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对文化交流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文化交流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第1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作者阐述了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就扣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文化教学应注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交流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第2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跨文化交际可以被简单理解为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所进行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出国留学、旅行变得更加简单,大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紧密结合,以文化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从课程设置上看,除英语必修课外,大学中还开设了大量与文化相关的英语专业选修课。如美国历史与文化、英国小说选讲、欧美影视作品赏析等文化氛围浓厚的课程收到更多学生的喜爱,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跨文化交流的无处不在。换言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习外国文化,从文化根源上了解欧美国家的经济政治能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进而降低交际难度。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1.语言教学与文化内容相脱离

相较于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必修课程,文化类英语选修课在课时和内容上都处于劣势地位。部分外语教师过分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将英语课堂变为了语法课堂,这类以语言知识为主线的英语教学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部分学生尚未摆脱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模式,将学习重心放在了单词学习、语法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使英语学习成为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非文化内容的学习。

2. 部分教师缺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文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了解文化思想内涵来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递与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让他们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将交际能力应用到生活当中。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文化教学意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局限于书本内容,无法深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和分析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思想理解的深入学习。过分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同时也使英语学习成为了应试教育的辅助工具。而教师英语跨文化交流意识的缺乏也会从思想上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忽略英语学习的作用和意识,进而削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材内容单一,文化内容陈旧

纵观大学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其中与外国文化紧密结合的部分并不多,且内容主要以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缺乏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来看,过于贴近日常生活的大学英语教材限制了学生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将学习内容局限在日常生活上,削弱了英语的使用性和文化性。此外,传统教材以词汇学习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行文写作能力,课本内容更新缓慢,大多沿用经典的英语课文,而忽视了新近文化内容与文化现象的收纳。这种情况下的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是脱节的,缺乏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恰当的教学内容使英语学习无法满足出国交流的各种需要,也使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当地的文化氛围,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上的困难。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简单来说,“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源于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不同,即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为尽量缩短差异,使学生尽快适应日常英语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薛恒的英语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理解英语思维的基础上完成学习内容,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思维定式限制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使他们无法准确把握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学生站在英语文化的背景下思考问题,省略从汉语翻译为英语这一过程,真正做到用英语思维思考英语文化。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通过加强口语和写作练习来养成新的思维方式,逐步摆脱汉语思维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影响。

2.促进师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养成

即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将英语从一门工具性的语言转变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媒介,充分发挥英语在文化思想交流中起到的作用。跨文化的语言交流能使学生更好的处理不同场合中发生的不同事件,并更快更好的适应自己在新环境中的新身份,进而更快融入到外国的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和学生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意识,抱着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借鉴的新思想开展跨文化的沟通交流,从而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与文化思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听多看一些英文原声电影、英语新闻,帮助他们了解外国的文化现状及其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同时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使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生词、语法,进而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了解的同时进行。

3. 营造交际范围

应充分发挥外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跨文化交流带来的乐趣,并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语言能力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通过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学生能更加灵活的应用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

第3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历史意义

前言: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领域的问题和历史作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历史研究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然后,专门针对于丝绸之路文化领域的探讨文献却不多,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和文化交流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历史意义进行逐一分析,不断对传统丝绸之路中的形成早期文明M行探索,以期能从中找出一条促进现代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对我国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有深刻的认识,从初中到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对我国传统丝绸之路有详细的概述,也对其中的历史意义与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做出整理。具体如下:

文化的组建过程主要是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不断渗透形成的,在这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其中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由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当中,精神文化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慢慢对人们产生影响。所以,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往往精神层面的文化较制度、物质文化的传播速度慢一些。

早期丝绸之路的交流主要对文化与制度方面的交流较少,主要以物质之间的交换为主。然而,物质文化的交流又带动着各领域的技术经验相互传播,其中西欧国家的丝绸、冶金和水利灌溉等级数多数有我国的“丝绸之路”进行传播的,国外的玻璃制作和糖果制造技术亦是通过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交流不断在中国得到发展[1]。随着物质文化的交流不断升温,国外的宗教文化迫切希望能够通过丝绸之路来讲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进行更为广阔的传播,中国由此开始引进以宗教为主的各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宗教领域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和天主教等。与此同时,我国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文化亦得到不断的传播,是整个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播。各种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唐朝时期精神层面的文化丰富多彩。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逐渐加强,制度文化以被动的形式在各国之间不断进行相互渗透,制度制度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过程中几乎没有形成友好的交流方式,通常以战争的形式不断渗透,在战争结束以后,往往战败一方民族便会被强行渗透制度文化,以此来保证制度文化的传播效率。

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课堂教材中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资料进行整体,对其产生的历史意义做了如下总结:

(一)促进了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丝绸之路在精神文化的交流方面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我国传统古典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播,并将印度的佛教文化进行了吸取。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便在我国有了初步的发展,在这一关键发展时期,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古典舞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进行融合发展,将融合中的禅宗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结合,进行形成了具备佛教文化思想的新儒学体系,即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我国后现代的精神文明交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促进了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使得我国“四大发明”走上了全世界,成为现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的基础。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现状,多领域受到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因此,亦可以说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通过丝绸之路中的文化交流将技术向世界进行推广的远远不止这些,其中还包括陶瓷、茶叶、冶金、纺织和铜镜等。这些中国的技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引入外国文明,为中国文化加入新鲜的血液

丝绸之路的开放让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国引进了外国文化思想和技术经验,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经济印象,其中技术方面,有玻璃制品、西方医学和天文等。饰品类有象牙、犀牛角和琥珀等名贵物件,后期这些名贵的饰品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中国的折扇文化,扇骨和扇钉等均用西方的象牙来进行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添加了更多的西方艺术魅力[3]。此外,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我国还积极引进了外来的食材,如马铃薯、草莓和芝麻等,这些外来食品的引入不仅让我国传统的经济农产品更加呈现多样化,同时也对中国的美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密切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后现代全球一体化的雏形思想,即打破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认为,丝绸之路作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先驱路径,是正确的选择。不仅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更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天军,王珏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的体育文化交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06):641-644.

第4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英语能力 跨文化交流 交互性

随着科技、交通、通讯等手段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人们学习并使用英语,也就牵涉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一词是从英文“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而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民族参与到这个国际大家庭中。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点、语言技能的学习,还要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善于发现不同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授英语时,要营造跨文化交流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流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用途。究其原因,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缺乏是阻碍交流的主要原因。学生只会一味地接受知识点,而没有办法扩大知识面,所以导致学习方法的单一和学习的被动,学什么都是一板一眼、中规中矩,从而造成语言上的误解、交流上的困难、文化上的冲突。

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这一单元涉及颜色与文化,而很多颜色的使用在中西方是不一样的。例如,green一词在英文中表示“缺乏经验的”,as green as grass意思为无生活经验的;a green hand意为生手,没有经验的人。若一个不了解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单从字面上把这两个习语翻译成“和草一样绿”和“一只绿手”,则恐怕要闹笑话。

上例说明,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注意学生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即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交流效果也不会理想,甚至导致尴尬与误解。所以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注意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意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功能是不同的,所引起的效能也是不同的,激励学生正确地使用这些跨文化知识,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二、英语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得以提高

学生的英语能力其实包括交际能力。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熟悉、适应英语思维的方式,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要在跨文化交流的氛围中,提高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也就是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例如,中国人对“关心”他人的个人问题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而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被问及个人问题很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不友好或缺乏教养的做法。如果你具备类似的文化背景知识,你就不会贸然地使用: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年纪?) Where are you going ? (你去哪儿?) How much do you earn a month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而会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开始你的交流对话,使你的交际显得更加自然,更加妥帖,从而更加地道。

由于母语的影响及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学生在理解和翻译某些词汇和句子的时候往往只会做简单的字面翻译。如:“狼吞虎咽”,被错误地翻译成“Eat Like a wolf and a tiger”,“吹牛”被错误地翻译成“blow cow”等。当你熟悉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都是与“马”有关系的时候,你就不会受母语的干扰,就会准确无误地把“狼吞虎咽”翻译成“Eat like a horse”,“吹牛”翻译成“talk horse”。只有了解文化背景之后,才会准确地、流畅地表达,从而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思维、信仰、习俗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在真正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用“活”,在交流中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会引起文化上的分歧、理解上的误差。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可以看做跨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学生又该怎么做呢?

1.教师方面

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所引发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必须适应这个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教学理念,把着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1)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对比文化差异、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找到这些文化点,了解这些文化点的差异,并对这些文化点加以解释和说明。这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底蕴。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就必须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各个国家的概况与文化背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区分文化差异的能力。这样,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才能从容自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教师应该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对话、表演、竞赛、唱歌、看原版电影、做游戏、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也可以开展英语角、圣诞派对等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深刻认识,从而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化知识只是学习的初级目标,最终目标是培养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单单靠教师的培养是不够的,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培养。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过于依赖老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习惯应试教育模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余时间很少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而教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传授的知识也必然有限,这就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不断地接触并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与内涵。

要激励学生积极地拓展各种渠道,积极获取有关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把着眼点放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2)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中学英语教学中四会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它远不是问题的全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口语练习少,书面练习非常大。但大量的书面练习又限制了人的想象力的发展。英语学习者,是听觉类型的学习者,书面练习时间相对少,重视口语表达,学习者才会“轻松愉快”。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教会学生两种本领:一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同时掌握以上两种本领,学生的英语社交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书本知识的学生,一旦脱离书本、面向社会,置身于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让听者不明白。

因此,为了使交际更顺畅有效,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5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渗透作用

大学生是未来跨文化交际的主体,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生力军。大学英语,是学生在系统教育体系中,较长时期的习得中西方文化的关键环节。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能够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环境中,渗透中国文化,让学生加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担负起文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

一、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文化形式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践阶段必须掌握渗透作用的具体要求,行之有效地进行。以下将对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作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1.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我国是个具有丰富国家内涵和民族文化的文明古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强化,我们一方面需要对外经济文化形势进行更为深入地了解,另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对其他国家同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文化更广更深入的传播出去是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必然。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文化的习得,对未来担当文化交流主要责任的大学生,渗透深厚的中国文化,强化对其传统意识的培养和宣传,是全球化发展及中国进一步走向国际的必然。

2.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

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及领域跨国合作的日益频繁,以及我国优秀人才输出逐渐增多,都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搭建了更大的平台。在向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其他的文化尊重,认可;更为重要的是,要向外适当的宣传我们自身的文化,让我们的文化也得以认可,尊重和理解。基于此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的良好土壤。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考虑到传统文化形式的具体要求,树立中国文化渗透的理念,起到关键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教学实践环节,需要做好教育的导入和渗透工作,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通过中国优秀文化影响和熏陶,激励大学生更好更丰富地掌握英语知识;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完善自身人格,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力争成为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些年来我国英语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的进步,通过大学英语阶段的学习,相当数量的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实践发现,他们的对外交流更多的在于对对方的吸收,而自我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则显得薄弱。在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结合传统文化形式的具体要求,需要将中国文化和大学英语学习结合在一起,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英语表达,让交流者不再囿于对交际对象的吸收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交际对象进行文化传播和共享。

二、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针对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采用渗透式教学形式,突出重点。以下将对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进行分析。

1.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具备坚定的文化立场,对中国文化形式和英语教学体系进行深入了解。文化的渗透和有效吸收,不同于某一学科某个知识点的传授。教师不能简单的分析说教。鉴于此,为有效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本身要强化自身文化修养,了解中西文化形式的内涵,做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教师本身要对传统文化具有洞察力,从全球化的角度入手,掌握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践阶段要对不同文化形式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学习阶段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所在,从而更加深刻的领略我国历史文化精髓,进而为后续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2.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是课堂,因此中国文化的渗透也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担负着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任务,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掌握更多类型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要充分备课,对教学实用性进行分析,尽量开阔眼界,增加教学的实用性;在充分备课环节,还需要考虑到中国文化渗透的恰当时机,自然有效的实现渗透效果;此外由于不同文化形式种类有很多,要注意培养跨文化的敏感性,适当进行语言文化的交流。

3融合师生互动

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对文化渗透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原有教学体系的限制,加入更多的互动交流形式。师生有效的互动除了能够密切师生关系,让学生多渠道和多途径了解英语知识外,还能够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思想的碰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得学生潜意识地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增强其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未来中国文化的传播打下基础。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对塑造学生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教育阶段,需要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我国历史文化,逐渐提升对文化意识的认知。中国文化落实到大学英语教育中,符合英语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实现跨国家文化交流的关键所在。可以通过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以及融合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渗透教育,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倩,孙晓.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2):207-209.

第6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音译;准则;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06-01

音译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早期的佛经翻译中,译者就采用了音译。音译指的是一种旨在保留原文化词的发音和指示意义的翻译方法。自此之后,音译一直在曲折中发展并被完善。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音译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深深烙上了所在文化的烙印。由于各国家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某种语言中所表达的内容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此时,人们往往借助音译这一手段,弥补语义上的空白,完成双语间语义表达的互换,音译词便由此产生。这些音译词不仅丰富了本族语言,还对本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就是在音译词大量产生的同时,其中的不规范因素也日渐凸显。例如:在姓名的音译过程中,把Rocky译成洛奇后,就无法让人联想起这位拳击手像岩石(rock)一样坚强的含义了;在地名的音译过程中,像Virginia(佛吉尼亚)等地名,它们原来的含义里面具有浓重的殖民色彩,但是在译后就完全消失了;在商标的音译过程中,把Extra译为益达,这似乎符合中国人的语感,但不规范,因为从音译角度看并不符合音和音之间的相互对应;还有在术语的音译过程中,如把penicillin译成盘尼西林,可以看出音非常对应,也具有词感,但不突显文化色彩。

所以针对此类问题,译者在音译时应该遵守以下准则:1.准确读音 音译必须以准确的读音为标准,译者既要遵守原语的发音规则又要遵守译语的发音规则。对于汉译英来说,我们要遵守《汉语拼音方案》。因为搞不清楚原词的发音就硬译,必然造成错译。比如在汉语里面有些字在作姓氏时读音就和平时不一样,“单”应译为“shan”等。2.弄清词源 译者必须追溯一些词的最初发音和拼法才会有利于音译。如“菩萨”原语为“Bodhisattva”而不可译为“Pusa”。3.约定俗成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有些词语已经有了固定的音译名,并且也已经得到普遍使用,比如有些根据粤语或闽南语的音译。4.准确回译 汉语中音译过来的词在回译成英语时要恢复其在英语里的原来形式,而不能用汉语拼音拼写。如“纽约”应为“New York”。

如果音译能够在以上各项标准下进行,定会对文化的传播起巨大作用。音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同时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有效手段。音译的产生是基于填补了文化空缺的需要,同时又促进了文化交流。不妨以中国为例,看一看音译与文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被外国媒体誉为“形象大师”的国务院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赤字”,他呼吁中国要振兴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他说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只有在世界文化占有一定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成为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正如大家所知,英语文化对我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中国的语言和其文化对外国文化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所以中国译者要借助音译来传播中国的灿烂文化。台湾东吴大学副教授曾泰元以《牛津英语辞典简编》第五版为语料库,对现代英语里的汉语外来词做过一个统计,得出的数目是约360个,其中直译的词汇约300个。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音译词在英语中的汉语借词里占了很大份额。这些词汇都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并且这些词语与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相比数量实在是少之又少。可是我们怎么才能使数量增加呢?音译作为一种基本的翻译手段,在处理这些特色词汇方面最能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而且也能引起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译者应该借此使越来越多的中文词汇进入现代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明财富,也创造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这些文明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我们有必要把这些文明介绍到世界上,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所以当今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也使得我们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变得越来越方便。但是如何在当今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如何通过音译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就要求音译工作者在遵守音译准则的前提下大胆使用汉语拼音音译中国特色词汇,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推广到全世界,以发扬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播灿烂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方小兵.专有名词音译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2.

第7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交流障碍;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与他国各方面的往来越来越成为必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加深对翻译本质及其目的的认识有助于摆正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以便使其更好的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许多语言学家在谈到语言时都不可避免的论及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语言与文化总是难解难分?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是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语言使人类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成为现实。所以,有了语言,就有了社会,同时也就有了文化的记载和传播。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语言承传,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镜像折射。

二、对翻译的界定

提到“翻译”二字,人们首先会想到“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即两种不同语言(通常被翻译的语言称为源语言或译出语,而翻译之后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或译入语)之间词汇与词汇或句子与句子相互对应的一种转换,尽管有时可能会出现词序或句序(涉及语篇层面,这里主要讨论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上的翻译)的不一致,但基本上是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的。比如:

例1:Iamreadinganovel.

我正在看一本小说。

来看几个词汇方面的例子:

电影TheFirstBlood被译为“第一滴血”。事实上,这是具有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firstsuccessinacontest,据此确切的翻译应为“初战告捷”。

短语abridalshower表面好像是“新娘沐浴”,但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的人就知道它是指apartygivenbyabride’sfriendsatwhichtheygivehersuitablegifts,意即为新娘举行的送礼派队。

由此看出,涉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翻译并不符合上述定义,该定义并不全面。针对这一点,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结合文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对“翻译”的理解,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福柯和罗兰·巴特曾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德里达就指出,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他们认为,翻译实质上是原作文本的再生,是在传达原作内容基础上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是人们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差异和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的媒介。

就目前而言,郭建中教授说“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已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因此,与其说翻译是对不同语言的易换,不如说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但不单纯是围绕语言符号本身,而是主要围绕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即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交互传递与影响。

三、翻译中存在的文化交流障碍

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如思维模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作为思想文化交流手段之一的翻译,在易换语言,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过程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样地问题。造成翻译中思想文化交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维模式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文化差异、翻译方法的使用不当。

(一)思维差异

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它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要素组成。正是这些要素各自的特征与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以中国与讲英语国家为例来具体看看他们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机整体性,比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是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同时中国传统思维由于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维,常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直觉性思维。西方国家与中国恰恰相反,他们一开始就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而形成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精神产品,比如中国的各种书法书写体、绘画等,它们本身所蕴含的精髓就已经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更不用说翻译成另一种从未触及过它们的语言了。

“萨莫瓦曾援引过这样的例子:树枝因积雪过多而折断,美国人认为其原因是‘Thelimbwasweak’,而某些东方人则认为是‘Thelimbwasstrong’。西方人认为树枝缺乏支撑积雪重量的刚性;而东方人认为树枝太强,不易弯曲,缺乏柔性,致使雪越积越多,最终树枝被折断,这便是所说的以柔克刚。这一强一弱的观念转换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陷阱”。

(二)语言差异

翻译中的语言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方面;译者如果对上述某一或某几方面缺乏认识和精通,翻译中都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失败,进而形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比如,英语lovewithmyheart(用我的心爱你),和中文差不多,可其它语言有不同的说法:lovewithmyliver,lovewithmystomach,如果只按字面分别译成“用我的肝脏爱你”,“用我的胃爱你”,就会让译文读者不知所云,最终影响交际效果。

(三)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影响文化交流最大的障碍。语言、文化、翻译三位一体,因此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处处渗透着文化的影子。而文化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因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译者忽视。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而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翻译必然受译出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制约。如果译者在进行作品的译介时不能妥当地处理其中所蕴含地文化内容,协调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势必会造成翻译中“文化真空”现象,从而既影响翻译作品的文学效果,又影响译作传递文化的功效。

(四)翻译手段运用不当

翻译手段使用不当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在对待如何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一般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与‘归化’。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就翻译中涉及的文化转换而言,可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这两种原则和方法”。在翻译中如果对“异化”、“归化”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文化信息流失。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我国的四字成语典故“东施效颦”的翻译,简单采用“异化”手段而译成"DongshiimitatesXishi",原文的含义未译出,还会让译语读者一头雾水: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什么样子?简单采用“归化”手段而译成“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distorted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becomesworse”,源语所表达的意义是被传递出来了,但源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却被遗失了。

四、相应的解决措施

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也是不可避免和更改的;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势在必行。因此,就这一点而言,首先应摆正态度,各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应该本着的精神,学会尊重、认识和接纳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将与本民族思维模式不同的其他思维模式视为异端;在与他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对比中,要善于认识到自身思维模式的缺点和他民族思维模式的优点,善于取长补短。

针对语言方面的差异,译者应不断加强对所译语言的敏感性,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要培养自己养成一种规律性阅读所译语言所写的各种文本的习惯,及时了解所译语言的各种发展动态。

为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中的文化交流障碍,译者就要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成为精通双语言的人,更要成为精通“双文化”的人,要善于识别待译作品中的文化术语和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不断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同时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比如碰到原文中出现文化缺省而译文读者又不可能根据上下文感知到的情况时,译者就要在译作时善于抓住缺省的文化信息,并采用适当的手段将其补充完整,以避免造成文化信息传递失误的后果。另外,译作过程中,对待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要客观公正。再者,译者还要认识到文化具有兼容性;正是因为文化的这种兼容性,各国之间的个个层面的交流才可能继续;译者的工作就是不断促进文化的这种兼容。

最后,要在翻译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要认识到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处理翻译的手段,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异化强调“保留源语文化”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归化强调“交际第一”,译者不仅要设法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从而避免因文化冲突而造成的各种形式的误解。从上述可以看出,二者都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侧重点不同罢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始终记住一个大前提: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要善于将二者结合。如翻译“东施效颦”可采用音译加直译/异化翻译出其字面意思,意译/归化注释法对其字面翻译进行补充。这样既达到了信息交流,也达到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英语;跨文化;教学;对策

语言是不仅是表达思想、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积淀,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语言是人类从自然界学结的产物,反映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因此,语言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包括传承性、区域性、时间性等,语言交流受到地区文化的影响。英语跨文化教学必须将语言的各种特性纳入考虑范围,将语言中的文化元素融入教学模式之中,保证教学质量,英语跨文化教学同样受到地区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差异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麻烦,除此之外,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更增加了英语跨文化学习的难度。

1 跨文化交流简介

1.1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

交流实质上是人类表达个人思想的方式,交流的对象包括了个人、团体、国家等,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但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本民族的信仰、文化、风俗等。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语种人们之间的交流,任何不同背景的人们对本群体均有一定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会造成与其他群体的沟通障碍,而这种背景并不是严格局限在文化、语言之上,甚至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因此,任何个体之间的交流都属于跨文化交流,本文所研究的跨文化交流是国家层次的差异。

1.2 跨文化交流意识

跨文化交流建立在跨文化交流意识之上,跨文化交流意识是指交流者可以从目的语言文化背景出发进行沟通,需要交流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语言基础以及灵活的思维方式。跨文化交流意识可以帮助交流者消除文化壁垒,提高交流效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文化辨识阶段、文化冲突阶段、文化渗透阶段以及文化体验阶段。(1)文化辨识阶段,该阶段的学习者可以从文化表面特征辨识不同的文化,大多数人处于这一阶段,比如看到富士山的纪念品就想到了日本;(2)文化冲突阶段,该阶段是大多数语言学习者所处的阶段,学习者已经可以从细节辨识文化差异性,比如英国与美国的交流方式的区别,学习者可以察觉到目的语言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并对部分文化差异产生排异性;(3)文化渗透阶段,学习者通过文化学习理解目的语言文化,并从认知水平接受文化差异;(4)文化体验阶段,文化体验要求语言学习者长期生活在目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向本地人学习处理事务的方式与方法,从感情层次接受文化差异。

2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基础

跨文化交流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是文化身份,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体现了对个体与族群的自我界定,带有强烈的民族印记。文化身份包括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认同的基础是自我承诺(commitment)与确认(identification),是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基于历史和现实,自我身份的接受与认同除了发生在原族群中,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对异质文化的感受与认同。在此过程中,文化建构以动态形式塑造了文化认同的多层属性,最主要表现为历时性和共时性构建的特征。

2.1 文化身份的历时性

文化身份的建构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政治与经济解构重组的动态过程而来,是历史记忆与现实映射的碰撞与融合。历史记忆作为一种沉淀渗透在文化认同的恒定层面,是族群文化的历时映射,并高度制约着文化建构的走向;现实映射作为一种动态存在,既维系又冲击着历史记忆。在文化的对抗与冲突中,当异质文化无法借助政治经济地位对本族文化形成强势霸权,历史记忆则会在该文化的身份认同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反,当政治与经济的霸权地位足以使异质文化凌驾于本族文化时,本族文化就会出现失语现象,此时,在异质文化的剧烈碰撞下就会导致本族文化历史记忆的退化甚至消失,进而形成文化身份的结构性变异。

2.2 文化身份的共时性

社会语境的差异导致文化身份认同呈现差异,表现在性别特征、阶级特征、国别特征和种族特征等方面。其中,种族或民族性身份认同是最为普遍的形式,面对异质文化时可以有助于确立自我地位和区别特征。文化身份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在异质文化的对抗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国别和民族层面的语境。而在跨文化语境中,如果过分强调文化身份的同质建构而忽视文化间差异,则容易形成文化沙文主义,以文化的同质身份抹杀身份差异。

3 英语跨文化教学的作用

3.1 交流能力提升

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意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避免用语失误、文化内涵提升、提高文化敏感度等。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以词汇、语言以及语法的研究为主,忽视了地区文化在语言中的作用,导致交流中出现误解,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语言准确性,避免交流用语失误,除此之外,充分掌握目标用语的特性之后,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地区英语的敏感度。例如“Thank you fir spending time with me on island”“It is my responsibility.”英国人会认为这种回答是出于无可奈何的意思,准确的用语应该是“It is pleasure.”

3.2 文化内涵提升

英语跨文化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各种文化,为中外交流搭建桥梁。一方面文化知识可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另一方面语言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思维模式于文化。教师应该将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将文化与语言教学进行整合,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对课文进行展开,教师备课时多收集一些国外的书籍、资料、影音等。文化内涵同样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会更强。

4 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缺陷与对策

目前,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问题与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学生学习观念、学习途径、思维模式差异以及教师教学模式:(1)学习观念,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继续沿用高中英语学习模式,将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界定为四、六级考试,并未将英语文化学习纳入知识范畴,导致英语跨文化教学十分被动;(2)部分学生对英语文化兴趣较大,但学习途径十分有限,只能通过电影、文学作品等了解英语文化,而且了解的内容也十分局限,包括历史、风俗、重大节日等,对文化了解有限;(3)思维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趋向综合性思维方式,西方人趋向于分析性思维模式。(4)教学模式,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教学模式发展缓慢,英语教学模式缺乏应有的扩展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4.1 激发学生积极性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文化背景,语言本质上属于交流工具,但语言习惯的背后却是一个种族的文化,英语的教学必须结合欧美国家的文化背景。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文化的教学作用,将文化作为语言教育的载体,使英语文化渗透进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扩展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2 构建新型跨文化教学模式

多种文化交融本来就是全球一体化的特点之一,我们不应该完全舍弃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那样就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会导致教学模式混乱,英语教学研究者应该在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上进行改进,将具有英语文化背景的元素加入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表达能力,也能够通过英语来推广英语文化,真正的实现了英语的本土化。

4.3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英语跨文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英语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积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英语教师应该保持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人文主义教学观,让英语跨文化教学渗透进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英语教师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文化修养感染学生,为学生展现英语文化的魅力。

5 总结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纪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逐渐接受了英语总的外来文化,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大都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很多高校开设了英文原著阅读的课程,除此之外,热播的英美电视剧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目前,我国现有的英语教材大多采用欧美文化背景,具备较好的文化背景。本文深入的研究了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刘桂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02:17-26.

[5]李楠.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汉文化双向导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2.

[6]于斌.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7.

第9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ENG Chunyan

(Shengda Trade Economics & Management College of Zhengzhou, Zhengzhou, He'nan 451191)

Abstract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e. Not only does it express, reflect the cultural reality, and as a product of culture, language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culture. Thus,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in teaching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then explain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cultural awarenes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necessity

0 引言

随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英语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交流能力正被热烈讨论。从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最新版的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出一些变化。首先,明确指出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培养语言学习者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这些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对语言教学的传统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对处于文化交流前沿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应该体验新的教学方式,并为今后成为文化交流者做好准备。为了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学习文化,他们的文化意识也需进一步提高。

然而,在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虽然很多学生已经习得传统教学大纲要求的四种技能――听、说、读、写,但在将语言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漏洞百出。因为我们的教学和教学素材重视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及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针对如何增强学生文化意识、促进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1 文献综述

1.1 文化的定义

纪雪梅写道,“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定义,文化这一术语指的是信仰、风俗、机构、对象和具有人类社会生活特征的技术的总模式。”

那么,何谓文化?作者对文化的定义总结如下:(1)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含糊的概念。(2)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所做和所思。(3)具有任何一个给定的社会其成员特征的习得行为模式的整合系统。文化指的是特定群体中人们的总体生活方式,它包括一个群体所思所作所为的全部。(4)文化是信仰、习惯、生活模式及居住于特定地理区域的人拥有或多或少相同的行为的集合。这些对于文化的定义都指向一个事实,即文化具有广泛而普遍的内涵,它包括风俗、习惯、观念、信仰和更重要的人类创造物。作者认为,文化通常可以定义为社会发展进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2 文化意识

语言学习上的文化意识就是在听、说、读、写后能意识到文化相对性的一种能力。如果语言被看作是社会实践,那么文化将成为语言教学的核心,而文化意识必能使语言精通。

语言本身是由文化定义的。对文化没有很好的理解是不能塑造出一定的语言能力的,尤其是在外语的学习上。因此拥有语言意识是很重要的。

1.3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

Michael Byram一直以来都深入地探对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之间的联系。他观点的基础就把语言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对一个具体的社会来说体现着价值和意义;它也指社会的传统,传递着人的自我意识――他们的文化身份:教外国文化就是给学习者介绍新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文化和文化能力。

传统的外语教学不会太重视文化方面的因素。它主要关注语言的词汇和结构,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语言不仅是纯语言理论者提出的一个象征,一个系统,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因此,成功的外语教学必须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例如,亚洲人强调有序社会的重要性而美国人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为有效和适当的交流,学习者必须熟悉外国文化的差异。

2 研究和讨论

2.1 研究设计

笔者的调查工具是问卷调查及访谈。受访者是升达大学的大一、大三、大四的学生,共有2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其中10人被采访,回报率是100%。这个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文化学习的态度以及目前学生信息量的输入。

2.2 采访的分析

十位学生被采访,被邀请回答的问题是:在你眼中有能力的语言学习者是什么样的?反馈总结后可分为三类:其中,六位受访者认为他(她)需擅长英语听、说、读、写,特别是在口语和听力方面要擅长;两位认为他(她)要熟悉外国文化,能用英语很好的交流;两位认为深谙母语是很重要的。为了更直接的将访谈的结果显示出来,笔者将结果整理如表1。

表1 采访结果

这些学生的反馈显示了以下信息:首先,这些学生将四个基本技能(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作为他们的主要研究目标。其次,学生已经意识到文化能力的重要性,但为数不多。第三,母语能力的重要性只是被少数的受访者看到。由此可见,大多数受访者都意识到语言学习、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而只有20%的受访者意识到积累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文化差异上的无知会在文化交流上造成一些误解和不愉快,所以在英语语言教育上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是相当重要的。

3 培养文化意识的途径

首先,对语言教师来讲,帮助语言学习者建立文化意识、发展文化交流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教师有必要明确什么文化意识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学生应该能够用自己的文化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文化(例如: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好的理解和认识)和从自己的角度理解目标文化(例如:理解和意识到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因此,语言教师应该发挥教学策略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以下是作者提出的一些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建议:

3.1 真实材料

使用来自目标语言社区的资源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参与真实的文化体验中。这些资源可以是新闻广播或其他印刷材料等。教师能够调整使用这些材料来满足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老师可以在听对话或观看视频之前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的翻译或给他们一个大纲。在学生查看完相关资料后,老师可以让他们进行讨论,得到领会到其代表的文化规范或文化价值。

3.2 谚语

谚语在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对目标语言中常见的谚语进行讨论看其是如何相似于或是如何不同于学生的母语中的谚语的。使用谚语来探索文化意识不仅可以为分析对目标文化的误解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学生们探索本土文化谚语的价值提供了帮助。

3.3 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中,基于文化差异,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进行表演,反映出日常生活中的不恰当的交流。例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同龄人之间或是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都会采取不同的问候方式,选用不同的问候语。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这一问题。其他同学观看表演,并试图找出导致误解的原因,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练习中深刻地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3.4 二元文化的学生或教师资源

课堂上,可以邀请具有双文化生活经验的交换生、外籍教师或本地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他们可以和学生分享在双文化环境中生活的真实感受。

3.5 文学书籍

文学文本往往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欣赏文本的同时,潜移默化了对目标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所以,给学生挑选文本,必须考虑到此文本有助于学生获得对一种文化的了解。

3.6 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集视、听为一体的媒体,用更全面的方法将信息传达到人的感官。它内容十分丰富,极具形象性和感染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纯正而真实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与氛围。电影连接着语言和文化,英文电影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室里观看目标文化的相关视频后,整体文化知识都取得显著的提升。

4 结论

总之,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和措施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范围,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之,坚持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知道如何在文化沟通中适当地交流。

参考文献

[1] Byram, M. 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89.

[2] Byram, M. & Morgan, C. 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and-Culture [M].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1994.