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体育课程的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课程的优势

第1篇: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一、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优秀的自主学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高分低能者。众所周知,体育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学生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意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有机紧密结合,从而掌握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的过程。所以,要提高教学的成效,必须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传统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令,是“教师要我学”“家长要我学”的学习行为,这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或毫没兴趣。现阶段,创新意识和知识经济对发展至关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不是一种固有的、前人总结出来的,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内容。

首先,应将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为先导,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有了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并且有所活动,才可能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激绪情感,并为维持这种活动而培养出毅力和性格。同样,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只有转化为动机,才能通过动机的力量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先让学生明确体育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原动力,在自主地投入体育学科的学习中,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自我锻炼的方法和习惯。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计划,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自我制定学习计划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从而加强责任感,树立自尊和自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身体是从事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身体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将来的生活质量。为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内容,来强调不同分工的义务和责任,让他们养成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体育锻炼意识,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体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同样经常用到,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规的被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当代,是一个合作的时代,是知识共享的时代,集体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合作机制,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同时,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充分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并进行互补,是合作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从双向合作来分析,优势互补可以体现的多个方面。如技能优势与体能优势的互补,技能优势与意志品质优势的互补,基本技术优势与战术优势的互补。例如,在学校篮球队的训练过程当中,可以将意志品质好的队员与技术好的队员分在一组,后者可学习前者坚韧的意志品质,而前者亦可以在后者的身上学习到优秀的技术。这就是一种互补式的组合训练方法。在这一种组合练习时,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组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心,又能发挥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体育本身是一项强集体性活动项目,它非常强调集体合作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的机会,学生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才会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体育技能,产生更多的灵感,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养成。

三、探究学习

第2篇: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行为习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1―0064―01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必修课,是直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课程。因而,教师应在德育课中把创新教育作为推进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础

1. 吸收和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学的总体规划布局,决定了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因此,教学理念是引领和指导教学改革的方向标。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首要的就是要学习和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实质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如,教师要形成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让学生会学、乐学、体验成功的理念;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时发展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教学做统一的理念;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注重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理念等。

2. 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是对一节课从总体上做出的安排、布局,涉及到理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和重难点,涉及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运用,涉及到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涉及到教学环节或步骤的设置,涉及到先进教学理念的贯彻,是教师教学准备充分与否的保证,是组织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容置疑。有人说,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就等于一节课成功了一大半,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要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一环。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与行为习惯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实效性的归宿也在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而学生自身对学习的看法及理念直接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极大地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必须改变学生对德育课及德育课学习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改变学生对德育课及课堂学习的认识。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以前的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上,认为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或空洞的说教,没有认识到德育课其实是一门促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是生动活泼地主动参与探究从而获得人生经验或指导思想的课程,是一门真正关注个人全面发展的学科。有部分学生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被动听和记”、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究的低层次学习阶段,这也使得厌恶学习德育课的情绪加重。所以,要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就在于扭转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和观念,培养课堂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2. 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部分学生的自卑感与挫折感还在影响着其思想、情绪和言行。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沾染了一些不良行为,因此教师可以先适当降低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让他们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逐步建立起学好德育课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帮助学生分析发展的前景,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有学习的榜样;教师还可以积极与学生开展谈心对话,进行心理的疏导交流,使学生重拾信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投身到学习中来。

3.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欠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挫败感,使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笔者在教学指导中发现,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多地体现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如预习的习惯、主动探究的习惯、上课主动参与的习惯、听课记笔记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自学的习惯等。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的设计,所以,备课不仅要备“教”,还要备“学”。

第3篇: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有效教学;校长;课程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 0)03-0032-03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说到底就是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总和。要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相关因素很多,就课程本身而言,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都是决定课程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但就一所学校而言,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课程理念是否深入人心、课程实施是否校本化、课程管理是否科学高效、课程质量的保障机制是否健全等主要取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践的调控、驾驭能力。它是校长诸多职责和能力要求中的首要能力、核心能力,包含了课程理念、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课程规划与评价、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要素。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一、存在问题

第一,缺乏对课程领导力的认识。在一些学校,“教学”只停留在校长们的嘴上,他们往往把学校的教学之事让所谓的业务校长分管,一推了之。有的校长认为学校头等重要的工作是保障学校平安无“事”,或者亮出有上级领导认可的“特色”工作,教学工作有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等在管,不用自己多操心,自己则把主要精力花在搞“外交”关系上。有的校长很少关注学校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很少研究课程校本化的保障机制,很少深入课堂一线,参与教研活动。有的校长甚至本校教师的任课任职情况也不甚了解。

第二,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乏力。有的校长不能根据校情对课程的内容、目标、实施方法进行“二次开发”;也有的校长对身边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不挖掘、不整合、不开发、不利用,导致课程的校本化程度不高。如在一些普通高中,教师、学生手头的教辅资料、选修课的教材等都是市场上的“泊来品”,鲜有自己编辑的符合校情、师情、生情的教材。许多中小学校开展“书香校园”“阳光体育”“饮食教育”,百校一面,没有特色。

第三,执行课程计划严肃性不够。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但在一些校长的眼里,课程计划可有可无,是可以随意变更的,主要表现为:随意增加考试科目的教学课时,削减非考试类科目的教学课时;对于一些缺乏专职教师的课程,随意选派兼课教师,使得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得不到真正落实。

第四,课程管理与目标不相匹配。课程管理是为落实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必须与课程目标相匹配。但现实是:一些学校表面上看起来对课程管理十分重视,规章制度、条条框框很多,其实它的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与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及多元性、开放性、可选择性的理念和“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要求却是背道而驰的。另有一些校长由于对新课程研究不多,研究不深不透,对课程管理该管些什么心中无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是鲜有发言权,有关的教学点评缺乏指导性、引领性,导致管理错位、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五,对教师评价与课改理念相悖。高素质的教师是有效实施课程的基础和关键。如何让教师围绕增强课程意识、更新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转换教学角色、改变教学方法等有目的地谋划自我的专业发展,是校长必须认真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但许多校长想的却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引导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考分上,把所教学生能不能取得好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致使理念提升、专业阅读、行动研究、教学反思、追求有效等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须“进修”、提升的内容成了一种“摆设”,许多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仍然是“涛声依旧”。

第六,课程质量评价方法简单化。有效的评价是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机制。新课程强调评价的教育调控发展功能,着眼于促进被评价者更好地发展。新课程评价重视综合、关注差异,突出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取向多元化。但在许多学校,仍是分数论英雄。简单地以考分来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

二、原因分析

导致校长不注重提升自己的课程领导力,普遍缺乏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力的原因很多,且不同区域、不同学段、不同规模的学校,情况也不尽相同,但细细分析也可以找到一些同质因素。

一是校长的职责定位发生了偏差。总理最近多次提出,要让教育家办学。这就意味着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姓“教”、人“教”,不仅要知教学,懂教学,更要会教学,“在”教学,要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践能力和课程管理能力。但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校长把自己的主要职责定位在“行政管理”上,形和影都不在教学上。一些原来因教学业务水平高而被提拔到校长岗位的教师,也由于多年不深人课堂,不潜心研究教学,远离教学一线,致使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弱化,课程领导力不断下降。

二是许多学校陷入“同质化竞争”。由于中小学教育的社会大环境还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魂”之下,特别是某些县(市、区)一级政府对高考升学率、高考状元的追求,使得校长们十分功利,不得不抛弃新课程理念,抛弃教育法律法规,不按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办学,一切围绕提高学生的考分转,“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轻负担,高质量”等成了开会讲话时喊的口号、向领导汇报工作成绩时的标签、广大师生与家长的“梦想”,这不仅导致学校办学缺乏个性,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办学特色,也导致校长无心提升自己的课程领导力。

三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至今尚未建立起与新课改目的、要求相匹配的学校办学水平特别是校长工作业绩的评价机制。现在教育行政对中小学校的评价种类很多,有重点学校评估、示范学校评估、文明学校评估、办学水平评估

等,但普遍有三个共同的缺陷:一刀切(不分城乡、不顾生源、不看基础、不比进步);重硬件轻软件(重数据轻实效);重教育轻教学,对教学的评估,只关注最后的结果(升学率或统考优秀率等)。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不按规范办学的学校被树为示范学校、不按规范办学的校长被评模范(标兵)的怪象,这在客观上导致广大校长提升自身课程领导力的意识逐渐淡薄。

四是校长的选拔机制问题不少。虽然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的领导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实际上现在中小学校长的选拔普遍是任命制(或先任命后选举),导致校长眼睛向上,工作重心向外,喜欢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看上级领导的脸色行事。对于学校的内涵发展,特别是对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缺乏研究的动力,缺乏“下水”的兴趣,“教学的有效性”“轻负担,高质量”,在他们的眼里都是没有意义的话题。这样,校长们就自然而然失去了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自我发展需求。

三、对策措施

在目前的大环境还一时难以改变的客观情况下,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关键在于校长应该自省、自励,进而有所作为。这具体可通过增强一种意识、提高两种能力、抓实三个环节来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一)增强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连接课程理念与课程行为的桥梁。校长应该对课程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既关注学校课程目标、课程推进策略的制定,也重视课程推进机制以及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和课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要把按课程计划设置课程,按课程标准整合课程资源与开发课程,按课程理念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二)提高两种能力

这里说的两种能力,一是整合课程资源与开发课程,实现课程校本化的能力。新课改实施后,中小学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组成。因此,校长有可能也必须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以校为本,对既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挖掘、梳理、整合。与此同时,积极开发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学校德育工作、当地经济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并切实做好以教育科研引领课程校本化的工作。

二是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能力。保障课程有效实施,其基础是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校长既要有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意志,对考试课程与非考试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一视同仁,更要具有合理调配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合理组织教学、教研活动,合理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能力。只有如此,校长才能驾驭复杂的、甚至有时是无法预测的教育教学活动,保障课程目标不偏向。

(三)抓实三个环节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要抓实三个环节,一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包括课程计划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校长要牢固树立管理品位、管理水平决定课程质量的意识,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地构建教学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所谓科学,就是管理机制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充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全体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角度设计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办法,使管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成长、学校特色建设的助推器。所谓规范,就是管理的操作要规范。这具体包含三层意思,首先,要把制度建设作为管理的第一要务来抓。各项管理制度要包含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且制度内容要体现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实施全面管理。也就是说,对每一位教学、教辅人员,每一项教学工作,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实施科学的管理。再次,管理者要公正、公平地实施管理,使被管理者心服口服。

第4篇: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旅游英语 体验式教学法 模拟

长期以来,旅游行业对学习旅游专业、能用英语交流的大学毕业生呈现出强大的需求,因而,很多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旅游英语,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旅游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教师和教材都提出了新的、具有挑战性的要求。

一、旅游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呆板,缺少地方特色

目前,市场上旅游英语教材版本繁多,但普遍倾向于单一地传授英语知识,尤其是书面练习,缺少生动的口语实景内容。随着旅游交通运输业、互联网的发展,近十年来,旅游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出现了电子客票、线上旅游采购、微信在线旅游等服务,而大部分旅游英语教材的情景对话还在沿用20世纪90年代的场景,其内容涉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严重不足。旅游英语教材在内容上除了应涵盖通识旅游知识外,还要根据院校所在区域以及学生将来主要就业区域的地方旅游特色有针对地编写,注重突出地方特色,这样也符合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目的。

2.师资队伍匮乏,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各类院校旅游英语教师,大多是旅游专业出身,或者是英语专业出身。旅游专业背景的教师缺乏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而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又缺乏旅游文化背景知识。这就导致了旅游英语教学中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极其匮乏。由于很多教师不具备“双师”能力,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在课堂上重讲授、轻实践,将重点放在语法、旅游词汇的讲解上,忽略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旅游专业技能的培训,使旅游英语成了基础英语的翻版。

二、体验式教学法及其特点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融合了杜威的经验学习、勒温的群动力学、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等体验学习理论和思想,于1984年在其著作《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中首先提出的。

体验式教学法实现了两个角色任务的突破: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接受终端,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通过类似情知合一、知行合一的认知过程,把知识内化,转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教师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体验式教学法革命性地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体验式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间接知识,更应该尊重学生个人独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彰显个性,获得情感体验。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近几年的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先后选用四种教材,最后选定了武汉大学出版的《导游英语》。该教材的主编程丛喜教授有着近二十年的英语导游、国际领队和国际邮轮工作的经历,这使这本教材与市场上的其他教材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根据导游实际工作的分工,将教材分成国内英语导游、旅游专题、国际领队三大模块。其内容逻辑结构清晰,对学生将来考取导游资格证和进行专业实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目前国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语言技能学习与商务专业知识比例失调,课时太少的背景下,教师能否吃透教材,对能否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每章节的旅游专业知识、旅游服务技能融合到体验式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根据体验式教学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质将全班学生分配成若干小组,进行旅游活动的任务、角色分配,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旅游活动。学生在参与模拟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旅游专业的英语词汇,又可掌握一定的旅游职业技能,还能在模拟实训过程中逐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职业能力。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教师在讲授《导游英语》教材时,可将描述国内全陪导游的第一部分和国际领队的第三部分同步进行。因为二者之间的工作流程有一定的相通性,只不过很多场景前者是在国内,后者是在旅游目的地国家,这样安排不仅可以巩固强化导游工作中的一些操作技能,还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教师在情景对话的讲授中,应搜集一些有关实景的网络视频,在学习教材每单元中的小节内容后,总结在该种服务过程中的服务程序和技能。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分析教材中的情景还可能更多地发生在哪些实际操作过程中,哪些是容易疏忽而又比较关键的细节。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用英语总结成小贴士,例如欢迎词包括哪几个要点;旅游团队一般在结账离店的前一天晚上,导游应通知客人提前结清酒店的私人杂费等。

第三,设计任务,编写模拟实训大纲。在任务设计上,教师要高屋建瓴,将几个单元的内容串联起来,以导游为核心角色,既要有旅游专题讲解,又要有小组角色分工的旅游场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体验。

第四,在模拟实训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必要的道具,例如酒店前台、客房、餐厅服务时的各种单据、表格。在模拟实训前,教师应指导小组撰写演练稿和导游词。在现场讲解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校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搜集有关景点的资料,查找专业词汇。

第五,将模拟实训的内容纳入课程考核。教师除了将学生模拟实训的成绩计入平时成绩外,还应在课程考核中增加口试部分。口试部分最好结合导游资格证考试,以导游考试形式进行。这样既检验、巩固了模拟实训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口语,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使有意愿从事导游工作的学生将来在导游资格考试时不因没有经验而失分,导游资格证是笔试和口试都合格才能取得的。

四、小结

旅游人才一直供不应求,尤其近几年的海外旅游市场对华人才招募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但这同时对高校的旅游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动态化的教学,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尤其是实践性的操作能力。所以在这一点上教师要与时俱进,虚心向旅游一线的资深人士请教,尽量考取导游证,亲自带团实践,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尽可能地与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聘请旅游行业的成功人士不定期地做专题演讲。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旅游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海外游客当地半日游的接待工作,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促进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郭晓.我国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2]肖海平,付波华.体验式教学: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研究,2004(1).

[3]王美倩,苗浩.大卫・库伯视野中的体验学习以及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与超越[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5).

第5篇: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目标;评价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科学、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在高职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体育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高职体育的教学效果,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从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目标达成、教学评价等三个维度,对如何切实地提高高职体育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一、教学内容设置

1.加强基础素质

一年级开设“全修”体育课。主要根据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师资等具体情况,突出健身性,开设田径、球类、游泳等以全面增强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体育课,使高职阶段的学生具备应有的身体素质。

2.兴趣结合专业

二年级开设“专项”选项体育课。 “专项”体育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普通的以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为主的一些运动项目,例如球类、舞蹈、游泳等,这部分体育课采用“三自主”的方法来实施。

第二部分是由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体育教研室教师结合兄弟学校的一些经验做法,针对我院所设专业对于学生(日后的劳动者)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在突出专业性质、职业性的前提下,自主编写的高职体育校本课程。

例如:我院的主要专业设置是化工类,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在化工、轻工、环保等领域从事化工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等基本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人才对于体育的要求是:具有很好的耐力,上下肢协调性,目测力,下肢的静力力量,反应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长时间工作能力,等等。根据这一目标群,我们设置了如下的校本课程,内容诸如如越野定向运动、野外生存技巧、国标舞、桌球,等等。冀望通过这些项目,使学生的耐力、上下肢协调性、目测力、灵敏性等素质得到发展。

又如建筑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建筑工程的结构和检验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就设置了引体向上,双杠的支撑摆动、屈臂伸,平衡木的走跑跳以及攀岩、爬绳、爬竿、手倒立、障碍跑等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抗眩晕能力(脑部前庭)、平衡能力、上肢悬爬能力、灵敏能力等素质。

这部分的教学实施主要是采用“定向”教学、即相应的“专项”配合相应的专业,两者挂钩。具体实施是由任课教师带领以整班为建制进行的集体练习,每次课的练习内容不超过两项,由教师根据实际进行安排。

从近几年的具体实践效果来看, “专项”的第二部分很受学生的欢迎。许多女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经过教师的讲解之后,明白了相关的身体素质与自身今后的就业息息相关的道理,也比较乐于进行体育锻炼了。

3.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学生经过“全修”与“专项”体育课程之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专业身体素质,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能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笔者认为必须从相关理论知识和运动习惯上进行加强,为此,我院体育教研室也同时编写了高职运动保健康复手册这本校本教材,每个学生一本,从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到日常的一些保健康复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一些劳动常见病的起因与预防治疗方法,对学生非常实用,一些兄弟学校也借鉴我院的做法,各自编写了相关的手册。

运动贵在坚持。为了防止学生步入职场后就疏于锻炼,我院举办了各类体育俱乐部,以自愿参与的会员形式来开展持续的运动锻炼,以期在学生离校后能够保持运动习惯,进行终身体育。从历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俱乐部形式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方面确实是有实效的。

二、教学目标达成

1.教学效果个性化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基本上是与之前的“专项”课程设置的要求一致的。除了与公共的基础全修体育课程中的要求相同之外,其余的无不体现了各自专业的个性化要求。例如,餐饮专业主要是女生,如果教学目标要求这些女生具有较强的肌肉力量与跑跳能力,她们肯定不会积极配合教学。实际上,对于她们主要的教学目标应是形体、耐力、灵敏、协调、柔韧以及掌握几种舞蹈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概括来说,就是各个专业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后,都能够具备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专项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及运动保健方面的理论知识。

2.运动负荷合理化

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直接参与活动,无论是发展体能、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等,都与学生实际从事运动练习紧密联系,都与学生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以及在承担一定运动负荷时及其后的感受与体验紧密相关。从这一意义上讲,运动负荷的安排与调控是体育教学面临的特殊问题。正确认识、安排与调控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看家本领之一。在教学中控制运动负荷是非常困难的,我院的做法是:

(1)分项预设负荷。运动负荷的预设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前根据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的原理与要求,对运动负荷的大小、过程,以及节奏的安排。运动负荷的预设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科学、合理、有效的前提。

教师首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预设运动负荷。例如快速跑、耐力跑等全身性负荷一类运动,负荷的预设基本上是以运动中及运动后的最高心率为依据。又如投掷、跳跃等局部性负荷的运动,由于对于学生身体的局部会产生很大的负荷,所以应该以身体局部的感受为判断运动负荷大小的依据,肌肉酸涨、无力、打软等等都是到量的一些内外在的体现。还有一些对于心理压力与身体压力都有较大负荷的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等运动,运动项目负荷的预设相对比较复杂,首先是要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然后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具有危险性的运动。在相对紧张和用力的状态下,人体更容易疲劳,所以该类型的运动一般来说是在有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两到三组的练习,一旦感觉学生动作不够流畅、不够干脆时,即可认为达到了一定负荷而停止练习。

(2)符合学生实际。安排负荷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层以及性别的差异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体机能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高职阶段的学生的相对安静心率逐渐有所下降,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尤其是承受无氧代谢和局部用力和静力用力能力逐渐提高,所以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有一定的负荷。其次是要考虑同年龄层中个体的差异性。同样的运动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达到的效果可谓因人而异,体能基础好的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对于体能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讲,可能已经是苦苦支撑甚至是不能承受了。

所以说教师在安排负荷的时候必须做好学情分析,掌握特殊学生情况,以利于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负荷的安排。

(3)适时调整负荷。为了科学安全地在体育教学中达到一定运动负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正确、有效地进行调控,因为不可能在课前全部掌握和掌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法全部预知学生承受运动负荷后的反应,体育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承受运动负荷后的情况,并与学生及时沟通,听取学生的建议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及时、科学、合理地通过调控外部负荷,实现调控学生内部负荷的目标。

实际上要精确地掌握和控制运动负荷是非常困难的。当前世界上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时很多都借助于高科技电子仪器设备来监控运动负荷。一线普通教师应更多地从理论学习、经验积累以及与学生的实时沟通上来进行运动负荷的科学控制。

三、教学效果评价

1.过程为主、结果为辅

体育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实际进步,没有一个好的过程,就算是能够在考核中符合要求,也不能视同获得好的教学结果。因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一样,只有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过程中来,才能准确地看到哪些学生尽力了,哪些学生是在糊弄。

2.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体育教学评价同样应该具有人文关怀,以鼓励为主。但这并不是只让教师说好话,在教师克制自身主观情绪、注意方式方法、对事不对人的前提下,该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批评,必须让学生学会承受挫折。既表扬又批评,是一种科学辩证的人文主义精神。

3.教师为主、学生为辅

第6篇: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问题;优化措施

处于学前教育的幼儿,其年龄尚小,智力的发育处于萌芽阶段,其天性纯真而善良,顽皮而活泼。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多的是培养其人生最初的一些基本性生活常识,以玩为主、知识理论的教授为辅。美术教学因其对人体感官上特有的色彩吸引力,非常适合作为这一阶段教育孩子的课程。因此,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但是,因其非主流性课程,现实中我们对其的关注度不够,致使现今的美术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进行探索解决,进而制订出一系列的优化措施。

一、目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的学前机构主要分为民办与公办两部分,而美术教学的课程主要由各学前机构中的相应授课教师自己来解决。而幼儿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主要以参考、借鉴已有的资料来完成自己的课程内容。这样形成的美术课程,其内容陈旧,创新力不足。同时,美术课程内容的质量性、适合性、内涵性完全依赖于各授课老师自身的文化素养、美术功底。因此我们说,目前的学前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不够规范、统一性差,此方面是我们相关教育人员应予以重视、改进的。

二、教学方式的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不同

1.理论性教学方式

教学的设计、学习的目标,教学流程中包含:(1)老师将绘有不同颜色花瓣的花朵呈现在孩子面前,首先教其认识不同的色彩。(2)让孩子各自临摹花朵,对应老师手中的花瓣颜色,相应地为各自花瓣图上颜色。

2.实践性教育方式

教学的设计、学习的目的:为折好的纸衣上色,在教会孩子认识辨别颜色的基础上,按其自身的喜好与色彩的判断来对纸衣进行色彩的搭配,进而可以观察出不同孩子对色彩本能性的掌握情况。

教学流程:

(1)首先教授孩子如何折成纸衣。(2)老师将不同的颜色涂于自己叠好的纸衣上(按要教的颜色事先叠好相应的纸衣)。(3)将不同的颜色涂于纸衣上,以教会孩子对颜色的识别。(4)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思对折叠完成的纸衣进行涂色,允许将不同的颜色涂于同一个纸衣上。(5)以纸衣为样板,教授孩子如何自己整理衣物,教授其折叠衣服的方法。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理论的美术课程教育方法其模式比较陈旧,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单一地教会了孩子对颜色的识别。孩子对色彩的描绘,通过模仿老师的样例来完成,是一种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而实践性的美术课程教育方式,首先以动手的方式教会其一种折纸的方法,在相互娱乐的过程中培养了其动手的能力。然后再对孩子进行色彩识别教育,在涂画色彩的过程中给予其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启发其完成对色彩的搭配。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对颜色的敏感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不同的孩子最终涂画出纸衣的颜色效果也各不相同,老师应给予孩子相应的鼓励,这样做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最后,对涂好的纸衣进行整理,进而教会孩子生活中的基本生活技能,真正有效地将所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相对于理论的美术教学课程而言,这一环节更加灵活,内容上更丰富,弥补了其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

三、优化、改进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方法

1.增加实践性学前教育美术课程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实践性教育模式与理论性教育模式相比,所教授给孩子的内容更多、更全面,更利于孩子的成长与生活;同时,这种教育模式开拓了孩子的思维,锻炼了其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说,对于当今的幼儿教师而言,在其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绘画的基本技巧传授给孩子,而且要以一种引导的方式让其对事物产生兴趣,不是按样照搬,而是真正地去运用色彩,激发出孩子们的潜能。

2.充实、完善教学内容

构建适合孩子、具有特色、内容丰富的学前美术课程,将美术课程教育系统化、规范化,进而更好地培养其对绘画的情趣,对美的感受,于身心上更加健康地成长。

学前美术课程的教育启迪了孩子们的心灵,为其创造了一个美丽而色彩丰富的环境,对其身心的健康发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学前美术教育的课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正,不断地去创新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第7篇: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能力培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3-03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随着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深入进行,高等教育从扩大规模走向了内涵建设。在2012年校长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并把2012年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年,这是我校落实“十二五”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精神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有机化学》作为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核心课之一,经历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体系,从课程设计到学时分布等多方面的改革,使之逐步适应了社会对应用化学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自2010年以来,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本科教学学时不得超过2500学时,《有机化学》课程从原来的180学时压缩到160学时。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学时要求下,如何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网络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接触学科前沿,拓宽学生视野,并让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本功,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然是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也是今后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结合我们《有机化学》教学团队长期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努力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

1.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过程要善于采用提问式,防止平铺直叙式地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利用设疑、设问营造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跟着老师的思路,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就会获得满足感和喜悦感,对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强。兴趣是影响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直接因素,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讨论式教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象灵活设置主题开展讨论。特别是利用习题课或课程总结等环节,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设置特定主题,提出主题。通过师生共同思考讨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寻找答案,老师再引导归纳结论。如电子效应、立体化学和反应机理部分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从根本上学好《有机化学》的关键所在,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常与这部分知识点没学好有关,我们就特别布置专题讨论课程作业,让学生查阅参考书和学习资料,整理有关的知识和应用实例总结出自己的学习体会。然后开展课堂讨论,随机挑选学生上台讲解,其他同学补充并展开讨论。整个过程学生始终为主体,教师只是适当引导、总结。这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自己查资料,而且理清了思路,理解了概念和原理,强化了归纳总结能力,拓宽了思维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调动,逐渐地自己走入《有机化学》的大门。

3.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只有具有较强的探究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产生独特见解,提出新颖的解法,提出新观点、标新立异的问题。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部分,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瓶颈,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合成内容提前融人各章节,强调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结合、知识网络的建立和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有机反应前提下,从目标分子的角度去考虑,通过逆推法、切割法等,倒推产物与原料结构的关系,通过典型的反应将二者联系起来。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用多种方法合成目标产物,通过比较得出最佳途径。这种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认为: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将成为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作为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心理,萌发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过硬本领的愿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主要从这些方面开展工作:

1.从课后专业着手。传统批改作业的方式确实起到了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但遇到教学班级多、课程任务重,教学科研发生特别冲突时就显得效率低了。如何既让学生自觉认真地完成课后习题并有所收获,又让老师轻松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我们探索出了一种集体批改习题的做法:学生既是做题者又是批改者!在课后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的习题让不同的学生上台做,各自讲解解题思路和体会,让其他学生评价对与错,指出问题所在,老师在一旁适时引导。学生要讲出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原理,其他持不同思路的同学进行补充、讨论。教师只是答疑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学生自己对整个问题逐渐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思路更加开阔,也不再把解题作为一种负担。

2.从对各章节总结知识点着手。《有机化学》既有它的系统性,又有化合物多、反应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各章的知识点既具有一定的关联度,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感觉内容繁杂难以完全掌握。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对学好《有机化学》非常关键。要求教师对每个章节进行知识的梳理,抓住结构与性质关系的主线,对各类化合物进行从命名、结构分析到反应规律、应用以及制备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在掌握各类化合物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类物质之间的联系,从而构筑《有机化学》整体知识结构的网络。

3.从设置灵活多样的课后作业着手。现在校园网的建设已经非常完善,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园网资源库。二年级学生尚不知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库,若不及早引导等大四开化学信息学时再用,无疑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因此适当地教会学生学习如何查阅资料,利用化学作图软件都对学生十分有益。我们经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围绕一类反应或一个概念查阅资料做小专题或与内容有关的文献综述,模拟核心期刊论文写作的方法写作课程论文。这种专题式的作业也非常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

1.从开展第二课堂着手。低年级的学生刚涉及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学习,阅读文献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独立从事课题研究的能力还较低,这个时候有老师加以引导结合课堂教学和本人兴趣选择一些小项目开展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它不仅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组织有效的第二课堂,特别是开展科技创新型、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型、个性需求特长素质型的活动,对培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无疑是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学校或院里组织的化学竞赛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大大增强。

2.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着手。近年来,我校实施了每年一度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虽不能让所有同学都参与但却激发了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研活动的热情。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参与到老师的科研课题中来,让学生得到完整地系统地实践训练,是提高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做法。在各学科的创新计划实施中,化学学科的实验性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和发挥。一方面让学生在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方面得到了有效的体验和锻炼,另一方面通过对有机化学反应产物的多元化和分离提纯程序的繁杂性实际训练,使学生对有机物质异构概念,有机化学反应的副反应多、反应速度与方向多等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激发和深化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3.考试方法的多元化。针对《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点多,难以用统一的方法归类总结,以及有机反应具有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对《有机化学》的考核方法不能单凭一张试卷一锤定音,而是要重在过程控制,利用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增加平时小考,形式也多元化,如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对某个知识点的归纳、章节概括总结的情况、制作的小课件的情况、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都可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之中。不但能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习密度,提高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而且避免了很多学生“平时不努力,最后凭突击”的习惯滋生。

总之,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到了方法和本领,锻炼了思维,实现了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庆平,高建纲,王芬华,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化学,2008,23(1):14-16.

[2]张波,李景信.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运城学院学报,2007,25(4):90-92.

第8篇: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1.1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心理学基础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对传统教学中强硬地对学生所学知识做预先的限定,并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且强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课程中的影响强调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主体作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些模式的出现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以马斯洛及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全人教育和情感教育。马斯洛提出的内在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宜强制学生去学习,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我国体育课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更多的是注重体育的“三基”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及态度等关注得很少,而受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我国体育课程实施中开始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及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意表现。可见人不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新型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2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大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教育过程中课程又是处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教育学理论对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关于大学教育的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马克思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全面发展理论强调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理论中还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德、智、体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马克思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等理论应作为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1.3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社会学基础

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教育的关系,如文化与课程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生成绩的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等。教育社会学的这些理论对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某些方面上说课程的目的是为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发展人类的文明,而大学体育课程要达到继承和发展体育文化就应该依据体育社会学的原理进行对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其次,人的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且逐步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其人的社会化的本质是对人类长期发展的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与人的社会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能促进人的社会化,而体育促进人社会化主要是表现在通过学习后掌握体育的技能和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功能上,这符合开展大学体育课程的目的,所以应把社会学作为大学体育课程优化的理论基础。

2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动因分析

2.1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外部效应驱因

(1)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蓬勃兴起。随着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纲要》的贯彻实施,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蓬勃兴起,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关系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及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在高效的教学质量下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所以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应与时俱进,加快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及优化,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世界大学体育课程先进理念的启示。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已趋向综合化、社会化及人本化的方向发展,在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上表现了较强的操作性,体育课程目标具体、清晰及准确,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

在教学方面上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向学生的体育文化及体育理念的掌握上。普通高校应借此机会进行对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研究,以促进大学体育课程跟上时展的步伐,促进与世界文化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发展理念相一致,以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以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2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内部主体驱动

(1)大学体育课程功能的延伸。随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施行,使得增强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为了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随之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理念及成功体育理念等体育理念相继出现,并打破了之前增强体质、传授“三基”的体育主导思想,并且随着2000年新《纲要》的颁步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开始重视学生体育意识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大学体育课程也开始注重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及体育健身原理的教授,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得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促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2)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拓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但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如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而心理疾病率则呈直线上升趋势等,促使身体健康成为了人们日益普通关注的问题,随之人们对于健康、娱乐、消遣等活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迫使大学体育的培养目标也应进一步的转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个性化方向的培养,而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多样化拓展,必然导致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加奎.关于体育课程模式构建之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51.

第9篇:体育课程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日语景点导游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74-02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推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日语景点导游课程中,也尝试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短短两年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师生们不断地摸索、改进和完善,我们在日语导游的教学上不断成熟。本文就多媒体在日语景点导游教学中的运用谈谈个人体会。

一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一般是指将多种媒体,如文字、符号、音乐、图形、图像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应用系统。现多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即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发生了变化,给传统的讲授课堂带来了新的体验。在日语景点导游课程中,多媒体作为多功能的主要教学手段,有着极大的优势。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日语景点导游是一门难度很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难记的单词、难读的句子,用传统的日语教学法,枯燥的听、说、读、写、译,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帮助记忆。而通过多媒体把某个景点分段展示出来,按照介绍顺序,配上关键词或句,用音乐和动画渲染情景,唤起学生对景物的热爱,激发他们的了解和讲解欲望,能有效地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

2.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重点、难点是每一个知识体系中最关键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重点内容,弱化难点。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某个景点中的重要部分增强渲染效果,如动态图像、语音提示等艺术手段和特技效果,用丰富的表现力吸引学生。而难点,在日语景点导游课程中对学生来讲,主要是陌生的、拗口的专有名词,给它们配上朗读音频,让学生反复跟读,完成相应的练习,能起到巩固知识、熟练掌握的作用。

二 日语景点导游课程特点

1.课程性质

日语景点导游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包含日语能力和景点知识两个方面,两者都需要达到较高水平。在学校五年制高职涉外旅游专业里,本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设在第七个学期。在此之前,一至三年级共六个学期,在日语学习方面,分阶段开设了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视听说、日语泛读、日语会话等课程,为学生打下了日语语言基础。在导游学习方面,以考取中文导游证为目标,开设了导游基础、导游法规、导游服务技能和江苏景点导游四门核心课程,注重加强学生对导游基础知识和景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和导游服务能力。因此,在奠定了日语和导游双重基础的基础上,在四年级开设日语景点导游课程,是学生日语语言和导游能力的综合体现和提升。

2.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是五年制高职学生,虽然已是四年级,但思想仍不够成熟。有的甚至在三年级考完中文导游证后就抛弃了日语和其他所有的学习。因为除了个别学生是自身渴望学习专业知识外,大多数都是盲从家长的要求,所以只盼着快点实习、毕业。有的学生,思想稍微成熟一点,但是他们认为现在课堂上学习和社会需求脱节,到苏州旅游的日本团都是一日游,很多不需要当地导游。不能学以致用的想法,导致了学习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高职学生大多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一般,基础差,自制力弱,贪玩、懒惰,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很外向,自我表现欲比较强烈,对实践课程中的小组合作、情景表演有较高的兴趣。

3.教学实践

针对本课程内容的高难度和特殊性以及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但表演水平较高的特点,我们尝试了用多媒体教学法结合角色扮演来替代传统的讲授法和翻译法。现以苏州寒山寺为例,详细叙述该景点日语导游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第一,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原始PPT,设计寒山寺景区旅游线路图并分成6个部分:(1)江村桥(大运河);(2)寒山寺概况(山门殿);(3)大雄宝殿(钟鼓);(4)藏经楼;(5)钟楼(除夕听钟声);(6)弘法堂(碑廊);整理各段线路上主要景点的日语导游词,尽量控制在10行以内,并使用简单句式,个别难读单词标注假名读音;给学生分组,也分成6组每组6~7人,完成相应景点的PPT制作和日语介绍或情景表演。教师指导各小组成员自学日语导游词,标记重点、难点,并在PPT中体现。

第二,教学过程。以第一组为例,首先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寒山寺旅游线路总图,了解整个景区的游览顺序后,点击第一部分,画面切换到第一组同学制作的PPT,一幅寒山夜景映入眼帘。寒山寺山门外,月亮斜挂在半空中,水波荡漾的大运河上架着一座小桥――江村桥,一叶小舟缓缓漂来,船头站着一个诗人。伴随着寒山寺钟声的响起,四位同学按顺序背诵着《枫桥夜泊》日文版,慢慢走过画前,画面上日文版的诗词也一句句出现。制造气氛后,又一位同学指着PPT,结合唐诗,用日文介绍江村桥,然后再切换到文字介绍,一边指着文字一边朗读。另一位同学详细解读这段文字,把难读的单词和句子先重点提出,要求大家跟读;再分析较复杂句型,解释句子结构和意思;最后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这样,根据组内成员的日语水平,大家难易分工,可以发挥得更好;而作为观众的其他同学,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一起学习该景点的日语导游词,不但可以提高日语水平,也可以体会到学习日语、学习导游词的乐趣。

第三,考核评价。在愉快的气氛中,“导游”们是否熟练地展示了自己的水平,“游客”们是否充分了解了各景点的内涵,在对每一组的评价与考核上,我们采取自评、组评和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自评是指组内评价,占30%,主要从“导游员”的角度来评价PPT制作、多媒体技术运用、日文导游词讲解和导游效果;组评是指其他组对该小组的评价,占30%,主要从“游客”的角度来评价视觉效果、日文导游词的学习效果、导游印象和导游效果;教师评分占40%,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景点设计、多媒体运用、日语发音、导游词解读四个方面。类似的评价内容,通过三个角度来评判,可以比较客观地给出总分,看出小组成员某个方面的薄弱之处,激励学生改进方法,提高质量。

三 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现代技术结合的方式,为高职学生在日语景点导游课程的学习中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多媒体教学法则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学和讲授、表演为主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跃.《日语北京导游》多媒体教学初探[J].旅游学刊,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