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节日知识竞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

第1篇: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为了纪念屈原,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

3、端午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二、认知:

技能:发展学生利用网上平台互相交流的能力。

情意: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更好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知道以前所不了解的文化,能更好的传承我们民族的古老文化,使之不被遗忘。

三、活动准备:

1、组织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2、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作用。

3、制定活动计划。

四、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准备些龙舟的图片贴在墙上,以及一些屈原写的名诗名句作为教室的装饰,既美观,又给节日增添了气氛,。将教室的气氛与此节日相呼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庆祝什么节日而装饰的。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开展端午的知识竞赛活动。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4)谈谈对端午节以及屈原的感想,说说自己眼中的端午节,以及对爱国主题的扩展,进一步深化其意义。

2、要求学生绘制设计有关端午节的小报。

3、开展为四川灾区的孩子写慰问信活动。

4、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

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诗人,所以也称为“诗人节”,举办一个诗歌比赛,不但可以借此纪念死去的屈原,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切磋有所长进。

6、在家与家人一起包粽子,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展学生进行包粽子比赛,或到敬老院与老人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

7、开展我与端午的征文活动,让学生谈体会、写感想。

五、活动的意义:

第2篇: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而且,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更加增进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活动背景】

清明节,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诵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活动时间】年4月1日

【课前准备】

1、与清明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自己的感受。

3、录象片段:

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 的电视剧。

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活动过程】

(一)、了解清明节

1、引入欣赏《清明上河图》,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第3篇: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2017端午节升旗仪式主持稿【1】

唐:敬爱的老师,

白: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早上好!

唐:我是主持人唐

白:我是主持人白

唐:今天的升旗仪式由我们一(5)班主持

白:我们的班级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我们的班级口号是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唐:担任本次升旗仪式的升旗手是高粲然,她踏实勤奋,关心集体,乐于助人。护旗手是丁东婷史泽宇。他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心中有集体的好学生。

白:我宣布:街小学端午时节粽飘香主题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全体立正。

白: 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出旗!

唐:第二项:升国旗、奏国歌,全体少先队员敬礼!(升旗手护旗手升旗至完毕)礼毕!

白:第三项:唱国歌。指挥:闫梓祎

唐:第四项:宣誓!请同学们挺胸、抬头、举起右手 忠于祖国(全校生:为祖国服务!)

白;宣誓毕!请同学们放下右手。

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白:端午节就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

唐:白洛菲,你知道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呢?

白:当然,我们班的很多同学也知道,那咱们进行一场知识竞赛怎么样?

唐:行啊

白:听题,抢答

第一题,端午节是阴历的几月初几?张轩嘉答阴历五月除五

第二题:端午节还有什么其他的名字?杜浩宸答:午日节、重(chng)五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

第二题:端午节有了多久的历史了?王一伊答两千三百多年

第三题:端午节我们有吃什么的习俗?有什么传说?

李沛泽答: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第四题:端午节我们会佩戴什么?安家乐答挂菖蒲,艾草、挂香囊、挂五彩绳

第五题:端午节我们有什么竞技活动?刘心悦答赛龙舟。

唐: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既然知识竞答分不出高低,咱们再来比一比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朗诵吧,

白:谢谢同学们,激烈的比赛结束了,下面有请一五班吴秉泽的妈妈给大家颁奖。

吴妈上台,讲端午寄语。你们都是非常棒的,每人一个小粽子,作为奖品。我们过端午,纪念屈原,就是要牢记中华民族的根,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发扬传统文化,谢谢大家。

唐:请上周值周长宣读上周值周总结。

白:请各班有序带回!(主持人退场)

2017端午节升旗仪式主持稿【2】

(男)尊敬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我是三一班的王思哲

(女)我是三一班的张妍

(合)很荣幸能够主持这次升旗仪式

男: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女: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男:同学们,我们刚才念的这首诗写的就是端午节

女: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文秀写的《端午》

男:这个星期四是农历五月初五

女:我们又将迎来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男: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端午,领略中华五千年的文化

合:话端午 敬先人主题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男)第一项:请升旗手上台,介绍升旗手事迹。

(女)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男)请邓老师为升旗手佩戴绶带。

女:第二项:出旗,全体立正

(男)下面将要走过主席台的这支护旗队伍是我们三一中队的同学们,这是一个和谐竞争,乐善好思的集体,同学之间互相比赛,又互相关怀,每位同学都积极踊跃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班集体贡献一份力量。

(男)面对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心潮起伏,热血沸腾

第4篇: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李凤君

(宁夏理工学院,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  要:近年来,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为了使大学英语教学跃上一个新台阶,全国各高校在公共外语教学中实行分级教学。自我校实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以来,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显著提升,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状况,根据实践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改进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方法和工作思路。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计算机教学系统,充分调动B平台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平台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堂;网络教学资源

一、引言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为“质量工程”四项工作中的第二项,为了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我校也加入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行列。自2010年起,我校的公共外语教学实行分级教学,共分为A、B、C三个平台。经过多年的实践,英语教学效果明显,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随着教材难度的加深,B平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下降,课堂气氛沉闷等。因此,如何激发B平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学校的B平台学生实际情况和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做了一些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一些可以激发B平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互动教学课堂环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

英语课堂教学加入互动环节。课堂互动环节主要是英语口语练习,鼓励开口说英语、用英语交流。课前用5-10分钟时间,学生做英语歌曲演唱、英语会话、英文诗歌朗诵、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表演、英文电影配音等口语练习。在课堂上开展此类互动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此时学生精力集中,对英语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处于最优阶段,英语学习效率达到了最佳,有益于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考试、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学生在大学期间,有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公共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与英语有关的考试。这些考试本身就在激励学生不断地努力学习。参加相关的英语考试,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此外,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CCTV杯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英语知识竞赛、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英语话剧表演大赛、英语主持人大赛、英语辩论赛等赛事。对于各类比赛的结果,学校给予不同的奖励。各种英语竞赛能够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中,丝毫不放松英语学习。各种比赛奖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强化第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第二课堂的宗旨是利用课余时间,以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将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与课外活动所创设的语言环境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我校英语社举办的各类英语活动中成绩最为突出的是英语角。

1、西方节假日庆祝。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大学生越来越喜欢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每当这些节日来临,英语角都以这些节日为主题开展活动。在装饰后的特定环境中,学生可以装扮成自己喜欢的角色,在身临其境地领略西方重要节日的魅力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必将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外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非常感兴趣。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角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活动,主要介绍各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这样不仅可以让外教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话题讨论。提前拟定主题。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外教加入讨论组,与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话题讨论活动,学生不断克服自己害羞、胆怯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教的参与使学生能够改善语音语调,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从而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信勇于表达自己。

(四)充分使用互联网进行英语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外语网络化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校现有的网络平台是蓝鸽校园网语言学习平台。该平台在坚持传统教学思想的前提下,把语言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自习、考试、管理等环节集中到校园网络上,学生可以随时上网自主学习。这种网络平台为我校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

此外,英语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有一些英语网上学习资源,如大耳朵英语、普特英语网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选择的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QQ、飞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鼓励学生,督促学生。

三、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正视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6-231.

[2]文节,丁华平,何山.浅谈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J].法制与社会,2010,(34).

第5篇: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一、青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现状

我们却十分遗憾地发现,当代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状况堪忧:如,知行脱节,虽然能明善恶,然而在行动上却缺乏具体的体现,知道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关心他人是美德,然而,他们在公共汽车上不愿让座,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不会主动谦;以自我为中心,率性而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娇生惯养,自立能力比较薄弱,从未经受过狂风暴雨的洗礼,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打击,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打击而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崇德尚义,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思想,对少年儿童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学生人格修养,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德育育人功能的策略

(一)创设传统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校园里,设计一些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性建筑、人物塑像、园林景观,在宣传栏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传统文化”一角等,通过创设传统文化的育人氛围,潜移默化滋养学生的心灵。

(二)有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道德水准。学校可以开展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活动,如经典美文诵读、中华美德故事演讲、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还可以以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爱国、诚信、知礼、勤俭、修身等主题班队会或专题讲座,“指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品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立德修身,“路漫漫其修?h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踏实勤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让传统美德自小植根于孩子的心灵。

(三)对传统经典加以开发作为校本教材,通过诵读的形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选出来。我校把《弟子规》《中华道德名言》和一些优秀的古诗词编成《古风雅气》作为校本教材,利用班会课前十分钟和午读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为加强对学生诵读名言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校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诵读方法。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学生可大声朗诵,也可低吟慢唱地读,还可不求甚解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受到感染熏陶。二是联系扩充法,如读有关爱国的道德名言时,让学生查找有关的爱国人物的故事和爱国诗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想象入景法。即将诵读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意境当中。这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理解、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四)挖掘传统节日风俗的内涵,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

挖掘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了解,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例如,清明节,大多学生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和扫墓的日子”,为此,学校可以开展以下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

1.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传说、故事;背诵一两首有关清明的诗。

2.郊外踏青,开展植树、赏花、放风筝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

3.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姓氏文化来历及祖先的来源等;通过开展这样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珍爱生命、爱护自然,从而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了解节日的来历、名人的故事,欣赏经典的诗词歌赋,探讨爱国、团圆、敬老的话题,让学生体验赛龙舟、吃粽子、赏花灯、吃月饼、贴春联、猜灯谜等乐趣。挖掘传统节日风俗的内涵,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民俗教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五)家校互动,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

第6篇: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一、常规活动,增长才干

长期以来,每周三下午的班(队)会活动一直是我校学生活动的主阵地之一。学校在活动的全员性、整体性、连贯性和多样性上狠下功夫。专题讲座、专题队会、演讲比赛、才艺表演、游戏娱乐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室内外、校内校外,均是活动的场所。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去感知、去探索、去体验、去创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组织能力。

二、传统活动,加强体验

在改革创新活动的同时,我们十分重视传统节日的育人功能,结合学校德育计划,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常年结合特殊节日或者纪念日设计活动,比如,利用“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在活动中加深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多方面的

教育。

三、特色活动,展示自我

我校建立了书法、绘画、剪纸、合唱、演讲、电子琴、田径等特色活动群体,同时,学校每年定期举行综合艺术活动、演讲朗诵比赛等特色竞赛活动。这些特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

我们的上述特色活动为发现和培养专业人才创造了条件,为此,我们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主题活动,提高素质

我校紧密结合国情时事和学生特点,及时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意义深远,教育作用十分突出。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传承。为此,我校每年9月均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写观后感,讲英雄人物故事,举行抗战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科学教育”主题

我校开展的“崇尚科学,反对”“反万人签名活动”主题活动使学生认清了的本质,在心中扎下了崇尚科学的根;“珍爱生命,远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了的危害,从而拒绝的侵蚀。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法制教育”主题

“遵纪守法,健康成长”专题讲座、“法律进校园”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

4.“养成教育”主题

第7篇: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摘要】节日符号是民族在长期历史实存中形成并在特定时日集中展现的相关文化元素的集合,显性地集聚表达了该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本文通过对贵州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考察,揭示出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是以三种具体路径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传统民族节日符号在新的历史转折期转型的深层动因。文章认为,国家化和市场化双重力量的交织作用,是传统节日符号转型的基本动力所在。

【关键词】贵州;苗族;节日符号;现代转型;动力

节日符号作为民族在长期历史实存中形成并在特定时日集中展现的相关文化元素的集合的典型表征,显性地集聚表达了该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其功能与文化一样,展现为对“人类发展的普遍过程”[1]的一种关怀。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许多民族节日符号的原生性解释系统正在发生改变,新的意义和文化元素被不断地嫁接到原有的节日符号之中,使得新的节日符号为了迎合现实的各种需要被不断地建构出来,在不断的言说中,成为“合法”的传统。本文通过对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的考察,冀以揭示传统民族节日符号在新的历史转折期变化的具体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深层动因作一探析。

一、贵州苗族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意义分析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的省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为1333.9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苗族总人口为429.99万人,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2.23%,为贵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就人口规模而言,苗族传统文化构成了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苗族节日作为显性化的民族文化符号,被视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一般而言,贵州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然节气与时间记忆的有机结合

据统计,贵州省一年中的民族节日达490多个。[2]从时间分布来看,几乎每个月都有苗族的节日。这些节日犹如苗族同胞生活时间链条上镶嵌的珍珠,不仅让他们在年复一年的轮回里找到了日常生活的时间规制方式和时间记忆方式,而且还通过已经记忆化了的岁时节日,来规制自己的生产生活的秩序,从而实现生命的秩序化。如,“插秧门”就是苗族同胞规制时间秩序化的一种体现。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黔东南的苗族便在这天开始插秧,祈愿庄稼茁壮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的一些支系拓展了对时间的认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实现了对时间的记忆和把握,衍生了一些独特的民族节日。以苗族“牯脏节”为例。“牯脏节”是雷山县西江一带苗族最隆重、最独特的节日。关于“牯脏节”的来历,尽管有许多种说法,但该节日特定的仪式程式和内容,虽经上千年岁月的流逝,却仍然比较完好地代代相传了下来。这些苗族同胞通过13年一轮回的特殊方式,在某种更宽泛的意义上完整地记忆了自己的时间,并以这种独特的时间记忆方式,体现着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体的存在。

(二)原始崇拜和宗教禁忌观念的存储器

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来看,农业文明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在采集、渔猎等生产活动中对自然物候的观察。自然因其与人类生息相关的天然优势而成为了苗族祖先崇拜的第一个对象。“这些自然现象和外界物体,同人一样能说会道,有喜怒哀乐,并有善恶之分。”[3]崇拜导致了宗教禁忌观念的形成。这样的传统节日,直接体现了苗族先民的原始崇拜和宗教禁忌观念。

例如,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为了祭祀“谷神”一年来给人们带来的好收成,而在每年稻谷将熟之际举行“吃新节”;为了祭祀祖先对自己一年生产生活的护佑,而在冬月的第一个卯日举行隆重的“苗年节”。贵阳地区的苗族为纪念传说中抗击官军在喷水池附近遇难的英雄亚努,而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到喷水池附近聚会,逐渐形成了“四月八”节日。

在上述节日中,把曾经为自己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神话英雄视为自己的保护神,是苗族先民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对自然界拟人化理解的结果,蕴涵了某种古朴的自然崇拜观念;而在“吃新节”前禁止人们在田里收谷子食用,则是“谷神”崇拜导致的禁忌观念的体现。由此来看,原始崇拜正是通过制度化了的节日祭祀仪式或禁忌,符号化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三)农耕经济形态的典型表达

以龙里、福泉、贵定一带的苗族“杀鱼节”为例。[4]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九,人们便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鲜鱼,架起铁锅,烧起大火,煮着鲜鱼,喝着米酒,吹起芦笙,唱着山歌,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从自然环境和苗族先民的生产方式来看,“杀鱼节”的起源及实践,是龙里、福泉、贵定一带苗族的原始经济形态在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的体现。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境内江河交错,水系发达,盛产鲤鱼、鲇鱼、青鱼、马口鱼等多种鱼类。在人对自然改造的力量较为落后的情况下,通过采集渔猎的方式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就成了人们维系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选择。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采集渔猎的经济形态都曾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区域得到展示,并一度成为人类初期主要的生产方式。当苗族的部分先民来到这个地区,因丰富的水资源所维系的鱼类资源,很可能一度成为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随着人口的繁衍,有限的鱼类资源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于是,在积极开发水稻等农作物的同时,限制个别人频繁的渔猎行为,而在固定的日子进行集体渔猎,在维持鱼类资源的丰富和平衡的同时,也保证共同体对鱼类资源的可持续需求,就成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切实选择。

(四)祈福求愿的多彩画卷

综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出发,或独立延伸,或共同作用。主要流行于黔东南州台江县苗族地区的“姊妹节”,就集中展现了这一文化内容。[5]据《“姊妹节”歌》描述,苗族的先民阿姣和金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爱慕。但两人的爱情,却遭到阿姣父母及族人的反对。阿姣被父母软禁,逼嫁回舅家“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往舅家,就每天借口上山,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糯米饭送给金丹,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两人的爱情最终感动了阿姣的父母和族人,有情人终成眷属。苗族男女青年仰慕阿姣和金丹对爱情的执著,纷纷仿效他们上坡相会,“姊妹节”由此而来。可以说,以青年男女为活动的主角,以邀约情人游方对歌、吃“姊妹饭”、吹芦笙、跳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活动的主要内容的“姊妹节”,展现了苗族同胞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二、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

“新的节日符号的创立或对旧有的节日符号注入新的内容是一种外力强加于人的文化,但在实质上,这些符号的创立和改变由于正好符合了活动在具体的现实中的人们的利益而具有了存在的意义。”[6]基此视点,聚焦于现实生活的利益诉求,使贵州不同地区的苗族的传统节日符号,呈现出不同的转型路径:

(一)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现代符号元素和内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着传统节日符号的原生性解释系统。

以台江“姊妹节”的现代转型为例。①如果说存在“原生态”传统节日的话,那么从其分布和保存来看,黔东南台江县的施洞和老屯一带,就是“原生态”的“姊妹节”的典型代表。据有关宣传和当地人的反映中,这两地是该节日的发源地。[7]解放初期,一些学者曾经在施洞镇的巴拉河村对“姊妹节”做过调查,结论是该节日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妇女们去捞鱼,杀鸡、鸭,买肉,在一起做饭吃;另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游方。”[8]

如果说,传统“姊妹节”符号主要指称的对象是农业时代交通闭塞、交往困难的苗族青年男女,节日为青年人恋爱交往提供了可行的渠道,参加“姊妹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喜结良缘,那么,在现代旅游业的冲击下,特别是“姊妹节”作为当地政府部门“全面整合和提升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9]的一种选项后,“姊妹节”符号的指述功能、表现功能和交互功能都由于政府部门的主导而发生了变化。尽管这一节日延续了“姊妹节”的指称符号,但却在各种媒体不断的言说中,俨然成了“东方情人节”;而参加“姊妹节”的对象,也由特定的苗族青年男女泛化到所有的游客;五颜六色的香喷喷的“姊妹饭”,不再是情窦初开的女青年为了送给自己的意中人的食品,而是当地“农家乐”的老板制作后售卖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除了“农家乐”或当地政府组织表演给游客欣赏外,曾经被游方深情吟唱的情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渐衰微,男女青年成双成对向自己的意中人倾吐心声的盛况已经不再,源自音像店的飞歌、情歌弥漫在整个节日的天空;由政府组织的踩鼓、斗牛、赛马、唱苗歌、苗族银饰服装表演、计划生育知识竞赛、“两基”教育验收宣传等活动成了节日新的亮点。

(二)把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嫁接到既存的传统节日符号中,使得传统节日的原生性解释系统出现了局部变化。

以黔东南雷山县西江“苗年节”新出现的“长街宴”为例。嘉靖《贵州通志·风俗》记载,苗人“十月朔日为节,乃椎牛祭鬼,大集种类,男女食酒,吹芦笙。”是最早有关苗族过苗年的文献记录。根据笔者调查,②2003年以前,在西江每年传统的“苗年节”仪式符号里,就没有“长街宴”③。“长街宴”的出现应该是近两三年才出现的事情。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游客、推动旅游发展,从2004年“苗年节”起,组织挑选一些农户,准备好饭菜后摆放到桌上,几百张桌子集中排在街上,成为一条长龙,蔚为壮观,被称为苗家“长街宴”。游客以每人20元的价格到政府购买就餐券,凭券入席就餐,农户收票后到政府结账,兑换现金。

“要继续理性的思考,个体就需要可理解的整体,而这种理解力就需要一些显见的符号。”[10]被媒体和外界赋予后当地人也认可的苗族“长街宴”,因为与云南哈尼族“长街宴”在形式和名称上“显而易见”的联系,而被众多游客所“理解”。但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做好饭菜摆放在家门口或村子门口迎接客人,是当地的一项待客传统。当地人把这种风俗称为“dangtdeix”。④在当地,“dangtdeix”一般只出现在新房建成后迎接客人贺喜乔迁新居,以及老人过世后带其灵魂走访亲戚两种较为隆重的场合。“dangtdeix”时,由主人家在进村的路口与家门口之间摆放九道桌子,桌上摆满酒菜,客人要进主人家就得必须连喝九道拦路酒。为了集中体现苗家人的热情好客,制造吸引游客的“新卖点”,原先只是在自己家门口迎接客人的“dangtdeix”符号被移植到了“苗年节”迎接游客的场域之中。鼓着钱包的游客,成了在当地人“尊贵的客人”。在不断的言说中,“dangtdeix”成了“苗年节”新的一项文化符号。而这种嫁接过来的文化符号在取得成功后,似乎还有泛化的趋向。在“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现代节日中,苗族“长街宴”都频频出现。而当地人也“根据人们当前的生活实际述说历史”,[11]不断地向游客介绍苗族“长街宴”是苗家热情好客的“传统”。由此可见,在学者和游客看来,不同地域却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的文化符号,往往就这样为了服务于社区的社会需求而被“发明”出来,误打误闯地成为了似乎彼此关联的符号幻象。

(三)在摒除传统节日原生性的部分文化符号的同时,目的性地注入符合现实利益需求的新的符号元素和内容,重新建构全新意义的节日符号。

以贵阳苗族“四月八”转型为例。关于“四月八”的一个传说是,在很久以前,居住在梵净山下的苗族姑娘由于长得如花似玉,常被官家看中选美进贡,致使不少人家妻离子散,民不聊生。一个叫亚宜的苗族首领,见自己的姐妹遭受蹂躏,就联络苗族后生反抗官家。官家派重兵攻打,亚宜寡不敌众,被迫向苗族聚居区格罗格寨(今贵阳花溪、青岩一带)转移。官兵尾追而至,亚宜与格罗格寨的苗族首领亚努奋力抵抗,四月初八这天双双战死。消息传来,苗家父老悲痛万分,来到英雄战斗过的地方聚会悼念。[12]随着社会发展,作为贵州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的贵阳,在每年“四月八”活动中,唱山歌、荡秋千等传统符号已经绝迹,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大赛、“原生态”民族民间歌曲演唱大赛、“民族之花”评选活动、贵阳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欢歌”游演等现代符号则几乎是被活生生地“塞入”进来,使得举办该传统节日的初衷是为了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和“亚努”的原生性符号指述功能大大弱化。节日成了展现民族风采、促进民族团结、展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民狂欢的“民族团结周”。[13]

“文化的元素是人为的、创造出来的、可变化的,表面上虽然持恒久长,实际上与文化的承受者一样也会灰飞烟灭。”[14]传统节日符号正是在这样的断裂中得到延续。在“姊妹节”、苗族“长街宴”和“四月八”的现代转型中,传统节日符号不管是被简化也罢,抑或是被复杂化也罢,或者干脆被“莫名其妙”地强行赋予新的内容到既存的节日传统也罢,其功能指向都直接聚焦到当下的现实利益之中。

三、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动力探析

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不过是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的一种表象而已。从苗族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来看,国家化和市场化两股力量交织作用是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在国家化方面,其进程主要体现为传统节日符号日益成为国家职阶系统渗透到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结构的有效工具。国家行政力量在民族地区的渗透,从根本上规制了传统节日符号存在的形式。

清朝时期在部分民族地区,国家的正式行政管理机构只到县一级,但依靠“乡保”、“里正”等“准官吏”制度,实现了国家权力在传统社会的事实存在;而在另一些民族地区,依凭共同体内部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来维系的“土司”制度对国家的整体性负责,间接地实现了民族地区的国家化;“改土归流”使这些地区由间接控制变为了直接控制。1949年后,随着、、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在农村的广泛、深入开展,国家化进程在民族地区得到了空前加强。

节日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无疑是国家意识形态和行政权力渗透到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渠道。国家通过对某些节日或节俗采取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并加以或允许或禁止的规范,引导着包括节日在内的民俗文化向有利于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念方向发展。在操作层面上,国家通过对具象化的节日符号的控制,构造出能在共同体内部形成某种集体认同的文化标识,“包涵着承载重叠和混合认同的空间和力量”,[15]内化为贯彻国家意志的、规制共同体集体行为的某些机制或规范。从近几年台江“姊妹节”实际运作来看,随着不同阶段国家政策工作的变化,节日符号表达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到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到普及“两基”教育验收,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到促进民族团结等,都不同程度地彰显了当地政府当前工作的重心。

(二)在市场化方面,主要体现为传统节日符号为了适应现代经济活动的需要,依据市场经济活动的规律,被目的性地改造或创造,功能指向“强烈地聚焦于其经济作用”,以期“能影响、带动经济的发展。”[16]

当市场已经成为主导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时,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支配社会行为的意志。尽管“世界内容是完全中性的,但意志会突出强调这些内容中的这一点还是那一点则毫无先兆。一旦意志强调了某一点之后,人们就发现意志以纯逻辑的方式,通过已确定的理论客观性,转变成了别的观念,这些观念跟早先出现的意志有因果上的联系,如今变成了通向‘最终目的’之‘手段’。”[17]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民族地区的普遍建立,市场俨然以各类资源赖以实现其最终目的的普世性的“手段”成为了现实社会的“纯逻辑”。传统节日符号作为异质性存在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在乡村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场域中,被强烈地趋向于实现某种利益需求的工具运用。以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最直接表象的市场化,成为把节日符号视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并加以“资本化运用”[18]的重要途径。通过苗族“长街宴”壮观的饮食消费场面,或“四月八”绚丽多彩的大规模游行、演出等来吸引游客,不过就是在市场化的语境下,当地人试图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一种方式而已。

伴随着市场化繁荣起来的现代科学与技术,被系统而频繁地渐次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服务业方面。表现在节日符号上,则是各种现代技术随着市场的需求被目的性地嫁接到传统的节日符号中,成为“换装”了的文化景观。在贵阳“四月八”游演中,各种现代化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花车的装扮以及演员的着装等,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化对节日符号影响的另一种结果。

第8篇: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大家都知道清明节,因为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拜谒先烈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在这天都会举办各种相关的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最新的清明节活动方案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清明节活动方案1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风吹柳絮,清明节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的开始了。随着清明节临近,清明节经济正慢慢的火热起来,其3天小长假必将引起短线旅游、消费的小。以“旅游、休闲”为由头,推出多款清明节假日的组合产品,以此拉动济南、聊城温泉市场的消费欲望,增加酒店温泉客流量及客房入住率。

二、活动目的

1、以清明节踏青游为主题在五一长假前期的形成一个小,为五一长假做好前期铺垫工作。

2、搭建节日惠客平台,促进节假日消费,提高酒店营业额。

3、展示我店五优良服务品质,塑造御临泉品牌,提高本酒店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三、活动主题

踏青青明节,爱慕御临泉。

四、活动执行时间

20__年_月__日——20__年_月__日

五、活动亮点

探寻鲁西的西双版纳,净化身心灵尘埃。畅游聊城最美东昌湖,品鉴江北水城文化。

游湖:东昌湖4.2平方公里水面,小岛杨柳岸,船儿慢慢游。

踏青:200余亩酒店江南园林美景,20平方公里东昌湖生态景区,满眼皆绿,呼吸春意,畅享生活。

养生中餐:原生态野菜、广府靓汤、生猛海鲜,打造养生美食文化,绿色健康新传说。

清明节活动方案2一、活动目的

号召同学们时刻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21年4月1日

四、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五、活动准备

校旗、大队旗、中队旗、话筒、花圈、录音机、队歌校歌磁带

六、活动程序

主持人宣布:

(一)清水塘小学清明祭扫活动现在开始

第一项:全体立正

第二项:唱少年先锋队队歌,清水塘小学校歌

第三项:向烈士敬献花圈

第四项: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第五项:少先队员代表献词

第六项:符校长讲话

第七项:齐唱“扫墓歌”

(二)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三)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全校少先队员参加本次活动

2、4月1日上午一节课后在学校操场集合。

3、列队集合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

班主任和带班老师跟好队伍。保证学生安全。

4、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活动纪律等教育,唱熟队歌和扫墓歌。

5、各中队在扫墓活动中要保持纪律性和严肃性,统一校服。

每人带一朵小白花,在烈士墓前向烈士献花。

6、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7、带笔记录英雄事迹,回来后将感想形成文字,各中队上交三至五篇活动感想,择优登载于校刊。

清明节活动方案3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当中的学生团员党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举办此次清明扫墓活动,希望借扫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扫墓活动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献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使命感,使我们自觉的投身到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活动主题:缅怀英勇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四、活动时间:____年4月5日

五、活动地点:烈士陵园

六、活动参与人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

七、活动主办: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活动的负责人:祝文龙

八、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①通过内部例会宣传活动,告知活动内容;

②通过飞信、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活动详情,统计参与人员信息;

③安排人员提前一周前往烈士陵园熟悉路线及环境为正式活动做准备;

④提前搜集烈士陵园相关资料,并张贴条幅;

活动流程:

1.、在学校邮局门前召集参与人员,清点人数,作好记录;(7:00~7:20)

2、组织队伍有序进入烈士陵园;(9:30~9:35)

3、部长带领大家一起前往烈士纪念碑祭拜先烈;(9:35~9:50)

a)整理队伍,全体安静,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b)代表向烈士敬献花圈;

c)全体默哀1分钟;

d)由祝文龙带领全体人员宣誓;

e)全体人员依次向先烈敬献花朵,敬献完后回到原位置;

f)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全体合影留念;

4、集合队伍,清点人数;(11:00~11:05)

九、活动注意事项:

1、烈士墓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举行祭扫活动,要穿着整洁。

2、墓地是英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

3、在墓地范围要内维恭维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在参观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是保持安静,有秩序,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

4、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不能在墓地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5、如果早晨临时不能到的,请及时向负责人说明,以免耽搁行程;

途中如有事离队要向负责人说明,得到许可签退后方可离开,且离队后的安全问题由本人负责。

十、活动的经费

单价(元)数目总价

条幅5合计10米50

花篮,小白花50,2.52,20100,50

车费520100

共计300元。

清明节活动方案4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而且,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更加增进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

通过录象、朗诵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三、活动时间

20__年_月_日

四、课前准备

1、与清明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自己的感受。

3、录象片段:

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的电视剧。

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五、了解清明节

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

清明节活动方案5一、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时机,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学校结合清明节这一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学生“敬怀先人、珍惜美好幸福生活”,渡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二、活动主题

“缅怀先烈,争当好少年”

三、活动时间

3月31日——4月4日

四、活动内容

(一)、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

1、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有关清明的来历及习俗,初步了解清明的文化内涵。

2、教师讲解有关清明节的知识,讲有关清明节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清明节。

(二)、进行诵读有关清明节的诗

1、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诗集。

2、在班级中举行诵读清明节的诗集,让学生从中感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五、活动要求

1、一年级:、二年级:诵读清明小诗,要求人人会背一首。

第9篇: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

一、基础服务不断优化,阵地建设有新突破

(一)基础服务工作成效明显。

截至到12月份,图书馆接待各类读者咨询检索服务12000余人次,书籍外借流通52942册次,新书采购2600余册,下拨基层图书室书籍6400余册。设立了学“习”专区、专题书架和电子阅览区,以内容丰富、服务多元、富有实效的理论学习空间服务读者。完成了《公共图书馆法》宣传普及工作,组织了《公共图书馆》宣传主题展、知识竞赛活动,实施网上在线直播,给大家讲解《公共图书馆法》,让大家进一步增强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与理解。

(二)农家书屋工作管理有序。

1、今年,继续开展了第五届农家书屋星级评定工作,经过为期两周的现场考察和综合评议,评选出一星级22家,二星级30家,三星级14家,四星级5家,星级农家书屋71家。

2、完成2018年农家书屋向全区87家农家书屋配书工作,共配送图书2871册。

3、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度农家书屋活动的通知》,并开展农家书屋“我的书屋 我的梦”读书征文、“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岳麓声音”少儿讲故事比赛、“同在蓝天下”绘画活动、“我们的节日”秋月诗韵诵读会等活动,共选送征文10篇。

二、阅读活动丰富多彩,不断完善品牌打造

今年,岳塘区图书馆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类培训、讲座、展览、阅读活动共计215场,受益人数35800人。

(一) “小小阅读”营地少儿活动品牌。

寒假,区图书馆将面向全市少年儿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闹元宵猜灯谜”,“年味浓浓 快乐手工”亲子课程,经典绘本阅读活动“一颗种子的旅行”以及“多彩假日·寒假乐翻天”少儿观影等各类精彩文化活动,共1000余名小朋友参加。暑假,岳塘“小小阅读”夏令营开设了书法、趣味手工课、趣味物理小实验、趣味外语课、创意手工、绘画、美术、语言表演、童心故事会、阅读分享课等12个类别文化艺术培训活动,有1500余名小朋友报名参加。

(二)“岳塘公益大课堂”系列活动。

2018年为推广亲子阅读、让阅读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以岳麓区文体新局牵头,区图书馆及各分馆和社区为阵地和平台,开展“岳塘公益大课堂”活动。

(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2018年“我们的节日•喜乐元宵”——猜灯谜活动在区图书馆、14家图书分馆同步举行,吸引了3000余名读者参与其中,猜灯谜活动将让更多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端午节开展“浓情端午 粽叶飘香”亲子活动,共有16组家庭参加。

(二)安全生产工作

根据全局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区图书馆每月对各个活动室进行安全大排查,形成安排台账,分馆领导每月到图书馆进行安全督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今年5月18日,全体馆员集中学习观看了安全生产警示片《湖南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警示教育片》,进一步加强了全体馆员对安全生产的理解与认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安全生产、了解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落实“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5月25日,区图书馆举办了消防讲座,邀请了长沙市消防协会科普宣教育工作委员会的舒有才教官为全体馆员进行了《2018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普及了消防安全知识,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也警醒大家时刻进行排查、杜绝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意识形态工作

1、加强了工作人员的巡场自查、排架整理,规范了捐赠流程,严格执行政府购买流程,做好捐赠书籍登记,杜绝了读者将违规出版物、非法出版物带入图书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