借鉴与启示
(一)大陆警察学校对警察通识教育的作用认识有待提高,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度不强台湾警察学校在警察培养中确立并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已有十多年的实践历程,其以塑造“全人警察”的理念为导向,将通识教育提升到“通识可使得专家不只流于专技,更能由技进乎道”的认识高度,充分地发挥了通识教育在培养全面能力和社会广泛适应性中的独特作用。相对于此,大陆警察学校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进行警察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而且存在管理及决策层面对其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教学应用范围小及推广措施不力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大陆警察学校均由在职培训转为高等学历教育且开展学历教育时间相对较短,在原有在职培训模式下强化专业教育的思想比较根深蒂固;二是近几年大陆警察学校的教育改革以警察职业需要为主要导向,在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下,使原本在警察教育已有的重专业轻基础、重应用轻理论、重眼前轻长远倾向更加强化。特别是随着学科专业体系的进一步分化,专业划分更加细化,从保持专业的独立性并兼顾扩大社会适应面考虑,专业之间的融合和交叉越来越强,冲击和弱化通识教育的现象愈加明显。
(二)大陆警察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基本上处于“零、散、乱、弱”的状态台湾警察学校“以支持未来从事警察工作之要求为主轴”,构建了统一规划与分散实施相衔接、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补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特别是根据警察培养的需要和警务工作的社会要求,并突出台湾地区的地域特点和警察大学的自身特色,设计了涵盖文史、语言、艺术、哲学、社会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形成台湾警察大学的优势教学资源。相对于此,大陆警察学校在注重和突出专业教育课程系统化的理念下,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比较滞后,甚至对课程的覆盖范围也不够清晰,更谈不上提升到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层面,普遍体现出零、散、乱、弱的状态。从目前大陆警察学校的课程结构上看,尽管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立了政治理论、外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及其他文化素养等可视为通识教育课程(警察学校开设的法律类课程主要是服务专业教育需要,在此不宜列入通识教育课程范畴),但这些课程设立的指导思想要么是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要么是基于为专业教育做铺垫和基础,缺乏从促进警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整体宏观规划。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课程的系统性不强,堆积课程数量现象严重,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不合理,课程内容的目标任务不明确,优质和高水平的基础类、理论性和综合性课程明显不足。此外,大陆警察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考核要求也比较宽松,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致使其成为一些学生获取学分避重就轻的便捷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视觉艺术;交叉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简单的说,人类的艺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体与科技的演变史。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日益成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支。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呢?在异军突起的电脑技术的促进时代,包括动态艺术、光感动态艺术技术、技术语言的观念意识以数理为核心的技术化设计的发展,艺术近一步走向混合声音、表演等综合媒介装置的过程,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思考相结合, 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和对世界感知的新方式,走向纵深的现代科技领域的发展如电子媒介相关的多媒体设计(multimedia),或交叉(interface)设计。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
其中视觉艺术的发展空间就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交叉,人们以不同的视野来体验生活情感,透视科学、自然、人生。
一、新媒体艺术定义
新媒体艺术即在20世纪艺术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诞生出来,大约有30年的历史。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有两大支柱。其一是20世纪初期诞生的众多艺术门类和思潮。如观念艺术,早期的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60年代的偶发艺术,70年代的表演艺术,以及70年代的电子艺术,装置艺术和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等等。
其二,20世纪后期的新科技也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重要土壤。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中,人类世界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大为着迷,神经科学、生物学、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等高科技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艺术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分化和演绎,各种新兴艺术门类层出不穷,并大多数地带有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烙印。
媒体艺术乃是 “干性”硅晶计算机科技以及生命系统相关的"湿性"生物学的结合萌芽崛起的新媒体艺术称之为"湿媒体"(moistmedia)”。这也展现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媒体的更新,艺术挖掘拓展到更多的科学领域,艺术家已不再仅仅沉浸在本学科的一种“玩法”,注重了艺术创作过程体验、与分子科学和基因学,以及生物物种天文科学等前沿的相撞而更具可行、建构意义。
二、新媒体鲜明的特征也体现在视觉艺术的交叉性
新媒体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为连结性与互动性
1.互动性
表现在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现在艺术的个人的表达与个人的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画面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艺术家与智能化机器的互动。这种互动或许体现在间接的不在场和直接的在场,或许是观众的理解直接去完成作品,或许按程序演绎别的花样;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互动。高科技化艺术往往涉及不同领域技术,艺术家不可能单独完成艺术创作,而是工作者可能只是为作品提供最初的概念的人,随着技术人员的介入,作品会逐渐的改变,最后出根据需求向工程、资讯、科技、生物家等专业人才寻求辅助 。
观念艺术与新媒体的加入,加速了表现内容的多样变革,交互式展演与公共艺术更打破了场域的限制。运用科技辅助艺术创作,不仅延伸人们总体经验的触角,创造出更贴近精神层次的艺术作品,更让艺术、技术和科学间的关系,水融。其实,这一切象征艺术家身份的转移。一个画家可以是作品唯一的创造者,但新媒体艺术是共同创作的成果。
2.转换性
新媒体艺术转换性,是能够跨越各个体系,把不同运作方式的事物结合为一体。Tramus认为:在人机关系中,互动性应该是一种基本的媒介手段,它不应仅仅扮演一个消极的联系角色,而应是一个转换的角度。这种人对机器的联结,这种协作当一种单一的功能被两种东西作出时是可能的。但这种联接在有一种一个和另一个间的转化性时才存在。由此,互动性应参与这种转化性,对于这种允许协作的共同的编码,那就是说,好几个参与者的协同行动,比如可以让机器和人类互相“了解”。
3.虚拟性
网络影像艺术无远弗届计算机的革命时代来临,网络艺在互联网世界里,现实可以被虚拟,而且与观众的参与保持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作品不仅需要观众来完成。而且还需要观众来激活它,赋予它实实在在的内容。
4.连结性
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合 互动 转化 出现。连结,是全身融入其中,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人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真如装置艺术的特征它把观众置于对原先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作品与环境的传统单向关系的反诘与背逆之中,迫使观众超脱于对作品的简单的意义接受的被迫理解状态,而进入了观众主动参与的多元多义的理解态。
三、当下新媒体视觉艺术发展的现状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十来个春秋,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起来。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我国的各个领域中去了。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介绍说,“面对越来越数字化的社会空间,整个艺术界正面临一次新的挑战。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类型在中国正受到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随着数字图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他作为艺术家人文思考时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可能,而且越来越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新一代的都市年轻人中拥有很多知音。年轻艺术家所具有的活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数码艺术的浓厚兴趣使他们的创作与世界数码艺术的发展融会在一起。”
艺术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置身于科技发展之外。九十年代以来,新媒体艺术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出尽风头,已成为了与艺术并架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均有大量新媒体艺术作品人选并得奖。世界重要的艺术馆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长滩美术馆及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等纷纷举办专门的新媒体艺术展览,极大地推动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和交流。
新媒体在传达给我们大量信息、转变了我们的审美思维方式的同时还占据了我们的思考。新媒体对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和受众的审美取向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也许在本意上它并不影响美术家创作,但是它能确定哪一种美术作品应该和值得给观众看。在美术市场方面,它们充当着市场品位和趣味的引导者。为了体现自己的一种艺术主张,它们往往会策划或引导一种趣味,以诱导大众的消费欲望。新媒体艺术使得技术手段运用后的机械复制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仅此而言,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构建了公共性的审美意识,完成了人的个体性解放。当人类的艺术之树发展到分化的节点,当我们路过历史的这个当下,新媒体艺术正面临着一次次的分化和嬗变。这个瞬间既有茫然和未知,也充满机遇和挑战。其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历史发展的因子,身处其间,我们倍感幸运和责任。若干年后,无论我们的努力化为烟波浩淼中的一滴还是大浪淘沙后的一粒,此刻或曰当下――都将成为历史中不可更改的一瞬。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绶之,新世纪出版社
[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状况》第2章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cans。
>> 浅析网络科技用词的构成方式 利用网络科技 促进家园合作 体育运动联姻网络科技 浅析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发展趋向 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多元化营销问题研究 网络科技与哲学文化的关系 网络科技论文质量评价研究 网络科技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探析 上海汇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信网络科技 “金角”成势 网络科技期刊质量的新内涵探讨 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综述 小型网络科技公司业务推广策略研究 李汶钊:网络科技弘国粹 网络科技发展及信息安全管理分析 运用网络科技 实施创新教育 网络科技公司商务管理改进的思考 凹凸网络科技SifoScopes CM系列产品简评 网络科技视域中房地产电子政府 国外网络科技新闻标题的翻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也包括个人发起组织成立的科普网站,如科学松鼠会();非专门科普网站,包括综合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如新浪网科技频道(.cn),腾讯网科技频道();也包括政府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如人民网科技频道,还包括媒体网站的科技专栏等。
而人民网等政府门户网站则分设IT与科技频道,将商业性、产品类内容剥离 “科技”,使得科技频道更为集中地介绍“科技政策”“自然”“生命”“发明”“产业”等内容,少了综合门户网站的商业味道,使得科技更为“纯粹”。除了科技频道的集中传播外,科技信息亦常见于其他各频道中,其中以健康频道、军事频道、育儿频道尤为突出。
1.3 网络传播更注重时效性
网络的出现,使新闻的时效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新技术的发展给网络科技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文本编辑也较报纸稿件或广播电视节目更为自由,可以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各种文本编入主文档并根据需要调整文本长度,亦不受截稿时间或播出时段的限制,而新闻的前后过程中对新闻的改动都非常方便,同时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真正实现了即时性、实时性和全时性。凭借这一优势,网络媒体的竞争力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目前,多数科技类网站都设置“滚动”栏目,几分钟更新一次,24小时不间断报道,着实做到了“全时报道”。同时,每条新闻标题后紧跟时间,时间精确到秒。这样力争第一时间信息的更新速度堪称“高效即时”。真正做到了与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同步报道。
2网络科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2.1 海量信息导致无效传播
网络媒体信息容量巨大,传播的即时性又使海量的新闻迅速地增加。网络上每天更新的科技新闻中夹杂着很多重复的、无价值的、甚至是虚假的科技新闻。“海量”作为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同时也给科技新闻的有效性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为了防止遗漏重要新闻,科技网站大面积“撒网”,“捕捉”科技新闻,造成出自不同媒体但内容相同的新闻被重复收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甚至标题都完全相同。例如,某著名门户网科技频道2009年11月22日的《欧洲重启大型强子对撞机》(10:33)、《欧洲重新启动大型强子对撞机》(10:49)、《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重启》(12:11)、《欧洲重启大型强子对撞机》(15:19)4篇文章分别由《北京晨报》、《南方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转自新华社的消息,主题内容都一致。甚至登载的《北京晨报》和《北京晚报》的2篇稿件连标题都一模一样。而该网站在转载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一律“收入囊中”。
另一方面,超文本平行链接,使检索结果失去整体性,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有些对受众来说甚至是“信息垃圾”。科技信息数量的增多只是给受众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并不会增强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力。受众要在千余条新闻中搜索自己需要的内容,很容易使受众无从下手而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从而导致无效传播。
2.2传播的内容科技含量低
纵观各大网络媒体的科技频道,可以发现其科技传播的内容更加注重的是传达产品广告信息而不是普及知识。例如,新浪科技频道科技频道分为“科技”和“数码”两个部分,“科技”部分偏重于IT、电子、互联网类的报道。“数码”偏重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报道,侧重于对产品功能的介绍,传播的是产品信息。即使剔除了IT、电信、互联网等栏目,“科学探索”中包含了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活百科、历史考古、生命医学等方面知识性比较强的稿件并不多,占整个网站内容的十分之一不到。
在新浪科技频道的新闻报道中,除去那些产品推介类软文,消息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逾七成的报道为消息,通讯和深度报道均不到十分之一,缺乏科学时评。拥有采访权的两个栏目,一个是“电商观察”,一个是“焦点人物”,这两个栏目的选题主要集中在科技企业经营者的访谈,而这些对企业家的报道中多数介绍的他们的行业竞争状况、他们的产品,他们的优劣,鲜少提到科技知识方面的内容,有广告营销的痕迹。在各大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知识性比较强的自然科学领域很少涉及,科学家和研究成果的介绍基本上没有。总的看下来,各大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更像是IT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信息集中地,在这里可以看到最新的成果介绍、最新的行业消息,却很少有一些科技热点知识的介绍。即使有重大科学事件的专题报道,也是把其他传统报纸的文稿集中在一起,缺乏知识性解读。
同时,各大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科技新闻的报道题材也非常有限,科技新闻应该包括科技信息、科学知识、科技政策等方面。在各个网站科技频道的报道中,主要涵盖的是动态性和时效性比较强的基础研究最新进展、产品研发最新成果、科技领域发展动态。很少有涉及到有关科学知识和科技政策方面的新闻。
网站管理者可能认为信息性比较强的科技新闻比科技知识更加能够赢得受众的眼球,提高广告投放率。但是科技传播内容的失衡将会造成不利影响:不但会限制网站的内容建设与持续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受众获取全面的信息,而且不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弘扬。
2.3 单纯信息整合缺乏原创
网络新闻的处理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粘贴新闻、编辑新闻、组织新闻、解读新闻。网络科技新闻亦是如此,目前大多数网站都没有采访权,造成大部分科技类网站的内容多以粘贴传统媒体的科技类新闻为主。他们将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新闻源的素材简单地堆积在一起,展示给读者。这种简单的Ctrl+C(复制)加Ctrl+V(粘贴)的操作方式,造成新闻素材内在关系没有得到展现,不同形式的信息之间也未能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丰富,实质上是一种平面的堆积,读者无法立体的了解到科技事件的全貌。
“原创的才有生命力”。这个原则不仅对适用于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体同样适用。科技类网络媒体目前的内容还处于单纯的转载,堆积信息的阶段,缺乏对新闻源的判断,也缺乏对科技事件的解读,这样像批发商一样到各个传统媒体去“进货”然后“堆卖”给读者形式只能让读者眼花缭乱从而放弃阅读新闻。
科技类媒体的的多数稿件转载自传统媒体,即使来源标识为自家媒体的稿件也大多是缺乏时效性的信息“整合”:把几条内容相似的新闻直接粘贴在同一标题之下,“做加法”即找一些背景材料塞进去,扩展原新闻的内容,并没有解读或者评论;“做减法”即把原新闻的内容整段删减掉,并不是精益求精。网站的管理者在没有采访权的情况下,在收集新闻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新闻质量,选准有内容的新闻,在处理海量新闻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把所有的新闻堆积在一起,而是应该把内容进行分类处理,科学解读,防止信息的同质化和碎片化。同时,可以就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科学评论和深度报道,加强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把受众的信息反馈给新闻源,如此才能体现Web2.0时代网络科技传播的优势。
2.4 把关弱化,内容缺乏准确性
科学技术是理性的、严肃的。科学精神是严谨的、求实的。这就决定了科技新闻报道对于真实准确的严格要求,从而也使过去的科技新闻报道常常给人以距离感。将深奥的科学道理或严肃的科技事件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表达出来,应该是现代科技传播应该追求的目标。然而万事皆应有度。通俗不等于庸俗,硬新闻软表达也应注意尺度,一旦过度,就会喧宾夺主,偏离报道方向。如果为了迎合受众猎奇心理、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而刻意追求噱头,过度滥用轶闻趣事,便会落入“娱乐化”的俗套而与严肃、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相比于其他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强势姿态,开放性、多元性、草根性、自主性是网络传播吸引受众的地方。然而,缺乏有效地把关,过度的放开导致的了信息的泛滥,网络媒体大量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时,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些新闻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科技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是可以通过实践来证明的。但是,受到目前大众传媒追求娱乐化、通俗化这些不良传播观念的影响。一些科技类媒体在处理科技新闻的时候没有把握好通俗性和庸俗性的界限。越来越多的科技新闻为了博得观众的眼球出“奇招”出“怪招”,损害了科技新闻本来的面目。
2.5传播内容同质化与碎片化
网络媒体信息容量巨大,传播的即时性又使海量的新闻迅速地增加。每天网络上出现的科技类信息多大上万条,这与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的分不开的。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巨大的信息量作为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同时也严重制约信息的有效传播。一方面,为了防止遗漏重要新闻,同时着力体现“大而全”的特色,网络媒体经常大面积的收录来自不同媒体的同一题材的新闻,有的甚至标题都是一样的。特别是科技新闻专题里面,为了全方位的展示某一事件或者事物,网络媒体收集了各大媒体关于这一事件或者事物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很多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甚至标题都没有区别,从而造成了信息同质化,也不利于受众的阅读,浪费了空间和时间。
同时,网络媒体因为其“即时性”的特点,把新闻的时效性发挥到极致,这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这突出表现在网络实时更新的大量“动态的、零散的、支离破碎的消息”。大量的即时信息的罗列,容易导致信息的碎片化:受众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已有报道,最新的报道已经更新,受众对新闻报道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更不用说条理感了。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给读者展示事物的全貌,也不利于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影响了科技传播的效果,这种因信息多而杂带来的快餐化、简单化的消费式阅读非常不利于科技知识的普及。
3网络科技传播改进对策
3.1 加强把关提高内容质量
科技网络报道不仅在形式上要贴近受众,通俗易懂,更应当在内容上做到真实可靠,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因此要对报道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过滤掉虚假信息。一些新闻稿件可以聘请该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审稿,消息来源也尽量采用权威科技部门的信息,而不能道听途说,发表不负责任的科学信息。只有步步求证,严格把关,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对科学事件进行报道,才能发挥科技传播的正面作用。对于转载的稿件要严格把关,尽量采用权威科技媒体的新闻稿件,事先对新闻内容进行科学的判断,向科技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约稿,增加稿件的权威性和可读性,为公众提供真实、全面、准确、权威的内容,防止科学新闻报道的泛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受众的本我是趋向“享乐”与“刺激”的,他们喜好“新奇”“娱乐”的传播内容。防止科学新闻报道的泛娱乐化倾向,编辑在“把关”过程中还要防止科学新闻的煽情化,做到既理性又不失趣味。
网络科技媒体应该彻底摆脱简单复制粘贴、随意堆砌、重量不重质的新闻报道模式。首先要开辟值得信任的新闻源,主要集中在对权威传统媒体的信息转载上,对一些不可靠的新闻源要多加留意筛选;其次要开发多渠道新闻源:积极与新闻界、科技界、教育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拿到第一手的科技新闻;最后要动员受众提供有价值的科技新闻线索以增加原创稿件分量,从源头上增强科技传播力度是门户网站科技频道增强传播力、在博弈中取胜的法宝。
专业的科学信息对于外行受众来说,确实晦涩难懂。只有具备理性的态度、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技能的科学编辑才能做好科技类新闻。如今知识更新周期愈来愈短,编辑应当紧握时代的脉搏,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增强学习能力和传播能力,了解最新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贡献一己之力。在编辑科技类新闻的过程中,科学编辑应当避免“误读”科学事件,过滤掉那些夸张、曲解、误传乃至杜撰的科学信息,做到讲清专业术语,报道深入浅出。
科技报道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要求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同时为避免枯燥,也提倡适当运用一些可以增强生动活泼效果并能提高可读性、悦读性的表达技巧。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度”的把握,“过”与“不及”都会影响报道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因此,以严肃、严谨的态度进行报道——科技概念、科学原理、科技事件的介绍表述确切,数据图表、背景资料的引用准确无误,科技成果的水平、价值、意义的评价中肯恰当——是网络科技传播应该努力的方向。
同时,科技类编辑需要浏览大量科学新闻资讯,并快速消化科学新闻事件的内容,梳理清楚繁杂的科学新闻事件,制作出更具可读性的页面,整合成便于网络受众浏览的形式在网站上。网络的快捷及更新速度,要求编辑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有更高的文章价值判断力。编辑集科学新闻搜集、采写、改稿、页面制作等知识于一身。
3.3丰富内容扩大影响力
科技媒体需要接近受众,贴近生活,传播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药健康和食品安全等科技信息,侧重报道受众普遍关注的文化教育、农业发展、公共安全、科学新发现、医学新进展等领域的科技新闻,并传授节能环保等科技知识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挖掘新技术背后的经济价值和生活意义,真正让科学为受众的生活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
目前大部分科技类媒体在选择题材时IT资讯、产品介绍占了极大比例,普及科学知识的稿件明显偏少,科技人物、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报道的稿件比例就更低了,显示出了传播中的偏重传递信息,忽视引导精神等问题。要更好地发挥科技频道在引导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的功能,就要不仅追踪IT业界动态,更侧重生活科学的报道;不仅追求高效快速的消息,同时加强深度解析、科学评论;不仅关注科技前沿,同时解读科技政策,传授科学方法,更多地介绍科学新发现的意义、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科技事件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实践蕴含着厚重的人文精神。挖掘科技事件背后的人文元素,通过报道科技人物的献身科技、艰苦的科学实践活动,宣扬他们严谨、求实、执着、忘我的科学精神,不但可以使受众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氛围,还可以为广大受众树立榜样,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公众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对封建迷信的抵制能力、对科学的理性思维能力,促进公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田胜立.网络传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拉洋片;说唱音乐;传统文化
Abstract: that learns "la Yang pian" as an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gradually become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s and art to discuss important topics. However, in the middle of the 20 th century when the prosperity of the few documented. Until the 21 st century, a lot of people PingKao memory and a few of the field looked YangPian performance, writing literature. That learns "la Yang pian" means the main performance is music rap, different artists different backgrounds made their style.
Key words: LaYangPian; Rap music;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北京民俗“拉洋片”也叫拉大画、拉大片、西洋镜(景)或西湖景,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拉洋片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除了故事性较强的画片之外,还有时事性、历史性以及苏杭美景的画面。民国初期,北京天桥艺人焦金池(艺名:大金牙)及其弟子使拉洋片盛行一时,深受百姓喜爱。传统曲目有《刘伯温修造北京城》、《水泊梁山》、《庚子年闹》、《水漫金山寺》等。后,表现内容也更加丰富,如《百万雄师过大江》、《除四害》等。经历的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洗礼,拉洋片艺人数量大大减少,如今仅有春节庙会、大观园等几处可见。
早期文献极为稀少,很少有对具体表演进行细微描述的。最早文献是清代杨静亭所著的《都门杂咏》,民国时期仉即吾先生的《江湖春典》,1939年6月9日《新民报》有关于“拉洋片”艺人“小金牙”的介绍。近期文献从上世纪70年代左右才有出现,主要可参阅资料均来源于21世纪初,但是仍旧没有对唱词、唱腔和艺术价值等深入分析,并且大部分文献对洋片寥寥无几的叙述还大同小异。近期文献有司小建在《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21期)上刊登《拉洋片唱人生》以及曲艺评论家姚振声在《曲艺》(2009年11期)刊登的《天桥拉洋片与大金牙》等。由于当前文化全球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让人堪忧,国家为加强文化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多元共同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拉洋片”已经作为民俗艺术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人经常会把“洋”当作国外传到中国的东西。其实不然,拉洋片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创作的一种娱乐工具,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共分歌舞音乐、器乐曲、综合性乐种、说唱音乐、民间歌曲、戏曲音乐六大类,拉洋片属于其中的说唱音乐。从表演者演唱的曲调分析来看,无论是演唱什么题材,均以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为律制,多使用拖腔和滑音,口语性强,边说边唱。演唱曲调通常以宫、徵为主音,并以主音作为基础发展,有时做回旋式,有时做变奏式,音域的变化范围很小,很适合人们的学习和演唱,也极富特色地表现着老北京音乐韵律。其他音为辅助音,几乎不出现偏音(变化音,如清角和变宫等)。从表演方式分析来看,演唱者边唱边说,时不时会增加一些面目表情,把没看到大片的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演唱的内容上,把看到大片的人们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一幅幅画面上,让里里外外的人都充满好奇和兴致。表演过程中,艺术家会自问自答巧设玄机,既能与观众进行语言的交流,又能不影响演唱。当然不能不提及的就是拉洋片简约有不简单的乐器伴奏:鼓、锣、钹。表演者的嗓音传送距离有限,但这些金属的打击乐器却有着很好的穿透力。也许这也是拉大片的一个招牌,每当庙会时候叮叮当当充满耳朵的便是这几件乐器与拉片的“混声”。拉洋片的鼓一般为板鼓,声音清脆,用来打节奏。无论是伴奏还是合奏,鼓是其他打击乐器的指挥。锣和钹作为鼓点的辅助,声音不干,余音绕梁。这样一来,有了这几件乐器的配合使得本来就可以唱出无限变化的艺术家如虎添翼。演唱者有老有少,但大多数以男性表演者居多,毕竟拉洋片在过去的社会认为是绝活,传男不传女。年轻的演唱者声音一般较高亢、嘹亮,唱起曲来精神抖擞,有时神秘、有时有号召性,曲子的强弱变化和感情都比较丰富。有时演唱实事,跟时代靠拢,很有煽动性;年老的演唱者声音奇特,深沉神秘,要么声音低哑描述,要么嗓音高挑变化,给观众一种百听不厌的好奇和新鲜感。相对年轻者而言,老艺术家表演叙事演唱更多,讲故事的情节多,画面感强,事情发展被铺陈的千奇百怪,在演唱期间有足够精力与观众进行语言、肢体的交流,吸引观众视听。由于丰富的情感和曲风不尽相同,因此演唱特点十足的民间艺术家也由此诞生。如:焦金池,艺名“大金牙”,声音古怪、长相奇特、面部表情丰富。他的唱腔腔调变化较大,滑而不油,风趣幽默,将河北地方小曲与老北京语音语调结合,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风格独具特色;罗沛琳,艺名“小金牙”,“大金牙”的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言语幽默,嗓音微带沙哑,但是充满意蕴,唱腔悠扬又韵味十足。
如今,拉洋片艺术的传承遇到了许多问题,无论从演员本身素质还是从听众的欣赏兴趣都使得这门传统的文化受到不小的冲击。为了保护拉洋片的艺术文化传承,北京市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传统文艺现在面临的这种问题不胜枚举,政府的重视促进了我们对传统艺术价值的重视,但是,最终将它们传承下去,需要我们广大人民认识到融入在这些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支持和帮助我们重建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2]幺幼力、刘振涛.中国说唱音乐的分类[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3):46.
[3]姚振生.天桥拉洋片与大金牙[J].曲艺,2009,(11):20.
关键词:电影;数字化;数字电影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4-24-3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它独特的方式将艺术和技术融于一身,并通过相互的刺激来不断满足彼此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电影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和发展。
一、电影数字时代的到来
(一)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
从默片到1927年有声电影的出现,再到1930年华纳兄弟采用Western Electric开发的35mm胶片携载声音的技术,这一技术采用了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因为这样的片速标准对于声音的录制来说是更为适用和实用的,并且这一标准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正当声音给电影带来变化的同时,电影也正在经历由黑白片向彩色片的过渡。但很快遇到了新的障碍,那就是电视的出现使影院的观众明显减少。为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于是运用三维(3-D)技术的立体电影和宽银幕电影相继出现。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局限,当时的放映设备体积庞大,使用不便,因此这项技术在产生之初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0年代被开发的Cinema Scope宽银幕技术是一种更实用的宽银幕处理技术。在电影拍摄中应用特殊的变形镜头将2.35:1的全景式画面压缩到1.33:1的35mm胶片上,并将同种镜头安装在放映机上,在放映中展宽横向压缩的图像。
尽管电影在制作技术方面自默片时代以来不断发展,但影院的还放设施及影院中的放映技术却一直不变,这与随后在60年代中后期流行起来的多厅影院的概念不相适应,于是在新设计的放映室中开始出现了大功率氙灯以及自动化的放映循环片盘,取代了双机放映方式。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1967年Imax公司制造了第一台15片孔70mm大格式(LF)放映机,并在70年代制造了第一台摄影机。70mm大画格胶片横向拍摄所记录的画面质感及影像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数字立体声的出现
任何事物的产生及推广应用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需求及相应的技术支持基础上的,就如同前面所讲到的影像的一步步革新一样。
尽管声音晚于画面进入电影领域,但它的发展却是迅速的。如果说胶片的影像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阶段,那么上个世纪后25年的革新则主要集中在声音领域,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声音先于画面进入了数字时代,引领了电影数字时代的开端。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声音的数字化提供了先决的条件,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模拟技术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记录信息容量的局限;模拟编码中存在的声道串扰;记录媒介本底噪声的影响,以及模拟声带易受诸如工艺加工质量、灰尘等影响。
数字声进入电影无论从技术的可能性还是市场对多声道的要求等方面,都达到了成熟的程度,因而使用数字方式将多声道数据进行编码并记录在数字音频载体中将成为最终可能并可行的方案。
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对于电影数字声迹的开发和研究的过程中,直到现在尚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一定认可的主要有三种多声道立体声制式:Dolby公司的SR.D 5.1路数字声迹,采用Dolby AC-3压缩编码技术,是电影数字声迹首次采用码率压缩的声迹;DTS双系统数字声制式,它使用CD-ROM只读式光盘做载体,通过记录在拷贝与光盘上的SMPTE时间码保持声画同步;美国SONY公司的SDDS声画合一7.1路电影数字声迹。
同时,相应的数字化音频处理手段也相继产生,并迅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各种数字音频工作站,及大量数字周边设备出现在电影声音的创作平台上。
(三)视频数字特技制作
随着声音在数字化领域中的位置日趋稳固,制造可行的高质量的电子图像来变革和拓展视觉效果领域,就自然成为电影向数字化发展的下一目标,并首先体现在视觉画面的数字特技制作中。
无疑,在这方面的尝试和研究中,向来喜欢大量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业,为我们奉上了他们的精心打造之作,也让我们从“外太空、恐龙、天地冲撞”等电影中无奇不能的精彩画面里,领略到其背后数字技术作用于电影所产生的神奇力量。并且,近些年来,大量的电脑动画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电影后期制作领域,如Softimage三维动画软件和Flame、Flint高级后期特技效果制作合成软件,及Maya这一现今得到普遍应用的3D动画工具在电影的特技效果制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电影的数字时代特征也因为数字特技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应用而进一步明朗化。
(四)数字电影的出现
数字特技并不等于数字电影。在数字技术及手段大量进入电影后期制作的同时,伴随着市场需求及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电影制片业的全面数字化提上了日程,而作为电影行业运行的终端――电影放映,首先得到了突破。
1999年6月18日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Ⅰ-幽灵的威胁》开始在美国的6家影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数字放映,采用了基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数字光学处理器DLP芯片技术的放映机,这是数字电影的首次商业放映,也是世界数字电影发展史的第一页。
很快,更多的数字技术方面的里程碑出现了:2000年3月电影首次进行了应用性卫星传输,并数字化放映,影片为《Spy Kids》;同年6月数字电影首次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影片为《Titan A.E.》;同年7月在加州环球制片厂的数字影院中放映了《侏罗纪公园Ⅲ》,THX数字服务公司将整部电影以及多声道的音频内容压缩并刻录到13张DVD-R上,并下载到每家影院的服务器上。
最为成功的则是2002年5月16日乔治・卢卡斯的《星战前传Ⅱ-克隆人的进攻》在全球的数字放映。这是首部在整个影片制作过程中完全没有使用胶片的影片,标志着完全意义上的数字电影诞生了,电影正全面进入数字时代。
二、数字电影的发展
数字电影由于其技术上潜在的优势,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一)世界各国对于数字电影的研况
数字电影从一个英国人提出的梦想开始,由美国人在70年代后期开始取得实际进展,随之世界很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
法国从2000年开始广泛参与和赞助了欧盟关于数字电影系统的多个项目,并于2000年5月设立了数字电影运营和发行公司,致力于数字电影市场开发和研究。
英国一直对数字电影保持了较强的关注,并在数字电影的发行和放映工作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项目。
德国的工业力量具体参与了基于激光技术的数字电影放映机系统的研发工作。
欧洲其他比较重视数字电影的国家还有比利时、意大利、瑞典、挪威等。其中比利时的Barco公司是获得美国TI公司DLP电影放映机技术特许权的三家之一。
除北美和欧洲之外,日本是较早投入数字电影研究和市场化部署的国家,并从一开始就展开了与美国公司的竞争和合作。其参与研制的D-ILA数字放映机将成为DLP最有力的竞争者。
而在数字电影发展中仍占主导地位的美国业界人士,则竭力主张的是胶片标准的Digital Cinema标准的制定,数字电影的全球化趋势已成定局。
(二)数字电影在中国的发展
全世界范围内对于数字电影的研究及进展,早已得到国内多方面的关注,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数字电影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电影界的面貌。
从2002年2月开始,国家和政府大力推进,我国开始了发展数字电影的进程。
2002年5月,中国电影集团筹措并组织了首批数字影院设备的引进和安装工作,并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完成了10家数字影院设备的安装调试,如期播出了第一批数字影片《寻枪》(国产首部数字放映影片)和《星战前传Ⅱ-克隆人的进攻》。
同时,在原来北京、上海数字特技制作基地的基础上,引进数字电影母版制作的后期加工设备,逐步形成了一套我国自己的生产数字电影母版节目和发行母版的加工技术和工艺。并在华龙数字电影制作公司建立数字母版制作系统,以有序地推进电影数字放映的应用发展,也为推动中国数字电影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到目前为止,北京和上海的两个制作基地已经完成了大量影片数字版节目的后期加工工作,为我国数字电影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片源。我国北京、上海两大数字电影制作基地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数字电影在后期加工制作上已经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目前我国数字影院的建设发展迅速,遍布城市之广,院线数目之大,成为世界上数字电影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已经发行了《天上草原》《星战前传Ⅱ》《冰川时代》《极地营救》《哈利・波特2》《卢浮魅影》《海底总动员》及之后等数部数字电影。
数字电影在中国的登陆与发展给中国电影界带来的变化,不光是制作模式和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许多导演及电影创作者已开始了有关方面的尝试和研究,尤其在新世纪初,大量年轻导演开始尝试数字电影的制作与生产。这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数字电影的优势
数字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自然有它相比于胶片电影所特有的优势,据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1、保护环境:影院脱离胶片载体,并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完善,制片过程也不再用胶片拍摄和制作,这将为电影业环保问题的解决带来生机。
2、高质量无损传播:采用数字技术进行传播和放映,不会像胶片因复印和反复放映而使信号质量受损。
3、稳定性好:数字放映不会因为多次工作而使载体受损,会始终保持恒定的画面质量。同时,数字放映机没有机械运动部件,因此不会像胶片运动因为抖动和闪烁而影响画面质量。
4、降低电影制作成本:数字发行不必再印制大量拷贝,降低了发行成本,并且随着今后可能广泛采用的数字化拍摄、制作,可大大减少胶转数的环节,从而降低电影制作成本。
5、有利于版权保护:由于节目源以数字文件的形式存在,可通过加密等技术来保证节目内容的安全运行。
6、资源共享:鉴于数字服务的随机及多元化控制,利用高速局域网在多厅影院实现节目资源共享。
7、拓展影院的增值业务:利用卫星、网络等技术使数字影院具有实时服务能力,从而为新增值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数字时代下对于电影发展的思考
数字电影逐步的发展态势,已经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它给电影所带来的革新在许多方面是彻头彻尾的,代表了现代科技的进步。因此,它的未来发展空间是无限广阔的。
电影胶片时代随着柯达宣告结束而最终走向终结,而胶片时代带给人的所有关于电影的记忆与观念也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更变着。如果说,在21世纪初,还存在胶片与数字并行发展的冀望,那么,到现今,数字化拍摄与数字化制片过程已然被广泛的接受并应用开来了。数字电影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并最终取代胶片将是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它顺应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必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作为人本身而言,视听感知系统是有限的,因而也必然会决定以人自身观影所需为电影发展变革依据和研发前提的技术革命也必然会走到有限的境域。或者说,不是有限,而是足以满足人自身的通感体验。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技术变革终究会达到一个饱和状态,过犹不及,无论是视觉领域,还是听觉感官。
在不断研究电影技术手段的同时,我们还不应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电影内容本身。这是电影存在的主要依托物,是电影的主要支撑体。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是以人类更好的表达自我这一重要的审美需求为依据的,视觉与听觉感知与内在感知体验的外化呈现方式总是以人自身的存在为根本的。因此,这样的发展必然会有限,而无限的是人类思维的探索与思想的深刻表达。任何的技术手段都是为电影内容本身服务的,因此,理性对待技术发展,关注电影本体创作是电影更长久更深刻存在的意义所在。
技术发展终有恰到好处之时,而思维探索与观念表达却恒久无限。且待电影观念、电影管理、审查机制的正常建立才是本土电影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真正内需所在。健康的电影环境的建立比技术革新的迅速跟进要更有价值,而且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更有迫切性。
参考文献:
1 现代电视技术,2002年第4期-2003,9
2 影视技术,2002年第11期-2003,10
3 李敬,“解读数字电影”,传媒学术网,网址为:http:///xsjd_view.jsp?id=728
4 2000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广播联盟大会“数字电影”专题研讨会相关报告,网址:http://
5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相关信息,网址为:http://
6 BIRTV研讨会 电影系统科技研讨会相关报告,网址为:http://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方式 问题 对策
一、当前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教学内容缺乏弹性。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目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课目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单位和基本要素。但是,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仍以学科为基础,只强调知识结构的分化与纵深发展,导致课程体系只是零散的学科与内容的拼盘,忽略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生个体知识的特殊性。这种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被动接收的过程,无法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同时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割裂也使人的发展走向片面化。二是课程设置缺乏选择性和均衡性,必修课太多而选修课不足,专业课太多而基础课程较少,课程之间匹配比例失调。三是课程内容相对滞后,教学内容缺乏弹性,相邻课程的交叉重复较为严重,难以满足学生及时了解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及国际学术前沿理论的需要。
2.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的发展重视不够。近年来,教学方法研究异彩纷呈,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仍较为普遍,教师娴熟于各种灌输知识的技巧,讲风盛行,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满堂灌输牵制学生被动学习,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发展,课堂气氛单调沉闷,教学效果较差。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虽然高校各专业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均考虑到知识、技能、能力及非智力等因素,但陈旧的教学方法依然严重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目标不明确。受教学评价管理制度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评价和管理机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多以他评为主且主要由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完成,教师自评制度尚不完善。评价的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教学纪律、教学准备、教学态度、讲授语言、时间控制等外部指标方面,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比较模糊与笼统,缺乏评价标准与科学依据,难以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许多高校在评职晋级、业绩考核和奖励等方面仅注重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而对教学创新和教学质量等指标关注不够,往往导致教师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科研方面,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投入远远不足。在学生学业评价方面,存在“重知识记忆、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重闭卷笔试、轻口试等考试方式”、“重题型的标准化、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弊端,难以科学评判学生的综合能力,反映出考试评价体系及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对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当前的教学方式,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到课程设置,学生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都是既定的,习惯化了的,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着教材上已十分清楚的教学内容,很少顾及学生情绪和思维,学生缺乏自由思考的时间和氛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教师和课堂笔记的依赖习惯,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不加批判,不加思考地全部接受。这种模式基本上遵循着“求同思维”的模式,课程内容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批判性学习的方式难以得到发展和认同。
2.忽视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度过,围绕课堂和教师转,没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学术氛围更是无从谈起。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困在课堂,缺乏实践和创新的土壤,教师的教学囿于传统的书本、教材,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3.没有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只重内容、知识点的传授,教学计划规定了课程与学时,教学大纲规定了一门课各章节的内容与学时的分配,教师的任务就是按计划地把规定的内容讲完,至于这门课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等方面有何具体要求,如何把学生所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却没有深入细致地研究。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标准主要看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经常说一些大学生缺乏创造力,缺少实践锻炼,很大原因是与我们的教育制度方法分不开的。
4.没有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长期以来影响着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很多高校提出学校工作应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事实上,从事教学的老师如果没有科研做基础,没有反映时代特色的研究来促进教学内容的改善是不完善的教学,即没有强大的科研支撑的教学是缺乏活力的教学。我们应该知道,要培养学生,才办学校,而不是为了养教师,才办学校。因此,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大学的中心任务。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学术活跃是大学的生命活力。如何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直接关系教师的态度和热情,更将影响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建立。一些高校教师更关心“科研”而忽视“教学”,因为前者是有形的,而后者是无形的。在晋升职称上,虽说是教学和科研并重,但实际上,大都以科研为主,有时甚至以科研成果和水平为唯一考核指标,这种状况也迫使一些教学责任心强、教学付出多、教学效果好的老师改变奋斗的方向,使其更功利化和“数字化”。
三、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1.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不仅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第一,应打破学科与课程间的壁垒,强化课程与课程体系间的逻辑联系,重新审定与调整课程整体结构,以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来指导课程改革;第二,应明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类型的课程目标,构建多元化课程类型体系结构,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并举,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平衡;第三,应兼顾掌握知识技能、满足社会需要和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第四,课程体系改革应顺应科学研究日益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构建跨学科有机统一的本科教育体制与机制,打破“文科”、“理科”等学科壁垒,培养学生从多学科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第五,应特别重视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应充分认识课程容量、课时容量、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力度,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突破“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二是要树立现代教学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会学习;三是要改变以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状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四是鼓励学生提出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强化问题意识,允许质疑。
3.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建立教学评价新体系。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必须直接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指标应多元化。第一,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第二,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导向机制。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肯定或否定,而是通过肯定或否定形成激励作用,促进被评对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发展性教学评价不注重教师之间的比较,提倡专家、教师同行、学生及教师本人成为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第三,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推广和实施自评、他评、互评等教学评价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参与意识。通过课堂观察、座谈、面谈等形式,全面、客观和准确地分析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第四,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将教学评价结果作为业绩考核、职称评定、选拔优秀的重要参考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发挥教学评价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强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贯穿教育的全过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大批走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工作的进步,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大学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00-324.
[2]周兴国,李子华.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68-78.
[3]“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课题组.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6-301.
一、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1.房屋建筑质量标准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同一标准》的划定,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划定;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修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划定。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分项工程所含的检修批的质量验收记实应完整;工程所含的检修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划定。检修批合格质量应符合具有完整的施工操纵依据、质量检查记实;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修合格。
2.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保证
要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保证,那么从房屋项目工程建设开始就应该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政策。明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有关机构及其相关从业人员依法对工程质量的责任,质监机构则应依法对参建各方质量责任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渐推行差别化管理。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如有重大修改、变更的应重新报审;设计、施工单位不得违反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项目批准文件进行设计和施工,不得擅自变更设计,降低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设备安装、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建筑节能等进行抽样检测。工程竣工时,组织工程参建各方进行工程中间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成立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提供各参建单位的相关报告,报质监机构监督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后,出具竣工验收报告,按期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二、房屋建筑质量安全常出现的典型问题
1.房屋建筑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可能出现在个方面,从早期的工程设计开始,不当的设计就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许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节点处,梁上部负弯矩钢筋配置过多、排放不合理等,再加之柱筋对钢筋实际排放位置的影响,钢筋净距不满足规范的最小间距要求,造成混凝土浇注困难、振捣不实、强度降低、出现孔洞等现象;建筑外墙上易于形成热桥的某些薄弱部位局部泛霜、结露、发霉、长毛等质量通病等。这都是因为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从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来看,由于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操作的专业工程多、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规格品种繁杂,这就需要工种间的相互配合良好、操作人员有极强的素质和责任心,以及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各种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规范执行、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责任、程序、方法进行严格的验收。如若不然,就常出现违背了施工程序,造成在承重墙、梁、板、柱上随意凿沟、开洞,成为破坏主体结构、甚至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另外在施工中的施工不规范,常有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的情况出现,造成混凝土配比计量偏差过大,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最后,从房屋建筑工程的科技含量来看。在现代科技发展飞速的时期,房屋建筑工程的科技含量,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工期和经济性,乃至房屋建筑的质量。例如采用的外墙外保温构造体系,则有效地克服了墙体返潮、结露的质量通病。
2. 对于常见问题的预防和质量控制
对于以上的问题,在房屋建筑由施工到竣工,都需要严格注意质量控制。从工程设计方面,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按审图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在审核设计中是否存在常发的质量通病作为重点;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达到设计深度要求;在选用构、配件或节点构造的标准图集时,要认真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坚持执行建筑工程技术标准。从施工过程看,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意识;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保体系,以制度做为保障,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验收责任、程序和验收方法进行验收;要加强工程施工中器具、机械、人员的管理;要对工程材料、技术等进行严格的把关和质量检查。从科技含量上看,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要认真的进行调查了解,这其中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内容,尤其要注意材料、技术特性不足的方面,及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否会对该材料、技术的使用特性产生影响;掌握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有无防控措施。
三、房屋建筑质量控制的手段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所以房屋建筑工程应该对质量控制有严格的要求。所有的质量控制都应该从意识开始,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从提高房屋施工人员素质,增强质量意识开始。质量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有了意识的要求,还需要制度的保障,这才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两大关键。房屋建筑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要注重实际效果,把功夫下在贯彻落实上,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四、结束语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无论是参与建设各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各界都应严格依法依规自觉规范自身的质量行为,加强监管,有效监督,而且全社会齐抓共管,以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在最大限度上抑制质量问题,为社会创造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标识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地铁;城市文化;城市精神;伦敦;南京;比较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地铁是发达城市的标志,也是一个城市的另一张名片。是它引领你去认识、感受这个城市的人文、城市的面貌、城市的精神。如果要感受伦敦,那就从地铁开始。因为它有着世界上最古老、欧洲最大的地铁系统。始建于1863年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就诞生于伦敦(这条自东向西的“城市线”至今仍在工作,只是比以前更加完善了)。直到今天,伦敦地铁仍然是全球最发达的地铁网络之一,伦敦也因此被称为“建在地铁上的都市”。现今伦敦地铁(图1)各种颜色的13条线路在美丽的伦敦城下纵横交错穿行,共有275个站,不仅与轻轨线相通,而且与所有的火车站、汽车站和大部分机场相连,是全世界线路最密集、最复杂的地铁,承担了70%的伦敦交通。每天运送旅客300万余人次,全年乘客达9.5亿多人次。这为伦敦的现代化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便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伦敦地铁标志也让更多的人所熟知不忘,备感亲切,且标志的来历也充满了艺术性。
1、伦敦地铁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1.1 视觉环境设计
视觉环境设计是指影响人类的公共生活空间的标志和标识以及公共环境的色彩设计,它不仅每天帮助着不同的人穿梭于城市的每个角落,而且代表着城市的特色,城市精神的物化,同时也是城市实力的一种展示。地铁标志作为视觉环境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视觉形象传递交通信息,展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世界各国的地铁标志有着不同的设计,传递着自己城市的特色。只是大多以字母“M”为原型来设计,因为“地铁”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中都叫做“metro”(只有少数国家的地铁叫做underground, subway等)。一些城市里,地铁标志代表着整个地铁系统,比如德国是一个蓝色的U(图2),意大利则是红色的M(图3),西班牙是红色的C(图4);而另一些城市里,地铁标志只代表某一条线路或者负责某一线路的公司,比如俄罗斯地铁大多使用代表莫斯科Moscow的红色斜体M(图5)。其中最为影响深刻、历史长远的要数伦敦的标志了(图6)。
地铁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综合产生的新技术的代表。1863年,英国率先将地下隧道与工业发明结合起来,形成地下交通系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伦敦地铁。这段路程只有6.5公里,且隧道里由于依靠蒸汽机车的牵引(图7),烟雾弥漫,但人们仍争着去坐(图8),当年就运载乘客950多万次,[注:《METRO》,David Bennett 著,England:Octopus Publish Group Ltd, 2004年版,第19页。]迄今建造了总长约440余公里,成为世界之最。19世纪末,随着伦敦地铁的线路不断加速扩展,乘坐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需要有一个易于识记、简洁的图形作为视觉形象来快速寻找到地铁的位置。所以具有特定象征涵义的红色环状图形――地铁标志出现在众人眼前,当时被伦敦人戏称作“牛眼”(Bulls-eye)或“小圆盘”(Roundel)、“抢靶”(Target)的红色环状标识,在19世纪时作为伦敦公交总公司的标志,在伦敦交通中使用,1908年开始也用在了地铁站牌上。[注:杨冰编著《地铁建筑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伦敦地铁的最初标志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1908年,为了确保信息传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适应当时地铁发展的情况,以便区分地铁与公交车,伦敦地铁标志对最初的雏形做了一些修改,在伦敦地铁红色环状中间添加了蓝色横杠的图形,当时中间的横杠上标有“GENERAL”字样(图9),即“总”的意思。标志中间的文字很快被改成“UNDERGROUND”(即“地铁”)(图10),为了标志在应用于站名和站台时较易辨认,并且可以随着站名的不同而将“UNDERGROUND”改变为地铁站名称。
20世纪20、30年代英国迅速发展的设计,也影响了伦敦地铁标志的变化。英国从19世纪末的“工艺美术运动”到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大部分的设计探索都是从有机的自然形态中找寻装饰的动机,与大工业生产联系比较密切、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简单几何图形,特别是圆形和方形的分割、重复、交叉等方式,[注: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负责规划伦敦地下铁的设计任务,意识到当时这个看似简单的几何图形小圆盘形象有着鲜明的现代风格,它形象地突出了交通工具的特征,而且红色的环状给人的影像又如同车辆在像管道一样的圆形隧道里穿行,贴切生动地突出了伦敦地铁Tube(管子,在英语中常用)的称谓。
色彩在视觉环境设计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视觉的基本语素,自然就成为众多设计师的研究目标。所以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弗兰克•匹克(Flank Pick)兼伦敦交通营业集团副总裁,[注:Adrian Forty 著《Objects of Desire》,England:Thames} Hudson Ltd, 2002年版,第223页。 ]在多数情况下,色彩会比形象、文字更快更容易地被注意到,所以色彩的设计上采用了对比强烈、易见度高、易于记忆的色彩搭配。伦敦地铁标志采用色彩纯净、鲜艳的红色环状不仅在黑暗沉寂的地铁站产生了鲜明的视觉冲击力,且形象严谨洗练、生动自然、易辩识和记忆,而兰色的搭配使标志和谐统一,但又不失其艺术性,使人快速、准确地辩析出伦敦地铁的方位。就此,伦敦地铁的这一标志起到了快速传递信息的效果。色彩设计同时赋予伦敦的地铁车辆、公共汽车及电车等系列化的外形和辨析的颜色,如公共汽车为红色,电车为绿色等。
字体设计和视觉符号的结合可以正确的传达设计理念,发挥更佳的信息传达效果。伦敦地铁标志的字体重新设计又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交通识别设计,当时英国著名的设计师爱德华•约翰斯顿被聘请负责活字印刷体的改良设计,他探索每个字母字体尽量简单的基本造型设计,摆脱字形烦琐装饰性过强的维多利亚的古典造型,并将这种新字体应用于小至车票,大至站牌的各种媒体。这一套被人称为“铁路体”(Railway Type)的字体,使伦敦成为世界第一个正式在公共场所运用无装饰线体的城市。[注:曹芳主编《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由于力求清晰、明确、规范统一,“铁路体”的识别性非常强,应用效果很好。此举激发了英国各界对字体改良与统一的热烈响应,推动通用字体的造型向简洁易读的方向发展,使无饰线体文字成为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体例之一,成为20世纪上半叶在字体设计上重要的发展。琼斯顿设计的 “铁路体”无装饰线字体系列(图11),是二战前最完整的无装饰线字体系统。字体的艺术性在伦敦地铁的标志和视觉传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20年开始正式使用,到1925年该标志才注册为地铁标志(图12)。这以后伦敦地铁的圆形标志,为全英国乃至全球的人所熟知,至今仍然在使用。
1.2 导向图形设计
导向图形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指示性符号系统,而且一种科学的、视觉艺术化的传播媒介,是一个集合丰富信息的视觉传达系统。由于线路图是一种指引乘客的重要工具, 是通过眼睛而不是通过其他的感官来接受信息,所以线路图设计带有强烈的、抽象的视觉成分。它的设计同时是将具象的事物转化成一个有意义能识别的抽象图形符号体系的过程。由于人类的绝大多数信息交流正是直接通过视觉完成的,导向图形需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突出它的特性――在陌生的城市中找到方位。伦敦地铁在1924年有了比较详尽的地铁图,1931年英国设计师亨利•贝克(Henry C•Beck),利用电子线路图知识设计出第一张地铁系统的交通图。1933年他进一步突破了距离和空间位置的局限设计出了伦敦地铁交通图。通过反复推敲,利用鲜明色彩标明地下铁线路,并用“铁路体”标明站名,用圆圈标明线路交叉地点。在这张图中,最复杂的线路交错部分放在图的中心,具体的线路长短不成比例,只重视线路的走向、交叉和线路的不同区分,使乘客―目了然。[注:杨冰编著《地铁建筑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同时,他的设计工作实现了视觉传达的目标,用鲜明的色彩区分各条线路,颜色搭配和谐,十分简洁,实用。他的这种设计,奠定了现代地图设计的形式。整个导向图形设计以易懂、美观为原则,方向、线路、换车站,具有非常强的视觉传达功能性。这张线路图的设计极具创新,与一般的道路地图的不同在于,该图仅显示了地铁站的位置、连接和线路,与实际地上的地理位置并不挂钩。因此地图采用直线及45度转角作为基本设计元素,加上每条线路独特的颜色,使其查找和使用极其方便。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印刷技术水平还很低,为了制作出可以供照相制版的设计图,享利•贝克亲自用手工绘制地铁图上面的2400个“地铁体”字母。这之后的27年中,他不断完善和改进了这个交通图的设计(图13),奠定了全世界所有地下铁交通图、铁路交通图和其他交通图的设计基础。现在应用于全球各大城市的地铁系统,并影响到公共汽车路线图的设计。
1.3 广告设计
广告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传达信息的设计。[注: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伦敦地铁的招贴、广告也随着伦敦地铁的发展,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承载了深厚而独特的英国文化。
19世纪,欧洲的主要广告形式是海报。19世纪以前,主要广告形式是以文字为主的海报,并且是张贴在路牌上的,地铁海报视觉传达设计大多也以此为表现形式(图14)。19世纪中期以后,印刷技术的发展,具有图画的、彩色的海报日益成为流行的广告形式,而大众也逐步习惯于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基于海报的特点,伦敦地铁正是一个很好的媒介载体,它的招贴在这期间表现出了不同的视觉传达设计风格。在艺术繁荣的维多利亚时期,特点是发挥浪漫主义和中世纪装饰的特点(图15),力图以这种风格来与工业化抗争,表现出复杂的矛盾和折中主义倾向。随后兴起的“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宗旨却以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反对设计上的权贵主义,反对机械和工业化特点,设计风格上吸取中世纪朴实、优雅和哥德风格、自然主义风格的特征,体现实用性、功能性和装饰性的结合,同时发展东方风格的特点,创造出有声有色的新设计风格来。而在“工艺美术”运动感召之下,“新艺术”运动以自然风格为发展依据,在装饰上强调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完全抛弃对历史的的装饰和设计风格的依赖。[注: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这时期的海报(图16),通过设计,使人们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享受美学的价值和欢乐,做到为大众所使用、所享有。到了20世纪上半期,招贴设计虽还是沿着19世纪的风格发展,但受到很多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新的海报面貌。尤其是被称为“海报风格”的运动,他们利用简单的图形,简明扼要的方式,准确而鲜明地表达视觉主题,具有强烈的色彩对比,且具有有力的视觉传达功能。[注:同上,第146页。]当时的广大设计师探索把海报设计以最简单的方式,而达到最高的世界传达作用。如科夫的海报具有他个人的鲜明风格(图17),手法特别,这是他在1922年为伦敦地下铁道系统设计的海报―伦敦博物馆海报,他利用伦敦英国议会的大火作为设计的动机,立体主义绘画的手法,来烘托出伦敦博物馆与众不同的内涵。特别是明显地采用立体主义的形式特征来设计,图形大量采用几何形式,色彩鲜艳,而反映的内容也具有现代化的特征,比如大胆地采用以现代风景、性感的女性人物作为题材,可以说已经具有“装饰艺术”运动的基本特征了。[注:Adrian Forty《Objects of Desire》,England:Thames }Hudson Ltd,2002年版,第234页。]而曼•雷在他的海报中看到的伦敦地铁的标志已经变形了,是一个三维空间的星球,在布满星星的太空中,沿轨道绕土星运动着,这使人联想起它与速度、距离和未来的联系。通过它,曼•雷将超现实主义的思想带给了英国公众。他的海报是1930年代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形象渗透到广告与图案设计世界中的例证之一。曼•雷对伦敦地铁标志的海报表现(图18),也是有史以来对该标志最具想象力的表现。
从历史到现在,伦敦的地铁广告就仿佛是英国文化的视觉盛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功能性。伦敦生活离不开地铁,也离不开地铁广告。因为那张贴的五颜六色的广告招贴,或商业,或公益,一方面都传递着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又以其高水准的视觉传达设计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和生活乐趣,使人们每天仿佛行走徜徉于城市的巨大画廊中,将原本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使人们在忙碌生活的匆匆脚步中,多了一些人生边上的遐想。现在伦敦的地铁内广告根据其的场所大致可以分成通道广告、扶梯广告、站台广告和车厢广告。从内容上大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产品到企业、旅游、保险、文化活动和公益广告,一应俱全。广告的最短存留期为一两周,长的可达一年。在视觉传达设计上采用或幽默、或温馨、或前卫、或肃穆的艺术手法,令人在嬉笑怒骂间体味到伦敦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通过对伦敦地铁内广告的调研,不同区域的广告,以旅客行走、停留的规律来进行视觉传达设计。通道广告主要是以直接张贴和灯箱广告的海报为主,尺幅较大,视觉表现强烈,既活跃了地铁站通道的气氛,也非常便于识别,展示出伦敦这个城市的商业、文化和时尚。当你更换地铁线路时,往往就需经过冗长和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时两侧张贴的广告会成为你一路上的同伴,或许你不会停下脚步,但是他们的视觉表现会令你印象深刻;扶梯广告幅面因受空间的限制(图19),以A3的固定尺寸用镜框装裱,沿扶梯的角度排列整齐而密集,就像对待绘画作品一样,表现出伦敦对艺术的尊重。扶梯广告由于展示的地点特殊,其行进速度较快,功能是为了迅速疏散人流,与商场内的扶梯形成极大反差。其视觉表现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单纯化倾向,同一题材的广告经常会有节奏地反复出现,以此增强记忆; 而站台却是乘客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成为广告宣传的重要区域,这里的广告陈列与其建筑相融合,旧式的砖砌拱门形状与崇尚现代消费文化的广告交相呼应,体现出伦敦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特征――传统与时尚共存。沿车道一边的广告根据车道的高度与弧度张贴,虽排列非常紧密,但因有醒目的黄灰色块的间隔,所以不会影响间隔出现的地铁站名称和线路图,非常便于乘客的识别,因为更换频率快,虽是巨幅尺寸,可为了节省成本,海报基本采用直接张贴形式。乘客一边的站台则是直接张贴,广告常与座椅、站台壁画等交替出现(图20),尺幅相对较小,适合近处浏览。车厢内的广告因为只允许出现在车窗上方的狭长区域(图21),因此它们常常和地铁线路图交替出现,大多以公益性广告为主,在视觉传达设计上强调图形与文案配合,内容简洁而详实,且这里与其他区域的广告稍有不同,利于乘客可以相对细致浏览广告内容。
由此伦敦地铁的广告视觉表现形式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根据广告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尽情施展艺术手段,在设计中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设计出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招贴,充分展示了对信息的把握和对人文的关怀,使人们在领略地铁广告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感受当今英国的社会文化。
1.4企业形象设计
地铁从诞生起,不仅被当成交通工具,而且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文化、民族的特色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文化的载体。伦敦地铁展开了系列化、标准化的视觉传达一体化识别设计,体现出强大的传播效应和完整的管理概念,被认为是世界上早期的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简称 VI)。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伦敦地铁塑造了完整的企业形象,将现代工业设计和现代企业管理营运相结合,刻画企业个性,塑造企业优良形象(图22)。形成了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地铁卡(票)(图23)、封套、地铁线路图、服装、导向识别、交通工具等一系列的视觉识别系统。[注:Adrian Forty 《Objects of Desire》,England:Thames }Hudson Ltd,2002年版,第224页。]
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和旅游城市的伦敦,以闻名的地铁标志为旅游品牌形象,进行一系列的独具宣传性、特色性的文具、T恤、玩具以及小到随身携带的口袋型地铁图等旅游品设计(图24-28),从视觉传达设计角度,将伦敦地铁标志的应用领域从一个静止的符号演变成可以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城市、不同种族间流动的视觉符号,成为推广企业形象得力的传播工具。
每天清晨,踏进地铁入口,随手可得到免费的地铁报纸,名称为“METRO”。这是一份融新闻、财经、体育、服务等内容比较全面的早报,尤其是固定版面的关于地铁的新闻、建设、服务信息等,让你坐在地铁上就能够“天下大事早知道”,因此英国人喜欢在地铁上看报纸也不奇怪了。这份报纸是地铁服务的另一个窗口,提升了地铁企业的文化形象,将伦敦地铁从VI设计发展到CI设计。当你跨上地铁车厢时,耳边会想起“MIND THE GAP”的提示语音,即“小心地铁车厢和站台的间隙”,刹那间感受到在冰冷、黝黑的隧道里有一种温暖,这种地铁的“人文关怀”精神将企业形象从视觉符号拓展到了听觉符号系统。伦敦地铁的企业形象设计不仅以文化、服务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且展示了城市实力和城市精神。
二、南京地铁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南京,一个与伦敦城市面积相接近、人口数量相似的发展中等城市,地铁一号线于2005年5月完工运营。第二、三、四条线路也已在建设和规划中。南京与世界上产生地铁最早、地铁线路最多的伦敦在规模、运营管理上是无法相比的,但是起步虽然晚,然而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且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形成有高起点和广泛吸收的特点。
2.1视觉环境设计
南京地铁的建设不仅仅将地铁看作是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给人们审美的品位和内心的感受为依托,在视觉环境设计上突出自己的文化品味,其中地铁标志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标志以变形的M字母和衬底为几何五边形的视觉符号(图29),其中五瓣的几何形象征了南京的市花――梅花,表示出图形符号的地域性,突出了南京的城市形象;图形居中的大写字母M取自英文单词地铁“METRO”的首字母,通过对字母M的大小、粗细、结构等方面加以研究和设计,M的外形变为圆形,好比南京地铁的发展将是一个环城的交通体系,同时也将流线型、充满现代感的地铁车头的抽象造型赋予字母的外形,而中间笔直穿越弧线的竖线就好比是南京地铁交通工程,象征“四通八达”的地铁交通,联接构成了南京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地铁站名则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体作为视觉符号(图30),字体苍劲有力,韵味十足,打造了南京地铁特有的文化品牌。
标志的色彩采用了明亮的红、白两色,使得图形符号更加显著、易识别,红色既突出了梅花的本色,又体现了南京地铁人火红的热情及期待。南京地铁梅花标志对有关形象内容和造型富有创意地梳理、提炼、运用,[注:杨冰编著《地铁建筑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以简洁、严谨、便于识别和记忆,并有效地传达了深层次的文化意味和内涵,发挥了信息传达效果。
2.2导向标识系统
首先,引导乘客的标识和文字,除车站站名为汉语拼音,一律采用中英文对照。反映南京城市的开放性和国际化。
其次,地铁导向标识系统性强,设置了电子标识、语音提示系统以及分布各个角落的液晶显示系统等组成,乘客不用担心在地下宫殿迷失方向。利用图标、文字、箭头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图31),在车站出入口设置了醒目的行人指示牌、站名牌;在站厅明确而清晰设置了服务窗口和公布牌;站台地面设有醒目的黄色安全警示地贴;车厢两端有LED屏,配合车辆广播一起到站信息等;站台上3米高的艺术站名牌和一些小型站名牌(图32),随时提醒乘客车辆到站信息;扶梯边均设有醒目的出站标识、出口指示牌及各个出口周边道路及标志性建筑信息。
第三,信息内容简洁、清晰。导向标识系统的主要功能引导乘客安全、顺利及迅速地完成整个车站的旅程。简单明了的名称和编号系统,统一使用地铁线路的颜色,所有车站采用标准图像、文字和颜色,每个标识种类均采用统一的图形及布置,[注:杨冰编著《地铁建筑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结合地下空间的环境特点、乘客的心理及视觉要求科学进行设计,满足了乘客疏散的主要功能需求。对车站内的公厕等设施也附设了标识牌。
第四,标识牌的平面设计和造型设计美观、新颖(图33),充分体现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心理学、色彩学、美学等多学科运用,并考虑到地铁多线运营、维护检修等多方面因素。
第五,科技含量高,标识牌灯箱将传统的内置灯管为导光板,既减薄了标识牌的厚度,发光更加均匀,使之更简洁美观,同时节约了用电和减少今后运营的检修率。
2.3广告设计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广告,人来人往的地铁,延伸了广告的发展空间。地铁广告承载着交织着人的情感,用艺术的语言,最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抓住人们的眼睛,[注:潘公凯、卢辅圣主编《现代设计大系――视觉传达设计》,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第517页。]丰富了乘客的地铁生活。南京地铁的广告首先是“新”。一种新型的视频广告形式“动媒体”出现在南京地铁里。当站台和车厢已经成为灯箱及液晶屏等传统广告抢夺眼球的阵地时,这个奇特的灯箱却悄悄地进入到其他广告形式渴望却无法触及的地铁隧道中,创造一片全新的“蓝海”,也为南京地铁创造了新型的视觉传达表现形式。其次广告排列“齐”。通道、扶梯、站台、车厢等,都是整齐划一的灯箱广告,让你目不暇接。其中在通道上灯箱广告基本以镶嵌式为主(图34),形成和墙面统一的风格;而站台广告则以挂墙式为主(图35),大小统一。广告设计“出彩”。运用广告强大视觉冲击力的图形,夺目的色彩,简洁鲜明的广告画面,让人印象深刻。广告内容大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产品到企业、旅游、保险、文化活动和公益广告,一应俱全。以公益广告居多,推出体现人文关怀的公益宣传画,体验到地铁的“人文”关怀;以及宣传南京风情的文化类广告,提升了南京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游城市的形象;以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广告,传递着最新的资讯。
2.4企业形象设计
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为了利于乘客的方向识别,将每个标识种类采用统一的图形和布置,所有车站采用标准的图像;地铁的出入口采用统一的建筑形式,均为玻璃框架结构(图36、37),给人的印象稳定,易于记忆。富有南京地域特色的地铁票、卡(图38、39),以流线型、蓝色标识,充满现代感的蓝白相间的地铁列车(图40),宽敞的车厢,乘务人员和服务人员统一的着装,温馨的服务,人性化的设计,传达了南京地铁“驰载人文,身心直达”的企业形象。更以服务创新为企业口号,推出了功能性音乐,即上下班提示音乐等,目的在于帮助乘客放松心情、愉悦出行,以及方便地识别地铁服务。上班高峰时间的音乐显得轻快、高亢,伴随乘客精神抖擞地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下班高峰期的音乐则显得舒缓、温馨,带领乘客心平气和,以人的幸福为其追求的终极目标。
16个站台都有各自的标志性景观,沿线每个站台的立柱颜色或形状都各不相同,如新街口站的圆柱呈通体黄色(图41),非常鲜艳夺目;鼓楼站则以朱红色圆柱体现历史底蕴(图42)。其中9个站台内都配建了“文化墙”――壁画 ,将公共艺术品作为地铁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注:潘公凯、卢辅圣主编《现代设计大系――视觉传达设计》,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部分。]在注重艺术性、地域性的同时,更能体现南京的人文特色,更加突出南京地铁企业的文化形象。
三、伦敦与南京地铁视觉传达设计比较
地铁建设已有了百年的历史,目前已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135个城市建成了地铁,伴随地铁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而不同城市地铁的视觉传达设计展示了民族性、地域性、个性、传统与时尚并举的文化特性。
3.1伦敦地铁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伦敦地铁的各个车站体现了不同年代的建筑风格,从早期的砖石拱形结构(图43),到后期的纯钢铁架构(图44),再到现在钢化玻璃站台(图45),[注:David Bennett《METRO》,England:Octopus Publish Group Ltd,2004年版,第105页。]看似缺乏统一性,但却让人体会到英国一百年多年地铁建设发展史的巨大成就,尤其是从伦敦的每条线路上都细致地融入了伦敦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可以感受到视觉传达设计在这期间的变化发展。
地铁内部设计科学,导向标识明晰。正因为许多地铁站都有多条线路交汇,伦敦地铁车站乍看如迷宫,一般人很难搞清它的布局,最复杂的车站有三四条线,甚至六条线交叉。最深的地铁站台离地面估计约60米左右,不过全部有自动扶梯和楼梯,而且通风设备很好。伦敦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来自全世界的人流量非常大,语言障碍是首要解决的。为了方便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乘坐,伦敦地铁以科学、到位的设计,只要掌握其导向标记,即使不懂英语也无妨。发达的地铁网络,自然相应地就有众多的地铁口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这些区域。首先,在市中心区一般步行10分钟即能看到地铁标识,非常方便找到地铁口。其次,导向标识设计细致入微(图46)。这些标识的设计很科学,位置一般一人多高,即使再拥挤也不会被挡住。乘客只要跟着指示箭头走,就不会走错。每条线有自己的代表色,站台上和列车内都用颜色标出线路,乘客如果一时记不住线路名字,记住颜色就可以了。经楼梯或 电梯进入地下站台,按照路线图找到所乘线路和方向。站台上会有电子屏幕显示等候时间及该车终点,列车第一节车厢上方也会显示终点。伦敦地铁线路及其复杂,同一条线会有不同路线,不同终点,以及区间车,必须看清再上。到站时,大部分市中心车站会发出广播:“请留意列车与站台的间隙(Please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the platform)”。“留意间隙(Mind the Gap)”这一短语俨然成为伦敦地铁的听觉标识。到达目的地的车站后,追寻写有黄字“出口”(Way out)的标识到检票口(图47),由此出去即可。换乘站也都有明显的标识指引通向其他线的路线。再次,每个地铁站特别是沿着地铁线写有很多个本站站台名称,坐在车厢里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清楚地看到所到的站台名称。第四,每辆车的车头也有终点站的名字,车厢内均有语音报站提示。第五,站台和车厢内的线路图上也标出了每个站可换乘的线路,方便乘客提前知道在哪一站换乘。第六,口袋版地铁线路图在每个地铁站都可以免费得到,设计精美的地图在手(图48),使你对线路一清二楚。在一些复杂的地铁出口处,不仅有每个出口到达的街道,还会有附近街道的地图。这样多重信息帮助,一般人只要注意到其中之一就不会坐错了。所以有人将伦敦地铁称之为是视觉传达设计与美学的整齐划一。[注:David Bennett《METRO》,England:Octopus Publish Group Ltd,2004年版,第106页。]
3.2南京地铁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地铁车站内导向标识系统主要功能是引导乘客安全、顺利及迅速地完成整个车站的旅程,避免乘客滞留在车站内引起拥塞。在紧急疏散时,导向标识必须能清晰地引导乘客顺利地离开危险区域及车站。[注:杨冰编著《地铁建筑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在分析国外发达地区在地铁视觉传达设计的经验,总结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识系统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高起点进行导向标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遵循了目前国际上城市地铁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原则和最新的发展方向。在整体上做到了人性化,沿用了伦敦地铁累积一百四十多年经验的标识系统,配合新的科技发展及乘客需求,为今后的不断更新改善留下了空间。
地铁广告设计和形式两个城市非常相似,但有着各自的特色。伦敦是个文化、经济国际大都市,线路多,人流量大巨大,赏心悦目的广告屡见不鲜。但由于南京地铁线路目前的单一性,形式不够多样,成本偏高导致地铁广告没得到应有关注,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二号线及更多地铁线路的铺设,南京地铁广告的前景将逐渐看好,设计创新发展也将提高。
南京地铁在国内第一次尝试引入专业功能性音乐和报站提示音乐,为地铁增添了听觉标识,旨在愉悦乘客心情、缓解生活压力、识别地铁服务。“驰载人文、身心直达”作为南京地铁运营服务的核心价值,用“人文”特色来形成南京地铁与其他地铁的区别,同时这也与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文脉遥相呼应,树立一个崭新的具有南京特色的地铁视觉传达系统。
将公共艺术引入地铁,提升南京地铁的视觉传达设计。地铁内的墙壁堪称是商业 “黄金地段”,本是广告必争之地,而南京地铁却选择将9个站10块近60平方米的墙壁用来作壁画,以宣传南京悠久历史,展现南京独特的文化魅力。每个地铁站的壁画都是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选择贴切的选题。南京站的壁画主要反映南京城区总貌;奥运站壁画以体育运动为主题(图49);中华门站壁画以明城遗韵为主题,利用原建筑墙面凹凸变化的结构,生动体现了中华门城堡的造型特征,[注:《艺术向地铁延伸》编委会编《艺术向地铁延伸――南京地铁一号线艺术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以传统雕刻、砖铭文等造型元素,以及麒麟、中华门、文枢院等图案从视觉上体现历史的沧桑感,展示了古城南京的文化底蕴(图50)。鼓楼站文化墙是以“六朝古都”为主题,六枚铸铜朱红印镶嵌在石墙中,印章汲取中国古代龙虎为形,[注:同上,第21页。]还分别用甲骨文、小篆等6种字体表现“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的朝代名称(图51)。三山街站文化墙以夫子庙灯会为主题(图52)。中胜站文化墙以“中华一绝”南京云锦为素材(图53),以飞舞的蛟龙和云锦的特殊之法,画面喻显地铁快速的运动感。南京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富含文化古城底蕴,彰显地铁文化,雅俗共赏的广告艺术,打造了南京地铁的地域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