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第1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 闭图形。它们相互之间不仅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 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 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又为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圆的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进行考虑,以体现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 、动口表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首先把学习知识应有的思维活动“外化”为动手操作,然后通过这个“外化 ”的活动再“内化”为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操作、思维、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一教学 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面积公式的算理。

华罗庚说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要培养学生的 空间观念和创造能力,就必须重视推导公式的过程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去大胆地操作实践, 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的过程。 把教材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活动去重新发现、完善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抓住新知识的基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选取复习内容的依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复习的重点。三角形面积这个新知识的基 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图形的转化和变换 。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除了要复习好以上的内容外,还要指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 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学习方法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能力的以至情感方面的准 备。

2.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操作学具。启发学生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 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全等)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第二层,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三角 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三层,推导公式。利用图形之间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思考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导出:因为,平 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第四层,深化认识。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的办法推导出三 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再次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如下图)如下计算公式:

(附图 {图})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2)×高

经过学生两次动手、动脑、交流,运用转化和变换多向探索,把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探索过程充分展示出来 。不仅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而且渗透了转化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 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新知识教学后要及时组织练习。

练习可从4个方面进行。口答题(理解算理的练习),(1)已知图形的底和高,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那么,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面积有什么关系?(2 )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 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看图口算(运用公式计算的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6× 5÷2求出, 为什么(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 {图})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底?如下图, 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中,有一 个三角形(阴影部分),求三角形的面积(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附图 {图})

新课后的练习一定要练在重点上和关键处,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主动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 过操作,观察, 推导和深化4个教学层次,使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而且进一步体会运用旧知 识去研究新问题的学习方法,从“学会”逐步到“会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 的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过程。

附 三角形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它的计算公式。

2.投影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看图辨识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 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师:你能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熟知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

(附图 {图})

出示学生拼出的图形。

2.观察与思考。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长方 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③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相互交流、弄清楚面积关系以及底、高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个三角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3.推导公式。

(1)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都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

(3)怎么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随着完成上面的板书并引导学生小结:怎么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

4.深化认识。

师启发回忆

(附图 {图})

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运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么运用割补的办法能不能 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相互交流,教师辅导提示,得出下图。

(附图 {图})

积=底×高的一半 三角形面积=底的一半×高

=底×高÷2 =底×高÷2

(1)说一说你是怎么割补的?

(2)议一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 宽与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3)师整理公式(完成上面的板书)

(4)师总结: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板书字母公式:S=ah÷2),可以理解为底×高乘积的 一半,也可以理解为底×高的一半,还可以理解为底的一半×高。

四、巩固练习

(一)理解性练习(口答)

1.三角形的底乘以高得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再怎么求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

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

(二)运用公式的练习(口答列式)

(附图 {图})

(三)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 {图})

哪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6×5÷2?其它两个为什么不是?

(四)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已知:(如右图)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求阴影面积?

第2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贯穿于整节课之中。体现为一种教学思想,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可供探索;更多地存在于某个教学环节之内,体现为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智慧地去捕捉。探究活动中存在着最佳时机,教师若善于捕捉最佳时机,则其探究实效必会事半功倍。

一、在观点交锋处探究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必然存在着差异,有高档,有拙劣;有简捷,有繁琐……如何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如果采取简单的告诉,势必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角。”创设争辫情境,让学生在争辩中“别同异”“辨是非”,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往往事半功倍。

教学“分数除以整数”(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11册),一位教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计算例题,在出现多种不同的算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方法适合于计算任何一道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互不接纳。于是,教师趁机创设争辩情境,通过争辩,大家明白其他方法虽然也能计算,但有时比较麻烦。从而心悦诚服地接纳了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二、在思维偏差处探究

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观念”,常常源于不适当的“一般化”。也就是对先前所学到的知识或方法作了不恰当的推广。毕竟这种错误观念是他们依据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的产物,因此,在错误中总具有一定的一合理成分”,有时甚至隐藏着一种超越,一种独特。教师若能慧眼识金。抓住其中的“合理成分”,组织学生思辨、交流,往往会收到一番别有洞天的景象。

教学“化简比”(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11册)后。教师出示2/7:2/9,要求学生化简比。一名学生板演:2/7:2/9=7:9。“不对!”“错了!”“反过来了!”教室内顿时一片唏嘘声。教师并没有马上让其他学生说出正确结果,而是智慧地把握时机,让板演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该生腼腆地说:“我发现前项和后项的分子相同。就认为化简的结果应当是前后两项分母的比。”教师及时地表扬了这名同学很会动脑,敢于寻找与众不同的思路,并启发大家思考:“化简后的比跟前后项的分母到底有没有联系呢?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后发现“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只要将分母调换位置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计算后就能得到整数比”这一巧妙方法。

三、在应用拓展处探究

传统课堂中的巩固练习以反复机械的题海训练为特征。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为目标。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改变“教师讲例题、学生大量练习题”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应当给学生提供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应用环境,把知识应用活动当成研究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应用的“再创造”过程。

“巧围鸭圈”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片段。

在师生共同揭示规律(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时,面积最大)之后,教师出示课件:我是小明的爷爷,家里养了几百只鸭,想用24米长的纤维网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鸭圈。要想围成的面积最大,真不知怎么围才好?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我们组设计的方案,是在院墙中央围一个边长是6米的正方形鸭圈,面积是36平方米。

生2:我们组根据老爷爷家的实际,借用两面院墙的一角,设计了一个边长是12米的正方形鸭圈,面积是144平方米。

师:这样设计不仅保证了鸭圈的最大面积,而且对院墙的一角进行了综合利用。不套用例题。有创新!

生3:我们组借用一面院墙,围成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鸭圈,面积是64平方米。

师:同学们能联系实际,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帮助老爷爷设计三种方案……

没等教师说完,生4嚷道:在第三种方案中。我发现,纤维网靠院墙的两边各长7米,与院墙平行的边长10米。所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70平方米,比64平方米大。

生5也好像发现了这一现象,喊道:70平方米还不是最大的。如果靠院墙的两边各长6米,与院墙平行的边长12米。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72平方米。

师(惊讶地):对呀!在第三种方案中,为什么围成面积最大的鸭圈不是正方形。而变成了长方形呢?难道上面的规律错了?

教师引导学生画图、讨论。

生6:我是这样想的,借用一面墙,就等于用48米的纤维网围成一个大的正方形鸭圈。然后取其中的一半。刚才的规律没有错。

师:你为同学们解决了一大难题。也为老师解除了心中的困惑。谢谢你!

第3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一、“预设者”策略,提供课堂生成空间

以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是采用单线型前进方式,这样,就造成课堂上教师跟着教案走,学生跟着教师走的现象,课堂上一旦出现了离开预设的动态生成,教师就会手足无措,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备课时必须预想更多的可能,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尽量有多种供教师临时选择的设计。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适时捕捉学生瞬间信息,体验学生的情趣,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轻松地解决课中出现的各种可能。

例如:我设计“搭配”教学时,就预想了本节课可能生成的有:

1.如果学生搭配是无序的,有遗漏的,怎么引导?

2.如果学生只出现以上装搭配下装的方法时,要不要告知学生以下装搭配上装的方法?

3.如果学生在用符号来表示搭配方法时,大多用画实物的方式呈现时,要不要做出更多的提示?

……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课前注重了预设学生的多种学习行为,预想学生会出现的多种可能。所以我们就有更多引导策略上的准备,就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为教学预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便于在课堂中及时选择预想的方法,及时找到距离学生最近的“切入点”。

二、“守望者”策略,机智面对课堂生成

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其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然而学生的思维却是随机的、丰富的,再完美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计到全部学生思维的变化。生成性的数学课堂,就好像是悬崖边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麦田”里自由自在的游戏、狂奔、乱跑。

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如:我在“认识乘法”课堂小结时就采用了这一策略。老师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一生很快站起来回答:“在这节课上,我学会了加法。”面对这一动态生成的错误资源,我本来想否定的,当时我只要指指板书或让他听听他人的小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并没有进行否定,而是问:“很好,你学会了哪些加法?”学生回答:“我学会了加数相同的加法。”我就进一步引导:“这样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呢?”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

三、“引领者”策略,点拨课堂思维生成

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虽然要预想学生课堂中会出现的多种可能,但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想法,预设再充分,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内容,虽然教师课前未预设到,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及时地补充,机智地生成。

如教学《元、角、分和小数》这一单元后,我安排了一节复习课,整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点。当复习到小数的读法时,一位学生问:“为什么小数点后面要分开读?比如13.51为什么不读成十三点五十一?”

“本来就规定这么读的。”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没有预设。

“为什么不规定读做十三点五十一?”学生似乎非要找个合理解释不可!

“你们说呢?”我决定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

“我发现了从意义上来说这种读法也是不妥的。”还有一位学生说,“如15.15,整数部分的15是表示一个十和五个一,小数部分并不表示一个十和五个一,而是十分之一和百分之五”……

经过了学生的互动讨论,及时进行了小结。这时学生一个个恍然大悟。在这里,正因为教师机智的面对动态生成,采取了恰当的教学策略,才凸现了学生的个性,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课堂因此而丰富、炫目。

四、“助产士”策略,促进课题智慧生成

当课堂进行到一定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可能会和教师课前的预设法还是发生偏差,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时甚至可以果断地放弃课前的预设,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惊醒创造性的生成。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生成的学习智慧“接生”。如我在教学《摆一摆》时,先出示一张数码宝贝的卡片,请学生估计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学生大胆估计。接着,引导学生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54平方厘米)。

当学生进入“摆一摆、填一填、找规律”的教学环节时,又有位学生说:“我刚摆的时候发现,每排摆了6个小正方形,摆了这样的9排,总共是54个小正方形。”紧接着又有学生说:“1个小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54个小正方形就有54平方厘米。”

于是我马上请这位学生演示。然后,比较卡片和小正方形。

生:一排排了6个小正方形,排了9排,6×9=50,卡片的面积就是5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生:6条小正方形的边刚好是卡片的长度,是6厘米。(学生仔细观察,都说:“是的”)

生:一列有9个小正方形,那样卡片的宽就是9厘米。

生:6×9,正好是卡片的长×宽。

生:卡片的面积=长×宽。

师:是不是凑巧哦?

接着就让学生动手画几个长方形,来检测自己的发现。然后,探索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第4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一、指点迷“津”,引导思辨

二、抛“砖”引玉,激发质疑

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作为前提。通过教师的主动呈现“错误”资源,让学生转换角色,主动找错、议错、改错的反思过程,从中吸取教训,深刻记忆。

三、顺水推“舟”,深化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时做出相应的变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是很常见的事。那么,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检验。教师处理得好,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处理得欠妥时,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做出修正与改进,灵活地整合教学预案,就会使课堂锦上添花,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执教北师版五年级上册23-24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笔者开门见山大胆地亮出课题,瞬间,发言一向踊跃的学生A迫不及待地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显然,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但却有人跟随附和着。当然,也有学生大声地反驳。对此情形,笔者想可能会出现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教师顺势评判他们的正确与错误;第二种是教师不顾他们的争论,遵循教案继续讲新课。但笔者两种做法都没有选择,而是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让学生A继续说出他的想法:“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面积都是长×宽,都是相邻的两条边进行相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这样算,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的办法来计算。”笔者顺势接着说:“A同学用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间的关系,推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刚才也有些同学叫唤着,是不是有不同的意见?那你们是怎么想的呢?不妨我们一起先来探究一下。”学生开始了各自的研究,有的操作学具、有的画图剪拼、有的测量计算、有的在小声地相互讨论……几分钟后,各组汇报了研究结果。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学生A的错误在大家的共同探究下得到了纠正,大部分学生还自己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了公式的由来,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5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同课异构;探索;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6-0020-03

[作者简介]常梅(1963―),女,广西桂林人,大专,桂林市第十七中学教师,中学高级。

同课异构指的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不同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笔者把同课异构的方式运用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不同的教学设计达成“异曲同工”之妙。下面笔者用同课异构的方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两个案例,分析比较传统教法和合作学习的优劣。

一、案例一: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合作探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探究感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及解题的具体步骤。

(二)学习重难点

如何寻找用面积之间的关系列方程。

(三)教学过程

1.知识链接

(1)请写出你学过的所有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

(2)亲自动手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做一个无盖的盒子,要做好盒子的关键是什么?

2.合作探究

问题1:小明把一张边长为10的正方形硬纸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再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形盒子,如果要求长方形的底面积为81cm2,那么剪去的正方形为多少cm2?

思考下列问题:在图1中画出底面积为81cm2的长方形,如果剪去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分别写出长方形的长是cm和宽是cm。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方程,并写出解题过程。

问题2:如图,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cm,宽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m)?如何理解“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何理解“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等量关系是什么?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方程。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自学、群学、探究质疑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提出“如果换一种设法,是否可以更简单”的问题。

3.效果检测

问题3:如图,要设计一幅宽20m,长30m的图案,两横两竖宽度之比为3∶2 ,若使彩条面积是图案面积的四分之一,应怎样设计彩条的宽带?(讨论用多种方法列方程比较)

效果检测时,同桌同学互相点评与纠正,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不同解法,要善于利用图形的平移把问题简单化。

4.归纳小结

在几何图形应用题中,我们往往以“面积”找出等量关系,要灵活地将“面积”拼成一个“整体图形”,使问题更易解决。

二、案例二: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讲练结合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根据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

(三)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教师点评的方式复习所学的面积公式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探索新知

教师通过对案例一中的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分析、讲解、板书,归纳总结得出:通过面积之间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案例一中的问题3作为当堂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点评,最后强调要善于利用图形的平移把问题简单化。

3.应用拓展

如图(a)所示,在ABC中∠B=90°,AB=6cm,BC=8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运动。

(1)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使SPBQ=8cm2。

(2)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并且P到B后又继续在BC边上前进,Q到C后又继续在CA边上前进,经过几秒钟,使PCQ的面积等于12.6cm2。

教师通过富有激情的、准确的数学语言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得出了解题思路,用漂亮的板书展示了完整的解题过程,把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了一次大综合。

4.归纳小结

利用已学的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三、综合评析

可以看出这是教学内容相同,教育理念完全不同的两个案例,第一案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案,第二案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的教案。从课的目标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巨大区别:案例一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目标显性化,具有可操作性;案例二强调教师怎么教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案例一中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质疑逐步完善结论,然后全班展示,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再次完善和肯定所学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很自然地实现了把生活现象转化为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的模式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面向集体授课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而从案例二可以看出教师满堂灌地讲解完第一、二题,让学生练习第三题,然后不遗余力地讲解最后一道综合题。从传统的课堂评价来说,案例二会是一堂优质课,体现了教师良好的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四十分钟解决了四个问题,正符合传统教法所追求的高效率。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中心,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跟教师的思维走。在备课时,教师以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来设计思路并展现给学生,至于学生是否跟得上,是否认同知识就无所谓了。

案例一的检测是为了诊断学生合作学习后的效果,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教师挑选有不同解法、答案正确或存在共同问题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案例二的教师仍不放心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苦口婆心地给学生再来演示一次。两种模式比较,合作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符合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

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学习的方法不同,学习的效果大相径庭。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展览、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作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这一理论表明:采用听讲等被动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学习效率都在30%以下,而学习效率在50%以上的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师更容易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和权威,数学因其严密的逻辑思维性和抽象性让教师觉得这些知识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所以教师会采用灌输策略。可教师一旦表达出权威的看法,学生往往就不再思考,而是尽力揣测教师的心思,并投其所好。合作学习中教师由权威变成了引导者,教师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了,但实际上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导学案的编制中如何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如何通过在导学案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研究解决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如何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质疑发现闪光点和问题,甚至是错误,及时表扬和纠正?如何在恰当的时机来个画龙点睛,在看似乱糟糟的课堂上做到有张有弛?

四、小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自我教育,经过一段的时间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很快实现自我主动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以数学知识作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质疑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反过来,当学生形成自主、高效的学习能力时又可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不能把知识的掌握和自主学习能力对立,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娄华英.我们的课堂:基于课例研究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性的行动研究――同课异构的课程方案探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2009.

第6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作者:通州市五窑小学 李忠衡   录入时间:2004-4-22  阅读次数:1162 

 

 

     最近,听了一节六年级《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总复习)》的公开课。教者把巩固练习设计成竞赛形式,规定:解答正确的得10分。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将两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多少平方厘米?

    一部分学生先算出拼成长方体的长是2×2=4(厘米),宽和高还是2厘米,表面积是:2×2×2+4×2×4=40(平方厘米);一部分学生先求出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再减去被粘在一起的正方体两个面的面积,解答为:2×2×6×2-2×2×2=40(平方厘米);还有一部分学生解答与这种解法相似;2×2×(6×2-2)=40(平方厘米)。评讲时,教师称第一种解法为一般解法,只能得10分,称这二种、第三种解法为巧妙解法,得20分。笔者看到,用第一种解法的同学显得很失望,有的露出不服气的神色。

第7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关键词】等待 探究 感悟 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外,更多地是强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耐心等待,给学生自由的空间,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建构,教师再作适时恰当的调控,这样学生对知识就有了内化的过程。

一 可以激发学生激情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现在的许多数学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机会,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 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学生在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他们的探究过程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等待学生的发现。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橡皮筋。让学生用两只手的四个手指把橡皮筋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提问:如果要使长方形的面积变大,有什么办法?如果要使长方形面积变小,又该怎么办?教师在学生动手实践时,要注意学生在操作时的表现,要积极深入地参与到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去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看法。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接着让学生用若干个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纸片去摆长方形,并记录长方形的长与宽及面积,为进一步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上述教学片断,教师提供给学生每人一个橡皮筋,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从而为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究长方形的面积扫清障碍。学生的发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关键是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主动探究,最终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 让学生自我否定错误

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它不是教师可以完全预设的,教师也不可能牵着学生走进自己的教学设计的轨道。再加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背景,对事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思考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更何况,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有探索,难免就会有出错。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或理解有偏差,或思维不够深刻,或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捕捉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特别是要等待学生的错误资源,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提供他们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合作交流,各抒己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 让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新课程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以及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同时,新课程也非常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样会有效地促使他们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开发。

第8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摘 要]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注意转变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思维。数学思维训练需要有系统性,教师要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启发点,要在创设教学情境、引导点拨、教案优化等方面多下工夫。

[关键词]数学思维 训练 方法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86

数学是思维训练的最重要学科,所以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见数学思维由于有无穷的威力才拥有无上的魅力。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数学思维,数学学习的目的并非是仅仅获得数学知识,还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提升思维品质。强化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正是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一、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学习认知是一个由直观到抽象、由表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教材、教师、教法、环境等外部诱因,都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教师是各种外部诱因中最关键的因素,教师利用教材、教具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思维展开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导入时创设了“我爱我家比比看”活动情境,让学生比比住房总面积、比比卧室大小、比比自己的床铺大小。学生听说要比一比这些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自然是热情倍增,很多学生争相发言。有的学生说:我听老爸说,我们家房子是160平米的,在我们这个区是最大的。有的学生说:我的卧室是14平米,可宽敞了,放得下床铺、书桌、钢琴。

很显然,由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最熟知的,也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所以学生思维很快被激发出来。通过比较,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有了更直观更直接的认知;学生对“平米”的概念也越来越清晰。

二、精心引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拔节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摆脱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精讲中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要准确找到引导点拨的方位角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有前瞻性的认知。根据学生思维特点,教师不妨在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梳理好数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数学现象进行细致观察,运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将这些数学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较为系统的思维认知。

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小数这个概念,很多学生都反映不好懂。为了让学生对小数有更清晰的认知,我特别设计了一道实践操作题:在我们身上找小数。我让学生以直尺为测量工具,在自己身上找小数的存在。我首先做出示范:我的食指为12.3厘米,鞋子为42.5厘米。学生很快就找到操作要领,用直尺在身上到处测量,并记录下小数值。课堂展示时,有学生居然能够量出自己眼睛、鼻子的长度,虽然其准确度较差,但其对小数的认知却更加深刻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引导点拨非常简单,但学生却很快就掌握了技巧,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有比较到位的认识。教师带头让学生测量自己的“长短”,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思维训练。

三、优化案例分析,助推学生思维成长

数学教学案例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客体,教材文本中的教学案例,都是筛选出来的,而且具有典型性。教师对这些教学案例的运用,真正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追求学生知道怎么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不过多关注。学生学习充其量就是模仿秀,思维得不到有效促进。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列举“反例”,从反面进行思维突破,这对学生思维开发有重要作用。

教学案例并非要照搬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设计。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看教材中的案例,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然后提出几个问题: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学生也都能顺利解答。我又给出新问题:找身边不是轴对称的图形。刚开始时,学生表情都很轻松(大概认为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在话下),可真正找起来却并不顺利,因为我们身边不是轴对称的图形实在是太少了。学生苦苦寻找,终于找到几个不是轴对称的图形,如鞋子、笤帚、抹布、半截橡皮。

在这个反例寻找中,学生可谓是煞费苦心,连半截橡皮都找出来了,这说明学生真的是开动了脑筋。试想一下,如果让学生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学生会很快找出一大堆来,这样还有什么训练价值呢?教师来个逆向思维,让学生找反例,这就是出奇制胜,给学生思维成长增加了催化剂。

第9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小学教育除了教育特点外,还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一是全民性;二是义务性;三是全面性。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小学三年级数学学期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一恰当地引入新知,展示知识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引入、创设情景,刺激学生的求知需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入新知?可用如下七法:

一、从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来引入新知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现有知识出发,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在需要中进入新知学习。

例如“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先让学生做等分除法,4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2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当学生列式解答说出算法后,老师提出:把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怎么表示?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引入“分数”。

二、从知识的类比中引入新知

类比法是由旧知去获取新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是与已有知识进行类比而产生的。教学中,在引入这类知识时,教师要善于从新知的类比原型出发,引导学生去提炼原型的类比因素。在类比中萌发推出新知的思路。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先引导学生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强化面积计算中的转化法。然后让学生思考:能否象寻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一样,通过割补(或拼接)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学生不难由推导方法的类比而获得公式。

三、运用归纳法引入新知

在引入新知时,提供学生新知背景中的一些个别对象,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诱使学生萌发猜想,引出规律。这样引入,体现了编者的意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小学数学中的定律、法则、性质等规律的教学常常沿着这种思路来引入。

例如:“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先出示如下两组练习。

第一组第二组

(1)(8+27)+13(1)8+(27+13)

(2)85+17+83(2)85+(17+83)

(3)72+(28+57)(3)(72+28)+57

把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两个比赛组,分别作第一、二组连加练习比赛。当乙组获胜甲组不服时,师生讨论:第一组算式到底能否象第二组算式那样进行简算?当学生发现,每组的第(1)题、(2)题、(3)题结果分别相等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结果相同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提出: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四、在知识分类中引入新知

从上可知,在教学相比较而存在于某属概念之中的种概念时,常常先让学生对属概念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对各类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在学生全面感知各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引入概念。这样引入背景突出,整体性强,学生思维连贯,认识自然。因而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最深刻,知识结构最完整。

例如“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这样引入:让学生求出1,2,6,7,9,11,14,各数的约数换引导学生按约数个数把上述各数分类(教师提示分类标准)学生列举一些分属于各类的其它自然数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每一类中各数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自然数且约数个数相同),不同类别中的数之间有什么不同(约数个数不同),比较中引出质数、合数概念。

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引入新知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新知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之上。尤其是小学数学中那些相对独立、前后联系少、本质属性较隐蔽的知识的学习,更是依赖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善于提供多种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记忆表象。从中提炼出新知“生长点”。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引入新知。

例如“圆的认识”的教学,学生认识“两定”即定点(圆心)、定长(半径)是重点,也是难点。一位老师这样引入: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硬币、钟面、饼干、车轮……)从中设疑:所列举的物体哪些一定要做成圆的?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的?(学生为难)提供学生正、反面体验材料,国外为了训练自行车运动员,设计出前后轮均为椭圆的自行车(出示示意图)。假如你骑上这种自行车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体验到:会产生上下颠簸。进一步分析颠簸原因是:车轴心到地面的高度随车轮转动而不断变动,即轴心到轮边各点线段长短不一)。骑上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为什么平稳(轴心到车轮上的距离处处相等)。在释疑中引入圆心、半径的概念。

六、在操作演示中引入新知

抽象的数学知识广泛地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数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中引入操作演示的可能和必要。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新知的发生、发展过程寓于学生的操作或者教师的演示之中来引入新知,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特点,以及情感需要。

例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三角?a href='//xuexila.com/shouyou/wendao/' target='_blank'>问道胙米员傅?根小棒搭三角形(要求搭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并说出搭的方法让学生画三角形并说出画的过程比较所画出的各种三角形的异同在分析比较中引出三角形的本质属性。

七、在创设情景中引入新知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重的情绪色彩。数学教学中因数学知识抽象,情感因素隐蔽而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要克服这一不利因素,从新知引入起,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之中,从而先声夺人,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一个教师在教“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这样来设计“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谁为大家唱首歌?(同学们兴致很高推选了一位同学唱歌)。

师:这位歌手唱得怎么样?怎样来衡量她的唱歌水平?(生:让评委来打分)对,老师请4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担任评委,给这位歌手打个分数(4个小评委把打好的分数分别写在黑板上,老师也打了个分数)。

师:同学们看,5个评委意见一致吗?按谁的意见办?(有些学生说:听老师的。另一些同学说:不行,那么还要其它评委干什么?)

师:对,不能仅凭老师说了算。要解决这个问题,等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之后,大家就知道用什么办法来给这位歌手定分了。……

这里通过模拟电视上歌手大赛评委评分的情景,使学生兴致高涨,同时在情景中揭示了“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以渴求的心理进入新知的学习。

引入新知没有固定的模式。这里从小学数学知识的形成方式给出七种引入新知的方法,仅仅是一个示例,旨在通过示例,展示小学数学新知教学中新知引入的一般途径。具体应用中还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认识规律及年龄特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二时间过的很快,转眼结束了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本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紧张忙碌中,也有许多的收获。三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过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将这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一、以高尚的师德育人

我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关注教育改革。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用满腔的爱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既教书又育人。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以认真的态度学习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的产品会说话,会思考,他们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三、以满腔的热情教学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本期完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实践活动,总复习这七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除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笔算。

2.会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的数。

会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面积的含义,能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了解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能初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初步认识轴对称,知道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美,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整个教学工作只,我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学习好新教学大纲,虚心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实践、体验、讨论等方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感知知识构建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三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有着不少的收获。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如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独创性。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三.教学管理系统化,学生每单元的测试成绩及一些重要的能力指标都及时加以记录,并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进行理性的分析,从分析中得出,本学期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四.作业,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加强作业完成的管理,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组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均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对后进生进行单独辅导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

总之,经过了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个人觉得应该积极学习新课程标中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多学习同科目老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加强转劣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握还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使学生因乐学而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